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楼主: adm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报纸研究案例集锦

[复制链接]
601#
发表于 2022-12-30 14:23:07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纽约时报》惊人转变:提前3年完成1000万订阅目标




根据纽约时报公司今年3月公布的2021年财报,公司全年收入达到20.7亿美元。其中,订阅收入13.6亿美元,占比高达66%;广告收入4.97亿美元,占比不足25%;其他收入则为2.15亿美元。毫无疑问,读者收入已经成为《纽约时报》的主要营收来源。

早在2019年初,纽约时报公司就定下了到2025年达成1000万订阅用户的“小目标”。截至2021年底,该公司已经拥有约880万的订阅用户。而在今年2月《纽约时报》收购《大西洋月刊》以后,这个目标被提前三年实现了。

在今年11月,《纽约时报》发布2022年第三季度财报时,对其新的商业模式进行了梳理,并重点强调目前正在推行的套餐订阅模式。纵观《纽约时报》发展历程,其主要盈利模式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广告—订阅—套餐订阅。

图注:《纽约时报》的商业模式分析(来源:FourWeekMBA)

1

广告模式如今是何局面?

像绝大多数的纸媒一样,广告模式曾是《纽约时报》的主要收入来源,这包括其在数字端和纸质端提供的全方位的广告产品和服务。据财报,2019-2021年,《纽约时报》的广告收入占比分别为29%、22%、24%,而订阅收入达到60%、67%、66%,其实,早在疫情前时代,《纽约时报》的订阅收入就已远超广告。

注:2019-2021年《纽约时报》收入结构对比(来源:纽约时报2021年财报)

在《纽约时报》2021年的广告收入中,数字广告占比达到62%,同比增长35%。增长的主要原因:一是直销广告发展,二是随着社会进入后疫情阶段,广告主的广告支出能力已经逐步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

《纽约时报》的纸质端印刷广告收入占2021年广告总收入的38%,同比增长15.3%。增长主要体现在奢侈品和媒体类内容上。尽管印刷广告同比增幅不高,但2021年《纽约时报》仍旧在美国全国性报刊中占据最大的印刷广告市场份额,击败了《今日美国》《华尔街时报》等一众一线媒体。

《纽约时报》的广告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广告呈现。即刊登广告并收取广告费用。二是专栏广告和其他类型广告。专栏广告包括房地产、招聘、汽车和其他主要类别的线性广告。在纸媒上这些广告通常按行计费,而在网页或移动平台上,则是基于每个列表计费。

2

数字订阅基数已超印刷订阅10倍


近年来,《纽约时报》的商业模式逐渐向订阅倾斜。2011年3月《纽约时报》付费墙上线,2014年其订阅收入首次超过广告收入。虽然其数字化以及数字订阅转型在行业中都不算早,但是相关数据确是行业中确属翘楚。

2021年《纽约时报》13.6亿美元的订阅收入,由超过7.73亿美元的数字订阅以及5.88亿美元的纸质订阅构成。去年,其达成的880万订阅用户中,单一数字订阅用户超过800万,纸质用户78.4万人。而纽约时报的数字订阅在内容细分可以发现,586万人为数字新闻付费,超过210万人则在为其他内容买单。

注:2011年-2021年《纽约时报》订阅情况变化趋势(来源:纽约时报2021年财报)
  
注:2019-2021年《纽约时报》用户订阅与广告收益对比(来源:纽约时报2021年财报)

就目前的数据而言,《纽约时报》数字订阅的人均贡献值虽不及印刷订阅,但它代表着用户对《纽约时报》付费服务价值的更广泛认可度,更具想象空间。今年三季度《纽约时报》的数字订阅用户仍在稳步增长,新增18万,与二季度持平。

3

套餐订阅:订阅模式升级

《纽约时报》今年第三季度财报的显示,其订阅用户持续增长的动力,不再由单一的新闻内容订阅推动

众所周知,新闻热点是循环更新的,一段时期内热点新闻的数量会影响读者的媒体订阅量。因此,《纽约时报》认为,完全依靠新闻内容作为订阅的核心不太符合当下快节奏的受众环境。

于是今年以来,《纽约时报》开始大力推广套餐订阅。订阅套餐几乎囊括《纽约时报》的全线产品,包括游戏、烹饪相关内容、音频、专业推荐数码以及家电类产品的网站Wirecutter ,以及今年一月公司以5.5亿美元收购的《大西洋月刊》。《纽约时报》推出套餐订阅,能够很好地应对新闻周期相对较慢,产品组合不断变化,以及世界经济疲软等困境。

但是,《纽约时报》CEO梅雷迪思(Meredith Kopit Levien)表示,订阅套餐的费用要比单独订阅数字新闻内容贵一半。这导致部分价格敏感型用户对此无感。据悉,该公司正计划提高单独订阅的费用,以达到反向推动受众订阅套餐的效果。

梅雷迪思透露,游戏是单一数字产品订阅中订阅数增长最快的,Wirecutter也有强劲的季度表现。目前套餐订阅的总数目前已经超过100万,新增套餐订阅用户占到了新增数据的一半以上,新营销策略的良好势头也让公司将目标调整为到2027年底达到1500万订阅量。虽然套餐的价格更高,但是《纽约时报》公司还是有信心和能力让读者从单一订阅转向全额订阅套餐并留住这些套餐订阅用户。

4

围绕用户,开发多样化的“内容力”

当《纽约时报》开始鼓励受众订阅新闻以外的内容而不是单一的新闻内容时,业内人士对该套餐订阅模式就心生疑虑,此时《纽约时报》是否还是一家纯粹的新闻公司。

投资者信息服务公司Zacks在近期发布的业绩预告中将《纽约时报》称为“多元化媒体集团”。10月18日,新闻初创公司Semafor的联合创始人本·史密斯在他的首个专栏中也表示,《纽约时报》正在经历“一场认同危机”,它是否正在从“一家向科技产品扩张的新闻公司”转变为“一家拥有辅助新闻产品的科技公司”。

面对业界和同行的质疑,CEO梅雷迪思在一场视频会议中进行了解答。她表示,“新闻内容对《纽约时报》来说仍然很重要。公司首要策略仍旧是继续在新闻领域中保持领先地位。其次,公司通过提供多样化的内容力图帮助用户找寻生活的意义,及追求心之所爱。第三个策略才是将新闻和其他内容捆绑出售。”她总结说,该公司目前的战略是,“在美国和海外为1.35亿讲英语的目标市场提供必要的新闻订阅服务”,同时“为更多人提供管理日常生活的更有价值的内容”。

除订阅和广告之外,《纽约时报》的业务还包括提供专业的新闻服务,数字档案授权、建筑租金收入、附属机构推荐、NYT Live(现场活动业务)和零售商务的收入。建筑租金收入包括纽约总部大楼的楼层租赁收入。

该公司预测,目前不太确定的经济环境将导致科技、流媒体服务和金融等领域的一些数字广告客户流失。随着第二季度新闻热点的数量降低,一些广告商对投放新闻广告也不那么感兴趣了,这导致第四季度广告业务持续减少。此外,《大西洋月刊》的亏损也在拉低核心业务的增长,但即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纽约时报》仍将实现盈利。

以新闻为核心,多样化内容为动力的模式为《纽约时报》在新的市场环境中似乎找到了新的盈利方向。未来,《纽约时报》盈利能力的增长还取决于能否成功地将用户关系变现,并保持足够的吸引力。


来源:传媒见闻


编辑:邓秋雨



602#
发表于 2022-12-30 14:46:21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每一次告别都是为了在下一站相遇
——《绵阳晚报》休刊告读者

今天,是2022年12月30日。我们带着深情与惋惜跟最亲爱的读者朋友们告别:《绵阳晚报》纸质版今天是最后一期。这份陪伴了您22年的报纸,结束了都市报的历史使命,将于2023年1月1日正式休刊。
22年,7747期。一部晚报的报史,也是一篇浓缩的绵阳发展史。22年融入城市血脉的记录与书写,绵阳晚报与人民一起,同呼吸,共命运。
回首7000多个日夜,晚报一直致力于做市民的贴心朋友,“读晚报、用晚报、有事找晚报”是22年来不变的办报宗旨。或许您还记得:那张感动了亿万中国人的摄影作品《敬礼娃娃》,那是晚报记者第一时间挺进北川重灾区拍摄的;拯救余博文报道,12天募捐了35万元,我们共同写下这座城市爱的奇迹;晚报“激情社区大家唱”,与20多万社区老百姓的倾情互动;连续数年的“感动缩阳”人物评选活动......一张晚报,每天准“飞入寻常百姓家”,成为五百万绵阳市民生活中的“精神粮食”。
创刊以来,《救援!救援!千军万马进发北川》等作品获中国新闻奖;《关键时刻,总理和绵阳人民在一起》《123个公章盖不起一座公厕》等500余篇作品获得四川新闻奖、赵超构奖。
一份晚报,一杯清茶,开启一天的美好。22年追逐新闻,晚报人始终奔跑在路上,每天清晨与您相遇在白纸黑字之间,我们为绵阳发展鼓劲,为社会正义呐减,我们上情下达,回应关切,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晚报记者!
七千展昏,甘载风华。面对互联网和新媒体的冲击,传播方式和途径不断改变,舆论信息场被重构,我们和全国都市报同行一样,陷入了纸媒的“冰河纪”。面临困境,我们有过彷徨无奈,但更多的是艰难转型、谋求“破壁”。在一次次的突围中,在报社的深度融合发展进程中,我们找到了自己的重生之路:重构。这张报纸或许即将撕去最后一页日历,但新闻还在,我们,也还在。
转身,并不是离别,只是下一个重逢的开始;挥手,不只是告别,更是为了下一站再见。在绵阳日报社旗下的客户端、微信微博、短视频、手机报等众多新媒体产品中,您都会看到那些熟悉的名字和身影。未来的日子里,我们将在新媒体的赛道上继续前行!
岁月静美,在于它必然的流逝。春花、夏日、秋月、冬雪。亲爱的读者朋友,我们就陪您到2022年的岁末。我们相信,走过冬天,就会遇见春天。
2023年的第一缕阳光洒下,我们依然向阳而生,逐光而行。就在这个元旦,我们的《绵阳观察》手机新闻客户端就将全新升级为《涪江观察》晚报和晚报人,将在这里与您重遇。
我们不会停下来,因为新闻永远在路上!
本报编辑部
2022年12月30日

编辑:邓秋雨

603#
发表于 2023-1-1 20:37:37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习近平致信祝贺经济日报创刊40周年



在经济日报创刊40周年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来贺信,向报社全体同志致以诚挚祝贺。习近平在贺信中指出,40年来,经济日报围绕党和国家中心工作,在宣传党的创新理论、解读经济政策、报道经济成就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习近平希望经济日报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创新经济报道理念和方式,加快构建全媒体传播体系,为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讲好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故事作出新的更大贡献。1日下午,庆祝经济日报创刊40周年大会在京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部长李书磊在会上宣读习近平的贺信并讲话。他说,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始终牢记职责使命,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传做深做实,做好党的二十大精神宣传,突出经济特色,提高报道质量,提振发展信心,推动媒体融合深入发展,建立以内容建设为根本、先进技术为支撑、创新管理为保障的全媒体传播体系,努力培养新时代高素质人才队伍,开拓进取,守正创新,把经济日报办得越来越好。会上,经济日报负责人和老同志、职工代表发言。经济日报创刊于1983年1月1日,目前拥有下属报刊社网16家,已成为受众了解国际国内经济发展、获取经济信息的重要渠道。


习近平致经济日报创刊40周年的贺信

值此经济日报创刊40周年之际,我向报社全体同志致以诚挚祝贺!

40年来,经济日报围绕党和国家中心工作,在宣传党的创新理论、解读经济政策、报道经济成就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希望经济日报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创新经济报道理念和方式,加快构建全媒体传播体系,为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讲好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故事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习近平
2023年1月1日


来源:经济日报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NBTSiQ9ILxxFsgDUFpX5kw


编辑:邓秋雨

604#
发表于 2023-1-8 23:04:19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采用非遗项目“铅山连四纸”印制而成的省级党报《寻赣记·书院江西》问世

1月6日,辞旧迎新之际,采用国家级非遗项目“铅山连四纸”印制而成的省级党报《寻赣记·书院江西》问世,以其精美的版面编排、精细的文字描述和精致的装帧设计而备受关注。(相关视频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

这份连四纸党报是由江西日报社(报业传媒集团)联合江西省文化和旅游厅、上饶市铅山县人民政府、铅山连四纸发展有限公司创意设计,以2023年1月6日出版的江西日报第9至第16版《寻赣记·书院江西》版面为原型制作(见下图),采用“千年寿纸”铅山连四纸连版印刷而成,是省级党报和传统非遗的完美“联姻”,是报纸印刷和呈现载体的再次创新,是一份值得珍藏的报纸。

江西日报社探索传媒文化和传统文化的融合始终没有间断,连四纸党报是继2022年5月“寻赣记”全国首份省级陶瓷党报入藏知名博物馆后,党媒作品创新“联姻”铅山连四纸,让厚重的新闻内容与优秀的传统文化、“纸寿千年”古籍纸交相辉映,相得益彰。(来源:江西新闻客户端)

来源:编前会(公众号)


编辑:陶鹏辉

605#
发表于 2023-1-10 22:06:12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曝温州商报休刊,上百名员工待岗无人安排,无奈网上公开维权

近日,一份《温州商报员工诉求》在网上流传。
去年年末最后,拥有23年历史的浙江温州纸媒《温州商报》发布了告别刊。根据休刊启事,根据全省市级媒体融合统一部署,经市委研究同意,《温州商报》从2023年元旦起休刊,相关栏目及内容,将转移到市属其他媒体平台。
不过虽然温州商报休刊,但遗留下来的员工问题至今仍尚未解决,《诉求书》中,众多员工纷纷在上面签名并摁手印,希望尽快得到相应的人事安排。
原文如下:
温州日报报业集团党委
现温州商报已休刊,员工待岗,至今未见集团领导出面协商解决任何相关事宜,未见任何人员安置方案,现商报100多名员工情绪极不稳定,以下四点诉求,请领导予以重视,并快速解决,以防止舆情发酵,不可收拾。
一、媒体融合具体方案什么时候出台?人事安排最迟什么时候落实?
二、媒体融合方案需透明、公平、公正,每周对温州商报员工通报一次进度,并对员工开通对话渠道。
三、接下来,员工工资怎么发放?现商报员工强烈要求按照2022年年平均工资进行发放。
四、温州商报员工2022年年终奖发放标准需对员工公开详细细节等。
温州商报员工
资料显示,《温州商报》正式创刊于2000年9月1日,全国统一刊号,四开24版,彩色印刷,由温州日报社主办。

来源:百度

编辑:马源

606#
发表于 2023-1-26 11:07:23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编辑:吴氏垂心

607#
发表于 2023-1-26 21:19:50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编辑:吴氏垂心

608#
发表于 2023-2-26 23:51:38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2021年全国报业利润总额69.8亿元,增长38.4%
国家新闻出版署近日发布《2021年新闻出版产业分析报告》,《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官方微信今天进行了报道,其中与报业相关内容如下:

来源:编前会

编辑:陶鹏辉

609#
发表于 2023-4-1 14:07:00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新京报·书评周刊》首次正式出版全年合订本
《新京报·书评周刊》去年曾推出限量版的合订本,结果一经上市就被抢购一空,不少书友都没能买到。还有书友甚至特意跑到去年的图书市集现场购买,可惜还是无货。
于是,书评君陆续收到不少书友在评论区留言,询(cui)问(geng)合订本的制作进度。
今年春天,我们如约而来!
《新京报·书评周刊》首次正式出版全年合订本,从20221月至202212月:
·40余期深度专题;
·74份,逾50000字的各界学者思想与阅读图谱;
·100余本新书深度解读;
·100余位大咖作者撰文;
·200余篇深度精品文章;
·300余页原刊,保留报纸版式设计的原样呈现。
你将从中看到过去一年间发生在国内外文化圈的前沿讨论,与各界专家学者一道,铭刻那些共同的思考与追问。
00余页原刊,
40余期深度专题爬梳
在这里,
留存有最深刻的纪念
过去的2022年无疑是充满纪念意义的一年。
这一年,是社会学家赖特·米尔斯逝世60周年,其对于社会学想象力的思考余音绕梁,在不同学科探索发展新路的今天仍具参考意义。
这一年,是作家罗伯特·穆齐尔逝世80周年,他曾和卡夫卡、乔伊斯、普鲁斯特并称,被视为现代主义文学所抵达的高度的证明,但穆齐尔无疑是其中被阅读和讨论最少的那一个。
这一年,是作家沈从文诞辰120周年,我们追忆一位文学家的前半生,亦追忆一位文物研究者的后半生。
这一年,也是大洋彼岸的艺术家爱德华·霍珀诞辰140周年,在色彩的迷离中,我们得以窥见都市中产的孤独境遇。
在这里,
保留下最本真的思辨
我们曾再度走近严复,尝试复原被分成两半的他;重读康德,寻求心灵的解放;认识一位格格不入的世界公民霍布斯鲍姆……
我们也曾直面一个个现实议题。探讨日益理智化的社会科学如何处理绕不开的情感面向;聚焦近几十年的社会变迁所引发的中国家庭生活的深刻变化;剖析包括国家话语、商品化趋势以及日常生活变革在内的现代性因素,如何步步影响了母亲哺育方式的选择;也复盘过中国本土经济学的畅销书之路。每一个看似宏大的议题背后,无不与身处其中的个体息息相关。它们记录下过去一年中,我们对于个体意义的再发掘与永恒的敬畏。
在这里,
既探讨前沿热点,也追怀往昔时间
202210月,来自法国的作家安妮·埃尔诺一举摘得该年度诺贝尔文学奖。我们当周推出报纸专题《揭示记忆的根源》,共同走近这位可能在国内有些小众,但在欧洲绝对算不上冷门的新晋诺奖得主。
我们也重寻过儿时连环画的记忆,在春日里记录寻找花迹的地图,在各地面食的烟火气中品味人间,在新式饮茶的诸种方式中与传统汇合,也在不同年龄段人的书架前拼凑童年的阅读轨迹。
来源:编前网
编辑:屈妍君

610#
发表于 2023-4-28 23:01:38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青记独家丨欧美报业仍在艰苦前行(外7则)
导读:进观外媒”将及时展现最近一个月的外媒动态,为读者提供第一手的翔实外媒资讯,敬请关注。

亚马逊取消Kindle版报刊订阅业务
3月9日起,亚马逊不再在Kindle上开展报刊订阅业务。去年12月,各相关报刊出版商已收到亚马逊的提前预警。Kindle曾被视为数字新闻业的积极的拯救者。亚马逊并未提供关于此次变动的准确原因,但一个显而易见的解释是,使用Kindle这项业务的人越来越少,由此获得的收入难以支撑该业务的持续运营。取而代之的是,亚马逊希望人们每月花费9.99美元成为Kindle Unlimited的用户,这样可以获得若干杂志和报纸。
(编译自3月16日www.nimanlab.org

被盖特豪斯兼并三年,甘尼特累计裁员近半
甘尼特集团高层正出现重要变动,伴随该变动的是剧烈的成本压缩和重大的战略调整。目前该集团的员工数只有11200人,与2019年盖特豪斯兼并甘尼特时的21255人相比,减少了近一半(盖特豪斯兼并甘尼特后,新公司留用甘尼特原名,改为甘尼特集团——译注),近三年裁员率分别为15%、17%、17%。在持续裁员的同时,甘尼特也在缩小占有的市场规模,地方网站减少了117个,周报减少了127家。2022年甘尼特集团的总收入为29亿美元,同比减少8%。
(编译自3月7日www.axios.com

全球顶级新闻网站榜显示,《纽约时报》首次流量下跌
在全球50个顶级英语新闻网站排行榜中,《纽约时报》的流量12个月来首次下跌。该报网站2月份的访问量为5.53亿次,同比跌幅27%,居前10名网站跌幅之首。前10名排行榜中只有msn.com保持正增长,增幅3%,访问量7.48亿。其余跌幅较高的有:谷歌新闻3.65亿次,跌27%;CNN6.14亿次,跌26%。去年2月,俄乌战争爆发,导致各大媒体网站流量大增,这可能是今年2月同比下降的主要原因。目前BBC仍以高达10亿次的访问量高居榜首,但2月也下跌21%。
(编译自3月15日www.pressgazette.co.uk

除《太阳报》外,英国已无百万发行量报纸
最新公布的英国全国报纸ABC统计表明,《每日邮报》2022年的发行量史上首次跌破80万份,《标准晚报》发行量同比跌30%列跌幅之首。统计中发行量最大的是免费的《地铁报》,95.6万份;其次为《每日星报》星期天刊,88万份;第三是《每日邮报》78.4万份。默多克旗下的《泰晤士报》《太阳报》以及电讯报集团旗下的《每日电讯报》,从2020年起退出ABC(报刊发行量稽核局),不再公开发行数据。《卫报》也于2021年跟进,将发行数据私密化。故上述报纸不在此次ABC数据范畴。但根据ABC 2020年的数据,《太阳报》及其星期天刊分别发行121万份和101万份,故判断《太阳报》的发行量仍在百万以上,其余英国报纸都在百万以下(译注)。
(编译自3月16日www.pressgazette.co.uk

美最大报业集团Q4财报绩效不彰
美国最大报业集团甘尼特集团公布2022年第四季度财报,尽管数字端增长明显,但总收入仍全面下滑。报告称,付费纯数字订户达203万,同比增24%;纯数字发行收入为3550万美元,同比增29%;数字市场解决方案平台收入1.20亿美元,同比增9%。但除了这些亮点,大量纸质报纸仍拖累集团总收入。去年第四季度总收入为7.31亿美元,同比跌11.6%;数字端总收入为2.69亿美元,虽占总收入的36.8%,但同比仍跌0.4%;税前利润9040万美元,同比跌21.7%。
(编译自2月23日甘尼特集团官网)

加拿大四类媒体广告,报纸仍垫底

2021年加拿大发布报告的媒体广告总额为173亿美元。互联网媒体的广告花费继续上升,居各类媒体之首,也是增幅最大的类别,电视广告增幅次之。前四类媒体2021年的广告额分别为:互联网123亿美元,电视31亿美元,广播10亿美元,报纸9.42亿美元。报纸类别中,日报的广告为5.41亿美元,其中纸质版广告3.11亿美元,数字广告2.19亿美元,移动端广告1100万美元;社区报纸广告4.01亿美元,其中印刷版广告占89%,数字广告占11%,只有4500万美元。报纸类广告与2020年基本持平。(编译自3月9日www.nmc-mic.ca

受前东家诉讼威胁,美一地方报纸被迫改名

EO媒体集团被迫将其位于梅德福德市的报纸更名,称是在该报前东家的诉讼威胁下这样做的。其旗下的《罗格谷论坛报》改为《罗格谷时报》。今年1月,史蒂文·萨络关闭了自己接手5年但运营不算成功的报纸《梅德福德论坛邮报》。随后EO媒体集团在该市创办了《罗格谷论坛报》,以填补该市的舆论空缺。但萨络很快向EO发去律师函,称该报使用“论坛”涉及自己原有报纸的知识产权,除非弃用“论坛”,否则会提起诉讼。EO集团在声明中说:“尽管这将是个无聊的诉讼,但为避免耗费律师费用及大量时间,我们还是改名了,以继续向罗格谷提供地方新闻服务。”该集团首席运营官海蒂·莱特称,新办的报纸在梅德福德获得积极的市场回应,上周日发行了4906份报纸,并获得800多纯数字付费订户。“我们希望一年内数字订户和纸媒订户双双破万。”(编译自3月1日www.oregonlive.com

负面新闻获更多点击量,悲情新闻尤甚

为何所有新闻看上去都很负面?也许记者们天然就爱追逐负面新闻,这类新闻往往坏事多于好事。总之,正常降落的航班不是新闻,空难才是新闻。也许记者们将自己视为“看门狗”,以发现渎职、贪腐、歧视以及其他需要解决的社会问题为己任。一个政府项目顺利运行远不如一个市长受贿更吸引人。或也许负面新闻带来销量。新闻出版商总是不顾一切地致力于最大化受众量。最近在《人类自然行为》杂志上发表的一项新研究提供了新的例证,标题是:负面新闻驱动了在线新闻消费。在对超过3.7亿次点击的观察和分析中发现,尽管正面词语在总量上略多于负面词语,但标题中的负面词语令消费率增长,而正面词语导致消费率下降。在平均长度的标题中,每增加一个负面词汇就会使点击率增长2.3%。这些负面词汇包括伤害、伤心、丑恶、麻烦、愤怒等。但也不是所有负面新闻都等效,悲伤的新闻更能吸引眼球。(编译自3月20日www.niemanlab.org

《时代》周刊庆百年华诞,展现封面变迁

近日,《时代》周刊开启了为期一年的百年华诞系列庆贺活动,以纪念该刊一个世纪的影响,并推出一个多媒体平台项目。自1923年3月3日创刊以来,《时代》致力于讲述那些对世界起到挑战、激励作用的人物故事,并抵达了广泛的受众——超过一个亿。其具有符号效应的印刷版,也获得了百万以上的订户,成为全球发行量最大的新闻期刊。《时代》的创意总监D.W.潘(D. W. Pine)说,“我经常被问及自己最喜欢的杂志封面是什么,但我通常避而不答。但在杂志百岁之际,我决定回答这一问题了。以下是我选出的一百年中每年最好的封面,例如1966年的《上帝已死》,1997年的《没错,我是同性恋》,2001年“9·11”封面,以及1950年的《世界与朋友》等。” (编译自3月3日www.time.com,2月28日www.prnewswire.com

英全国报纸继续大幅涨价,《金融时报》周末版最贵
英国全国性报纸的售价去年平均增长14%。现在购买一周内“舰队街”的各家报纸要花费129.85英镑,而上年只要113.70英镑。如果刨去已经取消印刷版的《独立报》,去年只需78.50英镑就能买到这些报纸,因而今年的实际涨幅当在63%。而在所有报纸中,《金融时报》的周末版FT Weekend最贵,每份售价4.8英镑。
“舰队街”日报包含《泰晤士报》《每日电讯报》《卫报》《金融时报》《每日邮报》《每日快报》《每日镜报》《太阳报》《每日星报》《我报》(伦敦“舰队街”是英国昔日报纸的聚集地,如今这些报纸基本都搬离这里了——译注)。购买一天的这些报纸,2022年需14.80英镑,2013年需9.6英镑。目前价格仅次于《金融时报》周末版的是《星期天泰晤士报》,售价3.5英镑。去年涨幅最大的《我报》增23%,但价格也只有80便士。(编译自1月25日www.pressgazette.co.uk
千禧一代如何为新闻付费?

一份针对6000名14至40岁新闻消费者的调查显示,Z世代和千禧一代年轻人更愿意为新闻付费。在该调查中,60%的40岁以下受访者已经在为新闻付费或为新闻捐助。而且在这个年龄范围内,岁数越大者为新闻付费的意愿越强:50%的16-24岁愿为新闻付费,63%的25-31岁愿意付费,67%的32-40岁愿意付费。相对而言,新媒体对这代人更具吸引力:47%的受访者愿意为新闻电邮、或来自独立机构的视频和音频内容付费,而愿意为印刷版或数字版报纸付费的只占22%。
这一调查对新闻机构而言意味着可持续发展的潜力,无论传统媒体还是数字媒体,只要能生产Z世代和千禧一代们觉得有价值的内容,就可能获得来自他们的关注。

来源:进观传媒

编辑:吴漫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