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楼主: adm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编辑学案例

[复制链接]
610#
发表于 2020-1-18 22:59:51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新华社79岁的校对奶奶
陈素芬,79岁的新华社退休新闻工作者,从上世纪60年代起,三次驻蒙古国,承担报道任务,感受“外交风云”。退休后,坚持上夜班几十年如一日,作为“奶奶级”的“编外校对”,同年轻人一起月出而作、月落而息,为稿件“零差错”而努力。

2019年冬至,午后的阳光温暖和煦。
已经79岁的陈素芬,刚熬过一个通宵——退休20多年来,她一直为一家中央时政大报做文字校对。每天按报纸编辑排版时间作息,早已成了她晚年生活的常态。
一到晚上,编辑部灯火通明,来自国内外的新闻报道,都汇集到这里筛选、编辑和排版。不管多晚,陈素芬都会等着版面大样出来。她不喜欢引人注意,云淡风轻得像一个“隐形人”。
白天在家里,她最爱侍弄阳台上的绿植,浇水施肥。上了一辈子夜班的陈素芬,对阳光有着特别的眷恋。
寒来暑往,报社的编辑记者换了一茬又一茬,她这个“编外校对”一直没有变。每天夜里十点,是校对员到岗上班的时候,她会拢好满头银丝,穿戴整齐,拎着自己的小布兜,准时坐在校对室。
在陈素芬的世界里,人等稿子正常,稿子等人就不正常了。工作中她极少闲聊,只和编辑沟通稿件中的问题,多余的话不多说一句,直到签字付印后悄然离去。
报社夜班编辑的工作特点,是“月出而作、月落而息”,熬夜成了这个岗位的“标配”。几年坚持下来,很多精力充沛的年轻人,都会有熬不动的疲惫感。
前不久,直到一位老记者发问,“校对陈老师快八十岁了,每天跟着大家一起熬,她是怎么坚持下来的?”
年轻的编辑们才突然发现,这个“奶奶级”的“编外校对”,似乎被自己忽视了好多年。“她肯定有什么强大的动力支撑着,不然哪来这么大的精气神?”大家越想越好奇。

1941年1月,陈素芬出生在青岛,父亲是工人。
1960年,从护士学校毕业后,她被分配到山东省千佛山高干疗养院。
1961年,一纸调令彻底改变了她的人生轨迹——组织上经过层层筛选,决定派她去蒙古国的中蒙友谊医院当护士。
1963年,陈素芬从蒙古国回来,进入了新华通讯社秘书处中文发稿组。最初,她被分配到校对岗,白班、小夜、大夜三班倒。
这是一个容不得任何差错的岗位。
1979年,她和丈夫巴塔尔仓第二次去蒙古国。儿子就留在国内,由姥姥姥爷看管。
在新华社乌兰巴托分社,丈夫是首席记者。她除了收稿、译电、发稿等,还承担起所有一切杂务。
1998年,刚退休没几天的老巴,一天大清早突然吐血。
老巴连句遗言都来不及留,下午就走了。
老巴走后,面对众人的担心,陈素芬不愿过分悲悲切切,说“不行也得行”。
她一边上着班,一边调整着心情,撕心裂肺的痛慢慢消散,就这样过了二十多年。

关于校对工作,有人戏称,这个岗位是“隐形”的,工作也是“隐形”的——做了很多别人却不知道,这又是一门“玄学”,似乎不管看多少遍,都会发现有错误。所以现在的出版物都有允错率,并不苛求百分百正确。
在陈素芬眼里,工作质量不能因为年龄而有丝毫折扣。她觉得,校对人员不能给自己“允错率”。稿子在陈素芬手里,向来是用点校法,即用笔点着字一个一个过。她看过的稿子草样,都画满了红道道。
她校对的文章有一段王阳明原句的引用,“呼号匍匐,裸跣颠顿,扳悬崖壁而下拯之”,错将“扳”写为“板”。古文本就拗口,而且二字差别甚小,编辑和记者都没有注意到。
陈素芬看到这句,虽未读过王阳明原文,但有着几十年的文字功底,她凭语感意识到有问题,经过核查,果然是部首错了。这类错误,大部分的读者都不会注意,但陈素芬有一种执着,坚持自己手里出来的活,不能有问题。

由于截稿时间不确定,报纸夜班编辑要熬的夜,似乎没有尽头。到后半夜,人会抵挡不住困倦,头晕脑胀、两眼发花,还得瞅着密密麻麻的蝇头小字,保证不出错,这种和生物钟的直接对抗,一般人真的撑不住。
尤其是后半夜等待发稿时,二三十岁的年轻人都快熬不住了,玩手机、看小说,试着用各种办法打发这漫漫长夜。而陈素芬一般会闭目养神,时不时在太阳穴擦点清凉油,只要稿子一到手,就开始弯着腰,眼睛凑在离稿纸十公分的地方,一个字一个标点地看。
缺钱吗?不是。早在二十多年前,儿子就不建议她上班了,“是自己闲不住,总觉得可以做点什么。”
目前,她是国社退休返聘人员中,年龄最大的一位。报社年轻编辑记者都尊称她“陈老师”。说起陈老师,大家最多的评价,“有她在,放心。”

每当遇到战役性报道,大家都熬得很晚,迎着第二天的朝阳回家,是常有的事儿。陈素芬也和年轻人一样,什么时候在最终版样签上自己的名,什么时候结束,只要没有签,就一直处于待命状态。
她说:“这不是我一个人的特质,这是我们老一辈新华人的优点,我是向老前辈们学习。”
当年19岁开始的夜班,就这样上了大半辈子,与各种错误较劲,也折腾了一辈子。不图名,不图利,更不需要刻意地拔高赞美,她只是单纯觉得,“自己应该做点什么”。
记者问“这样的夜班准备上到什么时候”,她回答:“只要单位需要,我能干得动,就一直干下去。”
(摘自新华每日电讯 有删减)
文章来源:长江传媒研究
编辑:高杰

609#
发表于 2020-1-1 18:05:22 | 只看该作者
【案例】《拉萨晚报》说“再见”
编辑:吴悠

608#
发表于 2019-12-27 21:48:09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一名文科图书编辑的灵魂年终总结

又到年终岁末,又到了总结季。想到前不久看到一位大学教师的“灵魂年终总结”,颇有共鸣,于是也东施效颦,总结一下自己这一年的表现。

1
即将过去的这一年,对我来说是奋斗的一年、成长的一年、不断进取的一年!我共提交选题12个,通过5个;出版新书8本,退稿1本。

2
日常编辑书稿过程中,心悦诚服、点头微笑、思想斗争、唉声叹气、欲哭无泪、义愤填膺、拍案而起每天发生,无法计次。其中,因书稿质量而怀疑自己的视力出了问题或怀疑作者简历造假,平均每月至少1次。

3
因修改量大,和作者见面沟通书稿修改意见10次。其中,双方言辞友好、彼此理解、皆大欢喜6次;对方表示自己太忙,细节问题还请我主要解决,他完全同意,以我的郁闷脸收场2次;对方趾高气扬、不接受意见,不得已双方决定提交更高层级仲裁1次;被对方“放鸽子”1次。

4
催作者交稿10次。其中,对方明确告知交稿时间2次;对方表示知道了,但避免正面回应3次;对方摆出不相关的理由3次;对方直接无视不回复2次。

5
为核查书稿引文准确性而奔赴图书馆,平均每月3次。

6
因书稿中的文字表达反复与作者掰扯而被作者认为有“强迫症”2次,被猜测是否处女座3次。

7
图书印前质量检查顺利通过6次,被要求再审读书稿一遍,也就是没通过2次。其中,信心满满、昂首挺胸去拿书稿2次;心跳加速、不自觉地在室内踱步、手足无措4次;要求办公室同事帮忙进行心理建设2次。梦到书稿质检不合格15次,担心书稿质检不合格365次。

8
参加与本学科相关的学术会议8次。其中,收获颇丰、满心欢喜4次;头晕脑胀、不知所云2次;收获不大,但觉得茶点真心好吃1次;内心强烈质疑主办方为何要办这个会1次。参会过程中,因重要作者簇拥核心期刊的编辑而较少主动向我靠拢而感到沮丧3次。

9
和作者辩论图书和论文哪个更重要5次。其中,双方各执一词、势均力敌2次;对方表示没有工夫和我继续辩论,要抓紧时间去写文章3次。

10
和同行交流、诉苦2次。对职业发展和行业前景感到迷惘3次。其中,化迷惘为力量,继续直面惨淡的现实2次;倒头睡着1次。

11
尝试为职称晋升而撰写研究成果5次。成功地憋出了论文题目“浅议当前阶段书稿质量下降的原因”1次;打开Word文档,尚未进入写作状态即被作者以“要晋升职称,望尽快出版”为主要内容的微信打断思路,又关掉了Word文档2次;成功写好了引言部分2次。

12
和作者共同进餐6次,席间扫听到重要作者的重要信息3次,与本职工作相关2次,不相关1次。

13
为出版社微信公众号供稿2篇,为编辑部微信公众号供稿10篇。其中,硬广3篇,软广5篇,独立原创4篇。以“还差9450个阅读量即可破万”为由要求家庭群成员转发8次,被大家勉强接受6次,被撅回2次。以同样的理由要求闺蜜群成员转发10次,被接受7次,被质疑2次,被威胁踢出群1次。

14
作为群主,全年主持学科微信群的工作,不时发表重要讲话。其中,推荐自己编辑的图书无数次;为因学术观点不同而唇枪舌剑的老师拉架3次,立场鲜明1次,和稀泥2次;因群员屡发投票链接而将其移出群聊2次。

15
在朋友圈发图书推荐信息50余次。作者获各类奖项、获评某江某山某河学者,只要看到均点赞;作者发表了高论,虽然没看懂,但是看到点赞者众,于是也跟着点赞10余次。

16
在和朋友微信聊天时,指出对方错别字、标点和语法问题5次。其中,对方尴尬承认1次;陷入长久沉默2次;对方压根儿没当回事2次。在小区小卖部、卖场等商业机构,向店员指出宣传语中的文字、标点、语法错误4次。其中,对方表示知道了,会向上反映,但暂时不改2次;对方似乎没听懂我说啥1次;对方请我别影响其做生意1次。

17
逛书店8次。其中,把自己编辑的书从不显眼处挪到显眼处6次。被店员发现,又被遣送回原处2次;我停留期间未被发现4次。

18
电影院看电影5次。其中,把观影感受和图书内容相结合,撰写微信推送文章并成功发表2次。

19
加班次数过多,无法计次。因加班忘记和男朋友的约会3次,被男朋友暗示要重新审视和调整我俩的关系2次。

20
发现自己出现过劳肥、眼镜度数加深、脖子扭动不灵光、记忆力变差等症状而黯然神伤60余次。其中,继续放任自流30余次;上网搜寻改善方法10余次;立刻网购保健品5次;翻箱倒柜找出健身卡但并没有行动10余次;抄起健身卡、不给自己犹豫的时间、冲到健身房3次。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久坐是健康的大敌。遂决定就此搁笔,并投入到为写出更为振奋人心的工作总结的努力中!

     此致
敬礼

杨二萌
编辑:张凉



607#
发表于 2019-11-21 22:44:50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周轶君:我在新华社当编辑时学会了什么
海明威的格言:醉着写稿,醒着编辑
初时我不是编辑,是编译。入社在对外部阿文组,用阿拉伯语解释什么是'三个代表'”。当时职务分类,在外跑的是记者,在家坐着的是编辑。西方媒体“编辑”比记者资深得多,但中文媒体普遍记者比编辑牛掰,因为出去跑是个待遇。新华社有许多牛掰的编辑,跑完记者回来坐坐改当编辑。有的一坐几十年,记忆力惊人,经验老道,笔头更是严谨。
我离开十多年了,很多情况不了解,原则上也不对老东家置喙。只想分享一个心得,不仅仅适用此例:“三个编辑”的事情一出,就跟“新华社”关键词联系在一起。而我在国社那些年的感受,所有拿出来的最后都是个人作品。新华社当然有统一的要求、规范,乃至追求的一种风貌。但最精致处,最分高下处,还是个人。新华社藏龙卧虎,常遇“神人”,比如一手写年终大稿,一手写科幻小说的韩松。即便坐在一模一样的灰白色办公室,有些人头脑中有另一个世界异彩纷呈。这与外界刻板印象的国家通讯社作品之间并非没有交集,总有人总有时make a difference,出彩。
我一辈子都会感激的编辑是徐勇。那时我从阿拉伯文组调去了国际部专特稿组,从英文信息中扒拉素材,偶尔也约前方记者稿件,算是编辑了。徐勇对人“好”的方式,是一边改稿一边抽烟一边骂骂咧咧。像我这样的都能被骂成个泪人,这领导该是有多刻薄。可那是为人好,因为他挑文章里不干净的地方。“的”字能省一个不许露头。中文没那么多被动句,别动不动译文风。“其”和“该”(该人该公司之类)都是半文半白,眼不见为净。一千出头的文章,他改过往往剩下几百字。标点符号半角还是全角都不能糊涂。
今天,我是不折不扣的编辑了,文字洁癖根深蒂固。尤其在我初带团队时,在大多数年轻记者编辑看来,很可能我有病。
举个例子,某实习编辑的一个句子:“因为对白宫进行了诸多改造后邀请电视台进行拍摄参观,杰奎琳获得了一项艾美奖。” 我改成:“她曾多次改建白宫内部,改造过程拍成纪录片,杰奎琳因此获得一项艾美奖。” 句子不能头重脚轻。“进行”是非常无力的中文。“邀请电视台拍摄”并无信息量,“纪录片”就好。中文句子是靠动词站起来的,现在的年轻人喜欢用“有”、“是……的”,表达软塌塌,句子丢了脊梁。
可是,我不知道她们是否乐意我这样改。毕竟,这跟流量有什么关系吗?你需要的,是一个长长的抒情的标题,最好结尾是问号或省略号。现在不叫“编辑”了,叫“内容生产流水线上的年轻人”。阅读工具、习惯、目的都变了,文字之美,岂能遗世独立。皮之不存毛之焉附。
这是一个工业时代。我这一辈编辑,来自手工艺时代。幸运的是,我们学习了那样的技艺,那时候所有的工作是done by somebody,由某人来完成,这个人就很重要。而工业时代的特征,是好卖就大规模生产,done by anybody ,谁都可以来做。手工艺还有那么重要吗?文笔和演技,在工业时代都成了屠龙之技吗?还是如某码字界大咖说,写作还是有根“金线”,达到了就流传,不管在手工时代还是工业时代。我将信将疑。理论上来说,手工艺在工业时代能活得不错的,都在奢侈品行业。要做成码字界的爱马仕,金线还跟从前一样吗?
徐勇教会我最重要的事情,还是每个人对自己的字负责。说到底,为什么要这样改,为什么要有这样的洁癖,只因我们不想丢人。徐勇今天还在新华社,并不是出名的作家,但他带出来的队伍,个个对文字都有些要求。不管新华社有多大,都得靠每一个个体去创造不同。
九个字稿件三个编辑,那只是新华社发稿流程使然,即便做了公号。这跟今天的网文流程的分别,就像万里长城和防火墙,时代不同。其中一个编辑和我短暂共事过,我不会笑话他们,因为自己犯的错误可能更严重,而求快时犯的错更可怕,看看我的微博经常道歉就知道。每次看到同行犯错,我都如履薄冰,对自己更有些要求。
所有的作品都是个人作品。一个人为自己的劳动负责,别顶着机构,别拉上什么集体,别想着还有编辑把关,什么毛病都废除了。
文章来源:微信公众号“第三者NOWHERE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s8lJLLKPgOd9_rqvVmtJAg
原创:周轶君
编辑:高杰

606#
发表于 2019-11-13 21:51:14 | 只看该作者
谈天说地】【编辑学案例人民日报“读者来信”版如何做舆论监督报道?

原文作者:骆孟成  
原文来源:传媒茶话会  


今年1月1日,人民日报进行了新一轮改版,“读者来信”版从原来的第20版提前到第7版,由每周二调至每周一见报。这足以看出党报对“读者来信”版和舆论监督报道的进一步强化。

作为舆论监督“元老级”版面,“读者来信”版坚持科学、依法、建设性监督,通过读者来信反映情况、记者深入调查采访、版面刊文曝光问题、及时跟踪整改反馈,力争每篇监督报道形成一个闭环,确保舆论监督报道有力有序开展。

近日,《传媒茶话会》对话人民日报政治文化部读者来信编辑室主编黄庆畅。

舆论监督报道力度明显加大

谈起人民日报改版后的众多亮点,无论是媒体业界的观察,还是记者圈的讨论;无论是各级政府官员的评价,还是广大读者的反映,都会提及其中一点:“读者来信”版的舆论监督报道力度明显加大了!之所以能给人留下如此印象,人民日报政治文化部读者来信编辑室主编黄庆畅从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首先是典型案例监督报道数量大幅增加。“读者来信”版话题类、现象类监督报道居多,典型案例监督报道相对较少。一年来,根据报社编委会要求,“读者来信”版围绕中央要求多、群众意见大、社会关注高的突出问题,原则上每期选取一个典型案例进行调查解剖,指名道姓、直指要害,问题打到点子上,责任挖到根子上。到目前为止,已经刊发典型案例监督报道30篇。典型案例的深度调查报道传播力强,影响力大,给人印象深刻。

第二是融合传播拓展了受众面。搭乘媒体融合发展的东风,着眼扩大稿件的地域覆盖面、人群覆盖面、内容覆盖面,“读者来信”版与人民视频深度合作,本着“共同采访、分头制作、融合传播”的原则,在传统的文字、图片报道的基础上,增加了视频版和新媒体产品版。“读者来信”版的调查报道一经刊发,人民日报客户端、中央厨房、人民网、电子阅报栏等第一时间转发,各大视频网站同步发力。对一些特别重要的内容,新媒体中心、人民网,包括社内有影响的微信公众号、融媒体工作室,进行二次加工,形成强势传播。

第三是一追到底形成舆论监督闭环。舆论监督的目的,是推动相关问题的解决。舆论监督报道的效果,最终还要看问题是否得到真正解决。因此,监督调查报道不能成“烂尾新闻”,要一追到底形成舆论监督闭环。按照这样的要求,目前刊发的30篇典型案例监督报道,篇篇有回音、事事有进展。

如果追踪结果是整改不力,怎么办?黄庆畅介绍,舍得人力和版面,继续追踪报道。

如今年 1 月 21 日,“读者来信”版推出调查报道《土地补偿费,一笔糊涂账》,反映某地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土地数据造假、村民土地收益补偿不公正等问题。黄庆畅说,第一次报道后,当地有一些触动和改进,但是核心问题依然没得到解决。5个月后,记者再去调查报道,最终相关责任人受到处理。

▲舆论监督一追到底,这是群众的期盼,也是中央的要求。

上图:1月21日,“读者来信”版刊发调查报道《内蒙古准格尔旗薛家湾镇大塔村——土地补偿费,一笔糊涂账》。
下图:6月24日,“读者来信”版《来信调查》栏目再次聚焦内蒙古准格尔旗大塔村土地收益补偿等问题整改进展情况。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读者来信”版和人民视频共同推出了两会特别节目“解决了吗”。节目把平时积累的舆论监督报道个案扩展到相应话题,请专家和参与采访案件的记者共同讨论。

整合优势资源  形成报道合力

舆论监督调查报道费时费力,读者来信编辑室也就六七个人,是如何推出这些调查报道的?“这得益于内部工作机制的创新。”黄庆畅介绍,人民日报编委会制定了相关工作方案。

根据方案,人民日报建立了舆论监督报道联席会议制度,原则上每月召开一次,社领导主持,报社相关部门、社属媒体领导参加,汇总线索、通报情况、会商选题、评估效果、部署工作。

在传播阶段,人民日报社所属媒体全上阵,且各端口统一使用《来信调查》标识,人民日报《来信调查》栏目的影响力、知晓率、好评度大大提升。


▲去年10月以来,“读者来信”版对照改版要求,提前进入状态,开设并全力打造《来信调查》栏目。

上图:7月15日,《来信调查》栏目刊发了调查报道《违规修建跑马场、高尔夫练习场、独栋别墅——五云山开发乱象缘何得不到整治?》。
下图:《来信调查》栏目除版面刊登调查报道外,还与人民视频制作了相应的调查视频。

“集众人之智,扬平台之长。”黄庆畅表示,“读者来信”版舆论监督报道能得到媒体同行和老百姓的认可,这离不开报社编委会的高度重视和亲自谋划,也离不开报社兄弟单位部门的大力支持,可以说是众人拾柴火焰高。

用制度规范策采编发全流程

舆论监督报道震慑力强,稍有不慎有可能造成误伤,对实际工作带来负面影响,必须慎之又慎。黄庆畅说,制度是最好的保障。经过多年舆论监督经验的积累,结合媒体发展的新形势,人民日报进一步完善了“读者来信”版舆论监督报道策、采、编、发全流程的规章制度。

比如,线索审核机制。各平台收集线索汇总到读者来信编辑室,经政治文化部研判后,必须呈报分管副总编辑、总编辑、社长,签字同意后方可开展采访调查。从舆论监督的第一步就有制度规范,这就奠定了舆论监督报道有序开展的基础。

人民日报有个硬性规定,舆论监督采访调查时,必须两名以上记者同行。黄庆畅介绍,这样做有几方面考虑:一是监督调查采访困难多,有时还有危险,多人同行可以相互照应;二是对某些关键事实可以相互印证,尽可能避免出现理解偏差导致稿件失实;三是相互监督。

▲一篇舆论监督报道由多位记者采写,共同署名。

上图:6月17日,“读者来信”版刊发的这篇调查报道《回迁户缘何20年办不成房产证》是由人民日报记者张洋、史一棋、吴月、人民网记者孙伟峰共同采写完成的。
下图:10月14日,“读者来信”版刊发了调查报道的反馈《广州穗龙花园回迁户办证问题圆满解决》,形成舆论监督闭环。

各种制度规范还有很多,如在事实准确的基础上,还要坚持平衡原则,充分听取各方面意见;写作时,不带情绪;审稿时,通过“辩论式”碰撞防纰漏;看版时,带着“放大镜”找差错,反复打磨,精益求精……这些做法的目标很明确,就是尽最大可能确保监督报道客观、理性、平实,让舆论监督报道经得起被监督单位的检视,也要经得起历史的检验。

与此同时,在具体操作过程中也要有底线思维,以防万一。比如从线索来源到稿件见报,包括对方的反馈,整个流程当中,所有的文字材料、音视频素材,都有专门的案卷,以备查阅。用记者的话说,就是哪怕当事方上法院告,他们也能够拿出有力的证据来证明、支撑记者所写的每一个事实,讲的每一句话都有出处,都经得起推敲。这是对被监督对象的负责,也是对记者的保护,更是对媒体公信力的维护。

守住初心,建设性监督

记者不易,舆论监督记者更难。舆论监督记者要面对各种各样的困难,有时还要面对威胁和危险。要做一名优秀的舆论监督记者,必须要有这样的素质:党性原则、为民情怀、新闻理想、吃苦精神。

“为民解难,为党分忧。”这是群众寄来锦旗上的一句话,既是群众实际问题在媒体关注下得到解决后的感激之言,也是人民日报舆论监督报道的初衷,更是舆论监督记者的初心。

▲人民日报社收到的部分锦旗。

人民日报社领导提出:舆论监督报道一定要理性、客观、平实,做到严细深实。

一环扣一环、层层深挖,还原事物发展的来龙去脉,探寻解决之道。记者编辑在采访、形成稿件过程中,一直坚持这样的原则。如今,理性、客观、平实,已经成为人民日报舆论监督报道的风格。

舆论监督报道同样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特别是要突出建设性监督。在衡量选题的时候,要就事论事,弄清来龙去脉。但是在判断选题走向的时候,一定要放在大的环境或背景下考量。对于被监督对方来说,我们监督的目的是促进解决问题,而不是去找麻烦添乱子。因此,在事实清楚、责任明确的基础上,“读者来信”版舆论监督报道一般还会配上“编后”,提出解决问题推动工作的可行性建议。努力达到以点带面、举一反三,警示一个、教育一片的舆论效果。

▲突出建设性监督,是舆论监督报道的特点。

2018年12月4日,《来信调查》栏目推出调查报道《为啥6年办不成一个过户手续》,文章配发的“编后”启示地方政府部门在解难题时,要依法、谋长远,避免“按下葫芦浮起瓢”。

采访十分写八分,掌握如此充分证据的调查记者,为什么是“这样”而不是“那样”去表达事件的前因后果?恶劣的事件与平实的表述是如何彼此适应的,又为什么能做到呢?这是深度调查报道魅力的延展,也是心照不宣的心灵密码。这称之为记者的“本分”。

编辑:吴悠

605#
发表于 2019-10-22 16:47:35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关于重申“三审三校”制度要求暨开展专项检查工作的通知


新广出办发〔2017〕59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新闻出版广电局,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宣传局,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委、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出版单位主管部门,中国出版集团公司,中国教育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科技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
近年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连续开展“出版物质量年”专项检查工作,着力加强图书质量管理,指导督促出版单位及其主管主办部门建立并实施图书质量保障体系,切实提高了图书出版的整体水平。但在管理工作中也发现一些出版单位内部管理失范,造成图书质量不合格的问题。这些图书有的内容质量存在导向问题;有的差错率较高,编校质量问题严重。出现这些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三审三校”制度落实不到位。有的以审代编、以编代校,有的审读意见空洞无物、流于形式,有的甚至业务外包、“买卖书号”。为严格执行“三审三校”制度,保障图书质量,根据《出版管理条例》《图书出版管理规定》《图书质量管理规定》《图书质量保障体系》等法规规章,现重申相关要求并对有关工作部署如下。

一、充分认识做好“三审三校”工作的重要意义
质量是图书的生命。书稿的“三审三校”是出版单位的中心工作,对保障图书出版质量具有关键作用。各出版单位要严格执行“三审三校”制度,始终坚持把内容建设放在第一位、把提高质量放在第一位、把多出好书放在第一位,以严格的流程防止质量问题的发生。要本着对社会和读者高度负责的态度,进一步树立质量观念,强化精品意识,践行工匠精神。要处理好数量和质量的关系,数量服从质量,不断优化出版结构,多出精品力作。

二、严格落实“三审三校”责任制
1.明确分工,各司其职。初审应由出版社具有编辑职称或具备一定条件的助理编辑人员担任(一般为注册责任编辑)。初审在审读全部稿件的基础上,要对书稿的社会效益、文化学术价值和出版价值进行审核,严格把好导向关、知识关、文字关,并写出初审报告,对稿件提出取舍意见和修改建议。
复审应由出版社具有副编审以上职称的编辑室主任一级的人员担任。复审应审读全部稿件,并对稿件质量及初审报告提出复审意见,作出总体评价,并解决初审中提出的问题。
终审应由具有正、副编审职称的社长、总编辑(副社长、副总编辑)或由社长、总编辑指定的具有正、副编审职称的人员担任。非社长、总编辑终审的书稿意见,要经过社长、总编辑审核。终审根据初审、复审意见,主要负责对稿件的内容,包括出版导向、学术质量、社会效果、是否符合党和国家的政策法规等方面作出评价;对涉及重大选题备案内容的选题,要按规定督促履行重大选题备案程序;对初审和复审意见不一致的,终审者应在通读稿件基础上,对稿件能否采用做出决定。
校对应由专业校对人员担任,校对人员负责校样的文字技术整理,各校次的质量监督检查以及付印样的通读。一般图书的专业校对不低于三个校次,重点图书、工具书等,应相应增加校次。坚持责任校对制度,出版社应配备足够的具有专业技术职称的专职校对人员,负责专业校对工作。终校工作必须由本社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专业人员担任。
2.体现专业,兼顾特殊。在三审工作中,任何两个环节的审稿工作不能同时由一人担任。同时要体现专业性,初审一般应具有书稿涉及的相应或相关专业知识背景;对综合性较强或涉及边缘学科的书稿,要注重初审和复审的学科交叉。
3.注重导向,打造精品。在三审的每个环节都要严把政治关和政策关,确保书稿坚持正确的出版导向。同时切实检查稿件的科学性、艺术性和知识性,努力打造精品力作。
4.加强培训,建设队伍。出版社要注重编校队伍的梯队建设,不断提升编校队伍整体质量。要注重加强对编校队伍政治理论、政策法规和出版业务知识的教育培训。
5.完善制度,促进落实。各出版单位要结合各自实际,细化和完善稿件“三审三校”责任制度,并将相关工作和制度落实情况纳入本单位社会效益考核评价体系,促进相关制度落实到位。

三、分层开展专项检查
为落实全国出版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出版物“质量管理2017”专项工作安排,总局决定开展“三审三校”制度执行情况专项检查。具体安排如下:
1.出版单位自查阶段(2017年8月20日—9月10日)。各出版单位对照《图书质量保障体系》《关于开展出版物“质量管理2017”专项工作的通知》以及本通知要求,对“三审三校”制度建设和执行情况进行自查,对2016年以来出版的图书书稿档案认真对照检查,对不符合或未达到规定要求的,应立即采取必要措施予以纠正和完善。
2.主管部门检查阶段(2017年9月11日—9月30日)。各省级新闻出版广电行政部门、中央在京出版单位主管部门根据出版单位自查情况对所辖、所属出版单位相关情况进行检查。每家随机检查不少于10种图书(2016年以来出版)的书稿档案。对检查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限期整改。检查情况汇总后于检查结束10日内报送总局出版管理司。
3.总局抽查阶段(2017年10月1日—10月31日)。总局将组成检查组到部分省(区、市)和中央在京出版单位进行实地抽查。抽查采取座谈、实地查看和随机查看有关书稿“三审三校”档案等方式。抽查情况和各地各部门检查情况,总局将及时予以通报。对违反本通知规定,情节严重的,总局将按照有关规定给予相应的处罚。
各级新闻出版广电行政管理部门、中央在京出版单位主管部门和各出版单位要结合实际,根据本通知要求,进一步健全“三审三校”制度检查长效机制,确保相关责任落实到位。
特此通知。

联系人:陆  洋 尹永奇
联系电话:010—83138614,83138680
    真:010—83138281
电子邮箱:bookdivision@126.com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办公厅
2017年8月8日        


来源: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
原文链接:http://www.sapprft.gov.cn/sapprft/contents/6588/347058.shtml?bsh_bid=5442686044&from=timeline&isappinstalled=0


编辑:宋婷

604#
发表于 2019-10-2 23:27:31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上海《解放日报》的版面把一四版站立起来排版,像征意义极强。

603#
发表于 2019-9-14 12:56:23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经济学人与时代周刊杂志封面




编辑:王豪

602#
发表于 2019-9-13 22:54:35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新媒体时代,还要不要区分“的、地、得”用法?


很多从事文字工作的人,估计都有一个同感——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信息传播,编校质量堪忧。那些广泛传播的重大错误就不说了,仅“的、地、得”三个常见字的乱用,就到了惨不忍睹的地步。不论是主流媒体,还是各种新媒体、自媒体,不注意区分这三个字用法的现象都很突出。但是,不注意的后果,可能很严重。



分不清“的、地、得”,丢了大奖

关于是否取消“的、地、得”用法的区别,网上早已有热烈探讨。著名知识社区知乎上,“现在还区分「的」「地」「得」的用法吗?”这个问题,有144人回答,且不乏专业、深度的分析论述。其中,东东枪、吴钩等网络知名人士都参与了回答,东东枪的回答更是获得1521人点赞。即使在知乎上,这个点赞量也不算少。

另个一知名网站果壳网上,“谣言粉碎机”小组也有一个“‘的地得’是否可以取消?”的问题,目前共有273条评论。

从网上回答、评论看,理性者总体倾向于仍然要严格区分“的、地、得”的用法,因为这正是汉语言文字的特点与魅力所在,不应图省事,轻言放弃。赞同“的、地、得”三个字统一用法,尤其是“的”和“地”不再区分的,仍然是少数,其中又以表示分不清这三个字的网友为主。

不过,从官方机构的态度看,目前仍然是要求严格区分“的、地、得”用法的。比如,2015年12月,中国记协曾公布了《第二十五届中国新闻奖参评作品差错100例》,指出“第二十五届中国新闻奖审核工作中,审核委员会共发现323件作品存在663处各种差错……最终决定撤销168件作品的参评资格。”在中国记协列举的100例差错中,有3例是“的、地、得”的误用。摘列如下:

【原文摘录1】如油路连不上、刹车踩的费劲、行车电脑系统混乱等。
【审核意见】错别字。“的”应为“得”。

【原文摘录2】这次难得的机会让雷万贵欣喜若狂,工程师安装时,他认真地在旁边看,一有不懂得地方,他马上就问。
【审核意见】错别字。“得” 应为“的”。

【原文摘录3】夫妻俩结婚后关系和睦,一直勤勤恳恳的劳作。
【审核意见】错别字。“的”应为“地”。

无论是编辑记者分不清也好,还是粗心也罢,总之因为这三个字的误用,导致被取消参评中国新闻奖的资格,十分可惜。毕竟,这项中国新闻界最高奖项,对很多媒体人而言,一辈子也未必有机会获得。

有人估计要说,“的、地、得”这样的字,一般仅在句子里起连接作用,有没有必要搞这么严格?个人认为,应该严格区分。就像网友东东枪在知乎上回答时举例:a."路边站着两个男孩,她经过时,有一个帅帅地笑了一下。"(某一个男孩“帅帅地”笑了,是笑得帅。)b. "路边站着两个男孩,她经过时,有一个帅帅的笑了一下。" (是那个“帅帅的”男孩笑了,是长得帅。)两句话,仅一字之别,意思差距是不是很大?

何况,无论是机构媒体,还是自媒体,读者、用户里都会有很多学生,是不是有责任传递正确的文字用法呢?“的、地、得”虽普通,但作为文字工作者、信息传播者,理应尽可能避免误用,以免以讹传讹。




轻松掌握“的、地、得”的用法

那么,“的、地、得”的用法如何区分呢?如果不是专门研究过,很多人未必能说清楚,尤其是不能让不明白的人轻松掌握。

比如,中国社科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所长、第二十四届中国新闻奖、第十三届长江韬奋奖审核委员会主任唐绪军,在《第二十四届中国新闻奖参评作品差错案例》一文中,也专门谈到了“的、地、得”的误用这一问题。他写道:“在现代汉语语法中,“的、地、得”的使用是有明确分工的。定语用“的”,状语用“地”,补状语用“得”。这个问题应该是上初中时就解决了的。但是,在申报作品中这三个字的误用却大量存在。”

对于懂的人,这话说得明白,但是对于不懂的人,看了仍然不知道如何把“的、地、得”放到正确的位置。因为,定语、状语、补状语的区分,虽然在初中时应该都学过,但由于种种原因,很多人应该都分不清楚。老实说,我自己也分不清楚,虽然一向对语文学习、考试比较有信心。

不过,分不清定语、状语、补状语,不代表就不会用“的、地、得”。这个问题,有更通俗易懂的方法能够讲清楚,而不必拘泥于从定语、状语、补状语这一死板、难懂的方法切入。

高中时,为了应对考试,我曾专门研究过“的、地、得”的区分,后来发现在实际运用中归纳总结用法,比区分定语、状语、补状语好使。这方法不是我原创,大概是听老师介绍,加看课外辅导资料知道的。现在,在网上搜也能搜到,不少人也推荐用这种方法。

简单说就是:

1.“的”后面跟的都是表示事物名称的词或词语(即以名词为主),如:美丽的姑娘、帅气的男孩、敬爱的总理、慈祥的老人、戴帽子的男孩、珍贵的教科书、鸟的天堂、伟大的祖国、有趣的情节、优雅的环境、可疑的情况、团结友爱的集体、他的妈妈、可爱的花儿、谁的橡皮、清清的河水……

2.“地”后面跟的都是表示动作的词或词语(即以动词为主),如:高声地喊、愉快地唱、拼命地逃、疯狂地咒骂、严密地注视、一次又一次地握手、迅速地包围、沙沙地直响、斩钉截铁地说、从容不迫地申述、用力地踢、仔细地看、开心地笑笑……

3.“得”前面跟的多数是表示动作的词或词语(即以动词为主),后面跟的都是形容事物状态的词或词语,表示怎么样的,如:走得很快、踩得稀烂、疼得直叫唤、瘦得皮包骨头、红得发紫、气得双脚直跳、理解得十分深刻、乐得合不拢嘴、惊讶得目瞪口呆、大得很、扫得真干净、笑得多甜啊…… 个人认为,判断是否用“得”,首先看其前面是否是动词,多数常用语都能明确该用“得”,如果拿不准,也可以再结合其后面的词是否形容事物的状态来判定。

这种根据前后词属性来区分“的、地、得”的方法,在过去20来年的学习、考试、工作中,个人感觉基本能满足需要。当然,少数特别的“的、地、得”用法,需要平时生活、阅读过程中注意观察、积累。

如“他高兴得一蹦三尺高”这句话里,后面的“一蹦三尺高”虽然是表示动作的,但是它是来形容“高兴”的程度的,所以也应该用“得”,而不是“地”。对一些人而言,要弄明白这里为什么该用“得”有一定难度,其实适当用硬记的方法,然后其他同类语句参照使用,就能解决。



图文经授权转载自微信公众号:传媒1号
作者 | 梁再思
编辑 | 刘娟 宋婧


601#
发表于 2019-9-1 22:13:20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编辑:陈茗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