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楼主: 刘海明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媒介生态案例集锦

[复制链接]
591#
 楼主| 发表于 2024-8-2 14:34:48 | 只看该作者
武汉一马路发生地面塌陷,记者采访遭反问:你们为何要报道武汉的事情

8月1日,有网友发视频称,武汉市江岸区塔子湖街道后湖大道附近发生地面塌陷事故。当天下午,读特新闻记者采访塔子湖街道办的接线人员询问事件的真实性时,工作人员表示:“不了解具体情况,领导都去现场了。”当记者想进一步询问塌陷原因时,工作人员反问:“深圳报业为什么要报道武汉的事情?”
网传视频显示,地面一交叉路口处呈椭圆形塌陷,路口附近的停车场的闸口栏杆已经倾斜,在塌陷区域有一辆汽车停留,数名身穿制服的人员在现场。现场目击者黄先生(化名)在接受读特新闻记者采访时称,事情发生在下午2点左右。“没有人受伤,很多部门都来了,现场已经被围起来了。”对于塌陷的原因,黄先生猜测或与修地铁有关。
塌陷现场。(网友供图)
根据网友提供的地点,记者从地图上看到,正在修建的武汉地铁12号线从该地点附近穿过。而在相关网帖的评论区,有多位网友称自己在现场看到了塌陷,并怀疑此次塌陷与修建地铁有关。
网友@罗马工程师 称:“后湖地区属于深厚淤泥质土地区,整个大环境经常是表层存在十余米淤泥……当然这个可能是地下工程施工有关。”网友@争取财务自由 表示:“是的,本来就是填湖造地,地质松软。”
网民@婧婧 说:“这就是挖地铁挖的。”
为什么会发生塌陷?是否与地铁修建工程有关?8月1日下午5时许,读特新闻记者致电了塔子湖街道办事处,接线的工作人员表示自己只是值班人员,无法回复问题。“我不了解情况,领导都去现场了。”该工作人员表示,“您觉得这个事情是可以随意报道的吗?这种事情不是说你说可以报就可以报。”
当记者追问细节时,该工作人员回复:“深圳报业集团你为什么要报道武汉的事情?您可以找现场的人,但是现场人号码我现在没有办法给您。”随即挂断电话。
随后,读特新闻记者又致电了江岸区应急管理局。接线工作人员表示:“我是值班人员,不了解情况,你可以去网上找一下现场人员的电话。”之后,记者又多次致电江岸区委宣传部,截至发稿,电话一直未能接通。
据湖北日报8月1日18时许报道,当天下午,武汉市江岸区后湖大道与文博路交会处(陌陌屋)附近出现地质塌陷,导致途经该区段的汉十高铁限速运行。目前,进出汉口火车站列车受到影响。
另据澎湃新闻报道,武汉市应急管理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市领导已赴现场处置,暂未收到人员伤亡信息。
(作者:读特新闻记者 龚俊杰 高灵灵)





来源:读特新闻
链接:https://www.sohu.com/a/797887609 ... 7463097sjPKAMk_1090
编辑:李梦瑶



592#
 楼主| 发表于 2024-8-6 11:06:33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编辑:王晨雅

593#
 楼主| 发表于 2024-8-6 15:40:55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北京的媒体饭局,经费不足了
难是你自己的,媒体这块蛋糕,其实,悄然间已经被做大了,甚至是历史最高潮时期,对个体最公平的时期,几千年以来,可能从未出现过,整个社会,这么多人站出来,在公域流量池里表达自我。
*图片来源于一口老炮
一口老炮
写给pr人读的pua
我的肉身已经离开北京了,但是北京的故事还跟着我。
全中国的媒体人都知道,夜幕降临后,北京的媒体圈,最热衷于攒局,第一场,第二场,第三场。
上海的媒体老师,永远只愿意跟公关一对一见面,时间永远是下午茶,4点之前,准时离开;广东的媒体老师,习惯在办公室见客户,你的,我的,都可以,话题很直接,如何搞钱,三句话进入不了正题,就尽快结束;成都的气氛原本与北京很像,大家都很爱耍,只可惜,人数凑不齐,不成气候。
中国的媒体,之所以有江湖,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有北京的局,上至六七十岁,下至二十出头,每个年龄段,每天都在上演各种各样的局,老头们喝茅台,吐槽着当代年轻人没底线,小伙子们喝玻汾,痛骂着老头们又当又立。
于是,有了团伙,有了兄弟,有了链路,有了谣言,有了绯闻,有了仇恨,有了传承的故事。
所以,很多人在北京的时候,会说,北京的无效社交太多,但是离开之后,就会怀念这些无效社交。
但是,我最近听北京的活跃分子们说,北京的媒体局,已经组不成了,原因是经费不足,没人出钱。
更离奇的是,北京的很多夜总会妈咪竟然现在逢年过节,说要给你寄土特产,这你受得了吗?混了十几年,还第一次听说这种事,由此可见,现在她们的生意有多难。
我的回复也很无奈,年纪大了,玩不动了,生意也不允许,利润支撑不住。
曾经纸醉金迷、夜夜笙歌的北京媒体圈,已经沦落到如此悲凉的地步了吗?要知道,前几年,还有一大批媒体人,靠着帮企业攒局生存,这么快,模式就跑不下去了?
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是筵席散了,还是筵席的宾客换人了?
说几个故事。
前几天,一位行业内,大家众所周知的,通过码字实现财富自由的大佬问我,去不去看奥运会?我笑了笑,有人请你?还是准备自费?
嗯,法国签证都办了,等人请。
然后,我告诉他,你也许还不知道,如今媒体圈真正的顶流,早已经齐聚欧洲了,很多人从欧洲杯开始就被邀请去,然后一直到奥运会结束才回来,中间好几个厂商做接力。
这些大 V 出行带助手,坐公务舱,住五星级套房,吃米其林餐厅。
顶流早已经更替,行业依旧欣欣向荣,物是人非,筵席的主角已经换人。
于是我们只能劝自己,反正当年也都去过了,不计较,俱往矣,让他们去吧。
现实就是这样。
传统媒体的人、关系网、方法论、产品甚至生意,温水煮青蛙,走向衰败,这几年已经成了定局,我不认为会走向彻底消失,但是基本上会萎缩到只有头部,才能养家糊口的地步。
何为头部?公司的创始人、CEO、高管们,还会看,还会转发,还会发在内部群里的媒体。
这些能引发高认知人群思考的深度内容产出者,能有多少?每个行业,大概不都会超过100个人。
一位大厂的公关中层,前年私下跟我过一句话,这句话会刺痛很多人,也一下子让我清醒过来。
他说,预算充足的时候,大家都是老关系了,我可以雨露均沾,现在光景不好了,企业也不是冤大头,不可能再为了你们那真实阅读连100 都没有的文章花上几万块,只能把所剩无几的钱,花到真实影响力上去了。你叫我去吃饭,我怎么去呢?口袋里没米,索性不出门,原本还有情感维系的媒体江湖,已经被约稿这件事玩坏了,出一次门,后续麻烦太多。
这也是,我这两年,很少主动再约公关吃饭的核心原因,我一再告诫自己,靠产品吃饭,不要靠刷脸吃饭,但是转型的还是不成功,身上固有的毛病改不掉,我快四十岁了,我很担心我还有没有魄力,改变自我。
如果ToBToC两头都解决不了,这些人该怎么办?我不知道,很多走着走着就散了,等再听说的时候,竟然发现很多已经移民了,或者在别的行业大放异彩了,深藏不露的自媒体老师太多了。
有人觉得难的时候,就会有一批人觉得爽。
难是你自己的,媒体这块蛋糕,其实,悄然间已经被做大了,甚至是历史最高潮时期,对个体最公平的时期,几千年以来,可能从未出现过,整个社会,这么多人站出来,在公域流量池里表达自我。
这不再是专业人士的行业,大爷大妈,有手机就能进来,人很拥挤,我们的专业,被更多人的专业,打败了,击碎了,流量被重新定义了。
后知后觉,蛋糕已经被别人吃了。
这就是互联网发展带来的一个必然结局,人人时代,去头部化,去权威化,去说教化,去深度化,去思考化,去真相化。
但是,我们大部分人,还活在媒体老师,这四个字的美梦之中,谁还在乎你?
二十年前,如果一个小镇青年,走出去,在京城,做个记者,那是光宗耀祖的事情,过年回家,村长镇长甚至县长都是要来拜码头的,无冕之王。
二十年后,我前段时间在一个村子里,偷听两个大妈聊天,她们在研究怎么发跳舞的视频,一个教导另外一个,你要这样拍才有流量,要加这个滤镜,要加那个特效,我在想,如何定义她们?她们就是当下最流行的主理人吗?
二十年时间,媒体从神坛跌下,每个县都有几个自己的头部媒体。
这是一个超级个体的时代,我极度同意这个观点,媒体就是当下最火的职业,张雪峰的判断是绝对错误的,媒体本质上是今天中国年轻人竞争最激烈的行业,当年马云可以说为淘宝为中国解决了多少就业,今天抖音、视频号和快手也可以这么说,赚不赚得到钱,另说。
我们要坦然接受一个全民自媒体,却又没有新闻的时代。
我们一部分人,如果要坚持原本的自我价值观,那就努力做到那头部的100 个人,让老板们愿意看你的文章,那下面手拿预算的人,自然会给口饭吃。
做不到,如果还要坚持做自媒体,那就老老实实拥抱大多数人的选择,向流量低头,忘掉之前的成功路径,走出信息茧房。
首先,在讲道理前,先承认自己是个动物性。
一个在广州做严肃短视频内容的同学,前几天破产了,不干了,他说,我辛辛苦苦做脚本,产出思想,结果没有别人找个帅哥美女,扭几下来的快。
我们的大脑,早就被短视频格式化了,前三秒抓不住,就会划走,前三秒,你会思考什么?无非就是纯视觉的冲击,所以,现在很多严肃内容,如果做不到极致的文案,那么就老老实实找个顶级的妹子或者帅哥出镜,毕竟这比文案要简单一点。
任何内容,都要想办法用一个外挂二次包装一下,这个外挂必须可以调动人类动物性本能。
你不用否认你的大脑被格式化这件事,你自己想想,是不是自从有了短视频,你看书的时间越来越少,你看电影的耐心越来越差,你对美女帅哥的长相身材要求都越来越高,甚至你对丑陋的要求都更高了,一般的丑,你都觉得没意思,不配获取你的流量。
其次,必须制造出足够的冲突,必须有结论。
如果你没有一个有趣的灵魂,没有善于挖掘独特视角的能力,我劝你,就别做自媒体了,或者你就去抄袭,反正短视频行业,抄袭文案,是共识。
如今的自媒体,必须要能产出足够的冲突,叙述一种焦虑,或者一种共鸣,噢,我的遭遇,原来是因为这件事!没有对立的平静叙事,基本无法获取流量,小杨哥如果不歇斯底里地给你装傻充愣,你会看吗?卖货的网红们,都是活生生的案例。
为什么爱国和仇富,如今有这么大的流量池,就是满足了冲突需求。
另外,就是非黑即白的给结论,就会更容易获取流量,在传统媒体时代,记者写文章,是基本不允许出现的字眼,记者只负责记录,不负责评论和下定论,现在不行,内容创作者必须要给出结论,才能制造出 IP,你一个不能给结论的人,不配拥有 IP
最后,流量在真相之上。
忘掉你自己的节奏,学会一个字,蹭。
每天简单一点,去看看热搜,去看看抖音热榜,选题跟着走就行了,这种方法,平庸却有效,大部分人都是这么干的,忘掉你那该死的调查新闻的记忆,不要总想着自己去搞个大新闻,忘了吧,忘了吧,真的,忘了吧,挺累的。
我去看了现在最火的十个短视频财经博主的内容,他们基本上70% 的内容,都是蹭热点,你只要蹭的时候,内容比他们好一点,超越的机会就还有。
不要以此为耻了,连机构都在这么干。
越来越多地方的融媒体,已经不播报正常新闻了,他们考核小编的逻辑,就是流量,于是各种网红摆拍的段子,都会被地方新闻的融媒体,拿去当新闻误导公众。
拿着农夫山泉红瓶盖说是日本国企的博主们,会考虑这是一种什么行为吗?他们只知道,在这个时候,这个行为,会带来流量,而且会让很多人同意他,只需要知道这件事就足够了;司马南痛批联想的时候,那些蜂拥而上的人,跟后面司马南被批,骂他的人,很多都是同一批人。
大家都只是流量的搬运工。
我们可能会发出这样的疑问,这样的世界真的好吗?好与不好重要吗?人类集体的文明进程,和一个人的一生,本质上不会有太多的区别,起起伏伏,所有的价值观,对与错,都是自己赋予自己的,这个过程本质是虚无的,没有意义的,从开始到必然结束的。
存在即是合理,你可以停留在你喜欢的小确幸里,但是不妨碍大部分人去拥抱流量至上的世界。
在结束了一整天痛苦搬砖的日子后,晚上美美地躺在床上,去抖音小红书上看看八块腹肌,看看翘臀 C 罩杯,这不是一种幸福吗?在子女远走高飞后,忧伤的留守老大妈,花上三十块钱,让帅哥叫一声阿姨好美,这有什么呢?
连两个农村的广场舞大妈,都在研究如何获取更多流量的时代,我们不需要去思考真相,我们应该更多地去思考情绪,流量是跟着情绪走的,而不是真相。
其实,这种情况,早就存在,故事会,地摊出版物,民间低俗小调,现在只是换了一种形式,跑到了线上而已。
未来的世界,在认知层面,会形成一个又一个网格,没有以前那种一统天下的超级网格了。
无数的中小型网格,一层又一层地叠加,摞起来, 一个人在不同纬度,可能同时属于好几个网格。
但是,可以确定的是,一个网格里的人,看另外一个网格的人,就是傻X,没有任何好话,极端正在变成主流语境。
我已经做好了准备,40岁前,找个地方,隐居,丢掉智能手机,过我自己的日子,写我自己的小说,写我自己的诗。
我注册了一个新号,计划两周更新一篇,慢慢进入这个计划,我已经厌倦了这个江湖,甚至这个人间。

来源:一口老炮(公众号)
编辑:王晨雅

594#
 楼主| 发表于 2024-8-8 20:48:36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甲方没钱,连媒体的钱都开始拖了
前几天看到炮哥写的文章,非常感慨。炮哥是非常资深的公关人,我非常佩服。
今年,有好多媒体老师跟我说了一个现象:今年他们参加了很多发布会活动,理论上应该收了不少车马费,但到现在,一分钱车马费都没拿到。问题是,现在已经是八月了。。。问就是在走流程。
甚至还有的和广告公司要钱,然后发现广告公司倒闭了的悲惨故事。。。
这事我也遇到过,去年参加某个甲方的活动。然后活动费用拖了半年都没给,我去问了几次,终于给我了一部分。。。这在前两年,几乎是不可想象的。甲方都很聪明,肯定尽量少拖媒体的费用,先拖广告公司的。现在媒体也开始拖了。再傻的甲方也知道尽量别拖媒体的,要不然给你曝光。媒体都开始拖了,说明日子是真不好过。。
前几年,经常有各种甲方为了搞好关系,邀请媒体老师去海内外玩(不好意思地说,我玩过两次,报销全部机酒餐费)。还有那种把发布会,各种活动开到国外的。
那个时候天南地北地搞活动,北京上海是最基本的,有钱点的,都是什么日本,欧洲,东南亚......我最远去过非洲,我朋友去过南美。屁股都坐麻了。去哪里搞活动,其实很多时候是品牌部的同学们想去哪里玩决定的。大家公款旅游,媒体开心,甲方也开心。
这两年,再也没有这种活动了。现在流行搞线上发布会,把媒体拉一个微信群里,然后发个链接,大家统一线上看。不发稿就没有车马费。
就连给媒体老师的月饼都削减了。
往年媒体老师收到的月饼都能对成小山。这些年月饼也越做越少了。不瞒你们说,往年我还收到过,给预算,让我专门辛苦夸他们月饼的。
现在早就没有这个事,这两年,很多甲方给我寄月饼都会带着一句“能不能写个文章一下”。
甚至有甲方,月饼寄都没给我寄,直接给我发了个电子rar压缩包,里面是月饼的照片,让我给他们的月饼写文章。好家伙,收了个电子月饼,你好歹给我寄一盒吧。。。我搁这里隔空画饼呢。
送礼物也是,原来都属于送媒体老师的礼物,不需要任何的条件,不需要发稿,就是送。(在此感谢我的甲方们)。
现在,都是预算,来置换的。。。我还遇到过用300包纸巾/20个冰棍,置换的。。。
200x年的时候,某4a承接了某个品牌全球global的营销案,创意费3000w一年。
201x年的时候,广告圈拍了一个非常贵的tvc,是某个互联网运动品牌,tvc的报价高达800w,因为全是在欧洲拍的,呈现的效果非常好。
现在,800w够一个品牌1年的预算了。
一个时代过去了。现在甲方都工作不保,下游的广告公司,mcn,自媒体人呢,制片公司,又有哪个好过呢?
来源:姜茶茶(公众号)
编辑:王晨雅

595#
 楼主| 发表于 2024-8-9 15:21:01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马斯克向多家公司宣战
埃隆·马斯克(Elon Musk)旗下的社交媒体平台X在美国得克萨斯州联邦法院提起联邦反垄断诉讼,指控多家公司非法串谋抵制X平台,导致其损失了“数十亿美元”的广告收入。
报道称,这起诉讼的起因是马斯克2022年收购X平台(当时称为推特)后,部分公司因担心X不会继续按照标准严格删除有害的网络信息,而大幅减少对该平台的广告投入。一位消息人士称,X预计2024年的广告收入将持续下降,比2023年(25亿美元)还要低,仅有20亿美元,这一数字远低于2021年的45亿美元。
X在8月6日提交的诉讼里,将世界广告主联合会(WFA)、联合利华、丹麦沃旭能源公司(Orsted)以及玛氏公司等列为被告。诉讼文件显示,上述几家公司根据WFA倡议的“全球负责任媒体联盟”(GARM)制定的安全标准(GARM的宗旨是“帮助该行业应对数字媒体平台上非法或有害内容的挑战,并通过广告实现盈利”),不公平地扣留了针对X的广告支出,尽管X已应用了与竞争对手相当的品牌安全标准。文件中提到,这些公司的行为违背了它们自身的经济利益,构成了对X的阴谋,违反了美国反垄断法和竞争法。
提出诉讼后,马斯克在X上写道:“我和对X投放广告的几家公司试着友好相处了两年,除了空话什么也没得到。现在,这是战争。”
马斯克还呼吁其他有类似状况的社交平台或公司也加入其中。他在另一条帖子中写道:“我强烈建议任何遭到广告商系统性抵制的公司提起诉讼。通过RICO法案可能还会有刑事责任。”所谓RICO法案,是美国《反敲诈勒索及腐败组织法案》的简称。
X平台的首席执行官Linda Yaccarino在公开声明中强调,此次诉讼的基石正是美国众议院司法委员会所揭露的确凿证据,这些证据直指“一群企业精心策划并实施了非法的集体抵制行为”,严重扰乱了市场公平竞争秩序。
据报道,X正在寻求赔偿,并要求法院下令禁止任何经过串谋削减广告资金的行为。
目前,X的诉讼已经影响到了GARM的运营。8月8日,这家颇具影响力的广告业组织向其成员发送了一份电子邮件,称由于遭到X的起诉,该组织将被迫关闭。其否认了自己的工作有违法之处,表示这次停摆是因为该非营利性组织没有足够的财力在诉讼期间继续维持运营。
WFA首席执行官Stephan Loerke指出,他相信诉讼结果将证明GARM的清白,但现在其不得不立即关闭其业务。
对此,Linda Yaccarino回应称,小团体不该存在,这是X取得的重要胜利,也是其朝着正确方向迈出的必要一步。她称希望看到整个生态系统能因此改革。


来源:i商周(公众号)
编辑:王晨雅

596#
 楼主| 发表于 2024-8-10 17:43:02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编辑:王晨雅

597#
 楼主| 发表于 2024-8-19 17:21:26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胆大妄为:日报记者竟然篡改市长讲话,坚决杜绝行政诉讼败诉!你信吗?

近日,潜江市长坚决杜绝行政诉讼败诉案件发生的讲话燃爆网络,引得法律界人士、知名大咖纷纷热议。据潜江党报潜江日报报道:812日,潜江市行政执法暨行政执法监督工作会召开。市委副书记、市长杨勇出席会议并讲话。他在讲话中提到,要问效问责,做到一抓到底、一问到底、一严到底,坚决杜绝行政诉讼败诉案件发生,以更高水平的行政执法、更强有力的执法监督,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赋能加力,全力护航我市建设四化同步发展示范区行稳致远。




会议报道曝光后,马上就有人发现不对了,这话的意思,不就是不让民告官赢吗!随后,有记者分别致电潜江市行政执法监督局、市司法局、市政府办公室、市委宣传部等部门,他们要么说对市长的发言不太清楚,要么表示没有接到过像市长发言中那样的要求,要么表示不知情。最后,还是潜江市委网信办的负责人作了回应,称该言论并非是杨勇市长的原意,系潜江日报在新闻采编流程中存在偏差,发稿审核把关不严,他原意是强调行政诉讼应依法依规处理。目前,潜江日报已经重新审核,修改更正。


现在再去看潜江日报数字版813日的报道,发现这段话已作修改,与之前的版本相比,唯独将坚决杜绝行政诉讼败诉案件发生这句给话删除了。不过,平时经常阅看纸媒的朋友知道,813日的党报官媒,应该是13日当天一早便刊印发出了。资料显示,潜江市是湖北省的省直管市(级别为副厅级,市四套班子主要领导均为副厅级,是湖北省强县改革的成果之一,类似级别的还有仙桃市、天门市、神农架林区),截至2023年末,潜江市常住人口达84.2万人。潜江日报作为党报,每天印发几十万份是肯定的,813日的潜江日报想必也是刊印了几十万份。而最早关注并电询此事是14日,这样13日刊发出去的潜江日报,要全部追回重印吗?这得是一项多么浩大的工程!


那么,坚决杜绝行政诉讼败诉案件发生为何引发争议?


早在20166月,国务院办公厅便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行政应诉工作的意见》,要求不得借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等名义,以开协调会、发文件或者口头要求等任何形式,明示或者暗示人民法院不受理依法应当受理的行政案件,或者对依法应当判决行政机关败诉的行政案件不判决行政机关败诉。

根据潜江日报报道,当天出席该工作会的有市法院院长,市检察院检察长,市直各单位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法规科室负责人,各区镇街道行政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法治机构负责人等。作为政府一把手的市长要求坚决杜绝行政诉讼败诉案件发生,等于是简单直白地给与会的各级领导下达了命令指示,潜江的行政诉讼案件,政府是不会也不能败诉的。而这,不是对国办文件的软抵硬抗吗?不是对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要求的蔑视吗?


因为,司法机关在与政府部门的博弈中,一直处于弱势地位,不排除政府部门为追求零败诉率向法院施加压力,而不是努力提高行政执法水平。此外,也不排除法院碍于与政府部门的关系,摄于政府部门的影响,怯于判决行政机关败诉。而且,行政诉讼立案难、政府败诉率过低,都被视为民告官的重要病征。也就是说,不排除一些行政机关虽然执法水平不高,但当事人囿于证据收集能力差、法律知识匮乏、或担心遭遇报复而不敢、不愿提起行政诉讼,或者在提起行政诉讼过程中,被行政机关通过做各种工作而撤诉。因此,较低的行政诉讼败诉率、或者说追求零败诉,虽然表面上体现了政府依法行政的水平高,但也反映了民告官的困难重重,在一定程度上也有损政府的公信力,造成民告官不让赢的错觉和误会。


然后,杨勇市长到底在会上有没有说坚决杜绝行政诉讼败诉案件发生呢?


官方的回应是,杨勇市长没有说过这话,是记者采编失误、审核把关不严造成的。熟悉机关运作的朋友说,这潜江日报的采编记者可没有这么大的胆子!全市性的工作会议,如果是市长出席并讲话,这个日程肯定是提早至少5天就安排好了,如无特殊行程(比如上级领导临时来属地调研、考察等),一定是按预定程序推进的。开这么大的会议,市长的讲话稿起码得提前2天准备好的。


市长讲话稿形成的一般程序是:由市政府研究室负责人召集会议,根据市长或市政府秘书长的要求,商议形成市长讲话稿提纲,再由会议的牵头部门(这里应该是市司法局)提供初稿,经市司法局班子研究讨论,几经修改后确定初稿的最终稿,后提交给市政府研究室,再由市政府研究室的写作班子修改打磨,形成市长讲话稿的初稿,然后提交给市政府办分管文字材料工作的副秘书长或副主任审阅,修改后再提交给市政府秘书长并分管副市长审阅,再作修改后,提交给市长阅示,然后市长提出修改要求,最后修改打磨确定为最终稿。可谓是层层关卡审核、数易其稿。


这么明显有问题的一句话,这么多层审核关口,难道没一个人在稿子中发现不对?还是,所有参与市长讲话稿起草的人,都形成了政府不能败诉的固定思维?恐怕是后者吧。这说的市长讲话稿的前道环节,体制内的朋友说,一般领导在大会上讲话,都是照着稿子讲讲的,偶尔会展开来讲讲,但不会很多。因此,本次杨勇市长的会议讲话稿中,有没有这句话、讲没讲这句话?诸君应该有了判断吧。


再看市长讲话稿的后道环节,就是会议结束了,党报官媒要作新闻报道,也就是潜江官方说出问题的环节。市长参加的活动,一般有摄像、摄影和专门记者跟踪的,编辑新闻时,由摄像摄影提供音像资料,但新闻内容,一定是市政府办公室提供的,即市长的讲话稿原件。也就是说,没有哪个小记者,胆敢凭个人意愿编辑市长的会议活动新闻,哪怕是潜江融媒的一把手也没这个胆量吧?这是新闻编辑环节。


审核发布环节,就更加严格了!编辑好了,送日报的分管领导审核吧?日报一把手也要过目看下吧?这些环节好了,再送市政府办公室分管副主任或副秘书长审核,然后再送市政府秘书长审核把关,如此起码得有五六道程序才能定稿,然后才可以发布或刊印,你说一个小记者采编失误、日报审核不严,那负责后续审核把关的人呢?他们没有审核吗?如果他们审核了,那出了这等问题就是他们把关不严了!让小小记者、日报来背锅、来顶缸,颇有些糊弄大家的味道。

最后,民告官不是为了制造对立,而是为了更好地化解矛盾、促进和谐。不要害怕民告官事件,而要敢于面对纠纷、勇于弥补不足、善于修正缺失,让行政行为在法治轨道上运行。看看江浙等发达地区,不是经常出现政府诉讼案件败诉的新闻吗?只有当民告官不再是奢望,政府的公信力才能真正提升,法治社会的根基才会更加稳固。


来源:综合一处说(公众号)
编辑:徐思凡

598#
 楼主| 发表于 2024-8-21 18:15:55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钱江:“黑画事件”与唐平铸结局之外——文革初打散人民日报编委外一篇

如果依照时间顺序,这篇文稿要迟至很久以后才和读者见面,有些读者会感到等不及了,而且会将前后的生活轨迹隔断。好在叙述至此,这位画家的生活河流已经淌过许多曲折,慢慢宽阔平缓起来。那就一口气写出来吧。

“黑画事件”发生后的一年多时间里,情节曾有反复,荒唐一再出现。就连与此事件毫无关联的吴冷西也在1966年6月16日的全社大会检讨中,也写到他对“黑画”的态度,令人啼笑皆非:

6月11日报纸出现了反革命的画,工作组和同志们以及许多读者的严厉批评,对我的委屈、埋怨情绪是沉重的一击,使我惊醒过来,沉痛地感到我长期的错误对报纸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罪恶深重。
         (引自1966年6月16日吴冷西检查书)

与吴冷西检查形成对照的,倒是被短暂打倒两个月又在1967年2月底复出的唐平铸。被无端折磨一段时间之后,极可能对“黑画事件”有了新的认识。他重返报社领导岗位,为李锦德“平反”的事情非但没有停下来,反而出人意料地有了“阶段性成果”。

   1.人民日报“临工委”一纸公函认错   

1967年8月底,“人民日报社临时工作委员会”(简称“临工委”)出具一纸公函:

中国人民解放军六一八厂军事管制委员会:
六一八厂无产阶级革命派三红造反总部:
在文化大革命初期,报社根据当时部分读者的反映,把发表在本报6月11日六版上的速写画(题《坚决把社会主义文化大革命进行到底》作者李锦德)的问题说成是“611反革命事件”是错误的。为澄清事实,我们提出如下三点看法:
一,这组画,作者原画为四幅,它表达了广大革命职工愤怒声讨邓拓黑帮这一主题。
二,发表时,因版面所限,删改为两幅,并将其中一幅小标题有所改动,所以在一些读者中产生了种种意见和误解。这一事件应由本报编辑部承担全部责任,而不在作者。
三,作者李锦德同志因此遭到政治迫害,是资产阶级反动路线所致,应该平反。报社谨向李锦德同志致以慰问。

人民日报社临时工作委员会
      1967年9月16日(章)

根据这函公文,“黑画”闹出笑话,突破了人的正常思维,李锦德应该“翻身”了。驻厂工作队顺水推舟,承认对李锦德批斗、关押(四同),戴反革命帽子是错误的,赔礼道歉,解除监督,恢复原来的工作。但最后结论还要待上级单位决定后才能定案。   
李锦德的境地确实改善了,他恢复自由,眼看就要解脱了。

2“抓五一六”大潮突起,“平反”付之东流      

哪里晓得就在这时,批判“二月逆流”的大潮翻卷起来,各级“工作组”被纷纷指责为犯了“资产阶级反动路线”的错误,先是从各个学校,接着从所有派驻的地方一个个撤销离去。永定机械厂工作队也在其中,他们即将离开时做出的决定都不算数了。
形势翻覆,1967年9月8日,姚文元在《人民日报》上用3个整版篇幅发表了《评陶铸的两本书》一文,第一次公开提出,要批判反革命组织“五一六”。由此全国开展了大张旗鼓的“清查五一六运动”,这是又一大案,牵连甚广,冤狱丛生。

   1967年9月8日《人民日报》上姚文元的文章,第一次提出“清查五一六”

在“清查五一六”中,永定机械厂为“黑画事件”平反而努力的郜韵徵(还有其他人),被打成“五一六分子”。这在当时是非常严重的问题。除此之外她的罪名还有一项,就是“为反革命分子李锦德翻案”。郜韵徵被关押半年之久,此后调离工厂没有了音讯(要到文革后才知道去向)。

再过了些日子,人民日报这边又是一场风云突变,1968年9月17日,唐平铸再次被打倒了,而且由“第二办公室”专案。这回的事态严重得多,使他身陷囹圄。在他主持下完成的人民日报“临工委”文件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效力。唐平铸要到“文革”之后才获得平反,健康受到很大损害。

随着一个反复又一个反复,将李锦德的“平反”付诸东流。1967年秋后,他又被“专政”起来,原有罪名重新加在他头上,继续接受“群众监督劳动”,继续干清扫、搬运的重体力劳动,继续接受批判。

结果,1970年庐山会议一开,陈伯达倒台了,但是李锦德的无稽之案还是没有翻过来。这里的逻辑只能是,只要文革没有结束,李锦德要想“平反”就只能是一个人的奢望。他要在漫长的“十年浩劫”中苦苦煎熬,要到“十年期满”。细述这个过程是痛苦的。   

       鲁迅(油画)  李锦德  绘
              
李锦德油画《绿水悠悠故乡情》,为鲁迅笔下的“鲁镇”所绘

  3. 阴霾过去以后的日子

好在李锦德还年轻,在艰难的日子里依然坚持对美术的热爱。

时光终于来到1976年10月,毛泽东去世不到一个月,江青为首的“四人帮”倒台,他们进了监狱。不久李锦德获得平反,恢复自由。1978年,他的母亲也获得平反回到北京,结束了历经12年的磨难。

他将与“黑画”事件有关的文献收捡起来,放到一起,不想再度看到。一个时代过去了。   

李金德保存的人民日报《稿件采用通知》,说明了他与人民日报一段历史的开端。那个时候,是以一本《毛泽东著作选读》作为鼓励,类似稿酬的。   

李锦德重拾画笔。

1979年,李锦德调入《兵器知识》杂志社任美术编辑,后任副主编。在此后的岁月里,他始终是一位职业美术工作者。

他的素描《公车上书》,被大型历史文献影片《辛亥风云》和大型影片《世纪行》选用。年画《周总理和人民在一起》参加了北京市美展。科普宣传画《巡航导弹》,参加了首届全国科普美展。他还获得了第四届全国优秀连环画三等奖。

他先后出版和发表连环画10余套册,报刊书籍插图千余件。

笔者在撰写人民日报的历史文稿过程中和李锦德先生取得了联系,今年再度联系,以求对所谓“黑画事件”有更全面的了解。

“黑画事件”是文革中一段给众多人带来痛苦的“黑色幽默”,在那个荒唐岁月,如此极端思维和“子虚乌有”的事情并非只此一例。

2024年,84岁的李锦德先生

李锦德向本文作者说起,回顾往事,经历了人生的艰难之后,再看那一幕荒唐闹剧,以一个平凡小人物之身,竟然在那段历史大舞台上有这样的传奇遭遇,成为骇人听闻的大事件中一个不大不小的角色,真是一场历史的误会,也是一段悲喜剧。但愿这样历史的悲喜不要再重演了!

但是,像文革那样惨痛的教训,真的被今天的人们记住了吗?
(完)
  2024年8月20日

来源:钱江说当代史(公众号)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b9l9X5hI3zv4DGp0RqkbGw
编辑:徐思凡

图片13.png (788.02 KB, 下载次数: 0)

图片13.png
599#
 楼主| 发表于 2024-8-22 17:45:16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省级电视台都已经开不出工资了?



前几天看到一个电视媒体人发的微博,说他们工资只发了38%,他们所在机构还是省级卫视频道,都是这样,其它只在省内传输的省级频道应该更惨。看样子应该是广东的省级卫视,其实广东的省级卫视也就三个,估计很多人也能猜出来他们是卫视了。

前几年去电视台拜访,听他们说广告收入减少了70%,但是还是有IPTV等其他的收入,突围增收比较难,但是基本工资还是有保证的,毕竟是省级媒体,还承担了很多本省党政的宣传,本省的新闻联播应该是有受众的,没想到现在都这样了。


电视到底还有人看吗?

之前听朋友讲过一个事情,他们是设备供应商,提供一个电视播出系统中一个关键设备,该设备在某西部省份的省级电视播出系统中使用,某天该设备突然死机,导致了播出画面的异常。客户那边紧张的要死,要求他们务必过来解决,但是播出事故还是发生了十多分钟,而且是卫视频道。负责播出的一帮人紧张的要死,认为至少要被通报批评了,可是过了一天,没有任何反应,过了一周也没任何反应,终于他们从侧面去问了一下省监管中心的人,结果被告知,没有监测的播出事故。而且最关键的是几百万的有线电视用户和IPTV用户也没有收到任何的抱怨。在此事件后,他们才知道所谓的播出无小事这样的要求是多么可笑,因为当时正在看此频道的人应该也就是在播出中心的这些人,其他人根本就不关心。


看看2024年上半年这个开机率数据吧,不足30%这个词语用的好,估计真实的数据更低,不便报道而已。就这个数据应该还是晚上高峰时段去统计才能拿到如此高的数据,如果平均的一天24小时内看电视的开机率,应该更加惨不忍睹呀。如果再具体到某个频道的收看率,估计只能用在线用户数量,就这在线用户数这个数据,应该也好不到哪里去。

电视频道关停潮

最近几年的电视频道关停呈现了高发趋势,最近深圳电视台关停了两个频道,就引起了大家的讨论,但是评论明显是一边倒的认为关的好。


原来大家上次开电视频道都是几年前了,而不是几天和几月前,是以年为单位了。

根据小编统计,2023年就有不少于30个电视频道宣布停播。这一方面说明用户的眼睛已经完全被手机屏幕吸引,另一方面也说明电视频道配置过多、内容乏力等问题。电视台的领导们纷纷提出由数量规模增长为主向质量效益提高为主转变。于是大势之下“精简频道”已经成为电视行业一场不可避免的自我革命。
2019年10月,国家广播电视总局首次明确推动频道精简精办,并于2020年10月发布《关于推动新时代广播电视播出机构做强做优的意见》和《关于进一步加强专业电视频道建设管理的意见》,要求深化结构性调整,推动精简精办频率频道。

事实上,早期在国家“四级办台”建设方针以及中央财政补贴的推动下,极大调动了地方办电视的积极性,而据统计,中国电视频道数量最高达到了2万多个,但即便在电视全盛时代,能真正对用户产生影响力的不到1%,这背后凸显了电视频道的臃肿问题、多而不精问题。随着财政投入的逐年减少,尤其是台网分离下,广告收入跳崖式下滑、市县级电视台发展更雪上加霜,生存更为艰难,节目内容同质化、频道定位雷同化等问题突出。


这次奥运会本来以为可以提高用户观看电视频道的热情,没想到也会遇冷,看来电视台的真要彻底转变思路了



来源:三人行广电俱乐部(公众号)
编辑:徐思凡

600#
 楼主| 发表于 2024-8-24 20:02:44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34岁前主持人在武大当宿管:很热爱现在的工作



提到宿管阿姨,不少人下意识会认为是中老年阿姨,她们往往很慈爱,如定海神针一样,在宿舍的一楼陪伴着一届又一届学生。

让人没想到的是,34岁的程思也是宿管阿姨中的一员,播音主持专业毕业的她在电视台和传媒公司都有过工作经验,如今在武大当宿管。因为程思的学习和工作经历,学校的一些会议活动经常邀请她去承担主持工作,她说,“我的专业并没有浪费。”

程思。图/武汉大学公众号

34岁的程思本科专业是播音主持,毕业之后,程思首先来到一家事业单位从事编辑工作。几个月后,程思主动申请转到影视部门。后来又入职湖北广电,成为一名读书类节目主持人。后来,她去了一家传媒公司工作和学习,但是加班和出差成为了生活日常。

女儿的出生令她重新思考未来规划,为了平衡生活与工作,在更适宜的环境下陪伴女儿成长,2020年9月,程思成为了武汉大学湖滨14舍的一名宿舍值班员。
她每天六点半开门后,首先要排查全楼的卫生状况和安全情况。毕业季来临,还要做毕业生腾空房的卫生、报修、统计工作。程思很满意现在的工作,也珍惜和武大学生相处的时光。

程思。图/武汉大学公众号

在武大,年轻的宿管阿姨不只有程思一个。据武汉大学总务后勤部的一篇推文显示,信息学部13舍的宿管工作人员也十分年轻。

武汉大学信息学部13舍的宿管工作人员。图/武汉大学总务后勤部公众号

一般来说,高校宿管阿姨的招聘需求,往往是高中以上学历,65岁以下,负责开宿舍楼门、查寝、报修、锁门、值班等日常内容。和同学们相处久了,宿管阿姨也会承担一部分生活辅助、心理疏导等工作。

只不过,近年来“00后宿管”和“高学历宿管”屡次引发关注,宿管阿姨这个职业和对应的人群也逐渐发生了变化。越来越多有技术、有实力、有才学的人愿意去这样看似平凡岗位上,发挥自己的才干,或者体验这样一段时光。

随着“宿管阿姨”的标签被逐渐打破,以后,我们在宿舍楼碰到“扫地僧阿姨”和“宿管姐姐”的概率也越来越大了。

来源:九派新闻
原作者:记者 阳丹
链接: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406236627057639970/?app=news_article×tamp=1724499215&use_new_style=1&req_id=2024082419333584E2DBDE959D550E28DE&group_id=7406236627057639970&wxshare_count=1&tt_from=weixin&utm_source=weixin&utm_medium=toutiao_android&utm_campaign=client_share&share_token=292235c3-5903-4c0d-bef5-fbdea3fcccce&source=m_redirect&wid=1724500616686
编辑:徐思凡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