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楼主: adm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编辑学案例

[复制链接]
600#
发表于 2019-8-25 22:59:54 | 只看该作者
编辑学案例】一周创意版面(2019年第34期)
原文来源:编前会




编辑:吴悠



599#
发表于 2019-8-22 23:31:47 | 只看该作者
案例校对术语

原文作者:尤建
原文来源:灵鹿之家

校对术语是行业用语,又称校对行话或校对行语,用于著译者、编辑、出版人员、校对人员、排印人员、装订人员间的交流。熟悉和准确使用校对术语,有利于校对工作的有效开展,因此,有必要正确掌握相关校对术语。校对术语非常多,有些随着印刷工艺的改变逐渐被淘汰,有些在实际应用中已经很少使用。这里仅介绍部分校对术语。

一、校对工艺类
校次:校对的次序和遍数,一般分一校、二校、三校、通读等,俗称“三校一读”。
   
毛校:工厂在把校样送给出版社之前,由工厂的校对人员进行的一次校对。一般用于需要打字录入排版时或者传统的铅排中。
   
一校:也称初校,指出版社第一遍校对书稿。
   
二校:第二遍校对书稿。
   
三校:也称终校,指第三遍校对书稿,是通读前的最后一次校对。
   
通读:又称四校,一般为全稿阅读。
   
核红:将退厂校样与工厂按要求改好的校样进行核对,校正其未改或错改之处。一般校样上的改动都用红笔,所以这一核对主要是看版面红色处,故得名。
   
过红:送作者、编辑、校对人员分头校对时,把作者和编辑校对的结果都誊录到校
对人员那份校样上。
   
誊样:稿子打多份校样,送多人校对后,以某份校样为主,将其他校样的校对结果都汇总到那份校样上,这个工作就是誊样。

技术整理:文字技术整理,简称技术整理或整理,指责任校对从体例、格式方面检查和整理全书校样。
   
付印:有两种理解,一种是编辑加工完毕,交排版单位排版;另一种是校对完毕,要上印刷机印刷。在校对工作中,付印指上印刷机印刷。
   
包校:由同一人负责一种书刊校样的一次校对。
   
分校:按原稿将整份校样分成几个部分,由几个人同时校对。
   
调校:相互交换校对。
   
轮校:数人循环轮流校对。
   
接校:前一校次在校完若干页后,交给另一个人同时进行后一校次,逐次交接,直至完成。
   
点校:把原稿放在左边,校样放在右边,先读原稿,后看校样,左手指着原稿上要校对的文字,右手执笔,顺着校样徐徐移动,逐字逐句校对。
   
平行点校:把原稿折叠起来,覆在校样需校对的文字或图表上,使原稿与校样平行,然后逐字逐句进行点校。
   
折校:将校样放在桌上,原稿夹在两手的拇指、食指和中指之间,逐行折纸,使校样的行和原稿的行贴着进行校对。
   
读校:又称唱校,是一个人朗读原稿文字和标点符号,另一个人看着校样进行核对改正。
   
电脑校对:利用电脑软件,代替人工对数字版的文字内容进行文字校对。
   
二、稿件类
   
原稿:作者、编译者所定的书稿统称为原稿。按不同载体分,有传统的纸质原稿和现代的电子原稿。
   
校样:排版单位根据原稿制成字版后印出供校对的样张。
   
正样:送校对人员进行文字修改和内容审订的样张。
   
副样:送作者、编译者进行文字修改和内容审订的样张。

红样:经过校对后的校样,称为红样。

清样:有两种意义:一种是指经改版后打样,但尚未再次校对的校样;另一种是指已经全部消灭排、校过程中的错误后打印出来的最后校样。总之,清样是相对红样而言的。

付印样:有两种含义:一种是全部校对工序完成后,责任编辑在校红样上签署“付印”或“改后付印”,这种校样称为付印样;另一种是指在三校红样或通读样上签署“付印”或“改后付印”,这种校样亦称付印样。两种含义的不同之处在于一种在校红后,一种在校红前。对于三校样或通读红样上错误较少的,可采用在校红前;对于红样错误较多的,可用在校红后。

改样:又称改版,排版单位依照校样(包括副样)上的改动,在活字版或计算机上进行改正。
   
印样:又称打样,把排好或改样后的版面通过打印机打出印样,供校对用。
   
蓝样:电脑排版中由软片通过光晒到涂有感光液层的特殊纸张上,再通过氨气的作用形成的校样。因显影是蓝色的,故称蓝样。
   
折手:又称折样,是根据印张折叠成书帖时与出版物页面顺序相符的版式,一般送核对的折手比正式出版物小,同扑克牌大小。
三、版式类
   
另页:又称另页起,指另页起排的前言、目录、正文的篇或编等,而且要从单页码开始。
   
另面:又称另面起,指下一章不接连上一章,需另起页码排,占单双页码均可。有的书,节也要另面排。
   
另行:一段文字排完,下一段另行(前空两字)起排。
   
接排:分两种情况,第一种表示一段文字应紧跟前一节排,中间不空行。第二种是一行文字接上一行文字末尾排,不另行。
   
顶格:也称顶头,表示齐版心的排法。
   
齐脚:竖排时表示齐版心下,横排时表示齐版心右。
   
回行:又称转行,是在本行的下一行起排。
   
间空:又称字距、字空,是字与字之间的空隙。
   
行距:指两行文字之间的空白。
   
缩面:将本面上的文字或图版移至上一面,缩去本面。一般本面如只有三四行文字,版式规范要求缩面。
   
缩行:缩去本行文字,移至上一行,空出版面。
   
串行:校样上增加或删去文字,导致本面几行文字发生变动,但不影响后续版面。
   
串文:又称卧文、盘文,指图旁排有正文文字。
   
分栏:指版面划分为若干栏。
   
通栏:指版面不分栏。
捅行:指在校样上增加或删去文字,牵动了上行或下行。   
捅版:指校样上增加或删减文字过多,导致后续版面发生变化。
   
背题:标题接排在本面最后一行,而下无正文。这是版式规范中不允许的。
   
占行:标题为了排得醒目、美观,和上下正文之间留有的空距,按行数计算。比如占三行,表明此标题占用标准三行的版面空间。
   
居中:分标题和文字两种:标题居中,指上下和左右居中;文字居中,指左右居中。
   
前空:前空指段首距左边版口的空距,如每一段的首行距版口两个字起排,即前空两字。
   
后空:后空即行后与右边版口的空距,如文末的写作时间距版口三字,即后空三字。
   
页码:指表示书刊排列次序的数码字。
   
暗码:指在书刊中占有页码位置,但不排出数字的页码。
   
注文:又称注解、注释,即对文章中字、词、内容所加的说明。其名称因位置而异,正文中间的称夹注,在分段后的称段注,本面末尾的称脚注,全篇末尾的称篇后注,全书末尾的称书后注。
   
注线:用以间隔正文与注文的线条,一般用细线。
   
注码:指注文的号码字,分阴码、阳码,中文、西文。
   
重点:在文字中的一些主要语句或名称底下加着重号,以引起读者的注意。
   
出血版:图版有一边或多边超出原定的开本大小,经裁切之后要求不留白边,这种
图版称为出血版。
   
锌版:全称照相锌版,一般用于制作线条画及文字印版。锌版用于铅排,现己淘汰。
   
铜版:全称照相铜版,一般用于制作照相图片及有文字的印版。铜版用于铅排,现己淘汰。
   
字体:印刷用字的形体种类,常用中文字体有宋体、仿宋体、黑体、楷体等,英文字体有正体、斜体等。
   
字号:印刷用字字身大小的规格,如书刊中正文经常使用的字号是五号,表格中使用的字号是小五号。
   
字级:表示印刷字规格大小的单位,1级为0.25毫米。
   
四、版面类
   
版面:书刊一面的幅面,包括文字、图表和四周的白边。
   
版心:每面所印字、行占的面积,不包括四周的白边,又称版口。
   
通版:指把报纸一张纸的同一面上两个相对的版打通而形成的版。
   
报头:指报纸刊登报名的地方,一般都在第一版的上端,横排报纸大多在上端偏左,竖排报纸大多在上端偏右,也有把报头放在上端正中的。
   
中缝:指报纸一张纸的同一面上两个相对版面的中间部分。
   
报线:指报纸版心的边线。上端的边线叫天线,又叫眉线;下端的边线叫地线。
   
报眉:指报纸眉线上方的文字,一般包括报名、版次、出版日期、版面内容标识等。
   
报眼:又称报耳,指横排报纸报头旁边的版面。
   
天头:版心上面的空白叫天头。
   
地脚:版心下面的空白叫地脚。
   
订口:装订的一边叫订口。订口的大小是指装订一边的字边到装订书边的距离。
   
切口:相对订口的另一边叫切口。切口的大小指图书所切一边的边缘到字边的距离。
   
书眉:为了便于翻检,有的书将书名、篇名排在该篇文章的天头或切口处。横排书排在天头,叫书眉。竖排书排在切口处,叫中缝。一般在单页码上排篇名,双页码上排书名。
   
封面:图书的正外表面,除载有完整的书名、著译者和出版者的名称外,还有提示图书内容的各种元素,包括艺术图案。
   
封底:又称封四、底封。图书在封底的右下方印书号和定价,期刊在封底印版权页,或印目录及其他非正文部分的文字、图片。
   
勒口:又称飘口、折口,指书籍封皮的延长内折部分,用于编排作者或译者简介,同类书目或与本书有关的图片以及封面说明文字,也有空白勒口。
   
环衬:封面后、封底前的空白页。连接到封面的叫前环衬,连接到封底的叫后环衬,是封面到扉页和正文到封底的过渡。
   
扉页:又称内封,标准用词叫主书名页,是图书的主要识别标志,上印有完整的书名、著译者和出版者的名称。
版权页:一般安排在扉页的反面,或者正文后面的空白页反面,指图书中载有版权说明、图书在版编目( CIP)数据、版本记录等的书页。
   
目录页:图书正文前用于安排目录内容的页面。
   
五、文字内容类
   
正文:书稿主要部分(编、篇、章、节)。
   
辅文:除正文部分外,其余如内封、版权、前言、序、目录、后记等,也称附件或零件。
   
标题:指书稿章节的题目,分一级标题、二级标题、三级标题等。
   
副标题:在标题未完全表达意思时设立的标题说明,一般在标题后,字体较标题小,用字亦有别于正文。

以上内容主要摘录自:
尤建忠编著,现代校对实训教程,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2016.03,第13-17页.(第一章 绪论 第六节 校对术语)

个别内容摘录自:
李敏康编著,图书编辑出版实务,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08,第157-158页.
翁廉主编,科技编辑基础知识:校对指南,中山大学出版社,2007.11,第22页.
编辑:吴悠

598#
发表于 2019-8-17 18:34:35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新版《标点符号正确用法》
文章来源: 历史与史学理论
本文由“学界”综合整理自《人民日报》微博、新华每日电讯等。
编者按
本期“学界”整理收集了由人民日报微博发布的“新版标点符号”正确用法,以及《写作中最常见的10种标点错误》,里面有很多标点符号的用法不同于以往我们的认知,大家可以收藏起来认真学习。
写作中最常见的10种标点错误 |
常见错误一
多个书名号或引号并列时使用顿号分隔
1
小学一年级到二年级必读书目有《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一千零一夜》,也可以看一些带拼音的《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等。(错误)
小学一年级到二年级必读书目有《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一千零一夜》,也可以看一些带拼音的《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等。(正确)
2
公安部门要切实加强校园“警务室”、“护学岗”、“安全网”建设,落实护校制度。(错误)
公安部门要加强校园“警务室”“护学岗”“安全网”建设,落实护校制度。(正确)
解析:标有引号的并列成分之间、标有书名号的并列成分之间通常不用顿号。若有其他成分插在并列的引号之间或并列的书名号之间,宜用顿号。
常见错误二
在标示数值和起止年限时使用连接号不规范
3
陈某某大学本科四年(2004-2008年),毕业后成功就业。(错误)
陈某某大学本科四年(2004—2008),毕业后成功就业。(正确)
4
要加快工程进度,确保科技园3-5年内建成。(错误)
要加快工程进度,确保科技园35年内建成。(正确)
解析:标示时间、地域的起止一般用一字线(占一个字符位置),标示数值范围起止一般用浪纹线。
常见错误三
在并列分句中使用句号后再使用分号
5
一是养老保险安置。对进入企业工作的失地农民要同企业员工一样纳入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二是医疗保险安置。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已建立,可参加城镇居民医疗保险。(错误)
一是养老保险安置。对进入企业工作的失地农民要同企业员工一样纳入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
二是医疗保险安置。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已建立,可参加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正确)
解析:分项列举的各项或多项已包含句号时,各项的末尾不能再用分号。
常见错误四
同一形式的括号套用
6
围绕政府半年工作开展回头看,认真总结上半年工作,科学谋划下半年工作。(责任单位:各镇(街道))(错误)
围绕政府半年工作开展回头看,认真总结上半年工作,科学谋划下半年工作。[责任单位:各镇(街道)](正确)
解析:同一形式的括号应尽量避免套用,必须套用括号时,应采用不同的括号形式配合使用。
常见错误五
阿拉伯数字表示次序时使用点号不当
7
1、督促主办单位按时办结。(错误)
1.督促主办单位按时办结。(正确)
8
1)、督促协办单位按时办结。(错误)
1)督促协办单位按时办结。(正确)
解析:带括号的汉字数字或阿拉伯数字表示次序语时不加点号,不带括号的阿拉伯数字、拉丁字母做次序语,后面用下角点(圆心点)。
常见错误六
在图、表说明文字末尾使用句号
9(图表略)
注:以上各项数据统计截止时间为20121231日;城市人口指常住户籍人口;规模工业企业个数统计为新口径。(错误)
注:以上各项数据统计截止时间为20121231日;城市人口指常住户籍人口;规模工业企业个数统计为新口径(正确)
解析:图或表的短语式说明文字,中间可用逗号,但末尾不用句号。即使有时说明文字较长,前面的语段已出现句号,最后结尾处仍不用句号。
常见错误七
在标示发文年号时使用括号不规范
10
根据×发[2013]3号文件精神,……(错误)
根据×发〔20133号文件精神,……(正确)
解析:标示公文发文字号中的发文年份时,应使用六角括号。
常见错误八
书名号内用顿号表示停顿
11
根据《××省物价局、××省财政厅关于××市建制镇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征收标准的批复》(××规〔201259号)文件要求,特制定本管理办法。(错误)
根据《××省物价局 ××省财政厅关于××市建制镇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征收标准的批复》(××规〔201259号)文件要求,特制定本管理办法。(正确)
解析:书名号内标示停顿时用空格。
常见错误九
附件名称后使用标点符号
12
附件:1.××区查处取缔无证无照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名单;(错误)
附件:1.××区查处取缔无证无照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名单(正确)
解析:附件名称后不用任何标点符号。
常见错误十
二级标题在换行分段情况下使用句号
13
(一)整合监管职能和机构。
为减少监管环节,保证上下协调联动……(错误)
(一)整合监管职能和机构
为减少监管环节,保证上下协调联动……(正确)
(一)整合监管职能和机构。为减少监管环节,保证上下协调联动……(正确)
解析:二级标题在换行分段时不使用句号,如使用句号则不需要换行分段。
编辑:高杰

微信图片_20190817182027.png (3.15 KB, 下载次数: 28)

微信图片_20190817182027.png
597#
发表于 2019-8-16 23:03:40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新华社公号主编谈爆款运营:让标题硬核又吸睛!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7zEaSiapaudT4tOVzRiI6Q
文章来源: 全媒派
官媒新媒体转型的内在逻辑 新华社微信的粉丝量在去年年底突破了2000万,这不仅是新华社微信团队的功劳,可以说整个新华社给了我们非常大的支持。新华社各地的一线记者给了我们非常优质的“食材”,我们就像厨师一样把这些“食材”搭配好,做成一桌桌“好菜”。 file:///C:/Users/le/AppData/Local/Temp/ksohtml2684/wps45.png

我们微信团队在选题过程中,首先明确了应该主打哪些类型的内容。首先,是要依托于新华社在快讯方面的优势,因为很多权威消息是新华社独家、首发。所以大家会看到新华社微信经常使用“刚刚”作为标题,其实“刚刚”就是我们的通稿表述“新华社快讯”。我认为“新华社快讯”是供稿语言,供我们的用户采用,并不是直接面向受众的。当把快讯放到微信平台上,就必须要转换成面向网友的口语化表述,即“刚刚”。

除了快讯之外,另一部分重要的选题就是基于微信传播规律的原创内容。微信的原创和通稿不同。我们会把社里的通稿进行改造、加工,更换适合微信传播,而不是直接照搬通稿。现在同一条新闻有很多信源,同一条新闻各大媒体都会报,那吸引用户阅读的关键就是性格、特点和所传递的价值观。在内容同质化的今天,人格化是非常重要的。我们通过有针对性地对通稿改造,避免千篇一律,对社会热点事件的及时发声,准确把握网友情绪进行传播,从而树立起了一个在新媒体时代“年轻的新华社”。 file:///C:/Users/le/AppData/Local/Temp/ksohtml2684/wps48.png
新媒体部门跟社里其他部门最大的区别,就是运营着有很多终端,比如新华社官方微信、新华社官方中英文客户端、还有现场云平台等等。所以新媒体部相对其他部门来说,积累了很多终端运营的经验,对终端传播效果的把握更为精准。有了终端之后,社里很多的优质稿件都可以被发掘、包装,推到不同的平台上。
当然,不同的新媒体平台有自己不同的传播特点。在我看来,微信像是一本杂志,买一本杂志首先要看它的封面图和主打文章才会决定要不要买、翻不翻开看。而微博更像是海报,一眼就能看到它的主要内容、配图、视频,基本上所有的关键要素全都能看到。所以相对于微博来讲,微信的标题就非常重要。新媒体部门在加工稿件的时候,会非常注意各个平台的传播特点,针对平台特征使用不同的文章标题和内容体例。这个处理,切不可怕麻烦,一刀切。 file:///C:/Users/le/AppData/Local/Temp/ksohtml2684/wps50.png
在我看来,我们的新媒体转型之路,就是由B2B到B2C的过程。现在我们去做微信公众号、客户端,直接面向受众,就是做B2C,新媒体部门就是这个新媒体转型之路的先锋。
file:///C:/Users/le/AppData/Local/Temp/ksohtml2684/wps52.png标题如何硬核又吸睛
很多人说新华社微信发明了“刚刚体”,其实不能这样说,“刚刚”也是大家的“刚刚”。新华社微信在2016年报道“南海非法仲裁”时第一次使用了“刚刚”作为标题。大家对这件事的印象很深刻,因为我们中国一点都不能少。当天这个非法仲裁结果出来的时候,所有的媒体都在同一时间拿到了同样的信息,这时候,媒体报道比的是什么?比的就是谁标题更有新意、更具有长尾传播的能力。 file:///C:/Users/le/AppData/Local/Temp/ksohtml2684/wps53.png
我们当时起的标题是“刚刚,南海非法仲裁结果出来了,中国的态度在这里”。这个标题现在来看可能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但是当时很少有主流媒体在报道标题中使用“刚刚”这两个字,大家用的还是“快讯”,其实是缺乏新意的。新华社率先使用了“刚刚”这种口语化的表达。现在做新媒体的流行趋势,就是把生活中的与人聊天的语气和感受,直接放到标题里,这样更有现场感。在受众心理上看,也是一种代入感。 第二句,“南海非法仲裁结果出来了”,这也是一句口语化的表达,按照传统的官方表达应该是“谁公布了什么结果”这样的书面用语。我认为,新媒体标题一定要摒弃那些书面用语、口号式、标语式用语。在保证准确和安全的前提下,把姿态降下来,把表述亲切化。file:///C:/Users/le/AppData/Local/Temp/ksohtml2684/wps55.png
第三句则更为关键,“中国的态度在这里”。所有媒体在同一时间拿到同样信息的时候,选择看哪一家媒体的报道,很多时候是随机的状态,看到是谁就是谁的。除非某家媒体在此之前已经设立了非常鲜明的人格和特色,值得你去一直追随和关注。其他任何一家媒体在报道南海非法仲裁的时候都没有说中国的态度,但是新华社微信的稿子里有。为什么呢?因为当时中国还没有表态。那为什么中国没有表态,新华社微信的稿件标题敢这么用呢?就是因为在非法仲裁结果出来之前,我们外交部已经反复强调,不管是什么结果,我们的态度就是不接受、不承认。我们所写的“中国的态度在这里”指的就是外交部的那六个字,不接受、不承认。
file:///C:/Users/le/AppData/Local/Temp/ksohtml2684/wps56.png
所以我们的标题既有硬核的快讯信息,同时也能放低姿态,还吸引眼球。这样在所有媒体的标题大同小异的情况下,我们的这一标题就比别人多了一个传播点。一条快讯,多一个新闻点,那就具有长尾传播的能力。微信稿件的一次阅读是很有限的,阅读量的增长根本上靠的是转发分享。不管是快讯,还是深度稿件、人物专访,标题必须要包含能够吸引长尾传播的文字表述。我也要强调一句,大家要相信文字是有力量的。 file:///C:/Users/le/AppData/Local/Temp/ksohtml2684/wps58.png
正能量+社会热点引爆话题
我们在做稿件的时候,除了重大的快讯以及有关重要的时间节点的原创之外,还要紧贴社会热点去做,因为社会热点是当下网友最感兴趣的。 比如说,去年年末有一对明星情侣在微博上“官宣”结婚领证。很多媒体只是当作娱乐新闻一笑置之。但有一些媒体看到这个社会热点就想到了与稿件结合起来,人民日报微信当时做了一个非常好的稿子,叫“这才是官宣”。讲的是54年前的同一天,中国的第一颗原子弹成功了,这才是全国人民应该关注的大事。 微信公众号对热点的反应速度相对慢一些,因为微信是相对封闭的圈子,而微博是公开、公共的议事场所。所以微博上的热点比微信上发酵和传播都更快,如果你能够先把微博上的热点搬到微信上来,那么你就能够在微信公众号的圈子里引领舆论。人民日报的这个稿件就找到了非常好的舆论引领的点,既有爱国情绪,又借用了明星八卦相关联,既有高度,又有流量,还是站在正面的角度去报道。最后这篇文章收获了点赞、阅读量双10万+的效果,原因就在于其结合了社会热点。
结合热点固然重要,最重要的是,导向和核心价值不能变。新华社的各个新媒体的端口都在积极选用一些正能量的稿件,舍己为人、救死扶伤、见义勇为等,因为经过长期实践发现,不管在什么平台上,这些稿件的点赞量总是高于普通的社会新闻稿件。而点赞是我们非常看重的一个数据,因为点赞代表着用户不光是阅读了,还认可我们的内容。因此在微信渠道上,我们的推文内容中选择正能量的比例还是比较大,就是要冲击点赞量的数据。以前人们经常说,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今天这种情况正在发生逆转,因为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讲好故事,确实激发了人们一直都有的向善、向上的心态。
人格化的运营秘籍
微信公众号的流量红利正在消失:一方面,第三方新闻平台兴起后,许多自媒体开始向这些平台转移;还有短视频平台的兴起也分流了一部分流量;另外,关注自媒体的人增多了,这也影响了公众号影响力的扩张。比如说新华社推出AI合成主播,很多自媒体在做这个话题时,角度就不一样,比如“再见了主持人”“又一个铁饭碗被砸,所有人都逃不掉”这样的观点。将AI合成主播上升到行业的高度,跟人产生关联,这是自媒体做公众号时跟官方媒体的区别。用户看到这样的标题就会想要点击阅读,想要了解自己的行业会不会受影响,虽然有消费人的焦虑和无奈的嫌疑,但往往这类所谓的“故事会体”非常受欢迎。 file:///C:/Users/le/AppData/Local/Temp/ksohtml2684/wps60.png

刚才所说的几种情况,导致微信公众号的流量红利在下降,但这并不是做不好内容的借口,有好的策划你依然能够做出爆款,依然能够成功。就像新华社“沙特王储被废”那篇著名的稿件,除了新闻标题很新颖之外,它能火的根本原因就在于留言区精彩幽默的互动回复。
file:///C:/Users/le/AppData/Local/Temp/ksohtml2684/wps62.png
其实在这个稿子爆火之前的整整一年里,我们都在做这种后台的互动回复,所以任何偶然的背后都是必然。以这篇稿子为代表的一系列爆款稿件,如“新华社微信怼PGONE”、“如果奇迹有颜色,那一定是中国红”、“这一脚,踹得好”和“答应我下班后再打开好吗”,共同树立了新华社微信稳中带皮,亦庄亦谐的人设,头顶上有从太空发稿的特约记者,电脑前有一本正经搞笑的小编,嬉笑怒骂皆成文章,而传递的都是邪不压正,岁月静好。这样的新媒体人格,就是有魅力的,就是有流量的。
这给我们的启示是,主流媒体只要坚持树立人格,找准定位,放低姿态,结合热点,就肯定会有成功的那一天。新闻这个行业埋没不了任何人,能埋没你的人只能是你自己,只要用心干,敬畏这份工作、敬畏规则习惯,你肯定能成功。

还要补充一句,现在很多官方媒体的新媒体形象已经很成功了,比如共青团的“团团”、国资委的“国资小新”等等,在新媒体时代,主流媒体做微信公众号的大方向就是人格化。在这个大方向指导之下,具体内容上的技巧,就是把陌生的东西熟悉化、把熟悉的东西陌生化。file:///C:/Users/le/AppData/Local/Temp/ksohtml2684/wps64.png
把陌生的东西熟悉化,比如说新华社在电气化铁路局60年时做了一篇稿子叫“对不起,今天才认识你”,讲电气化铁路人花了60年时间让中国高铁跑得更快,有电气化铁路才有了中国高铁现在的速度。这些电气化铁路人之前很少有人认识,我们把他们的故事讲给网友听,让网友认识他们,就是熟悉化。很多网友看完之后,由衷地感叹“对不起,今天才认识你们”,这就是我们标题的表述,也是我们要传递的价值观。

相反,我们每年都有24节气、母亲节、教师节、国庆节等这些熟悉的时间节点,但是每年你都能看到,媒体们用新的传播点引发你的阅读欲望,这就是因为媒体在把已经熟悉的东西变得陌生化、更吸引人,让大家有新的阅读动力。
file:///C:/Users/le/AppData/Local/Temp/ksohtml2684/wps65.png
最后,在选稿、选题方面,我们还有四个字的指导方针——“情、趣、用、品”。情指的是有情怀,趣指的是有趣味,用指的是有用处,品指的是有品味。做任何内容只要符合这四点中的一点,就肯定能引发关注。
编辑:高杰

596#
发表于 2019-8-13 20:13:10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编辑:高杰


595#
发表于 2019-8-9 09:02:08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时代周刊封面:一年来发生在美国的枪击暴力



594#
发表于 2019-7-31 21:54:32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重庆被保时捷女司机扇耳光男子回应

593#
发表于 2019-7-27 11:29:04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头版这样创新?有看头!

导读

深圳晚报推出“互文式标题”,以其简洁性、创意性、互动性、戏剧性,提高了辨识度,提升了观赏性,为头版设计创新提供了更多空间,激活了新闻生产的创造性,赋予新闻内容更多共生性。

好标题+好版面,亮眼出彩。跟《传媒茶话会》一起看看吧



2018年10月16日,深圳晚报头版刷屏朋友圈:当天“深圳晚报”报头之下,出现“深圳 晚报”字样,形成了“双报头”。罕见的头版呈现方式,在业界引发热烈讨论,成为连续数天的热点话题。

事实上,自2018年7月5日开始,深圳晚报头版就开始出现明显变化:诸如“该罚”“岛主”“揪心”“抖英”“鸡冠”“慎美”“森圳”等简明爽利的二字标题开始在头版出现。到了7月19日这股简洁风又进阶到第二重境界:双主题、二字标题。当天的头版以“开幕 开街”为题,报道了第二十八届书博会开幕以及著名的华强北商业街封闭整修数年后开街的新闻。就此,深圳晚报头版“双主题+二字标题”形式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而10月16日头版出现的“双报头”,则标志着这场头版的创意传播达到了又一个高度。

不妨把这种文本样式称之为“互文式标题”。所谓互文,又称互辞,是古诗文中常见的修饰方式,指的是上下文互相呼应、互为补充等,形成“参互成文,含而见义”的辞章模式。“互文式标题”,就好像两个有灵魂的“人”,他们或握手言欢,或“恶言”互怼,构成一种奇妙的戏剧冲突,很容易第一时间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表现方式
1.并列式双主题

所谓并列式双主题,指的是由两个新闻事件所提炼出的主题,在题旨、意涵、表述方式等方面呈现出趋同、平行、呼应的特征。譬如“开幕 开街”“人海 人潮”“宜居 宜行”“开路 开渠”“回家 回味”“探月 探海”“悦读 悦赏”等。并列式双主题,新闻彼此独立而在标题上显示关联,让头版显得和谐而有趣。

2.递进式双主题

所谓递进式双主题,指的是两个新闻事件所提炼出的主题,在逻辑、时间、序列、因果、规律等层面体现出层层深入、步步推进的特征。譬如“立案 破案”“打击 整改”“破产 整治”“重挫 重生”“逼近 近了”等。递进式双主题,让两条表面上看似毫不相干的新闻,具有了内在的逻辑延展性和合理因果性,赋予头版一种时空线性和逻辑纵深掘进的叙事魅力。

3.反差式双主题

所谓反差式双主题,指的是两个新闻事件所提炼出的主题,在立场、意象、义理、判断、倾向等层面体现出逆反、对立、冲突的特征。譬如“上涨 下调”“分离 团聚”“真情 假货”“涨了 降了”“微调 骤降”“坎坷 坦途”“防护 毁坏”“放开 不放”“暖心 惊心”等。反差式双主题所形成的对立效应,让头版充满了戏剧冲突色彩,极大提升了头版的关注度和吸引力、观赏性。   
                              
4.成语式双主题
所谓成语式双主题,指的是两个新闻事件所提炼出的主题,恰好形成一个“成语”。譬如“亭停 育立”“新新 向荣”“流光 艺彩”“有情 有意”等等。值得一提的是,像“见圳 巨变”“深圳 晚报”“点赞 深晚”等这样的双主题,可以被认为是成语式双主题的创意表达,别有一番韵味在其间。成语式双主题,读起来朗朗上口,让人过目难忘,极具传播力。




话语特征
1.简洁性
“双主题+二字标题”的话语范式,在运用语言词汇方面极为简约,没有闲言碎语,拒绝浮夸虚饰,无意繁文缛节,两个字概括一个主题,干脆利落,直指核心,表达效率极高,体现出头版应有的简洁之美,令头版显得干净而疏朗、言简而意深、简约而不简单。此外,双主题的形式以及优质的设计元素也有效保证了头版应有的丰富性和层次性。

2.创意性

“双主题+二字标题”的互文式头版标题样式,打破了传统头版标题的惯常做法,不再有传统意义上的“头版头条”,扬弃了那种层级分明、秩序森严的传统头版话语体系,代之以一种更具“小清新”气质的版式风格。从内容角度讲,在每天出版的大量新闻事件中,寻觅出两条新闻组成互文的对象,或同声共气,或剑拔弩张,渗透着创意的智慧和力量。正是因为有了创新之根、创意之魂,才会有“深圳 晚报”双报头这样的现象级头版。

3.互动性

深圳晚报头版的双主题,并非互相孤立、割裂的“两张皮”,而是彼此呼应、有机联系的统一体。充满活性的双主题,在头版营造了一种独特的对话场景,就像两个人在广泛社会议题上展开的坦诚“对话”,时而随声附和,时而怒目相向;时而深情款款,时而剑拔弩张;时而出口成章,时而合力“卖萌”。让头版活色生香、灵动有趣。
4.戏剧性

头版双主题,通过制造“戏剧冲突”而形成剧场效应。其中的戏剧性可分为三个层面:其一,头版的舞台性;其二,“情节”的冲突性;其三,表达的对偶性。
这出戏剧的“观众”即读者,与版上的“演员”即新闻双主题,既是主体与客体的二元关系,又是“同台飙戏”的一元关系。这种戏剧化的效果,是单一主题或者繁复的多主题无法达到的。




创新价值
1.提高了头版辨识度
深圳晚报“双主题+二字标题”的头版呈现方式,可谓别具一格。配合“双主题”而形成的版面语言体系和版面视觉体系,颇具特色,同时又时尚、生动,充满戏剧色彩和新闻表达的张力,极大提高了头版辨识度。有了辨识度,才有传播力和影响力,才能在同质化严重的信息传播格局中脱颖而出。极高的头版辨识度,让深圳晚报即使在新媒体主导的不对称竞争秩序中,仍然拥有“抢夺注意力”和引领舆论的“本钱”。

2.提升了头版的观赏性

头版是报纸的脸面,在这样一个“看脸”的年代,头版的颜值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要。深圳晚报头版双主题,创造了一种独特的头版样式,创造性地提升了头版的颜值,带来耳目一新的视觉观感。

区别于单主题的呈现方式,双主题天然地具有“对话”和“戏剧”效果,带来了剧场效应和叙事的多重可能性;简洁、不落俗套的二字标题,则因为“新闻元素”的消隐,营造出新闻叙事的神秘感。此外,读者被这种剧场效应带动,很容易产生代入感,从而成为新闻故事的“缺席主角”,在纸面上创造出一种“虚拟互动”的场景。

3.延展了头版视觉空间

视觉设计是版面语言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视觉设计对于提升版面的思想性和观赏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双主题的头版样式中,视觉设计的可操作空间大大增强——图片的呼应、颜色的和谐、字体的变化、空间结构的裁剪组合等,既对设计提出了挑战,也为创新设计提供了空间。

目前,深圳晚报对应双主题的设计风格,在版面空间上形成了变化多端的“对称版式”,或分列,举案齐眉;或叠加,上下呼应;或对角,斜斜相望。在视觉表现上则形成了“双海报”的形式,相当于两张“大银幕”:它们有时是两张新闻图片的相辅相成,有时是设计出来的美术作品的珠联璧合。“双海报”的交叠和共融所带来的视觉效果常常更具感染力。

4.激活了头版新闻生产的创造性

在遭遇巨大挑战的今天,报纸作为传统新闻载体,需要展现更多的创造性,以更加符合现代审美和传播规律的方式赢回阵地。深圳晚报头版双主题的革新,要求内容的生产者必须具备足够的创造力,必须具有在大量新闻线索中发现“戏剧冲突”的能力,才能做出富有冲击力又妥帖的双主题头版。

在双主题的头版内容生产模式之下,那些貌似毫无关联的新闻线索,很可能因为某种逻辑关联而产生“意外的联动”,从而赋予新闻内容更多的共生性,让本来互不关联的新闻信息,变成有机统一体。      

【作者系深圳报业集团副总编辑(分管深圳晚报)】
评论
如果说标题是新闻的眼睛,头版则是报纸的门面。

头版这个门面亮不亮堂,主要在于选择了什么样的内容,做出了什么样的版式,传递出了什么样的价值观。

一张报纸要有焕然一新的变化,倘若不从提质改造头版入手,往往会事倍功半。这是因为对于一张报纸而言,头版的带动力之强是天然的,也是其他版面所不能比的。

因此说,头版的气质就代表了一张报纸的气质。

在全媒体时代,深圳晚报在头版继承了都市类报纸一向乐于创新的传统,并且有了进一步的探索,取得了较好的成效,这是值得肯定的。

《传媒茶话会》总编辑:陈银峰






编辑:董莉


592#
发表于 2019-7-27 11:28:38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编辑:董莉


591#
发表于 2019-7-27 11:28:22 | 只看该作者
【案例】严正声明:《全球传媒学刊》不收取版面费、审稿费、中介费等费用
原文作者: GMJ编辑部  
原文来源:全球传媒学刊

近期,经作者举报,编辑部发现有人盗用《全球传媒学刊》(Global Media Journal)杂志的名义建立假冒投稿渠道进行征稿,并向作者收取版面费、审稿费(详情见下图),严重影响本刊声誉,损害本刊作者利益。

假冒的《全球传媒学刊》投稿系统

假投稿系统向作者索取费用

由此,本刊编辑部发出郑重声明:

《全球传媒学刊》绝不以任何形式向作者及单位收取审稿费、版面费、中介费等一切费用。编辑部贯彻以质量为稿件选用标准的原则,且为入选稿件支付稿费。

目前,本刊唯一官方投稿途径位于中国知网期刊协同采编系统内(链接:http://qqcm.cbpt.cnki.net/EditorEN/index.aspx?t=1)。投稿请认准此系统,其余一切形式的投稿渠道均为假冒。如未能及时收到审稿信息,请邮件联系gmj2014@tsinghua.edu.cn咨询。

正确的投稿系统界面

《全球传媒学刊》感谢广大读者与作者长久以来的支持,特此提醒各位谨防上当受骗,如遇可疑情形请及时向本刊举报。编辑部联系电话:010-62782107。(其它联系方式可在本公众号首页点击底端菜单栏“联系我们”获取)

《全球传媒学刊》编辑部

二◯一九年六月二十七日

编辑:吴悠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