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贺莉 于 2016-1-10 00:51 编辑
读《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有感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新媒体的洪波顺势而下。新媒体时代的到来,给整个社会带来了新的技术和新的理念,也对当代的大学生的思想素质和行为观念提出了严格的要求。作为当今时代的大学生,势必会接受新媒体技术的考验,同时也要利用新媒体技术积极研究和探索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和途径。
在第一章的新媒体概论中,阐述了新媒体的发展历程和、内涵和特征以及新媒体发展带来的价值影响。媒体的发展是根据人的需要而产生以及不断更新的,所以媒体的作用就是符合人类的需要,同样新媒体也是根据时代要求应运而生。相比传统媒体,新媒体的特点更具有优势,新媒体的更新速度非常快,不受时空的限制,民众的参与性强并且去形式化,正所谓发展是一日千里啊,逐渐成为大众主流媒体。同时新媒体发展的价值影响也是不容小觑的,将其用于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方面有独特的作用,比如说社会监督、舆论引导以及领导信息传播等等。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的影响,由于传播的全速性和互动性,思想观念逐渐多元化,这不免会引起对国家文化安全、社会道德的担忧。所以这就要求我们当代大学生坚持马列主义思想的引导,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拥有辨别不同文化消息的能力。
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来说,新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是把双刃剑。一方面新媒体信息传播的开放性为大学生的思想教育提供广阔的平台和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教育的效率,新媒体环境下信息接收平台多种多样,教育的信息多样化,大学生所接收到的思想不再单一,有利于思维的发散和拓展,也让大学生更高效地进行思想政治的体会和实践。另一方面,新媒体的大环境下,这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对的严峻挑战,比如说思想的多元化可能会从某种程度上导致思想政治舆论引导出现一些障碍,媒体交流模式的新型化以及交流的无障碍化容易引发大学生心理信任危机和人格障碍,新媒体下会有许多的虚假信息,人与人之间基本的信任度越来越低,所以这也给当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所以在新媒体环境下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素养的提升具有紧迫性,发动各方面的力量推动高校的政治思想教育,除外,当代的大学生应该自觉接收先进的思想,自觉摒弃腐朽落后的思想,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观。
读《客观与偏见》有感
台湾问题一直困扰两岸同胞多年,中共十七大提出: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的确,祖国的经济正如火如荼的发展,实现两岸的真正统一迫在眉睫。但是在实现统一的过程中,遇到的阻碍因素真的不少,在这些阻碍因素中舆论的力量是非常大的。舆论的主体是媒体的新闻报道,在此书中就美国主流报纸台海问题报道研究。
涉华报道是美国媒体的重要报道领域,特别是近些年来,中国的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上升,这种趋势越发明显。美国一直是台海问题的参与者,近些年来对台海政策不断变化,但是不管如何变化,美国所希望出现的结果是“大陆不武,台湾不独”。
主流媒体的影响力肯定是非常大的,譬如,主流报纸的发行量是很大的,主流电视的收视率是很高的,主流网站的点击量和浏览量会很高。所谓的主流媒体一定是社会运行的守望者,舆论监督的执行者,也是回答社会发展现实问题的。在美国参与台海问题中,美国的两大主流媒体《纽约时报》和《华盛顿邮报》在舆论的助推方面起了重大的作用。
美国媒体对负面新闻的报道情有独钟。在西方的许多眼中,人类的趣味才是衡量新闻好坏的标准。美国式的新闻除及时简洁外,还要求要新奇,吸引人。在报道台海问题方面美国媒体一直都扮演者助推者的角色,往往是在政府还没出相关政策前,就发布一些消息,引起舆论的讨论。并且当美国政府遇到一些困难或不方便发布什么消息时,那么美国媒体就成了“政府的代言人”,帮助政府实现政治目的。另外,美国媒体特别注意对人权和民主的报道,在报道上多少透露出对中国大陆的一些不满和敌意,在对台湾方面的措辞有一些委婉与同情,与美国的政治态度一致。
此书中最后也提到了对大陆媒体一些建议,在我看来,大陆媒体应该为国家的利益着想。在对台问题上,既要扮演着政府宣传的工具,又要扮演着舆论的助推者。在报道台海问题上,书上指出了三个方法可实施:第一,设立专门报道部门,第二,培养一流报道人才,第三,使用可亲报道语言。台海问题目前还属于是敏感性的话题,所以大陆媒体在这个问题的报道上切不可像美国媒体那样用浓烈的政治色彩的词,多用实际的事情说明问题,比如数字,图表,让事实说话。
总之,美国媒体对台湾问题是偏向于政治一方的,它为美国的政党服务。而大陆媒体在这些方面既要照顾好政府的利益,维护国家的安全,又要遵守自己行业的规范以及要求,实现一些自由。
读《营销的律动》有感
营销是大家在生活中都会遇到的事情,特别是在市场经济的今天,营销是发展经济的一种常用手段。商品从生产到出厂再到销售,最后总是需要推销出去。销售不外乎有两种情况,一是畅销,二是滞销,作为生产的商家或是代理的销售商无疑都是希望商品能畅销而且还希望获得更加丰厚的利润。那么这就和营销挂上钩了,营销分为销售的决策(销售方案)和销售执行,只有正确的合理的营销方案,商品才会利益最大化。
而如今的网络时代,它带动了营销的改革。近些年来,网店如雨后春笋般多了起来,网上购物也日渐成为风尚,网上的各种营销策略千变万化,吸引了很多的消费者。在这一方面体现的最为明显的就是体验式的营销策略,这是一种利用消费者自身感受从而应消费者的需求制定的销售方式。这种销售方式的好处在于它是基于消费者的意愿再结合自己的盈利率,创新的一种新型销售模式。网售到底有什么好的呢?为什么很多人都痴迷网购?原因是网售会降低交易的成本,缩短销售距离,网购不需要出门,手边有上网设备便能在网上下单买东西,即足不出户便能享受购物的乐趣。这一切当归功于网络时代营销模式的转变,与传统销售模式不同的是,网售最终的目标是提升品牌价值,那么品牌和价值就有关系相结合了,既要有品牌的宣传又要有价值的塑造。
商品若是想要有品牌效应,肯定是离不开广告的宣传。广告,顾名思义,即是广而告之的意思。广告的宣传可以提高商品品牌的知名度,从而拓展商品的销售范围与销售量。广告的方式一定要与传统的模式有所差别,在此书中提到第一是要选择最佳的广告方式和载体,第二是广告应该建立长期的关系,第三是寻求建立互动的广告。除此之外,商品价值是提高它知名度的一个重要因素,商品的价值从本质上来说是应该注重质量和使用价值的,有较高使用价值的东西对消费者才是有益的,商品质量越好,吸引的消费越多,那么它的知名度越高,品牌效应越强烈。
所以,总的来说销售的模式要根据时代不断变化创新,营销是在广告的大环境中而采取策略变化的手段。总之,使商品发挥自身的价值,使商家的利益最大化是营销永恒的追求。
读《洞察》有感
很有幸可以读到这本含有评论意义的书,作为新闻系的学生,以后会接受各个领域各种新闻。一条有深度有水平的新闻肯定不止是一条简单的新闻消息稿,更多的是对该事件的发生背景以及撰稿人对此事件独到的见解。一般在业界我们把作者的见解叫做评论,评论的水平是各自不相同的,这与每个人的思想观念和知识水平是紧密相关的。人都是有情感的,针对每一件事情都有自己的看法,也会触动到一些情感,所以一个新闻人要写出一个公正客观的评论还是有一定困难的。新京报这么多年来一直都秉承着“立于北京而怀远,彰显法治和人文,积极稳健有见地”的理念,负责任地引领着舆论潮头。
这本书用了许多的事例去展示新京报对社会的关注度以及该媒体的新闻人对新闻这一行业的认真度。第一章讲的是“时事锐评”,是针对时事而展开的讨论与论述,主要是关于人民的尊严,不只是温饱的尊严,更多的关注政治自由和民主权利的尊严。在当代的中国,是很强调民主权利的,但是在实际的生活中确实还存在一些权利不平等的事件,或许是社会的改革没有充分考虑到可操作性的问题,所以在社会的不断发展中也滋生了不少的社会问题。此书中的评论借事说事,不偏激不偏执,系统专业地理清思维,有很大的建设性。第二章讲的是“法治观察”,中国正在建设法治国家,依法治国已经是一项基本国策。当务之急不仅要在全国范围内宣传依法治国。更多的是为广大人民群众创造法制的良好环境,让人们在遇到困难时可以有法可依,执法一定要到位,拒绝面子工程。第三章讲的是“教育文化”,教育事关国之根本,它的意义是非常重大的。从书中举的例子可以看出,目前的教育体制和模式既有理由有弊端,或许这其中的不止是教育体制的问题,还有一些教育设施的问题,不是国家没有向学校增加设施,而是这些东西在现实中没有发挥实际的作用,比如说校车并没有成为真正的公用车辆,这其中的问题似乎不是那么简单的。
此书一共有七个章节,我个人对前面三个章节的感悟最深,所以详细介绍一下。后面还有“草根民生”“国际随笔”“人文经济”“年度社论”四个章节,这些章节讲的事例虽然是各不相同的,但是其作者的笔锋以及编辑的初衷和前面基本上是一样的,都是选取社会中的热点事件,深刻剖析,用自己的观点记录着“正在发生的历史”。这本书只有七个章节,对于整个新京报来说根本就不算些什么,也不能对新京报的评论进行精准的描述,但是我们也可以窥斑知豹,从这短短的一部书中寻找新京报的精髓之处,感悟它的灵魂。
读《看见》有感
鲁迅先生曾说过:“我们从古至今,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生求法的人。”作为央视前主持人、记者的柴静,十多年的成长奋斗,在摸爬滚打中,探寻人性之意。
早在两年前,我就已经看了这本真情实感的《看见》。初见这本书时,我并不了解作者柴静,也不知道她要让我们看见一些什么东西,于是怀着一些好奇而又平淡的心情翻阅这本书,也许是因为我爱看故事类的书的原因,一开始看便喜欢上了这本书。想要了解一件事,必然先要了解其中的人。从某种意义上讲,《看见》是柴静在央视十年历程的自传性作品,也是她不断成长的告白书。十年前的她,被选择成为国家电视台新闻主播,却因为毫无经验而遭遇挫折,在非典的敏感时期,她成为现场记者,现实生活犬牙交错的切肤之感,让她一点一点地挣脱外在的束缚,不断完善自己对人性的理解和领悟。
在《看见》中,我发现了社会灰暗而隐晦的一角。李阳的家暴事件,最初只是被理解为是大男子主义导致的,但是这背后的人性问题却没有被提及,所以家暴在很多人看来确是见怪不怪的。就比如说是人性的善与恶,若恶得不到制止,那么是不是可能会影响其他的一些立于善与恶之间的人。书中说了一句话:“没有夯实的报道为基础,评论只是沙中筑塔。”这样的事情报道出来,不能说就能引领人们向善,但至少不会助长恶的火焰。
家庭教育的问题也是非常重要的。药家鑫事件看似是他心理太变态,似乎是丧尽天良,没有人性,但是很少有人去关注当时他撞人之后为什么不把受害者送到医院救治而是再次开车碾死。人本是性善的,他的性情为何变得如此的暴戾,这难道和他从小的生活环境没有关系吗?和他接受的教育没有关系吗?这时候药父似乎有所醒悟,原来自己的儿子在自己的教育方式下变得如此模样,对于这次事故,自己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而柴静也在药家鑫的忏悔中得到了一些改变,她的采访风格由咄咄逼人转变为如今的理解、宽容和准确,也让自己得到了一些完善。
一个以揭露真相为己任的新闻记者,在生活和工作中面临的诱惑和危险肯定也会很多,但是像柴静这样有勇气,有人性认知的记者不太多。我很庆幸我在《看见》中看到了一些从未被揭露的真相,也让我看见了在威逼利诱面前不低头的职业新闻人的节操。也许我的见解只是很浅显的,但是这是我作为一个新闻学子对新闻真相的期待与渴望。
读《认知盈余》有感
正所谓“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刚好我就是外行的人,拿到这本书,封面便是密密麻麻的英文字母,心里的恐惧油然而生。再看看里面的内容,对于我这个见识短浅的文科生来说,什么互联网什么盈余,一切都是那么的外行,我只能是一个会认字的人,其他的什么本领是真的没有。老师说过,看书看不懂不要怕,看着看着就会有一种莫名其妙的感觉让我们慢慢领悟其中的意思。而我读完整本书都还是没有感觉,也没有深刻领悟,所以只能有一些简单浅显的感想。
生在互联网时代的我们,不管是在学习工作还是在生活中,都是与互联网息息相关的。可以试想一下在当今社会没有互联网的日子,首先肯定就是很多的事业根本就进行不了,比如说网购什么的;其次肯定就是交流肯定极其不便,以往都是足不出户就能知道其他地方的消息,而没有互联网传播,只靠人们的口口相传,估计是要错过很多的重大消息了;最后就是人们娱乐的一大流行方式肯定就消失了,所以人们会回到原始的时代,社会也会倒退许多。在这个时代的我们是幸运的可以随时随地分享自己的资源,也可以享受别人的资源,全球的距离因为互联网而被拉近,所以全球人民就是一个集合体,我们都是其中的一员。
如果把全世界受教育人民的自由时间看成是一个整体,一种认知盈余,那么这种盈余会有多大?这本书的核心主题是,随着在线工具促进了更多的协作,人们该怎样学会更加建设性地利用自由时间也即闲暇,来从事创造性活动而不仅仅是消费。用这本书的作者舍基的话来说:“此书着力于观察人类的联网如何让我们将自由时间看待成一种共享的全球性资源,并通过设计新的参与方式来利用它们。”
将人们的自由时间和特殊才能汇聚在一起,共同创造,做有益之事,才构成了这个时代巨大的新机遇之一。这是对人们实力和技能的一次考验,谁能充分利用这一机遇,谁就能改变人们的行为方式。完全的个人自由和完全的社会控制都不是最优选择,管理个人自由和社会价值之间的矛盾成为我们的责任。
总之,认知盈余是来自自由时间的力量,在这场互联网带来的技术革命中,分享是不能避免的。正如马化腾说的,“在互联网的推动下,整个人类社会都变成了一个妙趣无穷的实验室。我们这一代人,每个人都是这个伟大试验的设计师和参与者,这是分享的力量。”
读《怎样当记者》有感
作为一个新闻系的大一学生,在这段朦胧的岁月里看一本有关记者作为的书是很有必要的,我很高兴也很庆幸自己看过这本书,这对我的新闻事业生涯的开启具有巨大的意义。
以前我对记者这个行业并不熟悉,也没有想过以后会从事这个职业,阴差阳错之间,我来到了新闻系。根据老师们的介绍以及自己查阅资料了解到,记者是个全天候的职业,看似平凡,但也在平凡中构建出伟大。我不知道自己以后会成为一个怎样的新闻人,我对自己的要求是,不需要有多出色,只是需要用事实说话,对得起当事人以及广大的读者。
这学期在龙新时报实习,虽然实际写稿并不是很多,但也还算是了解了写一篇有价值的稿子需要付出的努力,各种查资料,我没有去采访过,但也曾从学姐学长们的口中得知想要采访以为有说服的人物还是很费劲的。在很多人的眼中,我们新闻人只需要写些东西,然后报道出来就好了,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新闻人需要具备很多领域的基本素养,毕竟新闻的报道没有界限,涉及多方面的东西,没有基本的素养根本就不能写好一条新闻。
一个敬业的记者总是会跑现场,其中的心酸苦累只有自己才知道,在现场,录像和采访几乎都是一个人完成。所以说记者是脑力工作的观点又是错误的,当代记者,身体素质也很重要。在我的世界观里,认为对记者能力影响最大的应该就是自己本身的知识水平以及认知能力,这在采访中是至关重要的。新闻是否有大众的趣味性以及是否有深度,就在于记者的文笔和思考问题的深度。当采访的问题问到大家最关心的地方或者最关键的地方,那么写出的稿子才会完美一些。
另外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情就是,新闻人要在实践中用事实说话。不论是消息稿还是深度报道,所写出的话都要有事实依据,切不可制造假新闻来吸引大众的眼球。在报道、采访及写稿中都应该有法制意识,不能违反法律的规定去探索消息。擦亮自己的双眼,身边实时都有事情发生,也许那就是一条值得探索的新闻。
新闻人一向是和时间在赛跑,一个地方发生了事情,最及时被报道出来是新闻人的应该努力做到的事。我还在期待着我从业以后的光景,不知道是不是有一天我也会扛着摄像机奔赴新闻现场,很是熟练地采访事发时的目击者,我希望是如此的。
读《旧时的盛宴》有感
一直以来,民国都是一个敏感的话题。它处在晚清的封建腐朽统治和先进现代化的社会进步之间,特别是在维新变法之后,先进的思想引起了社会的变革,也渐渐地唤起了人们的觉醒,开启了民智,社会逐渐抛开了死气沉沉,迎来了新的“盛景”。
其实说那个时候迎来了盛景是不太准确的,众所周知的是,那段时期是一段战火纷飞,令人不堪回首的岁月。民国不止一面,它既是大师的民国,也是民众的民国,它既有救亡的急切,也有恬淡的生活。阅读民国,那里的人物和文字,总是色彩斑斓,饱满而又津津有味,虽为乱世,但文品和人格却不输当代甚至是胜于当代。
民国是一个文人才人杰出的时代,也许正是那社会的动荡以及新思想的解放,才让那些文人墨客脑洞大开,纵情地释放自己的才华。细细品味这些大师的作品,带我穿越到了那个可望不可即的民国时代。这些大师性情放荡,但感情比较细腻,对身边的事物比较敏感,笔锋是尖锐而真挚的。即使是生活中的一件不起眼的小事,在大师眼中都别有一番风味可品。比如寻常可见,见怪不怪的吃东西这一动作在不同的大师眼里都是有不同的见解的,他们对生活的热爱驱使他们去观察社会中的微不足道的事情,最重要的是一件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事情在他们眼中都显得弥足珍贵。
民国这一时期虽然战火不断,极其动荡不稳定,但是它的社会生活确是很奢靡的,虽没有现代的灯红酒绿,但它的街上也通常是车水马龙,即使是夜晚也是如此,繁华得也是令人叹服的。这样的社会环境为大师们创造了宽松交流的氛围,使得他们可以在感受生活的时候感受生命的美好,享受心灵的升华。
事事都有两面性,虽说民国是繁华的,但终究也逃不过拜金享乐主义,在我们所能见到的民国场景中,纸醉金迷、满堂欢歌艳舞的豪宅总是会出现,一些庸脂俗粉、纵情浪荡也会引起大家的厌恶,但是相对于那个时代来说,人们更多的是记住那些真性情的民国正派人物。就像是这本书中所列举的大师一样,民国的日常生活是闲适而又讲究的,几乎生活中的每个细节都有它自己的“民国范儿”。
读这本书,想是自己也融入到了其中,我不得不为民国这些爽利、真性情的生活风尚点赞。我渴望到民国走一遭,那个既属于为官的、为学者的和为民众的民国,去品一品那“旧时的盛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