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楼主: adm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12级肖淑娟新闻日志专区

[复制链接]
51#
发表于 2012-12-20 21:06:28 | 只看该作者
差距

今天听业界的老师讲课,收获到了更多的东西。现在回想一下,最记得的内容是老师讲新闻自由。

新闻自由是天赋人权,是宪法规定的,是不容侵犯的。但是现实和理想是两回事,是有差距的,而且目前看来差距还不小。老师这样说的时候,我想大家都是认识到这样的现实的,可是为什么我们还要坚持?因为我们一点一点的接近心中所推崇的自由,一步一步去实现理想中的新闻自由,我们觉得我们的努力会有发挥作用的那一天。

听起来真是心酸又感动。我在那一刻突然意识到,在学校和出学校到底是不一样的。在学校里我们接受的是一板一眼的书本知识,我们的心中满怀着属于自己的新闻理想,我们希望以自己的能力所及做一些有用的事情,不论是大还是小。可是现实是残酷的,制度的约束,上级的压制,生活的烦恼,没有哪一个不是对理想的摧残。在学校里我们的人际关系不那么复杂,我们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可现实不允许我们在象牙塔里呆多久,我们早晚需要面对更多学习和情感以外的挫折和失败,我们也许会变成为了“小事”而放弃“大志”,我们的生活被物价和人际搞得四分五裂甚至没有一块完整的时间来读书。

差距就在这里吧。自由也许只有在理想中才是完美无瑕的,但我们依然追逐它,至少它给了我们方向。

52#
发表于 2012-12-20 21:36:36 | 只看该作者
家乡如家人

我们宿舍的人员结构并不算复杂,6个人有5个都是四川人,只有一个是江苏人。但就是这样简单的人员构成——只有两个省的人,也难免会在谈论家乡的时候争论起来。

我们当然觉得自己的家乡都很好,但似乎所有的事情都是不能进行比较的,一比就必定想要别人说自己的家乡好,大家都不肯示弱,绞尽脑汁想自己家乡的特产、节日、习俗来比拼。以比起来不得了,一个个明明是已经快20的人,却像小朋友一样偏要争个你死我活,想想确实可笑。

我想,对自己家乡的维护其实也就是对自己家乡的爱吧。家乡就如家人,陪着我们一起成长,见证了我们的幼稚和逐渐成熟,也目送着我们离开去求学。当我们走在外地陌生的街上,想起自己的家乡,熟悉的街道和小贩,闭着眼都能知道下一个拐弯在哪里,会觉得无比的亲切和想念,就如想起自己的家人一样。

所以不论怎么争论,都是不会有结果的,自己的家乡永远都是最好的,四川和江苏的好也只能是并列的,各有千秋。这样的争论也许还会出现无数次,在如数家珍地列举自己家乡的好时,心里一定有自豪和思念。

53#
发表于 2012-12-21 21:44:00 | 只看该作者
读《我们错了》

“向虚假报道说‘不’!”这样的口号不知道喊了多少年多少遍,要想完完全全付诸实施绝不容易,现实比理想复杂得多,这样的理想一直在路上走走停停。这本《我们错了》便是综合了广西日报传媒集团旗下各媒体以往搜集、整理得案例,加以扩展、整合,编成书加以发行,我想也算是“向虚假新闻说‘不’!”进程的一步吧。

书中收录了各类虚假、失实报道及其他差错90多个案例,对原因加以分析,借此总结教训,自律共勉。在每个人每个企业单位都积极表现出自己光鲜亮丽一面时,有一个团体勇于正视自己所在行业的弊病,对于自身和整个行业的发展来说应该是有利无害的,有正视才有改正的机会,才有进步的空间。

因为时间紧张而放弃对新闻基本要素的核对、选用图片时未与摄影记者或相关人员认真核实造成图文不相符、记者写稿时生吞活剥不考虑实际情况、处理稿件时未使用化名……每一个案例都体现出一个失误,在教训中吸取经验以求进步,在我这样没有经验的学生看来,这本书无疑是向我展现了采访中最细节的部分。大多数人看到的是成型的合格的报道,就算是有不合格的报道,一般人也不会就细节去深究。而这本书深入解析了每个案例报道,给作为读者的我上了生动的课程。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进入大学学习的开始,我们就得到这样的忠告。而这也算是新闻工作者心中的一条铁的纪律吧,不论资历多高从业时间多久,保持真实性都是媒体人的首要要求。“在新闻教科书中,对新闻的定义,大多采用‘新闻即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的提法。追寻事实的真相,真实地报道事实,也就成为新闻从业者最基本的职业道德。不做假新闻,是新闻工作者最低的道德底线。”在本书的“总编辑手记中”,《当代生活报》总编辑陈璞这样写道。“道德底线”,这样的描述应该是最贴切的吧。

《我们错了》的出版,恰恰是向我指出了一条正确的路。

54#
发表于 2012-12-22 10:24:21 | 只看该作者
你是自由的

人的精神有三种境界。第一境界骆驼,忍辱负重,被动地听命于别人或命运的安排;第二境界狮子,把被动变成主动,由“你应该”到“我要”,一切由我主动争取,,主动负起人生责任;第三境界婴儿,这是一种“我是”的状态,活在当下,享受现在的一切。——尼采

我没有资格评论哪一种境界是好是坏,起码它们都还算是一种境界,在我的理解中“境界”应该是个褒义词吧。可说到向往,当然还是第三种。

“我是”,我理解为“我是自由的”。这种自由不是政治中所说的权利的自由,不是法律中规定的天赋人权的自由,而是“我可以选择自己的方向”的自由。

人和人不同,想法不同,选择不同,这就是我所要说的自由。不必要因为别人做什么而改变自己的想法,不需要因为别人的意见而改变自己的想法,想做什么,想走哪一条路,就去做,就去走。没有人知道到底哪一条路的风景最美。

既然选了,就不要在走自己的路的时候东张西望,想要看看别人眼里的画面,这是每个人为选择的自由所必须要付出的。你是自由的,但你也要为你的自由负责到底。

活在当下,做好一个自由的自己,才是对得起自己手中所拥有的自由。

55#
发表于 2012-12-22 10:25:18 | 只看该作者
年轻不容易

世界上无时无刻没有抱怨的声音,似乎从小到大我们总是不缺少可以抱怨的对象和素材。小时候抱怨老师太凶作业太多,长大了抱怨长相不好前途未卜,到了如今的年龄,似乎可以说是抱怨最多的时候了,离家求学不容易,学习专业知识不容易,想到今后的生活毫无住偶偶更不容易,总之觉得年轻真不容易。

大卫米切尔说:“年轻不容易,因为每件让你困惑和焦虑的事情是你破天荒头一遭。”也许这就是原因吧,从没遇到过的事情总是让我们感到手足无措,害怕把事情搞得一团糟,这样的恐惧的确是折磨。

还有便是无数已经扑面而来的和可能降临的失败。有人说二十岁到三十岁这段时间,是人生中艰苦的一段岁月——承担着渐长的责任,或许拿着与工作量不匹配的薪水,艰难地权衡事业和感情,不情愿地建立人脉……听起来的确很痛苦,不只是身体上的劳累,更是心理上的折磨,仿佛社会要把我们的血抽干殆尽。但说这话的人也说了,你总得撑下去,上天只会给我们能过得去的坎。

年轻不容易,什么都不容易,但说再多也还是那句话,总得撑下去。船到桥头自然直,不直我把它扳直。

56#
发表于 2012-12-22 10:26:12 | 只看该作者
想象中的起点

相信“末日说”的人除了玛雅人一定不剩多少了,可趁着末日的噱头,不少人也把12月21日当成了另一个起点,称之为新纪元的开端。

也许是因为在生活中受了太多的委屈,承受了太重的负担,经历了太多的艰辛,所以人们才会需要这样一个假象的起点,让自己假装可以重新开始,就好像再从头活一次一样。其实充其量这一天也就是个冬至而已,顶多三五成群喝碗羊肉汤就算完,可是人们不愿意浪费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硬是要用21日把自己的生命分割成两部分,似乎经过了这一天就可以完成一次重生和蜕变。

可第二天起床,可能除了觉得天气变冷了点不会有其他什么大的变化,该干嘛还干嘛。该来的委屈、负担、艰辛还会一样不管不顾毫不怜惜地向你迎面砸来,没有其他的选择,你还是只能一如往常默默承受生活的虐待。

想象中的起点,不过是苦恼的人的一次yy,过后,发现黑暗并没有如期笼罩整个地球,太阳照常升起,催促我们为了生活忙碌。末日仅仅是个娱乐而已。

57#
发表于 2012-12-27 15:11:10 | 只看该作者
读《中国人的病》

读到这本书是个意外,在书店闲逛时被书名吸引。中国人的病,是什么?如何产生?怎样治愈?翻开书,也许沈从文先生可以给我启发。

每一个国家或民族可以产生和存在必然有它的理由,也必定不会是完美的,否则法律将一无是处。而每一个国家和民族都需要一些人,他们以一种全局观念去体验自己所在的社会,以犀利的眼去发现社会这棵树上的虫眼,以尖锐的方式毫不避讳地向全社会指出,沈从文可算其中之一。直到今天,他所描绘的社会和人的丑陋的一面依然在我们的身边不断上演着,自私、懒惰、浮于表面、没有独立性与创造性……关于自私,先生对我的启示颇大。

一个人有这样的毛病也许尚可生存,因为只要他还有求生欲念,必定会为了一日三餐吃喝拉撒为自己奔波劳累,尽管他不愿意,但这样的顽疾若在社会上生根生长,危害便不是一两句话可说清楚,也不是一两天可根除。当人人不以为意,病人多了,我们的国家便危险了,“一个自私的人照例是不会爱国的。国家弄得那么糟,同它当然大有关系。”

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人的教育是建立在“不自私”这一层面上的,“话皆说得美丽而典雅”,我们从小接受的教导也是诸如“孔融让梨”“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类,但我们可以悲哀地发现,自古统治者即利用儒家这样的人生哲学来进行愚民教育,要老百姓“听天命”“尊帝王”,而当天赋人权的意识初次进入饱受压迫的人们的视野中时,物极必反的现象又出现了,“自我”“自由”在人们眼中变得等同于“自私”“自利”,由此造成了国民道德的堕落,社会风气有时甚至不如封建社会。一个社会人,有权利,也有义务,我们绝不可能只享受社会带给我们的福利而做“甩手掌柜”,我们应该明白这一点,去争取应有的权利,也去承担自己做人的义务,从而我们的国家才不至于在世界上被排斥,我们的国民才不至于在国外觉得被鄙弃。毕竟自己的脸面还得自己挣。关于这样的病,沈先生给出一剂良方,要把依赖性看作十分可羞,把懒惰同身心衰弱看成极不道德。要有自信心,忍劳耐苦不在乎,对一切事皆有死里求生的精神,对病人狂人永远取不合作态度。这才是救国家同时救自己的简要药方。

从政治看开去,从自然看开去,从身边的普通人事看开去,我们可以得到很多教益和思考。“我”的价值和意义在哪里?信念与爱对未来有多重要?国民和整个国家的出路在哪里?作为以散文而著名的作家,对于这些问题的思考,沈从文的解答让我看到了他作为思想家的尖锐一面,正如本书选编者所说,“‘独立人格’,‘自由思想’,道家的清静无为,墨家的勤勉风范,儒家的忧患意识,这一切都从沈从文的文字里汩汩而出。由此,我看到的沈从文便不仅仅是一个伟大的艺术家,而且是一个伟大的思想家。”

58#
发表于 2013-1-4 16:06:09 | 只看该作者
读《中国传统文化漫谈》

似乎“传统文化”与“爱国主义”是分不开的一对,只要说到其中一者,大家必然会将其与另外一词联系起来。而一旦与“爱国”沾上关系,一切都变得不再简单了。《中国传统文化漫谈》作为爱国教育系列丛书之一,就是一个例子。

每一种文化有有点也有缺点,为中华民族引以为傲的传统文化也是如此。书中向读者展示了我国传统文化与中华民族的关系、传统文化的精神与智慧、开放性与传播历史和优点,也谈了传统文化的弱点。虽然将优点与弱点分列,但我认为这些优点中仍不乏可供今天的我们吸取的经验教训。

鲁迅先生曾撰文论述“拿来主义”,“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要占有,要挑选。在本书中也谈到“拿来主义”,不过是古人的“拿来主义”。从物产、科学到艺术、宗教,从东亚、东南亚到大洋彼岸的国家、民族,只要是在当时先进的文化,国人几乎来者不拒,以极大的热情将其学习、运用和发展,这样的汲取对于当时社会的发展有很大的帮助。而以史为镜,对照今天的我们,处于同样的地理位置,拥有更为发达的资讯网络,人们的学习热情却似乎比不上我们的祖先。也可能是在学习与不学习之间徘徊久了,等到终于下了决断,别国又早已超了我们一大步。

对于邻国日本,国人的情感是复杂的。大多数人对其的态度是仇视,但不可否认的是,日本人的文化中有一些的确值得我们学习,而我们的祖先也的确这么做了。日本知道用铁知道刀剑,是由中国学去的。但它经几百年的钻研改进后,制造出的日本刀,却十分精良。宋代诗人作“日本刀歌”,称赞它是“宝刀”,转而被引入中国。这是电信过得互相学习共同进步的例子。而今天,一些无知之人只管叫喊着“打倒小日本”,而无视其值得我们学习的先进文化,这样只是一种自杀式的爱国罢了。

在论述古人的“拿来主义”时,书中本章节的朱标为“健全自信的民族文化心理”,古人的自信也许是因为以天朝自居而自负得来,但今天的我们若既不妄自尊大也不妄自菲薄,而仅仅以仇恨为理由不学习和吸收,则更为可悲。

59#
发表于 2013-1-10 14:28:08 | 只看该作者
当公务员变成“史上最苦金饭碗”

在中国,“官本位”思想由来已久,士农工商的等级排位在今天虽然明面上已不成立,但多年来的公务员考试热潮未见消退迹象,清闲、体面、保障被视为公务员工作的标签,“国考”所受的关注和追捧年年高涨。但当这种“一杯清茶一包烟,一份报纸坐半天”的“金饭碗”工作需要常年出差、晚上值班、节假日加班等额外工作时,很多原本打算报考2013年公务员考试的考生叫苦称其为“史上最苦金饭碗”。

很多人对于公务员这一职务的定位是偏离本意的。我们一直宣称的“为人民服务”的人即是公务员,而社会中大多数人报考却只是将其作为升官发财掌权的一块跳板,也有人只是为了过上稳定清闲的悠闲日子,有事上班,没事儿走人。喝喝茶,打打牌,上上网,办公室里空调吹着,电脑开着,有人来办事还得求着,现实中的多数人活生生把公仆做成了大爷。带着这样的期望和憧憬,却面对着备注上的那些苦差事,现实和理想的落差也许着实让人心酸和茫然吧。可是,看看社会上从事其他职业的其他人,哪一个不是辛辛苦苦用付出换收获?就算是风光无限的明星,也还不是必须时刻马不停蹄赶来赶去不歇脚?凭什么公务员就不能做那些诸如加班、出差、值班之类的几乎每一个人都可能会做的额外工作呢?“史上最苦金饭碗”的抱怨是不是显得太矫情了?

这种矫情的产生绝对不是偶然。以往多年来公务员们给人们的印象即是轻松稳定自由,而人们追求的也不过如此吧。在为自己的子女相亲时,听到对方是公务员,父母们对对方的印象分便蹭蹭上涨。社会的风气和舆论的导向作用十分明显,这样一个“铁饭碗”,谁不想拥有?但想一想,在我们的理想还单纯不被污染时,我们的人生字典里怕是还没有“公务员”这种事物吧。可如今,不要说为了报效祖国服务人民,就连为了施展才能和抱负而报考公务员的人也是屈指可数了。社会的可悲由此可见一斑。

公务员变成“史上最苦金饭碗”在我看来绝对是一件好事。让那些抱着一劳永逸的想法的人明白,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绝对是颠仆不变的真理,这世界绝不可能有免费的午餐。当然更希望他们能够醒悟,真正做一个为自己和社会的自由和进步而工作的人,不要将后人带入对这一工作更大的误区。“生活要有态度,考公务员也要有态度,要是为了一个‘铁饭碗’,还是罢了吧。”

60#
发表于 2013-2-18 18:01:42 | 只看该作者
追寻渐逝的年味儿
——关于我国春节传统习俗的调查报告
一、过去:记忆中的传统习俗
一首民谣小孩小孩你别谗,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过几天,漓漓拉拉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日,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宰年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首,三十晚上闹一宿,大年初一去拜年。将过年的习俗略道一二,以下也是我的一些调查结果。
1、
压岁钱。对于儿时的每个人来说,压岁钱都是我们对于“过年”的认知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年夜领压岁钱可能算是大家记忆最深的过年景象之一。春节拜年时,长辈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相传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民间认为分压岁钱给孩子,当恶鬼妖魔或去伤害孩子时,孩子可以用这些钱贿赂它们而化凶为吉。清人吴曼云《压岁钱》的诗中说:百十钱穿彩线长,分来再枕自收 藏,商量爆竹谈箫价,添得娇儿一夜忙。长辈为晚辈分送压岁钱的习俗仍然盛行,这些压岁钱多被孩子们用来购买图书和学习用品和生活用品,新的时尚为压岁钱赋予了新的内容。
2、
放爆竹。相传每年除夕之夜会有“年兽”出现,为了驱赶它,家家户户都会燃放爆竹,利用火光和巨大的声响使年兽不敢出现。同时燃放爆竹也是去除旧迎新之意。
3、
吃汤圆、饺子等。北方人在大年三十晚上一般吃饺子,南方在这方面的习俗稍少,基本是大鱼大肉,但在大年初一早上会由家里的男主人为全家煮汤圆。
4、
到寺庙烧香祈福。每年除夕夜,当新的一年的钟声敲响时,各地的寺庙都已是人们为患,人们到寺庙为新的一年进行祈祷,希望接下来的一年顺顺利利平平安安。
5、
守岁。中国民间在除夕有守岁的习惯。守岁是从吃年夜饭开始,一夜不睡,以迎候新年的到来。这顿年夜饭要慢慢地吃,从掌灯时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根据宗懔《荆楚岁时记》的记载,至少在南北朝时已有吃年夜饭的习俗。守岁的习俗,既有对如水逝去的岁月含惜别留恋之情,又有对来临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在重庆,守岁要从除夕夜一直守到大年初一的早上三、四点。
6、
扫房。在大年三十之前将屋子打扫干净。北方叫扫房,南方叫掸尘。室内屋外,房间屋后,彻底进行打扫、衣被用具、洗刷一新,干干净净地迎新春。也是取除旧迎新之意。
7、
辞灶。传说腊月二十三这一天是灶王爷回天庭报告这家人一年所有事情和功过的日子,辞灶便是送灶王爷启程。用一种叫做“糖瓜”的糖供奉他,这种糖是用麦芽糖制成,所以很甜很粘,甜是为了让灶王爷多说好话,粘是想要把他想说的坏话黏住。
8、
落子。落子是河北省具有代表性的民间舞蹈之一。它流传于沧州地区,尤以沧县、南皮县为盛,据查已有一百五十多年的历史。冬季农闲时排练,正月十五前后演出,以示人们辞旧迎新,庆祝丰收的喜悦心情。表演者都是十三到十六岁之间的少年少女们。
9、
贴对联和门神。新春伊始,第一件事便是贴门神、对联,有人还会自己写对联张贴。
10、
舞龙舞狮。龙在中华民族代表了吉祥、尊贵、勇猛,更是权力的象征。而狮子在中国人心目中为瑞兽,象征着吉祥如意,从而在舞狮活动中寄托着民众消灾除害、求吉纳福的美好意愿。大年初一,许多地方会有舞龙舞狮队进行表演,博得阵阵喝彩和掌声。
二、现在:身在其中的年
回望从前过年时,再看看如今,许多人都感觉“年味儿越来越淡了”。随着社会的发展,过去的一些传统习俗也正在被逐渐忘却,亲戚之间的互相拜访不再像过去一样频繁和亲热,许多年轻人甚至认不全自己的七大姑八大姨;70后们当年还是盼着新衣新鞋的小孩子,如今也只是把过年的这几天当做一年之中难得的休息日。一些人觉得过年远没有自己的父母小时候好玩,街上冷冷清清一点也不热闹。
但在同时,看春晚、外出旅游、短信拜年等新的过年习惯也在渐渐成为一些新习俗,为人们带来一些新的感受以及不同于以往的便利和快乐。
三、将来:愿年味儿久远流传
由春节文明可以想到中国其他的节日。一个国外长大的华人孩子回国,家乡的爷爷介绍说,端午节吃粽子,中秋节吃月饼,过年包饺子,十五吃元宵……小孩不解,问:“为什么所有的节日都是吃?”民以食为天,吃当然是我们传统习俗中重要的一部分,但如果只剩下吃了,我们的习俗体系未免也显得太过单薄,看看如今的过年习俗中,吃的部分恐怕是保留得罪完好的了吧。
社会是不断向前的,传统习俗和现代文明的碰撞必然会产生火花。这火花是毁灭习俗还是将星星之火燃烧得更加旺,全在于我们这些过节的人。借用人民日报的一句话,如果就是习俗失去了现实关怀、传统节日找不到现代内涵,公众不知道怎样参与、如何庆祝,恐怕也就只有吃了。
愿年味儿能久远,传统习俗带来的喜悦将是无可比拟的心灵慰藉。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