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楼主: 叶平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08级叶平专区

[复制链接]
51#
 楼主| 发表于 2010-6-12 12:26:51 | 只看该作者
城管为何肆无忌惮

近日商洛某技校的一名学生,在山阳县城见城管正在没收一老人的水果,遂用手机拍摄城管执法车。此举招来城管人员对其围殴,手机也被非法没收了。经媒体报道后,山阳县城管执法大队解释说,因为当时拍摄者身份不明,他们担心对方将拍摄内容上传网络而拿走了其手机。(华商网)

“城管人员把那老人的杏弄撒一地,然后把他的篓子和秤没收了。我没敢拍这个场景,就拍了车上‘城管执法’这四个字,没想到手机就被没收了。”这是被打学生的解释。我国城管的执法水平大家都是心知肚明的,纵然老人在街上违规卖水果,但也用不着用那么暴力的方式欺负一个老人。而新闻中的学生,就因为拍下了这暴力的一幕,就被没收了手机,还被打了一顿,着实让人想不通。

现在的城管让人闻风丧胆,学生拍摄其执法行为也是公民监督权的一种体现。而城管执法时又没有涉及有关机密的事情,旁人拍摄也是正常的。要是城管是文明执法那他还怕拍摄吗?答案当然是不怕,身正不怕影子斜,甚至会巴不得有人拍下来广为传播,这是为自己添光增彩的事情。但此事中围殴学生的现象恰恰暴露出城管执法的不合法。而对围殴学生的事情城管们还矢口否认,称是“车门碰伤了江某”。

群众的眼光是雪亮的,事发的是围观的群众不少,很多人都亲眼见到一群城管打一个学生,头上的监视器也拍下这一幕,而城管们不承认,敢做不敢当,这还称职与一名执法人员吗?中国城管本是一个为人民服务的好职务,但发展到现在却为人民不齿,真是让人汗颜。现在的城管俨然成了披着制服的大流氓,在执法的外衣下干着令人愤慨的事情。规范城管的行为已经迫在眉睫。在大街上肆无忌惮的围殴一名学生,事后找诸多借口为自己辩解,城管们的行为不仅玷污了执法人员的光辉形象,更伤了民众们的心。

城管代表当地的城市形象,规范自己的行为,文明执法,才能让民众信服。
52#
 楼主| 发表于 2010-6-12 12:31:09 | 只看该作者
                                             学校要求感恩为哪般

6月5日中午,重庆万州区一中学举行了高中毕业典礼,近900多名学生单膝或双膝跪地,向老师行跪拜礼,感谢老师三年来的教育之恩。对此,校方回应说,同学们行跪拜礼不是学校组织的,不过学校倡导这种感恩方式,因为学校注重灌输“感恩”理念,学生每天都要做“感恩操”。(重庆晨报)

高考意味着高中生活的结束。重庆万州区一中学在高考来临前夕举行了高中毕业典礼,在典礼上出现了惊人一幕,近900多名学生单膝或双膝跪地,向老师行跪拜礼。学生向老师行跪拜礼,消失了一个多世纪的国人礼节为何重返校园,这是校方组织策划的,还是学生感恩的真情流露? 据查证,跪拜礼本是“席地而坐”的产物。汉代以前,人们在会客、议事及日常生活中,一般坐在一条席子上,故称“席地而坐”。在接待宾客时,为了表示尊敬,坐着向客人行礼时往往伸直上半身,也就是“引身而起”,使坐变成了跪,这样逐渐形成了跪拜礼。汉代以后,原来生活中的“跪坐”发展为“高坐”。但跪拜礼仍然存在,被广泛运用于官场和社会生活之中。但跪拜礼也带有一定的屈辱性,在民国时期,孙中山先生宣布废除跪拜礼,改握手等现代礼仪礼节。跪拜礼在现在已经不多见了。

中国古语有云“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学生对老师行跪拜礼未尝不可。但现在争论的焦点就是学生们的跪拜礼是出自真心,还是是学校的组织安排?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地方,对老师的辛勤培养表达自己的感谢无可厚非,但是采用废弃已久的跪拜礼世人还一时难以接受。而学校的毕业典礼上主持人一声“向老师行礼”学生集体跪下,不得不让人产生疑惑:难道这是事先安排好的。学校领导强调同学行跪拜礼不是学校组织的,不过学校倡导这种感恩方式,因为学校在教育中注重灌输“感恩”理念,学生每天都要做“感恩操”,感恩虽然重要,其它思想也不差,不知这所中学为何独爱“感恩”?

高中在目前还不是义务教育阶段。教书育人是教师的本职工作,而高中老师拿工资教书又为何让人感恩?这个社会只是分工不同而已,每个人都为社会服务,同时也被服务,既然如此,为什么不感谢农民、工人?给予衣、食的岂不更重要?

感恩应该是发自内心,学校在形式上一味的强调“感恩”可能会适得其反。学生感恩是一种义务,不能强行规定学生下跪感恩

53#
 楼主| 发表于 2010-6-12 12:32:24 | 只看该作者
                                                           上访为何得来处分
07年河北阜平县修建高速路需要征地,阜平中学教师马保民发现母亲和一名村干部被征地面积相差无几,补偿款却相差7倍多。马保民分别向镇政府,镇纪检委和检察院举报,但上述部门均未回应。09年7月,马保民4天内接到3分处分通知,并被拘留7天。 (新民网)

马保民是阜平镇槐树庄中学一名普通教师,如果不是因为举报村干部骗取征地款,已经41岁的他,本来可以继续安安稳稳的操持教鞭。可是,他现在再也回不到从前的生活了。在2009年7月27日同一天,马保民收到了来自阜平县纪检委、县公安局、县劳人局、县教育局开出的三份处分通知:开除党籍、行政记大过,同时,也被关进了阜平县拘留所。马保民觉得自己是“被整”了,为了给自己正名,他一边给学生上课,还一边想着如何向有关部门反映。他不信,自己的正当举报竟然会落得如此下场。

我国法律规定公民享有监督权。上面新闻中的马保民通过调查取证,发现了征地中不少名义蹊跷的项目,并通过通过计算得出村干部虚报征地117余亩,骗取补偿款290余万元。掌握了这些证据,本以为可以据此举报村干部贪污的事情却遇到了很大麻烦。县乡两级因县乡两级都不予理睬,马保民与同村村民任春、李新三人又走遍省市级检察部门,却再一次石沉大海,2009初去了一趟北京,找到最高检,但被告知不符合程序,未予受理。由此看来,公民的监督权实施困难重重。

我们再看一下这三份“处分决定”,“处分理由”基本相同,只是措辞稍有不同:为反映北刘庄村村干部利用职务之便骗取国家款等问题,马保民“煽动、串联、参与”龙泉关镇北刘庄村李新、任春等部分村民到市、省、国家等部门进行信访活动,“其行为严重扰乱了信访秩序”。马保民是一名人民老师,我想根据老师的职业道德发生诬陷干部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何况马保民等是连续、一级一级向上反映的,要说村干部等没有问题是不可能。而县乡等级不予理睬说明他们都是有问题的,连公务员资格都算不上村干部就算有心也没胆去贪污近300万巨款,毕竟征地的程序是很复杂的,上面没人的话难度增加很大。

一天内四部门三个处分,这绝对不是偶然。一个公民就因为上访被多部门处分,其中之深浅不得不令人思考。

54#
 楼主| 发表于 2010-6-12 12:32:56 | 只看该作者
                                                         酒后吐真言的村官

6月7日,(安徽)界首市交警在市区履行巡逻管控时,查获一名醉酒驾驶机动车的村官,当民警让其在询问笔录上签字时,驾驶人却来了官瘾,把笔录当成报销单,签上“同意报”三个字,并说:“别看我不是村书记,签字照样能报销”。  (中安在线)

上面那位村官由于酒后驾驶,在被交警拦下后,问他骑摩托车为什么还喝酒,这位村官炫耀地说:“他们请我吃饭,不喝不行,最少也有八两……”后来经过检测,该村官属于严重醉酒驾驶。随后,民警通过询问和网上查询了解到:该驾驶人是界首市某村的一名干部。就在民警让其在笔录上签名时,该驾驶人却签上了“同意报”三个字,并夸口道:“我是村治安主任,我签字一样好使,谁也不敢不报……”。众位看官看到这,无疑都把他当做一场闹剧,但是这样一件很平常的醉酒驾驶的事情能够被新闻报道出来,大家在乎的并不是这个村官,而是村官这一些可笑事情反映出来的社会问题。

一个村的官员,连公务员资格都算不上,做的事情却那么有官威,不得不让人叹服。告诉别人是有人请自己吃饭,不喝不行,表达出的就是自己是有人巴结的,是一件值得炫耀的事情。这位村官的行为是那么可笑,在他看来有人巴结自己才能表现自己的身价。这反映了现在官场的一些弊端。公款吃喝或者是别人的变相贿赂我们已屡见不鲜。一些官员每天出入高级饭店,海鲜生猛吃得不想吃,而别人邀请也是有目的。所谓拿人手点,吃人嘴软,官员们吃喝后就不得不给一些好处给人家,到头来利益受损的还是平常老百姓。上面那位村官在笔录上签名时,签上的却是“同意报”三个字,并说:“别看我不是村书记,签字照样能报销”,这也暴露出当地财政报销制度的腐败。交警拿笔录给他签名,他看也不看具体内容,大笔一挥就是“同意报”,我们可想而知当地财政报销中存在多大的水分。

“村官”不是官,但作为一个特殊群体,“村官”的一举一动却直接影响着群众的切身利益。保证小村官的大权力能真正为民所用,杜绝影响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的腐败问题,严厉查处严重侵害群众利益的腐败“村官”,才能维护农村稳定、和谐发展,政府才能取信于民。
55#
 楼主| 发表于 2010-6-15 10:24:58 | 只看该作者
                                                      粽子,又一个月饼?
     端午将至,各大商场、超市的粽子销量都好,相比往年,各个卖场所出售粽子的种类与数量都有大幅增长,还有很多商家在一个月前就开设了粽子专区进行促销。市场上不仅有龙凤、五芳斋等知名品牌,还有小石斋、老城南等本土品牌,粽子口味也是推陈出新,除了传统的八宝、鲜肉、蛋黄外,还新增了不少新奇的口味,如板栗、奶酪、鲍鱼、干贝等。各卖场销售的散装真空包袋粽子,单个售价多为3—15元。一位太婆说:“粽子比去年贵多了,最普通的每个都要四五元,端午节都吃不起粽子了。”


     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民俗,虽然被韩国抢注了,但我国的过端午的习惯仍然流行。国家规定了端午节为法定节假日,各地也开展喝多端午民俗活动。过端午,吃粽子是一个惯例。但现在市面上的粽子价格节节上升,不少人开始抱怨呢端午节都吃不起粽子了。为何粽子价格上涨?难道粽子会变成下一个月饼?

     中秋节吃月饼也是民俗,但是近几年的月饼价格猛涨,天价月饼充斥在各大卖场,消费者也消费不起。天价月饼成为一种噱头,引起民众的普遍反感,国家因此出台了一系列措施限制天价月饼,到现在月饼的过度包装很少了。生产厂商似乎转移了阵地,现在又在炒作粽子。市场上一般纸盒装的粽子礼盒价格多在100元以下,竹篮装的因为内容丰富价格多在100多元,而彰显档次的铁盒和木盒装,有一两百元的,也有300多元甚至接近400元的。某知名品牌的粽子礼盒标价399元,一盒10个,算下来售价高达40元一个。春熙路一家大型商场推出了售价高达2350元的粽子礼篮,除了粽子和咸鸭蛋,还有名酒和鲍鱼。端午粽子开始变味,盛装搭售“椟”胜于“珠”。现在究其原因,粽子行业标准缺失是主要原因。

 据了解,月饼已出台国标包装且严禁搭售,但由于我国现行的《国家粽子行业标准》仅对粽子的原材料、贮存方式、卫生指标等方面作出明确规定,而在包装、规格方面却没有具体要求。端午节是我们的传统节日,我认为人们应该注重它的文化内涵、传承传统文明,用有意义的方式度过这个节日,而不应该把过节局限于买豪华粽子你送我我送你,既费心有费力。

     粽子本来只是一种传统食品,现在的 “豪华包装”风中,多了俗气,失了本义,与端午吃粽子纪念屈原的纯朴民风越来越不搭界了。粽子,还是不要步入月饼后尘好。

56#
 楼主| 发表于 2010-6-15 10:25:3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叶平 于 2010-6-15 16:52 编辑

粽子入选吉尼斯后又该何去何从
一网友“风中行雨”发在红网论坛的几张“粽子岳阳楼”图片引起网友极大兴趣。网帖附带的图片显示,一些工人正在脚手架上搭建城楼,底座及主楼全部用粽子铺挂,辅以一些基础模型,“岳阳楼”已几近完工,一些市民在边上驻足观看。据悉,这个由5.5万个粽子组成岳阳楼的景观是岳阳首届湘鄂“名楼名湖”龙舟争霸赛的一个亮点,已成功入选吉尼斯纪录。

2010年岳阳端午旅游文化节暨首届湘鄂“名楼名湖”龙舟争霸赛,将于今年612日至14日在岳阳南湖和武汉东湖先后开锣,而“粽子岳阳楼”正是此次活动的亮点之一。龙舟争霸赛组委会介绍,该景观整体高度5.07米,置于周长36.9(寓《岳阳楼记》369字之意)、高1.2米的正方形基座上。按岳阳楼真实景观51缩制。用钢架焊制岳阳楼及城墙基础模型,主楼用粽子铺挂,其中门窗位置通过变换粽子外形和不同挂法形成图案。

最近很多地方都在搞各种的节,这次的岳阳端午旅游文化节有很多噱头,“粽子岳阳楼”正是此次活动的亮点之一。本届争霸赛大型活动部部长称,5.5万个粽子组成的岳阳楼景观,寓意岳阳市近550万人口,在世界上尚属首次。该景观已被上海大世界吉尼斯总部授予“最多粽子组成的景观造型——岳阳楼”称号,并将于13日举行授牌仪式。

争创吉尼斯也是近几年中国的潮流。但此次岳阳用粽子创的“最多粽子组成的景观造型——岳阳楼”多少有些不妥。端午节吃粽子是中国的传统。粽子传说是为祭投江的屈原而开始流传的,那一天便互相送粽子作为纪念,并且粽子还是中国历史上迄今为止文化积淀最深厚的传统食品。既然是食物,就应该拿来吃。岳阳却用粽子搭建迷你岳阳楼,着实是浪费粮食。我们先不说最近物价的上涨情况,5.5万个种子价值多少钱啊。就为了申请吉尼斯世界纪录,就把这么多的粽子那去当摆设,难道是忘了古时说的“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种用钱堆起来的吉利斯记录,有意思吗?只要用钱,随时都可以打破。

“搭建岳阳楼的粽子均是生粽,用完之后会进行回收,不会浪费;我们还准备了熟棕,授牌之后会请下岗职工代表、孤寡老人等人品尝,与大家一起过端午。”刘部长如是说。粽子搭建成岳阳楼,矗在那好几天,风吹日晒后再进行回收不知道还有什么用,难道是给别人吃?我想没几个人愿意吃这样经历的粽子。这位部长的解释是多么冠冕堂皇。

粽子景观后竖立一大型背景架,远景为三国鲁肃“阅兵台”,中景为双公(范仲淹、滕子京)形象,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字样。希望有关部门真的为人民着想,“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用食物去换取噱头是极不可取的。
57#
 楼主| 发表于 2010-6-15 10:26:0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叶平 于 2010-6-15 16:57 编辑

高考后的考生

南京一名考生考前父母天天给他煨鸡汤增加营养,不料父母这份关怀,居然成为孩子的心理压力。高考结束后,感觉自己考的成绩不理想,这位考生10日晚竟独自一人登上高速公路,准备离家出走,被巡逻民警发现后,与其父母取得联系,一家三口在芳茂山服务区相拥而泣。

高考刚结束不久,分数虽然还没下来,但很多人通过各种方法开始估分,考得好的心情自然好,考得不好的现在整天提不起精神。世上没有后悔药,高中时不认真或者考试时发挥不好的现在只能郁闷了。上面新闻中的考生,高考结束后感觉自己考的成绩不理想,愧对于父母天天给他煨鸡汤增加营养的关怀,离家出走。这位考生还算是有良知的。一些高考完后现在正在大肆游玩、旅游的考生才没有心思去担心考试,在他们的脑海里高看分数早已经注定了,现在瞎担心没用,还不如抓紧时间过好现在。

父母对子女高考的担心不亚于子女自己。在中国如此重视高考的国度,高考对于每个人重要性不言而喻。许多父母在考生备考期间放下自己的工作,什么都以考试为重,这样给考试造成了极大的心理压力。高中学生在高考之前都是以学习为主,文化知识学到了,但是对自己的心理素质等培养缺失。

南京的这位考生离家出走表明他自己是有忏悔心理的。担心自己高考成绩不理想,对不起父母对自己的期望。现在考分还没出来,毕竟高考出现的惊喜也不少,即使你觉得考得不好最终分数出来说不定会让你大吓一跳。更何况考上大学并不是唯一出路,其他出路说不定比大学的发展前景更好。我一直认为应该让高三学生来大学体验一周,让他们明白真正的大学时什么样子,很多小说中描写的美好大学生活在现实中并不存在。让高中生了解了真正的大学,不想上的趁早寻早其他出路,在高中呆着也是浪费时间和资源,那些还想考大学的也有了高考的动力,说不定会为了自己的大学更加努力,这样做两全其美,何乐不为呢?

那些高考失败的同学何尝不是一种幸运,更有时间和借口去寻找和从事自己喜欢的职业。
58#
 楼主| 发表于 2010-6-15 10:26:32 | 只看该作者
志愿填写风烟再起
高校招生宣传不得使用保证全部录取任选专业等承诺性语言!高校掐尖大战刚刚开锣,省招生办昨日发出紧急通知,以严厉措辞叫停高校保证录取的承诺。

高考刚结束,分数还没下来,但填志愿的问题又摆在众考生面前。一些高校为了争取优质生源,大肆宣传,利用种种优惠措施吸引考生。而招生办则要求各高校要实事求是地向考生和家长介绍本校有关情况和录取规则,不得作误导考生和家长的宣传和承诺,尤其不得说过头话,不得使用保证全部录取任选专业等承诺性语言,轻率承诺考生。高校和各招生办各有各理,最后迷茫的则是各考生。

大学是一个深造的地方,为了培养优秀人才,每个学校争生源是理所当然,因为学校要办好最重要就是生源,学校这个时候不宣传自己的招生政策还有什么时候?现在平行志愿改革了,但高校招生却依然按照一本、二本的体制来招生,分数多少决定了学校的等级,非重点大学要招收高分生源几乎是不可能了,学校自然要出招来争取好生源,发展中的非重点大学要跟重点大学抢,省内重点大学更要跟省外重点大学抢生源,学校对自身多做宣传并没有错。招生办作为一个行政机构,应该给学校多一些空间,而不是通过行政化的命令来限制高校,何况高校要顾及自身品牌和名声,不可能做一锤子买卖,如果招生承诺实现不了,到最后吃亏的还是大学自己。

但是,承诺过于绝对化也会造成一系列问题。可能会导致学生扎堆,平行志愿将带来分数扁平化问题,高分考生和低分考生都减少,中间考生显著增多,大家扎堆在相近的分数线上,给学校调剂专业带来很大压力。虽然高校有自主招生权,可以调控各专业招生计划,但调控是有限的,考生则是无限,如果几千人都蜂拥而至同个学校,学校如何消化?此外,平行志愿实施之后,多数高校招生按照11.05比例投档,这也意味着有部分考生是要被退档的,被退档的学生如何消化? 退档的话又和自己的承诺相冲突。处理好考生的志愿问题是十分迫切的。

有人把志愿填写比喻为第二次“高考”。志愿填错了再高的分数也白搭。高校的招生宣传应该根据实际,给考生一个正确的选择空间。
59#
 楼主| 发表于 2010-6-30 09:09:13 | 只看该作者
家长集体放礼炮是自愿还是被迫
近日,湖北仙桃多所中学为庆高考大捷,连放数小时礼炮、焰火。多位家长证实,为提高知名度,学校让考生家长燃放鞭炮焰火。家长碍于情面,不得已赴约。多位高中负责人称家长系自愿来校燃放,就算是奢华、扰民,每年也仅此一次,希望市民们多理解、宽容。
http://news.163.com/10/0627/08/6A61GLST00014AEE.html
随着高考分数的的下发,一些庆祝活动也随之而来,考生们通过在学校的努力考上了理想学校,学校的桥梁作用必不可少,因此很多家长和学生通过各种方式来感谢学校的培育之恩,学校当然也通过各种方式庆祝大捷,当然这也无可厚非,只是湖北仙桃所中学的庆祝方式特别且高调了一点。
在中国基本的重大活动的庆祝方式都是放烟花,这样的庆祝方式也是人们所默许的,但是我们却很少听到学校为庆祝高考胜利而燃放烟花爆竹的。这让我想起了一句话,外国用火药制造炮弹,中国用来放烟花,这可谓悲剧。但是这样的悲剧居然已经延伸到了学校这个神圣的学习殿堂,这是一个崇尚科学的地方可是也沦为了这种庸俗的地步。
其实高考结束很多学校都会采取各种方式庆祝,比如说酒楼爆满,KTV夜夜笙歌。只是这样的庆祝方式都是在暗地里进行,就算影响不好也没有被抬上桌面因此并没有引起众多人的热议。然而在学校燃放烟花确实新鲜,重点是这些烟花都是家长自己带去学校放的,名义上是自愿,但是很多家长都碍于情面而不得不去。虽然家长们都知道这样是奢华,并且还对空气造成严重的污染,和学校教育的保护环境大相径庭,但也是默许了。
从学校的角度来说,学校这样做无疑有炒作的嫌疑。抛开污染扰民不说,这样的炒作带来的影响也是相当恶劣,学校有精力家长有钱不如做一些更有实质意义的事,比如完善学校的基础设施,或是给学校添置一些有用的课外读物,相信这样的做法会迎来更多的赞赏而不是唾弃。
60#
 楼主| 发表于 2010-6-30 09:10:14 | 只看该作者
“天价餐”到底吃的谁的钱
近日,山东省粮食局一份餐厅的消费明细账单曝光,人均1000元的消费标准,12个人一顿总共吃掉14810元,被网友称为“天价餐”。山东省粮食局一位工作人员表示“没听说”。山东省纪委值班人员则表示,会立刻上网查询网帖,并交由相关部门处理此事。 (红网)
官员公款吃喝早已是司空见惯的事情,但是12个人一顿吃掉14000多元的情况还是很难看到。国家针对公务员的公款吃喝现象出台了许多措施,效果也有,但是不明显。上面新闻中的山东省粮食局的官员吃天价餐就是监管不严 的后果。身为粮食部门的官员,更应认识到粮食的珍贵性,在日常生活中也应爱惜粮食,杜绝浪费,但是一顿人均1000元的餐厅消费笔者怎么也看不出这是一种节俭的做法,当然,要是有人有那么大的胃口,一顿能吃那么多钱的干饭也就算了,但从餐厅的消费明细账单上我们可以见到,餐费是1000/位的标准,12人总共12000元。一壶“日照雪青”260元,一盒软中华118元,一瓶34度白趵精品198元。加上矿泉水、醋饮以及其它零碎消费,这顿饭总共吃掉14810元。这份账单消费时间为20081230日,而登记的宾客名字则为粮食局。根据知情人表示,就餐的除了山东省粮食局孟局长,还有粮食局两位副局长及3位处长。“百分百公款消费!”
前不久的南京市江宁区房产管理局原局长周久耕因抽150元一包的“九五至尊”被称为“天价烟局长”。相比而下,山东粮食局官员的 “天价餐”也毫不逊色。1000/位的基本餐费,近300一壶的茶水,这些无不表露出这顿“天价餐”的奢侈。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但是我国的农业却相对落后。粮食产量受自然等因素影响较大。官员们的一顿费,不知道是多少农民一年的收入。
官员对吃喝花费如此不在心上,也表露出相关财政报销政策的不合理。10多人的一顿饭竟然要花费一万多,这些看似很荒诞的发票不知已经被报销了多少。明眼人都能看出的奢侈浪费但是已然存在,其中的猫腻可想而知。“天价餐”不仅揭露出有关官员对自己“公仆”地位和“为人民服务”缺乏认识,而且好不心疼的花费巨资吃喝也反映了一种现象。当官员以浪费民脂民膏为乐,毫不顾忌人民的血汗,与人民的血肉联系早已断了。
“天价餐”不是花费官员自己的钱,他们不觉得心疼。但人民的血汗这样被他们挥霍,到头只会增加人民对自己的憎恶。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