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楼主: adm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闻语言的语用案例

[复制链接]
581#
 楼主| 发表于 2018-6-9 15:45:51 | 只看该作者
【案例】文字
文字,既是营造假象的工具,又具有直抵人心的力量。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仅有语言是不够的,还得有文字的往来。文字,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一个人的品质流露。——魏剑美

编辑:杨琦钜
582#
 楼主| 发表于 2018-6-9 16:20:26 | 只看该作者
【案例】修辞
西政赋

征文
西政赋
侯建刚

歌乐涛涌,嘉陵激荡,丰碑伫立,天高地广。巴渝圣地,泱泱要方,群峰葱茏,涟波绿长。西临川蜀,东接楚湘,北眺秦陕,南瞰黔广。据山岳之峻隘,扼江河之险廊。创人文之高地,守法道之纲常。
庚寅新岁,乾坤流转, 硝烟甫散,建国定邦。将校弃马,战员收枪,挺进歌乐山下,垦政法之荒地,驻足烈士墓旁,砌学苑之瓦墙。摘血染之徽领,脱泥汗之戎装。奉墨卷于晨昏,执鞭笔于课堂。为治国育英才,为新政织法网。秉英烈之宿志,圆先贤之厚望。
怎可奈,十年浩劫,祸从天降,妖鬼猖行,人性迷丧。斯文扫地,鸿儒失香,院校废弛,法苑凄荒。
幸慰哉,冬尽春来,惊雷炸响,百废待举,改革开放。抖落旧土封尘,府第新颜重彰。聚流师于乡野,纳学子于八方。浇甘露于冻土,植幼禾于沃壤。培法界之精英,造家国之栋梁。沸青春之热血,扬人生之理想,抱鸿鹄之壮志,引云燕之亮嗓。父子成同学,母女为邻窗,求索真至理,推恋形而上。
院尊儒雅惜才,不乏仁心柔肠,师宗满腹经纶,每有彩妙呈堂。传圣道于莘子,继绝学于郊乡。民刑商经举目,宪学要义领纲。朗朗书声,每伴日起月落,谆谆诲言,不计风来云往。春日苦短,难觅学海之飞舟,冬夜叹长,好取书山之奇章。精析希罗欧美之经典,沉钩秦汉唐宋之宝藏,深掘限权保民之法理,冥索民富国盛之伦纲。格物致知,温故而常新,知行合一,善思而不惘。文韬武略,系苍生之安危,雄才大志,担天下之兴亡。替天行道,当置书剑行囊,为国疗伤,早备济世良方。
博学笃行,厚德重法,校训日夜盈耳,如佳音不绝绕梁。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共识须臾相随,似心髓永志难忘。
丹炉练就法眼,群雄仗剑各往。贫者坚守底线,不坠云志,达人指点江山,信马由缰;隐士皓首穷经,形骸放浪,显君仰观俯察,奔走过往;朝员洁身自好,从善如流,野鹤不废儒释,偏好老庄;学儒大义凛凛,字正腔圆,商贾惠爱苍生,诚信至上。然莫道身居何处,休言呈何境况,安身立命,皆秉承西政精神之血脉,建功立业,咸怀抱青春励志之梦想。
少年志,天下强,法道明,国运昌。治大国犹如烹小鲜,兴中道何惧涉重洋。关山飞渡,洒甘霖于万方,高屋建瓴,取危卵于倾墙。
环顾当下,千钧一刻,波危云譎,蛰伏变量。重重弊端,累累乱象。改革洪声再起,誓言背水一战,险域惊涛骇浪。朝野同心思变,何辞壮士断腕,涅槃人心所向。重整山河,忆商鞅之变法,思安石之鼎新,览环球之风云,顺文明之向往。推陈出新,慕尧舜之昌治,梦汉唐之盛强,举千秋之金樽,歌万民之安康。远眺当须首登高,丰硕犹应先拓荒。治国有赖律法举,兴邦难弃理性扬。
兖兖诸君,手足同窗,岁月催人奋进,征程东风激荡,铁肩堪当圣道,任重何惧路长。再沸青春热血,张扬少时梦想,巾帼不让须眉,男儿生当自强。或单骑闯营,直取上将之宝囊,或百舸竞发,尽览无限之风光。戮力同心,奏民富国强之交响,奋发突进,饮千秋万载之佳酿。
六十四载,桃艳李芳,斗转星移,天阔地广。故园旧貌新颜,母校一区三场,百师千员万生,纵马学原拓疆。硬件业已优卓一流,软件亟待升级补强。当慧具国际化之视野,睿拥专业性之目光,惴怀旷世大家之夙愿,豪发天下名学之志向。传承古今贤达之箴言训教,积淀中外名家之妙语华章,追逐文化脉流之洋洋大观,趋同文明顶上之浩浩风向。大兴民主学风,广导博学才智,苦习经世条律,笃定强国梦想。乐学善教,打造传道授业之高地,精耕细作,浇灌智德报国之域场。有容乃大,乐呈自由思想之圣殿,海纳百川,喜筑学术沧流之华堂。
赞曰:歌乐松涛催梦翔,青春热血正飞扬。学园风起邦俊秀,法苑云涌国栋梁。弱冠萦情社稷累,骚人宿命苍生忙。天地悠悠多少事,一马十鞭任由缰!



2014年4月6日
(注:本文由78级师资班侯建刚执笔,78级部分同学共同修改完成。)

《西政赋》后记:
重返歌乐山伊甸园——《西政赋》出炉的前前后后

经过历时十天,七易其稿的修改,《西政赋》终于定稿了。回想这十天的经历,仿佛回到了三十多年前的歌乐山下,那是一个激情燃烧,理想飞扬的青春岁月,是一个热血报国,担当天下的黄金时代。我们梦牵魂绕的歌乐山,是一群无邪男女学艺修炼的伊甸园,是一群青春少年的意气风发的人生出发点。
“西政七八级”,这个被称为教育界、司法界“不可复制的神话”的概念,每每想起,总令人不由得热血沸腾。他们与改革开放同时学海起航,与社会的发展同步前行,与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息息相关。三十多年来,在中国社会的经济发展,政治进步,法制建设的每一个重要时期,重要阶段和重要场合,都有“西政七八级”人的精彩闪现。“西政七八级”不乏热血男女,敢于担当,敢于发声,敢于有所作为,是他们显著的特点。要撰写《西政赋》,讴歌西政精神,七八级责无旁贷,当仁不让!
3月28日一早醒来,看见微信群上有母校公开征集《西政赋》的《通知》,《通知》至少被四位以上的同学转发,贺卫方、李庆、张飞舟、刘琳等一大批同学在78级微信群《歌乐台》内进行了长时间的热议,大家一致认为,七八级应该写一篇有分量,能反映七八级精神风貌的作品出来,而且都提议让我试笔拿出初稿。
看了《通知》和同学们的热议,我不由热血沸腾,激情澎湃,跃跃欲试的冲动难以自己。我知道,这是七八级众心所向。我虽也算饱读诗书,才思敏捷的一介书生,但我平生从未作过赋,生怕有负众望。这无疑是一个严重的挑战,但一想到身后有同学们的支持,我决定接受挑战,超越自我,七八级人的血性就是:不惧挑战,当仁不让!
我有这样一个认识:在中国浩若烟海的古文中,王勃的《滕王阁序》是永垂不朽的巅峰,这篇出自二十岁少年之手的赋文,激情之丰沛,立意之高远,行文之大气,辞语之华丽,让人荡气回肠,心旷神怡。我读过不少于三百遍,至今还常被手中,时常朗读。“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我能写出妙文华章吗?此时的我心里无底,但激情在涌动。不由想到了“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征”的豪迈,想到了越王勾践的“投醪壮军”的悲壮,想到了千里走单骑,温酒斩华雄的快意,于是写了一首《壮军行》的明志诗:“拙才受命作赋行,深恐胸无百万兵。敢将碧血饮长剑,班师投醪待酬军”!我惴惴不安地表示,两周内拿出初稿。
刘琳提议:“歌乐台可组团来写,侯建刚可执笔写出初稿,贺卫方、李庆、张飞舟等同学补充,谢瑞生、张广兴来作技术规范。”她还对我特别抬爱,说:“侯建刚的特点是知识面广,有激情,词汇多,又是快手,对学校的历史很了解”。张飞舟特地推荐了位于武汉南湖之滨的中南民族学院的《南湖赋》。李庆当即抛砖引玉,写出了“鼎定中原,大军西进。刘邓高歌,入主重庆”的开篇辞,大气磅礴的文字里,洋溢著沸腾的热血!受其感染,我韵出了“歌乐松涛,风韵悠长。嘉陵疾水,浩浩荡荡。巴渝圣地,华夏要方。西邻川蜀,东连湖疆,北眺秦陕,南瞰黔广”的开篇辞,期待同学们共同来为《西政赋》定一个调。刘琳立即加以肯定和鼓励:“就是要有这样的气势,也只有你才有这样的气场!找外人写,会少了一份对母校的感情,也把握不了西政人的家国情怀”。周圣言、祖玉琴都给与鼓励:“按自己思路,一鼓作气写出再说”。李伯侨也给我打气:“老侯:拜托了!来个有78特色的东西,让我们的师弟师妹们知道:我们七八级师兄师姐永远都是最棒的”。
3月28日,进展顺利,到中午,已写出约500字,到晚上11点已写出近1000字,我试着胆子向大家报告:“争取明日交出引玉初稿”。本人一辈子精力旺盛,每天早上四、五点起床。现而今满脑子的《西政赋》,更是寝食难安。次日凌晨3点过又开始挑灯续写,到了9点35分,完成初稿。前夜广州暴雨,刘琳关机,我的文章上网处理,全仗她的帮助。初稿发不出来,我很着急,众多欲一睹为快的同学也同样着急。这时,屈学武站了出来,指导我将文章发到扣扣上,再由她转到群上。
两分钟后,游健发出感言:“读了侯建刚的《西政赋》,吃惊不小,这还是我认识的那个侯建刚吗?那个侯建刚充其量是个举人,这个绝对是殿试三甲”。刘琳也立即说道:“写得真好!这算是毕业后再给母校交的一份答卷”。李庆也不吝赞词:“如此宏辞,岂一日之神功?如何完善,须戒饮后再谈!无兮之赋,有龙之象”。杜万华连用了三个感叹号:“建刚辛苦了,好赋!!!”。洪绍泉大加鼓励:“一日成如此鸿篇华章,可见贤弟文字功底之坚、知识面之广阔、思想之深邃。好文章”。张飞舟笔书华章:“建刚之赋:文采飞扬,万千气象;随性道来,恣意汪洋;疏而不漏,华实皆彰。堪称佳作”。贺卫方高度评价:“气韵生动,美不胜收。建刚兄好文”。周圣言以藏头诗赞:“侯兄大才,建功於赋,刚柔相济”。谢瑞生更是诗兴大发,写出了“七绝:喜读建刚《西政赋》:一气呵成力作存,倾流天韵万山呑。低声高远莘莘子,歌乐铸成西政魂。”……
在接下来的五、六天里,同学们对文章发表了大量真知灼见的修改意见,为的是将《西政赋》修改得一好再好更好。张飞舟、贺卫方、闫欣、崔建伟、侯建中、莫家齐、叶安民、谢瑞生、李伯侨、宫明海、尹申平、陈光龙等十多位同学,反反复复地提出良谏,逐句逐子地发表意见、建议。
同学们求真务实,热忱严谨的参与,令我十分感动。我每晚十一、二点入睡,早上四、五点钟起床,对大家的每一点意见,建议,都恭敬有加,认真思索,反复推敲,尽最大努力加以完善。我向大家表白了自己虔敬、谦恭的态度:殚精竭虑而心交力悴,广纳良谏而从善如流;精雕细酌以推陈出新,高屋建瓴以意达辞秀。有感于此,我写了一首《作赋思感》以表心声:“拙赋一出百家激,苦言良谏风云起。西政魂魄绕梁渡,七八心髓忧患系。精雕细啄求雅字,千锤百炼索佳句。传世华章须浴火,纵览天下王者气!”
在整个创作修改过程中,刘琳堪当头功,她身兼组织部长、后勤部长和技术总监的重任,不辞劳苦地将每一次修改后的新稿及时呈现给大家。可以说,没有刘琳的奉献、辛劳,就没有今天呈现在众人面前的《西政赋》。
《西政赋》被人发到了网上,引起了各方人士的广泛关注,评论、赞扬、转载、浏览的人成千上万,母校宣传部的小周主动与我联系,希望尽快拿到定稿。那些天,刘琳的空间成了人们造访的热土,以至于她发出了这样的感叹:“完了!西政赋还没发,网络上就一片喝彩声!”
对于《西政赋》,网友评论道:“大气,深厚,高大上,让人激情澎湃,酣畅淋漓,大气磅礴,太棒了!好美!好词赋,妙文章!概括精辟,叙议恰当,仿古体例,推陈出新,气盖天地,惟妙惟肖!”……
《西政赋》成了七八级的集结号,令人血沸心涨,我深知,能代七八级发声,是一种不可多得的殊荣,平生也许就只此一次了!有道是:拙赋出世赖七八,众志成城催妙花。英才济济聚华堂,会当绝顶小天下!
侯建刚写于2014年4月13日

来源:侯建刚  西政七八级歌乐台

https://mp.weixin.qq.com/s/NhD-BZSlKaop58A9lo4WeA

编辑:杨琦钜
583#
 楼主| 发表于 2018-6-10 21:35:17 | 只看该作者
【案例】修辞
足球这种语言|2018高考作文拟作
编者按:2018年高考作文题已经揭晓,如果是你参加高考,你会怎么写?从2016年起,荔枝锐评每年都会邀请作者来写“高考作文”,今年我们同样也策划了这样一组“作文”。你给他们的“作文”打几分?欢迎关注荔枝锐评今天的这组策划,并在评论里告诉我们。

即将到来的世界杯,很多媒体又宣传说这是“球迷的节日”了。但是,一来集中在30多天看60多场晨昏颠倒的比赛,对大多数要上班或上学的人来说不啻灾难;二来随着足球转播网络化,周末看遍欧洲高水平联赛的真球迷,已经不再把世界杯当大餐了,比如有谁会半夜爬起来去看一场巴拿马对突尼斯的比赛呢?
所以,说句讨打的话,世界杯倒像是成了伪球迷的试金石,很多平时根本不看球不踢球的人,忽然煞有介事地讨论世界杯下一步的走势。
这恐怕是因为,简单和通用,让足球成为了世界语言。哪怕四年一次,任何人——不管水平如何——照样可以很快拾起记忆,并迅速代入角色。
语言是有个性的,很多人喜欢足球正因为这种个性。在足球语言中,强队风格迥异已是公论:巴西热情奔放、德国严密严谨、英格兰绅士优雅、阿根廷激情似火,即使我们的近邻日韩,足球风格也有比较强烈的民族特色,日本认真精致,韩国韧性十足。不夸张地说,真球迷从踢球姿势和肤色就能大体判断出此人来自何方。
语言的主要功能是交流,政治家利用足球这种语言向民众表达自己的好恶,传达自己的感情,此乃庙堂之高。最典型者如德国总理默克尔,每到世界杯,一身鲜艳的服装总能让记者们谋杀菲林,好事者还能用占星术和默克尔的衣服颜色折算出德国队胜负,这些舞美无疑让严肃冰冷的政治成为轻松谈资。
语言是有逻辑的,足球世界同样有很多看似奇怪却很正常的逻辑。比如我们经常看到总人口仅仅几十万上百万的国家驰骋世界杯,就会自然地把“自家孩子”中国队拉出来批判一番,很多人对此乐此不疲。的确,冰岛、克罗地亚这些国家虽然小,却足球实力超群,看似有悖常理,其实符合足球逻辑。足球人口不同于自然人口,而应该是长期关注并身体力行这项运动的人口,足球水平和足球人口正相关。明白了这个逻辑,就更能理解足球语言的妙处了。
最后,语言是非功利,中性的。足球水平和热爱程度并不完全成正比,在竞技水平层面,足球世界有排名有锦标,但足球和语言一样,同样有发自内心的需要。去过两次老挝,对该国遍布全国、几乎每个村寨的足球场印象深刻,这些简陋到搭两根木头做球门的球场,能看到很多孩子在上面快乐开心地踢球,哪怕他们的国家队根本挤不进世界杯,也并不妨碍他们使用和享受足球这种语言。因为除了成绩,真的还有热爱。

2018高考江苏卷作文题: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花解语,鸟自鸣,生活中处处有语言。不同的语言打开不同的世界,音乐、雕塑、程序、基因……莫不如此。语言丰富生活,语言演绎生命,语言传承文明。”

更多高考作文:

反其道而行?不,只是看到了被忽略的数据|2018高考作文拟作

确认过眼神,我们都一样|2018高考作文拟作

从深圳到雄安:标语变化与时代风潮|2018高考作文拟作

从“被需要”中窥探价值的升华||2018高考作文拟作

编辑:杨琦钜
584#
 楼主| 发表于 2018-6-14 10:52:13 | 只看该作者
【案例】词语



编辑:付莎莎
585#
 楼主| 发表于 2018-6-16 16:31:00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编辑:付莎莎
586#
 楼主| 发表于 2018-6-16 19:18:24 | 只看该作者
【案例】断句与语法

断句.jpg (92.45 KB, 下载次数: 84)

断句.jpg
587#
 楼主| 发表于 2018-6-18 20:08:39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45个新闻标题的错别字,媒体人需要谨记!


作为新闻工作者,语文功底是必不可缺的专业素养。而其中,发现和避免错别字则是基础的要求。但是在实践中却出现了一些明显的错别字现象,要更加细心并引以为戒。

下面45个新闻标题里,有不少是常见的错别字,你能找出来吗?

■头版头条第一字就错了,不应该!卯足应为铆足


■戮力应为勠力


■脉博应为脉搏


■惟有应为唯有,奋辑应为奋楫。


■青萍写作青苹也不对,pin应为草字头下加频


■当属应为当数


■就序应为就绪


■直升飞机应为直升机


■碳烤应为炭烤


■不知所踪应为不知所终


■不依不挠应为不依不饶


■渡汛应为度汛


■雪中送的什么“碳”,一氧化碳吗?


■防范于未然应为防患于未然


■有失偏颇应为失之偏颇


■亲睐、亲赖都不对,应为青睐


■锥心泣血应为椎心泣血


■金钢钻应为金刚钻


■综合症应为综合征


■蛰伤应为蜇伤。另外,海蜇不能写成海蛰


■秸杆应为秸秆


■成型应为成形


■抓现形应为抓现行,做案应为作案。这个题目的问题好像还有不少,大家看出来了吗?


■作客应为做客


■名至实归应为实至名归


■通讯应为通信


■唇枪舌战应为唇枪舌剑


■懵了应为蒙了


■换档应为换挡


■台帐应为台账


■枉顾应为罔顾


■年愈古稀应为年逾古稀


■绣花确实需要花工夫,但是更得下功夫。


■鱼目混杂是个杂糅词


■一言不和应为一言不合


■收关感觉像闭关修炼刚结束一样,收关应为收官


■布署应为部署


■刮蹭应为剐蹭


■粘性应为黏性


■怪不得恒大那么厉害,都请老道了!


■无极是不是很无敌?!应为无级


■作文章应为做文章


■严正以待应为严阵以待


■趟出应为蹚出


■擎画应为擘画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gX6mp0fvYk9sLAlUkJPONA
编辑:尹芳芳
588#
 楼主| 发表于 2018-6-20 08:27:02 | 只看该作者
【案例】修辞

贸易战终将影响中国道路

徐瑾:中国改革开放后的产业升级与技术进步,离不开国际经贸秩序的接纳,美国立场转化可谓40年来未有之变局。


更新于2018年6月19日 05:42 FT中文网财经版主编、经济人读书会创始人 徐瑾  



6月15日,中国端午假期,不仅是世界杯足球飨宴,也是中美贸易战尖峰时刻。

在国内外猜疑声中,美国表示按照原计划,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随之,中国商务部明确回应,表示中国将强有力回应,将采取同等规模、同等力度的反制措施。

美国关税如约而至,中国如何应对?

第一,中美仍旧有谈判空间。


先看美国条件。根据美国贸易代表声明,中国关税清单包含两个序列,第一批加征关税产品总计340亿美元,征税措施从7月6日开始生效,另外160亿美元商品仍在评估之中。根据其声明,最终名单包括1,102个产品系列,包括机器人、航空航天、工业机械和汽车,而手机和电视等消费品不在名单之内。

关税结果并不意外,意外倒是这次关税并不是马上实施,仍旧需要程序。虽然7月6日看起来很近,所以其实还有时间,也给双方进一步谈判预留了空间。


关于美国方面,应该厘清其思潮变迁。过去外界一直渲染特朗普积极计划对中国开征关税,其实现在情况不完全如此。特朗普不喜欢中国很多顺差,但是如果中国表示愿意做出改变,其实他是愿意谈判,很多信息显示他对于开征关税的态度表现得并不是那么情愿。

目前主张关税的核心人物是美国贸易代表莱特希泽,他一直是强势鹰派。过去他就认为中国加入WTO之后没有兑换承诺,多次表达过不满,典型就是在2010年国会证词,呼吁行动的口吻很能代表美国的强硬思潮。

如今,他是那个主张撕开中美贸易中“创口贴”的人,关税就是露出的“皮肉”。

除他之外,美国官僚系统的跷跷板其实也在起反制作用。基本来看,美国采用强硬路线是中长期趋势,但是从商业角度反对强硬的声音也还有,比如财长史蒂文•姆努钦(Steven Mnuchin)与商务部长威尔伯•罗斯(Wilbur Ross)。从美国财政部角度,一直对华相对温和,而商务部也希望控制贸易战范围,目前贸易战走向剧烈,看起来贸易代表话语权加大,但是这未必是不变的趋势。

最后,值得注意的,特朗普和其内阁的决定权虽然绝大,最终还是要考虑国会力量,尤其中期选举在前,贸易战解决需要智慧。

第二,中国如何应对?

中国应对,当然是大家更为关心的话题。

目前发出声明来自中国商务部,其表示深表遗憾,“美方置双方已经形成的共识于不顾,反复无常,挑起贸易战。此举既损害双边利益,也破坏世界贸易秩序,对此中方坚决反对。”

更进一步,表示并不想打贸易战,“但面对美方损人不利已的短视行为,中方不得不予以强有力回击,坚决捍卫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坚决捍卫经济全球化和多边贸易体制。我们将立即出台同等规模、同等力度的征税措施,双方此前磋商达成的所有经贸成果将同时失效。”

无论刘鹤谈判还是罗斯来中国,中方给出的承诺都是相对优厚的,比如外媒报道承诺每年增加约700亿美元的美国农产品和能源进口。

但是这有前提,那就是要美国放弃征收新关税为前提。这大致是中方的底线,是保护出口,买东西买多少可以谈,但是贸易战不想打,不过如果有关税战,将会对等。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态度一直措辞表示得强硬,其实做法倒是以谈判为主,比如在商务部给出回应之后,国务院正式公布推动外资政策(《关于积极有效利用外资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在市场准入、投资便利化、投资促进、投资保护、区域布局、国家级开发区创新等方面给予措施。

这一应对相对务实。不过从历史经验来看,如果表示出来的言语强硬误导民间判断,虽然决策权集中,但舆论压力也很可能限制政策空间。

第三、未来局势将会如何演变?

未来中美之间贸易纠纷,不仅仅在于7月大限的关税,更在于彼此重新定位彼此关系,敌人还是朋友,伙伴还是对手?

从民间视角而言,中美贸易战对中国的影响可谓方方面面,利弊并存,并不仅仅如有些朋友期待借助入世重启改革那么简单,也许对于消费者有利,但是对于生产者也意味着更大压力。2018年5月份经济数据并不好看,按照我的估算,下面两个季度可能会更难看,如果贸易战再“履约”开打,形势会更更难看。按照过去的惯性,政策刺激是难免的;不过2009年殷鉴不远,确定基本四万亿那种大规模刺激不会再有。如果是这样,贸易战将会进一步推低中国经济表现。

目前通过贸易战以及朝鲜问题等系列举措,特朗普的打法其实很明确的了,就是给出底线,强硬坚持,不断增加压力,但是如果对手给出好的回应,还是可以谈判,一系列举措背后,其实是对于美国实力的自信。

而中美实力的差距,当下基本可以明白厘清,对中国而言,能谈不打,能小打不大打,都是好事。

结语:在计算之外,如何要看到更大格局?

贸易战是经济事务,但不能就经济谈经济,更应该从外交、政治、历史等角度来审视贸易战,过去经验能带给我们什么?经济人读书会近期主持“我们如何阅读贸易战”的线下活动,几位导师书友分享不同看法(全文直播在《徐瑾经济人》公号)。

北京大学苏剑教授从军事战与经济战对比指出,贸易战和军事战争不太一样,军事战是以国家为单位打的,本国内各个阶层的利益基本是一致的,贸易战在本国内各个阶层的利益是不一致,比如提高关税保护了美国企业,实际也伤害了美国老百姓的利益,“中国的企业和美国的消费者也成为了一条线上的蚂蚱。特朗普站在美国国家的角度打贸易战,结果它既是两个国家之间的战争,也是两条线上的蚂蚱之间的战争。”

如果说苏剑老师代表了过去几十年的全球化上升的乐观态度,当下局面也让人联想曾经的一战时刻。《枢纽》一书作者施展从凯恩斯对一战分析出发,强调在经济单元和政治单元不重合的前提下,经济问题引发的政治问题会造成巨大的后果,想办法去消除这种不重合是当下思考的方向。对比之下,经济人读书会书友苏琦认为过去认为的“神话”——即经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就不会打仗,在一战中就破灭了,当下全球供应链、产业链、利益链如此深度咬合,看起来和一战不同,其实很可能相互依赖越深,造成彼此的脆弱性越大,造成彼此提防的局面。

除了经济视角,政治视角如何看待贸易战?中央党校的蔡霞老师在经济人读书会活动最终总结,中美贸易战经济只是表象,背后的实质包括了政治,而中美贸易战的提起和发生和中国国内政治层面的变化是有很大关系的。

这是基本面,决定了未来走势。如何理解贸易战,本身就决定了贸易战的走势。从这个意义上看,中美贸易战绝不仅仅是经济影响,也绝不仅仅是国际影响。放长视野来看,改革开放之后40年,中国经济一直在一条大致顺利的道路上狂飙猛进,其背后的实质,是产业升级与技术进步,而这两者都离不开以美国为主导的国际经贸秩序对中国事实上的友好与接纳态度。

说到底,首先,40年来技术进步的最大源泉来自中国产业链整合进国际经济合作网带来的技术转移,不论这种转移是通过外国直接投资、加工贸易、山寨还是以市场换技术;其次,产业升级对内依赖急行军般的固定资产投资,对外依赖国际市场对中国产能的接纳与国际分工网络对中国产业的衔接。这一过程中,中国将人力成本以及其他成本极低的优势发挥到极致,整合了整个东南亚同一产业网中的所有国家,顺利成为世界工厂。

对美国而言,这一过程符合比较优势原则,美国经济本身也从中获利匪浅——前提是,中国经济模式不会影响到美国经济的运作机制,中国在地缘政治战略方面不会成为美国的对手,否则,再大的经济利益都不足以说服美国(以及西方整体)“滋养”潜在的敌人。不幸的是,以莱特希泽为代表的强硬派得出了相反的结论,不再认可中国以目前这种方式运行全球经贸关系对美国是利大于弊。这一判断,真正说明了美国对中国贸易战态度何以总是出乎意料的强硬。不得不说,这是中国改革开放40年来最大的变局,也是最大的挑战。

这是影响我们几代人未来十年的大事件,变化仍旧在持续,值得每个人持续关注。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作者亦为经济人读书会创始人,近期出版《白银帝国》、《不迷路,不东京》,公号《徐瑾经济人》。

http://www.ftchinese.com/story/001078059#s=d
589#
 楼主| 发表于 2018-6-20 09:05:15 | 只看该作者
【案例】修辞-借代

美国驻华大使馆  
6月19日 16:44 来自 微博 weibo.com
美国分子生物学家:转基因食品有害吗?美国著名的生物学家Nina Fedoroff接受《雾谷飞鸿》的采访,解释了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已经得到保障的原因。在美国讨论转基因食品时经常用到“debate”(辩论)这个词。难道辩论的问题都有争议?为此我们问到Fedoroff教授在这个问题上到底存不存在分歧。Fedoroff教授说,“美国科学家不是大概达成了共识,而是完全达成了共识的。所有觉得转基因有危险的科学家都不是生物学家,都没有接触过转基因技术。” O网页链接  °美国分子生物学家:转基因食品有害吗?


安吉莉娜petervv520:641家祖坟在哪?我带根撬……有谁愿意一起的?

爱斯基摩榴莲:刘士余刘主席,你对中国股民太不负责任了

ioio剑客:刘死鱼该灭亡了

骤雨打新荷999999:64174

用户3895556483:641748

oio剑客:正奸会坑股民


https://weibo.com/1743951792/Gm640f8Qa
590#
 楼主| 发表于 2018-6-20 09:30:05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