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楼主: adm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媒体行政管理案例集锦

[复制链接]
551#
发表于 2021-5-10 14:32:43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关于腾讯手机管家等84款App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情况的通报
近期,针对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App非法获取、超范围收集、过度索权等侵害个人信息的现象,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App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行为认定方法》《常见类型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必要个人信息范围规定》等法律和有关规定,组织对安全管理、网络借贷等常见类型公众大量使用的部分App的个人信息收集使用情况进行了检测。现将有关情况通报如下:
一、安全管理类App情况(见文章链接)
二、网络借贷类App情况(见文章链接)
三、工作要求
  针对检测发现的问题,相关App运营者应当于本通报发布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完成整改,并将整改情况报我办,逾期未完成整改的我办将依法予以处置。
  联系电话:010-55635853
  电子邮箱:Appzhili@cac.gov.cn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2021年5月10日
来源:网信中国
编辑:何晓琴
                                                     

552#
发表于 2021-5-14 13:23:05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浙江广电局:浙产电视剧播出前核查演员片酬
国家广电总局官网3月13日消息,浙江广电局多举措推动电视剧片酬管理,其中提到,要加强日常监管,建立“一剧一承诺”制度,对已备案公示剧目,组织制作方主要负责人学习规定并作出书面承诺。此外,浙产电视剧在播出前,均提醒播出机构对演员片酬作进一步核查,确保片酬合法合规。
来源:澎湃新闻
编辑:何晓琴
                                                     

553#
发表于 2021-5-29 01:36:11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齐了,脸书也遭欧盟反垄断调查

  “欧盟第一 次盯上脸书!” 德新社27日报道称,欧盟委员会将对脸书涉嫌违反竞争法展开正式调查,以裁定这家美国科技集团是否在分类广告领域削弱竞争对手。在被称为FAAMG的美国五大科技巨头中,脸书此前是唯一-- 家尚未受到欧盟正式反垄断调查的。欧盟已经对微软、亚马逊、苹果和谷歌展开过涉及反垄断或侵犯用户隐私方面的调查。据脸书高层人士透露,正式调查将于几天后启动。
  自2016年以来,脸书一直在运营其线上交易服务“交易场”。用户在其中无需支付任何费用就可以买卖家具、自行车等。但是这一服务遭到竞争对手的控诉。欧盟官员此前已向脸书及其竞争对手发送过三份相关调查函,询问脸书是否通过向其用户免费推广“交易场”服务,扭曲分类广告业务市场。欧盟还质疑脸书在收集的海量数据中获得不当利益。
  去年,脸书曾对欧盟监管机构发起诉讼,认为欧盟的调查侵犯员工隐私。但许多观察家认为脸书已“无处可逃”。.数据显示脸书仅在德国二手分类广告中就获得约20%的市场份额。如,果欧盟最终裁定脸书违规,脸书将被要求改变其商业行为,否则将受到巨额罚款。
  尽管如此,英国《金融时报》27日援引消息人士称,法国和德国仍认为欧盟对美国数字巨头“态度过于软弱”。对此,欧盟立法者正在制定-项被称“Gafam法"的监管条款,旨在对美国几大科技巨头进行更严格监管。几周前,负责数字政策的欧盟委员会执行副主席玛格丽特.韦斯塔格指责苹果通过向竞争性流媒体服务收取高额费用来扭曲竞争。欧盟还对亚马逊提出起诉,理由是据称去年夏天亚马逊在其平台上歧视了较小的竞争对手。


来源:环球时报

编辑:古凤



554#
发表于 2021-6-7 11:45:52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美司法部不再寻求司法手段强制获取记者通讯记录

  美国司法部6月5日(星期六)表示,将改变长期的做法,在调查机密消息外泄时,不再寻求获取记者的通讯记录以得到有关泄密源头。
  据路透社报道,美国有线新闻网CNN和华盛顿邮报曾表示,前总统特朗普政府的司法部曾试图获取他们部分记者2017年有关报道的电话记录。纽约时报也表示,特朗普和现任总统拜登的司法部都曾秘密通过法律手段获取该报4名记者的电邮记录,并向高层颁布禁令,不得披露事件。
  拜登总统上个月表示,不会允许司法部扣查记者的电话或电邮纪录,称任何此类做法都是错误的。
司法部发言人科雷(AnthonyColey)在一个声明表示,司法部已完成对所有仍在进行中的泄密调查的审查,将按照总统指令,不会在泄密调查中寻求强制性法律程序,从媒体成员那里获取消息来源的信息。
  白宫也在声明中表示,在泄密调查中发出传票获取记者的消息来源记录不符合拜登政府的政策。白宫发言人莎琪表示,司法部已再次确认今后不会再使用这种手段。
  前总统特朗普与主流媒体的关系紧张,他曾多次公开抨击这些媒体和记者的报道是“假新闻”。

来源:法国广播电台
编辑:何晓琴

555#
发表于 2021-6-8 10:21:14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Google滥用网路广告市场优势 遭法国罚74亿
  (法新社巴黎7日电) 法国市场竞争监管当局调查发现,美国网路搜寻巨擘谷歌(Google)滥用投放网路广告的市场优势地位,今天对Google罚款2亿2000万欧元(约新台币74亿元)。
   这也是欧洲当局对Google采取更强硬立场的最新行动。
   法国竞争管理局(Autorite de laConcurrence)认定,Google对自己的广告拍卖服务AdX和即时拍卖平台Doubleclick Ad Exchange给予优惠待遇。
   自从Google重新整并旗下Google Ad Manager品牌后,试图在网站或应用程式使用与Google竞争平台投放广告的客户经常会发现,他们支付的费用要高于使用Google服务的客户。
   法国竞争管理局说,Google没有对调查结果提出异议,并承诺改变营运作法,包括改善与第三方广告投放供应商的互通性。

来源:法新社
编辑:何晓琴


556#
发表于 2021-6-9 12:13:51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法国对谷歌开出2.2亿欧元罚单
   新华社巴黎6月7日电(记者陈晨)法国竞争事务监察总署7日发表新闻公报说,因美国谷歌公司滥用在互联网广告市场的主导地位,该机构决定对其罚款2.2亿欧元。

   公报说,监察总署经调查后认定,谷歌为自己的在线广告交易服务提供了竞争优势,损害了竞争对手和广告发布商的利益,谷歌有关做法性质“十分严重”。

   公报还说,谷歌对这一罚款决定没有提出异议,并已承诺做出调整,包括改善互联网广告平台运作方式等。

   谷歌当天发表声明说,未来几个月,公司将进行相关测试和调整,并致力于与各地区监管机构合作,投资新的产品和技术,为发布商使用其平台提供更多选择。

   新闻集团、法国《费加罗报》和比利时罗塞尔集团2019年向监察总署提起控诉,称谷歌的不正当竞争行为令其蒙受损失。2020年11月,《费加罗报》撤销控诉。


来源:新华网

编辑:何晓琴

557#
发表于 2021-6-10 12:29:53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拜登撤销了对TikTok和WeChat的禁令,但又发出一条新指令
据《华尔街日报》当地时间9日上午报道,拜登签字废除了特朗普曾签署的有关TikTok和WeChat的行政令,并以新的行政令取代。这是拜登再一次推翻特朗普时期的一项“政治遗产”。
但美政府官员称,TikTok将由政府审查跨境交易的工作组,对其进行新的审查。
《华尔街日报》报道截图
拜登签署的新行政令,责令美国商务部在最新供应链安全规则下,评估那些与中国等“外国对手”有关联的应用软件,并且“采取适当行动”。

据白宫披露的资料,拜登要求美国商务部评估特定的软件,这些软件“由外国对手拥有、控制,或受其管辖的人员设计、开发、制造或提供,且可能会带来不应有的、或不可接受的风险,危及美国国家和民众安全。

新行政令还为“可能给美国国家安全和民众数据安全带来威胁的软件”,提供了识别和评估标准。在这套标准下,当一个应用软件发生如下行为时即可被认为“有更大的风险”:应用软件与外国敌对军事或情报活动的人拥有、控制或管理的应用程序发生交易行为;参与恶意网络活动;与收集敏感个人数据的应用程序发生关联。

特朗普在任时,曾签署过针对WeChat和TikTok的行政令,禁止软件在美国地区下载和交易。针对TikTok的行政令,还悍然要求字节跳动将TikTok在美国等国的业务出售。

然而,相关禁令先后被新任政府出手阻挠——2月10日,美国政府要求联邦法院暂停对TikTok的禁令;1天后,WeChat禁令也被以相同方式暂停。

当时,拜登政府表示,正在研究一个综合性的数据安全保护方案,同时正在评估上届政府的行动,以确定“特朗普提到的国家安全威胁是否要继续完全禁止”。

美政府官员透露,TikTok将由政府审查跨境交易的工作组对其进行新的审查。《华尔街日报》认为,此举是美政府逐渐明朗的对华政策的最新风向,这代表其对中国经济和地缘政治实力采取更强硬的态度。

当地时间9日,拜登即将启程前往英国,参加七国集团(G7)首脑会议,然后出席布鲁塞尔出席北约(NATO)峰会。最终,他将于16日在日内瓦与普京会面。本周,拜登在赴欧前通过《华盛顿邮报》发表署名文章,宣称要“此行目的是团结民主国家”,应对中、俄在内的挑战。


来源:观察者网
编辑:何晓琴

558#
发表于 2021-6-12 12:10:06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多部门部署启动“净网”集中行动 截至5月底取缔关闭非法网站6400余个
  央广网北京6月9日消息(记者黄昂瑾)记者从中国扫黄打非网获悉,近日,全国“扫黄打非”工作小组作出安排,中央宣传部、中央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即日起至国庆节前,开展“净网”集中行动,专项整治网上有害信息和不良内容。9日,全国“扫黄打非”办通报2021年首批“净网”典型案件。
  据介绍,今年以来,“扫黄打非”部门以“新风”集中行动为平台,组织开展“净网2021”等专项行动,深化对网络直播、社交、论坛社区、网络漫画等领域的清查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截至5月底,监管部门累计处置网络有害信息155万余条,取缔关闭非法网站6400余个,查办涉网“扫黄打非”案件960起,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联合公安部、文旅部等部门挂牌督办重大涉网案件70起。
  同时,为发挥案件宣传的警示教育作用,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从各地查办的“净网”案件中筛选7起典型案件,公布简要案情。
  1. 江苏灌南查办某团伙利用微信公众号传播淫秽物品牟利案。2021年3月,根据群众举报,灌南县公安局成立专案组进行侦办。4月,警方分赴5个省市开展同步收网,成功打掉一个利用微信公众号传播淫秽物品牟利犯罪团伙,抓获犯罪嫌疑人18名,查扣手机100余部、电脑30余部,查获淫秽电子书刊200余部,关停非法微信公众号3000余个。初步查明,该团伙自2020年以来采取散布“疫情补贴”“节假日补贴”“海底捞红包”等谣言方式非法引流,引导网民关注其控制的微信公众号,再通过微信公众号传播淫秽色情小说,诱导用户充值进行非法牟利,涉案金额2000余万元。目前,案件在进一步办理中。
  2. 上海查办“8·31”传播淫秽物品牟利案。2020年12月23日,上海警方在全国多地开展集中收网行动,一举捣毁犯罪团伙。2020年8月,对工作中发现的数个名为“色×”“绝×”的APP可下载观看色情短视频情况,上海警方迅速成立专案组进行侦办。经查,嫌疑人黄某、郭某等人自2019年6月起,合谋开发色情APP和网站,在多地招募技术团队,进行淫秽视频转码剪辑上传及色情软件源代码编译、网站前端后端开发等工作,先后开发上线多款色情软件,存储在境外资源服务器上的淫秽视频多达10万余部,总容量达128TB。警方已依法逮捕嫌疑人13名,关闭涉黄APP6个,查冻非法资金700余万元。目前,案件已移交检察机关审查起诉。
  3. 山东莱西查办贺某等利用色情直播平台传播淫秽物品牟利案。2021年1月,青岛莱西市公安机关破获该案。经查,姜某、张某某等12名女性,先后在“盘丝洞”“撕夜”等数个直播平台上注册账户,以每分钟1至2元的价格开展直播,并以淫秽表演、裸聊等手段谋取客户打赏非法牟利。该网络直播团伙注册会员达1万余人,资金流水100余万元。1月21日,公安机关实施抓捕,成功抓获主要犯罪嫌疑人贺某等14人。目前,案件在进一步侦办中。
  4. 湖南绥宁查办“11·10”传播淫秽物品牟利案。2021年2月,绥宁县公安局开展收网行动,抓获涉案人员38名。2020年11月,该局对群众举报的“茄子短视频APP涉嫌传播淫秽物品牟利”线索立案侦查。经查,“茄子短视频”APP为境外某公司创建并运营,2020年6月至今,平台上注册色情主播1084人、家族长30余人,营收近10亿元人民币,净利润2.7亿余元。公安机关查处为该色情平台提供支付服务的4家境内公司,共抓获犯罪嫌疑人40名,冻结涉案资金640余万元,追缴非法所得1700余万元。目前,案件在进一步查办中。
  5. 湖北麻城查办“8·06”利用色情APP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案。2021年上半年,该案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2020年8月,麻城市公安局接到报警称,有一款APP冒充某短视频从事色情、赌博等非法活动,初核后进行立案侦查。2020年12月,在省市公安机关的协调、指导下,专案组在多地开展收网,抓获犯罪嫌疑人7名,扣押冻结资金300余万元。经查,自2020年4月以来,犯罪嫌疑人张某伙同贾某、马某、刘某等人注册公司,联系帮助多家境外赌博、色情平台及诈骗团伙进行支付资金结算,从中获利,其中包括假冒某短视频APP 。目前,5人被逮捕,2人被刑拘,案件在进一步查办中。
  6. 江苏无锡查办张某某涉嫌传播淫秽物品牟利案。2021年2月,无锡市公安局梁溪分局核查线索,发现网民张某某开设网站发布大量汉化后的境外色情动漫游戏,并以充值会员换积分兑换游戏的方式进行牟利。4月20日,公安机关将其抓获,扣押作案电脑2台,作案手机1部,查获境外色情动漫游戏100余部。经查,自2011年起,张某某在网上搭建“心愿屋商城”网站,并组织22名翻译人员对境外色情动漫游戏进行汉化工作,将汉化的游戏发布在网站内供会员充值后下载。该网站累计注册会员6507名,充值140余万元,网站内发布170部境外色情动漫游戏,下载量7万余次。5月,主要犯罪嫌疑人张某某已被刑事拘留。
  7. 福建建瓯办结蔡某某等人传播淫秽物品牟利案。2020年12月31日,建瓯市法院审结该案,以传播淫秽物品牟利罪判处蔡某某有期徒刑3年缓刑4年,并处罚金2万元;判处徐某某有期徒刑2年缓刑3年,并处罚金1.5万元;判处罗某某有期徒刑2年缓刑2年,并处罚金5000元。2020年4月,建瓯市公安机关破获该案件,查明犯罪嫌疑人蔡某某伙同徐某某、罗某某,通过网络代理一款名为“如钥”的淫秽视频观看网络平台,在微信群发布平台链接,引导网民观看淫秽视频,获取该平台返还的75%代理费用;同时,在微信内以每部淫秽视频4至10元不等的价格,贩卖给不特定人群牟取利益。

来源:中国吉林网
编辑:何晓琴

559#
发表于 2021-6-16 16:25:44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Facebook再出事!欧盟和英国双双对其发起反垄断调查

腾讯证券6月5日讯,欧盟和英国对Facebook的分类广告服务启动了正式的反垄断调查,加大了欧洲监管机构对该公司的审查力度。

欧盟最高反垄断执法机构欧盟委员会(European commission)和英国竞争和市场管理局(Competition and Markets Authority)周五均表示,他们正在调查Facebook是否将其从购买广告的广告商那里收集的数据重新利用,以便为其自身服务提供非法优势,其中包括其在线二手交易市场Marketplace。

英国补充说,它也在调查Facebook是否利用广告商数据为其在线约会服务提供类似的优势。这两个竞争监管机构表示,他们将合作调查。

欧盟反垄断专员玛格丽特-韦斯塔格(Margrethe Vestager)表示,“在今天的数字经济中,不应该以扭曲竞争的方式使用数据。”

Facebook的一位发言人表示,其市场和约会服务“与许多大公司竞争激烈”。我们将继续全力配合调查,以证明这些指控毫无根据。”

立案是欧洲竞争调查的关键程序步骤,尽管欧盟长期以来一直在对Facebook进行非正式调查。如果欧盟委员会或英国的CMA发现了不当行为的证据,他们可以提出正式指控,但如果没有,他们也可以放弃诉讼。

另外,德国竞争监管机构上周五宣布,将对谷歌的“新闻展示”展开调查。谷歌支付费用,从新闻出版商那里获得某些内容的发布许可。联邦反垄断办公室(FederalCartel Office)表示,此次调查基于德国授予该监管机构的新权力,将关注谷歌是否对出版商施加不公平条件,以及它如何选择参与者等问题。

谷歌发言人凯-奥伯贝克表示,谷歌对“新闻展示”参与者的选择“是基于客观和非歧视的标准,在评选结果中不会优先考虑合作伙伴内容”,谷歌将配合调查。

《华尔街日报》(the Wall Street Journal)的母公司新闻集团(News Corp)今年早些时候同意提供内容,作为谷歌News Showcase的一部分。

这三起新立案是欧洲新一轮反垄断执法的一部分。欧盟委员会上个月还对苹果提起正式指控,称其滥用对包括Spotify Technology在内的音乐流媒体应用程序分销的控制权。去年11月,欧盟委员会对亚马逊提起正式指控,称其利用从第三方卖家收集的非公开数据进行不公平竞争。两家公司均否认存在不当行为。

与此同时,英国CMA已经对谷歌的声明展开了调查,谷歌宣布将停止第三方cookie(广告商用来追踪网络用户的技术),CMA还对苹果是否对一些应用程序开发商施加了反竞争条件——包括使用苹果的应用程序内支付系统展开调查,这在美国也是一个被多次指控的领域。

欧盟委员会已经从多个方面对Facebook进行了一年多的调查。作为这些调查的一部分,Facebook和委员会在获取内部文件的问题上发生了争执。

周五的案件主要关注Facebook如何使用从广告商那里收集到的数据,以及这是否会给Facebook在周边市场推广自己的服务带来优势。

例如,欧盟表示,其初步调查引发了人们的担忧,即Facebook可能会“从竞争对手的广告活动中收集有关用户偏好的精确信息,并利用这些数据来调整FacebookMarketplace。”

作为调查的一部分,欧盟还表示,将调查Facebook将Marketplace整合到其社交网络的方式,是否会使其在接触那些本已屏蔽分类广告服务的客户方面获得优势。


来源:腾讯网

链接:https://new.qq.com/omn/20210605/20210605A00EP200.html


编辑:王奕
560#
发表于 2021-6-16 19:00:15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擅自刊登张柏芝幼子出生证明,
黎智英旗下《壹周刊》总编及两公司被罚12万港元
【环球网综合报道 记者 赵友平】香港星岛网”“东网消息,黎智英创办的壹传媒旗下《壹周刊》前年刊登香港艺人张柏芝第三儿子的出生证明,总编辑麦景庆、记者郑静与两家公司被控违反《私隐条例》。案件今天(15日)在香港西九龙法院再提审时,壹传媒与《壹周刊》两家公司及麦景庆认罪,被判各罚款4万港元(约合人民币32988元),即合共12万港元(约合人民币98964元)。至于同案中的《壹周刊》记者郑静,则获准以2000港元签保守行为(被要求签保守行为的人,须通过担保方式承诺保持行为良好及遵守法纪)12个月,控罪撤销。
来源:环球网
链接:https://www.sohu.com/a/472244110_162522?spm=smpc.news-home.pol-subject-news.5.1623801869513qPGN4Ns&_f=index_chan08pol_socnews_4
编辑:马皖雪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