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楼主: adm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媒体行政管理案例集锦

[复制链接]
541#
发表于 2021-3-20 16:22:35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编辑:邱亚婷

542#
发表于 2021-3-26 20:33:37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步马云之后?腾讯老板马化腾会晤反垄断官员


中国最大的社交媒体和视频游戏公司腾讯控股创始人马化腾本月会见了中国反垄断监管机构的官员,讨论了该公司的合规事宜。这次会面是最具体的迹象,表明中国去年年底开始的前所未有的反垄断行动,可能很快盯上其他互联网巨头。马云旗下的阿里巴巴商业帝国去年首当其冲。

                              

据今天报道称,腾讯老板马化腾本月会晤了中国反垄断官员。该报道引述两位直接知情人士说,腾讯控股创始人马化腾本月会见了中国反垄断监管机构的官员,讨论了该公司的合规事宜。上述两位人士和另一位直接了解此事的人士表示,预计腾讯是下一个面临更严格的反垄断监管调查的公司。腾讯的微信即时通信和移动支付应用程序在中国十分普及。

腾讯今天将公布12月当季的业绩。根据数据,分析师预计腾讯季度利润增长42%,尽管投资者将重点关注监管方面的动态。

知情人士说,远离公众视线一年多的马化腾本月在北京参加了两会,并在上上周拜访了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SAMR)办公室。直接知情的那两位人士说,马化腾是腾讯总部所在地广东省的人大代表,他要求与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副局长甘霖和其他高级官员会晤。

一位消息人士称,双方在会谈中讨论了腾讯控股如何能够更好地遵守反垄断监管规定。腾讯控股市值为7,760亿美元,是香港市值最高的个股。第二位消息人士称,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反垄断局局长吴振国也参加了会议,他对腾讯控股的部分业务操作表达了担忧,并要求腾讯控股遵守反垄断规定。这两位消息人士称,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正在收集信息并调查微信的垄断做法,以及这个应用如何破坏公平竞争和挤出较小对手。

暂时还不知道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官员是否向腾讯高管指出该公司未遵守反垄断规定的具体案例。按营收衡量,腾讯控股是全球最大的视频游戏公司。

腾讯控股和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未回应路透的置评要求。

中国发誓要加强对大型科技公司的监管,担心它们已拥有扼杀竞争、滥用消费者数据和侵犯消费者权益的市场力量。这些公司都位居世界上最大、最有价值的公司之列。


来源:知识圈Plus




编辑:王雅欣

543#
发表于 2021-4-5 22:30:56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有人用伪造的学历领取记者证
国家新闻出版署
〔2021年第19号〕

中国食品报社:
   经本机关查明:
   你单位未严格审核,致使韩学伟于2016年通过提交伪造的大学专科学历证明领取新闻记者证;2020年新闻记者证换发期间,其又通过伪造的大学专科学历证明继续领取新版新闻记者证。
   以上事实有你单位为韩学伟申领新闻记者证时提交的毕业证书复印件、教育部高校学生司的回函等为证。
   2021年2月18日,本机关向你单位送达了《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国家新闻出版署〔2021年 第19号〕),你单位在规定时间内未向本机关提出陈述和申辩。
   你单位未严格审核新闻采编人员资格,为不具备法定条件的人员申领新闻记者证,违反了《新闻记者证管理办法》第九条第一款第二项、第二十八条第一款的规定。现依据《新闻记者证管理办法》第三十六条第三项、第七项的规定,给予你单位警告,处3万元罚款,暂停核发新闻记者证,责令你单位重新审核所有持有新闻记者证人员的资格,如实向本机关报告并依法及时申请注销所有不具备持证条件人员的新闻记者证。
   如你单位对本决定不服,可在收到本决定书之日起60日内向本机关申请行政复议或6个月内向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起诉。行政复议和诉讼期间,本处罚决定不停止执行。逾期不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诉讼,也不履行本处罚决定的,本机关将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国家新闻出版署
2021年3月12日


                                                                           
国家新闻出版署
〔2021年第20号〕
韩学伟:
   经本机关查明:
   你于2016年通过提交伪造的大学专科学历证明领取中国食品报社的新闻记者证;2020年新闻记者证换发期间,你又通过该伪造的大学专科学历证明继续领取新版新闻记者证。
   以上事实有你申领新闻记者证时提交的毕业证书复印件、中国食品报社《关于韩学伟任职情况的相关说明》、教育部高校学生司的回函等为证。
2021年2月18日,本机关向你送达了《关于将韩学伟列入不良从业行为记录的告知书》(国家新闻出版署〔2021年 第20号〕),你在规定时间内未向本机关提出陈述和申辩。
   你在申领新闻记者证过程中提交虚假材料的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第三十一条的规定。你的新闻记者证已被中国食品报社注销。现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第七十九条,《新闻采编人员不良从业行为记录登记办法》第四条第一项、第六条、第十二条第一项的规定,将你列入新闻采编人员不良从业行为记录,三年内不得从事新闻采编工作。
  如你对本决定不服,可在收到本决定书之日起60日内向本机关申请行政复议或6个月内向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起诉。行政复议和诉讼期间,本处罚决定不停止执行。
                                                                                                                                                                                                         国家新闻出版署
2021年3月12日
(综合“中国记者网”)

来源:长江传媒研究

编辑:古凤

544#
发表于 2021-4-6 22:43:21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2021年中国新闻工作者援助项目今天开始申报

来源:传媒茶话会
                                                                                                                                                                                                    编辑:古凤

545#
发表于 2021-4-7 20:26:35 | 只看该作者
案例10种行为会被暂停发记者证,媒体千万注意!
312日,国家新闻出版署下发一份行政处罚决定书,某报被暂停核发新闻记者证。原因竟是该报记者两次伪造大专学历证明领取记者证,而该报没有严格审核新闻采编人员资质,为不具备法定条件的人员申领新闻记者证。
什么情况下媒体会被停发记者证?
《新闻记者证管理办法》第三十六条明确规定:
新闻机构有以下行为之一的,由新闻出版总署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新闻出版行政部门没收违法所得,给予警告,并处3万元以下罚款,可以暂停核发该新闻机构新闻记者证,并建议其主管单位、主办单位对其负责人给予处分:
(一)违反本办法第六条,擅自制作、仿制、发放、销售新闻记者证或者擅自制作、发放、销售采访证件的;
(二)违反本办法第八条,提交虚假申报材料的;
(三)未按照本办法第九条、第十条,严格审核采编人员资格或者擅自扩大发证范围的;
(四)违反本办法第十六条,新闻机构内未持有新闻记者证的人员从事新闻采访活动的;
(五)违反本办法第二十条,未及时注销新闻记者证的;
(六)违反本办法第二十二条,未及时办理注销手续的;
(七)违反本办法第二十八条,未履行监管责任、未及时为符合条件的采编人员申领新闻记者证的或者违规聘用有关人员的;
(八)违反本办法第二十九条,未公示或公布有关信息的;
(九)违反本办法第三十二条,未按时参加年度核验的;
(十)对本新闻机构工作人员出现第三十五条所列行为负有管理责任的。
《传媒茶话会》结合近3年国家新闻出版署开出的“暂停核发记者证”罚单,发现媒体多因以下四种行为被停发记者证。
行为一:未严格审核采编人员资格,为不具备法定条件的人员申领新闻记者证
2009710日颁布施行的《新闻记者证管理办法》第九条第二项规定:
新闻机构中领取新闻记者证的人员,需具备大学专科以上学历,并获得国务院有关部门认定的新闻采编从业资格。
《传媒茶话会》梳理发现,自2019年以来,发生了多起记者伪造学历证明违规领取记者证,媒体因未严格审核采编人员资格,为不具备法定条件的人员申领新闻记者证,从而被暂停核发记者证的案件。
2021312日,国家新闻出版署的处罚公告显示,某媒体因为所属记者伪造大专学历证明领取记者证,存在未严格审核新闻采编人员资格,为不具备法定条件的人员申领新闻记者证的行为,被暂停核发新闻记者证。
201959日,国家新闻出版署下发行政处罚书,某经济类杂志社5名工作人员分别于20176月、20173月、20165月、201510月、20155月,通过提交伪造或虚假的大学专科以上学历证明领取了新闻记者证。该媒体被暂停核发新闻记者证。
行为二:记者借媒体监督、滥用新闻采访权谋取不当利益
《新闻记者证管理办法》第十条明确规定:
新闻记者不得借新闻采访活动牟取不正当利益,不得借舆论监督进行敲诈勒索、打击报复等滥用新闻采访权利的行为。
《传媒茶话会》查阅中国记者网发现,2019年以来,发生多起因为记者搞新闻敲诈,谋取不正当利益,媒体存在管理失察之责,被暂停核发新闻记者证的案件。
202131日,国家新闻出版署下发行政处罚决定书显示,某记者滥用新闻采访权利谋取不正当利益,并以报道负面新闻相要挟,向多家企业索取“宣传费”“广告费”“论坛费”等,构成敲诈勒索罪,被法院判处刑罚。记者所在单位被暂停核发新闻记者证。
2020622日,据另一份行政处罚决定书显示,20179月,某财经媒体记者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以曝光煤矿的违规生产为由相威胁,向煤矿索要财物。后以敲诈勒索罪被法院判处刑罚。该媒体因未严格管理新闻记者,被暂停核发新闻记者证。
20191226日,国家新闻出版署发布行政处罚决定书,西安某媒体因未严格管理新闻记者和经营人员,致使记者、经营人员借媒体监督进行敲诈勒索,被暂停核发新闻记者证。
行为三:地方记者站工作人员进行违法活动
《新闻记者证管理办法》第三十六条第十项规定:对本新闻机构工作人员出现第三十五条所列行为负有管理责任的,可以暂停核发该新闻机构新闻记者证。而第三十五条第三项就提到:违反本办法第十九条,转借、涂改新闻记者证或者利用职务便利从事不当活动的。


20191125日,国家新闻出版署发布行政处罚决定书,内蒙古某媒体未严格管理新闻记者和新闻单位驻地方机构,致使该电视台地方记者站站长通过操纵舆论工具进行违法活动,严重破坏经济社会秩序,被暂停核发新闻记者证。
行为四:工作人员借新闻采访工作从事经营活动
《新闻记者证管理办法》第十九条明确规定:
“新闻记者不得从事与记者职务有关的有偿服务、中介活动或者兼职、取酬,不得借新闻采访工作从事广告、发行、赞助等经营活动,不得创办或者参股广告类公司……”
2020110日,国家新闻出版署发布行政处罚决定书,某报社因为未严格管理新闻记者和经营人员,致使该报记者与经营人员借新闻采访工作从事经营活动,被警告,并处3万元罚款,责令进行整改,整改期间暂停核发该单位新闻记者证。
《传媒茶话会》查询国家新闻出版署官网发现,除了被暂时核发新闻记者证,一些媒体因非法从事新闻采访活动,情节特别严重,被吊销报纸出版许可证,注销所有人员的新闻记者证,并停止出版活动。比如,2010年,某报因违规设立文化传媒公司,非法从事新闻采访活动,并引发系列新闻报道纠纷,受到上述惩罚。

来源: 传媒茶话会  


编辑:马皖雪




546#
发表于 2021-4-10 22:58:12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2021年4月10日,市场监管总局依法作出行政处罚决定,责令阿里巴巴集团停止违法行为,并处以其2019年中国境内销售额4557.12亿元4%的罚款,计182.28亿元。同时,按照《行政处罚法》坚持处罚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向阿里巴巴集团发出《行政指导书》,要求其围绕严格落实平台企业主体责任、加强内控合规管理、维护公平竞争、保护平台内商家和消费者合法权益等方面进行全面整改,并连续三年向市场监管总局提交自查合规报告。


编辑:马皖雪

547#
发表于 2021-4-14 20:36:13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编辑:李佳怿

548#
发表于 2021-4-22 22:13:52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中宣部版权管理局局长于慈珂:正在制定新著作权法的配套法规
  中小企业想把创意推向市场,版权管理部门如何为其保驾护航?
  4月19日,在博鳌亚洲论坛2021年年会“知识产权与中小企业:把创意推向市场”的分论坛上,中央宣传部版权管理局局长于慈珂分享了他的观点。
  近年来,版权产业发展迅猛,已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的新引擎。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版权产业行业增加值为7.32万亿人民币,占GDP的比重为7.39%。
  随着互联网全面融入经济社会,版权产业也成为互联网产业发展重要创新资源。于慈珂介绍了一组数据:2019年中国网络版权产业的市场规模达到958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9%。在全球经济受新冠疫情严重影响的2020年,以内容为核心的互联网版权产业呈逆势增长,显示出巨大的发展潜力。
  “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意识到版权的重要性,积极应对版权纠纷和侵权行为,建立版权海内外风险防控机制,切实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于慈珂说。
  如何为企业提供更有利的版权保障和支撑?于慈珂认为日益完善的国内外版权立法体系将为中小企业提供更加全面的法律保障。他在会上透露,“第三次修订的著作权法即将于今年6月1日起正式实施,我们正在加速修订制定相关配套的法规。”
  与此同时,执法监管也在加强。据于慈珂介绍,中央宣传部版权管理局已与网信办、工信部、公安部等几个部门持续17年联合开展打击网络侵权盗版的专项行动,推动网络新闻、视频、音乐、游戏、文学等优质IP的开发和良性的商业生态形成,为中小企业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在扩展社会服务方面,于慈珂指出2020年针对疫情特殊情况,为中小企业著作权登记开通线上绿色通道,全年著作权登记总量达到五百多万件,同比增长超过20%。
  “我们还打造了全国的版权展会授权交易体系,规范支持国家版权交易中心贸易基地,建立国家版权创新基地,找准版权创新和市场开拓的结合点,通过内容、体制、科技、政策等创新,孵化更多更好的优质中小企业版权的创新作品推向市场。”他说。
  据统计,版权产业的商品出口额连续增长,在全国商品出口总额中的比重已经稳定在11%左右。为助力中小企业把创意推向国际市场,中央宣传部版权管理局还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合作,开展版权产业海外风险防控的培训,与其他国家的有关部门持续开展双边产业交流,推动建设互利共赢的国际版权产业平台。
  当下鼓励创新、加强版权保护是促进中国自身经济发展的内在需求,也是世界各国推动经济发展的基本共识。于慈珂表示将促进版权资源融合,发展联动和成果共享。维护多边贸易体制、打造开放版权合作平台,为中小企业优化创造环境,集聚创新资源。



来源:人大版权

编辑:古凤

549#
发表于 2021-4-24 23:52:51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编辑:古凤


550#
发表于 2021-4-25 16:37:18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权威 | 中宣部版权管理局局长于慈珂就影视界反侵权联合倡议事件强调:坚决整治短视频平台上未经授权使用他人作品的侵权行为
新闻发布会现场


  4月25日上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在京举行2020年中国知识产权发展状况新闻发布会。中宣部版权管理局局长于慈珂在发布会上就近期影视界联合反侵权发出倡议事件回答了记者提问。


  就近期几十家影视传媒单位和许多权利人发表联合声明抵制短视频侵权,呼吁短视频平台、公众账号的生产经营者提高版权意识事件,于慈珂在发布会上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近几年,随着数字技术和移动互联网的迅速发展,我国的网络短视频也发展迅猛。短视频侵权盗版的问题比较严重,广大权利人反映强烈,引起了社会的关注,国家版权局也对此高度重视。作品未经许可不得传播使用,这是《著作权法》规定的一项基本原则,这一原则当然也适用于影视作品。

中宣部版权管理局局长于慈珂

  国家版权局多年来一直特别重视影视作品的版权保护,积极维护影视作品版权秩序。“十三五”时期,连续开展打击网络侵权盗版“剑网”专项行动,对包括影视作品在内的相关领域进行专项治理,积极有效开展重点影视作品预警工作,并定期公布重点影视作品预警名单,严厉打击各种侵权盗版行为。近5年来国家版权局公布重点影视作品预警名单38批、有640部重点作品作为重点预警,对这些优秀的影视作品的网络传播进行了专项保护。早在2018年,国家版权局就将网络短视频版权专项整治纳入“剑网”专项重点任务,严厉打击短视频侵权行为,着力强化对短视频平台企业以及自媒体、公众账号生产运营者的版权监管。几年来,这项工作一直在持续进行。


  今年,国家版权局将按照中央全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部署,积极回应广大权利人的呼声,支持、保护广大权利人的合法诉求:一是继续加大对短视频领域侵权行为的打击力度,坚决整治短视频平台以及自媒体、公众账号生产运营者未经授权复制、表演、传播他人影视、音乐等作品的侵权行为。二是推动短视频平台以及自媒体、公众账号运营企业全面履行主体责任,切实加强版权制度建设,完善版权投诉处理机制,有效履行违法犯罪线索报告和配合调查义务。三是鼓励支持电影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加强自身建设,依法开展电影作品著作权集体管理,发挥好维护权利人合法权利、便利使用人合法使用的纽带作用。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版人版语”微信公众号
编辑:古凤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