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楼主: adm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媒体与版权案例集锦

[复制链接]
531#
发表于 2021-2-5 00:06:40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编辑:刘佳莹

532#
发表于 2021-2-5 00:48:54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被绑在悬崖上的中国字幕组

世间再无人人影视字幕组。

2021年2月3日中午,上海警方发出通报,宣布破获国家版权局、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公安部、最高检四部委联合督办的“9.8”特大跨省侵犯影视作品著作权案,涉事企业名单里,赫然出现人人影视字幕组的名字。

这是所有爱在网上看美剧的80后、90后网民,都见过的名字。

根据这份警方通报,人人影视字幕组总共发展了800万名注册会员,各端口发布过影视作品20000余部,总涉案金额约1600万,平均下来,一个人2元。

有网友在通报下调侃,“简直是慈善家”。

成立以来的十几年时间里,这个字幕组经历过无数次险死还生。但行走在版权的灰色地带,他们的覆灭,甚至整个民间字幕组的覆灭,在一开始就已经扣下扳机。
在劫难逃

人人影视字幕组成员骨头,还记得被点名前这个组织曾经有多热闹。

那时,人人影视字幕组单常驻人员就有好几百人,“如果按进进出出的人次算,估计得有上万人次了”。

作为一个不以营利为目的,“靠爱发电”的字幕组,那时的人人影视从找片源、录字幕、做时间轴、翻译、校对,再到压制、上传,都是采取众包式的合作方法进行。

直到2014年10月27日,美国电影协会发布全球范围内的音像盗版调查报告,在报告中点名人人影视。

人人影视随后遭到查封,5台服务器关停,已发布的内容也不得不进行清理。

那是人人影视被调查之前,已经“死”过的一次。

变化直接影响到了字幕组,原本繁忙的翻译工作突然停摆,群里的大家,都在猜测风头什么时候会过去。


在这个链条里,骨头负责制作时间轴,每周四是他最忙的时候,早上九点就要打开电脑,等待国外的字幕组成员传来片源和字幕,看到QQ邮箱刷新出abi后缀的视频文件,代表着工作正式开始,下载视频后,他要把文件拽到人人影视自行研发的时间轴制作软件Time Machine里,完成新剧集的时间轴。

骨头的任务,是设定字幕出现的时间,确保字幕与声音同步,这是个精细的工作,需要戴着耳机不断校对,鼠标随着手的动作不断游走。耗时1个小时,他顺利完成自己的工作,检查无误之后,分成6段,分发给6名翻译。

这些翻译也和骨头一样,出于兴趣和分享的欲望加入到字幕组里。在遭遇关停风波前,人人影视同时连载着70部美剧,累计翻译数量超过130部。至于由他们翻译并发布的国外电影数量,骨头说,就连字幕组内部都说不清。

制作字幕,发布片源的版权风险,人人影视是清楚的,为了规避风险,他们会往视频内插入循环播出的“本字幕仅供学习交流,严禁用于商业用途,请于24小时内删除”字样,算是一个简单的免责声明。

即使在论坛和字幕的显眼位置都打上了“字幕组由网络爱好者自发组成,不以盈利为目的,加入仅凭个人兴趣爱好,没有任何金钱实质回报”的声明,人人影视依然被看作盗版视频泛滥的源头。

在这次被美国电影协会点名之前,人人影视曾受到广电总局盗版网站清理行动波及,濒临关停,靠着网友募捐的8万多元重新购买服务器撑过了难关,有过前例,面对又一轮风暴,字幕组成员们都以为可以再一次挺过去。

骨头那时候说,自己一点也不担心,“有需求就有市场,只要美剧的魅力还在,只要还有人愿意看,人人影视就会存在。

话音未落,广电总局宣布进一步加强“限外令”执行,所有用于互联网等信息网络传播的境外影视剧,必须依法取得《电影片公映许可证》或《电视剧发行许可证》。未取得《电影片公映许可证》或《电视剧发行许可证》的境外影视剧一律不得上网播放。

版权这条绞索,早已经套在字幕组们头上。

行业原罪

在字幕组萌发的最早期,几乎没有人在乎过版权这件事。

时间回到新世纪开端的2001,才加入世贸组织的中国,家用电脑、个人电脑开始普及,随着网络建设快马加鞭推进,城市里的年轻人们,开始运用互联网去接触更广阔的世界。

动辄几千上万的电脑价格,让那一代网民主要以家庭富裕、受教育程度高的青少年人为主,美剧、优质海外电影和动漫是这部分年轻网民的主要精神食粮,剧迷们聚集在网络论坛内,讨论分享影视剧的翻译。

《老友记》的爱好者们,最先建立了美剧字幕的鼻祖F6论坛,衍生出F6字幕组,随后,日韩剧的爱好者们创建了猪猪、韩娱家园等论坛。对国外影视资源的需求,又催生出一大批内部分工更加成熟的字幕组,比如伊甸园、风软、破烂熊、圣城家园,以及人人影视的前身YYeTs。

现在看,早期的字幕组就是富二代俱乐部,参与其中的几乎都是华侨、留学生,比如还不知道自己家有钱的王思聪,就在16岁那年成为了animekeep字幕组的一员。

而才起步的YYeTs,充其量是个兴趣小组,由加拿大华裔留学生小鬼神带头,挂名在国内首个韩剧字幕组YYCAF下面做美剧翻译。一连几年,剧迷们观看的国内美剧,几乎都出自这帮年轻人的手笔。

后来团队扩大,小鬼神因为工作原因隐退,梁良出面担任字幕组主管,在他筹划下,2006年6月YYeTs正式独立,随后建立论坛,更名人人影视,踏上通往国内知名影视站点之路。

危机也开始酝酿。

人人影视雏形初具,还在努力招揽同好时,保护知识产权这个议题已经被悄然提上了日程。

那年底,新快报记者宋菁走到了广州大道人来人往的双C形天桥上,她看见50米长的天桥上,就散落着近十个小摊。宋菁走到一个摊子前,一张硬纸板,摊放着二十余张盗版光碟,这些片子大都刚在影院公映。


在她要求下,摊主从背后的绿化带里找出藏着的手提箱,里面塞满了TVB的电视剧集和好莱坞大片。

回去以后,宋菁写了篇稿子,说中国加入WTO已经五年,但国内的版权意识还很薄弱,街边只用花5块钱就能买到一张windows系统盘,笔锋一转,她说,随着越来越强硬的反盗版政策推进,这顿维持近10年的“免费午餐”就快结束了。

据中国音像协会统计,当时中国每年光碟销售量约为50亿,而国内全部合法生产线一年的生产能力只有6亿张,按照行内说法:中国音像市场有90%以上是控制在盗版商手里。

盗版商的资源,绝大多数来自于网络上开源的字幕组。

广州曾经查获过一条盗版碟片生产线,投资一千多万人民币,三个月就能回本。中国音像协会光盘委员会秘书长王勤,说这些盗版商获取的利润“甚至超过了毒品贩子”。

法学教授、知识产权专家郑成思则指出,国家政策的缺位,对国内的侵权行为是种变相纵容,“如果市场上的光盘有两张中一张是正版,我就不说保护过度了”。

事实上,加入WTO以后,国内对知识产权问题执法不力、惩治过轻,一直是欧美指责重点。就在宋菁写这篇稿子之前,有日本媒体称美国、欧盟、日本、加拿大等国,正准备于2006年11月上旬,联手将中国知识产权问题诉诸WTO争端解决机制。

这年末,是一个分水岭,政策风向收紧,有一批盗版商洗脚上岸,在政府支持下完成注册,拿到营业执照,至于那些没跟上脚步的,则成为政策的执法对象。

十几年后,同样的故事在产业链的上游,字幕组行业内重演。


在浪潮中摇摆

胖鸟电影网关停,被业内看作字幕组文化全面萧条,版权时代正式到来的节点。

2019年3月1日,胖鸟电影网站长小生的微博,突然发出一张筹款二维码,说小生被拘留,罚款15万,并因此丢了工作,希望大家捐款赞助,这个消息随后得到一名微博大V证实。

在字幕组圈子里,小生的风评不错。和胖鸟电影网合作过的字幕组,都能明显感觉到这个站点对他们的尊重——胖鸟会把制作组的名字、个体译者的ID标得非常清楚,这在圈子里很少见。

而用户们青睐胖鸟,是因为站内丰富的资源。在胖鸟,能轻松找到很多年代久远、小众的影片。网友甚至可以发布想看但没有渠道的电影,让小生帮忙去找,他也常把“大家不会找资源没关系,我来帮大家找最好的”挂在嘴边。

其实在被捕以前,小生已经开始有意识规避风险。随着版权政策收紧,他明确规定不允许发布即将上映或正在上映的电影资源,还把开放注册改为限量注册,但这些无法改变侵权的事实。

由于很早上传过奥斯卡热门影片《绿皮书》的熟肉资源,胖鸟被负责这部影片引进的版权方举报。

重获自由后,小生在微博上道歉,承认自己侵犯了著作权。这条微博很快获得几千条评论,上万转发,没人追问他被捕的原因,评论区里只有清一色的“人没事就好”。

这之后,字幕组圈子风声鹤唳,人人自危。


版权时代的冲击避无可避,在情怀与资本的角力中, 越来越多的野生字幕组走上了“招安”的道路。
有地表最强字幕组之称的电波字幕组,因为版权问题放弃了《瑞克和莫蒂》的译制。这部动画被A站引进以后,却被吐槽删减太多、翻译像机翻、打码重......甚至有粉丝叫嚣“买正版,还不如我们自己找资源”。

群众的呼声,最终促成A站和电波的深度合作:由电波作为顾问参与翻译制作,为粉丝还原曾经的味道,同时也为江河日下的A站带来巨大流量。     

更早些时候,韩国综艺《Running Man》进入中国,以独家版权的形式出售给爱奇艺。之后爱奇艺与凤凰天使TSKS字幕组达成合作——综艺播出后的第一时间给到字幕组正版片源,由字幕组在有限的时间里完成字幕翻译。

这种模式,也成为许多被“招安”的字幕组默认的最佳状态。

既然抱资本大腿是个双赢的事,那些仍不愿被招安的字幕组还在坚持什么呢?

在衣柜字幕组成员小熊看来,很多视频平台并没有正视字幕组的价值,翻译的价格可以被压到200元一集。而一集美剧的字幕翻译通常需要十几位成员密切合作——大家一通忙活,只能分到一杯奶茶钱。

“太廉价了,我们不会去接这样的活。”
   
还有一个更隐秘的原因或许是,正版引进并不能完全满足大众的观影需求。

两年前,马克西姆加入QAF(同志亦凡人)中文站,这是一个专门针对LGBT等题材进行翻译的字幕组。涉及性少数话题的影视作品,本身传播渠道有限,更是生存在政策的夹缝里,种种不可知的风险,限制了相关字幕组的商业变现能力。   

支撑马克西姆和朋友们做下去的动力,几乎只有单纯的成就感,“我知道自己是有能力获得报酬的,但为了传播这些性少数群体的影片,就当义务劳动了。”

2020年3月,受到肖战227事件发酵影响,B站等站点开始大规模下架涉性少数题材影片,QAF中文站的作品也受到巨大冲击,几乎全军覆没。

知道消息以后,马克西姆连忙登录B站,不停在搜索区输入电影的名字检索,字幕组的群里也炸了锅,大家不断丢出一个个番号,然后只能看到B站那个Q版的电视形象吉祥物,一遍遍重复着合成电子音的“非常抱歉”。

到现在,B站的这一类型视频依然没有回归到从前的数量,每次发布过视频以后,马克西姆都会下意识地反复点开,他很担心这些自己和同伴们辛苦译制的视频,又会突然一夜之间全部蒸发。

在字幕组圈子里,QAF中文站已经算得上中大型体量,但不管什么体量的字幕组,在汹涌的浪潮面前,都不堪一击。


最后的疯狂

人人影视曾经尝试过,用各种方式增加自己的抗风险能力,但都以失败告终。

2014年12月那场突如其来的“死亡”,一度被当作改变命运的契机。微博洒泪官宣停站没多久,有网友发现官网仍能登陆,但网站已经由一个静态页面取代,页面中间,是一个倒计时,上面还有一行标语“即将蚕变,敬请期待!”

在鬼门关走过一回的人人影视,选择投入资本怀抱。在“创投教父”李开复旗下创新工场的资助下,从小打小闹的作坊生意,转型为美剧信息分享社区,不提供视频资源下载,主要功能是剧集信息、排期表和剧评等,名字也换了,叫人人美剧。

有巨大的用户基础和号召力,这年9月,人人美剧拿到盈动投资的千万人民币的A轮融资,打通并上线多种内容载体之外,人人美剧还提出要推出更多的自制内容。

可惜再美好的构想,也挡不住转正路上的“水土不服”。

由于视频网站必须经过正规渠道采购版权,而播出之前的官方审查也是必不可少的程序,在先审后播的规定下,新剧至少要比平时延后三个月到半年的时间,完全跟不上海外新剧的更新速度。这违背了字幕组一贯的高效原则,他们认为“这是对观众的不负责任。”

此外,大批剧迷从论坛过渡到APP内部的社区板块也并不顺滑,人人美剧的社区性质很难被完全发挥出来。

2017年1月初,人人影视在微博上发布文章称,人人美剧已经更名为人人视频,但是“由于和投资方在理念和价值观存在较大分歧以及矛盾不断”,原人人影视团队已和人人视频进行了完全切割,并选择主动放弃并退出所有股权,也同时禁止人人视频使用任何人人影视制作的资源和字幕。

人人影视的蚕变,以伤筋动骨的分裂告终。


分裂以后, 人人视频继续为正版视频以及各影视公司引进与出口、出版社、游戏等提供正版翻译业务。以美剧为核心,业务逐渐拓展至泰、韩、日、中等各国剧种,平均月活量用户一度超过4000万。

据Tech星球报道,人人视频的贴片广告投放为包月形式,按照英美剧、日韩剧等不同类别进行投放,当月更新的该类剧集正片前都会有广告主的贴片广告。其中,英美剧频道最火,报价高达200万/月。

而没有资本加持的人人影视又回到那条老路上,重新变成了一个专注于字幕分享的非营利性网络组织,因为营收困难,2017、2019,这个团队两度公开出售退役的服务器硬盘,试图回笼资金。

这些硬盘里存储了大量热门影视资源,按照容量大小设定4种套餐供用户选择,3000元起步、2.5万元封顶。赤裸裸的商业举动,虽然得到了用户们的谅解,却已经直接踩中侵权的法律红线。

字幕组中的个人,姑且可以通过正职工作供养小众志趣,但刨开人力成本,类似人人这种自有站点的字幕组,维持运转还需要服务器的支撑。据统计,一些较大的字幕组,每年在服务器上的成本就可达到十余万元。

在用户们看来,变卖硬盘代表分家后的人人影视已经弹尽粮绝,不少用户开始尝试抢救这个给过他们陪伴的站点。

人人影视成员赵继兴,一直保存着几条那时候网友发给他们的留言,有人求他们坚持走下去,免得自己的孩子只能看“国产的傻X剧”,还有网友发布了“求捐赠人人影视”的微博。

考虑到人人影视网站性质特殊,如果直接接受捐钱很可能会因为版权问题让相关负责人锒铛入狱,他们只能拒绝网友的好意。几个月后,为了解决迫在眉睫的资金问题,同时规避法律风险,人人影视在微博上发布了“接受数字货币的捐赠”的声明。

声明发出不到二十天,人人影视就收到了价值20多万人民币的数字货币,其中还有粉丝捐赠的比特币。

尝到区块链的甜头,人人影视曾经向这个风口进军过,赵继兴正是区块链项目的负责人,项目发布会上,看着不断划过屏幕的2.6万条弹幕,他几次声音哽咽,说自己没想到还有那么多人对人人影视不离不弃。

这个区块链项目,在一年后没了下文。

除了卖硬盘、发币、接广告、开发App,为了搞钱,人人影视还尝试过和出版社合作,翻译《斯皮尔伯格传》等书籍,但无论怎么努力,结果都不理想。

就在人人影视的十几位核心成员被捕的同时,曾经的同胞人人视频,已经在母公司上海众多美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护航下,与当地政府签约落户重庆市南岸区,还计划共同打造50亿元以上产值规模的重庆特色数字内容产业园。

刚刚搬进新家,现任人人视频董事长周为民就宣布,人人视频将把整体经营业务转移至重庆,然后以重庆本地公司作为上市主体,在国内或国外挂牌上市。

人人影视的命运,只不过是国内大大小小字幕组集体命运的缩影。

谢幕退场

算起来,Somehacker已经在人人影视字幕组度过了十个年头。他出生在内蒙古赤峰,老家附近有家DVD店,小时候每次仰头看着货架上成堆的电影碟片,整个人就会被那种茫然又兴奋的感觉统治。

当年才加入人人影视,他还是一个土木专业的大三学生,因为看过人人的许多翻译作品,慕名而来。后来,Somehacker承担起人人影视的许多管理工作,包括商业翻译和短视频翻译,还同时担任电影组和剧评组的组长。

十年前,中国新闻周刊曾经把人人影视字幕组称作网络时代的知识布道者,那时,国内网络教学刚刚起步,人人影视在影视剧之外翻译制作的国外高校视频课程,成为那一时期中国互联网最优质的在线教育材料。

十年后,人人影视字幕组因为侵权被查封。

这十年时间,保护版权成为通行的社会共识,而活跃在灰色地带的字幕组们,已经失去了生存的土壤。

人人影视或许早已经发现了这一点,那次失败的蚕变前,他们就曾在微博中说过:“需要我们的时代已经离去。”
原文来源:蓝字计划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iUqZ4tYl0-YLL93SUfBkzw
编辑:刘佳莹



533#
发表于 2021-2-10 23:47:50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欧盟拟迫使谷歌等大型科技平台为新闻付费
中新经纬客户端29日电 据英国金融时报网站消息,欧盟负责新数字法规的立法者希望迫使大型科技公司为新闻付费。此举效仿了澳大利亚的一项举措,加强了出版机构对抗谷歌和Facebook的力量。
据报道,欧洲议会成员的这项立法行动可能对谷歌造成沉重打击。谷歌已威胁要撤出澳大利亚,以抗议该国拟议的将迫使其为新闻付费的新法律。Facebook也警告称,如果以目前的形式通过该法,它将禁止澳大利亚用户分享新闻。
报道提到,负责起草两份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欧洲数字法规草案(《数字服务法案》和《数字市场法案》)的欧洲议会议员表示,这些法案在欧洲议会通过时可能会经过修改,以纳入类似于澳大利亚的一些改革做法。其中包括对授权协议提起强制性仲裁的选择权,以及科技公司在改变其网站上新闻的排名规则时要告知出版机构。
报道称,自2019年欧盟修订版权法以来,谷歌和Facebook加大了在欧洲达成新闻授权协议的努力。那次修订让出版机构有权就网络平台转载的内容获得补偿。但一些欧洲议会议员表示,现有制度依然过于软弱无力。
前欧盟委员会委员安德鲁斯?安西普表示,他对进一步修订持开放态度。他说:版权法案的初衷是为新闻出版机构创造一个更强势的谈判地位。
报道称,尽管澳大利亚式的措施得到了越来越多的支持,但欧洲议会议员在如何引入这些改革等问题上存在更大分歧。在欧盟体系中,欧洲议会议员在修订欧盟委员会的提案方面拥有最大影响力,但这些提案必须得到欧盟成员国的同意才能成为法律。
报道还提到,谷歌最近在法国达成了一些授权协议,部分原因是法院介入,要求它与新闻出版机构进行谈判。法国竞争管理机构前顾问斯蒂芬妮?约恩?库尔坦指出,谷歌威胁退出澳大利亚,以及最近在欧洲进行的谈判,表明仍有必要解决失衡问题。她说:现在是时候迫使在线平台参与公平谈判,为其从新闻出版机构那里获得的新闻内容支付报酬,并就影响内容排名的算法调整通知它们。
据报道,谷歌已承诺未来3年将在全球范围内投入10亿美元用于新闻授权。谷歌表示,欧盟版权法案的目的是在出版机构与平台之间取得合理的平衡Facebook对此则拒绝置评。(中新经纬APP
来源:中新经纬
编辑:马皖雪

534#
发表于 2021-2-17 12:46:20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新闻付费?谷歌与一家澳主流媒体达成协议




澳大利亚主流媒体“七西传媒”成为该国第一家与谷歌达成付费协议的主流媒体。与此同时,澳大利亚政府正推动立法,迫使科技巨擘谷歌(Google)为新闻内容付费给媒体公司。


据路透社日前报导:拥有澳大利亚七号电视网及伯斯主要地铁报的七西传媒有限公司(Seven West Media)表示,将提供内容给谷歌新闻平台Google News Showcase,但并未透露他们之间的条款内容。七西传媒的主要竞争对手澳洲新闻集团(News Corp)和九号台娱乐控股公司(Nine Entertainment Co.)由于和谷歌未能达成协议,转而支持该国预计本周将通过的法案。


澳大利亚即将通过的这项新法内容是:要求科技巨擘与当地新闻业者协商,针对出现在搜寻结果或动态消息的内容,洽谈付费协议,如果双方未能达成协议,则由政府指派的仲裁者制定价格。


谷歌新闻平台GoogleNews Showcase本月在澳大利亚上线,截至目前为止,澳大利亚国内仅有专门性网路媒体发行商及一家地区报纸与谷歌达成协议,为其内容刊登在谷歌新闻平台上获取相应费用。


据报道:在澳大利亚之外,路透社和其他新闻媒体也已经与谷歌签署了类似协议。


澳大利亚政府去年730日就公布一项草案,强制脸书(Facebook)与谷歌(Google)等平台,必须就新闻内容支付费用给新闻媒体。这项引领全球的创举引发科技巨擘的反弹。在此之前双方历经18个月协商而没有结果。澳大利亚财政部长曾经发誓将成为全球第一个要求脸书和Google支付费用给新闻媒体的国家,预计当年能够通过立法。除了必须支付新闻费用外,这项准则最早推出时的内容还涵盖诸多议题,如取得用户资料的途径、演算法透明度、平台动态消息的内容排序以及搜寻结果等。


脸书和Google一直强力反对任何强制他们分享广告收益的举措,暗示倘若强制性支付真的实施,他们可能会杯葛澳洲媒体。但疫情让经济恶化,造成数十家澳洲报纸停刊与数百名记者丢掉饭碗。这促使该法案出现进展。



来源:rfi



编辑:李佳怿



535#
发表于 2021-2-19 11:59:13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不满澳大利亚新法案,脸书封锁澳媒并限制澳网民分享获取新闻


【文/观察者网熊超然】在澳大利亚要求脸书(Facebook)和谷歌(Google)为新闻内容付费后,这场关于内容付费的争端正在企业和当地政府之间持续并不断升级。


据路透社、英国《卫报》等外媒报道,脸书于当地时间218日对澳大利亚“重拳出击”,阻止该国新闻媒体在本平台发帖,并屏蔽所有发出内容,同时限制澳网民在脸书分享和获取新闻。


虽然这一举措只针对澳大利亚新闻出版商,但包括该国政府部门、社区团体、工会组织、慈善机构以及政界人士的几十个脸书账号当天也被封禁数小时,广受波及。这一情况甚至还影响到澳民众在疫情期间获取气象和疫苗接种等重要信息。


此后,澳总理莫里森在脸书发文,批评了对方的这一做法,而脸书则也承认在封禁过程中确实存在“错杀无辜”。与此同时,面对澳政府所提出的内容付费问题,另一大科技企业谷歌似乎已选择了妥协。



脸书官方声明截图


不满澳方所推新法案,脸书下重手回击

当地时间217日,脸书发布了一则声明,对该平台在澳大利亚分享和查看新闻的政策作出了修改和说明。声明称,脸书将开始屏蔽澳大利亚新闻出版商的新闻内容,并限制澳民众分享或观看本国及国际新闻。

声明指出,这一限制措施就是为了回应澳大利亚政府近期所提出的新法案。近期,澳大利亚议会预计将通过新法《新闻媒体协议规范》,该法要求脸书和谷歌等科技公司为其新闻内容向澳大利亚媒体付费。脸书认为,这一法案“从根本上曲解了”本方与新闻出版商之间的关系。

据路透社报道,218日一早,众多澳大利亚网民果然发现自己脸书上的新闻页面空空如也,而且这一情况的波及范围还在不断扩大。

据报道,虽然被针对的只是澳新闻媒体,但是当天包括澳大利亚卫生和气象部门的脸书页面也被清空,一些慈善机构、组织团体以及政界人士的脸书账号也遭遇到了限制措施。

一时间,澳大利亚的民众无法在脸书这一知名社交媒体上获取气象和消防急救等重要信息,更无法在这一平台上知晓疫情期间的新冠疫苗接种信息。而就在几天前,澳大利亚刚刚启动了一项全国性的疫苗接种工作,以减缓新冠病毒的传播。


218日,包括西澳大利亚州消防和紧急服务部等政府部门的脸书账号都被屏蔽 推特网友截图

据英国《卫报》报道,当天澳大利亚国内多位卫生人士对脸书的做法提出了批评。卫生部长格雷格·亨特(Greg Hunt)对此深感震惊,并称脸书的做法是“一种耻辱”,必须立即更正。影子内阁卫生部长马克·巴特勒(Mark Butler)则表示,脸书的行为“不负责任”,澳大利亚人正陷于疫情之中,需要听到疫苗推广工作的可靠信息。

澳总理发文回应,脸书承认存在失误

对于脸书向澳大利亚采取限制措施,澳总理莫里森在其个人脸书上发文写道:“脸书今天做出了和澳大利亚解除友好关系的行为,切断了健康和急救服务这些基本信息内容,既傲慢又令人失望。”

莫里森表示,这种行为只会证实人们的担忧,越来越多的国家会注意到那些科技巨擘,它们自认为比政府还要大,并觉得这些规则不应该适用于自己。

莫里森脸书截图



而澳大利亚国库部长乔希·弗莱登伯格(Josh Frydenberg)则批评脸书的行为“是非必要的,且有损脸书在澳大利亚的声誉”。他还直言,这一事件证实了数字媒体巨头所掌握的巨大市场权力。

据路透社报道,直到当地时间218日中午前后,澳国内许多具有政府背景的脸书账号才恢复正常,但一些慈善机构的页面和所有媒体页面仍然无法查看,这其中包括了《纽约时报》、英国广播公司(BBC)、《华尔街日报》等知名媒体。

而据英国《卫报》报道,脸书的一位发言人随后对此作出回应,承认对非新闻机构采取封锁措施确实是一个错误。

这位发言人说:“我们采取的行动是为了限制新闻出版商和澳大利亚民众分享或观看国内及国际新闻。由于法律对新闻内容的定义并不明确,为了尊重法律,我们选择了宽泛的定义,其实无意影响其他页面。”

报道还称,脸书CEO扎克伯克当天已同澳国库部长弗莱登伯格就“广泛封禁”所引发的问题进行了交谈。

内容付费问题,脸书和谷歌或已“分道扬镳”

事实上,在新闻内容付费问题上受到澳大利亚政府“逼迫”的不只有脸书一家企业,Alphabet旗下的谷歌同样面临这一困扰。

在这场争端发生后,脸书很明显选择了不服从,甚至不惜用“封禁”、“屏蔽”等方式来向澳政府示威,而谷歌方面的态度却并不相同。路透社就指出,脸书如今的举动代表着,该公司与谷歌已“分道扬镳”。

资料图:谷歌公司 图自澎湃影像



此前,脸书和谷歌这两家公司曾是“一条绳子上的蚂蚱”,一直在联手反对澳政府推出《新闻媒体协议规范》,它们还曾威胁要关停在澳大利亚的服务。可最近几天,谷歌却与多家新闻出版商抢先达成了协议。

据报道,全球传媒大亨鲁伯特·默多克(Rupert Murdoch)旗下的新闻集团(News Corp)近期就宣布了一笔交易,该公司将向谷歌的资讯产品“News Showcase”提供新闻内容。

而作为回报,新闻集团将从全球搜索引擎巨头谷歌那里,获得一大笔资金款项。



来源:观察者网



编辑:李佳怿

536#
发表于 2021-2-20 09:43:27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抗议“霸凌”:脸书切断澳大利亚用户新闻链接 国际反弹不断加剧


2021218日,在澳大利亚的堪培拉,一个显示“Facebook”标志的手机屏幕和澳大利亚报纸的插图。


社交媒体巨头脸书(Facebook)禁止澳大利亚使用其平台的用户浏览或分享国内和国际新闻报道的链接。此举引发的国际反弹周四(218日)继续加大,脸书的做法被指责为“霸凌”。


脸书在澳大利亚议员批准一项迫使该公司向媒体机构付费的新措施之前屏蔽了这些新闻内容,这项举动引发了欧洲和北美政界人士的广泛谴责。


他们表示,这家社交媒体巨头不尊重民主,而且无耻地利用其垄断性的商业力量。


“澳大利亚提出的立法建议没有意识到我们的平台与出版商之间关系的根本性质,”脸书负责全球新闻合作伙伴关系的副总裁坎贝尔·布朗(Campbell Brown)周三在一个帖子中写道。“我希望今后我们可以再次为澳大利亚人民包括进新闻内容。”


人权组织也加入进批评队伍,猛烈抨击脸书。国际特赦(Amnesty International)组织说,“一家私人公司有意愿要控制人们获取他们所依赖的信息,这令人极为担忧。”


国际特赦还说,“脸书屏蔽可信的新闻来源的意愿与该公司在应对平台上传播仇恨内容和虚假信息方面的糟糕记录形成鲜明对照。”


切断准入


脸书的这一举动意味着,澳大利亚境外的用户无法通过该平台浏览澳大利亚广播机构和报纸制作的新闻,澳大利亚境内的用户根本无法通过脸书接触到任何新闻内容。


脸书的举动并没有阻止澳大利亚议会批准这项新法律——这是世界上第一个要求社交媒体公司为使用媒体的内容而向媒体付费的法律。


这项法律可能会在下周生效。澳大利亚总理斯科特·莫里森(Scott Morrison)表示,脸书已经“将澳大利亚删除好友”。他形容该公司傲慢、霸凌,并警告说,脸书正在引发国际社会对规模过大的科技公司的恐惧。


根据澳大利亚的新媒体法,社交媒体公司将被要求就其平台上链接或分享的新闻内容达成支付协议。如果协议难以达成,一个独立的仲裁员可以设定价格。


在悉尼看不到澳广脸书页面上的帖文。(2021218)


脸书的屏蔽举动于周三晚间生效,这家数字巨头阻止了新闻的分享,包括来自澳大利亚公共广播公司(Australian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的内容以及包含天气和紧急服务警告的政府网页。分享或链接到社区、妇女健康和家庭暴力的网页也消失了。


人权观察(HumanRights Watch)组织澳大利亚事务主任伊莱恩·皮尔森(Elaine Pearson)表示,这是“事态的一个危险转折。在深夜切断整个国家获取重要信息的渠道是太过分了。”


莫里森在一份声明中说:“我们不会被大科技公司的这种霸凌行为吓倒。”


他补充说,“这些行动只会证实越来越多的国家对大型科技公司的行为所表达的担忧,这些公司认为自己比政府大,规则不应该适用于它们。他们也许正在改变世界,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就应该管理它。”


莫里森的言论在其他地方得到了呼应。


在英国,保守党议员、议会文化和媒体委员会主席朱利安·奈特(Julian Knight)形容脸书的行为是“我们一生中所看到的最愚蠢但也令人深感不安的公司行为之一”。


“澳大利亚的民选政府是民主选举产生的。他们有权制定法律和立法。以这种方式行事是对民主的不敬,”他对英国的广播公司天空新闻(Sky News)说。


2019年,英国政府的一项评估发现,脸书和谷歌(Google)对英国新闻媒体产生了破坏性的影响,因为它们吸引了大部分在线广告收入,让私营广播公司和报纸失去了收入。研究人员发现,61%的英国媒体广告要么去了脸书,要么去了谷歌。


谷歌威胁要采取类似行动,但上周它开始签署先发制人的付款协议。谷歌还与英国和一些欧洲国家达成自愿交易。


欧盟竞争事务专员玛格丽特·维斯塔格(Margrethe Vestager)表示,脸书和拥有全球使用得最多的搜索引擎的谷歌表现得像“事实上的双头垄断”。


脸书在一个帖子中告诉澳大利亚的1800万用户,它万不得已才采取了这个行动,并辩称新法律误解了脸书和使用它分享新闻内容的出版商之间的关系。


脸书的支持者


但脸书在科技行业也有辩护者。


总部位于加州的博客Techdirt.com的创始人迈克·马斯尼克(MikeMasnick)表示,用户并没有被阻止获取新闻。“与人们认为这是对澳大利亚新闻业或新闻的‘攻击’的想法相反,事实并非如此。这些新闻在澳大利亚仍然存在。新闻公司仍然有网站。人们仍然可以访问这些网站,”他在一篇博文中说。


马斯尼克补充说,澳大利亚采取的对链接征税的举动令人震惊。“这从根本上违背了开放互联网原则。政府说除非你付了税,否则你不能链接到一个新闻网站,这应当被视为有根本性的问题,原因有很多。在最基本的层面上,它是在要求为流量付费。”


周四,这家科技巨头开始允许通过其平台访问公共卫生方面的网站。


脸书在澳大利亚屏蔽媒体内容的举动遭到了英国新闻媒体协会(News Media Association)的猛烈抨击。该组织的主席亨利•福尔•沃克(HenryFaure Walker)表示,此举说明国家之间为何需要协调制定强有力的监管。他说,这一行动是垄断势力“试图保护其主导地位,却很少顾及其本应服务的公民和消费者”的“典型例子”。


脸书的英国批评人士还突出了刚刚曝光的新闻,即这家科技巨头接受了来自中国国有媒体机构、包括《中国日报》和中国环球电视网(CGTN)的资金,以推动中国政府的宣传,否认北京在镇压西北部的新疆维吾尔穆斯林和其他少数民族。美国政府将北京在新疆的镇压称为“种族灭绝”。


英国行业期刊《新闻公报》(thePress Gazette)本周进行的一项调查发现,中国国有媒体向脸书付钱,推介那些将国际社会对维吾尔人困境的关注斥责为西方“虚假信息”的报道。


                                                                                                                                                                                                     编辑:李佳怿



537#
发表于 2021-2-20 21:18:47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河南春晚的《唐宫夜宴》


编辑:李佳怿

538#
发表于 2021-2-21 19:10:52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河南春晚火了,央视文艺声明:节目包括舞台布景等均受版权保护


220日,央视文艺在官方微博发布声明:感谢各界对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文艺节目的关心和鼓励。我们注意到近期地方台有关节目与我们几年前播出的节目撞脸等情况。我们愿意重申,鼓励文艺节目在借鉴交流中创新。当然,这与抄袭模仿行为是有本质区别的。另外,央视文艺播出的节目(包括舞台布景等)均受版权等保护。特此声明。




此前曾有报道,地方春晚爆款《唐宫夜宴》被指模仿《国家宝藏》。据报道,河南卫视春晚舞蹈节目《唐宫夜宴》走红,有网友质疑,这一节目与三年前央视的《国家宝藏》节目思路和表现手法存在相似之处,甚至有人称这是“模仿”“抄袭”。


对此,河南卫视春晚导演组方面正式回应,该节目由郑州歌舞剧院同名作品改编而来,曾获第十二届中国舞蹈“荷花奖”古典舞评奖提名。(转自“传媒视听”公号)



来源:长江传媒研究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WvktgoD0GYPDbOPsHuf61g


编辑:李佳怿

539#
发表于 2021-2-23 15:57:22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谷歌之后,轮到Facebook和澳政府对撼
李军:不管是新闻内容付费还是“数字税”,本质上都是政府要求互联网巨头在全社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承担更多责任,只是着眼点和手段有所不同。
218日当超过1700万澳洲Facebook用户醒来后发现,Facebook平台上澳洲所有新闻媒体账号下空空如也。从《悉尼先驱晨报》到《澳大利亚人报》,还有《澳大利亚卫报》和ABC,这些新闻机构Facebook的官方账号不再包含新闻内容。其实受到影响的不只是新闻机构,连澳大利亚气象局和澳大利亚自杀预防机构等政府机构账号下的新闻内容也一并消失不见了。
到底发生了什么,让新闻在Facebook平台上一夜之间消失不见?因为Facebook和澳洲政府就新闻内容付费的争端开始被诉诸于行动。Facebook承认目前公司开始在澳洲范围内严格执行新闻禁令——所有新闻内容不再允许在澳洲范围内的社交媒体账户上发布和传播。当然,对于“新闻”的定义目前还是比较模糊的。所以Facebook现阶段将所有被初步认定为“新闻”的内容强制删除。于是澳洲政府机构账号下相关的内容也被殃及池鱼删除了。
新闻内容被Facebook强制删除给澳大利亚的方方面面,尤其是新冠抗疫和疫苗接种组织工作带来了麻烦。很多澳大利亚居民是通过Facebook上新闻媒体机构的内容了解疫苗接种要求和进展的。澳大利亚医学协会主席Omar Korshid博士上周五表示,Facebook的的这一决定将让澳大利亚人的健康处于危险之中。
为什么Facebook和澳洲政府会在新闻领域起争端?因为澳大利亚即将通过《新闻媒体和数字平台强制性议价法案》(以下简称:议价法案)。该法案要求互联网巨头——主要是GoogleFacebook,在其互联网平台上使用或引用新闻内容时需要向生产该内容的新闻媒体机构付费(详情请见《谷歌同澳大利亚政府的对决》一文)。目前“议价法案”已经在众议院三读通过(Third reading agreed),即将递交参议院审核。
澳大利亚反对党工党上周三在众议院三读中表态支持该法案,从而为法案通过参议院审核铺平了道路。目前看来“议价法案”成为澳洲的正式法律基本已成定局,并将正式生效后强制GoogleFacebook等互联网巨头遵照执行。
其实互联网巨头和澳洲政府的矛盾早在法案提出初期就已经开始爆发。最早向澳洲政府提出强烈反对的是Google。在“议价法案”进入众议院二读后,Google就开始了与澳洲政府的对抗:先是暂停了自己的新闻聚合服务Google News在澳大利亚范围的服务,后来又威胁将全面终止Google搜索引擎在澳大利亚的服务。
虽然Google口头上反对“议价法案”的声音非常高调,但从全球各国政府对于新闻内容付费的态度来看,Google也并不想在这个问题上对抗全世界,而是一边反抗一边紧锣密鼓地与新闻媒体机构签订内容合作协议。显然Google最终希望在商业层面解决新闻付费问题上与各国政府及新闻机构的分歧。
2月中旬Google与澳洲的主要新闻媒体集团Nine EntertainmentSeven West Media签订了两份价值3000万美元的年度协议,以和缓之前与澳洲政府的冲突。随后在217日,全球主要的新闻媒体集团之一、传媒大亨默多克的“新闻集团”(News Corp)也宣布和Google达成三年协议,授权Google平台使用其新闻内容,交易金额预计为数千万美元。需要指出的是,“新闻集团”旗下就有澳大利亚的主要报纸《澳大利亚人报》(隶属于新闻集团的子公司澳大利亚新闻集团)Google这一系列举动在事实上是向澳洲政府和即将通过的议价法案让步。于是,澳洲政府和互联网巨头就新闻内容付费的矛盾全面转向了Facebook。当然,Facebook也选择了和Google前期类似的策略——大声反对加借助市场垄断地位威胁。但和Google不同的是,Facebook走出了实质的一步——真的露出了自己的“獠牙”,开始全面删除社交媒体上的新闻内容。
针对Facebook删除新闻内容的威胁,澳大利亚总理Scott Morrison表示,Facebook对澳大利亚不再友好,并停止了包括卫生健康和紧急救助的基本信息服务,这既令人失望,也是自大的行为。目前看来,如果Facebook和澳大利亚政府双方都不让步的话,矛盾还将进一步激化。
互联网巨头们是基于什么理由反对即将通过的“议价法案”呢?
Facebook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董事总经理William Easton说,“议价法案”误解了互联网平台与使用该平台共享新闻内容的发行商之间的关系。Facebook认为,自己的平台为新闻媒体机构导入了大量的访问流量,而自己并未从新闻内容中获取很大的收益。以访问内容为例,Facebook在澳大利亚的访问内容中,新闻仅占平台上所有内容的不到4%Facebook估算自己在2020年帮助澳大利亚的新闻媒体机构创造了超过4亿澳元的收入。
Google公司则表示,“议价法案”的做法就像向公交司机收取将顾客送至餐厅的费用。实际上不管是顾客还是餐厅都是公交服务的受益者,更何况这种类似于公交服务的信息传播方式还是完全免费的。
中国最大的社交媒体平台微博的CEO王高飞(微博账号@来去之间)表示,FacebookTwitter这种基于“关注”的社交平台,都是把自己定位为“邮局”的……媒体可以自主选择向用户免费还是收费。
其实互联网巨头们的各种理由虽然是事实,但却不是完整的事实。
对于Facebook这样的社交媒体来说,它们的确给新闻媒体机构带来大量的访问流量和相应的收入,但Facebook自身获得的收益更为巨大。根据Reuters Institute 2020年针对六个发达和发展中国家(英国、美国、德国、西班牙、韩国和阿根廷)的研究显示,社交媒体和搜索引擎已经成为超过半数的新闻获取渠道。对于Z世代(1995年以后出生)来说,社交媒体甚至成为最主要的新闻获取渠道。高质量新闻内容吸引来的阅读流量源源不断被社交媒体所吞噬,并为社交媒体创造出海量的广告收益。虽然新闻内容占社交媒体全部内容只有百分之几,但这些高质量内容和普通用户生成的内容相比,会更容易出现广泛的阅读行为和多次传播的效应。社交媒体享受到了高质量新闻内容带来的巨大流量和相应的广告收益,理应将一部分收益分成给新闻机构。或许分成方式和比例可以商榷,但分成诉求本身是完全站得住脚的。
至于“向公交司机收取将顾客送至餐厅的费用”这样的观点对于社交媒体也是经不起推敲的。如果说所有顾客最终都会送到餐厅并由餐厅获取收入,那的确不应该向公交司机收费。但事实上Facebook这辆“公共汽车”上其实已经满是各种琳琅满目的“免费餐食”--各种新闻节选和摘要。大部分顾客/读者在上了Facebook这辆“公共汽车”后只是享用了“免费餐食”就下了车,并没有真的到达餐厅并付费享受服务,新闻机构也就没有享受到绝大部分新闻阅读行为带来的收益。
另外一方面,不论是社交媒体还是搜索引擎,在阅读行为发生和向新闻机构网站导流的过程中都获取了大量的用户兴趣数据。这部分数据往往描述了用户的人口地理特征、喜好、不同领域的价值观点乃至潜在的消费需求等深层特性。对于以广告为主要业务收入来源的GoogleFacebook,这些数据为其精准的广告投放并获取高增值收益提供了最好的助力。我们在考量互联网巨头在新闻内容收益时既要考虑流量截取带来的收益,更要考虑数据获取带来的收益。
对于微博CEO王高飞的说法,粗看起来是有道理的,但在实际执行时往往面临着严重的挑战。新闻内容是数字化的,复制传播是轻而易举的事。如果互联网平台无法充分约束收费内容的免费传播,那依靠内容收费往往只是一句空话。以国内一线的收费媒体《财新》为例,其新闻报道和文章全部都在收费墙(paywall)后面,但大量内容都被合法用户截屏或转述的方式对外传播乃至形成多次传播。而这些多次传播带来的流量受益者自然是互联网平台本身。在缺乏有效的内容保护和成熟读者群体的付费习惯情况下,想单纯依靠收费方式支撑起正规媒体机构运营是难以实现的,毕竟互联网和传统纸媒相比是没有边界的。
谈到这里读者会有疑问,是不是像澳大利亚一样立法强迫互联网巨头向新闻内容付费是唯一解呢?答案是否定的。
新闻机构作为现代社会治理重要的组成部分,带有相当程度的公共服务性质。对于公共服务来说,最常见的做法就是由政府组织提供或者资助私人企业提供,并通过税收的方式向公众分摊运营成本。在新闻还以纸媒为主要载体的时代,纸媒本身的订阅收入和广告收入已经完全能够支撑起自身的运营成本,所以公共服务和自身收益之间的矛盾还不突出。但在互联网时代,由于数字讯息传播的便捷,新闻机构本身越来越难以保持住原有的订阅和广告收入水平,而其公共服务属性又决定了不可能完全通过收费墙来隔绝非付费读者。对于传播量和影响力巨大的公众媒体,这种情况尤其突出。面临这样的窘境,一种可能的方式就是由政府承担公共媒体的一部分运营成本,并最终由税收支撑。英国的BBC的主要收入来源就是政府强制向所有拥有电视的家庭收取的“电视税”。
在互联网时代,媒体的公共服务成本除了可以由全民收税来承担之外,其实还有另一个途径——互联网企业“数字税”。现代社会的企业税收制度,其中一个目的就是通过税收支撑社会的普遍服务,如基础设施建设、行政、司法和教育服务成本等等。互联网巨头作为数字化红利的获取者,因为其服务的虚拟性,所以在全球范围内税务负担和传统企业相比都偏轻。对于跨国的互联网巨头如GoogleFacebook,更可以通过复杂的公司结构和灵活的成本收入分摊模式,在海外享受别国的数字化红利时规避业务所在国的税务负担。通过向这些互联网巨头征收“数字税”来支撑社会公共服务的运行,可谓取之有道,用之有法。
所以不管是新闻内容付费还是“数字税”,其本质上都是政府要求互联网巨头在全社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承担更多的责任,只是着眼点和方式手段的不同。从这一点来看,不论是从经济上还是从社会影响力上,未来各国政府都将逐渐加强对互联网企业的管理。这也是互联网行业发展的必经之路。
编辑:宋婷

540#
发表于 2021-2-23 16:58:37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唐宫夜宴》引争议:不能乱扣抄袭的帽子
抄袭是一个很严厉的指控,不能只是觉得眼熟,就把疑似抄袭的帽子送出去,这对创作者很不公平。
河南春晚《唐宫夜宴》截图(上)和《国家宝藏》节目截图(下)。
河南卫视春晚在播出后,其中的一个节目《唐宫夜宴》,在社交媒体上刷屏,得到许多观众与网友的喜爱。但近日有自媒体账号发文指出,《唐宫夜宴》疑似与三年前央视《国家宝藏》的节目片段撞脸
节目红了,是非也多。在大量一边倒的叫好声中,出现一点质疑声音,也是正常的。只是,这次提出质疑的细心观众与自媒体账号,并未给出疑似抄袭的准确证据,更像是抛出了一个话题,来吸引人们的关注与讨论。
但在撞脸爆料的留言评论当中,网友又是一边倒地认为,《唐宫夜宴》根本不存在所谓的抄袭,甚至连借鉴也算不上,《国家宝藏》的出品方央视文艺也发布声明,鼓励文艺节目在借鉴交流中创新,并认为这种做法与模仿抄袭有本质上的区别。
网友的反馈和央视文艺的声明,可以使《唐宫夜宴》的创作者放下心了,这个撞脸,不算新闻,顶多是个八卦,是节目红了之后的一个花絮。
但放心归放心,还是有必要厘清文艺节目在创作方面的一些概念与界限。抄袭是一个很严厉的指控,不能只是觉得眼熟,就把疑似抄袭的帽子送出去,这对创作者很不公平。
《唐宫夜宴》与《国家宝藏》节目片段的相同之处是,两者都是舞蹈节目,表演者都着唐装,在舞蹈动作上都尝试尽力贴近唐代宫廷乐舞特征。但这些外在的形式,不能作为抄袭与否的参考。
原因很简单:唐装与唐代宫廷乐舞,是古人留下的文化遗产,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谁都可以对其进行学习与研究、创作与表现,没有人可以将其版权垄断。
现代人创作的舞蹈节目,享有版权的部分,必须带有清晰可辨的独创特征,具有鲜明的个性标签,在局部细节与整体观感方面,都能给观众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那种耳目一新的元素,即是可以得到版权保护的部分。
以《唐宫夜宴》为例,之所以这个节目能够出圈,就在于它给观众带来了耳目一新的观赏感受。
具体在细节部分:创作者在舞者的妆容、表情、肢体动作方面,在对唐代乐舞俑进行了完美的还原,但节目的灵魂并不在此,为人物赋予现代人的性格,才是真正让它打动人的核心创意,从穿戴造型看,一看就是从千年唐代走来。但她们身上个性化的一面,又和当下的人们毫无二致”——观众的这个评价,是准确的。
在整体方面,《唐宫夜宴》将国宝国潮元素大量融入,了无痕迹地使用了舞台科技,整个舞台效果在色彩、亮度、空间感等方面,都达到了此前节目所未能达到的一个高度。因此,对比两个节目,只要从整体氛围与局部细节稍加分辨,就能给出基本的判断。
在著作权保护方面,是有表达与思想二分法的,保护作品的形式很容易,保护作品的思想则很困难。
央视文艺官方声明。
严格说来,就算后来的创作者以《唐宫夜宴》为学习榜样,也尝试为人物注入新的感情因素,比如《唐宫夜宴》的表演者塑造的人物娇嗔可爱,模仿者塑造的人物高贵优雅,则很难认定后来者是抄袭。除非后来者在舞蹈动作设计或者音乐的原创成分方面,达到了抄袭的标准,否则一般也不会被认为成抄袭。
文艺节目在借鉴交流中创新,不能被误会成拿来主义,而是要从好作品那里得到启发,另辟蹊径创作出有新意的作品。如果眼睛只是盯着别人的作品,缺乏独到性与原创性,那么拼接出来的作品也徒有形式、缺乏灵魂。
《唐宫夜宴》这个作品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是它从形式到内容都有很大的创新,但喜欢它的观众,都能够自然而然地联想到幕后创作者的灵气与创意。一个真正优秀的作品,是不会那么容易被模仿与抄袭的,而且它们的创作者,也不会担心或者害怕作品被抄袭,因为有些东西,是永远没法被抄袭走的。
这次《唐宫夜宴》被指疑似抄袭,不会给作品带来任何的坏影响,相反,因为这件事会给作品额外带来更多的欣赏与凝视,也会给致力于创新的作者带来更多的尊重。
很多网友都把这次抄袭指责当成了笑谈,但也给相关版权方提了个醒:《唐宫夜宴》有必要进行版权保护的地方,还是要去申请版权保护,避免被抄袭是一方面,当被误会为抄袭的时候,也会立刻拿出强有力的反驳证据。
作者:韩浩月  
来源:微信公众号——新京报评论
编辑:宋婷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