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楼主: adm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编辑学案例

[复制链接]
531#
发表于 2015-8-24 17:55:19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网络新闻标题编写小技巧
  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随着新浪、搜狐、网易、新华网、人民网等国内重要网站的崛起,网络新闻开始越来越多地影响到人们的生活。
  网络传媒的虚拟性,网络容量的无限性,致使大量的新闻信息通过互联网爆炸式地呈现在人们面前。在大量新闻信息中,网民如何找到自己关心的新闻和信息,网络编辑如何使自己编辑的新闻和信息吸引网民的“眼球”,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网络编辑的标题制作水平。
  闻标题是“报纸的眼睛”。打开报纸,最先映入读者眼帘并吸引读者关注的,是新闻标题。读者读报,首先也是先读标题而后再选择读新闻内容的。
  由于报纸新闻是“题文并存”,只要将报纸标题通过字号的选择,大小的变化,字体的风格略加变化,再加上不同新闻在报纸版面上的位置安排,读者会很容易区分出新闻的重要性与主次关系,选择性地进行浏览阅读。
  此外,报纸新闻还可以通过引题的引导,正题的渲染,副题的补充,虚实的变化,便可把一篇新闻报道做得有声有色,引起读者的兴趣。
  但网络新闻与报纸新闻不同,网络新闻由于追求新闻信息内容的海量丰富,发布速度的快捷,不可能像报纸新闻编辑那样有较充裕的时间,制作新闻标题仔细斟酌,网络新闻特点恰恰又要求网络编辑在最短时间内,对大量的新闻稿件进行筛选,对新闻主要内容进行最准确的理解把握,并制作出最吸引人的标题,吸引网民去关注阅读。
  因此,正确理解新闻内容,把握网络新闻标题的制作角度,是做好网络新闻编辑工作的主要素质之一。

了解受众 选好角度
  网络传媒是互联网技术与传统传媒相结合的产物,具有很强的市场化色彩。作为其主要产品的网络新闻,也必然带有商品化共同特征,即它必须满足某些人对新闻信息的阅读需求,
  也就是说,一个网络编辑在网上媒体中选择一篇新闻稿件进行编辑时,除了要关注其是否具备新闻主要特征外,更要关注这篇稿件在自己的频道版块所服务的网民中,是否具有“市场”,它的卖点是什么?然后才能根据这个新闻的卖点,制作相应新闻标题,对新闻内容进行“广而告之”地推销。
  选择一个好的新闻稿件,制作出吸引眼球的新闻标题,仅靠了解网络新闻的受众心理需求还不够,还需要网络编辑学会思考,而且要思考得与众不同。
  只有思考角度独特,才能从看似平淡的新闻稿件中提炼出精彩标题来,吸引网民的注意力。
  下面是2005年11月28日国内六大新闻网站对伊拉克特别法庭二审萨达姆新闻报道的稿件,虽是报道同一条新闻内容,但标题的制作却明显不同,从中不难看出各大网站新闻制作的特点与水平。
  新华网:二审萨达姆/美前司法部长保萨/英报十疑
  人民网:萨达姆第二次受审判
  新 浪:萨达姆二次受审/带铐入庭/怒斥法官
  搜 狐:萨达姆开始第二次受审 美讨论其无罪可能
  网 易:萨达姆今日第二次庭审 美正讨论其被判无罪可能性
  TOM: 伊特别法庭休庭 12-5再审萨达姆
  上面六大网站制作的标题可谓各有特色
:新华网重在报道二审萨达姆时,伊美官方与美国前高官和英国媒体对老萨的不同态度,前者对老萨要定罪,欲加之罪,何患无词?后者对老萨的所受待遇鸣不平,要为其讨“公道”;
  人民网对新闻标题进行简单处理,重在二审事件本身报道;新浪网偏重于萨达姆二审出庭时的神态、所处的“待遇”披露与细节描述;搜狐、网易则重点关注美国讨论对老萨审判结果的可能性;TOM网倾向对三审时间的报道。
  六大新闻网站报道同一国际新闻,而网络编辑关注角度却迥异。如果从新闻标题制作技巧来衡量,就会发现新华网与新浪网对这则新闻的处理比较有特色,鲜活又形象,比其它四家网站网络编辑处理得更容易吸引网民的眼球。
  新华网的标题看似平淡,实则很具有讽刺意味:美英两国在攻打伊拉克前,政府和媒体都有一种“老萨不除不快”的气势,而如今把萨达姆推上法庭后,美国前司法高官却为老萨出庭辩护,英报则质疑对老萨关押期间等各方面的合法性,前前后后的变化可谓十分具有戏剧性;
  而新浪网关注的焦点是把老萨做总统时的飞扬跋扈与做阶下囚时“不屈不挠”进行对比,使人很容易产生一种“窃国者侯,窃钩者诛”的人生感叹,赞叹老萨虽做了美国“阶下囚”,但民族气节不减的英雄气慨。
  这些隐藏在新闻标题后的丰富的内容,无论如何,从其它四家网站新闻标题中是解读不出来的。
  由此可见,不同的网络新闻标题虽然字数相当,报道内容相同,但因为网络编辑审视新闻的角度不同,对网民心理需求认识的把握不同,对新闻事件前因后果的联想程度不同,制作出的标题生动性与形象性也就有了巨大差别。

避虚就实 有的放矢
  目前网络媒体播发的文字新闻大都来自报纸等传统媒体,为了争抢新闻发布时间,许多网络编辑往往稍对标题进行一下修改便发布出来,这就很容易形成网络标题制作的报纸化,即虚实不分,以虚代实,而不去按网络新闻的特殊规律进行标题制作,难以形成网络新闻独有的魅力。
  下面具体结合近期《威海日报》发表的部分新闻稿件,简要谈一谈报纸新闻标题与网络新闻标题在制作上的差异。
  1.《环翠区上市公司资源培植迈出新步伐》(2005年11月28日《威海日报》第二版)
  这是一个典型的党报类型的新闻标题。它通过报道环翠区草庙子镇的威海金泓高分子有限公司成立,来间接反映环翠区政府对乡镇企业进行优势资产重组,培植当地上市公司资源的新闻事实。标题立意高,以小看大,十分符合日报类新闻。
  而如果将这个新闻标题不做任何改动,直接搬到网上,虽然省事,但可能会让许多网民看了标题后不知所云。
  在这篇报道中,上市公司资源培植是“虚”,威海金泓高分子公司成立、优势资产重组是“实”,我们改成虚实结合的网络新闻标题,使网民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清楚了解这篇新闻稿件在报道什么:
  《环翠区培植上市资源 金泓公司重组优势资产》
  这样一来,网民从网络新闻标题中便可得到更多的具体新闻信息,吸引那些关心乡镇企业发展和资产重组,上市公司资源培植的人去浏览这篇新闻稿件。
  2.引题 :10位产业集群问题专家和知名企业家汇聚文登
  主题:为文登产业集群发展建言献策(2005年11月28日《威海日报》第二版)
  这篇新闻稿件报纸标题采用了引题与主题相结合的方式,报道10位国内专家和知名企业家汇聚文登,为文登产业集群发展建言献策的新闻事实,仅报纸标题来看,是实中有虚,虚中有实,是一个虚实结合的标题形式,很有党报标题的韵味,也比较大气。
  但改成网民喜欢看的网络新闻标题,最好是避开标题中“虚”的成分(即建言献策),以实实在在的新闻事实来制作网络标题:
  《国内专家“会诊”文登产业群 建议重点扶持30家优势企业》
  这里之所以没有用建言献策,是因为“建言献策”四个字“虚”的成分太大,是所有专家观点的高度概括。网民是没有时间和兴趣去了解每一位专家到底“建何言,献何策”的。
  如果把“重点扶持30家企业”突显出来,就会引起不少人的兴趣 :即究竟哪30家企业会得到文登市政府的重点扶持。
  因为重点一扶持,就会得到贷款、减免税等许多优惠政策,这才是网民或企业家们真正关心的。尽管新闻稿件中没有提到文登市政府是否会接受专家建议,重点扶持哪30家企业,但会引起一些网民继续了解的兴趣。

化整为零 美化版面
  网络空间虽无限大,但网络新闻与报纸新闻一样,也十分讲究网络页面的紧凑性与完整性,提高页面的利用效率。
  报纸新闻要求在相同单位面积内,表现尽可能多的新闻信息,网络新闻也不例外,特别是在网络首页新闻栏目空间有限的情况下,如何通过网络新闻标题的制作,最大限度地发布更多的新闻内容,这就需要网络编辑在文字上有较深厚的功底。
  因为一个标题最少可能会用四个字表达,也可能会用五、六……不同字数表达,然后用这些标题组成一行,既节约页面空间,显示更多的新闻内容,又起到美化版面的效果。
  每个网络标题又要求尽可能准确地表达出主要新闻内容。这就需要网络编辑在标题制作上学会“化整为零”来解决。
  “化整为零”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不同的短标题分别表达不同的新闻内容,二是短标题表达同一新闻内容的不同方面,但不管是哪一种方式,都必须要求网络编辑对新闻内容有一个独特的把握,这样才能把最精彩的新闻内容用版面所要求的字数完美地表达出来。这一点与报纸标题字数可多可少的“无限制”有着明显的区别。
  下面是新华网2005年11月29日网站首页新闻栏目对有关公务员考试的两篇报道:
  一是:《考公务员限制条件起争议》
  二是:《 如何提高公平性》
  这是一个典型的双题类型,即由两篇新闻报道的两个标题组成单行题。《考公务员限制条件起争议》的文内标题是:《公务员招考:限制条件引发争议》;而《
如何提高公平性》的文内标题是:《观点碰撞:关于提高公务员招考公平性的辩论》。
  这两个首页新闻栏目的标题与文内标题有明显的不同,标题字数虽减少了一半,但把最主要新闻事实表述了出来。在这里,两个标题的处理方式是不一样的,前一个标题通过“字词对换”(即“引发”=“起”),原题是14个字,而新题是11个字,删掉了3个字,但意思没有根本的改变。
  后一个标题做得更绝,用一个“如何”两字,改变了“关于……”的句式,换来了13个字的空间,使首页的标题更简练清楚,既节省了页面空间,又丰富了报道内容,真是“一字值千金”。
  再如近期热点新闻——中国女子在马来西亚受辱一事,被媒体炒得十分火爆,不少的网络媒体对这个新闻处理时都采用的“一行双题”的处理方式。
  再以新华网首页新闻标题为例:《马首相亲自查我女子受辱案》和《恶警仍上班》,而两则新闻的文内标题是:《马来西亚首相亲自调查“中国女子受辱”案》和《32名中国女子在大马惨遭虐待
恶警仍在上班》
  前则首页新闻标题与文内标题相比,改动不大,仅少了7个字,将马来西亚缩成“马”,将中国改为“我”;后则新闻首页标题与文内标题相比,改动较大,重点放在恶警上班,表达中国媒体对马来西亚政府处理此事的不满。两题共节省了21个字,但主要新闻事实表达清楚完整,重点突出,态度明确。
  与报纸新闻一样,网络新闻作为一种新的新闻形式,如何将标题制作得更加准确、生动,富有感染力,吸引网民,也是一门新的学问,这需要网络同行平时工作中多用心体会,认真总结。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4ODQ2OTAyNw==&mid=208063263&idx=7&sn=013db4ec3839c764445d95406354e2b5&scene=5&srcid=0j9w06ILDCo7Vl9lPbIl#rd


532#
 楼主| 发表于 2015-9-1 08:40:11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医护打油诗


远看医院像天堂,近看医院像银行;
走进医院像牢房,不如回家放牛羊。
人人都说医生好,傻帽才往医院跑;
职工挣钱领导花,根本没钱寄回家。
年轻老婆娶不上,娶了老婆用不上;
生了孩子管不上,买了房子住不上。
年轻耗在夜班上,镊子捏走我的梦想。
拉钩打结带走我的青春,吸引器吸走我破碎的希望;
十号线也不能缝合我的悲伤,手术刀一刀刀割裂我的心脏。
绷带一圈圈束缚着我的肩膀,白大褂曾经让我感到英姿飒爽,
能不穿它是我如今的希望。



投身医学英勇无畏,身穿白衣貌似高贵,
其实生活及其琐碎,为了生计吃苦受累,
鞍前马后终日疲惫,从早到晚比牛还累,
一日三餐时间不对,下班不休还要开会,
病人投诉照死赔罪,点头哈腰就差下跪,
日不能息夜不能寐,病人一叫立即到位,
一年到头加班受累,劳动法规通通作废,
天天学习不懂社会,晋升职称回回被退,
身心憔悴暗自流泪,屁大点事反复开会,
领导说话回回都对,逢年过节家人难会,
分分秒秒不敢离位,迎接检查让人崩溃,
接待应酬经常喝醉,不伤感情只好伤胃,
工资不高还要交税,走亲访友还要破费,
囊中羞涩见人惭愧,百姓还说我们受贿,
抛家舍业愧对长辈,身在其中方知其味,
青春年华如此狼狈,医生哪有社会地位,
全靠自我陶醉!
http://mp.weixin.qq.com/s?__biz= ... dntafvwUR7ohk9%2F8f
533#
发表于 2015-9-1 10:37:40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优秀新闻编辑应该具备的8项能力

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新闻编辑?想想这个题目就很宏大,有人可以就此出本专著。作为在媒体圈混迹多年的我,也想大胆地谈下自己在这方面的一点体会。

个人以为,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新闻编辑必须具备以下8项能力,其中第一项是最重要的。

1、判断新闻价值大小的能力、判断新闻价值大小的能力、判断新闻价值大小的能力(重要事情说三遍)。个人以为这是做编辑工作最最最(又说了三遍)核心的专业能力。只要拥有这项能力,就能保证你在工作中能够做出正确决策。

前不久编前会发表过一篇文章,题目是《判断新闻价值大小的6个标准》。也许你会说那6个标准不太好记,没关系,我总结了一个简单方法,把6个标准压缩为2个标准:一,从时间维度上看,新闻的背景是否足够深厚;二,从空间维度上看,新闻会对多少人产生影响。这两个标准就像两把尺子,可以量出新闻价值的大小。

举例说明1:

反腐的新闻为何持续引人关注,原因最主要的还在于其深厚的历史背景。这点你懂的。

举例说明2:

2006年,国务院颁布实施《娱乐场所管理条例》。条例内容很多,包括:国家公务员禁开娱乐场所;曾被强制戒毒者不得从业;地下室不得开设娱乐场所;不得宣扬邪教迷信等内容;歌舞厅不得接待未成年人;凌晨2时至早8时不得营业等。

显然,最后一个新闻点价值更大。为什么?你可以用上面尺子去量呀,如果娱乐场所凌晨2时至8时不营业,会对很多人尤其喜欢夜生活的人产生影响。而开设娱乐场所的公务员、强制戒毒人员,这些群体毕竟是少数。

2、利用搜索引擎识别新闻点的能力。许多新闻点,尤其是时政新闻里的点很多,有些新闻点似曾相识,好像报道过,又似乎没报道过,那么这时你就需要去百度查下了。

举例说明:

2010年3月29日,新华社发表文章,题目是《加强重点领域反腐倡廉制度建设 切实提高制度执行力》,文章全文近6000字,其中一些新闻点看着很吸引人,比如,强化政府投资项目和公共资金监管、加强民生和社会事业领域公共资金监管、严控制“三公”消费。但你上网一搜,这些点基本上都是老生常谈,没有新意,所以这些内容尽管关注度高,但都不是新闻。

这时你可能会灰心,但千万别放弃,后面还有一句“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明确要求把住房、投资、配偶子女从业等情况列入党员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的内容。党中央、国务院将于近期作出专门规定,要认真抓好落实。”

OK,“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此前一直是媒体关注的重点,上网一搜,发现这次的提法(“将于近期作出专门规定”)明显是一个最新进展,虽然就那么一句话,但它释放出的信号却非同一般,因为这项政策不再停留在口头上,而是已经进入实操阶段,其份量和价值足矣。如果你把这个点做出来,我保证“大S小S”(新浪搜狐)会重点转载的。

3、换位思考的能力。操作新闻时不仅要深入了解分析内容,而且还要跳出来将自已切换成读者模式,想想作为读者,你希望媒体提供给你什么样的内容。制作完标题要想想,读者看过之后会有什么感受,读起来是否通俗易懂,是否会产生岐义,比如把“全国性交易市场”这个词做到标题里,是不是容易让人浮想联翩?

在这里想起了周鸿祎说过的一段话,用在此处很合适。

他说:一个优秀的产品经理,除了心里有一个大我,敢于承担责任,心里还要有个小我,甚至忘我、无我,这就是说要将心比心,把自己当成用户,从用户的角度来看问题。这是成为一名优秀的产品经理的条件之一。

套用过来可以这样说,编辑就是产品经理,只不过,其产品不是手机、不是APP,而是一篇文章,一个标题。

4、与记者沟通能力。个人认为,在采编体制下,编辑应该是占主导地位的,但这并不意味着编辑是万能的,一切要无条件地听从编辑的指挥,如果你持这种思维是相当危险的。一条新闻最终会呈现一个什么样的效果,最主要的是看编辑与记者沟通的效率和效果。许多新闻不是编辑改出来的(虽然改很重要),而是聊出来的。

现在中国的新闻队伍中,一般来讲,记者都很年轻,他们阅读新闻、理解新闻的能力还显稚嫩,这需要成熟的编辑作指导。比如一个选题,从哪个角度操作,虽然记者采访完成后有自已的认识,但如果方向有偏差就会错过一条好新闻。这时就需要编辑与记者不断沟通,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有个火花撞出,而这个火花很可能被年轻记者忽视,而被编辑捕捉到并且放大。

5、选题的策划能力。这是基于对新闻价值的判断基础上的。试想,一个非常普通的没有必要深挖的车祸,你做了四个版,那么同行会用什么眼光看你呢?

那么,判断好一条新闻的价值大小后,就要确定版面规模,然后再具体安排每个版的内容如何配置。

举例说明:

比如天津爆炸事件,京华时报10几个版是这样划分的:第一个版块动态,报道事件的最新进展情况;第二个版块纪实,通过当事人口述还原事发时的情景;第三个版块是目击,通过摄影记者的镜头展现事件之惨烈;第四个版块是救援,讲述事件发生后,各方救援情况;第五个版块是影响,讲述天津事故对北京有什么影响(毕竟是北京都市报,读者更关心这一点);第六个版块人物和第七个版块逝者,讲述的是消防员的故事;第八个版块讲述,是个特写版;第九个版块是释疑,主要内容是专家对事件的一些分析和观点。

你会发现这几个版块之间有一种内在的关联,它就像倒金字塔一样,按照信息的重要性依次排列,把你想了解的事件情况全方位、立体式地展现出来。

这样重大的选题,最能考验一个编辑的策划能力。如果你历经过这样的“战役”,你的成长会很快的。

想了解更多选题策划方面内容,还可以看看我们5月18日刊发的文章:《重温新闻“包场”方法论,有多少情怀可以重来!》。(点击蓝字即可阅读)

6、政治敏感能力。别告诉我你会把台湾和英国并列在一起称为国家,别告诉我你分不清“境外”与“国外”区别,那我真无语了。这方面不多说了,相信每家单位都会反复强调这方面的注意事项,大多数人头脑中都会绷着这根弦儿。

7、起码的文字水平和新闻体例掌握能力。还是那句话,别告诉我你分不清的、地、得,别告诉我你分不清“截至”和“截止”的区别,要是分不清,我又无语了。

对于新闻体例的掌握也是项基本功,如果你想了解更多,可看下马伯庸的《华尔街日报新闻体、新华体、倒三角体鸿门宴PK》,这几种体例的区别一目了然。

8、视觉熟知的能力。作为新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新闻图片是通过视觉手段来传达信息的新闻报道体裁,一般具有纪实性、证实性、实感性等特点。作为一名文字编辑,你起码应该一眼能分辨出新闻图片的好坏。如果图片编辑给你推荐的图片不满意,你有能力告诉TA图片的问题所在。

此外,在现代报纸中,新闻制图越来越重要,它不仅有装饰性和辅助性的功能,也越来越承载了传递信息、解读信息、诠释信息等功能。比如前段时间的“电梯吃人”事件,许多报纸都做了新闻制图,这对于还原当时场景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你不用看文字,只需看一眼制图就明白电梯是如何吃人的了。

而对于一些图表形式你最好有个了解,什么时候用柱状图、饼状图,什么时候用流程图,你心里要有数。

以上8点是我心中优秀新闻编辑应该具备的最理想的能力,如果你能同时拥有上述能力,你就是田径世锦赛上的十项全能冠军。当然这样的编辑可谓凤毛麟角。努力吧!!


来源:编前会微信公众号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5NzM5MTg2MQ==&mid=210454555&idx=1&sn=f8544ee62285da74fc8661e6c04931b6&scene=23&srcid=OpVtDS9kIcO0091dyHPi#rd
534#
发表于 2015-9-6 15:46:2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殷玉鑫 于 2015-9-6 15:48 编辑

【案例】

从阅兵版面看媒体人不同的政治理念


9?3”大阅兵,是国内各报版面的一个重要主题。“版面”,这至少是报纸消亡之前重大活动后的一大看点。在微信传播的自媒体时代,自有像“传媒大观察”这样一类微信公号收集、展示,蔚为大观,同一主题但表现各异的报纸头版设计也可资比较。从中,我们也看到当下媒体人不同的政治理念。
比如,昨天我的一位过去的同事展示了《中国青年报》的头版,并加了一个按语:“束缚中的突破”。


可能因为这句按语太简略了,更可能是因为我自己脱离媒体日久,对“束缚”没有切身体会了,对于“突破”在何处也就没有敏感。后来,经另一位过去同事的提点,我才注意到:虽然这个版面把“领袖阅兵”的照片摆放到最高的位置,但还是把“老兵受阅”的照片放在了版面上突出的位置。这个位置,按照报纸版面设计的视觉规律来说,好像正是视觉效果中心。
不在媒体的人,对于编辑部内部这一点努力自然是看不到的。但只要与那些领袖一人独占头版的版面稍加对比,差别还是明显的,尤其是当后一种版仍然太多的情况下,体现在这种版面差异中的编辑的政治理念差异,才会逐渐显现出来。



我今天一早读到微信公号“海涛评论”的昨日文章《国之大事祀与戎,经纬交织不见人》,文章写得很深刻也比较尖锐。这里不谈。但是,如果说,在国家宏大叙事的阅兵式上还是能够看到“人”——人情、人性的因素的话,最能够体现这一点的,就是受阅的抗战老兵了。他们是代表着真正在70年前的战争中为国牺牲的将士和百姓来的。把他们的照片突出到版面上来,就是突出着战争与和平中的人性因素和人情因素。因为只有他们的孱弱之躯和艰苦岁月,并不附属于当下阅兵中展示的强大武器。
如果你觉得把老兵受阅和领袖一起登上头版在“中央报纸”就已经是一种突破了的话,那么,你可以看看老兵受阅照片“独占”都市报版面的情况。



说实话,如果从视觉美学的角度来看,《三秦都市报》以一个便装老者行军礼的形象,确实难以体现出这次大阅兵所要体现出来和所能体现出来的宏大气势。但是,是什么使编辑在头版设计中放弃了这种气势而选择了老兵呢?一定是编辑心中非常坚定的政治理念。他们一定认为: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阅兵仪式,不是为了扬我国威,展示力量的,而是对当年以自己的生命和热血挽救了这个国家的人民的怀念。


与这种“人性美学”的编辑理念相对照的版面,我可以称其为“将星崇拜”。两者的政治理念差距相悬不可以道里计,版面效果也破碎难看。

与将领袖形象、老兵形象、受阅部伍形象或者强大武器的形象安排在报纸头版不同,《成都商报》的头版竟然在这个充满形象的宏大叙事中放弃了形象——它选择的是“我”。



正是这个放弃了形象感的“我”,使对那场战争的感悟,使对胜利与和平的感悟,回到了每一个人。这是第一人称单数在报纸头版设计中的大胆运用。这个看似简约的表达背后,也一定有着编辑明确的政治理念。


而将“国之大事在祀与戎”这句话搬上头版,则不仅表现了陈旧的语汇,也表现了陈旧的政治理念。这是什么年头的话了?是在什么样的政治体制、政治结构中才成立的话?

您别看几个月来从国家领导人到普通百姓把抗战阅兵仪式当做一时的“大事”来做和来看,但对于现代国家、和平年代而言,国之大事,你真的以为是“祀与戎”吗?


我将上面这个版转面发到微信朋友圈后,有朋友表达的感触是“害怕”。这是咱国自己的坦克,有啥好害怕的?但是,与这幅版面上的文字所表现的陈旧观念一起,这幅版面上的形象表现的是强大的武器,而不是强大的人性。





从以上的展示中我们可以看到,与几十年前在重大活动之后全国报纸头版在付印前向《人民日报》版面“对表”的情形不同,当下同一主题多样化的报纸头版设计,反映的是当下国内媒体人多样化的政治理念:对于一个国家来说,什么才是最重要的?对于一个历史事件的纪念来说,谁,才是最重要的?


来源:马少华的博客‘
http://msh01.blog.sohu.com/309979625.html


535#
 楼主| 发表于 2015-10-9 21:28:40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100多字的贺信,暴露出多少语病

牛弹琴 2015/10/09 08:43


1

多前年,在美国工作,一位台湾朋友一次很感慨地说:大陆蒸蒸日上,改变日新月异,就是你们报刊杂志的文章,怎么那么直白,实在没多少美感啊!

确实很惭愧。我知道,他估计看我牛弹琴(微信号:bullpiano)脸色有异,才忍住没用“粗鄙”这两个字。

我们的一些文章确实粗鄙。牛弹琴偶尔也翻翻以前的文章,一方面为那些优美的文辞叹为观止,几十年前的人,真有文化;另一方面也为现在的报刊文字感慨,我们其实还真挺深入群众的,至少有些文章就是口水文章,当然,自己更不能例外。

2

想起这件往事,是因为屠呦呦老人家最近获诺贝尔奖,科学界大腕们纷纷发来贺信。一位周姓院长的贺信,长不过100多字,但完全可以用作高考的语法改错题。


先不管文辞是否优雅,很多措辞就值得商榷,随便列举几个:

1. “做出了辉煌的成绩”,一般“成绩”不能搭配“做出”,而应是“取得”。“辉煌”修饰“成绩”,也感觉怪怪的。

2. “作为我国首个医学科学家,获得了诺贝尔奖”,那以前就没有医学科学家了?这肯定闹了一个笑话。

3. 从断句看,第二段明显是三个句子,“感到非常激动”缺乏主语,后面更应该是句号了。

4. 签名处只用印章,其实挺不礼貌的。一般打印名字,同时加盖印章;恭敬一点,直接手写自己大名!

很多朋友说,周院长毕竟是理科生,可以理解。很多理科生的文章也不差啊。而且,他毕竟是领导,还当过教育部长!

我只能理解,他确实太激动了,现场口授贺信;而秘书也是糊涂虫,或者太胆小了,不敢有任何改动。

一般文章,随意也正常。但这种正式文书,领导还是得有些表率啊!

3

本来想找篇贺信范文的,但贺信很多,佳作太少。

不由想起今年3月份李光耀去世后,李嘉诚发给李显龙的唁电。虽不过100余字,但简短但情深意长,让人感叹“其文大雅、其辞细琢、其意隽永、其情戚戚”。

字里行间,美感和哀伤。千万不要说香港人就没文化!

悼词全文如下:

黯悉李资政辞世,不胜惋悼,哀伤难舍。

资政是世罕其匹、东西一合的历史巨人,笃志结领民心民智,实现有序、自由、公平和仁惠的社会。资政一生果敢磊烈、持守相本、风度庄严、平易近人。身虽同乎万物生死,精神不灭不朽,长存人心。

李氏有缘与资政多次面晤,其思之深,见之远,仁之厚,一切一切仿如昨天,怎不感念畴昔。谨偕小儿泽钜、泽楷敬致深切慰唁,盼总理阁下与家人节哀顺应。

http://i.ifeng.com/news/sharenews.f?aid=101874678&from=timeline&isappinstalled=0


536#
发表于 2015-11-16 14:43:46 | 只看该作者
巴黎遇袭|中外报纸头版

2015-11-15叶展旗圆桌骑士会

最后一张真的不容易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4MjQ5MjA4MA==&mid=400852076&idx=1&sn=f81e3b2fa3f6dcaebcc1342f15579a8f&scene=2&srcid=1116KoH9L7lPuDbjHCtzamCc&from=timeline&isappinstalled=0#wechat_redirect
537#
发表于 2016-3-31 13:40:45 | 只看该作者
写给大家看的中文排版指南
2016-03-26 做書

前言:
很遗憾,我们的周围充斥着大量排版丑陋的文章。我国的字体排印与日本、美国等设计强国差距实在太大。我希望能够做些力所能及的小事,让更多人意识到「设计」的价值和其必要性,创造更美好的视觉环境。本文旨在帮助普及、提升大家对文字排版的认识,让大家在平时的学习工作中能有更专业的文字排版素养。

必看人群:
设计师、编辑、作家、撰稿人、教师、学生

目录:
1. 中文排版
1.1 引号
1.2 省略号与破折号
1.3 行首行尾禁则

2. 西文排版基础
2.1 西文撰写基础
2.2 西文标点相关
2.3 斜体的用法
2.4 大小写的区别

3. 中西文混排
3.1 基础原则
3.2 标点相关
3.2.1 以全角标点为首选
3.2.2 中文中插西文句子的情况

正文:
1. 中文排版
1.1 引号
•引号建议使用直角引号。
示例:你竟然喜欢「苹果表」?
•引号中再用引号使用双直角引号。
示例:我问道,「你竟然喜欢『苹果表』?」
•当引号表示讽刺、反语暗示时,使用弯引号(用法参考「西文排版」部分)。
示例:说真的,我也很 “喜欢”「苹果表」哦。

1.2 省略号(删节号)与破折号
•省略号占两个汉字空间,包含六个点。
正确示例:中国设计还有太长路要走……
错误示例:中国设计还有太长路要走…
•破折号占两个汉字空间。
示例:中国设计还有太长路要走──加油罢。

1.3 行首行尾禁则
•点号(顿号、逗号、句号等)、结束引号、结束括号号等,不能出现在一行的开头。
错误示例:排版时注意某些符号不能在行首,别弄错了。
正确示例:排版时注意某些符号不能在行首,别弄错了。
•开始引号、开始括号、开始双书名号等,不能出现在一行的结尾。
错误示例:她对我们说:「这书太赞了。」
正确示例:她对我们说:「这书太赞了。」

2. 西文排版基础
2.1 西文撰写基础
•句首字母大写。
•单词间留空格。
示例:Have a question?
2.2 西文标点相关
•点号后加一个空格(如逗号、句号等)。
示例:Hello everone! Welcome to my blog.
•符号前不加空格的:度的标志、度量单位、百分号等。
示例:17°, 64GB, 100%
•符号后不加空格的:货币标志、表正负数符号等。
示例:$10, -23
•符号后加空格:“at”标志(电子邮件除外)、版权标识、项目符号等。
示例:@ Hindy, © Hindy除外:hindy@buzhihu.com
•括号、引号前后加空格,中间内容无空格。
示例 1:5.04 ounces (143 grams)示例 2:Did you say “I love that”?
•连字符(-)将两个相关单词组合成一个单词。
示例:Multi‑Touch, Jean-Jacques Rousseau
•全角连接号(—)常表示文章中断、转折或说明。
示例:So not only will you see what a press can do — you’ll feel it.
2.3 斜体的用法
•用来强调文中某个词或某句话。
•用来标记外来语以及读者不习惯的单词。
•文中出现的书名、剧名、美术作品的题目等等。
2.4 大小写的区别
•专有名词使用特定大小写。
示例 1:the white house 是白色房子, the White House 则是美国白宫。
示例 2:I like iPhone and iMac.
示例 2 错误示范:l like iphone and IMAC.
•标题可单用大写字母来排。
示例:JUST DO IT.

3. 中西文混排
3.1 基础原则
•中英文之间需要加空格。
示例:iOS 是个不错的操作系统。
•中文与数字之间需要加空格。
示例:已经到了 12 月了啊。
•中文与链接之间增加空格。
示例:我觉得 知乎 这个网站很赞。
•专有名词使用特定大小写。
示例:我刚买了台 iPhone 6s。
•使用正确的缩写。
正确示例:UI 设计师应该学点 HTML5。
错误示例:UI 设计师应该学点 H5。
3.2 标点相关
•使用全角标点。
示例:苹果公司(Apple Inc.)真有钱……
•全角标点与英文或数字之间不加空格。
正确示例:我刚买了台 iPhone,好开心!
错误示例:我刚买了台 iPhone ,好开心!
•遇到完整的英文句子使用半角标点。
示例:《阿甘正传》的「You never know what you're gonna get.」这句台词令我印象最深。

后记:本指南并未深入赘述更多排版细则,如大家有兴趣可以阅读下方的「参考资料」及「推荐网站」。本指南所写是从综合考虑只作个人推荐,我国「字体排印」规范的工作距离美观、易读还有很远的路要走。祝愿本文对您有所帮助。当然,欢迎转发扩散!

参考资料:
•小林章. 西文字体: 字体的背景知识和使用方法. 刘庆, 译. 中信出版社, 2014
•Requirements for Chinese Text Layout 中文排版需求 http://w3c.github.io/clreq/#introduction
•GB/T 15834—2011 标点符号用法 http://www.moe.gov.cn/ewebeditor ... 150113091548267.pdf
•GB/T 15835—2011 出版物上数字用法 http://www.moe.gov.cn/ewebeditor ... 150113091154536.pdf
•夹用英文的中文文本的标点符号用法(草案)http://www.moe.gov.cn/ewebeditor ... 150113092346124.pdf
•董福興:簡單做好中文排版 http://binb.tw/ebookmag/00/00.html
•中英文混排时中文与英文之间是否要有空格?https://www.zhihu.com/question/19587406/answer/12863476
•英文里该怎么用破折号(dash)?https://www.zhihu.com/question/19580686
•推广和普及「真正的中文引号」(「」和『』)的使用对于中文字体设计的意义是什么?https://www.zhihu.com/question/19710998
•请正确使用直角引号与西文引号 http://zhuanlan.zhihu.com/ibuick/20151625
•使用直角引号时,内引号是什么样?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0440005推荐网站:
•Apple http://www.apple.com/
•Apple (中国) http://www.apple.com/cn/
•Type is Beautiful http://www.typeisbeautiful.com/
•justfont blog http://blog.justfont.com/
•知乎「字体」话题 https://www.zhihu.com/topic/19551016
•Typography Served http://www.typographyserved.com/
•Typewolf https://www.typewolf.com/
•type.center http://type.center
•Font Shop https://www.fontshop.com/作者:Hindy

原文地址:http://zhuanlan.zhihu.com/uicircle/20506092




http://mp.weixin.qq.com/s?__biz= ... dcBfvUaYuEkGeptL#rd
538#
发表于 2016-4-1 14:54:54 | 只看该作者
一篇高引用的综述文章是如何写成的
2016-03-31 知深
为什么写综述

开题  - 实验 - 发表,每个步骤都要看文献,但这些步骤里看文献是不全面的,从解决一个问题开始,到解决一个问题结束,涉及到的都是具体的文献。如果要对整个课题方向全面把握,写一篇综述是十分有必要的。而且,在做过较长时间的相关研究后,写综述文章有以下几个好处:

大的方面,能够提高对整个课题方向的把握能力。通过详细的、全面的文献检索和阅读,可以对这个课题方向的发展脉络、研究进展和最新成果会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和了解。

其次,是对自己工作的总结升华。经过多年的相关研究,自己心中必定有不少思考和疑问,此时的大量阅读对自己的固有知识是一个归纳升华的过程。写完应该有顿悟之感。

再次,对以后的实验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写完综述后,通过对整个课题方向的了解,知道了哪些问题已经解决、哪些地方还存在问题、哪些问题是热点、哪些是难啃的骨头,是制约课题发展的关键所在。这样设计以后的实验时就能有的放矢。

小的方面,综述也是一篇文章呢。现在国内评估要看个人成果,综述也是一种发文章的方法。另一个方面,能够提高自己在同行中的地位。一般来讲,综述文章的引用次数相对研究文章高,因此也就扩大了自己在同行中的知名度。

准备工作之文献检索

在开始写综述之前,很重要的一个准备工作是文献检索。综述文章要全面,要综合概况所评述的问题,因此,详尽的文献检索是十分有必要的。

这里说的全面不是说把几十年的文章全部下载下来读一遍,这样工作量太大了,这是其一;其二,早期的文章可能已经被总结过了。因此,找几篇综述文章看看就可以了。此处的全面是指多换几个关键词检索和多换几个数据库检索。先说关键词,每个作者倾向的关键词不同,而且新兴领域还没有约定俗成的术语时,更需要多换几个关键词了。再说数据库,因为每个数据库收录的期刊都是不全面的,这里重要的检索工具必不可少。

还有两个小技巧来获得相关文献。一是所读文章中引用的文献,这个好理解,文后的参考文献就是。另一个是看哪篇文章引用了所读文章,这也是相关文献。像 Google  Scholar 有一个引用次数,点开里面就可以看到哪篇文章引用了此篇文章。

通过以上几个方法,才能找全相关的文献。

准备工作之大量阅读

找全文献后,下一步就开始读了。

首先,没必要全部通读,这样耗时太长,工作量太大。但是,近两年的文章要通读。两年,对比较热的领域来说是一个合理的综述文章的时间点。这两年的文章要通读,重点读,也是综述的重点所在。不通读不足以知晓解决了什么问题、如何解决问题;不通读就写综述有点不负责任。

两年前的文章没必要通读,因为,可以从近两年的文章中的前言部分读到对这些文章的评述,也可以从综述文章中获得相关信息。这些文章着重读摘要就可以了,还有就是对某一个问题针对性阅读。

文献的阅读方法

阅读上百篇文献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如果仅仅是浏览一遍,就只能留下一个大概印象,过一段时间或者说随着阅读文献的增多,这个模糊的印象也失去了。对知识点的记忆是写作和创作的基础,记不住怎么组织语言,即使是查,也不知道从几百篇文献上千页中哪里去查。

我的导师教导我读书要辩证去读,在思考中记忆,不要在书上涂画。对于我,更适合“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这也适合我的德国同事们。他们把文献用A4纸打印出来,在重要的语句上用高亮笔划出。读完之后抄录到A5纸上,订到原来的文献上,作为精选。这个摘录是对你真正有用的知识点,其他大部分文章都是铺垫,或者是已经在你记忆中了。“高亮笔划出+  读书笔记”能够有效的帮助记忆。

这样读书虽然刚开始很慢,随着十几二十篇文献做下来,你的积累多了,后面的摘录就越来越少了。而且,你的阅读速度也越来越快了。

文献的管理

在下载了上百篇文献之后,文献的管路就成了一个问题。对于文献管理,Endnote就是这样一个专业人士,能够有效地把庞大的文献有效地组织起来,给你提供全面的信息,作者、期刊、年份、题目、卷期页码,以及摘要等信息。有些期刊在投稿时要求提供DOI,Endnote也能做到。Endnote在文章编排中的作用是巨大的,是综述写作、论文写作、书籍写作的必备。

虽然电子版很方便,我还是倾向于阅读用纸版。我喜欢把文献打印出来,统一编号(跟Endnote一致,Endnote中的Label可以添加编号)后打孔,放入活页文件夹。

文章的架构

文献的阅读是一个从“无可非议”、“似是而非”、“大是大非”到“无事生非”的过程。

刚开始阅读,由于自己的知识有限,前几篇文章提出的方法和结果对自己都是全新的,自己的知识储备不足以评判其中的观点。因而,刚开始阅读时会对文章中的所有内容全盘接受,很难产生质疑的观点出来,对看的任何内容都是“无可非议”。等看过十篇八篇的文献之后,所了解的方法和观点较多了,有些可能观点相左,这是怀疑会跳出来,对所阅读的论点进行挑剔,却又不能凭借一两篇文章而确定某种方法完全胜过另一种方法。每种方法都各有千秋,从而达到“似是而非”的境界。

只有看过足够量的文章之后,才能够做出完整的评价,所获得的优劣比较结果也有充足的论据。这时候就达到了一种“大是大非”的境界。综述文章,一部分是综合别人的工作,另一部分,还在于论述自己的观点。大是大非也还只是综合的一步,应该更进一步,通过对“大是大非”的把握,要能发现新的问题、新的优点或者缺点、提出改进方法,以及对未来工作和发展前景的建议和设想,更有甚者,跳出对原有实验细枝末节的讨论,从一个更高的层面,从原理上、方法论上和系统性上加以评价。这当然很难,故而,多数综述文章综而不述,让读者看完之后,对过去有些了解,对未来仍是茫然。当然,论述的越多,耗费的时间和精力越大。

如果阅读完成之后,能够达到“大是大非”的经济,即可提笔写作了。写作,要先搭框架,对所要综述的内容分门别类,不断细分。分的越细越好,至少要三级,三级标题下还可能有四级五级标题。这样做有以下好处:

@框定要综述的问题,缩小范围。不要让自己的写作“随兴所至”而偏离了方向,失了重点。也容易分清主次,而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这不是写书,没有太多的篇幅去展宽全面的讨论,所以要限定自己综述的范围。

@写作压力小。想到写一篇文章时,会联想到“写下至少五千文字和阅读一百篇文献”,一霎那压力倍增,而且不知道从何处入手。而细分之后,所要想的仅仅是对某个方法的某个参数进行讨论,只需一个小段落的文字。这样简单的多,可以立即完成,没有太大压力。

@有条不紊。所有要讨论的问题列在那里,就像一个 TO-DO LIST,完成一项划去一项,一件一件来,有条不紊,进度非常直观。

写作的小细节

文章细分成一个一个小节之后,就可以动手完成每个小段落了。在这里有几个小技巧,非常有效。

@注重写作的连贯性:写作最好是一气呵成,不要在写A问题时去思考B的问题。这里有两层意思,写作A问题时发现了对B问题有用的材料;另一层意思是,写作A问题时发现了B问题存在的错误、疏漏或者其他。这个时候,不要停下来,只需要用便签备注一下(我习惯使用ONENOTE做备注还收集材料),备注完之后,继续对A问题的写作,直到完成。再回过头来,整理B问题。

@二次文献:为了论证一个结论,可以需要引用文章主题之外的文献,或者需要从文献引用的文献里去找论据,是谓二次文献。对文献中引用他人的数据有必要去查证,避免错引文献和错引数据。

@图片处理:一是图片的版权,这个不用担心。你投到期刊,期刊的编辑会去搞定;二是图片的质量。从其他文献中摘取图片时,不要使用截屏的方法,这样图片的分辨率不够。应该用PHOTOSHOP打开PDF文件,对所需的图片进行裁剪,再另存为TIFF/JPEG格式。在PPT中绘制的图,千万不要用PPT的“图片另存为”功能,那个分离度太弱了。应该讲PPT另存为PDF,然后用PHOTOSHOP处理。

@参考文献的修改。前期写作的时候,必须使用ENDNOTE对插入WORD中的文献进行索引。如果文章已经成型,ENDNOTE已经导出参考文献了,经过其他作者修改后,要增删参考文献。增删一个文献,其他文献的索引号都要变更。这个时候容易出错。我使用以下方法:对每个要改动的文献索引后加“*”标注;“*”后加上新的参考文献索引号;使用查找功能确认每个需要改动的文献都与“*”相连(应该出现两次,比如增加一个参考文献121,122应该有两个,121*122,122*123,即是121变为122,122变为123);删除“*”和前面的索引号。改变完成。

@英语句子,短句比长句好。被理解最重要,短句子容易理解,定语从句太多,能把人给绕晕了。

文章的亮点

一个篇文章,要有一些“干货”才能被更多地引用。因此在写作之前,看看你所下载的文章的被引用次数。哪个文章被引用次数最高?为什么?

从个人引用文章的习惯看来,以下文章会被引用:

@第一篇文章:本领域的开山之作,不引用没天理;

@里程碑式文章:文章达到一个之最,最高、最大、最快等,或者突出的进展,是要引用的;

@讨论的是核心问题。

除此之外,我还喜欢引用有总结性结论的句子,比如某个技术的优点是。。。;和量化的句子,比如目前70%的文章采用了某方法。

如果你的综述里能提供这些内容,必定会增加他引次数。前面三个干货,是研究型文章干的事,后面这两个也不容易。第一个要你自己概况总结,第二个要统计大量的数据。




http://mp.weixin.qq.com/s?__biz= ... m0ZyPEbeOyBaqSPd#rd
539#
发表于 2016-10-23 23:26:26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转载]民国报纸之强悍标题党 (2016-10-22 15:47:20)[url=]转载[/url]

标签: 转载

原文地址:民国报纸之强悍标题党作者: 罗志渊
历史学者认为,“民国几个特点,教育是独立的,言论是自由的,军队是国家的,君子是不党的,民间是充满活力的,地方是自治的,个人也是独立的。民国时候的梦想比较容易操作实现,不是大而不当的口号,不是一个很宏伟的目标。”     

民国时期,学术界整体上是自由的。政治的容忍,保证了思想的自由,社会即因容忍得到了自由,又因自由焕发了学界的光彩。如果说,非要弄个谁前谁后,更想把它说成容忍是自由的前提。

民国时期,成就了学术自由的一段佳话。大师辈出的年代,上承先秦的诸子百家,下抵煌煌上痒。无论是国立大学,还是私立和教会办的大学,都一展东方风采。一些军阀们都办起了大学,张作霖办的东北大学,曹锟办的河北大学,还有一些传教士办的教会大学,争奇斗艳,各开芬芳。

民国的老报人们对标题制作非常重视,有不少神来之笔,不仅幽默风趣,而且辛辣有力,其功力之深厚绝对甩出当今的标题党好几条街。


“何省长昨日去岳麓山扫他妈的墓”





上世纪30年代,何应钦任湖南省代省长时,有一年清明节曾去岳麓山扫墓。当时据官方要求,各报必须及时配发新闻,指令标题为“何省长昨日去岳麓山扫其母之墓”。不料,翌日某报却把标题改为“何省长昨日去岳麓山扫他妈的墓”。虽然字数、题意与原标题毫无二致,且更加通俗易懂,但“他妈的”三个字却又是一句国骂,因此,这一语双关的妙题令当事人啼笑皆非,而广大读者也忍俊不禁。






“丰子恺画画不要脸”




也是上世纪三十年代的一天早晨,丰子恺翻开上海的“新闻报”,一篇题为《丰子恺画画不要脸》的文章赫然入目。他不禁大吃一惊,心想:自己素来与人无冤无仇,何以对他这样破口大骂?因而怒不可遏。待他看完全文,却发出了会心的微笑。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是有人在针对丰先生的《乡村学校的音乐课》一画进行评论,画中的孩子们一个个张大了嘴巴,跟着拉二胡的先生唱歌。虽然画面上的人物没有眼睛和鼻子,但读者从他们扬着头,张着嘴的神态中,仍能体会到这群活泼可爱的孩子正沉浸于全身心地投入唱歌而带来的欢乐之中。刘继兴考证,亚洲第一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印度大诗人泰戈尔曾这样称赞过丰子恺的这种画法:“用寥寥几笔,写出人物个性。脸上没有眼睛,我们可以看出他在看什么;没有耳朵,可以看出他在听什么,高度艺术所表现的境地,就是这样。”

这篇题为《丰子恺画画不要脸》的文章说出了丰子恺画画的特点:人物脸部虽然没有眼睛鼻子,却维妙维肖。丰老很赏识这篇品评他画作的文章。事过三十多年,他还清楚记得文章发表的年月和作者的名字。







“《袁世凯》要查禁 ,《蒋主席》必须读”




1947年5月8日,《文汇报》把国民党政府查禁《窃国大盗袁世凯》一书和四川省府务会议决定购买《伟大的蒋主席》一书分配给机关公务员这两条出版消息合在一起编发,加了一条这样的标题:《袁世凯》要查禁 《蒋主席》必须读



从字面上查(当时国民党的新闻检查很严)查不出什么倾向来,但加上这两行标题,互相映衬,读者一看就明白了,这就叫“绵里藏针”的斗争艺术。







“公教人员不是东西——是东西也应当涨价!”


1947年,金元劵大贬值,民不聊生,工薪阶层苦不堪言。武汉《大刚报》曾在头版头条刊出大字标题:

公教人员不是东西(主)
是东西也应当涨价!(副)

标题以诙谐幽默的口气,为广大公教人员的生存发出了一声呐喊。



“马歇尔歇马,华莱士来华”



1948年,美国驻中国特使马歇尔奉命回国,被派到南京接替马歇尔职务的是华莱士。当时南京某大报纸以“马歇尔歇马华莱士来华”作标题报道了这条新闻。 此标题运用“回文”手法,正读反读都一样,巧妙至极,至今为报界称道。








“物价容易把人抛,薄了烧饼,瘦了油条”


抗战时期,国民党政府陪都重庆,物价暴涨、产品偷工减料,连烧饼、油条也纷纷涨价。《新民报》编辑程大千将一条物价飞涨的新闻框了一个花边,仿宋词佳句“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拟了一条标题:“物价容易把人抛,薄了烧饼,瘦了油条”。见报后,读者纷纷叫绝。







“余汉无谋 吴铁失城 曾养离甫”



抗战时期,日军在大亚湾登陆,广东省主席吴铁城,广州市长曾养甫,第七战区司令长官余汉谋均不战而逃,广州沦陷。香港某报愤慨地将失地事件与三人名字巧妙地嵌在标题之中,即成:“余汉无谋 吴铁失城 曾养离甫” 此嵌名标题讽刺辛辣,使国民党军政要员的投降嘴脸暴露无余。







“匪首贺龙昨又被活捉枪毙”





解放战争时期,湖南、湖北一带的国民党报纸常刊登贺龙已被活捉枪毙的消息。一次,某日报纸又受命刊登这一“新闻”。原标题为“匪首贺龙昨被活捉枪毙”。一位编辑实在无奈,便在编排时有意在“被”字的前面加了个“又”字,出报时,变成“匪首贺龙昨又被活捉枪毙”。仅仅一个“又”字,使谣言不攻自破。






"标题党"祖师爷张友鸾





在标题制作方面最有成就的当属老报人张友鸾!张友鸾生于1904年,安徽安庆人,历任北平《世界日报》、上海《立报》、南京《民生报》、《新民报》、《南京人报》总编辑。1953年调人民文学出版社任古典文学编辑。

一则讽刺国民党官员的新闻,他拟标题为“前方吃紧,后方紧吃”。而他最为人称道的标题,则是抗战结束后,郁达夫在南洋逝世,夫人王映霞不久却嫁给某轮船公司经理,他将两件事同在《新民报》刊出,并加标题:“王映霞买舟东下,郁达夫客死南洋。”

在《新民报》任总编辑时,他对社会新闻、大小消息都十分在意。“九一八”事变后,群众要求政府抗日,他拟标题为“国府门前钟声鸣,声声请出兵”。政府为士兵募集冬衣,他题为“西风紧,战袍单,征人身上寒”。而报道贫富差距,他又取标题叫“难民不能求一饱,银耳参茸大畅销”。

同时代人把他称为“最有风趣的报人”。时人评价,张友鸾“熟知民国史事及掌故轶闻,夜间编务之暇,一烟在手,濡笔为文”,“情韵连绵”,“妙语如珠”。他记事怀人,文章虽小,却“令人忍俊不禁,于笑声中每有所得”。  

张友鸾在近30年的报界从业经历中,设计标题历来是以用心、精致著称。即使一则普通气象新闻,他所取标题也别有趣味。一次,南京连日阴雨,张友鸾听完气象预报,提笔写出新闻标题:“潇潇雨,犹未歇,说不定,落一月。”令许多人过目难忘。

这位力求报纸“有风趣”的总编辑,渐淡渐远,即使新闻专业学生,也不再知晓他的名字。直到即将辞世,家人回忆,他已失明的眼睛忽然显得明亮起来,“时而喃喃自语,时而拈须大笑,似乎在同老友倾谈”。离开报业已近40年的这位“办报全才”,嘴里依稀说着“新闻”、“发稿”、“出版”等词语,却已讲不出连贯的句子。

1948年4月1日,《南京人报》报道了一位老道人,能算世间万事,连附近几名“国民大会”代表所得票数也算得出来。老道以金属充饥,当场把一把钥匙嚼碎吃掉。报道刊出第二天,近千人前去拜访这位老道。报社不得不刊出声明说,这是愚人节的一个笑话,并警醒大家:“越是不尽情理的谎言,越会使人容易受骗。”

他主持过的报纸,先后有4家被查封,他自己也曾经遭到地方当局驱逐,稿件被扣,报纸“开天窗”也是家常便饭,他却一概“倜傥不拘”。从照片里看,他“银髯飘飘,有世外之至”,虽然历尽坎坷,却“总带着睿智而宽容的微笑”。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24233360102wc2f.html




540#
 楼主| 发表于 2018-6-10 11:40:44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路透社、美联社、纽约时报、BBC等西方主流传媒关于新闻报道规范(全本)

西方主流传媒新闻报道规范(全本)



一、关于消息来源

一、关于消息来源的几个基本问题

1、使用消息来源的基本原则

(1)诚实原则:即提供有关消息来源的信息时必须诚实,不欺骗造假。

路透社:我们提供消息来源时决不应误导读者,把消息来源公开说的事情作为背景性的东西来引用,或者当我们只有一个消息来源的时候,却以多个消息来源的形式来引用。

《华盛顿邮报》:如果一个报道引用多个消息来源,我们必须有多个消息来源。如果报道说某人拒绝评论,那也必须是事实。我们不能企图通过不准确地写作——他们拒绝我们的采访来保护消息来源。[1]

诚实是使用消息来源首先应遵循的原则。根据路透社等传媒的规范,传媒在使用消息来源时应避免以下不诚实的行为:

.谎报消息来源的数量,无中生有,以少充多

.以欺骗的方式保护消息来源

.虚假描述消息来源提供信息的方式

(2)透明原则:即尽可能向受众提供有关消息来源的信息,以使受众对消息来源的情况有一个比较具体明确的认知,以便对消息来源及其提供信息的可信度能有所判断。

美联社:我们应提供消息来源的全名和确认该消息来源身份所需要的信息,包括消息来源的年龄,头衔,所在公司、组织或政府部门的名称,还有家乡。并解释为什么他或她是可信的。[2]

《华盛顿邮报》:应在报道中最大可能限度向读者披露信息的消息来源。我们应该使我们的报道尽可能地对读者透明,以便他们可以知道我们怎样和从哪里获得我们的信息。

即使对匿名消息来源,也应尽量提供一些信息,力求在一定程度上透明。

路透社:(匿名)消息来源应尽可能详细而明确。努力同消息来源协商使其同意对其做十分准确的描述以使读者相信我们匿名消息来源的可靠性。没有进一步描述的“一位消息人士”、“几位消息人士”“几位观察员”是含糊和不可接受的。“消息灵通人士”“可靠消息人士”的用法也是如此。

上述传媒的规范可归结为一点,就是尽可能具体、准确地交代消息来源的信息,匿名消息来源也不例外。一般来说,消息来源越透明,报道的可信度就越高。美联社认为,透明度是其可信性的关键。

(3)多源核实原则:即通常情况下,报道应具有多个消息来源相互佐证,而不应依靠单一消息来源做报道。

美联社:在正常情况下,美联社的报道应寻求不止一个消息来源,以便信息能被其他消息来源证实或详述。

路透社:只要可能,应反复核实信息。两个或更多消息来源好于一个消息来源。

根据上面案例,记者在进行多源核实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使用消息来源的数量应与新闻的重要、敏感和复杂程度成正比。也就是说,通常,新闻越重要、敏感、复杂,就越需要记者采访核实更多的消息来源。采访的消息来源越多,新闻的可靠性往往就可能越高。

.注意消息来源的平衡性。即一般情况下,争议双方或多方消息来源的数量要保持适当的平衡,不能“一头热”只采访争议一方的消息来源,否则采访的消息来源愈多就越可能适得其反。

.注意采访中立方的意见。比如“后妈虐童”案例中提到的公安部门和医院。它们是中立者,而且对事件的发言具有权威性,是报道不可缺少的消息来源。

.注意消息来源之间的独立性。就是提防消息来源之间有串谋,用同一个声音说话。

那么,在什么情况下可以使用单一消息来源做报道?美联社的要求如下:

只有在很少情况下,一个消息来源才是足够的,也就是当资料来源于一个权威人物,而他提供的信息如此详细以至其准确性毫无疑问时。

根据美联社的规定,使用单一消息来源做报道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一是来源权威,二是信息的准确性毫无疑问。需要注意的是,仅仅是来源权威,并不能保证其提供信息的准确可靠。由于主观和客观的原因,权威来源也可能提供不准确的信息。

(插页)路透社记者应熟悉的使用消息来源的技巧:

.只要有可能使用实名消息来源,因为他们为自己提供的信息负责,即使我们仍然要为报道的准确、平衡和法律安全负有责任。敦促消息来源公开行事。

.当必要时,路透社将使用匿名消息来源,即他们提供的市场或公众利益信息不能公开利用。我们为这种信息的准确性单独负责。

.当同消息来源交谈时,永远要确信双方谈话的基本规范是清楚的。访问时要记笔记,并录音。

.只要有可能,应反复核实信息。两个或更多消息来源好于一个消息来源。评估匿名消息来源时,应权衡该消息来源的业绩记录、职位和动机。使用你的常识。如果信息听起来是错误的,应进一步核实。

.采访交易、争论、谈判或冲突的各方的消息来源。

.在使用消息来源以及获得信息方面应诚实。尽可能多的提供有关消息来源的背景和资料以鉴别他们提供的信息,无论是实名消息来源还是匿名消息来源。对你不知道的东西也应态度鲜明。

.在例外情况下,当新闻来自直接了解情况的可信赖的消息来源并且信息可靠时,路透会播发来自单一、匿名消息来源的新闻。单一消息来源报道要经过特别的批准程序。

.同消息来源有约定的是路透社,而非记者。如果有合理的编辑理由,期望你向你的主管透露你的消息来源。保护消息来源的秘密,对记者和主管都是极为重要的。

.在做首创性报道时,努力证伪和证实你的报道。

.准确始终是第一位的。出错比时效慢更糟糕。在播发稿件前,应考虑你将怎样应对挑战或否认。

.始终保护权威消息来源。

.路透社将给予遵守消息来源指导方针和相应批准程序的记者以支持。

2.关于消息来源审稿的政策

在实践中,一个棘手问题经常困扰记者,一些消息来源会要求记者在稿件发表前给他们看稿或读稿(通称审稿——作者注)。不管出于何种目的,这实际上是消息来源对稿件的一种审查或干预。要不要给消息来源审稿呢?对这一问题存有争议。一些记者会主动给消息来源审稿,而有一些记者和传媒则坚决反对给消息来源审稿。下面是路透社、《华盛顿邮报》和英国《金融时报》的相关规范:

路透社的规范包括三点:

.路透社决不在发表前提供报道、手稿或图像给消息来源审查。这违背我们的独立性。

.出于我们自己的意志,我们会与消息来源反复核实以验证引语或事实性信息的可靠性,直到我们满意为止。

.不给消息来源收回或实质上改变引语或信息以突出其优点的机会。

(插页)美国《圣荷西信使报》记者如何向消息来源核实内容的指引:

.是否让消息来源校阅有关的段落,应由记者凭专业判断决定。

.让有关人士校阅全文的做法并不常见,但该报并不反对这样做。如果有关的报道涉及技术性题材时,请专家校阅文稿中技术性的部分是适当的。

.给被引述者读出文稿中他/她本人的话语时,要小心处理。如果能够使文稿更加公平、准确,可以让事主改变原先讲的话,但不应该借此加插专业术语。事主改动后的内容应该是全新的观点,而非修饰原本的话语。更不能让政府官员借机隐藏身份,该为不具名的报道。

.在公共场合发表的声明、谈话,社会领袖发表的演讲,发表时都不得修改。

.记者必须明白,自己才是内容的把关人,而不是消息来源或新闻主角。

.消息来源则需要明白,他/她提供的消息会经过编辑处理才发表。

.在个别情况下,可允许当事人收回言论。比如,出口后才意识到,见报的话可能遭到解雇、起诉,或者被要求离婚。但如果发言者基于职业,理应懂得面对传媒,即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来源:《最佳方案:公平报道的美国经验》)

二、关于匿名消息来源

匿名消息来源问题是消息来源问题中的重点和难点,《纽约时报》等一些西方传媒对此有专门的规约。

下面是路透社、美联社等西方主流传媒使用匿名消息来源的一些规范:

1、匿名消息来源的使用条件

一般情况,使用匿名消息来源应具备下述条件:

(1)来源可靠,信息准确而重要

使用匿名消息的条件首要条件是,来源可靠,信息准确而重要。

路透社:我们相信他们(指匿名消息来源——作者注)在提供准确、可靠并有新闻价值的信息……。匿名消息来源必须直接知道他们提供给我们的信息,或者代表直接知道该信息的权威机构。

《洛杉矶时报》:匿名消息来源应用来传播重要信息给我们的读者。我们不应用匿名消息来源来发表不重要的、显而易见的或一心谋私利的资料。[3]

此外,美联社将匿名消息来源提供的信息对报道至关重要,消息来源可靠并处于拥有准确信息的位置,作为使用匿名消息来源的条件。

(2)非观点性、推测性、攻击性言论

使用匿名消息来源的第二个条件是,通常情况下,不应以匿名的方式来发表观点、推测,尤其是攻击性言论。

《洛杉矶时报》:决不允许消息来源利用匿名做掩护来发表推测或怀有偏见的攻击。

《华盛顿邮报》:我们不应刊印未披露姓名的消息来源怀有偏见的引语。想要在我们报纸上向某人开火的消息来源应用自己的名字。

路透社:我们决不能允许我们的消息来源以匿名为掩护做断言、有争议的声明或漫骂式的抨击。如果就冲突中他方发生的事情引用一方的匿名消息来源,使用他们只能用来获得事实,而不是观点。如果一个消息来源想对个人、机构、公司或国家进行漫骂式的抨击,他或她必须公开表示意见。

美联社也有类似的规定。

可以看出,上述传媒的政策基本一致,即不应使用用匿名消息来源传播观点、推测,尤其当他们带有攻击性、有争议或有偏见时。

(3)不得以使用

即使匿名消息来源具备上述两个条件,匿名消息来源的使用也应严格限制,就是要在不得以的情况下才使用,要将使用匿名消息来源作为最后的诉诸手段。这是使用匿名消息来源的第三个条件。

《纽约时报》:匿名消息来源只有在这样的情形下的才可使用——以别的方式报纸就不能出版它认为可靠而有报道价值的信息。[4]

路透社:……这种信息我们通过任何其他方式不可能获得。当我们使用实名消息来源容易得到同样的信息时,就不应使用匿名消息来源。

美联社:除非被迫接受消息来源的匿名条件,否则就不能使用其提供的信息。

《华盛顿邮报》也规定,不应随意地或不经思考地同意消息来源匿名,只有在别无选择的情况下才允许消息来源匿名。

上述传媒共同申明了一个原则,即在不得以或别无选择的情况下方可使用匿名消息来源,这种不得以表现在,如果不使用匿名消息来源或者不答应消息来源匿名的条件,记者和传媒就无法获得和披露其所认为的重要信息。相反的做法,随意轻率地使用匿名消息来源则被上述传媒所禁止。

在使用匿名消息来源时除了要记住上述三个基本条件外,从西方传媒的实践来看,记者还应注意以下技巧:

.不应轻易通过承诺匿名来获得采访机会或信息。

.在承诺匿名前应与相关编辑商量征得同意。

.关于匿名承诺的内容应确保双方完全清楚没有异议且简单易行。

.匿名承诺应尽可能留有余地,并努力说服消息来源在某些情况下可以透露其名。

.避免赋予消息来源修改批准稿件的权利。

.强奸受害人,未成年人等在某些情况下应自动予以匿名,除非当事人自愿披露身份

那么什么情况下,记者可以对要求匿名的消息来源说不呢?密苏里新闻学院写作组认为有以下几种情况:

.材料有公开记录

.材料人人皆知

.材料可以从好几个来源得到

.记者本人是目击者

插页)《纽约时报》关于匿名消息来源使用的规范:

在下列情况下可考虑使用匿名消息来源:

.消息来源必须直接知道其提供给的信息。

.消息来源必须是为时报所知的了解这种信息的权威人士。

.事情高度敏感,消息来源可能因提供消息面临法律诉讼危险或因此丢掉生计。

.由于政策的原因,权威政府官员不能代表政府讲话。

《纽约时报》规定,即使在这种情形下,采访后,“记者应力劝消息来源公开透露其有新闻价值的信息”。

在下列情况下不准予匿名:

.平常采访中,禁止不经思考的匿名或者把匿名作为一个假定条件。也就是,日常报道不应准予消息来源匿名。

.当消息来源容易得到时,不应使用匿名消息来源。

.不应准予投机商匿名,“除非其投机行为真实并具有新闻价值,并能清楚地表明事实真相。”

.利用匿名做掩护进行个人或党派攻击。

.价值不高或寻常的评论
2.使用匿名消息来源应注意的问题

(1)谨慎评估

由于匿名消息来源可信度最低、风险系数最大,所以记者在使用匿名消息来源前必须谨慎地予以评估。对此,路透社有如下要求:

评估匿名消息来源时,应权衡该消息来源的业绩记录、职位和动机。记者和编辑应质疑远离事件的消息来源提供信息的准确性。

根据路透社规定,评估匿名消息来源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消息来源提供信息的业绩记录如何?

.消息来源是否处于能够接近信息的位置?

.消息来源提供信息的动机如何?

.消息来源距离事件远还是近?

(2)多源核实

多源核实是使用消息来源的核心原则,而对于匿名消息来源应以更高的标准来进行多源核实。一般来说,依靠匿名消息来源所做的报道必须要通过另外一个或多个消息来源的反复证实,以此确保报道的真实性,避免依赖单一匿名消息来源来做报道。

路透社:基于匿名消息来源的报道尤其需要反复核实,通常应有两或三个消息来源。

(3)予以解释

一般情况下,记者使用匿名消息来源时,应对消息来源匿名的原因、动机等予以解释,例如害怕报复,尽可能清楚告知读者一些有关匿名消息来源的信息,以使读者能对消息来源的可信度有所判断。这也是使用消息来源透明原则的要求。

美联社:我们必须在报道中解释为什么消息来源要求匿名。与此相应,我们必须描述消息来源披露信息的动机。如果报道以文件为主而不是靠采访,记者必须至少描述文件是怎样获得的。

《华盛顿邮报》:我们必须努力尽可能多地告诉我们的读者,为什么我们的匿名消息来源值得我们信任。我们努力提供更多有关消息来源的信息。……当消息来源拒绝被指明身份时,应向读者表明邮报力图指明消息来源身份,并解释不能指明其身份的原因。例如说,“消息来源只有在其不被指出姓名的条件下才愿意谈”……

路透社:我们应尽可能清楚地告知读者我们相信消息可靠的原因和我们已为确保不为人操纵采取了什么措施。当我们描述消息来源时,这种做法很有效。

《纽约时报》:在同意匿名时,记者的职责是找到措辞——它们能尽可能少地隐瞒读者用来估量消息来源可靠性的信息。

根据上述传媒的规范,记者在报道中对使用匿名消息来源做解释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说明消息来源要求匿名的原因或动机

.如果消息来源是文件之类,应说明文件获得的途径

.解释记者为指明消息来源所做的努力

.尽可能告知受众匿名消息来源可靠的原因以及为避免被其操纵采取的措施

.其他能够证明匿名消息来源及其提供信息可靠性的信息。

(4)编辑的权力和责任

在使用匿名消息来源时,相关编辑有权力或责任知道匿名消息来源的身份,记者应向相关编辑透露其匿名消息来源的身份。

路透社:一经要求,记者被期望向他们的直接主管披露消息来源。拒绝这样做可能会导致报道被推迟以做进一步的斟酌。主管有责任确保消息来源及获得信息的适当性,尤其是敏感报道。如果主管对消息来源有疑问,记者应向主管作出说明。

《华盛顿邮报》:编辑有责任了解报道中所使用消息来源的身份,以便能与记者共同评估使用他们的适当性。一些消息来源或许坚持记者不要向编辑透露其身份,我们对此应予以抵制。当这种情况发生时,记者应解释,这样获得的信息不可能刊印。出现在报纸上的任何事的消息来源应至少为一个编辑所知。

BBC(英国广播公司):无论何时,相关编辑有权知道匿名消息来源的身份。为避免卷入重要指控,应当抵制任何不向高级编辑披露消息来源身份的企图。而这种情况一旦发生,记者应当清楚,这一秘密获取的信息可能不被播发。[5]

编辑有权力知道匿名消息来源的身份,记者应向相关编辑披露匿名消息来源的身份,是现当今许多西方主流传媒的一个基本要求。

(插页)《纽约时报》关于使用匿名消息来源时编辑责任的规定:

.在常规报道中,部门主管有责任知道匿名消息来源的身份,并可以全权处理此消息来源。经记者同意,可以授权下级责任编辑知道匿名消息来源的身份。

一经要求,执行总编辑和总编辑有权知道消息来源的身份。

.在适度敏感的报道中,如果记者只希望和执行总编辑或总编辑知道消息来源的身份,应予以尊重。

.在异常敏感的报道中,如果至关重要的法律问题或国家安全问题的消息来源暴露会面临可怕的后果,那么记者可以要求执行总编辑完全保密。在这种情况下,执行总编辑可以决定要求记者对消息来源仅仅做一个有限描述,并放弃知道消息来源完全身份的权力,但前提是执行总编辑批准这种请求。
(5)获得批准

记者使用匿名消息来源必须获得相关编辑的批准,否则不能在报道中擅自使用匿名消息来源。也就说,相关编辑不仅有知晓记者所使用匿名消息来源真实身份的权力,也有批准记者能否使用匿名消息来源的权力。

美联社:想要使用来自匿名消息来源资料的记者在发送报道给编辑台之前,必须获得其新闻主管的批准。

《洛杉矶时报》:在实践中,记者开始考虑为保护消息来源而同意匿名之前应咨询编辑。

(6)遵守诺言

一旦承诺匿名,记者和相关编辑必须遵守诺言,保护消息来源的秘密。这是西方新闻业的一个基本原则。

BBC:保护消息来源是新闻业的一个基本原则,当承诺匿名时,必须谨慎,要恰当地遵守诺言,包括为此违抗法庭之命。

《纽约时报》:任何了解消息来源身份的编辑必须像记者一样严守秘密。编辑不能向其他记者或未被授权的编辑泄露消息来源的身份,并且不可以使用此消息来源,无论是现在还是以后。没有必要被授权知道秘密消息来源身份的普通编辑为知道哪个编辑已知道消息来源的身份负有责任。

日本民间放送联盟报道指针:明示信息发送源是基本的要求。但是,在为了保护信息提供者而不得不隐匿信息源时,严守秘密是广播人基本的伦理(道德)。[6]

此外,《洛杉矶时报》也要求记者必须遵守匿名承诺。

3、使用单一匿名消息来源

通常,记者应特别要避免依靠单一匿名消息来源做报道,因为这类消息来源是所有消息来源中可信度最低的一类,可能使报道的风险系数达到最高值。下面是《华盛顿邮报》、路透社的相关规范:

《华盛顿邮报》:使用单一秘密消息来源的判断取决于消息来源的可靠性和消息来源提供信息的动机。只有在执行总编辑、总编辑等人深思熟虑之后,才应刊印来自单一秘密消息来源的信息。

路透社:当新闻来自直接了解情况的可信赖的消息来源并且信息可靠时,路透社会播发来自单一匿名消息来源的新闻。使用单一匿名消息来源的报道应是例外,并需经直接主管批准。这些信息应受到特别详细的审查,以保证我们不被操纵。

《华盛顿邮报》、路透社的上述规定内容基本与使用匿名消息来源大体相同。此外,值得注意的有两点,一是对匿名消息来源提供的信息进行特别详细的审查;二是深思熟虑后方可使用。因为使用单一匿名消息来源的风险很高,所以执行更为严格的政策。

(插页)美联社使用基于匿名消息来源的其他新闻机构报道的规定:

当我们认为基于匿名消息来源的其他新闻机构的报道适合我们报道时,需要对它们做最小心的详细审查。

(1)资料必须真实的并没有其他方式能获得。

(2)报道必须真正重要并有新闻价值。

(3)所获资料的使用必须经主管授权。

(4)报道必须平衡,且必须予以解释。

(5)必须真正做出努力使它公开发表,或者最低限度,通过自己的消息来源证实它。

(6)如果有任何疑问,不应再用此报道。

(7)如果资料最终被采用,必须将它归属于原创人员,并注意他们对消息来源的描述。

三、归属

归属(Attribution)是指在新闻报道中指明信息或引言的来源,多用于使用非自己采集资料的情况。路透社、《华盛顿邮报》、《纽约时报》等传媒的新闻规范中都对归属有专门的规定。

1.必须归属的情况

(1)使用他人资料时

记者在写一篇报道时,除了自己的原创性的内容,常常还要使用来自他人的资料。在使用他人资料时,一般情况下,必须做归属。路透社的规范如下:

应在报道中将非我们自己采集资料清楚地归属于消息来源,包括当消息来源是我们的竞争对手时。这种透明是必需的,做不到这一点,会使我们面临剽窃的指控。

第一种情况,使用其他传媒的报道

路透社:来自他人的报道必须指明消息来源,无论是报纸、网站、广播或通讯社,甚至路透社的竞争对手。……唯一的例外是,当报道是基于一个在电视上露面的明显容易认出的消息来源(例如政府部长或知名公司执行官)。

第二种情况,使用独家的、有争议的或敏感资料

美联社:当资料是独家的、有争议的或敏感的时,我们总是归属它。并且我们不以其最初形式播发这些报道;我们改写他们,以便其形式、内容、结构和长度符合我们的要求并适合我们服务的更广泛的受众。

使用他人资料时,除了必须归属外,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资料可靠

美联社:在考虑其他来源的信息时,……我们必须使我们自己确信,我们自己报道所用资料是可靠的。如果它不符合美联社标准,我们就不使用它。

也即只有在确信他人的资料可靠时才能使用,否则就不应使用。

二是必须核实

路透社:尽一切努力核实来自别人的报道。如果我们不能获得证实,在报道中澄清我们的努力。

美联社:我们可以使用新闻稿的信息和引语,但我们必须核实该资料,用其他来源的信息补充它,然后写成我们自己的报道。

(2)断言自己没有亲眼所见的事发生时

《华盛顿邮报》:尽管记者没有亲眼所见,但是却断言某事实际上发生过,这种断言应被归属。所以,描述一个事件的叙述策略,如果就像证人在向我们叙述,那么这种叙述策略必须包含归属。如果我们重建人们之间的讲话或交流,而它基于那些人或听见他们讲话的证人的回忆,那么我们必须一目了然地归属那些回忆。

2.归属必须诚实

除非记者本人是事件的目击者,否则所有的事实都应是来自其他渠道,因此必须诚实归属,不能将他人的东西占为己有,或混淆不清。

《华盛顿邮报》:我们对信息的消息来源必须诚实。报道中的事实和引语,如果不是源自我们自己的报道,必须被归属。读者应能区分开记者看见的东西和记者从其他消息来源得到的东西,如通讯社、记者团、电子邮件、网站等。如果记者没有出现在报道中所描述的现场,报道应澄清那一点。

(插页)《纽约时报》关于匿名消息来源归属应注意事项的规定:

(1)应区别高级和低级的行政人员或官员。

(2)不应使用难以辨认的归属。

例如“消息人士说”,它等同于“有人说。”“消息灵通人士”或“可靠消息人士”也并没有改进。这些归属因缺少富有意义的修饰成分而显得空洞。

(3)归属应尽可能详细。

措辞过于含糊可能使人怀疑消息来源可能就是记者。

(4)在写到文件时,只要可能,应详细说明是怎样得到它们的。

(5)避免机械地提及消息来源“坚持匿名”或“要求匿名”。当可能时,应精练地解释记者和消息来源实际达成何种谅解,并且应说明原因和消息来源的动机。

(6)在没有同为保密承担义务的记者商量的情况下,编辑决不能改变对消息来源的描述。

(7)诚实归属。归属的每个字都必须真实,不为消息来源做掩饰。

四、与消息来源打交道

与消息来源打交道是记者职业活动重要的组成部分。与消息来源之间的良好关系是记者极为重要的资源。那么,记者与消息来源打交道应遵循哪些原则,注意哪些问题?

1、务求公正

所谓公正,就是要公平地对待消息来源,不能偏袒或偏见,这是记者与消息来源打交道的过程中首先要遵守的原则。

《华盛顿邮报》:我们努力公平地对待消息来源。这意味着,把我们所引用的陈述放进背景,并以公认公平和准确的方式概述我们所引用人的观点。……我们不应刊印未披露姓名的消息来源怀有偏见的引语。

路透社:记者也不可以报道或引用家庭成员,以避免给人偏袒或偏见的感觉。

2.保持距离

即与消息来源的关系应保持在适当的职业关系范围之内。

路透社:我们鼓励职员培养消息来源,但也期望他们知道与消息来源保持一定距离的必要性。重要的是我们不应在站在争议的一方培养或联合消息来源。在此有理由提出疑问,是否这种关系已超越适当的职业关系的范围。……职员应向适当的主管透露其同消息来源或可能成为采访对象的人罗曼蒂克或家庭式的情感。

3.诚实无欺

即不欺骗误导消息来源。一般情况下,记者与消息来源打交道时,无论是面对面,还是通过电话、电子邮件,都应明确说明自己的记者身份,工作单位和采访意图,并以此作为打交道的基础。

路透社:路透社记者不通过欺骗来获取新闻。我们始终表明自己为路透社工作。我们既不冒充记者之外的人,也不假装来自其他新闻机构。伪装身份的情况可能会出现,即为了新闻采集的缘故,允许假装也许是适当的。职员应根据常识和行为规范的要求来决定做什么。如果遇到挑战,在一切情况下,必须说明自己是路透社记者。

《华盛顿邮报》:我们不欺骗或误导消息来源。当明确我们自己的身份时,我们说我们是邮报的记者。我们的报道应是可敬的;我们应准备公开解释我们为得到报道所做的任何事情。

4.慎重许诺

记者不应轻易在向消息来源做任何自己不宜做或不能履行的许诺,最好是避免任何许诺。

《纽约时报》:我们不对消息来源许诺,我们将不做另外的报道,或不努力证实已报道的信息。我们不对消息来源许诺,我们将不就报道对象寻求来自他人的评论。(然而,我们可以同意有限的延迟进一步的调查——比如,直到股票交易结束)。

5.避免利益冲突:利益冲突是记者与消息来源打交道时应尽量避免的行为之一。如接受消息来源提供的礼物、旅行等。禁止记者接受消息来源的任何有价值的东西,限制可能会造成利益冲突的活动,已成为西方传媒的道德准则和行为指南。关于利益冲突问题本书有专章介绍,这里不再赘述。



第二章 准确性

一、消息来源与准确性

在所有影响新闻报道准确性的事项中,消息来源是对报道准确性影响最大的一个。因为记者是依赖消息来源工作的。消息来源对报道准确的影响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消息来源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决定着新闻报道的准确性;二是记者能否合理使用消息来源直接决定着记者能否获得准确的信息。因此,在路透社等一些西方主流传媒有关准确性的规范中,有关消息来源的内容占很重要的位置。

路透社:准确意味着对非来源于我们资料的消息来源做适当归属,无论是报道、图片或动态影像。准确必须要诚实溯源。我们准确和无偏见的声誉取决于我们消息来源的可信性。

BBC:我们应努力目击事件,收集第一手信息。如果不可能,我们应采访第一手消息来源。必要时,要证实他们的证词。

职业新闻记者协会(SPJ):任何可能的时候,都要指明消息来源。公众应该有尽可能多的信息来判断消息来源的可靠性。[7]

二、事实与准确性

新闻报道要用事实说话,寻找事实、求证事实是记者的使命。事实方面的不准确要比语法错误对新闻报道的危害大得多,在某些情况下会严重损毁传媒的声誉,可以说,新闻报道的准确性主要表现在新闻事实的准确。

路透社:准确意味着我们的图像和报道必须反映事实。以夸张的手法或以耸人听闻的方式处理资料对记者是有诱惑力的,但这样做会歪曲事实,误导读者和观众。同样,视觉新闻不应以任何方式增加或减少影像中的事实,因为在一些情况下,这种做法可能造成虚构并严重损坏我们的声誉。如此行事可能招致包括解雇在内的纪律处罚。

美联社:我们既不会有意将错误的信息置于用来出版或广播的资料中,也不会改变图片或影像内容。在我们的新闻报道中不可以捏造任何东西。我们不使用笔名、合成人物或虚构的名字、年龄、地点、日期。在视频或音频报道中,我们不导演或再现事件,不用把一个事件的音响效果或图像、声音用于另一个事件。我们不以欺骗的方式通过添加声音来修饰或虚构一个事件。引入任何中性声音(例如环境音)必须事先同资深编辑商量。

BBC:我们不应歪曲所知道的事实,将杜撰的材料充当事实,或者有意做任何误导我们受众事情。我们可能需要对材料进行标注以避免产生此类问题。

道琼斯公司:道琼斯在新闻和信息业成功的基本前提在于我们的用户相信我们告诉他们的是事实。如果我们不告诉他们事实,那么道琼斯就不可能获得成功。例如,如果我们的用户不能确定我们提供的事实是准确而公正的,公司就会受到损害。[8]

PCC(英国新闻投诉委员会):报纸和期刊应小心不要刊登包括图片在内的不准确的、误导的或歪曲的资料。[9]

(插页)美国职业新闻记者协会关于“准确性”规范

新闻记者应该忠实、公正和勇敢地搜集报道和转述信息。新闻记者应该:

检验来自所有来源的信息的准确性,小心避免无意的错误。绝不允许故意扭曲。

努力找到报道对象,给他们对据称的错误行为做出反应的机会。

任何可能的时候,都要指明消息来源。公众应该有尽可能多的信息来判断消息来源的可靠性。

在承诺保证信息来源匿名之前,永远要质问一下信息来源的动机。要对为换取信息而作出的承诺中各种可能的情况都做出清楚的说明,一旦承诺,则保守诺言。

确保标题、导读和其他突出处理的材料、照片、音像、图表、声音和印语都没有误表达。

避免在转述和连续性的报道中误导。如果有必要转述别的媒体一条新闻,可以这样做,但要标识清楚。

三、核实与准确性

核实是保证新闻报道准确性的最重要方式。疏于核实是新闻报道失之准确的一个主要原因。

BBC:我们必须检查核实信息、事实和文件,特别是那些从因特网上获得的东西。这可能包括确认公布资料的人或组织及其资料的准确性。即使因特网上最令人信服的资料也可能徒有其表。

《洛杉矶时报》:质疑所有可疑的断言是派稿编辑和文字编辑的职责。假借诸如“可论证地”或“可能”之类的词、使用未经证实或无法核实的断言是不可接受的。我们的工作就是告诉读者什么是真实的,什么不是。

职业新闻记者协会:检验所有来源提供的信息的准确性,小心避免无意的错误。

此外,丹麦《全国新闻伦理规约》规定,新闻界的职责就是准确及时地提供信息,并尽最大努力核实信息的准确性。

四、署名与准确性

为什么要重视署名的问题?因为署名是新闻报道的构成要素之一,其准确与否也事关报道的准确性,因此,西方传媒对此有严格要求。

通常,新闻报道署名的使用,不仅表明报道的作者是谁,也表明作者就在新闻的事发地点或者在消息头注明的地点,同时意味着署名者要为报道的内容负责。那么在什么情况下记者应该获得署名,署名应注意那些问题?路透社和美联社对此作了比较详细的规定:

路透社:只有当作者或在编辑部做报道的记者出现在电头注明的地点时,我们的报道才在标题下署名。其他有贡献于报道的记者或自由记者,应在报道末附加行提到他们的名字和所在地点。

美联社对署名也做了专门的规定(见插页)。

五、消息头与准确性
    消息头包括电头和讯头两种形式。它不仅是一个传媒重要的标志,而且也向受众传达了一些重要的事实性信息,即记者报道的地点或主要地点、报道的发稿时间,这些信息能够凸现报道的真实性和时效性。而不当使用消息头就会向受众传达错误的信息,会误导欺骗受众,这同样是新闻报道不准确的表现。

《纽约时报》:因为可信的一手新闻采集是时报的特点,所以电头必须小心地详细说明报道发生的时间和地点。讯头保证记者(如果有署名的话,就是署名者),在所提供的日期在被指明的地点提供主要的信息。如果延期出版,文章应使用记者或特约记者在现场并更新或再次确认事实的最近的日期。如果延期超过一个星期,日期应该从讯头中拿掉。[10]

美联社:当带有电头的报道包含从另一个地点获得的补充性信息,我们应在报道中予以注明。电视或广播的电头必须是所描述事件实际发生的地点。对音频报道来说,电头必须是记者正在说话的地点。如果记者在一个地点采访一个报道,而在另外的地点从提供稿件的角度做现场报道,那么电头应是提供稿件的地点。

通常,消息头由三个要素构成,传媒名称、发稿地点、发稿时间。它告知受众这样的事实——记者是在消息头显示的日期和地点写报道或提供主要信息。

(插页)路透社关于电头使用的规范

电头告诉读者记者写报道的地点或主要地点,如果我们在现场有职员并且我们正从在现场的他们或特约记者获取消息的话。我们将只在这样的情况下使用电头:我们有职员或自由记者在电头注明的现场做文字、图片或电视报道并且我们正在依靠他们获取信息。对新闻报道来说,如果记者已离开现场,我们能使用该电头最多24小时,否则将暗示我们目击了在我们离开现场后发生的事情。在路透社职员或特约记者到达现场前,我们决不能使用现场的电头。对特稿来说,在总部的记者离开当地后保留使用当地的电头最长为两周,在两周之后,必须恢复为记者所在总部的电头。在非常很少的情况下,披露电头可能危及职员或消息来源的安全,或者否定路透社有获得涉及广泛公众或市场利益信息的途径,而这一途径能证明报道的正当性。在这种特殊情况下,路透社可以使用没有电头的报道,负责的专家编辑在与相关部门主管商量后才能批准这样做,这时报道应配发一个解释性的编者按,在指出消息来源时应提供尽可能多的细节以弥补电头的缺失,但前提是不危及消息来源。

六、记录与准确性

一般情况下,除非记者记忆力过人,只要允许,记者都应做记录,无论是做笔记,还是录音录像或者二者兼之。由于记录的准确性直接关系到报道的准确性,因此,应务求准确,来不得半点疏忽。对此BBC有详细的规范:

我们必须准确、可靠、同步记录所有重要的调查谈话和其他相关信息。我们必须准确记录同匿名消息来源和嘉宾的谈话,只要可能录音更好。我们必须保存调查记录,包括书面和电子邮件,背景记录和文件。记录应适当保存以备再次核实,特别在写稿时,并且如果必要可供其他制作组人员使用。当我们播出匿名消息来源的重要指控时,必须保存作为报道基础的全部采访、谈话和信息记录。





第三章 公正性

一、避免偏见

偏见是公正的大敌,与公正水火不相容。因此,一些西方主流传媒对如何避免偏见有明确的规约。

路透社:如果不能避免偏见,路透社就不成为路透社。我们是一个“无国籍”的新闻机构,我们的编辑部欢迎多样性,但要求所有的职员将其国籍和政见置之门外。我们必须避免不适当地提及性别、种族、宗教、文化现象、年龄和性取向。

《洛杉矶时报》:我们新闻和特写报道的一个至关重要的目标是非意识形态化。这是一种苛求。它要求我们认识到自己的偏见和立场,从而远离它们。它也要求我们检查我们工作中的意识形态环境,由于我们消息来源、同事和社会的偏见可能歪曲我们对客观现实的判断力。

BBC:公正性要求我们持公平无偏见之心来调查证据,权衡所有重要事实,并做到客观,甚至把我们做事的方式告知采访对象。

(插页)BBC对公正性的承诺:

.我们寻求提供全面平衡的服务,它由广泛的主题和观点构成,并在所有我们产品中占一个适当比例。当涉及政治、产业论争或与当前公共政策相关的主要问题时,我们特别要谨慎。

.我们力图反映广泛范围的观点,探究一个范围和相冲突的观点,以便不使某些重要的思想被有意地忽略或低估。

.我们行使我们的编辑权在讨论范围的任何点制作任何主题的内容,只要有好的编辑理由这样做。

.我们能探究或报道一个论点的具体方面,或者为个别的观点提供表达的机会,但是这样做时,我们必须如实地叙述对立的观点。它们或许也需要答辩权。

.涉及有争议的主题时,我们必须保证避免偏见或观点的失衡。

.BBC报道的方法、语气必须始终反映我们的编辑价值观。节目主持人、记者和通讯员是BBC公开的脸面和声音,他们会对我们的公正性产生重要影响。

.我们的新闻记者和节目主持人,包括那些新闻和时事节目的人,可以提供专业的判断,但不能就公共政策问题、政治或产业争议发表个人意见。对这些问题,我们的受众不应能对BBC节目或其他BBC产品与我们记者、节目主持人的个人观点之间作出区分。

.我们为艺术家、作家和演艺人员提供在戏剧、艺术和娱乐节目中个性化表达的机会,并且我们寻求反映其广泛的才能和观点。

.有时我们需要报道或采访那些其观点会严重冒犯许多观众的人。我们必须确信,在适当的介绍之后,清楚的公众利益超过可能的冒犯。

.我们必须严格检验采访中受访者发表的有异议的观点,同时给他们一个公平的机会,陈述其对我们提问的全部回答。

.我们不应机械地假定,其他组织的学术界人士和记者就是公正的,并且当受访者涉及一种不寻常的观点时,我们要向受众澄清这一点。

二、中立

在报道冲突、指控、批评或争议时,要做到公正,记者必须站在中立的立场,不偏向于任何一方,一旦丧失中立立场,公正性就不复存在。因此,中立应是公正报道的基础。

路透社:中立是我们新闻品牌的一个特点,它使得我们能没有任何议程地准确公正报道争议、冲突或辩论的各方。作为路透社记者,我们决不视争议、冲突或辩论的任何一方为一体。我们的文字和视频报道必须反映所有各方,而不是仅一方。例如在政治争议或军事冲突中,始终有两方要考虑,如果我们不能给不同的各方充分的空间,那么我们将冒被认为有偏见的风险。路透社不支持任何政党或机构也不在国家或国际冲突或争论中有任何偏袒,无论是直接还是间接。

《纽约时报》:作者和编辑应提防选择措辞时破坏中立。如果一个政治家是强硬或果决的,其反对者就不应是固执或教条的。如果在冲突中说一个国家有一个领导层,而说另一个国家有一个政权,就有损公正。在新闻人物采访中消极的言外之意容易发现和修正,但是敬重的暗示可能是更具有欺骗性的偏见形式,它们会给他们的对象以超越对手的优势。对容易引起纠纷的问题,如宗教、政治、堕胎和种族关系,在语言方面的中立要特别敏感。当已尽一切努力,时报还是失之中立时,纠正错误或公正方面的过失应迅速而彻底。

三、报道冲突、指控或批评

报道冲突、指控或批评特别要注意报道的公正性,以避免报道失之公正。

《纽约时报》:当报道冲突时,我们应给各方被听到的机会。如果一个人或机构在一篇文章中被批评,那么被批评对象必须有答辩的机会。如果攻击是详细的或出现在深度调查文章中,那么必须给被攻击对象时间和空间做深思熟虑的解释。记者必须尽一切努力与那些被批评的人取得联系。如果不能找到他们,文章应说明,我们做了什么努力,大约多长时间以及为什么没有成功。

时报摒决绝影射之言:如果一项指控不是直率地被做,那么它就是不可接受的。

路透社:我们必须始终努力小心翼翼地保持公正和平衡。观点不应被描述成事实;指控不应被作为有罪的标记;我们有职责给这类报道的对象提供公正的机会。始终给人、公司或机构同等机会以在你的报道回复任何针对他们的指控。

《洛杉矶时报》:被公开做负面报道的人必须给予其机会为自己辩护。这意味着要真诚地努力给被指控或批评对象足够的时间和信息作出实质性回应。只要可能,记者应面对面地会见被指控或批评对象,诚挚地努力了解他或她的观点。

(插页)BBC报道指控的规范:

我们通常不实况转播未详细准备的相互指控。它们是否是透露消息的合适方式必须由编辑决定。当BBC同仁穷追一个报道时,他们必须理解报道指控的条件,并予以准确报道。

任何依靠单一匿名消息来源所做的重要指控或者同意某一重要采访对象匿名的提议必须提交高级别编辑,或独立组稿编辑。在绝大多数重要案例中,咨询编辑策略和节目法律顾问部门也是必要的。我们必须考虑:

.是否此报道对公众利益是重要的。

.是否消息来源被证明具有可信性和可靠性,并能够对事件特征有充分的认识。

.任何法律问题。

.涉及揭发者的安全问题。

.来自相关人或组织对重要指控的反应是否被寻求。

.敏感的和个人的观点,如是否要做这一重要指控或者是否这一重要指控被证实不宜公开报道。

我们应仔细证实由匿名消息来源所做的指控报道来澄清下列问题:

.指控的性质。

.指控来自匿名消息来源,而非BBC。

.是否指控已被独立确证。

.涉及有争议的主题时,我们必须保证避免偏见或观点的失衡。

.BBC报道的方法、语气必须始终反映我们的编辑价值观。节目主持人、记者和通讯员是BBC公开的脸面和声音,他们会对我们的公正性产生重要影响。

.我们必须严格检验采访中受访者发表的有异议的观点,同时给他们一个公平的机会,陈述其对我们提问的全部回答。

.我们不应机械地假定,其他组织的学术界人士和记者就是公正的,并且当受访者涉及一种不寻常的观点时,我们要向受众澄清这一点。

四、报道争议

不仅报道冲突、指控或批评时要特别注意公正,在报道争议时也要特别注意公正。

《洛杉矶时报》:当采访有争议的问题时——罢工、堕胎、枪械控制等等——我们应从所有观点中挑选出有才智的、清晰明白的观点。记者应诚实地努力理解所有观点的要点,而不是迅速地获得引语来制造一个平衡的表象。

BBC:当我们的新闻服务和其他节目涉及公共政策、政治或产业争论时,我们应尽自己所能准确和公正地对待这些有争议的主题。    我们必须确保有广泛意义的重要观点和看法在有争议题材的活跃期给予应有的分量。观点应与事实清楚地区分。当相关的问题具有高度的争议,或争论的决定性时刻将临,我们有时需确保所有主要的观点在我们的产品中予以反映。

当涉及关于公共政策、政治或产业争议问题时,路透社要求记者应做到以下几点:

.保持事实的精确性。

.适时公平地描述对立的观点。

.适时提供作出回应的机会。

.保证在适当的时限内相似类型和分量的节目包含充分广泛的观点和看法。

五、个人观点

记者能否在新闻报道中表达个人的观点?路透社、BBC、美联社有如下规约:

路透社:在工作中,路透社记者决不应在报道、电视或广播中表达自己的观点,也不应在他们投稿的网络博客或聊天室中表达他们的观点。对这一基本原则任何背离都会损害路透社多年来在用户和公众之间建立的信任。这一原则适用于路透社的所有新闻形式,无论是金融新闻还是一般新闻,也包括任何语言形式的新闻。

BBC:BBC禁止职员就时事或公共政策问题发表与广播不同的观点。通常BBC职员或正式的BBC节目主持人、记者就争议性主题发表与新闻或与公共政策节目有关的个人观点是不合适的。

美联社:任何为美联社工作的人必须考虑到他们发表的观点会损害美联社作为无偏见新闻来源的声誉。他们必须避免以任何公开的方式对有争议的公共问题发表他们的观点。

对发表个人观点问题,路透社、BBC、美联社的规范基本一致,及应避免发表个人观点,尤其是当记者个人的观点与传媒观点不一致或问题存有争议时。路透社甚至要求记者不应在博客和聊天室中表达自己的观点。为什么要做如此限制呢?因为记者发表个人观点会损害传媒无偏见的声誉,降低传媒的可信度。

六、避免使用匿名消息来源

使用匿名消息来源也有使新闻报道失之公正的危险,因此西方主流传媒对匿名消息来源使用有严格的限制。

路透社:如果我们允许引述匿名消息来源,那么我们的报道就有偏见之险。我们决不能允许我们的消息来源以匿名为掩护做断言、有争议的声明或漫骂式的抨击。这样做削弱了我们的可信性,并且给消息来源牺牲我们而自己受益的机会,对其他第三方从根本上是不公正的,因而是有偏见的。如果就冲突中其他方发生的事情引用一方的匿名消息来源,使用他们只能用来获得事实,而不是观点。如果一个消息来源想对个人、机构、公司或国家进行漫骂式的抨击,他或她必须公开表示意见。

《纽约时报》:当消息来自身份不明或根本没有身份的消息来源时必须特别小心。在攻击他人时,不应允许匿名消息来源出现在报纸上或隐藏于报纸背后。

根据路透社和《纽约时报》,使用匿名消息来源有导致偏见之险,尤其是消息来源利用匿名攻击他人时。

七、报道自身

传媒有时会对自身包括母公司做报道,那么这时如何能做到公正?这是记者面临一个棘手的问题,尤其是对自身做负面报道时。BBC和路透社的相关规范提供了很好的指引。

BBC:我们的报道必须保持准确、公正没有偏见,即使当我们的内容或BBC本身成为报道的题材。我们必须确保我们的公正性没有问题,节目主持人、记者不卷入潜在的利益冲突。将BBC称为“我们”或将其内容称为“我们的”是不合适的。报道者和负责提出BBC案例的人也应当在编辑上清楚地分开。

路透社:在报道路透社机构时,你必须极其谨慎以避免任何偏见暗示,保证报道有确实地根据。

路透社规定,作为原则,路透社不主动做关于路透的报道。



第四章引语

一、引语的不改与改

1.不修改引语原则

引语能不能修改?什么情况下可以修改?对此,西方传媒界存有争议,主要观点有三种:

.在没有改变意思或基本没改变意思的情况下,可以修改引语

.必须是原话或原文引用,一个字都不能改

.必须是原话或原文,但可以做微小的修改

那么,西方主流传媒对此问题持何种态度呢?下面是《约约时报》《华盛顿邮报》、路透社等传媒的相关规范:

《纽约时报》:时报不“整理”引语。“近似的”引语能破坏读者对时报的信任。时报不为保持风格的一致而校正引语内的拼写、标点、大写和缩写。

《华盛顿邮报》:当我们把消息来源说的话放进引号里时,应恰如其分地使用消息来源的原话。

路透社:引语是神圣的。它们决不应被改变,除了删除多余的词句,并且删除后不改变引语的任何意义。

美联社:我们注意保证引语的准确性,同样也应注意保证引语不脱离上下文。我们不更改引语,甚至不纠正语法或用词错误。

决不要更改引语,即使是纠正较小的语法错误或语句用法。不经意的轻微的语言错误可以使用省略号来消除,但是即便如此,也应极其谨慎。如果对一个引语有疑问,或者不要使用它,或者请谈话者澄清。[11]

法国《世界报》:新闻职员应避免修改和最终歪曲其(指消息来源——作者注)所言。来自广播讨论、书、报告或论文的引语不应被修正。[12]

2.修改引语的情况

另一方面,不修改引语原则也不是绝对的,也就是在特殊情况下可以对引语做一点微小的修改。比如美联社允许对不经意的轻微的语言差错使用省略号来消除,这实际就是一种修改。那种认为引语必须是原话或原文引用,一个字都不能改的观点,在实践中有时很难实行。西方传媒比较通行的做法是必须是原话或原文引用,但允许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做微小的修改,如处理掉轻微的语言错误、多余之词等,但修改后不能对引语的意义有任何改变,即形微变而神不变。如果修改后引语变化较大,就不应使用引语的形式。

那么,具体哪些情况可以对引语做适当的修改呢?

上述传媒在强调不修改引语原则性的同时,对一些特殊情形作了具体限定,也就是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允许对引语做一些微小的修改后使用。

(1)语病

路透社:纠正语法错误可以是正当的,但不允许改变整个句子的措辞。

美联社:如果引语有语法缺陷,作者必须稍做解释,但要完全忠实于原始引语。

合众国际社:应纠正引语以消除说话者制造的令人尴尬的语病和可笑的近音词误用。[13]

《泰晤士报》:引语只有在为去除语病和出版后会出现荒唐错误时才应被纠正。特别是文字性引语或《圣经》的引语应100%地准确。[14]

根据上述规定,在完全忠实原始引语的情况下,可以对引语的语法错误以及其他容易使说话者或作者尴尬的错误做适当修改,尤其当这些错误是无意间产生时。

(2)含义模糊

美联社:如果引语不够清楚,作者必须在完全忠实于原始引语的前提下稍做解释。如果引语的含义太模糊而不能准确解释,它就不应被使用。

美联社的规范提供了两种处理含义模糊引语的方法:

.稍作解释

.弃之不用

(3)多余之词

《纽约时报》:作者当然应省略像“嗯”这样无关的音节,并可以审慎而明智删掉无用的开头语。

路透社:应在不改变引语的任何意义的前提下删除多余的词句。

上述传媒的规范很明白,就是在不改变引语意义的前提下,删除无关、无用、多余的词语。

二、使用引语的具体原则

1.不编造歪曲修饰引语

《洛杉矶时报》:我们不编造、修饰或歪曲引语,无论报纸还是我们网站的视频和音频。

2.指明来源和背景

(1)指明来源

使用引语一个通常的规范是必须指明引语的来源。

《华盛顿邮报》:当我们引用任何性质的书面声明时,我们应在归属里准确地解释我们正在做的什么。例如“白宫在一份书面声明里说”。

合众国际社:特别敏感或有争议的段落应保留引号,并具体指明说话者的身份。

法国《世界报》:仅在例外情况下《世界报》会发表没有消息来源的引语。

《泰晤士报》:始终小心而正确地归属引语。

(2)指明引用背景

指明引用的背景有助于受众理解引语和判断引语的可靠性。

路透社:引用某个人时,应始终提供引用的背景或环境。

美联社:报道应在适当时提供获得引语的背景信息,例如记者招待会、电话采访或和走廊谈话。

此外,美联社还要求使用引语不能脱离上下文。

3.语言问题

使用引语有时会遇到一些语言问题,比如记者要引用的话或文字中有不雅之词、方言或者引语需要做翻译等。这些问题都是记者要小心处理的。

(1)不雅之词

《纽约时报》:如果说话者的品位不当的,应除去引号并换掉不雅之词。清理不雅之词应注意两点,既不应美化说话者,也不应使说话者因此受到嘲笑。多数情况下,可以通过解释和使用转述的办法来解决这一难题。

《华盛顿邮报》:我们应避免通过出版包含亵渎性语言的陈述羞辱说话者。但是,当这样做的时候,我们不应使用引号。如果语言过于亵渎以至于不能逐字引用时,或许意味着要放宽我们的规范。当对怎样引用消息来源有疑问时,应咨询编辑。

美联社:不要使用粗俗的语言,除非它们是直接引语的一部分并有充分的理由采用。如果一定要用,可以在开头做个说明:

编者:本文第四段语言也许会冒犯某些读者。

要把这些话用引号引起来,以区别其他段落,方便编辑修改。[15]

(2)体态语言

这里首先要说明的时,尽管体态语言从字面上看也是“语言”,但实际上它属于非语言交流方式的一种。

路透社:确信你使用的引语和你描述的体态语言代表说话者所言,体态语言可以影响正在报道的东西。

合众国际社:传递语言的方式有时是背景的一部分。报道面部表情的表露或动作示意或许同他们自己说的话一样重要。

美联社:消息来源的感情和体态语言——或许一个微笑或者不赞成的手势——有时象引语本身一样重要。

上述规范指出了诸如微笑、眨眼等体态语言对新闻报道的影响和重要性。

(3)引语的翻译

在全球化和地区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记者面对的消息来源所使用的语言或文字在很多情况下都不是记者自己的母语,因此如果记者要做直接引述,就必须做好翻译,以防误解其意,陷入翻译的雷区。

路透社:翻译引语时,应合乎语言习惯,不能迂腐。必须小心谨慎,保证翻译的语气与源语言相当。把报纸上获得的东西译回源语言时要当心。如果一个法国政治家接受一家美国报纸的采访,几乎可以肯定,将他说的译回法语将是错误的。并且在一些情况下,引语可能大不相同。在这种情况下,(直接)引语越少,间接引语越多越好。

美联社:当将引语从一种语言变换为另一种时,翻译必须忠实。

《纽约时报》:当引用英语不是其母语的人时,应特别小心。如果这样的引用使说话者显得愚蠢,我们应考虑对它们做解释(当然在引号之外)。在适当时,报道应指出消息来源说英语吃力。

(4)方言

记者在新闻报道中是否可以引用方言呢?如果可以在什么情况下可以引用呢?下面是《纽约时报》等传媒的相关规范:

《纽约时报》:试图在直接引语中使用方言前,作者应咨询编辑,并且两人都应有所顾虑。

合众国际社:在每个人使用的词汇中都会有一些单词和句子具有典型的地域性或群体性。如果引用方言不谨慎,就暗示我们用语不够标准或行文拙劣。如果方言不是明显恰当,就避免使用方言,即使方言在被引用的问题中。当不得不使用方言时,可以采用注音的方式。

通常不要使用表示发音的拼写来传递方言。但是,当它们与报道事实相关,使用这种表示发音的拼写是适当的。

美联社:使用拼写不规范的方言一般应局限于作者意在传达一种地方情调或地方感时。因此,在采访任何人时,不应使用其本土语言,当他们的想法需要准确传达时这尤其重要。我们必须永远小心不要嘲弄我们所引用的人。

4.引语的整与零

引语是完整使用,还是零散使用好呢?美联社等传媒的规范回答了这个问题:

美联社:一般来说,要避免零散地引用。如果被访者所言清晰而准确,就可以全部引用。如果引语不理想,可以用间接引语转述。对与敏感和有争议的段落,一定要核实后再加上引号。[16]

合众国际社:只要可能应避免引语残缺不全。如果说话者所言清晰准确,可以完整引用。

法国《世界报》:我们禁止在此人(指说话者——作者注)说的话中做挑选,但是那些可能冒犯、伤害第三方或者反之冒犯、伤害说话者的话除外。



第五章 利益冲突

一、关于个人金融利益

在美英等西方传媒利益冲突的相关规范中,有关个人金融利益的内容最多最详细,因为职员的个人金融利益最易与传媒利益的发生冲突,是重点要防范的领域。

1.个人金融利益的披露

这里的信息是指可能导致利益冲突的信息。传媒要避免利益冲突,首先要获得有关利益冲突的信息,只有掌握这些信息,才可能有效避免利益冲突。因此,职员披露可能导致利益冲突的信息就成为传媒为避免利益冲突的首要要求。传媒活动中,职员与所在传媒的利益冲突主要表现在物质利益方面,而金融利益首当其冲。因此,要求职员特别是哪些从事相关报道的职员披露个人金融利益是英美一些主流传媒的通常做法。不仅如此,一些传媒对职员的配偶、家人甚至朋友也提出了披露此类信息的要求。

(1)职员金融利益的披露

路透社:如果你在某公司中有任何种类的股权或其他金融利益,那么在报道该司之前,你必须向你的主管或部门负责人通报这些利益。除此之外,路透社记者必须对他们所持有的有价证券做全面的披露。

披露的陈述将被保存于一个秘密的记录中,只有根据严格的确需知道的原则才能到达其他路透社人员手中。记者必须随着持有物的变化更新记录。

高级编辑管理人员将对他们的投资物(名称而非价值)做每年一次的公开披露。

如果你被认为是商业或工业某个特殊领域的专家,你必须向你的主管或部门负责人通报你在那一领域或行业可能拥有的任何金融利益。

路透社期望记者和编辑全面、诚实地披露任何金融利益,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利益,只要编辑行为对它的业绩有任何潜在的影响。

《华盛顿邮报》:在商业和金融市场报道中,为避免实际或明显的利益冲突,所有从事商业和金融市场报道的职员都需要向掌管这一部门的总编辑助理披露其金融财产和投资。所有记者和编辑无论他们在何处工作,都需向其部门主任披露其报道或编辑职责中会引起利益冲突或冲突迹象的任何金融利益。部门主任要向总编辑披露他们的金融利益。

芝加哥论坛公司:持有股票或有其他投资的记者、编辑,如果他们写的文章或文章在报纸上被采用的方式会影响其股票或投资的业绩,那么他们应当向主管报告这一冲突,并主动不介入此新闻。[17]

《金融时报》:(职员)知道某些股份或有价证券的表现与他们或其亲人的金融利益有较大关系,且未向总编辑或执行总编辑报告的情况下,不得撰写相关稿件或做出相关的编辑方面的决定。[18]

(2)配偶、家人和朋友金融利益的披露

职员的配偶、家人和朋友的金融利益与职员的个人金融利益密切相关,也容易引发利益冲突,因此一些西方传媒也对职员的配偶、家人和朋友的个人金融利益提出披露要求。

路透社:如果你的家庭成员在某公司中有任何种类的股权或其他金融利益,那么在报道该公司之前,你必须向你的主管或部门负责人通报这些利益。

《华盛顿邮报》:职员必须向部门主任披露其传统家庭成员或其他家庭成员的商业和职业关系。

《洛杉矶时报》:只要职员的朋友、关系密切的亲属的投资或隶属关系可能造成利益冲突,他们就有责任告知主管。

美联社:雇员如果与其配偶或其他家庭成员在投资和商业利益中分担资金,那么雇员应避免因此产生的任何利益冲突及其表象。他们被期望尽一切努力保证配偶或其他家庭成员没有可能产生此种冲突的投资或商业利益。

雇员应意识到他们配偶或与他们分享金融利益的其他个人的投资行为和/或金融利益或许使他们不适当地接受某种分配。雇员在接受任何这种分配前应与他们的主管商量

根据上述传媒的规范,职员的配偶、家人和朋友应披露以下信息:

.在某公司中有任何种类的股权或其他金融利益

.可能产生利益冲突的商业和职业关系

.可能产生利益冲突的投资或隶属关系

.可能产生利益冲突的商业利益。

2.禁止持有或投资

一些传媒尤其是财经传媒为避免利益冲突,往往禁止某些职员持有或投资股票、证券等某些金融产品。

路透社:禁止有规律采访或直接采访具体有价证券部门的记者、编辑持有其证券,包括共同基金,但不包括随主要市场指数变化的基金。为遵守该规范,记者需要卖掉所持有产品的,路透社将承担记者的交易花费(以经纪人的收据为证)。

美联社:禁止定期撰写或编辑财经新闻的美联社职员拥有股票、证券或任何个人金融投资,禁止投资他们为美联社采访的任何公司、企业或产业。例如,科技作者禁止持有任何科技类证券;零售业作者禁止持有任何百货公司或包括百货公司在内的公司的股票。暂时被安排这种采访或编辑职责的职员应立即通报主管可能的利益冲突,以确定此安排是否适当。如有必要,职员也许被要求放弃或延缓与其持有产品有关的行为。固定采访金融市场的编辑和作者不可以在任何公司持有股票。

《金融时报》:(职员)不得拥有他们直接负责报道的公司的股票或证券。当记者已拥有将要负责报道的部门或公司的资产时,应与总编辑或执行总编辑商量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或者出售这些资产,或者予以“冻结”。[19]

此外,由于财经记者掌握了大量的股票和证券信息,《日本经济新闻》禁止记者炒股票。

3.禁止买卖

除了禁止某些职员持有或投资某些金融产品外,职员买卖金融产品的行为在某些情况下也被禁止。

道琼斯公司:被委派报道具体行业的新闻职员或与具体行业打交道的广告职员不可买卖相关行业任何公司的证券,任何这类职员的直系亲属也不可以这样做。

禁止新闻和广告职员以及对新闻或广告承担责任的高级管理职员买卖期货或期权。但是,这些职员可以投资普通股指数产品和公开能得到的共同基金或以期货或期权形式投资的集合基金。

路透社:禁止路透社记者直接或通过无所有权的证券登记人或代理商买卖他们最近已报道过的或打算不久要报道的有价证券。为避免漏洞,不具体规定时限。检验标准是,是否编辑认为对有价证券能连续产生影响。

4.内部信息

这里所说的内部信息有两个含义,一个是传媒内部的信息,另一含义是其他机构特别是公司内部的信息。

不当使用内部信息最严重行为恐怕就是内部交易。根据路透社的定义,内部交易是指在拥有任何公司的资料、非公开信息时,买卖其有价证券。根据相关法律,内部交易在英美等国家是一种犯罪行为。如在英国,如果在拥有关于一个公司非公共领域能获得的信息时,记者或编辑买卖有价证券或基于此向第三方提供信息,他们卖或持有有价证券,那么记者或编辑将会因内部交易或提供内部消息而获罪。因此,传媒职员的内部交易行为不仅与传媒利益严重冲突,而且在某些国家与法律相冲突。

路透社:禁止职员参与内部交易和/或提供内部信息,因为这些信息对路透股票或任何其他公司的股票或有价证券的价格可能产生消极或积极的影响。这样做的职员将被解雇。

美联社:所有雇员不可以利用在为美联社工作期间获得的信息行事或将信息告知任何其他人,除非和直到该信息能为一般公众所知晓。

甘尼特公司:雇员不应利用保密的公司信息为自己谋取好处或收益。雇员不得以任何方式披露保密的公司信息给不需知道它的任何人。[20]

《金融时报》:不得利用公开发表前获取的金融信息谋取私利,也不得将这样的信息传递给其他人。[21]

道琼斯公司:在秘密信息公布前,知道任何此类资料的雇员不可以基于那种信息买卖证券,无论直接还是间接。这些限制将继续有效,直到道琼斯公布文章或广告后的第三个交易日。

5.禁止短期交易

传媒职员的短期交易行为也可造成利益冲突或冲突的表象。因此,职员的短期交易行为也在禁止之列。

路透社:禁止路透社记者从事任何类型的短期交易。路透社记者必须持有投资产品最短30天(投资路透社的股票除外)。如果记者想要重新买进刚刚买出的投资产品,必须首先要过最短30天的时限。唯一的例外是出于家庭困难的原因,而且必须进行通报并获得所在地区部门法律顾问和主编的同意。

美联社:从事金融新闻报道的职员应避免投机或受当日交易或短期利益驱动的投资行为,相反,这些职员的个人金融活动和投资必须基于长期和退休储蓄金。为此,受这一政策监督的职员,如果他或她没有获得部门主管的允许并证明其金融利益同讨论的或工作期间获得的信息无关,那么就不应在60天内买卖同一金融产品。这种交易限制不适用于普通股指数基金、范围广泛的各种能公开得到的共同基金和商品投资基金。

道琼斯公司:在做个人投资方面,所有雇员必须避免买卖投机及其表象。道.琼斯雇员不可以做短期证券出售。此外,所有高级主管和所有新闻、广告职员禁止从事普通股证券或非投资类固定收入证券的短期交易;这些雇员必须持有此类证券至少六个月,除非为满足一些特殊需要提前出售,但是他们要事先得到公司法律部门主管的许可。六个月规范不适用于可公开得到的多种开放式和封闭式共同基金。

二、关于外部活动

1.政治、社会等活动

在传媒职员参加的外部活动中,政治、社会等活动最容易引起利益冲突,诸如加入党派组织、参加示威游行等。

美联社:禁止为支持某事业或运动而参与游行示威。

《华盛顿邮报》:应避免主动卷入任何可能削弱或者似乎能削弱公平报道和编辑能力的党派活动,如政治活动、团体事件、社会活动、游行示威。

《洛杉矶时报》:虽然时报不寻求约束职员参与市民生活或新闻从业人员的组织,但是他们应认识到外面的关系和成员可能产生现实或明显的道德冲突。那些关系即使有损害报纸可信性的最微小的可能时,职员应谨慎行事并认真地告知主管。

《洛杉矶时报》认为,记者参与一些类型的民间组织可能是不合适的。该报禁止从事环境报道的职员参加环境组织,禁止从事健康报道的记者加入医学团体,禁止商业编辑成为贸易或金融协会的成员。该报还要求职员了解他们所加入组织的目标和资金来源,并应避免参加那些可能使报纸或职员陷入困境的组织。

道琼斯公司:允许甚至是鼓励职员从事民间活动,但应局限于以下程度:

.不降低工作的绩效;

.不要由于他们的广泛参与造成公司资助或似乎资助该活动;

.不要违背规范。一旦同雇员有关联的外部组织与道.琼斯的利益产生冲突或可能产生冲突时,雇员应拒绝参与这些能够产生冲突或潜在冲突的活动。

道琼斯公司还规定,在没有高级主管明确书面批准或者职员不是道琼斯公司代表等情况下,职员不应允许其与道琼斯的隶属关系在任何外部组织的资料或活动中被特别提及。

奈特里德公司:任何雇员不应在外部公司董事会或委员会中任职,适当的市民、教育和文化组织除外,这是公司的长久政策。[22]

2.自由撰稿

自由撰稿是传媒职员比较经常从事的活动,该活动如果处理不当也会与传媒利益的发生冲突。

《华盛顿邮报》:没有部门主任的允许,采编人员不能为任何人自由撰稿。只有在稿件无关《华盛顿邮报》的利益,并且看起来不会对邮报产生竞争的情况下,自由撰稿才被许可。



美联社:在美联社工作之外从事自由撰稿的人应服从下面的限制:

无论对职员还是美联社,自由撰稿一定不要表现出某种利益冲突。

.这种行为不可以干扰职员包括新闻采集在内的工作职责。

.不经美联社允许,自由撰稿不可以利用美联社的名称或雇员在美联社的职位。

.一些雇员不可避免地将把他们在美联社工作中积累的资料——笔记、报道、图像、录象带、图表用于美联社之外的用途。由此衍生的产品在提供给外面的出版者、购买者或广播公司之前,必须交由美联社批准。

此外,BBC规定,职员为报刊杂志撰稿必须经过批准。CBS也规定对外写稿需经批准。

3.演讲座谈

一些记者编辑也经常应邀参加与本职工作之外的演讲和座谈,这类活动也可能产生利益冲突,所以一些西方传媒对此做了限制:

《洛杉矶时报》:时报的记者有时应组织邀请演讲或出席讨论座谈,在接受邀请之前,他们应考虑该活动的目的以及参与该活动会怎样被理解。职员应避免这样的情况,就是他们的参与可能被解释为对主办组织利益的认可。在这样的露面中,职员应小心所做评论不要做超出其在报纸上要写的东西。

路透社:如果没有你的主管的事先许可,你不可以从事路透社之外的有偿工作。这包括会议演讲,商业或新闻摄影。如果这些活动没有影响路透社,那么按常规将被允许。

BBC:BBC员工应经部主任允许后方能出席外界公开活动以及在会议上发言,未经有关部主任允许,任何情况下不得和外界代理机构签约。[23]

此外,《华盛顿邮报》规定,如果没有部门主任的允许,采编人员不能接受讲话应酬。CBS也要求职员任何对外谈话需要经过新闻高级副总裁或总裁的事先批准。

4.媒体露面

职员在媒体露面对职员和媒体有显而易见的好处,可以增加职员和传媒的知名度,尤其是对印刷媒体及其职员来讲。因此,一些媒体鼓励职员在媒体露面。但是,当露面与职员所在传媒的利益冲突时就会受到限制。

美联社:职员经常出现在广播和电视新闻节目中作为出场者向新闻人物提问,美联社鼓励这样的露面。然而,如果职员被要求就当天的问题或人物发表他们的意见,就可能产生冲突。这时就需要职员与其主管事先讨论并避免产生冲突。

CNN对员工在媒体露面也有明确规定:CNN员工接受媒体访问都必须经过CNN集团的公共关系部批准。否则,一个制片人或记者不可以在电话中接受采访,告诉一家媒体某个故事如何。即使关于主持人的个人故事也是如此。是否批准最重要的是必须看这个采访是否有利于CNN整体利益。

5.为竞争者和采访对象工作

《洛杉矶时报》:不允许职员为同时报竞争的组织工作。在有争议的情形下,编辑和主管编辑将决定我们的竞争者是谁。

记者不能为他们采访的人或组织工作,或者为经常作为报纸采访对象的人工作。

芝加哥论坛公司:一般来讲,不允许职员为竞争性报纸、网站、数字出版物和广播写作、编辑、制作图表、拍摄或提供图片。

《洛杉矶时报》和芝加哥论坛公司的规范都指出,不允许职员为竞争者和采访对象工作。因为这种性质的工作能与职员所在传媒的利益产生明显的冲突。

6.使用传媒资源

这里涉及的问题是传媒职员能否利用传媒的资源为自己谋取与所在传媒无关的个人利益?

芝加哥论坛公司:禁止职员在外部职业或活动中使用任何论坛公司的供应品、材料、设备、内容(包括不合格的镜头)或其他物资。没有部门主编的同意,禁止职员提供素材和未公开的信息给任何其他公司。

道琼斯公司:道.琼斯雇员禁止将公司的资产、人才、信息、技术、名称或影响用于个人利益或收益,除非被批准并与他们的雇佣有关。

7.外部活动中的报酬或谢礼

传媒职员参加外部活动经常是有报酬的或谢礼。什么情况下可接受这些东西,什么情况下不可以接受?美联社、《洛杉矶时报》有如下规定:

美联社:职员在接受和/或退还谢礼、演讲费以及参加学院、大学的讨论会或其他教育活动的费用之前必须告知新闻主管,但前提是这样的露面利用了美联社的名称或职员声称自己是一名美联社职员。职员不应从政府组织,贸易、游说或特殊利益团体以及商业或劳动团体或任何其他能造成利益冲突的团体接受酬金。所有露面必须得到主管的事先批准。

《洛杉矶时报》:一般而言,职员应拒绝露面的谢礼,例外是,主办方是教育机构或新闻从业人员组织。

职业新闻记者协会也要求,新闻记者应当拒绝礼品、恩惠、酬金、免费旅行和优待。

8.参加评奖及接受奖励

传媒职员有时会被邀请参加新闻奖的评奖活动,这包含两种情况:一是提交作品参赛,二是参加评审委员会成为评委成员。这两种情况都可能造成利益冲突,那么什么情况下可以参加评奖,什么情况下不可以?《纽约时报》、路透社、《洛杉矶时报》等对此有明确的规范:

《纽约时报》:职员不可以参加在时报报道过程中有直接利益的个人或组织主办的比赛。他们也不可以充当这些比赛的评判人或接受奖励。通常的例子是,比赛由商业、政治或行业协会主办,目的是评判对他们事情所做的报道。

但是,《纽约时报》并不是一概反对职员参加评奖和接受奖励。根据其规范,职员可以参加确实没有利益冲突的组织主办的评奖活动,既可以担任评委,也可以接受奖励。比如大学举办的新闻评奖比赛。并且时报规定,通常情况下,职员可以自由地接受来自学院、大学和其他教育机构的荣誉学位、奖章和其他奖励。因为这些奖励不存在利益冲突。同时,时报要求职员礼貌地拒绝不符合规定的组织主动提供的奖励。

路透社:路透社鼓励其职员递交突出的作品参加由著名的无私的发起者组织的旨在奖励新闻业优秀者的评奖,但必须小心保证这种行为不能与路透社的信任原则或规范的某一部分产生冲突。

根据路透社的规定,如果评奖可能影响路透社报道的公正性和意义,路透社就不会批准职员参加由公司、公共机构、游说团体、政府、政治派别或协会以及鼓吹团体举办的作品评奖。路透社还规定,职员参加评奖、担任比赛评委以及接受被主动提供的奖励都要经过其主管同意。此外,路透社还禁止为参赛制作作品,改变作品(为符合比赛规范而做的改变除外)。

美联社:我们既不接受来自任何在我们的报道中具有党派利益或经济利益的机构主动提供的比赛奖励,也不参与这种比赛。

《洛杉矶时报》:职员只应让他们的作品参加以表扬优秀新闻从业人员为中心意图的评奖。时报不参与主要为宣扬或促进一个组织事业的评奖。职员决不能接受其所采访机构的奖励。在接受一个奖励之前,应咨询其主管。

9、开设博客

    如今,在全球,越来越多的记者编辑在网上建立自己的博客,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但是,作为新闻工作者,他们文章的内容,他们的观点可能与传媒的利益发生冲突。因此,一些西方传媒对职员开设博客的行为作出了限制:

《洛杉矶时报》:任何试图开设个人博客的职员必须得到主管许可,只要要开设的博客符合报纸的新闻职业标准将获得批准。在获批准后,职员应小心不要在他们的博客中写任何报纸不可接受的东西。当职员向别的博客投稿时应遵守同样的原则。

BBC:BBC职员的博客和网站必须在部主任那里备案,如果职员表明是为BBC工作,则应在醒目位置张贴诸如“此仅系个人观点,并非代表BBC”的免责声明。[24]

另外,CBS要求开设个人博客的职员应将其博客告知高级副总裁,并且这些职员的博客应完全避免涉及CBS或政治问题,职员的观点不应诋毁CBS。

三、接受消息来源的好处

《纽约时报》:当时报的代表接受消息来源的招待(包括政府官员)或旅行去采访他们时,时报支付费用。职员不应参加由新闻人物定期为新闻界提供的早餐或午餐,除非时报为职员支付餐费。职员不可以接受免费或打折的交通和住宿,除非我们选择的余地很小或别无选择的情况下。

《华盛顿邮报》:不接受消息来源的礼物,也不接受免费旅行。既不寻求也不接受也许是因报社所拥有的地位而提供的优待。禁止接受任何不对公众免费的比赛项目的免费入场券,唯一例外是记者专席。无论何时只要可能,采访应为那些座位付费。

芝加哥论坛公司:禁止职员索要商品、现金、服务或其他有价值的任何东西。赠送的商品,如果其价值超过一个钥匙链将被报纸捐赠给慈善事业。

CBS:职员不得接受有可能妨碍新闻工作者角色或造成此种印象的任何公开的和隐藏的好处。[25]

德国新闻委员会:调查和报道一定不要受礼物、折扣或招待的影响、干扰或阻碍。出版机构和记者应坚持,提供信息时,不受礼物或招待的影响。
    此外,路透社、美联社、道琼斯公司、奈特里德公司也对接受消息来源的好处做了具体规范。

四、贿赂或其他诱导

为获得新闻尤其是重要新闻、独家新闻,传媒职员可以提供报酬等方式来贿赂或诱导消息来源吗?也即支票新闻是否可行?

路透社:我们决不为获得新闻而接受或提供报酬,无论是现金还是其他方式。这种行为是对我们道德的严重背叛,破坏了我们的独立性,并可能导致包括解雇在内的纪律处罚。



第六章隐私(权)

一、隐私与公众利益

在采访报道中,隐私作为一项个人权利或利益与公众利益时常会发生冲突。如何应对这种冲突,是记者、编辑必须考虑的问题。对如何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路透社等传媒有明确的规范:

路透社:你应始终考虑你正在报道的细节是否会增加报道的新闻价值或者是否它是无理由的,它的发表是否符合公众利益。对侵犯隐私诉讼的一个辩护是,发表符合公众利益。法庭会区分符合公众利益的东西和公众感兴趣的东西。关于名人或政客猥亵的闲谈或流言蜚语可能是公众感兴趣的东西,但它们的发表未必符合公众利益。

BBC:没有适当的理由,BBC禁止侵犯隐私,无论在世界何处。为行使我们的表达和信息自由权,这是绝对必要的。为此,当为揭示公众利益而调查、证实问题时,我们必须工作于一个框架之内:尊重个人隐私,公平待人。如果没有一种清楚的公众利益,私人行为、信件和谈话不应进入公众领域。

PCC:每个人有权利获得对其私人和家庭生活、住所、健康和包括数据传播在内的通信的尊重。如果未经同意侵犯任何个人的私生活,编辑应有正当的理由。在涉及未满16岁儿童的事件中,编辑必须证明存在比儿童的正常的至关重要的利益更重要的特殊公众利益。

此外,丹麦《全国新闻伦理规约》规定,只有事件明显与公众利益有关联,新闻界才可进行报道,否则不应报道可能会侵害神圣的私人生活的信息。

二、隐私权与未成年人

未成年人在多数国家的法律中都被列为特殊的保护对象,西方传媒也非常注重对未成年人隐私的保护。

美联社:我们一般不指明被控犯罪或是犯罪证人的未成年人的身份,不同寻常的情况除外。我们也不播发能识别这些人身份的图片或视频。例外情形必须咨询高级编辑。

路透社:在你拍摄和发表未成年人的照片时,应始终保持敏感。在多数司法权中,未成年人属于一种特殊的保护者类别,并且他们被裁决为没有能力作出法律上有效的同意。因此,即使你获得孩子的拍摄许可,如果他们的家人或监护人提出异议,它必然不会对侵犯他们隐私权的诉讼有任何保护。

此外,日本民间广播放送联盟要求对不满二十岁的少年罪犯的报道基本上都采用匿名的方式。

三、隐私权与性犯罪受害人

美联社:一般不指明那些说他们已遭性攻击的人的身份,不同寻常的情况除外。也不播发能识别这些人身份的图片或视频。成年受害人自己公布身份的将是例外。对于例外情形的处理必须咨询高级编辑/主管。

BBC:依照法律,强奸和其他性犯罪受害人包括未成年人应自动保证从他们作为性犯罪受害人提出控告那一刻起终身为其匿名。这些限制仅适用于已确定此人是据称的性侵犯的受害人,但不妨碍在其他的情况下确定此人的身份。如果受害人同意,他们的身份可以被识别。但是这种同意应是书面的,并且决不应是任何压力的结果。做出同意的人应认识到身份被识别的风险性。

PCC:如果没有充分正当的理由,并且法律允许,禁止传媒指明性攻击受害人的身份,或发表可能提供其身份的资料。在涉及性侵害的事件中,禁止指明16岁以下受害人或证人的身份,即使法律不限制这样做。在涉及针对未成年人的性侵害事件的任何传媒报道中,

.禁止指明未成年人的身份。

.如果受害未成年人的身份可能被确认,禁止使用“乱伦”一词。

.必须小心报道中不要有任何暗示被指控者和未成年人关系的东西。。

上述传媒的规范都强调了一个原则,即一般情况下,禁止指明性犯罪受害人的身份,尤其当受害人是未成年人时。

四、隐私权与公众人物

路透社:对公众人物,如政治家或名人,只要他们是事件的一部分并且只要他们不在有隐私权的地方,他们的照片可以被拍摄和使用。名人和公众人物更可能提出侵犯隐私诉讼,他们更能意识到他们的权利,并有办法提出诉讼。如果你获得来源有问题或在非公共场所拍摄的照片或胶片,尤其是用远摄镜头拍摄的,那么建议你要格外谨慎。

BBC:通常只报道名人与法律有关的私人行为,通过对其广为人知的行为本身或者行为结果的报道,提出更为广泛的公共问题。被其他传媒公布的事实不能证明BBC报道它就是正当的。

五、隐私权与场所限制

1.非公共场所:

BBC:个人隐私权受到特定区域的限制。因此,如果没有正当的编辑理由,不经允许,我们通常不应披露那些透露一个人的住宅或家庭准确位置的信息。在私人领地录音录像前通常要征得同意。当合法居住者要求我们离开私人领地时,我们通常应离开,因为未经同意访问私人领地能构成民事侵权。因此,如果你不知道怎样做,在任何时候要向节目法律顾问寻求建议。

PCC:在进入医院或类似机构的非公共区域进行采访前,记者必须指明自己的身份并获得其负责人的允许。对侵犯个人隐私的限制尤其与医院或类似机构采访密切相关。未经同意,在私人场所对个人进行拍照是不可接受的。

路透社:在非公共场所,一个人可以有一种隐私期待,在这一场所拍摄的照片很可能侵犯这个人的隐私权,但是界限不总是绝对的。非公共场所一个人有理由有隐私期待,这包括旅馆的阳台、海滩的私人区域、饭店和办公室后面的隐蔽部分。

2.公共场所

BBC:人们在诸如机场、火车站和大型购物中心等公共场所或半公共场所不能期望与在自己家一样的隐私权。然而即使在公共场所,人们也能合理地期望得到隐私权,例如当某人正在一个公共场所或半公共场所接受医生治疗时,就有一种更大的隐私期望。然而,在公众能进入的普通场所,未经事先允许,录音录像可能是正当的,例如大型购物中心、火车站、机场,或者在我们有理由相信非法或反社会行为正在被曝光的地方。

路透社:在一些情况下,在公共场所的街道或建筑的外面获得的照片或胶片已被裁决侵犯隐私权,尤其是关于那些抓拍的悲痛的或对此人有羞辱性的照片,并且发表这些照片不存在公众利益。

六、隐私权与准许

由于隐私主体对自己的隐私有支配权,如果获得其允许,自然就不构成侵权(未成年人以及其他不能做出法律上有效的同意的人除外)。因此,避免隐私侵权的一个有效办法就是获得当事人的准许。

BBC:如果没有清楚的公共利益或已得到允许,我们不应侵犯他人隐私。因为关系到隐私,如果个人或组织要求我们停止录制节目或现场直播,如果继续进行没有正当的编辑理由,我们通常应这样做。如果没有获准秘密录制,无论在哪里我们都应公开地操作。当我们的视听设备不像小型电视摄像机、便携式摄像机或固定的网络摄影那样显而易见时,这尤其重要。我们也许需要通知人们让他们知道我们正在录制节目,并允许他们避开我们。

PCC:一旦被人要求停止(采访),禁止记者继续提问、打电话、追随或拍照;在被要求离开时,也不能继续留在他们的财产上,并且禁止跟随他们。

此外,英国独立电视委员会(ITC)从业守则规定,未经被采访人的同意,不得将在私人住宅内进行的采访加入到相关节目中去,除非此处涉及到公共利益。同样的要求也适用于具有个人隐私权合理期待的其他地方,如饭店、教堂等。[26]

七、隐私权与隐性采访

隐性采访问题是一个备受国内外传媒关注的问题。所谓隐性采访,就是记者通过秘密手段或欺骗的手段来获得信息,最典型的方式是偷拍偷录(即秘密记录)。隐性采访是容易侵犯他人隐私权的危险地带,所以记者需多加小心。

BBC:必须证明存在一个清楚的公共利益,秘密记录才是正当的。对BBC来说,秘密记录是一个有价值的工具,但是秘密记录通常应成为一种最后的手段,误用或过度使用能使人怀疑或贬低它的效果。所有关于秘密记录的建议必须预先被每个部门的相关高级编辑批准。而作为揭露公共利益问题的调查工具,秘密记录用于以下三种情况:

.有清楚的现存记录或其他证据表明存在犯罪行为或意图。

.事实表明,公开的方式不可能成功。

.为提供证据的目的,秘密记录成为必要。

BBC还规定,未经主人、居住者或代理准许,使用未被注意的录制设备记录私有地产时,必须咨询编辑策略总监。

PCC:禁止传媒寻求获得或发表通过隐藏的相机或秘密监听装置得到的资料。或者通过侦听私人或移动电话、信息或电子邮件;或者通过未经授权地转移文件或照片。通常只有在为公共利益并且通过其他方式不可能获得资料的情况下,才允许使用不实或秘密手段

八、隐私权与跟随搜捕

跟随搜捕是指记者跟随警方、消防人员等政府机构工作人员执行公务。跟随搜捕过程中,与隐私权密切相关的问题是,记者能否随同政府官员、警察或消防员进入私人领地?这些政府机构有权允许新闻界进入私人领地吗?下面是BBC关于跟随搜捕的规范:

只有存在清楚的公众利益,并且仔细考虑包括隐私、许可和非法侵入等编辑和法律问题之后,我们才能跟随搜捕。当我们决定在私人领地跟随搜捕时,我们通常应当做到以下几点:

1、保证人们明白我们正在为BBC录音录像。

2、征得居住者同意。

3、如果遭居住者拒绝,应立即离开,除非存在明显的公众利益。

例外情况可能包括,我们有理由相信非法或反社会行为正在被曝光。

九、隐私权与灾难、不幸

灾难和不幸事件的采访和报道也容易产生隐私侵权问题。一种情况是采访引发的侵权,一种情况是报道引发的侵权。如何避免在这两种情况下侵犯隐私?BBC的规范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1.报道应注意的问题

我们始终需要仔细考虑编辑描述人类灾难和不幸的图像资料是否有正当的理由。在任何情况下,展现死刑都是不正当的。在很少的情况下,播出人们被杀的场面是正当的。在任何情况下,尊重隐私和死者尊严都是重要的。我们决不应无理由地展示他们。我们也应避免无理由地使用面部和严重伤痕的特写镜头以及其他暴力资料。

BBC还规定,使用可以确认身份的悲痛或不幸者照片的任何提议必须提交高级编辑或独立组稿编辑。

2.采访受害者应注意的问题

BBC的规范要求记者不应对受害者采取下列行为:

.置他们于准备采访的压力之下。

.以再三打电话、发电子邮件、传递书面消息或敲门的方式骚扰他们。

.被要求离开时,继续待在他们的领地。

.尾随其后。



第七章法律风险与报道犯罪

一、合法采集新闻

记者的采访活动必须合乎法律,记者不能为了获取新闻而采取违法的手段,这是一个不能逾越的底线。实际上,采用正当手段获取新闻是世界许多国家传媒界普遍遵循的道德原则。下面是《纽约时报》、路透社的相关规范:

《纽约时报》:合法地寻求新闻:职员在寻求新闻时必须遵守法律,他们不可以闯入建筑物、住宅、房间或办公室。他们不可以偷窃数据、文件或其他财产,包括电子财产,如数据资料、电子邮件或语音邮件信息等。他们不可以窃听电话、侵入计算机文件或其他的电子窃听作为消息来源。简而言之,他们不可以从事任何违法活动。

《纽约时报》还规定,未经谈话各方事先同意,职员不可以对谈话录音。因为这是一种欺骗。

路透社:在采集新闻时,我们必须保证合法诚实地行事。偷窃数据和文件、违背承诺、电子窃听、窃听电话、电脑黑客、破解密码或其他因特网的安全措施都是违法的,不应用于我们的工作过程。

二、犯罪报道和法庭报道

犯罪报道和法庭报道是新闻报道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由于报道的敏感性,这两类报道是很容易引起诉讼的报道领域,所以许多西方主流传媒对此有明确规约。

1.无罪推定

所谓无罪推定,即在法庭证明一个有罪之前,这个人被假定是无罪的。无罪推定原则是国际司法界和传媒界普遍公认的有关犯罪的报道原则,也是犯罪报道和法庭报道首先应注意的问题。

美国记者公会:新闻记者报道犯罪时,对于犯罪嫌疑人,在法庭判决其有罪之前,只能当他是无罪者看待。犯罪新闻的写法,不可使读者和大众引起误解或发生偏见。

日本民间放送联盟:在犯罪报道时,应尊重无罪推定原则,倾听嫌疑人方面的申述。对受访对象施加单方面社会制裁的报道应加以避免。”[27]

德国新闻委员会:犯罪嫌疑人必须被假定是无罪的,直到他们被法庭证明有罪,即使他们已经认罪。甚至在犯罪对公众显而易见的情况下,被告人也不能被描述成有罪的,直到法院做出判决。[28]

丹麦《全国新闻伦理规约》规定,在刑事诉讼尚未判决或指控尚未撤销时,传媒不得发布任何可能妨碍诉讼进程的信息,也不得发布犯罪嫌疑人或被告的罪责声明。

2.不鼓励刺激犯罪

犯罪报道是打击犯罪的重要工具,但是如果搞不好也可能产生宣扬美化犯罪从而鼓励刺激犯罪的负面作用。鼓励刺激犯罪,是犯罪报道和法庭报道的禁忌之一。

BBC:我们应保证,如果没有清楚正当的编辑理由,那些可能鼓励、刺激犯罪行为发生或可能造成混乱的材料就不应内藏于我们的服务中。

Ofcom(英国通信局):保证电视或广播服务不包含可能鼓励或刺激犯罪,或引起混乱的内容。[29]

3、犯罪手段的描述

犯罪者采用什么手段实施犯罪?这是很多受众感兴趣的问题,也是犯罪报道和法庭报道的一个组成部分,那么新闻报道如何报道犯罪手段呢?

BBC:我们应保证,如果没有清楚正当的编辑理由,对可能促使犯罪发生的犯罪手段的详细描写或示范,不应内藏于我们的服务中。

BBC还规定,在采访罪犯时禁止渲染其错误的所作所为,禁止披露过多可能被模仿的细节。

Ofcom :除非有正当的编辑理由,否则不能播出包含基本细节的犯罪手段的描述或示范,因为它们可能提供犯罪的方法。

NHK:对于犯罪的手段和经过,不做必要限度以上的描写……不得对残虐行为和肉体的痛苦进行详细的描写和夸大的暗示。[30]

4.对罪犯家庭的报道

在报道犯罪时,通常强调新闻报道应注意保护受害人的家人,那么是否应顾及罪犯的家人呢?

BBC: 应顾及罪犯的家庭。有关犯罪事实的报道也许包括他们家庭背景的详细资料,但我们应避免给他们的家庭造成无理由的伤害。我们也不应无证据地暗示他们与犯罪有牵连。

PCC:在未获同意的情况下,传媒必须避免报道罪犯人或被控犯罪的人的亲属或朋友的姓名。

5.向罪犯等付酬

上面曾提到“支票新闻”的问题,在犯罪报道和法庭报道中也存在这一问题,就是通过向罪犯、前罪犯及其家人或亲属等支付报酬以获得新闻。记者这样做是否适当呢?如果适当,在什么情况下可以这样做呢?:

BBC:通常BBC不向罪犯支付报酬、许诺支付报酬或以实物支付报酬,无论是直接还是间接。对以前的罪犯一般也是如此,如果他们只是谈论一下他们的犯罪。一般而言,这同样适用于罪犯的家人或亲属。

显然,通常BBC反对向罪犯、前罪犯及其家人或亲属付酬。但是,BBC并不完全禁止向罪犯付酬,在特殊情况下认可这种做法,即必须具备以下两个条件:

.报道对清楚的公众利益有显著的重要性

.没有报酬将无法获得该新闻

具体而言,应注意以下几种情况:

.在判决前,付酬金给罪犯、前罪犯及其家人和同事或证人必须经过高级编辑和有关部门的同意。

.在犯罪诉讼程序进行期间,禁止向证人或可能的证人付酬金或暗示付酬金,无论直接还是间接。

.在犯罪诉讼程序很可能进行和可预知的情形下,不应向那些合理地被认为是证人的人付酬,除非存在清楚的公众利益。

Ofcom:不向宣告有罪或承认有罪的罪犯支付报酬、许诺支付报酬或用实物支付……,唯一的例外是,存在公共利益。当犯罪程序正在进行时,不要向任何证人或任何合理被期望成为证人的人付酬或许诺付酬,无论是直接还是间接。不应暗示有任何报酬,或报酬视审判的结果而定。

此外,瑞士新闻委员规定,不应从与法庭程序有关的人买信息。

6. 犯罪重建

BBC:为了传播真实信息,真实题材节目应限制重建的使用。它们不应仅仅用来吸引或娱乐观众。重建的开始和结束对观众来说也应是显而易见的。

根据BBC的规范,重建犯罪的目的是为详细而准确地记录犯罪,而非只用于吸引观众,因此这种方式应限制使用。BBC制片人守则要求重建犯罪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不要重构没有理由相信真正发生过的细节;

.摄录技术不能惊动或扰乱受众;

.不要揭示那些能引起盲目模仿的细节;

.所有的重构必须清楚地被显示;

.重构必须最小化给被害人或其亲属带来的压抑;

.不要美化犯罪或罪犯。[31]

CBC:任何重建必须尽可能与其意图描述的事件一致。如果事件或事件的一部分被重建,那么必须通过声音或视觉方式让观众清楚那一点。

Ofcom:重要的是,不要过分强调犯罪重建的戏剧化效果,例如麻木不仁地使用慢动作、音乐或其他的特殊戏剧效果。

职业新闻记者协会:不得重现或导演新闻事件,以避免误导。如果为了讲述故事而有必要重现,必须加以说明。

此外,美联社反对在音频和视频报道中导演或再现事件。《意大利记者职责宪章》规定,记者不能为了彻底重建事件而忽视事实和基本的细节。

三、身份问题

是否公开当事人或相关人的身份?这是犯罪报道和法庭报道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1.青少年的身份

由于青少年受到法律的特殊保护,因此报道与青少年有关的犯罪和诉讼必须很谨慎。

《纽约时报》:时报常常但不总是隐匿青少年罪犯或嫌疑人的身份。是否这样做取决于犯罪的严重性、案件在青少年法庭审理的可能性和受害对象最终复原的前景。披露或隐匿其身份的一切决定应同负责编辑或新闻部主任讨论。[32]

BBC:在青少年法庭的诉讼程序中,禁止公布任何可能导致证人、被告或其他18岁以下的诉讼当事人身份被识别的东西。这些限制包括:

.学校名称和地址

.不要显示18岁以下人的照片。

《洛杉矶时报》规定,通常不指明被控犯罪的18岁以下的人的身份。美联社和合众国际社也要求记者遵守美国一些州禁止刊登或播出青少年犯罪者名字的地方惯例,除非有相反的压倒一切的理由。

此外,日本《少年法》规定,对于未满20岁的少年犯罪者,禁止报道其姓名、年龄、职业、住所、容貌等可以判别本人的信息。

2.犯罪嫌疑人的身份

根据无罪推定原则,犯罪嫌疑人在未经法庭判决其有罪之前都应被假定是无罪的。因此,传媒公布犯罪嫌疑人的身份应谨慎。

《洛杉矶时报》:通常,时报不指明没有被指控或逮捕的犯罪调查嫌疑人的身份。偶尔也有例外,嫌疑人的显著性或者案件的重要性使得指明其身份有正当理由。

在指明犯罪嫌疑人的身份时,《洛杉矶时报》要求记者必须十分谨慎,并注意以下事项:

.消息来源必须可靠

.执法者对认为某个人是嫌疑人有合理的依据

.作为犯罪嫌疑人被指明身份的人最终没有被指控,应当在后续报道中指明这一点,如可能应同原始报道同等处理。

BBC:当有人清楚地参与犯罪或反社会行为,BBC的通常做法是透露他们的身份。

但是,BBC认为,在下列情况下应隐匿参与犯罪或反社会行为的人的身份:

.为避免诽谤等法律风险

.已许诺匿名

.某人仅仅是犯罪的例证时

.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某人有罪或应为其行为负责时

.报道针对群体而非群体中的个人时

.指明无罪当事人的身份似乎暗示其有错时

.难以获得诸如精神健康有问题者、脑损伤者或痴呆者的同意时。

.观众可能错误但合理地推断清楚出现在电视上的人与不正当行为有牵连时。

.资料向国外播出可能危及当事人的安全时

3.犯罪受害人的身份

传媒公开犯罪受害人尤其是性犯罪受害人的身份往往只会增加其痛苦,第二次伤害犯罪受害人。对此,西方主流传媒有严格的限制。

CBC:作为通常的规则, CBC不播出活着的犯罪受害人的身份,尤其是针对个人的犯罪案中受害人的身份,如性攻击,除非具备下面的情形之一:

.受害人同意披露自己的身份(以文字或磁带形式)

.受害人自愿提供其故事供播出。

.公众利益压倒一切

CBC还规定,没有经过应有的法律程序,一个据称的犯罪受害人指控某人对其实施犯罪时,CBC不给予其匿名的特权。

《洛杉矶时报》:通常不指明据称的性犯罪受害人的身份,偶尔的例外取决于编辑的决定。

此外,《达拉斯晨报》规定,通常除非强奸受害人要求指明身份,否则不能指明其身份。

四、报道劫持人质事件

1.不泄密

广播电视新闻制作人协会:

.要极其谨慎,不要危及官方计划的保密和执行。如果警方将在监控的特定区域进行突然搜捕,记者和摄影师应非常谨慎地论证他们行动的方式以及要去的地点,避免因大意而泄漏计划危及搜捕的执行。因此他们应仔细检查行动方案。

.始终假定人质劫持者、持枪歹徒或恐怖分子有接触报道的途径。

.避免文字、图片和视频描述泄露特种战争人员的战术或位置的任何可能性。

波因特学会(The Poynter Institute):始终假定那些为危机负责的人能够获得接触你的报道的途径,并能通过制造进一步的伤害来对你的报道做出反应。

.不要报道可能导致进一步恐怖行动的细节,以免危及执法人员和政府对危机做出的反应。

.避免语言描述、静止或动态影像泄漏战术或特种战争小组成员的位置。[33]

Ofcom:广播公司必须尽最大努力不播出可能危及生命或妨碍成功处置劫持或绑架努力的资料。

2.不介入

在人质劫持事件中,记者应牢记的第二个原则就是不介入事件。

广播电视新闻制作人协会:努力抵制在任何僵持局面、人质事件或恐怖事件中成为一个积极参与者的强烈欲望。只有作为一种最后的诉诸并获得高级新闻管理层的明确批准以及咨询受过训练的现场人质谈判专家的情况下,记者才能亲身介入。

广播电视新闻制作人协会的规范还要求记者坚决抵制打电话给持枪歹徒或人质劫持者的诱惑。

波因特学会:抵制在任何恐怖事件中成为一个参与者的强烈欲望。只有在获得高级新闻管理层的直接批准并与受过训练的谈判专家的磋商的情况下,仅仅作为最后的诉诸,记者才可亲自介入事件。

勇敢地进行采访,但不要干扰那些承担公众安全和医疗救护责任的人。在危机中,不要妨碍执法机构处理危机。

CBC:CBC记者必须保证他们采取的任何行动将不会进一步危及人质的生命或干扰当局安全解救人质的努力。他们必须警惕被恐怖分子/劫持者利用或操纵。

3.权衡信息的发表

由于劫持人质犯罪的敏感性和危险性,传媒在公开披露有关信息时应小心谨慎,避免威胁人质安全,制造恐慌。在这一方面,广播电视新闻制作人协会和波因特学会的规范大同小异,概括起来主要由以下几个问题要注意:

.履行告知公众的职责。如果出于安全原因,不提供某一信息,应坦白告知受众。

.认真权衡发表什么信息对公众有益,什么信息可能造成潜在的伤害。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担心或恐慌。保证消息来源可靠,关键信息要指明来源。

.与可能发生的伤害比较,权衡现场报道的正当性。现场报道不应危及生命或破坏谈判。

.不要发表关于人质智力、精神状态等方面的信息,无论是事实还是推测。

.不要对任何劫持者或恐怖分子的要求进行分析或评论,不要推测他们的身份或动机。

.不要报道从警方扫描器获得的信息。

.在危机结束前,对人质身体状况的任何报道应非常谨慎,采访人质或被释放的人质也应谨慎。

.在采访人质的家人或朋友时应谨慎。报道不应仅仅用来传播震惊之情或作为被采访者向特定个人转达消息的渠道。

.抵制立即将恐怖分子打到编辑部的电话公开播出的诱惑。这样做前,应寻求执法当局的指导。

.报道有关受害人个人的准确详细资料时要非常谨慎。有必要这样做时,要认识到报道可能对受害人亲属所造成的影响。

上述规范,对传媒报道人质劫持犯罪提供了很好的指引。这些规范实际上要避免三方面的问题:威胁人质安全、妨碍解救和传播恐慌。

第八章 新闻摄影

一、影像处理工具的使用

Photoshop的应用为新闻图片的后期制作和处理提供了很大方便,同时它的使用也对新闻图片的真实性和可信性带来严重挑战。为此,西方主流传媒对Photoshop的使用做出具体而严格限制。

路透社:Photoshop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影像处理程序。我们只使用其功能中很少的一部分来修改图片文件格式、裁剪确定图片大小以及平衡图片的影调和色彩。对我们来说,它是一个处理表象的工具。规范是,不要增加、删除影像元素或通过调整色调和色彩平衡来伪造影像元素或改变其背景以误导观众。

美联社:美联社的图片应始终讲述事实。我们不以任何方式改变或处理图片内容。禁止用PhotoShop或任何其他方式改变图片内容。不应通过数字方式增减图片元素。禁止用PhotoShop或任何其他编辑工具模糊人的脸或身份。可接受的只是用来消除灰尘和润饰刮痕或作为复制工具。

美联社还规定,用PhotoShop对图片进行较小的调整方可接受。这包括图片剪裁、局部遮光、局部曝光和转换灰度、正常调色以及色彩调整,它们应局限于那些为清楚、准确地复制和修复图片的最小需要,修复图片应保证其可信性。实质地改变原始场景的厚度、对比度、色彩和饱和度是不可接受的。背景不应通过数字处理方式局部曝光或武断地调色模糊或消除掉。

《纽约时报》:我们报纸上描述事实的影像必须在每个方面都是真实的。没有人或物体可以被增加、重新整理、歪曲或从一个场景移除(除了公认的修剪以忽略掉无关的部分)。色彩或灰度的调整应限于为使影像清楚精确的最低限度。

《洛杉矶时报》:我们不添加颜色,创作蒙太奇照片,除去被摄体或移动影像。我们不用数字方式改变图像,除了较小地调整色彩、曝光和除去灰尘斑点或划痕,以保证忠实地再现原始的影像。禁止夸张地使用局部额外曝光、局部遮光法或色彩饱和度。

(美国)职业新闻记者协会:禁止扭曲新闻图片的内容。但允许为了提高清晰度而强化形象。

二、摆拍或导演

摄影记者是否可以采用摆拍或导演方式来拍摄新闻图片?对此,《纽约时报》、路透社等传媒有如下规范:

《纽约时报》:新闻照片禁止摆拍。

《洛杉矶时报》:禁止任何迷惑读者或误传视觉信息的企图。在图片新闻中,我们不导演或重现事件。

美联社:除非拍摄人像,否则我们就不能要求人们为拍摄而摆姿势,并且即使前者也要在图片说明中予以清楚地注明。我们在图片说明中解释图片拍摄的环境。如果某人被第三方要求摆拍,并且那反映在美联社制作的影像中,我们要在图片说明中解释这一点。可以用这样的措辞:“XXX为拍摄摆姿势。”

路透社:摄影记者在现场是沉默的观察家。他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表现得像导演一样。摄影记者不能指使他人为了拍照站在特定的位置或摆姿势。如果摄影记者一旦这样做了就必须在图片说明中说清楚,例如当一张图片拍的是一个模特在展示某种新产品的时候,图片说明中就应该写明该模特是在特意展示产品。[34]

三、尊重拍摄对象

摄影记者和拍摄对象是相互依存的关系。一些西方摄影记者认为,拍摄对象是最重要的,应对拍摄对象应持一种尊重的态度。美国国家新闻摄影师协会的规范简明扼要地阐明了摄影记者应与如何对待拍摄对象:

待所有拍摄对像以尊重和尊严。给易受攻击的拍摄对象以特别的体谅,同情犯罪或灾难受害人。仅当公众有压倒一切的合理的知情需要时,才能在私人不幸时刻闯入。当拍摄对像不想被拍摄时,应改变或寻求改变拍摄时间。

四、交代来源

交代来源不仅对文字报道是重要的,对图片报道也同样重要。

《洛杉矶时报》:除了很少见的情况,来源附注必须明确该图片的来源。

《丹佛邮报》:图片的来源应清楚标明,无论是来自自己的记者、自由摄影师还是图片市场。[35]

五、图片说明

图片说明是新闻摄影作品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不仅能揭示图片的意义和细节,也能提供图片之外的信息,图片说明对于读者准确解读图片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尤其当图片本身的视觉信息比较模糊时。好的新闻摄影作品不仅要有好的图片,也要有好的图片说明,二者相得益彰。对图片说明,《纽约时报》、美联社等传媒有如下规范:

《纽约时报》:图片说明通常应当解释读者从图片本身不能看到的东西,并且应当略掉显而易见的东西。[36]

美联社:当我们播发由消息来源提供并修改的影像时,例如面部被模糊,图片说明必须清楚解释这一点。

路透社:图片说明中提供的信息必须包括图片拍摄的真实时间、地点和环境。

此外,《丹佛邮报》规定,图片说明必须充分解释图片的背景,在编辑的最终版本的图片说明中应尽量保留摄影师提供的背景信息。







第九章更正

一、如何对待更正

对错误进行更正是新闻报道准确性原则的要求和体现。因此,如何对待更正的问题即是如何对待准确性的问题。

路透社:完全坦率地承认自己的错误。我们迅速而清楚地更正它们。我们不在随后的更新中掩饰或隐藏更正或重写有错误的报道。

美联社:当我们有错误时,我们必须尽快说出来。更正必须在编者按中始终标注为更正。当更正事实性错误时,我们不使用诸如“改写”、“改正”、“澄清”或“改变”之类委婉的说法。

《华盛顿邮报》:追求准确,我们必须坦率地承认错误。指出错误以引起我们注意的人应受到礼貌而迅速的回应。我们有积极的义务做更正,不仅仅是为避免重复错误。承认错误能增强报纸的可信性,也会使我们显得谦虚。澄清和更正应清楚、简练和直接。它们必须对任何读到它们的人都易于理解,包括没有读过正在被更正报道的读者。清楚和直接始终应是用来决定怎样最好地明确表述更正的标准。

同时,《华盛顿邮报》强调,努力保持更正的简练一定不要使之过于简短以至不能被理解。

任何读到更正的人应能明白错误是怎样被更正的。

在一些情况下,让一个更正对所有读者都清楚的最容易的方式是,重述最初的错误,然后更正它。

BBC:通常,我们应承认严重的事实错误,并迅速而清楚地予以更正。错误会引来不公正的抱怨。

此外,《纽约时报》对每个错误感到遗憾,并对作者主动更正自己已发表报道中错误的诚实态度表示赞赏。

二、哪些错误应更正

对于什么样的错误应予以更正,《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以及BBC有如下规定:

《纽约时报》:更正所有事实错误,无论大小。

《华盛顿邮报》:《华盛顿邮报》承诺更正所有出现在报纸上的错误(指事实性错误——作者注)。像任何其他事实性错误一样,冗长也是一种值得更正的错误。

BBC:通常,我们应承认严重的事实错误,并迅速而清楚地予以更正。

三、如何处理更正

《纽约时报》:无论什么来源,任何投诉应递交负责主管编辑并迅速进行调查。如果更正是正当的,根据公正性要求就应立即刊登。如果对事实的怀疑或分歧具有合理性,我们可以承认陈述是不准确的或不完整的,即使我们不肯定它是错误的。[37]

《华盛顿邮报》:每个职员必须把他们工作中出现的与准确有关的问题提交相关编辑并引起他们的注意,而不应单方面决定读者或消息来源的投诉是没有理由的。

《华盛顿邮报》还规定,当错误具有根本性以致破坏了整个原始报道时,编辑可以决定写一篇新的报道。

美联社:编辑发现可能的或潜在的错误就应尽快通报主管编辑,不管是他们的工作中的错误,还是同事的工作中的错误。当我们在当前一期做更正时,我们应在编者按语中指出错误及其改正,以更正前一期的错误。美联社也要求使用错误信息的报纸或广播使用该更正。

德国新闻委员会:读者必须能识别以前的文章是全部还是部分错误。为此,更正不仅要发表真实的事实,而且必须提到错误的文章。即使已经以别的方式公开承认错误,也应发表真实的事实。

四、是否归属错误

所谓归属错误,就是在更正中要不要指出谁是错误的制造者以及如何指出,例如是记者的错误,还是编辑的错误?是传媒本身的错误,还是因使用其他传媒报道而导致的错误?对此,《华盛顿邮报》有明确的规定:

对于错误,我们更正时不在内部做归属,例如区别记者的错误还是编辑的错误。但是,对我们的错误信息来源于外部消息来源时,我在更正中我们可以向读者解释这一事实。



《当代西方新闻报道规范——采编标准及案例精解》一书的精华(全本):路透社、美联社、纽约时报、BBC等西方主流传媒关于新闻报道规范(全本)(约40000多字)。材料来源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

编辑:杨琦钜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