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楼主: adm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报纸研究案例集锦

[复制链接]
521#
发表于 2020-5-29 20:37:27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编辑:宋婷
522#
发表于 2020-6-2 16:19:08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创刊逾32年 台湾目前唯一晚报《联合晚报》停刊


  中新社台北6月1日电 台湾《联合晚报》6月1日宣布自次日起停刊。1日下午,该报最后一份报纸出刊,为其逾32年的历史画上句号。
  《联合晚报》当日发布公告指出,因受读者阅读习惯改变、数字媒体发展和疫情等因素影响,决定终止发行。身为台湾目前唯一的晚报,该报阶段性任务已完成。“感谢读者的支持,让联晚走过一万多个日子。”
  公告表示,订户权益将获得充分保障,联合报系提供各种方案让订户选择,包括转订联合报系其他产品或退费。另外,采访中心的外勤记者将全部留任。
  公告介绍,联合报系除了继续经营现有的报纸,也将推出数字化的新产品,以因应下一阶段阅读时代的来临。
  6月1日出刊的最后一份《联合晚报》头版,选用该报创刊以来11782篇头条新闻的剪影图,并打出“谢谢”两字。《联合晚报》总编辑王茂臻当日召开临时记者会表示,感谢读者支持和团队努力,让《联合晚报》能存在超过32年。
  据介绍,《联合晚报》创刊于1988年2月22日,是台湾第一家采用横式编排的中文报纸,单日发行量最高曾达到60万份。
  据中央社报道,台湾中正大学传播学系教授管中祥指出,原本晚报的兴起,是因为当年互联网并不发达,对于股市收盘后的交易情况,晚报自然能提供比早报更新的信息,但现在这些功能都已被互联网取代。
台湾世新大学新闻系兼任客座教授彭怀恩表示,纸媒经营困难众所周知,报纸本身时效已经比不过互联网,不太能承担读者对于新闻的要求,停刊是必然趋势。


来源:中国新闻网
链接:

编辑:贾梦琪


523#
发表于 2020-7-3 19:22:04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山东报纸之耻:无一家报道“苟晶案”



苟晶顶替案,说如今已是满城风雨,国人尽知,毫不夸张吧?我想消息再闭塞的人,也知道有个叫苟晶的农家女生,22年前高考被顶替了两次名额。而随着“苟晶顶替案”、“陈春秀顶替案”、“山东242人冒名顶替入学”等新闻的曝出,再一次把山东推到了全国人民的眼前。

印象中记得,山东这么火爆,一次是2015年的“青岛天价大虾事件”,一次是去年的“山大留学生异性学伴事件”,没想到,今年又因为高考顶替案上了全国人民的热搜。

真是树欲静而风不止啊。

这些事情,在网络上已经发酵的不要不要的,而作为当地权威的新闻纸媒,又是如何报道此事的呢?显然很让人失望:他们都在顾左右而言他。

苟晶是济宁人,当年的顶替事件也发生在济宁,按说济宁是最应该发声的。但看昨天,也就是6月28日的《济宁日报》,一共四个版面,并无一丝与“高考顶替案”或“苟晶顶替案”相关的消息。

6月28日的《济宁晚报》共出版8个版面,也没有与“苟晶顶替案”相关的消息。

这两家报纸,是济宁当地最权威的新闻纸媒,而他们却完美的回避了“苟晶”,这说明了什么呢?不仅如此,苟晶还对记者透露,当地不仅不报道,还想办法逼着她删帖呢。

哎,来自故乡的伤害,总是让人格外心痛。

济宁回避此事也就罢了,让我们放长击远,将目光放到整个山东,看看有没有对此事的评论。首先是山东最具权威性、指导性的机关报《大众日报》,可谓是山东纸媒界的“一哥”,它总应该站出来说句话吧。

很可惜,并没有。6月28日,《大众日报》共出版8个版,并无跟“苟晶”有关的任何信息。

再来看看《齐鲁晚报》,它是山东唯一的省级晚报,一直是山东省发行量最大、广告收入最高、社会影响力最大的报纸,其使命宣传是“为读者服务,与读者俱进”——我想这样的一份报纸,怎么着也得为苟晶说两句吧?

还是很可惜,6月28日的《齐鲁晚报》,依然没有苟晶的影子。


在这些传统、权威的纸质媒体上,你完全读不到“苟晶顶替案”或是“高考顶替案”的任何信息,仿佛这些事情根本就不存在一样。任凭网上闹得巨浪滔天,这里依旧是岁月静好,满满的正能量,也真是神奇了。

是看不到,还是觉得“苟晶们”不值得占用一个版面,哪怕不值得占用一个小小的豆腐块?

想入一下诸位的法眼,可真难,得做出多么惊天动地的事情啊。

近些年有种说法,叫“纸媒已死”,我一直觉得这种提法太极端、太片面……直到今天看到“苟晶们”在纸媒上的集体缺席,我想说一句:不死你死谁?

哪怕我刷一遍朋友圈,都比看你几十个版面获得的信息更多、更真实,请问你的存在还有什么意义?

只为了传输“正能量”吗?

别搞错了,真正的正能量,是将“苟晶顶替案”中的舞弊者曝光于天下,让他们接受道德的谴责;是把“山东242人冒名顶替入学”背后的产业链揪出来,让他们饱尝世人的唾骂!是用媒体的武器锄强扶弱,是用舆论的力量除暴安良……

也许,有的纸媒也这样想过,但终究,他们也只能苦笑一声:“认真你就输了。”




来源:微信公众号 夜察


编辑:贾梦琪


524#
发表于 2020-7-6 15:00:12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质检办:84家报纸差错整理

  编者按:本文由中国产业报协会全国行业报质检办公室整理,检查对象为中央、国家机关主管的84家行业报纸。质检委的专家表示,质检暴露出不少差错,其中一些还带有一定的普遍性。
错字
  ●“的”“地”“得”3个字的用法上,主要错误集中在把该用“地”的地方错用成了“的”。例如:
  1.朋友在不断的增加。“不断的增加”中的“的”应为“地”。
  2.当时稀里糊涂的把稿子寄出去,没当一回事。“稀里糊涂的”中的“的”应为“地”。
  3.创新应该和国际化紧密的联系在一起。“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中的“的”应为“地”。
  将“地”错用成“的”的总共有23家报纸。
  ●“黏”“账”“像”这3个字出现的错误如:
  1.安尔乐牌粘膜消毒液。句中“粘膜”应为“黏膜”。
  2.血液变得更加粘稠。“粘稠”应为“黏稠”。
  3.灌注水泥粘土混合浆。“粘土”应为“黏土”。
  4.重点检查了店内的台帐。“台帐”应为“台账”。
  5.帐号。“帐号”应为“账号”。
  6.记帐凭证。“记帐”应为“记账”。
  7.美国经济了却前帐的同时。“前帐”应为“前账”。
  8.从大量的手工帐务处理中解脱出来。“帐务”应为“账务”。
  9.而且更象一个财务领域中的MBA。“更象”应为“更像”。
  10.老伴的唠叨开始时我感觉象噪音,过一段时间我感觉她的唠叨好象在唱歌。句中“象噪音”“好象在唱歌”中的“象”应为“像”。
  11.好象几根白头发。“好象”应为“好像”。
  12.象抓抗洪一样给予极高关注。“象抓抗洪一样”中的“象”应为“像”。
  ●有些报纸不能正确使用“被”字,即该用“被”字的地方遗漏了“被”字,使句子不大通畅。例如:
  1.感染相同病菌的病人将集中照顾。句中“将”字后应加“被”字,即“将被集中照顾”。这里的“被”字作介词,用于被动句,引进动作的施事,前面的主语是动作的受事。
  2.集团公司的要求、兄弟省公司机关改革的成功模式一一纳入了党组视野。句中“一一”前应加“被”字,即“被一一纳入了……”
  3.农村党支部书记工资全部列入财政序列……句中“列入”前应加“被”字,即“全部被列入财政序列”。
  4.发展金融板块业务,已经纳入到江铜集团发展战略。句中“纳入”前应加“被”字,即“已经被纳入到……”

词语
  错得比较多的是“截至”“其间”“接合部”“综合征”等几个词。
  ●“截至”与“截止”
  这两个词意思不同,用法不同。“截至”是指截止到某个时候,“截止”是指到一定期限停止。例如:
  1.“截止18日下午16时”应为“截至18日下午4时”,或“到18日下午4时截止”“截止时间为18日下午4时”。
  2.截止2006年12月,截止今年6月份。
  3.截止2006年底。
  4.截止2007年9月19日20点46分。
  5.截止目前。
  6.期限截止2007年10月10日。
  上例2至6中“截止”均应为“截至”。
  ●“期间”与“其间”
  这两个词用法上的区别主要在于,“期间”是名词,指某个时期里面,一般不独立使用,前面常有定语,如暑假期间、春节长假期间、农忙期间等。“其间”是名词中的方位词,主要含义是“那中间”“其中”,一般可独立使用,或与“这”字搭配使用,如“这期间”。“其间”用在下半句或下句的开头,代替前面所说的时间段。将“其间”错用为“期间”的如:
  1.迄今已有20年的历史,期间多年被评为上海市自营出口先进企业。
  2.均安国际牛仔博览会将举行模特新星大赛,期间还将举办均安牛仔杯国际牛仔服装设计大赛。
  ●“接合”与“结合”
  这又是意思不同、用法不同的一对词。“接合”意思是连接使合在一起;“结合”意思是人或事物间发生密切联系,并非合在一起,有时还带有抽象意义。有4家报纸把“接合”错用成了“结合”。
  1.新老城乡结合部。
  2.立交桥地处城乡结合部。
  3.城乡结合部集体土地非法转让。
  4. ……展销会,城乡结合部为执法重点区域。
  上述4例中的“城乡结合部”均应为“城乡接合部”。
  ●“综合征”与“证”“症”
  “证”“症”“征”这3个字表示对“病”的不同描述。“证”最早指患者的临床表现,随着理论的发展,转而包括对病机的判断和诊断结论,是对疾病所处一定阶段或一定阶段某种类型的病因、病性、病位所做的概括;“症”只是病证的外在表现,专指病证的临床表现,如失语症、遗忘症、炎症、癌症、肥胖症、高血压症等;“征”,主要指“综合征”,是指出现的一系列症状,也叫“症候群”,如更年期综合征、多动综合征、帕金森氏综合征,以及心理学上的表征等。
  1.资源枯竭综合症,市场瘦弱综合症,国企综合症。
  2.患上了高原综合症。
  以上两例中的“综合症”均应为“综合征”。



  ●“诞辰”与“诞生”
  这又是一对容易用混的词。“诞辰”是名词,指生日。“诞生”是动词,指出生。可说“100周年诞辰”,不说“诞辰100周年”。
  1.今年是***将军诞辰100周年。
  2.***主席诞辰100周年。
  上述两例中的“诞辰”均应为“诞生”。
  ●“签定”与“签订”
  《现代汉语词典》上只有“签订”,而无“签定”一词。
  1.他表示协约的签定,不仅表达了……
  2.与部分关键岗位领导干部家属签定《廉洁自律家庭包保责任书》。
  3.与韩国韩氏药业集团签定了订单。
  4.签定的总代理发行协议书有效。
  上述4例中的“签定”均应为“签订”。
  ●“拷问”与“考问”
  把应该用“考问”的地方错用成“拷问”,这种错误的用法现在在社会上广为流传。其实,这两个词的意思根本不同。查《现代汉语词典》可以看到:考问,提出难解的问题让对方回答。拷问,拷打审问。
  例:通过对这个问题的回答,也在拷问我们这个民族。“拷问”改“考问”。
病句
  病句指在语法修辞或逻辑上有毛病的句子。报刊中的病句还是比较多的。现就一些典型病句举例说明如下。
  (一)上海铁路局提出要以完成全局今年36.13万标准箱的必保目标来确保全年任务的完成……
  这个句子是由“完成……目标”动宾不搭配造成的典型病句。五六家报纸都有这样的病句。按照一般的语法修辞规律,应是“完成……指标”“完成……计划”等。与“目标”相搭配的应是“看清……目标”“发现……目标”,用于“达到的境地或标准”之义时可说“达到……目标”“实现……目标”。只要我们稍微想一想,都会感到“完成……目标”是不通的。正确的用法应是“实现……目标”或“达到……目标”。
  (二)加强实践教学环节与实践教学考核管理力度。
  “加强……力度”“力度……加快”“扩大……力度”,这种动宾不搭配造成的病句也是相当普遍的。正确的用法应是“加大……力度”。
  (三)虽然由于自身实力等原因,使239厂的部分职工一时还无法从老房子里搬迁,但能够由单位出面维修住房,仍然让职工感到了温暖的和谐之风。
  此句中用了“由于”“使”“由”“让”等介词和动词,使整个句子没有了主语。“由于……,使(或导致、致使)”在句中连用,造成了典型的主语缺失类病句。正确的用法应是将后面的“使”“致使”“导致”等删去,句子就有了主语,也通畅了。
  (四)而内蒙古相关部门也授予岱海电厂为“自治区节水型企业”。
  “授予……企业(或单位)”,这又是一类典型病句。“授予……企业(或单位)”不通,应是“被评为……企业(或先进单位)”,或“授予……称号”。此外,还有近似于此类的病句如“荣获……荣誉称号”“获评……产品”等。
  (五)由于心肌炎的发生与细菌、病毒等感染有关,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加强预防感染,防止病毒的侵入对预防心肌炎发生十分重要。
  这是关联词搭配不当的典型病句。“由于”与“因此”“因而”成对出现,“所以”与“因为”成对出现,造成典型的失误语法现象。正确的用法是把后面的“因此”“因而”“所以”删去。
  (六)当他站在事业的巅峰,却为何鸟尽弓藏,功成身退。
  “当”一般与“时”组合成“当……时”类型的句式,有“当”后面必带“时”。不然,句子就不通畅。像上例,改为“当他站在事业的巅峰时”,句子就通顺了。
  (七)应当说全国上下都是有所认识。
  “是……的”结构这类句式,也是不少报纸常用错的。一般来讲,前面有“是”,后面应该有“的”与之组合搭配。像上例,句末加个“的”字,句子就完整通畅了。
标点
  较为普遍的标点错误主要有三类。
  (一)会议名称用引号的较多。其实,只要不发生歧义,一般会议名称是不需要引号的。例如:①……共同举办了“光州市产业环境说明会”。②“2007世界太阳能大会”。③“全国浮法玻璃生产技术及产品质量控制研讨会”。④“中央企业节能减排工作会议”。以上会议名称均不应该用引号。
  (二)简单句之间用分号的多。简单句(包括有顿号的简单句)之间是不应该用分号的。凡是能用顿号解决并列问题的,不用逗号。凡是用逗号能解决并列问题的,就不用分号。用顿号、逗号都解决不了并列问题时才用分号。但是,现在是分号用得太滥。例如:“取消护工的理由是:目前的护工专业资质不够;病房里秩序混乱。”此句中“专业资质不够”后的分号应改为逗号,因为前后两句均为简单句。
  (三)阿拉伯数字作序号,数字后面用顿号的多,应该用齐底线圆点。使用阿拉伯数字作序号,之后的顿号均应改为圆点。

数字
  数字使用,何时用汉字,何时用阿拉伯数字,国家标准有明确规定。数字使用错得最多的是年代的数字使用错误,其次是没有遵守保持局部体例上的一致原则和阿拉伯数字中夹有汉字。
  (一)表示年代的数字使用错误。
  按第5版《现代汉语词典》对“年代”的解释是:每一世纪中从“……十”到“……九”的十年,如1990~1999是20世纪90年代。按国家标准《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年、月、日、时刻、世纪、年代要求使用阿拉伯数字。
但是,此标准有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各级新闻报刊、普及性读物和专业性社会人文科学出版物。
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出版物亦应使用本标准,并可制定专业性细则。
本标准不适用于文学书刊和重排古籍。
·
·
    下面的一些用法是错误的:
  1.上世纪五十年代。“五十年代”应为“50年代”。
  2.1990年代中期。“1990年代”应为“上世纪90年代”。
  3.上世纪八十年代。“八十年代”应为“80年代”。
  4.1980年代。“1980年代”应为“上世纪80年代”。
  5.早在1930年代初。“1930年代初”应为“上世纪30年代初”。
  6.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后……。“九十年代以后”应为“90年代以后”。
  7.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九十年代中期”应为“90年代中期”。
  (二)没有遵循保持局部体例上的一致原则。
  下面句中汉字应改为阿拉伯数字:
  1.三个自然村引进200多头良种猪。“三个自然村”应改为“3个自然村”,以与后面的“200”保持数字使用上的一致。
  2.1976~1981年的五年间设置人工鱼礁3086多座。“五年间”应改为“5年间”,以与后面的“3086”保持一致。
  (三)“千”不能作数量单位,“万”“亿”可以作数量单位。下面的用法是错误的:
  1.目前,公司在怀柔的生产基地已拥有3千多家农户。句中“3千多家”应为“3000多家”。
  2.俄高官有望追回2千亿美元“被盗资产”。句中“2千亿美元”应为“2000亿美元”。
  3.大乐透奖池金越过7千万。句中“7千万”应为“7000万元”。

计量单位
  (一)单位符号该用小写用了大写。错误用法如:
  1.在浮法玻璃生产工艺装备方面,目前,中国不仅已拥有3条世界上规模最大的900T/D浮法玻璃生产线,而且规模超过1000T/D的生产线也将在年内投产。
  2.《平板玻璃行业准入条件》(××××委公告的附件)中:“数量(500T/D规模,1700m3/H以上)”。
  (二)“元”不能省略却省略。错误用法如:
  1.拥有资产上百万的李某……
  2.多支付酬金及违约金120万。
  上述两例中的“上百万”“120万”之后应分别加“元”。这个“元”是不能省的。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各种外币都进来了,不加“元”,使人一看就不能一眼看出是什么货币。为了方便读者,应该加上“元”。“元”是人民币单位,没有“元”,前面的数字与“人民币”直接连用也不对。如“此次扩建涉及的投资超过3.28亿人民币”,其中,“3.28亿人民币”同样不通,应是“3.28亿元人民币”。
  (三)“万”不能省略却省略。错误用法如:
  1.将提供经济适用住房1.2~1.3万套。
  2.投资2~5万元。
  上述两例中“1.2”“2”之后均应加“万”,应该是“1.2万套~1.3万套”“2万元~5万元”。前面的单位“万”是不能省的,省了易发生歧义。
  此外,还有些计量单位使用错误。例如:
  1.每度4元~6元太阳能发电没人用得起。电的单位应该用“千瓦时”,不应该用“度”。
  2.该村产干椒10万余斤。按国家法定计量单位规定,不应该用非法定单位“斤”,应该用“千克”(公斤),故应是“5万余公斤”。
  3.一块2两的松仁馅月饼。“2两”应该用“100克”。
  4.占地5万多平米,总建筑面积10万多平米。“平方米”不能用成“平”“平方”“平米”,“平方米”3个字一个不能少
  5.本人近期2寸证件照片。“2寸”应为“2英寸”。
  总之,计量单位使用应该严格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不使用非法定计量单位。(中文编辑校对网按,部分用法按文章性质可以商榷)
 
  语言文字现象是极其复杂的,语言文字水平的提高也不是短时间努力就可以达到。要减少报纸的文字差错,必须做到三条:水平、经验、细心。要与时俱进,不断提高自己的语言文字水平,不断积累语言文字方面的经验,就要不断学习,不断努力。想不费力气,不下苦工夫,就会有高水平是不可能的。只有兢兢业业办报,报纸质量才能提高。


来源:中文编辑校对网
编辑:邱亚婷


525#
发表于 2020-7-12 08:45:48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编辑:邱亚婷

526#
发表于 2020-8-11 21:18:33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编辑:刘佳莹

527#
发表于 2020-8-14 20:07:54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卸任前,《纽约时报》总裁说了啥?
CEO汤普森回顾时报公司八年转型变革之路

汤普森回顾了他的八年任期,他将一家拥有170年历史的新闻品牌转变为一家全球性的、以数字订阅为主的强大公司,并展望了其新领导层的未来。

2012年开始,纽约时报公司(New York Times Company)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马克汤普森(Mark Thompson)担任了八年的CEO。在他的带领下,这家历史悠久的新闻机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转变,成为了一个以数字为中心的新闻品牌。在他的领导下,《纽约时报》的数字读者从50万跃升至近570万。到2019年底,其数字订阅业务的年收入超过4.5亿美元。《纽约时报》表示,它目前拥有650万付费读者,比汤普森最初提出的,到2025年要达到的1,000万订户目标,已多出一半。今年7月底,《纽约时报》公司宣布,现年62岁的汤普森将从首席执行官的职位上退休,并于98日由《纽约时报》执行副总裁兼首席运营官(COO)梅雷迪思·科皮特·莱维恩(Meredith Kopit Levien)接任。梅雷迪思于2013年由汤普森聘用,以担任广告主管的身份加盟纽约时报公司。

我选择此时卸任,因为我们已经实现了八年前我加入时报公司时所制定的所有目标,也是因为我知道,有了梅雷迪思,我就有了一个优秀的继任者,她已经准备好带领公司进入下一个篇章了。汤普森在他的过渡声明中说。现在,我们的新闻编辑部比我刚加入公司时要大得多,没有什么比这一事实更让我骄傲的了。现在的世界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我们时报的新闻。

今年7月,汤普森与麦肯锡高级合伙人雅埃尔塔奎(Yael Taqqu)和麦肯锡出版公司(McKinsey Publishing)的拉朱纳里塞蒂(Raju Narisetti)进行了为期三天的广泛对话,回顾了他的任期以及《纽约时报》仍在进行的变革——以及为什么他在2019年设定的一些雄心勃勃的目标与成为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值得信赖的独立新闻来源之一的机会相比仍然显得微不足道。以下是对他们谈话内容的浓缩和编辑摘录。

对变革的共同抱负(A sharedambition for change

加盟纽约时报公司

这是一个很好的、浪漫的故事。我接到一个电话,问我是否愿意考虑成为纽约时报公司的首席执行官。我很快地说:不。然后我花了大约一个星期的时间思考这个问题,并想起我是《纽约时报》的忠实订户,一个数字订户,我认为它有世界上最好的新闻编辑部——但是,我认为它可能还是有些保守,没有得到充分地利用。

我见了时报公司的董事会,也见到了拥有时报公司的主要家族成员,他们说我们已经到了需要根本性变革的地步。我们将支持彻底的变革。所以,最后,我对我见过的人做了一个个人的、人性化的评估,我信任他们。

董事会和家族一直是我在时报公司所做的一切努力的坚定支持者,我非常感谢他们。因为我们有改变的共同愿望(shared ambition for change),这才成为可能。出乎所有人的意料,美国最保守的新闻机构之一最终取得了最大的进步。

最初的挑战

我初到《纽约时报》的时候,最大的、闪烁的红灯是我们获得数字用户的速度正在放缓——而且是非常突然的放缓。我初来乍到的第一个季度,即2012年最后一个季度,我们获得的数字订户大约有7.4万人。到了2013年第二季度,这一数字却只有2.2万或2.3万。

看起来这个订阅模式正在停滞不前。对于一家拥有四种主要收入来源的报业公司来说,报纸订阅基本停滞不前,报纸广告也在实实在在地下滑,数字广告也刚刚开始下滑,这时,有人告诉你:你的唯一希望——数字订阅——已经停滞不前——这真是一个坏消息。因此,当务之急是,要想清楚如何让数字订阅模式发挥作用。

一个局外人的冷眼

从一开始,我就在想,“1000万用户是什么样子的?”为什么不追求更多: 2000万、3000?“很多人嘲笑我;他们把我拉到一边,对我说:“你真的不能那么做。新闻出版工作不是这么做的。即使在鼎盛时期,我们也从未这样做过。

一个局外人有许多缺点,但一个优势是,有一双冷眼。在这件事上,我接受了这份工作,因为除了传统媒体机构面临的所有问题和变革的困难之外,我认为它还有巨大的潜力。

看到前方的路(Seeing the pathforward

一种新的优质内容模式

我从来都不相信我们能在数字领域拥有和报纸行业一样的定价权。《纽约时报》在早期的数字领域做得很好,因为它是一个非常安全、非常友好、非常有声望的媒体品牌。那些对数字媒体不太了解的广告客户对在时报做广告感到很舒服。但是,到了2012年,这一优势明显消失了。

《纽约时报》和其他报社内部的心理想法都是,你所要做的就是,获得更多的读者,然后,把报纸印刷广告极好的经济效益转化到数字广告上去。我才不信呢。我认为数字广告可以是有用的。我认为这是一个重要的附加收入来源。但我从没想过它会拯救《纽约时报》。它必须是订阅。

因此,问题的根本在于人们的支付意愿。我打赌,新闻就像娱乐一样——它不只是一件事。新闻不是简单的标题列表和各种硬新闻故事。这是一个复杂的文化对象,有写得更好的新闻,报道得更好的新闻,也有更坏的新闻。我们所做的更好的东西,有眼光的用户会购买,就像有眼光的用户会花更多的钱买一双更好的鞋,或者花更多的钱看更好的电视节目一样。

于是我们说,为什么我们不能成为第一家成功的、面向大众的、优质的新闻提供商,并证明我们可以让人们愿意付费呢?” “我们做了调查。但是,我们在早期的研究中大大低估了可能的机会。在2012年,我们还不知道NetflixSpotify等这些初创公司会以多么快的速度让用户习惯为优质内容付费,还不知道用户用智能手机会有多么容易,特别是在手机上快速、轻松地订阅和退订。但就整个世界而言,这种习惯化的过程才刚刚开始。


承载不断改进和创意的传送带

在许多媒体机构中,对于未来的答案就可以在它们过去的历史中找得到。在早期经济困难时期,《纽约时报》开始包括一些不太明显是新闻类的日常生活栏目——房地产、文化和娱乐、食品、餐饮等——这些板块的开设也开始为一个更大的主张提供了理由。

《纽约时报》不会告诉你世界上发生了什么。你可以通过《纽约时报》找到你的下一套公寓。你可以通过《纽约时报》找到工作。你可以通过《纽约时报》决定去百老汇看什么演出。部分原因是由于发行工作的复杂性,将所有这些小产品打包成一份报纸出售是最合理的方式。

凑巧的是,时报公司有一些非常保守的税务建议,并推出了填字游戏(crossword)数字订阅产品,作为一个完全独立的小产品。当我进入时报公司的时候,我们开始做的其中一件事就是,我们还能做什么?”我们还能开发其他产品吗?”

我们创建了时报烹饪(NYTCooking),这是一个非常成功的产品。我们购买了另一款非常成功的产品Wirecutter。这就好像是一个努力尝试得到一个承载有改进、创意和需要开发和优化的产品的传送带,新的创意和产品不断增加进来,因为,我们一直在不停地探索和开发。

播客和音频预示着,未来的新闻和新闻的消费可能会更加具有互动性,可能会在用户可以阅读的时刻和他们在通勤的时刻或者他们带着耳机在锻炼的时刻之间流畅地发生。最终,它可能会变成询问式的,即你获得新闻的方式是问问题,然后得到问题的答案,而不是被动地听一些被朗读出来的东西,就像听有声书或有声小说一样。

困难的东西是新的东西

当我刚刚加盟时报的时候,我们有一个报纸编辑部,还有一些不多的数字媒体工作人员。他们会制作出一份很棒的纸质报纸,并借此建立一个网站。我的想法是,正好相反。我们想做一个伟大的智能手机新闻产品,从中我们可以得到一个网站。然后我们就可以从我们的网站上策划出一份很棒的报纸。
我不认为《纽约时报》是一份有一点点数字业务的印刷版报纸。我认为时报有很多平台:印刷(报纸)平台、网络平台、智能手机平台。我对如何根据企业的价值观、使命和对某种内容的信念来定义企业感到更加轻松和自由,而不是局限于它的内容交付平台。

当时(早在2013)每个人都对此感到完全困惑。他们想,时报是一家报纸公司。这就是我们所做的。当然,数字的东西是特别的东西。但这里面有一种巧妙的手法。这就是说,不,报纸只是一个平台。实际上,这家公司的平面印刷业务和管理能力都非常出色,这家公司确实知道如何去做。

报纸确实会为我们带来大量的自由现金流。这是一个非常有利可图的行业,而且将持续很多年。《纽约时报》的印刷产品可能会存活到21世纪30年代。这是一件长期的事情。但是,我们知道怎么做。这可以由少数高管完成。它不需要整个管理团队。

对这家公司来说,最难的是新产品。我们的大部分努力都用在了新东西上,因为我们可以让真正值得信任的同事为我们从中找出报纸所需要的东西。

为变革而重组(Reorganizing forchange

寻找适应能力强、灵活的领导者

在我们首次谈到新闻业的未来以及我们将如何接触到更广泛的受众之后,我们需要对整个组织的领导层进行重大变革。消费者行为在变、竞争环境在变、与主要数字平台的关系也在变——就像一系列复杂的天气系统相互碰撞一样。所有这些都需要组织机构的响应能力,需要改变。适应性和灵活性变得很重要。

很多、很多领导者之所以成为领导者,是因为他们擅长于一件事。一般来说,在这个数字时代,你需要那些擅长一件事,然后又能学到其他东西的人。我们从《纽约时报》外部引进人才,有时也从内部提拔思想更开放的人。

我们养成了进行激烈对话的习惯。在2015年,我们有将近一年的时间,我们最高层的五、六个人会聚在一个房间里交谈、争论。一般是周五中午开始,一直到下午6点或7点才离开——所以,从那一年的4月初到11月,我们每个周五都有六、七个小时的辩论。最终,通过大量的争吵、尖叫和争论,我们最终达成了一个真正共享的愿景,最终形成了一页由要点组成的文件,包括在五年内将我们的数字收入翻一倍,成为一家以订阅为第一(subscription-first)的公司——广告,是的,要考虑,但首先是订阅——而且要成为一个日常习惯,成为一个前进目标。


我们几乎有了一种信条,一套信仰条款。这些信条被大家广泛分享了,因为,它们不是我强加给公司里面每一个人的。我的工作更多的是把这些信条从我们这个组织中拉选出来,而不是把它们强加于人。他们把这些信条付诸实施,因为这是他们自己想出来的。

我们看到了领导层的巨大变化。你现在环顾一下我们执行委员会的会议桌,实际上只有一、两张面孔是从一开始就在场的。所以,我们看到了非常深刻的变化。我不知道,如果没有这些变化,很多事情我们怎么能做得到。

为了变得敏捷而战斗

我们无休止地为我们的数字媒体结构操心。我认为,我们直到2018年底才接近整理出了正确的数字媒体结构。我经常跟梅雷迪思(Meredith, Kopit Levien,纽约时报公司的首席运营官,202098日将成为公司CEO)说,我三次重组我们的数字媒体结构,都没有成功;她也重组了两次,也都没有成功,不过,后来,我们终于做对了。

如果你想到一个数字产品,比如一款为《纽约时报》设计的智能手机应用,它是一切一切的整合。这是一种受众数据的魔方、一种行为科学和人体工程学的魔方、一种该事物将如何被包装的魔方、一种新闻本身的纯金价值和一种不同媒体融合的魔方——在这其中,是一段如何让人们注册并最终成为订阅者的客户旅程。你所做的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实实在在的东西,是一个团队项目,每个人都要参与进来。所以,我们需要一种文化的转变,从严格的劳动分工转变到更加一体化的工作方式。

我们的最初模式是基于传统时报公司结构的一个版本: 非常基于竖井方式,设计到不同的专业。一个项目需要来自不同学科的人聚在一起尝试解决问题。但是,他们总是会只盯着自己的那一块专业领域。垂直政治经常会阻碍快速变革。

我们采用了矩阵式结构,在这种结构中,团队领导——通常都很年轻,20多岁,30出头——有权决定产品和技术路线图,可以根据他们从测试和学习平台中学到的东西做出决定,而不用考虑高层领导的想法。他们做得很快,没有实验对照组,因为他们认为组织一个对照组会太费时间,也太复杂。他们宁愿就这样做,然后衡量它的成功或失败,因为他们总是可以推翻它、逆转它。

所以,实践证明,结构是非常困难,非常复杂的,至少五年以来一直是一场战斗。我想,我们18个月前在机构重组方面已经获得了成功。

下面做什么呢?(What’s next

评估取代者的威胁

人们预计,互联网将产生大量的产品,从而导致激烈的竞争。但我们谈论的是杰出的、专业的、深思熟虑的全球性新闻报道。我想说的是,竞争对手并不多,未来几年,该行业的发展趋势将使竞争者名单更难推出或成长,而不是变得更容易。

这与另一个不常被讨论的问题有关。用一个神学术语来说,它本质上是,“supersessionism”,(废弃、替代主义)——假设将要发生的是替代。传统的新闻来源、报纸和电视公司,将被新的叛乱分子所取代。

很明显,取代,旧媒体和新闻的替代,真的非常困难。如果说,一旦传统媒体觉醒,这些数字叛乱者是否已经获得了运营杠杆或者其他成本优势来真正帮助他们,这一点也不明显。现在,大多数传统媒体并没有苏醒过来——而且可能永远也不会醒来。但像《纽约时报》这样的组织最终积极做出了回应,并迎头赶上了。

所以,我觉得有趣的是,《纽约时报》的竞争环境奇怪地让人感觉到非常稀薄。我们有1750名记者,他们用心工作,努力创造世界上最好的新闻。没有多少其他媒体在这样做。老实说,如果你看下一个十年,十年后,竞争对手可能会更少。

向增长迈进

我的观点是,我们应该一直努力增长,以一种潜在的方式,基于正在发生的一切。我们有两个很大的新闻高峰期。2016年底,唐纳德·特朗普当选总统后,我们的支持率大幅上升。最近,由于冠状病毒的爆发,我们的支持率大幅上升。在每一个新闻高峰之后,你会回到一个比高峰之前更高的水平,然后从那里开始增长。到目前为止,我们能够做到这一点。

我来举例让你们感受一下这种规模扩张的程度。2012年,《纽约时报》大概每个月有5000万个独立访问用户。我们在20203月完成了2.4亿个独立用户。由于那个月是新冠肺炎报道的重点期,增长了几乎 [5],处在漏斗的最顶端。而这并不是我们关注的重点。我们主要关注的是用户的参与度。

但是,仅仅是受众的规模,以及与8年前相比,现在有更多的、数亿人从时报中得到了一些收获,这些现象就证明了一个事实: 如果你想得宏大,它就会把你带到一个完全不同的地方——如果你没有成长于这样一个传统行业中所固有的心理障碍。也就是说,在这个行业里,新闻出版物通常会有50万、100(订阅者),然后就完了。

吸引新的美国读者

地理位置真的很重要,其中还有多样性。美国的面貌正在改变。几乎可以说,它的肤色变化非常迅速。年龄也很重要。在吸引年轻读者方面,我们从几年前的吸引五分之一个千禧儿上升到现在的每个月就能吸引超过二分之一的青年人——大约是全美国千禧一代的一半。


随着更多年轻用户的加入,各种各样有趣的问题也随之而来,比如我们如何能够更现代化、如何报道文化、如何报道种族和多样性等等。我认为《纽约时报》正在积极迎接这些挑战。

而且,过去的时报内容是倾向于男性读者的。现在已经有些向女性倾斜了。你可以看到,在所有的新闻报道中,由编辑委托的,自己也希望能够提供更有可能吸引男女双方的观点和故事的例子越来越多了。

这些都是根本性的变化。你曾经有过这样的想法,其中也许有几分道理,那就是,那些随着时报而成长起来的50多岁的受过大学教育、彻头彻尾的民主党上西区的贵族们,才是真正热爱《纽约时报》的人。我们有这样的人。我们爱他们。我住在上西区的一栋大楼里。他们是我的邻居。但我们的范围远不止于此。仅仅依靠曼哈顿上西区的人口是不可能让1.6亿的美国人满意的。

本地为全球的报道

我有时会说,《纽约时报》在加大一个鞋码。它正变得越来越重要。老实说,这个在18个月前,即20192月宣布的,1000万用户的目标,现在看起来太过保守了。我们说,到2025年将有1000万。根据目前的发展势头,到2020年底,该公司将完成这一目标的三分之二以上。

现在的机会是成为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几个值得信赖的独立新闻来源之一:不仅在美国具有巨大的吸引力,而且在全世界受过大学教育的英语良好的人当中也具有巨大的吸引力;他们对全球范围内正在发生的事情、美国正在发生的事情、以及西方文化正在发生的事情感兴趣;他们希望报道的内容能触及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例如,我们不会在澳大利亚派驻足够多的记者来全面报道澳大利亚,与当地媒体和新闻机构进行正面竞争。我们的策略是关于本地为全球的。我们将在澳大利亚报道那些希望澳大利亚的订阅者会感兴趣,但实际上世界各地的订阅者也都会感兴趣的新闻。

正因为如此,我们认为,我们的成本基础的增长方式将不如国际机遇那么好。我们还没有谈到运营杠杆,以及在我们建立这个模式的过程中,尽管我们在追求增长,但我们目前正在努力扩大基础。我们考虑的是盈利能力,以及我们如何确保我们设计的商业模式,随着时间的推移,会产生不断提高的经营杠杆率。

我不认为这是不可能的,它将实现相似的利润,就像以前印刷广告的经济模式非常有利于出版商,并可实现惊人的高利润率一样。我们不会以同样的方式获得这些高额利润,而且对于这种高质量的新闻来说,进入的门槛也非常高。

但是,如果我们在有机增长方面做得越来越好——换句话说, 数字订阅的增长是基于读者参与和对产品本身的消费,而不是通过付费营销实现的增长——随着时间的推移, 我们将看到公司的收入增长远远快于其成本基础,经营杠杆的盈利能力越来越强。

因此,更广泛的观点是,试图加深和扩大与读者的接触和用户参与——扩大我们媒体组织的吸引力,并更明智地了解如何吸引不同收入水平、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这是我们前进的方向。这个经营模式的最终规模可能非常巨大——可能是2011年我们推出收费阅读模式时所提出的宏伟目标的50倍或30倍。


原文来源:微信公众号——媒变前沿MediaChange
作者:他山之石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GlEDl6WiLd8KrhLGyvMw3g

编辑:刘佳莹

528#
发表于 2020-8-22 17:26:08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深圳首份报纸诞生记
《深圳特区报》1982524日创刊号
距离《深圳特区报》198166日首期试刊的日子,虽已近40年,但我依然珍藏着试刊五期的样报。打开泛黄的报纸,40年前筹备创办深圳经济特区首份报纸的办报往事也随之流淌而出
市委接力重视   紧锣密鼓筹备
19801115日,中共深圳市委常委会议作出决定:由市委宣传部负责筹办一份报纸。此前,宣传部新闻科虽然也多次提出过办报纸的问题,但终难成行。有了这一《决定》,也就有了尚方宝剑,筹备工作就能大张旗鼓进行。
根据我翻出八十年代初,自己在市委宣传部工作时的笔记本,有这样一段记录:198143日上午,李伟彦部长召开宣传部全体会议,部署第二季度工作。谈到的第一点就是要抓紧筹建报纸,要突出抓紧报纸的试刊工作。此后,四、五两个月多次召开会议研究落实《深圳特区报》的试刊工作。在宏观方面先后讨论过包括报纸的性质、定位、读者对象、报纸特色,微观方面,一至四版每一版的内容、栏目设置等等,其中还特别讨论到试刊第一期的社论和发刊词的内容。以五月份讨论试刊的一次会议为例,除了新闻科成员,还有李伟彦、张洪斌(张多次参加报纸筹建和试刊工作会议)、黎颕等人。现把他们发言的主要内容摘录如下:
李伟彦:一定要写作好社论,提前写好,反复斟酌,反复修改,精益求精;一版要有一篇任仲夷谈特区的文章。深圳市引进办每一期都要有一篇文章。各版内容要尽量丰富多彩。
张洪斌(时任新华社记者,曾任吴冷西社长秘书):每一期试刊一定要有各类名人文章或作品,如薛慕桥、孙冶方、于光远、刘国光、戈宝权、刘海粟、吴南生等等;要设立专版或者专栏定期介绍世界经济特区的情况、介绍香港股票期货市场、资本市场、房地产市场多方面情况(我已经跟从新华社调来宣传部资料室的彭茂光同志打过招呼,让他注意搜集这方面的资料)。第一版每一期都要有一至两幅好照片。试刊第一期要在一版发一个征稿启事。
黎颕(时任宣传部宣传科科长):一些探索性、尚无定论的东西不要放在一版为好;可以找一些有代表性又愿意公开的投资者,发表对于深圳改革开放政策的看法。
曾锦棠(时任宣传部新闻科科长):有几件事要一一落实才成。如版面谁负责?对外稿件谁去组织?广告谁负责?还有试刊经费、各单位抽调人的问题,都要落实经办人(李部长插话:有的事我已经跟有关领导和部门打过招呼)。      
丘盘连(时任宣传部新闻科干事):每一个版都要有两到三篇有份量的稿件。所谓有份量,就是在新闻版要能反映深圳经济特区最新的发展成就、发展经验以及引进外资的做法等等(张洪斌插话:不一定局限于深圳,香港国际市场、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发展经济的做法也值得学习)。另外,民生方面的一些急迫问题,如一下子进来那么多人 ,孩子入学难能否报道?   
这次会议主要是讨论版面和报道题材,与会的每一个人都畅所欲言。最后,定下了4 0条采访题材一一 落实到人。我承担的主要题目有:深圳房地产业蓬勃发展(着重报道经营方法——先卖房、后盖房的做法)、从深圳经济结构的变化看特区经济的发展(仅限于工业方面―――采访引进办公室)、本市电子工业发展跃上新台阶、九龙海关新气象、我市最早由香港方面经营的商品住宅楼之一翠竹苑竣工入伙、深圳小孩入学难等题材。这些稿件在试刊五期都陆续见报。值得一提的是,张洪斌除了负责社论写作、任仲夷谈深圳经济特区发展前景、深圳特区发展公司负责人答记者问等多条重点稿件外,还主动提出采访上海服装公司开业、北京医药公司(同仁堂)盛装迎客两条小稿件。
在正式试刊前的四、五月份,李伟彦、张洪斌经常跟我们在一起,什么都对我们说。如报纸拟到香港印、由林雨纯、张黎明两同志前往广州,请著名书法家秦咢生书写的《深圳特区报》报头两种字体的原样,让我们选择,大家嘻嘻哈哈。那时,我们都是一些三十多岁(有的还不到)的年轻人,头脑比较简单,说话办事没有“瞻前顾后”的习惯。“党叫干啥就干啥,党叫干啥傻傻干。”恐怕就是我们当时的真实写照。
在报纸的筹备阶段,深圳市的领导班子进行了重大调整 :提出创办报纸的吴南生同志调回广东省委,梁湘同志接任深圳市党政一把手。领导班子的调整,会不会影响报纸的筹备和创办?不会!报纸的筹备继续顺利进行。198166日首期试刊成功。接着,620日、88日、99日、1224日又 陆续试刊,一共试刊五期。其中第五期还出了对开八个版。   
深圳特区报创刊初期,首任总编辑张洪斌(右一),右二为丘盘连,右三为编辑曾纪允,坐者为戴木胜(作者提供)
                              
木板房内试刊  3千元开办费  在香港印刷
1980年11月15日,深圳市委常委会上作出由宣传部负责筹办报纸的决定,并要宣传部提出可行性方案。时任市委宣传部部长李伟彦当时提出了“先办试刊,委托香港《文汇报》或《大公报》印刷,印刷的外汇费用由市财政解决”的方案。在几番请示、报告后,宣传部申请到了3000元开办费,用作购买文具和工作人员交通费、夜餐费。而办报人员在筹备和试刊初期,则以市委宣传部新闻科全体同志为主力,加上陆续来的其他成员共 有八九人(1)。李伟彦亲自任社长,由原是新华社记者后来成为《深圳特区报》首任总编辑的张洪斌率领,拉起了一个临时的办报班子,开始了艰难的筹备和试刊工作。
最开始,我们借用原市委大院(蔡屋围旁、原宝安县委所在地)旁边一间破旧木板平房作为办公室,面积仅十多平方米,几张旧桌子,几条木长凳。除了条件艰苦,我们还面临各方舆论压力,如“特区办一张报没什么意义”“深圳小小一块地方有多少新闻可刊登?”等等 。但我们这帮三十多岁的年轻人都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头,在宣传部长李伟彦的领导和张洪斌的直接指挥下,无所顾忌地展开探索。大伙白天奔波采访,晚上就在拥挤的小办公室里写稿,内容则重点关注和宣传特区的新生事物、新的做法和新鲜经验。
由于资金紧张,无力购买印刷设备,《深圳特区报》从1981年6月6日第一期试刊到1983年12月1日,这期间的报纸都是在香港文汇报印刷的。香港文汇报鼎力支持,在他们大楼的十一层给了我们一间20平米左右的办公室。这间房里摆放了三张办公桌、两张床和一个文件柜,既是卧室又是办公室。特区报四个版的小样、大样、清样都是在这里修改、审定后付印的。当时报社的同志说深圳特区报半个编辑部在香港,这话并不为过。当时在香港负责编报的有陶牧、丘盘连、邢平安、胡向东、卢绍武以及戴木胜。总编辑张洪斌同志也时常和我们一起过香港审稿,如果有要事走不开,则星期六赶来。周一至周三,总编室将各部送来的稿子编好,周四由我们将稿件带到香港改小样、审大样、付印,星期天再把报纸带回来。我们这批人便又成了发行员,奔波于大街小巷,将报纸送到各单位和市民手中。
作者收藏的四期报纸试刊号(丘盘连 摄)
深圳特区报正式创刊后,全国各地兄弟新闻单位纷纷前来参观访问。图为1984年副总编辑丘盘连与前来参观的海南日报原总编辑杨宗生(右)轻松交谈(作者提供)
头版刊登广告  竖排持续五年
作为特区的首份报纸,《深圳特区报》从试刊起,就敢于和传统的习惯势力以及陈腐的旧观念决裂。记得1981年六月,深圳特区报头两期试刊样报送到北京,“一石激起千层浪”,引起当时有关部门负责人的议论纷纷,有说好的,也有激烈反对的。有的甚至要求我们完全按照当时的中央党报模式来办报。但我们坚持认为,特区的报纸,一定要从特区的实际出发,既要继承党报的优良传统,也要大胆借鉴港澳乃至海外办报的有益做法,从版面设置和内容安排上都要体现出特区的风貌特点。为此,我们特地把相关领导请到深圳来,陪他到沙头角、蛇口工业区、边境农村参观考察。了解深圳的实际情况后,主管部门负责人的态度发生了很大转变,不但同意两期试刊样报,而且认为可以办得更活泼更有特色。
“报纸要办得更活泼 一些,每一份报纸都要有自己的特点。深圳的报纸不要求你们与国内报纸一样,越不一样越好。你们的报纸不但要适应深圳30万人阅读的需要,还要适应国内、特别是香港澳门读者的需要,这个任务不轻,要有长远打算,要有信心。”这是翻查试刊期间我的笔记本,1981715日,中宣部新闻局局长王揖同志,在深圳市委宣传部召开的座谈会上的讲话记录。当时参加试刊的12个人都 参加了会议,听了非常解渴,令人振奋。也可以说,这是中宣部同意了我们的试刊样报,给我们试刊开了绿灯。
有了“尚方宝剑”,我们便进一步打破常规、大胆尝试大胆创新。
其特别之处首先体现在报头。报名由广东省著名书法家秦萼生题写,活泼、洒脱又不乏稳重之感。尤为醒目的是,当时全国几乎所有报纸的报头字平时几乎都是黑色的,而特区报从试刊第一期起就固定用红色,令人印象深刻。其次,考虑到对港、澳、台地区和海外宣传的需要,当时版式采用的是竖排、繁体字,以适应当地居民的阅读习惯。这种版式一直沿用到正式创刊后。直到1986年5月1日,报纸才改用简化字,1987年1月1日则由竖排改为横排。
我们从试刊起就在一版刊登广告,从地产到餐饮均有涉及。这一做法,开了党报一版刊登广告之先河,在当时可谓石破天惊之举。除此之外,报纸还加大房地产的宣传报道,试刊第五期还专门开辟了房地产专版,对深圳房地产业发展的现状和前景进行详细调查报道,成为国内首家开设房地产专版的报纸。这一专版的所有稿件,全部由我和张黎明负责采访写作,由我负责编定。同时,报纸还率先开辟世界经济专版、“港澳市场”专栏,对国际市场的金融、证券、商品、房地产等进行介绍和报道,受到企业和经济界人士的欢迎。
梁湘:砸锅卖铁也要把特区报建起来
在经过1981年6月6日、6月20日、8月8日、9月9日和12月24日共计5期试刊后,《深圳特区报》于1982年5月24日正式创刊。与试刊时借用旧仓库作为办公室不同,这次,报纸则正式诞生于通心岭最高处的宿舍楼第十一幢。
当时,市委市政府为了支持报社的宣传工作,下定决心,将刚刚竣工的市委宿舍楼第十一幢拨给报社使用。该楼6层高,每层有3个套间,共18套房。但既要办公又要住宿,显然不够用。于是,我们在楼前楼后的空地上搭起六间铁皮房和一间大草棚。人事政工、后勤管理、广告发行等机构人员一律在楼前的铁皮房内办公。楼后的铁皮房和草棚则作为饭堂和会议室。在这里办公近一年后,报社就搬进位于市委大楼左侧新建的特区报采编大楼。
提及这栋9层高的报社大楼,就不得不谈及时任深圳市委书记、市长的梁湘。1981年底,报社大楼的筹备工作紧锣密鼓进行,但经济特区创办初期,财政极端困难。梁湘在一次讨论报社基建的会议上说:“就是倾家荡产、砸锅卖铁,也要把特区报建起来。”这话曾一度在广东乃至全国新闻界传为美谈。正是梁湘和其他市领导的胆识和决心,市政府才想尽办法挤出1400多万元创办特区报,使报社在较短时间内就建起九层的办公大楼和两幢住宅楼,并进口了两台当时最先进的印报机。
当年通心岭十一幢后院,铁皮房和茅草棚为职工食堂及行政后勤部门的办公处(作者提供)
首任总经理  卫生间等市长
说到报社大楼的建设,就不能不提及报社首任总经理王玉明同志。如果没有他的积极工作,报社大楼就不可能这么快建设起来。为了报社大楼的建设,他留下一串串佳话——――
在市委新大楼的卫生间等市长,便是其中之一。王玉明原来在惠阳地区机关事务管理局担任局长,1982年初调入报社。当时《深圳特区报》筹备正式创刊和报社大楼的筹建都在紧张进行中,而建大楼的重任就落在他的肩上。要建设报社,当务之急是要有资金。当时,深圳百业待举,处处需要花钱。资金之紧张,可想而知。报社的基建款,经市委常委会讨论,同意分期拨款,第一笔就就同意了3 00万元。这个数字,在当时可是天文数字。王玉明上任后三天两头就跑到市计委追款,由于市里建设资金极端紧张,跑的再勤也还是拿不到钱。
主管部门当时流行的口头禅:“要钱没有,要命有一条!”老王心想,光这样跑也不是好办法,可能还得市领导当面说一声才管用。于是,打听到梁湘市长在市计委开会那一天的上午,他便早早就在市计委门口的楼道转悠。市长开会中间出来上卫生间,老王也跟着进卫生间。因为报社的基建问题,他已经多次找过市领导,市长对他已很“熟悉了”。一看到他,市长就问:“老王,在这里干啥?”“等您呀!”“等我干啥?”“要报社的基建款呀!”“我不是早就批下去了吗?”“您以为批下去就能要到呀?计委江主任说,要钱没有,要命有一条!”老王这么一说,市长也被逗乐啦。“来,进来计委,江兆新主任正好在这里,当面解决。”进去后,老王先恭维一翻江主任,说他如何如何支持报社的建设,只是市财政确实紧张,云云。这时梁市长说:“老江 ,其它方面用钱推迟一下,先满足报社基建拨款,常委会已经讨论过的,以后就不用老王总往市里跑。”市长都说得这么透啦,江主任也只好满口答应,会想尽办法优先满足报社基建需要,一时间,让其他单位羡慕不已!
在大楼施工期间,经常都可以看到一个矮个子老人(老王当时已年过半百),头戴草帽,或坐在那儿盯着施工,或在工地四处巡查。有时星期天也不休息,特别是盛夏时节,烈日炎炎,老王被晒得比一些工人还黑。报社一些好心的同志劝说老王不要天天泡在工地,他却说:“不盯紧不放心呀!”正因为老王抓得紧 ,深圳特区报大楼建筑才得以迅速推进,19825月破土动工,19836月,报社办公大楼封顶。在报纸正式创刊仅仅两年左右时间,报社员工就搬进了新的大楼办公,住进新宿舍。这也充分体现了深圳速度和深圳精神!  
《深圳特区报》的领导班子,中共深圳市委直至1983820日才下文件,正式委任。领导班子成员共有七人,张洪斌为党组书记兼总编辑,谢建琼为党组成员、副总编辑,王玉明为党组成员、总经理,排列第三把手。其余依次为:丘盘连(党组成员兼副总编辑),许兆焕(副总编辑),朱光召(副总编辑,没多久就回广州了,名字不一定准),薛以凤(编委兼总编室主任)。此前,在报社的筹建和创刊阶段,除了编务外,基建、行 政、后勤、党务全部压在王玉明肩上,他把大半个报社都管了起来,实在不容易。在市委常委会讨论报社班子以前,市委组织部曾派员到报社广泛听取员工对张洪斌和王玉明的意见。726日下午,总编室召开全体会议,对张、王两人进行了评论。我参加了会议,翻开当年的笔记本,如下一段记录跃入眼帘:“王玉明工作任劳任怨,带头干,亲自在工地指挥。他抓工作认真负责,不怕艰苦。最突出优点是敢于拍板,说话算数,敢于负责,所以基建这一摊才能这么快就搞下来,才有今天这个样。他不但实干精神好,还敢于批评人得罪人,实在难能可贵。缺点主要是对于报社这样的文化人比较集中的单位的行政管理还不熟悉,缺少经验。”我至今依然认为,这样的评价,是客观的,代表了报社绝大多数人的看法。当然,他还有其他方面的缺点和不足。但囿于当时的条件,能做到这样已不简单,我们不能苛求于前人。
上面所述,仅仅是王玉明在报社创建时期很少的一个片段。但也可窥见他协助总编辑张洪斌为报社大楼建成、为深圳特区报的正式创刊和尽早出版日报作出了无可代替的积极贡献。                                
从试刊时老市委大院的旧仓库,创刊时的“铁皮房”,再到后来的九层大楼和如今的50层大厦。深圳第一份报纸的诞生和成长也同样见证了特区的发展历程。
作者:丘盘连
来源:微信公众号—进观传媒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z0-9jSbTMivwdQL6fHRakw
编辑:宋婷
529#
发表于 2020-11-5 12:57:35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编辑:宋婷

530#
发表于 2020-11-18 09:48:19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编辑:李佳怿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