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楼主: 刘海明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媒介生态案例集锦

[复制链接]
511#
 楼主| 发表于 2023-10-5 01:10:48 | 只看该作者
俄国家台反战记者被判8年半监禁
45岁的俄罗斯国家台第一频道前记者玛琳娜·奥夫相尼科娃在去年俄军对乌开启“特别军事行动”后,在一场电视直播中举牌反战,此后还进行过其他的公开抗议战争的行动。10月4日星期三,俄罗斯一家法院在她缺席的情况下判其八年半的监禁。根据法院在Telegram上发布的声明,奥夫相尼科娃犯的是“蓄意传播有关俄罗斯武装部队的虚假信息”罪。
2022年3月14日,奥夫相尼科娃在其供职的第一频道晚间新闻中,突然出现在正在播报新闻的主播身后,她手举一张海报,上面写着“停止战争,不要相信宣传,他们在这里对你撒谎”。她因此事登上国际头条,也让她受到诽谤俄罗斯军队的指控,被罚款3万卢布。此后她还在其他公开场合抗议过战争,包括在克宫对面的桥上举牌,称“普京是杀人犯,他的士兵是法西斯分子”。对于这一举动,检察官曾要求判处她九年半监禁。
被拘留并软禁的奥夫相尼科娃设法逃离了俄罗斯,她曾在法国申请政治避难。俄罗斯政府将她列入通缉名单,并在她缺席的情况下对她进行起诉和审判。
根据克里姆林宫向乌克兰派遣军队后不久通过的一项法律,“蓄意传播有关俄罗斯武装部队的虚假信息”罪属于刑事犯罪。奥夫相尼科娃的律师表示,她一年前就已逃离俄罗斯,目前在某个欧洲国家,并称她没有任何案件需要作答。判决前夕,奥夫相尼科娃在Telegram上发表声明,称这些指控“荒谬且具有政治动机”,“我当然不承认自己有罪”她写道,“而且我一个字也不收回”。
根据美联社的数据,过去20个月里,数千名俄罗斯人因公开言论或抗议战争而被罚款,数百人面临刑事指控。克里姆林宫动用立法,禁止针对“特别军事行动”的批评。
来源:        rfi
链接:https://www.rfi.fr/cn/%E5%9B%BD%E9%99%85/20231004-%E4%BF%84%E5%9B%BD%E5%AE%B6%E5%8F%B0%E5%8F%8D%E6%88%98%E8%AE%B0%E8%80%85%E8%A2%AB%E5%88%A48%E5%B9%B4%E5%8D%8A%E7%9B%91%E7%A6%81
编辑:程博

512#
 楼主| 发表于 2023-10-5 01:20:41 | 只看该作者
印度警方逮捕批评性新闻网站工作人员

周二晚,新德里警方对多名记者的住所进行了突击搜查,新闻网站NewsClick的编辑和管理人员被捕。此前《纽约时报》曾披露该网站从一个亲中国的商人那里获取资助。与此同时,印度反对派和国际非政府组织对莫迪执政之下印度新闻自由状况的恶化提出批评。
(德国之声中文网)据美联社报导,新德里警方在突击搜查一家新闻网站工作人员住所之后,逮捕了该网站的编辑和一名管理人员。这家名为NewsClick的网站对印度总理莫迪及其领导的印度教民族主义派政府进行批评性报道。逮捕行动是周二晚间进行的,此前与NewsClick相关的一些记者被拘禁,他们的电子设备在大规模搜查行动中被没收。据悉,相关图集搜查是旨在查明Newsclick是否从中国获取资金的调查行动的一部分。但是NewsClick否认在财务方面有
任何不当行为。
警方发言人称,逮捕相关人员所依据的是反恐怖主义法。美联社指出,印度政府利用这项涉及广泛的反恐法,打压异议人士,囚禁活动人士、记者和对莫迪持批评立场的人,其中有一些在进入审理程序之前被监禁多年。此次被捕的是NewsClick的创始人和编辑PrabirPurkayastha,以及该网站的人力资源主管AmitChakravarty
这位发言人还透露,在搜查行动中,至少46人被讯问,他们的笔记本电脑和手机等电子设备,还有文件资料都被警方查收。这些被问讯的人包括该网站的现任和前员工,自由供稿人和漫画作者。

涉嫌接受亲中商人的资助?
NewsClick成立于2009年,被视为印度罕见的愿意批评莫迪的新闻媒体。2021年,该网站还遭到印度财政机构执法官员的搜查,此后法院出面阻止当局对该网站采取任何“强制措施”。
8月17日,印度当局对该网站发起诉讼。此前数周,《纽约时报》报道称NewsClick得到了一位美国百万富翁的资助,后者据称与北京关系密切并出资为中国进行“大外宣”。
中印互逐媒体:印度将无中国官媒记者同月,印度通信和信息技术部部长塔库尔(Anurag Thakur)指责NewsClick散布“反印度议程”,并与反对党印度国大党合作。NewsClick和国大党方面均否认这一指控。
包括保护记者委员会(CPJ)在内的媒体监督机构都对这一搜捕行动提出谴责,并表示这是莫迪政府加强打压新闻自由行动的一部分。
印度编辑协会(The Editors Guild of India)也表示担忧,认为这次搜捕是为了“在严酷的法律阴影下制造普遍的恐吓气氛”。
今年2月,印度当局以逃税指控为由,搜查了英国广播公司BBC设在新德里和孟买的编辑部。此前几天,BBC刚刚在英国播出了一部纪录片,其主题是审视莫迪在2002年印度反穆斯林暴乱中扮演的角色。
在莫迪执政期间,还有不少其它新闻机构因财务问题而受到调查。印度的独立媒体工作者要持续与审查和骚扰作斗争,并且经常在进行新闻报道工作时遭到逮捕。
“让民主蒙羞”
印度的反恐法对于保释有着非常严格的要求,这就意味着相关人员常常被拘禁数月甚至数年都没有受审或定罪。历届印度政府都曾引用该法,但是近年来动用该法的频率越来越高。
记者无疆界组织今年发布的世界新闻自由排行榜中,印度排名下滑到161名。该组织认为,印度的新闻自由状况已由原先的“有问题”恶化到“非常糟糕”。
一些独立的印度智库和国际组织比如大赦国际和乐施会印度分部,在近几年里都曾经被搜查以及被封锁资金来源。
记者沙尔马(Abhisar Sharma)的家周二被搜查,他的电子设备也被没收。他表示自己不会停止工作。“我没什么可怕的”,他在社交平台(以前的推特)上写道,“我会继续对掌握权力的人提出质疑,尤其是那些连简单问题都惧怕的人。”
NewsClick的搜查也引起了印度反对党的批评。“政府今天的行为让自己,也让我们的民主蒙羞”,反对派议员塔罗尔发帖文写道。

来源:德国之声中文网
链接:https://amp.dw.com/zh/%E5%8D%B0%E5%BA%A6%E8%AD%A6%E6%96%B9%E9%80%AE%E6%8D%95%E6%89%B9%E8%AF%84%E6%80%A7%E6%96%B0%E9%97%BB%E7%BD%91%E7%AB%99%E5%B7%A5%E4%BD%9C%E4%BA%BA%E5%91%98/a-66995886
编辑:程博

513#
 楼主| 发表于 2023-10-8 22:22:52 | 只看该作者
突击搜查媒体 NewsClick事件震动印度新闻界
印度执法部门对记者动用反恐怖主义法,最新例子是对新闻网站NewsClick进行的突击搜查。理由是该网站与中国有着密切联系。
多家媒体呼吁高等法院干预,捍卫新闻自由
(德国之声中文网)本周,数百名新闻从业者、社会活动人士以及言论自由支持者为了针对新闻网站NewsClick记者的突击搜查事件而聚集在新德里。
自从NewsClick创始人普卡亚斯塔(Prabir Purkayastha)与该网站的人力资源主管查克拉瓦蒂(Amit Chakravarty)被印度当局根据《非法活动(预防)法》(UAPA)逮捕后,人们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团结。
很多社会活动人士对印度未来的言论自由表示担忧,并认为执法部门正在运用UAPA法针对那些不肯遵循政府话语的记者。
The Caravan杂志执行主编巴尔(Hartosh Bal)告诉DW:"在这种时期,作为记者我们只有两个选择--报道真相或者保持沉默。实际上,我们正朝着一个通过民选而产生的专制国家前进,而这个隐藏在假象后的过程并不是为了伸张正义,反而在颠覆它。"
与此同时,印度通信和信息技术部部长塔库尔(Anurag Thakur)告知媒体,他没有必要"解释此次突击搜查的合理性"。他称:"调查机构是独立的,他们只是在完成自己的工作。如果有人犯了错误,那么调查机构就会履行他们的职责。"
塔库尔先前指控NewsClick网站传播"反印度议程",并与反对党印度国大党合作。
NewsClick网站发生了什么?
NewsClick网站曾强烈批评由印度总理莫迪领导的保守派政府。今年8月,《纽约时报》发表一篇调查报告称,此网站得到了美国商人辛汉(Neville Roy Singham)的资助,后者据称与北京关系密切并出资为中国进行"大外宣"。
普卡亚斯塔(图左)及其创办的NewsClick否认为中国进行政治宣传
《纽约时报》报道中,这家印度新闻媒体"在其报道中时而体现中国政府口径"。
这周初,印度警方突击搜查了NewsClick网站员工与撰稿人的住所。
十几名工作人员的笔记本电脑及手机等电子设备被警方查收。印度当局还对偶尔向此媒体投稿的作者展开了调查。共有46人接受了警方的讯问。
警方如今声称,这家新闻门户网站自2018年以来便一直得到来自三个不同实体的资助,其中两个与美国商人辛汉有关,第三个则与其妻子的非政府组织有关。
德里警方特侦组表示,"秘密情报"显示有不友好实体"非法向印度注入外国资金"。"引发人们对印度政府的不满,并威胁印度的团结、完整与安全。"
政府与媒体的反应如何?
执政党印度人民党称,此次对NewsClick网站的突击搜查是有证据的。
印人党发言人巴蒂亚(Gaurav Bhatia)在该党全国总部表示:"那些参与反印活动的人将面临着最严格的制裁,因为人民授权了总统莫迪坚决应对此类事件的权力。"
然而,包括The Caravan杂志主编巴尔在内的人士认为,所谓的与中国联系只是一个借口。
巴尔称:"中国威胁只是一个托辞,用来针对那些质疑政府逐渐专制的人。"
此次突击搜查和对NewsClick创始人的逮捕在印度引起了极大的愤怒。然而,这并不是第一个被反恐法制裁的记者。据信,从2010年至今,16名新闻工作者受到UAPA法的指控,其中包括一些在查谟和克什米尔直辖区的记者。
据印度言论自由集体报道,至少有8名新闻从事者因违反UAPA法而被关押。
印度新闻自由组织"自由言论集体"的塞舒(Geeta Seshu)告诉DW:"此法试图将新闻从事者的合法工作非法化,指责他们为'恐怖分子',并对整个行业产生寒蝉效应。这是荒谬、不合理且不合法的。"
突击搜查为何现在才发生?
包括印度Press Club、Digipub News、IWPC以及Foundation for Media Professional在内的18家媒体组织联合致函印度首席大法官,要求上级司法部门介入并终止检方对媒体"日益增长的施压"。
信中说明:"实际上,印度很大一部分新闻工作者在面临报复威胁的环境之下工作。而最必要的是,司法部需要用一项根本真理对抗权力--那就是我们都需要对宪法负责。"
关注媒体行业的观察家表示,突击搜查的时间点耐人寻味。警方一直到G20峰会结束才开始行动,那时全球的焦点已经从印度转移。
在线杂志《The Wire》调查员菲利波泽(Pamela Philipose)告诉DW:"这也发生在至关重要的邦级选举和联邦选举之前。'打击'若干善于表达的记者与媒体人并对他们提出反恐诉讼,表明了莫迪政府对独立新闻的恐惧。"
菲利波泽表示:"NewsClick网站始终抨击由政府策定的专制及亲企业反贫民政策。这就是它如今被针对的主要原因。"
知名作者和专栏作家洛伊(Arundhati Roy)认为,印度主流媒体机构已经"不再中立"。她表示,此次突击搜查是给网络媒体的一个教训,因为他们仍然敢于揭晓真相、对抗权力。
"这是一个用来恐吓他们并向其他人传递信号的消息。这是一个绝望的迹象…罗织罪名…法院必须要介入",洛伊告诉DW。
来源:德国之声
链接:https://www.dw.com/zh/%E7%AA%81%E5%87%BB%E6%90%9C%E6%9F%A5%E5%AA%92%E4%BD%93-newsclick%E4%BA%8B%E4%BB%B6%E9%9C%87%E5%8A%A8%E5%8D%B0%E5%BA%A6%E6%96%B0%E9%97%BB%E7%95%8C/a-67019991
编辑:程博

514#
 楼主| 发表于 2023-10-10 21:46:44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广东台记者采访时被抢摄像机,抢夺者疑似街道办工作人员


据广东广播电视台《今日关注》报道,10月10日上午,《今日关注》记者黄铭萱到深圳市龙华区龙华街道采访电动自行车加装雨棚容易伤人的新闻,期间,一名自称街道办工作人员无端抢走记者摄像机,多名保安在旁阻拦记者要回机器。

视频显示,记者黄铭萱在采访时,一名身穿蓝色上衣的男子突然抢夺她手上的摄像机,并阻止拍摄。

尽管黄铭萱立即大声呼喊“不要抢我机器”,但多名保安迅速围拢过来,阻拦黄铭萱拿回摄像机。

抢夺摄像机的蓝色上衣男子自称是“龙华街道的工作人员”,不过其身份尚未得到证实。

目前记者黄铭萱已经报警处理。

据悉,《今日关注》是由广东广播电视台于2005年开播的一档时事资讯类节目。该节目是广东广播电视台最重要的新闻栏目之一,主要报道省内民生新闻以及国内外重大新闻。

有分析认为,这种敢抢省台记者摄像机的行为较为罕见,可能是深圳近期受“北极鲶鱼”事件影响,舆论压力较大。

抢夺女记者摄像机的男子到底是谁?后续又将受到何种处罚?只能等待当地官方通报。

不过这种光天化日抢夺他人财物的行为,已涉嫌触犯了法律。

根据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规定,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关于该事件的情况通报如下:


来源:磨稿子
编辑:郑程程

515#
 楼主| 发表于 2023-10-12 23:07:11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温州主持人叶琼官宣离职,自爆收入不增反降,辞去事业编遭家人反对

步入2023年以来,越来越多的主持人官宣了离职的消息,或许是飞速发展的网络时代驱使,又或者是主播们的收入赶不上网红,湖南卫视的刘烨、梁田、央视的张蕾、刘天伊,以及成都卫视的刘羊漾,都先后官宣了离职的消息,在短视频平台做的风生水起。

近日,温州电视台的主持人叶琼,在社交平台连续发布多条视频官宣了自己离职的消息,引发了讨论热潮。

视频中的叶琼对着镜头十分坦然,说自己做出这个决定也十分艰难,这些年主持人的收入不增反降,而且她直言身边人根本不看电视,她本人也不喜欢看电视,这让她感觉工作没有意义。

不过当她官宣了离职的消息后,家人和亲友都极力反对,认为这是一份利好的工作,现在放弃实在可惜,最终是在她的多加说服下,家人才同意了她的离职要求。

叶琼针对离职出了多期视频,她还去温州电视台和自己的过去来了个大告别,收拾了衣物拿下了自己的照片,和这个自己待了十年的地方说再见。

叶琼和其他合同制的主持人不一样,她有正儿八经的事业编制,也就是大众俗称的“铁饭碗”,要知道现在合同制的主持人很多,但是真正考上事业编制的非常稀少,这不仅仅需要考察业务能力,也对学习有一定的要求。

叶琼的事业顺风顺水,她在参加工作的第一年就顺利入职温州电视台,开始主持《温州新闻联播》,成为了一名主播。此时正是2013年,叶琼是在和其他两名资深老员工的竞争中脱颖而出,足以可见业务能力突出。

在进入电视台的第二年中,叶琼就获得了二级播音员职务的资格,她不断突破自己,最终在2020年获得了一级播音员的职称,这对于主持人来说是莫大的荣耀。

在温州卫视任职的十年中,她还主持了节目《理财888》,在此之前她对金融一窍不通,接到了任务以后她兢兢业业学习,深入了解每一个细节,待到节目播出尾声时,她已经是“金融大咖”了,对投资有自己的见解。

在主持节目的这些年中,叶琼还经常客串温州大大小小的晚会,在里面担任主持人一职,业务能力十分突出。

她的老公孙杨也是主持人,和她同在温州卫视,比叶琼的名气还大,两人与2019年喜获爱的结晶,现在孩子已经四岁,所以叶琼离职,孩子并不是主要原因。

现阶段叶琼已经注册了社交账号,而且还试水直播带货,想必日后也要转型当主播了,毕竟现在网红的收入已经远超明星,而且直播带货赚钱的速度远比拍戏来得快,更是甩开普通人一大截,叶琼做出这个决定在意料之中。

说到这,或许很多人都会联想到最近李佳琦直播带货风波,他在直播中提到“79块钱的眉笔不贵,有时候找找自己原因,这么多年了工资涨没涨,有没有认真工作”,引发舆论风波。直播带货固然是好事,但是如果在赚钱的同时忘记了初心,想必届时粉丝们也不会买账。
来源:小八侃娱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QuQbN7jFZakywNEgsUVi7w
编辑:郑程程

516#
 楼主| 发表于 2023-10-19 10:05:03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李思思后,主持人刘芳菲离开央视

李思思离职后,近日央视公布了新的主持名单,CCTV节目官网主持人名单中,CCTV-3综艺频道主持人已无李思思的名字。此外,刘芳菲也从中文国际频道主持人名单中消失。


刘芳菲毕业于吉林大学外语学院,1999年,进入辽宁电视台新闻中心工作。而后她通过参加中央电视台全国电视节目主持人大赛,进入了央视社教中心工作。


在央视工作多年,刘芳菲主持了《探索·发现》《影视同期声》《埃及金字塔考古行动》《走进非洲》《欢乐中国行》《我们有一套》《文明之旅》《一鸣惊人》等节目,刘芳菲还曾连续三年主持春节联欢晚会(2006年、2007年、2008年),舞台上的她仪态优雅,以机智、自然的形象,照亮春晚演播厅的一角。
近年来她慢慢淡出了观众的视线,很少出现在央视的节目中。


8月,刘芳菲以个人名义在某平台开启了直播带货。已经结束的几次直播中,最高观看人数达到了五十多万,带货商品主要是保健品、化妆品、鞋服等。虽然带货成绩斐然,但是也有些网友认为刘芳菲过于拘谨严肃,不够接地气。
在此之前,刘纯燕(金龟子)、郎永淳、王小骞、李小萌、曹颖、张蕾、张泉灵、杨澜、方琼、周洲、经纬等顶着“央视主播”头衔的主持人也相继涉足直播带货。
其中在某直播平台上,曹颖有两千多万粉丝,今年以来直播场次过百;李小萌有一千多万粉丝,王小骞八百多万,周洲七百多万,刘纯燕五百多万……只要内容足够优质,百万粉丝不是难事。
不仅央视主持,就连和央视主持人沾亲带故的一些网红也出圈了。刘纯燕的女儿、女婿做直播做得风生水起,不少买过的网友称他们的选品价格较低。
有名气傍身,也“不差钱”的主持人,转战电商绝不仅仅是为了追求金钱利益的最大化,更多的或许是为了证明自己离开体制和平台还能创造多大的个人价值。
在李思思某平台小号上发布的第一条视频中,她曾表示这是自己一直想做的事情,以一种素面朝天、更接地气的状态面对大家,用视频日记的形式分享生活方式。
刘芳菲也表示,自己开直播是希望自己的公益团队能存活下来。她还说,这个时代,工作对于每个年轻人都很重要。能够创造工作岗位,创造税收,能够切实地履行社会责任,是很光荣的。


来源:深圳晚报综合中播网、澎湃新闻、新黄河、杭州交通918
链接:https://www.sohu.com/a/729402427_116237?edtsign=2F2E6EF21BC82A041263B87F5B3D353BA43C0F99&edtcode=7l1qGClIU%2Fep9oAfqs2zVA%3D%3D&scm=10000.663_14-200000.0.0.10006&_f=index_cpc_1_0&spm=smpc.channel_258.block4_314_Y6ubu8_1_fd.7.1697674442407SxeXggp_1090
编辑:潘洁



517#
 楼主| 发表于 2023-10-19 23:04:46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外媒:俄执法人员拘捕“自由欧洲电台”记者奥苏·库尔马舍娃
 综合法新社和今日俄罗斯电视台(RT)网站19日报道,俄罗斯执法人员拘捕了美国官方控制的外宣媒体“自由欧洲电台”的记者奥苏·库尔马舍娃(Alsu Kurmasheva),她被指收集敏感数据,并且未按规定注册为外国代理人。  RT称,库尔马舍娃是周三在俄罗斯中部城市喀山被捕的。调查人员认为,拥有美国国籍的库尔马舍娃在2022年9月故意收集俄罗斯军事活动数据,并将其转移给外国有关方面,这可能会破坏了俄罗斯国家安全。


另外,她没有按规定提供必要文件注册为外国代理人,这违法了俄罗斯法律,可以判处5年监禁和30万卢布罚款。
                            法新社称,至当地时间周三晚上,库尔马舍娃被关在临时拘留中心。她是近月来第二名被俄方拘捕的美国记者。此前,《华尔街日报》莫斯科分社记者埃文·格尔什科维奇因被指控间谍罪而遭到逮捕。

来源:环球网
链接:https://k.sina.com.cn/article_1686546714_6486a91a02001ylz6.html?from=news&subch=onews
编辑:潘洁




518#
 楼主| 发表于 2023-11-2 23:35:37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主持人“离职潮”风起,短视频能成为“最好的归宿”吗?


1019日,主持人刘芳菲发博称已于6月离开供职二十一年的央视,并将继续深耕文化领域,继续“芳菲的文明之旅”,继续坚持她用心做了十一年的“芳菲绿色手绢计划”。


这已是十月以来第二个在社媒平台回应离职的央视主持人。本月初,李思思通过个人社交账号表示从央视离职,“开启新的挑战”。而在央视网更新的“央视主持人大全”中,欧阳夏丹等人也已不在名单之列。
一直以来,主持人离职算得上是个常见的现象。杨澜、曹颖、李小萌等人退出央视,解锁不同职业身份;被称为“芒果四小花”之二的刘烨、梁田从湖南卫视离职;华少、程雷、乐嘉等人曾在几大卫视担任具有一定分量的主持工作,如今也因不同的风波消失在荧屏。
但近年来,主持人离职的趋势似乎愈来愈强烈。“集体离职”的风潮裹挟着不同的情绪而来,无论是于个人规划,还是于行业发展而言,都是一个值得被洞察、被思考的现象。


“离职潮”因何而起?

各平台主持人离职的消息每每释出,公众的关注点总会倾向于找“为什么”,主持人们因何离职成了网友的一大好奇点。
薪资待遇、行业发展、职业新形势等多要素拉扯着当代就业观,一部分已离职的主持人就工作付出与收益之间的权衡进行了微观层面上的个人经历分享、观点输出。
今年8月,已离职五年的浙江广电前主持人徐侃在个人社交平台分享了自己曾经的薪资待遇,并从就业目标、待遇、加班情况三个方面为想入行的年轻人提供了一定参考。他称自己职业生涯中最低工资一个月到手2151元,最高10530元,每个月做六休一是常态。
徐侃的分享也引起了不少人的关注,“高强度工作+低薪资回报”的现象引热议,部分网友感慨主持人工作“原来只是看起来很美好”。
而在宏观层面上,媒介环境的不断变化对传统主持人形成内部影响——广电主持人的职业空间相对更“窄”了,这也是将传统主持人拉入发展窘境的整体化原因。
棚内节目的比例在缩小,很多综艺不再需要主持人。如卫视音综多以导师制出现、户外真人秀全凭嘉宾就能撑起内容主线、一部分节目则直接将主持工作交予跨界明星之手,如黄晓明回归《乘风2023》主持。因此,传统主持人在这样的制作变局中一步步“被边缘化”,面临主持节目资源的下滑。
与此同时,五花八门的媒体新经济正在兴起,对传统广电造成了外部冲击。社交媒体端,各赛道网红博主迅速踏入图文、短视频等内容分享领域,知识科普、游戏主播、美食探店、旅游记录……这种全民式的多边媒体发展加剧着注意力争夺战,传统电视媒体的影响力不如从前。
自媒体成为传统媒体从业者转型的一大风口,它背后的红利滋润着体系化的相关机构矩阵出现。
无忧传媒、美one、青藤文化、大禹网络等MCN机构在新兴媒体生态中一路发展成国内知名的互联网型经纪公司,不断向下衍生瞄准垂直细分的内容赛道,拓展多元业务。而近年来,从各社媒平台不同量级博主的广告报价,也能窥见具有一定粉丝基础的博主流量转化的高收入回报。
图源:艾媒咨询《20222023年中国MCN行业发展研究报告》

瞄准这块热门领域,广电也在多栖化发展。
201810月,湖南娱乐频道成立了MCN机构湖南娱乐,又于2020年进行了品牌升级并改名为芒果MCN;而成都广电、浙江广电、山东广电、黑龙江广电、广东广电、江苏广电、河北广电、安徽广电、南京广电、沈阳广电等也在MCN方向布局。


广电MCN孵化垂类内容,通过旗下媒体和达人账号开展流量整合营销、电商直播等多重业务模式,也取得不错的影响力。
如芒果MCN是全国首家由广电媒体转型的短视频MCN机构,在媒体MCN的分类排行榜上蝉联第一;河南广播电视台旗下大象MCN被抖音集团评为2022年度最具影响力媒体MCN机构;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旗下荔星传媒通过“这里是南京”等本土化内容多次登上抖音热榜。
媒体格局、传播方式的变化推动传统广电创新,也对主持人的发展提出更具挑战性与不确定性的要求。促成事件的动因是多元的,主持人“离职潮”既受到了宏观的时代影响,也带着微观的个人思考温度。

短视频、教培、电商
职业新道路的多种走法

离职后的主持人们,几乎都将短视频作为发展转向之一,开始经营个人短视频账号。
曾经主持艺术、知识类节目的多名老牌主持人依然活跃在人文领域,进行具体切口的知识分享、情感输出等。如陈鲁豫、杨澜、欧阳夏丹、刘芳菲发布的抖音视频中都涵盖了书籍解读的内容,但具体来看,每个人内容方向的差异性都很明显。


陈鲁豫在影视方向深耕,她的视频中涉及国内外IP改编,并在专栏视频中深入聊起各国影视明星的人物故事,与此同时,她也在经营播客和鲁豫观影团,活跃在线下影片的路演活动中;杨澜发布的短视频多为“女性向”,小程序“杨澜读书”也是以“女性品牌”为定位,囊括书单、课程等付费项目,《杨澜访谈录》也仍在更新,近期内容是以亚运会为核心,辐射出多项目运动员背后的故事。
刘芳菲的短视频更具中华古韵,她多次谈到古诗词,并且系统性地进行传统节气科普;欧阳夏丹以朗读形式分享文学作品,收纳在合集“睡前读会书”中,包括《我们仨》《荆棘鸟》等经典文学作品。
另外,周洲、张丹丹、李思思都有在育儿领域进行内容分享,周洲也是MCN有养的创始人兼CEO,张丹丹账号“张丹丹的育儿经”则是签约在湖南娱乐MCN





教育方面,央视前双语主持人赵音奇依旧在自媒体玩转“老本行”,进行英语教学,他所签约的MCN未来名师学院便是主打教培,拥有百余名英语教师矩阵;欧阳夏丹也似乎有意转战教育行业,于年初开始分享一些有关即兴发言、手势运用等主持经验的短视频。




而提到转行,直播带货总是点燃大众关注点。如今电商发展正值风口,前有品牌企业齐加盟,后有教育等机构的进军,联动明星艺人、网红达人,走向带货领域,不少已离职的主持人也加入了电商平台。
刘芳菲、李思思、张蕾、刘纯燕、曹颖、李小萌等央视前主播都已开通抖音商品橱窗,粉丝数量均已达百万量级及以上。其中,曹颖是“卖货浓度”最高的一位,拥有两千多万抖音粉丝,她的商品橱窗中售出的商品已接近三千万件,囊括了美妆、居家、食品、配饰等多类型产品;李小萌主要通过短视频种草护肤、洗护、保健品。
刘芳菲、李思思、杨澜的抖音橱窗内主要是文学书籍,赵音奇在短视频的碎片化教学同时,也延伸付费的英语学习课程,周洲、张丹丹带货儿童绘本、有声书、家长育儿经等内容。
从受众基础上看,各平台主持人本就自带公众认知度,在这基础之上踏入电商行业,他们的发展中一般不乏关注度。而个人带货的红利与粉丝数直接挂钩,这也成为本就有一定粉丝数量的主持人们的带货优势。
从工作性质上看,自媒体带货的氛围更轻松自由,具备硬核专业素质的主持人转战带货主播也难度相对较小,而在互联网的传播加持下,直播卖货能够比较高效、快速地得到收益。
“带货主播”的名号一同而来的,还有观众的质疑与争议。
“金龟子”刘纯燕在近年来做过婚礼司仪,开始直播带货,有网友尖锐评价“我的童年毁了”,而刘纯燕也在今年播出的回访类微纪录片《嗨!好久不见》中对此进行了回应:“我的初心是觉得现在带货很流行,如果大众能接受,我就好好干,大家接受不了的话,可能我就慢慢地不干了。”



同样,在刘芳菲、李思思、马可等人的抖音评论区中,网友发言也是各有侧重,其中就包含了对带货的相关讨论。





难以撕掉的荧屏标签
“再启程”,到“好好生活”

从网络舆论中不难发现,部分公众人物转型做直播带货,其实并不受大众待见,而这背后的原因是多元的。
其一,带货的超高回报、主播言行规范等都牵动着大众注意力,越来越多人开始质疑“带货凭什么赚这么多钱”。近年来带货主播持续翻车,薇娅偷税漏税被追缴并处罚款13亿,李佳琦眉笔事件引众怒,从“顶流主播”牵扯出的新闻事件中,不难对直播带货的收益之高洞察一二,而带货主播们与绝大部分民众之间的“断层式收入鸿沟”,很容易触发多种话题争议。
其二,网络直播正在“变味”,越来越多人的加入让行业更热闹,也带来了一定监管难题。直播带货实质是流量转化的过程,而部分主播为了吸引观众注意力而以一些低价值内容为噱头,对网络环境造成一定负面影响。
其三,回归公众人物的转型话题,职业身份的割裂也会让大众难以接受。如许多主持人曾经的工作带有极强的严谨性,工作门槛高,需要多方面知识的积累;而带货主播的门槛是相对较低的,如果这些公众人物突然进入娱乐化的直播行业,难免会被质疑为一种“向下的发展”。
但路总归是要走起来才会开阔的。直播带货领域,诸如曹颖这类成功转型向直播耕进的媒体人,曾经以1905.2w的销售额位居带货主播榜日榜第一,早已坐实抖音头部主播的位置。与此同时,纠结于她身份转变话题的人也越来越少,她的直播间已然拥有不小的粉丝黏度。
个人社媒账号端,刘芳菲、李思思、欧阳夏丹的短视频内容分享依然具有明显的“知识属性”,是紧贴她们的荧屏形象属性的。梁田、刘烨离职湖南卫视后,依然以主持人的身份活跃在一些论坛、创作峰会上,她们发布的生活分享类视频的浏览量也在上升。
这类视频的播放量其实不算低。换个角度来说,通过短视频跟随刘芳菲探访普契尼故居、听欧阳夏丹晨跑时聊内耗、看李思思以妈妈角度谈育儿,也不失为一种治愈系的冲浪体验。
很多时候短视频环境是冗杂急躁的,而这些主持人带着有价值的内容出现时,或许也不会缺少观众。
丰富的媒介空间里,传统广电及工作者们同时面临着转型挑战,这些挑战与时代发展紧密联系。主持人离职的话题将电视人的焦虑摆上话题场域,无数人在以发展的眼光看待未来之路,而未来却一直都是具有不可预测性的。
但好在,这些步入中年选择离职的主持人身上依然带着鲜活的职业生命力,带着个人勇气以及再出发的决心,好像只是“换了一种职业方式”,而不是“离开这个职业”。


来源:传媒茶话会 (公众号)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EwjG6eaPC0IDAFyuQ-EHmA
编辑:覃韵琪

图片29.png (99.48 KB, 下载次数: 32)

图片29.png
519#
 楼主| 发表于 2023-11-3 00:49:52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编辑:覃韵琪

520#
 楼主| 发表于 2023-11-9 00:33:27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持证者说

且不说社会隐形损失有多大,眼前这些人,将来恐怕也要成“白头宫女”了


Photo by Damir from Pexels

11月8日是记者节。注意到一个数字:

对比中国记协《中国新闻事业发展报告》2014年版和2022年版:持有记者证人数从25.4万余人减少至19.4万余人。

即:8年来,持证记者人数减少了6万人,23.62%。

从年龄上看,8年来,30岁以下的年轻记者占比,从15.48%降到了7.27%;50岁以上的老记者,则从13.91%上升到20.41%。

人更少了,也更老了。这6万人去哪了?年轻人去哪了?这个数字下,是一个怎样的社会趋势?

新闻行业人才流失,意味着严肃新闻产出量减少,意味着普通老百姓的注意力更多被垃圾信息所占据。于是,有两个结果:一,缺少有效信息作为参考,人们将不得不花更多时间去获取有效信息,社会决策成本将大幅增加,也将承担更多错误决策的后果;二,沉浸在迎合自己的信息泡沫与信息茧房里,人们的思考能力、发现问题的能力,将逐渐下滑,由此导致改革与创新能力下降,进步因此受限。记者无力,社会也会无力。

这6万人,我是其中之一了。我的新闻记者证“持证者”的身份就终止于2014年。这些年来,亲眼看着身边那么多优秀的新闻人不得不放下理想,离开新闻,不再做新闻,实在是我一大痛苦之源。他们是时代骄子,本不应如此黯然退场。

也不全是坏事,大多数小伙伴离开新闻业之后,收入都高多了。他们本来就是精英,人中之盐,之前的工资并不匹配他们的才华。

当然,我们不能说,减少掉的这6万人全都是新闻队伍的流失。

比如,2012年,有人查询发现,茅台董事长袁仁国持有记者证,正式在册,年检年年通过。而根据《新闻记者证管理办法》,持有者必须是在新闻机构编制内从事新闻采编工作的人员(经营人员不得持有),于是,网上将其称为“最牛记者”。袁董事长的记者证被曝光后被注销。

也是2012年,10月11日,瑞典发来消息,本年度诺贝尔文学奖授予来自中国的莫言先生。莫言先生为中国赢得了国际荣誉,但与此同时,他长期持有新闻记者证的事情也被曝光了。莫言曾在《检察日报》工作,在2007年已调入中国艺术研究院,却依然继续持有记者证,显然违规。于是,诺奖宣布一周之后,10月18日,新闻出版总署注销了莫言的记者证。

如此种种,不一而足。归结来看,“记者证持证人群”是一个复杂群体,持有新闻记者证的人,并不一定都是做新闻的人。

与这个现象有关,2023年8月以来,江西省下辖7家媒体逐一公示“从事舆论监督记者名单”。名单上的人数很少,一共284人。

我很能理解江西省这么做的原因,毕竟,在现实中,“假记者”太多,“真记者”乱来的也不少,偏偏许多干部、企业自己身上也有这一块那一块的敏感区,比较脆弱,经不住他们一惊一乍的。只是,这种名单的公示本身,也存在逻辑硬伤:

第一,名单人数如此之少,那么就有一大批人持有记者证却不在“从事舆论监督记者名单”之列,如此一来,他们手上的记者证是一个什么证?“不从事舆论监督记者证”么?他们是否就此失去了做监督报道的资格?如果不监督,那养着这么一大群人干什么?

第二,从事舆论监督工作,本来是不适合对个人身份大肆张扬的,如今,提前公示了,那么,对接下来监督工作是不是就产生了一些额外影响?一旦他到某个地方去,一入驻酒店,不就暴露了吗?又或者,名单里的人,是不是也可以拿着这个名单作为尚方宝剑去吓一些单位了?

第三,在舆论监督之前,先监督舆论,这个顺序是不是还需要理一理?

说到底,记者证之所以成为问题,是因为“持证”已经渐渐偏离了本意。
一些持证的人,并不真正做新闻;
一些真正做新闻的人,还没有持证;
一些真正做新闻又持证的人,这些年来又纷纷离去。
有时,这种对比会在一件事里集中体现。
举个例子,2015年,当时我在无界新闻担任主编,我们两位记者写了一篇稿件《卓达新材百亿融资术:30%高息吸引40万人》,之后,我们拒绝了卓达集团的公关,不删稿。当时,有一位曾在央媒工作的“高参”就给卓达老板杨卓舒出了一个点子:到主管部门举报两位记者没有记者证。他钻的是一个什么空子呢?根据当时记者证申领流程,一个员工必须在新闻机构正式工作一年之后才能申领,而他注意到,我们当时整个无界也才刚刚组建不到一年,根本不可能具备这种时间条件(我们一般操作是持介绍信暂替)。
这个举报伎俩比较小器,用在堂堂正正的编辑部上并不会有什么作用。卓达公关不成、举报不成,恼羞成怒,先是派黑恶人士骚扰,然后又直接围攻我们在北京朝阳门的办公室,那一天恰好还是我生日,把我们大门撞破了,找了几十人把我们办公室也占领了。



占领事件一周后的小插曲,两个卓达有关人士到会议室里要表演脱衣撞墙。如今想来,颇为戏剧。图里有一个是我。
有意思的是,在我们被占领并向媒体同行求援之后,在卓达老板杨卓舒发布自己是“万亿企业”“业务超过中国贸易总额”这种逆天言论之后,2015年12月12日,中国媒体界出现一大奇观:15名来自首都各大媒体的记者代表,前往卓达“现场考察”,为卓达站台。在公开的宣传中,这些记者“赞赏卓达为房地产行业发展提供有利方向”。某央媒一位总监说:“卓达正在下一盘很大的棋”,他“将担负起媒体责任进行广泛传播”。

我惊讶于他们的无所顾忌,他们甚至发布了一组图片上网:



更早之前的一批,卓达一次活动就有200名记者为之站台。何苦来哉?
同样有意思的是,一度成为河北首富的杨卓舒,曾经在河北日报发行处工作,他是靠报社广告起家的,他是否曾持有记者证?我还没有考证过,但有关他的宣传说,杨总有近500万字著作问世:《论知识经济》《企业家:现代社会之魂》《在理想主义旗帜下集合》《论英雄》……覆盖民族与历史、思想与文化、制度与国力等众多领域。杨总写作的产量,已经不能用一般记者的标准衡量。
三年后,2019年5月18日,杨卓舒父子投案。他们自首的问题就是无界新闻当时披露的问题。2022年11月,河北12个地方法院对卓达集团及杨卓舒、杨汗青父子等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系列案件一审宣判,7名主犯分别判处有期徒刑九年六个月至四年不等。
我们要说的是这三年。三年时间很长,如果,当时那一大批持证记者不是为卓达站台,而是加入到我们两位并未持证的记者对卓达的监督报道接力中来,那么,卓达的问题是不是早三年得以解决?几十万人的损失是不是可以挽回?
什么是代价?这就是代价。
我知道,今天写出这些话,至少那些曾与卓达往来并有利益关系的几百媒体人,尤其是持证的,心里恐怕是对我暗暗忌恨上了。 忌恨就忌恨吧,反正有些人,总是忌来忌去、恨来恨去,不是忌恨这个,就是忌恨那个。忌恨我,总比忌恨别人好一点。
作品,第一位的永远是作品。没有真正的作品,证件再多、名片再长、文字垃圾堆积得再高,又能如何?读者真诚的肯定千金难买。收那卓达集团那几个红包,却失了精气神,丢了骨头,划得来么?好看么?
记者节之所以定在11月8日,是因为这是范长江1937年在上海发起“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学会”的日期,范长江以《中国的西北角》闻名于世,当他走遍西北时,还没有这个学会,他是靠作品,而不是靠证件立身的。
重要的不是持证,而是持证或不持证的人在说一些什么。真正的新闻人,一定是说真话,说人话的。不报道真正的新闻,持有记者证再久,也是假记者;牌子挂得再大再高,也是假媒体。
今天早上,朋友圈里有各路媒体发表的记者社论,略看了几篇,兴味索然,很为他们感到可惜,大多是无病呻吟隔靴搔痒。该说的不敢说,想说的说不出来,事没干啥,动静却挺大。有一家媒体还写上大标题——“记者节我们不放假”。这种表现努力工作的热情,当然是正确的,但真正的记者怎么可能是用八小时工作制打卡上下班来衡量?我只觉得荒谬。与其天天喊口号画大饼,不如给同事们发一个红包,实实在在。
再进一步,多琢磨琢磨怎么提升记者同事们的工资职称和待遇,多思索思索怎么让大家尽量畅所欲言如何保障安全,多想想如何不虚耗才华不埋没作品……否则,几万人几万人地走,这种趋势继续下去,且不说社会隐形损失有多大,眼前这些人将来恐怕也要成“白头宫女”了。岂不悲哉?
那场景一定会看得心疼吧。

20231108呦呦鹿鸣

来源: 呦呦鹿鸣(公众号)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Qo9_jhyY7awdwOvt05Ew5Q
编辑:秦克峰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