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楼主: adm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闻语言的语用案例

[复制链接]
511#
发表于 2015-8-24 16:31:00 | 只看该作者
【NEWS网编训练营】你是我的眼!网络新闻标题编写技术贴!制作角度体现你的水平?


                                    网络新闻标题编写小技巧
  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随着新浪、搜狐、网易、新华网、人民网等国内重要网站的崛起,网络新闻开始越来越多地影响到人们的生活。
  网络传媒的虚拟性,网络容量的无限性,致使大量的新闻信息通过互联网爆炸式地呈现在人们面前。在大量新闻信息中,网民如何找到自己关心的新闻和信息,网络编辑如何使自己编辑的新闻和信息吸引网民的“眼球”,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网络编辑的标题制作水平。
  闻标题是“报纸的眼睛”。打开报纸,最先映入读者眼帘并吸引读者关注的,是新闻标题。读者读报,首先也是先读标题而后再选择读新闻内容的。
  由于报纸新闻是“题文并存”,只要将报纸标题通过字号的选择,大小的变化,字体的风格略加变化,再加上不同新闻在报纸版面上的位置安排,读者会很容易区分出新闻的重要性与主次关系,选择性地进行浏览阅读。
  此外,报纸新闻还可以通过引题的引导,正题的渲染,副题的补充,虚实的变化,便可把一篇新闻报道做得有声有色,引起读者的兴趣。
  但网络新闻与报纸新闻不同,网络新闻由于追求新闻信息内容的海量丰富,发布速度的快捷,不可能像报纸新闻编辑那样有较充裕的时间,制作新闻标题仔细斟酌,网络新闻特点恰恰又要求网络编辑在最短时间内,对大量的新闻稿件进行筛选,对新闻主要内容进行最准确的理解把握,并制作出最吸引人的标题,吸引网民去关注阅读。
  因此,正确理解新闻内容,把握网络新闻标题的制作角度,是做好网络新闻编辑工作的主要素质之一。

了解受众 选好角度
  网络传媒是互联网技术与传统传媒相结合的产物,具有很强的市场化色彩。作为其主要产品的网络新闻,也必然带有商品化共同特征,即它必须满足某些人对新闻信息的阅读需求,
  也就是说,一个网络编辑在网上媒体中选择一篇新闻稿件进行编辑时,除了要关注其是否具备新闻主要特征外,更要关注这篇稿件在自己的频道版块所服务的网民中,是否具有“市场”,它的卖点是什么?然后才能根据这个新闻的卖点,制作相应新闻标题,对新闻内容进行“广而告之”地推销。
  选择一个好的新闻稿件,制作出吸引眼球的新闻标题,仅靠了解网络新闻的受众心理需求还不够,还需要网络编辑学会思考,而且要思考得与众不同。
  只有思考角度独特,才能从看似平淡的新闻稿件中提炼出精彩标题来,吸引网民的注意力。
  下面是2005年11月28日国内六大新闻网站对伊拉克特别法庭二审萨达姆新闻报道的稿件,虽是报道同一条新闻内容,但标题的制作却明显不同,从中不难看出各大网站新闻制作的特点与水平。
  新华网:二审萨达姆/美前司法部长保萨/英报十疑
  人民网:萨达姆第二次受审判
  新 浪:萨达姆二次受审/带铐入庭/怒斥法官
  搜 狐:萨达姆开始第二次受审 美讨论其无罪可能
  网 易:萨达姆今日第二次庭审 美正讨论其被判无罪可能性
  TOM: 伊特别法庭休庭 12-5再审萨达姆
  上面六大网站制作的标题可谓各有特色
:新华网重在报道二审萨达姆时,伊美官方与美国前高官和英国媒体对老萨的不同态度,前者对老萨要定罪,欲加之罪,何患无词?后者对老萨的所受待遇鸣不平,要为其讨“公道”;
  人民网对新闻标题进行简单处理,重在二审事件本身报道;新浪网偏重于萨达姆二审出庭时的神态、所处的“待遇”披露与细节描述;搜狐、网易则重点关注美国讨论对老萨审判结果的可能性;TOM网倾向对三审时间的报道。
  六大新闻网站报道同一国际新闻,而网络编辑关注角度却迥异。如果从新闻标题制作技巧来衡量,就会发现新华网与新浪网对这则新闻的处理比较有特色,鲜活又形象,比其它四家网站网络编辑处理得更容易吸引网民的眼球。
  新华网的标题看似平淡,实则很具有讽刺意味:美英两国在攻打伊拉克前,政府和媒体都有一种“老萨不除不快”的气势,而如今把萨达姆推上法庭后,美国前司法高官却为老萨出庭辩护,英报则质疑对老萨关押期间等各方面的合法性,前前后后的变化可谓十分具有戏剧性;
  而新浪网关注的焦点是把老萨做总统时的飞扬跋扈与做阶下囚时“不屈不挠”进行对比,使人很容易产生一种“窃国者侯,窃钩者诛”的人生感叹,赞叹老萨虽做了美国“阶下囚”,但民族气节不减的英雄气慨。
  这些隐藏在新闻标题后的丰富的内容,无论如何,从其它四家网站新闻标题中是解读不出来的。
  由此可见,不同的网络新闻标题虽然字数相当,报道内容相同,但因为网络编辑审视新闻的角度不同,对网民心理需求认识的把握不同,对新闻事件前因后果的联想程度不同,制作出的标题生动性与形象性也就有了巨大差别。

避虚就实 有的放矢
  目前网络媒体播发的文字新闻大都来自报纸等传统媒体,为了争抢新闻发布时间,许多网络编辑往往稍对标题进行一下修改便发布出来,这就很容易形成网络标题制作的报纸化,即虚实不分,以虚代实,而不去按网络新闻的特殊规律进行标题制作,难以形成网络新闻独有的魅力。
  下面具体结合近期《威海日报》发表的部分新闻稿件,简要谈一谈报纸新闻标题与网络新闻标题在制作上的差异。
  1.《环翠区上市公司资源培植迈出新步伐》(2005年11月28日《威海日报》第二版)
  这是一个典型的党报类型的新闻标题。它通过报道环翠区草庙子镇的威海金泓高分子有限公司成立,来间接反映环翠区政府对乡镇企业进行优势资产重组,培植当地上市公司资源的新闻事实。标题立意高,以小看大,十分符合日报类新闻。
  而如果将这个新闻标题不做任何改动,直接搬到网上,虽然省事,但可能会让许多网民看了标题后不知所云。
  在这篇报道中,上市公司资源培植是“虚”,威海金泓高分子公司成立、优势资产重组是“实”,我们改成虚实结合的网络新闻标题,使网民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清楚了解这篇新闻稿件在报道什么:
  《环翠区培植上市资源 金泓公司重组优势资产》
  这样一来,网民从网络新闻标题中便可得到更多的具体新闻信息,吸引那些关心乡镇企业发展和资产重组,上市公司资源培植的人去浏览这篇新闻稿件。
  2.引题 :10位产业集群问题专家和知名企业家汇聚文登
  主题:为文登产业集群发展建言献策(2005年11月28日《威海日报》第二版)
  这篇新闻稿件报纸标题采用了引题与主题相结合的方式,报道10位国内专家和知名企业家汇聚文登,为文登产业集群发展建言献策的新闻事实,仅报纸标题来看,是实中有虚,虚中有实,是一个虚实结合的标题形式,很有党报标题的韵味,也比较大气。
  但改成网民喜欢看的网络新闻标题,最好是避开标题中“虚”的成分(即建言献策),以实实在在的新闻事实来制作网络标题:
  《国内专家“会诊”文登产业群 建议重点扶持30家优势企业》
  这里之所以没有用建言献策,是因为“建言献策”四个字“虚”的成分太大,是所有专家观点的高度概括。网民是没有时间和兴趣去了解每一位专家到底“建何言,献何策”的。
  如果把“重点扶持30家企业”突显出来,就会引起不少人的兴趣 :即究竟哪30家企业会得到文登市政府的重点扶持。
  因为重点一扶持,就会得到贷款、减免税等许多优惠政策,这才是网民或企业家们真正关心的。尽管新闻稿件中没有提到文登市政府是否会接受专家建议,重点扶持哪30家企业,但会引起一些网民继续了解的兴趣。

化整为零 美化版面
  网络空间虽无限大,但网络新闻与报纸新闻一样,也十分讲究网络页面的紧凑性与完整性,提高页面的利用效率。
  报纸新闻要求在相同单位面积内,表现尽可能多的新闻信息,网络新闻也不例外,特别是在网络首页新闻栏目空间有限的情况下,如何通过网络新闻标题的制作,最大限度地发布更多的新闻内容,这就需要网络编辑在文字上有较深厚的功底。
  因为一个标题最少可能会用四个字表达,也可能会用五、六……不同字数表达,然后用这些标题组成一行,既节约页面空间,显示更多的新闻内容,又起到美化版面的效果。
  每个网络标题又要求尽可能准确地表达出主要新闻内容。这就需要网络编辑在标题制作上学会“化整为零”来解决。
  “化整为零”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不同的短标题分别表达不同的新闻内容,二是短标题表达同一新闻内容的不同方面,但不管是哪一种方式,都必须要求网络编辑对新闻内容有一个独特的把握,这样才能把最精彩的新闻内容用版面所要求的字数完美地表达出来。这一点与报纸标题字数可多可少的“无限制”有着明显的区别。
  下面是新华网2005年11月29日网站首页新闻栏目对有关公务员考试的两篇报道:
  一是:《考公务员限制条件起争议》
  二是:《 如何提高公平性》
  这是一个典型的双题类型,即由两篇新闻报道的两个标题组成单行题。《考公务员限制条件起争议》的文内标题是:《公务员招考:限制条件引发争议》;而《
如何提高公平性》的文内标题是:《观点碰撞:关于提高公务员招考公平性的辩论》。
  这两个首页新闻栏目的标题与文内标题有明显的不同,标题字数虽减少了一半,但把最主要新闻事实表述了出来。在这里,两个标题的处理方式是不一样的,前一个标题通过“字词对换”(即“引发”=“起”),原题是14个字,而新题是11个字,删掉了3个字,但意思没有根本的改变。
  后一个标题做得更绝,用一个“如何”两字,改变了“关于……”的句式,换来了13个字的空间,使首页的标题更简练清楚,既节省了页面空间,又丰富了报道内容,真是“一字值千金”。
  再如近期热点新闻——中国女子在马来西亚受辱一事,被媒体炒得十分火爆,不少的网络媒体对这个新闻处理时都采用的“一行双题”的处理方式。
  再以新华网首页新闻标题为例:《马首相亲自查我女子受辱案》和《恶警仍上班》,而两则新闻的文内标题是:《马来西亚首相亲自调查“中国女子受辱”案》和《32名中国女子在大马惨遭虐待
恶警仍在上班》
  前则首页新闻标题与文内标题相比,改动不大,仅少了7个字,将马来西亚缩成“马”,将中国改为“我”;后则新闻首页标题与文内标题相比,改动较大,重点放在恶警上班,表达中国媒体对马来西亚政府处理此事的不满。两题共节省了21个字,但主要新闻事实表达清楚完整,重点突出,态度明确。
  与报纸新闻一样,网络新闻作为一种新的新闻形式,如何将标题制作得更加准确、生动,富有感染力,吸引网民,也是一门新的学问,这需要网络同行平时工作中多用心体会,认真总结。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4ODQ2OTAyNw==&mid=208063263&idx=7&sn=013db4ec3839c764445d95406354e2b5&scene=5&srcid=0j9w06ILDCo7Vl9lPbIl#rd


512#
 楼主| 发表于 2015-8-25 16:59:13 | 只看该作者
【案例】“落地”,啥意思?
行业语?


513#
 楼主| 发表于 2015-8-27 15:33:54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514#
 楼主| 发表于 2015-9-1 15:06:06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一车贩子相亲,见面女的就问:有房有车嘛?存款多少?去哪里度蜜月?车贩子专注的看着姑娘:脸上抛光打蜡,眼睛加装LED,眼皮贴了挡雨板,头发是改色漆,脖子里一圈腻子粉,身材也不是轿跑的性感,就一国产SUV,大腿粗的不是原车胎了,皮肤就像过钣金漆,车贩子摇摇头,喊道:姑娘,没有原版原漆不要和我谈精品车的价!

http://www.haha.mx/joke/1929554
515#
 楼主| 发表于 2015-9-4 11:40:29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你看懂阅兵了吗?
      北京阅兵后,美国立刻开会研究。
间谍:他们说裁军30万。
奥巴马:很好。
间谍:他们说永远不称霸。
奥巴马:很好。
间谍:他们说和平万岁。
奥巴马:很好。
间谍:最后,他们放了鸽子。
奥巴马:……
516#
 楼主| 发表于 2015-9-6 16:32:34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如果是现在,全球各大媒体怎样报道“鸿门宴”?

2015-03-25 马伯庸 干部阅读内参


涨点知识:什么是“华尔街新闻体”、“金字塔体”、“新华体”

文丨马伯庸

华尔街新闻体的写作原则是“由小及大”、“窥叶知秋”,结构上,开头从非常个人的视角切入,再从这个小细节推展开来,逐渐论及全局,最后还要勾连回开头,一般用于深度报道。这种写法更显人情味。倒金字塔体则正好相反,讲究”言简意赅“、”由重及轻“,开头说最核心的新闻点,然后说次重要的新闻点,然后是支持核心的材料和证据,最后是补充性材料,叙述多,议论少,时效性强,一般用于突发报道。

倒金字塔体最早出现于南北战争时候,战地记者们为了抢先发回报道,用这种方式一段一段在电报局里拍发,先发核心信息,再慢慢把事情说清楚(顺便说一句,有的记者为了不让别人抢到头条,发完正经报道以后,还会继续拍发一些大部头的东西比如圣经来挤占电报机,让竞争对手发不出去。《神秘岛》里的吉丁史佩莱就干过这种事。)真正把这个体系发扬光大的契机,是林肯遇刺,美联社最先发了一条新闻:今晚总统在剧场遇刺,身受重伤,一共才12个单词。这个记录后来在1945年被打破,还是美联社的新闻:”罗斯福总统今日突逝“,6个单词。

新华体,这个和我们高中写议论文的结构是类似的,开头高屋建瓴,然后夹叙夹议,论点+论述+论据+名人名言+论述+论点,最后概括成数个排比句,进一步拔高主题。优点是磅礴大气,蛊……呃,鼓舞人心,看完以后让人热血沸腾。缺点是容易腻。

关于写作理论,其他答案说得很充分了,我来举个具体例子吧。

鉴于当前的大好形势,让我来举一个古代的例子好了:假如我们要写一则鸿门宴的新闻报道,该怎么写呢?

倒金字塔体:

标题:刘邦出席宴会时险遭刺杀

(汉元年十二月,法通社灞上电)

刘邦在项羽举办的鸿门宴会上险遭刺杀,已返回灞上军营。(开头开宗明义,直接把新闻最核心的点出。)

此次宴会旨在解决项羽与刘邦关于关中占领问题的争端。在宴会期间,项羽的堂弟项庄要求舞剑助兴,借此靠近刘邦,但被及时阻止。(杀手身份、行刺手段以及结果,属于次要新闻点)

刺杀事件发生后,刘邦很快离开席位,宣称去上厕所,但他没有再次出现在宴会场合,而是与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等四人经郦山、芷阳小道返回灞上军营。(针对”返回军营“做进一步解说,至此鸿门宴的核心新闻已经报道完整。)

据信,阻止项庄刺杀的人,是项羽的叔父项伯。他当时也同时起身舞剑,阻挡住了项庄。项庄被迫退后,但宴会并未因此而中断。(针对刺杀一词做详细解释,解释为什么是“险遭”。)

刘邦离开以后,他的幕僚张良向项羽和范增做出了解释,声明刘邦已经喝醉,并进献了白璧一双、玉斗一双表达歉意。(对刘邦如何离开鸿门的详细解释。至此,对核心新闻的细节补充也完整了。)

有宴会出席者指出,在此刺杀事件发生前,项羽的重要幕僚范增曾数次举起自己的玉玦。在宴会结束后,他还用剑将张良进献的玉斗击碎。(补充性材料。)

目前鸿门和灞上的军队没有异动,但据信刘邦的左司马曹无伤已被处决。(事件发生后的后续动向,不分析,只罗列事实。)

在刺杀事件发生后不久,刘邦的一名部属樊哙曾闯入宴会现场,痛斥项羽。但项羽赞扬了樊哙的举动,并赏赐他一块生猪肉。樊哙未经烹煮即行食用。如果没有他的出现,刘邦的事业恐怕会遭遇失败。刘邦离开时,他也随之护送离开。(对宴会细节的描述,但这条信息与核心信息关联少,重要性比较低,所以放在后面说)

唯一仍留在现场的张良和项伯关系良好,曾经救过后者的性命,两人来往十分密切。(这里仍在罗列事实,但记者已经通过事实罗列在表达自己的观点。)


华尔街日报体:

标题:鸿门宴,一次几乎爆发的政治危机

(汉元年十二月,墨通社灞上电)

樊哙闯进鸿门宴会的时候,他的双手紧握着短剑和盾牌,头发直竖,眼角几乎要裂开。守门的持戟卫士试图要阻止他,但失败了。这位年轻时在沛县从事狗类屠宰业的的平民,此时正面对着天下最有权势的贵族项羽,高声发出严厉的指责。整个宴会现场鸦雀无声。(开头从小人物的视角切入,设置悬疑。)

樊哙本来是在门口担任警卫工作,没有资格出席。但他突然收到同僚张良的提醒,自己的主君沛公在鸿门宴会上差点遭遇了一次刺杀,而刺杀者项庄显然得到了项羽的默许。他情急之下不顾自己的低微身份,未经许可闯入宴会,试图履行自己的职责。樊哙和所有沛公幕僚都很清楚,这次危机并不只是沛公一个人的危机,而是樊哙、张良这些部属乃至整支沛军的危机。如果任由项羽阵营充满敌意的态度发酵,将会对天下局势产生不可逆转的深刻影响。(从樊哙个人的遭遇过渡到政治层面的危机)

在这次宴会不到一个月之前,反秦联军在关中取得了一次辉煌的胜利。刘邦军团攻克函谷关,占领了秦的首都咸阳。但这次胜利引起了项羽的不满。他当时刚刚打破秦军对赵国的围困,却被告知刘邦已经进入关中。项羽认为自己受到了侮辱。在此前的一次政治会议上,楚怀王与将领们约定,先入关中者为王——这被认为是项、刘之间发生争执的重要动机之一。“我兄长对刘邦的这一无耻举动非常愤怒,这个卑贱的小官吏窃取了不属于他的贵族荣誉。”项羽的堂弟项庄说,后来正是他主导了鸿门宴上的刺杀。

刘邦的左司马曹无伤向项羽写信,指称刘邦试图在关中称王,这成为激怒项羽的最直接因素。这次政治纠纷随即演变成了军事摩擦。项羽调动了四十万军队驻屯在鸿门,而刘邦的军队数量只有十万。虽然两军暂时并非发生冲突,但局势一触即发。刘邦阵营的一位军事观察家郦食其表示:“如果两军开战,刘邦军队将没有任何胜算。” 但同时他也指出,这对于反秦的整体战略是个非常沉重的打击。项羽阵营也有人持同样的意见。“与其对军队实施打击,不如直接对刘邦采取必要手段。项王不能接受反秦联军失去十万名勇士,但他并不介意只失去一个厚颜无耻的同僚。” 范增如此说道。他是项羽的高级顾问,在决策圈拥有很大的影响力。

当然,并非每一个人都和范增持同样意见。项羽的叔父项伯利用和张良——后者是刘邦的军事顾问——的亲密私人关系,成功说服了项羽在鸿门召开一次会谈,以求尽快消弭双方的分歧。在发出的公开声明中,项羽表示愿意尽最大的诚意与刘邦当面沟通,并以已故将领项燕的名义起誓保证他的安全。刘邦很快做出了回应,说他将亲自前往鸿门赴宴,为自己之前鲁莽的军事行动道歉。

沛公的这一回应让爱好和平的人们如释重负,范增也是。

(这一部分从樊哙扩展到天下大局,简要概括了双方起冲突的大背景,然后又将视角缩小集中在鸿门,转到中心问题。要尽可能地直接引用多方发言,不要简单概括成“他们纷纷表示”,或者”大家都认为“,要细致到每一个人的立场表达,这些人一般都经过精心挑选,可以代表一个阶层或者一个团体的普遍意见,也可以当事人身份表达重要信息。)

在鸿门宴开始后,刘邦很快就发觉自己陷入了危机。据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侍者宣称,他清楚地看到范增先后三次举起玉玦,这应该是某种危险的暗示。但项羽并没有做出任何回应,显然他还没在现实利益和名誉之间做出任何抉择。范增很快找到项庄,项庄起身表示要临时增加一项娱乐活动。他舞剑助兴,并慢慢靠近刘邦。促成这次会谈的项伯这时也拿起剑来,借舞剑之名阻挡了项庄的攻势。“我当时没想那么多,和谈必须进行下去。何况如果沛公被杀的话,那么张良也会遭到连累,他是我最好的朋友。”项伯在事后如此表示。

舞剑结束以后,刘邦安然无恙地留在自己座位上,暂时。张良认为危机仍旧没有解除,他立刻通知再守护在门外的樊哙。樊哙采取了非同寻常的做法,他直接闯进宴会大厅,斥责项羽背离贵族道义。项羽面对斥责显得很愧疚,他赏赐了生猪肉和酒给樊哙,并称赞他是勇者。樊哙趁机再度阐明刘邦的立场:我方无意占据咸阳,更无意称王。目前的军事调动,只是一种保护性的临时占领,可以随时解除。”这是一个最鲁莽的人做出的最明智的举动。“ 张良事后评价。

数刻之后,刘邦起身去厕所,他再也没有回来过。据信,刘邦是在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等四人的护送下,经郦山、芷阳小道返回灞上军营。而张良确信刘邦离开之后,才向项羽表示刘邦喝醉了,已经早早返回,并进献了白璧一双、玉斗一双表达歉意。耐人寻味的是,项羽居然收下了这件礼品。范增是如此地失望,以至于拔出剑将玉斗砸碎。“啊,真是一个缺乏头脑的蠢货。将来夺取天下的,必然是沛公。”有人听到范增言辞激烈地批评道。

刘邦回到灞上的第一件事,就是处决了曹无伤。处决是在一个深夜进行的,没有棺材,也没有墓地。

(叙述新闻核心事件,多人物,多视角,按时间顺序。)

鸿门宴结束后,刘邦履行了自己的承诺,将军队撤出了关中,避免了一次惨痛的失败。项羽立刻占领了咸阳,并指使军队进行了数次劫掠。项羽错失了一次打击潜在竞争对手的机会,但他至少如愿以偿地得到了咸阳。刘邦虽然被迫撤离,但至少保住了有生力量和良好的声望。在秦朝灭亡后的政治版图中,他仍旧可以发挥显著作用。

当然,刘邦的占领并非一无所获。不只一名目击者报告,在刘邦军队撤离时,用几十辆大车运走了地图、政府档案等物资,这为这名野心勃勃的平民领主做了一个意味深长的注脚。”我们只是出于学术目的才搜集的,反正项羽将军没兴趣。”萧何断然否认了这个猜想。

樊哙在鸿门宴后的工作暂时没有任何变动,但在关键时刻的突出表现,让这位勇者的职业生涯一片光明。当被问起未来五年的职业规划时,这位勇者谦逊地引用了陈胜的一句话:“王侯将相宁有种。”

(做简单的总结和分析,并回到开头故事)


新华体

标题:沛公完成战略转移,项贼图谋破产

(汉元年十二月,儒通社灞上电)

严冬十二,关中灞上,野火燎原,意气风发。沛公在鸿门又一次成功挫败了野心家窃取反秦果实的图谋,率领军队胜利西上。

(开头先用套句抒情一二,然后定出一个基本调子,用宏大叙事勾勒出新闻主体的重大意义。注意细节,比如”又一次“,表明成功不是偶然的,是持续性的。)

东风吹,战鼓擂。六国人民反秦反暴政的运动正如火如荼地在神州大地进行着。在沛公的英明领导之下,大军率先开进关中,占领了暴秦首都咸阳,彻底打碎了绑在六国人民头上的枷锁。沛公心系人民安危,入关之后,立刻废除暴秦法律,只约法三章,让关中父老欢欣鼓舞,奔走相告。开心的笑颜,回到每个百姓的脸上,他们自发地打出横幅,编写歌谣,齐声称赞还是沛公的领导好。

(新华体最重要的特征是贾诩贾谊……呃,是夹叙夹议,即在描述新闻时,随时予以评论,或点明其历史意义,或宣扬其效果。)

然而,在这暴秦摇摇欲坠、全国即将解放的大好形势之时,总有一些野心家蠢蠢欲动,意图窃取反秦果实。旧贵族势力的代表人物项羽对沛公的成就非常惧怕,唯恐平民阶级的觉醒会危及到贵族统治。他突然率领大军攻打函谷关,进逼关中,想要扼杀平沛公。

根据此前达成的协议,先入关中者可以称王。项羽这一背信弃义的举动,让六国人民为之震惊,良知之士齐声叱责。关中军民纷纷向沛公请战,甚至有战士写下血书,流着泪激动地说:”沛公是我们的大救星,谁对他不利,谁就是百姓的敌人。“

其时暴秦余孽未平,战事未消。沛公审时度势,思虑再三,为了不影响全国反秦大业,决定暂时放下恩怨,与项羽进行谈判。项羽要求沛公只身前往鸿门参加宴会,反动势力代表范增公开叫嚣说:”他刘邦心虚根本不敢来“只等着沛公拒绝,就把开战的罪名扣在他的头上。

沛公置自身安危于度外,毅然决定只身前往。面对同事和部下的担心,沛公笑着说道:”项羽和范增一直要求我一个人去,说明他们心里是害怕的,外强中干。你们想,我刘邦一个人,就能把他们吓成这样子,说明这四十万大军,也没什么好怕的嘛。”

(新闻叙述以时间顺序为主,尽量不插叙,不倒叙,主体人物要始终保持正面,基调要昂扬。)

在鸿门宴上,范增施展出卑劣手段,安排了特务进行暗杀。沛公几次面临危险,却一直镇定自若, 谈笑风生,即使是敌人,也暗暗佩服他的大气。在张良、樊哙以及进步人士项伯的协助下,沛公义正词严地谴责了项羽的不义之举,让他哑口无言。沛公的大义凛然,始终主导着谈判的节奏。巨大的舆论压力,让范增等人不得不放弃了刺杀计划。沛公再次成功地阻止了敌人的阴谋,完成了谈判。

从鸿门宴返回以后,沛公首先揪出了隐藏在反秦队伍里的叛徒曹无伤,然后召集全体大会。在大会上沛公指出,当前全国斗争的核心,将从秦与六国义军的矛盾,转移到六国旧贵族与平民阶层之间的矛盾。这个矛盾十分尖锐,不可调和。考虑到旧贵族势力在一段时间内仍占有优势,沛公决定从大局出发,利用谈判所赢取的宝贵时间进行战略转移,不执着于一城一地的得失,大踏步地让出关中,跳到更广阔的天地里去。为此,必须要西上汉中,暂时接受汉中王这个称号。关中军民虽然不舍,但时间就是命令,理解了要执行,不理解也要执行,他们已在紧锣密鼓地做着相关准备。每一个人都深信,在沛公的带领下,迟早是要回到关中的。

沛公的举措,极大地震惊了敌人。项羽的狗头军师范增在得知沛公让出关中后,惶惶如丧家之犬。他向别人哀叹说:“项羽为人太过善良,不足为谋,我看这天下呐,早晚会落到刘季业手里。”

(叙述一定要有技巧,多用形容词、成语,部分细节可以适当避开或改动,紧紧围绕主题。)

这一次关中到汉中战略转移,以鸿门宴为转折点,将开启反秦运动的新篇章。鸿门宴是宣诏书,是烽燧台,是铁犁铧,它是项羽的催命符,是沛公的里程碑。旧贵族必将灭亡,新朝代必将兴起。让我们再次喊出反秦元勋陈胜的那句话吧: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结尾要铿锵有力,至少三联排比,然后提出一个押韵口号,总结宏大意义。)


下面再简单介绍几种高端大气上档次的写法


文丨蒋志高


《财富》体:

标题: LIU‘S LEFT

(要诀1:华尔街日报体是日报,标题要动态。《财富》是月刊,标题要静态,但有张力。什么?你不认识LIU是谁?你不是我们财富圈的买我们杂志干嘛?负分滚粗。)

●马伯庸(注意,通讯社不署名,这里必须署名,要让你的读者无比期待:这个死老头关注刘项十年了,这回他要放什么料?)

《财富体》开头:

鸿门宴开始后不久,刘邦很快就发觉自己陷入了危机。“范增先后三次举起玉玦。”他微笑着告诉我。(要诀2:CEO视角,一定要第一人称。记住:华尔街日报是给金融民工看的,《财富》是给CEO看的。最好用一句直接引语。一定不要写告诉本刊记者,要写告诉我。)
编辑批注:该死的,跟刘邦问清楚到底他妈的几分钟后发现,严禁用很快、不久这种词。

下一句一定要写清楚liu说这句话时是在什么场景。详细描述:穿了什么衣服,坐在什么材料做的的桌子旁,喝的什么品牌的酒。
(要诀三:《财富》特稿永远以在一个特殊场景回忆一个关键时刻开头,必须详细罗列该场景各种细节,品(zhuang)味(bi)你知道吗?品味。)


以下请根据上面提示,自行完成。

《哈佛商业评论》版

【标题】危机领导力:关键时刻的5E分析
要诀1:突出领导力 2、必须得有5个左右要素,三个代表什么的,都不好意思上这杂志。六个到顶,七个过于复杂,八荣八耻谁也记不住。

【作者】马伯庸(祥瑞国际工商学院御兔研究中心主任,著有Secret of Three Kingdoms)
要诀2:必须得国际;最好还有来自实业界的第二作者;如果书有中文译本最佳,必须得中信或者机械工业出版社。

【提要】本文通过对刘邦、项羽、小布什、傅成玉等全球156位政商领袖面临重大危机时领导力表现的问卷及面访调查,得出关键时刻影响领导力的5E模型。
本文发现,传统领导力理论忽略了屌丝的关键作用。同时,本文亦分析了事件发生时,中层对危机的的理解差异、响应速度决定了危机的烈度及广度。
要诀3:如果你不是杰克·韦尔奇,就老老实实去做问卷调查;必须建立模型;必须指出传统理论缺陷;必须有前瞻性。
http://mp.weixin.qq.com/s?__biz= ... Nfas4PfGWqfUvclsTUS
517#
 楼主| 发表于 2015-10-1 09:46:59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盛世过眼录》二则

2015-09-30 沈阿瑟 沈阿瑟

《盛世过眼录》二则

文/沈阿瑟

自序:余,东吴野人也。生亦有幸,逢此煌煌盛世。所闻既多,偶有所录,积寸累铢,竟亦成篇。略奉之,勿哂。

之一:念斌案

念斌者,红朝二十八年生,闽地平潭人也。斌僦居市中,苦营小肆,谋升斗焉。村妇丁云虾者,比邻僦屋,亦负贩为业。
面瘫五年(2006),夏七月夜,啖食已,云虾两儿,皆垂髫也,腹疾,喙吐白沫,寻毙。有司来,验之,食中有鼠药。衙役翁其锋者,案之,上峰日逼之,嘱“五日当破案”云。翁氏无计,遂诬念斌,言斌有怨于丁家,投鼠药于壶中,仇杀之。
然斌不服。挞楚久之,终诬服。一鞫过堂,斌反其词,言所以诬服者,不堪鞭楚也。福州中庭置不问,断狱斌死。如是者四,咸依律处死,秋后问斩。
讼师张燕生、斯伟江者,皆时之名师也。披览牒卷,觉疑深重。遂据理力辩,直陈于庭,死磕数载。不远三年(2014),斌冤终得白。
吾友游精佑兄,闽中名士也,斌冤得雪,亦有力焉。


之二:范木根

苏南姑苏邑,红朝迩来多恶吏,庶民苦其暴政者,久矣。
邑中范氏,讳木根,有茅屋三楹,有司与范争地,欲徙其宅,木根怨其偿廉,不肯。恶吏衔之,阴使市井无赖之徒,屡犯其屋,或毁其牖,或盗其羊。木根苦忍之,然终不为屈。
葵巳(2013)冬,邑宰怒曰:“小民范木根,刁竖也,孰可制之?”有家奴柳明者,膝行而前,曰:“大王勿忧,仆愿往。制木根,若囊中探一丸,倘齑粉之,亦细事耳!”遂集爪牙五六人,执竹鞭,挈铁杵,趣木根宅。排扉入,见木根,未及言,鞭杵殴击之。范妻闻喧出,以身却之,被创,臂几断。木根大怒,急出袖中利刃,刺柳喉,毙焉。牙将胡玉龙,跃起,搏木根,木根横刀,又宰之。
阿瑟曰:江南姑苏,素丰饶,民多儒雅,知礼节。范氏何暴戾至此耶?苛政也!邓氏中兴以来,国朝恶吏辈出,视生民为蔻仇,侵渔不止,恶盈四海。若此以往,则民怨四起,刀客辈出,社稷之覆,亦指日可待矣。宜不戒哉?!

2015年9月30日于浙江海宁

http://mp.weixin.qq.com/s?__biz= ... L4P9bhxCAJvFn2enBNW
518#
 楼主| 发表于 2015-10-3 12:11:42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方流芳
回复@Anarchist-M:上世纪90年代就盛行研究生称导师为“老板”,张者小说《桃李》的主人翁就是以京城某大学法学院(可排除中政大)”老板“为原型(O网页链接),博导又是律所合伙人,又揽了不少项目,研究生跟着沾光,出于钦佩而称之“老板“。

@方流芳
“老板”一词来自英文BOSS,后者又来自荷兰语Baas,指管理苦力和奴隶的监工、师傅。中国人最初把东印度公司的商船押运员(supercargo)称“大班”,老板恐怕是就此演化而来的洋泾浜语。如今,与中文“小姐”一样,BOSS在英文里也带有越来越多的贬义,如:好色、贪婪和自以为是的蠢货。

今天 08:40 来自 微博 weibo.com



今天 11:03 来自 微博 weibo.com

519#
 楼主| 发表于 2015-10-6 08:50:19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刘黎平:屠呦呦传

屠呦呦,女药师也,宁波人,庚午年(1930)生,兄妹五,其名或自《诗经》,有句曰“呦呦鹿鸣,食野之蒿”,其终生遂与蒿为缘。


屠药师长成,美而慧,入京师修药学,无所闻名。己酉年(1969),交趾战酣,安南战士死疟疾者众,虐疾能耐药,军医束手而已。

安南乃北求药,时吾国亦纷纷,药师中长者皆废,少壮则不识药理。乃组“523”,研秘方,屠药师为主持。



药师与其徒属力研久之,罔效,乃阅古籍,至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知葛真人以青蒿为汁,能制虐。



屠药师悟,提纯青蒿,初则粗提,后以乙醚为介,得青蒿素,制虐,施于病患,无不效。



壬子年(1972),药师宣其方,天下始知此药。其时,吾国不知专利为何物,故利虽及众生,然名不及屠药师与其众属。


后六年,吾国始纳为专利,然署名乃众徒,孰为专利主,茫然哉。

其药行于天下,然争扰者众。癸丑年(1973),云南得黄蒿素,山东得黄花蒿素,皆曰青蒿素。其效胜前,滇与鲁皆曰:吾省所炼药,其法有异,非屠药师之方也。


有识者曰:非屠氏药不及滇、鲁也,乃材有异也,屠氏炼药于北,北材不如南材,故前后参差。若曰专利,则归屠氏。



药师院有尊上者,曰饶毅,饶药师曰:屠氏尝匿药材与方,秘之,不示于吾辈,焉知真伪。然,以近岁见在论文言,其专利属屠药师,无疑也。



又有药师曰钟裕容,提纯第一人也,其在屠氏组,故专利归之亦可。


屠药师为人,强梁者也,不言功,亦不言他人功。甲申年(2004年),暹逻国以美刀五万奖屠氏组,众皆曰:以其半与酉阳某学堂。屠药师曰:可,然得以吾名。乃不果。



辛卯年(2011),获拉斯克奖,天下曰:屠药师去诺贝尔奖近矣。



屠药师曰:非吾之功也,乃吾国与众人之力也。



然众人之惑不已,或曰:此药乃以国之力,众人之力成之,屠氏独揽,非宜哉。拉斯克组委则曰:此奖,非奖众人之力,乃奖屠药师初时之见也。



屠药师得奖,言不及奖,兢兢如初,或问之,则答曰:吾岂有言,所言者,在吾文章。


乙未年(2015年),十一长假,国人纷纷往东瀛问鼎镬,东京人满,吾国义士惑之,又粤南风起,拔木,伤者众。上下惶然间,十月五日,冰雪国传好音:屠药师得诺奖矣。



九州皆振奋。



太史刘曰:



屠药师获诺奖事,虽有疑,然于中华,喜多于忧也。


国之起,GDP乃一指标,诺奖亦一指标也。凡强国,得诺奖亦多,曰美、曰俄、曰英法德日,皆得奖多而国强也。



吾国前岁管公莫言问鼎,然文学少公论,多随意,故其力不如科学奖;今又获科学奖,则证吾国渐强于力也。吾国不愁商贾,但愁科研,李公走,诺奖至,岂偶然哉?



或曰:此不过西方欲顾我,赐之以全脸面。此言又非,他人欲与我脸面,我得先有脸面,不然,欲与脸面而不得。彼贴金于我,我亦得先有贴金之质。


又,药在吾国,有中西之分,争之若仇寇。吾同学圈修医药者众,闲时蔼然为友,每至中西医,则操戈而向,不能容于言语间,至有退群拉黑者。



然屠药师得方于吾国古籍,吾国之医,亦非谬哉。医理一事,纯科学也,救人也,能济世人,无分中西,夫科学者,以实效为尊,不得以妄执为念,宜哉。诺奖委员之尊上,以奖与吾国古方,有用意乎?



http://mp.weixin.qq.com/s?__biz= ... 5JE6CpxH0eeR9nb9cNn
520#
 楼主| 发表于 2015-10-16 18:34:33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古时候打劫是这样的:“此山是我开, 此树是我栽。要想从此过, 留下买路财!” 这语言多么粗鲁野蛮! 经过上千年的文明洗礼,到了现代社会,语言变得文明贴心: “前方500米收费站,请减速慢行,停车请领卡,请缴费,谢谢合作! 祝您出行平安……” 多么的文明有礼貌啊!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