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楼主: adm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报纸研究案例集锦

[复制链接]
501#
发表于 2019-7-15 22:14:11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这两张报纸本月初停刊

6月26日,微信公众号“四川邮政”发表题为《35度春秋|《四川通信报》停刊,挥挥手,不说再见》的文章称,《四川通信报》将于2019年7月1日起停刊。文章全文如下:
停刊公告
《四川通信报》将于2019年7月1日起停刊。已订阅了2019年下半年报纸的读者,请持订阅收据原件前往邮政订阅网点办理退订手续。由此带来的不便,敬请广大读者谅解。
咨询电话:028-86166733
028-86166421   
特此公告。
《四川通信报》编辑部
2019年6月26日
亲爱的读者:
这是我们最后一次与您相见
出完这期报纸
《四川通信报》正式停刊
退出“江湖”!
从此以后
《四川通信报》也许会留下一段“传说”

1984年5月1日,一张由四川省邮电管理局主办的行业报——《四川邮电报》诞生了,从呱呱坠地、牙牙学语,到蹒跚学步,再到闲庭信步……
35度春秋,421个月,2338期新闻纸,从四开小报,到对开大报;从邮电行业报,到邮政企业报;从《四川邮电报》到《四川通信报》,伴随着四川邮电、邮政改革的脚步,一路走来——
我们见证了: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四川邮电业艰难起步时“通信基本靠吼”“投递基本靠走”的窘境。
我们记录了:
始于九十年代初期,延续十余年的四川邮电业如火如荼大建设、大发展的壮丽画卷——
电话:交换,从人工转接到步进制自动交换机(以机械动作代替人工交换的接线动作),再到程控交换机、数字交换。
传输,从明线到微波、卫星,再到光纤。
用户终端,从摇把子,到转盘拨号,再到按键电话机,从有线到无线——BB机、小灵通、大哥大……你方唱罢我登台,各领风骚三五年。
邮政业务:从函包汇发四大传统业务,到进军银行、保险、证券、电商、快递、文传等领域,转型路上百年邮政老树发新枝。
改革路上,我们留下了:
邮电分营,邮政政企分离,邮政公司化运营,邮储银行、速递物流、中邮保险、中邮证券的诞生和成长的印记。
风雨兼程,我们记下了:
5·12汶川特大地震中,四川邮政人临危不乱、自强不息,大灾面前挺起不屈的脊梁和来自全国邮政大家庭的一只只温暖的“援手”。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聚焦一线员工,挖典型,树标兵,我们传递着满满的正能量:
王顺友,大凉山马班邮路一位普普通通的乡邮员,“一个人,一条路,一匹马”从凉山彝族自治州木里县走上了万国邮联的讲台。
其美多吉,雪线邮路上一位普普通通的邮车驾驶员,“三十忠诚风与雪,万里邮路云和月”,从川藏第一险的雀儿山上走来,走进了中宣部时代楷模发布厅,登上了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颁奖典礼的舞台,被誉为“雪线邮路的幸福使者”。

为了一份新闻情怀,我们坚守了35个春秋,从黑发到白首,一位位青年茁壮成长,一代代新闻人退出舞台。
在有您相伴的岁月里,您期待的眼神,就是支撑着我们前行的最大动力。
在这张薄薄的新闻纸里,也许有您的故事,也许还有您的榜样和偶像。当然,更多的是四川邮电、邮政35年的沧桑巨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技术进步,社会发展,趋势不可违。读者正在大规模远离纸媒,拥抱新媒体,这是技术改变生活的生动写照,这是社会的巨大进步。
纸没了,媒还在
从您眼前消失的是以纸为载体的新闻
但无论什么时代
人们都需要新闻,需要信息
2019年6月26日
《四川通信报》为自己最后的新闻旅程
画上了句号
告别之际
我们最想说的只有谢谢!
挥挥手,我们不说再见
昨天,澎湃新闻发布消息称,《绍兴广播电视·生活周报》本月初停刊。
今年4月底,绍兴市委召开市新闻传媒中心(传媒集团)干部会议,宣布市新闻传媒中心(传媒集团)组建实施方案及相应领导班子调整变动的决定。据了解,经绍兴市委常委会研究,决定整合绍兴日报社、绍兴广播电视总台,组建绍兴市新闻传媒中心(传媒集团)。市新闻传媒中心(传媒集团)为市委直属正县处级事业单位。同时,整合绍兴报业传媒集团、绍兴广播电视传媒集团,组建绍兴市传媒集团有限公司,负责运营市新闻传媒中心所有经营性资产,性质为市政府直属国有文化企业。市新闻传媒中心和市传媒集团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全面实行企业化管理、考核、监督。
澎湃新闻消息如下:
浙江绍兴纸媒《绍兴广播电视·生活周报》本月初停刊。
澎湃新闻记者7月14日从多名绍兴广电系统媒体人士处证实,绍兴广电报业有限公司旗下的纸媒《绍兴广播电视·生活周报》自2019年7月5日停刊。绍兴广电方面在该报《停刊公告》中表示,此举是“为推进媒体融合”。
澎湃新闻记者注意到,《视听纵横》杂志2018年第3期曾刊文《从“报中报”到“大数据”而“生态圈”》介绍了《绍兴广播电视·生活周报》的发展历程。
文章透露,《绍兴广播电视·生活周报》在传统媒体业态整体艰辛、难以为继的大背景下,连续三年保持30%的业绩增长,2017年营收更是增长60%。
这篇文章还认为,《绍兴广播电视·生活周报》在广播电视重大报道之后,在提供内容的整合展示、挖掘事件的幕后、延伸报道的价值观方面有独特的效果,也有很多成功的案例,是新闻竞合的回马枪。(岳怀让 马作鹏 张家然)


编辑:陈茗

502#
发表于 2019-7-20 23:47:26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河南青年报》再度复活,而且又双叒改名了…
陷入停刊风波一年多时间的《河南青年报》,将以《河南青年时报》的新报名重新出现。
昨日下午,中原出版传媒集团官网上发布了一则人才招聘公告,公告称,根据发展规划,结合产业发展需要,豫青新闻《河南青年时报》拟面向全国公开招聘专业人才。
这则公告里更为关键的信息显示,豫青新闻《河南青年时报》正是此前陷入停刊风波的《河南青年报》,且由共青团河南省委主管主办,变更为共青团河南省委主管、与中原出版传媒集团共同主办。
来自于行业主管部门的消息,也证实了变更一事。20194月份,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的官网上更新了一则行政审批许可结果,结果显示,国家新闻出版署同意《河南青年报》更名为《河南青年时报》及变更主办单位。
招聘公告显示,《河南青年时报》的运营主体为河南豫青新闻传媒有限公司,该公司由中原出版传媒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和共青团河南省委下属单位共同组建。
“负责报纸、融媒体的编辑、运营、发行等业务,致力于打造区域最有影响力的面向广大青少年的综合性报纸和提供知识教育服务的全媒体平台。”公告称。
《河南青年报》创刊于19496月,是为共青团河南省委机关报。公开报道显示,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其在河南省内第一个出版彩色报纸,第一个提出“分众化”办报理念。
不过,由于政治、自然灾害等历史和现实原因,《河南青年报》曾经历多次更名、停复刊事件。例如,2002年,原《河南青年报》改名为《青年导报》,201342日,《青年导报》又正式改名《河南青年报》,再到此次更名为《河南青年时报》。
进入新时期,全国报业市场遭遇寒冬,这份报纸也不例外,曾多次因经营问题传出人员流失和管理层动荡。
在此期间,河南青年报多次传出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外包周刊、售卖证件、给记者下达经营任务,违规在地方成立办事处通联处等行为。
例如,2014年,其以文件形式向包括采编人员在内的报社全体员工强制摊派发行任务,此外,该报社还与部分单位达成所谓“宣传协议”,由上述单位付费在该报刊登新闻报道。
这些违规行为随即被河南省新闻出版局查处并予以处罚,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还曾专门发布对该违法违规案件查处情况的通报。
诸多问题累积之下,这份报纸最终走到了尽头。20169月,随着一份关于河南青年报“停刊”的公告在网上流传,这份报纸所濒临的处境被公开化。
公告称,因纸媒经营困境及报社资不抵债,河南青年报将与签有合同的员工解除合同,与没签合同的员工直接脱离关系,全体员工即日起不再上班,任何人不得以报社名义开展活动。
该公告发出后,引发了外界对于该报纸“停刊”的猜测,同时其处理方式也引发了不少现员工的反对。虽然河南青年报随后发布了进一步的声明,否认了“停刊”一说,但似乎并不能挽救这份报纸的命运。
20171220日,河南青年报社全体员工会议召开,主管单位共青团河南省委相关领导在会上传达了改制精神。
当时,会上有消息传出,报请河南省委、团中央,同意河南青年报停刊,并做好员工遣散和安置补偿事宜。
“停刊”一事,最终尘埃落定。
一年多时间后,这份曾在河南新闻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报纸,得以以崭新的面貌出现。不过,对于报纸复刊时间、出版周期等问题,目前还未有更多消息。
最新的招聘信息显示,此次招聘15人,岗位涉及记者部主任、编辑部主任、摄影等常规岗位外,招聘人数最多的,均属于全媒体记者、编辑岗,可见,新的报纸,应该会在全媒体上发力。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xdtcEYenzu5FVi1-Qq-J9g
编辑:陈茗

503#
发表于 2019-7-26 11:00:19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山西报业同日关闭两家报纸

山西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的《三晋都市报》、《发展导报》,于今天正式休刊。


原文链接:https://weibo.com/u/7191187600?is_hot=1#_rnd1564109609515





编辑:董莉


504#
发表于 2019-7-28 21:05:38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size=0.83em]7761564319004_.pic.jpg (41.84 KB, 下载次数: 0)
下载附件
[color=rgb(153, 153, 153) !important]23 秒前 上传







编辑:董莉


505#
发表于 2019-7-31 22:23:17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山东《城市信报》停刊 更名《青岛西海岸报》
今天出版的《城市信报》在头版发表题为《致最亲爱的你》的文章称,2019年8月1日正式停刊。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城市信报》更名为《青岛西海岸报》。
致最亲爱的你
十年之前,那个早晨,人群中你我遇见,相视一笑。从此,我们有了同一个方向,一直走在勇往直前的路上。
且看多少梦想,在天空中自由地飞翔:
卧底暗访,我们一直在路上。200965日,城市信报第一篇卧底暗访稿件——酒托讹钱动辄上万》横空出世。从此,信报记者走上卧底暗访之路,推出了500多篇报道,卧底也一度成为现象级产品。我们,是有力量的。
一追到底,就是要打破砂锅问到底。《一追到底》的口号是,真心为民解忧,尽心为民办事。说白了,盯上一件事情,就要追着问,追着报道,一天一个电话,不信事情解决不了。我们,是有毅力的。
发现青岛,让旧闻变新闻。跨越时间和空间,在未知领域努力探索,在已知领域重新发现,与古人对话、与建筑接触、与山川交流……最终落入笔尖。《发现青岛》不属于快餐文化,而是需要静下心来阅读。我们,是有底蕴的。
独家译闻,搬运最新鲜的奇闻趣事。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一个人的视野决定他未来的高度。独家译闻将域外风情尽揽眼底,让你拥有更开阔的视野。我们,是有高度的。
我们也见证了这座城市的无数个第一次,胶州湾大桥开通之前,第一次千人徒步穿越;第一次数百双胞胎聚会;第一次理财师大赛以及会集了青岛最温柔而有韧性的最女人评选……我们,是有活力的。
十年来,信报用自己独有的方式记录着青岛,和这座城市一起生长。
感谢时间,能让信报遇见你;感谢你,曾经见证了信报的成长。
今天,信报要和您告别。
这份2003317日在济南创刊,2009518日改版落地青岛,日实际发行量最高达20万份的报纸,将于201981日正式停刊。
感谢你的陪伴,我最亲爱的读者。
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城市信报》更名为《青岛西海岸报》。
今天的告别,不过是打开未来的一种方式。
愿多年后的我们,不忘当初的相遇,不弃从前的梦想。
前行者,永远都有最适合生长的春天。
本报编辑部
《城市信报》是由大众报业集团主办的全省第一份城市生活服务类报纸,于2003年3月17日创刊。立足青岛,辐射全省。拥有城市信报及全媒体报网融合平台信网。
编辑:王豪

506#
发表于 2019-8-3 16:55:23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广西《南国今报》改为周六报,逢周日休刊
于桂中地区发行的《南国今报》现已改为周六报。
8月2日出版的《南国今报》头版刊发变更刊期启事称,“经上级批准,从2019年8月1日起,本报刊期由周七报变更为周六报,逢周日休刊。”
上述启事强调,“每周日虽然休刊,但新闻不停‘报’,本报记者继续在路上,将通过南国今报客户端、官方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平台,全天候及时为您奉上丰富新闻资讯,为读者、网友提供更多鲜活服务信息。”
公开资料显示,《南国今报》创刊于2002年12月18日,现隶属于广西日报社(广西日报传媒集团),由广西日报社跨区域办报,是柳州市及桂中地区影响力最大的都市类报纸。
除《南国今报》外,广西日报社目前还出版《广西日报》《南国早报》《当代生活报》《南国城报·居周刊》《广西法治日报》以及广西手机报,并拥有《广西画报》《南国博览》《法制与经济》3本期刊,广西新闻网、南国早报网、柳州今报网、桂林红豆网、平安广西网5家网站。
编辑:王豪

507#
发表于 2019-8-9 23:49:48 | 只看该作者

《纽约时报》《卫报》庆祝数字收入利好消息

《纽约时报》现有378万数字用户; 《卫报》实现了首次收支平衡,总收入的56%来自数字媒体,并公布了其国际数字业务收入。
来自大报的好消息:《纽约时报》现在有378万数字用户,公司在本周三公布的第二季度收益报告中说。同时,《卫报》证实,该公司在2018年实现了多年来的首次收支平衡,并首次公布了其国际数字业务收入。


《纽约时报》引人注目的盈利情况:
《纽约时报》正慢慢接近一家以数字媒体为主的公司。截至2019630日,付费数字订阅用户总计378万,其中大约300万订阅了时报的新闻产品; 余下的订阅了时报独立的烹饪和填字游戏产品。数字订阅收入为1.126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4%。《纽约时报》目前的纸质报纸和数字订阅总量为470万份。
本季度数字广告收入为5800万美元,占公司广告总收入的48.1%
《纽约时报》其他类别的收入为4500万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0%,其中包括来自Wirecutter(科技新闻)、内容授权、招聘推荐等附属网站的收入。《纽约时报》首席执行官马克·汤普森(Mark Thompson)在新闻稿中指出,《纽约时报》6月份在FXHulu上推出的每周新闻节目“周刊”(the weekly是本季度其他收入得以增长30%的最大推动力
营业利润略有下降,汤普森将此归因于持续投资发展我们的订阅业务的缘故



与此同时,在《卫报》那边:
今年5月,《卫报》初步公布了其中的一些消息,但其母公司证实,在截    至2019331日的财年中,该公司实现了盈亏平衡。目前,《卫报》总收    入的56%来自数字媒体; 80%的广告收入来自数字广告。

《卫报》总收入的56%来自数字媒体

没有设立付费墙的《卫报》现在有655000名固定付费支持者,在过去一年里又收到30万笔一次性捐款。
首次, 卫报公司披露了其在美国和澳大利亚的数字业务细节: “上个财年,仅在线的《卫报》美国版和《卫报》澳大利亚版的广告和读者贡献收入就增至3080万英镑,相当于《卫报》媒体集团全球收入的14%

来源:媒变前沿MediaChange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0WBeJ-1Ovhz5BYNTmKp28g

编辑:晓晴

508#
发表于 2019-9-30 17:02:17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新商报》更名《老友时代报》
澎湃新闻 2019-09-29 17:30:37
官方消息显示,《新商报》更名为《老友时代报》已于近日获得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
《新商报》创刊于2000年1月1日,是大连报业集团主办的一份综合类都市生活日报。2018年年末,《新商报》在头版发布消息称,“根据大连新闻传媒集团的战略布局,新商报未来将转型《老友时代报》(拟用),深耕老龄传媒产业,为大连这座吸引力之城再添一个文化品牌。”
来源:澎湃新闻
链接:
编辑:晓晴

509#
发表于 2019-10-2 20:06:16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休刊近两年后,河南这家报纸又“活”过来了!

文丨陈实 来源丨记者站

(ID:jizhezhan)


   与共和国同龄的《河南青年报》,在经历了多次更名、停复刊风波之后,再次站到了命运的起点。

   昨日,伴随着举国欢庆的节日气氛,更名后的第一期《河南青年时报》被送到了一些机关单位的案头。

   “点亮青春、服务青年”是这份“新”报纸喊出的口号。

   正如《河南青年时报》改刊词中所说,“我们,新时代的河南青年,接过历史传递的火炬,以梦为马,又要出发了!”

   一份“新”报纸

   改刊后第一次正式亮相,第一期《河南青年时报》共发行8个版,结合国庆的时间节点,主打一组名为“7人70年”的国庆策划报道,通过知名学者王立群、五笔字型发明人王永民、奥运冠军孙甜甜等7人的事迹,致敬青春、致敬奋斗。



   据知情人士介绍,改刊后的《河南青年时报》,从一份综合性的日报,变成了周报,每周四出版。

   目前,《河南青年时报》已经上线了名为“东风新闻”的微信公众号、微博号、头条号。

   在办报模式上,这份“新”报纸会走类似于红星新闻、澎湃新闻的模式,既要依托于纸质版的报纸,又要将更多的力量放到新媒体上。

   “不再是一份‘报纸’,而是一份新媒体,一个全媒体平台。”上述知情人士表示,未来,《河南青年时报》的“三微一端一平台”都将陆续上线开通。

   据介绍,目前,《河南青年时报》的团队共有20多人,大多来自于省内各大媒体。报社开设有新闻采访部、全媒体编辑部等常规部门,未来,短视频创作团队、App编辑部、技术团队也将逐步到位。



   《人民日报》老社长、中国记协第九届理事会名誉主席邵华泽为改刊后的《河南青年时报》题写了“河南青年时报”的报名,见报后的“时报”二字在形式上有所变化,由印章形象构成,整体突出红色基调。邵华泽为改刊后的《河南青年时报》题写了“河南青年时报”的报名,见报后的“时报”二字在形式上有所变化,由印章形象构成,整体突出红色基调。

   “发现、思考,引领、服务——这,就是我们的使命。”改刊词中说,改刊后的“新”报纸,将关注河南的发展前行之路,关注青年关切的民生民情,关注中原出彩的青春故事。  

   一段“旧”历史

   《河南青年时报》的前身,是共青团河南省委主管主办的《河南青年报》,它的角色是共青团河南省委的机关报。

   公开资料显示,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其在河南省内第一个出版彩色报纸,第一个提出“分众化”办报理念。

   后因历史遗留以及发展等问题,这份报纸于2016年传出休刊的消息。2017年年底,媒体报道称,河南省委、团中央同意河南青年报“暂时停刊”。

   这份报纸的命运就此停摆,再无更多进展。

   直到2019年4月,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在其官网上公布了一则行政审批许可通知。这则通知显示,国家新闻出版署同意《河南青年报》更名为《河南青年时报》及变更主办单位。



   这份报纸得以再次进入公众视野。

   今年7月,记者站(ID:jizhezhan)独家报道了中原出版传媒集团《河南青年时报》公开招聘的消息。

   中原出版传媒集团在这则招聘中称,《河南青年时报》由共青团河南省委主管主办,变更为共青团河南省委主管、与中原出版传媒集团共同主办。

   公告还显示,《河南青年时报》的运营主体为河南豫青新闻传媒有限公司,该公司由中原出版传媒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和共青团河南省委下属单位共同组建。

   “负责报纸、融媒体的编辑、运营、发行等业务,致力于打造区域最有影响力的面向广大青少年的综合性报纸和提供知识教育服务的全媒体平台。”公告中称。

   此后,改刊的工作快速推进,直到昨日正式亮相。  

   一段新征程

   改刊后的《河南青年时报》,也迎来“新东家”——中原出版传媒集团。



   中原出版传媒集团,成立于2004年3月,系河南省委省政府直属的重要骨干文化企业,其前身为河南出版集团,2007年12月完成“事转企”改制。2011年12月,集团公司控股中原传媒在深交所挂牌上市,2014年9月,实现全产业链整体上市。

   目前,中原传媒旗下有包括河南人民出版社、大象出版社、海燕出版社等在内的10家出版社、20种报刊,130家省市县新华书店和印刷集团、物资集团等。

   其业务范围涵盖印刷、物供企业,涵盖出版、印制、发行、数字融媒、物资供应、教育装备、实体教育、文化创意、文化酒店、文旅地产、电子商务、物流快递、保理金融等业务领域和板块。

   截至2018年年底,该集团资产总额达152.73亿元,汇总营业收入209.51亿元。2019年半年报显示,今年上半年,其营收达41.53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65亿元,同比增长6.15%。

   作为河南省唯一的上市文化企业集团,在最新发布的2019年“全球出版五十强”榜单中居第27位,在5家上榜的中国出版企业中排名第3,紧跟凤凰出版传媒集团、中南出版传媒集团之后。



   虽然中原传媒主要有出版和传媒两大块核心业务,但“出版强、传媒弱”的格局,也成为其发展的短板。

   此次将《河南青年时报》纳入旗下,中原出版传媒两条腿跑步的意味明显。

   于这份“新”报纸而言,背靠实力强大的中原出版传媒集团,以及拥有独有体制资源的共青团河南省委,新生的《河南青年时报》,将能交出怎么样的成绩单?

   祝福,且拭目以待!



来源:记者站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FxcZ2n33Kz6lawcpi22unw

编辑:宋婷


510#
发表于 2019-12-11 15:57:40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仅留11人办报!新京报为何全员转型到新媒体?

导语

“全报社只有11人专职办报纸。”话音刚落,全场哗然。
这是新京报社长、党委书记宋甘澍在12月7日2019第四届中国产经媒体融合发展高峰论坛上透露的消息。

转型是媒体融合的前提。转什么?怎么转?有哪些困惑?宋甘澍在“怎么推动全员转型”主旨演讲中介绍了新京报的哪些经验?


转型转什么?   “媒体转型,是新时代考验媒体人的一道‘坎’:过之则生,否则亡。
去年10月31日,在新京报客户端上线仪式上,北京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杜飞进表示,将推进《新京报》、千龙网、《北京晨报》三家媒体深度整合工作。
将近一年过去了,新京报转型之路上转了些什么?
    1.转换传播渠道
“没有几个人看报纸,也没有几个人看电视,但是有人看新闻,新闻依旧是刚需。”新京报社长、党委书记宋甘澍认为,用户都上互联网、移动端,报纸不再具有主流渠道作用。“渠道变了,我们必须得转。
第4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9年6月,我国网络新闻用户规模达6.86亿,较2018年底增长1114万,占网民整体的80.3%。
新京报社长、党委书记宋甘澍作主旨演讲
宋甘澍坦言自己除了每天审稿时看稿,报纸印刷出来后基本不看报纸。
为此,新京报在去年10月31日推出了自己的新闻客户端,并对自身结构和工作流程进行了深度调整。撤销新媒体部,整体全员转型到App端,仅有11人专职办报纸。此外,新京报的所有原创内容稿件都会优先发送到App端。
2.转变表达方式
“视频是传统媒体必须要转的一个方向。”宋甘澍表示,目前视频是用户最熟悉、最喜爱的表达方式,因此,传统媒体必须实现图、文、视频,多种方式综合运用。
新京报此前就曾提出视频表达优先,将融合“我们视频”和新京报动新闻在视频领域已有优势,借助新京报App,继续丰富产品形态。
《传媒茶话会》发现,去年年底封面传媒也提出“视频优先”战略,即把视频作为信息表达主要形态,推动封面新闻客户端视频化。
3.转变生产机制

“报纸‘没有’新闻,以报纸为中心的生产机制必然被摒弃,否则,是假转型、假融合。宋甘澍认为,传统媒体转型,策、采、编、发、审全流程都要进行改革。如果这些机制没有发生改变,所谓的转型或融合都是假转型、假融合。

转型怎么转?   1.移动优先,全网络、立体化建传播阵地。
“传统媒体的优势在内容,短板在渠道。”这同样适用新京报。
目前,新京报旗下拥有新京报网、千龙网、新京报App、千龙发行App、微信矩阵、微博矩阵、抖音号、快手号以及一批媒体号(新京报一点号、头条号、企鹅号、百家号等)。每天内容的点击量为4亿-5亿。
2.视频优先,推动生产内容的可视化表达
“我们的视频打败了99.99%的中国广电系统新闻的视频。
新京报正在积极推进视频优先,推动生产内容的可视化表达。旗下“我们视频”和“动新闻”已经是两款非常成熟的视频产品。
宋甘澍直言,新京报的视频不是和纸媒的视频竞争,而是和全国广电系统的视频在竞争,“我们各个方面的专业性在行业的口碑应该是权威的”。

3.全员转型,以报纸为中心向以App为中心转变
对于一份发行量10万份的报纸来说,11个采编人员的配置让在场的很多媒体人都觉得不可思议。
宋甘澍解释说,为了向移动端转型,新京报再造采编流程,全面去中心化;撤销新媒体部,全员转型到以App为中心(7*24全时新闻);同时成立报纸编辑部,仅11个人专职办报纸。
转型有哪些疑惑?
“现在,我们的转型或者融合也只是走了第一步。
作为传统媒体,尤其是一家去年刚实现三家整合的传统媒体来说,要实现全员转型到新媒体,实现视频优先,仍然道阻且长。新京报也面临一些疑惑。
1.媒体转型能否优化媒体生存?
宋甘澍认为,“转,不可能都大见成效;不转,肯定会在‘煎熬’中死亡。
融合,是媒体重生的催化剂。在新媒体时代,不拥抱新媒体,不拥抱新技术,传统媒体不可能转型,也不可能重生。
据宋甘澍介绍,新京报的融合是在“一托二”的格局下进行的,恰恰是在融合的前提下,才实现了优势互补、裁撤冗员、公共职能共享等,确保了整个过程的平稳有序。
在“三合一”的融合中,千龙网解决的是新京报的传播资质问题,而新京报本身的竞争力带动了两家媒体的发展。在架构中,新京报对千龙网人员进行“大手术”,经过改革分流182人,仅留下83人。
2.报社何时不出报纸?
“报纸实际上是报社最大的亏损源之一。
自去年新京报App上线以来,新京报主动减少报纸发行量,使得发行成本减少了4000万元。而这笔钱转到了新媒体和技术研发上。
什么时候报社可以不出报纸了?媒体人心中都有自己的一个时间表。
“不出报纸,报社照样生存,新闻照样传播,这是我们努力的方向。”宋甘澍说。
3.媒体的边界在哪里?
“随着传播技术的发展,报纸视频化、广电图文化,报纸与广电的影像会进一步模糊。”宋甘澍认为,报纸和电视台整合为一,报纸的视频化、广电的图文化是另外意义上的融合。
而在打破边界上,天津海河传媒集团已经做出了尝试。2018年11月13日,由天津日报社、今晚报社、天津广播电视台整合的天津海河传媒中心正式成立。
4.怎样用新技术赋能媒体?
“不拥抱新的技术,不拥抱新的媒体,传统媒体永远不可能转型,永远找不到新的方向。
在宋甘澍看来,传统媒体是带着“枷锁”在转型,是传统媒体人整体的自我革命,不可能从零开始。因此,用互联网的共享、开放的思维“拥抱新技术,让新技术助力新闻的生产、传播,优化环境、提高效率、减轻负担,而不是被新技术带偏了节奏。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fmJ9_Oz3P1ttVCXZHONjeQ


编辑:董莉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