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段茜 于 2016-1-11 16:07 编辑
一《逃离》读后感 作者 【加拿大】艾丽丝•门罗
逃离,或是旧的结束,或是新的开始。
八个短片,六个故事。
爱情、情亲,还有友情,似乎我们总能在她们身上看到自己的一些影子。关于成长,关于救赎、关于命运……
(一)《逃离》
本书的第一个故事名字与书名相同——《逃离》。女主人公卡拉少年时因为爱情逃离了父母、逃离了家人、逃离了学业,与克拉克共同开始了远离城市的生活。或许克拉克并不爱她,可她却爱他爱得义无反顾。爱情不是面包,当柴米油盐酱醋茶等生活琐碎向他们袭来时,裂痕也开始逐步蔓延。卡拉想要再一次逃离,这一次,是为了自由。
在贾米森太太的帮助下,卡拉坐上了开往多伦多的大巴。这是一场惊心动魄的逃离,是一次意外的、出符意料的逃离计划。原本,卡拉在克拉克的怂恿下以不单纯的目的接近贾米森太太——以刚刚离世的贾米森先生的名誉为砝码,进行敲诈。然而,贾米森太太的真挚与宽容却打动了卡拉,使她想要逃离克拉克。
这是一场失败的逃离,卡拉没能将自己从“套子”里解救出来,她在车上与自己做着抗争。最终的嚎啕大哭,放弃了逃亡……贾米森太太在信中提到了弗洛拉的重新出现,而克拉克却并没有告诉卡拉关于弗洛拉的回归。某日的傍晚,卡拉在秃鹰聚集的树林散步,在覆满落叶的地上,她看到了沾着血的一块块山羊骨头。她明白,那或许就是弗洛拉,或是弗洛拉也许会遭受的命运。故作镇静,假装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一样。只是她以后再也没来过这片林子了。
我们许多人都曾试想过逃离,逃离旧有的生活,渴望着新的开始。然而,也许这些想法仅仅是存在脑海中,从未付诸过行动。当某天,这种想法遇到突至的外力的冲击,直接化为行动时,我们先是激动与欣喜,再是徘徊与犹豫,然后,有人继续,有人放弃。我们渴望新的开始,却又始终无法放下旧的生活,将自己装进了笼子,明明有钥匙开锁,却没有勇气走出牢笼,哪怕现在是黑暗,也甘愿忍着继续在原地等待。
第一次看这篇故事时我并没有读懂,也许现在依旧没有领会到精要。第二次再看,我有了如上的想法,现在再读,又有了其他的感受。我猜想,也许这个故事的突破点在贾米森太太的信里——这一次逃离成为了卡拉和克拉克夫妻关系的转折点。就像弗洛拉的突然出现打破了贾米森太太和克拉克之间的敌对关系一样。也许,正因如此,克拉克决定将弗洛拉放生。然而,我们无法预料,弗洛拉的命运也许就成了那一堆白骨。
(二)《机缘》、《匆匆》到最后的《沉寂》
一次机缘巧合,朱丽叶在列车上遇见了大她十多岁的埃里克。只因在列车上短短几天的相处,朱丽叶就千里迢迢从温哥华来到了一个海港小镇——鲸鱼湾。在我看来这是多么疯狂的一个举动,甚至我觉得他们之间不是爱情,而是一种不可名状的情感诉求、曲解的爱情,或说是激情。埃克里是有妻儿的人,朱丽叶到达鲸鱼湾的那日正好是他妻子的葬礼。因此,当朱丽叶来到埃克里家中时,除了在此帮忙的邻人艾罗外便再无他人。
本人并不欣赏埃里克,至少是在爱情方面。在朱丽叶到来之前,在埃里克妻子去世之前,他就已与多位女士在一起了。妻子去世的几个月前,他又给朱丽叶寄了信,信上一半以上内容都是“我好想你,时刻盼望着你”之类的。尽管在以后的日子里,朱丽叶与埃里克同居在一起十几年,并且有了一个女儿——佩内洛普,然而,我终究觉得他们之间没有爱情。
……
直到一次意外,埃克里死了。朱丽叶带着女儿离开了鲸鱼湾,来到了温哥华。她开始改变,从小镇宁静的生活中走出来,投入到繁华都市的忙碌中去……她成为了一位颇有名气的电视台记者。她一直想让埃克里看看她现在的生活,如同孩子般的赌气。然而最后,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走在人来人往的街道上,她的脑海里浮现着海滩上埃克里的葬礼……终于,她醒悟了,埃克里已经不在了,再也回不来了。悲伤在压抑许久后终于喷涌而出。在此之前,她干练地处理埃克里的后事、料理家务,寻找新生活,那是因为她根本没有相信埃克里已经不在了。仿佛她一直在等待,等待埃克里在他们最后一次争吵后与她和好如初。
人生总是充满了意外,我们无法料想下一秒会是怎样的光景。就像佩内洛普突然消失,朱丽叶再也找不到她了。
佩内洛普先是断断续续为朱丽叶寄过几次卡片,然而从卡片的选用与内容来看,这并不是佩内洛普亲自准备的,或是说她根本没有用心。在佩内洛普消失的前些年,卡片每年都会如期而至,然而渐渐地,卡片也不再出现了。
一年,两年…五年…很长一段时间,等待佩内洛普几乎成了朱丽叶生活的全部依靠。她相信女儿会回来的,也许目前只是受了囧,或是生活上不顺,无法回来。等啊等,等到卡片都不再寄来,她还不肯搬家,还盼望着女儿的信可以寄来,哪怕她还是回不来。五年,六年…希望在一步步落空,失望,愤怒,她不知女儿为何要离开,连一句问候都没有。最终,她还是搬离了那套昂贵的高级公寓,再也没有出现在电视节目上了。时间在流逝,愤怒与不解在逐步释然。
“我的女儿没有对我说声再见就离开了,事实上她也许当时并不知道自己是在出走。她不知道那是永远的走开……也许是她无法面对如何跟我解释。或者她没有解释的时间。你知道的,我们总以为有这样的理由,有那样的理由,我们一直都是在试着寻找理由……对佩内洛普来说,我是没有一点用场的了。要不就是她再也受不了我了。那也是有可能的。”
佩内洛普的做法似乎有些任意妄为,她逃离了母亲,寻到了自由。而母亲却独自生活在空荡荡的公寓,甚至不敢再看一眼女儿曾经用过的东西。因为每一件物品都会让她想起女儿,睹物思人,使原本就空荡的公寓更显寂寥。
又或许人生来是自由的,佩内洛普去了一个精神疗养地之后就完全超脱于世俗了。她不再依赖与相信母亲,选择了离开。
朱丽叶曾因为所谓的爱情逃离大都市,来到埃里克身边。十三年后,死亡将埃里克从她身边带走。此后八年,精神支撑的女儿也悄无声息地逃离了她。最后,朱丽叶什么也不剩,唯留一片寂静,就如同她来时一样……
(三)《逃离》的感受
人生起起伏伏,一路跌跌荡荡。我们来时,什么也没有,我们离开后,什么也带不走。
我们有时会畏惧改变,虽然对前方有些憧憬与期待,但对旧有生活的依偎与对改变的未知恐惧,会使我们驻足不前。
我一直不明白《逃离》想表达的是什么,有人告诉我可以去看看网上豆瓣之类的点评。然而,我想尽力地去理解,用我目前浅薄的阅历来看这本书。一本书在不同的阶段看会有不同的感悟,翻书常新,也许就是这样吧。在我尽力地去理解《逃离》这本书后,我又上网看了看。有一段点评我怕觉得还不错:
“应当将小说的标题《沉寂》与小说集的标题《逃离》结合起来一起分析。小说题目“silence”一词,不仅是指几位女性的沉寂,更是她们梦想或是幻想的破灭,也是其自自我意识的不断衰弱。而文中女性之所以沉寂,是因为她们逃离而不得:朱丽叶与琼安都想逃离平凡生活而终归于平凡;佩内洛普想逃离物质生活而最终被物质所牵绊;克里斯塔想逃离疾病却最终为其所缠。这正是现实生活中女性,或是所有人的无奈。因此,读者也意识到了生活的无情,只能与角色一起困于沉寂之中,屈服于世俗生活的要求之下。这种读者与角色的情感互通与互动,正是门罗小说的精髓之处。”
对啊,这本书里的人人都想逃离,然而最终却都逃离不得。它也许并没有告诉我们什么大道理,而是为我们还原着生活。生活本是如此,来来回回,最终又回到了起点上来。
翻书常新,期待下一次看此书时会有新感受。
二《知青——渐行渐远的记忆》
坐在老区图书馆三楼的阅览室,桌子上摆满了各类的书籍。“知青”一词撞入眼帘,使我不得不放下手里的书本,拿起这本书来看一看。
这本书是四川省政协文史资料和学习委员会编写的,所以,书里提到的以及给这本书供稿的老知青多是四川人。
老实说,我对知青并不了解多少。只是从电影电视剧里看到过一些,或是从一些文学类的书里侧面了解到了一点点。
这本书比较特别,开篇用很长的篇幅,以正确的历史观分析了当年的知青下乡,即袁诗敏写的《关于知识青年群体调查报告》。她用许多数据,即干货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时代,一群人渐行渐远的集体记忆。
知识青年,是一个名不副其实的群体。
他们中的不少人文化程度并不高。如陈宏志在《佤山杂怡》里说:“不少初中生竟然瞒着家长,偷偷到派出所下了户口,踏上了支边之路。”
经常有人问起当年为什么要到天远地远的云南边疆当知青?
“为了响应号召,上山下乡干革命!”
可是现在回过头来看,这个理由未免太简单。
知青,被耽误的一代。
他们的教育、就业、恋爱、婚姻以及家庭生活被耽误。许多知青回到城市后已是年近30,有的在乡下呆了5,6年,甚至还有的人呆了10年以上。长时间丢弃书本,从事与农业劳作的他们,在受教育程度上落后于同期留在城市的青年人。高考制度恢复后,知青作为高龄考生与17,8岁的少年共同竞争,试想大学教室里同同坐着30岁和18岁的学生一起上课的情景。 若知青回城后不参加高考,并且由于受教育程度较低,只得被迫降格从事一些文化程度要求低的职业。
许多知青为了回城一直保持单身。当然,也有不少知青在回城前或回城后便离了婚,原因多是“没有情感基础”。我们在许多影视剧里看到过这类的场景:在农村已结婚生子的知青为了回城,不得不与农村的配偶离婚。所以,与知青回城的热潮伴生的便是突然增高的离婚率。这样一来导致了许多家庭的破碎,尤其是对农村的一方来说更是对往后的生活产生了不小的影响。猛然惊觉,不少小说和影视剧不就是以此为题材的吗?可见生活真的本身就是戏剧啊。
当然,也有苦中寻乐的。事物都是多面的,这段记忆渐行渐远,回忆起来,更像是品一杯珍藏的美酒。
三《犯罪人特征剖析》
因为我平时就喜欢看侦探类的小说,又比较喜欢心理学方面的东西,所以对此类书我是真的没有什么抵抗力的。记得最早时候,看的第一本有关心理学的便是——《重口味心理学》了吧。如今,《犯罪人特征剖析》又成为了我看的有关犯罪方面的心理学的第一本书。
有学心理学的人曾告诉我,中国的心理学研究比国外落后了将近20年,现在我们所学习的多是人家都不怎么用的东西了。
似乎的确是这样的,想到这里时,我打开书的扉页:印刷时间是2007年。我又看了看作者写的序论,结尾处时间标的是2001年(作者是英国人,Peter B.Ainsworth)。其实,从纸张就可以看出这本书已经出版有一段时间了。然而,我们翻译这本书比人家晚了6,7年,而我接受这本书的时间又比此书问世晚了10多年。
我不禁想起看过的网剧¬——《他来了请闭眼》,也是一部有关侦探破案和心理的。里面提及了“侧写师”,也就是“描绘”犯罪分子特征的帮助警察破案的人。看了这本《犯罪人特征剖析》后发现,其实所谓的“侧写师”也就是在未找到嫌犯之前,剖析犯罪分子的人格特征,从而推断出犯罪分子所属的群体,缩小侦查范围,协助警方破案。
本书很“贴心”,不如是说负责。作者明白一定有许多像我这样的人,可能受一些侦探小说和影视剧的迷惑,对犯罪心理产生了不小的兴趣,于是选择了阅读此书。作者在第一章的开头,便为我们区分了小说电影里与现实里的特征剖析的差别——“区分神话和现实”
现实里,并不是每一个案件都需要用到特征剖析的。如作者所说,只有十分重大的恶性案件才需要用到特征剖析。根据作者所言,特征剖析还未形成一定的体系,现在并没有许多专业的特征剖析师(至少是在此书写作期间还没有)。有一些人去申请获得特征剖析师,但据调查惊奇发现:这些人来自不同的行业与领域,背景也不同。因此,作者说,没有专门的特征剖析训练,因为它所要涉及的领域很广,并且不是接受了培训就可以成为剖析师,这还依赖于个人的特性。
看了书后,感慨良多,原来犯罪与许多因素都有关联,如个人与环境,还有家庭等。
然而,由于此书出版较早,里面提及的不少东西早已在侦探小说里和影视剧里出现过,所以我并不陌生。再外加上平时就比较关注这方面的内容,所以,书上有些东西现在已并不时兴了。
四《辜鸿铭评传》
头戴瓜皮帽,身穿长衫,民国年间脑袋后仍然留着一根长辫子。
这就是辜鸿铭。
第一次对辜鸿铭有较深的印象,是在一本有关北大的书上看到他的——一张北大人的合影。后来又在历史考卷上看到了他的这张照片和他的一些作品的节选。当时,在历史课上,他以一个守旧顽固的形象出现在近代中国民族危亡时刻。
再后来,看到了这本书——孔庆茂为辜鸿铭写的评传,发觉他果真是个“怪人”
怪之一:
生于南洋,长在西方,扎根中国故土。
辜鸿铭出生在英属马来西亚槟榔岛的一个华侨家庭里。在当地,他们家也是贵族之家,活动于上流社会。就拿他他欧洲各国自如游学数年之久,也可见他家境之殷实。他从出生开始,接受的便是完整的欧式教育。可是后来,他却极力拥护中国的传统,连女子缠足,男子纳妾等也是极力拥护。这不得不说是一怪。
怪之二:
民族危难之际,众先进知识分子纷纷想西方学习之时,他却逆流而上,反对欧化,极力主张保持中华文化。
怪之三:
嬉笑怒骂,冷脸一张,却有一腔爱国热血。他骂慈禧:“万寿无疆,百姓遭殃”,骂袁世凯为“贱种”……
孔庆茂说:“过于负才地使气骂座,使他持论客观冷静的理论分析。”
林语堂说:“试以精神分析言之,亦是一种压迫之反对而已。辜既愤世嫉俗必出之以过激之辞,然在此过激辞气,便可看出精神压迫来 ”
怪之四:
在国外的赞誉极高,其翻译的《论语》、《四书》等至今仍被西方社会所推崇;是中国最早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的中国人,
在国内饱受冷眼,两次因为学生反对而辞职等。
的确,辜鸿铭在政治上是个保守者,然而他却又一腔爱国热血;尽管他的性格偏执,不肯稍做改变,嬉笑怒骂,“口无遮拦”,然而,他在学术上的成就确实令人敬佩。
传记应当是客观的,有褒有贬,有评有论有叙。我觉得,孔庆茂在这一点上做得还是比较好的。
就我个人而言,我倒很喜欢辜鸿铭的性格。做自己,不论外界的言论与看法。当然,我们还应当学会变通。
辜鸿铭之所以始终坚持中国传统,反对西化的原因之一就是因为他在西方生活了许久。他深受西方文化保守主义的影响,甚至还亲承卡莱尔、阿诺德等人的教诲。从小生活在西方社会的他看到了西方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种种弊端,所以他反对西化,坚持“逆流而上”,固守中国传统。因此他加入了洋务派先锋张之洞的旗下,一同致力于“中体西用”。然而当时问题的关键是中国的存亡问题,民族危机问题,而不是如何避免资本主义的弊端的问题。所以,他一味坚持中国传统,极力避免资本主义的弊端,从而使他与当时的潮流格格不入。
至于他敢怒敢言,嬉笑怒骂的性格,根据本书所言,大体是与他在欧洲游学成长的经历有关。
辜鸿铭10岁就随养父到了英国。虽然他生活在贵族家庭里,但他依旧是黑头发黄皮肤,身上所有的烙印都证明他依旧是中国人。黄种人在当时的西方社会是很受歧视的,辜鸿铭就是在这样的环境里长大的。“这种环境养成了他孤傲狂怪的性格,他一生对种族歧视者从没有放弃过批判和讽刺。”
没有绝对的正确,也没有绝对的错误。过去的,淹没在历史尘埃里的,未必是正确的。现世的,为人所公认的,未必是正确的。换一种思路,全面地分析,也许我们会有新的发现,例如我对辜鸿铭的看法。
五《乌有乡消息》
这是第一次看有关空想社会主义的书籍著作。
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小说家威廉•莫里斯用第一人称“我”展开了这个故事的叙述。
这本书讲的一个19世纪的社会主义者在睡觉醒来后,惊奇地发现自己穿越到了200多年后,这时已经实现了所谓的“共产主义社会”。
其实,以一个现代人的角度来看这本书,有时会觉得有些可笑。因为本书作者威廉信奉的是空想社会主义,他在书里设想的200多年后的“共产社会”里,人人都幸福安乐。他甚至还舍弃了空想社会主义的设想的集体生活,认为集体生活只是未来美好共产社会的初级阶段。
书中主人公“我”通过游历的方式了解到了200年后的新社会。
在我看来,作者威廉受他所在的时代的局限,他的有关未来社会的设想是有缺陷的,比如说:“我”看见新时代里的人都十分漂亮,穿的衣服同中世纪的人很想;建筑是中世纪的哥特风等。在威廉的思想里,没有构建出一些新东西,相反总是回到14,5世纪去,把未来人的生活方式描述得有点像小国寡民,安居乐业的样子(起码在我看来是这样的)。
并且他一味地强调劳动,在未来社会里,劳动是至高无上的光荣,人人都热爱劳动,人人都渴望劳动。在未来社会里,没有法庭,没有监狱,甚至没有警察,连“离婚”一词都会略感生疏。起码在我看来,这种设想是不科学的。因为人的利益网是复杂的。威廉的书里说:人们可以随意地加入或离开一个家庭,其他人也会尊重这种做法。说感情是纯粹的,因为没有了货币金钱交易,也就没有了财产,因此婚姻就与财产无关,全部都是因为爱情。
我看到这里时反应很大,十分不同意他的观点。爱情是有期限的,家庭组合起来的因素不仅仅是爱情,还有责任等等。并且在威廉的设想里,人们可以随意加入或离开一个家庭,这不可避免地将会涉及到伦理问题,这是他所没有想到的。
此外还有他对政治问题的看法,通过“我”与105岁的老哈蒙德的对话表达出来。在我看来,他局限于自己所在的时代与阶级,把政府看为阶级统治、阶级压迫的工具。所以,在他的设想里,未来的政府是不存在的,甚至连政治问题也不存在。
其实,当威廉出版这本书时,已是1892年了。那时的英国已然是一个工业强国。可在威廉的小说里看不见工业的影子,迪克告诉“我”,这是因为人们喜欢劳动,所以许多机械制造就被代替成了手工劳作。这在现在看来显然是十分不合理的。
然而,就威廉所处的时代来讲,他能提出这样的设想已是很不错的了。并且,这种设想对当时的工人运动起到了鼓舞作用,为当时备受压迫的工人创造了可以憧憬的伊甸园。
六《活着》
其实,在看这本书之前,我就早已经看过由这本书改编而成的电视剧了。只不过看电视剧的时候,我还很小,大约也就是小学3,4年级的时候吧。
那个时候虽然比较小,可是由于故事情节与演员较好的表演,我很入戏,对它还是有一些感悟的。比如说,会心酸,会心疼,会感觉上天不公之类的。
后来,我接触到了余华的这本原著——《活着》时,我才猛然惊觉原来小时候看的电视剧——《福贵》是改编自这本书的。后来又听说这本书曾被拍成了电影,在国外拿下了许多奖项,可惜我还没来得及看这部电影。
每个人对生命的理解都不一样,正如这本书的主人公——福贵。那说他到底是幸运还是不幸运?幸运的是他长命,家财散尽的时候活着,在子弹横飞的战壕里活着,在文革的风浪里活着……可是他身边的人却都不在了,父母先后去世,小儿子在小学的时候就走了,白发人送黑发人;爱他,为他奉献一辈子的女人家珍也离去了;女儿死在了难产;女婿死于非命;最后连相依为命的小外孙都先他而去……
活着的意义到底是什么,我们又为什么活着?史铁生在地坛里想了许久这个问题,福贵在生活的伤痕里逐渐看透了这个问题。每个人对活着的理解不尽相同,正如《遗愿清单》里说:“Our lives are streams, flowing into the same river, towards whatever heaven lies in the mist beyond the falls…Close your eyes, let the waters take you home.”(我们的生活虽是不同的溪流,却流向了相同的大河,流向了那拥有水瀑轻烟的天堂…闭上眼睛吧,让流水带你回家)
我们活着便注定要离去,我们现在忙忙碌碌的生活,却终究是要奔向死亡,我们的生命就是一个向死而生的过程。
现在我来讨论什么是生,什么是死,什么又是活着的问题似乎有些为时过早,毕竟我也才来到人世间不过十八年而已,看法也许会太过肤浅。然而,这并不代表我不能思考这个问题。这种问题,我们应该时常思考,时常反思。在人生的不同阶段会有不同的见解。
这是现阶段,一个十八岁的我对生命的一点点思考。
七透过《第一日》看见的“可怕”
——读马克•李维的《第一日》有感
这是我曾经为《周刊》推书时,写的一段推书词:
“一对分离了15年的初恋情人,女考古学家凯拉和一位天体物理学家阿德里安,他们为了各自的探索在命运的安排下又重新相遇,一起踏上了征途,又莫名卷入一个幕后全球性组织的争斗中,探索、逃亡,从欧洲到非洲,再到亚洲、南美洲,从巴黎到伦敦,到埃塞俄比亚高原到北京••••••几乎跨全球的游历,是一部混合了魔幻、探险、阴谋、爱情与亲情的小说,被法国读者称为‘一部带着糖浆式的幸福感的作品’。”
其实,看到这本书时,我很是震惊,一是被作者马克•李维巨大的脑洞所折服,能想出如此奇特的故事。毕竟大导演斯皮尔伯格仅看了两页书稿,就决定重金买下它的电影版权;二是被作者丰富的知识所拜倒。没错,这里形容知识我没有用“渊博”,而是用“丰富”,因为你看了书后就知道这本书所涉及的知识涵盖了方方面面:有考古的、历史的、天文、物理、地理等等。并且这本书里的主人公还几乎跨全球地游历,跨各个大洲。
本来就喜欢看科幻、悬疑与冒险小说的我对它更是没有抵抗力。我还曾上课偷偷看过此书,它对我的吸引力实在是太大。
其实,本书让我感触最深的不仅是它引人入胜的情节,也不仅是作者奇大无比的脑洞和丰富的知识,最让我震惊的是只能用两个字来形容——“可怕”。
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这本书里有一些篇章讲的是主人公在中国发生的故事。
首先,我来自山西,自然知道山西的临汾空气质量是极差的,可是马克•李维作为一个法国人,他似乎却比我更了解临汾的情况。在书里他写到两个主人公将车开到了另一个城市后,他们就知道自己已经到了临汾了。因为这里的空气质量明显下降,使他们不得不做一些防范措施,并且尽快离开。
哎,我国的空气污染真的臭名远扬,我在小说里都看见了外国人对我们空气污染的赤裸裸地鄙视,也是醉了。这几日绵阳也有雾霾了,看来我国的污染真的是严重到了一定的境界了。
其次,主人公们又来到了华山。华山我去过,北峰上确实有一些寺庙,上山沿途的一些寺庙和建筑确实不少都是或唐朝或明朝或清朝修建的。并且确实有小道可以登顶,然而小道的所在地却是大部分人所不知道的,并且也不为人所开放,因为太凶险了。可是作品里的主人公却通过小道登顶了北峰,看到了大家都能看到了寺庙,可是他们却注意到了大家很少注意到的石狮上的文字与符号。他们把这些符号与八卦阴阳相结合,推导出了他们想要的信息。
且不说是否这些符号真的存在某种特殊含义,但从一个外国人对我们的国家如此了解就让我觉得可怕。我们生活在这片土地上了这么久,有时竟还没有一个了解自己生活的土地,还没有一个外国人关心我们的环境问题,这难道不可怕?
我们连自己都不了解,连自己都不关心,怎么可以变得更好更强大呢?只能说是“可怕”!
八《自卑与超越》
关于“童年对人生的影响”
看完《自卑与超越》感触很大,而“童年对人生的影响”这一节的内容,让我想到了另一本书里的故事——《追风筝的人》。
大体了解了作者的人生经历后看本书,更让我觉得,这本书其实就是在变相地写他自己。
作者阿德勒有一个不幸的童年,虽然家庭富裕,可是从小患有佝偻病,在兄弟姐妹中感到很自卑。并且5岁时患上肺炎,几乎使他丧命。他的童年是不幸的,然而被他的内心却是向上的,立志成为一名医生,以便“已死亡作斗争”。他这样的人生经历与心路历程无疑与他在“童年对人生的影响”中所提及的第一种心态相吻合——“童年的不快乐很可能被赋予相反的意义”。我猜想,也许他的许多个体心理研究都是以解剖自己为基础的。
关于“梦对早期记忆的影响”
阿德勒说:“留在脑海中的记忆会凝结成我们生活中的一种经验,它可以让我们找到人生的意义所在。所以,每一段记忆都是不可或缺的。”阿德勒为了说明这个观点,例举了许多实例。透过这些例子我们可以看出,童年的记忆对人生的影响确实很大。先是影响了性格,性格又影响着人生的发展方向。看了这后我也算理解了,为什么那些不管狗血不狗血的电视剧和电影里的主人公总是反复提着自己的童年经历或者是梦境了。哈哈,之前我还觉得编剧太矫情,童年一个小小的事件居然被夸张到这么大。不过话说回来,有些编剧编的剧还真的太狗血,两个七八岁大的娃娃曾一起玩过,分开二十年后相聚相爱只是因为童年在一起的感觉。我觉得虽然童年以及童年记忆对人的影响确实不小,但是有些编剧编剧的时候未免太夸大了吧。
关于“自卑心理”
初中的时候我们班有个同学患有抑郁症,然而在平日的学习和生活中我却并看不出他有哪里可以抑郁的——家境殷实,弹得一手好琴,还经常进行钢琴表演等。后来我与他成为了很好的朋友,现在还时常联系着。看了这本书后,渐渐发现了一些东西。
阿德勒说:“当一个人遇到他无法解决的问题却深信自己能够解决时,就会表现出自卑情结。”当然,每个人的自卑表现的都不一样。有些人是哭泣、歉意,有些人是愤慨,还有些人是将使自己自卑的、真正需要解决的问题搁置一旁,转而投向对于自己来说简单的事情中。从这些事情里他们寻找到优越感,使自己给自己营造一个自己很强大的假象。我想,也许我的朋友就属于最后一种。因为他有些生理缺陷,说话说不清,有些小结巴。然而他弹起琴来却非常自如,歌也唱得不错,唱的时候完全听不出他咬字方面的缺陷。也许,他是把自卑掩藏在了音乐里。
这本书我还需要再细细的品读,自己觉得现在对这本书理解得还很不到位,应该有更深入的理解。
参考书目:
《逃离》、《犯罪人特征剖析》、《第一日》、《自卑与超越》
《活着》、《乌有乡消息》、 《知青——渐行渐远的记忆》、《辜鸿铭评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