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楼主: adm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文化创造力案例集锦

[复制链接]
41#
发表于 2016-3-19 21:07:12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拖延症”或让人更有创造力

发布时间:2016年03月14日 08:18:53 新闻热线:62726789 , 62735052 | 返回首页 | 逛逛论坛
  外媒称,很多人都因为最后期限一天天逼近却迟迟不干该干的工作而感到内疚。然而新研究显示,我们或许无需过于自责。

  据英国《独立报》网站3月11日报道称,科学家说,大概有20%的成年人声称自己是长期拖延症患者,但他们或许也更有创造力。

  美国沃顿商学院教授亚当·格兰特说,他最初注意到这一理论是因为他的一个学生。作为他“最有创造力的”学生之一,这名女学生告诉他,自己最有创意的点子都是在拖延之后想出的。

  这名学生申智海(音)如今已是威斯康星大学教授,她在两家公司开展问卷调查,分析那里的雇员工作拖延的频率,然后请上司评价他们的创造力和创新力。申教授发现,拖延的员工往往更有创造力。

  她所做的实验巩固了这一结论。在实验中,她要求一群人提交商业点子。那些先玩5分钟扫雷或单人纸牌游戏再提交点子的人的创造力比直接想点子的人高出28%。

  格兰特在他的著作《原创:我行我素的人如何改变世界》中提出,我们一开始想出的点子往往是最传统的点子,而拖延却使一个人的思维漂浮不定,从而使思考更具创造力。

  格兰特还声称,人类历史上某些最伟大的时刻要归功于拖延症,包括马丁·路德·金的著名演讲《我有一个梦想》和亚伯拉罕·林肯的《葛底斯堡演说》。

  他说:“史上最伟大的演说都是在最后一分钟修改的,这样你站在台上时还有很大的灵活性,可以现场发挥,这跟提前几个月就把讲稿固定下来完全不同。”

(来源:参考消息网 编辑:陈晟昕)
http://cache.baiducontent.com/c? ... 2500030d79&p1=3
42#
发表于 2016-3-27 16:00:16 | 只看该作者
梁漱溟:人生的意义
2016-03-27 于建嵘的东书房

作者丨梁漱溟
文章来源于网络


一人们常常爱问:人生有不有目的?有不有意义?不知同学们对于这一类的问题想过没有?如果想过,其答案为何?要是大家曾用过一番心思,我来讲这问题就比较容易了,你们就可以比较容易地了解我的话。
我以为人生不好说目的,因为目的是后来才有的事。我们先要晓得什么叫做目的。比如,我们这次来兴安,是想看灵渠,如果我们到了兴安,而没有看到灵渠,那便可以说没有达到目的。要是目的意思,是如此的话,人生便无目的。乘车来兴安是手段,看灵渠是目的,如此目的手段分别开来,是人生行事所恒有。但一事虽可如此说,而整个人生则不能如此说。
整个宇宙是逐渐发展起来的。天、地、山、水,各种生物,形形色色慢慢展开,最后才有人类,有我。人之有生,正如万物一样是自然而生的。天雨、水流、莺飞、草长,都顺其自然,并无目的。我未曾知道,而已经有了我。此时再追问“人生果为何来?”或“我为何来?”已是晚了。倘经过一番思考,决定一个目的,亦算不得了。
以上是讲人生不好说有目的,是第一段。
二人生虽不好说有目的,但未尝不可说人生有其意义。人生的意义在哪里?人生的意义在创造!

人生的意义在创造,是于人在万物中比较出来的。
宇宙是一大生命,从古到今不断创造,花样翻新造成千奇百样的大世界。这是从生物进化史到人类文化史一直演下来没有停的。但到现在代表宇宙大生命表现其创造精神的却只有人类,其余动植物界已经成了刻板的文章,不能前进。例如稻谷一年一熟或两熟,生出来,熟落去,年年如是,代代如是。又如鸟雀,老鸟生小鸟,小鸟的生活还和老鸟一般无二,不像是创造的文章,而像是刻板文章了。亦正和推磨的牛马一天到晚行走不息,但转来转去,终归是原来的地方,没有前进。
到今天还能代表宇宙大生命,不断创造,花样翻新的是人类;人类的创造表现在其生活上、文化上不断的进步。文化是人工的、人造的,不是自然的、本来的。
总之,是人运用他的心思来改造自然供其应用。而人群之间关系组织亦随有迁进。前一代传于后一代,后一代却每有新发明,不必照旧。前后积累,遂有今天政治经济文物制度之盛。今后还有我们不及见不及知的新文化新生活。
以此我们说人生意义在创造,宇宙大生命创造无已的趋势在动植物方面业已不见,现在全靠人类文化来表现了,是第二段。

三人类为何能创造,其他的生物为何不能创造?那就是因为人类会用心思,而其他一切生物大都不会用心思。人生的意义就在他会用心思去创造;要是人类不用心思,便辜负了人生;不创造,便枉生了一世,所以我们要时时提醒自己,要用心思要创造。
什么是创造,什么是非创造,其间并无严整的界限。科学家一个新发明固然是创造,文学家一篇新作品固然是创造,其实一个小学生用心学习手工或造句作文,亦莫非创造。极而言之,人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亦莫不可有创造在内。不过创造有大有小,其价值有高有低。有的人富于创造性,有的则否。譬如灵渠是用了一番大的心思的结果,但小而言之,其间一念之动一手之劳亦都是创造。是不是创造,要看是否用了心思;用了心思,便是创造。

四创造有两方面,一是表现于外面的,如灵渠便是一种很显著的创造。他如写字作画,政治事功,种种也是同样的创造。这方面的创造,我们可借用古人的话来名之为“成物”。还有一种是外面不大容易看得出来的,在一个人生命上的创造。比如一个人的明白通达或一个人德性,其创造不表现在外面事物,而在本身生命。这一面的创造,我们也可以用古人的话来名之为“成己”。换言之,有的人是在外成就的多,有的人在内成就的多。
在内的成就如通达、灵巧、正大、光明、勇敢等等说之不尽。但细讲起来,成物者,同时亦成己。如一本学术著作是成物,学问家的自身的智力学问即是成己;政治家的功业是成物,政治家的自身本领人格又是成己了。反之成己者同时亦成物。如一德性涵养好的人是成己,而其待人接物行事亦莫非成物。又一开明通在的人是成己,而其一句话说出来,无不明白透亮,正是成物了。

五以下我们将结束这个讲演,顺带指出我们今日应努力创造的方向。
首先要知道,我们生在一个什么时代。我们实生在一个特殊的时代,一个大变动的时代。就整个人类来说,是处在一个人类历史空前大转变的时代,也可以说是文化需要大改造的时代。而就中国一国来说,几千年的老文化,传到近百年来,因为西洋文化入侵叫我们几千年的老文化不得不改造。我们不能像其他时代的人那样,可以不用心思。因为我们这个时代,亟待改造;因为要改造,所以非用心思不可。也可以说非用心思去创造不可。我们要用心思替民族并替人类开出一个前途,创造一个新的文化。这一伟大的创造,是联合全国人共同来创造,不是各个人的小创造、小表现,乃至要联合全世界人共同来创造新世界。不是各自求一国的富强而止的那回旧事。
我们生在今日谁都推脱不了这责任。你们年轻的同学,责任更多。你们眼前的求学重在成己,末后却要重在成物。眼前不忙着有表现,却必要立志为民族为世界解决大问题,开辟新文化。这样方是合于宇宙大生命的创造精神,而实践了人生的意义。




http://mp.weixin.qq.com/s?__biz= ... SraJLony6JfF9ms1#rd
43#
 楼主| 发表于 2016-4-6 22:56:17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44#
发表于 2016-4-9 09:03:52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创造性参与的开始
转载 2016-04-09 08:58:40
《2016年新闻业预测》第【七十八】篇:创造性参与的开始



原作者:

茱莉亚·贝泽尔

(Julia

Beizer



编译者:王馨逸

来源地址:

http://www.niemanlab.org/2015/12 ... e-about-engagement/



【编者按:2015年岁末,清华大学爱泼斯坦对外传播研究中心联合美国哈佛大学尼曼新闻实验室(Nieman Journalism Lab)约请世界各地的新闻学院院长、知名教授和媒体一线人士对2016年全球新闻传播的新趋势发表了看法。我们对访谈记录进行了整理,编译成中文以飨读者。】



摘要:“我们如何能使读者更加自然的从一条新闻过渡到另一条?我们如何让兴之所至的读者在漫游网络时自我创造?”



这是一个属于新闻怪杰的时代。请你不是作为业内人士,而是站在普通人的角度,考虑一下每日早晚的网络之旅。在这里你可以阅读到大把关于枪击案受害者的新闻,寻找叙利亚复杂局势的背景,在“阅后即焚”搜索栏(Snapchat Discovery)中了解感恩节的历史,追踪选举前线的报道,看《纽约每日新闻》的封面了解街头巷尾都在谈论的事,浏览一条关于猫头鹰戴帽子的推特,找到一个转天可以带到办公室说的业界热点,将由脸书提醒得到的工作背景音乐推荐输入手机,穿越时光看几天前播出的电视节目,看到最近嗡嗡喂(Buzzfeed)列表上的第8条说“这简直就是我”。



如今作为世界公民,我们独特而多变的兴趣通过跨越品牌、平台和产品的界限来满足,如同四散的雪花。但是作为发布商,当考虑“参与”时,我们倾向于将其置于自身内容的“多样化的语境”中,而既非读者能够通过手机进入的更为广阔而完美的世界,也非那些运用品牌参与可以做到的全部覆盖。



我们必须致力于增加那些高度参与、全天来访、乐于订阅的读者、观者、听者、消费者的数量。但是在2016年,必须开始做一些迥然不同的事。



除了“点击这里”、“点击展开全文”、“下载应用程序”、“伙伴推荐”、“更多请见垂直子品牌”,我们是否能够通过时事通讯吸引到受众?



我们可以通过脸书即时文汇、苹果新闻等内容分发平台的情况检测百万种持续吸引读者的技巧,也可以基于读者的阅读历史、时间、推荐来将时事通讯个性化,以及检测推送时间以优化参与。此外,我们可以放弃广播模式中的通告,寻找更多分段方式以利用推送而非爆炸新闻的背景,或者使用深度链接来吸引那些已经安装了应用程序,却鲜少使用的潜在品牌爱好者。



但是最重要的是从根本上再造文章体验,以鼓励深度阅读和广泛涉猎。我们需要考虑,如何能使读者更加自然的从一条新闻过渡到另一条?如何让兴之所至的读者在漫游网络时自我创造?如何改进页面加载时间使读者不再需要等待?如何利用新闻策划的悠久传统,在这个精力极易分散的世界,为新闻阅读建设一片绿洲?



也许周边人曾说,我们如今身处窘境,需要开创自己的道路。然而面对困境,我们需要在为读者提供更多轻松阅读的方式。让我们开始实践吧。



茱莉亚·贝泽尔是《华盛顿邮报》的产品总监。



注:本文由王馨逸编译,系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15级硕士生。

转载请注明:来自微信公号“清华全球传播”

清华大学爱泼斯坦对外传播研究中心主办





原文:



When we startgetting creative about engagement



What a time to be alive, newsnerds. Think about your morning and evening journeys across the web. Not as anindustry insider, but as a human. Where you can read big sweeping pieces ofjournalism about the victims of gun violence, find incredible context on thecomplicated situation in Syria, learn about the history of the Thanksgivingholiday on Snapchat Discover, catch up on great reporting from the front linesof the election, see that New York Daily News cover everyone is talking about,flip through a Twitter Moment about owls with hats, catch some industry buzzthat you can bring to the office the next day, have work-listening musicrecommendations pushed to your phone through Facebook Notify, travel throughtime to read days-old recaps of that TV show you just got caught up on via DVR,and say “that’s so me!” about No. 8 in a recent BuzzFeedlisticle.

We’re all citizens of world thesedays, crossing the borders of brands, platforms, and products to satisfy ourunique and varied interests as the distinct little snowflakes that we are. Butas publishers, when we think about engagement, we tend to think about it in thediscrete context of our own properties, instead of thinking about the wide,wonderful world our readers can escape into with their phones and whatengagement with our brand means across all of them.

We must keep working to increasethe number of those highly-engaged, visit-all-the-time, likely-to-subscribereaders/viewers/listeners/consumers. But 2016 is the year we should all startdoing that in wildly different ways.

Instead of: Click here. Go here!Tap to expand this article. Download our app. Recommendations from ourpartners. More from this sub-branded vertical. Can I interest anybody in anewsletter?

Let’s test millions of techniquesto consistently engage readers through the distributed platform landscape ofFacebook Instant Articles, Apple News, and the like. Let’s personalize thosenewsletter offers for readers based on their reading history, referrer, ortime, and test send times to optimize engagement. Let’s move away from thebroadcast model for alerts, finding more segmented ways to use push beyond thebreaking-news context. Let’s use deep linking to light up those latent loversof our brand who have our apps installed but use them rarely.

But most importantly, let’sradically reinvent the article experience to encourage deeper reading, furtherbrowsing. How might we more naturally bring readers from one story to another?How might we recreate the serendipity readers create for themselves whilejaunting through the web? How can we increase our page load times so readersnever have to wait? How might we use the time-honored traditions of news designto create oases for news reading in this increasingly distracting world?

A guy we like a lot around hereonce said that when you’re in a tight box, you have to invent your way out.We’re in a tight box, competing for our readers’ attention among the manydiffering and delightful ways they can spend their screen time. Let’s startinventing.

http://blog.sina.com.cn/s/blog_81651ac20102w9r4.html

清华史安斌
6分钟前 来自 新浪博客
创造性参与的开始:《2016年新闻业预测》第【七十八】篇:创造性参与的开始 原作者:茱莉亚·贝泽尔(JuliaBeizer)编译者:王馨逸来源地址:O网页链接文字版>> O网页链接 (新浪长微博>> O还在为微博的140字烦恼?你out啦~快来试试新...)

45#
发表于 2016-5-2 22:54:11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为什么爱因斯坦、扎克伯格的桌面都乱糟糟的?

2016-01-27 Lens杂志
Lens按:

爱因斯坦说过:“要是乱糟糟的桌面意味着杂乱无章的头脑,那空桌面意味着什么呢?”

史蒂夫·乔布斯、阿尔伯特·爱因斯坦、马克·吐温。你猜这三个富有远见的人有什么共同点?

他们的工作桌都乱七八糟的。

这三位时代开创者绝不是随波逐流的人物,他们无比享受用自己独一无二的方式做事情,看看他们那乱而不落俗套的桌面就知道了。看似癫狂的事物实则暗藏着条理:在堆积如山的纸、杂志和物品之中,存在着那些敢于创造的人特有的组织性。

来看看这些有强大创造力者的桌面吧:


马克·扎克伯格,脸书创始人兼CEO


马克·吐温和他的桌面


爱因斯坦的桌面

不止这些,拥有极富创造力+极其乱的桌子的人还有人工智能之父艾伦·图灵,青霉素的发现者亚历山大·弗莱明等等。

环境一直对我们大脑的创造能力产生着重要的影响。比如说身为医学研究者和病毒学家的乔纳斯·索尔克,为了制造出第一支小儿麻痹疫苗而跑去了意大利的一间修道院里。他表示当地的环境对他的发现起着不可小视的作用。不过呢想要提升创造力其实不需要迈出这么一大步改变,一个凌乱的桌面,就能达到你想要的效果。


谢家华,Zappos创始人&CEO。桌面上从书到牛仔帽都有…

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的一项研究发现,拥有凌乱桌面的人更有创造力和冒险精神,而桌面井井有条的人比较守规矩,也不太冒险尝试新鲜事物。Vohs博士和她的研究伙伴在报告中得出了结论:“杂乱无章的环境具有启迪性,使人挣脱传统的桎梏,生发出全新的见解。”

但并不是说桌子永远是这么乱的好。我们得根据需要而改变工作空间的整洁度。

明尼苏达大学的研究突出了其中的一个实验,那些桌面整洁的人选择苹果而不是糖果,且偏爱成熟完整的方案,而不是新出的那些。当你在拓展新思路和概念的时候,乱一点的桌面会助你一臂之力。不过当你想要有效率地完成一个艰巨的任务,或者准备具体执行一个创意概念的时候,收拾好桌子还是很有必要的。


Foursquare联合创始人Dennis Crowley的桌面,是不是最整齐的一个了…

如果你想要更有创造力的话,下面是一些贴士:看完杂志之后别扔掉,就让它们五花八门地躺在你桌上吧。别也把书都束之高阁了,反正一切有可能给你灵感的东西都留着。“乱糟糟的环境分两种。”Vohs博士在纽约每日新闻的采访中说,“一种是杂乱,另一种是脏乱差。所以我们的实验结论并不是叫你把香蕉皮和垃圾放在桌上一星期。”

不过,这种创造力是需要付出一定的社会代价的:人力资源公司Adecco发现,大多数同事会根据我们桌面的整洁程度判定我们的为人。你的桌面要真是长期处于杂乱的状态,“他们会觉得你在生活中也一定是个一塌糊涂的人。”人事部的副部Jennie Dede在Forbes的采访中说道。


Paypal创始人麦克斯·拉夫琴的桌面

保持“杂乱但清洁”可以使发生这种状况的几率降到最低,不过这里还有另外一个理由支撑着你放纵的桌面。你要随着自己对创造力和效率的需求而调整你的桌面。你也确实需要注意你给同事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但是也不要怕跟他们解释你刻意凌乱的桌面嘛——这儿不是有实践经验支持着你吗。

除了以上这些案例,还有许多名人大师的桌面和工作室同样也是乱糟糟的,却是那些伟大作品的诞生之处。再次证明,杂乱无章的环境可以让我们的创造力天马行空地飞~



弗朗西斯·培根




约翰·厄普代克




威廉·巴克利




弗里达·卡罗




马克·夏加尔




杰克逊·波洛克




贝尔纳·布菲




奈良美智




罗尔德·达尔




马库斯·吕佩尔兹




亚历山大·考尔德


文章来自blog.busybuildingthings
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编译整理:林雨扬
46#
发表于 2016-6-22 20:58:29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观点
大脑减负,可以丰富思维增加快感
摩西·巴尔2016年6月21日我的一位朋友有一个不好的习惯,就是在事情发生的同时叙述自己的体验。我开玩笑,说他是自己生活的旁观者。公平地讲,我们都没能最充分地体验生活。我们的头脑往往被太多思绪占据,无法完全沉浸于哪怕就在眼前的东西。

有时候,这是没问题的。我乐意不记得日常通勤中度过的大段时间,因为我的思绪会游荡开来,会在早上驱车时进入“自动驾驶”状态。但我并不想太多地从生活中消失。我们常常只是吃饭,而不是品尝美食,对一些美丽的事物视而不见。在完全心不在焉的情况下,我可能就完成了和女儿的整个交流过程(请原谅我)。

最近,我发现我们忽略了很多东西,不只是关于外部世界,还包括在思绪乱七八糟的时候不能充分挖掘内心世界的潜能。在本月发表于《心理科学》(Psychological Science)的一项研究中,我和研究生希拉·巴罗(Shira Baror)证明了,独特和有创造力的思维能力明显会被杂念、穷思竭虑和其他形式的“思维负荷”阻碍。很多心理学家假定,未加干涉的思维倾向于沿着熟悉的联想那种套路走。但我们的研究结果显示,创意思维而非常规思维,才是我们思维清晰时的默认认知模式。

Gérard DuBois
在一系列的实验中,我们给参与者布置了一项自由联想的任务,同时给他们的思维能力施加不同程度的负荷。比如,在一项实验里,我们要求半数的参与者记住一串七位数,另一半则只需记住两位数。在参与者运用短期记忆记住这些数字串的同时,我们又给他们提了一个单词(比如鞋),让他们尽可能快地说出脑子里因之冒出来的第一个词(比如袜子)。

我们发现,比较高的思维负荷会持续降低这一反应的独特性和创意性:需要记住七位数的参与者做出的是统计学上最常见的反应(比如,白/黑),只需记住两位数的参与者给出的则是相对不那么典型、更富于变化的搭配(比如,白/云)。

在另一项实验中,我们发现,做出反应的时长与反应的多样性成反比,排除了思维负荷低的参与者不过是花更多时间做出有趣回应的可能性。事实是,如果思维负荷比较高,就算是寻找一个常规的答案,也需要更多时间。这些实验说明,思维的自然倾向是去探索并偏爱新意,但如果负荷过大,它会寻找最熟悉、同时也难免不那么有趣的解决方案。

大体而言,我们大脑的探索和利用活动之间存在一种矛盾。处在探索状态时,我们处理事情的角度广度,好奇心和学习欲望也都比较强。其他时间里,我们则依赖或“利用”已知的东西,依赖我们的预测,信任一种可预测环境的舒适。前往一个没去过的国家旅行时,我们往往更具探索性,而当我们辛苦工作了一天回到家时则更容易处于利用状态。

AD



生命中的许多时间里,我们处于这两个极端之间的某个状态。这两种模式都有其实用的益处:如果不探索,我们人类就永远不会走出洞穴;如果我们不利用熟悉状况的确定性,就会冒太多的险,走向灭绝。只不过,这里需要保持一种健康的平衡。我们的研究显示,你内在的探索太过经常地因思维负荷过多而减少,就像对外部环境的探索一样。

在日常生活中,你可能会发现自己在以各种方式给思维“施加负荷”:记下生鲜杂货清单,以便晚些时候在超市里采购;多次默念一个刚认识的人的名字,好让自己不会忘记;参加重要的会议之前,反复练习自己的说辞。当然,还有无时无刻的普通思维游荡。另有一些更具病理性,或至少更难根除的思维负荷来源,比如压力、焦虑和抑郁状态下特有的冥思苦想模式。所有这些负荷都会消耗心智,导致思维呆滞和快感缺乏——感受快乐的能力低下。

过去几年,我送给自己的生日礼物是在内观冥想隐修地过上一周静默的生活。沉默一周,努力清空自己的思想,不适合内心脆弱的人,不过我的确希望所有人都能至少试一次。第一次去隐修时,我惊奇地发现一个普通的番茄吃起来怎么会那么美味,为什么我不再那么介意身体上的不舒适,自己怎么能单单盯着一朵花看45分钟,而且还如此满心欢喜。当我回归思考一些东西而非什么也不想的状态时,我的想法变得更新鲜,也更让人意外。

显然这种古老的冥想实践帮我解放了思维,让它对当下有了更丰富的体味。除了在驾驶F-16战斗机、体验极端的恐惧或经历性高潮时,你的生活中有太多的时间让思维处在游荡状态。结果,只有一小部分心智仍然在参与眼前的事物,走神和沉思变成提高生活质量的负担。培养一种给大脑减负的能力——不管是通过冥想,还是一些别的实践——可以极大地增强你对世界的体验,而且就像我们的研究所显示的,它也会极大丰富你的思维。

神经系统科学家摩西·巴尔(Moshe Bar)是以色列巴依兰大学多学科大脑研究中心(Multidisciplinary Brain Research Center at Bar-Ilan University)主任,同时在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Harvard Medical School)和麻省总医院(Massachusetts General Hospital)担任教授。


翻译:常青

https://dfe3xj9rgkawg.cloudfront ... campaign=newsletter
47#
发表于 2016-6-24 19:09:21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告诉你分答怎么玩
原创 2016-06-22 谭天 暨大新媒体

前几天,在朋友的介绍下,我玩起了一款互联网知识传播的新产品——分答。下面将我分答的经验与大家分离。

分答是什么?百科是这样解释:2016年5月,果壳网旗下在行在微信公众号上线了一款付费语音问答新产品——分答。  用户在分答上可以自我介绍或描述擅长的领域,设置付费问答的价格,其他用户感兴趣就可以付费向其提问。分答的收入分配机制增加了信息的价值,分答中信息接收者被区分成了两种身份。首先提问的人是一种付费悬赏模式,当回答完毕内容沉淀下来之后,旁听者(偷听)就进入了付费看答案的形式,对问答双方都带来了激励,问题和答案能给问答双方都带来 “睡后收入”。

第一天我设置了付费标准:2元,提问不少;第二天我将付费价格提高到5元,提问依然很多,有的提问很专业,有的提问很奇葩:“教授,您为什么那么帅?”还有人提问,在学者中,您为什么收费那么低?于是我把付费提高到10元。此时,分答的运营联系了我并给予论证和推荐。我再次把付费价格提高到20元,我的学生说还可以再提高。有一证券公司老总收费1000元,王思聪收费已从3000元提高到4999元。某老师说我可涨价50倍,但我还是坚持公益为主,商业为辅。

如果你想去运营分答,我给你三点建议:一是定位要准确,了解你的用户以及他们的需求,术有专攻,提问者都是冲专业人士去的;二是要大力推广,充分利用你的朋友圈、公众号、人脉来传播来导流,鼓励更多的人提问、旁听和转发;三是语音要录好,由于只有60秒时间,必须理清思路,抓紧要点,简洁回答,同时要在安静的环境下确保录音质量。在运作中还有什么问题,可以到谭天的分答中提问;或许你已有了运营的经验,可以在本文下方留言,跟我们分享一下。我们一起来体验共享经济和知识传播吧!

其实提问收费高不要紧,只要提问者的问题提得好,偷听的人多,他也能赚钱。以分答上最火爆的是“国民老公”王思聪为例,在他设定问题价格是3000元的时候,用户Z向他提了一个问题。这个问题被21931个其他用户偷听。按照分答的规则,每个”偷听者“需要支付1块钱,其中有五毛归属用户Z(另外五毛归王思聪)。于是用户Z虽然支付了3000元向王思聪提问,但她却收到了10965.5元偷听费。扣除分答站方提走的10%佣金,用户Z这笔”投资“显然是盈利的。我的分答中有一提问:“老师,跟我们讲讲您了解的暨南大学吧。”正值大学招生时节,想了解暨大的人不少,偷听者达82人,收入82元,由我与他对半分,每人41元,而他的提问只花了5元,也就是说他的收入是41-5=36元,他赚了。

我还是希望提问者能提一些专业问题,但你的提问最好不只是你个人感兴趣,而是其他人也感兴趣,这样回答的偷听者就会多,你就可与回答者一起分钱了。如“在传播网络化的时代,如何使自己成为有特色的人,可以制作优质内容视频被大家喜欢?”“我是个创业梦想者,作为一个互联网创业的初创者,如何能用最小的成本做互联网最有效的宣传?”由于偷听的人多,这些提问者的投资都盈利了。如果你不是大伽,我建议你不一定自己去运营分答,不如当一个优秀的提问者,既能学到知识,又有钱赚,何乐而不为呢?来吧!给谭天的分答提一个好问题。



http://mp.weixin.qq.com/s?__biz= ... MkAVzVES4IczglLc#rd
48#
发表于 2016-6-24 19:10:54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分答”再掀60秒热:邀请网友录"遗言"
来源:扬子晚报      2016-06-24 14:17

假如生命只剩最后60秒,你想对世界说点什么?你知道自己宝贵的“生命遗言”其实也可以做慈善吗?6月20日,果壳网旗下付费问答平台“分答”再次掀起了一股60秒热,邀请百万网友同答一题,说出想说的“遗言”,并将网友收听遗言所付的费用捐给慈善机构。此举吸引了百名网络大V的支持和参与,短短两天已筹得12万元左右善款。

网络大V——分享生命最后60秒

“# 假如生命只剩最后60秒,你想对世界说点什么?”6月20日,“分答”与中国扶贫基金会主办,联合爱佑慈善基金会、北京彩虹桥慈善基金会、慈缘慈善基金会、春苗基金会共同发起“生命分答”公益语音接力项目,邀请网友说出想说的“遗言”,并由周国平、罗振宇、姬十三领衔发声。

按照活动规则,支付1元聆听他人的“最后60秒”语音,相当于为先心病儿童机构捐赠1元; 点击“赞赏”,为喜欢的语音打赏,打赏费用也将直接汇入捐赠池; 点击“我也来答”按钮,会自动跳转到答题页面,并收到来自分答君的提问,录制你的“最后60秒”参与活动,邀请好友偷听累积捐赠额。活动周期为2016年6月20日0点至7月20日24点, “分答”官方表示活动结束后将通过合作的公益组织定期公示项目进展及款项用途。

“分答”发起该项活动希望鼓励人们去积极对待生命的最后时光。周国平等几位发起人通过视频说出了内心的想法。周国平认为,人类无法克服对死亡的恐惧,而中国人对死亡的话题传统上采取回避的态度,因此,周国平认为,“生命分答”活动有助于人们克服对恐惧的恐惧,正视死亡。罗振宇则用自己“最后60秒遗言”给出了自己对于死亡的看法。他说:“我距离理解这个世界太远太远,我希望每过100年能醒来60秒,我要知道那个时候世界办成什么样。”“生命分答”接力活动吸引了各界名人的积极参与。其中张泉灵的60秒回答吸引了最多网友偷听,相应的募集到最多的善款,社会学家李银河紧随其后,而医生张羽、歌手汪峰等的回答也受到众多网友关注。截至记者发稿前,已经有1529人参与了这一活动,而募集到的善款总额已经接近12万元。

业内人士——“另类慈善”或许更有帮助

记者留意到,近年来不少慈善项目都是从网络发起逐渐蔓延到大众,比如前几年的冰桶挑战项目,近年来流行的通过暴走进行公益筹款的项目。这些看似“另类”的慈善项目究竟效果如何呢?能不能真正做到把“善行”落到实处呢?

扬子晚报记者采访了公益组织赋启青年发展中心南京地区负责人高莹,她曾于今年4月份组织参与暴走公益项目,为改善山区儿童教育募集资金。高莹认为,目前慈善的方式更加多元,但不管以何种方式,通过什么渠道发起,慈善助人的本质是始终如一的。她认为“分答”以“生命问答”来为先心病儿童筹款是个很好的想法,“这个活动吸引了许多网友的参与,大家通过参加活动从而关注到先心病儿童,无论大家捐钱还是点赞,本身都是一种帮助和关怀”。而对于网友的善款能否落到实处,高莹认为:“网络渠道可能更加透明,因为全国各地参与活动的网友都会去跟踪、关注这些钱的使用,而一旦有人造假,被发现的几率很大,要承受的后果也更大。” 扬子晚报记者 韩飞

网友分享>>最后60秒:告别家人,感恩生活

网友也纷纷尝试“生命分答”。记者浏览了一些网友的“生命分答”,他们的回答主要以告别家人、交代后事为主,以及感恩生活、感谢遇见,还有两个“懒女人”希望最后60秒什么都不说,享受还能思考的最后六十秒,好好做做自己。

网友@ 谢拉姆是一名80后媒体从业者、公益达人、斜杆青年,她的“生命最后六十秒”想对世界说的是:“生命的最后60秒,我想说的是,但愿以后,每个人想起我,会觉得这个老奶奶真是一个和善温暖的老奶奶。然后,想对身边的人说,我爱你们,下辈子还要做一家人。对我的孙子或者重孙子说,要勇敢地做自己。”

网友@ 郑鱼蛋是一名90后白领,她说:“曾经以为那些不开心,那些别人对我的不好,我会一直记住,但此刻我发现,原来一切都是云烟,他们也是我生命里的一部分。感谢所有出现在我生命里的一切。

网友@ 莫莫和网友@ 璇璇都很任性,她们告诉记者,自己是一个爱安静的人,社会和家庭给自己安排了许多角色,让自己平时不得不说话。人生只剩下60秒了,静静吧。“人生确实太累了,没有时间安静,没有时间自私,最后六十秒我就想自私一把,啥也别来烦我。”@ 璇璇想通过语音这样说。(徐钧钻 据《中山日报》 )

http://www.guanmedia.com/news/detail_2443.html
49#
发表于 2016-6-26 19:20:16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英国脱欧,忙坏中国段子手。6大影响力段子是…………
2016-06-26 法学书生

TOP1:大国朋友圈过家家版



TOP2:论文没用版



TOP3:各国表情版



TOP4:发红包版

什么是脱欧?通俗一点说就是起初几个大佬(英法德意)建了个微信群,没事发发红包,互惠互利,后来进群的小弟越来越多,只抢不发,有困难的时候还得要大佬们分摊资助,大佬不高兴了,现在这世道,地主家也没余粮啦,于是有个大佬叫英国,退群啦,估计后面还有跟着退的,最后只剩几个不发红包的啦!

TOP5: 决绝的学霸版

英国为什么要脱欧?一个学霸常年和一群学渣混在一起,什么都没学到,成绩严重下降,不敢说出来,怕破坏大家之间的关系,现在终于忍无可忍了,我是学霸,我要上进,不能整天和学渣胡混,于是就有了脱欧公投。

TOP6:比较污版

现在的全球市场,其实就在扯三个问题:
1. 英国公投讨论的是“脱”不脱的问题;
2. 欧州杯讨论的是“射”不射的问题;
3. A股讨论的是“上”不上的问题。

http://mp.weixin.qq.com/s?__biz= ... d0fYjEKZ2tYo13ft#rd
50#
发表于 2016-7-1 20:40:56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新京报》建了个群,带你和“中共一大”的代表们谈笑风生
2016-07-01 夏酥酥 二维酱 媒记

“今天你加入这则群聊了吗?”——一早朋友圈就被这样的转发刷屏。

95年前,假如你的手机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震动,屏幕显示你被拉进这样一个群,能够和那些参加中共“一大”的代表们谈笑风生,你会震惊还是激动?是否会在内心澎湃地感慨一句:“一个人的命运啊.......也要考虑到历史的进程”后,潇洒地发个红包?

恐怕多数人是不会去想这样一个挑战脑洞的问题。因为历史不容假设,也没有如果,更谈不上穿越。即便是铺天盖地的“建党95周年庆”报道,大多数都被“规定动作”限制在或喜庆或严肃的白纸黑字间。然而这一次,倒是《新京报》别出心裁,用互联网最常见的形式带大家严肃地玩了把穿越。

这条逼真“群聊”的来头一点不简单
昨天8:30,《新京报》官方微信公众号以“假如95年前,你被拉进这样一个群”为标题,推出一条趣味H5——“来自中共一大筹备组的邀请”(可点击文章底部“阅读原文”查看)。



很快,便吸引来大量粉丝参与,一时成为微信朋友圈转发热门。

新京报编委全昌连介绍,为了扩大传播效果,昨天下午和晚上,新京报的小伙伴们又发动新京报微信矩阵“政事儿”、“北京知道”等多个渠道发布,进行了全方位的立体传播。截止今天中午,后台统计,此H5链接的浏览量已成功突破10万+。

显然,这条5月下旬就已经开始筹划的新媒体创意产品是成功的。

“今年是建党95周年,虽然这是一个主旋律报道,但是我们希望从新闻专业主义的角度出发,做出水准和品质,做出新意。这是新京报操作新闻报道的一贯理念,无论是主旋律报道,还是舆论监督报道,要么不做,要做的话就做出水平,做成叫得响的精品”,新京报编委全昌连表示。

对于《新京报》的小伙伴而言,“来自中共一大筹备组的邀请”这个H5的创意是一脉相承的。

早在5年前,建党90周年的时候,他们便秉承这一理念,做了一个系列策划报道《寻访1921》——从1921年入党的革命先锋中,遴选了50多人,讲述第一批党员革命理想、信念、情怀,还原真实、鲜活的生命个体在特殊年代的理想和追求,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和反响。


▲建党90周年,新京报“寻访1921”策划报道版面

只不过,5年时间,媒体的传播形态和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新媒体的盛行,为这次再策划纪念建党95周年报道,提供了更轻盈和便捷的技术及平台支撑,同时,也提供了一个绝佳创意——微信群。

当时新京报的小伙伴们确定了两个主题:一个党的知识问答,另一个就是重现中共“一大”。

新京报编委全昌连回忆,“经过开会讨论、头脑风暴,我们决定,借用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微信群的形式,模拟中共一大会议的情景,生动活泼再现‘一大’建党的历史情景。另外,我们还操作了一个新媒体产品‘党史竞答’,选取建党95周年以来,有看点、有价值,但不为人所知的冷知识,制作了一款问答类型的H5新媒体产品。”

这次,也算是花了大工夫。

新京报全媒体编辑部副主编杨文瑾介绍,对于“重现一大”这个主题,编辑大概用一天时间重温一大党史,并初步确定了用“群聊”的表现形式。此后用一天时间,草拟了整个产品的文案和产品说明,并且开始了与前端工程师以及美编的讨论。如何呈现,如何切换、如何互动……当天重新修改了文案和产品说明。

“虽然我们之前做过此类作品,但其实这一次我们的前端工程师是个新人,第一次做这样的产品,因此制作大概用了六七个工作日,此后两天,我们又陆续收集意见,添加了一些互动和效果,解决了几个bug”,担纲此次产品统筹的新京报资深编辑陈璐说。

无论是“假如95年前,你被拉进这样一个群”的微信标题,还是“群内大咖很多,聊天内容请勿外传”的摘要——在红色主旋律主题作品扎推呈现的今天,这样更直接、活泼的社交化语言,还是成功击中浏览屏幕时一双双挑剔的眼睛。

在杨文瑾看来,“我们希望以更社交化的语言,吸引人们关注此类作品。同时,标题又保留了神秘性,以激发大家的好奇心。从这个角度考虑,这个H5分享出去的标题为‘会议筹备组邀请你加入群聊’,下面摘要还加了一句请勿外传的提醒,渲染神秘感。”

“群聊”里每个历史人物
不仅会发言还玩起抢红包




群聊里的人物发言各有风格,短促有力,绝不多说一句废话。开会的地点,也在聊天时提出,而且还通过微信的“分享位置”功能,实现和网友的互动。甚至,为了模拟好穿越,让用户体验亲临会议现场的感觉,编辑团队思量再三,决定不用背景音乐。

杨文瑾解释道,“具体内容既要符合史实,又要避免对话冗长,所以尽量长话短说,语气也要贴近微信聊天的风格。”

为达到这样的效果,新京报的编辑们认真研读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4卷本)、翻阅了《党史细节》、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等权威资料,将史实一条条梳理出来,再精心编辑微信群里的对话。


▲新京报小伙伴们认真研读了厚厚的4卷本的《中国共产党历史》

统筹编辑陈璐举例说,“比如,当时上海的党组织代表做了一大的筹备工作,所以群主是当时的筹备者李达,他首先发言,提出开会的倡议。然后哪些人会接着聊呢?下面的设计要说明三个问题:一,哪些人最终出席了中共一大;二,他们当时代表哪个地方的党组织;三,会议在哪里举行。”

“例如,毛泽东当时在长沙,他和何叔衡代表长沙的党组织来参加了会议。所以,毛泽东在看到李达的发言后,就说:‘赞!我和何叔衡参加,代表长沙的党组织。’ 王尽美就说:‘积极响应!我和邓恩铭代表济南的参加!’”

同时,既然是群聊,就要聊得更丰富,更有代入感。《新京报》的小伙伴们首先想到,用户要在“大咖”们聊天时能插上话,因此,设计了一个用户“发言”:我能申请旁听吗?点击“发送”后,会议筹备者就分享了会议地址,以示申请旁听成功了。接下来,网友以“旁听”身份参与互动,如身临其境般进行了一次历史重温,互动自然顺畅。

微信群聊怎么少的了发红包这么重要的环节呢!

历史不容杜撰,在产品策划最初一直没想到合适的发红包内容。一直到发布前夕,当杨文瑾看到同期制作的另外一个H5,“党史冷知识问答”的其中一道题时突然有了灵感。为了让这个红包插入变得既有趣生动又贴近历史,“我灵机一动,让编辑增加了由共产国际代表马林给群里的人发红包的环节,红包就是路费。因为根据历史资料,共产国际的马林当时给来参会的每个人发了路费——这是我们冷知识问答的一道题——当然也不能让大家以为我们真的发钱,所以点击红包后出现的弹窗,详细讲解了这段历史。”

“重现”还是这个产品的重要功能。统筹编辑陈璐解释,她查资料时发现的一个图片就派上了用场。上海一大纪念馆里有一组蜡像,再现了开会时的场景,有人在发言,有人在倾听,有人在给两位国际友人现场翻译。“就用这张蜡像的照片,我们一一对应,标出每一位参会者的名字,并且为每个人配了一段人物简介。这样既增强了产品互动性,也让产品提供了更多实质内容。”

16人的新媒体团队
此前也搞出过花样繁多的H5


这不是《新京报》第一次在新媒体上玩出新花样。相比过去,这次在技术上并没有什么创新,但是更多地引入了微信上大家常见的社交方式,比如发红包、分享地图定位等。

杨文瑾介绍,新京报新媒体团队目前有16人,包括新京报官方微信、微博、新京报网、客户端等几个新媒体平台的编辑,制作数据新闻、图个明白的数据新闻小组,以及负责接收即时新闻的编辑。

团队人数不多,但战斗力很强。

去年策划制作的反腐主题的大型互动网页专题《利剑出,百虎落》曾经获得全国首届数据新闻大赛的第三名,这次的“来自中共一大筹备组的邀请”H5就是由这个数据新闻小组策划制作的。而其他新媒体编辑负责每天把《新京报》生产的内容以各种形式、从不同平台传播出去。

杨文瑾说,“从H5技术最开始兴起时我们就积极研究,发现H5的互动性能很好地弥补网络时代传统新闻报道读者参与感不足的缺点,于是我们很快开始在日常新媒体产品的设计中应用H5技术。”——此前,这支团队曾做过全国两会主题的“探秘人民大会堂”、总理记者会主题的“据说只有2%的人能完成这项任务”、9.3大阅兵主题的“阅兵大集结”小游戏、互联网大会的“带IT大咖回地球”等等。

去年报社社庆他们策划的互动H5“新京报12周年,徐峥这是干什么”也在社庆当天形成刷屏之势。当天是11月11日,双十一购物节,有网友笑称《新京报》抢了“马云爸爸”的风头。

与习大大通话,“最萌红歌”献祝福
各大新闻客户端一片飘红


除了新京报外,人民日报客户端也推出一个创意H5——“全体党员同志!习近平今天有话和你说,快听!”按下接听键后,就可以听到习大大在建党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网友评论道:“好激动,习大大给我打电话了。”



人民日报新媒体还制作了一个主题为“那些年,我们曾许下的铮铮誓言”的H5,介绍了不同时期入党誓词的变化,最后可以从“嘉兴红船”、“井冈山”、“延安”和“西柏坡”中选择一个场景,录下自己的入党誓词。



另外,看看新闻、腾讯新闻客户端和微博也推出了庆祝建党95周年的启动画面。



封面新闻客户端的启动画面和首页都体现出对建党95周年的祝福,启动闪屏上写着“作‘封’优良,一心向党”,首页的立体党徽下写着“你永远在我心中”。

澎湃新闻制作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的专题,除了对建党95周年大会进行全程直播,还有“上海红色记忆”、“光辉历程”、“各地巡礼”等板块,另外,“特别策划—中国村支书”从多名村支书的视角描述农村基层的发展变化。

类似的还有凤凰新闻的专题“九十五岁问初心”和腾讯新闻专题“光辉历程—纪念建党95周年”。

一些更为轻松活泼、年轻化的表达形式也值得关注。在建党95周年纪念日前夕,@人民日报微博介绍了在年轻群体中很受欢迎的爱国主义动画《那年那兔那些事儿》。@共青团中央则发布了用这部动画剪辑成的“史上最萌红歌”。




http://mp.weixin.qq.com/s?__biz= ... EIYSuy9UoR6Nu2KW#rd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