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楼主: 肖淑娟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13级王爽专区

  [复制链接]
41#
发表于 2013-12-21 15:42:19 | 只看该作者
        中午,在五食堂吃饭。我发现五食堂无论什么时候,似乎都有很多顾客。
        吃过饭,刚出食堂就看见,一个身穿卡其色衣服的高个儿男生,手里抱着一束玫瑰花,藏在树后面。这瞬间就引起我们的好奇心。
        仔细一看,发现农行外围了一群人,唱唱跳跳的。我们也凑过去,马上就明白了,这是有人要向女神告白呢。马路中间缓缓的移动着一辆北京奔驰,车的后备箱门开着,上面坐了一位穿着卡其色服的女生,披散着长发,化了淡淡地妆,脸颊绯红。跟在车子后面的一群人对着女生跳舞,旁边还有人负责音响,还有专门用单方拍照。
        跳完舞后,那些同学自动分成了两排,那个男生抱着玫瑰慢慢走向女生,开始对着女生表白。围观的人尖叫不已,我也没听清到底说了什么。反正最后女生抱着那束玫瑰,周围的同学就起哄让他们亲一个。我想他们俩是在一起了吧。
42#
发表于 2013-12-22 18:44:3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王爽 于 2014-1-3 16:20 编辑

                               记文艺学院寒假实践动员大会
    12月21日,由文艺学院团委实践部主办的“寒假实践动员大会”在东四110教室开展,文艺学院的同学参加了此次动员大会。
    晚上7点,一切准备活动就绪,主持人唐小辉、林玉萍宣布动员大会正式开始。文艺学院实践部副部长谢聪第一个上台作了实践部的介绍,讲述了实践部的成长经历,以及寒暑假在校外做的实践活动经历,为同学们展示了许多实践部做活动时的照片。
    来自“追梦人同盟”的代表李丹琪也带着他们团队的成果,上台作了简单的介绍。最后一个上台介绍的是“民族文化调查团”,这个团队十二月初获得了,由人民网举办的“全国大学生社会活动实践之星”优秀实践团队的评选,最终获得了“优秀实践团队”的荣誉,是我校唯一一支入选的团队。
    大屏幕上播放着羌族服饰、舞蹈、建筑等图片,伴随着羌族音乐,“民族文化调查团”的代表胡勇飞一一为大家介绍视频上的内容。胡勇飞认为:社会实践,是一个锻炼人综合素质的机会,大学生校园生活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机会。大学是我们面上社会的过度期,而社会实践就是我们在学校走向社会的桥梁。
    之后,实践部部长杨阳又仔细的给同学们讲解了,社会实践活动的一些注意事项,以及参与实践活动的一些流程。
    最后,姗姗来迟的辅导员林万成老师还讲了一些学校对于社会实践活动的鼓励政策,号召大家积极参与到社会实践活动中。
43#
发表于 2013-12-25 10:51:30 | 只看该作者
        今天上午,我们有现在汉语期末考试,从9:55到11:55。话说,为了这个考试,有的同学几天前就开启了学霸模式。
        按理说,这么迟才考试,睡到八点起床也不为过,但是就有那么一些人,就算已经经历过高考了,还是客服不了考前焦虑症。西西早上七点就起床开始看书,我在床上看着西西在灯光下学习的背影,让我觉得他是要参加高考的节奏,我是自惭形秽。 九点的时候,西西催着:“走嘛,我们去考试。”过了二十分钟的样子,她又催着:“爽哥,我们现在去嘛。”在我眼里,这个姑娘的学霸模式是完全开区间。
        和她相反的人也有,比如之前忘记今天要考试的我和盈盈。总之,被身边的人一影响,原本觉得无所谓的我,也有了一种就要被审判的感觉。从考场出来,就是等待最后的宣判,如果及格了,就是无罪释放,如果没及格,那就是被判刑。
44#
发表于 2013-12-25 11:26:59 | 只看该作者
        考完《现代汉语》,我们一伙仨人去三食堂吃早餐。我先是在打菜的窗口晃悠了一圈,然后去打饭。西西要了四毛的饭,我走过去,举起手里的一卡通:“阿姨,我只要两毛的。”西西瞬间就顿住了,“爽哥,你只吃那点够吗?”“我减肥,不行吗?”我开玩笑说。事实上两毛的饭和四毛的饭差不了多少。
        因为食堂的人比较少,我慢慢地选着菜。食堂的阿姨难得热情地给我介绍菜品。我选了一个凉菜,阿姨一个劲往碗里夹菜,我赶紧说:“阿姨,够了,够了,太多了。”可是阿姨没有要停下的趋势,“这么点儿,怎么够呢,就要考试了,多吃点儿!”“可我吃不了这么多,太浪费了。”阿姨这才停下来。说了谢谢,我又去打荤菜。还是那个阿姨,阿姨又一个劲儿往碗里打了很多肉。我猜那个阿姨是太喜欢我了。
        这是这学期以来,我在三食堂受到的最好待遇。
45#
发表于 2013-12-26 09:43:12 | 只看该作者
        中午,我去参加了校报编辑部的部门会议,在西七二区408教室。
        进校报编辑部也有一段时间了,但是我没有做过任何实务。今天正式在例会上自我介绍了一下,至少和同事们混个脸熟。
        这次例会主要是让干事们多提提意见,怎样把校报做得更好,以及说说自己对编辑部的一些想法。作为新人,我是没有什么发言权的,负责听就好。
        不过倒是有些让我惊讶的事儿。一学期了,编辑部的干事们居然还有互不相识的。站起来说话的时候,还得做一个自我介绍。
        会议最后,部长说,我们虽然不过洋节日,但是也要每人发一个苹果,希望大家都平平安安的。还开玩笑说,吃苹果的时候也要想着校报编辑部。
46#
发表于 2013-12-26 10:03:26 | 只看该作者
        平安夜晚上,我厚着脸皮去参加了神划教育的平安夜晚会。我从来都不过圣诞节的,不过这倒是一个出去玩的好借口。
        晚会准备的很多水果,虽然我们都是空着肚子去的,但也没好意思多吃。来参加晚会的人年龄跨度有点大,小到几岁,大到七十多岁。我们一起唱歌,一起跳舞,一起做游戏,忘记年龄,忘记性别,忘记身份。每个人都是满脸的笑容,相互祝福,相互祈祷。
        晚会上我又认识了许多人,亲切的以撒老师、阳光的小雨哥、帅气的雅各、温柔的曾超。每一个都是才华横溢弹吉他,弹钢琴,打非洲鼓、打架子鼓、会3D画、英语还过了八级。难怪会来那么多粉丝。
        晚会的接近尾声时,播放了两组图片,一组是关于长江黄河水污染的,一组是关于512地震的。虽然有些画面很残忍,但是都触动人心。在我们都很欢乐的时候,我们也要珍惜这一切。最后,每个人都手捧蜡烛,认真为自己的亲人祈祷,为祖国祈祷。
47#
发表于 2014-1-3 15:59:05 | 只看该作者
加入团委有一学期了,多少也理解了团委的一些事儿。小事儿干事上,杂事儿所有干事一起上,差不多也就这样了。毕竟部长们都是从大一走来的。
进学校前,哥哥姐姐们都有提醒过我:如果你不想让你的时间从零碎变得更零碎,那你就不要一时冲动加入学生会或者团委。我是一直都很相信他们的话的,但是我还一不小心就“失足”,时间真的也不在我的掌控范围了。因为团委突然间给干事安排任务并不是一件稀奇的事儿,在我看来,我似乎进了一个集中营。以下是我例举的几条我收到的短信:
1.
所有同学,没课的现在马上到东八演播大厅,所有的部长干事必须到。
2.
文艺学院所有人,必须到,一律不准请假。现在立刻马上!
3.
今天下午1:30到东八演播大厅,干事有课的请假,元旦游园那边有事的先放一边,所有人必须到场。(我收到这个短信的时候快到一点了)
48#
发表于 2014-1-3 15:59:45 | 只看该作者


    这是第十八周,期末了,已经有许多课程都停课了。今天,最后一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也结束了。
    并没有因为是已经是最后一节课,思修课就变得更具有吸引力。课堂上所有人都是像以前一样的,睡觉的依然在和周公约会、抄新闻的依然在“奋笔疾书”、玩手机的还是在不停地刷新着手机页面、嗑瓜子的仍旧在嗑瓜子、剪指甲的仍旧在剪指甲……当然,认真听课的还是在认真听课,而老师依然抄着一口川普讲着课,对课堂上的一切“视若无睹”。
    总之,不约而同地,大家都在思修课上安排了任务。所有人都在坚持着自己的生活
49#
发表于 2014-1-3 16:00:39 | 只看该作者
    时间总是在不经意间溜走,一转眼就到了2014年。从13走到14,多么浪漫的说法。元旦跨年,我们寝室没回家的四个人一起度过了一个小小的放肆的夜晚。
    忙完学校的游园活动、音乐晚会上的工作后,西西和王婷回到寝室休息。我和盈盈则当上了采购员。我们在东门外逛了一圈,一不小心就把身上所有的钱花光了。最后手里提着一堆东西回寝室,衣服、瓜子、花生、奶茶、烤串……
    吃着吃着,大家都觉得不太过瘾,似乎吃的东西太少了。于是,我们四个人一起打仗一般的冲到楼下的超市,分工合作,买瓜子、买啤酒、买零食……满载而归。回到寝室,两把椅子拼在一起,东西往上面一放,打开音乐,一边吃东西,一边玩游戏,互爆猛料,相互祝福,一起迎接新的一年。
    所有的狂欢过后都会产生很多问题。我们最大的问题,不是元旦节睡到十一点才起床,而是起床后发现自己睡在满地垃圾的房间里。
50#
发表于 2014-1-3 16:05:55 | 只看该作者
                                       如何“做活”校园新闻

          ——记高校校报编辑我校讲座
    20131011下午2:00,由校学生会宣传部组织的“如何‘做活’校园新闻”讲座在我校东3101阶梯教室开展。本次讲座的主讲人是中国高校校报协会秘书长、北京大学校报主编汤继强教授和西南财经大学校报总编辑屈小燕教授。因前去听讲座的同学太多,很多同学只能站在过道上。
    在主持人简短的开场白后,屈小燕教授做了以“策划让常态新闻熠熠生辉”为主题的讲座。她与同学们分享了西南财经大学校报“精品文章,精品人才”的办报理念和校园新闻的“四季歌”。“四季歌”总结了同学们一年中校园新闻的主要内容,如:一月的校园新闻主要是关于元旦节、期末考试、年终盘点的;三月的校园新闻主要是关于开学、学雷锋、植树节、妇女节的。讲座上,屈小燕教授称我校校报是在一个“高端大气上档次”的平台上,并表示同学们做新闻时应该要有校长的眼光,书记的观点,做报纸不是拼速度,而是拼深度,要挖掘新闻背后的故事。最后,讲到怎么策划时,屈小燕教授告诉同学们要做到两点:1无新闻找新闻2 有新闻放大新闻,并以西南财经大学校报为例加以说明。赢得同学们的阵阵掌声。
    紧接着,汤继强教授做了主题为“新闻就在你身边的讲座。他通过“支部建在考古工地上”“北大阳光大厨”“北大女生拒绝选美三则新闻报道向同学们传达了“做新闻要有特色,要发现身边的感动,平凡的感动在群众中”的新闻理念。同时还鼓励同学们要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此外,汤继强教授还与同学们分享了八种在校学生可以获取新闻的途径。八种途径包括:1.到基层去,走进群众的生活2.多去会场3.关注政策信息,领导讲话4.广交朋友,在聊天中发现新闻5.多与班上的通讯员交流6重视读者来信或来访7.关注同学们关心的媒体,如BBS、微博等8.在比较中发现新闻。
    讲座最后,是同学们自由提问时间。同学们对两位教授的话题表现出了很高的兴趣,纷纷举手提问。但由于时间关系,两位教授还要参加下一个会议,同学们对没能更深入的和两位教授进行交流表示有些遗憾,主持人提出可以通过微博等其他渠道让同学们和两位教授进行交流。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