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楼主: adm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名记者研究案例集锦

[复制链接]
41#
 楼主| 发表于 2012-4-11 22:03:31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时代报【全美最佳工作出炉 记者名列最差榜单】最佳: 1软件工程师;2精算师;3HR经理;4牙医;5财务规划师;6听力专家;7职业治疗师;8在线广告经理;9计算机分析师;10数学家。最差:1伐木工;2奶牛农;3入伍军人;4石油钻机工;5记者;6服务员;7抄表工;8洗碗工;9屠夫;10广播电台 @当代生活报微博


轉發| 收藏| 評論

42#
发表于 2012-4-13 20:58:2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刘海明 于 2012-4-13 20:59 编辑

【案例】
入桂广播人关键是他来这儿活不了93。 //@张玉洪:中国特色下 出不了华莱士 //@薛蛮子:
@王利芬: 哪里只是新闻! //@权静:中国目前还没有“新闻专业主义”的空间
@权静华莱士代表的 “专业主义” 精神:1、一记者可以跟全世界最有权优势的人平对对话,尖刻的质问他们揭露他们,却不担心被报复;2、一个人可以一辈子做记者,只做记者,做到93岁,但没人会笑话他怎么还没当主编没当社长只是小记者;3、一个人做记者,也可以过很体面的生活,不会担心买不起房买不起车。
收起|查看大圖|向左轉|向右轉

轉發(2564)
|
評論(523)
今天14:34
來自新浪微博
轉發|
收藏|
評論
2分鐘前
來自新浪微博

金山人王东://@薛蛮子:@王利芬: 哪里只是新闻!//@权静:中国目前还没有“新闻专业主义”的空间//@王利芬: 我以前只想做个好记者,现实修正了我。长期只做记者而不升官在一个官本位的国家似乎行不通,所以稍有本事的记者无论多么不适合管理都提拔成他们并不喜欢不擅长的的官,专业程度只
(40秒前)

舉報|
回覆

苏岩-Yanni:1、施拉姆讲记者“隐退自我”原则:采访的不论是政界显耀商界精英,还是拉煤球的扫大街的,一律不卑不亢一视同仁,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2、中国是官本位国家,媒体行业同样论资排辈
(40秒前)


回覆

第一帧:如果不想当军官的士兵不是好士兵,那么当不了领导的记者就一定不是好记者吗?不过,当不了领导的记者就买不起大房子、好车子……而且,即使年纪大了也会被别人在称为小记者。唉,是谁将成功的标准制定的如此单一!
(50秒前)


回覆

兰因哈特:中国领导人就应多接受这样记者的访问,展现大国胸怀//@纽妖: 不能这么说。华莱士不是普通记者,超越主编制片连老板都要看他脸色。他年薪几百万,更重要的是拥有世界最重要国家的铁杆观众、拥有话语权和掌控部分选举风向的能力。中国领导人不该接受这样记者的采访,胡是对的,邓例外。
(1分鐘前)


回覆

km219//@林大野: 做好一件事。
(1分鐘前)


回覆

橡皮大风车:嗯,是该更加努力了!
(3分鐘前)


回覆

入桂广播人:关键是他来这儿活不了93。
(4分鐘前)


回覆

罗小金lele:只有一种成功,就是用自己的方式度过一生。
(6分鐘前)


回覆

廿十四微博://@哈罗-树先生: //@林大野: 做好一件事。
(6分鐘前)


回覆

笨笨一笑:华莱士其实也算个理想主义者。在中国,理想主义者要么被碰得头破血流,要么就向现实俯首称臣@王利芬: 我以前只想做个好记者,现实修正了我。长期只做记者而不升官在一个官本位的国家似乎行不通,所以稍有本事的记者无论多么不适合管理都提拔成他们并不喜欢不擅长的的官,专业程度只
(8分鐘前)


回覆

戴安-2011:权静的观点是敬业的,乐意一辈子做个兢兢业业的记者,是专家/专业的基础。今天上午看了@李开复
推荐的视频,感觉那人从当记者开始就是想着往上爬要当主播。这种人哪怕北大出来的,也永远做不到专业。//@王利芬: 我以前只想做个好记者,现实修正了我。长期只做记
(9分鐘前)


回覆

yjhjerry:看过他采访江的视频,质问毫不留情,直称其是独裁者。江一直打哈哈,心里恨的牙痒痒,但表面上不敢爆发。但同样的情形发生在香港记者身上,江就没有那么大的耐心了,当场痛斥香港记者:“too simple, sometimes naive!”.
(9分鐘前)


回覆

希尔的秋天:// 哪里只是新闻!//@权静:中国目前还没有“新闻专业主义”的空间//@王利芬: 我以前只想做个好记者,现实修正了我。长期只做记者而不升官在一个官本位的国家似乎行不通,所以稍有本事的记者无论多么不适合管理都提拔成各种他们并不喜欢也不擅长的的官,专业程度只是提升的手段,而不主要是岗位的需求。
(11分鐘前)


回覆

有时猪撞人:闷声发大财,曾告诫香港同胞,华莱士比你们高到那里去了。
(11分鐘前)


回覆

huangzhun:可见这事儿在中国就是传说,不,是谣言!
(11分鐘前)


回覆

新闻研究---王健:只有写匠,不见记者。
(12分鐘前)


回覆

漫天飞旋:柴静、岩松//@邱启明: 空间和人都有,老白小柴。其他借口只能说你没尽力。 //@权静:中国目前还没有“新闻专业主义”的空间//@王利芬: 我以前只想做个好记者,现实修正了我。长期只做记者而不升官在一个官本位的国家似乎行不通,所以稍有本事的记者无论多么不适合管理都提拔成他们并不喜欢不擅长的的官
(12分鐘前)


回覆

城镇记忆:愧啊!!//@薛蛮子:
@王利芬: 哪里只是新闻!//@权静:中国目前还没有“新闻专业主义”的空间//@王利芬: 我以前只想做个好记者,现实修正了我。长期只做记者而不升官在一个官本位的国家似乎行不通,所以稍有本事的记者无论多么不适合管理都提拔成他们并不喜欢不擅长的的官,专业程度只
(12分鐘前)


回覆

木剑无滞yy:专业,不知能否和他谈笑风生
(13分鐘前)


回覆

放下的痛2719101805:这也许就是当记者的优势吧
(14分鐘前)

43#
 楼主| 发表于 2012-4-18 18:21:58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华莱士曾患深度抑郁症 因追查真相惹恼肯尼迪

2012年04月17日10:07 中国经济周刊


“新闻怪杰”华莱士(资料图)

  美国著名记者、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知名栏目《60分钟》主持人迈克·华莱士于当地时间4月7日永远离开了他的观众们,享年93岁。铺天盖地的新闻讣告中,充斥着各种溢美之词:“电视界的教父”、“新闻记者的楷模”、“正直、公正的坚持者”??
  随着华莱士的去世,中国新闻教育中被奉为西方近代新闻从业者典范的两大标志人物(另一位是意大利女记者法拉奇,2006年去世)都已成为历史。
  然而,真实的华莱士并没有外界标榜的那样传奇。“在好些圈子内,我都被当做是一个说话不经过脑子的家伙,一心追求轰动效应、净给广播公司添乱。在这段时期,我学到重要和有价值的一课:如果你追求争议性,你必须弄清楚一点——这是一把很容易弄伤自己的双刃剑。”华莱士在其回忆录《你我之间》中如是说。
  的确,华莱士的这种“冲动”给自己惹了不少麻烦,也使他在新闻工作中不是每每都表现得如此勇敢。就像电影《惊曝内幕》中所表现的那样,面对烟草巨头,镜头背后的华莱士,有时候也会犹豫、却步,但最终又能从抑郁和纠结中爬起来,直面真相。
  抑郁成疾
  华莱士最早被查出患上抑郁症是在1984年秋天。当时,威斯特摩兰将军以诽谤罪将华莱士和CBS告上法庭,并要求1。2亿美元的赔偿。这场官司持续了4个月之久,其间,街头巷尾的报纸上都将“诈骗、诽谤、欺诈”等帽子扣在华莱士头上。
  该案最终以CBS道歉、威斯特摩兰撤回赔偿要求告终,但华莱士却因为自己的过失和受损的名誉而陷入了深深的抑郁当中。
  “一开始我没办法睡觉,然后是没办法吃东西。我感到绝望,但是没办法压制这种情绪??我对一切事情失去期望,就像疯了一样。我曾经为《60分钟》做过一个关于抑郁症的节目,但是我当时并不能真正体会到抑郁症的滋味。最后,我崩溃了,只能卧床休息。”华莱士事后回忆道。
  华莱士的妻子带他去看医生,但医生却告诉他“如果你公开自己的病情,将会影响你的公众形象”。
  “我向多数人隐瞒了我的困境。除了我的医生、家人和两位非常要好的朋友之外,没人知道我所承受的病痛折磨。考虑到我是个公众人物,又被公认为是个以强硬和难以对付著称的记者,如果被看做是个受抑郁症困扰的‘可怜蛋’,我会感到羞耻。因为,我知道,这是多数人对这种病的看法。”华莱士回忆道。
  但最终,华莱士还是选择了坦诚面对观众,公开了自己的病情。对于华莱士而言,一吐为快才是最有助于康复的方式。
  多年后,当他被问到感到最骄傲的事时,他的答案很简短:“幸存。”“没有什么比找到自己的方式去对抗疾病更令人骄傲的了。而我的方式就是坦诚面对自己、坦诚面对别人。同时我还学会了友善。”
  “诽谤”美国总统?
  尽管华莱士曾经采访过肯尼迪以后几乎所有的美国总统,但不代表所有的总统都喜欢他。而最不喜欢他的,莫过于肯尼迪。
  作为历史上唯一一位获得普利策奖的美国总统(当时还是参议员),肯尼迪对自己的著作《当仁不让》很是得意。但就在他获奖不久,一位方舟子式的人物就出现了,此人就是华盛顿专栏作家德鲁·皮尔森,他一口咬定《当仁不让》是他人操刀之作。
  1957年,华莱士在节目中提问皮尔森:你肯定《当仁不让》是有人替肯尼迪参议员代写的?
  皮尔森:我肯定。
  华莱士:作者真是另有其人?
  皮尔森:是的。
  华莱士:而肯尼迪却凭这个获得了普利策奖。
  皮尔森:的确如此。
  第二天,华莱士接到了肯尼迪办公室打来的电话,要求皮尔森或华莱士就《当仁不让》著作权的言论在广播中作出公开道歉。但二人都表示拒绝。
  “代笔人名叫特德·索伦森??肯尼迪在《当仁不让》一书的前言中提到他的名字,说他为书中‘资料的收集和整理提供了价值无可估量的帮助’,那是肯尼迪承认别人功劳的极限了。”华莱士回忆道。
  最终,在华莱士看来是“妥协者”的美国广播公司(ABC)的台长不得已亲自出马,面对镜头道歉。令华莱士无法忍受的是,道歉的内容居然是肯尼迪秘书撰写的。
  “看到我的老板对肯尼迪家族妥协到这个地步,我被激怒了。”华莱士回忆道。而这件事,也为他后来离开ABC埋下了伏笔。
  一头扎进“真相”的圈套里
  1985年的华莱士刚刚从抑郁症首次发病中走出来,在ABC的直播节目《迈克·华莱士访谈》做主持人。那一次,他千方百计找到了当时臭名昭著的黑帮老大米奇·科恩,让他谈谈杀人越货的暴力经历。在华莱士的百般“挑逗”下,科恩打开了话匣子。
  科恩开始没完没了地回忆他是如何干掉某些人,然后,谈话转移到令他获利丰厚的非法博彩,这个话题后来给华莱士带来了巨大的麻烦。
  因刺激的对话而兴奋不已的华莱士不断追问:“米奇,你为了维持赌博的大生意,贿赂的警方最高究竟到达哪一层?”
  直播节目中,科恩说出了一个人名,那就是洛杉矶警察局长威廉·帕克,并说帕克是“最丧心病狂的恶棍”。
  “我在那时完全被兴奋冲昏了头,继续以自己的方式深入,一头扎进了麻烦之中。我把他攻击的目标称之为‘令人尊敬的威廉·帕克局长’,让科恩详细地就此展开。”华莱士回忆道。
  毫无悬念的,在节目播出的第二天,帕克就举行了新闻发布会,认为电视台诽谤他的名誉。华莱士只好灰溜溜地站在ABC台长的身边,面对镜头向帕克致歉。
  警察局长还是起诉了ABC尽管最终帕克同意以45000美元的赔偿庭外和解,但此事让华莱士在ABC变成了一个“汤锅里的老鼠”。
  “我们在ABC的位置自然就变得微妙起来了,节目又设法维持了几个月,但是我们在ABC余下的日子已经开始倒计时了。我们不想坐以待毙,于是准备了安全的退路——回到更气味相投的地方电视台。”华莱士回忆道。
  尽管这些纠纷如今回顾起来是非对错依然难辨,但最终人们所记住的,不是警察局长是否受贿,也不是肯尼迪是否找人代笔,而是一个为求真相而多少有些孩子气的梦想家——迈克·华莱士。
  影响中国的外国记者
  约瑟夫·普利策 美国报刊的编辑、出版者,被誉为“报业大王”。美国大众报刊的标志性人物,普利策奖和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的创办人。普利策被中国人认识还是因为据其遗嘱创办的普利策新闻奖,获得此奖的诸多名篇被作为中国新闻教育的教材。
  埃德加·斯诺 斯诺曾任欧美几家报社驻华记者、通讯员。1928 年入华;1933 年4 月—1935 年6 月,兼任北平燕京大学新闻系讲师;1936 年6 月访问陕甘宁边区,拜访了毛泽东等许多中共领导人,成为第一个采访红区的西方记者,撰写了大量通讯报道,著有《西行漫记》等。
  奥莉娅娜·法拉奇 意大利女战地记者,采访过越战、印巴战争、中东战争和南非动乱。其风格是“犀利的提问本质是在权威面前的平等姿态和独立人格”,并被誉为20 世纪新闻采访女王。1980 年,邓小平三天两次接受她的采访。这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采访,让中国认识了这位“伟大女性”。
  迈克·华莱士 本文的主角、美国电视界的“教父”级人物。其采访对象主要为各国首脑和焦点人物,采访内容围绕战争、黑幕、丑闻展开,采访风格以幽默、辛辣、犀利见长。1986年、2000年,华莱士先后专访邓小平和江泽民,让中国人记住了这个咄咄逼人的美国记者。
  一个普通记者眼中的华莱士
  李小晓
  2012年4月9日早晨,我和平时一样被闹钟叫醒,然后赖在被窝里靠刷微博让自己清醒起来。
  “华莱士死了!”突然看到这条消息,我一个激灵坐起身来。
  “华莱士是谁?”身边的老公甚至没有睁开眼睛,嘟囔道。
  面对这个无知的投行男,一股没有共同语言的悲凉感油然而生。
  “你怎么可以问一个记者华莱士是谁?那我问你巴菲特是谁?”
  记得我在美国读书的时候,教授在第一堂课上就举了华莱士的例子。他说尼克松曾邀请华莱士进白宫当新闻秘书,但面对肥差,华莱士却淡然谢绝。
  “我还是愿意当一辈子记者。”这句华莱士生前的座右铭,让多少后来者从此相信新闻理想的存在。
  在工作很难找,狗仔满地跑,编辑追命催稿的今天,他的另一句名言让吾等晚辈崇拜且艳羡不已:“我宁愿辞职也绝不采访肤浅的人。”
  他主持的著名节目《60分钟》曾经在一个宣传广告中提问:“哪四个单词令骗子和无赖最闻风丧胆?”答案就是:“MikeWallaceishere。”(迈克·华莱士来了。)
  他的声誉为他带来了令全世界记者最向往的采访对象们,并且每段采访都成了脍炙人口的名篇。他曾经指着总统约翰逊的鼻子说“越战强暴了你,你强暴了美国”;也曾直接问好莱坞明星芭芭拉·史翠珊“人们为什么叫你婊子”;他甚至可以让黑帮老大米奇·科恩开口,在镜头前畅谈杀人细节。
  华莱士采访过从肯尼迪至今所有的美国总统,除了小布什——对此事人们从不怀疑华莱士的能力,反而认为小布什自知不聪明,不敢接受挑战。
  享年93岁的华莱士直到2006年还在台上主持节目。在我们的银幕记忆中,似乎很少见到比他更高龄的主持人,更很少见到一边提问,一边抽烟的主持人。
  他尖锐的问话和刺鼻的香烟曾令来宾无法忍受,但当今天我们知道,这个人永远地离开了,心中充斥的则是无尽的苍凉和缺失感。
  “再也不会有另一个记者像他一样足智多谋。没有他尖锐的风格,《60分钟》将不复存在。”老东家CBS在讣告中如是说。
  2003年他获得了艾美终身成就奖,但这个奖,观众和新闻后辈们早在心里颁给了他。今天,在大洋彼岸康涅狄格州的疗养院中,华莱士离开了我们。我们会一直怀念他。
  作者:李小晓

http://news.sina.com.cn/m/2012-04-17/100724284848.shtml

44#
 楼主| 发表于 2012-4-18 18:28:40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新闻记者和播音员位列全美最差职业行列

2012年04月16日19:02 新浪传媒



根据最新的2012 CareerCast.com职业评估报告显示,报纸记者和播音员位列全美最差职业。

  新浪传媒讯:据美国《编辑和出版商》网站4月11日报道,根据最新的2012 CareerCast.com职业评估报告显示,报纸记者和播音员位列全美最差职业。冒着高温、耐着严寒、收入很低,在高危险环境下工作,并且长期以来失业率一直很高的伐木工人位列全国最差职业之首。
  CareerCast.com2012职业评估报告发行人托尼-李(Tony Lee)解释道,“传媒行业之中的许多工作都具有压力大、工期短、工作时间长,以及就业前景差的特点”。他指出:“最受欢迎的工作几乎没有体能需求、压力很小、工作环境很好且就业前景乐观。而相反,伐木工人和乳牛场工人是全国两大最差职业,靠体力工作、工作危险、收入低且雇佣前景很差”。
  这份报告称,前三大最差职业都属于食品行业,它们分别是服务员、洗碗工和屠夫。托尼-李表示,“虽然,一些人确实喜欢将清洗餐具、伺候进餐和切肉作为它们的职业,但想竞聘全国最佳工作的求职者则需要通过大学教育扩展知识和技能组合,进而获得竞争优势。”(斯年)



http://news.sina.com.cn/m/2012-04-16/190224280757.shtml
45#
 楼主| 发表于 2012-4-19 21:00:21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新闻首页 | 新浪首页 | 新浪导航











案例一:四成调查记者吃够青春饭就要转行
“基本青壮、基本男性、基本有文化、基本从业八年,老巢基本在北上广,流窜范围基本不定,基本收入低、基本不满意、基本作息乱。善打听也善爆料,善协作也善拉锯。我不是传声筒,我是调查记者,我挖掘事实,我接近真相”。

新闻经验丰富 平均从业八年
《中国调查记者行业生态报告》显示,调查记者的总体收入水平不高,大多数人对报酬与福利不满,但对同事关系、时间弹性和工作自主性较为满意。不容乐观的是,40%的调查记者“不打算继续”从事调查性报道,30%的调查记者“不确定”,愿意继续从事1-5年调查记者的只有13%左右。




案例二: 35岁职场生死线,记者更难幸免
2012年2月8日《南方都市报》官方网站贴出最新记者招聘启事,比起户口、外语、性别、专业的无要求与本科学历的较低要求,25岁—33岁的年龄要求显得严苛。不仅《南方都市报》,“招聘记者,年龄35岁以下”也是很多报纸、杂志招聘启事,特别是电视台、电台的招聘启事中必不可少的一条。35岁职场生死线,记者更难幸免。
案例三:青春饭职业盘点,记者榜上有名
通常情况下,每天凌晨1点,MSN上头像还亮着的只有两种人:一种是大洋彼岸的朋友;另一种就是媒体同行。“做新闻,要拼速度;做新闻王,要拼秒数。”年轻人有激情有体力有冲劲儿,年轻是当记者的重要资本。在编辑的连环夺命电话催促下疯狂敲击键盘,需要何等强大的心理承受力和抗压能力,个中滋味可想而知。






















原因一:看不到事业前途
只要留心观察,不难发现,在中国,冲在新闻第一线的绝大多数是二十多岁的年轻人,他们有活力有冲劲有激情,能出色地完成新闻报道任务。那么,除了他们呢?三十岁甚至年纪更大的记者呢?其实,他们或离开或跳槽或辞职或改行或升迁……总之已经不再是一名一线记者了。
随着从业年龄的增长,记者经验越发丰富,思维更加缜密,判断日渐精准,即便而立,依然处在大有作为的年纪。然而他们却不得不面对被钉死在某一口子上的现实,并且信息芜杂纷呈的今天也往往用不着多么深刻的报道。他们十年磨剑却无用武之地,只能面对一则又一则日常报道,看不到事业前途。于是他们曾经的活力、冲劲、激情渐渐消散。离开、跳槽、辞职、改行、升迁……这些考虑已多过继续做好记者,做好新闻本身。
原因二:中国的新闻工作更适合年轻人
曾有一家权威机构针对新闻从业人员的健康问题进行的调查显示,在中国的新闻从业者中,已死亡的职员平均年龄仅为45岁,其中患癌症死亡的比率高达七成二,因病住院的平均年龄为44岁,一半的新闻从业人员处于患病的状态。由于长期处于高压力下工作及生活,透支健康已成为这一人群最大的问题。新闻行业是一项充满挑战性和创造性的职业,它要求从业者必须长期处于一种高压力满负载状态,精神紧张、生活无规律,都会给人的身心带来极大的损害。也因此,在中国,年轻绝对是从事新闻工作的重要资本之一。





原因三:特殊的职业环境
人民日报海外版曾经刊登一位美国新闻从业者的介绍:“在美国,各大媒体都不直接录用刚毕业的学生,因为记者是一个最容易‘出错’的职业。新手有时会丢三落四,采访不到家、消息报道不准确,文章出了偏差常会引发麻烦或者诉讼。所以大的媒体都有一个不成文的共识,就是让那些新记者们把错误出在地方报纸、地方电台,等他们成熟了,出错少了再到大媒体来。能够被大媒体看中时,这些记者的年纪已经不小了。各大媒体都把有经验的老记者当成‘宝贝’,给予高薪。”
而我国就不一样了,2002年起,大多数新闻单位开始不设编制,极少数提供编制的大报炙手可热。新闻毕业生不愿意进媒体是假象,真相是学生对享受准公务员待遇的媒体趋之若 鹜,对无保障的“新闻民工”招聘有所顾忌。而媒体一方面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人才需求,又对新闻教育培养出来的半成品兴趣索然,所以双方带着各自的需求在互相闪避。
英美记者刚入行写news,有经验了写story,再接着写feature或comment,记者的职业生涯规划,是字越写越少,见识越积越深,人越老越 值钱;我们这里是大小老少一起竞争,一些人只等利用职务之便结网成功,便投身去试这张关系网牢靠程度,通常是在35岁上下。






















方案一:摆正心态,年龄不是问题
如果我们真正热爱记者这个职业,以此为荣,又怎会在乎年龄?在一次电视采访中王克勤曾说:“我就是到了60岁,70岁白发苍苍,我仍愿意做一个记者,尽我本人的能力,通过我的笔,最大限度地实现我的人生价值,能够尽可能多地给社会公平、正义、进步,给老百姓带来更多的利益。”态度决定一切。老记者只要有健康的心态,一丝不苟的职业精神,也会大受采访对象和同行小字辈的尊重。同时资深记者的经历、对社会的认识,甚至所受过的挫折、磨难,对于他的工作来说,都是宝贵的财富,只要他还能保持激情,保持创造力,年龄绝对不是问题。




方案二:摒弃官本位思想
在中国,一般认为一个有出息的记者应该走这样一条路:记者——部门负责人——副总编辑——总编辑,如果总编辑做的好,还可以成为管总编辑的新闻官。但职位是有限的,不是谁都能一步步升迁的,于是不少优秀记者在干了几年后,如果没有上升的空间就开始跳槽了,转入别的行业,或者到一些有上升机会的新兴媒体。但要是摒弃了官本位,坚信“一线的就是一流的”,一碗青春饭,也可以坦然地端到老。
方案三:管理者站高望远
如果一家媒体只要冲在第一线的记者,那么它仍然稚气未脱。成熟的媒体是需要并重视老记者的,他们如陈年老酒,历久弥香,不仅是新闻报道的中流砥柱,更是新闻理想孜孜不倦的守望者。对于管理者来说尤其要重视这一点,清楚老记者的优势,给予其舞台舞蹈,并提供优厚的条件、待遇,解除老记者的后顾之忧,使他们沧桑的面庞、花白的头发成为新闻第一线中最美丽的风景。






















    在中国,调查记者吃的是青春饭
  • 这项统计再次表明,在中国,调查记者吃的是青春饭。在京沪粤,一名消费理想与身体的男性,月薪万元何以维持一个家庭?于是,一个个本不该退役的老兵以激烈方式离开,一批批心怀激情 和梦想的新人加入,其间是专业素养和存量智慧的隔代流失,新媒体时代则呈加速度。—《财经》杂志副主编罗昌平










    有幸见证、记录这个变革中的时代
  • 做调查新闻比较切合我的个性,目前来说没有一个更吸引的行业让我转型。我更愿意做一个观察者,关注这个变革中的社会上正在发生着的各种各样的事情。能够见证、记录、观察这个时代,我觉得很荣幸。--《财经》杂志记者欧阳洪亮










    把这份工作当作NGO来做,内心更纯粹点
  • 我的同行们,每天都要面对公权的封杀,以及待遇偏低的烦恼。从长期看,这确实是一个精神和物质回报都很少的行当。说服我们继续做下去的,只有自 己纯粹的内心。我一直对自己和同事说,我是把这份工作当N G O来做的。也许有一天,它就真的成为一个非赢利性质的志愿职业。—《21世纪经济报道》新闻总监左志坚










    我们需要更多的反思和坚持
  • 市场化带来的资本控制,以及专业主义本身的弊端,例如以技术化名义实施的行业控制,对调查记者带来更多的困扰。我们需要更多的反思和坚持,才能让中国这一群优秀的记者拥有更大的发挥空间。 —知名时评家长平



















   青春是承担失败风险的资本,失败了可以再来 ,但是资深老到的记者拥有控制风险的经验、降低风险的技术,能够减少失败而一发成功。所谓"青春饭",并不单指年龄的青春,更重要的,是"青春"的特质,那就是对理想的坚守,对社会正义的呼吁,以及对自我价值永无止境的追求,在这里,年龄不是一面墙,而是一架向上的云梯。策划:中国传媒大学 李星佺、郭笑晨、徐弘毅










http://news.sina.com.cn/z/35snhdjzm/
46#
 楼主| 发表于 2012-4-19 21:01:29 | 只看该作者

新闻首页 | 新浪首页 | 新浪导航












克朗凯特1950年加入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并从1962年起,以一把沉稳的声音主持新闻节目,开始报道并评论美国大大小小的重要事件。他在1981年退休后还是活跃于新闻界,并且撰写书籍和到各地演讲,他当之无愧是“一辈子的记者。”
主播之王
从炮火连天的二战战场到德国纽伦堡审判,从战后出任合众社驻莫斯科首席记者到主持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晚间新闻》节目,在将近半个世纪的记者生涯中,克朗凯特以充满激情和洞察力的报道赢得无数观众。
在美国三大电视网主导美国电视节目的时代,克朗凯特和他的《晚间新闻》成为新闻节目收视率的第一名。他在主播电视新闻节目的19年里,给观众留下自信和诚实的形象。他被观众评为“美国最值得信赖的人”,他获得的美国民众信赖的程度,远超过美国总统和副总统。他每天晚上的结束语“事实就是如此”(and that's the way it is)成为一个时代的流行语。
克朗凯特是首位被冠以“主持人”名称的电视新闻播报者。甚至在有些语言里,他的名字Cronkite就是“新闻主播”的意思,例如瑞典语中的Kronkiters,荷兰语中的Cronkiters。




1962-1981年,克朗凯特担任伦比亚广播公司(CBS)晚间新闻节目主持人,在那段动荡的年代,美国经历了越战、肯尼迪总统遇刺,也完成人类登陆月球的壮举,他报道过战争、自然灾害、核爆炸、社会巨变和太空飞行,并评论过美国大大小小的重要事件,他生动的新闻播报,让千千万万美国观众跟着他时而振奋、时而低荡。
从“读稿机”到“真相仲裁者”
克朗凯特入行时是一名战地记者,后受到CBS传奇新闻人爱德华默罗赏识,加盟CBS电视业。开始了他在CBS数十年的职业生涯。
他有着令人惊叹的新闻才华和执著的职业热情。节目如果不请嘉宾,他会和一只博学幽默的狮子玩偶一起“说”新闻。有时候他还会出去“探险”,比如乘坐拖船去截那些豪华游艇上的名人采访。
他不仅播报消息,而且揭示真相、解释事实,将主播的角色从“读稿机”提升到“真相仲裁者”的高度。克朗特退休时,有评论员指出,“克朗凯特离开美国的电视屏幕,这就'像把乔治华盛顿的头像从一美元的钞票上撤下来'而不可思议。”
2009年克朗凯特去世,《华盛顿邮报》主笔霍华德库尔茨感叹,这意味着一个时代的落幕,在充斥博客、微博客Twitter等众多信息发布渠道的今天,“没有一个主持人,没有一个新闻记者,能再次拥有那种公信力了”。






















美国电视新闻第一夫人
芭芭拉大学毕业后便进入NBC工作,于1961年开始主持著名的《今日秀》访谈节目,后与人合作主持《今天》新闻节目。她1976年和美国ABC电视台签约,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电视新闻节目女主播。1979年芭芭拉调到ABC新闻栏目《20/20》工作。在接下来的25年中,沃特斯一直是ABC电视台《20/20》电视杂志节目的主持人。芭芭拉是美国新闻界传奇般的人物,她是美国电视新闻第一夫人,更是当了一辈子记者的人。
虽已淡出电视界,但仍然活跃在新闻第一线的芭芭拉·沃尔特斯已年逾八十,是美国新闻界祖母级的人物。芭芭拉·沃尔特斯单在电视镜头前就活跃了48年,5次获得艾美奖,做了750个对家专访。芭芭拉十分擅长人物采访,并且采访对象都极其引人瞩目,既涉足政界也兼顾娱乐界。卡扎菲、卡斯特罗、萨达姆、叶利钦、甘地、普京、江泽民、凯瑟琳·赫本、迈克尔·杰克逊、莱温斯基都曾坐在芭芭拉对面,认真回答她提出的每一个问题。芭芭拉的采访被誉为是一部20世纪的编年史,而她自己则是当之无愧的美国电视新闻第一夫人。
让受访者无话不说的记者
芭芭拉的采访永远精彩,然而这却不仅因为其采访对象及其耀眼,更因她善于让采访对象开口,使其无话不说。




采访艾森豪威尔的夫人,电视新闻第一夫人直接质问第一夫人是不是“酒鬼”;采访菲利普王子,她也敢问伊丽莎白女王会不会为了查尔斯放弃王冠;采访迈克尔·杰克逊,时值戴安娜王妃之死,她也能问出流行天王对命运的担忧。
白宫前新闻秘书乔迪·鲍威尔说芭芭拉惯用老练的政治家的计策。“她处处表示关心你,问候你的孩子。她有一个习惯:经常打电话向你报告一些好的或坏的消息。”芭芭拉坚持不失时机地与采访对象保持联络,沟通感情,她写信,送礼品,打电话,与采访对象保持良好的关系。她的一位同事说曾评价芭芭拉是自己认识的所有人中有最好的公共态度的一个,因为她懂得如何使大家忠实于她。
芭芭拉将私人谈话式的采访与挖掘式的采访几乎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使得采访对象接受采访时仿佛是在和一位好朋友单独聊天一般。也因此,当他们面对芭芭拉的深入挖掘,便产生了好朋友毫不顾及情面地穷追不舍的“错觉”,心甘情愿地向这位“陌生的好朋友”倾诉。
问自己真正好奇的问题
虽然众多记者都在孜孜追求私人谈话式的采访与挖掘式的采访结合,却鲜有人能与芭芭拉比肩。因为芭芭拉这两项采访技巧都建立在其对采访对象表里如一的兴趣上,而像她一样对采访对象抱以强烈的兴趣却不是人人都能拥有的。芭芭拉自己评论说:“如果你问的问题是你自己的真正好奇,你往往会进展顺利。”
芭芭拉说她并不具备专项特长,但发展了一种采访的特别方式,说自己最会让人们开口,“在得体地提出一个尖锐的问题,与有意激怒对方之间,只有很窄很窄的一条线。”






















2010年在一场纪念殉职战地记者的纪念仪式上,玛丽·科尔文道出了她不顾生命危险报道战争的决心说:“我为什么要报道战争?在过去几天里,我一直在问自己这个问题,但这个问题很难回答。我并不是典型的战地记者,因为我注重的是战争中的人性,我想告诉人们战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几个世纪过去了,战争并未发生明显的变化。战场上依旧炮声隆隆,血肉横飞;战场外妻离子散;交战双方都不肯公开真相。所以,我的工作就是做一名战争证人。”
2012年2月22日,56岁玛丽·科尔文在叙利亚政府军炮击霍姆斯市时被炸身亡。“如果你没法阻止战争,那你就把战争的真相告诉世界”,这是战地记者永远的格言。
战地记者科尔文
大多数人对科尔文的印象应该是她那海盗气质的眼罩,这是她2001年在斯里兰卡采访时留下的“战利品”。2001年,科尔文前往斯里兰卡报道战事,就在结束采访准备返回的2001年4月17日,她遭到了政府军的攻击,子弹打进了她的肩膀、胸部和眼睛,还有士兵朝她扔过来了一枚手榴弹。此后,政府军将科尔文活捉,并且没有对她的伤进行任何急救,10小时后,科尔文在美国大使馆的保护下捡回一条命。




虽然经过治疗,但科尔文左眼永久失明,还患上了严重创伤后应激后遗症。但即使这样,也没有阻止她奔赴下一个战场。在简单的整修之后,科尔文在左眼上系了一条黑色眼罩。
此后,她总是戴着她那颇有海盗气质的眼罩,她的手上总是拿着一本笔记本和一支笔。每次她总是会第一个抵达事发现场,独眼形象成为她的招牌。
因为多年来杰出的战地报道,玛丽·科尔文得到了许多荣誉。国际妇女传媒基金会的“勇气奖”, 英国“最佳驻外记者奖”……但多年的战地记者生活让玛丽难以适应正常生活的平静,“得奖也让我焦躁不安,我始终有一种负罪感,感觉自己是从战争中受益的人。我们把那些人身上发生过的可怕故事榨取出来,然后就从他们的生活中消失。”
2012年2月22日,命运之神没有再次眷顾科尔文,她和法国《巴黎竞赛》杂志社摄影师雷米·奥奇力克在叙利亚霍姆斯的临时媒体中心遭炮击身亡。
她的老板、世界媒体巨头默多克评价道:“玛丽·科尔文是同辈人中最杰出的国际新闻记者之一。”






















最好的访问者是对受访者知道得最少的人
拉里·金的口才了得,和任何人都能聊得起劲,节目气氛轻松随意。他做访谈节目的特点在于:直接、有人情味以及随机性。直接体现在他那单刀直入的提问方式,从来都不拐弯抹角;虽然他的提问通常一针见血,却不会显露咄咄逼人的气势,反而是温文尔雅,注重受访者的感受;而随机性则在于他并不会在访谈之前进行过多的准备,在访谈过程中随时组织自己的问题。他认为“最好的访问者是对受访者知道得最少的人。我讨厌问自己已经知道答案的问题,而且我从不怕问可能很愚蠢的问题”。
与拉里·金本人最欣赏的主持人迈克·华莱士截然相反,拉里·金面对他的采访对象始终高抬贵手。和诸多咄咄逼人的美国电视记者不同,金的提问方式是温和的、非挑衅性的。他以问软性的、开放式的问题著称,偶尔会夹杂着些小小的不敬和调侃。这使得那些想表明自己立场、同时避免被挑战的名人喜欢接受他的采访。




美国媒体泰斗
25年来,《拉里金现场》已成为名人们宣布自己新动向、政治家们发表宣言的必要一站。无论是娱乐圈名人、政治家、运动员、作家还是外国首脑,他们都来到“现场”,做这个穿着背带裤的主持人的嘉宾,同时回答来自世界各地观众的问题。
他把自己的角色比作一根导管,“我个人的观点并不重要,我不用‘我’这个词,惟一重要的是受访嘉宾。”
25年来,拉里·金一直是美国的媒体泰斗,是所有明星、政治家和想上新闻头版的人必须寻觅和祈求的对象。CNN的黄金节目时刻表以他的节目为中心,CNN总裁吉姆·沃尔顿甚至称他“是我们识别率最高的一张脸,也是这个国家识别率最高的面孔之一”。
金几乎把一辈子都奉献给了CNN,直到经济危机对于媒体行业的冲击以及互联网视频的兴起对有线电视节目发出难以抵御的占领时,72岁的拉里·金才宣布退出,“带着爱与赞美”。






















美国总统采访专业户
迈克·华莱士曾说:“采访肤浅的人别找我。我宁愿辞职也不会这么干。”在他38年的主持人生涯中,他的“非突袭式采访”成了行业的标准,接受过他采访的名人可以编成一本《20世纪名人录》,其中包括肯尼迪、约翰逊、尼克松、卡特、里根、老布什等美国总统。自从《60分钟》开播以来,几乎历任美国总统都接受过这个节目的采访,只有前任总统布什拒绝接受采访。华莱士来说,不能在退休前将小布什“收入”自己的采访名人榜终究是职业生涯的一大遗憾。华莱士去年秋天出版的自传《你我之间》中对布什“暗送秋波”,在书的结尾他这样写道:“总统先生,难道还不是时候为这个老人破一次例?”华莱士在去世前,还开玩笑说,自己还有一个心愿没有达成,就是采访小布什。
尼克松当政时,他曾经要求华莱士担任他的新闻秘书,但华莱士婉言谢绝说:“我还是愿意当一辈子记者。”
一辈子的记者
华莱士的确是当了一辈子记者的人。他1963年加盟哥伦比亚广播公司,自1968年《60分钟》创办以来,华莱士就一直担任《60分钟》的记者、主播。《60分钟》的执行导演杰夫?法戈尔称华莱士是该节目的“心脏和灵魂”。节目曾经有个广告,广告中问,“哪4个单词会让骗子和流氓从心里感到害怕?”答案竟是:“迈克·华莱士在此!”




如同在他之前退出新闻主播位置的丹·拉瑟、汤姆·布罗考一样,华莱士虽然退出自己日常的节目,但并未退出新闻业。CBS为他保留了一间办公室和一个荣誉记者的头衔。观众还会有机会在某些特别采访中见到他。
华莱士在宣布退休后接受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王牌主持人拉里·金的访问时说,他其实不知道是否真的要“退”,而之前的退休声明只意味着“将不会像从前那样在《60分钟》节目中过多‘抛头露面’了”。后来,在拉里·金的逼问下,华莱士才谨慎地表示,“可能以后一年就上那么四五次(节目)吧”。
80岁还在追踪新闻,他当之无愧地成为世界电视历史上工作时间最长的黄金时段节目记者主持。有人说,这不仅是世界新闻史上的一个奇迹,在世界劳动史上,这也可以称之为奇迹。华莱士自己总结自己说,“是一个一个的故事让我继续干下去的,这仍是发现之旅,工作带给我无穷的乐趣。”
他享受电视,享受采访,享受挑战,享受一辈子都做记者。





















  喜欢上一件事容易,难的是喜欢上了还为之努力付出一辈子,甘之如饴。他们是记者,是一辈子的记者,他们享受电视,享受采访,享受一切与这份工作相关的挑战,享受这个职业带给他们的所有幸福与泪水,从未退却。让我们向那些一辈子都做记者的人,致敬!中国传媒大学 李星佺 刘南琦 何欣珂









http://news.sina.com.cn/z/ybzdjz/
47#
 楼主| 发表于 2012-4-21 22:01:38 | 只看该作者
【案例】记者的人格
徐昕支持@赵普
//@跨界旅人:對照一下:台灣的行政院衛生署食品藥物管理局技正楊明玉,2011年揭發食品被惡意添加塑化劑,馬英九在總統府網站「治國周記」指名表揚,台灣考試院頒發年度公務人員傑出貢獻獎。新浪也有關於她的報道:http://t.cn/St6zXB
http://t.cn/SwVn7N
@我是西蒙周【赵普:你是好兄弟!】相对于这些官,这些老板,这些明星,赵普更是一个完整的人,更像是普通百姓的一个朋友,一个兄弟。关键时刻,这个兄弟挺身而出,然后他面对惩戒,仍然乐呵呵地生活着。这篇文章,无意将赵普塑造成一个英雄。西蒙周只想说一声:赵普,你是好兄弟!
收起|查看大圖|向左轉|向右轉

轉發(931)
|
評論(219)
今天18:03
來自新浪微博
轉發(10)|
收藏|
評論(5)
14分鐘前
來自微数据
48#
 楼主| 发表于 2012-4-23 18:22:39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P民付丁第一、二条都是自费。喝咖啡是因为睡眠不足。看报是因为防止漏报罚款。出差。哼。不是现场就是机场。哪有时间玩。//@赵昀://@老沉:
@新浪传媒【我是记者我自豪!】外媒几天前发布的一项调查称 “记者当选全球最差职业之一”,为此,福布斯记者著文细数作为记者的诸多好处:1.记者无时无刻不在学习;2.早起看报喝咖啡还有工资拿;3.可以见到各样的人,包括名人; 4.外地采访任务=带薪出行……最重要的一点是,记者对永远生活充满激情!(周梅)
收起|查看大圖|向左轉|向右轉

轉發(235)
|
評論(49)
13分鐘前
來自媒体版微博
轉發|
收藏|
評論
30秒前
來自iPhone客户端
49#
 楼主| 发表于 2012-4-23 18:46:04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罗侠V滋味自知! //@传媒老王:早起看报喝咖啡还有工资拿
//@老沉:
@新浪传媒【我是记者我自豪!】外媒几天前发布的一项调查称 “记者当选全球最差职业之一”,为此,福布斯记者著文细数作为记者的诸多好处:1.记者无时无刻不在学习;2.早起看报喝咖啡还有工资拿;3.可以见到各样的人,包括名人; 4.外地采访任务=带薪出行……最重要的一点是,记者永远对生活充满激情!(周梅)
收起|查看大圖|向左轉|向右轉

轉發(461)
|
評論(78)
37分鐘前
來自媒体版微博
轉發|
收藏|
評論
27分鐘前
來自三星android智能手机
50#
 楼主| 发表于 2012-4-29 18:49:26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李双龙//@摘星手010: 林韦就是著名学者李银河的父亲。家里保姆是安徽人,父母和姐姐都饿死在“大跃进”年代。林韦晚年得了脑血栓,保姆经常念叨:“老头是为我们安徽人说真话而挨整的,是个大好人。”保姆伺候林韦,直到他1990年去世。
@摘星手010【3年饥荒中的人民日报】1938年参加革命的农村部主任林韦,1959年春在安徽农村发现饿死人,给报社写信反映,打成“右倾机会主义分子”。蒙冤后常常半夜起来自语:我入党为追求真理,怎么一句话也不让说了?安徽饿死人,这是事实,我向党反映真实的情况,怎么就是反党呢?轉發(14)
|
評論(4)
7分鐘前
來自新浪微博
轉發|
收藏|
評論
2分鐘前
來自新浪微博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