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楼主: adm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电视理论与实务案例

[复制链接]
41#
发表于 2012-1-7 11:55:48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人大法学院致信央视建议新闻联播配手语字幕

2012年01月06日09:38  正义网

  正义网北京1月5日电(见习记者李铁柱)记者今天获悉,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人大残疾人权益保障法律研究与服务中心近日向中央电视台寄出建议信,建议央视为新闻联播节目加配手语和字幕。

  听力残疾人收看电视节目存困难

  根据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数据,我国目前有听力残疾人2004万,占残疾人总数的24.16%,占全国人口总数的1.53%。大部分听力残疾人与外界沟通交流存在诸多困难,在获得各种信息时存在诸多障碍。

  建议信称,听力残疾人由于与他人交流方面存在不便,所以更希望通过电视等公共媒体获取信息。但是,由于很多电视节目没有加配字幕,也没有提供同步手语翻译,许多听力残疾人不得不放弃收看电视节目。

  现状

  各级电视台新闻节目普遍无加配手语、字幕

  2011年9月25日第五十四次“国际聋人日”期间,一些听力残疾人对35家中央和省级电视台晚间黄金时段的新闻栏目进行了一次调查,发现只有西藏卫视、青海卫视和甘肃卫视三家电视台配有字幕解说,其他32家电视台播音员播报内容都没有字幕。但是节目中的受访者发言内容则普遍配有字幕,8家电视台新闻节目中外景主持人的现场播报配有字幕。这些没有加配字幕的新闻节目就包括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

  建议信称,第五次全国电视观众抽样调查显示,全国经常收看CCTV-1的观众比率达81.46%;被观众提及的各种电视栏目有1000多个,涉及全国120个频道,而在这1000多个栏目中排在第1 位的就是新闻联播。作为全国观众最喜爱的电视栏目,新闻联播却不加配手语和字幕,无论如何都说不过去。

  专家观点

  加配手语、字幕不存在技术障碍

  一位长期关注残疾人权益保障的专家对记者表示,目前,世界各国电视台普遍采用“隐匿式字幕”技术,在电视节目中加配字幕,并在电视遥控器上增加一个专门的按键,按一下出现字幕,再按一下取消字幕。这样就满足了需要字幕的观众和不需要字幕观众的不同需求。

  他认为,中国的这项技术也比较成熟,例如各种DVD机,通过遥控器不仅可以选择是否启用字幕,而且可以选择不同语种的字幕。我国各级电视台虽然没有采用“隐匿式字幕技术”,但是许多电视节目都加配了字幕,并且还比较好地处理了字幕位置问题。因此,新闻节目加配字幕不存在任何技术上的障碍。

  当事人声音

  中国人民大学残疾人权益保障法律研究与服务中心主任黎建飞

  记者就人大致信央视一事采访了当事人之一的中国人民大学残疾人权益保障法律研究与服务中心主任黎建飞教授,他对记者表示,我国对残疾人权益保护还处在起步阶段,与国外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在我国,很多人并没有平等的看待残疾人,而是把他们当成一种慈善对象,向他们捐赠物品、献爱心。

  黎建飞认为,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作为全国电视观众最喜爱的电视栏目,希望充分考虑到听力残疾人的需求,在播报新闻时同步加配手语和字幕。

  本网将持续关注此事进展。

  相关法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

  第四十三条 (三)开办电视手语节目,开办残疾人专题广播栏目,推进电视栏目、影视作品加配字幕、解说;

http://news.sina.com.cn/m/2012-01-06/093823756657.shtml
42#
发表于 2012-1-7 11:56:47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中国3D电视节目综合性试验频道开播
  2012年01月06日10:17  人民日报

1月1日,工作人员在中央电视台3D电视播控机房内进行监控。


  这个元旦,3D风暴席卷中国:国内首个立体电视节目综合性试验频道在中央电视台、北京广播电视台等6家电视台开播。2012年的节目单,将更加“立体”。

  3D电视的推广,是中国影视界首次与世界在同一起跑线上竞跑。没有成熟模式可借鉴,各国都在投石问路。这一次千帆齐发,中国3D电视能否领航?

  “看的是段风光片,体验一下,感觉还蛮好。”家住上海普陀区的龚伟,在3D频道开播当天,特地打开电视机,戴上3D眼镜,“尝鲜”首日播出的立体电视。

  50多岁的他,在2011年国庆时买了台55寸的3D电视机,3D频道开播前,主要当普通电视机用,最多买点3D蓝光碟片看看。现在,可看的节目多了,他打算劝身边的亲友,换电视就要换3D的,“未来电视机肯定要买有这个功能的,也贵不了多少钱。”

  准备

  部分城市已建成播放平台,焐热了3D电视的温床

  如何才能看到远近错落的3D节目?武汉有线负责人李济生给出了三条“硬杠杠”:安装高清数字机顶盒,并与3D电视机相连,再戴上与3D电视搭配的3D眼镜。一般的普通电视即使接收到了3D节目也没办法欣赏到立体效果。

  作为收看3D节目的必需品,3D电视机在市场上也逐渐走俏。“3D电视机与普通电视机的差价越来越小,遥控器一按就能改成3D模式,已成为家电厂商眼中未来的主力产品。”而“高清机顶盒成本相对较高,还要1000元以上,建议用户没必要自己买,不如参加电视台的推广活动,购买每月30元左右的‘节目包’就可获赠一台。”东方有线常务副总经理刘九评建议。

  目前在上海,抢在第一时间观看我国首个3D电视试验频道的观众并不算多。但只要用户感兴趣,观看3D电视的门槛不算太高。刘九评介绍,目前上海已有280万户完成了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约占上海地区有线电视用户的半数,中心城区基本完成数字化整转。“从网络来说,上海完成数字化整转的地区都可以收看到3D频道。”

  在武汉,3D电视的温床也早已焐热。

  据李济生介绍,作为全国12个三网融合试点城市之一,武汉已经完成了广电三网融合业务平台的建设,3D电视开播并不需要更新设备。此轮推进3D电视同样基于该业务平台,有线电视运营商只需要一张在平台上接收3D节目的接收卡,随后就可以将节目传输至前端平台,最终传送到千家万户。

  “3D电视的推行是大的趋势,现在全世界有30多个国家已经开播了3D电视节目,美国更是有4个3D频道。而现在国内不少家庭的电视由于还没有换代,所以无法收看3D节目。但是随着3D电视机的价格越来越便宜,会有更多家庭安装3D电视机。”李济生坦言。

  龚伟建议,买3D电视机还是要大点的好,“总觉得变成立体后人物会变小,我觉得55寸的都小了,要买60寸的才好。”

  联袂

  3D节目耗时耗钱,六大电视台破天荒联手制播

  终端与网络的东风已具,内容才是3D电视普及的关键所在——频道号为300的3D电视试验频道元旦试播,破天荒采用6家电视台联合投资开办的形式。打破壁垒的背后,是对我国3D电视实际情况的客观衡量。

  “时间成本、资金成本、技术配备都很贵,不是一个电视台能够独立承担的。”3D试验频道在节目设置规划上,采取由各电视台分时段包干的方式。上海广播电视台提供的1小时3D节目由上海文广互动(SiTV)制作,仿佛是对6家电视台通力合作的一个预言,“我们推出的首个节目,是自己录制的3D京剧《群英会》,尚长荣扮曹操。”SiTV总编室主任李兆丰介绍。

  制作3D电视节目,是一件相当耗时、耗力、耗钱的事情。据业内人士不完全统计,拍摄同样时间的电视节目,3D节目录制前期架机调试时间大约是普通电视节目的3倍,后期制作可以是普通节目的40倍。而3D节目拍摄及制作的相关设备都非常贵,仅一个较好的3D摄像机的架子,就要100多万元。

  目前,SiTV的3D节目可供播出1个月,节目储备相对较多,且节目类型相对丰富,包括冰球比赛、魅力都市、文艺晚会、霓裳剧场等内容。这得益于上海在国内较早实践3D电视节目制作,“我们三四年前就开始技术试验了,仅世博期间就拍了数百小时的素材。”SiTV总经理史支焱透露。

  “接下来,我们会根据上海的特点,拍摄一些时尚类的节目,如T台秀,衣袂飘飘,拍出来效果会很漂亮。”史支焱笑着举例,“精粹版的《达人秀》也可以拍啊。”

  事实上,更基础的问题才是目前工作重点。“我们更紧张的还是安全性和舒适度。”李兆丰更关注开播伊始节目的观看效果。“3D节目技术不达标的话,观众看久了会头晕恶心。这是视差较大的原因,专门的视差检测设备到位的话可能会缓解。”

  突围

  3D带来全新难题,但好苗子一定能够成长

  作为一名资深电视人,史支焱给3D频道试播效果打7分。“现在技术就是这个水平,要成熟还要等几年。频道做成这样已经不错了,毕竟现在还仅仅是一个探索,还需要一个发展阶段。”

  “3D电视,让中国的影视界第一次跟全世界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在中国传媒大学立体影视教研室主任崔蕴鹏看来,3D电视的发展难题对于整个行业也是全新的考验。

  尽管是行内人,但崔蕴鹏坦言并不太愿意专为收看3D电视去购买设备,原因很简单:没有内容,“感觉就像是买了一张没有电影的电影票。”

  创作人才的缺乏,让3D电视仍然游离于影视产业的主河道之外,“尤其是缺乏从3D土壤中成长出来的创作人才,2D思维模式难以转换。”崔蕴鹏打了一个比方,“就像电影由黑白向彩色过渡的时期,出来的彩色电影都特别艳丽,看了有点晕。那是因为彩色电影还没有成为标准流程。”而现在,3D也尚未成为影视生产的标准。

  国家的种种激励措施让3D电视驶上了快车道,但在李兆丰看来,作为发动机的盈利模式却仍然没有安上,“暂时还看不到盈利的前景。是否继续免费、是否独家经营,都还没有提上议事日程。”

  创作人才、盈利模式,3D电视需要烦恼的可能远不止这些——电视观众并没有如电影观众般固定欣赏3D效果的收视习惯,如何在提高3D节目吸引力的同时,不过多破坏人们既往的收视习惯?是否只有体育赛事、风光片等节目,才能令观众长时间观看不易疲劳?业内人士连珠炮式地丢出这些问题,昭示着任何新技术的普及,需要经历一个艰难的过程。

  但是,3D电视作为潜在富矿,作为电视媒体重夺制高点的利器,仍被业内人士寄予了厚望。

  “创新的业务应用,势必带动其它产业的发展,包括可能孵化一些产业。特别是如果突破裸眼3D技术,将具有巨大的商业应用前景。” 上海广播电视台、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技术管理部副主任霍秋林表示,眼下3D频道的开播与日益增长的用户需求,已在“倒逼”各家电视台紧锣密鼓地更新设备,努力跨越各种技术障碍,制作更多更好的3D电视节目。

  “试播对业界的影响会更加大一些,观众看到的产品可能有些粗糙,但是有了这样一个国家级播出平台,有了这样的土壤,不愁长不出大树来,毕竟3D电视不是一棵歪苗,是一棵好苗子,一定能够成长。”崔蕴鹏坦言。        

记者曹玲娟 杨 宁 杨 旭


http://news.sina.com.cn/m/2012-01-06/101723756906.shtml


43#
发表于 2012-1-12 12:56:09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调查发现传统电视观众大幅减少

    来源:新华网 发布时间:2012/1/12 9:53:35

分享到: [url=]
[/url][url=]
[/url][url=]
[/url][url=]
[/url][url=]
[/url][url=]0[/url]

【美国《福布斯》双周刊网站1月9日报道】埃森哲公司在一项针对消费者行为的最新调查后发现,传统的电视收看群体正在出现整体的萎缩。
调查发现,在典型工作日观看广播电视或有线电视的消费者已从2009年的71%下降到了2011年的48%。这一调查对巴西、中国、法国、德国、印度、日本、俄罗斯、南非、瑞典和美国这10个国家各抽了约1000名消费者进行访问。
这些的确是惊人的结果,这表明观看电视的消费者行为变化比人们预想得要快。
埃森哲公司对这一变化的解释是,在争夺消费者眼球的竞争中,电视输给了其他设备———手机、笔记本电脑和平板电脑。调查并未显示人们突然都不看电视,而开始看书或听广播了;消费者们只是选择在其他地方或其他设备上看电视节目。
还值得注意的是,云计算正在改变消费者行为的方式。56%的受访者说,他们因为在线服务和云计算而改变了自己的行为。将近三分之一的人已经不再购买或几乎不再购买或租借DVD。
资讯分类:专题观察

http://www.tvmaker.net/article/detail.asp?article=2759
44#
发表于 2012-1-20 22:07:00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原创]《非你莫属》声明招致网友愤怒

2535 次点击
28 个回复

0 次转到微评



心灵的牧场 于 2012-1-20 18:04:09 发布在 凯迪社区 > 猫眼看人
  近期,职场求职节目《非你莫属》在网上曝光的一段十几分钟的节目视频,一位叫刘俐俐的海归女引起大家的广泛关注、讨论。天津卫视感谢所有朋友对节目的关注,愿意接受网友对节目内容、形式以及主持人风格的建议,也很感谢大家针对节目所提出的客观意见。但是,在网络上仍有部分居心不良的幕后推手和网络水军利用微博隐身性的特点,蛊惑网友做出很多恶意行为。包括用一些低俗的污言秽语对张绍刚和参与节目的boss嘉宾进行除了建议之外的恶性攻击,不仅肆意谩骂,还进行人格上的诋毁,甚至蔓延到对张绍刚和其家人的人身威胁,严重影响了他们的正常生活。至此,希望广大网民能够冷静、客观、理性、公正的来看待此事,不要受一小部分别有用心人的煽动。
  对于网络上发出的指责和质疑的声音,天津卫视《非你莫属》的制片人刘爽对此表示:《非你莫属》是一个非常靠谱的求职平台,每一位求职者都是社会现实的存在,或小众或大众,不管怎么样节目呈现出的价值观是主流的。而求职成功的人,《非你莫属》节目组也会让老板们的定期“交作业”,汇报应聘成功求职者的工作情况。求职本身就是双方意愿的问题,也许在台上每一位求职者不能找到理想的工作。但是,我们节目会给求职者带来更多的线下就职机会。《非你莫属》是一档职场求职类节目,它不靠娱乐大众来博取收视,也不靠某一位求职者的热度来炒作,我们会严肃认真的满足更多有求职需求的人,为他们提供一个就业平台。
  天津卫视《非你莫属》节目组
  2012年1月20日

------------------------------------------------------------------------
网友评论:

它不靠娱乐大众来博取收视,也不靠某一位求职者的热度来炒作,我们会严肃认真的满足更多有求职需求的人,为他们提供一个就业平台/////////哥笑了,不博取收视

-----------------------------------------------------------------------



除了建议之外的恶性攻击,不仅肆意谩骂,还进行人格上的诋毁,...........
------------------------------------------------------------

这明明是在说张潲肛嘛~~~~~~~~~

--------------------------------------------------------------


在这么多网民面前,你一个电视栏目算老几呀。把自己的位置摆对了。

-----------------------------------------------------------
你们利用节目主持的话语权平台,损害一位真挚清纯的女孩自尊,至今不对如潮网民的谴责作点起码的反思和自责。现在竟然倒打一耙,说海归女刘莉莉在和你们“互掐”,说“网友做出很多恶意行为”、“居心不良”、“别有用心的煽动”等等,天津卫视难道连基本的职业道德和平民良心都没有吗?张绍刚难道连什么叫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和人心向背都不懂吗?
作为同在新闻战线工作的我,深为你们的狡辩和无耻而惭愧!你们不会把我一道推进“幕后推手和网络水军”的泥沼,而开列什么“蛊惑网友”的罪名吧?

我相信:天津卫视的这则声明,一定会掀起更大规模的网民声讨热浪。这正应了“多作不义必自毙”的俗话。你们就继续对抗舆论找死吧~~~~~~~~~~~~~

-----------------------------------------------------------------------

居心不良的幕后推手
蛊惑网友
做出很多恶意行为
低俗的污言秽语
恶性攻击
肆意谩骂
人格上的诋毁
人身威胁
一小部分别有用心人的煽动
--------------
一个靠一群变态的假BOSS和一个无赖主持支撑的节目,就是这样对待网友的批评的!!
这些词汇倒是恰恰反映了张烧肛和那个12个低价BOSS对求职者的恶毒!!!!
----------------------------------------------------------------

不反省自己缺点、检讨一下自己,反而继续与人民为敌!



------------------------------------------------------------------

在网络上仍有部分居心不良的幕后推手和网络水军利用微博隐身性的特点,蛊惑网友做出很多恶意行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似曾相识的腔调!忒TMD反感!!


-----------------------------------------------------------------

本来只是反感张主持,对你天津卫视并无意见,这下好了,天津卫视看来也是一个垃圾场,藏污纳垢之地。



http://club.kdnet.net/dispbbs.asp?page=1&boardid=1&id=8061460

45#
 楼主| 发表于 2012-2-18 00:11:09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陈虻: 找到属于电视本体的表现手法 (2012-02-17 17:14:22) 转载

标签: 陈虻陈虻我们听你讲影像规律杂谈

《陈虻,我们听你讲》系列博文之四

1996年,陈虻去日本朝日电视台考察。这一天,东京法庭审理山口议员一案。
一个好机会:陈虻要看看日本同行如何处理这条政治新闻。
<IMG style="TEXT-ALIGN: center; DISPLAY: block" title="陈虻:  找到属于电视本体的表现手法" name=image_operate_77391329472803000 alt="陈虻:  找到属于电视本体的表现手法" src="http://s14.sinaimg.cn/bmiddle/6f79e2714b925f9ad58cd&690" real_src="http://s14.sinaimg.cn/bmiddle/6f79e2714b925f9ad58cd&690">
他发现,朝日电视台的主编对摄影师下了一个硬指标:你必须要拍到山口议员走出法庭时的那张脸。
陈虻问:为什么?
对方认真地回答:山口议员这个事在日本已经报道很多了,几乎所有的媒体都报道了来龙去脉。现在缺的就是山口从法庭里走出来的表情,这是今天最大的新闻。
陈虻又问:你是否认为这张脸,在这条电视新闻里的价值,相当于一篇报纸的标题那么重要?
对方想了想说:比标题还重要。
陈虻在以后的讲课中,多次提到这个例子。
他说:日本同行在电视新闻创作过程中,运用视觉传递信息的意识和能力是如此之强。试看我们的新闻联播,你能挑出多少有“这张脸”这种新闻价值的镜头?实际上,我们这些用影像表达的人,并没有用影像的方式去传达信息,或者说我们没有非常主动、非常自觉、非常有效、非常有技术水平的来传递新闻。
从2001年开始,陈虻参加了中央电视台为培训在职员工的授课工作。在此之前,他给一些栏目组、一些频道讲课,已经进行过多场。他的讲课深受欢迎。声名远播,一些地方电视台也来邀请他去传经。我们收集到不少这些讲课的文字资料,还有数盘录像资料。
《陈虻,我们听你讲》的系列博文中有一部分,将是我们把整理以后的陈虻讲课实录,分不同的主题,逐篇刊出。每篇集中一个主题,文字稍作调整,基本保留原汁原味。
本篇的关键词:影像传播规律、视觉词汇、视觉解读能力。

陈虻:我认为政策空间不是限制我们发展的唯一因素,我们自身掌握影像方式去传达信息和思想的能力,也是限制我们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我每次讲课如果有机会的话,都希望把尊重影像规律作为一个话题,跟电视台同行交流一下,因为恰恰这个话题是我们所忽略的。我认为政策空间不是限制我们发展的唯一因素,我们自身的能力也是限制我们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很多好的东西没有拍好,或者没有表现清楚,或者你自以为很好,人家看不懂。我们总以为是政策空间的限制,其实这和我们自身的能力和不足有很直接的关系。
在中国的电视传统中,文学性过强,这是许多专家学者多次提及的。从中国电视有著名的文字撰稿人,还有把电视解说词印刷出书,这些现象,足见其误区之深广。也因此没能造就出一批能够熟练运用电视语言表达的从业队伍。我们通过招聘而来的编导学什么的都有,唯独缺少“电视能力”,即通过电视这种视觉语言来表达自己思想的能力。
我们对电视手段的摸索、对影像手段的摸索也是非常缓慢的。没有人带你,也没有那种对影像上的要求。我听说有的电视台领导审新闻的时候只看解说词,图像都可以不看。前些天看完一个采访斯琴高娃的片子,我曾和一个人打赌说这片子不是大陆人拍的。他说为什么?我说不信你看字幕。最后字幕一出来果然是香港人拍的。为什么我这样说,因为这个片子在段落之间运用转场手段的准确和严谨,是咱们的摄影师做不到的。包括我们的审片领导,也没有多少人能看出来他拍的好。
在我们这样一个体制里,对这方面的常识和基本概念的认知缺乏程度是可想而知的。实际上电视是运用影像信息传播,但我们忽略了技术层面的要求,我们谁也不去倡导技术,谁也不承认技术,更不承认技术的差别。你有技术,我也有技术,咱俩技术是有差别的,我是一级工,你是八级工,可不承认这种差别。评这职称、那职称的,都是凭论文评出来的,或者凭关系、凭年头评出来的,哪有凭技术评出来的?
我们一定要尊重与探究视觉传播的规律,别让人在基本功上挑出毛病。所以,我们要将电视当作一门学问,一门技术,而不是简单的操作工具。

陈虻:在影像创作这个过程,视觉词汇更多的是一种创造,不是继承,是新的词汇,新的构图和新的运动,来体现你对事物的一种表达。

可以跟大家交流一下“视觉词汇”的问题,这是我发明的词。我们在写文章的时候,都是在用前人留下的词汇,比如恐惧,兴奋,比如说一叶知秋这种成语。然后我们又组合,又有发明新的词汇,比如酷、比如帅、再比如帅呆了。
但是在影像创作这个过程,视觉词汇更多的是一种创造,不是继承,是新的词汇,新的构图和新的运动,来体现你对事物的一种表达。因此一个影视作品的创作,需要大家不断地去观察生活,去研究生活中的一种正常表达的方式。甚至通过研究被拍摄对象的一些特征,你才能构成这个视觉词汇,你才能用这样的词汇来表达你的思想。比如一说到祖国的昌盛,就是火箭升天,然后国旗飘扬,这已经成为了我们的固定表达语汇了。那你能不能找到新的词汇去表达中国的繁荣?你还能从哪一个影像中看到中国人的面貌变了?
电视是一个实践性极强的学科,人类会不断创造出新的影像手段、视觉词汇,而且它会不断有新的组合,会把各种手段组合起来,混合使用,每一种组合的方式又不一样,排列组合可以有很多种方法。因此最重要的是,你要有影像表达的愿望,这是最重要的,有了这种愿望,你就会创造手段,创造词汇。

陈虻:视觉解读能力是要训练的,你必须经历精读和泛读这个过程。

我对大家有一个建议,你们可以多看一些碟。那个碟上不是有一个故事梗概吗?你先把它看一遍。这个故事梗概一般是用最简单的体例、最基本的方式给你讲这个故事。但变成电影时,叙述结构一定发生了变化。 故事是一条线,它永远是有开始、有结束、有过程。这么一条线,从头把它令起来往下缕,是一种叙述方法。从中间把它令起来向两头缕,也是一种叙述方法。令哪个点,从哪开始进入,这里面有很多方法,而且是没有一定之规的。所以,当你了解了一个故事梗概之后,然后你再看一个导演、一个编剧,他是怎样组织结构的,如何叙述的,可以积累不少模式。
精读一定要拿出一个电影片段来,把所有的镜头看完以后,把所有镜头写一遍,你认为刚才婚礼的场面是通过哪些镜头来完成的,你要想第一个镜头是什么景别,什么长度,第二、三个镜头什么景别,什么长度。都默写下来之后你再问自己,我改变顺序行不行,我不用这个长度行不行。你要反复地问自己,要表现这个场面,这些镜头是不是必须的,或者这些镜头有没有缺失的,或者这些镜头我重新排列是不是也能表达,是不是表达得更简练要经过这样的训练,你就会发现你对一个叙事,最基本需要的镜头是什么更清楚。
必须在生活中善于观察,善于理解。你要知道这个形体语言所能代表的心理,而且这一个镜头加另外一个镜头,能够表达的是什么。这又和你要多读摄影图片有关。图片摄影往往通过单图画面,表现一个非常复杂的意思,人家就通过一个瞬间,表达了一个主题,这多难呀,咱通过一个片子都说不清楚一个事儿,人家咔叽一按快门就一个事儿,那就是单幅画面的含义。你要有这样大量的阅读,看画展,看摄影展,提高视觉文化水平。好的摄像一定对图片摄影也感兴趣。不要以为搞电视的,就是来了会写解说词,会按入点和出点,啪一按就是片子了。这就是属于离作品比较远,离播出比较近。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f79e27101010xjd.html

46#
发表于 2012-3-15 21:25:23 | 只看该作者
【案例】中国新闻周刊
抛弃电视

导语:

电视的地位正在变化。虽然它仍被摆放在客厅中央,但它已经不再是荣耀的家庭核心,已经沦为某种“伴随媒介”,至多,只是一块大屏幕显示器。电视中播放的内容正在被观众抛弃。[详细]


[我要报道][网友评论]






“告别”电视[独家]电视,再见

对于一些人来说,电视不再重要。尤其是一线大城市中的年轻人。他们有更多的渠道获取及时资讯、有更多的方式看到优质影视作品、也有更多的意愿参与互动而不是单向接受。这一切都让电视这个曾经风光无限的媒体愈发没落。... [详细]


[特稿]网友说:不看电视很多年

现在回想一下,电视除了带给我童真的回忆之外,我并没有从中获得太多的知识。并且经过这么几年,我已经习惯了不看电视的生活。前段时间特意把《恐龙特级克塞号》找来看了看,发现竟然没有一点感觉,一点都不好看。我后悔不该产生如此愚蠢的重温举动。... [详细]






电视生态[首发]互联网“围剿”电视

当网站上有了《康熙来了》《快乐大本营》和各种有趣的恶搞视频,有了为男人准备的各种直播体育赛事和为女人准备的海量韩剧,更能同步收看各大电视台的常规栏目及剧目,还会有人看电视么?... [详细]


[首发]广电“限令”之下的卫视生态

公众将广电总局颁发的各种管理意见总结为“限娱”“限广”“限剧”“限外”……这些管理意见逐渐改变着各地卫视的生态。而各电视台也努力在管理政策和市场需求之间寻求空间。... [详细]






电视“突围”[解读]电视迈入“微政治时代”

一个庞大的电视市场,多达数十家卫星电视、上千个地面频道,目前大部分只能依靠一家商业机构“央视索福瑞”提供收视数据,无论从统计样本的布局,到统计样本的代表性,再到统计的手段,关于收视率的“真实性”一直备受业内质疑,而不断爆出的“数字造假、数字行贿”的传闻,更让市场扑朔迷离。...[详细]


[评论]中国电视正在走向反智

美好的、进步的电视节目,对我们的社会正面生长有巨大的推动作用,而节目办得不好,办得不进步,会导致两种后果,一种是对数亿电视观众,尤其那些普通的市民和农民,对他们看世界和处理问题的方式产生负面影响,让中国的民间社会变得缺少宽容、文明和处事智慧。另外就是会驱赶青少年和有上网条件的人抛弃电视,拥抱网络,实际上这个过程也早已开始了。... [详细]



  央视新大楼




电视,再见。
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有问题请和我们联系。
栏目邮箱:bl_inewsweek@chinanews.com.cn




http://insight.inewsweek.cn/topic.php?tid=528
47#
发表于 2012-3-15 21:27:27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长征记者置之死地而后生 //@中国新闻周刊:在娱乐至死的年代,对于中国数以千计的电视台,尤其是地方频道来说,真正日子过得好的也仅有湖南卫视等少数几家,更多的地方频道多是在山寨与模仿中艰难度日,即使没有“限娱令”,这种已然异化的娱乐化之路也早就举步维艰。http://t.cn/zOMcGFf #深度中国#

@中国新闻周刊【抛弃电视】电视的地位正在变化。虽然它仍被摆放在客厅中央,但它已经不再是荣耀的家庭核心,已经沦为某种“伴随媒介”,至多,只是一块大屏幕显示器,而电视中播放的内容正在被观众抛弃。http://t.cn/zOMZmog #深度中国#


轉發(1469) | 評論(317)今天13:56 來自新浪微博

轉發| 收藏| 評論3分鐘前 來自iPhone客户端

48#
发表于 2012-3-16 11:30:56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朝鲜中央电视台改用轻松现代播报方式
来源: CCTV-新闻 时间:2012-03-16 08:06:39 播放:18 跟贴 0 条





标签: 朝鲜 中央电视台 播音员
简介:朝鲜中央电视台新闻栏目的改版吸引了外界的关注。穿着传统韩服的女播音员用铿锵有力的声音一字一顿地播报新闻,这是朝鲜中央电视台曾经给人留下的深刻印象,但从上周开始,朝鲜中央电视台新闻的形式发生重大改变,不仅背景颜色变得艳丽,主持人的身边还出现了视频影像画面,主持人年轻现代的播报方式与之前产生了鲜明的对比。有分析人士指出,作为朝鲜官方媒体的朝鲜中央电视台改用轻松现代的播报方式、并加入多媒体技术,是想向外界传递发展和融入的信息。

  3月16日CCTV新闻频道播出以上视频内容。

http://v.news.163.com/video/2012/3/7/S/V7RP7UH7S.html

49#
发表于 2012-3-16 11:32:10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重庆卫视一年来首次再现商业广告
  2012年03月16日07:27  光明网

  3月15日整个下午,几位穿着白色衬衣的男士,领口微微敞开,轻松地主持市民节目;晚间18点30分,重庆新闻联播片头过后,镜头对准一位系着红色领带的主播,他开始字正腔圆的播报。头条是薄熙来被中央免去职务的消息。

视频:重庆卫视一年后首次再现商业广告来源:重庆卫视

  一年多前,重庆卫视频道取消商业广告,这块约占重庆广电集团近45%的主营业务收入。

  30分钟的新闻结束后,电视上出现的一条酒类广告引起人们注意。更早有一条微博说,重庆卫视正在重新招募广告营销人员,准备重返商业广告市场。今年重庆卫视已有一个《星电影》节目获得企业冠名,制作人表示需要对冠名费保密。

  重庆广电集团广告中心一位部门主管说,“还没有卫视广告招商计划,也没有招聘。”

  从财务到内容的改革

  一年多前重庆向全国播出的卫星频道上取消商业广告。重庆市市长黄奇帆计算过经济上的合理性:广电集团因此减少约3亿的收入,将由财政补贴1/2,再由其他地面频道业务增长补充另一半。

  部门架构的变化迅速到来,在一年之内,重庆广电集团原总裁,重庆电视台台长李晓枫涉案被证实;集团广告中心业务部负责人也涉入案件中被带走。

  此后广告中心进行了一轮“人事双选”,将原有近140人的团队压缩近1/4。之后管理层级精简。

  上述人士说,去年广电集团商业制定的广告任务超过4亿元。其中过去投放到卫视的客户资源,最终大约有2000万至3000万转入到地面频道投放。“因为两类频道的客户群完全不同。”

  在运行费用压缩之后,留下的普通职员的薪资仍下降10%;管理岗位的薪资最多下降约40%。同时,重庆广电在财务管理上加强了内控。

  目前,重庆卫视频道的主要收入来源,是地方宣传片,而占据大量空闲时段的公益广告,据说仍在广告中心内部运营费用列支。除此以外,广告中心几乎不承担卫视的推广工作。

  重庆卫视独立制作了一批与公共民生有关的节目。黄金时段的节目如《天天红歌会》、《品读》、《五个重庆》和《十大民生》等,制作费用相对都不高。

  一年之后,相邻的四川和贵州卫视,在近一年广告收入增长迅速。

  公共与市场悖论

  依照黄奇帆在去年两会中的解释,对重庆卫视的改造,目标是形成中国的BBC(英国广播公司)。西方公共频道的主要收入,或来自观众缴纳的视听费,或来自财政性的补贴。但公众对节目的收视评价仍然是重要指标,节目的设置也避免政治干扰。

  四川大学文化产业研究中心研究员阚玉娜曾在一份研究报告中透露,自2011年3月1日启动大改版后,定位于“红色频道”的重庆卫视,其2011年全国收视率仅位于省级卫视第23名。

  而在此前的七年时间中,重庆卫视一度在2007年获得过省级卫视排名第四的最佳纪录。彼时,重庆卫视的频道口号是“故事中国,人文天下”,每日大部分时间均播出英雄剧。

  而重庆市委宣传部部长何事忠将改版归纳为“一不二减三增”,即不播出商业广告;减少电视剧、外购外包节目播出量;增加新闻节目、自办专题节目和公益广告的播出量。

  进入2012年后,重庆卫视在上海等国内一线城市的收视率也较为惨淡。本报记者获得的权威央视索福瑞每日收视率统计显示,在上海地区,重庆卫视今年3个月的黄金时段(每日18点至24点)收视排名,位于所有32个省级卫视的第22名左右,3个月每日平均收视率,因为四舍五入的原因,显示为尴尬的0,市场份额也仅占0.1%。

  “在行政指导下的重庆卫视栏目,完全无法与纯粹的市场化操作节目来对比,”四川大学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蔡尚伟对本报称,“而在收视人群的自由选择下,重庆卫视的收视率自然就比较低。”

  重庆卫视对标公共频道一年

  重庆卫视的节目在很多时候需要一定政治资源。像《十大民生》、《共富大家谈》等节目,脱胎于重庆市委提出的发展政策。这些节目的制作人邀请许多著名学者主讲。最早的受邀嘉宾包括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陈奎元、程恩富等人。

  “西方的公共频道,它是在社会层面,相对于政治和商业的两重公共。重庆卫视是去商业化,它不可能去政治化。”蔡尚伟说。

  寻求盈利路径?

  今年以来,该卫视一档名为《星电影》的栏目中鲜见地引入了冠名商,并开始植入“艺术化”的广告。这是自改版以来,重庆卫视目前唯一一档拥有冠名商的栏目。

  《星电影》每期时长约80分钟,由重庆卫视和央视《新电影传奇》栏目共同制作,《东方时空》创始人时间担任总策划。

  “但我们目前不会在栏目中插播商业广告,”《星电影》总导演、监制尹燕在接受本报采访时称,“至少目前还没有接到通知可以做。”

  于今年2月初上星播出的《星电影》,在1个多月后,已经成为所有重庆卫视播出的节目中,继其转播的《新闻联播》后,收视率排名第二的栏目。

  “但在同一时段全国范围内,《星电影》目前收视排名不是太高,”《星电影》总导演、监制尹燕称,“因为播出时间已经偏晚,但从上周开始,收视率数据就已经越来越好了。”

  事实上,《星电影》亦是一个转型的产物,其前身是重庆卫视在改版后推出的一档名为《经典电影》的节目。此前,《经典电影》中所评析的电影,皆以诸如《刘三姐》、《闪闪的红星》等远离目前大众电影市场的作品。

  后来,《刘三姐》走了,热映港片《桃姐》来了;斯皮尔伯格新片《战马》也取代了《闪闪的红星》,成为被《星电影》评析的作品。市场上知名的北京新影联院线副总经理高军和影评人谭飞,也首度加盟红色卫视下的时尚电影栏目。

  一个更值得注意的改变是,“皓鼎”两字映衬着栏目的名字同时出现在了片头,“皓鼎”是一家企业的名字。重庆皓鼎实业有限公司即为《星电影》栏目的冠名商,该企业所在的重庆皓鼎集团董事长彭彦铭,此前曾被提名为2009年度重庆十大经济年度人物。

  尹燕未透露皓鼎冠名费的具体数额,她透露重庆广电集团高层对合作较为支持,目前该栏目已与皓鼎洽谈进一步合作和活动推广。

  但重庆广电集团广告中心的人士否认最近卫视已允许广告招商计划,为了解决财务问题,一个当下更可能的举措是,收回一部分地面频道外包节目的广告开发权益。“最近的变化下面得慢慢消化。”他说。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陈承;衣鹏;陆菲菲;李琳

http://news.sina.com.cn/m/2012-03-16/072724124536.shtml

50#
 楼主| 发表于 2012-4-2 09:14:44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2011新周刊中国电视榜:我们穿越了

2012年04月01日15:38 新周刊


新周刊201205期封面

  2011中国电视榜
  我穿越了!
  打开电视看视频,打开视频看电视。
  时事评论节目的小年,娱乐生活节目的淡季,中国电视在这一年略显平淡。
  婚恋节目一如既往,职场节目遍地开花,找对象变成找工作,找真爱变成找伯乐。
  选手成资源,嘉宾成卖点,电视节目更像是资源整合,溢出效应马太效应蓝海战略不穷。
  电视剧盛行穿越,荧屏上宫斗不断,电视依靠网络培养收视习惯,从网络汲取内容灵感。穿越,是2011年的主题词,而穿越,也正是电视的本质。电视不仅制造幻觉,它更是用栏目、广告、台词、表演、模式和价值观制造了一整套电视中的游戏规则、生存方式和道德体系。它源于现实又超越现实,可以参与又充满幻象,与现实本身形成迥异的风景。
  “中国电视榜”迎来第13届,2011年中国电视年度成绩单发布,褒奖最受欢迎的电视节目、最受追捧的电视热潮、最优秀的电视节目主持人和最具影响力的电视频道,以及最深入人心的电视剧形象——中国脸。
  在新媒体时代,各种媒介都如同App。暂时,最有影响力的App,还是电视台。
  年度电视频道
  CCTV-9纪录频道
  提名:CCTV-9纪录频道 / CCTV新闻频道/东方卫视 / 湖南卫视 / 江苏卫视
  它是中国电视界上的静水深流。开播一年,它神游八荒,精骛四极,传递世界文明和中国世纪的细节印象。它既讲述故事,也书写文献;既回溯历史,也立足当代;既留存集体记忆,也关照个体生活。它用故事传授硬知识,用镜头开拓世界观,在浮躁的电视世界担任精神导游和灵魂伴侣,把文明的营养注入正在碎片化的互联网大脑。
  年度电视节目
  《非诚勿扰》(江苏卫视)
  提名:《东方直播室》(东方卫视)/《24小时》(央视新闻频道)/《非诚勿扰》(江苏卫视)/《看见》(央视综合频道)/《梦想合唱团》(央视综合频道)
  它也许是当代中国最具社会文本价值的电视节目。披着生活服务和娱乐的外衣,以价值观的个体差异营造舞台冲突,在冲突中折射现实真相,成为中国人了解中国人的风向标。孟非的睿智、乐嘉的犀利、黄菡的善意,引导爱情与婚姻、道德与人性真诚碰撞,制造情感正能量。从澳洲到美、英、法国,它借助更成熟的风格和更多元的受众,带领中国电视节目攻向海外。
  年度节目主持人
  孟非(江苏卫视《非诚勿扰》)
  提名:白岩松(央视新闻频道《新闻1+1》)/ 何炅(湖南卫视《快乐大本营》)/ 胡一虎(凤凰卫视《一虎一席谈》)/ 孟非(江苏卫视《非诚勿扰》)/ 邱启明(央视新闻频道《24小时》)
  他依然扮演着中国电视荧屏上最称职的情感交流服务员角色,与《非诚勿扰》一起男女通吃、老少咸宜。他有平等心和人情味,引导来自全球五大洲的嘉宾捉对交流,解构挑剔者,也为弱者撑腰,举重若轻地调校着情场的平衡。他给女嘉宾表达空间,给男嘉宾表现空间,给点评人互动空间,给观众回味空间,让当代中国人的各种价值观在此揽镜自照。
  最佳时评节目
  《24小时》(央视新闻频道)
  提名:《24小时》(央视新闻频道)/《防务新观察》(央视军事与农业频道)/《时事亮亮点》(凤凰卫视)《天下天天谈》(北京卫视)//《新闻1+1》(央视新闻频道)
  这是每日一次的有价值观的新闻夜航,航程一小时,航线遍及五大洲,船长由四人轮值,主题偏重民生。它坚持“说新闻”的表达方式,风格轻灵,评论即兴而体现民意立场。在长达一天的繁忙与喧嚣渐近尾声之时,它既是一份资讯备忘录,也是一份能咂出味儿的新闻消夜。
  最佳时评节目主持人
  邱启明(央视新闻频道)
  提名:何亮亮(凤凰卫视)/ 纪鸿章(山东卫视)/邱启明(央视新闻频道)/ 桑朝晖(北京卫视)/ 张泉灵(央视新闻频道)
  这是一位接地气的新闻主播。他的抒情逾越了新闻的界限,却走入了世道人心的范围。他不深刻,凭直白就触及事件核心;他不高端,放不下也甩不脱民生的情结。但他是官腔官调官话套话的天敌,乐于让观众了解他的真实想法,更乐于代公众表达他们的真实感受。在全国的公共舆论平台上,他是一股让人清醒的清风。
  最佳财经节目
  《交易时间》(央视财经频道)
  提名:《财经郎眼》(广东卫视)/《股市天天向上》(第一财经频道)/《交易时间》(央视财经频道)/《经济半小时》(央视财经频道)/《亚洲经营者》(第一财经频道)
  它是中国播出时间最长的财经直播节目,触及了中国人所有的投资渠道。解读股市、期市,用数字描绘资本市场的波澜壮阔;聚焦楼市、车市,借生活方式为财富之眼点睛;它的大容量和全视角呈现出盘面背后的故事,它时刻关注“我的钱”,在专业论述中从不乏善意的提醒。
  最佳财经节目主持人
  黄永东(央视财经频道《交易时间》)
  提名:崔艳(第一财经《亚洲经营者》)/ 黄永东(央视财经频道《交易时间》)/ 罗振宇(第一财经《中国经营者》)/ 马洪涛(央视财经频道《经济半小时》)/ 王凯(央视财经频道《对手》)
  他亲历证券市场20年,见证了中国资本的崎岖和壮大之路,在全民理财时代,他的专业和中立为财经节目添加了厚度和深度。他把头脑风暴和思辨的概念引入到了证券分析中,传达思考的结果,更传授思考的逻辑,他不以创富领路人自居,但却是一本值得信赖的投资参考书。
  最佳谈话节目
  《东方直播室》(东方卫视)
  提名:《大家看法》(央视社会与法制频道)/《东方直播室》(东方卫视)/《非常静距离》(东方风行传媒)/《非常靠谱》(湖南卫视)/《今夜有戏》(天津卫视)
  它既是圆桌会议,又是几方对谈;它既是事主擂台,又是嘉宾斗阵。它有专家,观点犀利语出惊人,它有群众,投票发言是他们的武器。它是视觉效果最强的谈话节目,是观点冲撞最激烈的现场秀,它让新闻时事在演播厅里再现,以争论和述说展示价值观的多元。
  最佳脱口秀主持人
  尉迟琳嘉(凤凰卫视《倾倾百老汇》)
  提名:胡一虎(凤凰卫视《一虎一席谈》)/ 李静(东方风行传媒《非常静距离》)/ 骆新(东方卫视《东方直播室》)/ 汪涵(湖南卫视《非常靠谱》)/ 尉迟琳嘉(凤凰卫视《倾倾百老汇》)
  机智、优雅,以纯熟的幽默感串起话题,让人轻松接收资讯;聪慧、敏感,以国际化视野提供观点,让人回味无穷。在一个人的舞台上,尉迟琳嘉把新闻玩出来新花样,让脱口秀更具内涵。他的存在,让我们看到年轻一代电视人的更多可能。
  最佳娱乐秀
  《花儿朵朵》(青海卫视)
  提名:《非常了得》(江苏卫视)/《花儿朵朵》(青海卫视)/《年代秀》(深圳卫视)/《士兵突击》(云南卫视)/《中国梦想秀》(浙江卫视)
  作为一个年轻平台的新生品牌,它后来居上,在日渐沉寂的后选秀时代开出一朵灿烂的原生态奇葩。它弱化PK与晋级,以诚意和专业的灵魂唱腔触动人心。它不消费稍纵即逝的快餐偶像,以音乐的纯粹性和多元化赢得口碑。它以歌者之心沉淀民族文化,造就了娱乐秀的新生机。
  最佳娱乐秀主持人
  郭德纲(《非常了得》、《今夜有戏》)
  提名:毕福剑(央视综艺频道《星光大道》)/ 程雷(东方卫视《中国达人秀》)/ 杜海涛(湖南卫视《快乐大本营》)/ 郭德纲(《非常了得》、《今夜有戏》)/ 赵屹鸥(深圳卫视《年代秀》)
  他并非主持专业出身,却比专业更抢眼。从《今夜有戏》到《非常了得》再到《有话好好说》,他以独特的“郭氏”幽默,练就了综艺主持的自成一体。他是电视主持界的专业演员,以诙谐挖掘人物内心,以风趣化解舞台冲突,娱乐包袱迭出,成为让观众开怀大笑的发动机。
  最佳生活类节目
  《非诚勿扰》(江苏卫视)
  提名:《把谁带回家》(湖南卫视)/《非诚勿扰》(江苏卫视)/《爽食行天下》(浙江卫视)/《谁能百里挑一》(东方卫视)/《职来职往》(中教一台)
  它源于生活,为万千剩男剩女寻求解救之道,打造了一艘综合实力最强的黄金方舟。它高于生活,不仅展现择偶取向,更为年轻一代的价值观提供释放和交锋之地。它包容,精英与草根在此共存,传统与前卫齐聚一堂,娱乐与真情融为一体,2011年,它让我们继续相信爱情。
  最佳生活类节目主持人
  李响(中教一台《职来职往》)
  提名:曹颖(湖南卫视《把谁带回家》)/ 李响(中教一台《职来职往》)/ 宁远(湖南卫视《帮助微力量》)/ 周谨(东方卫视《我最时尚》/ 左岩(浙江卫视《爽食行天下》)
  他是新晋的老将、慢热的尖兵,幽默不刻薄,温情不煽情,机智不滥俗,有操控全局的气场。他言语犀利一针见血,却也有谦逊温和的心。他是求职选手的催化剂,用换位思考帮他们暖场;他是冷酷达人的解码器,在冷言利语中拣选出职场真知。
  最佳人文节目
  《档案》(北京卫视)
  提名:《博物馆奇妙夜》(湖南卫视)/《档案》(北京卫视)/《第10放映室》(央视科教频道)/《发现之路》(央视纪录频道)/《我的中国心》(凤凰卫视)
  它是众多历史纪实类节目中唯一的“3D化”节目,它用立体的影像展示平面的思维,用多维的体验丰富单向的线索。它把历史搬进演播室,让人物活灵活现;它让资料具备空间感,让知识栩栩如生。它创造了一种形式,并让形式和内容相得益彰,它是评书版的文献档案。
  最佳视频网站
  优酷网
  提名:电影网 /PPTV / 爱奇艺 / 搜狐视频 / 优酷网
  后来居上,领先上市,优酷是视频本土化的最佳范例。它以Hulu模式为核心,以UGC标配,用刁钻的眼光为中国网民奉上一道道好菜;懂得自制剧,也能玩转微电影,为视频价值开拓新路。和土豆的合并,使其如虎添翼,更具备了无尽的商业想象。
十大创新电视人揭晓:崔永元白岩松上榜

2012年04月01日15:38 新周刊 微博

新周刊201205期封面

  十大创新电视人
  电视业的进步,永远离不开荧屏背后锐意创新的电视人。
  2001年、2006年,我们评出两届十大创新电视人,
  包括制片人、评论员、主持人、栏目创意者、媒体掌舵人。
  又一个五年过去了,我们评出第三届十大创新电视人,他们是电视创新的中坚,
  也是电视应对新媒体挑战的先锋。
  周莉 (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台长)
  她率领四千人急行军,寻找榜样,追赶标杆,为地方媒体搭建企业的骨架、文化的心和幸福的脸,令后者迅速成长为全国性传媒集团。她瘦小的身体里蕴藏着巨大的创新能量,坚信主流媒体的活力,江苏卫视和江苏影视大片已是江苏文化名片。
  刘文 (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总监)
  他是中国最年轻的国家级电视频道的掌门人,也是中国文化软实力的电视新推手。他与团队正致力于营造更精致更有营养的电视文化生态,拓寰宇视野,走发现之路,呈历史传奇,为时代写真,以匹配开放而多彩的、有人文情怀的真实中国。
  崔永元 (主持人、口述历史项目团队负责人)
  最受欢迎的节目主持人“小崔”已淡去,他是尽职的全国政协委员、新锐导演计划的主持者和口述历史的工作者。历十年,募两亿,300万分钟影像,30万件历史实物,他以罕见的自觉与担当,在为文化中国做基建、为后人存记忆,犹未完成。
  白岩松 (主持人、新闻评论员)
  这哥们实在。这哥们爱琢磨事,从国计到民生,从幸福到无用的事。这哥们毫不隐瞒“一个人,和一个时代的成长与困惑”。这哥们在最主流的言论平台上自创“白话”体,一身正气,铿锵犀利,总能让人听进去。这哥们的评论已成时代旁白。
  李静 (主持人、东方风行传媒CEO)
  她是被梦想点燃的人,做了节目主持和时尚创业的火炬手,在女性成长的路上持续奔跑。她是“静家族”的大家长,是主持行业里的企业家,企业家眼中的优质偶像,偶像们能心心相印的访谈者,访谈节目中的常青树,拓展了电视的产业延伸空间。
  王长田 (光线传媒有限公司总裁)
  他耕耘十三年,把电视业“制播分离”的实验田,发展成中国最大的娱乐资讯集散地和最大的民营传媒娱乐企业。他参与推动了中国电视的娱乐化,在体制夹缝中建立了全国电视节目联供网,踏入创业板,创造了民营电视机构成长的成功范例。
  邓康延 (越众影视有限公司董事长、制片人)
  他本是读书人、写书人、杂志人,因为对历史的情结和对传统的热爱,越界成为了制片人。他拍滇缅远征军,也拍深圳民间记忆;他点评老课本,也寻找民国的先生们,他在用纪录片找回大中华肌理,让历史在今天延续,抚慰当代人的灵魂。
  高晓蒙 (三多堂传媒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制片人)
  他所在的三多堂被认为是“国内纪录片界和机构合作最多、最成功的公司”,是中国纪录片的内容供应商;从《大国崛起》到《公司的力量》,他是把记录片拍成大片的推手,是最勤恳的中国历史记录者之一,也是波澜壮阔的时代生活的制片人。
  海天 (雷禾传媒机构CEO、制片人)
  他的团队创作出超过1000小时的纪录片作品,代表中国高水准,拥有世界影响力。从主播、导演到民营纪录片公司的带路人,他用纪录片还原中国历史、重塑人文精神、反映真实生活,他也成为了中国精神生活的说书人。
  吕军 (北京卫视《档案》节目制片人)
  他是为导演准备“导演手册”的严格制片人,主张像拍电影一样解密历史。《档案》节目将档案变为历史佐证,告诉观众历史不止那些事。他创造出了讲述历史的电视手法与仪式感,用最严肃的手法发掘历史的戏剧性,最终让档案成为了中国社会的启示录。
  2011中国电视红皮书
  穿越,是2011年的主题词,而穿越,也正是电视的本质。
  电视不仅制造幻觉,它更是用栏目、广告、台词、表演、
  模式和价值观制造了一整套电视中的游戏规则、生存方式和道德体系。
  文/陈漠
  又到了看看过去一年的电视有什么精彩节目的时候了。
  每到这个时候,我就会打开我的小本子,那里面记录了我一年的观看经历。
  有三五个相亲节目,它们大多结构类似,都有着闪亮的灯光和粉嘟嘟的装饰,主持人照例和女嘉宾开开玩笑,帮男嘉宾打打圆场,然后小心翼翼地把网络流行语插在自己的对白里。有几个谈话节目,它们有的谈财经、有的谈时事,嘉宾们一律火气很大,要么骂当事人、要么彼此对骂,总之不能闲着。有几个时尚节目,一个XX老师是少不了的,几个不知所谓的美女抢着使用各种面膜和精油,她们都会说一口纯正的港台腔,有网友把它们评价为“向二级城市致敬的美学范式”,我当然不会告诉你我是否同意这种看法。还有几个职场节目,对了,职场节目很火,现在都流行上电视找工作,求职者个性突出,主持人气度超人,最后甚至酿成了网络骂战。然后是电视剧,结婚的、离婚的、没钱买房的、婆媳打架的,当然还有穿越去古代,众人宠爱的、千娇百媚的、勾心斗角的、尔虞我诈的,各种狗血。
  当我讲完这些之后,同事们不由得赞叹道:极品啊!
  是啊,极品,极品的中国电视。
  跨年、中秋、春晚,每个关键时段都是各个卫视体现自我存在和气质界别的重要舞台。
  电视台也是有档期的。
  应该说,是湖南卫视最早发现了元旦的价值。最初的跨年演唱会说起来挺像是超级女声、快乐男声的副产品,却在不经意间成了湖南卫视吸引年轻观众群的重头戏。既然年轻人在过年的时候都无法掌控遥控器,那么12月31日晚上他们总该可以求自己的父母让自己看看跨年演唱会了吧。
  江苏卫视2009年开始跟进,到了2010年则是湖南卫视、浙江卫视、江苏卫视、安徽卫视、深圳卫视、东方卫视、北京卫视7家卫视一起跨年。如果大大小小都算上,一共有十多个地方卫视都在2010年12月31日晚推出了各式各样的迎新年庆典。在2010年的最后一天里,各地卫视以跨年的名义总共烧掉了2亿元。而2011年的最后一晚,全国共有16家卫视的跨年晚会出现。
  跨年成为卫视的主战场,但其他战场也并没有冷清下来。
  中秋晚会。湖南卫视的主题是“让月儿飞”,几乎所有的节目都由快男快女担纲演唱,内容则主推农民工和留守儿童,大打亲情牌。安徽卫视则请到众多明星嘉宾,照例以安徽台的电视剧明星为主。黑龙江卫视请出了赵本山,“我爱东北我的家”。天津卫视请的都是熟面孔,从朱明瑛、李玲玉到赵忠祥,“王者归来,中秋之夜”。湖北卫视大玩“汉味小品”,“最是月圆欢乐时”。当然,最轰轰烈烈的当然要数央视,来自国内外的40多位明星一一亮相,重要的是,港台明星占了三分之一,这也是历届央视中秋晚会里港台明星最多的一次。当时,“限娱令”山雨欲来,各地卫视都对邀请港台艺人小心翼翼,央视自然是乐观其成。
  春晚放在小年夜,这本来是湖南卫视的发明,但其他卫视也发现了辗转腾挪的好处。2012年1月17日,湖南卫视、湖北卫视的小年夜晚会都在火热上演。1月21日,安徽卫视、辽宁卫视、山西卫视推出春晚。1月23日,北京卫视、天津卫视、江苏卫视、东方卫视、黑龙江卫视、北京卫视、广西卫视纷纷推出春晚。春节期间,多达14家卫视播出春晚节目。
  大型活动对于各地卫视的意义是什么?这是从早年的春晚困局到如今的跨年热潮都应该被提及的问题。
  定位焦虑,一直是各地卫视面临的困惑。除了电视剧和综艺节目,大型活动现在成为各个卫视体现自我存在和气质界别的重要手法。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大型活动(春晚、跨年庆典)演变成了卫视竞争的主战场。
  从上电视找对象,到上电视找工作,无非就是选手嘉宾资源的溢出效应。
  来看看这些名字:《非你莫属》、《职来职往》、《烈焰门徒》、《美丽学院》、《发动奇迹》、《中国职场好榜样》……它们都属于2011年最火的节目类型——职场节目。
  美发师、调酒师、造型师都可以通过选秀比赛的方式胜出,一般的求职者也可以在《非你莫属》、《职来职往》这样的普适平台上展示自己。职场类节目虽然不像前两年的婚恋节目一样有巨大的社会影响力,但也算遍地开花。
  《非你莫属》由天津卫视推出,自2010年以来一直慢慢地培育着观众群,直到2012年1月,海归女刘俐俐和主持人张绍刚的现场对峙把这个节目推上了舆论最高点。
  《职来职往》由江苏卫视和中教一频道联合打造,一直在中教一频道播出,直到2011年2月才登陆江苏卫视。值得一提的是,《职来职往》的风格大度温和,主持人李响更多地是在为求职者搭设沟通桥梁,而非追求戏剧效果,面试官们虽然言语辛辣,却也点评实在,这让求职者和观众在过程中不仅能得到节目的乐趣,也能学到技巧。
  《中国职场好榜样》则是第一财经频道和宁夏卫视合作的产物,同样是问答选择式的职场真人秀,亮点在于舞台元素使用了热门游戏《植物大战僵尸》的形象。
  中国职场节目的第一次高潮,应该要追溯到2006年的《赢在中国》,聚集了马云、吴鹰、牛根生等中国商业巨头。虽然不敢说与《学徒》比肩,但在中国,《赢在中国》也算是最顶级的了。
  如今这次职场节目风潮,不像《赢在中国》那样带有投资性质,而是更多带着舞台化的气质。
  除去《烈焰门徒》、《美丽学院》、《发动奇迹》这些为专门类型职业设计的职场节目不算,普适类的职场节目不约而同地采取了和婚恋节目一样的模式——亮灯、问答、灭灯。有趣的是,观众如果细心的话,可以发现不少婚恋节目上的常客也在职场节目中屡屡出现,比如东方卫视《百里挑一》里的叶梓萱就在《中国职场好榜样》里出现,《非诚勿扰》里的女嘉宾俞夏到了《职来职往》又变成面试官。在这些职场节目中,选手的遴选同样遵循着婚恋节目一样的模式——突出选手类型,有本土的、必然有海归的,有温顺的、必然有倨傲的,有实用性、必然有浮夸型,总之是荤素兼搭、五味杂陈。
  重要的是,每个节目都在苦苦寻觅一个极品,一个极品的选手,可以让一个节目一夜之间走红,登上网络话题的最高峰。
  雷同的模式、脸熟的嘉宾,再加上同样类型的选手,那么观众几乎可以看到一个婚恋节目的翻版了。其实想想就可以明白,无论是前几年的选秀,还是这几年的婚恋,在大量重复的节目类型之下,累积的都是选手和嘉宾资源。当资源积累到一定程度,自然产生溢出效应,随之而出现的就是利用溢出资源而制造近似的节目。亮灯也罢、问答也罢,去年谈恋爱、今年找工作,无非都是这些资源的二次利用。
  对于观众来说,看看电视上的表演,无非也就是映照着自己的现实。至于那些不知何谓的网站和企业,更多地借着面试成就了一次宣传推广。
  电视内容的传播渠道已经不可避免地多元化,电视机只是其中一个App而已。
  优酷网总编辑朱向阳在2010年的时候对《新周刊》说,“大家在网上看电视剧的潮流已经形成”。到了2011,热门电视剧的网络点击量已经要用亿来计算了。
  2011年,《步步惊心》点击过亿;《永不磨灭的番号》点击过亿;《高手如林》点击率过亿;《男人帮》4天点击过亿;《倾世皇妃》点击过3亿;新《还珠格格》超过9亿。2011年的央视春晚也不过吸引了7.7亿电视观众。
  值得赞赏的是,这些电视剧的网络版权都是视频网站正版购买的,早几年一直以盗版视频内容混战的视频网站如今走向了高价、正版的道路。
  2010年3月,新版《西游记》的网络独播权以每集28万的价格成交,这部60集的电视剧一共卖了1680万元。这是当年视频界的一大轰动新闻。相比几年前的热门剧《武林外传》,81集才卖出了10万元的网络版权费。
  而到了2011年,搜狐视频以3000万元拿下新《还珠格格》的网络独家版权。2011年9月,《浮沉》成为第一部单集网络版权破百万的电视剧。10月,腾讯宣布购得《宫2》的网络独家版权,据透露每集185万元。
  与之相对应的是,美剧也渐渐培育起正版风气。搜狐视频购买了当红美剧《生活大爆炸》的版权,吸引到大批的TBBT粉丝前来观看,而在此之前,搜狐视频就购买过《迷失》和《绯闻女孩》的正版版权。
  2011年12月6日,迅雷声明,对电影《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拥有中国大陆地区的网络版权。这部之前在港台地区热播,在中国大陆地区已经拥有良好口碑效应的青春偶像剧,一直在粉丝影迷的待看名单中。
  除了拿下各类热门影视作品的网络版权,视频网站也越来越像一个内容生产商。
  土豆网的土豆映像节已经办到第五届,除了推出了《老男孩》等热门网络视频作品之外,评委的阵容也越来越像一个正规的影视评选。腾讯视频打造了“微电影”,优酷网推出“优酷出品”,奇艺网力推“奇艺出品”,乐视网则有“乐视制造”,每个视频网站都有自己的投资拍片战略。除了贴片广告之外,视频网站的想法是让广告主为自制剧的主题理念买单,比如雪佛兰和飞利浦等广告主就为多部网络自制剧提供赞助,他们看重的是自制剧中的城市生活气氛。
  必须指出的是,除了看重传播率之外,广告主对网络自制剧的青睐还来自传统影视作品对城市生活的映照缺失。想想看,我们的电影已经有多少年没有反映当代市民生活的主题了,除了飞天遁地的盔甲戏,它们还能有什么?
  电视内容的传播渠道已经不可避免地多元化,电视机只是其中一个App而已。
  电视剧在2011年唯一的贡献是,重新拉回了年轻人群的收视习惯,穿越剧和青春生活剧留住了一大批年轻观众。
  新《红楼梦》、新《水浒传》、新《还珠格格》、新《亮剑》、新《永不瞑目》、新《玉观音》、新《乌龙山剿匪记》……这是2011年电视剧的一个走向。
  《步步惊心》、《宫·锁心玉》、《宫·锁珠帘》、《后宫甄嬛传》……这是2011年电视剧的另一个走向。
  《裸婚时代》、《钱多多嫁人记》、《婆婆遇上妈》、《春暖花开》、《北京爱情故事》、《蚁族》……这是第三个走向。
  继中国电影之后,中国的电视剧产业也不可避免地房地产化了。电视剧由内容产业转变为投资产业,做电视剧更像是投资金融衍生产品,以快钱为理想,以现金流为标版。有心的观众可以留意一下电视剧新闻,计算一下电视剧投拍周期,播出时再看看片头字幕的制片人名单,你会发现在这个领域里活动的热钱越来越多,包括了电视台、网络公司、房地产业、传统制造业、金融投资企业和各种面目模糊的投资公司,他们有国资的、有民营的、有私募的、有上市的,炒电视剧似乎成为了炒房地产、炒网络热点之后的又一个投资热土。
  在这种投机倾向之下,老剧新拍即成为了最典型的例子。老剧新拍,无论怎么拍,都一定会成为话题中心;无论怎么拍,都比新剧本另起炉灶要来得快;无论怎么拍,都一定会捧红一批新演员;无论怎么拍,都一定会有电视台和视频网站抢夺播映版权。快进快出,拿钱走人。
  电视剧在2011年的唯一贡献是,重新拉回了年轻人群的收视习惯。曾经我们以为,年轻人不再看电视剧了,至少不再看国产电视剧了,坐在沙发上守九点档的都是中年妇女。但穿越剧和青春生活剧在2011年留住了一大批年轻观众。
  《裸婚时代》、《钱多多嫁人记》、《北京爱情故事》、《蚁族》等一批电视剧反映的都是年轻人的生活,准确地说,是80后的生活。他们结婚、生子、买房、工作、辗转求存,甚至离婚,他们的生活已经成为这个社会的主流。不得不说的是,在反映现实生活的层面上讲,中国电视剧比中国电影不知好多少倍——中国电影似乎还生活在福尔马林溶液瓶子里。
  至于,穿越、架空剧的火爆,网络则功不可没。网络视频网站历经多年终于培育起一种收视习惯,网络在线阅读则聚集了大批的穿越、玄幻文学的粉丝,他们都在2011年溢出,成为了穿越剧的观众。电视剧制作者们,你们应该明白了:眼下这个时代,已经不再是电视观众的天下了,现在的观看者不再是电视机的粉丝,而是新媒体的体验者,他们体验、互动、参与,他们的价值观和乐趣共同筑造了一个他们所理解的世界。至于这个世界是在电视机上展现,还是在网络上展现,还是在手机、Pad上展现,他们根本不在乎。
  电视所创造的世界是由电视制作者和观众、当事人和局外者、观看者和评论者,共同塑造的。
  正如每一个大年份之前的日子总被人们遗忘一样,我们只记得2012,不记得2011。
  穿越,是2011年的主题词,而穿越,也正是电视的本质。电视不仅制造幻觉,它更是用栏目、广告、台词、表演、模式和价值观制造了一整套电视中的游戏规则、生存方式和道德体系。
  在传统媒体中,相比报纸、杂志,电视的技术含量最高,可它与现实生活和普通人的互动性却也是最高。除了众所周知的那些节目之外,大部分电视节目,无论是新闻、评论、娱乐、生活还是电视剧,都是我们生活的同步器和放大镜。
  电视所创造的世界是由电视制作者和观众、当事人和局外者、观看者和评论者,共同塑造的。它既是一个真实的世界,同时也是一个虚幻的世界。它比我们的现实生活更精致、更戏剧,它既有塑胶化、粉嫩化的倾向,也有粗粝、暴戾的一面。它既比现实更现实,也比生活更生活。
  看电视的时候,时常会产生这样的荒诞感:电视剧在重现无比狗血的家庭生活,尔虞我诈、勾心斗角,所有人都在疯狂地撕咬;而插播的广告却无比温馨,家庭成员们和谐同桌、浪漫满屋。民生新闻在反映生活艰辛、人心险恶;转过台来,婚恋节目的嘉宾们却个个追求理想、自我实现。
  不知道观众有没有想过,这些自相矛盾的各种表现,竟然可以完美无瑕地拼接在同一电视频道、同一个播映时段,而参与同一个电视观众的生活。
  电视,是人类的伟大发明,无论新媒体如何发展,这个发明都将有它的立足之地。因为它创造了一种自相矛盾的价值观、一种自洽而又互相排斥的逻辑,一个美妙的幻觉世界。


http://news.sina.com.cn/m/2012-04-01/153824211690.shtml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