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楼主: adm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闻写作案例库

[复制链接]
41#
 楼主| 发表于 2011-1-8 22:43:05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看了香港新闻后有感
1 、连续发生假货泛滥、食物中毒等事件后――
香港新闻:政府应当反省,加大整治、监管力度,不能推诿责任!
内地新闻:公民应该加强防范意识,提高识别假货的能力,不要购买过期变质食品。

2 、贫困山区的孩子上不起学,要靠丛飞拼了老命捐助――
香港新闻:这是教育部门和社会保障部门的失职和耻辱。
内地新闻:号召大家学习丛飞,这是时代的光荣和国家的骄傲!

3 、抓了一个大贪官,追回了 XX万元巨额赃款――
香港新闻:这说明监督机制有漏洞,应该反思。
内地新闻:监督部门及时发现问题,为国家挽回了巨额损失,成绩斐然。

4 、煤矿屡屡塌方、爆炸――
香港新闻:政府安全监管部门的官员引咎辞职。
内地新闻:事故引起了政府安全监管部门领导的高度重视,他怒斥XXXXX 、亲笔批示,一定要追究相关人员的法律责任!

5 、遇到穷凶极恶的亡命徒――
香港新闻:提醒广大公民及时报警,避免与歹徒发生冲突。
内地新闻:呼吁广大公民见义勇为、冲上去与歹徒玩命,只有大家一起上、社会治安才能根本好转。

6 、辖区一贫如洗,村民们饥寒交迫、看不起病――
香港新闻:政府主管官员的支持率严重下降,民众强烈不满。
内地新闻:政府主管官员政绩卓著,亲自下乡给农民"送温暖",农民们感激涕零、山呼万岁,亲切地把这些官员称作好公仆、领路人、贴心者、父母官!


虽然都是政治家办报,但报纸的定位不同,大陆的报纸注重宣传功能,尤其是政府正面形象的宣传,香港的新闻则注重宣传效应和经济效应的兼备,但是有一点不能否认的是,无论香港的报纸,还是大陆的报纸,报刊的最大作用就党和(或)政府的喉舌。只是喉舌的话语对象不同,香港的喉舌是说给政府自己听的,加强对政府的管制,而大陆的喉舌则注重说给群众听的,加强对群众的管制,值得可喜的是,非典过后,国内的新闻环境渐渐自由起来,我相信终有一天,我们政府也能坦然的面对舆论的批判和置疑。

正在适应中……

并不是报纸的定位问题,媒体只是传播工具。我觉得应传播效果的差异,都是政府的喉舌,都是为大众服务的。媒体只是在尽自己的职责,最主要的是媒体传播或揭露这些事实以后,政府的反应如何,就好比一个人,喉舌只是身体的一部分,它的运作是在大脑的指挥下工作的。要想有更本性的变化,只能从思想上转变,只有思想转变了,行动才不会走误区。所以政府的反省和改变是问题的关键!

龙伟:
大陆的报纸当然是党之喉舌,但港台媒体大多都有经济财团在背后运作,虽然脱不了“政治”的干系,但“新闻自由”的原则还是得到了基本维系。且境外媒体虽有“政治”倾向,却不是一党制的,媒体反能起到监督性的作用。故而体制决定定位,定位反映观念。

针对4楼的观点,我质疑两点,1.媒体的功能不只是传播工具,它具有是宣传工具的作用,从1楼的话来看,无论香港还是内地的媒体发挥的就是这种作用,只是宣传的内容不同,2,我们讨论的是报道新闻用怎样方式的问题,而不是政府看到这些报道的反省和改变,一个是传播者,一个是收受者,传播者用自己的报道习惯向收受者传达信息,收受者接受到了片面的事实,试问下如果你看到的都是片面的报道,你怎么去反省和改变?就好比周老虎事件,在媒体的炮轰和质疑下,国家林业局不得不对事实进行更深入的调查。在逐渐开放的新闻环境下,我认为媒体的改变更重要!

对于你的质疑,我说说我的想法。一楼的材料我认为有两层含义。1.媒体的报道方式不同或者说风格不同,这只是表面的东西。2.政府的反映不同,正是有了政府那样的反映,才有媒体的报道的风格。所以说,政府的表现才是最主要的。政府的工作表现决定了媒体报道取向,之所以有两种风格迥异的报道方式,问题的关键是政府在处理新闻事件中的态度和采取的行动,以及行动后的影响。新闻环境的逐渐开放是在政府的改变中实现的,所以还是要政府来改变。媒体是党的喉舌,在大陆就是政府的喉舌,媒体如果要生存,就要从政府的角度考虑,你说媒体能改吗?

首先,我觉得不能单纯的理解这个喉舌的概念,媒体作为政府的喉舌不假,但关键在于这个喉舌不同于一般的喉舌,它是由具有智能的生物体组成的,具有自己思辨的能力,它发出的声音不可能不受制于政府,但是媒体具有一定的自由权,这就是所谓的新闻自由,只是我们没有西方的新闻环境那么自由。
其次,虽然忠言逆耳,但是终归是喉舌所发出的声音,我很同意喉舌论,媒体的改变不在于其服务对象的改变,(除非社会制度被颠覆),而在于新闻报道风格的改变,只要不发出污蔑政府,诋毁政府的言论,我想政府可以接受来自各方面的质疑,新闻言论环境的开放表明政府能接受这样的质疑,谁能否认媒体忠言就不是在为政府考虑呢?这样说来既然是为了政府,媒体为什么何乐而不为呢?说了忠言,难道媒体就活不下去了吗?

其实从你的这些话我们就可以得到一个结论,媒体的言行是为了政府,所以政府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只有政府改变了,问题也就解决了!


42#
 楼主| 发表于 2011-1-9 20:25:38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叔叔,你别用硫酸用刀割吧”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叔叔,你别用硫酸用刀割吧”
世界日报


  中国保护儿童不力,被操纵的童丐,新年愿望可能是“被刀割”。北京媒体日前披露,职业乞丐虐待童丐操纵行乞,有小女孩不堪硫酸腐蚀,哀求说:“叔叔,求你别用硫酸了,还是用刀子割吧……。”

  无良犯罪集团遍及全国,就连天子脚下也不例外。中国青年报报导,月前北京工人体育场附近马路中央有名妇人在行乞,妇人的唯一“卖点”,是怀抱中约一岁的孩子。当时马路上车流不断,汽车废气和噪音令人难受,但孩子却不哭不闹,令人诧异。记者暗中观察,发现小孩的手脚放软、毫无动作,疑遭喂服安眠药。

  “那个女人不是孩子的母亲,孩子只是被用来乞讨!能不能派人过来”记者实时致电报警,未料还没说完,对方已挂线。他改向城管举报,接线员答应派人查看,但一个多小时后,行乞妇人带孩子离开,仍未见城管人员到场。记者再向全国妇联求助,对方表示“很关注事件”,但无权干预。

  据报导,记者随后与民间寻子组织“宝贝回家”联系,获知类似情况其实并不罕见。组织负责人张宝艳激动地说:“在街上乞讨的孩子,有些是拐骗来的,有些是被遗弃的,有些是由贫困父母出租的。他们全沦为乞讨集团的道具,没有被当做人来看!”

  张宝艳指出,无良人贩为博取更多同情,残忍地于孩子身上制造伤疤,甚至令其断肢残障,好让孩子看起来更可怜。报导指出,曾有“宝贝回家”的志愿者发现,有小孩被人贩以利刀割遍全身,身上伤痕累累。旧伤未愈又有新伤,多处伤口淌血。甚至有人贩嫌刀割不够狠,以硫酸灼孩子的身体。志愿者见过一名小女孩不堪硫酸腐蚀,哀求人贩说:“叔叔,求你别用硫酸了,还是用刀子割吧……。”

  这些案例令闻者心痛,但有关保护儿童的法规不完善,也没有专门的管理机构,导致无辜孩子遭歹徒当摇钱树,除强迫行乞,还藉强迫卖花、卖唱、卖淫等方法谋利。而且执法单位也未见尽力,张宝艳说,湖北武汉市有名被迫卖花的男童被殴,2005年曾被媒体曝光,但警方一度介入调查后,至2008年,人们发现他仍于街头卖花。

http://club3.kdnet.net/dispbbs.asp?boardid=1&id=6725070
43#
 楼主| 发表于 2011-4-23 20:44:43 | 只看该作者
【论文】
报纸规矩:职业的规范与专业的美感

——当前新闻写作中的若干问题简析

■吴咏红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报纸的规矩应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形成一种职业的规范,专业的美感。当然,报纸和新闻报道需要创新,但这种创新是建立在基本规范的基点上,不可没有一定的规矩。
  报纸文体的写作形式一直缺乏严格的要求。如今,在各类报纸就职的年轻记者编辑,不少人都没有受过新闻写作方面的专业训练,依葫芦画瓢,难免走样,造成新闻表达方面的失范。早在上世纪50年代,新华社曾经发起过新闻写作业务的训练活动,史称“练笔运动”,目的是“把我们全体新闻工作者的业务——新闻战线上的技术和战术提高一步”(朱穆之)。国家通讯社开展这样大规模的活动,必有其价值所在,值得我们今天借鉴。
  另一方面,新闻采编人员要做好新闻报道工作,除了需运用科学的新闻传播理念采集新闻素材之外,还必须运用规范的汉语言文字对新闻信息进行正确表达。尤其是报纸,主要以文字来表达新闻,也主要是以文字来传播理念的,更需要做到词语运用和词义表达的准确规范。
  但是,目前新闻写作中的不规范现象相当普遍,应该引起足够重视。这里仅就若干问题做一些粗略分析。
  
  导语的语句锤炼有待加强
  
  提倡写好新闻导语的呼吁不绝于耳,但似乎收效甚微,其原因一是记者无暇或不愿花时间琢磨新闻的导语。人人都知道,要写出一条好的导语常常比写两则消息花的时间还多。记者每天工作量很大,时间又紧迫,首先要保证交出稿子,对导语并不太讲究;二是写出好的导语需要记者具备相当的功底和才能,并非人人可为;三是很多人认为读者看新闻重在新闻事实本身,导语写得妙与不妙无关大局。
  导语是消息的先头部队,如同天安门广场的国旗班,代表着主体的形象和素质,有其独特的引导、提示的功能。而纵览目前的报纸,堪称“国旗班”式的导语确实不多见。记者们往往把消息的导语近乎当作文章的开头来写,当然不能达到“用最精美的文字把最重要、最新鲜的新闻要素告诉给读者”的要求。导语就像昆曲一样,关注它的高妙和韵味的人正越来越少。这是因为,新闻报道上高妙而有韵味的导语越来越少。
  试举一例:
  本报讯新年第一游“锁定”中国馆。昨天虽然天气寒冷,但中国馆内外的游客热情不减,上南路上再次出现了人头攒动的景象,中国馆官网也发出了“客流较拥挤”的预警。记者从中国馆方面获悉,昨天的游客总数达到了3万多人次,接近中国馆的日参观能力极限,最长排队时间约3个小时,而预计1月2日、3日中国馆可能迎来更大的参观客流。
  评析:这则导语中包含了数个新闻点,一是不少游客将新年第一游锁定在中国馆;二是上南路上再次人头攒动,中国馆官网发出客流预警;三是昨日游客总数达到3万多人次,接近极限;四是预计1月2日、3日可能迎来更大客流。将四个新闻点集中堆放到消息的导语里,显然过于臃肿。从新闻价值上判断,这四个新闻点中二和四更为重要,与读者的关系更为密切。可以集中将这两个新闻点做到导语里,而另两个新闻点则可放到报道的主体里去。这样给导语瘦了身后,更方便把导语做得简洁生动。
  从导语的本质属性和主要职能看,应当将提高导语写作水平的焦点集中在“导”字上。
  新闻事实的引导,这是较常见的一种导语内容。新闻五要素悉数登场,或是选择何时、何人、何事、何地、何因中最具新闻价值的一个或两个要素写入导语。
  新闻视角的引导。新闻事实来自社会生活,从什么角度观察,突出什么报道主题,效果不同,价值有别。
  新闻观点的引导。将新闻的要义或是新闻中包含的矛盾焦点提炼出来,其价值高于新闻事实本身。
  另外,要在导语的炼句上下功夫。先求抓住核心、语句精炼。在此基础上如有可能,再求语义生动、引人入胜。
  试比较下列几则消息导语:
  1.“现在开始做第八套广播体操,原地踏步走……”新年第一天,消失了近20年的广播体操音乐,重新在上海人民广播电台(AM990、FM93.4)响起。今后每天10时,申城市民都能随着电波中熟悉的音乐,舒展筋骨,放松压力。(《文汇报》)
  简评:抓住了这则新闻的核心要素,文字简洁,语义明了。
  2.“现在是广播体操节目时间,现在开始做第八套广播体操,原地踏步走……”2011年元旦,许多上海市民选择以“流汗”方式迎新。(中新社)
  简评:很简要,但是缺乏核心新闻要素。
  3.在中断播出近20年后,第八套广播体操的音乐2011年1月1日将在上海人民广播电台AM990、FM93.4重新响起。(新华社)
  简评:中规中矩,尚缺一些新闻要件。
  4.明天上午10时起,阔别上海人16年之久的第八套广播体操音乐将重新在申城上空响起--上海人民广播电台AM990、FM93.4频率将每天上午10时播出第八套广播体操音乐。(《新民晚报》)
  简评:词语有重复。
  5.“现在是广播体操节目时间,现在开始做第八套广播体操,原地踏步走……”今天是新年第一天,上午十点整,消失了近20年的广播体操音乐在申城上空重新响起。在长宁广播体操中心,由上海市体育局、《新闻晚报》、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和东方网联合主办的“增靓杯”广播体操大赛火热开赛,全市6个分会场也整齐划一地做起广播体操,正式拉开了健身迎新年的序幕。(《新闻晚报》)
  简评:两个新闻点必定有主次,重叠在导语里会相互冲淡。
  6.本报讯昨日上午10时,继北京、山东等省市之后,上海电台恢复播放广播操乐曲,同时上海首届广播体操大赛也在昨日火热进行。今年我市也将在广大企事业职工中掀起广播体操活动热潮,但要在全市全面实行广播体操制度和在电台恢复播送广播体操乐曲仍有困难。
  昨日,记者采访了市职工体协秘书长宋家业。他介绍说,年前职工体协已经在大连石化集团公司组织了职工广播体操的现场观摩,并向各级工会体协转发了“大石化”的工作经验。逐步恢复职工工间操制度,组织推广广播体操活动,是大连市总工会今年为职工办实事的一项内容,也是市职工体协今年的重点工作。2011年2月下旬,市职工体协将举办三期第八套广播体操领操员培训班,计划为全市各企事业单位培训领操员400名。今年8月8日“全民健身日”还要举行全市广播体操展演活动。
  我市职工广播体操工作有着优良传统和坚实的群众基础,多年来市直机关、大化、机车、造船等机关企事业单位始终坚持组织职工做广播体操。今年,由市总工会牵头的恢复职工工间操系列工作,必将在我市掀起一股新的广播体操热潮。(《大连日报》)
  简评:这则新闻只有400多字,从新闻主体看,主要是报道大连市总工会和职工体育协会今年要组织推广广播体操活动。而新闻的导语中,却重叠了四个新闻点。其中的三个新闻点——上海恢复播放广播操乐曲、上海进行广播操大赛、大连“全面实行”及“恢复播放”仍有困难,在后面的报道中均未提及。
  
  消息、通讯界限混淆模糊
  
  报纸是报道新闻的,读者买报纸的目的也主要是获取新闻信息的。从这点讲,读者对报纸上新闻报道的体裁并不特别在意。就好比大商场里有各种各样的电梯,而顾客并不关注电梯的分类,不管乘哪一种电梯,只要能够方便购物即可。因此,现在有的报纸的实用主义做法,使得消息和通讯这两个本来就没什么大区别的体裁界限愈加变得模糊起来。
  我国报纸传统做法是,凡消息,文头上须标以“本报讯”或电头(如“本报浙江上虞10月18日电”),同时在随后的括号中注明记者姓名;通讯,则须在文末注明本报记者或采写者姓名,这样就在刊发形式上将消息和通讯明确区别开来。现在不少报纸取消了“本报讯”及电头的标注,只标注记者或作者名字(如“本报记者某某某报道”),而且标注的位置有的在文前,有的在文末,无统一规范。这种标识形式模糊了新闻版面上新闻体裁之间的区别,虽简单而实用,但削弱了新闻报道的形式感和文体写作的规范化。大商场里电梯虽然种类多样,但每一种类的电梯都是依据特定环境和顾客不同需求而设置的,电梯的这些不同类别其实对顾客有着无形的提示。新闻的不同表达形式也是同理。
  消息与通讯界限模糊的另一种现象是,长消息的报道形式增多,消息在长度上与通讯不相上下,长消息普遍采用小标题,其形态也跟通讯类似。其实这些变化并没有错。过去的报纸强调消息要短,其重要原因是过去的报纸版数较少,新闻版面很有限,要在有限的版面中尽可能增加新闻的条数和信息量,自然就要求消息要写短了。而现在情况较过去大为不同,报纸的版数和新闻的版面已经不成问题,只要有新闻,尽可以去做足、做细、做全,一个新闻事件用三四个版面去报道已经不为鲜见。但是,从新闻报道的原理上讲,新闻的长短应按照新闻的价值来确定,而不是按照版面有多少空间来决定。新闻加长的内容是否有阅读价值,是否具有必读性,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另外,消息和通讯体裁混为一谈,你长我也长,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利于新闻报道在新闻时效、新闻价值等方面作质的区别,影响读者的选择和阅读效益。

  新闻报道用语盲目“跟风”
  
  新闻报道当然是需要“跟风”的,新闻工作者应当是“跟风者”。这个“风”,是风起青苹之末的风,是风声的风,是新风的风。具体说,是指新的线索,新的关注点,新的动态,新的趋向。跟住这些“风”,才能保证新闻的日报日新,与时俱进。举一个小例,社会上出现的一些新鲜、生动、涵义丰富的新词,很快就会被报纸版面上的新闻标题借用。譬如“雷人”、“不差钱”、“给力”等词的恰当使用,一语道破,使人心领神会。
  然而,有一种跟风,是在新闻报道的表达中,对某种句式或词语不分事实、不分语境的一味套用,这种群体性的跟风模仿不利于新闻报道的准确和客观。试析几例:
  1.标志着
  好长一段时间中(直至今天),许多记者都喜欢在报道中使用“标志着”这个词,几乎成了一股风气。当带有变革性的事实出现,并且成为事实原态发生重大变动的阶段性标志,使用“标志着”的句式,可以点明新闻事实的重要价值,起到引导阅读的作用。而有的新闻报道在导语中硬套“标志着”的句式,就显得生硬或多余。譬如:
  1.“集团公司隆重召开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动员大会,标志着集团学习实践活动正式启动。”——这则新闻的价值要素应是动员的内容,“启动”并无多大新闻价值。
  2.“日前,我市第一台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专业指挥车在市安监局正式交付使用。该车配置有供电、照明、通信、广播宣传、会议、现代办公设备、安全等系统,能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指挥救援,这标志着我市安全生产应急工作提高到了一个新的层次。”——导语的主体内容已经将新闻价值讲明,后面的“标志着”显得空虚多余,完全可以删去。
  3.“昨天,第28届世遗会筹备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工作会议在苏州市召开,标志着大会筹备工作正式全面启动。国务委员陈至立出席会议并考察了筹备工作。江苏省委书记李源潮、省长梁保华等陪同考察。”——这个“标志着”也显得重复多余,应当将“历届最好、令人难忘、载人史册”的筹备目标要求放入导语。
  2.尚属首次
  新闻讲究新鲜、新创,所以不少带有首创性质的“首次”、“首例”的事实都具有新闻价值。但是,如果一些“首次”、“首例”不具有首创性质,不具有突出的新闻价值,则不必在报道中加以强调。譬如:
  1.“上海地铁昨天起首次向全社会公开征集地铁吉祥物设计方案,这在全国尚属首例。征集时间为4月30日至6月30日,应征者需登录上海地铁官方网站报名。”——事实本身有新闻价值,但在导语中强调“全国首例”为多余之称,为大众参与度高的大型会议、活动、机构设计吉祥物已是司空见惯,形式上并不新鲜。
  2.“今秋开学,华中师范大学的同学们发现,必修课《形势与政策》中多了一大内容——性别平等教育。这是湖北省妇联发起的‘性别平等教育进高校’系列活动之一。据悉,将性别平等教育作为大学生必修课程内容,在我国尚属首次。”——所谓性别平等,其实质就是男女平等,男女平等思想的宣传教育在我国由来已久,现在将这一内容放进高校《形势与政策》中进行系统、理论的讲解,当然是好事,可以报道。但标以“在我国尚属首次”实属不必。
  3.正式
  什么时候需要用“正式”?只有同一件事情同时存在着诸多非正式状态、非正式信息时,才需要用“正式”来加以区分。除此之外,则不应随意使用。如果处处皆“正式”,就成了毫无价值的赘语。
  试举一例:
  4月2日下午,继国青主教练高荣明火线加盟中国女足之后,此前一直盛传有望执教铿锵玫瑰的陈金刚今天也正式抵达香河与球队见面,他将和高荣明一起担任商瑞华的助理教练……3月30日中国足协在香河基地召开发布会正式对外宣布了商瑞华上任的消息之后,助理教练的人选最近一直是媒体关注的焦点……由于陈金刚和高荣明都是刚刚才到队里报到,因此他们今天并没有正式上岗带队训练,而是在场边看商瑞华指挥……明天球队将再度恢复一天两练,而高荣明和陈金刚也将正式开始进入角色。
  第一个“正式”用得没有道理,难道还有非正式抵达?第二个“正式”,可用可不用。第三个“正式”也是语义不清,上岗显然已是正式,只是没有带队而已,完全可以删去。第四个“正式”用得也没道理,两人明明已经进入角色了,何须等到明天才“正式进入”?
  4.或
  近年来,新闻标题中忽然冒出了很多“或”字,表达可能之意。“或”的这一用法,在当代汉语的语境中显得很孤僻,在新闻标题中使用,像是在中山装里面打了个领带。譬如:“汽油价格月底前或涨”,“女性强压副乳或增加癌变机会”。这两例中,“或”改为“可能”则语义更明了,便于受众对信息的理解。再如:中新网一则消息的标题是“卫生部:近期可能会出现甲型流感重症或死亡病例”;另一家网站转载时标题就改为“卫生部:近期或出现甲流重症或死亡病例”。前后两个或字词义各异,对普通群众的阅读理解是一种干扰。大众传播媒介的传播语言应尽量使用汉语常用语,符合当代大众的语言习惯,在能用“可能”的情况下,还是尽量用“可能”为宜。■
  (作者系新民晚报编辑)

2011年第4期《新闻记者》http://xwjz.eastday.com/eastday/ ... 173/u1a5818698.html
44#
 楼主| 发表于 2011-5-9 10:26:08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媒体称妻子证实拉登在巴基斯坦居住7年多
2011-05-09 08:21:23 来源: 新华网(广州) 有199人参与

核心提示:外媒报道拉登的一个妻子对巴基斯坦调查人员称,拉登在巴基斯坦境内居住了七年半,他们于五年前搬到的军事城镇阿伯塔巴德。英媒称美国认为巴军方庇护拉登,已对巴基斯坦发出最后通牒,要求交出“基地”二号人物扎瓦希里和塔利班领导人奥马尔.


2011年5月8日美国公布部分缴获的本·拉丹录像资料这张美国国防部5月7日公布的录像截图显示本·拉丹在住所内观看关于自己的电视节目
证明拉丹仍是基地老大
【美国之音电台网站5月7 日报道】美国中央情报局表示,美国“海豹”突击队在巴基斯坦击毙本·拉丹的地方是“基地”组织的一个指挥控制中心,本·拉丹不仅仅是该组织的战略或精神领袖。情报部门一名高官周六在五角大楼吹风会上发表了上述评论,同时公布了五段美军从本·拉丹藏身处查获的录像。
这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官员说,这些资料是美军有史以来从恐怖组织高级头目那里查获的最大一批资料。他表示,因为资料很多,专家现在还在对这些情报进行分析。
该官员说,这些材料已经“被证明有价值”,为美方进一步了解“基地”组织的行动提供了“重要线索”。他没有透露具体内容,但表示情报显示本·拉丹参与策划“基地”组织向美国和世界其他地区发起的恐怖袭击,为“基地”组织的战术和行动提供指导,并指挥日常行动。他说,本·拉丹不像有些人所想的那样只是 “基地”组织名义上的领导人或战略领袖。
美官员说本·拉丹生前一直控制着“基地” 组织。
【路透社华盛顿5月7日电】美情报部门一位官员表示,本·拉丹在巴基斯坦的藏身处是一个活跃的指挥中心,拉丹从那里向“基地”组织发号施令。
美国政府公布了五段从本·拉丹藏身处查获的录像,其中大部分显示这位“基地”组织领导人将胡须染成黑色,正在练习向追随者发表的演讲。
该情报部门官员表示,录像的声音被剥离了,因为美国不希望这些录像成为本·拉丹的宣传资料。他说,录像包含的内容跟以往一样,主要是“谴责美国政策,攻击资本主义”。
他表示,美军从本·拉丹藏身处查获的资料显示,这位“基地”组织领导人仍然对袭击美国境内的目标感兴趣,他“似乎继续对交通运输和基建目标感兴趣”。
这位情报部门官员说:“他并非有名无实的领袖,而是积极参与到 基地 组织的活动当中。”
【英国《卫报》网站5月7日报道】两位美国高官表示,资料显示本·拉丹在策划和指挥“基地”组织及其也门、索马里合作伙伴发起的恐怖袭击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这些资料也表明,过去10年来,本·拉丹在管理“基地”组织人员和行动中发挥的作用远比一些分析人士想象的要大。
打破拉丹“超级英雄”形象
【美联社华盛顿5月7日电】在一间装修简陋、只能充当临时避难所的屋子里,他控制着全球恐怖主义帝国。摆在他面前的是一张摇晃的破旧书桌,上面有一台小小的老式电视机,这位全球头号通缉犯正在观看电视上关于自己的画面。
周六,美国公布了部分来自“基地”组织领导人本·拉丹藏身之所的录像资料,以展示本· 拉丹不加修饰、更真实的一面。在一段录像中,本·拉丹躬身席地而坐,看上去非常疲惫。他身披毛毯,头戴编织帽,正在观看电视中关于自己的画面。另一段录像则显示本·拉丹根据一份讲话稿对着镜头讲话。镜头前的他胡须乌黑且修剪整齐,一遍遍地反复练习将要对外发表的讲话,直到时间和灯光控制得恰到好处。
通过有选择地公布部分从本·拉丹藏身处查获的录像,美国试图打破这位“基地” 组织领导人多年来努力维持的形象。
众议院国土安全委员会主席彼得·金表示:“从这些录像我们可以看出,本·拉丹并非他想努力营造的那种超级英雄。”
一段录像显示,这位“基地”组织领导人正在观看卫星电视节目,他手握遥控器,不时地更换频道。美国官员此前表示,本· 拉丹的住所装有卫星电视接收器,但没有接入互联网或电话线,也禁止打手机。
本·拉丹的大老婆和四儿子撰写的《本·拉丹成长史》一书曾披露,这位“基地”组织领导人总是在身边放一只录音机,以便随时随地记录他的想法、计划以及对世界和政治的所思所得。
在美方公布的录像中有一段本·拉丹录制的宣传资料,显然是用来对外发布的,题为《告美国人民书》。美国官员说,这段视频可能是去年秋天录制的。自2007年以来本·拉丹一直没有公布视频录像,官员们不知道他为何不公布这段录像。
【英国《每日电讯报》网站5月7日报道】非同寻常的家庭录像显示,恐怖大亨本·拉丹身体虚弱,胡子蓬乱,晃来晃去地看着电视上的自己。
这与他希望在追随者和敌人面前展示的形象大相径庭。在其它被缴获的宣传录像中,他把头发和胡子染成浓黑的颜色,衣服一尘不染。
【香港《东方日报》5月8日报道】美国政府击杀拉丹至今近一周,官方仍拒绝发放他死亡的照片,但美国国防部今日凌晨向传媒发放了五段有关拉丹的影片。
外电报道指,这批经过美国政府精心挑选发放出来的录像片段,旨在显示拉丹的自恋形象。
新证词让美对巴更恼火
【英国《每日电讯报》网站5月7日报道】有消息说,本·拉丹在巴基斯坦腹地躲藏了七年多,甚至比人们怀疑的时间还要长。
本·拉丹的一个妻子阿迈勒·艾哈迈德·阿卜杜勒法塔赫对巴基斯坦调查人员说,拉丹和家人起初在一个安静的山村杰格沙阿穆罕默德住了两年半。她说,他们在五年前搬到附近的军事城镇阿伯塔巴德。
如果得以证实,她的说法将激起美国人的怒火:这个恐怖大亨看来从2003年以后就受到巴基斯坦军方和情报部门要员的保护。
事实上,本报得知,美国已经对巴基斯坦发出言辞强硬的幕后最后通牒,要求对方交出“基地”二号人物扎瓦希里和塔利班领导人奥马尔,否则美国将在他们的领土发动空袭,抓住或杀死他们。
一位美国高级情报人员说:“毫无疑问,巴基斯坦高层一直有人在庇护本·拉丹,而且仍在庇护扎瓦希里和奥马尔。”
【新加坡《联合早报》5月8日报道】美国派往驻巴基斯坦的特使继续就巴方与美方的合作进行商议。美国要求巴方提供一些高层情报人员的资料,好让美方确定,他们当中是否有人包庇本·拉丹,使他得以在巴国境内匿藏多年。
巴基斯坦陆军参谋长基亚尼和三军情报局局长帕夏尚未就本·拉丹之死发言,但巴国已有媒体在猜测,后者可能因此辞职。一名美国官员说:“很难相信基亚尼与帕夏知道本· 拉丹藏身那里 但他们应或多或少听闻。若最终确定帕夏身边的人知情,我不会觉得惊讶。”


【美联社华盛顿5月 7日电】美国总统奥巴马表示今年要访问巴基斯坦的承诺,曾一度被视为是对反恐斗争重要盟友的奖赏,如今却已成为白宫迫切需要解决的一大心病,因为美国现在正试图确定巴基斯坦政府是否与“基地”组织串通,允许本·拉丹在其边境地区盘踞多年。
奥巴马对巴基斯坦的访问对两国关系来说至关重要,取消访问可能被视为美国不信任巴基斯坦处理极端分子事务的信号。
美国前助理国务卿卡尔·因德弗思表示,白宫应停止做出任何有关奥巴马访巴的决定,直到自拉丹死后加剧的美巴紧张关系得到缓解为止。
目前担任美国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高级顾问的因德弗思指出:“我认为双方官员都完全不希望投入到有关总统出访的工作中去,包括安全和保卫。”

45#
 楼主| 发表于 2011-5-9 10:26:34 | 只看该作者
http://news.163.com/11/0509/08/73JMFDNR00014JB5.html

网易河北省石家庄市网友 [剥瓜瓜][加关注] 2011-05-09 09:38:35 发表
断章取义是这些报纸的强项啦。看这些报纸报道的新闻,你是不会知道真相的。

网易辽宁省大连市网友 ip:119.112.*.* 2011-05-09 10:05:11 发表 1、美国说:美兵射击时看到是拉登用妻子做自己的人肉盾牌;
2、巴国说:美兵射击拉登时他妻子挺身掩护自己的丈夫拉登;
3、旁人说:美兵射击拉登时不管谁和拉登在一起都同样射击;



46#
 楼主| 发表于 2011-6-6 12:42:17 | 只看该作者
【案例】转载新闻的标题,各不相同
原刊发的报纸
南方科技大学校长朱清时:“回去高考,实验还有什么意义”


http://www.jinghua.cn   2011-06-06   来源:京华时报  记者: 周逸梅
逛逛社区





--新闻线索提供方式--
电话:64629999 64656611

邮箱jhsbxwxs@sohu.com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左家庄前街1号百灵大厦《京华时报》机动部
邮编:100028



分享:
[url=][/url]



[url=][/url]
[url=][/url]

[url=][/url]



▲一名高三学生在紧张地备战。(资料图片) 本报记者王磊摄朱清时 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1998年6月,就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任内推进了教学、科研、管理和后勤服务等多项改革。2009年,经过历时一年多的全球范围遴选,卸任中科大校长一职的他成为南方科技大学(筹)首任校长。

    今年3月,筹建多时但仍未获招生资格的南方科技大学宣布“自授文凭”,并绕过高考招生体系,自主招收45名学生进入该校学习。5月27日,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续梅表示,教育部支持南科大的教改探索,但任何改革首先要坚持依法办学,要遵循国家基本的教育制度。学者分析,教育部此言意味着南科大已招的45名学生必须回校参加高考。
    高考将在明后两天进行。南科大校方表示,这两日将正常上课;此前,45名教改实验班的学生则在网上发出了拒绝参加高考的公开信。
    南科大的教改遇到了怎样的困难?作为大学“去行政化”中最为瞩目的一块试验田,该校的改革方向在哪里?近日,本报对话南方科技大学校长朱清时。
    【这45个青年拿他们一生的前途来参加我们的教改实验,现在突然叫他们去参加马上要举行的高考。成绩好不好姑且不说,回去参加高考就是回到了体制内,实验还有什么意义。】
    京华时报:这些学生拒绝参加高考的事引起了很大的关注,南科大是否有压力?
    朱清时:压力是相当大的,而且是颠覆性的。因为这些学生是我们号召来参加教改实验。这个实验的核心内容就是自主招生、文凭自授,只有学到真本事,被社会认可,才有含金量。这45个非常优秀的热血青年拿他们一生的前途参加我们的教改实验。他们来参加应该是很值得珍重的。我们也精心安排课程,保证让他们学到真知识。现在突然叫他们去参加马上要举行的高考,可想而知对他们是多大的打击。高考成绩好不好姑且不说,回去参加高考就是让所有人都回到体制内。这样的实验还有什么意义。
    京华时报:这个消息,你是从社会上得知的,还是的确收到了行政部门下的指令?
    朱清时:社会上传的消息还只是一些表面,我们确实收到了行政部门下的文件。
    京华时报:学生的这封公开信发表前,你是否知道这件事?
    朱清时:我真的一点都不知道。当时上级找我谈话,告诉我说一定要按照教育部的要求来做,让学生参加高考。我当然据理力争,无效。但又不能让学校出面抵制,毕竟南科大是市政府办的,于是我只能让学生自己选择。为了回避,我一直到现在都不在学校。
    京华时报:你是否看了公开信的内容?你怎么评价这些学生的见解?
    朱清时:我最(受)鼓舞的就是这点,我没想到学生能想得那么清楚透彻,那么有勇气。教改那么深刻的问题,他们一目了然,他们让我觉得中国教改是有希望的。他们甚至比很多成年人、官员和老师,都要有勇气的多,我觉得那些官员和老师在他们面前应该汗颜。
    京华时报:学生是否参加高考,影响在南科大就读吗?
    朱清时:那当然不影响,因为他们已经被南科大录取了。这件事,大家之前都没有想到,因为教育部还没有批准我们学校招生,我们在高考中还没有录取代码,无法填报志愿,我们怎么能在高考中招生呢?所以我是反对让我们的学生回去参加高考的。即使我们的学生回去参加高考了,我们最后通过什么手续来录取他们?
    京华时报:在目前的情况下,下一期还扩招吗?
    朱清时:现在还没有定数,因为这一关还没有渡过,大局还没有定。
    【这是中国高校第一次有了基本法。从此以后,就有一所学校不是靠行政官员的指令来运转。不管完不完善,缺点有多少,但它终于诞生了。】
    京华时报:有消息说,被誉为中国高校第一部基本法的《南方科技大学管理暂行办法》已经确定,要自7月1日起实施。你是否看到了最终的版本?
    朱清时:前面的版本看过,之后还送到教育部修改了一下,目前我还没有看见最终版。
    京华时报:制定这个办法的意义是什么?
    朱清时:意义非常重大,这是中国高校第一次有了基本法。从此以后,就有一所学校不是靠行政官员的指令来运转,而是靠一部有法规性质的行政条例。这是改革到现在最实质性的进步,因为这不仅是个理念,不仅是个方案,而是一种新体制的诞生。不管完不完善,缺点有多少,但它终于诞生了。这是从无到有的一件大事。
    京华时报:这个办法里,学校有多少自主权?
    朱清时:市政府法制办和我们学校是两家主要的起草单位。但是每个条款都需要政府有关部门表态,他们总是按照他们的愿望来修改。
    京华时报:经过这些修改,南科大自己的意见能有多大程度上的体现?学校能接受这些修改吗?
    朱清时:我觉得,大体格局还是按照学校的愿望来实现的。修改的地方很多,我们是要有一些妥协。目前这部法规是暂行的行政条例,在试运行中,发现问题可以在正式立法时修正。
    京华时报:大学去行政化是教育界人士的共识。这一点,在管理办法中有怎样的体现?
    朱清时:管理办法规定了学校的领导体制。没有这部法规以前,我们每一件事,都要和政府对应的部门打报告。比如我们要招人,要给人力资源局打报告;要买东西了,要给财务部门打报告;要建实验室了,要给发改委打报告……这是不胜其烦的,而且每个相关部门都会把它的观念加到我们头上来管我们。
    现在这部法规就确定,政府设立南方科技大学理事会,市长是理事长,政府的主要负责人也都在理事会中,理事会还有学校的人和很多社会知名人士。学校的大事就交到理事会上讨论,一年只开两三次会,如人才发展规划、学科发展规划等。理事会要尊重每一个理事的意见,决策更科学民主。会开完后,政府其他部门就不用再干预。
    京华时报:理事会成员中是否规定了政府和学校所占席位的比例?
    朱清时:现在没有明确规定,正在磨合中。通过现实来看,政府占了不到1/3,学校也不到1/3,最大一块是社会知名人士,包括教育家、企业家、学者等。
    【我就拿这个管理办法和市委组织部商量,告诉他们南方科大的副校长应该由校长提名,理事会审批通过后,理事会任命。他们才知道这些。】
    京华时报:之前深圳组织部为南科大招局级副校长,引起了社会对南科大“去行政化”的质疑,这个公告你事前是否知晓?
    朱清时:这次招聘,其实事先没有经过我们看,我也不知道会出这样的公告。这是因为组织部招聘时习惯写行政级别等内容。
    京华时报:你认为是个误会,那这样的误会今后是否还会产生?
    朱清时:那时候,南科大暂行管理办法还没有正式通过。我就拿这个管理办法和市委组织部商量,告诉他们南方科大的副校长应该由校长提名,理事会审批通过后,理事会任命。他们才知道这些。如果在7月1日管理办法生效以后,就不会有这样的问题了。
    京华时报:管理办法马上就要实施,但目前副校长的9个候选人也已经产生了,他们通过怎样的程序上任?怎样解决这两者之间的矛盾?
    朱清时:这个问题不是我能回答的,现在我在努力争取。如果等管理办法正式实施,我就可以据理力争了。
    京华时报:招聘到的副校长是否还有行政级别?
    朱清时:肯定没有行政级别。
    【学校里不是谁官大谁说了算,而是谁有真理谁说了算。我希望,在南方科大,所有的事情也都将围绕着科研。】
    京华时报:我们听说,去年年底你写自主招生公开信的时候,压力大得没法睡觉。如今你再次说遭受巨大压力。哪一次压力更大?
    朱清时:现在的压力要大得多。当初写公开信的时候,我是要号召这些年轻人参加这个实验,让他们放弃国家学籍和教育部发的文凭。这在现在文凭主义盛行的时代是个相当难的事,我不知道能不能得到回应。现在他们参与了,我的责任更大了,要把这件事做好,如履薄冰。我希望他们都能成才,都能受社会欢迎。如何能够做到这点,现在很焦虑。
    京华时报:你说你不能改革就辞职。现在的局面,你觉得还有希望吗,还想继续干下去吗?
    朱清时:这个事情我还想摸索一段后再来回答,现在还不到下判断的时候。对我来讲,我这么大年纪,家也在合肥,家庭成员都希望我尽快回去,如果没有实质意义的改革,办一个普通学校,完全可以找比我年轻,年富力强的人,我就没有在这里做的意义了。
    京华时报:在你心目中,中国大学需要怎样的校长?
    朱清时:大学校长一定要懂教育,只有懂教育才能理解教授们的意志。所以,派一个同级别的行政干部来当校长,这种做法很不可取,因为人再能干,如果不懂教育,会把事情搞糟。教育的最高规律,就是不要以个人意志去干预教育,而要按照教育的客观规律去做。一个真正的教育家一定真正了解教育的客观规律,不好大喜功,更不可能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
    京华时报:什么样的学校是你心中理想的大学?
    朱清时:我想在中国办一所加州理工学院。它是学术主导最典型的范例。钱学森曾指出他的老师有错误,两人争得面红耳赤。第二天早晨,老师来到钱学森门口对他说:昨天你对了,我错了——这就是去行政化。学校里不是谁官大谁说了算,而是谁有真理谁说了算。我希望,在南方科大,所有的事情也都将围绕着科研,教授治校,让学术主导。
    ■关键词
    南科大学生拒绝高考事件
    去年年底,筹建多时却仍未获得教育部招生资格的南科大宣布将自主招生,并“自授文凭”。今年3月,该校绕过高考招生体系,自主招收了首批45名学生入校学习。
    5月27日,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续梅表示,教育部支持南科大的教改探索,但任何改革首先要坚持依法办学,要遵循国家基本的教育制度,以制度来保障学生的合法权益。
    5月底,45名南科大学生在网上发表公开信拒绝参加高考。该信称:“教育部做出这项决定,我们是可以理解的,同时也是难以接受的”。
    昨天,南科大有关人士透露,高考期间,该校将正常上课。
    本报记者周逸梅    插图/李明辉


http://epaper.jinghua.cn/html/2011-06/06/content_667421.htm
47#
 楼主| 发表于 2011-6-6 12:43:27 | 只看该作者
新民网
朱清时:南科大学生拒绝高考 应让许多官员汗颜
2011-06-06 07:03   来源:京华时报
http://news.xinmin.cn/rollnews/2011/06/06/11056987.html

网易
南科大校长:反对已录取学生参加高考
2011-06-06 00:49:51 来源: 京华时报(北京) 有9168人参与 手机看新闻 转发到微博(49)
http://news.163.com/11/0606/00/75QVO7QC00014AED.html
48#
 楼主| 发表于 2011-6-6 12:44:04 | 只看该作者
网易广东省惠州市网友 ip:183.31.*.* 2011-06-06 06:46:08 发表
同一件事,不同角度,争议争议,争一争,议一议,有好处的。且看两个媒体报道此事所用的不同标题:
《朱清时:南科大学生拒绝高考 应让许多官员老师汗颜》
《南科大校长:反对已录取学生参加高考》
顶[5]回复收藏转发复制
49#
 楼主| 发表于 2011-6-12 09:52:07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新华社首篇微博体通讯引发网民热议

2011-06-10 21:58:35 来源: 新华网(广州) 有151人参与
中国网事·追踪

“一种跨越历史和现实的对话沟通正在建立”

新华社首篇微博体通讯引发网民热议

新华网杭州6月10日电(“中国网事”记者李柯勇、舒静、张舵)6月9日,在“北京网络媒体红色故土行”进程中,新华社“中国网事”栏目播发首篇微博体通讯《“向革命前辈借点勇气吧!” 互联网领军人物眼中的“红色奋斗”》,在网上引发热议。

对互联网领军人物的“红色思考”,有认同和赞扬,也有调侃和质疑。但正如网友“后脑勺的空间”说:无论如何,CEO们提供了新视角,说得实在,一种跨越历史和现实的对话沟通正在建立起来。

“网络时代,真实最动人”

1、网友@鸭梨noDoo:这些名人想干啥?

2、@陈华(北京市网管办网络新闻管理处处长):网络时代,真实最动人。有什么样的意见都很正常。不管表达的是什么态度,表达本身就是对话和沟通。CEO们与网友们充分对话,实话实说,这体现了一种真实、坦诚的氛围。

3、@陈彤:年轻人之所以对一些事情存在隔膜,可能是反感那种脸谱化、一刀切的表述方式。世间万物丰富而参差,很多事物并不是非黑即白。如实地还原历史,反映事物的渐变过程和人物的有血有肉,就不会让人感觉虚假、苍白。

4、既然是客观看待历史,就应有不同视角。CEO们提到的一些事引起了争论。比如中共莲花县委书记刘仁堪英勇不屈的故事,这是博联社创始人马晓霖讲的。他想说的,是理想、信念支撑着革命前辈度过了最艰难的时期。

5、网友@马丁厮:“今日还有这样的人吗?”而网友@砚图回复:“有的,如果有需要,就有坚定的信念。下面的人在质疑,那么我就想其实是在质疑自己的内心。”

6、@陈湘安(天天在线CEO):红色之旅不仅是一次红色教育,重要的是更让我们深入地看到国家的历史,从近代以来这一百年,我们是怎么走到今天的。不管你是什么立场,历史就在那里,每个人都有责任去了解和认知。

“一通百通,受益无穷”

7、网友@鸡柳丁:用市场的眼光看革命,有一套!深圳网友@ziyun026:这部红色的创业历史,确实胜过千言万语的MBA教材,而不管你持何种政治态度,仔细研读,或许真是获益良多!

8、网管高层从创业奋斗的视角解读中国革命史,引起了网友的共鸣。“一通百通。深入学习党史,受益无穷。”江西南昌网友dtt1971这句感想代表了很多人的想法:中国共产党创业史的很多经验教训超越了狭隘的范畴,具有普适价值。特别是对创业成长的年轻人,可以有多方面启发。

9、湖南衡阳网友@独自莫凭栏:很好,很到位,用商业来解读,另外一个视角,反之,从革命前辈借鉴经验,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网友@十年磨剑:创业之路,需要大智慧,大勇气。

10、网友@真心菡萏:有多少饱学之士满含一腔热血报国无门啊,谁不想奋斗终生有所作为喔。历史告诉我们:先有炼狱般的煎熬,再有辉煌。一个优秀的人是这样,一个伟大的民族亦如是。

11、谈到中共一大13名代表的人生命运时,网友@One硬币说:正常,古今中外,都是这样的,有个人的选择,也有个人的博弈。

12、更多的人对更广阔的社会历史和现实问题发表见解。网友@xljf223:无疑是个巨大成功,但“行百里者半九十”,还需应对新形势下的各种复杂挑战。

一路“微”行,一路互动

13、在这个信息碎片化的时代,CEO们碎片式谈着自己的感想,记者也尝试碎片式地记录这一切。在微博这种互动式报道中,CEO们和网民一直在进行交流。

14、有网友对CEO们的做法不以为然。@王宣民:一群中国互联网领军人物聚首上海、浙江中共一大会址,集体上了一堂党课 就不要在形式主义上作秀了。

15、凤凰网言论引导部总监吴海鹏回应:探访一大会址是追求一个起点。任何一件事都有起点,追溯起点,回顾历史,是任何一个政党、企业、民族、国家都会做的事,它们之间是相通的。

16、这样的态度得到了很多网友力挺。@关注名家-传播思想:赞中国互联网领军人物聚首中共一大会址上党课!敢于清零。事业辉煌的领军人物聚首一大会址上党课,而非人民大会堂,这堂重回原点的党课不失为一堂厉兵秣马、再创辉煌的动员课。

17、网企高层们谈创业,让很多人想起了自己的亲身经历。曹国伟用手机拍了几张上海石库门老房子的照片,发上微博。网友@刘青武一眼就认出来:“这应该是一大旧址。”


18、@刘青武:参观这里的时候时值创业初期,让人给我照了张像,我站立的位置恰是毛爷爷站的位置,心想着自己的公司也能基业常青就好。后来事实告诉我,不是谁都能像毛爷爷一样的

19、在沟通、争论、留言、思考中,人们分享着心得。上海市网友@luxdiao:革命前辈坚持为民主自由奋斗的信念,不畏强权、勇于改革进取,这就是他们的勇气所在。网友@湖大绿色志愿者协会:历史是值得我们去纪念的。

20、@方兴东(博客网董事长):红色故土行能否长久持续下去,就看它能不能吸引更多年轻人。只有更多年轻创业者在学习历史中成长起来,这个活动才能取得更大成功。

http://news.163.com/11/0610/21/767HV4OQ00014JB5.html
50#
 楼主| 发表于 2011-6-13 22:17:28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苹果日报》社长董桥:写作就像美人卸妆

2011-06-01 南都周刊

  从文人气十足的《明报》一脚跨进一度以情色为卖点的《苹果日报》,董桥的举动曾令外界诧异。与报人身份并行的是文人董桥,新书《橄榄香》被评论为“回叩过去、承担现在的一炉香火”。过去笔下的华丽香艳,七十岁的他现在更愿意淡淡地写。



  作家、《苹果日报》社长董桥

  记者_洪鹄 香港报道     摄影 _ 戴会锚

  读不读董桥

  到底要不要读董桥?是个问题。

  “你一定要读董桥!”罗孚说,上世纪80年代末,这位香港知名报人(笔名柳苏)应沈昌文之邀,给内地《读书》杂志写了这篇流传甚广的评论《你一定要读董桥》。

  罗孚引用了董桥《中年是下午茶》一文来展现后者文笔的趣致:“中年是只会感慨不会感动的年龄,是只有哀愁没有愤怒的年龄,是吻女人额头、不吻女人嘴唇的年龄,是杂念越想越长、文章越写越短的年龄。中年是下午茶,搅一杯往事,切一块乡愁,榨取几滴希望……”

  再往下,更是铺陈洋溢,古今中外信手拈来:“中年,是纳博科夫怕吵醒妻儿躲在冲凉房里书写的年纪,是陀思妥耶夫斯基念着彼得堡的长夜泛出白光的年纪,是托马斯·曼在威尼斯破晓起床,以冷水淋浴抵御肉身的疲惫的年纪……”

  对于1980年代的内地读者而言,董桥的文字来得确有惊喜,起码于传统的中文书写中另辟蹊径:一半是从明清小品里继承的灵动趣味,另一半则是从英文随笔里偷来的琐碎渊博—何止是掉书袋,通篇尽是书袋。

  罗孚在文章里说,力荐董桥,是要告诉大家香港不是沙漠,它有文学的绿洲,甚至是精致的文学。“(董桥)使人想起余光中、陈之藩……但他们大约只能算半个香港或几分之几个香港”,而董桥的风味,就是香港。

  推荐引发强烈反响,《董桥散文》开始红遍海峡两岸三地,而此前,董桥的书只敢在人文气最浓重的台湾卖,怕香港没销量。此后二十余年,董桥的各类随笔、文选在内地出版近三十种,读董桥,成了一种流行,一种标签。

  “你一定要少读董桥!”二十年后,才子冯唐说。他嫌董桥的文字甜腻:吃一口,有滋味,吃几坨,不但倒了胃口,还坏了牙齿。

  而董桥那段交代自己对炼字造句的郑重的文章亦被冯唐拿来戏谑。董桥说“我扎扎实实用功了几十年,正正直直生活了几十年,计计较较衡量了每一个字,我没有辜负签上我名字的每一篇文章”,冯唐回应:好像对着一个六十岁的艺伎,涂着一张大白脸,说我扎扎实实用功几十年,计计较较每天画我的脸,一丝不苟,笔无虚落,我没有辜负见过我脸蛋上肉的每一个人—只觉毛骨悚然。

  5月13日,当我们在《苹果日报》采编部一隅,谈起罗孚与冯唐关于到底要不要读董桥之争,对于这两种说法,董桥皆有怨言:“当年罗孚那句话害死我了,那么说肯定要招来反感的。”

  而对于冯唐的刻薄,董桥则拿出来西洋背景的矜持:“我个人受英国传统的影响大一些,为文做事,喜欢留三分余地。中国人叫厚道,西方人则叫讲究礼貌。所以我不习惯用这样的笔调讲一个人。”

  “遗老”董桥

  董桥形容自己“文字是肉做的”。但七十岁的董桥,实际上高而瘦,衣着考究,冷峻清癯。在我们的采访开始之前,他正在修改写给当周《苹果日报》副刊“苹果树下”的专栏稿。厚厚一沓绿色稿纸铺在写字台上,手写的黑色墨迹,满页红笔的圈圈画画。

  “这大概是第五稿,”他说,“一般改到七八稿就差不多了。”

  董桥不会打字,拒绝学习电脑。他说:“我对新世界没有兴趣。”却也有一只iPhone 4,他笑说不是为了潮流,而是因为漂亮。

  年轻时候写的字不要再提,董桥说。他十分怕人说起当年那杯“中年下午茶”。

  那时的文字太顺,太油,依仗着小小的聪明,提起笔一溜烟便写出来,写的人沾沾自喜,读的人赏心悦目。他的文字天生艳丽,稍不克制便会流于妩媚。年纪越大,他越注重一个“淡”字,反复修改,为的就是像一个美人卸妆一样,把那层艳色狠狠抹去。

  《橄榄香》是董桥的新作,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的,四月刚上架,卖点是“董桥的第一本小说集”。三十个短篇,全部控制在两千五百字之内,董桥说这是他刻意为之,“台湾、内地的文章都太松了”,香港呢,报章杂志的版面,寸土寸金如这小岛的地皮,逼得你练就在最小天地里苦心经营的本事。

  《橄榄香》的副题是“人生小说”,步入七十的作者,对自己的写作提出了最严格的要求:情节要淡,情味要浓,记忆要远,况味要近。偶尔笔调太像小说时,还要收一收。“不写一株老树,只写树上几片绿叶,不写山中草药,只写云兴霞蔚。”

  小说家刘绍铭评论《橄榄香》“是董桥以文字回叩过往、承担现在的一炉香火”。

  董桥追忆的过往,不是远古,不是明清,而是“近古”的民国。董桥祖籍福建,1942年出生于印尼,父亲和舅舅合伙开书店,做商务印书馆的南洋代理商,这让童年的董桥精神和物质生活都相当富足。董桥曾在文章里描摹印尼家中的书房:紫檀书桌,乌木书橱,窗外荷塘蛙鸣,一丛幽篁,墙上挂着“传家有道惟存厚,处世武器但率真”的对联。1958年,印尼开始排华,雅加达动乱频频,次年十七岁的董桥起身前往台湾念书。

  如果说父亲的书房是董桥在南洋为自己围成的心灵故国,台湾之行则让董桥与他的精神家园真正相逢。

  台岛七年,是董桥第一段重要的求学经历。其意义不在于读书,而是令他见识、珍藏了一个“知识分子的民国”。1970年代初,董桥负笈英伦,一边为BBC打工,一边入读伦敦大学亚非学院,半工半读,一晃就是八年。这一趟被他视作学识、素养乃至趣味上的全面洗礼,整个人为之焕然。

  南都周刊:说说您记忆中上世纪50年代末的台湾吧?

  董桥:那时候的台湾,是“林海音的台湾”。长亭古道,芳草连天,先生们还都穿着长衫。我念的是台南的成功大学外文系,之前白先勇在成大念了一年水利,后来转去台大外文系,当时已经凭《玉卿嫂》几部小说走红。这下好了,我们成大外文系的呢,觉得和白先勇两头沾,个个觉得自己应该当小说家。当时我们说外文系写小说,中文系只能搞文学批判(笑)。

  南都周刊:当时成功大学给您印象特别深的老师有哪些?

  董桥:印象最深的是苏雪林。我读外文系,她教中文,但我经常去听她的课。苏老师当时六十多岁了,声音还是宛若少女,很甜美。每天穿着黑旗袍、黑外套,拿把黑雨伞,踩着高跟鞋,笃笃笃就来上课。她是胡适的学生嘛,非常非常激动的一个女人,谁要是敢讲胡适一句坏话,她就跟你拼命。苏老师讲《楚辞》的,讲得非常好,可以倒背,绝对是下过苦工夫的。

  南都周刊:您的文章里也写到蹭梁实秋的课上,还听过胡适先生的讲座?

  董桥:是啊!是这样的,当时一到暑假我就跑去台北,住在台大同学的宿舍。台北啊毕竟不一样,当时的台北对文学青年来说真是如鱼得水。比如武昌街有个明星咖啡馆,周梦蝶,那个鸳鸯蝴蝶派的大师就在门口摆个书摊,卖书,好像还卖袜子?我记不得了。还有周弃子,号称台岛第一的大诗人,文章写得非常悲凉,也老在附近出没。黄春明啊、白先勇啊,就在明星咖啡馆里头写小说。

  梁实秋他是在师范大学教书。我从小看他文章,特别佩服他,真正学贯中西的一个人,翻译了整套莎剧。他的《雅舍小品》,是翻译成英文也会很好的中文。后来我们通信很多,尤其是我去编《读者文摘》中文版的时候,梁实秋先生还会写信来帮忙翻译、订正、作注释,这是后话了。

  听胡适讲座的时候,整个人都呆了,你从小读到大的、那个影响中国白话文的胡适之就站在你面前、很亲切地跟你说话—这个感觉是很震撼的。我记得讲座那天天气很冷,胡适走下讲台问前排女生,你们冷吧?说着就走过去把窗户关上了。我一下子觉得感动得不得了,如果是一个只讲中国道德的老学究,他才不会管你女生冷不冷呢。胡适穿着长衫,和照片里一个样子,看上去非常随和,又非常骄傲。

  南都周刊:伦敦的经历,对您的影响何在?

  董桥:首先是英语。小时候在印尼,我就有英文家庭老师的,后来读的也是外文系,考试很一般,但自己还是觉得自己英语很不错的。到了伦敦,一天比一天发现原来自己懂的连皮毛都不算。我开始发奋苦读,先从十八到二十世纪的英国小说文论读起,然后一个一个地攻山头,狄更斯、奥斯丁、伍尔夫啊,都是读全集的,每一个我都通读了不止一遍。而且我一向觉得,外语好对中文是有帮助的,好像帮你开了扇窗,气脉流通,所以那八年让我中英文都很有长进。

  伦敦人—其实欧洲人都爱淘书,藏书。我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收藏的。不过当时经济还不太宽裕,大多是陪朋友看。偶尔我相中什么东西,古董商会说:董先生啊,我先帮你收起来,等你以后有了钱再来买。

  四十年后,董桥写了《故事》,梳理的便是他这一场念旧怀古的心路。乔伊斯《尤利西斯》1930年版,水蓝封面映白字,英国书商专门给他做了个布面书盒送过来,“妥当极了”;劳伦斯《查泰莱夫人的情人》1928年版,劳氏的签名就供在后配的书盒里。几年前花三十多万买下了奥斯丁的初版,已经升值了好几倍;偶得英国诗人丁尼生的几页旧信,“高兴得两眼泛泪”。还有98岁张充和先生的赠书,100岁杨绛的来信,梁启超的遗墨,王世襄的玉钗呼噜,徐志摩的旧藏—还有林青霞的新书,董桥戏言,他每天都有“小儿得饼之乐”。说到藏书的奢侈,董桥又要讲起这个故事了:家里藏书又多又体面的毛姆,坐在书房里抽着雪茄说他看书看累了,远远瞄一眼书脊偷笑,心说都安好,真踏实。

  董桥在《苹果日报》社长的职位上做了十三年。

  报人董桥

  董桥的办公室设在《苹果日报》采编部一角,门上贴着A4纸打印的“社长室”三个字,似乎非常临时。实际上董桥已经在这个职位上做了十三年。五年前他曾说,做完当年他就辞职,回家专心读书写字去。

  “有什么办法?他们不让我走—不过,做完今年我就辞职。”董桥坐在他铺着稿纸的办公桌后面对我们说。“社长室”很小,只有六七平方米大,书架上立着一张胡适的旧照。

  文人身份之外,办报其实才是董桥的主业。1980年他从伦敦回香港,最早就是被金庸请去《明报月刊》做总编辑。这份杂志1966年由金庸创办,倡导“文化、学术、思想”,旨在以“严肃负责的态度,对中国文化与民族前途作积极贡献”。

  董桥接手《明报月刊》后,邀了余英时来写文章。上世纪80年代初中英两国就香港前途作谈判之际,两人信件来往频密,商量文稿之余,余英时常叫董桥告诉他香港的近况,非常关切。“当时很多颇有名望的学人都会写些暮鼓晨钟的文章,我也请余先生写。有一次来信,余先生引了清代黄宗羲提醒读书人的诗句:不放河汾身价倒,太平有策莫轻题。对我如当头棒喝。从此,我宁愿观赏余先生像一弯清流那样,对所谓审时度势不闻不问的文字。”

  董桥在《明报月刊》主政六年,后应林语堂先生之女林太乙邀请任《读者文摘》中文版主编。1989年,又被金庸挖回,全面执掌《明报》。1995年,《苹果日报》诞生。创立之初的《苹果》以情色暴力为卖点,销量一跃四十万份,而立场中正、知识分子气的《明报》当时只得十一二万。两年后,董桥入主《苹果日报》并担任社长。很多人感到不可思议,而董桥兴致勃勃,表示他非常想弄清《苹果》热销背后的奥秘。

  南都周刊:您当时从文人气的《明报》去到《苹果》,是不是让很多人都诧异了?

  董桥:是,很多人问我不抗拒《苹果》的风格吗?我说为什么要抗拒呢?它的阅读率全港第一,就像一个漂亮女人走过,回头率很高,你就要说她是坏女人吗?

  我在《明报》的时候,认为报纸旨在教导人,教导读者是报纸的责任,读者只能吸收报纸筛选过的信息。但《苹果》扭转了我的这个看法,《苹果》认为读者很成熟,我们是要听他们的。创立之初,《苹果》就很重视读者想法,在街上捉十个人坐下来,拿份今日报纸随便讲哪里好、哪里不好。你看到这座大楼的地下报告板没有?上面时刻报告最新销量。我每天观察两次,例如今天开卖38万份,下午三点半已卖了八成半,晚上六点半再看一次剩余数量,就能知道社会对今天《苹果》的接受度。

  南都周刊:《苹果日报》的副刊很有特色,陶杰、迈克、蔡澜都在上面开专栏。副刊是香港每家报纸的卖点之一,您是怎么挑选作者的?

  董桥:我很高兴陶杰读书那么多、非常聪明,写得非常好,他是香港有特点的作者。除了你说的这几位,其实星期日的副刊我还请了陈之藩、刘绍铭、龙应台来写专栏,还有林青霞和刘若英,刘若英的文字很好的。请专栏作者,我不会追求高眉,要的一定是雅俗共赏。

  南都周刊:但您个人对文字的要求极高,您在《这一代的事》里点评内地和港台三地的文章,说道,“内地文章一概受阉割,枯干无生机乐趣;台湾文章底子甚厚,却不知节制,喜服春药,抵死缠绵;香港文章自命风流,却时刻不离保险套,终致香火不传。”

  董桥:哈哈,这是多年前写的了,现在我观察也有变化。比如台湾现在出了个张大春,他的文章就硬气了很多,不再做抵死缠绵状了。

  三地里头,我一向觉得香港是最可惜的。香港底子好,英文好的大有人在,我一向觉得懂多一些外语是可以和中文齐头共进的。但香港人习惯了粤语思维,我觉得中文写作必须是要有国语语感的。

  内地呢,内地文化的脉络,被“文革”断得太厉害。而且大家似乎看了太多翻译的东西,西洋腔调很重,缺少纯纯正正的中文味道。

  南都周刊:内地的作家里,您怎么看待阿城和木心?读《橄榄香》里的短篇,看人物淡入淡出,以“人生之一瞥”替代戏剧化的叙述,仿佛有木心在《温莎墓园日记》里的倒影。

  董桥:这两位文字都很好。你能看出木心很有意思,他好像很晚才在内地走红。1980年代他在台湾已经很出名,我们那时便传看他的文章。内地的好文字还有杨绛先生,她写得干干净净。反而钱钟书的文字,我觉得太顺了,快得无声无息,不耐读。

  我最近又在重读毛姆。我从十三四岁就读他,怎么读都不腻。翻来覆去读的作家就那么几个,毛姆、奥斯丁、莫泊桑、契诃夫。你问我读不读新书,像布克奖的最新得主之类的,我现在不看了。到我这个年纪,重要的不是吸收新东西,而是赶紧把自己的东西写出来。有人说你的文章好像打了董桥二字的烙印一般,但我自己觉得,我还没有把我的风格练出来,真的。我想写得淡、再淡一些。毛姆说:写得简单和写得好一样难,我深有感触。

  所以无论如何,做完今年我要退休了。到明年一月我就满七十岁了。到时候香港大学会给我一个小房间,临着图书馆,我可以在那里读书,写文章,也欢迎年轻人来和我讨论文章。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