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楼主: adm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危机传播与新闻发布案例集锦

[复制链接]
481#
发表于 2025-8-21 19:20:08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昆明台记者采访遭粗暴阻挠,中国记协发声:正当采访权利不容践踏

京报讯 据中国记协官微消息,据媒体报道,8月18日下午,昆明市民吉先生向昆明广播电视台8099999热线求助称,自己与云南梵高之光软装设计有限公司签订装修合同后屡遭拖延工期,多次沟通催促无果,希望记者帮忙协调。昆明广播电视台记者在业主家实地了解情况并采访业主时,突遇施工方三名男子粗暴阻挠,辱骂、推搡,拍打拍摄设备。现场,面对记者表明身份并强调记者拥有正当采访权利时,一名施工方男子说:“你再拍,我把机器给你摔了啊”“你凭什么拍我,你是什么东西”“滚,不准拍,出去出去”“我不准你拍我,我就是这么牛X”……在推搡过程中,记者后脑勺被设备砸中,手腕扭伤,拍摄设备受损。记者报警后,警方迅速介入调查。
记者开展正当采访,报道事实真相,回应热点关切,是守望公平正义、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是党和人民赋予的神圣权利。中国记协已第一时间联系记者表示问候,责成云南记协进一步了解情况,坚决维护记者的正当采访权利。
中国记协也将持续关注后续情况。


来源:新京报

编辑:张家乐

482#
发表于 2025-8-22 21:20:40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比亚迪新闻打假办公室发布一则信息



来源:微信分享

编辑:张家乐

483#
发表于 2025-8-24 21:16:58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危机传播信息一则



来源:微信分享

编辑:张家乐

484#
发表于 2025-8-27 14:43:58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未进入CSSCI核心库,期刊道歉

近日,期刊《干旱区资源与环境》官网发布了一则消息,文中写道:
很抱歉,《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5—2026年并未进入CSSCI核心库,目前仅被扩展库收录,愧对广大读者、作者、专家的信任。编辑部将在未来进一步加强编辑培训、文章审核等工作,争取提升期刊水平,早日回归核心库。



公开资料显示,《干旱区资源与环境》是内蒙古农业大学主管,内蒙古农业大学沙漠治理研究所与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内蒙古自然资源学会合办,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干旱半干旱区资源研究专业委员会、内蒙古农业大学沙漠治理学院、草原与资源环境学院、内蒙古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内蒙古财经大学资源与环境经济学院协办的区域性、综合性学术刊物。
该刊曾入选2023-2024年CSSCI来源期刊目录。





来源:语言春秋(公众号)
编辑:杨泓艳





485#
发表于 2025-9-6 22:57:32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路透社紧急撤回中、俄、朝三国领导人现场直播片段


来源:路透社
编辑:何璇祺
486#
发表于 2025-9-17 11:41:48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杜骏飞:西贝公关课


不在此上课很久了。这几天教师节,新老学生人来人往,免不了一再谈起轰动一时的西贝风波。昨晚,一位同学说,此事尘埃落定,作为一个传播学者,您可否能为我们民企的公关生存写点什么?我想了想,便答应了。
西贝风波里有三个思考线索:危机缘起是网络名人罗永浩的一句消费抱怨,然而,西贝差一点押注身家性命,这是为什么?起初,是非的焦点是“预制菜”,最后,从罗永浩到官媒却表态,不反对“预制菜”,是反对“不透明”和“质价不符”,这意味着什么?西贝深陷舆论危机,口碑一落千丈,但它却是良心企业家于东来所支持的餐饮企业,并且,据说还深得一些家长圈的好评,如何理解这中间的反差性?
以下,我记述了一些谈话概要,聊供同学们参考。
1
如果持续定量观察西贝风波并生成舆情词云,我们一定会看到:事件发酵过程中,主角之间几次模糊概念、变换主题,大众的反应则始终逻辑不明、焦点不定,整场舆情的叙事则纷杂漫漶、无从辩起,其间更有许多无谓的行为艺术和中二插曲。
是的,一场典型的大众舆情,往往进行得“概念不清,逻辑不明,焦点不定”。而一场典型的网络“掐架”,往往呈现为言行失当,价值失范,过程失序。结论是:理解网络社会,理解公众情绪,理解个体本能反应的无意义,这是企业公关要学的第一课。
2
西贝-贾国龙与罗永浩之争,其缘起在网络传播,而其深层机制则在网络社会情感和网络社会症候群。简单说,一种网络纷争要想成为盛极一时的舆情,主动方必甘为社会大众的“嘴替”(是的,罗永浩不是一个人在说话),被动方必沦为社会怨恨的“靶替”(是的,餐饮业不是没有消费怨恨),而整场事件必升格为社会治理场的“场替”(是的,一切传播症候都是社会病)。这也就是我经常讲的“替代执行理论”。
“替代”为锁钥,我们也就理解了流量领袖的密码,以“替代”为锁钥,我们也就理解了群情激昂的动力,以“替代”为锁钥,我们也就理解了企业公关必须遵循费斯汀格法则(Festinger's Law)的原因。
3
费斯汀格法则作为心理学理论可概括为:生活中的10%由客观发生的事件本身构成,其余90%则取决于个体对事件的反应方式。以危机公关而言,这一法则的本质是要强调:企业或企业家对危机事件的反应,是决定企业危机走向的关键、甚或唯一——无论事件本身多么突发或糟糕。
那么,所谓危机反应是什么?是企业或企业家选择的应对路径(情绪、态度,文本、言行)。不同的应对,生成不同的因果,这也就是大多数大型企业都曾遇到危机、而命运迥然不同的原因。
任何一场危机都有一个长长的因果链,在它每一个节点上,危机都处在某种量子态。回首西贝风波,至少有四个节点是关键量子态,而西贝和贾总均未遵循费斯汀格法则,从最初的一篇微博到此时此刻。
    4
我知道,许多从事公关的同学只关心技术面。在危机公关中,如果只谈技术路线,那么,有四种方法算是正解:(1)在超稳状态下,安之若素,不作回应。(2)在敌对状态下,严格取证,法律回应。(3)在复杂博弈中,战略部署,系统回应。(4)在日常运行中,反躬自省,诚信回应。第一种方法的性价比最高。第二种方法的可控性最强。第三种方法最难,但公关成果可能最大。第四种方法是教科书式应对,足以应对常规舆情。
不过,与技术路线相比,真正重要的是价值路线。以我之见,建立起危机公关的良性生态,比危机公关的具体方法要重要的多、也高级的多。公关的良性生态表现为:教养对教养,澄明换澄明,善念启善念,人心换人心。
    5
价值路线说的是应然。那么,在实然条件下,决定企业家应对路径(情绪、态度,文本、言行)的因素到底是什么呢?答案是:天性+修养,以及,由此建立的社会认知力。民谚所谓“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功德五读书”,其义理约略近之。
例如,公关危机中常会涉及到公关文书,大学里也有这类课程。不过,以我的体会,高水平文书写作的背后,其实不是文学,不是数据,不是公关术,而是社会临场感(social presence)在起作用——即:一个行为主体在通过媒介进行沟通时,对他人真实存在的感知及情感联系的体验程度。而一个人的社会临场感的水平,往往要回溯到青少年时期养成的常识能力,例如:具身性,共情力,社交经验,同理心,审辩思维,反身性,亲社会性等。实际上,这也是我作为大学教师,却始终倡导“常识教育”的原因。
在多年的教学生涯中,我注意到,许多一流的公关人都不是被职业培养的,而是被生活所养成的,而那些大师级的人才甚至是被先天选择的。
    6
在一场公关危机中,角色分析的三个关键词是:性格、情绪和剧场效应。身份很重要,但远没有性格重要;是非很重要,但远没有情绪重要;立场很重要,但远没有互馈下的剧场效应重要。
西贝-风波中,贾国龙的截面主要是性格,大众的截面主要是情绪。罗永浩的截面则三分之一是性格,三分之一是情绪,还有三分之一,读者可各自诠释。顺便说一下,昨晚看到罗永浩的终战信,他进步了,其中的第一段和第二段还颇具悲悯。
从进程来看,贾国龙人缘之好,大概胜在性情,经营之成功,大概胜在自信。但这两者,也是他在此次网络舆情中迷失的主因。企业家要懂得谦卑,要在衣食父母面前有敬畏心。企业家不要将自己的人际交往习性带入大众交往,喝一碗水与泛舟水库还是有差别的。企业家也不要因为经营成功,就看不到自己的知识边界和能力的局限性。
    7
还有一个并非次要的角色是:企业顾问。华与华,前两天我看了它鼓励贾掐架的微博。它是自称中国第一的营销公司,但其掌门人的表现让我大跌眼镜。咨询公司、公关精英,原本应该有一流的头脑,有一流的见识和价值观,体现出真正的专业性、公共性,而不能充满草台班子的草鞋气息。

至于西贝公司的公关部经历了什么,我暂时还不清楚,如果说它经历了煎熬,那一定是因为对冲贾总的性格、惧怕网民的情绪,以及,震惊于这一场网络剧场效应。民营企业的公关部,在企业内大多地位不高。以我有限的经验,即使是互联网大厂也是如此。这是太多民营企业公关悲剧的缘起。
公关界有许多问题,按行动逻辑,大致可分为六种:资源派,化妆派,救火派,功利派,以及等而下之的颂圣派和灌水派。实际上,好的传播不是要传扬,而是体现“高价值的公共性”,好的公关也不只是“服务”,而是要形成“卓越化的引领”。
    8
上文中,我说及“缘起”一词。我们理解一场危机的肇始,需要回到它的出发地,彻底摆脱一场危机,则需要克服它的系统性和本体性。所谓“卓越的引领”,是要帮助企业成就永续经营,帮助企业家建立人生意义,即便是在应对危机的意义上,也是着眼于治其未病。这只能从企业的缘起上论事,从生态上自我治理。
佛家所谓“因缘互依”,是说世间的万事万物都是随条件(缘)的变化而变化,“条件具备了,它就产生了(‘缘起’);条件不复存在了,它就消亡了(‘缘灭’)”(赖永海语),以我之见,这实际上解释了世界的交往性。交往所现之真,才是因缘之真。
由因缘互依,我们会意识到,(1)所谓企业危机,往往缘自企业、行业或企业家现实属性的累积。(2)所谓企业公共关系,则每每是企业公共属性的投影。
为了理解这两点,我们不妨举例思考:(1)第一例,同样面对罗永浩的否定,但俞敏洪屹立不倒,老俞实际上没有什么“公关能力”,而是胜在胸襟和定力。(2)第二例,假设同样面对罗永浩的否定,曹德旺和福耀玻璃会怎么做?大概会毫不在意。他们不是自信“公关能力”,而是自信眼界和德性。(3)第三例,无法想象华为会同样面对罗永浩的否定,后者大概也不会这么做,实际上,华为的公关算不上优秀,只能说是中规中矩,但它并不依赖自己的“公关能力”,而是倚靠华为奋斗史的无上业力。
    9
这就要谈及企业文化的话题了。二十年前,在北京和王俊秀对谈时,我曾经说过:中国企业终将会告别“大鱼吃小鱼” “快鱼吃慢鱼”,来到一个“好鱼吃坏鱼”的时代。我想,企业公关也终将遵循“好鱼法则”,好的企业一定会胜过坏的,真的产品一定会胜过假的,善的企业家一定会胜过恶的,而中国企业也迟早会追求求真、向善的公共关系。
以上是企业文化的终极之“道”。逐利者走得最快,但求道者走得最远。概言之,我有六字法言相赠:正道,正念,正觉。走畏天敬人的正道,起向善求真的正念,具大彻大悟的正觉。说的再可感一点,人应“要好”,企业应“要脸”,企业家要有“清白的良心,和安稳的睡眠”。
    10
流量,是以往课堂上被反复谈论的话题。有趣的是,在前三十位典型的流量明星中,有三位姓罗:罗翔,罗振宇,罗永浩。三罗的流量迥然不同,罗翔有高度,罗振宇有温度,罗永浩有湿度。
我在文艺工作者的班上说,流量也是洪水,可载舟、亦可覆舟,即便是演员,也应戒惧被流量所簇拥。我在企业家的班上说,企业传播应抵达服务,而不是抵达流量。我在《政府网络危机》一书中说,政府官员更不应追求做网红,而应致力于服务社会和亲身工作。至于常人,我们的流量之道是,“不要在意可见的可见性,而要在意不可见的可见性。”
今天,我们这个世界正在快速虚拟化、算法化、人工智能化,网民是流量大洪水,平台是算法大洪水,人工智能是非主体性大洪水。在可见的未来,这三者的业力叠加,将构成了企业品牌生存的大过滤器。如果企业家自觉无力驾驭洪水,最好的立身之道就是领会藏与显的哲理。
要言之,遭逢艰难时世,企业家要学会半藏半显,要勘破流量,学会觉他、自觉,并“享中等福”“发上等愿”。
    11
回到西贝风波的最初,罗永浩作为一个消费者,他有权吐槽,也有权猜疑或公开批评。西贝本可作简单而不失礼貌的回应:(1)罗永浩老师光临小店,是我们的荣幸。(2)很抱歉给了罗以不良消费体验,顾客永远是对的。(3)我们很愿意上门拜望,当面接受批评,也交流一下预制菜的官方定义、本店的技术规定。
来到西贝风波的终局,贾国龙先生也仍然可以作简单而不失真诚的回应:(1)已读罗永浩的休战信,也感受到了罗对人对事的善意。(2)回顾这一场风波,我本人应该首先自省。(3)西贝现在唯一要做的,是改进产品和服务,以对得起自己的衣食父母。(4)为了感谢社会的批评,我们将明年的公关费若干万元用于回报社会,在若干家门店中免费设置爱心餐,以接济困难人群。
    12
回到费斯汀格法则的核心:“反应决定结果”,企业危机公关的本质,就是“通过有效的反应,将危机转化为转机”。
具体来说,不仅仅是快速响应、阻断次生性灾难,更要诚恳沟通,避免“对抗性反应”。其间,真正的要点不是“解释问题”,而是“解决问题”,不是理性辩解,而是“与人共情”。
    13
最后,关于这场风波中为人喜闻乐见的掐架部分,我写过一篇《微博掐架定律》,在杜课中有,新同学可拿走不谢。
其间,有这样几句,值得企业家们共勉。(1)分歧倍增定律:如果双方观点有分歧,那么,每一次掐架之后,分歧都将倍增。(2)热力学第九定律:观众的热度与掐架的深刻程度成反比,与掐架的新鲜度成正比。(3)水仙定律:相较于真理,掐架者无疑更喜欢自己。(4)羊群定律:一场掐架中,观众最终所采取的立场通常会与他所认为的大多数保持一致。(5)人数定律:一般来说,掐架人数越多,掐架越没有结果.(6)切贝雪夫大数定律:但当掐架人数成为一个大数时,掐架将很快分出结果,但是其结果只匹配常人心智,而非创见或真知。(7)修辞定律:如果争论演化为掐架,那么其原因一定不在观点,而在修辞。
——2025916日记于宝华山


来源:杜课(公众号)

编辑:张家乐

487#
发表于 2025-9-25 20:30:55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抖音副总裁李亮辟谣:市场很多所谓“字节概念股”信息不实,不排除是有人想炒作故意放假消息

据东方财经,9月25日,博主发布截图,多名网友称路透社爆料字节跳动准备在香港公开募股。
博主表示:隔三差五字节就会被传一波IPO的新闻,今天更离谱了,都已经凭空给路透社写稿了,我去路透以及其他主流媒体翻了一圈发现根本没条消息,不知道怎么无中生有的,散户炒概念炒魔怔了?


随后,抖音集团副总裁李亮转发该博文辟谣。其称:一大早就有朋友问是否属实。我看了下路透也没有发这个新闻。不排除是有人想炒作“字节概念股”故意放的假消息。请大家不要信谣传谣,市场很多所谓“字节概念股”的信息不实,请大家谨慎投资。



来源:九派新闻(公众号)
编辑:张席睿



488#
发表于 2025-10-11 19:48:21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关于我社刊发组诗《穿过季风的缝隙》被质疑为AI写作的调查报告

近日,我社刊发组诗《穿过季风的缝隙》被部分读者质疑为AI写作。我社对此高度重视,立即进行了审慎核查,并邀请诗界权威参与评判。我们认为,此事关涉的不仅是单篇作品的认定,更是新技术环境下文学创作、评判标准及写作伦理所面临的全新挑战。现将核查与处置情况报告如下:
一、 该诗刊发过程
该组诗作系自由来稿,经编辑部三审通过,予以采用。原稿共有十三首,最终选定九首定稿刊发。该诗责编恪尽职守,在编辑过程中与作者就作品的选择与修改进行了不厌其烦的沟通与交流,记录皆在,可供查证。我社主编生于农村,有多年的农事经历和劳动经验,该诗中对四时节气的观察、对物候变化的捕捉、对农耕生活的感悟,触动了其过往记忆并引发共鸣,因此决定刊用。
二、 AI检测结果
我社获知质疑后,立即通过两家主流AI文本检测平台——知网AI检测系统、朱雀AI检测助手——对该组诗作进行检测。经过多轮检测,结果均显示:AI生成率为0%。即以现有智能算法与标准,该作品未被判定为AI生成文本。
在技术层面,这两份检测报告是目前较为科学的判断依据。但我们也注意到,AI文本检测技术尚未完全成熟,在现阶段,该报告应作为一个重要的客观参考,而非绝对的裁决标准。

(中国知网的检测结果)

(朱雀的检测结果)

三、 诗界专家态度
争议发生后,我社联系了五位诗歌界资深前辈、评论家和学者,邀请他们从专业角度对该诗进行研判。其中三位判断应为作者独立书写,二位认为有AI加工的嫌疑。诸位老师均表示,AI写作是当下文学界共同面临的新课题,目前尚无公认的评判标准和操作机制,传统的文学理论与审美判断在这一新问题面前存在某种程度的适用性局限,在缺乏普适体系和可信赖鉴别技术的情况下,任何断言都可能产生偏误与不公。基于学术伦理和在场责任,诸位老师均保持审慎态度,不具名出具报告。这是严谨与负责的态度,我社对此表示尊重并理解。这一情形也进一步凸显了建立评判标准与形成业界共识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四、 我社处置意见
基于以上情况,出于对学术规范、作者权益与公众关切的同等尊重,经慎重研议,我社作出如下处置决定:
(一)处置原则:
对自身:不回避,不推责。
稿件采用与否由主编决定,失察之愆,在于主编。若该诗果为AI代写,主编承担全部责任。
对作者:不纵容,不冤枉。
我社支持并欢迎对文学真伪与创作伦理进行有价值的讨论乃至争论,但若因为作品中出现某些被指认为AI常用的词汇和意象,或行文疑似有AI特征,而简单判定其为AI写作,似乎也不尽公允。“AI写作是所有诗人共同面临的时代难题,在理论上,每一个诗人也都存在被人指控作品有AI嫌疑的可能。这种有罪推定的逻辑若被泛化,将可能导致创作环境的恶化,使创作者都因难以自证而陷入人人自危的境地。当每一个诗人都可能是潜在的受害者时,对任何一个可能的受害者的轻率定罪,都是对诗人这一群体的粗暴伤害。
因此,我社认为,在秩序未定、标准模糊、且两个平台AI检测结果均为零的情况下,既要坚定维护原创尊严,绝不姑息任何形式的剽窃和AI代写,也须避免伤及无辜,不宜在客观证据并不充分的前提下武断定谳,从而伤害作者的合法权益和个人名誉。
(二)处置结果:
基于以上原则,我社决定:1.暂不对该作品作出最终定性,待建立具有公信力的评判标准、或出现更具权威性的检测工具后再予评判。2.暂缓发放稿酬,将该稿酬转交中国版权保护中心,待学术标准建立或检测技术成熟,并对该诗做出公允评判后,若被认定为个人创作,即将该稿酬支付作者;若经认定为AI代写,则扣发该稿酬并公开通报处理。
五、 后续行动与倡议
我社将加强编辑团队对AI写作特征的学习与研判,持续提升专业鉴别力,以期能够更审慎、更准确地判断作品属性。同时呼吁文学同仁共同推动制定可操作的评判标准与伦理规范;建请学界及时开展关于“AI文体识别”“AI写作判定等专题研究,为相关标准的建立提供学术支持和实操判据;并期待AI鉴别技术尽快迭代成熟,真正做到以AIAI,使我们的研判有最科学的依据和最客观的结果。
AI是人类伟大的文明成果,在极大促进文明进步的同时,无疑也会带来这样那样的问题。我社认为,技术的进步不应成为扼杀创作活力、制造信任危机的缘由,而应促使我们更深入地思考文学的本质、评价的维度和写作的伦理。相关争议的目的,也不应止步于对某些作者和作品的质疑或挞伐,而应落脚于推动建设性对话,促使业界共同直面困境和难题,尽快制定因应之策和解决方案。感谢广大文友对我社的关注与监督,让我们共同努力,在此人机混沌、大浪淘沙的时代,一起维护创作的纯粹与文学的尊严!

莽原杂志社
20251010

来源:莽原杂志社
编辑:何璇祺

489#
发表于 2025-10-13 21:14:12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央视主持人杨帆称生病患癌均为谣言





来源:北京日报
编辑:梅镕缨




490#
发表于 2025-10-16 22:26:58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两传媒机构接连发布反诈声明


[url=]视听潮 [/url]
20251016
来源|蓝天下传媒集团、自贡市小记者协会若发现此类诈骗行为或已遭受损失,请立即向当地公安机关报案,并保留相关证据以便调查。
近日,蓝天下(浙江)传媒集团有限公司、自贡市融媒体中心教育培训部先后发布严正声明,针对相关网络诈骗及侵权行为进行澄清,提醒广大群众提高警惕。
蓝天下(浙江)传媒集团有限公司表示,近期有不法分子冒用公司的名称、营业执照等信息,以招聘主播”“人员招募”“配音兼职等名义,诱导公众下载一款名为蓝天下影视APP”的非法应用程序,进而以充值等方式实施网络诈骗。
蓝天下(浙江)传媒集团有限公司严正声明,公司及所属企业从未开展线上配音、录音兼职项目,亦从未授权任何第三方进行类似活动,前述蓝天下影视APP”与公司无任何法律或商业关联,请公众勿信勿转。
若发现此类诈骗行为或已遭受损失,请立即向当地公安机关报案,并保留相关证据以便调查。
自贡市融媒体中心教育培训部表示,近日收到关于烽火少年剧组招募小演员相关咨询,也接到家长反馈,有企业冒用自贡市广播电视台名义招募兼职工作人员。
自贡市融媒体中心教育培训部郑重声明,从未授权任何机构、企业、个人等第三方平台使用我单位名义进行剧目拍摄活动的演员招募,以及工作人员的招募。
提醒广大家长提高警惕,如遇类似招募信息,注意核实主办方资质,谨慎判断。或可拨打自贡融媒教育培训部电话(0813-8109535)核实,避免财产损失。
以下为声明原文:
反诈暨澄清声明
近日,我司【蓝天下(浙江)传媒集团有限公司】获悉,有不法分子冒用我司的名称、营业执照等信息,以招聘主播”“人员招募”“配音兼职等名义,诱导公众下载一款名为蓝天下影视APP”的非法应用程序,进而以充值等方式实施网络诈骗。该行为已造成部分群众财产损失,并严重损害我司声誉。对此,我司严正声明如下:
一、我司及所属企业从未开展线上配音、录音兼职项目,亦从未授权任何第三方进行类似活动,前述蓝天下影视APP”与我司无任何法律或商业关联,请公众勿信勿转。
二、我司提醒广大社会公众提高警惕,谨慎识别此类诈骗手段,保护个人财产及隐私安全。若发现此类诈骗行为或已遭受损失,请立即向当地公安机关报案,并保留相关证据以便调查。
三、不法分子冒用我司名称、营业执照等信息的行为,已严重侵犯了我司的合法权益,我司严正警告有关单位及人员立即停止侵害我司合法权益的行为,同时,我司保留依法追究诈骗分子法律责任的权利。
特此声明!
蓝天下(浙江)传媒集团有限公司
20251014
声明
尊敬的学生家长:近日,我部门收到关于烽火少年剧组招募小演员相关咨询,我部门也接到家长反馈,有企业冒用自贡市广播电视台名义招募兼职工作人员。
自贡市融媒体中心教育培训部郑重声明:
1.从未授权任何机构、企业、个人等第三方平台使用我单位名义进行剧目拍摄活动的演员招募,以及工作人员的招募。
2.关于烽火少年剧组侵权行为,要求对方立即终止,并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3.提醒广大家长提高警惕,如遇类似招募信息,注意核实主办方资质,谨慎判断。或可拨打自贡融媒教育培训部电话(0813-8109535)核实,避免财产损失。
4.我单位开展关于学生的活动,会通过自贡观察APP、自贡网、自贡广播电视台、自贡日报等官方平台发布。教育培训部活动,请家长们关注自贡语言艺术中心”“自贡市小记者协会微信公众号。
自贡市融媒体中心教育培训部
20251013
来源:视听潮
编辑:梅镕缨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