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楼主: adm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闻写作案例库

[复制链接]
461#
发表于 2024-6-16 16:56:58 | 只看该作者
【案例】这件以父亲为切入点的作品,获中国新闻奖一等奖
今天是父亲节。在第二十九届中国新闻奖评选中,新华社以父亲为切入点的作品《父亲·我们·时代》,获评新媒体创意互动一等奖。
采编过程(作品简介):为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前夕,新华社全媒报道平台打通线上线下,推出重磅微视频《父亲·我们·时代》。以37年前的油画《父亲》开篇,从父辈的眼神穿越,回望40年来一幕幕“点睛”时刻,致敬改革奋斗者。首尾“父亲”形象呼应,显示出人民注视“父亲”,父亲也在注视着人民,见证春苗破土、春风化雨,目送中国人迈向新的历程。
在角度上邀请第一代改革者的子女讲述父辈故事,包括严宏昌、胡福明、马胜利、姜维等。“聊父亲”的同时,勾勒出改革开放40年的奋斗图卷。结尾处,“老羚羊舍命为小羚羊打开一条生命通道”的故事点出共产党人的改革初心和历史担当。
6分30秒讲述觉醒、敢闯、巨变、初心四个篇章,相互印证,又彼此勾连。结尾通过总书记的原声,寄语未来:“虽然我们已走过千山万水,但仍需要不断跋山涉水。”
该片在多个场景细节上体现技术创新。如巨变篇章中,将特效与真实画面叠加合成,从破败的小渔村出发,将40年深圳沧桑巨变在半分钟内淋漓展现,场景冲破时空限制。该片没有解说,全部用影像和音乐、音效叙事。特别是在“初心”篇章中,融入《江山》一曲作为背景音乐,以其闪现真理光芒的内涵和高亢激越的曲调将全片氛围推向高潮。
社会效果:在庆祝大会召开前夕、各媒体集中播发重点产品之际,微视频《父亲·我们·时代》以历史纵深感、情感浓度取胜,视角独特,从众多的新媒体作品中脱颖而出,为改革开放纪念大会起到预热效果,引发观众向父辈的奋斗致敬!
据不完全统计,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微视频《父亲·我们·时代》总浏览量超过2.1亿人次。覆盖人群超过4.2亿人次,在新媒体端口被800余个头条号、微信公众号、微博转发。其中,在今日头条和西瓜视频的浏览量达到了9千万人次,在新华社现场云超过2千万人次,在腾讯视频超过2千万人次。
推荐理由: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前夕,新华社“第一工作室”推出献礼改革开放40周年重磅微视频《父亲·我们·时代》系列创意互动报道。视频从父辈的眼神中“穿越”,回望40年来一幕幕“点睛”时刻,致敬改革奋斗者,鼓舞新一代开启新征程。
同步推出5集国家相册特别节目和“与时代同框”线上线下互动活动。打通线上线下,在北京、上海、深圳3地4个改革标志性地点,设置红色巨幅相框,推出“与时代同框”互动活动,这是新华社融媒体产品“一体化策划、共享资源渠道”模式的全新实践,最大程度强化独家创意的社会影响力,形成全媒体传播效果。
初评评语:该视频从父辈的眼神中“穿越”,很有创意,视角独特,制作精良,技术上有创新,体现的改革开放主题重大,社会影响大,是现象级融媒精品。该视频还打通线上线下,在4个改革标志性地点,推出“与时代同框”互动活动。进一步扩大了影响。 (综合中国记协网)
来源:长江朱建华
编辑:程正元

462#
发表于 2024-6-25 10:40:19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新京报“暗黑鸭肠”报道如何诞生?卧底记者睡垃圾堆、特意学抽烟
近日,新京报记者先后进入河南清丰县永官食品有限公司、山东雅士享肉类食品有限公司,在鸭肠、鹅肠生产车间暗访发现,鸭肠随意堆放在地上,清洗地面的脏水混在鸭肠中,工人直接用脚踩洗鹅肠,甚至还有工人将从污水中捞出的死鸭再次送回车间。稿件一经发布引起各大平台热议,相关媒体及政府部门迅速跟进。
截至6月18日,两地均已成立联合工作组,并已查封两家企业的涉事生产车间,后续根据调查情况进一步处理。
这篇报道揭露了餐桌上鸭肠、鹅肠此类常见食材存在的重要安全问题。新京报我们视频暗访组记者用专业素养,卧底多地工厂车间,曝光其中种种问题。
此篇报道操作困难、取证危险,恶劣的卧底环境和沉重的心理压力也贯穿调查报道的全过程。
新京报我们视频暗访组记者是如何克服重重困难,深入挖掘出食品安全隐患?首都青年记协媒体短视频观察与稿件主创记者进行了对话。
Q你是怎么发现选题线索的?
暗访组记者:其实是“3·15”之前,大概在今年二月份,我想找食品安全类线索,搜到了屠宰类预制食品的工厂,逐步关注到了毛肚、鸭肠这些菜品。因为这类食品之前就因为存在安全隐患而被整改,那现在整改情况会是什么样呢?
通过一直在社交平台上检索,我发现了类似工厂。印象中第一个视频是车间的生产环境,他们毫不避讳在招临时工,池塘里的鸭肠堆得外溢出来,工人就踩在鸭肠上。当时我就觉得这个线索值得做。
Q所以你从2月份到6月份,你一直在操作这个选题?
暗访组记者:对,我一直在操作这个选题。最开始我发现完全没有卧底的可能性。我连续试了好几家类似的工厂全部失败,因为这种工厂通常都是熟人相互介绍,招工方非常警惕,微信上说完应聘他一个视频就打过来了,根本就不给陌生人机会。
Q后来又是怎样坚持做完这个选题?
暗访组记者:我有一个信念,只要我觉得它是个好选题,我就一定要把它做下来。我找了同行研判,他们也觉得这个选题值得做,同时存在较高难度。
入行后我做过很多突发报道,之前的经验让我始终坚信是没有采访不到的人,没有搞不定的选题。那天晚上我列了五种进厂办法去尝试,试到第三个方法我就成功了。
我逐步和厂里工人打成一片,那段时间每天和他们聊天,学习他们的“术语”,慢慢的也有人把我介绍到工厂。通过这种方式,我成功去了多家企业。
(记者伪装成流水线工人)
Q整个调查期间,一共去了多少个地方?
暗访组记者:我跑了有将近十个城市,涉及到四、五个省。
Q做这种暗访调查报道时,报社给了什么支持?
暗访组记者:一个人去采访的时候,我有一个很强大的后方,比如领导、后方记者、实习生,不光是帮我整理素材、遇到困难一起想办法,更重要的是给我精神上的帮助。在调查过程中,后方会与我24小时保持联系,获取我的定位,一旦我发出求助暗号后方会立刻报警保证我的安全。
我在操作选题的时候遇到过无数次困难,无数次觉得线索就是一条条在断,但是后方伙伴们一直鼓励我,他们很相信选题也很相信我,让我把选题给坚持下来。
Q这些城市和生产环境其实非常陌生,一个人去时你害怕吗?
暗访组记者:说实话非常害怕。因为这次暗访我的线人是不知道我身份的。在暗访的15天时间里,我用过3种身份去调查采访,而且我要保证每种身份都很像。尤其我的线人怀疑过我,那时候我也紧张极了。
Q到这种工厂流水线工作的过程很痛苦吗?
暗访组记者:非常痛苦,现场脏到超过我的极限了。刚到工厂时宿舍已经住满了,工厂安排我住到了一个垃圾堆。那些工人住的地方也很差,倾斜的床板下面会有排泄物,当时觉得工厂对待这些员工太过分了,更加激发我一定说尽快挖出他们的问题。
工厂是每天凌晨四、五点上班,我每天也睡不着,穿上工作服就去干活。鸭肠车间是不通风的,整个工厂奇臭无比,从凌晨到晚上大家都在这种环境下干活。
抽空我就在车间转悠,跟其他车间人打成一片。其实我不抽烟,但当时为了采访我专门学着抽烟,为了不让人怀疑甚至学老烟民如何递烟。从生产到销售到冷库甚至拔毛工人,我和车间每个人都抽过烟。那种环境下抽烟很容易打开“话匣子”,他们就愿意跟我讲很多这里的情况。那几天抽到我舌头有点麻。
(卧底记者的住宿环境)
Q调查报道最重要的就是取证扎实,你如何做到让整条监督报道形成闭环?
暗访组记者:主要是从三个方面入手。第一方在工厂卧底期间,我通过冷库发货环节了解他们的货物发往哪些城市;第二我会以进货商身份打包装上的电话,了解具体销往哪些批发市场找到下游;第三我进行海采,通过他们在社交平台上在哪些省份发布广告,找到购买过鸭肠的批发商。
最终我就确认到了四家批发商以及具体位置,通过购买产品以及走访调查确保没有漏洞,从鸭肠的生产到冷冻、包装、发货全流程我都有相关的证据,保证中间没有再次清洗或者再次检测的环境。
Q整个选题操作,你觉得最大的难点是什么?
暗访组记者:取证,因为这种报道取证一定要扎实。车间管得很严,每个车间会有专人盯着,所以我每次取证都特别难。
Q这个选题发出后,在各个平台产生非常大的热度。你感受如何?
暗访组记者:首先会有担心,担心发布后我的证据够不够扎实,其次当热度特别大的时候,工厂会不会销毁证据。
最后我欣喜的看到大家的反馈,说明我们的坚持是对的,选题是有价值的、是关乎公众利益的。
Q会不会担心这类选题因为操作难度大,调查过程中就中断了?
暗访组记者:实话说我不怕断掉。实习的时候,老师曾说“你突破不了、采不到,可能是你努力不够、问的不够,你再试,一定会有线索。”。”
我始终相信当记者很想做一个选题时,所有人都会给你让路。这个选题最开始因为不确定因素太多被否过。当我真正决定这个选题我一定要出,我列出十几种操作方法的时候,我发现我再去沟通,我底气很足,我相信自己能搞定,采10个人不行,我就采20个人,慢慢就找到突破口。
Q在做这个稿件的时候,如何平衡公共利益与私人情感?
暗访组记者:做卧底调查后会有愧疚感。会感觉自己欺骗了一些工友,这些工人去这种工厂只是赚取一份微薄的工资,他们也是因为信任才和我聊天。
所以在操作选题时,我会内耗甚至会质疑自己的职业,然后不断说服自己。这个过程其实需要不断进行心理建设,积攒更多勇气去完成这样的选题。
Q完成这个稿件,有没有一些技巧或者经验分享?
暗访组记者:分享三个我这次调查中比较重要的技巧。第一点,首先学会伪装,在暗访前为了更贴合一个工友的形象,我提前增重20斤,留了很长的胡子,让自己邋遢一些。第二是有耐心,这些违法窝点环境很恶劣,生理上确实难以适应,但一定要给自己信念去坚持遵守。第三个要“脸皮厚”,其实我生活里并不喜欢社交,但这次暗访里我就是在不断的社交,找到和所有人的社交方式。
Q这次整个卧底过程中,你还有什么像其他想分享的吗?
暗访组记者:片子里有一个细节,工厂里有很多童工,但可能这次报道中没有被很多人关注到。他们父母没有文化导致他们很小时候也被带来工作,变成一个个家庭走不出的轮回。这些需要我们未来更多媒体去关注,如果有机会我也会继续跟进。
Q你是如何看待记者这个行业的?
暗访组记者:我一直认可记者这个行业,记者第一要坚持去记录,第二要坚持思考有公共价值的选题。第三要去坚持找到值得被挖掘的、值得被记录的人。我对自己的要求就是尽力把这三件事做到我能力范围内最好,并且一直坚持下去。

来源:传媒见闻(公众号)
编辑:王晨雅

463#
发表于 2024-6-25 10:50:22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每周好稿 |时觉眼前生意满,勿忘世上苦人多
本周没有特别重磅的爆炸式新闻,更多的是记者长期观察某一领域后的智慧体现。相比“7人高考志愿被篡改”“8人在冷藏车内身亡”的悲惨经历,另外三篇报道看起来似乎平淡,却更显深度记者长期养成的不易。
我们需要这种冷静的报道,因为热点事件往往在网络的推波助澜下让人失去判断力,而这种冷静的睿智才能让读者从内心体会到获取能量的快乐。
标题:拯救洪湖1189 个工作组进驻1848 个村
作者:翟星理 魏翠翠 李思德(南方周末特约撰稿)季子楦(实习生)
时间:2024-06-15
来源:南方周末
这是一篇非常优秀的时政报道。环保和经济对地方政府来说是一对让人头疼的矛盾,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对于中央环保督查组通报的负面问题,当地痼疾如何形成,又如何应对?
报道广泛采访了基层干部和多个职能部门的相关人员,淋漓尽致的写出了一线工作人员甚至领导面对问题的真实心理和官场生态。
这样从地方的角度充分反映地方问题,而不是单方面监督或者政绩表扬的报道,在地方视媒体为洪水猛兽的当前环境下实属不多了。不知文中特约记者是否与深耕当地有关,无论如何,确实展现了记者对当地资源的有力掌控能力。(红星深度国内新闻主编蓝婧)
标题:吉利大马生意经
作者:濮振宇
时间:2024-06-16
来源:经济观察报
《吉利大马生意经》规模较大,文章采访充沛、细节众多,虽然是一篇企业正面宣传稿件,但因内容鲜活,读起来颇为顺畅。作者文风成熟,展现了驾驭大稿的能力,文章结构自然,面上三横一纵,有宽度,也有一定的深度,勾画出了相当立体的画面。
通篇报道读完,我轻松、真切地感受到了中国头部企业的成长、强大,也对中国经济的未来充满信心。过去外资投资中国的案例,正演变成中国龙出海腾飞的剧本,这是质的飞跃、界的跨越。正如报道导语所说,从整车输出,到企业文化、管理体系、配套供应链的组合输出,吉利为读者、后来者展现了一本“出海生意经”的样板。相信,这样的剧本越来越多,携带华夏基因的经济传奇也会越来越多。(资深媒体人陈锋)
标题:冷藏车载8人窒息身亡背后:农闲时挤车打零工的大龄女工
作者:向枝 林霄(实习生)
时间:2024-06-19
来源:澎湃新闻
通过个案事故,澎湃新闻给她的读者比较完整讲述了一个底层人群生活常态的故事。笔触很细腻,情感又克制。读完之后,心潮难以澎湃,只有五味杂陈。我非常能够共情文中遭遇不幸的人们,稍微细想,我们每个人的工作生活,似乎都或多或少存在着这类“缺氧”环境。这样的事故,或者是这样的故事,从媒体操作空间来理解的话,其实很难有大的突破机会,能追问的都比较有限,唯有深深体会:时觉眼前生意满,勿忘世上苦人多。(资深媒体人谢宏钰)
标题:“建一关七”货流瘀堵 黄金水道何时重现往日繁华 重庆忠县“码头之殇”
作者:程子龙
时间:2024-06-20
来源:经济参考报
这是一篇扎扎实实的深度调查报道。记者先从原本宽阔畅通的重庆忠县段长江水道在近年变得拥堵不畅的异常现象写起,继而叙述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也就是地方政府在执行上级有关政策时,简单操作,走偏走样,直接关闭多家散货老码头,致使吞吐能力不足。该报道调查深入,证据扎实,材料丰富,逻辑清晰,足见一位资深调查记者的功力。(调查记者刘向南)
标题:7名学生高考志愿被同学篡改:被突然截断的人生
作者:覃思
时间:2024-06-20
来源:三联生活周刊
“被篡改的人生”需要更多鼓与呼。
从事媒体工作20余年,每年都会采访或者听闻考生“被篡改的人生”之新闻事件。这些年事情的发展有些让人愕然:纸质档案时期是群体作案,多为以权谋私操作冒名顶替升学;如今科技进步了,犯罪门槛却降低了,个人“激情犯罪”的案例增加,被害人获赔难度越来越大。
对于考生来说,“自求多福”的“自保”竟然成了最重要的防范措施。在6月份高考月,三联生活周刊推出此报道,颇有提醒以及预警的作用,可谓用心良苦。
文章的可读性很强,原告的遭遇让人感同身受,但教育系统的管理责任如何强化,相关法律如何完善……还需要更多媒体的鼓与呼。(首页新闻副总编辑余衍飞)

来源:磨稿子(公众号)
编辑:王晨雅

464#
发表于 2024-6-28 23:46:09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媒体为什么又集体翻车
文|胡炜(新京报传媒研究院)
近日,众多媒体转发一则网传视频“海南万宁海域出现万鱼炸水奇观”,其中不乏众多机构媒体的官方账号。
不久后,“万宁发布”进行了辟谣,表示记者从万宁市委网信办获悉,该视频为“老五钓鱼(lure)”抖音号6月20日发布,为转载国外拍摄,拍摄地点非海南万宁,其发布视频中未提起视频拍摄地在万宁。
经了解,该抖音博主为钓鱼爱好者,其抖音主页地址设置为海南万宁,抖音发布的视频大多为转载国外拍摄。被众多媒体修改为视频拍摄地在海南万宁转发后,在全网快速传播,导致对公众的误导。目前,该博主主页相关视频已删除。
此事件一出,为什么自媒体的一则语焉不详的视频会被擅自修改后广泛传播?媒体对新闻资讯的真实性如何确保等问题,引发关注。
01
做新闻,必须守住真实性底线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数字化技术的进步,传播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新闻和资讯生产下移至普通人手中,人人都有麦克风,受众在新闻采集、制作和传播环节的参与度不断提高。
很多自媒体或网友自发的创作,充实了网络内容,带来了公共意见的多样化,丰富了网络空间表达形态,成为了网络文化重要的一部分,更成为了一部分新闻的“源头”。
网络时代的信息洪流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真假信息的情况,我们进入了一个信息过载、真假难辨的时代。
各类短视频平台的新闻资讯,有其内容丰富,时效性强的特点,但不同于传统媒体所要求的专业性,短视频制作的准入门槛低,有时候只要随手一拍,即可受到大量追捧。各类平台上自发发布的一些所谓“新闻”,带来的流量聚集效应很容易让人冲昏头脑。
许多媒体没有守住底线,“别家发了、流量不错”成为转引的标准。而缺乏核实环节,甚至某种程度上“知假造假”,在追求流量过程中,落入“虚假新闻”陷阱,最终成为一出流量闹剧的新闻事件,此前已不罕见。
之前轰动一时的千万粉丝博主炮制的“巴黎丢作业”事件,相信大家还记忆犹新。“Thurman猫一杯”为了上热搜,不惜虚构闹剧,发布的内容被转引成刷屏的“虚假新闻”也不及时澄清,反而继续“表演”,最终被全网封禁。
在整个事件产生的巨大流量和关注度中,不仅有自媒体账号的刻意策划,“戏精”网友“蹭流量”的推波助澜,还有大量媒体跟风报道。在互联网舆论空间,这件事极大地扰乱了舆论生态,成为典型案例,到现在还时不时被翻出来当“反面教材”。
我们发现,最早跟进该事件的机构媒体大多仅对“Thurman猫一杯”的原视频做了简单删减,并在片头片尾加字幕描述,并未做任何采访核实,直接以新闻的形式发布并进行相关话题运营。
在众声喧哗、光怪陆离的舆论场里,伪新闻、假新闻泛滥,普通民众在面对纷杂信息时一定程度上缺乏辨识力,会在辨别信息真伪时存在局限性。但是,伪新闻、假新闻越是泛滥,就越凸显专业媒体的价值。
专业媒体和自媒体的最大区别,是拥有采访权,采访是记者的第一要务。遇到新闻事件,专业媒体不妨多走出去看一看、问一问、查一查,而不是仅仅坐在空调房里做信息搬运工。
做新闻,必须守住报道真实性底线,对事实认真核查,对疑问多问几遍。即便是在转载新闻时,也必须确保新闻要素的真实可靠,应多渠道求证核实,不能人云亦云,发出格调不高的稿件,或因信息不准确而引发猜测质疑,有损专业媒体的权威性和公信力。
02
莫要“流量冲动”
流量时代,媒体在融合和转型中常常热衷流量和爆款,新闻内容不再是评价的核心。当然,点击量和话题度成为重要的评价标准也有一定的客观性,流量大的好处显而易见,触达受众、影响广泛。但流量不是唯一,主流媒体不能仅仅以点击量和话题度为标准,被流量牵着鼻子走,而应在各种所谓的热点面前保持理智,真正追寻真实的新闻生产。
对新闻事实的报道,应始终保持客观平实的态度,在内容上下功夫,在技术上想高招,在创新上勇突破,真正凸显专业媒体的价值。
专业媒体要用优质的内容和独到的观点吸引读者,真正扩大传播力和影响力;要能够抵制“流量冲动”,提高业务水平,否则媒体集体翻车事件还将会不断上演。
校对|张彦君

来源:新京报传媒研究(公众号)
编辑:王晨雅

465#
发表于 2024-7-24 19:35:43 | 只看该作者
【案例】省(区、市)、省长、书记等的规范表述

在编辑稿件中,遇到省(区、市)、省长、书记等,该如何规范表述呢?
▍省(区、市)的表述
其中的“区”指的是自治区,“市”指的是直辖市。“区”“市”写在“省”后的括号内,即“省(区、市)”。
例:一季度31个省(区、市)GDP均实现两位数增长。
▍县(市、区)的表述
其中的“市”指的是县级市;“区”指的是市辖区,是中国行政区划之一,行政地位与县级市、县、自治县、旗、自治旗、特区相同,属县级行政区,由地级市、直辖市管辖。“市”“区”写在“县”后的括号内,即“县(市、区)”。
例:浙江明确:对这些市、县(市、区)加大激励支持力度。
▍关于××省委书记、××市委书记的表述
××省委书记 ××省省委书记××市委书记 ××市市委书记
到底哪种表述规范?规范的是:
××省委书记××市委书记
例如:
湖北省委书记不写作湖北省省委书记
武汉市委书记不写作武汉市市委书记
湖北省委书记全称是中国共产党湖北省委员会书记
武汉市委书记全称是中国共产党武汉市委员会书记
记忆方法:
中国共产党湖北省委员会书记,我们可以分为中国共产党、湖北省、委员会、书记四部分来看。中国共产党可简称为中共,湖北省没法再简,委员会简称委,书记为职务名,不能再简,连起来简称就是中共湖北省委书记,通常可继续简化为湖北省委书记。而当地省委机关或当地媒体在表述时,一般直接写作省委书记。
市委书记、县委书记等的写法也是如此。


▍关于××省省长、××市市长的表述
××省省长 ××省长××市市长 ××市长
到底哪种表述规范?规范的是:
××省省长××市市长
例如:
江苏省省长不写作江苏省长
南京市市长不写作南京市长
江苏省省长全称是江苏省人民政府省长
南京市市长全称是南京市人民政府市长
记忆方法:
江苏省人民政府省长,我们可以分为江苏省、人民政府、省长三部分来看。江苏省、省长不能再简,人民政府可简称政府,连起来简称就是江苏省政府省长,通常可继续简化为江苏省省长。
市长、县长等的写法也是如此。
网站、新媒体、书稿中经常会遇到省(区、市),某某省省长、书记等各类表述,五花八门,那么究竟该如何规范表述,需要我们重视。
1.关于省(区、市)的规范表述
不规范表述:省、市、自治区省、市、区 省市自治区省市区
以上表述不准确,与我国省级行政区划单位排序不符。其中的“区”指的是自治区,“市”指的是直辖市。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在“总纲”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域划分”条款中规定,“全国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这既表明省、自治区、直辖市是平列的省级行政区划单位,也昭告三者的排序依次为“省”“自治区”和“直辖市”。
因此在说到全国各地时,规范表述应该是“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也可以用括号将自治区和直辖市扩起,写成“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此外,“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可简写作“全国各省、区、市”或“全国各省(区、市)”,还可以去掉顿号,写作“全国各省区市”。
规范表述:省、自治区、直辖市省(自治区、直辖市)省、区、市省(区、市)省区市
2.关于县(市、区)的规范表述
不规范表述:市县(区)市县区县(市)区
其中的“市”指的是县级市;“区”指的是市辖区,是中国行政区划之一,行政地位与县级市、县、自治县、旗、自治旗、特区相同,属县级行政区,由地级市、直辖市管辖。“市”“区”写在“县”后的括号内,即“县(市、区)”。
例:浙江明确:对这些市、县(市、区)加大激励支持力度。
规范表述:县(市、区)地市(州)(指地级市,和相当于地级市的州)
3.关于××省委书记、××市委书记的规范表述
不规范表述:××省省委书记 ××市市委书记
规范表述:××省委书记 ××市委书记
例如:
浙江省委书记 不写作 浙江省省委书记
杭州市委书记 不写作 杭州市市委书记
浙江省委书记 全称是 中国共产党浙江省委员会书记
杭州市委书记 全称是 中国共产党杭州市委员会书记
理解方法:
中国共产党浙江省委员会书记,我们可以分为中国共产党、浙江省、委员会、书记四部分来看。
中国共产党可简称为中共,浙江省没法再简,委员会简称委,书记为职务名,不能再简,连起来简称就是中共浙江省委书记,通常可继续简化为浙江省委书记。而当地省委机关或当地媒体在表述时,一般直接写作省委书记。
市委书记、县委书记等的写法也是如此。
4.关于××省省长、××市市长的规范表述
不规范表述:××省长 ××市长
规范表述:××省省长 ××市市长
例如:
江西省省长 不写作 江西省长
上海市市长 不写作 上海市长
江西省省长 全称是 江西省人民政府省长
上海市市长 全称是 上海市人民政府市长
理解方法:
江西省人民政府省长,我们可以分为江西省、人民政府、省长三部分来看。
江西省、省长不能再简,人民政府可简称政府,连起来简称就是江西省政府省长,通常可继续简化为江西省省长。
市长、县长等的写法也是如此。
(来源:人民网、编辑校对公众号)

来源:采访编辑圈
编辑:程正元



466#
发表于 2024-8-6 15:21:12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利用善心在重庆轨道站行骗?这伙人,遭了!
都说重庆这座城,很多好心人。而在这座温暖的城市,有人却打起了歪主意,想利用人们的善心来行骗。近日,重庆警方就抓获了这样一个犯罪团伙。
不久前,市公安局轨道交通分局刑侦支队接到报警,有市民称自己遇到了假借路费的骗子。
“视频中这个中年男子就是诈骗嫌疑人,找到受害人搭讪。说他从外地来,手机、行李都遗失在车上,需要多少钱……他们中间交谈了几分钟,取得她信任过后,就会到附近的商户换取现金。”很快,办案民警就通过视频监控,锁定了嫌疑人。
随后,民警扩大调查范围,通过回看半个月的监控视频,还发现了其他两名嫌疑人。
“他们居住在共同的地方,每天从两路口出发,通过轨道交通辐射到中心城区九区,然后进行诈骗活动。”办案民警介绍。
民警发现,该团伙主要在中心城区城各重要交通枢纽、人员密集的轨道站点,针对14岁到24岁落单的年轻人行骗。他们往往谎称自己手机遗失,借取100元至500元的现金作为“路费”,并索要受害人的电话号码,谎称到了目的地后,再联系归还。
对于警惕性稍微高一点的受害人,他们就会说,要不把手表抵押给你,留你一个电话、加你一个微信,再把钱转给你。但其实抵押的手表不值钱,可能就十几二十块钱,但是换取到的路费则有三百元到五百元不等。为了骗取善心,这些骗子各种套路满满。
据统计,截至目前,已有200余名群众被骗,涉案金额5万余元。目前,该团伙3名犯罪嫌疑人均已被警方抓获,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记者 陈望 刘晓媛)
来源:第1眼-重庆广电
编辑:代修凤
审核:李辉
来源:新重庆
编辑:王晨雅

467#
发表于 2024-8-12 23:07:45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每周好稿 | 同题竞争,有增量者胜
陪睡换捐、冤假错案、冒名顶替,本周的这三篇报道做的不错,但北青深一度的《空笔芯、牛奶盒,那些看似“奇怪”的商品交易背后》,读起来更能引发人的深思。
教育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其实我们很多媒体人现在已经是孩子的家长,都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教育问题,其中形式主义是教育中最大的一块腐肉。
北青深一度的这篇报道,从一个很小的怪现象出发去阐述教育问题,其深远意义可能要超过那些法治案件。

作为一名学生家长,看这稿子,太上头了!虽然还没有经历过,但在小区的遛娃江湖中,早有耳闻。这根本不是什么教育手段,这就是驯服。不仅驯服学生,更是驯服家长。家长当然也知道这很扯淡,但似乎除了配合,没有什么办法,毕竟软肋还在学校,而且还得表现出一副“自愿”的模样。
作为一名媒体从业者,看这稿子,就更上头了!就这?这就完了?买方、卖方都如此大规模了,都成产业链了,但链条到学校这儿就这么断了?这些“奇怪”的商品,进入学校之后去哪儿了?学校是只进不出的存钱罐吗?…当然,在稿件中看不到对这些问题的深入,本身也是很奇怪的。(资深媒体人谢宏钰)
稿件对冤案的细致报道和深入剖析令人印象深刻。记者通过抽丝剥茧般的细节呈现和层层深入的追问,将一起错综复杂的冤案全貌,如电影一般展现在读者面前,令人震撼、发人深省。
首先,该报道对案件的细节刻画极为详尽。从受害人报案、嫌疑人被抓,到DNA鉴定、真凶落网,再到民警被追责、受害人获赔偿,每一个环节都得到了细致的还原。大量直接引语的运用,让读者仿佛置身于案件现场,真切感受到当事人的痛苦与无奈。这种“沉浸式”的细节描述,极大地增强了报道的感染力。
其次,该报道体现了新闻调查应有的深度和力度。记者不满足于案件的表面信息,而是通过多方采访、查阅资料,深入挖掘案件背后的隐情。例如,对于警方为何将案件移交给派出所、DNA鉴定的详细过程等关键问题,记者都进行了深入追问,揭示出案件侦办过程中存在的种种疑点。这种追根究底的精神,正是新闻调查的灵魂所在。尤其这一切,还是在未能找到冤案直接当事人的情况下完成的。
因此,必须特别赞扬新闻老兵袁晓华、谢林丝两位老师在这篇报道中的出色表现,并向持续稳定产出深度报道的白鹿新闻致敬!(知名媒体人,中国经营报编委郝成)
涉儿慈会“陪睡换捐款”的举报消息甫一爆出,因其违背常情常理引起广泛愤慨。
愤慨之余,在事实细节不明朗之际,记者极力探寻真相还原细节,体现了媒体的核心价值,而非自媒体红口白牙的情绪评论可替代。
南方周末记者应该穷尽了各种努力,最终采访到了涉事母亲、相关志愿者等核心当事人,较为详细地还原了事件来龙去脉,同媒竞艺中增量颇多。
未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媒体不能苛求当事人哪怕是历经苦难的当事人完全配合,报道适时解释了涉事母亲选择“隐身”的无奈,同样也是当下现实一隅。(新京报社会部副主编王瑞锋)

熟悉的剧情,熟悉的配方。这又是一段被“偷走”的人生。唯一的不同,或许只是换了个名字,这次的主人公,名唤党文杰。
在被“偷走”的25年间,党文杰的公办教师名额被顶替,女儿出生无法上户口,强直性脊柱炎无法使用医保……这些还不算,在中国高铁已经开通近20年后,他才人生中第一次坐上高铁——原因很吊诡,因为被冒名顶替背上的80万银行贷款,他被“限高”了,而他此行的目的,是去四川崇州报案。
是不是戏剧性拉满?令人痛心的是,这些原本只该在影视剧中出现的荒诞故事,却是真真切切就发生在现实中,而且还不是偶发现象,至少在近年的媒体报道中,就已经“打捞”出多起,甚至让人已经有些“审惨疲劳”。
这样的新闻作品,沉重但价值千金。唏嘘之余,我们(尤其是那些有能力改变这一切的公权部门)也许更应反思:

如何堵住那些屡屡被攻破的制度漏洞,让党文杰们的人生不再被轻易“偷走”?如何尽快拿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纠错机制,让党文杰们的悲催命运不至于雪上添霜?如何建设和守护一个更加公平正义的法治社会,让你我他以及我们的子孙后代永远都不用担心自己成为下一个党文杰?(资深媒体人余瀛波)

来源:磨稿子(公众号)
编辑:李佳


468#
发表于 2024-8-23 19:52:51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非虚构写作算新闻吗?媒体人这么说


上周最火的热点,无疑是《一个外地女孩,死在了我出租的公寓》。这篇文章发布后,便有媒体人质疑其中一些细节的真实性,随后诸多媒体开始深入核实发现,文中个别细节与事实有出入。
由此,一场媒体圈的讨论展开了:非虚构写作算新闻吗?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何为非虚构写作
非虚构写作是源于西方的一个新闻概念,指的是用文学性的手法来叙述真实的事件。在我国新闻领域,它被冠以特稿的形式出现
2003年发布的《举重冠军之死》被视为特稿的代表性作品,此后,非虚构写作”“特稿越来越频繁的出现在读者面前
与传统新闻报道有所不同的是,非虚构写作的表达侧重于文学性,注重场景、对话、心理等细节,但这种方式也带来新的问题,那就是新闻能有文学性吗,非虚构写作算新闻吗?
磨稿子请几位入行时间不同的媒体人聊一聊,听听他们对此的看法。


金明大 从业20+
不少人以为,只有未使用文学手法的严肃新闻才算非虚构写作,这其实是种误解。非虚构写作的概念源自美国,它主张把文学的写作手法应用于新闻报道,这类作品被称为新新闻报道。在中国,符合这个特点的报道是通讯、特稿等。正如现在很多报道注重讲故事,事实上,除了报告文学,很多新闻报道很难完全拒绝文学手法,特别是人物类、事件类报道,通过某种修辞方法、表现手法和表达方式,把人物故事、事件经过更生动形象地呈现给读者。必须指出,这种文学手法的使用,是为了把事实呈现得更加生动真切,而非肆意篡改、过度修饰。
回到引发巨大争议的贞观作品《一个外地女孩,死在了我出租的公寓》,我认为,作为非机构媒体的自媒体平台,贞观此篇作品并未违背非虚构写作的原则,它率先披露了女子死在出租屋事件,引发了公众和舆论的广泛关注,值得致敬。同时,对于媒体指出的女子非211名校、没有借钱、骨灰没丢、考公非第一名等失实问题(贞观尚未承认失实),我认为贞观应当反思并改进。虽然它不是机构媒体,但涉及真实事件的呈现,应该更加严谨、克制,不仅做到整体真实,更要追求细节真实。
我必须指出,我不太相信贞观会通过故意虚构、恶意编造来博取眼球、吸引流量。作为媒体人打理的地方知名自媒体,贞观这篇由民警房东投稿的文章涉及人命、就业、考公、警方,他们应该知道造假的严重后果,他们没有必要为了流量涉嫌违法。并且,我认为这些失实并未推翻女子死在出租屋事件的整体真实性,不宜上纲上线、无限指责。相反,通读整篇文章可以发现,作者对去世女子怀有深深的怜惜和浓浓的善意。
为此,我希望大家的焦点不要仅仅停留于贞观文章细节之上,更应该透视悲剧背后的深刻原因和相关问题。即便女子不是名校毕业、家庭也不贫困、也没受到歧视、考公亦不突出,难道她就应该以死在出租屋这样的惨烈方式早早结束自己的一生?不论是环境的问题还是她个人的原因,如果一切没有改变,悲剧很难避免重演。毕竟像她这样的西海固女子、大学毕业生、考公失败者为数不少,如何帮助他们,才是重中之重。


张三丰(化名)从业20+
非虚构写作到底算不算新闻写作,我觉得核心意思是非虚构写作到底应否像新闻写作那样把真实放在第一位。
非虚构写作要真实,这一点当无疑问,否则就不能叫非虚构了。事实上,非虚构写作与小说等虚构作品相比,最大的特点或者说卖点,恰恰在于所写内容是真实的。但是,在追求真实的同时,非虚构写作还追求好看。



当然,理论上,一个稿子,不管是新闻作品还是非虚构作品,在满足某些特定条件(比如作者既有小说写作的天赋,又受过严格的新闻写作训练)的情况下,是可以做到既真实又好看的。但是多数情况下,真实与好看很难兼顾,在不能兼顾的时候,非虚构写作如果把好看放在第一位,真实放在第二位,就容易出问题。而新闻写作通常不存在这个问题,因为新闻规范明确把真实放在第一位,至于好看与否,只有在做到真实以及准确的前提下才有意义。


李亦非(化名)从业3+
我觉得非虚构应该算作新闻的一种,之所以称它为非虚构,不就因为它是描述真实世界的作品吗?如果掺杂虚构的成分,就是小说,而不是非虚构作品了。
但非虚构中也有很多不同的区分,像引起讨论的贞观那篇文章,其实是一篇自述,不是严谨的报告文学。
打个比方,如果严谨的报告文学是一个完整的电视新闻节目,那贞观发的这种自述就像是这个节目其中的一段同期声,是新闻报料人的一方说法,它是新闻的一部分,但它不是完整的新闻。
新闻学课堂指导我们一个信息至少要有三方信源证实,但实践中有的机构媒体也做不到。我觉得以自述形式发布的任何内容,大家都应该保持这只是一方角度的警惕性,毕竟即使我们自己亲身经历,看到的也只是事件的其中一面。
我愿意相信文中一些后来被证伪的细节,并不是作者故意虚构,而且作者也在文中说明了信息来源,用机构新闻核实信息的要求去责备一个业余创作者,确实是强人所难。
但我想如果贞观对自己的定位是发布事实,而不是单纯的文学创作,就算不能一一核实细节,至少在文前给出一段编辑前言,向读者提示这是一篇房东的自述,并不代表完整的事实,也会更好一些。


龚龙飞 从业9+
名家董乐山翻译的最后一部书稿是《巴黎烧了吗》,他在译序中说:《巴黎烧了吗》是新闻史上的一部杰作。论史料翔实,不输《第三帝国的兴亡》;论新闻美感,不让《光荣与梦想》。上述作品的作者都是欧美报馆记者,内文充满秘闻与细节,出版时轰动一时,至今,它们通常还是新闻学院老师力荐的经典。广义的新闻是指记录社会、传播信息、反映时代的一种文体。非虚构作品自然符合这一定义。
《巴黎烧了吗》记录巴黎二战解放的全过程,两位记者来自美国与法国。采访历时三年,查阅了美德法三国军事档案,采访对象从艾森豪威尔、戴高乐高级助手、巴黎城防司令肖尔铁茨,到士兵、市民达800多人,采用了其中536人的亲身经历,调查缜密,多信源交叉验证,做到事事有数据,人人有下落,句句有出处。出版以来,几乎没有面临挑战"“非议,但它展现出的人性、历史深度是狭义新闻无法达成的,说出了巴黎没有被毁灭的种种事因,是对宏大叙事的一种平衡。让如此重大的事件不陷入扁平化、碎片化的泥沼,让人们看到闪光的细节。市面上,这类作品选题广泛,涉及方方面面,也良莠不齐,需要读者用脚投票。
回到问题,我举的例子略显极端,其实是想说,这个问题在半个世纪前已有结论,而当下的问题其实是,这些号称非虚构的作品是否能够达到新闻写作的标准,达到半个多世纪前的非虚构标准。如叙述客观平实,调查缜密,多信源交叉验证等等,这就需要拿出文本,一事一议。可以说,中国也产生过一批达到相当水准的非虚构作品,那是在过去的某个阶段。


庄重(化名)从业10+
首先我们可能要明确一下非虚构的定义,在我的理解里,非虚构来源于英文non-fiction,指的是虚构作品(小说、寓言等)相对应的真实性文学作品。以前我们中国也有纪实文学、实录等称谓,现在我们普遍理解的非虚构,指代的是所描述的事件、人物都是真实存在的一种文学作品。
现在有很多平台都会发表一些非虚构作品,平台团队成员有一些经过新闻专业素养的训练,他们会去核实作品的真实性,一般来说我接触的一些非虚构平台,他们会基于常识去判断,这个事情是否是真实的,这人说的话是否是真实的。但并没有非常严格,这就要提到非虚构和新闻的区别了。
自从我开始进入机构媒体,接触一些调查性质的报道以来,我发现对于真实核查会变得非常严格,比如多方信源的交叉印证,佐证对方陈述的证据(如果没有证据宁愿不写)等。由于我之前所写的非虚构作品没有涉及到调查,所以很少有编辑会对这样细致的问题进行深究,大部分的非虚构平台也没有做新闻的资质,自然也不便展开这样的调查。
但行业里的共识依然是作者必须保证每一句话都是真实的,否则可能永远被踢出这个圈子。可是真实本身又有许多值得商榷的地方,比如采访对象是这么告诉你的,你相不相信。这绝不是你拿出录音,告诉编辑他确实说了那么一句话那么简单。如果他欺骗你呢?我研究生的时候学的是纪录片理论。在这个领域,有另一套评价体系来界定真实。比如,对方说了什么你都可以拍下来,至于他骗人不骗人,观众可以自己去判断,你如实呈现就好。但现在也变得严格了,因为这样会很危险,观众可能会把采访对象说的话,当作是拍摄者的立场之类的,最后变得百口莫辩。
回到非虚构写作,又有不一样的地方。你最好能判断出来采访对象跟你说的这句话到底是不是真的。有一次,我采访一个法拍房的房产中介,他告诉我一年卖出了几套房子,我让他展开说说,他无法展开更多的细节,最后在我的问题面前败下阵来,告诉我他一套房子也没卖出去。我当时就决定撤了,但同时我也脊背发凉。因为我联系上这个中介,是通过另一个非虚构平台的报道,那位作者把他的谎言都写了下来,至少看起来是真实的,也成功欺骗了读者。这是犯了大忌。
另外一个我认为非虚构和新闻比较大的区别是,非虚构不必要具有新闻的及时性,虽然踩热点会更有阅读量,但如果不去踩也完全是可以的,只要作品本身能反映时代特点就行了。我认识的一个非虚构主编甚至倡导不刻意追求热点,他希望做一篇报道要扎扎实实地做,就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有的时候发出来的文章指向的可能是半年前的热点。但是大部分的新闻就不能这样操作了,往往三四天过去再发,就不能称之为新闻了。
还有一个是客观性,新闻非常忌讳记者本人出现,几乎没有机构媒体的新闻会出现,记者本人是需要尽量隐藏起来的。但现在很多非虚构平台会使用第一人称,以强调作者的在场感,这样更具有代入感,也更好读,听说这叫体验式采访。不仅如此,也还可以加上个人的观点看法,写作上比较自由。
最后我想补充一点,非虚构对事实的核查,基于不同平台有不同的标准,这完全取决于编辑和团队的专业水准。面对将我写的内容完全照单全收,一点也不质疑的编辑,一方面我会感激对我的信任,另一方面我也会觉得ta可能没有事实核查的意识,我反而还会更加小心地自查一下,去和采访对象确认一下,或者再多找几个人对一对。我听说有一个非虚构媒体平台的前辈,会对采访对象提到的天气也去核查当天的天气预报,这样认真的态度,我是很敬佩的,希望同行们都有这样的意识,只要是有非虚构三个字,都珍惜读者的信任,做好核查工作。


来源:磨稿子(公众号)
编辑:徐思凡



469#
发表于 2024-8-26 21:28:03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每周好稿 | 也许几年后,问题意识也没了

本周推荐的四篇报道,严格意义上来说都是调查报道,突出的一点是内容的详实准确。但说实话,从传播的角度来说,这四篇调查报道并没有引起舆论场太多的波澜。

在本周的舆论场中,前半周大家讨论的都是出租屋女孩之死,后半周则是不洗罐油罐车混装食用油的调查结果。出租屋一文,最终在媒体的诸多实探后确认不少细节上存在虚构,于是大家回溯发现,这篇文章并非新闻,而只是一个故事,只不过在互联网时代,人们已经开始有了将故事当成新闻的惯性。油罐车事件的最终调查结果显示,《新京报》的调查是扎实有力的,报道后来出现的一些针对媒体和记者的传闻是不属实的。

无论时代怎么变,新闻的真实性都不会变。

标题:王佳佳案引出的法院与保险公司合作争议

作者:李婧滢
来源:钛媒体
时间:2024-08-20





从这篇报道能感觉到调查报道的式微。法院与保险公司存在如此普遍的合作,在调查报道鼎盛时期,记者突破障碍拿到核心内容的概率非常大。而现在则只能根据公开信息进行分析。值得称道的这篇报道的问题意识,它直面王佳佳案中的网络传言,不作鸵鸟,试图为可能存在的暗箱打开一扇窗。(知名媒体人韩福东)

标题:既涉嫌买棋又涉嫌卖棋” “中国象棋第一人王天一被批准逮捕

作者:李微敖
来源:经济观察报
时间:2024-08-23



李微敖老师的稿子,是用来学习的,每篇都很扎实、都无可挑剔、都恰到好处。这样的稿件,我相信签稿人的心,是能够踏实的。这样的稿件,我也相信有司部门,是可以容忍的。这是在体系内外健康力量间的共同努力下,所形成一种难得的默契和互信。这在当下,是所有磨稿子的老兵们,能够做到的最高境界。(资深媒体人谢宏钰)

标题:小投资大回报?家政行业收费入职陷阱背后

作者:朱冠安 刘一诺(实习生)
来源:央广网
时间:2024-08-24



在经济不振、就业市场低迷的背景下,招聘骗局一定会越来越多,且骗术花样多多,层出不穷!这篇报道揭露的是一种营销式招聘骗局,这种骗局背后还隐藏着一些非法社会事业组织的沆瀣一气。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接到投诉后,除了采访投诉人,讲述他们受骗的经历,央广网记者还针对这家家政公司进行了暗访,进一步挖掘和还原了这家公司是如何一步步实施营销式招聘欺诈的种种细节,所谓招聘老师以及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现代教育研究所颁发的高级养老护理师等证书,都是让招聘者掉入陷阱的虚假工具。骗子们设计了层层话术,很容易让正急于找工作的受聘者上套。

从报道专业角度,还有一点采访和文本完善的建议。记者应该进一步展开暗访,拿到这家公司实施欺诈的更多环节的一手信息,以及揭开这家公司如何与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现代教育研究所互相勾结的内情。

在文本完善上,如果以记者暗访作为细节主体去展开,整个报道会更具有细节性和故事性!(资深媒体人王强)

标题:献血证过期不能用血?河北廊坊一医院回应:血站规定的

作者:龚俊杰
来源:读特新闻
时间:2024-08-21



对于消息源献血后不能用血的爆料,这是一篇很重要的跟进,提供了医院一方的回应,确认了事情的真实性,还提供了血站发布的《关于加强无偿献血者优先用血管理的通知》以及《河北省献血条例》,确认了献血者的优先用血权,并通过血站动态排除了血站缺血的可能性。尽管没有得到血站的回应,但提供的事实信息将问题的源头指向了血站。

通过翻阅评论发现遭遇过献血证过期或献血者没能获得优先用血的情况还不是个例。另外,报道中还提到廊坊市中心血站的建议如果想继续调血,需要我的家人或者朋友先去献血……”对于病人如何才能有用血的权利,还有许多不清楚的事实,这些都是后续可以跟进调查的点。(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李东晓)




来源: 磨稿子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3YXOiDE97M7HnQYXnv6mfA


编辑:刘诗扬




470#
发表于 2024-9-16 23:15:52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好记者讲好故事,前提是成为好记者


王晓晖 南开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中国新闻社原总编辑
在当下的百年未有大变局中,中国是最大变量,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是世界当代发展史上未曾有过的华章。在讲述中国故事成为国家诉求的同时,世界也对中国充满关注和期许。新时代与大历史、大变局交相演进,迸发出巨大能量与张力,孕育出影响深远、动人心魄的故事。是否有能力讲好自己的故事,已经上升为国家重大诉求和中国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重要指示要求,2014年以来,中央宣传部、中央网信办、国家广电总局、中国记协四部门连续组织10好记者讲好故事活动,引导和激励广大新闻工作者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提高做好新时代新闻舆论工作的能力和水平。10年中,先后有10多万新闻工作者报名参加这项活动,各地各新闻单位共推荐了1300多名记者参加北京的选拔赛,其中选拔100余名优秀记者荣获最佳选手的荣誉,代表全国新闻界参加中国记者节特别节目录制。
20231010日,第十届好记者讲好故事选拔赛复赛首日,中国记协党组书记刘思扬在讲话开篇即提出,好记者讲好故事,前提是成为好记者。人是讲好故事的主体,记者是好记者,讲出来的故事才能是好故事,才有可信度和公信力。
当记者承担着理解中国、阐释中国、传播中国的职责使命时,新闻工作者队伍整体的认知与能力,就直接关乎了中国故事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那么,怎样才是好记者?


一好记者
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媒体格局越是深刻变化,舆论场越是众声喧哗,越需要拥有好的脚力、眼力、脑力、笔力的好记者进行有效舆论引导,好记者的稀缺性和含金量就越加凸显。所以很多时候,记者成为讲述中国故事的关键中枢环节。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好故事如江河滔滔,惊涛拍岸。如果发现选题的尴尬和内容的匮乏,那么,缺的一定不是好故事,而是好记者。
作为第一次参加此项评选工作的评委,我在赛场上下认真观察了参赛选手们的备战时段,参与了正式赛场的评分和筛选,在充分感受记者选手优秀与敬业的同时,也发现对好选题虽有涉猎但开掘不深是一些选手中带有普遍性的问题。
究其原因,制约我们的,不是生活本身,而是记者是否有高站位和真洞察。
涉浅水者见虾,其颇深者察鱼鳖,其尤甚者观蛟龙。那么,怎样站到高处?进而有真的洞察?学者郑永年曾经说过,读懂中国,是当今世界的课题。我想对此进行补充:读懂中国是世界的课题,更是我们自己的重要课题。真正弄清所来是何处、何以为中国、中国为何能,弄清中国发展和进步的底层逻辑,弄清中国发展之于世界的意义,弄清中国通过利好世界、更好发展自身、立己达人与世界共命运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对于所有致力讲好中国故事的广大新闻工作者都至关重要。
可以说,如何讲好中国故事,已经升至国家核心诉求,前置于国家整体统筹规划的顶层设计,成为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不仅要做好中国的事情,也要讲好中国的故事,赋予中国故事以当代意义、世界意义的挖掘和阐释。前所未有的事业,呼唤前所未有的国家叙事,需要广大新闻工作者对这项事业进行深刻的省察、理解、定义和讲述,需要以历史的眼光、世界的维度、新闻的切入,重新审视中国、阐释中国实践、开掘中国意义、讲好中国故事。
这是好记者的必要素质,是新时代新闻工作高质量发展的起点,也是近年来有关部门一直引导和激励广大新闻工作者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提高做好新时代新闻舆论工作的能力和水平的逻辑和初衷所在,是新时代、新传播环境之下新闻记者的价值和作用、精神和力量所在。只有深刻懂得中国,真正保有对中国故事的第一定义权,才能能够牢牢把握正确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才能很好地履行新闻工作者的职责使命,才能讲好中国故事。


好故事
历时三天的评选,选手们把我带入一个又一个生动感人的中国故事:耄耋之年奉献不辍的渔业种子专家、生龙活虎融入中国广袤农村深处的土耳其小哥、常年驻守边防心怀家国绝地生存的夫妻、在乡村振兴中找到角色并得到乐趣的水上渔民模特 ……
好故事不是凭空产生的,更不是生编硬造出来的,而是从我们采访报道的现实生活、社会实践提供的好素材中提炼的,从我们亲身采访、亲身参与的新闻事件中挖掘的。关键是要有善于发现的慧眼、善于提炼的妙笔,通过政治性、思想性、艺术性俱佳的精彩故事讲述伟大时代。
中国的发展与进步,当惊世界殊。我们身边发生的故事,自然、生动、鲜活、深远。真实、立体、全面的讲述,就是最好的讲述。中国故事不需要拔高,不需要多余的豪言和空洞的辞藻,需要的是真正地看到、听到和发现。熟视无睹,缺少倾听、缺少到位的认知、缺少沉潜的耐心,没有真正的感同身受,没有真正俯身倾听、躬身入局,流连于会议到会议、文件到文件、文字到文字,采访就会空泛与肤浅。
未来学家、《亚洲大趋势》作者约翰·奈斯比特曾说:你们国家很大,但故事很少。我理解,这句话更为准确的表达可以翻译为:你们国家很大,故事很多,但你们讲出的好故事很少。的确,我们讲故事的能力还不够强,与在中华大地上发生的民族复兴伟大实践相比,我们的讲述还有些笨拙,有时候还不够专业,更多时候还不够精彩。中国的发展与进步呼唤与之相匹配的解释力与阐释力,中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呼唤与之相匹配的传播力与话语权。在全球化遭遇曲折,国际关系风云际会的环境之下,努力使舆论场上的最大变量变成事业发展的最大增量,进而涵养、培育出向世界说明中国的话语体系、讲述中国故事的逻辑体系,提高记者队伍整体素质,成为需要持续推进的重要而现实的任务。
讲好中国故事的使命与要求敦促全体新闻工作者不断修炼有方向的脚力、有思考的眼力、有洞察的脑力和朴素、简约、生动、精准的笔力,不断寻找和发现中国的好故事、时代的好故事。
何谓好故事?
好故事应该映照时代。好故事更应直抵人心。在探索好故事的新闻实践中,如何把负载人类共同价值、探索建构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中华民族伟大实践,具化为中国大地日常生活的个体,具化为有温度的人和事?如何把宏大的政治命题连接到用户的关注、关切?如何把中国价值、中国智慧故事化为复杂生动的生活场景?如何让故事带着泥土,带着露珠,可以感知、可以触碰、可以沉浸,用户可以借由带着记者发现与洞察的故事讲述,走进中国发展的逻辑,走进中国形象表达的语境?
今年,124位好记者进入到第十届好记者讲好故事复赛阶段。参赛与评选的过程紧张、有序、热烈、专业。身在其中,选手们既是在优中选优、拼搏胜出,更是以赛代练,持续不断思考创新、完善提高。他们不断寻找所谓小切口的过程,其实,就是把宏大叙事还原为生活、具化为故事的过程。讲述中国故事,进行新闻报道,不仅要有指导性、引导性,还必须具有针对性和贴近性。用户最关心什么,最想知道什么,与我们想说什么,是否匹配均衡?他们的关切是否成了我们的关注?而我们应该做的,正是不断探索如何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中心工作和宣传方针与受众心理紧密结合,找到交集地带,转化为用户的喜闻乐见。

讲好故事
怎么才叫讲好了故事?怎样讲才能讲好?
经过三天评选,我有一些片段的思考:
(一)要处理好故事和记者的关系
记者不能只是故事之外的讲述者,而必须是好记者的好故事,要让公众看到记者融于故事中。所以,必须在讲述中体现出记者对故事的发现和解读,体现出记者对故事的贡献和提供的价值。同一主题,同一选题,不同的人因为资源禀赋不一样,感受不同,认识不同,兴趣不同,反应不同,做法不同,对新闻的开发、呈现的结果与参赛的方式会大不相同。架构在同一事实之上,进行独特的分析、审视、解读的角度也或许会有霄壤之别。可以说,事实有多少维度,解读就有多少维度。普鲁斯特说,真正的发现之旅,不是发现新的风景,而是寻得新的眼睛。我注六经的同时,六经也在注我。当你拥有不同于别人的好故事的过程,一定是记者找到自己独特性的过程——在最能说明问题的角度、最能引起人们兴趣的角度、读者最易接受的角度、读者最关心的角度、时空距离读者最近的角度、最有人情味的角度,体现出你的独特禀赋、独特发现、独特思考。这时,这个故事才成为你这个好记者的好故事。这时,你才拥有了契合好记者讲好故事活动的好故事。
(二)处理好讲述、表达与表演的关系
毫无疑问,参与第十届好记者讲好故事选拔赛复赛是一件有形式感的事。其中必要的形式感,有多个层次。比如,故事选择、文本结构、讲述风格、声音表情、举止妆容……运用好、处理好这些形式感,需要发现与创意、储备与筛选、表达与控制,其中分寸之间、进退之间,高下立判。应该知道,记者是时代的记录者、故事的讲述者,你虽然身在前台,面向公众出镜讲述,但要谨记,中华民族复兴伟大实践的主角是中国的广大民众。正如我在此次参赛活动所看到的那样,一个真正理解历史与时代、理解中国与世界的好记者,懂得在中华民族伟大实践面前、在普通劳动者面前保持敬意和谦卑。有了这样的职业认知和精准定位,就会去除多余的表演性和形式感,去除多余的舞台中心意识,精准简约生动,把握分寸进退,进入专注得体的职业状态。
(三)处理好紧张与松弛的关系
相较于很多比赛,好记者讲好故事选拔赛复赛是认真拼搏、竞争激烈、淘汰率高的比赛,带给选手一定的紧张度,是自然呈现的结果,也是对评选的尊重。但如果在赛场上过度紧张,就会显得拘谨、张力不够、能量不足、表现力欠佳、对环境的把握和对受众的抓取度不够。所以,要依靠之前多方面充分准备,使自己能够保持一种自信的心态与从容的状态。当然,作为更高要求,如果能在强强对决、专业厮杀中,还能保有适度的松弛感和幽默感,则如檄文中的闲笔、浓墨后的飞白,是难得的高水平发挥,甚至有些可遇不可求,而这,要仰赖记者具有的特殊禀赋,也要求记者必须具有超常的心理素质。
(四)处理好内外部和正负面的关系
评选是一种期待。评委们会对一些内容予以更多关注。在正面报道为主的大框架下,好的、具有建设性的监督报道,是对社会有正面作用的报道形式,也是新闻报道整体的重要组成部分。真实、立体、全面讲述中国故事,真实为先;塑造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可信为要。所以,真实、可信是中国好故事的前提,好故事并非都是完美无缺的呈现,而那些推动社会进步、使中国更好的故事,也是稀缺的、被期待的中国好故事。
(五)处理好一般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如果前述问题都处理得很好了,还可以尝试自身特殊性的打造,比如方言运用,抑或其他。创新没有止境,好记者讲好故事的过程,就是不断拓展创新边界的过程。在此次复赛中,有的选手做出了一些成功的尝试,有人以方言表达的讲述给评委留下深刻印象,也给自己的参赛增添了光彩。但特殊性的打造的确是一个高手的游戏,是长期跬步积累后的骐骥一跃,需要很慎重地使用,同时,也要看使用方式与讲述本身的契合度。
故事驱动报道。
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对内凝聚共识、对外塑造国家形象,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际传播影响力、中华文化感召力、中国形象亲和力、中国话语说服力、国际舆论引导力,责任重大,使命光荣,任重道远。
好记者讲好故事活动,正是这一道路上认真而持续的努力。
(作者王晓晖系南开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中国新闻社原总编辑,本文刊登于《中国记者》2023年第11期,原题:评委观察: 好记者讲好故事的三个关键词)



来源:长江朱建华(公众号)
编辑:王晨雅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