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
从会议材料中“淘”出中国新闻奖
本文分享的是获得第三十三届中国新闻奖典型报道类三等奖的作品《中国种子里的厦门芯》。 文章从一粒小小种子切入,小处细处着眼折射“国之大者”,及时回应时代课题。
1 从会议材料中找新闻点
这是一篇用时代标尺衡量的独家典型报道。
2022年4月26日,厦门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审议市政府关于厦门市现代种子种苗产业发展情况的报告。
每次市人大常委会会议都有众多议题,有时达到十多项,审议厦门市现代种子种苗产业发展情况的报告,只是那次会议诸多议题中的一项。
人大跑口记者拿到一叠厚厚的会议材料,初步浏览后,第一时间便重点“锁定”这项种子议题。
种子号称农业的“芯片”。
这些年,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我国种业安全和发展,多次对此作出重要讲话重要指示,就在那年4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位于三亚市崖州湾科技城的崖州湾种子实验室考察调研,再次强调要“用自己的手攥紧中国种子”。
从整个世界环境看,俄乌冲突爆发后,欧美国家撤回俄罗斯国内的优质种子公司,限制对俄罗斯出口种子,打响种子粮食大战。
结合国际国内背景,更能深刻明白,党中央这些年为什么会如此重视种业的发展,把它视作关系国家安全的资源。
用时代标尺去衡量,这个看起来很常规的农业议题,既承载了国家战略,也关系老百姓生活,意义非同一般,值得重点做。
2 重大题材如何落到地方
但是,“值得做”的重大题材,并不一定能够落到地方,重大主题报道、典型报道同样要遵循新闻规律,厦门的地方种业到底有没有“能做、可做、值得做”的新闻价值?
会议提供的材料四平八稳、面面俱到,对厦门现代种子种苗产业的现状、政府作为、取得的成效分门别类进行了概述。
但材料中的一句话引起了记者的注意,文内提到,厦门市种子种苗产业规模位居国内前列、全省第一,已形成一定规模的种子种苗产业集群,在国内有较大影响力,“厦门种子”品牌赢得全国各地农民信任和市场认可。
提到厦门,多数人不会想到农业。这座现代化国际化城市,500多万常住人口,城镇化率高达90%多,农村人口仅占一成,耕地面积也很有限。这样一个滨海城市,为何在短时间里领跑了种业? 正是这种反常性,提高了事实的典型度。
3 带着问号去“淘金”
带着这样的问号,记者与多位农业领域专家坐下来交谈,跟着他们去了田间。
纸上得来终觉浅,在田间走访时,视野得以打开,报道思路逐渐清晰。
厦门走了一条不一样的“非传统”农业路子,盯住最容易被“卡脖子”的蔬菜品类,成为我国长江以南地区最大的蔬菜工厂化育苗基地,在育种创新上取得许多突破,仅近几年就培育出200多个优质中国种子撒向全国。
典型报道忌讳“一碗水端平”,出成绩、出经验之处都想着墨、都想树典型,最后便是都不典型。
记者在众多成效面前,最终选取了最难得可贵、最典型的领域——蔬菜种子。
新闻敏感性某种程度而言就是新闻的“发现力”“识别力”“判断力”。
这篇独家报道的线索,来源于一叠“记者人手都有”的会议材料,“浮现”于田间地头的走访,记者就像拿了筛子在水中“淘金”,在众多信息中“淘”出了沉淀其中、最有价值的典型新闻。
4 找到最有价值的内核
这是一篇带有问题感和思辨性的典型报道。
人大、政府部门提供的材料,几十页,“机关公文式”行文,难以直接采用。
材料拼凑式的典型报道,只会陷入“写谁谁看,谁写谁看”的窘境。
20世纪著名战地摄影记者罗伯特·卡帕有句名言,如果你的照片拍得不够好,那是因为你离得还不够近。任何新闻采访都是一样的道理,最鲜活的新闻,永远不在纸上。
这道理几乎每个新闻工作者都明了,但在实践中常常会碰到一个问题:明明多次深入基层一线,采访到的内容、呈现出来的报道依然很平。
其中很重要的原因,便是没有带着问题、带着思考去采访。
典型报道不是歌功颂德“唱赞歌”,应该带有问题感、思辨性。
到基层一线的采访,不是单纯增加几个故事细节,而是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在采访中不断探寻来龙去脉,分析背后逻辑,找到最有价值的新闻内核。
5 探究矛盾背后的症结
记者分了两步走。
首先把材料“吃透”“消化”,和市人大专委会、市农业农村局、市种子站的专家及工作人员聊深聊透,针对材料又不拘泥于材料,把整个厦门种子产业的“底细”摸清、把全国乃至世界种子产业的背景摸清,寻找产业发展背后存在的问题,寻找矛盾冲突点。
典型报道之所以是典型,显然不能只呈现问题,更要探究矛盾背后的症结,挖掘出破题的思路与经验。
记者带着问题,开始了第二步,再次回到广阔大地去寻找答案,10余次深入田间地头、育种实验室,走访数十人,开展蹲点式调查。
40度高温的蔬菜大棚里,站一会,还没说话就已经汗如雨下;深夜戴上头灯,拿着小刷子,跟着育种工作者到田里为花朵人工授粉;挽起裤腿,拎了大水桶,在瓜地旁,和育种工作者一起敲开一个个大西瓜,洗去瓜瓤,淘出瓜籽……
当记者朝迎露珠脚沾泥土,有针对性地沉下去挖深、采透、研究时,鲜活的细节、生动的经验、有血有肉的人都活灵活现呈现在了面前,所要寻找的答案也一一浮现。
6 地方报道不仅写地方
增强脚力、眼力、脑力,最后都要通过笔力来体现。
为了把长文章写活,记者由表及里、去粗取精,大量采用田间地头的语言、故事化的表达,对新闻事实的叙述、主题思想的深化也大多通过直接引语来完成。
在宏观叙事之下,于历史和现实的时代景深中触摸微观的温度,既呈现出真实可感的场景,让作品更生动亲切,又实现思辨性与可读性的统一。
这是一篇地方典型报道但不仅仅写地方的作品。
就像现在的一句流行语,要写秋天,不能只写秋天;写“厦门的种子”,也不能只写“厦门的种子”。
这篇报道的题目和主题定位为《中国种子里的厦门芯》,长焦镜头与广角镜头交融,把厦门的一粒小小种子,放在全省、全国、全球的大格局里去审视,从全局去理性思考采访中的所见所闻,以大观小、以小见大,从一滴水中见太阳。
作为典型报道,如果报道的地方经验并不具有指导意义,没有挖掘报道出可借鉴可推广的典型经验,某种程度来说这是“伪典型”。
典型报道的新闻价值、社会价值,不仅体现在记录时代、反映时代,更体现在为时代所需要,应该具有普遍性、现实性、指导性。
这篇报道分《困境》《破局》《奋进》《创新》四大部分,配发《记者手记》,立足厦门放眼全国,直面问题、剥丝抽茧,逻辑清晰、层层推进,既探寻中国种子背后的硬核厦门芯,讲述种质资源战略高地的创新博弈,又记录下几代育种工作者为实现“中国田里中国种”而攻坚克难的执着,更为中国种业振兴提供了“厦门方案”,讲好了中国种业故事。
正因为这篇典型报道是真正“有用”的典型、被时代所需的典型,报道刊发后引起强烈的社会反响。
厦门市委主要领导作出指示,召开专题调研和座谈会,针对报道聚焦的问题进行专门研讨,出台《推进种业振兴行动若干措施》等一系列政策,举办首届厦门种业博览会,全面助力种业振兴。
学习强国、国家农业农村部、新福建、网易新闻、腾讯新闻等众多媒体平台转发,诸多媒体跟进采访,扩大了报道影响力,也为许多城市的种业发展提供了“厦门经验”“他山之石”。
7智力合作结出硕果
这是一篇反复打磨凝聚集体智慧结晶的作品。
新闻生产向来不是记者的单打独斗,而是集体协作的劳动,一篇好的作品一定是整个媒体新闻生产能力的集中表现。
近年来,厦门日报社已经形成了报社党委领导下,“策、采、编、审、发、考”全媒体生产流程,业务研究氛围浓厚、学习培训持续不断,激发出一线记者编辑的创造热情。
每周“雷打不动”的采编联席会是一场头脑风暴,采、编、发多方坐下来,针对近期的选题进行深度探讨,明确重点选题、明晰采编思路。
《中国种子里的厦门芯》这篇作品,从选题议题、打磨成型到最后刊发,可谓智力合作结出的硕果。
在周采编联席会上,人大跑口记者报送“厦门种子”选题,并备注重点关注做深度报道。
选题迅速引起总编辑的注意,在联席会上专门叮嘱“要好好做,要做深做透”。
采写过程中,记者一遍遍打磨,多轮修改,最初几稿几乎是“推倒重建”,完稿后字斟句酌审校,务求做到“零差错”。
2022年5月恰逢《厦门日报》新一轮改版,新增《深读》等栏目,更加注重目标生产、重点生产、团队生产。报社采编团队将《中国种子里的厦门芯》作为改版首期《深读》栏目亮相的开篇之作,提前10余天做版。
为了让版面和内容相得益彰,呈现“1+1>2”的效果,采编双方针对种种细节不断沟通调整,在版式设计、编排上反复雕琢优化,既追求内容高素质,又追求版面高颜值。
如何在图片中呈现各种植物的种子,最初几版编排都没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编辑团队最终决定由资深美编手绘玉米、苦瓜、花椰菜、小番茄、大蒜等植物种子,不负众望呈现出最佳的视觉效果。
标题是作品的眼睛,一个好标题能够让眼睛传神、有力。
这篇作品以“中国种子里的厦门芯”为主标题,搭配引题“长江以南最大的蔬菜工厂化育苗基地,是厦门;不信中国甘被育种‘卡脖子’的,是厦门人”,既在有限字数里包含丰富信息,更传递出作品的新闻价值和时代意义。
来源:城市党报研究 原作者:詹文(厦门日报社) 编辑:徐思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