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楼主: adm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闻伦理案例集锦

[复制链接]
441#
 楼主| 发表于 2012-4-7 20:56:50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林薇Vivi路透餐旅和交通费都是公司给全报的。此处说法不妥 //@王春蕾:回复@流星图腾:英美主流媒体对收受采访对象礼物、宴请、支付旅行费用等都是严格禁止的。如果是采访是在饭桌上进行的,那么这顿饭一定不能让采访对象付费。/@小党:路透值得回应下,但我觉得路透记者的操守不至如此。

@曹山石指出《纽约时报》一点纰漏。TIMES月初批国媒有偿报道,矛头直指央视、21世纪经济报道等。如公关安排记者去轩尼诗酒庄参观,唯独路透社自己支付差旅费用。而事实是:罗德公关办事效率低,给路透报销机票不及时,得罪路透记者。其人一恼火,把情况给纽约时报的哥们说了。于是路透受恼,纽约时报开枪。

轉發(271) | 評論(65)今天14:14 來自新浪微博

轉發(3)| 收藏| 評論(2)14分鐘前 來自iPhone客户端

442#
 楼主| 发表于 2012-4-8 01:41:56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罗杰这是个困局,充满了灰色的阴霾

@谭伟山对新闻行业自净的个人看法:1在天朝,记者也无例外地带有原罪2我跑线的时候收过车马费,跑突发和调查时没有3主流媒体都是采编分离4以采访为名敲诈的直接开除。5软文要和新闻分开,时尚类文章不算新闻?6香港式的零容忍需要制度推行,港媒也吃住在乌坎村民家7车马费是否改变报道立场才是关键@张志安轉發(108) | 評論(31)今天00:17 來自iPad客户端

轉發| 收藏| 評論6分鐘前 來自iPhone客户端

443#
 楼主| 发表于 2012-4-8 01:44:10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王志安回复@王志安:需要指出的是,这位协助法医进行鉴定的医生,此前从未接受过媒体采访,但我认为,这是调查链上相当关键的人物。他不是卫人委鉴定组的成员,不涉及和媒体之间的冲突问题。

@张志安#缝肛门事件再思考#看过央视《新闻调查》节目《难以缝合的伤口》之后http://t.cn/zOwR3X8
,我比较偏向批评早前报纸报道的不专业。但今天听长期做医疗报道的@南方周末 记者柴会群@红嘴乌鸦 一番话,确有新的反思。从中可见其对央视报道的诸多批评,特转,供大家同思考。@王志安 老师或可回应?

轉發(37) | 評論(27)今天00:24 來自新浪微博

轉發| 收藏| 評論9分鐘前 來自新浪微博

444#
 楼主| 发表于 2012-4-11 09:23:20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麻宁1985最后一句是亮点。世间福报相抵,悲喜随行,选择时万万善自珍重。欲享得了多大的福,先掂量掂量担不担得起同样大的祸。 //@主持人小白:俱往矣,谁记得。爱惜生命,远离官宦。演艺圈人士谨记,播音系师妹牢记。 //@十年砍柴:曾记否,孙氏维世,上官云珠。

@谢家书屋【大连电视台美女主持张伟杰90年代初失踪之谜】张当时是大连电视台综艺节目《太阳雨》主持人,由于其与某领导来往密切,一度引发社会上传其为领导情妇,致使律师吃醋,并动用国安、公安对张施压,逼她离职。张被赶出电视台后,曾被秘密关押,多次自杀不遂。后失踪。http://t.cn/zOCTshY

轉發(4619) | 評論(774)今天00:56 來自新浪微博

轉發(1)| 收藏| 評論2分鐘前 來自iPhone客户端

445#
 楼主| 发表于 2012-4-11 09:27:26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舟亦洲警惕滥用媒体公权,为已输送关联利益。抄送@范以锦 @胡舒立 @程益中 @张志安 @朱学东 @师曾志 @南方在 @王小山 @五岳散人 @老沉 @绝对真理 @摘星手010 @庄子慎之 @建军伟业 @陇原渔夫

@舟亦洲#中国媒体清洁运动#:记者公权岂能如此滥用】@王甘霖 的岳母前几年违章修建上千平方米,前年因城市发展,政府赔偿其8套房、现金100多万。最近又在夜晚违章搭建,当地欲清除。王在微博上用未经证实的传言攻击当地官员豪车受贿,自称流氓,扬言要灭掉官员,遭网友耻笑,令同行羞愧,实乃莫大耻辱。轉發(19) | 評論(9)4月10日22:39 來自iPhone客户端

轉發(3)| 收藏| 評論(1)8分鐘前 來自iPhone客户端

446#
 楼主| 发表于 2012-4-12 19:05:37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王克勤//@心之神舞:人人都对不公平表现出不满,但是人人却都渴望得到特权。//@王克勤: 权力垄断与控制一切的社会里,追求特权,践踏公平几乎成为人们共同的习惯。

@梦想动力实验室 @浙江卫视中国蓝 请问这是你们的新闻采访车吗?为什么你们的车顶上有警灯?是合法安装还是特权安装?抄送 @王克勤 老师

轉發(67) | 評論(22)今天14:37 來自Android客户端

轉發| 收藏| 評論5分鐘前 來自iPhone客户端

447#
 楼主| 发表于 2012-4-13 00:10:58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Geeker_2012【新闻腐败背后是权力与资本双重逻辑】分享好文,深度揭秘了媒介腐败的运作流程和深层原因。来自@张志安 “这个领域许多的腐败案件都已被曝光,不难发现报社是默许甚至鼓励记者进行发行与广告的创收。当对方诉诸法律时,报社往往与记者个人切割,说这是个人行为,于是,记者成为牺牲品。”@达姆徐

轉發(182) | 評論(31)4月12日17:57 來自新浪博客

轉發| 收藏| 評論10分鐘前 來自iPhone客户端

448#
 楼主| 发表于 2012-4-16 22:40:31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2012愚人节摄影新闻一览
2012-04-03 13:00:00 来源: 新摄影(北京) 有0人参与

2012年愚人节已经过去。每年愚人节,我们都能看到很多奇特的摄影器材或产品,今年也不例外。这里是一些有趣的愚人节产品/新闻:
柯达猫咪打印机

图片来源:PP
4月1日的柯达首页上出现了一则猫咪打印机的广告。使用这台机器,你可以快速且轻松地打印出猫咪,当然是活的。
尼康老式散景表

图片来源:PP
摄影师Matt Laur称自己在一场二手货拍卖中买到了这台老式的尼康散景表,可以安装尼康F卡口镜头,测量各种镜头的散景虚化程度。
佳能5D Mark III玩愤怒的小鸟

图片来源:PP
一则利用佳能5D Mark III玩愤怒的小鸟太空版的广告。点击广告链接会直接带你到维基百科的“愚人节”词条。
Flickr回到80年代

图片来源:PP
Flickr在愚人节推出了这个回到80年代的功能,点击任意照片下的图标,就可以变成带有80年代风格的黑白照片。
Hipstamatic复古滤镜隐形眼镜

图片来源:PP
Hipstamatic发布新款的隐形眼镜产品,给你带来复古风格的视觉效果。
世界第一款悬浮脚架

图片来源:PP


Jessops发布了这则BALATTRO noPod的广告。这是世界第一款使用磁悬浮技术的相机脚架。
奥林巴斯发布带有胶片味道的SDHC卡

图片来源:PP
Techradar发布新闻称奥林巴斯针对OM-D系列相机发布了一款新的带有胶片风格的SDHC卡。该卡分彩色和黑白两种,使用黑白SD卡时,只能拍摄黑白照片。该系列SD卡装在传统暗盒中出售,暗盒内装有填塞物,会让SD卡带有特殊的胶片味道。
Photoshop CS6的内容感知年龄工具

图片来源:PP
Practical Photoshop发布了这张截屏,称Photoshop CS6增加了一项内置感知年龄工具,可以轻松地将照片中的人物变得更年轻或更老。
用于佳能单反相机的RH-1宽幅镜头
Robinson Hope Creative制作了一段RH-1宽幅镜头的视频介绍,并称其将在NAB 2012展会上正式发布。使用RH-1,可以拍摄达到一般超广角镜头2倍的宽幅画面(Anamorphic format),而且畸变极小。镜头采用高强度的复合材料制作,具有一定的抗外力能力。

松下F-001具有前景消除功能

图片来源:PP
松下英国发布了一款新的相机Lumix F-001,拥有前景消除技术,能够自动将画面中的前景元素消除,并将其变成灰色剪影。
佳能5D Mark III新版固件支持4000万像素分辨率
一位名叫“四月”(April)的发言人称,佳能发布5D III的Ver. 1.04版固件,能够让5D III拍摄出4000万像素照片。

宾得发布全画幅单反K-3


宾得发布新款全画幅单反相机K-3,搭载2400万像素传感器,连拍速度6fps。
从各网站读者反应来看,大部分读者都对这些愚人节消息表示欢迎并“认真”地参与讨论。只有部分宾得用户表示最后一条消息“令人难过”。

http://tech.163.com/digi/12/0403/13/7U5U27GK001624J2.html

449#
 楼主| 发表于 2012-4-19 20:23:45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有偿不新闻 业内人士呼吁媒体人自我救赎

2012年04月19日10:25  青年时报

  《纽约时报》日前对存在于中国新闻界的"有偿新闻"现象进行了报道,其内容对于中国读者来说了无新意,但也给中国新闻工作者、研究者一个重新探讨"有偿新闻"背后成因以及如何消除"有偿新闻"一个契机。本期几位业内专业人士的发言,或者会对我们认识"有偿新闻"现象给予某些启发。

  吴飞:呼唤媒体人的自我救赎

  没有拿过红包、没有作过一篇违心的报道、没有拉过广告提过成、没有因为人情而写稿或者退稿?我想是有的。新闻从业者不能拿制度作为挡箭牌,而忽视自身职业道德、职业伦理的修为。

  中国新闻界之"有偿新闻"是相当丰富的:一、软文:以新闻的形式做广告(多是机构性的腐败);二、红包:收钱为人做宣传或者不刊发不利于对方的报道;三、敲诈:发现对方之问题,以监督之名,收对方的封嘴费;四、利用内参、简报等直通高层的管道,先发批评文章,等领导批转之后,再收钱发表扬文字以消除影响。

  中国为何新闻腐败严重?主要原因如下:一、竞争不充分,渠道成为霸王;二、个人、企业和一般的社会组织没有自己发言的渠道,真相难求;三、社会整体性的腐败环境,权力寻租普遍,给从业者以示范效应;四、缺少有威信的第三方监督。

  最大的问题当然是制度设计问题,但有没有从业者个人的自律问题呢?一线的新闻记者编辑是否从来就没有利用自己手中的权力寻租过呢?没有拿过红包、没有作过一篇违心的报道、没有拉过广告提过成、没有因为人情而写稿或者退稿?我想是有的。新闻从业者不能拿制度作为挡箭牌,而忽视自身职业道德、职业伦理的修为。

  前所列的尚为小恶,而大恶则是:一、违背了人类创造媒体的基本诉求:提供真实、即时、精确的新闻信息和公正、理性的评论;二、依附权力;三、不能成为公共利益的守护者;四、不能成为公共平台,反而成为少数人的耳目喉舌。

  要铲除中国的"有偿新闻",非一朝一夕之功,除了呼唤制度改良,媒体与媒体人的自我救赎也是题中应有之义。

  (吴飞 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院长)

  王文:还有比"有偿新闻"更迫切的事

  舆论不必过于拔高"媒体清廉化"的社会预期。目前媒体领域要解决的还有许多同样迫切的问题,比如,规范虚假广告,查处虚假与夸大新闻,新闻记者权利的保障,记者的生存权,记者能力培养,等等。

  中国媒体界的有偿报道、红包甚至敲诈勒索的现象是有的,一些领域甚至还比较严重,但不应该否认全部中国媒体的贡献,更不至于上升到"腐败是中国记者的生活方式"的程度。一般看来,这些媒体负面现象,在国际新闻、国内高层政治的报道领域比较少,甚至没有;但经济、金融、娱乐尤其是一些产业类报道方面会相对糟糕一些。

  "车马费"、"软文"等现象与中国不少媒体广告采编不分有关。在一些地方,记者的经营压力很大。要杜绝这些现象,需要从媒体的内外制度层面加以完善,更重要的是,要重塑记者行业的尊严。这包括提高记者待遇、完善与记者权益保障相关的法律等,加强媒体竞争,促进媒体行业的良性市场化,加大媒体监督,同时也要加强媒体管理,要求采编与广告、经营分离,这样那些负面现象自然就会越来越少。

  "车马费"需要严查,需要内部管制,但不要幻想短期内能解决。舆论不必过于拔高"媒体清廉化"的社会预期。目前媒体领域要解决的还有许多同样迫切的问题,比如,规范虚假广告,查处虚假与夸大新闻,新闻记者权利的保障,记者的生存权,记者能力培养,等等。饭要一口口吃,中国媒体的全面提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纽约时报》的这篇报道对中国媒体的发展有警醒作用,在软文、车马费等问题上,欧美媒体的确比中国自律。但整个报道也试图"全面否定"中国媒体的国际公信力,这在整个中国软实力崛起的背景下,不排除有一定因素的媒体国际化竞争的战略目的。所以,不必把这篇报道捧得过高,欧美媒体同样存在着他们那个发展阶段的问题。

  这些年,中国媒体在进步,从报道能力、多元化到国际视野、话语体系等与过去相比都有质的飞跃。当然还有许多需要提升的空间。新闻腐败是恶劣的现象,客观地讲,这也是整个中国社会急切需要扭转的"腐化趋势"的一个折射。如果非得比腐败程度,与官场、企业、教育甚至学术界相比,媒体领域并不是中国社会腐败最糟糕的领域,甚至相对还是较为"清廉"的领域。当然,我们绝不能为"媒体腐败"辩护,媒体人应当成为社会进步的先驱者。

  (王文 资深媒体人)

  张志安:有偿新闻背后的权力与资本

  把问题归咎于体制是容易的,但是胡舒立的话还是振聋发聩的:正直是一种品质。不正直不需要借口,正直需要勇气和毅力。

  实际上,中国媒体的问题岂止是红包与有偿新闻。目前,媒体腐败主要通过权力与市场两种方式呈现。国字头旗号或具有行政背景的媒体在进行权力寻租的时候会拥有更大的便利。有两种方式。其一,一些行业性报纸的地方记者站利用其背后的权力资源对地方政府、地方企业进行负面报道。报道的目的不是为了公开或监督,而是通过向对方呈现负面报道来暗示对方给钱。给钱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征订几千份报纸,订报款大约几十万;或者直接给广告费,地方记者站的记者则有提成。相关人士指出,这种所谓行业性机关报的地方记者站较多地在某经济发达省区做敲诈式营销,以此为业的记者或通讯员有近200人。这个领域许多的腐败案件都已被曝光,不难发现个别报社是默许甚至鼓励记者进行发行与广告的创收。当对方诉诸法律时,报社往往与记者个人切割,说这是个人行为,于是,记者成为牺牲品。

  这些依托于某一个部委的报刊,它们存在的基本目的是行业性的宣传,基本没有市场,订阅率极低。对这些报纸而言,广告营销非常难,只能依托于权力的背景,靠对地方政府和地方企业的监督报道来进行牟利、赚钱。在过去的十年,有一些国字头旗号的地方记者站出现了一些变化,他们的报纸本身不再有影响力,但是他们可以有效地借助互联网,也就是跟门户网站建立合作关系。作的报道发在自己报纸的小网站上,然后快速地被门户网站转载,扩大影响、制造舆论。这在客观上就为发行量只有几万甚至只有几千的报纸,制造了威慑力,某沿海省份的县级政府宣传部门几乎无一例外地都碰到过这样的情况。

  另一种情况是,更加主流的媒体依靠其权力资源、行政背景,进行舆情监测服务或者以内参的形式给地方政府、地方企业施加压力,然后以网络广告、正面报道的方式来创收。从表面的合同看,没有问题,只有在了解整个运转过程之后才能发现,这样的业务是依托于负面报道来达成的。这样做无疑是突破了媒体的伦理底线,只是难以拿到证据。

  有偿新闻除了通过权力的管道,还有很多是资本的逻辑在作怪。这类腐败主要依托于媒体背后的市场资源,甚少有行政资源的色彩。市场化报刊或商业性网站,其背后的市场盈利的导向,使得它们在过度追求利润的过程中丧失底线。

  另外,一些小的都市报,它们会有一个广告客户保护的名单,但凡上了名单的企业,负面新闻就会被自动屏蔽。即使是一些特别主流的都市报,一些特别大的广告客户,比如垄断国企、地方强势房地产企业等,要见到它们的负面新闻也很难。还有就是《纽约时报》报道中提到的软文,这在比较有影响力的杂志也是普遍存在,对公众来说是混淆了新闻与广告的概念。这种由市场所带来的"有偿新闻",目前也蔓延到了门户网站和区域性的新闻网站,特别是后者通过外包的方式纵容这种违背新闻伦理进行寻租。由市场化带来的新闻腐败,形式也是多种多样,微博上不断见到各类企业家抱怨被媒体勒索的经历。

  新闻学者孙旭培所说,"腐败已成为一种生活方式",确切地讲"有偿新闻"已经成为很多媒体的生存方式。现实中,许多中国媒体也是分裂的,一方面为了生存游走在新闻腐败的灰色地带,另一方面又不失新闻理想为了公共利益追问真相。把问题归咎于体制是容易的,但是胡舒立的话还是振聋发聩的:正直是一种品质。不正直不需要借口,正直需要勇气和毅力。(张志安 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副教授)

  作者:翁一 原载《时代周报》有删节

http://news.sina.com.cn/m/2012-04-19/102524296982.shtml
450#
 楼主| 发表于 2012-4-20 17:11:49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曝明胶内幕后 赵普“失语”11天
央视主持人没出镜、微博久未更新 网友猜其因发微博被停职 赵普上午笑言“无可奉告”



    前不久,央视主持人赵普一条劝告“不要再吃老酸奶和果冻”的微博,引发了各界对明胶乃至毒胶囊的关注,如今事件仍在发酵,然而赵普却从此从电视和微博中“消失”,不少网友猜测赵普被“封杀”。

    对此赵普称“无可奉告”,央视表示“不清楚”。

    ●回放           

    央视主持人微博  曝光明胶引关注

    4月9日上午11时,央视《晚间新闻》主持人赵普发出微博,称“转发来自调查记者短信:不要吃老酸奶(固体形态)和果冻,尤其是孩子,内幕很可怕,不细说。”

    短短两行字立即被网友疯狂转发13万次。一些网友感谢赵普微博提醒。而《经济观察报》调查新闻部记者朱文强也在微博上印证了赵普的说法,“哪天你们扔了双破皮鞋,转眼就进你们肚子了”。

    随后不久,两人就删除了相关微博,但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明胶和食品安全成了各界关注的热点。至4月15日中午,央视《每周质量报告》中爆出“皮革废料所产明胶被制成药用胶囊”的内幕,引发全国关注。

    这时有网友不由得想起点燃“导火索”的赵普,可赵普却似乎“消失”了。

    ●发现

    荧屏上消失11天  网友疑其被“停职”

    细心的网友发现,赵普4月8日还在其主播的《晚间新闻》中露脸,9日爆料后即消失。而赵普爆料的新浪微博自11日起停止更新,腾讯微博也只更新至4月10日。

    记者在央视官网上看到,该节目每天播出。赵普2月份和3月份出镜频繁,每次间隔1至5天不等。

    而4月1日至8日赵普出镜5次,4月8日后就再没出镜过。自16日至19日,海霞、郎永淳、欧阳夏丹和李梓萌四名非该栏目的主持人出镜。

    关于赵普的消息,只有赵忠祥在15日的微博中称,“今下午赵普邦(帮)我送来图章,我问他老酸奶怎么回事,他说今天电视报(道)了。我问‘真有问题吗’?他说是”。

    因此不少网友推测,“赵普被央视停职了”,也有网友称“赵普可能是在轮休”。数百名网友在赵普的微博中留言支持“有良知”的主持人,同时呼吁“如属实,希望央视恢复赵普的工作”。

    ●核实         

    赵普称“无可奉告”   节目组表示不知情  

    今天上午,记者拨通了赵普的手机,转达了网友们的问候。电话那端,赵普呵呵地笑了笑,但记者提及网友对其“因发微博遭央视停职”的猜疑时,赵普并没有进行正面澄清,而是像当初的“不细说”一样,告诉记者“我只能说四个字:无可奉告”。

    记者随后拨打了中央电视台总编室秘书处和公关科的电话,对方均称对于赵普的“消失”“不知道怎么回事”。

    央视《晚间新闻》节目组工作人员也表示“不知道赵普是否在轮休”、“不清楚赵普是否被停职”。

    文/记者 王祎


http://www.fawan.com.cn/html/2012-04/20/content_363735.htm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