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楼主: adm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编辑学案例

[复制链接]
431#
发表于 2013-5-14 20:34:16 | 只看该作者
【案例】稿件修改
黄冠·新华电讯(383247312) 13:58:59
小妹的梦想
□杜余鑫
    十岁的小妹寄宿在三姨家,这是在她无奈的选择。
    十年前,母亲从一亲戚的朋友那里得知消息,有一个刚出生的女孩准备被遗弃。母亲心存善念,想收养她。当时母亲抱着这个可爱的小孩儿,听着她的啼哭声,想,这到底是在挽救一条生命,还是在给自己添麻烦。
    当时的我,还在上初中。在一边上学的同时,还要兼顾照顾小妹的任务。父亲继续在沿海打工,供养全家。母亲则在家干着农活,整日面朝黄土背朝天,却根本谈不上什么收入。
    后来我考上了县里的高中,留宿学校。母亲则把小妹带到沿海,和父亲一起为家打拼。小妹被送往当地幼儿园,农村老家则留下爷爷形单影只。小妹所读的幼儿园费用很高,母亲每月的工资支付小妹上学后,所剩无几。父亲也不得不扛下巨大压力,经常加班到深夜。
    在幼儿园里,小妹唱歌跳舞甚是活跃,但是读了两三个幼儿园后,认知的数字还不能突破两位数,汉语字母只会几个,这不得不让母亲焦急,钱也缴了,没有效果。想把她送回乡下,母亲又担心家里的老人照顾不好她,加之是抱养的小孩,应该给她更多家庭的温暖,这样的两地分离,会不会对她的成长产生影响,她长大过后,会不会记恨母亲没有给她更多的母爱。这让母亲十分揪心,睡觉都不得安稳。
    考虑到我即将上大学,所需费用也更多。母亲饱受着良心的不安,把5岁的小妹送回了老家,让小妹在乡下上学。母亲说这样也不至于让家里的老人很孤单,这也是母亲安慰自己的唯一方式。5岁的小妹自然不明白为什么父母会让她回老家,即使母亲向她解释了很多,她也只能用哭来表达自己无助的抗议。
    母亲是让老乡带小妹回家的,因为忍受不了小妹那种哭泣的眼神。
    在跟着爷爷生活的日子里,小妹变得调皮好玩,很不听话,成绩在班上倒数,考试成绩也让人大跌眼镜,母亲很担心,但也只能通过隔几天打电话的方式教育小妹,作用也不明显。
    就在小妹刚满10岁的时候,爷爷因为意外去世,全家人处在伤痛的同时,也愁于小妹的上学问题,小妹也多次问母亲:“爷爷走了,谁来照顾我呢?我该在哪里上学?”母亲也没有办法,一方面是家庭压力,两个孩子上学的费用;一方面是对小妹的照顾,怎样才能让她健康成长。母亲也只能用“你自己照顾自己”来搪塞自己的无奈。
    读四年级的小妹因为家里的事情后,辗转转学到三姨家附近的镇上上学,留了一级,成绩也渐渐地好了起来。母亲也不想呆在家里专职照顾小妹,询问了父亲工作当地的学校,转学手续、所需费用以及教学上的差异让母亲望而却步。
    母亲告诉小妹,父母要在外面去挣钱,让她就跟着三姨,好好读书,等经济宽裕了或是我毕业了,就接她出去。小妹听这话后,留下一行让人心酸的眼泪。
    那天,我翻到小妹写下的卡片:我有一个梦想,就是能和家人一起生活。
黄冠·新华电讯(383247312) 14:00:17
这篇稿子如果要采用在《新华每日电讯》上,我一句句改给大家看。
黄冠·新华电讯(383247312) 14:01:13
﹡莪有ni  13:49:57
黄冠老师 您好!我是西科大新闻系的学生杜余鑫,那天看了在群里讨论梦想,我也写了拙文一篇,请黄老师帮忙指点指点。
小妹的梦想
黄冠·新华电讯(383247312) 14:01:32
不求常败  13:56:23
这是真实的故事吗?
我不要编造的。
﹡莪有ni  13:56:34
是的
没有编造呢
不求常败  13:56:47
孩子名字叫什么,是你家收养的吗?
办的户口在何处?
﹡莪有ni  13:57:07
我妹妹 户口在我家 农村
﹡莪有ni  13:58:52
我主要想表达的意思是 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
不求常败  13:59:36
不要主题先行。
我关注的是真实性。
﹡莪有ni  14:00:27
哦哦  这个是我遇到的事  真实性毋庸置疑
不求常败  14:00:42
怎么解释“遇到”?
﹡莪有ni  14:01:14
就是相当于自己的经历吧
黄冠·新华电讯(383247312) 14:02:01
不求常败  14:01:54
小说看多了吧?怎么能用“相当于”?
杨兴东<yang283400095@vip.qq.com> 14:02:07


杨兴东<yang283400095@vip.qq.com> 2013-5-14 14:02:12
我正好想说
咋能相当于
黄冠·新华电讯(383247312) 2013-5-14 14:02:36
﹡莪有ni  14:02:27
是不是煽情了
张志昊·汉03(232769428) 2013-5-14 14:02:55
投周末副刊不错。
黄冠·新华电讯(383247312) 2013-5-14 14:02:59
不求常败  14:02:52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

杨兴东<yang283400095@vip.qq.com> 2013-5-14 14:03:17
书记长子祭拜老师
黄冠·新华电讯(383247312) 2013-5-14 14:03:41
不求常败  14:02:52
你自己能否再改一遍?
黄冠·新华电讯(383247312) 2013-5-14 14:04:49
不求常败  14:04:42
我需要的“草根说梦”,是有名有姓,能经得起历史检验的故事。
黄冠·新华电讯(383247312) 2013-5-14 14:06:46
不求常败  14:04:42
我需要的“草根说梦”,是有名有姓,能经得起历史检验的故事。
﹡莪有ni  14:05:35
原来首先这个新闻的真实性我都没有表现出来 忏愧
不求常败  14:06:30
真实与否,有时真能读出来。欺骗读者的任何花招,都使不得。
李松林·08级(416414582) 2013-5-14 14:09:07
草野宇下,如果非要选择,首要更看重的是事实的叙述,而不是叙述的技巧,当然两者都有更好。
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X@8}U9MLE}EBUE273)]9PGF.gif
杨兴东<yang283400095@vip.qq.com> 2013-5-14 14:10:50
[img]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6ZD$%HBUZ[H~@Y(R{46]9`1.gif[/img]
李专家
李松林·08级(416414582) 2013-5-14 14:11:25
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K08@7VM_1{NL9ER12UNXU94.gif
张剑·汉语08(397054761) 2013-5-14 14:11:35
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PV(SCAJM1FB~YMS%2L}R5JU.gif
李松林·08级(416414582) 2013-5-14 14:12:14
楼上才是专家
黄冠·新华电讯(383247312) 2013-5-14 14:12:42
﹡莪有ni  14:08:30
黄老师  我是看了朱丽娟老师写的那篇别误了青春 才有了这篇文章的想法的
不求常败  14:10:35
她那篇,改得我也很痛苦。她的叙述没有主次,彰显精神之处,又缺眯火候。
﹡莪有ni  14:12:08
那我的这篇文章需要我怎么修改 除了你刚才提到的 有名有 能经得起历史检验

黄冠·新华电讯(383247312) 2013-5-14 14:13:45
不求常败  14:13:37
不是你妹妹的真实故事,全部去掉。从已有真实中,提炼精神。
李松林·08级(416414582) 2013-5-14 14:17:02
西南科技大学 打造中国的“科技特区” 中国教育报道0513 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W@GJ$ACOF(TYDYECOKVDYB.png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WEasgChwYT4/

黄冠·新华电讯(383247312) 2013-5-14 15:24:31
放 羊 记
文/苏锡
   你应该还记得那个由央视《焦点访谈》节目播报出的广为人知的放羊娃的故事。放羊娃说自己的理想就是放羊——盖房——娶媳妇——生娃——让娃放羊,如此周而复始。或许你曾在不经意间笑话过放羊娃的这卑微的理想并在这不明不暗的对比中满足了自己浮躁的虚荣心,当然你也许据此大声疾呼声讨过中国的教育体制,或者你还做了点别的反应。可是你我终究还是在别人的人生中做了看客,且仿佛还带有点意犹未尽的感慨。
   一晃十几年,在很多场合听到这个故事但我却曾将这个满含幸酸的故事视为一个和我人生毫不相干的笑话。这些年所听到的和看到的关于这个故事的评价最多的是,这个故事就是观念决定命运的最佳例证。因为放羊娃的父母对他只有这点期望,他成长的环境就是那样闭塞保守,是以他天然的就应该子承父业去放羊,最后就此得出的论断就是血统论和出身论对人后天发展的影响如何如何了。据此衍生出很多类似的观点,以至于很多报刊杂志和教辅书都以此谆谆告诫世人不可以有放羊娃这样低级的理想,做人要出人头地成为人上人才算成功。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中国有了一则不成文的明规则,每个人生来都会被要求要出人头地要成为人上人,以此收获名利光宗耀祖。在这份规则的驱使下,在父辈满怀期望的挞伐下,我们中绝大多数人都走上了一条必须成为人上人的不归路。
   而如今我每一次想起或者听到放羊娃的故事时都会在心底涌起几份复杂的思绪。即为了那个被曝光的放羊娃的理想也为了自己身边行色匆匆的各色人等当然也包括我自己。
   我曾经也是一个有独立梦想的人。但那些梦想最后按照父辈的意愿被设计成了,读书——出人头地——娶媳妇——生孩子——供孩子读书出人头地。现在的我从不觉得自己的这个梦想比放羊娃的梦想要高级多少,甚至我觉得我和他的梦想基本上就是一模一样的。在很多个午夜梦回的时候听着异国他乡的虫鸣猫咽,我会扪心自问努力成为人上人的生活真的是你期盼的那般模样。当晨曦微露的时候我依然会早起背书,当同学吆三喝四出去吃喝玩乐的时候我依然会伏案看书写论文。你可能会笑话我,明知道自己在这种生活中摇摆不定,还偏偏要用力拥抱。那是因为活在当下的我只能够尽量把握住能够属于自己未来的规划。
   你可能已经忘了你大学开学时候的场景。但那些衣着朴素穿着胶鞋两鬓斑白的学生家长,一定让你有过在面对熟人或者朋友的时候仅限眼神交流时才会流露出的鄙夷神色。在求学的时候,你肯定也笑话过你那些来自偏远地区的同学的英语口音和不标准的普通话发音。此刻无论你怎么辩解那些事情只是少不经事的无心之失,一切都无济于事,已经时过境迁于事无补了。
   中华文化有文过饰非的积习,亦有制造不平等的习俗。我们习惯了将给生活划分出层次,以此来满足自己高人一等的虚荣心。追求平等自由的口号我们已经呼喊了一百多年了但是我们的文化习俗仍旧无所不在的要求我们必须成为人上人。似乎只有踩在别人的头上才能证明自己是成功人士。
   我想,要消除这种追求高人一等的习俗和文化心态恐怕很难,超越众所周知。像我,最终还是舍弃个人的梦想,走上了父辈给参与设计的人生道路。但我并不想成为一个追名逐利的人因为那不是我要的生活。是时候结束这种陈规陋习了,只要你我少年人努力一点,不去做那些成为人上人的梦和事,不刻意的追名逐利,多关心社会公平,长此以往就可以渐行渐近的消灭掉这种渴望平等但又无时不刻想制造出不平等的文化习俗,如此何乐而不为。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社会累积出了巨额的财富,但中国社会整体却出现有钱却少有幸福感和安全感的病态社会现状。整体的社会人际关系僵化,每个人都渴望在这个社会中获得自己需要的利益却无人关心周遭人情冷暖。开放却又缺乏正确的精神文化生活引导的中国人开始集中爆发各种精神危机、人生目标危机、信任危机以及感情危机。
   出现这些恶性状况的原因就是我们的教育和文化思潮从来都是要求我们要成为人上人,但是我们却基本上从未被教育过该如何做一个平凡人,并以平凡人的心态看待人生中的荣辱得失。我们习惯了在名利道路上奔命,既然要追求成为人上人的虚荣必然会绞尽脑汁去勾心斗角。人一旦名缰利锁最后就会犬眼看人所见必非。如果我们真的能做到努力追求人人平等,那么我们在追求和获得名利的同时定会常怀友爱,关心社会弱势群体,关注社会公平正义。如果我们只想成为人上人,不愿意追求人人平等那么秦人之哀必将复现于后人。
   当你了解到放羊娃的理想的时候,最初的那一份轻蔑嘲笑可能已经被忘到九霄云外了。你那轻蔑一笑的底气不过是源于你比他过的好或者你的理想比他远大。这点卑微的自大心理力量给了你比他高人一等的自信,心怀如此砥砺的你将在以后的人生中随波逐流争名夺利要么名缰利锁要么身败名裂。
   生活不是简单几句话就可以做定论的。可能你已经习惯将生活误解成生存,将奔波看作是奔命。我的生活略带几份幸运和奔命,有时候是疲于奔命生存状态有时候是怡然自得的生活状态。我并不会因此而欢娱或者悲戚因为无数次实践证明只有我们心怀希望才可能获得正能量。
   请记得,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
大家怎么看这篇《放羊记》?
杨兴东<yang283400095@vip.qq.com> 2013-5-14 15:26:58
很好
苏锡·乔大(545392213) 2013-5-14 15:27:13
有时候是疲于奔命  的  生存状态有时候是怡然自得的生活状态。
问题多多 请大家指正
黄冠·新华电讯(383247312) 2013-5-14 15:29:28
“你”的用法是否欠妥?
苏锡·乔大(545392213) 2013-5-14 15:30:04
不知道 只是好像读来顺口些
杨兴东<yang283400095@vip.qq.com> 2013-5-14 15:30:15
在海外
似乎用你,有点对我们喊话的味道
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LY6DR3ISJE0)6K)L)]~VIZK.gif我觉得很妙
苏锡·乔大(545392213) 2013-5-14 15:30:42
没得那个意思
周慧晓婉·09级(237265979) 2013-5-14 15:30:50
我觉得写得好好啊
苏锡·乔大(545392213) 2013-5-14 15:30:54
这个不是兜售观点
周慧晓婉·09级(237265979) 2013-5-14 15:30:56
我都不敢交了-  -
陈杰·12级(1083168718) 2013-5-14 15:31:19
好  思想很好   第二人称亲切自然  别具一格
黄冠·新华电讯(383247312) 2013-5-14 15:31:19
内容先不说,写信时可以“你”。但是要发表,“你”就会变成读者。林达给大陆兄弟写,开头称“陆兄”。看了也让人不爽。
苏锡·乔大(545392213) 2013-5-14 15:31:21
晓婉哇 你还没有交哦
杨兴东<yang283400095@vip.qq.com> 2013-5-14 15:31:28
不,婉妹
你的肯定好
苏锡·乔大(545392213) 2013-5-14 15:32:13
哦 感谢黄老师和杨的建议
黄冠·新华电讯(383247312) 2013-5-14 15:32:48
传经授道的分量,还有所欠缺。这种表达,实际上是直接表达。能否找到间接表达的方式?
周慧晓婉·09级(237265979) 2013-5-14 15:33:37
不敢交真的 我再好好改几遍多
苏锡·乔大(545392213) 2013-5-14 15:33:46
这个... 我压力好大
周慧晓婉·09级(237265979) 2013-5-14 15:33:48
到时候让老师哥哥们笑话了
苏哥我觉得这篇写的很棒 透着理性的味道
苏锡·乔大(545392213) 2013-5-14 15:34:40
纳尼 写的不好 第一次写 不知道怎么写 真的
晓婉你就别赞了
我汗颜Ing
周慧晓婉·09级(237265979) 2013-5-14 15:35:04
说真的
我看了挺有感触的
黄冠·新华电讯(383247312) 2013-5-14 15:35:11
苏锡有成功之处,也有欠缺之处。大家讨论一下,就事论事,立个样板,切磋一下。我想,这样大家就能找到玩文字的乐趣。把它当游戏,心态放松点。
周慧晓婉·09级(237265979) 2013-5-14 15:35:25
对~~黄老师说的极是
杨兴东<yang283400095@vip.qq.com> 2013-5-14 15:35:28
是的,放轻松点
苏锡·乔大(545392213) 2013-5-14 15:35:41
嗯 感谢黄老师给的意见和建议
周慧晓婉·09级(237265979) 2013-5-14 15:35:51
不要每次看到就像改作业一样嘿嘿 说感触就很有帮助了
杨兴东<yang283400095@vip.qq.com> 2013-5-14 15:35:53
苏溪的语言
周慧晓婉·09级(237265979) 2013-5-14 15:35:59
苏体
杨兴东<yang283400095@vip.qq.com> 2013-5-14 15:36:04
还可以更加凝练些
苏锡·乔大(545392213) 2013-5-14 15:36:14

黄冠·新华电讯(383247312) 2013-5-14 15:36:15
苏锡也是大老爷们,不要板着面孔说话。
苏锡·乔大(545392213) 2013-5-14 15:38:12
晓婉给点其他的意见吧
黄冠·新华电讯(383247312) 2013-5-14 15:40:49
放羊记
  出国留学,在今天并不稀奇,但在我老家,还称之为“留洋”。~年前,堂兄堂弟一恭维我,我赶紧说:“不是留洋,是放羊。”

周慧晓婉·09级(237265979) 2013-5-14 15:40:53
我也觉得人称上可以做点斟酌哈
黄冠·新华电讯(383247312) 2013-5-14 15:40:57
这样开头,是否更好?
周慧晓婉·09级(237265979) 2013-5-14 15:41:03
嗯嗯!!!好极了
杨兴东<yang283400095@vip.qq.com> 2013-5-14 15:41:25

周慧晓婉·09级(237265979) 2013-5-14 15:41:27
最后一段很多道理都很致用也容易引起共鸣
苏锡·乔大(545392213) 2013-5-14 15:41:29
嗯 这样就更好了
杨兴东<yang283400095@vip.qq.com> 2013-5-14 15:41:33
这样更凝练
更活泼
周慧晓婉·09级(237265979) 2013-5-14 15:41:42
但是我觉得人称上不要太自我 更能够体现点什么
这个开头太好了 很贴切啊 还衬题目
黄冠·新华电讯(383247312) 2013-5-14 15:44:41
这样开头,正是我最近编辑《好望角》的思路:散淡笔法。但是,光有散淡显然不行。解析他山之石,关键在于以小见大。
苏锡·乔大(545392213) 2013-5-14 15:47:17
我们就是不懂的这些方法
总是闹笑话
黄冠·新华电讯(383247312) 2013-5-14 15:48:16
苏锡的笔法中,类比过多了,使思路停在了浅层。向下想想,想想生存态状态,需求满足,国外人与国内人的不同。你穿越其中,是中外的穿越,也是传统与现代的穿越,你的所思所想如何?
黄冠·新华电讯(383247312) 2013-5-14 15:49:15
生存状态
苏锡·乔大(545392213) 2013-5-14 15:49:57
其实大家都一样 只是中国人常常被从小就教育要出人头地 我接触到的西方人呢有些是长大了自觉要求成为人上人
至于生存状态 这个就不知道怎么说了
黄冠·新华电讯(383247312) 2013-5-14 15:51:13
说句粗话,“是人都一球样”。关键在于不看到不同,碰撞出火花。
关键在于看到不同
苏锡·乔大(545392213) 2013-5-14 15:52:01
不过西方人更注重人的个人发展 中国人更注重人的发展的统一性
苏锡·乔大(545392213) 2013-5-14 15:54:30
其实就像那个放羊娃的理想是放羊娶媳妇生娃娃放羊 我们的理想也就是读书赚钱娶媳妇供孩子读书 很多时候有着惊人的相似性 只是环境不一样 西方人就会关注自己做的事情是否会给周围人带来什么影响 而中国人惯常的思维是自己成功了能够周围人带来什么影响
黄冠·新华电讯(383247312) 2013-5-14 15:56:53
苏锡爱用长句的毛病,要改改。同样的意思,短句也能说清,干嘛瘪着劲不说人话?
苏锡·乔大(545392213) 2013-5-14 15:57:08

杨兴东<yang283400095@vip.qq.com> 2013-5-14 15:57:48
短句清爽
苏溪的问题在语言上
锤炼即可
苏锡·乔大(545392213) 2013-5-14 15:58:51
嗯 我就是喜欢写长句 还经常不喜好标点符号和断句
黄冠·新华电讯(383247312) 2013-5-14 16:03:33
意识流写作,写小说,怎么弄都无所谓。
苏锡·乔大(545392213) 2013-5-14 16:05:07

黄冠·新华电讯(383247312) 2013-5-14 16:05:15
但是,学会了好的语言风格,能省得绕舌。尤其是写新闻,跟普通人交流,有个性的话,才能让人印象深刻,才能做言简意赅。
苏锡·乔大(545392213) 2013-5-14 16:05:35
哦 原来如此
曾颖(437194950) 2013-5-14 16:05:46
如果是评论的话,句子过长和段落过长,都是要命的
曾颖(437194950) 2013-5-14 16:06:05
会阻碍读者对作者思想的理解
偶尔一个长句,会有妙笔出现
但为长句而长句,就恼火了
[img]file:///C:\Program Files\Tencent\QQ\Users\352428099\Image\Image1\K~[Q$6`HZE`A7N(5MUDS879.jpg[/img]像这样的长句,根本没有必要
黄冠·新华电讯(383247312) 2013-5-14 16:07:12
“会阻碍读者对作者思想的理解”,这句也可改:你想说啥,人家不清楚,不等于白说?
苏锡·乔大(545392213) 2013-5-14 16:09:04
我有点懂了
杨兴东<yang283400095@vip.qq.com> 2013-5-14 16:12:52
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X@8}U9MLE}EBUE273)]9PGF.gif苏同学可再改改
黄冠·新华电讯(383247312) 2013-5-14 16:14:28
一见苏锡灰头土脸,难禁兴东得意扬扬。
杨兴东<yang283400095@vip.qq.com> 2013-5-14 16:15:07
绝无此意
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8{U`QQB5X27@C_FO](KQ(4G.gif
苏锡·乔大(545392213) 2013-5-14 16:15:23
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UG9`@AH2%L{}S0N6}3E~FO2.gif
我高兴还来不及呢因为今天得到这么多的建议 哈哈
黄冠·新华电讯(383247312) 2013-5-14 16:52:30
file:///C:\Program Files\Tencent\QQ\Users\352428099\Image\Image1\}Y6STV~Y7@Z$@D(HE)`D333.jpg
file:///C:\Program Files\Tencent\QQ\Users\352428099\Image\Image1\CM}%YB0{6W%K_VU15U~)ME0.jpg
能源局新闻办的“学费”不要白交
( 2013-05-14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头版新闻

电讯评论


黄冠


  网络反腐扳倒部级高官。国家能源局原局长刘铁男被双规之后,舆论除了不约而同地回放去年12月6日媒体人罗昌平的实名举报,还不约而同地回放同日国家能源局新闻办公室有关负责人的回应:举报纯属污蔑造谣,“我们正在联系有关网络管理部门和公安部门,正在报案、报警。将采取正式的法律手段处理此事。”


  平心而论,从应对舆论的角度讲,国家能源局新闻办公室第一时间回应网络信息值得赞许,但是其说辞却涉嫌滥用公权力。罗昌平实名举报的内容,接受、处理的应该是纪检监察部门,而不是被举报人领导的单位。即便纪检监察部门授权被举报人所在的单位回应和澄清,也应该拿出调查的证据,以事实说话。然而,国家能源局新闻办公室既未得到纪检监察部门授权,也未拿出调查根据,就挥起“污蔑造谣”的帽子,甚至以威吓色彩颇浓的“报案、报警”应对,实际上给公权力机关的形象造成损害。如今,刘铁男被双规,更显当时国家能源局新闻办的荒腔走板。


  当时即有舆论指出,即便罗昌平举报失实,甚至是污蔑、造谣、诽谤,也属于自诉案件,应该由被污蔑、造谣、诽谤者向罗昌平追责,而不是动用公权力介入。国家能源局新闻办草率回复,涉嫌公权私用。


  设身处地着想,国家能源局新闻办或许自有无奈之处。而且,不善于与负面新闻事件切割的事例更不少见。不善于切割,往往把一个单位甚至一个地方与负面新闻的当事者“捆绑”,最终恶性循环地为避免损害整体而为当事人辩解或“背书”,从而导致公信力受损,教训不可谓不多。


  无论何时,官员个人的问题不管有多严重,都不代表组织或机构;任何单位和机构,也绝不允许官员个人假公济私、违法乱纪、胡作非为。希望国家能源局新闻办的学费没有白交,更启示任何单位与地方:要善于与负面新闻当事人切割,谁犯的事,谁担责,没必要以公权力为个人“背书”。如此,才能避免连累公信力受损。


黄冠·新华电讯(383247312) 2013-5-14 16:53:45
关于刘铁男,两日写两篇评论,发《新华每日电讯》头版“电讯评论”。

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SH8F5BOR8W96(N@`FVY4.gif
黄冠·新华电讯(383247312) 2013-5-14 17:43:45
小妹的梦想
    杜余鑫
    母亲把小妹寄宿在三姨家,这是个无奈的选择。
    十年前,母亲从一亲戚的朋友那里得知消息,一个刚出生的女孩高尔夫被遗弃。母亲心存善念,想收养她。
    当时的我,还在上初中,一边上学,还帮忙照顾小妹。父亲继续去沿海打工,供养全家。母亲在家干着农活,面朝黄土背朝天,收入微薄。
    后来我考上了县里的高中,在学校住宿。母亲则把2岁的小妹带到广东,和父亲一起打工。小妹被送往当地幼儿园,农村老家只有爷爷,形单影只。小妹所读的幼儿园费用很高,母亲的收入支付小妹上学后所剩无几。
    换过两三个幼儿园,小妹除了会唱歌跳舞外,认识的数字还不能突破两位数,汉语字母也只会几个。这让母亲很焦急,想把她送回老家,又担心老人照顾不了。
    考虑到我即将上大学,花费更多,母亲把5岁的小妹送回了老家。母亲是让老乡带小妹回老家的,她说,怕送回来后,不忍心把孩子丢在老家。
    在跟着爷爷生活的日子里,小妹变得调皮贪玩,很不听话,成绩在班上倒数。母亲很担心,也只能通过隔几天打电话的方式教育小妹,作用也不明显。
    今年正月,小妹刚满10岁,爷爷却因意外去世了。料理完丧事,母亲问小妹:“爷爷走了,谁来照顾你呢?你该在哪里上学?”小妹扑到母亲怀里,说:“我想跟你们一起。”
    读四年级的小妹,转学到三姨家附近的镇上上学,留了一级,成绩也比以往好了许多。一天,她打电话告诉我,英语试卷得了98分。母亲想把小妹接到身边上学,可是一问转学手续、所需费用,犹豫了。
    在三姨家,小妹变得听话了。五一期间,我回老家和母亲、小妹团聚,小妹跟我说:“三姨家再好,哪有跟着自己的父母在一起好?”
    小妹还小,梦想并不远大。但我知道,她真的想和父母在一起。
    在为母亲买火车票时,我在想:“小妹呀,你要快快长大吧。长大了,就能和父母在一起。”(完)
杨兴东<yang283400095@vip.qq.com> 2013-5-14 17:44:40
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SH8F5BOR8W96(N@`FVY4.gif
部分言语还可洗练些

黄冠·新华电讯(383247312) 2013-5-14 17:46:52
改前稿件:
小妹的梦想

母亲决定把十岁的小妹寄宿在三姨家,这是她无奈的选择。
十年前,母亲从一亲戚的朋友那里得知消息,一个刚出生的女孩准备被遗弃。母亲心存善念,想收养她。当时母亲抱着这个可爱的小孩儿,听着她的啼哭声,想,这到底是在挽救一条生命,还是在给自己添麻烦。
当时的我,还在上初中。在一边上学的同时,还要兼顾照顾小妹的任务。父亲继续在沿海打工,供养全家。母亲则在家干着农活,面朝黄土背朝天,却根本谈不上什么收入。
后来我考上了县里的高中,留宿学校。母亲则把2岁的小妹带到广东,和父亲一起为家打拼。小妹被送往当地幼儿园,农村老家则留下爷爷形单影只。小妹所读的幼儿园费用很高,母亲每月的工资支付小妹上学后,所剩无几。父亲也不得不扛下巨大压力,经常加班。
上了两三个幼儿园,小妹除了会基本的唱歌跳舞外,认识的数字还不能突破两位数,汉语字母也只会几个,这不得不让母亲焦急,钱也缴了,没有效果。想把她送回乡下,母亲又担心家里的老人照顾不好她,加之是抱养的小孩,至少她自己暂时是不知道的,应该给她更多家庭的温暖,这样的两地分离,会不会对她的成长产生影响,她长大过后,会不会记恨母亲没有给她更多的母爱。这让母亲十分揪心,睡觉都不得安稳。
考虑到我即将上大学,所需费用也更多。母亲饱受着良心的不安,把5岁的小妹送回了老家,让小妹在乡下上学。母亲说这样也不至于让家里的老人很孤单,这也是母亲安慰自己的唯一方式。5岁的小妹自然不明白为什么父母会让她回老家,即使母亲向她解释了很多,她也只能用哭来表达自己无助的抗议。
母亲是让老乡带小妹回家的,因为忍受不了小妹那种哭泣的眼神。
在跟着爷爷生活的日子里,小妹变得调皮好玩,很不听话,成绩在班上倒数,考试成绩也让人大跌眼镜,母亲很担心,但也只能通过隔几天打电话的方式教育小妹,作用也不明显。
就在今年正月,小妹刚满10岁的时候,爷爷因为意外去世,全家人处在伤痛的同时,也愁于小妹的上学问题,母亲无意中问到小妹:“爷爷走了,谁来照顾你呢?你该在哪里上学?”小妹扑到母亲怀里,说:“我想跟你们一起。”母亲也没有办法,一方面是家庭压力,两个孩子上学的费用;一方面是对小妹的照顾,怎样才能让她健康成长。
读四年级的小妹因为家里的事情后,辗转转学到三姨家附近的镇上上学,留了一级,成绩也比以往好了许多,那天还打电话告诉我,英语试卷得了98分,我鼓励她有进步,继续努力。母亲也不想呆在家里专职照顾小妹,镇上的工作很幸苦,收入也不乐观。询问了父亲工作当地的学校,转学手续、所需费用以及老家与沿海教学上的差异让母亲望而却步。
母亲告诉小妹,父母要在外面去挣钱,让她就跟着三姨,好好读书,等经济宽裕了或是我毕业了,就接她出去。小妹听这话后,留下一行让人心酸的眼泪。
五一的时候,我回家看望母亲和小妹,问母亲如何打算,她说她还是想让小妹在三姨家,转学转来转去对小妹也不好。后来,我有意问了一下小妹,她告诉我说:“跟着三姨哪有跟着自己的父母一起好,我的梦想就是能和父母一起。”
如今,母亲打电话说等她把家里的事安排好,就让我给她买外出的火车票,我不禁问自己,那小妹的梦想呢?


432#
发表于 2013-5-14 20:37:26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全球报业头版观察
真的鼓励。纸媒内容创作并不容易,尤其是《纽约客》这样的优秀杂志。来自德国的插画师Christoph Niemann对杂志经典封面设计感到乏味,于是他创造了一期完全与内容无关的封面,并用一个比封面更复杂的创意卡通来自圆其说。面对这样的创意封面,我唯一要说的是,纽约客是真的在鼓励创新,而非说说而已。


| 轉發| 收藏| 評論
3分鐘前 來自360安全浏览器 |  檢舉


433#
发表于 2013-5-15 18:56:01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酱缸外的秦枫
Amulet Mok 这人的职务是什么,定稿是谁的责任?文章的确歧视女性并有从男性官员处于受害者地位的恻隐之感。

@胡锡进
环球时报英文版一篇涉及性的文章引起争议,看后我和英文版的多数人也觉得文章最后几句话不妥。我们认为这样的行文今后应当避免。我们同作者和责编做了有效交流。但@袁莉wsj 女士似乎太刻薄了些!英文都市生活版上一篇行文不妥的文章谈得上“反民族”吗?我认为扣帽子不该是她作为一名主编应当做的。

(39)| 轉發(974) | 評論(635)
今天 17:46來自新浪微博


| 轉發| 收藏| 評論(1)
4分鐘前 來自新浪微博 |  檢舉



434#
发表于 2013-5-16 23:41:41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如何消除对国企的“监管烦恼”

2013-5-16 15:21| 作者者: 刘海明

善不会自动产生,因为基因的自私,决定了自利是人的第一选择。自然人是这样,法人也不例外。企业的天性是逐利,指望一个企业天性善良,会全心全意替社会莫福利,未免过于天真。即便是政府投资的国企,这类企业肩负的社会责任多一些,它也有自己的独立的利益。通常,国企拥有民企所不具有的资源和优势,对国企的监管不到位,国企惹出的麻烦,可能超过了民企。我们的国企不是没有监管者,而是如何监管的问题。

今年,国务院再次进行机构改革,可机构设置中仍有一些“小问题”:副部级的国家铁路局要监管可能是正部级的中国铁路总公司;副部级的国家能源局要监管的企业不少和它平级。“目前来说,关系上没理顺。”专家如此评价。(《华商报》5月16日报道)

由于历史的原因,每一次机构改革,都有一些行政机关脱掉官袍,戴上了企业的“小草帽”,摇身变成了公司。千万不要以为这样的“公司”真的就是公司。事实上,这些国企虽然挂着企业的招牌,但公司领导的任命、考核和管理,行政色彩依然相当浓厚。这些国企与政府部门的关系,毕竟血脉相承。监管这类国企,靠的不是法律和行业自律,而是上下级行政级别的部委。国家铁路局、国家能源局等部委要监管和它们平级甚至比自己级别还高的国企,在权力就是春药,药效全凭权力层级大小的今天,这样的监管没有阻力,反倒不大正常。

社会分工,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分工,意味着企业的归企业,行政的归行政。国企的投资人虽然是政府,作为投资人的政府有管理的责任,但监督的权利不该为政府所垄断。,国企的资金来源是财政拨款,财政收入是纳税人的钱。如果说政府是投资方,每个纳税人才是国企真正的股东。政府可以管理国有企业,税务、审计可以用不同的方式监督管理国企,但全体国民同样有资格监督国企。政府投资一家国企的理由是什么,投资的额度有何理据,委任的国企负责人是否经过民意测验,企业的经营状况是否按季度或年度公开接受公众的监督,这才是全民所有制企业的精髓所在。能符合上述的要求,对国企的监管就日常化和制度化,而不是现在的行政化了。自然,国家铁路局、能源局的“监管烦恼”症状也就迎刃而解了。


对权力的崇拜和迷信,在让政府部门尝到甜头的同时,也带来了无尽的烦恼。权力集中,后遗症多多;权力得不到有效监督,麻烦连连。就连和行政部门挥手告别了的国企,也成了新时期的“齐天大圣”,如来不亲自出手相助,就奈何不了它们。国企变成“一方诸侯”,凭借资源垄断,不受政府部门的约束,不受舆论的监督,这无疑是对权本位的莫大讽刺。


政府部门对国企的“监管烦恼”,在于制度设计存在不足。有网友一语道破天机:“企业就是企业,非要弄行政那一套,还能好了?”

新闻链接:http://hsb.hsw.cn/2013-05/16/content_8496905.htm

黄冠·新华电讯  23:27:37
我改造后的稿件,你再看看,有没有不完善的地方?
海明  23:27:54

海明  23:29:16
发来我读一遍
黄冠·新华电讯  23:30:11
应消除对国企的“监管烦恼”
刘海明
    今年国务院再次进行机构改革,可机构设置中仍有一些“小问题”:副部级的国家铁路局要监管可能是正部级的中国铁路总公司;副部级的国家能源局要监管的企业不少和它平级。对此,有专家称:“目前来说,关系上没理顺。”(《华商报》5月16日报道)
    由于历史的原因,每一次机构改革,都有一些行政机关脱掉官袍,戴上了企业的“小草帽”,摇身变成了公司。事实上,这些国企虽然挂着企业的招牌,但公司领导的任命、考核和管理,行政色彩依然相当浓厚。国家铁路局、国家能源局等部委要监管和它们平级甚至比自己级别还高的国企,会不会遇到阻力?
    企业的天性是逐利,指望一个企业天性善良,会全心全意替社会莫福利,未免过于天真。即便是政府投资的国企,这类企业肩负的社会责任多一些,它也有自己的独立的利益。通常,国企拥有民企所不具有的资源和优势,对国企的监管不到位,国企惹出的麻烦,可能超过了民企。
    社会分工,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分工,意味着企业的归企业,行政的归行政。国企的投资人虽然是政府,作为投资人的政府有管理的责任,但监督的权利不该为政府所垄断。政府可以管理国有企业,税务、审计可以用不同的方式监督管理国企。政府投资一家国企的理由是什么,投资的额度有何理据,委任的国企负责人是否经过民意测验,企业的经营状况是否按季度或年度公开接受公众的监督,都不应成无解的难题。
    国企“权力”得不到有效监督,同样麻烦连连。国企变成“一方诸侯”,凭借资源垄断,不受政府部门的约束,难免会产生新特权和腐败。我们的国企不是没有监管者,而是如何完善监管的问题。对国企的监管只有实现了日常化和制度化,"监管烦恼"才能迎刃而解。
黄冠·新华电讯  23:31:14
    社会分工,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分工,意味着企业的归企业,行政的归行政。国企的投资人虽然是政府,作为投资人的政府有管理的责任,但监督的权利不该为政府所垄断。政府可以管理国有企业,税务、审计可以用不同的方式监督管理国企。政府投资一家国企的理由是什么,投资的额度有何理据,委任的国企负责人是否经过民意测验,企业的经营状况是否按季度或年度公开接受公众的监督,都不应成无解的难题。
这一段,是否应与上一段对调?
海明  23:31:24
但公司领导的任命、考核和管理——但从公司领导的任命、考核到管理
是不是好一点
黄冠·新华电讯  23:31:51
可以。
你再整理一下,传来吧。
海明  23:32:27
企业的天性是逐利,指望一个企业天性善良,会全心全意替社会莫福利&shy;——倒数第三个字,我打错了。“谋”
可以对调
黄冠·新华电讯  23:37:11
我在改头版的评论,没时间,你整理一下,发给我吧。
海明  23:37:44
应消除对国企的“监管烦恼”
刘海明
    今年国务院再次进行机构改革,可机构设置中仍有一些“小问题”:副部级的国家铁路局要监管可能是正部级的中国铁路总公司;副部级的国家能源局要监管的企业不少和它平级。对此,有专家称:“目前来说,关系上没理顺。”(《华商报》5月16日报道)
    由于历史的原因,每一次机构改革,都有一些行政机关脱掉官袍,戴上了企业的“小草帽”,摇身变成了公司。事实上,这些国企虽然挂着企业的招牌,但公司领导从任命、考核到管理,行政色彩依然相当浓厚。国家铁路局、国家能源局等部委要监管和它们平级甚至比自己级别还高的国企,会不会遇到阻力?
    企业的天性是逐利,指望一个企业天性善良,会全心全意替社会谋福利,未免过于天真。即便是政府投资的国企,这类企业肩负的社会责任多一些,它也有自己的利益。通常,国企拥有民企所不具有的资源和优势,对国企的监管不到位,国企惹出的麻烦,可能超过了民企。
    社会分工,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分工,意味着企业的归企业,行政的归行政。国企的投资人虽然是政府,作为投资人的政府有管理的责任,但监督的权利不该为政府所垄断。政府可以管理国有企业,税务、审计可以用不同的方式监督管理国企。政府投资一家国企的理由是什么,投资的额度有何理据,委任的国企负责人是否经过民意测验,企业的经营状况是否按季度或年度公开接受公众的监督,都不应成无解的难题。
    国企“权力”得不到有效监督,同样麻烦连连。国企变成“一方诸侯”,凭借资源垄断,不受政府部门的约束,难免会产生新特权和腐败。我们的国企不是没有监管者,而是如何完善监管的问题。对国企的监管只有实现了日常化和制度化,"监管烦恼"才能迎刃而解。
黄冠·新华电讯  23:37:47
这次改稿互动,也很有意思。是一场没有结束的考题。
海明  23:38:17
没有更换段落,换了逻辑有问题
需要坚持,我们的学生通过这样的互动,学习了不少课堂无法学到的东西

黄冠·新华电讯  23:39:46
因为要见报,有时效性,有时我改的也匆忙了。
如果是读书笔记,可能想得更多。
海明  23:40:20
435#
发表于 2013-5-17 23:07:01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beckham,backhome。

@东方早报
再见,一个时代。各位,明朝会。
收起|查看大圖|向左轉|向右轉


(36)|
轉發(2150)
|
評論(244)

5月16日 23:55來自iPhone客户端



(22)|
轉發(345)|
收藏|
評論(60)

今天 07:52來自iPhone客户端

436#
发表于 2013-5-19 12:57:56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张志安
#新闻教育# 上《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最大挑战就在于:有没有能力、有没有精力给学生改作业。如果一个新闻院校,不能有3-5人业务教学团队,很难真正给学生仔细改作业。推荐下陶老师的这次修改案例,给写作上希望提升的同学。//@白红义: //@ChenGang--珞珈山: 赞一个

@陶建杰
#新闻写作教学业务交流#@传媒新观察 一篇稿子的修改过程。传新最近发展势头不错,但业务能力也要不断提高。我作为指导教师之一,一直在跟踪传新的日常新闻生产。昨天晚上正好有空,指导传新记者修改了一篇稿子。传新目前有很多来自大一的记者,他们热情很高,干劲很足,也有很多需要学习的东西……




| 轉發(34) | 評論(1)
5月16日 20:35來自360浏览器超速版


| 轉發(10)| 收藏| 評論(2)
9分鐘前 來自新浪微博 |  檢舉



437#
发表于 2013-5-20 23:57:04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武汉周琦: 神一样的标题 //@fen1234:错了,应该是狗不理。[img]file:///C:/Documents%20and%20Settings/Administrator/Local%20Settings/Temporary%20Internet%20Files/Content.IE5/R8VEQU1O/heia_org[1].gif[/img]
◆◆
@丑鱼尼莫
@人民日报 这标题,这文章
收起|查看大圖|向左轉|向右轉

(7)| 轉發(231) | 評論(61)
今天 18:10來自新浪微博
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Maxthon3Cache/Temp/Webkit/Cache/mxcp44491d9djw1e4uxbdfjebj20c80ditax.jpg
人民日报的新闻标题,怎么样

438#
发表于 2013-5-25 19:04:18 | 只看该作者
【案例】编辑修改稿件

黄冠(383247312) 0:03:48
看看电讯怎么编稿。
原稿:(好望角)城镇规划,学学巴黎
  陈俊侠
  世人皆知,巴黎凯旋门是世界著名的景点;少有人知,它还是个交通枢纽——12条大街在这里交汇。作为香榭丽舍大街的起点,凯旋门环岛很少成为巴黎的堵点,堪称世界市政建设的典范。
  以凯旋门为中心的街区代表了巴黎典型的市政规划理念——道路呈放射形铺开,让车辆平均分散到城市交通的“毛细血管”里。法国没有“小区”概念,大部分房屋旁的道路均可通车,总统府也不例外。巴黎城区面积仅北京二环以里大小,且拥有200多万辆车,但交通却不似北京拥堵,“路路通”是其秘诀。
  不要以为巴黎的城市规划很“现代”,其理念早在160年前便已确立。从1853年开始,法国政府对巴黎进行了一次全面改造,在保护重要古迹的前提下将“奥斯曼式建筑”确立为主要建筑样式,把大部分街道设计成放射形,确保市区各处都有绿地或公园,还建造了数百公里“宽可驾车”的下水道,甚至预见到巴黎地下可能会有“更大工程”而预留了空间或做了标记。自此,巴黎市容百多年来基本保持不变,其基础设施今后百多年可能也无需再建。
  巴黎古老却充满活力,显示当政者在城市规划方面相当用心。160年前,塞纳省(巴黎及其周边地区)省长奥斯曼男爵在重建巴黎时精心规划,多方求教,科学论证,几易其稿,才最终获得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的批准。法国大文豪雨果有句名言——下水道是城市的良心。下水道是衡量城市建设是否完备的重要标志,在说这话时,雨果就对自己生活的巴黎充满自豪。
  目前,中国正实施新一轮城镇化战略,原有的城市或面临更大人口压力,一些小城镇也可能很快将发展到巴黎的规模,很多城市还出现了严重的城市病。对此,西南交通大学交通运输与物流学院副院长罗霞做了个拟人化的描述:交通拥堵如肠梗阻,空气污染是哮喘,水污染是血液中毒,垃圾围城好比恶性肿瘤,房价居高不下就是高烧不退。
  中国的城市病远不止这些,对照巴黎的成熟经验,我们在推进城镇化时,以百年眼光科学规划就显得尤为重要。小区如肿瘤般堵塞了城市交通的微循环,绿地或湿地让位给高楼大厦,下水道在暴雨中形同虚设,马路刚修完又要开挖……这些缺乏长远规划的“怪现象”不符合科学发展观,需要政府部门加强规划以降低“发病率”。
  李克强总理多次强调,中国城镇化要分享国外先进理念和管理经验。他在访问欧洲时,对其富有特色的城市布局、良好的人居环境和完善的公共服务十分欣赏。如何“西为中用”,应当成为中国城镇化的一个重要课题。
  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经济建设如此,借鉴国外经验以推动城镇建设也是如此。在城镇规划方面,各级市镇管理和规划部门光喊借鉴西方先进经验是不够的,还需拿出实事求是的精神,摒弃一些可能阻碍城市发展的传统思维,充分论证规划而后布局施工,把老城市改造得更加宜居,让新城镇从一开始就打下百年发展的基础。(完)


黄冠(383247312) 0:06:04
见报稿巴黎的哥:“个体户”占不小比例  
2013年05月23日  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1版
■好望角
李学梅
  提到法国出租车,很多人会联想到那部风靡全球的搞笑电影《出租车》。影片中,司机丹尼尔在街头飙车,好不拉风。现实生活中,法国“的哥”又是什么样呢?
  在喜欢休假的法国人看来,开出租车不免加班,是一个比较辛苦的行业。不过,与其他服务行业的员工相比,的哥收入并不算低。
  驻外期间,我曾与一名巴黎个体出租车司机聊天。他告诉我,像他这样的“个体户”在出租车司机中占了不小的比例。他们首先要花钱购买出租车经营许可证,当时的价钱大约是十几万欧元;然后再凭证到车行买车,汽车的品牌可以由司机自行决定;在投入运营后,所有的收入都归司机所有。而受雇于出租汽车公司的的哥,只是一小部分,他们需要向公司缴纳一定的“份钱”,但数目不会很多。
  在交谈过程中,令我印象最深的还是法国的哥们所享受的保障。由于是为自己打工,他希望延长工作时间、多赚点,不过法国劳动法有严格的规定,司机每周必须休息一天,以防止疲劳驾驶导致交通事故。他们车上的仪表会显示工作时长和公里数,如果被警察查出超时工作,不但赚不到钱,还会被处罚。
  此外,他们也不担心“黑车”的出现会影响收入。这位的哥说,“黑车”的事情自有工会来解决。如果“黑车”影响了“正牌军”的生意,工会马上会采取措施。同时工会还承担了与法国相关部门协商调价的任务,出租车运营费的每一次调整都是几方协调的结果。
  一次出差,在前往火车站前,我打电话叫了一辆出租车。不一会儿,一辆顶着“Taxi”小帽子的雷诺迎面驶来。细问之下,才知道这位的哥只是凑巧路过,并非预约而来。我看时间很紧,于是与的哥商量,准备乘他的车。不料的哥一口拒绝,理由是这样做会损害同行利益,可能遭到投诉。
  行业协会在为的哥提供保障的同时,也对出租车数目进行严格控制,出租车数量至今保持在1.5万辆左右,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自由竞争。这也造成一种弊病,的哥从不为客源不足而操心,其服务质量饱受诟病,而乘客经常无法迅速找到出租车,出行受到一定影响。
(完)
黄冠(383247312) 0:08:20
file:///c:/program%20files/tencent/qq/users/2361834597/image/zf40is5jd%7B)0~%7Bcmx%7D)]@2j.jpg
黄冠(383247312) 0:09:10
为什么这么改?
黄冠(383247312) 0:10:08
见报稿搞错了。
黄冠(383247312) 0:11:10
(见报稿)何时不再艳羡巴黎的下水道
(2013-05-22)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头版新闻
陈俊侠
  连日来,南方暴雨在多地持续,造成严重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又到了“雨季”,到城市“看海”的悲剧会不会上演?城镇的外观无论多漂亮,一遇暴雨,便成为“考验”。这个问题不解决,就免不了重提巴黎的下水道。
  法国文豪雨果有句名言:下水道是城市的良心。说这话时,他对自己生活的巴黎充满自豪。
  160年前,法国塞纳省省长奥斯曼男爵在重建巴黎时精心规划,多方求教,科学论证,几易其稿,才最终获得批准。接着,对巴黎进行了一次全面改造,建造了数百公里“宽可驾车”的下水道,将大部分街道改造成放射形,市区各处都有绿地或公园,甚至为巴黎地下可能会有“更大工程”预留了空间。
  堵、堵、堵,是很多大城市的“现代病”。如今,巴黎凯旋门是世界著名的景点,同时也是个交通枢纽——12条大街在这里交汇。奇怪的是,凯旋门环岛很少成为巴黎的“堵点”。以凯旋门为中心的街区代表了巴黎市政规划理念——道路呈放射形铺开,让车辆平均分散到城市交通的“毛细血管”里。法国没有“小区”概念,大部分房屋旁的道路均可通车,总统府也不例外。
  目前,中国正实施新一轮城镇化战略,原有的城市或面临更大人口压力,一些小城镇也可能很快将发展到巴黎的规模,一些城市还出现了“城市病”。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能否对照巴黎的成熟经验,以百年眼光规划城市显得尤为重要。小区如肿瘤般堵塞了城市交通的微循环,绿地或湿地让位给高楼大厦,下水道在暴雨中形同虚设,马路刚修完又要开挖……这些缺乏长远规划的“怪现象”不符合科学发展观,需要政府部门加强规划以降低“发病率”。
  李克强总理多次强调,中国城镇化要分享国外先进理念和管理经验。他在访问欧洲时,对其富有特色的城市布局、良好的人居环境和完善的公共服务十分欣赏。如何“洋为中用”,应当成为中国城镇化的一个重要课题。
  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在城镇规划方面,应拿出实事求是的精神,摒弃一些可能阻碍城市发展的传统思维,把老城市改造得更加宜居,让新城镇从一开始就打下百年发展的基础。
(完)


黄冠(383247312) 0:13:15
file:///c:/program%20files/tencent/qq/users/2361834597/image/%25%7Bw6i6rp5p2h(8waq3mmptv.jpg
黄冠(383247312) 0:18:52
见报稿何时不再艳羡巴黎的下水道(2013-05-22)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头版新闻
陈俊侠
  连日来,南方暴雨在多地持续,造成严重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又到了“雨季”,到城市“看海”的悲剧会不会上演?城镇的外观无论多漂亮,一遇暴雨,便成为“考验”。这个问题不解决,就免不了重提巴黎的下水道。【点评:加入新的由头,才能救活原稿
  法国文豪雨果有句名言:下水道是城市的良心。说这话时,他对自己生活的巴黎充满自豪。【点评:从原稿中将此句提前,才能承上启下】
  160年前,法国塞纳省省长奥斯曼男爵在重建巴黎时精心规划,多方求教,科学论证,几易其稿,才最终获得批准。接着,对巴黎进行了一次全面改造,建造了数百公里“宽可驾车”的下水道,将大部分街道改造成放射形,市区各处都有绿地或公园,甚至为巴黎地下可能会有“更大工程”预留了空间。【点评:原稿先写街道改造,后提下水道,顺应必须调整
  堵、堵、堵,是很多大城市的“现代病”。【点评:一笔,有突出法国街道改造的意义】如今,巴黎凯旋门是世界著名的景点,同时也是个交通枢纽——12条大街在这里交汇。奇怪的是,凯旋门环岛很少成为巴黎的“堵点”。以凯旋门为中心的街区代表了巴黎市政规划理念——道路呈放射形铺开,让车辆平均分散到城市交通的“毛细血管”里。法国没有“小区”概念,大部分房屋旁的道路均可通车,总统府也不例外。  目前,中国正实施新一轮城镇化战略,原有的城市或面临更大人口压力,一些小城镇也可能很快将发展到巴黎的规模,一些城市还出现了“城市病”。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能否对照巴黎的成熟经验,以百年眼光规划城市显得尤为重要。小区如肿瘤般堵塞了城市交通的微循环,绿地或湿地让位给高楼大厦,下水道在暴雨中形同虚设,马路刚修完又要开挖……这些缺乏长远规划的“怪现象”不符合科学发展观,需要政府部门加强规划以降低“发病率”。
  李克强总理多次强调,中国城镇化要分享国外先进理念和管理经验。他在访问欧洲时,对其富有特色的城市布局、良好的人居环境和完善的公共服务十分欣赏。如何“洋为中用”,应当成为中国城镇化的一个重要课题。
  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在城镇规划方面,应拿出实事求是的精神,摒弃一些可能阻碍城市发展的传统思维,把老城市改造得更加宜居,让新城镇从一开始就打下百年发展的基础。(完)


黄冠(383247312) 15:25:13
再改一稿:
我以前写过一首诗,想想,写出来,给你们看。
原乡
我是母亲的果子
长在树上
她用那目光
照我

我是母亲的心愿
如烟绕梁
她焚香写篆
念我

我是母亲的影子
挂在门槛
照她的月光
系我

我是母亲的磷火
附地而行
穿一丘之土
萦我
(2908003149) 15:28:08
母子情深啊……

439#
发表于 2013-5-26 21:42:50 | 只看该作者

【案例】稿件修改

黄冠·新华电讯(383247312)  18:21:35
                   龙新周刊小传
             源于负责之心 成于不断创新
采写 西南科技大学新闻系12级学生 王浩然
    公元2010年,西南科大新闻系09届学子马振国,主持创办龙新周刊。至今,其将迎来第三届换班,然其管理模式与刊稿质量仍为不少人称道。试问,其生命力何在?或曰:源于负责之心,成于不断创新。
    其创刊之初,首遇难题乃是缺人。据振国言,周刊初立,仅六人,为广纳人才,其不得采用“名利”之法。名者,乃是向有贡献之人,必予以名誉奖励;利者,则是编辑稿件,需细心审校,诚心指教,助入周刊之人,可学真知识,长真见识!余以心细度之,此法之核心,非表面之名利,实为创刊之人须有责任心耳。
    若周刊之根基为负责之心,制度创新堪为周刊不断进步之动力。于制度设立,振国常有惊人之举,如在稿件采写方面,振国力推“一稿制”。何为“一稿制”?振国细道:凡入周刊之人,无论能力大小,在规定之期,只需撰稿一篇。稿件无论初样何等面目,经编辑悉心指导,作者仔细校正,可刊于周刊也。此举何理?曰:“一者,内部竞争乃会挫伤团队之力;二者,周刊乃是学习之组织,当以帮助弱者为第一要务;三者,避免内部竞争实受倭人管理良策之启发。”以上种种,于周刊创立之期,多不胜举。
    周刊导师,乃是刘海明与龙伟两先生。此二位,于周刊创立,多有支持,然对周刊所采之法,二位先生起初颇有质疑之声。如,刘海明先生曾谓“独创编辑部,严控人数”,实为自私之举。龙伟先生则曰:““二周一刊,难保质量。”于刘海明先生,振国行“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之计以避之。于龙伟先生之意见,振国则从学生固有之惰性、住宿分布、团队建设、学习特点予以坚持。幸者,二先生有容人之量,振国所行之法亦是收获颇丰,终有今日之龙新周刊。
    余谓振国,周刊日后出路何在?答曰:“扩其职能,兼顾视频制作,如拍摄纪录片等。”常言道,狡兔三窟,周刊要保活力,不死守一隅,或是此理。

黄冠·新华电讯(383247312)  18:23:57
粗看此稿,文气尚可,但有酸腐气,所彰显精神欠佳。谁愿意出手一试?
马振国.09级<mzg1990114@hotmail.com>  18:30:03
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8%7BU%60QQB5X27@C_FO](KQ(4G.gif
黄冠·新华电讯(383247312)  18:45:28
今日大学生,多为90后。前有扩招之弊,后有就业压力。仅凭学生之力,立足校园,面向社会,办一份双周刊,岂非易事?……(有兴趣的同学,可接着改下去)
马振国.09级<mzg1990114@hotmail.com>  18:45:47
额……
假学妹之名,改写稿子一篇,惹出祸事了,哈哈。
马振国.09级<mzg1990114@hotmail.com>  18:48:18
                成功始于责任心进取心  飞跃源自不断总结创新
新周刊自2010年正式创办以来,其管理模式和刊物质量都获得了众人的好评,甚至一度成为被效仿的对象。那么,这样的成就源自哪里呢?在与龙新周刊的创始人之一马振国的谈话中我们大概可以探知一二。
万事开头难!新事物的发展也需要一定的过程,龙新周刊在发展之初也曾遇到难题与困扰。“其实,龙新周刊在起步阶段是比较弱的。当时通讯社走入了死胡同,做周刊就是搞一个特区……但是最初参加的人并不是很多,我们最初大概是6个人,招人也招不到。”在被问到初创周刊的境况时,马振国如是回道。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马振国根据自己平时的看书所学以及以前在校园媒体中实习的经验总结,首创了“名、利”法吸引人才。对此,他这样解释道:具体来讲,学生加入学生媒体的目的无非是为名为利。名,(即)在这个里面干出过成绩。对此,我的承诺是,“只要你是人才,只要加入龙新周刊,我都会给予你需要的名誉”。利,则是要学到实实在在的东西。因而,龙新周刊在成立初期就建立了严密的审稿制度。审稿制度的核心就是责任心,程序非常简单。我对每个人的稿子会认真修改,提出意见,甚至在每周学习例会上,直接点名批评。当然,与严密的审稿制度相匹配的,还有一套督促自学的制度——每个人每做一期龙新周刊,必须保证一本书的阅读量。
接着,马振国还特别提到,龙新周刊的内部不搞“适者生存”的游戏规则:“每个人,每期只需写一篇文章,不论优劣,都给刊发的机会。因为,我们新闻系的人是有限的,要是搞“适者生存”的竞争,最后大家都淘汰出局了,我们就没有兵源了。再者,好多人的心灵比较脆弱,要是他的稿件不长期采用,会打击他的积极性……带领团队,要有全局观,不能局部看问题。我的这个思路是从日本的管理思维中学习的。日本就不搞内部竞争 ,但是他们搞外部竞争 。我们外部竞争的对象就是西南科技大学的所有学生媒体……走向社会,也是我们在后期制定的目标。因此,我们最先在龙新周刊搞了媒体顾问,邀请媒体老师指导我们。”
第一次会议也开得并不那么顺利,大家在周刊栏目该如何创新这一问题上绞尽了脑汁。马振国回忆道:“他们问我,龙新周刊的栏目怎么安排,我说了自己的看法,结果一个现在是大四的学姐质疑——这和龙新时报有什么区别?”但是,这次会议还是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首先,它为周刊吸引了一些加盟者;其次,它也启示领导人,在以后遇到问题时要先独立思考,同时应事先准备出一定的解决方案。这些宝贵经验和反思都为周刊后来的发展完善起着重要作用。
另外,龙新周刊在其发展模式和出版周期等问题上,也曾遭到刘海明和龙伟两位老师的质疑。在周刊的发展计划中,其规模只可以维持在40人左右。而按刘老将新闻系分为八个组的思维,几乎要让所有人有到龙新周刊实习的机会。刘老认为,龙新周刊这是在搞“小山头”,提高了人员的准入门槛,这是一种自私(模式)。龙老则认为,周刊两周出一期时间太紧,不能保证质量。对此,马振国认为,刘老所倡导的群众路线可能会使整个新闻系丧失一种竞争力,从而造成集体平庸,“老刘在这件事上有点老毛大锅饭的味道”。而对龙老的质疑,马振国也给出了详细解释:第一,两周的出版周期,刚好可以逼着大家用一周的时间读书,一周的时间写稿子;第二,我们有天然的惰性,即使调整为四周,大家会在前三周睡觉,等到最后一周了再草草应付;第三,我住得太分散,平时又不经常见面,要是跨度是四周时间,大家便会产生隔膜,失去团队的凝聚力。事实上,周刊后来的发展情况也证实了周刊的这种创新模式的先进性和实力,令刘老和龙老刮目相看。
在谈到对龙新周刊未来发展的一些改进建议时,马振国回答:“要我说,就是扩展职能,可以制作视屏节目,比如纪录片什么的。一个事物不想被消灭,必须不断壮大自己。用现任龙新周刊掌门人宋祖礼的话,我这一套算是斗争哲学。但我觉得,宋祖礼的评价有些模糊。因为毛泽东的哲学就是斗争哲学。”当被问到是否觉得周刊在纸媒这一块已做得的比较成熟了时,他说:“不是我们做的熟,转化领域,反而能促进龙新周刊提升质量。要是死盯一块容易走进死胡同。”



一稿白话版,未做修改。
黄冠·新华电讯(383247312)  18:49:41
改浩然稿之“马振国”,与浩然稿中之“马振国”,可是同一人?若是,过于张扬马振国了,酸腐正在此处。
马振国.09级<mzg1990114@hotmail.com>  18:49:36
二稿是半文言版,我给改的面目全飞了
嗯……
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8%7BU%60QQB5X27@C_FO](KQ(4G.gif
马振国.09级<mzg1990114@hotmail.com>  18:51:08
原稿太过露骨,且多处表意不明,没想到,改过还是如此。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8%7BU%60QQB5X27@C_FO](KQ(4G.gif
周刊内部讨论,呵呵。
黄冠·新华电讯(383247312)  18:52:17
思想境界不高,文言句法不精,两者相遇,或成恶文。
黄冠·新华电讯(383247312)  18:53:18
浩然露骨,或有所图;改稿露骨,不够大气。
马振国.09级<mzg1990114@hotmail.com>  18:53:28
有气则好,哈哈。
马振国.09级<mzg1990114@hotmail.com>  18:57:26
谢谢黄老师指点,真心学习。权当游戏,有则改之,无则笑之。今后多读点古文,少学点厚黑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X@8%7DU9MLE%7DEBUE273)]9PGF.gif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X@8%7DU9MLE%7DEBUE273)]9PGF.gif。
黄冠·新华电讯(383247312)  18:58:26
既为小传,不在成事之艰难,而在当事师生欲图何事、有何尝试,如今呈现何等面目。
马振国.09级<mzg1990114@hotmail.com>  19:00:00
嗯,转告一下。俺本来是个局外人,横插一下,反而说不清了。画蛇添足了。
虽说画蛇添足是为了让蛇变成龙……

黄冠·新华电讯(383247312)  21:38:30
file:///C:/Program%20Files/Tencent/QQ/Users/352428099/Image/Image1/(K%60S1Y$04VI$8GXF%7BBT2%6007.jpg

440#
 楼主| 发表于 2013-6-9 01:07:45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潘洪其
//@朱智勇-://@不如生女孩: 主编这是什么编辑语言@传媒老王 @V微传播 //@光泽见闻: //@冬竹居士: //@博闻华夏: 好报//@老豆再--发芽: //@司令本: //@杜楠爆料:

@司令本
广州日报,主编真是高端黑!




(49)| 轉發(2817) | 評論(419)
6月8日 20:12來自新浪微博


| 轉發(3)| 收藏| 評論
12分鐘前 來自Android客户端 |  檢舉





冬眠熊2010
感谢复活这个帖子!晚安!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