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楼主: 刘海明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媒介批评案例集锦

[复制链接]
421#
 楼主| 发表于 2020-2-27 22:02:06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特朗普指责CNN等过度渲染疫情扰乱金融市场

原标题:特朗普指责CNN等过度渲染疫情扰乱金融市场
特朗普周三指责美国两个有线电视频道CNN和MSNBC过度渲染新冠病毒的危险,扰乱金融市场。特朗普说,CNN和MSNBC“正尽一切可能使(新冠病毒)看起来尽可能糟糕,包括在市场制造恐慌。”
编辑:张凉



422#
 楼主| 发表于 2020-2-27 22:51:52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这两篇报道提出的问题尚无答案,若想解开公众心结只有这一个办法

星期三探寻新冠肺炎大规模暴发原因的两篇报道引起轰动,湖北省和国家卫生管理系统分别遭到严重质疑。



《财新》报道截图



《财经》杂志文章截图

这场悲剧究竟是如何发生的?为什么在有非典深刻教训的情况下卫生系统未能及时发出警报?武汉市和湖北省出现了灾难性的行动迟缓,这些问题至今期待着答案,也是公众这一个多月以来一直未能抚平的痛点。

媒体的报道是这一痛点的清晰反映,在中央强有力介入并全面指挥抗疫大战之前,前期的应对显然出了严重问题,已是全社会的共识。究竟是湖北省还是国家卫生管理系统需要承担主要责任,在舆论层面一直有各种声音,其中也穿插了“甩锅”的迹象。最终的结论只有国家通过深入的调查才能够得出,媒体的报道起到推动这一调查展开的作用。

由于当时的湖北省和武汉市主要领导已被免职,国家卫生管理系统必然要面对公众高热不退的质疑。他们应坦率回应诘问,尊重舆论,帮着解开公众的这个心结。

一是一二是二,在今天这样的时代围绕复杂问题与公众坦诚沟通,对任何治理都是至关重要的。国家应该鼓励、推动这样的沟通,一个机构受到质疑,回避只能是假装的,自我安慰的,因为问题就在那里,无论回避还是甩锅都于事无补。

只要坚持实事求是,勇于担当,只要对党和人民忠诚,把公共利益放在首位,就没有什么是真正敏感、可怕的。该担责的应当主动担责,该解释的可以如实解释。抗疫仍在进行时,想想前线医护人员正在与病毒进行的殊死斗争,很多人在牺牲,在病亡,正视问题甚至承担责任对机构和个人所意味的风险就真的算不了什么了。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Z3aJUH9y2nCm8n5ka_PMYQ

编辑:张凉



423#
 楼主| 发表于 2020-2-27 23:03:09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财新,以及背后那个“危险的女人”

文|边城蝴蝶梦
来源|有好报

file:///C:/Users/张凉/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02.jpg

最近,财新报道《两月来,华南海鲜市场附近福利院发生连续死亡》,说武汉养老院有11位老人死于疑似新冠肺炎。

报道发出的当晚,武汉就发官微辟谣,然后接着又发了一条消息:疫情期间造谣传谣,最高可判七年有期徒刑。

财新不是吓大的。

3天后,财新又推出了长篇报道,还是关于养老院的。

这一次,财新直接把11名死亡老人的名单列了出来。

不说狠话,只说事实。这就是财新。

以及它背后的女人,胡舒立。


01
年轻一代,可能对于胡舒立不太熟悉。但想必对这次疫情报道中大放光彩的财新杂志不会陌生。财新杂志,就是胡舒立一手创办的。

胡舒立是标准的名门之后。

外公胡仲持是《申报》的编辑,也是一位知名翻译家。外公的哥哥胡愈之,是鲁迅挚友,创建出版社并出版了《鲁迅全集》以及斯诺和斯坦贝克作品的中文版。曾任新中国首任国家出版总署署长,最后官至副国级。胡舒立的母亲是《工人日报》的编辑。

1978年,胡舒立考上了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四年后,她分到《工人日报》做调查报道。1985年,她被派往厦门记者站工作。厦门当时是开放的前沿阵地,在这片热土上,她认识了一些重要人士。

90年代,胡舒立回京,进入《中华工商时报》。这期间,她认识了很多日后叱咤风云的人物,这些人也成为胡舒立事业的核心朋友圈。

1998年,在王炳南之子王波明的支持下,胡舒立创办了《财经》杂志,并担任主编11年。

从此,很多大公司进入了噩梦时间。从“琼民源案”,到“银广夏案”,不知多少公司高管进了监狱。

1998年4月,《财经》创刊号做了一则爆炸性的封面特稿,这就是“琼民源案”,很多老股民应该还有印象。一家地产公司虚报利润后,股价涨了四倍。散户损失巨大,但事先得到消息的内部人员则早已卖掉股份。监管者愤怒了,王波明带着高管们不得不前去领导的办公室做检查。

2003年初,财经记者在香港发现很多港人都戴着口罩,原来有一种神秘的新型病毒出现了。但当时国内的卫生官员称病毒已经得到了控制。

不得不夸赞胡舒立的新闻敏感性。她立刻让手下全天跟踪世卫组织的网站,同时推出相关报道,直至收到禁令。

此事之后,胡舒立意识到,有些事情可以先让记者调查成稿,然后等待机会。一旦官方发布消息,立即推出长篇报道。这种极考洞察力的操作手法,后来成为财经的核心竞争力。

2009年6月8日,国家通讯社发布了一条简讯,称深圳市长许宗衡被查。29分钟后,财经就推出了一篇3000多字细节丰富内容详尽的深度报道,让业界啧啧称奇。

一批批重磅报道,使财经不但在传媒江湖声名鹊起,甚至很多政府官员都认为,财经背后一定有人。

但财经也因大胆激进,受过惩罚。

2007年1月,财经推出《谁的LN》的报道,称有人用极少的资金控制了一个庞大的集团。报道刊出后,顿时引起强烈关注,但也得罪了一些不能得罪的人。最后,网站被迫删稿,报摊也撤下了该期所有杂志。

这些报道,为胡舒立赢得了崇高的荣誉。2001年,美国的《商业周刊》将胡舒立誉为“中国最危险的女人”。


02
但这个危险的女人,让一直坚定支持她的王波明都觉得害怕了。两人在很多方面开始出现分歧,最后只能分道扬镳。

2009年,胡舒立带走了团队中的大部分人,于当年年底创立财新传媒,自任总编辑。

从1998年到2009年,胡舒立通过一批批报道,打造了财经杂志在中国的超强影响力。

在新的十年里,财新的事业版图变得更大,也迎来了更多的资本支持。

2013年,华人文化正式入股财新传媒,“中国默多克”黎瑞刚出任财新传媒有限公司董事长。黎瑞刚何许人也?感兴趣的,自己去查。

对了,马云马化腾也入股了财新。二马从不同槽,但为了胡舒立,两人破例了。

在中国,这样的媒体已经不是普通意义上的媒体。

随后,胡舒立带领财新,一路见佛杀佛。

最著名一役,是围剿险资害人精。此役中,财新挑了根最难啃的骨头——英俊中年吴先生和他的AB。

在数篇重磅专题报道集群式轰炸下,吴先生绝地反击,起诉财新和胡舒立。当然,跟当年的蓝田股份一样,虽然AB体量更大能量更强,但也没能坚持多久。很快,AB被监管层接管。英俊的吴先生,也锒铛入狱。财新报道中的众多细节,最终都被一一证明是实锤。

此次疫情报道中,财新的表现一如既往,生猛、理性、专业。

1月23日,财新发布报道《管轶:去过武汉请自我隔离》。文章里,管轶说:“连我都选择做了逃兵。”很多人骂管轶,连带着财新也被骂。

后来,事实证明了那篇文章的价值。

中间,财新很多文章都在朋友圈刷屏。更多的自媒体文章,也都是建立在财新调查的基础上。说白了,很多内容都是出自财新。


03
财新,一直被羡慕,但无人能模仿,更别提超越。因为它背后站着胡舒立。

无数人猜测她背后的人物,以及她与各路商业巨子的交集。但这个兼具传媒世家与红色血液的女人坚持认为,人们高估了她和权力的接近程度。她说,我不知道他们的生日。

今天来看,胡舒立的成功,固然和她的背景有关,但更多是她游走在边界之上的能力和决心。她知道如何把握报道的界限,她接近界限,甚至推动它,但她绝不会跨越它。

和很多人的认知不同,财新网不是民营媒体。这是一家国资控股的“省级新闻单位”,属北京管理,和北京日报、新京报、北京电视台、千龙网等新闻单位平齐。

作为一名自媒体人,对于胡舒立,我是服气的,当然也有嫉妒。

疫情以来,我有数篇阅读数十万的文章不翼而飞。论尺度,我的文章肯定远不及财新。文字上,更是字斟句酌,生怕有影射嫌疑。留言上,稍微出格的,都不会放出。我认为我写文章是小批评大帮忙。可惜,俏媚眼白抛了。

用胡舒立的话说,这个社会要有喜鹊,也必须有啄木鸟。啄木鸟敲打一棵树,不是为了把树击倒,而是为了让它长得更直。

我再重复我那篇消失的文章中的一句话:现在,允许媒体进行必要的舆论监督和反思报道,不但十分必要,而且刻不容缓。

感谢财新团队,感谢胡舒立。更希望有一天,我们不用感谢他们。

我的一个老领导跟我聊天时说,这次传统媒体表现,整体不是优不优秀的问题,也不是及不及格的问题,而是该死不该死的问题——这么大的灾难面前闭眼睛,只能说是该死、将死。

确实,从这次疫情中表现看,很多媒体的老总都不是真正的共产党人。真正的共产党人,从不会计较个人得失,会以国家利益为重,懂得激发真正的正能量,知道如何提高新闻舆论工作有效性。

在这么大的灾难面前无动于衷,懒政怠政,写些无关痛痒甚至是蹩脚的擦鞋报道,往轻处说,是没有担当,往重里说,则罪不可恕,会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方方在她前天的文章中引述我被404的一篇文章。她说:今天看到一篇文章,文字相当尖锐,也让我颇感刺痛。我要摘录其中一段,留给自己反思。文中说:“非常看不起湖北和武汉这些媒体的老总,有些官员固然有责任,难道你们就问心无愧吗?和几千万本省人民的安危相比,自己的仕途和待遇,真有这么重要吗?你们经过长期的专业训练,难道不知道这种病毒的危害?为什么不敢抗争一下,把真实的情况报道出来?”

虽然她接下来还说,现在把媒体当官场用来混位置的人很多。但我想,不管怎么样,媒体里还是有不少人才的吧?

胡舒立的背景,你们学不来,但她的决心和担当,是不是可以学一下呢?

原文链接:

编辑:张凉

424#
 楼主| 发表于 2020-2-28 21:37:54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十二)| 不是记者的方方为什么很珍贵?记录者和记者同等重要

新型肺炎中的个体叙述(十二) | 青年学子的观察思考
华中科技大学新闻学院“话媒书会”出品

作者:谢婧繁
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本科生


(方方)

疫情来势汹汹,武汉尤甚,举国上下目光倾注江城。人们争相阅读武汉作家方方笔下的《封城日记》,甚至有人说它取代了新闻报道。


记录疫情的方方可以被认为是记者吗?

方方在封城以后每天记录生活的点滴,这位“武汉嫂子”以她真实的观察、带着质疑的态度撰写了《封城日记》,并受到了社会广泛关注。有人这样评价:“很真实,我是武汉人,通过她的日记感到有人在为自己发声,不那么孤独”。不只是武汉人,其他地区的人们也在说每天必做的事就是通过她的日记了解武汉的情况。

那么记录疫情的方方可以被认为是记者吗?基于新闻稿件与《封城日记》的对比,我们可以发现,方方是一位记录者,但不是记者。

其一,新闻写作有严格的规范,而《封城日记》是随笔式的个人记录。比如方方在1月26日的日记中这样写道:“尽管这消息我没有进一步去确认,但凭直觉判断,告诉我的人,不会说谎。”这样的表述不会出现在一篇规范的新闻报道中。方方所述事件往往没有明确新闻要素,更多是以故事的形式来叙述所知道的事情,没有经过多个消息来源下的印证、消息来源较为单一。方方的记录可以说是从一个普通市民的角度,对已过去一天总体的回顾、梳理、反思与质疑,这种回顾同时不具备新闻的时效性。而且相对于新闻稿件,她的叙事更多地只记录许多生活琐碎,行文较散。

其二,文学更多的是个体记忆呈现,而新闻则是对客观的投射。文学叙述不乏作家的二次加工,字里行间打上属于个人的烙印,是风格与思想的彰显。她不是为传递客观全面的新闻而进行写作,而是希望传达出自己内心的真情实感,反馈社情民意而写作。我们可以从方方日记平实朴素的文字中读出她的隐忍、她的悲戚、无奈与愤怒。我们通过文字认识了方方这个有骨气、有胸怀的优秀作家,她走到了自己文字搭建的舞台之上。

其三,记者在新闻报道中是一个“隐形人”,力求客观。他们将事实推向舞台,自己坚守幕后。以求客观,记者必须与事实保持距离,心系真实而不能身陷其中,明白自己应该呈现的是事实,而不是“我”认知的事实,努力不让自己成为横在真实与笔尖之间的那道屏障。

可以说,从职业精神的角度来看,记者是有职业边界的,这一边界在于写作者是否认可一些基本的报道理念,牛静教授归纳为“认可并在实践中履行这个团体所共同认可的职业理念:真实、准确、全面、平衡、客观;认可并在实践中履行这个团体所共同认可的道德准则,包括:核对消息真实性、呈现全面的事实、事实与观点的相分离、保护消息来源、保护隐私、报道准确及时更正、非歧视与尊重等。”

所以,记录疫情的方方并不能被视为是记者,我们将其视为是一个优秀的记录者。而记录者也是这个时代重要的意见表达者,无数的个人记录者的发声才可以反映这个社会的民意民意,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记录者和记者同等重要

“我们所有的普通人,都在为这场人祸付出代价。”方方在她的《封城日记》中这样写道。我们既可以从字里行间读出她对灾难中人们的悲悯与关怀,对现实大胆的质疑与反思,也可以感受到艰难处境下的希望与温情。

她的观察和思考紧贴现实大地,对人的关怀与对这座城深沉的爱始终是她文字的源泉。正如方方所说:“我们能做的,也只有记录”。(1月29日日记)方方不能称为记者,但她是这个时代优秀的记录者。

在这次疫情下,有着无数受影响的普通人,比如方方笔下穿梭于城市派送物资的外卖小哥、空荡大街上认真清扫的环卫工人、发挥才智努力生活的小区居民……相较于“全民抗疫”这个大头,他们如今不占据媒体多少版面,以后也不会占据历史太大篇幅。而方方的记录从另一角度为历史留下有价值的底稿,为宏大的叙述框架填充血肉。不为别的,只祭奠那些被“时代的一粒灰”压垮的逝者,致敬那些经受洗礼向死而生的生者。灾难之际,写作的意义尤为凸显。

费尔南多.佩索阿说:“写下,即永恒。”杰出的写作不会被时间洪流掩埋,反而是江流中愈淘愈珍的沙金。除了方方之外,还有许多优秀的自媒体人,记录下了他们对此次疫情的观察和思考。就单独个体而言,也许有偏颇、不宏大、偏激进。但不能因为不中立或情感化,就禁止人们记录和谈论。如果那样,当我们以后叙述今日疫情时,我们的记忆是残缺的,这对我们目前遭受的一切是极为不公的。

经过疫情初期情绪的极度压抑,很多人心情逐渐平复,努力过好当下的生活,追追剧,或者做个蛋糕,抖音上也偶尔冒出人们苦中作乐的短视频。人们选择暂时闭上眼睛,因为不是每个人都有直面惨淡人生的勇气。这些记录者所写的文字是有力量的,这种力量来自于以痛苦直击痛苦的坚定和勇气。本可以假装看不见以换取短暂心安,但他们选择直视问题;本可以选择轻易相信而不用那么揪心,但他们选择质疑和反思。这是一个知识分子的良知,也是一名作家的良知,他们以个体记忆抵抗着时代的遗忘。

这些思考与书写将拼凑一幅更多元而立体的地图,这是技术发展带来的红利,只要我们愿意,将有足够多的有价值的材料供今后考证和反思,构造出更鲜活的真实。

若批评不自由,则赞美无意义。时代需要有胸怀、有思想、敢质疑的记录者,所以不是记者的方方显得弥足珍贵。


今天,我们还需要记者吗?

有人犀利地指出,面对方方,媒体难道没有一点愧意吗?既然有方方这样杰出的记录者存在,为什么我们需要记者呢?在当今自媒体高度繁荣的时代,只要有能力、敢说会说,人人都可以成为表达者,新闻行业的从业标准趋向模糊,更有甚者高呼“新闻已死”。

可是,在这个众说纷纭,意见与事实交织呈现的时代,难道不是更加需要记者吗?当公众被无数情绪化的表达所淹没时,不是每个人都有功夫去核对信息,查找事实真相的。若没有记者,人们获取真相的成本都在上升,公众的知情权也难以维护。

曾有文章说,记者几百号人“全部加起来,还不如一个方方”。我认为至少不能一概而论。在此次疫情报道中,三联、中青、财经、财新、澎湃等媒体的记者,不分昼夜,冒着风险奔赴一线采访求证,向心系疫区的公众尽可能传递全面、客观、甚至监督性的报道,这些极具专业精神的记者向我们传达了详细的信息,从而满足公众的知情权。他们具有一种专业操守,也有一种精神,即“笃信正确的职业操守,又有击破壁垒的勇气。”(封面新闻的谢凯)

记者的专业性是通过系统学习伦理规范、技能要求,掌握足够对信息的获取、处理、平衡能力培育出来的;通过实践中一次又一次犯错、改正、积累,获得属于专业新闻人对事实和真相的敏感成长起来的;是闭门羹吃出来的、冷板凳坐出来的、也不乏从生死关逃出来的……需要掌握多而杂的知识、各种实操技能的记者并非这个群体之外的人可以轻易取代的。

优秀的记者以辛劳和奔波给历史以全面的记录,以勇气和坚守为时代记录理性客观的声音。他们不能也无法被取代。
记者与记录者从来不是对立的两个群体的,不必把二者放在擂台上,分个孰优孰劣,他们都是社会良性运转的重要齿轮。时代需要理性克制的信息采集者、传递者,他们还原此刻正在发生的事件,保障公民的知情权;也需要多元视角的记录者,他们悲悯身陷苦难的人们,从不同视点提出反思与质疑。二者缺一不可,各有其职,尽其所能,这样,才可以让我们的社会越来越接近李医生口中的“拥有多种声音的健康社会”。

说明
上文的思考是基于华中科技大学新闻学院《新闻传播伦理与法制》2020年2月24日的课堂讨论。关于“方方是不是记者”的分析,部分观点来自该课课堂上的学生讨论,这些学生包括是沈舒雅、陆静瑶、陈诗荟、管安琪、吴奇凌、乔漫、赵春辰格、牟惟楚、刘雨琪、张莹等。关于记者的定义参阅了陈雅琦的观点和汪司晨提供的文章。

指导老师:牛静
审校:牛静
排版:袁向玲

原文链接:

编辑:张凉


425#
 楼主| 发表于 2020-2-28 21:54:36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十三)| 疫情之下,方方的武汉日记凭什么能够刷爆朋友圈?

新型肺炎中的个体叙述(十三) | 青年学子的观察思考

华中科技大学新闻学院“话媒书会”出品


作者:伍东昇

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本科生



2020年初,一场疫情从武汉蔓延开来。2月22日,在接受完中新社记者采访后,方方说道:“疫情过后,武汉人便会回到以前的生活轨迹。生活就是这个样子,像长江,永远奔腾,不会停歇。”


武汉长大的伢们此前或多或少听过方方这个名字,外地关心文学的人也知道方方。现在这样,不同地域不同文化程度的人关注同一个写作者,这在近代史上都是罕见的。人们如此热烈地讨论一个写作者和她的文字,背后一定有其原因。


在小说里,常常有主角发现武功秘籍而一平乱世的桥段。今天,我们也不可逃避的被卷入了这场动乱,病毒横行却又不见身影。你我绝大多数人并非小说里的英雄,翻来找去也无救世秘籍可用。我们感叹灾情,怜悯邻友,却又自叹无能。这种情感是复杂而纯粹的。没有武功秘籍,但我们还有方方的武汉日记,在这里我们找到了和其他人的连结。



图片来自于中新社

责任心记录乱世

自疫情蔓延开来后,方方坚持在网上更新自己的“武汉日记”,用文人的笔法记述了她的所见所想。这些文字与华丽无关,甚至没有明显的主题,但都透露着一种写作者对公共事务的关注和对平常百姓的关怀。作为文人的方方,是带着专业能力和责任心去记录。


出生于书香门第,方方的生涯围绕着文学创作在前进,早些年她出写实派的作品,写长篇小说,写散文集,往往淡化了政治元素,她本人也说过,自己对政治不感兴趣,也无意仕途。当23日封城的消息传来时,想着家人都在身边,政府会管好百姓,她也很安心的被封锁在家。这期间,她同其他武汉人一样,也经历了怀疑、担心、愤慨等一系列情感变化。重大公共事件将这段历史的参与者搅合一团,个人在这样的漩涡中找不到方向。很多个日子,早上起来看到各地医生前来援助,感动地点赞;晚上睡前一看,有老人等不到救治跳楼自杀,心里又一阵悸动;第二天早上再看,政府领导下基层核查,保证解决问题,抹了抹汗;到晚上某个医生感染去世了,又是一阵悲恸。


人们困惑,愤怒,进而麻木。


这样的群体心理现象并不少见,当一座历史上历经风雨、九省通衢的商业古城被封锁的时候,每个人都颇有微词,都需要有一个出口。方方在疫情之前是位作家,疫情来临后这个身份显得更加特殊。


国家不幸诗家幸,乱世之中,文人责无旁贷地站了出来,千百年来都是如此。在这种时候,方方的记录行为本身就具有极大的精神意义。正如同钟南山直奔武汉一样,作为医学专家和抗击过非典的老兵,人马未到,医生患者已如吃下一颗定心丸:我们有救了。当方方执笔写作时,病毒并没有突然消散半分,物资并没有立马充裕起来,但人们就感到有所寄托:你看,那个方方也和我们一样每天在忧虑、在思考,那些我们来不及捕捉的人事物,她在记录。她把这座城市承受到的厚重压力借她的笔传达出去。



悲情是写作者的常态

方方日记并不是所有人都喜欢,至少不是现在。


攻击者数量不少,主要论点是:大难当前,那么多人支援武汉,你为什么要写这些负能量的东西?有人再进一步:你是不是自己不上,还要制造恐慌?


对于这些纷争,只消几笔带过:悲情,是写作者的常态。方方也曾自述道:小说经常是与落伍者、孤独者、寂寞者相濡以沫的。这世上的强人或是胜者,经常是不介意文学的,他们更多的时候拿文学当点缀、当花环。


很多批评者不将文学当回事,讽刺这些写作者自己不事生产。从社会分工看,写作者的确生产不了什么实体效益,几本大部头也要由印刷厂来开动机器。苏联作家协会孕育了一批优秀作家,在1991年苏联解体后,也因为经费不足被迅速解散了。写作者往往独处一角,在机械化的链条上没有他们的位置。


当疫情发生后,国家机器高速运转,政客开会,工人抢工,商人捐款,农民送菜,文人也在做着自己的贡献。这种贡献是以文本形式呈现的,是以悲情为主色调的。当英雄般的高歌唱完了,地下车库里无助的外地人、医院门口进不去的病患、外省漂泊的武汉人有谁在关注?


只有写作者。这些被历史遗弃的人事物,最终只有写作者在跟进。为什么喜爱方方的人始终是大多数?因为生存在武汉之中的、体验着苦痛辛酸的是这大多数人。正是因为写作者不将效率、成本和利益作指标,它能爆发出来的精神力量也是最纯粹的。当媒体垄断了话语权,电视屏幕上都是喜报时,生活在街头巷尾的百姓只会产生更深沉的无奈和痛楚。这份悲情,是写作者观察、记录的唯一对象。


方方的文字在这个时候是一把保护伞,把许多悲痛的人聚拢在伞下。伞外是痛苦的、是残酷的,伞下是遮挡出的一点点温暖。没有体会伤痛的人读到满行的苦难,觉得悲愤,而置身于灾难之中的人读到的是慰藉,自己的悲伤有更多人来分享,心里好受些许。人们愿意听她去质疑政府行为、去反思救治措施、去哭泣医生朋友。如果说歌颂和正能量是一个集体所需要的,这种悲情才是所有个体所共有的。



个体叙述引发共情

正如官方媒体和个体写作者之间的差异一样,两边的论调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每天打开新闻,置顶的总是一行行数字,或升或降;刷屏的总是领导干部又巡视了哪个社区,某处主任又反映了什么,某位高官又发布了什么重要指示。这些是数字,是符号,它们背后可能有其隐含的意义,但这些传达出来的不是个人情感。


米沃什曾说:文学只能属于个人。


当武汉人几乎人人心口上都有一块伤疤时,官方的宏大叙事之后还需有一批个体的记录,它可以是任何形式,但一定要来自个体。


越来越多的人物专访和自媒体写作受到关注,为什么?因为我们需要关于这场灾难的更多细节。方方的武汉日记读起来零散不定,因为她初写日记时就只是准备自娱自乐,这些家长里短的碎碎念反而成了真实有力的文字。当人们因为封城令被关在自家屋檐下时,我们的情感需求只会越发强烈。我们想要去了解周边的人在过什么样的一种生活?每天在担心些什么?在高兴些什么?我们需要更多的个体互动,来发现和表达自我。


同样的,有一些声音只来自个体。当李医生去世的时候,我们愤慨,不得不发出质问:训诫八位医生是谁的意见?早期专家组的判断为什么出问题?政府知道了感染的信息为什么不公布?这是我们作为公民的声音,是组成一个良性社会所必须的个体反思。


今天我们不关注数字,我们关心一个个的人。进入社会,人很容易变成这个集体的一部分,而失去了个体的感知能力。方方的文字鸣响了木铎,潮水退去,这场浩劫让我们审视自己、审视那一个个脆弱的、敏感的、需要共情的人。


如果说宏大叙事是一扇窗,个体叙事同样是一扇窗。多一个通道,就多一点光亮照进来。我们还不知道疫情什么时候结束,但希望十年、百年之后的人们重翻往事时,回想当年时,可以略有欣慰地看到有方方那么一批挺身而出的个体写作者在记录并发声着。



说明

该文章思想是受华中科技大学新闻学院《新闻传播伦理与法制》2020年2月24日课堂讨论的启发,部分观点来自于学生讨论,观点贡献者包括但不限于管安琪、陆静瑶、李紫琦等同学。



指导老师:牛静

审校:牛静

排版:袁向玲


原文链接:


编辑:张凉

426#
 楼主| 发表于 2020-2-28 22:29:58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财新胡舒立:我急得要命



胡舒立:

我说一下媒体行业,因为媒体是天然应当把公共命运至于首位决定它要遵循的这种价值和它的社会责任主要体现为新闻专业主义。

当然,在新闻界大家可能知道,但是在今天这个场合,我需要重新讲一下这个基本的价值,就是新闻不是宣传。

我刚才听到易纲行长提到宣传两个字,我急的要命,当然他并不是指的新闻,而是指他想说的那个东西的宣传。

但是我想说首先新闻不是宣传,也绝不能是宣传,新闻必须有专业的机制和操守,它有它的基本的界定,也就是说,关于新闻专业主义的定义有争议,但是它有一些基本内涵不可否认。

第一个就是媒体服从公共利益,再一个媒体必须报道事实。

第三个就是媒体作为信息流通的渠道,它要采纳一定的价值标准,这个价值标准在中国社会分化比较严重,我觉得可以采用就是社会的核心价值,就是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第四点就是必须服从事实这个最高权威。

第五、必须受制于专业规范,我想这个就是我们这个行业,我们这样的职业人能够尽你的社会责任,应该坚持的基本的操守和基本的价值。

那么,所谓的专业规范,它有比较多的内容,我就不一一讲。

我就讲,我觉得是最基本的,大家也能听明白,并且现在中国做不到。

一个是不迎合原则,就是人对信息的需求,其实每个人的欲望有很多层次,我不是提供你欲望当中最低的层次所需要的东西,而是提供你应该知道的东西,这就是不迎合。

第二个就是现场原则。就是说,在路透社和汤姆森合并之后,路透社发现他们自己最大的问题是到新闻现场的机会在比例上变少。

于是修改了他们的宪章,在每一次重大事件发生的时候,我们的记者必须在现场,就是只有用记者代表公众的眼睛看这个事件的发生。

第三个就是防火墙原则,媒体不能被收买,必须有一个对新闻内部的防火墙,就是编辑部和经营部必须是完全隔离的,它这个是不可逾越的,就是经营不能变成任何干预。

我觉得我们当前中国的媒体,可能遇到的最大问题恰恰是还没有真正的脱离宣传的传统,在没有脱离宣传的传统和宣传的习惯的同时,就不幸的陷入被收买的境地。

我们遇到的压力可能不仅仅是管制方面的压力,还有经济方面的压力,我们不但看到了有偿新闻,还看到了有偿沉默,我想这是我们这个行业最大的悲哀。

因此,我觉得中国现在其实比较关键的,不再展开谈中国的结构性问题,中国现在最主要的必须得有一个专业主义的成长。

新闻专业主义的成长,由新闻记者这些经过专业训练的人用专业、客观、公正的手法报道事实,让公众去判断,然后维护公众的知情权。

因为我们现在大量的时间陷入了在事实不完整,甚至事实不清晰的情况下,对100多个字简化的事实进行讨论,这个不是不可以,但是远远不够。

因此,中国需要通过整体的努力,利用新媒体的机会,构建起适应现代国家民主转型和社会治理所需要的以新闻媒体为主体的一批稳定的、开放的、包容的、理性的平台。

这个就是我觉得很清晰的体现了我们的追求,我们的社会责任和我们的价值,谢谢大家!

原文链接:

编辑:张凉

427#
 楼主| 发表于 2020-2-29 20:22:06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自媒体为这吵翻了,主流媒体是啥态度?


428#
 楼主| 发表于 2020-3-1 21:42:16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财新》,捡起了媒体人的体面


灾难过后,
庆幸自己躲过了,嘲笑别人离开了。
最后扔下一句混账的话:
这都是命。
这才是,更大的灾难。


01

《财新》又推出了一篇深度报道:独家|新冠病毒基因测序溯源:警报是何时拉响的。

我身边的很多媒体人,以及高校老师都在转发,其中夹杂着大量的专业术语和时间线,真正的在抽丝剥茧。

像是在面对解剖台上的某一个对象,不容出错,直指焦点。




这篇深度报道排名第一的记者高昱说:

这是我们来武汉这么多天发出来第一篇真正意义上的硬核调查报道。种种证据显示,在去年12月底之前,检测结果陆续回馈医院并上报给了卫健委和疾控系统,但他们等来的是一份国家卫健委的“3号文”禁令。这是中国科学家的悲哀,也是武汉悲剧的源头之一。

报道里,还有这样一段文字:

一位基因测序公司人士透露,2020年1月1日,他接到湖北省卫健委一位官员电话,通知他武汉如有新冠肺炎的病例样本送检,不能再检;已有的病例样本必须销毁,不能对外透露样本信息,不能对外发布相关论文和相关数据,“如果你们在日后检测到了,一定要向我们报告”。

基因公司测序——等来了湖北卫建委干预;

九份样本上报——等来了国家卫健委的“3号令”。

不公开就不公开吧,为什么销毁?

可以说,《财新》的这篇报道,指向性和信息量都很硬核。


02

作为最早派驻记者进入武汉的媒体之一,《财新》顶住压力,发布了多篇扎实过硬的报道,包括头条重磅、解药系列、数据解析、肺炎日记、实时地图等。

此后,《财新》又对疫情取消了阅读“付费墙”,让公众及时了解信息。

就在一个周之前,《财新》还经历了一场所谓“造谣”风波:

2月20日,《财新》刊发《武汉养老院现多例疑似新冠感染》报道,提到武汉市社会福利院与古田融济康养中心两家养老机构的老人病亡。“我们科室大概有11位老人去世了,都是因为反复发烧最后呼吸衰竭而死”。

21日,微博“武汉发布”辟谣,声明武汉市社会福利院“11名老人呼吸衰竭而死”不实。武汉发布接着又发了一条消息称,疫情期间造谣传谣,最高可判七年有期徒刑。

24日,《财新》推出《两月来,华南海鲜市场附近福利院发生连续死亡》,列出一份武汉市社会福利院病亡人员信息名单:从2019年12月23日至2020年2月18日,该院共有19人离世……

你不是暗指我造谣吗?那么,我给你列出详细信息:

有姓名,有性别,有基础疾病,有死亡原因,有死亡时间。




在真正的危机时刻,专业媒体与专业的新闻精神本身,就是不可替代的存在,尽管很多拿着记者证的已经不能称之为“记者”了。

没有专业新闻媒体,这个世界就少了一双发现真相的眼睛。


03

相比之下,还有很多媒体,成为职业报道“好人好事”的“专业”机构。

其秉承的原则是:我不说,就没有人会知道。

我并不排斥“叫好人好事”,只是“好人好事”往往是道德使然,或者是岗位职责所在,而探讨庞大的运行机制之下,灾难为何发生,以及如何防御下一次灾难的发生,这才是焦点与核心所在。

很多人唱衰传统媒体,在新媒体人冒出来的一堆专业名词里,传统媒体人羞愧地无地自容。

错了,我一直都不觉得传统媒体人是一群废物,他们是有手艺的,很多时候是被迫或主动进行了一场默默无声的自我阉割。

就如同被诟病的《长江日报》。

一:评论员写文章“风月同天”更想听到“武汉加油”,批评人家捐赠方,说用这些诗不合时宜,此为没有风度;

二:评论员写文章:望向市长那双疲惫的双眼,眼神中透出的坚定,让人动容,多给武汉市长暖暖心,此为没有风骨;

三:90后护士流产10天后重回一线,用语为:“怀孕还不到2个月,黄杉就出现了自然流产,于1月10日进行了清宫手术”,此为没有人性;

四:新冠病毒肺炎罹难者肖贤友遗言,留头掐尾,留下“我的遗体捐国家”,而去掉了最核心的质问“我老婆呢?” 11字的遗言,变了味儿,此为没有德行;

五:面对疫情基本失语,模糊焦点,新闻价值观完全扭曲,此为毫无专业精神与对职业的一点点敬畏。

没风度,没风骨,没人性,没德行,没有职业精神,你能指望它干点啥?

有人评论:

有能力、想干事的总编辑,会把笼子里的空间用尽,《财新》的胡舒立不仅把笼子里空间用尽了,而且还竭尽所能把笼子扩充了。





04

朋友圈里有朋友评论,和逝去的那个年代相比,如今这个年代越来越无趣了,越来越物质主义,也越来越功利主义,富有勇气的人少了,而现实的人多了。

叛逆的人少了,跪舔的人多了,鼓掌的人多了,反思为什么鼓掌的人少了。

那时的青春像一场大雨,暴雨如注,没有人准备雨具,也没有人准备蓄水池。

现在的人不听罗大佑了,大家喜欢听罗振宇。

我很敬重三种人,虽然三者之间的界限很模糊,概念本身也不够周延:人文知识分子、科学家和专业的媒体人。

媒体人告诉我们这个世界发生了什么,这是真相;

科学家试图解释给我们事物缘何发生,这是真理;

人文知识分子给我们提供看这个世界的角度,这是真情,哪怕你觉得他对时代怀有深深的恶意。

最后说一句:

真话,比整个世界的分量还重。


作者简介 小新,媒体人,青年作家。2019年新书《所有遗憾,都是对未来的成全》已上市。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1DNgrBdDgYcVO5s7fcgBAQ

编辑:张凉



429#
 楼主| 发表于 2020-4-7 08:51:53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俄杜马不满"不实报道" 德国之声驳回指责
德国之声的批评性报道又一次引发俄罗斯议会不满,--此次是与新冠病毒疫情有关。
(德国之声中文网)德国之声发言人容佩尔特(Christoph Jumpelt)驳回俄罗斯杜马对德国之声报道的指控。此前,俄议会指责德国之声,"散布有关俄罗斯抗击新冠疫情的不实消息"。德国之声并未直接从俄方收到有关指控。
政治 | 05.09.2019
德国之声拒受俄罗斯杜马威胁
"不实报道"
俄杜马一相关调查委员会的负责人在网上发表的一份通报中提出了有关指责,称所涉及的是一篇报道,在该报道中,一名活动人士谈到了俄《制止不实消息传播法》,称该法是对新冠病毒危机时期言论自由的侵犯。
除德国之声外,俄杜马还点了其它若干境外媒体的名: 美国自由电台(Radio Liberty)和批评性门户网站美杜沙(Meduza),指控它们散布关于俄罗斯国内治疗COVID-19新冠病毒患者的呼吸机严重不足的"错误消息"
广告
德国之声驳斥
俄杜马的指控很可能与德国之声俄语网页上周六(44日)发表的一篇文章有关。该文涉及俄当局对有关圣彼得堡新冠病毒疫情的所谓"不实报道"的调查。德国之声发言人容佩尔特写道:"德国之声引述了受调查的那名女性的律师和向这名女性提供了律师的人权组织'Prawosatschschita Otkrytki'协调人。(……)这是完全正常的报道。"
容佩尔特指出,恰恰是在目前这样的时期,公众有权得到完整的信息。他表示,涉及报道新冠病毒疫情及其所造成的影响,"德国之声,或者所有媒体,在俄罗斯统统被监控,令人忧虑" 。他指出,采取这样的措施,是"没有信心的表现"
去年夏天,俄杜马就曾对德国之声提出过指控。当时,俄政界人士指责这家德国对外媒体呼吁民众参加在莫斯科的大规模示威行动,并威胁吊销德国之声记者在俄罗斯的工作许可。联邦德国外长马斯也介入了此事。最终,俄外长决定不对德国之声和其他境外媒体进行制裁。
主题
俄罗斯
乌克兰
普京
凝炼/叶宣(德新社、德国之声)
意见反馈
DW.COM
时政风云 | 05.09.2019
德国之声拒受俄罗斯杜马威胁
相关内容
时政风云 | 04.04.2020
新冠危机:老百姓的危难 独裁者的机遇?
时政风云 | 11.03.2020
零票反对 俄国家杜马通过修宪草案
媒体看中国 | 01.04.2020
德语媒体:别拿中国当抗疫榜样
链接:https://m.dw.com/zh/%E4%BF%84%E6%9D%9C%E9%A9%AC%E4%B8%8D%E6%BB%A1%E4%B8%8D%E5%AE%9E%E6%8A%A5%E9%81%93-%E5%BE%B7%E5%9B%BD%E4%B9%8B%E5%A3%B0%E9%A9%B3%E5%9B%9E%E6%8C%87%E8%B4%A3/a-53026998
编辑:宋婷
430#
 楼主| 发表于 2020-4-7 20:08:34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上海学界高层沙龙
据可靠消息,今天上海学界举行了一个高层沙龙,就当前由疫情造成的国内外新形势,各抒己见,展开讨论。参加讨论的有复旦哲学学院院长,同济大学人文学院院长,华东师大图书馆馆长,华东师大历史系学术委员会主任,政治系学术委员会主任,上海外国语大学全球文明史中心主任,解放日报理论部主任和华东师大上外两位党委书记等。最后取得如下共识:
第一,本次疫情是人类史上具有历史性意义的事件,一定深刻影响全球未来
第二,疫情将持续发酵,但欧美疫情不足虑,危险的是第三世界,如果失控,死亡可能超过百万
第三,现在最需要全球一致抵抗疫情,团结起来支援后发国家
第四,观念疫情更为危险
第五,传统的全球化受到严重挑战
第六,现在通过公开信息获取真相越来越困难,大量的信息都是被修改过的
第七,中国主流媒体生产了大量错误的知识,不但误导了中国公众,也误导了西方,损害了中国形象。其中最典型的就是“病毒起源美国论”“全球感谢中国论”“集体免疫不尊重人权”“中国体制优越论”
第八,中国面临被全球“去中国化”危险
第九,最后全球是否“去中国化”不取决于欧美,取决于我们自己
编辑:宋婷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