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楼主: adm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闻学教育案例集锦

[复制链接]
421#
发表于 2024-9-2 14:35:37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人大新闻教育70年 | 1964级校友入校60周年纪念册序:与祖国同行 和人民同在 做国家栋梁


七十载岁月如歌,薪火相传创辉煌

2025年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将迎来70岁生日

值此人大新闻教育迈向七十周年之际

特刊《与祖国同行,和人民同在》

纪念册序文

共同重温、回顾、见证那段非凡历程


   编者按

9月1日是人大新闻学院1964级同学入学60周年。最近他们编辑出版了一本题为《与祖国同行,和人民同在》的纪念册,回顾他们与共和国一起走过的60年路程。
这个年级有52名同学,60年前他们满怀新闻理想来人大新闻系求学。1969年本科毕业后,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在新闻媒体和宣传文化部门工作,靠着自己的奋斗精神和专业能力,成长为我国新闻宣传文化战线的业务骨干。他们中出了很多名记者、名编辑、名评论员,有的成为大学教授、文化名人、新闻摄影家,有的还当上了中央和省市主流媒体的社长、总编辑、部主任等,为我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改革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从他们的经历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一代新中国成立后红旗下成长起来的年轻人的理想追求与精神品质。在国庆75周年和校庆87周年即将到来之际,让我们学习他们的精神,传承他们的事业,跟他们一样与祖国同行,和人民同在,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刻苦学习,勇于实践,努力掌握专业本领,为将来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做好准备。
《与祖国同行 和人民同在》
1964级同学入学60周年纪念册

序文

1964年9月,我们52名二十岁左右的年轻人从祖国的四面八方相聚在北京张自忠路铁狮子胡同一号,成为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的学生。募然回首,弹指间60年过去了,国家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也已由青涩步入成熟,由青年进入耄耋之年。
同学们大都是新闻人和文化人,写过很多别人的故事,能否出版一本回忆录,用写新闻报道和文学作品的笔来记录我们自己一生经历的风风雨雨,酸甜苦辣?这是20世纪90年代在一次北京校友聚会时,一些同学提出的建议。很遗憾,后来由于种种原因,此事未能落实。2006年,在我们许多人即将面临退休之际,周太安、赵伟、曹乐家、郑保卫、于庆田等几个人凑在一起想再次推进此事。他们商量后拟了个“紧急约稿通知”,呼吁同学们拿起笔来,“写下昔日的风雨,展望将来的明媚;写下苦苦的追寻,留下一代人的思绪;写下漫漫人生路,留下长长的足迹”,“扎一束鲜花献给谢幕前的自己”。一开始不少人响应,但到了截稿时间只收到部分来稿,于是此事便中断了。
2024年初,当年负责回忆录编辑工作的邢良俊,忽然想起了那些储存在她电脑里的文稿(收到的稿子集中在她那里),她觉得应该赶快让同学们知道。于是她一篇篇整理出来,分批转发到同学群里。大家看后好一阵惊喜,纷纷开始讨论该如何运用这些宝贵文稿!
许多同学觉得今年恰逢咱们64级同学考上人大新闻系60周年,也是同学中很多人迈入80年人生的重要时间段,如果能够重新启动回忆录编辑出版工作,出一本入学60年纪念册该多好啊!大家说干就干,立即行动起来。经征求一些同学意见,由郑保卫、于庆田、邢良俊和宋汉炎牵头,组建了纪念册编辑部,商量请邢良俊负责文字稿编排工作,宋汉炎负责图片编排工作,郑保卫和于庆田负责统筹与联络工作。经过几个月的辛勤努力,在同学们的支持配合下,如今纪念册终于编辑完成了!
纪念册前面应该有个序,写一写编辑出版纪念册的初衷、过程及感受。那么到底该写一篇怎样的序,以及如何把序写好,让我们几个承担写作任务的人颇费脑筋。此时,我们忽然想起当年读书时大家最喜欢唱的那首歌《革命人永远是年轻》,没想到竟然由此打开了思路。
这首歌的歌词很短,只有几句:
革命人永远是年轻,
他好比大松树冬夏长青,
他不怕风吹雨打,
他不怕天寒地冻,
他不摇也不动,
永远挺立在山顶。
这首歌给人以信心,给人以力量,总能鼓舞和激励青年人不惧艰险,不怕困难,永不言败,勇往直前。
正是从这首歌里,我们找到了写作序言的灵感。我们想,这首歌所赞美的不就是我们这一代青年人的品德与精神吗?!或者说这几十年我们这一代人始终与祖国同行,和人民同在,勇往直前,艰苦奋斗,不就是在用自己的言语和行动来诠释这种品德与精神吗?!
我们这代人生在旧社会,长在红旗下,在那个大学生十分稀缺的年代,能够成为大学生真是人生之幸,可以说我们的一切都是党给的。因此,爱党、爱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笃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笃信共产党好,笃信社会主义能够救中国,是我们真诚的心愿,也是大家始终不变的信仰。
我们年级的52名同学,除了6人来自部队,1人来自国营农场之外,大都是高中应届毕业生,而且大多数同学来自工人和农民家庭。当1964年8月底大家来到北京进入梦寐以求的人大新闻系学习的时候,同学们都希望能借此机会好好学习,掌握本领,为祖国尽责,为人民服务,做社会栋梁。
中国人民大学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新型正规大学,刘少奇和朱德总司令参加了1950年10月的开学典礼,著名无产阶级革命家、马克思主义教育家吴玉章担任校长。因为其特殊定位,国家寄予厚望,人民怀着深深期待。咱们入学的时候,正值国家经历三年自然灾害后开始出现经济好转,教育复苏大好局面,新调入人大担任党委书记兼副校长的郭影秋,正在协助吴玉章老校长谋划着人大新一轮发展。这一时期全校师生人人精神饱满,个个意气风发,都在齐心协力地为学校发展努力奋斗。
在这样一种氛围中,我们的大学生活紧张而又愉快。大家都在努力学习,希望尽快掌握各门知识,学到专业本领,以便将来能够成为建设国家、服务人民的栋梁之才。当时细心听课、广览书报,相互交流、热烈讨论,成了我们每日学习生活不可缺少的内容。
入学不久,在同学中传说着一件事:郑保卫、邢良俊、曹乐嘉、方瑞祥、许锦达、王长宗等同学入选首都大学生合唱团,将参加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的演出。能在人民大会堂参加如此重要的演出,他们个个激动不已,同学们也为之高兴。然而更让大家高兴和激动的是,10月1日,同学们幸运地在天安门广场参加了首都军民庆祝国庆15周年游行集会。那天,白天,我们昂首挺胸,迈着正步走过天安门,接受毛主席的检阅;晚上华灯初上之时,我们又来到天安门城楼下的金水桥边参加联欢晚会。大家尽情地拉歌、跳舞,看焰火,整个广场人声鼎沸,成为一片欢乐的海洋!我们庆幸刚来北京,就见到了日夜思念的毛主席,见证了几十万人齐聚广场同欢共庆节日的壮阔场景,这对我们来说真是天大的喜事!
1964年还有一件事让我们至今难忘。记得是10月16日晚上9点左右,人民日报社散发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号外的卡车停在了铁狮子胡同1号人大校园门口。我们一群在此等候的同学立即拥上前去,从卡车上拿下一摞号外,帮助向周围群众散发。过路的人兴奋不已,争相抢阅,有的人呼喊着:我国也有原子弹了!同学们第一次见到号外都特别激动,大家反复阅读,并自发地凑在一起座谈讨论,纷纷表示要学好功课,掌握本领,报效祖国。巧的很,第二天又传来一个好消息:赫鲁晓夫下台了!这真是“天合人意”!原子弹爆炸成功,标志着我国具有了在核武领域与美苏英法等拥有核武器国家展开对话的条件,增强了我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1964.10.16” ,由此成为我们一生铭记的开心日子。很多同学至今依然珍藏着当年保存下来的号外。虽然已经过去60年了,号外的纸张已经泛黄,但中间那行大字标题《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依然十分醒目。另外,这件事也让我们这些刚入学不久的新闻专业学生学到了一点新闻知识:如果发生特别重大事件,可以采用出号外的方式尽快发布新闻。
进入1965年,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发生了几件大事。一件是我们新闻系与中文系、档案系的同学要从城里铁狮子胡同一号搬到西郊。虽然要离开当年曾作为段祺瑞执政府的城内花园式校园,大家有些恋恋不舍,但从此全校各系都集中到西郊办学,这对学校发展有好处,大家还是很高兴。
第二件事是我们有幸见到了我们敬爱的吴玉章老校长。吴老是毛主席敬重的经历过辛亥革命的老人,参加过南昌起义,是延安时期党内尊称的“五老”之一,能见到他一直是大家的期待。那天我们正在学校游泳池工地参加义务劳动,正好赶上老校长前来考察。大家一看吴老来了,立刻蜂拥而上,把校长围了起来。吴老和我们握手、交谈,还与我们合影留念,同学们乐得喜笑颜开,闭不拢嘴,此事成为我们一辈子难忘的记忆!
还有一件事对我们影响很大。新华社要投资20万元与人民大学共同创办新闻摄影专业,这样一来我们年级就要分出一部分同学去新闻摄影专业了。当时同学们对学摄影,将来能到新华社作“文武兼通”(即又能拍照片,又能写新闻)的摄影记者很感兴趣,许多同学跃跃欲试。经过报名和审批,最后有20名同学成了人大新闻系历史上首批新闻摄影专业学生。摄影专业的同学每两人发了一台卓尔基相机,他们总喜欢挎着相机在校园里四处拍照。为了尽快熟悉摄影业务,系里还安排他们到新华社摄影部图片车间实习劳动。在那里,他们学到了许多摄影知识,掌握了新闻图片从冲卷到洗印再到图片制作的全部业务流程,对新闻摄影技能也有了初步了解,更重要的是了解了新华社的光荣传统。
与此同时,新闻学专业的同学也被安排到《解放军报》和《工人日报》实习锻炼。虽然时间不长,但大家都认真学习,自觉实践,逐渐知道了一篇文字稿是如何快速变成一张张读者喜爱的报纸。同学们在印刷厂和图片车间上夜班,亲自经历了拣字、拼版、制图,以及制作标题、打样送审、压膜浇铸、上机印刷等业务过程。通过这一系列实践,同学们对什么是“新闻”,什么是“新闻工作”有了初步了解,不但业务上有所提高,思想上也受到锻炼。还有件事值得一提:记得有一次应在《工人日报》实习同学的邀请,班上许多在其他媒体实习的同学相约来到工人日报社附近的青年湖游泳玩耍,共同度过了一个愉快的周日,好惬意的大学生活!
这次实习有20人在《工人日报》,20人在新华社,12人在《解放军报》,可以说是我们年级全体同学的一次新闻实务大演练。由于后来受“文革”影响,学业中断,咱们年级没有毕业前的大实习,所以这次唯一的短时间实习劳动对同学们提升业务素质,坚定新闻理想,确立新闻志向起到了重要作用,在我们本科学习中有着重要位置。
第四件事是这一年学校安排我们到部队参加军训,此事在我们心中留下了许多美好记忆。我们来到昌平一所军校,在教官指导下,同学们练走步、学射击、搞拉练,度过了一段难忘的军营生活,大家觉得思想上、精神上和体能上都接受了一场洗礼。记得有天晚上在十三陵搞急行军拉练,大家一路小跑,生怕掉队,一紧张,连口令都传错了,把上面下达的命令“禁止打手电”,传成了“禁止大小便”,事后大家为此笑得直不起腰来。另外,当时全年级十几个女同学组成的女兵班,在练兵场上英姿飒爽,很是气派,那种“巾帼不让须眉”的自豪神态给男生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遗憾的是,学习了不到两年时间,1966年春夏之间,“文化大革命”开始了。这时,正常的教学秩序被打乱,学业也被中断了。同学们开始参加一些社会活动,见过一些世面,增长了一些见识,学会了思考问题,受到了思想磨练。
特别是这期间学校组织我们参加过一些学农、学工社会实践,使我们受到很大锻炼。我们到过海淀苏家坨,体验过京郊农民的乡村生活,当时为了解决过冬取暖问题,一些同学还被安排到凤凰岭车儿沟去砍过柴;我们去过北京特钢厂,感受过城市工人的工厂生活;我们还到过房山,参加过当时正在兴建的东方红炼油厂(现今的燕山石化公司)的建厂大会战,体会到了作为一个劳动者创业的艰辛和喜悦。另外,系里还组织我们去过大兴县,到当时被誉为“拉革命车不松套”的著名劳模王国福所在生产队学习劳动。总之,这期间我们参加了许多社会活动,受到了各种各样的锻炼。
受“文革”影响,原本1969年毕业的我们,推迟到1970年才毕业。当时毕业的去向与安排也是五花八门。同学们的分配完全服从组织需要,学校号召大家自觉自愿地“做革命的一块砖,哪里需要往那里搬”,自觉自愿地“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于是大多数同学被分配到了西北、东北、西南,还有华北的内蒙古、河北等地,都是一些比较艰苦的地方。
几对已经结婚或是确定了恋爱关系的同学都分到了偏远地方。当时班上一位从小在南方长大的女同学,就主动随在部队工作的丈夫去了新疆,同千千万万援疆干部一样,扎根新疆,屯垦戍边,无悔无怨,坚守了几十年,献了青春献终生,献了终生献子孙,事迹很感人。而大多数无牵无挂的“光棍”同学,都自愿地离开家乡和父母,做“革命的一块砖”,被搬到了“最需要的地方”。那时很多人被安排到军垦农场和基层单位,当战士,当农民,当工人,当老师,接受工农兵再教育。
同学们毕业后无论是在新闻单位、文教部门、厂矿企业,还是党政机关、城市社区、基层农村,也无论个人际遇如何,大家都牢记人民大学的校训“实事求是”,并以此严格要求自己。当时在同学们心中,正是这种“与祖国同行,和人民同在”的朴实情感,支撑和激励着大家克服困难,不断前进。许多同学都是从基层一步步往前走,逐渐立住脚,走向事业高地的。
当年,全年级同学中除少数幸运者毕业时直接分配到新闻单位从事采编业务外,多数人是通过后来个人的努力进入新闻单位,回归新闻专业的。不少人凭着对新闻事业的挚爱、坚实的新闻专业基础,和具有说服力的新闻报道作品,得到了组织的认可和同行的称道,有许多人走上了报社、电台和电视台的领导岗位,有的还当上了社长、总编、台长,部主任等,也有不少人成了名记者名编辑,还有的当上了大学教授,成了文化名人。而那些从政的同学,大多也都是从科员、干事、秘书做起,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个阶梯,最后靠自己的能力、智慧和涵养走上了领导岗位。
在回忆过往走过的道路时,我们要特别感谢历史的眷顾,庆幸我们赶上了改革开放的好时代。1978年年底国家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我们迎来了一生中最为舒心和自由的时刻。当时大家正值30多岁的“盛年”,在经历了“文革”后期一段时间的磨炼之后,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赢来了施展才华的好机会。
在那“激情燃烧的岁月”里,同学们伴着伟大祖国前进的步伐,随着人民群众奋斗的脚步,勇立潮头,奋勇当先,尽情地挥洒汗水,贡献力量,创造着奇迹,书写着历史。这一时期很多人投身特区建设、三线建设、援疆援边和扶贫助困工作,有的参加了三峡工程百万移民安置工作,有的参加了新组建党报和省市电视台的艰苦创业,还有的随部队参加了中越自卫反击战......总之,在改革开放前沿,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到处都有我们年级同学的身影!
许多同学在改革开放中大显身手,成为各自单位的改革先锋和业务能人,不但自己的工作取得很大进步,也使单位的面貌发生重大变化。一些在媒体工作的同学由于改革有方,成绩卓著,还被上级任命为省市报业集团的掌门人和总编辑。我们年级还有几位同学乘着高校恢复招收研究生的机会考回人大新闻系攻读研究生,借着改革开放的大潮重新规划自己的人生道路。
应当说改革开放为我们每个人实现自己的事业理想和人生价值搭建起了广阔舞台,使同学们真正有了发挥自己才能与智慧的空间。而当我们把个人的梦想汇入到全国人民共同追求的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时,便会感到自己的个人梦想会变得更加丰实、厚重和有分量!
岁月不居,青春不再。看如今,我们满脸皱纹,这皱纹交织着家史与国史;我们满头白发,这白发夹杂着苦与乐。
可以说,毕业这几十年,我们每个同学都在与祖国一路同行,和人民执手同在,都会有自己的独特经历和生动故事,都会有自己的思想感悟和生活体验。今天我们拿起笔来,回忆往事,记录历史,留下我们的足迹与情思,献给祖国母亲的75岁生日,这实在是一件令人欣慰和惬意的事情。
纪念册终于要定稿付排了,我们已经尽了努力,但也还是留下了一些遗憾。其中最为遗憾的是,这些年我们年级已有20名同学先后去世,这让我们痛心不已。他们有的留下了遗作,有的却是悄然离世,没留下什么笔墨文字。好在他们的亲属非常配合,为我们提供不少珍贵资料,在此我们要真诚地感谢他们!
这本纪念册最后定名为“与祖国同行,和人民同在”,是出于对人民大学长期来形成的办学传统的认识与传承。作为人大的学生,我们始终牢记1937年毛主席为诞生在抗日烽火中的人民大学前身陕北公学的题词:
我们要造就一大批人,这些人是革命的先锋队。这些人具有政治远见。这些人充满着斗争精神和牺牲精神。这些人是胸怀坦白的,忠诚的,积极的,与正直的。这些人不谋私利,唯一的为着民族与社会的解放。这些人不怕困难,在困难面前总是坚定的,勇敢向前的。这些人不是狂妄分子,也不是风头主义者,而是脚踏实地富于实际精神的人们。中国要有这样一大群这样的先锋分子,中国革命的任务就能够顺利的解决。
60年来,我们1964级同学一直在学习和践行毛主席的题词精神,用自己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的行动报效祖国和人民,感恩母校的培养和教育。
2022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人民大学时指出,中国人民大学从陕北公学成立之初提出培养“革命的先锋队”,到新中国成立后提出培养“万千建国干部”,到改革开放新时期提出培养“国民表率、社会栋梁”,再到新时代提出培养“复兴栋梁、强国先锋”,始终不变的的是“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展现了“党办的大学让党放心,人民的大学不负人民”的精神品格。他希望“中国人民大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传承红色基因,让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念成为人大师生的自觉追求”。
我们真诚希望今后母校能够不负党中央厚望,坚持“人民大学人民办,人民大学为人民”的办学宗旨和“人民、人本、人文”的办学特色,把人民大学越办越好,始终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


纪念册编辑部
2024.9.1


来源: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jkfclU77yhhiwcAQk0Qxaw
编辑:程正元

422#
发表于 2024-9-3 21:11:06 | 只看该作者
【案例】第十二届范敬宜新闻教育奖申报通知(2024年)

范敬宜先生是我国声誉卓著的新闻工作者和卓有建树的新闻教育家。为继承和发扬范敬宜先生的新闻教育思想,激励新闻人以范敬宜为楷模,为中国新闻事业发展贡献力量,由人民日报社、经济日报社、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辽宁日报传媒集团、大众报业集团、海南日报报业集团和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共同发起倡议设立“范敬宜新闻教育基金”。基金的设立还得到了范敬宜亲属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

“范敬宜新闻教育基金”面向全国设立“范敬宜新闻教育奖”,从2013年开始评奖,每年一次,是我国新闻教育界的著名奖项。

范敬宜新闻教育奖包括三个奖项:
新闻学子奖:奖励有志于从事新闻传播事业的优秀学生;
新闻教育良师奖:奖励在培育新闻传播人才方面做出突出成绩的教师;
新闻教育良友奖:奖励热心新闻传播教育的新闻业界人士。

第十二届范敬宜新闻教育奖的评选,采用单位推荐与个人申请相结合的方式产生候选人,邀请各传媒单位、新闻院校的资深专家及学者组成评审委员会进行评选工作,由基金理事会确定最终表彰名单,举行表彰活动并对获奖者进行奖励。

希望通过范敬宜新闻教育奖的评选,激励更多青年学生热爱新闻工作,投身新闻事业;鼓励更多教师在新闻教育战线上辛勤耕耘,培育人才;推动更多的新闻业界人士关心新闻教育,指导新闻学子成长。


第十二届
范敬宜新闻教育奖评选细则

评奖时间
2024年9月1日开始启动和受理申报,并通过各种媒体形式在学界和业界广泛传播。9月30日单位推荐和个人申报截止,10月进行专家评审和基金理事会审阅,11月举行颁奖典礼。

奖项设置
新闻学子奖 不超过 10名(奖金6000元/人),含特等奖 1名(奖金10000元/人)
新闻教育良师奖 不超过2名(奖金10000元/人)
新闻教育良友奖  1名(奖金10000元/人)

申报范围
新闻学子奖:中国内地高校在读或毕业一年以内的本科生、研究生
新闻教育良师奖:中国内地高校从事新闻教育的教师
新闻教育良友奖:参与高校新闻教学和人才培养工作的新闻机构工作者

申请条件
新闻学子奖:
1.学习努力,品学兼优;
2.热爱新闻事业,毕业后有志从事新闻工作者优先;
3.具有一定社会影响力的新闻作品发表(尤其是科技创新、乡村振兴、绿色发展、社会服务等方面的作品)。已经毕业的学生,其申报的作品必须是在校期间完成的。
新闻教育良师奖:
1.热爱新闻教育事业,辛勤耕耘,默默奉献,德艺双馨;
2.在新闻人才培养上投入足够精力,是学生的良师益友;
3.已经培养出一定数量的优秀新闻工作者,成果显著。
新闻教育良友奖:
1.重视新闻人才的培养,长期支持新闻教育;
2.长期在新闻院校兼课、讲座及共同培养学生;
3.为新闻院校发展提供各种社会资源和其他形式的帮助。
申请方式
1.单位推荐及个人申请相结合(被单位推荐者不再填写个人申请表格)。
2.推荐单位和申请人可从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官网(www.tsjc.tsinghua.edu.cn)“学院公告”栏目查阅评奖公告并下载相关表格,或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前往百度云盘下载(链接:https://pan.baidu.com/s/1VXGib8C-iGqOjALKoBtduA?pwd=hth9,提取码:hth9)。
申报材料(申请表及代表作品扫描件)请用电子邮件方式发送至fjyprize@tsinghua.edu.cn邮箱,同时纸质版申报材料邮寄至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范敬宜新闻教育奖评选组委会办公室”。
3.往届曾申请过本奖项“良师奖”和“良友奖”的申请者,需重新填写申请表。附加材料如与以前相同,可不再报送;如有补充,仅提交补充部分。


评选办法
1.聘请学界和业界专家组成评审委员会,对申报材料进行评审。评审委员会由7-9名专家组成,主任由第十二届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主任委员柳斌杰担任。
2. 由基金理事会最终确定获奖名单及奖励金额。
3. 获奖名单将通过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官网及其他知名网站公示一周,听取各方反馈意见。

颁奖时间
颁奖典礼定于2024年11月在北京举行。

联系方式
联系人:庄老师,010-62797271、15201105730
地    址: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范敬宜新闻教育奖评选组委会办公室”
邮    编:100084
网    址:www.tsjc.tsinghua.edu.cn(“学院公告”栏目)


范敬宜新闻教育奖评选组委会
2024年9月1日

来源:清华传媒评论
编辑:程正元


423#
发表于 2024-9-5 18:22:45 | 只看该作者
【案例】研究生国际化教学再发力!郑州大学穆青国际班成立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王冰珂 通讯员 李菲 陈卓
  9月4日,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穆青国际班正式成立,25名学生即将前往马来西亚博特拉大学、台湾铭传大学等校访学,标志着该院在国际化办学进程中又迈出一大步。
  穆青是我国新闻界的杰出代表,其作品和精神影响深远。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自2015年在本科教学层次开办穆青新闻实验班,共招生298人,已成为思政教育、特色化人才培养的响亮品牌。
  “穆青国际班则主要是面向研究生群体,意在继续以穆青的新闻理念和精神为指引,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创新思维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高素质新闻人才,从而更好地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张淑华说。
  探索国际化教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一直在行动,先后与俄罗斯、美国、德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的高校建立有科研和师生交流等合作项目。2024年,新闻与传播学院又与马来西亚博特拉大学签订研究生项目,秋季学期将派出20多名研究生进行交流学习。
  “穆青国际班是我校的一次重要探索和创新,对提升新闻教育水平、推动新闻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郑州大学副校长胡少伟说,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新闻传播的作用日益凸显,国际班将提供广阔的交流平台,让同学们拓宽个人视野,提升综合素质。
  近年来,郑州大学围绕高水平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办学定位,瞄准“双一流”大学建设中长期任务,与美国、英国等52个国家和地区的275所高校或科研机构建立友好合作关系,并作为首批地方高校入选“国际化示范学院推进计划试点单位”。
  尤其在研究生国际化教学方面,郑州大学以学校政策为引导、培养单位为主体,积极推进硕博士研究生国(境)外访学、参加国际学术会议项目,通过一系列系统的国际化教育推进工程和国际合作,不断提升研究生的国际视野,培养了一大批具备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人才。

来源:河南日报客户端
编辑:程正元


424#
发表于 2024-9-25 22:55:45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校庆献礼 |《中国传媒大学七十年(1954—2024)全四卷》隆重发布!


来源: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公众号)

编辑:李佳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FPj5usoAf4Ry_5GUHrR0Fw


425#
发表于 2024-9-27 22:25:51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中传70周年文艺晚会主持阵容强大,众多名嘴汇聚,晚会画外音竟是他!

来源:中播网(公众号)
编辑:李佳

10.png (1.01 MB, 下载次数: 1)

10.png

9.png (849.62 KB, 下载次数: 1)

9.png

8.png (905.08 KB, 下载次数: 1)

8.png

7.png (726.71 KB, 下载次数: 1)

7.png
426#
发表于 2024-9-27 22:55:54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中国传媒大学廖祥忠回应“唱衰新闻专业”论调

由28家机构平台网络直播的中国传媒大学建校70周年庆祝大会今天刷爆全网。作为名副其实的“传媒人的摇篮”,中传70年见证了传媒行业的变迁。




中国传媒大学党委书记廖祥忠在近日接受采访时,对于社会热议的“唱衰新闻专业”的论调、数字时代新闻行业面临的挑战、中传未来在人才培养中瞄准的人工智能赛道等话题做了分享。

以下这些关键词,或许可以给传媒人一些启发,正如廖祥忠所说:“应对人工智能的加速演进,对中传而言,是一场要么‘冲顶’,要么‘灭顶’的‘生死之战’。”对全体传媒人也如是。


短视频
我特别相信视频语言的魅力和威力。近些年,中传抓住短视频的机遇,几乎每个专业都与短视频融合,取得了不错的成果。
从未来趋势来看,我认为短视频会不断进化,长时间存在,成为一种叙事结构,如果VR进一步普及,还会发生大的变化。我将之称为沉浸式的视频,或者立体视频,这取决于技术迭代何时到来。再经过若干代人,获取、存储信息和人的思维方式都会与现在有较大不同

回应“唱衰新闻专业”
社会上为什么会唱衰新闻专业?中国办新闻专业的学校太多,不少学校基于传统媒体的采访报道模式培养学生,当学生看到电视台倒闭,传统媒体在消亡,新媒体又进不去,自然会焦虑。
这种焦虑我能理解,当下传媒行业在发生巨变。事实上,当传媒已不成为行业,而是成为一个世界时,我觉得中传的发展空间更广阔,优者更优,劣者更劣。
就中传的新闻人才培养来说,有几大着力点:第一,高度重视国际传播后备人才培养,在做强“国际新闻与传播硕士班”的基础上,设立“国际传播硕士、博士白杨班”。第二,让学生驾驭新技术,学校开设了一门课叫计算思维编程课,全校学生,尤其文科生必须学这门课,给其注入技术思维。未来的新闻业,需要具备数字技术和新闻专业素养的复合型人才。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守住良知和底线,这是当下和未来新闻人才培养最需要解决的问题。

新闻采编
关于新闻采编,我之前提到的文字语言慢慢退出是趋势性的问题,当下对于文字依然要足够重视。中传新闻传播类的硕士学位研究生考试,过往学校命题的两门科目,各个学院考试的内容五花八门,后来命题权被收归学校统筹,就考查两门:主题写作和人文社科基础,看你的文字功底如何,表达能力如何。
中传2019年底还成立了通识教育中心,2020年,中心开设了主题写作课,也是为了提升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写作的基本功。这些和创新是不冲突的。我们作为传媒人,当然不能做表面文章,一定要把基本功守住,否则会漂浮不定。

专业调整
对于专业是否关停并转,关键要看其课程设置如何,能否满足社会需求,服务国家战略,解决现实问题,与未来发展相契合。
从2018年起,中传陆续撤掉了十几个专业。同时,我也推动老师们自己去更新专业。中传之前有一个理学院,理学院原本是做应用数学研究的,不是传媒大学的强项。我经过深入思考,2018年,把这一学院改为数据科学与智能媒体学院,在此框架下,设置了相关专业。开始老师们不大理解,现在,这一学院发展得非常好,老师们也实现了转型。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成功案例。
重点建设专业即围绕国家战略需要,我们在国际传播、全媒体信息传播、国家治理等领域布局。
2019年,中传还基于媒介的社会治理成立了政府与公共事务学院。这些都是依据中传特色做出的决策。人工智能时代,我们还针对不同专业做了“AI+”和“+AI”的尝试。

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对中传的冲击非常大,我在这方面还是有些焦虑的。在人工智能发展的大势下,一些语言类、创作类专业面向的工作岗位会被取代。
在我看来,面对人工智能,中传要么“冲顶”,要么“灭顶”。以往,教师的职责是传道授业解惑。互联网出现后,授业不用了,人工智能出现后,可以替老师解惑。现实中,很多老师连解惑的能力都还不具备。传媒大学该怎么办?
我们要积极拥抱、融合AI,创作类专业要把AI当作一种基本的创作手段,前提是学生们要掌握基本的创作方法,创作技能不能丢,边掌握传统的艺术创作技法,边应用AI创作工具,同步推进。
在中传,我们主张“AI+”和“+AI”。“AI+”,即工科的一些专业,尤其数据科学智能媒体学院的专业,要基于 AI的逻辑体系来构建课程;“+AI”,即其他的专业需要“+AI”,要有AI思维,融入AI。中传的人工智能专业是以传媒为底色和核心,这是我们的安身立命之本。

智能传媒教育
面对传媒业态智能化发展的挑战,传媒教育已到了必须审时度势、精心谋划,主动应对的关节点,探索建立与智能媒体时代适应的智能传媒教育势在必行。
AI的思维、创造能力超过人类只是时间问题。这一前提下,人类怎样驾驭AI,AI环境下的生源如何选拔,怎样识别AI完成的作业、论文等都是向智能传媒教育转型升级要思考的问题。
AI出现后,最大的挑战还在于对学生信心的冲击,这是非常可怕的问题。AI的出现让学生学会投机取巧,被AI牵着鼻子走。应对这些问题,一方面要固本,从新闻到艺术类专业等,要培养、强化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解决好人和AI关系的问题。
就智能传媒教育的升级来说,核心是老师的素养问题,老师能不能与时俱进,能不能适应AI时代,能不能教育好学生,这些问题最为关键。首先,要有危机意识;再者,要局部突破,布局重点领域;最后,要加强专业及课程建设,聚焦相关科研领域,以点带面,培养一批优秀教师。
本文转自 新京报传媒研究,来源2024.9.30总第1158期《中国新闻周刊》杂志,标题:廖祥忠:中传未来要因AI而强。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留言,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来源:新传学苑(公众号)
编辑:李佳

427#
发表于 2024-9-29 21:55:57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中国人民大学共建新闻学院

9月29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中国人民大学共建新闻学院签约活动在京举行。中宣部副部长、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台长慎海雄出席,并与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张东刚共同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人民大学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共培基地”“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人民大学智能传播创新实验室”揭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副台长王晓真与中国人民大学校长林尚立代表双方签约。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编务会议成员姜文波、周振红,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冯仕政出席活动。
根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中国人民大学共建新闻学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发起成立共建新闻学院院务委员会,创新部校联动合作机制,为提升新闻舆论的引领力、传播力、影响力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同时,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在人才培养、智库建设、创新平台搭建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着力打造国际一流新型主流媒体,推动走好“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路”,为巩固和壮大奋进新时代的主流思想舆论贡献力量。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总编室主任、总台研究院院长梁建增在致辞中表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中国人民大学共建新闻学院,是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培育形成规模宏大的优秀文化人才队伍、努力培养更多高素质新闻传播人才的重要举措。双方将推动共建精品课程、共建骨干队伍、共建实践基地、共建高端智库等一系列合作项目,共同努力把新闻学院建设成全球新闻传播教育的创新示范区,树立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标杆和典范,为推动我国新闻传播教育发展、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总编室主任、总台研究院院长梁建增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院长周勇在致辞中说,作为在我国新闻传播实践和教育领域居于领军地位的两大机构,总台与人民大学的此次共建具有示范引领意义。双方将通力合作,重点开展“本硕博一体化国际传播人才培养”“全球媒体人才培训”等项目,为提升新闻舆论引领力、传播力、影响力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充分发挥智库力量,协同深入研究全球传播格局变化,为提升国际传播能力探索新路;积极因应人工智能时代新技术革命的挑战,探索人工智能时代未来传播的新产品、新形态、新理念。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院长周勇
根据协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中国人民大学将共建“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共培基地”,通过共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精品课程、骨干队伍和实习实践基地等方式,合作培养具备卓越素质能力的新闻传播人才;共建“智能传播创新实验室”,推动智能传播终端与智能生活方式深度融合发展。此外,双方还共同启动“立德树人践行媒体职责使命助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题研究项目,通过“总台IP进校园”“鹿鸣课堂”“行走大国边疆实践课”等创新实践,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地展现这些具有时代气质“大思政课”的育人魅力。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研究院创新管理部主任徐朝清、中国人民大学学工部部长杨子强介绍“立德树人践行媒体职责使命助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题研究项目开展情况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相关部门负责同志,中国人民大学相关部处负责人、教师和学生代表等参加活动。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编辑:李佳
链接:
https://new.qq.com/rain/a/20240929A08LWK00#:~:text=9%E6%9C%8829%E6%97%A5%EF%BC%8C%E4%B8%AD%E5%A4%AE%E5%B9%BF%E6%92%AD


428#
发表于 2024-9-30 22:04:04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媒体道德原理(新闻伦理学)》在线课程正式上线

9月29日,由重庆大学新闻学院和研究生院共同开发的《媒体道德原理(新闻伦理学)》课程正式在学堂在线慕课平台开课。
据悉,该课程由重庆大学新闻学院刘海明教授主讲,以康德哲学思想为基础,以媒体实践活动为对象,构建起了系统的媒体伦理知识体系,为(准)媒体从业者认识媒体发展的内在规律和道德规律、了解媒体伦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遵守媒体职业道德规范提供了学习方法和路径。
《媒体道德原理(新闻伦理学)》在线课程共涵盖包括绪论在内的7个章节,共计115个小节,讨论了媒体业者追求职业道德的内在动力、执业目的等内容。


来源:新华网
编辑:徐思凡


429#
发表于 2024-10-2 17:26:06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35位新闻学毕业生就业去向

     前段时间,网上曾经掀起过一阵关于“新闻学是不是天坑”的讨论,正反双方吵得不可开交,但时至今日,也没吵出个最终结果。那么新闻学专业,究竟值不值得报考?新闻学毕业生,真实的去向和薪资情况,究竟怎么样呢?为了让大家有个更直观的了解,我从做这个账号以来、收到的1000余份不同专业的投稿中,整理出了6所院校、35位新闻学毕业生的真实经历,大家可以参考一下。
    6所院校当中,包括1所985,2所211,1所一本,2所二本,毕业年限在2-13年不等,我总结了一下,毕业去向主要包括5类。
    1类,体制内,占比34%,年薪7-20万,工作内容主要包括宣传、党建、文秘、行政、新媒体运营,一般是综合办公室或宣传部门,去做一些写材料和运营类工作。薪资水平,跟各地的经济水平挂钩。而且近几年的新闻学,不管是考公还是考研,竞争都是异常激烈,想要脱颖而出,就只能拼命去卷。
    2类,转行,占比31%,年薪从几万到几十万不等,工作岗位包括互联网产品经理、银行柜员、中学老师、会计、销售等,与其他专业相比,转行比例的确算比较高了。至于原因,我觉得跟小语种、市场营销一样,那就是缺少核心竞争力,外行的人,甚至比本专业做得还好。
    3类,宣发策划,占比14%,年薪在12-30万,工作岗位主要包括宣传文案、营销策划、品牌公关,负责公司的产品宣传,以及推广活动的策划,撰写编辑软文和材料等,但同样存在“谁都能干”的尴尬现象,严格意义上,并不属于新闻学的对口岗位。
    4类,影视传媒,占比11%,工作内容一般为电影、电视剧、娱乐节目及MV制作等相关工作,而混影视传媒圈的,薪资水平差距极大,干得好的名利双收,干得差的饭都可能吃不上。
    5类,电视台/报社,占比9%,年薪10-25万,这算是新闻学最对口的去向了,但在新媒体的冲击下,电视台和报社不复当年荣光,岗位也愈发稀缺,对学校和学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转型的过程中,也会出现一些新媒体岗位的机会,对于愿意尝试的人来说,倒是一个不错的机会。
    总的来说,新闻学专业的就业情况,确实不太理想,虽然统计样本较少,但31%的转行率,已经说明了很多问题。如果没有考公的想法,对新闻传播工作也不感兴趣,那还是慎重选择这个专业吧。最重要的是,新闻工作者控制着信息流量与舆论导向,树立正确的新闻观,坚守新闻的良知,担负起社会责任,是新闻工作者最基础的精神底线,如果你打算进入这个行业,请坚守住这个底线!
    最后,新闻传播学领域的顶级高校(A+/A/A-学科)如下: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复旦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武汉大学、暨南大学。
PS:我本人是个山东农村90后,也曾因为信息差的缘故,求学、求职路上走过很多弯路,所以才在2020年底,创建了这样一个分享账号,通过学长学姐们投稿的亲身经历,给后来者提供一些参考,也欢迎更多人分享自己的经历。你的经历,或许会成为他人前行的光。#专业报考指南# #志愿种草指南#






来源:那些无名之辈(微博个人号)
编辑:徐思凡

430#
发表于 2024-10-4 22:45:03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七大中央媒体,招哪个学校的学生最多?
2022年到2024年,近3年的校招录取生源毕业院校统计。
1、除了新华社2022年校招数据外,以下所有统计数据,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2、新华社2022年校招名单来自新华网公示。
3、新华社只公布了2022年的校招录取名单,2023年和2024年的没有公布。
4、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未公布2022年﹣2024年校招名单。5、《求是》杂志社2022年、2023年没有开启校园招聘。6、光明日报未开启2024年校园招聘。



来源:研学小岛(小红书)
链接:https://www.xiaohongshu.com/explore/66eebc9d000000001e019ca2?secondshare=weixin&share_from_user_hidden=true&appuid=&apptime=1728048833&share_id=&xsec_source=h5_share&xsec_token=CBD4e792kCEgT0kAZImiNsv4j_5DGHupBl3wRasydfp30=&wechatWid=a1170551b57cdd48a0decdbd3e197cae&wechatOrigin=menu
编辑:徐思凡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