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楼主: adm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报纸研究案例集锦

[复制链接]
421#
 楼主| 发表于 2018-7-6 19:05:57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新疆都市报宣告停刊

深蓝财经
7-1 20:46
【新疆都市报宣告停刊】今天是《新疆都市报》第5869期,该报宣布正式停刊。1998年10月,《新疆都市报》正式创刊,一度位居新疆发行量最多的报纸前三甲。(深蓝财经) ​


https://m.weibo.cn/status/425707 ... mp;isappinstalled=0

编辑:陈心茹
422#
发表于 2018-7-9 11:34:46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美国报刊订阅量大幅增加,主要驱动力来自年轻群体

西媒称,美国报刊市场正在发生变化。受用户逐渐适应音乐、影视等数字平台的付费习惯以及特朗普入主白宫带来的政治和媒体地震的影响,越来越多的数字用户开始接受为高品质的内容付费,传统报纸的读者数量和收入都在增加。



据西班牙《阿贝赛报》网站10月23日报道,路透社新闻研究所的统计显示,美国成为今年报刊订阅量增幅最大的西方国家,今年以来的报刊订阅量同比增长16%,是去年增幅9%的近两倍。研究表明,这一趋势的主要驱动力来自年轻群体。18岁至24岁的美国年轻人报刊订阅量增幅由去年的4%升至今年的18%,25至34岁的年轻人报刊订阅量增幅由8%上升至20%。

这份报告的主要撰写人尼克·纽曼指出,这两个年龄段的人群代表了约30%的市场,“在美国,确实有很多因素推动了这种订阅量的大增”。

报道称,报告对美国报刊订阅数据的梳理凸显了一些令人吃惊的趋势,传统报刊——无论是电子版还是纸质版都出现了支付订阅量大幅增加的情况,其中引领风潮的竟然是最年轻群体。如果这样的趋势在一段时间内得到巩固,曾经让人笃信的纸媒已“濒临灭绝”的观点将站不住脚。

根据路透社新闻研究所的统计数据,自去年11月特朗普胜选以来,《纽约人》周刊的数字和印刷版订阅量比上一年翻了一番,其中来自全球18岁至24岁的新订户增加了109%,25岁至34岁的新订户增加了129%。《大西洋》月刊的订阅量也出现类似增长,18岁至24岁的新订户增加了130%。

报道称,面对这样的趋势,美国新闻业专家开始以不同的方式看待2017年的报业,无论是《纽约时报》还是《华盛顿邮报》的订阅量都出现了高增长。《华盛顿邮报》一名发言人表示,“千禧一代”(18岁至24岁)订阅该报的增幅最高,《纽约时报》也出现类似趋势。

报道称,相对保守的《华尔街日报》过去一年的订阅量也增加了一倍,其中的主角还是年轻一代。《华尔街日报》的一名发言人接受采访时表示:“我们发现18岁至24岁和25岁至34岁的群体是这一增长中的主要驱动力。”

报道援引专家的观点表示,在奈飞(Netflix)、斯波蒂菲(Spotify)等线上影视和音乐平台的推动下,年轻群体已经习惯为高品质内容付费。不过,目前在美国愿意为新闻付费的人群仍是一个相对较小的群体。路透社新闻研究所的报告指出,由于订阅价格等因素,愿意为在线新闻付费的美国人只有16%。

(参考消息网)
高慧萍转载
423#
发表于 2018-7-9 12:13:44 | 只看该作者

编辑:高慧萍
【案例】
山东青年报社拟申请注销
编前会  2017-09-20
9月11日,共青团山东省委官方网站发布《关于山东青年报社拟申请注销登记的公告》,全文如下:
根据《山东省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关于调整团省委部分所属事业单位机构编制事项的批复》(鲁编办〔2017〕176号),整合山东青年报社、《山东青年》杂志社设立山东青年报刊传媒中心。撤销山东青年报社、《山东青年》杂志社事业单位建制。依据《山东省事业单位法人注销登记管理办法(试行)》(鲁编办发〔2015〕11号)规定,山东青年报社现已成立法人注销登记清算工作组。相关单位和个人如有债权、债务,请于2017年9月11日起90日之内向拟注销单位联系协商。
联系人:袁红梅   联系电话:0531-82065060
特此公告。
山东青年报社
2017年9月11日
百度百科这样介绍《山东青年报》:
《山东青年报》是共青团山东省委机关报,创刊于1949年8月。初为5日刊,后改为周2、周3刊,4开4版。1960年至1966年,因纸张紧缺改由《大众日报》出《山东青年周刊》。“文化大革命”期间,被迫停刊。1984年10月复刊。期发15万份。该报创刊以来,曾多次派出记者参加许多重大事件的采访报道。在抗美援朝中,该报一名副总编辑参加慰问团赴朝鲜前线慰问,并撰写了大量反映朝鲜战场的文章。1985年纪念向北大荒进军30周年和1986年对越自卫反击战中,该报都曾派出记者前往采访,采写了大量消息和通讯。

424#
 楼主| 发表于 2018-7-20 22:25:41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都市报有一种死,叫做“向死而生”!——哀鸿遍野的都市报是等待寿终正寝还是向死而生?
【摘要】“都市报,不挣扎,就是等死;挣扎了,死得更快。”不断地传来一些都市报停刊的消息。一息尚存的都市报也是要么压缩版面、要么调整缩短刊期做最后挣扎。昔日辉煌的都市报,如今哀鸿遍野。都市报是等待寿终正寝还是向死而生?
1、2018年年中《新疆都市报》停刊致读者。创刊20年。
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纷纷成立的都市报,在经历了20多个春秋后,经历了她的创刊、发展、鼎盛的阶段。 然而,如今面对移动互联网的传播渠道改变、人人捧着手机阅读、人人可以发布新闻的自媒体众的情况下, 都市报及其他纸媒一样日渐式微,出现了发行和广告双双“断崖”式下滑的惨淡局面。一些都市报关停,不少都市报人被迫离开新闻行业重新选择职业......
2、2018年6月23日,《西部商报》停刊。
一二十年来,有“有投诉找报社”“告状不找政府找报社”成为了一种现象。市民们认为报社记者公正客观报道,铁肩担道义,一些部们人员“不怕通报就怕见报”。如今,都市报要走向消亡,最终是广大群众的一大损失。
3、2018年7月31日《当代生活报》将缩短刊期改日报为周报
有学者为此担忧的是:如果担负着用平民视角解读政策、反映民生民情、履行新闻舆论监督的都市报都纷纷倒闭关张,什么媒体还能够再继续承担此重任满足群众所需?一些蜂拥而起新媒体自媒体显然在其公信力、影响力、号召力上难望其项背。
4、2018年1月1日起潇湘晨报旗下的《晨报周刊》起休刊,转为线上运营。
    一、都市报的困境如何?在当前移动互联网传播境况下,“又要管导向又要闯市场”、“又要做新闻人又要做经理人”的传统纸质媒体的都市报,其所面临的困境大致有这几个方面:
(一)读者的流失和老化,发行量严重下滑
都市报目前最大的困境是发行量严重下滑,年轻读者的大量流失,甚至中老年读者也逐渐流失。仅剩下的忠实读者大多是四五十岁以上的中老年读者,读者年龄老化,不是社会的主流人群。读者的流失和老化的原因主要是:
5、2017年6月15日《燕赵都市报(冀中版)》正式停刊。
   1、 首因是互联网冲击获取信息的方式多样化。在当前互联网时代,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不再是传统媒体的报纸、广播、电视、杂志,而是呈现多样化的形式。
6、2017年1月1日《东方早报》停刊,员工整体转入澎湃新闻网。
    2、其次是生活发展迅速使人们阅读习惯阅读方式发生了改变。从纸媒阅读到手机阅读,从深度阅读到浅阅读,从整体阅读到快节奏碎片化阅读,这些阅读习惯阅读方式的改变,都对纸媒都市报非常不利。
7、2017年7月28日,《临空都市报》在封面发表《停刊启事》
  3、 再次是报刊亭的消失加速纸媒读者的流失。为了创全国文明城,不少城市比如广西的柳州、桂林、防城港等不少城市大量取缔了报刊亭,使得人们没有机会在报刊亭购买报纸,也是加速了都市报读者严重流失。
8、2017年1月1日,《京华时报》正式关停纸质版并全面转型新媒体,同步上线了APP“京华圈”
   (二)发行量的流失也导致广告客户的流失
都市报的发行量和广告量是有一个黄金比例的。有了一定的发行量规模,才能被广告客户认可占领市场,投放广告才会产生效益;如果没有达到一定发行量,或者发行的目标读者非社会购买力主流人群,就会影响广告客户对报纸广告的投放。而目前都市报呈现的状况是:
9、2017年9月1日,《新余日报》和新余日报社联合对外声明:“截至昨日已编辑出版1300余期《新余晚报》,今天与各位读者正式告别”。
1、发行量流失与广告客户流失形成恶性循环。报纸由于失去广告客户带来的经济的支撑,压力越来越大,报纸越办越薄,以致又加剧读者的流失和发行量的下滑;而读者的流失、发行量的下滑,又反过来导致了广告客户的更大流失,如此形成恶性循环。
10、2017年12月1日湖北日报传媒集团旗下的《楚天金报》正式休刊。

2、广告客户的广告从传统纸媒分流到其他渠道。除了户外广告、电子广告牌等传统的渠道争夺广告市场,还包括新增的地铁广告、站车广告等争夺市场。而广告分流最主要的是移动互联网渠道,尤其是自媒体快速兴起,今日头条、一点资讯等新媒体平台瓜分市场。
11、2016年12月30日的遂宁晚刊停刊号,总第1920期,头版下面只有一行字,二版刊发了“在每一个明天再见”的停刊词
    3、广告客户自己办了公众号和客户端自己刊登广告。在当下的移动互联网时代,不少广告客户不是选择到大众媒体的纸媒做广告,而是自己办媒体刊播广告和做活动广告,比如汽车行业广告大量退出在报纸的广告,而转移到厂家商家自办的自媒体上。
12、2016年12月31日贵州商报停刊号
    (三)人员的转型和适应存在困难
都市报和其他所有纸媒一样,是传统媒体。面对来势凶猛的互联网传播形式的遽然变化,转型不容易,也显得不太适应。
    1、人员适应以往都市报采编模式定势思维。都市报20多年的采编经验,让都市报人习惯白天采访晚上写稿编稿次日早上出版报纸的“一天一循环”的工作节奏。而现在新媒体是快节奏出稿,即时新闻推送,公众号也是一天三推四推。
13、2016年12月28日国际先驱导报停刊号
     2、人员的拍图视频制作水平落后。由于都市报以往是适应报纸的采编,文字记者和摄影记者分工,记者和编辑分工,编辑和美编照排分工。但新媒体环境下,要求全能型记者编辑,不少采编人员不适应。
14、2016年12月31日九华晨刊停刊号
    3、经营人才匮乏。都市报在发展和鼎盛时期,报纸广告是分类或者整体承包给其他广告公司。如今广告形势不好,广告公司不再承包一些报社的广告,必须自主经营。以往的广告客户的人脉、资源、广告经营人才和方法就显得极为匮乏。
15、2016年12月30日肇庆都市报停刊号
   二、都市报尚存的优势
虽然都市报面临着以上各方面的主要困境,但是,由于办报二十多年年,都是面向市场打拼获得生存,已经成为读者心目中非常富有影响力的一个品牌,也积累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优势。
(一)品牌效应优势
都市报在当地甚至在全国都颇负盛名,品牌优势明显。在读者心目中成为认可的品牌。
16、2016年12月30日《普洱日报 茶城晚刊》停刊号
    (二)公信力影响力优势都市报背靠一般由党报集团主办,由于刊发党和政府的大政方针,宣传强势,解读到位,切入角度接地气,群众喜闻乐见。
17、在2016年7月1日出刊3385期,赣东都市是鹰潭日报的都市报,头版发表休刊启示,从7月4日起停刊_副本
    (三)新闻舆论监督优势都市报一直坚持自己的办报宗旨,坚持“三贴近”,关注民生,刊登了不少富有新闻监督力的报道,社会影响力强,在人民群众中一直被认为是履行新闻舆论监督的首选媒体和最可信赖的媒体。
18、2016年12月30日《新侨报》停刊号
(四)新闻采编人才优势
都市报的人员都是新闻采编走向市场的精干人员。不少人年纪是40岁以下,队伍相对年轻精干。他们在办都市报的过程中,知道什么新闻读者的喜欢看,什么新闻从什么角度切入容易赢得读者青睐。有着丰富的新闻采访、编辑经验和实战能力。
19、2016年7月30日泸州晚报停刊号
    三、都市该如何向死而生?
无疑都市报已经面临着严峻的考验,甚至可以说是生存还是消亡的考验。危机来了,但危险中也有机遇。在当前移动化联网网络新媒体崛起的时代,作为纸媒的都市报该如何迎难而上,突破困境,求得生存和发展,这是生死存亡的转折点。
  
20、2016年1月3日民族日报晚刊停刊号
(一)发挥新闻产品内容生产的核心竞争力优势
都市报作为正规的新闻媒体单位,拥有新闻内容生产的独特优势。这是其核心竞争力,要增强都市报的权威性、公信力、影响力、威慑力,在新闻报道上,要“上通天,下接地”,要人无我有、人有我先、人先我深。
21、2016年1月15日,我们却要同时与7位战友作别:《前进报》《战友报》《人民军队》《前卫报》《人民前线》《战士报》《战旗报》这7张诞生于烽火年代的军区报纸完成历史使命,在这一天宣告正式停刊。
    1、对时政新闻的宣传解读到位。不少都市报是由党报传媒集团主办,有着独特的政治地位优势,首要的是做好“上通天”的新闻宣传和解读,即做好对中央和地方的方针政策的报道和解读,做好时政新闻的报道。可以第一时间报道和发布权威时政新闻,这是其他自媒体所不可比拟的优势。
22、2017年12月28日《渤海早报》宣布自2018年1月1日起休刊。
    2、对社会新闻报道面广泛。社会新闻方方面面包罗万象,反映了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都市报有着专业记者编辑队伍的优势,可以深入了解社会事件的真相和缘由,做好“下接地”的接地气接人气的新闻。在信息混杂的时代,网上信息自媒体信息真真假假良莠难辨,只有经过媒体的新闻专业人员的采访、核实、甄别、报道,人们才会相信。
23、2017年12月29日《球迷》报宣布自2018年1月1日起正式休刊。
    3、对突发性新闻及时发声。对突发新闻,要能够发声;敢于发声,善于发声。要利用背靠党报集团的优势,做好地方党委、政府以及相关部门和各县市的沟通,及时发布信息,避免小道消息假消息网上飞传,以权威的信息及时发布以正视听,要起到对突发事件新闻的发布“定音鼓”的作用。
24、2017年12月28日《假日100天》宣布自2018年1月1日起休刊。
    4、对热点新闻做好深度报道。热点新闻的深度报道是新闻媒体的优势,只有具备专业人员、专业素质、专业新闻机构才能采访到相关部门和人员。一般自媒体只能报道事情的表面现象,而作为专业的新闻机构和人员,可以深入采访报道事件的前因后果,可以采访各个相关的部门和人员,揭示事情的真相。满足读者的探索欲望。
25、2017年12月29日《大别山晨刊》在头版发布停刊消息,表示晨刊将就此定格在这第4099期,请读者们珍藏最后一期报纸。
    (二)做好新闻传播的全媒体融合流程再造现在的互联网时代,已经不再是传统媒体的单向传播时代,而是“人人都是传播筒”的自媒体时代。因此,我们不能死守一张报纸打天下的思维定式,而要主动融入互联网,探索多渠道的新闻传播形式。
26、2017年12月29日《皖南晨刊》发布休刊启事。
    全媒体时代融合核心理念:移动优先、视频优先、内容优先。包括在新闻采集环节、新闻编辑环节、人员考核机制等都要适应新形势变化。比如:、采集环节改变以往的文字摄影单调的采集,要求文字报道、图片报道、视频报道等多重手段都要上,而且要短、快、新。编辑环节新闻内容编辑一鱼多吃,打造中央厨房,根据不同需要分发到今报APP、微信、微博、网站、企业号等平台。实现“全网推流”,形成全国甚至全球影响力。
27、2017年12月30日起《赣西晚报》宣布休刊。
(三)培养一支理论水平高、业务精湛的全媒体采编队伍
为了适应新时代新闻传播的更高要求,都市报必须通过“送出去、请进来”等等方法,提高现有的采编人员队伍的政策水平、理论素养,提高适应新媒体环境下的新闻报道传播技能。
第一、抓社会热点新闻。对热点新闻要善于捕捉。能首发就首发,不能首发就增加新闻背景及延伸阅读等再发。
   第二、及时发布突发新闻真相。突发新闻容易吸引眼球,在争取上级允许的情况下,对突发事件要首先发声,敢于发声,善于发声。
28、2017年12月30日《湘潭晚报》宣布休刊

   第三、及时发布权威消息。利用集团的优势,采访相关部门领导,及时发布政策解读、新闻背景、事件处理等官方信息。
    第四、善于拍摄图片。新媒体讲究现场感,需要比报纸更多的现场新闻图片。要求记者不但会写新媒体的简要文字报道,也要善于拍图。
    第五,善于拍摄短视频。新闻媒体的视频点击率高,不但要拍摄现场图片,也需要拍摄视频,记者还要善于当主持人出镜解说新闻。以华西都市报为例,他们的一线记者,每个人都配备有“直播采访包”,每个记者都可以出镜,随时随地进行直播。
    第六、懂得新媒体的编辑技术。新媒体永远都在更新,传播方式和传播渠道、传播手段都在不断更新,因此要不断进步,走在新媒体的前端。
29、2017年12月31日《汕头都市报》宣布自2018年1月1日起休刊。

    (四)培养一支懂得政策法规和经营之道的经营队伍
长期以来,由于历史的原因,报社向来是有采编的脚长、经营的脚短,走起路来就会不平衡。
    1、重视新媒体视频和直播业务的开发,发挥联动作用立体经营。
2、多搞活动策划拉升客户投放广告。“不谈转型,先谈生死”,新闻人要变身为经理人。   
3、帮助运营各政府部门、单位的网站和新媒体体。
4、量身定制客户需要的宣传投放。   
5、利用报纸、网站、新媒体平台优势开拓相关适合的业务,吃好我们的“新闻平台饭”。
30、有媒体曾统计过我国传统媒体死亡名单(一)
(五)维护新闻原创作品的著作权,对新闻作品“一鱼多吃”
维护新闻作品的著作权的问题,目前由于受到法律法规、网上阅读方式、思想理念等影响,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致使一些网站和自媒体“吃白食”;再加上我们一些人的观念以为传播量大点击量多一篇文章的阅读量大就自以为是,其实我们在“杨白劳”,严重损害了新闻单位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一方面,要根据相关的法律法规,保护好都市报原创新闻作品的著作权,对“吃白食”的其他网络和自媒体追究责任;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好原创新闻作品,将其效益做到最大化,做到“一鱼多吃”,在报纸、网站、客户端、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等,以不同的形式推送,形成新的都市报立体新闻发布公信力、影响力。
31、有媒体曾统计过我国传统媒体死亡名单(二)
    结语:如今,都市报面临着生与死的考验,面临着二次创业。当下,移动互联网的手机阅读的大环境使得现在传统媒体的二次创业比第一次创业还要艰难。这就要发扬当年都市报的创业精神,迎着困难上,面对新的形势,提振精神,厉兵秣马,重新开始二次创业。互联网移动阅读时代的媒体市场不相信眼泪只相信实力,优胜劣汰,适者生存!
有人说,“都市报,不挣扎,就是等死;挣扎了,死得更快”。昔日辉煌洛阳纸贵的都市报,在互联网移动传播时代,虽然暴露出她的劣势,但仍然有其优势。必须记住:“都市报:有一种死,叫做‘向死而生’”!“报纸”可死,但新闻永在,“媒体”永存!

编辑:何林
http://i.y.qq.com/v8/playsong.html?referFrom=music.qq.com&songid=2811352&songmid=000MRRJ715cW3O&ADTAG=weixin_gzh#wechat_redirect



425#
 楼主| 发表于 2018-7-21 19:57:13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7月20日,中国记者网发布《关于统计休刊和无法正常出版报刊有关情况的通知》,全文如下:

关于统计休刊和无法正常出版报刊有关情况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闻出版广电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新闻出版广电局,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宣传局:

近年来,各省级新闻出版行政管理部门结合报刊年检和日常管理工作,停办退出了一批报刊,加强了报刊管理,规范了出版秩序。但因有关单位机构调整、报刊业转型升级、少数报刊经营不善等原因,不少地区和中央主管单位出现了报刊长期休刊或长期不能正常出版的情况,给报刊管理和结构调整带来一定隐患。

为充分了解各省(区、市)长期休刊及不能正常出版报刊的情况,分类研究下一步工作措施和政策建议,请结合报刊年检和日常管理工作,认真如实填写《备案休刊报刊情况统计表》和《无备案休刊及无法正常出版报刊情况统计表》,于7月27日下班前将表格电子版发送至baokansi@126.com,相关通知和表格可在中国记者网“公告栏”中下载。

特此通知。

联系人:王琰琰  电话:010-83138967

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新闻报刊司  

2018年7月17日 

                                                                                                                                                                                                                                  编辑:何林
https://mp.weixin.qq.com/s/NOZc-sXY4-O0oSU4W1zOkQ
426#
发表于 2018-8-3 19:38:30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重庆商报》《重庆晚报》同时宣布周六、日不再出版2018-08-02 11:52


今天见报的《重庆商报》《重庆晚报》在头版登载“致读者”公开信,同时宣布调整出版周期,从2018年8月4日起,周六周日不再出版。
据公开资料,《重庆商报》《重庆晚报》同属重庆日报报业集团。《重庆商报》创刊于1997年,是一份面向大众的重庆本土综合性都市报,目前商报主要运营平台已经转入16年上线的“上游财经”,主打商业、财经、社交。《重庆晚报》由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于1985年5月创建,资历较老,曾经拥有过一批知名栏目,旗下“慢新闻”app于2016年上线。
重庆日报集团旗下的《重庆晚报》《重庆晨报》《重庆商报》以及华商旗下的《重庆时报》被称为重庆四大都市报。前三家经营后勤已于去年合并,并传出过三家报社将整体合并的消息,《重庆商报》也曾传出过纸质版停刊的消息。
都市报大面积取消周末出报,估计不会太远了。
消息来源:记者站

427#
发表于 2018-8-7 13:09:50 | 只看该作者
【案例】越来越多纸媒正在“内刊化”,还有许多媒体正在“假融合”

原创: 媒通研究院  媒通社  2017-08-12



本文 1840 字
烧脑指数:★★★
阅读大约需要 5 分钟



媒通研究员  文迪

纸媒,仍然活着。

各大城市的书报亭里,照旧摆放着花花绿绿的报纸和杂志;各级政府的办公室里,同样叠放着一堆堆的报纸,一捆捆的杂志。

纸媒所表现出来的执拗的生命力,或许只能用感动来形容。

但无可否认,纸媒在传播市场上的角色已经无可挽回地滑至边缘。公共性与吸引力的加速流失,几乎抽空了纸媒存在的意义与价值。甚至,在很多地方,纸媒正在或已然陷入了“内刊化”的窘境。

几近内刊化的纸媒,事实上已经成为信息孤岛,形成一种孤芳自赏的闭环。在纸媒历史上,这是前所未有的一幕,标志着自大百科全书时代之后,纸媒陷入了无法自拔的困境。



承载于纸张之上的媒体,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媒体融合大势所趋,但纸媒的转型,截至目前仍然乏善可陈。中国纸媒的意识形态属性,柔化了转型的压力,钝化了转型的激情,“内刊化”作为后果之一,是无可奈何,更是掩耳盗铃。


01
纸媒“内刊化”:吊诡的生命力

纸媒“内刊化”是对其公共性的反噬,也是纸媒惯性生存或者机械性生存的写照。在慌乱年代,纸媒狼奔豕突却又无可奈何花落去,“内刊化”就像一处避风港,恐怕也是等待被压垮的最后一根稻草。

1、纸媒出版近乎成为一种编辑部仪式。不问读者,不问市场,照例出版,行礼如仪。内容带来的信息增量较少,版式形成的感官体验不高。从采访、写作、编辑到发行,全流程类机械化。



2、服务对象不再是大众,而是特定群体,包括政府机构和商业机构,甚至是某个人。这种现象在杂志领域较为明显,在报纸领域主要表现为特定版面服务对象的变化。

3、内容创造走向封闭。驱动内容创造的,不再是公共性,而是某种特定政务和商业目标。日常广告业务乏力,纸媒要维持生计,须得转变内容售卖思维,最大化赋予内部资源以变现价值。

需要指出的是,从某种意义上说,内刊化,又恰恰是纸媒生命力的体现。一方面,支撑纸媒活下去的力量依旧很顽强,另一方面,行业规律和市场法则又在强悍地祛除部分经营惨淡的纸媒,二者博弈,才造成纸媒“内刊化”现象。


02
报道谁,谁看;谁报道,谁看

纸媒“内刊化”,是内外压力共同作用的结果。但最根本的原因还在于它与社会已经处于一种“准失联”状态。与社会失去连接性,必然自我封闭,自我内卷,像一头受伤的野兽暗暗舔舐自己的伤口。

1、与读者失联。纵使新闻纸依然金贵,但不可否认的一个基本事实是,随着移动互联技术的日新月异,纸媒的读者群正在被急剧压缩。失去读者,让纸媒面临着严峻的意义危机,而这一点确又构成了纸媒市场的整体困境。报道谁谁看,谁报道谁看,基本可涵盖一众报纸的读者群。想想曾经的辉煌年代,不禁让报人兀自悲凉。



2、与市场失联。面对汹汹潮起的移动端资讯大军,纸媒在资讯市场资源争夺战中已经没有任何优势可言。它保持着白纸黑字的端肃和凝重的仪式感,却无论如何追不到消息潮的前端,难以与资讯市场形成即时互动,难以匹配知识付费的变现新模式。传统广告比例的塌陷性递减,以冷酷的方式表露着与市场失联的纸媒所面临的困境。

3、与优质内容失联。潜心做优质内容的纸媒越来越稀少,薄薄的版面上堆砌着毫无营养的内容以及可怜的广告资源。报纸版面一缩再缩,评论、深度报道等体现一家报纸立场性的原创性版面常遭裁撤。一些编辑练就成了“新闻油子”,在无米下锅的情况下依然能够大显神通,借住“度娘”,一晚上就能拼出好几个版面,着实令人心惊。

乾坤倒转,曾经大热的纸媒电子化,在不经意间竟会发生如此微妙的变化。跑在前面的、未经锻造的网络资讯信息成为一些编辑、记者信手拈来的信源。如此轻率之态度,如此闭门造车之流程,也就难免显露出纸媒“内刊化”的岌岌窘态了。

03
内刊化是媒体融合失利的负产品

当原有红利不再,纸媒想永续生存,要么寻求新的突破口,要么继续回缩服务范围。因此,分发市场坍缩后的纸媒,其实比新媒体更早一步进入到细分领域。

可以看到,如今市场化程度高的纸媒,往往都有拳头型产品或独特性经营优势。即便是行业类纸媒,也依赖于具体行业的消费能力。



总而言之,能攀爬上这正在没落的金字塔顶端的,也依然是极少数纸媒。不管愿不愿意承认,大量位于中间层或长尾处的普通纸媒,面临的是一个“内刊化”or“停刊”的被动选择。

在外界看来,“内刊化”是一种退守,或许有失尊严,很难激发同理心。但实际上,这也是一种缓解,意味着纸媒在专属领域依然有固定的核心竞争力。

当然,纸媒内刊化,又是媒体融合两张皮所带来的结果。如果那张新闻纸所负载的公共性,能够真正转移到互联网和新媒体平台,那么也不会出现“内刊化”现象。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GshV29BuKvtGSF5CFovBiw
428#
发表于 2018-8-28 11:19:35 | 只看该作者
北京晨报即将停刊!曹林和王永治之间的“赌约”快到期了[color=rgba(0, 0, 0, 0.298039)]原创: [color=rgba(0, 0, 0, 0.298039)]媒通研究院 媒通社 昨天
《北京晨报》的“坏消息”来的并不突兀,在肃穆的寒冬中,都市报章的退出是成建制的,人们习惯了各种形式的告别,也日渐接受了这种严酷。就在数月前,北京晨报一位资深记者在给当地高校新闻系学生讲课时,曾被问到北京容得下几家都市报?他回答说,“三家”。


作者|墨林
编辑|小满
来源|媒通研究院

当溃散的军队接受了“失败”的事实,撤退也就开始变得有序了。
8月27日,距离2019年还有4个多月的时间,北京晨报在一张北京地区的邮局征订通知上,早早地预告了停刊的消息:“根据报社通知,2019年度《北京晨报》报纸停刊,不再向读者征订。”
《北京晨报》的“坏消息”来的并不突兀,在肃穆的寒冬中,都市报章的退出是成建制的,人们习惯了各种形式的告别,也日渐接受了这种严酷。就在数月前,北京晨报一位资深记者在给当地高校新闻系学生讲课时,曾被问到北京容得下几家都市报?
他回答说,“三家。”
显然,这“三家”并不包括北京晨报,在融媒改革的大潮下,它将通过其他略显悲壮的方式彰显自己的价值,化整为零,融入到北京日报报业集团内部整合之中。据澎湃新闻消息,其实,《北京晨报》停刊的计划早已确定,并将与北京其他报网合并,原有员工将分流处理。


晨报之“廿念不忘”,或将成为绝响
《北京晨报》创刊于1998年7月20日,是由北京日报报业集团主管主办的新闻类综合性都市日报,也是北京第一张都市早报与第一份彩色日报。据一位早期工作人员介绍,《北京晨报》是由当时北京最具实力和影响的三家报纸《北京日报》、《北京晚报》及《北京青年报》联合创办,因此集纳了三报的办报经验和优势。

注:北京晨报创刊号
该报以主流、权威、公信、亲和为特点,贴近市民,生活化气息浓厚。在报业发展的黄金时期,晨报填补了北京地区早报市场的空白,被北京市民亲切地称为“信息早餐”。作为每天发行最早的报纸,北京晨报社规定编辑部每天凌晨一点一刻前要排版审校完毕,以确保两点开印,早上顺利上市。
此外,《北京晨报》也是当时北京市场上唯一获准流动销售的报纸,创刊之初就在广告方面表现出惊人的爆发力。经过两年的迅猛发展,2000年《北京晨报》广告收入破亿,3年后这一数据接近两亿。那段时间,《北京晨报》成为新兴纸媒里读者量、广告业务量增长幅度最大的报纸之一,备受行业瞩目。
我们注意到,近三年来,每逢创刊纪念日,都能看到《北京晨报》推出的社庆特刊。今年是第20个年头,晨报推出《廿念不忘》特刊,记录这份报纸与读者、与城市、与时代之间那些难忘故事。可惜的是,都说念念不忘,必有回响,而晨报之“廿念不忘”,或将成为绝响。
以信息滋养市民20年,关于晨报年底停刊,有人震惊,也有人不是很意外。一位老北京感慨:“我们社区和家里都订了晨报,这可是咱老北京的报纸。每次看到和咱老北京息息相关的社会新闻,就感觉很亲切,觉得《北京晨报》真是一份接地气的好报纸。”
一位即将进入人大新闻学院读研的年轻人则表示:“相比较而言,晚报生命力更强些,北京人很认二晚(北晚、法晚)。新京报和北青自然不用说了,何况报社其他经营也还可以,晨报的存在感的确越来越低了。”

北京晨报停刊那天
是曹王“赌约”揭晓的日子
又一纸媒英雄迟暮,理想主义者们学会了不坚持到底。
京圈都市报的动作具有示范效应,2017年1月1日,京华时报的休刊,被业界视为某种预兆,整个行业迎来一个生死节点,这一年又被称之为纸媒的“死亡元年”。而眼下,北京晨报的“告别”像是上一场纸媒停刊潮的延续,又像是融媒改革新形势下新一论停刊潮的开端。
2018年12月31日,北京晨报出刊的最后一天,恰好也将是传媒圈那场赫赫有名的“赌约”的终点。赌约的内容是,到了2018年年底,如果这个预言(三分之二以上的纸媒将会“关停并转”)实现了,时评家曹林从单位辞职;如果这个预言没实现,著名媒体人王永治从腾讯辞职。

注:王永治关于纸媒的观点,被称之为“王永治预言”

这场赌约的重点不在于最后谁会辞职,而在于扑面而来的败落感。在纸媒的黄金年代,这样的赌约是可笑的;但如今,双方看起来又都是这样的郑重其事。
捕捉一代传奇的落幕,本身就是一件悲情的事情。更为重要的是,北京晨报即将停刊,是时候问一句:如果都市报刊退出之后,其社会功能后继无着,诚为至深之痛!
关于纸媒停刊,媒通社(ID:mts1000)先前曾与多位专家学者进行过深入的探讨,其中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院长张志安和清华大学新闻学院沈阳教授的观点令人耳目一新,与诸君分享。(注:二位老师的观点与具体事件无关,是就大环境而言的,仅限观点分享,请误对号入座)
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院长张志安:
“一、总体来讲,中国的报刊业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和媒体融合的大环境下的确是产能过剩了。整合也好、停刊也罢,其实都是一种退出机制,也是再普通、再平常不过的事情,而且整体来讲,这样的一种调整的速度还是太慢了,应该进一步加快进度;二、我们关心的不应只是一张报纸的存亡,而是报纸本来的社会功能在整合或退出之后该有谁来承担?这是我们在讨论媒体整合和结构调整时应该深思的问题。”
清华大学新闻学院沈阳教授:
“1、从产业发展的角度来讲,当产业进入衰落周期时,合并重组是必然的。当前纸媒的生存空间在收窄,下滑趋势也已经非常明显,所以合并会是一种必然的趋势;2、从资源利用的角度来讲,合并对于传统媒体是一件利好的事情,一个地区的新闻资源是有限的,合并之后资源利用会更加充分,更加有效;3、传媒形态的变化与整体的社会发展密切相关,内容产业目前呈现出视频化的态势,这或成为日后纸媒发力的重点。”
                                                                                                                                                                                                                        编辑:何林https://mp.weixin.qq.com/s/n8qWWUCsxu_YGSFBRfsAgw


429#
 楼主| 发表于 2018-8-31 20:38:41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大连新闻传媒集团正式揭牌!
新媒体大趋势  2018-08-31

辽宁传统媒体改革模式,在地级市的体现就是报业、电视台等彻底整合。
来源:大观新闻

刚刚,
大连新闻传媒集团正式揭牌!





出席今天揭牌仪式的有,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李鹏宇,常务副部长张金双、副部长吴作江、市纪委驻宣传部纪检组组长唐传业、副巡视员孙忠诚、宁明,大连新闻传媒集团领导班子及组成单位的班子成员、中层干部和职工代表等。

此刻
是大连传媒历史性的一刻!
这块“红盖头”的揭开
意味着一段新的开始
  大连新闻传媒集团,是由大连报业集团、大连广播电视台、大连京剧院、大连舞美设计中心、团市委宣传教育中心等11家单位融合而成,为市委直属事业单位,负责全市新闻事业和传媒产业发展。

  传统媒体跨界整合、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深度融合,大连,在全国副省级城市中率先提出并实施!

几天前
国产航母从大连出港进行第二次海试
今日
大连新闻传媒集团
这艘大连媒体“航母”也宣告起航
  它将有力推进我市媒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资源配置,媒体融合和产业创新双轮驱动,切实提高质量和效益,推动事业振兴、产业发展,打造有影响力的媒体群和高效益的产业群,进一步巩固壮大主流舆论宣传阵地,不断提高我市媒体的传播力、引导力、公信力和影响力。

  我们有一个“小目标”——将建设区域强势新型传媒集团,进入全国地方媒体第一方阵,勇当辽宁媒体融合的领头羊和东北媒体融合的排头兵!
  ●大连新闻传媒集团将以融媒体中心为标志,打造“现象级”的新媒体;
  ●将以建设中国传媒岛为标志,完成产业发展目标;
  ●2022年底前,总体目标全面达成,大连新闻传媒事业跨上新高度……

今天
大连新闻传媒集团这艘航母
开始了全新的航程

今天
我们从头开始
定会用更优质、更及时的新闻服务
续写大连传媒的荣耀与辉煌!

https://mp.weixin.qq.com/s/vcnUbio5jEYZT4G8CnWL2Q
编辑:陈心茹


430#
 楼主| 发表于 2018-9-28 17:16:01 | 只看该作者
这家地铁报明起休刊




今天出版的《地铁时报》在2版发表《休刊公告》,全文如下:

休刊公告

《地铁时报》自2018年9月29日起休刊。由此带来的不便,敬请广大读者谅解。

特此公告。

《地铁时报》编辑部

2018年9月28日



该报今天在封面还发表题为《假期快乐》的文章,文章最后说:时间奔流不息,生命是传送带上的甲乙丙丁。一味埋头向前,到头来也许只是一场西西弗斯式的悲剧。有时候,停下来,是为了更好的出发。

公开资料显示,《地铁时报》是大连继大连日报、大连晚报、半岛晨报、新商报后的第五份报纸,于2015年5月22日创刊,由大连新闻传媒集团主办,周一至周五出刊,免费派发。





编辑:邢海波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ssmoMkEIGblXWpYpOByN7A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