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楼主: adm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闻写作案例库

[复制链接]
421#
发表于 2023-2-18 23:02:11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北青深一度梁婷:如何在海量素材中搭建稿件框架|媒笔记
/ 媒笔记/
🕐 202291519:00📚梁婷:如何在海量素材中搭建稿件框架🏻整理:伍甜甜
梁婷北京青年报深一度记者,20199月开始从事记者工作,喜欢突发报道,也喜欢探索一切未知的领域,相信凡是我不懂的,都可以成为选题
代表作品:
[5]《金钱永不眠:200万银行柜员看见财富、欲望与人性》file:///C:/Users/85347/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01.png“我很难给一个放之四海皆准的模式,我就把在操作稿子的时候具体的习惯和方法分享给大家,如果大家觉得有可取的地方不妨试一试,如果不合适,也不用勉强去学或者去尝试。新闻涉及到写法,没有什么绝对的地方,而且我觉得做记者,探索自己的工作方法本身就是一种乐趣。在本次讲座中,梁婷围绕素材,从突发报道和常规报道两种类型出发,细致地拆解了操作稿件时从搜集海量素材筛选、编织素材的过程。本篇媒笔记正文共16434字。本来考虑到字数较多,应对讲座内容进行概括删减,但梁婷细致拆解了稿件操作的完整过程,任何提炼都会损害我们对当时处境的理解。为了保证梁婷的原意能准确传达给读者,我们保留了讲座的全部讲述。以下是梁婷的自述:
file:///C:/Users/85347/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03.png
我想就《强震之后,失去土地的农民》这篇稿件为起点来讲搭建结构,讲一讲写作最开始搜集素材的过程。搭建结构,本质还是从采访开始,素材最重要的来源就是采访。在做一个选题之前,一定要想清楚稿件操作思路是怎样的,接下来的采访、准备素材、写稿都围绕着这个思路来,可能会有一些调整,但大方向是不会变的,这是地震影响类稿件的常规操作。如果没有思路,可能投入了很长时间,最后发现素材一大堆,写的时候又很困难。这篇稿子我们在操作前的思路,就是希望能呈现一场地震对农民的影响:地震怎么破坏他们的生活,给他们带来了什么样的打击。确定这个思路后我们就开始采访了,我主要负责组稿,在采访的过程中告诉大家我需要什么内容,他们去采回来给我。在操作中,我发现了实习生存在的问题,也是我自己以及很多人在采访时都会面对的问题——怎样在采访中更有针对性地获取素材。比如说我们想要做地震对农民的影响,基本的思路是要还原事情本身发生了什么,这也是我们采访提问遵循的逻辑:地震发生前、发生时和发生后三个阶段。我发现实习生第一次采访的内容会停留在地震时发生了什么、损失了什么,他问的问题很多,也很认真、很快,但采访的内容停留在现在,组稿的时候组不出来。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会在写稿的时候觉得很难,毕竟素材都不够,所以没法写。我们做稿子就是要尽可能丰富一点,按照这三个阶段去问清楚了。其实只要基本的框架有了,写稿是很明确的,按照时间顺序:发生前、正在发生和发生后;或者打乱一下顺序,结构差序,把发生时放在前面,然后再回顾;也可以是倒序。还有一点,我每次做突发,会一直问自己一个问题:我问的问题,是为了什么?因为做突发报道时,搜集素材的过程和其他的不太一样,必须要快,而且很多采访对象很难反复去问,你要很精准地问到一些关键问题。比如说我要问某一个村民地震发生前他正在干什么,我一定要提醒自己,我并不仅仅想知道他到底在哪,他在地里或他在屋里这个事实并不是有效的答案。我想要问他在哪的目的是,我希望呈现的是:他的正常生活是怎么被这场突如其来的地震打破的。要明白问题的意义在哪里。比如说我问他在哪,他可能说我正在做饭。如果你停止到我正在做饭不再问了的话,就只会写出一句话——我做饭的时候地震来了,好像没有什么意味,只是正常叙述了一个时间。所以要继续问:那你是干了一上午活,从地里回来做饭吗?这就把他和农民这个身份绑到一起了。他可能会回答是的,或者回答去哪里买东西回来。他如果是从地里回来,那他和土地本身的联系就有了。你还可以问他吃什么,他可能会答炒胡萝卜。我发现有的采访到这又结束了,到这好像问到了细节,但你就又觉得这个细节欠点什么,要继续问:这个胡萝卜是自己种的还是买的?因为我们并不是只想知道他吃啥,他吃什么也是要有意味在的,如果他刚好回答这个胡萝卜是从地里摘回来的,可能你就问到了个很好的细节——他上午去地里干活摘回来个胡萝卜,结果地震来了。在叙述的时候就比我做饭的时候地震来了,情节、故事脉络、和他身份的契合度都要更完整。接下来问:你吃完饭准备干什么去?他可能回答说我要去重新去地里干活,也可能回答说,我就歇着睡一觉,下午接孩子或其他安排。这样问完了才是你和他聊天的完整过程,能体现他的正常生活被打破。很多人问问题会停留在很基础的阶段,这就导致素材很碎,很多素材用不了,最后写的时候很痛苦。更具体来讲的话,有的问题会问得太直接。比如我看到有的录音速记返回来开篇就问:你现在怎么样?你的损失很大吧?你应该很害怕吧?这些问题不是不可以问,这肯定是个面相上的问题,可以在开始的时候去简单了解一下,但如果你的所有问题都是这些,就会发现你得回来的东西是很直接、宽泛、和表面的。你会觉得采了那么长时间,问了很多问题,去认真补细节了,就像刚刚吃胡萝卜的细节,还是很难受:我怎么什么都写不出来呢?其实这是因为问题不够完整,没有前因后果。这个问题我刚开始实习的时候也会存在,后来我有意识地去修正它。我可以分享两个经验。第一个是前后关照。比如我让一个实习生去问他到底种了多少亩地、损失了多少。这是一个方向性的指示,你采访的时候会因为各种因素,例如紧张、例如很难去保持思维的连贯性,就会只问一些很片段的问题:你种了多少亩地,损失了多少?你回去看过吗?什么都没了吧?可能几乎都是这样直接的问题,还是得不到什么有效的内容,所以我自己在做突发的时候我就是捋思路,不断地告诉自己,怎么能让我或者让读者更理解灾难对他们的打击,怎么样可以问出他们一步步走到今天多么不容易。因为采访对象在稿子里写他有100亩地,我们在前面盲打了很多电话,也看到一些表格,很多人都只有几亩地,多的也就几十亩。有了之前我提到的问题以后,这就是一个点,你可以从这个点出发,问他怎么样一步步扩大生产,种地怎么样改善了他的生活?这个我也和我们的实习生说过,改善生活不能只问到这。他们也反馈过很多农民表达得不是那么清晰,如果你问种地怎样改善他们的生活,可能得来的答案就是日子过好了、比以前有钱了,这也很难写到稿子里。所以一定要自己去设想一些可能发生的情况。我们这种设想不是说要让采访对象按照我们的逻辑去做,你只是先设想一种可能性,它可以有,也可以没有。比如你可以设想,农民有了钱肯定要盖房子,可能会给儿子准备结婚的婚房,或者他可能会重新开垦地、买车、送孩子出去上学。你可以问他:你们房子比较旧,是不是翻新的房子?哪一年翻新的?翻新你有特别设计什么东西吗?这些其实都是我想象的,不一定是真实的,但你去问的时候必须做这种设想。如果说你的问题只停留到这,你问回来的东西就会很片面、很简单。你脑袋里要一直想着这篇稿子是要写地震是怎样破坏了别人的生活,当你问到他的生活往上走一点点变好的时候,打击来了,他的生活快速变得特别糟糕,所以后面也要问他们又失去了什么,这样才是连贯的。像地震时发生了什么这一部分大家都可以问得很好,但是前后会有所缺失。你要时刻想着什么能体现地震对他们的改变,这跟平时的阅读有关系,你得知道农民这个身份的生活习惯是什么,所以我们平时要多关注各种群体的特点第二是要有铺垫。泸定地震这个题其实是在地震之后十来天才发出来,已经过了一段时间。根据我们实习生反馈回来的内容,他们上来就会直接问采访对象最近几天怎么样,这个问题也非常宽泛,大家在打电话之前一定要想一想,能用什么样的开场来调动受访者的情绪或回忆。你现在突然问我最近几天怎么样,我大脑一片空白不知道该怎么回答这个问题。但是当你问到一些具体的,比如我让学生补采的时候刚好过了中秋节,我跟他们说,你们可以以中秋节为引,问问他们那天是怎么过的,吃了什么、做了什么。如果自己再思考的话,你就会意识到如果只问他今年中秋节吃了什么、做了什么还是有点单薄,对比才能真正看出来改变。可以围绕地震怎样改变了原本正常的生活,继续问往年中秋节是什么安排,或者说事情发生在四川甘孜,这里有很多彝族及其他少数民族居民,他们是不是有一些风俗习惯。一定要在采访中给受访者一些提示、引子,让他和我们一起去回忆他的生活。刚刚那个100多亩地就是很好的例子,我当时给实习生同学的指示是让他问一下这100多亩地是怎么来的。因为我想有这100多亩地来的过程,就能凸显他之前是多么努力、多么辛苦,才能有今天的日子,但他日子变好的时候突然都没了,对人心的打击是很大的。但是采访对象答不上来其实也很正常,一开始就问最早有多少亩地,采访对象可能忘了。我相信我们对当下事情的记忆一定比过去要深刻,可以换一种方法,让他从现在开始,一点点倒回到过去。而如果你想倒回去,你要先确定他是不是一开始就有100亩,这是个核实问题。你可能会得到一个答案:是或者不是,采访到的确不是就要继续问大概什么时候有了这么多地,然后我就看到他想了起来,说大概六七年前还是七八年前。既然不是一开始就有这么多地,地又是怎么来的?地的来源可能无非就两种,一种是自己开垦的,一种是承包。要把这两种可能性挨个问一下,要是开垦就延续着问,什么时候开垦的,开垦投入了多少钱。这样的思路也会让你不用刻意沉浸在到底下一个问题要问什么,你会自然而然地去问这些问题,比如问投入了多少钱,他肯定跟你说大概多少钱,你会想那现在钱收回来了吗?又涉及到当地的地质情况,你可能就会继续问:你们开垦最难的是什么?有没有遇到过比较危险的事情?你有没有受过伤之类。这个思路是要不断去训练、不断去改变的,如果说还是停留在做突发这件事本身,那这种训练是没有意义的。我希望这个分享能让大家以后可以这样去试一试。你问问题是要有铺垫的,你不能直接问最近几天怎么样最早多少亩地。试想一下,别人问你一个没有铺垫的问题,你也不知道怎么回答,你要给他铺垫一些东西,从现在铺垫到过去,或者是一些可能性,他才能回忆起来。我们很多时候打电话过去会太着急了,可能啥都没想就打过去了,所以问的问题很简单,但这样也不是很好,即便是做突发,我们在打这个电话之前也一定要捋一捋,为什么要打这个电话?到底要得到什么信息?我们所有的问题不能为了问而问,虽然说你是盲打,但是不能真的盲目去打,一定要在脑海里想:我要问什么?我问的问题是什么目的?我希望得到什么答案?可能一开始会比较难,但要有意识地去训练自己这种方法和能力,这样的话你采回来的内容才符合你想要呈现报道的素材的要求,写稿的时候也就不至于不会写或不会组。接下来还是以《强震之后,失去了土地的农民》这篇稿子为例,像这种突发报道组稿,深一度的编辑给我们要求就是不能太简单了。意思是事实不能太简单,希望能尽量丰富一点、往上探一点,不要只是我失去了多少亩地我很惨。这个当然是事实,但我们不希望这篇稿子只停留在这里。一定要整理一些公开的信息,围绕自己一开始设想的那个主题,用这种公开信息去撑起来,让它更有分量,这种分量倒也没有特别重,但也是在你自己有能力的范围内往上探一探。当时写《强震之后,失去了土地的农民》,我们一开始想的是呈现农民和土地在地震中的损失,因为对于农民来说,失去土地不仅仅是经济损失,这是生计、也是他的家。像这次地震发生在甘孜泸定,我们在前期的采访中发现很多受灾的一部分是景区的民宿,另一部分就是农民,农民这个群体是永远值得被关注的群体。所以我们在搜集资料的时候就回到最初写稿的思路里,他被地震夺去了土地,那我就要想他失去土地意味着什么,可能就是他没钱了、没生计、陷入贫困。继续往下想,提到贫困的话,我会好奇泸定这个地方的贫困程度究竟如何?在我的印象里,它是挺穷的。但我的日常积累不具备让我脱口而出它贫困程度的能力,所以我就要有目的地去搜一下泸定现在的贫困程度是什么样的。我发现它属于老少边穷地区,还有一些相关数据。当时看到这一段话的时候,我知道稿子里肯定可以用到这段话,就标蓝了这一段,因为它是环境的烘托,个人的贫穷和这个地方的贫穷是紧紧绑在一起的。有些新闻报道还介绍了泸定脱贫攻坚的行动。你可以进一步去想,这些年他们确实日子过好了,我看新闻上说泸定在2018年正式脱贫摘帽。也有很多报道提到农业在当地的发展,我看到他们政府官网有2021年到现在泸定县现代农业建设行动,所以他们对农业是非常重视的,而且里面特地提到了佛手柑的情况。为什么我把佛手柑的情况单列出来,因为我们在前期的采访中发现,当地很重要的一个经济作物就是佛手柑。我没有太多非虚构写作的经历,非虚构写作可以有很长的时间去准备,但突发新闻的时间紧迫,你一定要提着一根弦,让自己有目的性地去搜集资料,尽快把这些码出来,把它形成一个可用素材。写稿的时候把素材放在一边,一边写一边看这些东西可以加到哪里,把它尽快加进去。其实素材本质上来讲就是采访和公开信息的梳理这两类,这两个部分都搜集完了后,就可以开始搭建写作结构了。
file:///C:/Users/85347/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01.png
突发新闻的写作结构还是比较简单的。这次写作,我把实习生的素材拿过来以后,首先给素材大概分了个类。我是捋的地震发生前、发生时和发生后三个时间段,所以我在整理素材的时候,也是按照当下的状态、过去的经历、未来的计划三个部分,用不同的颜色把它们都标出来。分类完成了,第二步就是对比素材第一要考虑的是完整性。如果事情叙述不完整,它在稿子里注定不会成为主要的叙述、注定不会成为能支撑你全部报道的素材。所以一些只有片段的,或者虽然看起来采了很多、但依然不完整的那些素材,我都舍弃掉了。如果某个人的素材里三种颜色很均匀,而且也比较特殊的话我就会把它保留下来。第二要考虑的是它在这个稿子里的功能是什么。大家如果看稿子,会知道李丽一家和周芸芸一家的故事是主角。他们是主角,首先在于他们的素材更完整。对这两家人,我们都采访了丈夫和妻子两个人,采访回来发现妻子说得更好,所以最后的故事我们主要都用了妻子的讲述,她们的丈夫可能会出现,但是都只是背景信息。当时我看完素材后,我发现李丽的讲述和心态的变化更能凸显震后的绝望感,她一直在说她不晓得咋个整,她和她老公都说我靠自己的双手,不靠别人”“我们的猪还在里面等等,她对于地震带给她心境的变化、对于未来的绝望感是更强烈的。而周芸芸那个角色,她奋斗的意味更强,她把从凉州嫁到泸定这十多年奋斗的过程都讲了很多,所以这两个人物的不同功能就区分开了。李丽更多地去反映地震之后人遭受的打击和失落,周芸芸反映劳动人民的奋斗过程。虽然他们两个人各有侧重地出现,但是她们两个人的经历放到一块儿,能让我自己感受到很多劳动人民都是这样早出晚归很辛苦,地震又带来了这样的痛苦。还有一点,在做突发新闻的时候,要关注采访对象的经历是不是能引出一个问题。这在我们另外一篇稿子里比较明显,这篇稿子没有发出来,写的是强制停贷。强制停贷我们也采了很多地方的很多人,大家都在强制停贷,经历其实都差不多,花很多钱、买了房,最后没办法得停贷。但是像我刚刚说的,我们做突发,其实还是想要报道得尽量丰富一点,只说这件事挺单薄,当时想反映出一个问题。刚好我们的采访对象A是江西的一个业主,在和他采访的时候发现他其实对经济上的东西更关心,包括股价本身、监管资金、预售金,所以在整个素材里,我觉得可以由他的经历引出对资金监管的探讨。有很多人虽然也说自己停贷,但是停留在抱怨和叙述上,没有和背后的问题绑在一块,而A的经历可以。他自己首先很关注股市,给我讲了这个股市怎么跌停、他们的首付款都在哪儿,他的经历可以让我直接引出对监管资金的探讨。当然要讲监管资金问题也不能是他一个人说,我们发现监管资金确实是200多封告知书中反映的共性问题之一,那么它就可以作为我们想要反映的背后的深层次问题的一个验证。到稿子的后半部分我们提到了住建部2020年发布的意见,以及这个意见提出的对预售款的要求,我们也采访了一位专家。这样的话,稿子就可以顺利组下来,不会很突兀,所以大家也可以由一个具体的当事人,慢慢引出来你想要探讨的那个略显深刻的问题。以上就是关于突发报道的搜集素材和写作的基本过程。
file:///C:/Users/85347/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05.png
关于常规报道的素材搜集,我是在南方人物周刊实习的时候跟老师学的。当时老师要求我们实习生整理素材,要把百度资讯关于某个人或者是某件事的新闻从第一页到最后一页都看一遍,包括链接和文本都要复制在word里发给他。弄完百度资讯的,再去谷歌新闻,同样从第一页开始看,给老师复制文本、链接,整理成word。标注自己觉得很重要的内容,最后梳理自己在整理资料以后的一些看法,如果没有想法也可以不写。再就是论文、书籍,我觉得这些都是写常规的中性题材,或者说深度报道的一个基本操作。至于具体操作的时候,就按照自己的习惯。我现在也会这样看一遍,但我只会把我自己觉得有价值的新闻copy上去,在copy的同时标注一下,其他的就不再弄上去了。然后看一些数据,因为现在很多新闻报道是没有数据源头的,所以我要尽量找到数据源头在哪,或者把他们做的报道中我好奇的、有疑问的地方标出来,去深入地研究一下。这就是常规报道搜集素材的部分,我不多讲。我主要讲常规报道的写作部分。常规报道写作需要更花心思,更讲究方法,我自己也是最近这段时间才慢慢摸索出来方法。我常用的第一种方法就是提炼关键词以及写句子。可以看我之前写的一篇关于银行柜员的稿子《金钱永不眠:200万银行柜员看见财富、欲望与人性》,我在列关键词前,已经把素材都看过了,当时我们采访了很多银行柜员,也看了很多其他媒体的报道,我把我看的时候的感受、结论性的内容,放到我的共享文档里。首先想到在表现上,它是静止的、固定的。他们要一天都坐在柜台前;另外这是一个金饭碗。第二个想法就是它依托的背景。每年世界500强,有很多大银行都排在前面,可以看到小职员背后的产业背景是怎么样的。这是我在看采访内容的过程当中发散性想到的一些问题、观点。第三,我写他们是最靠近金钱、每天都在和金钱打交道,却又离金钱最远的人,我想要表达的是繁荣的金融行业对于银行柜员来说很遥远。我们平时看投行、金融都很光鲜亮丽,柜员虽然钱也不少,但事实上他们和那些人是两个阶层的人。第四,银行柜员是通过存钱去和别人相处的,他们是以钱为媒介去接触、认识人和社会。像我们作为记者可能是以一次次采访、一篇篇稿子去接触认识社会,每种职业认识社会的媒介是不一样的。还有是他们在讲述中体现的他们对数字的敏感性,比如说像我稿子一开篇就提到了他们的编号,他们每天的工作都是数字,零到九的键盘,包括他们每天数钱,其实都是和数字有关系的。你顺着人与数字之间的关系,就会想人的价值是什么呢?这些词、这些句子,我都是想到就列在那,我也不知道我到底要怎么写,但是一边看、一边写,慢慢会发现原来我写的是一个特定区域里关于人的故事。这个也是看素材才发现的,如果没有这种框定的话就会写得很散。我要回答我自己,为什么写这个故事?这个故事是有特殊性的,这是一个特定区域里人的故事,我感觉能说服我自己,说服我自己就能去说服别人。想到这个以后开始慢慢延展。如果我写的是特定区域里人的故事,那就是银行柜台的柜员,他是一个职业,有一个职业性的东西需要我去讲述。金饭碗到底是怎么样的一个金饭碗?是不是可以渗透一些背后的行业变化?所以稿子里我也写了自助取款机取代了很多人力。但光写到职业性这个层次,专门成了个职业稿又不太行,我在想那如果从社会性上去考虑它能有什么样的价值。于是我就打出了这句话,在这样一个庞大的系统里,人怎样一步步失去了自己的价值。我们采访时发现他们都很疲惫,觉得自己的工作没意义,包括微博超话里所有人都想辞职、不想干,就代表这个工作不能给你钱或者不能给你价值,而他们体现出来的更多的是价值感的缺失。这就是写稿提炼关键词和写句子的过程,它让你一遍遍梳理这个稿子还有哪些关键信息、要表达什么、要落到什么地方。这篇就落在他们虽然停住了、有个稳定固定的地方,但确实好像又没有着陆,就是想呈现一种稳定之下的飘零感、无所依傍的感觉。这个话我觉得也挺矫情的,但可能在当时能更准确地表达我的想法,其实最后也没有完全落到这里,但是这个思考的过程记录了下来。我写稿的思考过程就是逻辑慢慢成型的过程,可以看到我2021年年底写的尴尬的中小学心理老师》,其实我也是采访完就想关键词。心理老师在学校是非常边缘的,他们好像力不从心,工作内容也很混乱,有老师提到他们处境很尴尬,全靠自我驱动。这些关键词都是从我采访内容中不断提炼然后发现的。它其实也是个职业延伸出来的问题,而且他们是在学校里,与学生有互动。这也是我自己当时在我的写稿思路里的一句话,因为写这个稿的时候我也很混乱,我这个稿子都是电话采的,有很多场景、情节,其实都不是很完整,如果不是很丰满的话,我怎么写呢?但是我梳理完很多关键词以后,发现我不是在写故事,不是在写特稿,我写的是一个问题。我希望通过这个稿子和之前别人的讲述,反映出中小学心理建设的问题。写完这句话,我就没有那么痛苦了。我明确不要沉溺于对场景、情节的控制当中,然后就开始想写作的线。这个线其实也是很模糊的,如果一篇稿子只写一个老师是怎么尴尬的,这稿子也没啥价值。尴尬到底意味着什么?尴尬意味着他身处一个很复杂的局面之下。这种复杂的局面指的是什么?其实就是心理这件事本身的专业性和复杂,与学校在做心理教育时候的简单粗暴、形而上的现状之间的冲突。我们当下社会很多问题都是这样的,某些事情的专业性和某些人做事情的简单粗暴之间的碰撞,反映到心理问题上也是如此。这样就大概摸清楚写作的感觉了,所以提炼关键词和句子是非常重要的,尤其写这种中性题,不提炼就直接上来写,整个脑袋就会糊住。提炼完关键词,写完这样一句句的观点性的整理之后,这时候你对素材已经很熟悉了,就可以开始尝试写导语。《精神病人照顾者的隐秘角落》这篇导语写了四次。这篇稿件我大部分时间都花在写导语上,如果我写不出导语,后面的稿子就没有办法完成。这篇的导语是一个从少到多的过程。file:///C:/Users/85347/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07.png
第一版可以看到,我好像知道我自己写什么,事实上还是比较虚。什么叫长期处在巨大的压力之下?这个巨大的压力是什么?虽然后面好像提了一点点,但是并不能认知到巨大的压力是什么。后面还很简单地写了一句随患者疾病而来的是担惊受怕的生活,被社会歧视、排斥、不确定的未来这个不确定的未来,又是一种很虚的话,这种隐秘的自我斗争其实都是模糊的。所以第一版导语就是方向上我知道我要写什么,但是稿子的排布并不清晰。第二版导语就开始有一点点具体了,他们总有部分人出于对家人的爱与信任,长期投入到一项孤独的事业当中。其实在前面是没有提到这种孤独感的,包括后面有写身为家属他们觉得这种照顾是必然的,我这句话已经在试图去呈现这个照顾者这个定义了,第一版其实是没有的。第二版导语还加了一位研究者视角的表述,他把家属照顾者正式提出来了。但写完以后还是感觉模糊,因为还是没有办法去完成动笔,编辑也觉得导语还是虚。所以第二版导语还是不太完整、不太具体。虽然有具体到比如说照顾者身份的确定,出于爱与责任去加入到一项孤独的事业,但是它并没有让我对写稿的结构很明晰。第三版导语越写越长。file:///C:/Users/85347/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09.png
第一段,我把精神病照顾者的定义提出来了,因为我这稿子就是想写他们。然后又写他们具体牺牲是牺牲在什么地方,他们的压力在哪,这也是从他采访中得到的他们对自己的认知。这看起来更具体了对吗?你知道这个照顾者他具体经历了什么,新症状抑郁、狂躁、双向等等。时间线上我就开始写他们在生病过程中漫长的照顾,患者离开医院后,他们依然要去照料,因为精神疾病很多是反复性的,这是个递进的关系。包括像我这里提到的叠加、转移,他们这种面对的困境是在叠加的,是在不断强化的。我的思路开始比较明确了,我知道我每一部分要写什么了,稿子要从哪些部分来呈现照顾者面对的这种系统性的问题、照顾时那种叠加的困境,以及这种照顾所带来的被歧视、被排斥,甚至自己跟着患病。最后想要导出的概念就是照顾者不被看见,也看不到自己。最后是用了一个更短的,因为导语第三版实在太长了,可能有七八百字。file:///C:/Users/85347/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01.png像这个马拉松式的耗竭,也是编辑提炼出来的一个概念,我觉得就能体现我这两部分想要表达的意思,这种漫长的照顾过程就像马拉松,很辛苦、不断地在耗竭。当你看到马拉松的时候,就能意识到他经历了什么。在稿子的后面部分我们更多的讲的是一些公益组织,他们怎么样发现了照顾者?怎么样给予照顾者力量?为什么要给予照顾者力量?所以其实这个导语是对主题更加凝练的呈现,写完这个导语以后我的思路就很清楚了,稿子也写出来了。这个导语是在发稿前编的,最后定在了这里。编辑提出的这个耗竭,包括他这种死循环,用几个关键词就让我们对照顾者的经历更加明确。接下来想要举例的一个导语写作,是20222月份我出差去南京写学习困难门诊。file:///C:/Users/85347/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01.png这个导语是一个从多到少的过程,写作思路其实还是我刚刚说的,一定会先把导语写出来,我要从导语当中不断的梳理我的思路。导语的结构其实就是一个我的视角,告诉大家或者告诉我自己,我写这个稿子的源头是什么:开了这个门诊,它能体现教育焦虑。而且我去现场看确实是这样,所以这个稿子的缘由就起来了。其实我们并不是想写这个疾病,我们不是一个医疗媒体,我们还是想写这个疾病反映了什么问题,确实我们也发现很多孩子的学习困难,虽然是在医院发生的事情,但反映的是一个教育问题。到第三段是这样的,把它从一个医疗问题慢慢延伸到教育问题,教育问题就是作为家长怎么样去接受自己孩子的问题,怎么做出选择,怎么让他在教育当中获得自己的位置?所以最后有一句总结,学习困难门诊,它试图解决医学问题,但这个问题更关乎教育。我们最终想要通过这篇稿子呈现的,是一个家庭能否接受一个偏离当下社会标准的孩子,学校和社会又该为这些孩子做些什么。这篇稿子写完导语以后,同样我就知道我的稿件思路是什么样了。从进入门诊先看到一些很具体的场景,人们怎么样去看病,衍伸出来可能是家长的身份、可能是医生的身份告诉我学习困难其实有时候并不是一个医疗问题,它涉及教育。然后慢慢探讨它为什么涉及教育,这个表现出来是医疗问题、但事实上是教育问题的孩子,需要学校、老师、家长怎样去面对。在成稿前也是因为导语实在太长,所以我把导语改得更精炼。file:///C:/Users/85347/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11.png
同样先给出了时间,因为当时好像还没有特别多人写,我是开业一年以后去的,所以要稍微交代一下由头。很快出现了,上一个导语没有,但是它暗含了的视角。这是这篇最终的导语,用我的视角把这个主题更直接地提炼出来,到底是不是一种病?到底在解决什么问题?它没有前一个导语那么完整,但确实更精炼,很快速地聚焦到教育问题上。所以,写导语在我看来是很重要的,写导语的过程就伴随着写作大纲梳理的过程,最后找到自己的写作逻辑。写完导语就感觉自己神清气爽,写接下来的稿子会很明确,但是可能有的人会写完稿子再去写导语,这就是个人选择。再拿《暑期托管还少了点儿什么?》这篇举例,这稿子是暑假做完的,虽然阅读量很凄惨,但这不重要,问题本身是存在的,我们去完成,记者的责任就已经尽到了。写这个导语的过程我慢慢捋出了一个写作思路。当时给自己想到的题目是《暑期托管仓促无序的第一年》。2021年教育部下了文件以后,暑期托管正式开始,下文件的的时候是7月份,很多学校都已经放暑假了,也没有真正开展,今年才开始开展了。根据前期的采访,我想到了这样一个题目。我跟自己说,我们绝对不仅仅是在写暑期托管的乱象。因为托管其实是一个比较专业的事情,所以我还想讨论托管本身的教育在哪里?这也是写给自己的提示。有时候你沉浸在采访中或者沉浸在海量素材当中,会不清楚自己到底要写什么。我当时列出一个四部分的结构。一开始我就希望把这种仓促感写出来,那就是托管仓促开始了,因为我已经完成了像前面我所说的提炼关键词的阶段,所以我这个地方我就大概列结构放暑假才通知劝家长不要报,这些都是根据我们采回来的内容提炼出来的我觉得能体现仓促的信息。第二部分,我想的是有很多意料之外的问题出现了。在这个意料问题之外,我们想要稍微再深入一下,托管只是想满足像吃饭、睡觉、看护之类的基本问题吗?需不需要有一些教育上的意义,是不是对孩子的成长有益处?所以第三部分的标题我就当时定了只是盯着写作业。最后就是很常规的我们现在需要什么样的托管。因为一位老师说学校是理想的场所,应该有更多社会人士的加入。这句话让我觉得是挺好的最后探讨的落点。因为托管现在还处在实行当中,不能说它没有意义,我们想要反映问题之后,能给大家一个回应——什么样的推广是好的。所以大概在写完导语的时候,这个暑期托管的思路就出来了。我觉得这就是写导语的意义,思路出来以后就是整理素材,因为前面这部分你都是在海量的素材中逐渐加深对问题的认识,但是当你真的要写的时候,你不能再拿着十来万字几万字的录音文字每天翻,那个东西会让你越来越不集中。整理素材的第一遍归纳主要分为四个方向,第一个是把重要的素材标出来。怎么判断重要?就是根据我的主题,根据我写完的导语,我大概知道这篇文章想要表达什么。你可以选择任何你喜欢的方式,觉得可以体现主题、非常重要的内容,就都可以划出来。第二个是把我非常感兴趣的、打动人的素材标出来。有的时候,我们采访会很容易被一些和主题不相关的东西打动,这是很珍贵的,至于说最后能不能用是后来的事,既然作为作者的我非常感兴趣,那我一定要留下,起码第一遍不能把它删掉。第三这些素材要是完整的。怎么具体来说这个完整,首先他的观点是完整的,意味着他的观点有论据、有论点、有一些其他支撑,这才是一个完整的观点,如果说他只说我觉得这是错的,那这个观点就不完整。其次,完整意味着它是一个完整的故事,它有基本的时间线,有一个事情发展的基本的过程:开始、经过、高潮、结局。起码要满足这样两个要求之一才是完整的。完整的内容在你的稿子里才是有意义的,你在采访的过程当中会发现有的东西它不完整,那注定了这个素材最终只是一个边角料的素材,除非它是非常关键、非常重要的。但如果你在当时采访的时候,都没有意识到它的重要性和关键性,可能它的重要性要打上问号。当然,这是给自己解脱,毕竟有时候你会自己愧疚当时怎么没问。不过你也可以把它暂时留下归个类,把它放到我接下来要说的第四个方向——可加可不加的内容里。到时候看这个不完整的内容是不是非常有价值,如果非常有价值就只能补充采访或者用其他素材给它撑起来。这个可加可不加部分,还有一种可能就是我们整归纳素材的时候,觉得这个内容好像应该有,但又塞不进去,有这种感受的素材也可以放到这个板块里面。第二遍归纳,其实就是很简单的摆放。还是回到这个暑期托管的稿子,你要把我们整理过的这几种素材大概分门别类放到大纲里,因为它每一种素材可能反映的东西不一样。先不管他到底怎么写,你一边问自己这个素材的功能是什么,一边把它这个塞到这个大纲里,你有这个思考的逻辑就行。至于素材功能怎么去发现,你要想这个素材它核心表达的东西是什么,像我们初高中做阅读理解一样去理解他的讲述,去提炼一个能提炼出来的点,就能知道它的功能是什么,然后把它放到这些框架里。在这个摆放的过程中,我就同时开始写了。在写暑期托管的过程当中,当我开始动笔的时候,我发现这个大纲有点别扭。因为我不是在大纲里列了哪些素材放哪部分吗?什么吃饭问题放这,学校被动选择放这,然后空调问题就放这。放完素材后写起来很难受,我也很难形容这种别扭是什么,当时我就在思考为什么会有这种别扭的感觉。不要忽略这种不适感,一切不适感都是有缘由的,就像你感冒发烧前一定会难受。我发现好像开头就是在罗列一堆仓促,你看着大纲就是这种感觉,什么放了暑假才通知,行政命令被动选择,它没有表达什么。第三、第四部分我都在具体事情之外还有一些探讨性的升华,但一二是没有的,这两个部分又容易弄混,素材又特别零散,我就意识到原来别扭是因为这个地方。我到底想通过仓促表达什么呢?如果我只是想罗列一堆仓促,那真的没有什么意思,我得想想为什么学校这么仓促。然后我就想到了仓促背后的原因,把仓促背后的原因放上来,这个部分就是完整的。后面看稿子,第一部分写的是仓促的开始,一方面是学校确实接到通知很晚,另一方面学校不愿意办,很多都是很被动的。为什么被动?做这件事情是没有补贴的,这些种种原因导致了学校临了才开始通知,甚至让家长不要来等等一系列情况。学校没钱,又要承担风险,肯定不愿意办。然后就是第二部分意料之外的问题,当我意识到第一部分这个问题之后,我就知道第二部分是同样的问题。你会发现,虽然这个大纲列出来后,我在写的过程中把它拆了一些,但还是在这个大纲的基础之上,才引起了我这些思考,所以这个写作过程还是挺重要的。第一部分这个大纲想要表达的东西和我最后成稿要表达的东西是不一样的,确实有升华。一开始写了仓促,没有家长报名,校长还很高兴,最后我就说明了钱的问题,包括学校的积极性。一个专家提到学生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费用来自政府支持,但针对暑期托管没有专项资金,也就意味着学校和老师其实都是义务的,那么就会导致这种仓促的出现,简单回答了一下这个问题。写作结构的第三步是在你归纳素材摆放完之后,写作的时候一定要一边写一边去删改,因为你会发现很多素材的作用具有同一性,包括像我们采的泸定地震或强制停贷,其实在同一件事情当中,每个人的经历都有同一性,很多内容是重合的、相似的,面上没有太大的区别,所以在我们在明确这个素材功能的基础上要继续提炼。可能几个素材都好,但是你一篇稿子里如果两个人讲述的是同样的故事、反映同样的问题,没有太大的意义。那就要想我到底用哪个?这就要考虑到这个素材和其他素材的连接性。这也体现在暑期托管的那个稿子里,主人公安俊兰和王雯雯两个人都提到了在学校的辛苦和劳累,包括他们自己干了很多活、压力很大,所以导致他们暑假就更不愿意参与暑期托管。但我为什么最后选择用王雯雯来讲出这个问题,来体现她的辛苦和劳累呢?因为她提到了空调问题。他在广东惠州,他们没有空调,很累、很热,这个刚好和文中那浙江那位校长提到的空调问题是可以连上的。而安俊兰他跟我说他们学校有空调,如果我把它放到那,可能我在素材的转化和衔接上就会缺少一个由头,所以我就选择了王雯雯的讲述,舍掉了安俊兰的讲述。一定要考虑整体素材之间的连贯性,另外还要排一个优先级。关于删改素材的优先级就是,有的东西是不是有一个就够了?这个素材是不是真的那么好?这个问题也是要不断问自己。我们提到归纳素材一共三遍。第一遍就是归纳整理,第二遍就是摆放,第三遍就是删改一些重要的、无法实现素材连接的、比较刺激的细节。第四个搭建写作结构的过程就是修改初稿了。因为在这个节奏之下,你已经把初稿基本写出来了,写出来以后你发现其实你的初稿会很像我之前写《尴尬的中小学心理老师》那篇文章。那篇初稿是一万二,我不太喜欢那么长的稿子,觉得有点夸张,很多事情不值得用那么长的篇幅。这个问题和前面的问题是一样的,就是你这个素材到底要表达什么?没了它行不行?尤其在这种特别长的文字反映一个复杂问题的时候,一定要多问这些问题。像我之前初稿里有电影《熔炉》里的这句话,生活中,许多人之所以坚持做某件事,并不是因为做了就会有效果,而是坚信这样做是正确的。当时我为什么把这段留下来了呢?因为觉得这句话挺有力量的。事实上我写完初稿再回头看这篇稿子,这其实是一句空话,虽然听起来像名人名言一样有力量,但在这个稿子里没有体现,采访对象的讲述并没有让我感受到什么叫这是正确的,没有完整地体现出这句话的力量感,反倒觉得放在这有点矫情。他说他带同学讲什么是精神分裂症、精神病院是怎样的,这又怎么样了呢?如果说讲述后面能有一些更具体的改变,比如说学生开始因为他的讲述去付诸行动,对精神分裂产生兴趣,找到了自己的方向,这样的话,这个素材是可能有用的,但现在这个行动没有带来任何改变,所以我就还是把它删掉了。一开始我们很容易被这些看似正确的话而吸引,但是在你理智的思考之后,你发现其实初稿里会有很多这种看似重要,但并不能体现一个观点的段落。file:///C:/Users/85347/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13.png
另外删掉的还有林霖说她去给小孩儿当心理老师,有个小孩每天黏着她,甚至在本子上签名,觉得自己在学校找到了一束光。当时我把它放在那,就觉得找到一束光挺好的,这个小孩确实可能觉得心理老师能带给他作用。但我在看初稿修改的时候发现没有办法感受到底是怎么找到了一束光?他到底经历了什么?这束光又给他带来了什么?我都不知道,没有前因后果来支撑,所以我最后都删掉了。修改初稿其实也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我们不能把稿子写完,直接就甩给编辑,还是自己要经历一个修改的过程,这也是在让你自己去感受这个稿子的结构行不行。修改初稿对于作者来说还有另外四个方向的内容,一个是转折衔接时的废话。因为你写初版的时候是以一种自己最舒服、最常规的表达,我发现我会有一些但是什么什么”“然而”“然而并不容易,有很多这种口水话,这种话都是废话。我之前编辑老说,你写的每一句话,一定要有信息量,你不能为了写这句话写这句话,你要分析多这句话要传递什么信息,刚刚提到这种然而”“但是之类的就尽量删掉。第二个是华丽的表述。像我刚刚在写那些导语的时候,巨大的压力”“不确定的未来之类,这种话也不是不能写,而是一定要有一些铺垫,让读者意识到这个巨大的压力指的是什么?不确定的未来到底是如何一种不确定?我们有时候写初稿会着急,把这些非常大的词就往上摆,但最后你发现其实你会发现我怎么又写了这句话。我个人有的时候会删掉,因为我觉得有点造作,这是个人习惯,当你的语言风格很华丽但让别人觉得很舒服的时候也不用删。第三个是改变用词。当你想快把一个东西搞完的时候,肯定都是用的你经验范围内的东西,但是当你改的时候,就要想一想是不是有的词语可以换着表达。有的时候你会发现你在一篇稿子里同一个词用了很多次,实在不行就再搜一搜近义词有哪些,正好也是个学习的机会。最后一个就是句式的转换。有时候你会连着几段都是同样的句式,比如隔两段你会发现开头都是为了什么,然后隔两段又是为了让什么。其实这样也不好,你得找到一些句式的替换,至于怎么去替换,我有的时候会就会翻开我的摘抄本,看看作家写的话能不能用来模仿一下;或者就翻之前的稿子,看看别人是怎么写的,怎么样连续讲述一个事情。最后,当我们完成初稿以后,就把它甩给编辑吧,然后就不要再想了,不要给自己太大压力。file:///C:/Users/85347/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01.png
Q
:这几步都是在提交编辑前做的吗?自己做的时候如何确定自己的稿子具备问题意识和一定的意义?A:这几步确实都是在提交编辑前自己做的一些工作,因为我们在深一度写稿的时候,常规来说你采访完会和编辑有一个基本的交流,会告诉他采了哪些素材、大概讲一下思路,编辑会给你一些建议或指导,你综合自己和编辑两方面的思考再去完成像我刚刚提到的提炼关键词、写导语等等这一系列的步骤。至于如何确认稿子具备问题意识,其实就是在你报题的时候,你就在发现一个问题。比如说像我报暑期托管的那个题,我报那个题就是想了解它到底是什么?现在进行到哪一步?有没有解决家长的问题?为什么在小红书上那么多老师在吐槽这个暑期托管的问题。吐槽它肯定是因为有一些不被别人接受的地方,当你报的时候你就已经在发现选题中的问题,如果说你自己都没有明确有问题,那这个选题可能就不成立。这个还是要记着自己去明确,不能依靠编辑给你意义。当你明确存在问题,你再去搜集资料,意识到这个问题是成立的,然后你才能去跟编辑报这个题。Q:有时候想做主题报道,但没有很清楚主题到底是什么,为了不漏掉信息,采访提纲就只能各个面都涉及到,但采访的时候会一直问得很具体,怎么提高采访的效率?A:其实有的时候如果时间够充分,你可以很漫长地去跟采访对象聊天,尤其是做这种你所说的主题报道,更多的是中性题材。它可能不是特别需要你有效率,你可以没有效率,可以跟他漫谈,也许在漫谈的过程当中,你会发现一些意想不到的收获,所以你不用刻意去提高采访效率。如果说要提高效率,那前提是这个选题非常重要,得非常快出来。但还是要尽量去给自己定个主题,这个主题可以是一个推翻的过程,也可以是一个证明的过程。你设定一个主题,不是说你最后成稿一定要按这个主题,这个主题只是给你一个牵引,它像一根线一样揪着你往前走。你在采访的时候,可能发现你的主题设定的也很好,参考对象答案也很贴合,这个主题就是非常顺利;也可能发现就是主题不成立,不成立并不代表这个主题设定没有意义,你可以不断通过采访去驳斥这个主题,这也是一种思路,会让你的采访更有效率。所以主题的确定还是很重要的。如果你一开始不清楚自己的主题到底是什么,又觉得做主题报道的效率非常低,可以先做一个初采。另外,你可以对你的素材进行粗分,这样分析的过程当中你也可以提炼出主题来。如果说你做到这一步都还是没有一个确定的方向,那你可能不太适合再做这个题,需要寻找一个新的题,有的时候我们没办法也要及时止损。Q:怎么样去印证核实采访中得到的信息?A:我不知道你到底指的是要印证哪种信息,比如说印证死亡情况,那肯定是有官方通报、有其他人可以佐证。但如果你要印证比如说我们采访的内容里他说他种了多少亩地,这个确实没法核实,你只能相信你的采访对象,而且这种事情确实也很难真的去核实,在某些私人领域的话题上你只能相信采访对象。关于公共领域的一些信息,通过公开途径是可以核实到的。Q:老师的个人简介里提到凡是我不懂的都可以成为选题,想问问老师是怎么具体考虑这件事的?A 因为我入职深一度到现在做的题,几乎90%以上都是我自己报的题。就是我会有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比如说我看到新闻觉得好奇的,我会去试一试,有疑惑的,我也会去试一试。我觉得现在做记者,很大程度上是满足自己的求知欲。
来源:深度训练营
编辑:邓秋雨

422#
发表于 2023-2-26 23:05:05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英媒探索利用ChatGPT协助记者撰写新闻,新技术将如何影响媒体业?
眼下,随着人工智能(AI)聊天机器人ChatGPT爆火全球,各大媒体机构希望利用该工具提高新闻生产率。
据媒体报道,英国最大报业集团之一、《每日镜报》和《每日快报》的出版商Reach正在探索利用ChatGPT帮助记者撰写短篇新闻报道。
Reach首席执行官吉姆•马伦(Jim Mullen)日前在接受当地媒体采访时表示,该公司已成立一个工作组,研究如何利用ChatGPT协助记者编写一些常规性的新闻,如涉及当地交通和天气的报道,“或者在我们的传统内容领域之外为ChatGPT找到创造性用途”。
“尽管探索使用AI协助撰稿目前还处于早期阶段,但我们将其视为支持编辑团队的工具,就像我们已经在使用的其它技术一样。”马伦表示。
1拥抱新技术
Reach目前出版130多份全国性和地区性刊物,包括《每日记事报》和《曼彻斯特晚报》。该公司上个月警告称,受成本升高和广告收入下降冲击,其年度利润将低于预期,集团将在总共4500人的编辑和商业团队中裁减约200个岗位。
不过,该集团一直在扩大其在美国的业务,今年在纽约开设了办公室,并推出了在线美国版每日快报和爱尔兰之星,以吸引爱尔兰裔美国人的关注。
Reach表示,探索人工智能的用途更多地与拥抱新技术和使用数据有关,而非削减成本,公司现在雇用的记者比过去10年的任何时候都多。
不过,尽管Reach方面试图淡化探索人工智能撰稿对新闻行业就业的影响,但英国全国记者联盟(National Union of Journalists)的协调员Chris Morley仍然表达了担忧,并表示他将“寻求与该公司会面”。
2AI多大程度上影响新闻行业?
眼下,世界各地的新闻机构都在考虑如何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包括OpenAI的ChatGPT和谷歌的Bard聊天机器人,来协助新闻生产。
数字媒体公司Buzzfeed上个月宣布,计划使用OpenAI提供的人工智能(AI)技术来协助创作个性化内容。
科技新闻网站CNET 也已使用 ChatGPT 撰写了数十篇文章,不过却不得不因遭受剽窃指控而更正部分内容。
实际上,一些新闻机构多年来一直在尝试利用人工智能来提高新闻生产效率。自2018年以来,汤森路透一直在使用一个名为Lynx Insight的内部项目,以帮助新闻记者分析数据、提出故事构想,甚至撰写一部分内容。
人们当下非常关心的一个问题是,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能在多大程度上影响新闻行业或者说替代人类记者或编辑的工作。
曾在美联社从事自动化和人工智能方面工作的Francesco Marconi表示,ChatGPT在新闻业的应用将是“辅助功能”。它可以协助记者编辑报道的某些段落,但却不能生成原创报道。

来源:元宇宙NEWS


编辑:陶鹏辉

423#
发表于 2023-3-22 22:31:14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中国新闻奖的80个好标题,短而精,易读、易看、易懂、易传播

作者按

《中国新闻奖评选办法》规定:新闻专题是指深入报道新闻人物、事件的音视频和多媒体作品。换一句话说就是,新闻专题包括广播新闻专题(广播专题)、电视新闻专题(电视专题)、网络新闻专题(网络专题)和新媒体新闻专题(短视频专题报道)。

第二十六届至第三十二届中国新闻奖共有获奖新闻专题252部。研究发现,这252部新闻专题的标题(指主标题,下同)总体质量不高,相当一部分存在着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经本文作者筛选,挑选出120个比较好的新闻专题标题。又发动新闻同行投票,最终选出80个新闻专题好标题。本文以这80个好标题作为研究对象。

感谢同行张宇强、严尔俊、李志军、旷桂红、郭晶晶、常帅、刘明月、黄永奎、马霞、马婷、胡姹、赵慧颖、李筱洁的热情投票。
文末附《第26-32届中国新闻奖80个新闻专题好标题一览表》。

80个中国新闻奖新闻专题好标题,好在哪?

新闻专题是用详实表现手法对人物、事件、社会现象等进行深入报道的作品。标题是新闻专题的眼睛,是引导受众深入观看(阅读)的重要手段。新闻专题的标题不能像消息那样过于直白,要含蓄一些,给受众留下想象和回味的空间。

制作标题看似容易,但起出让人眼前一亮的标题绝非易事。起标题最考验编辑记者的新闻素养、文字功底和学识厚度。      

分析中国新闻奖80个新闻专题好标题,我归纳总结出了制作新闻专题标题的10种手法:

1.字数少,简洁凝练。

简洁、明快、扼要,是专题标题写作的基本要求。如果标题起的不简洁凝练且富有特色,受众是很难记住的。所以,起专题标题应该做到字斟句酌,认真推敲,惜字如金,达到“增一字则太长,减一字则太短”的境界。

新闻标题字数要少,一般不多于13个。专题标题字数则更少,4-8个字为宜,一般不要超过10个字。标题短而精,才会易读易看易懂易传播。

在入选的80个新闻专题好标题中,字数少于10个字的为62个,占比为91%(标点符号没有计算在内,阿拉伯数字两个数字计为1个字——编者注)。7字标题最多,20个;2字标题、11字标题、13字标题、15字标题和20字标题最少,分别为1个。

字数少于10个字的标题(62个):
(2字标题,1个)
旱井

(3字标题,2个)

寻湘记
出山记

(4字标题,12个)

云上人家
鸟哥“打”鸟
垄上春行
神秘“曹园”
“并村”之后
冰河忠魂
保持通话
小岗大道
守望江豚
丝路金桥
我脱贫了
真假干部

(5字标题,15个)

老唐卖“碳”记
铝老大“减重”
再醒惊天下
生死金银潭
百亿大和解
牵妈妈的手
练江整治记
我从藏区来
您好,马克思
三进五台沟
上“旧”了,云冈!
老何告官记
远方的包裹
为了“180秒”
静默的山碑

(6字标题,4个)

为了第三封信
紫云英的春天
黑暗中的风景
191天的牵挂

(7字标题,20个)

冬天里的春之声
浙世界那么多人
绝壁上的“天路”
我在“一大”修房子
村里最远那一户
无胆英雄张伯礼
一件批复映初心
第一书记种瓜记
大山里的合唱团
谁在守护我的家
幸福王家“规矩”多
“僵尸企业”重生记
百岁红军的嘱托
十八洞村这五年
爸爸陪我当村警
果果的译语世界
俯身“对话”3000年
我家住在解放路
国境线上的坚守
让我们一起飞翔

(8字标题,9个)

苹果树下的科学梦
一桥飞架,两岸梦圆
地质宫不熄的灯光
一条天路,一个梦想
大山里的“摩托书记”
鄱阳湖最后的渔民
我是188万分之一
十八洞的19张笑脸
中国一点都不能少

(9字标题,7个)

农民刘子青的舞蹈梦
安吉有个“矛盾终点站”
寻找胶东育儿所“乳儿”
一片叶子的扶贫故事
迭山深处的天籁赞歌
第五空间——隐秘的威胁
爸爸,迟到十年的“拼图”

(10字标题,3个)

他们等不起,我怕来不及
五本驾证情 中国铁路梦
医改“手术刀”该动向哪里?

2.口语化,通俗易懂。

广播电视和多媒体属于大众传播媒介,覆盖各年龄段、各文化层次的受众,所以标题不能起得太书面化,更不能用文言词,要适当口语化、通俗化。
  
比如《幸福王家“规矩”多》,“规矩”是原汁原味的百姓话,非常接地气,富有生活气息,通俗易懂,这是书面语言所无法比拟的。受众看起来感到亲切自然、清楚明白,乐于接受。

同类标题还有:
谁在守护我的家
幸福王家“规矩”多
十八洞村这五年
爸爸陪我当村警
我家住在解放路
老唐卖“碳”记
铝老大“减重”
牵妈妈的手
我从藏区来
百亿大和解
您好,马克思
三进五台沟
上“旧”了,云冈!
为了“180秒”
鸟哥“打”鸟
我脱贫了
大山里的“摩托书记”
中国一点都不能少
他们等不起,我怕来不及
原来你是这样的00后大学生
柳州螺蛳粉为什么这样红
你在天堂听到了吗?“一个人”的演出 五个人的乐队

3.有文采,韵味悠长。

专题标题的文字,除了简洁凝练、通俗易懂之外,还要有文采、有味道,引人联想,能够充分体现出文字的美感和韵味 。可以借助比喻、象征、双关、委婉的方法,或者寓言故事、成语典故、历史传说等手段,让标题文字增添韵味、别开生面、富有意蕴。

比如《黑暗中的风景》,“黑暗”“风景”就很有味道,“黑暗”比喻盲人眼睛失去光明,“风景”比喻盲人失去光明,但依然渴望光明和美好的内心世界。

同类标题还有:
冬天里的春之声
俯身“对话”3000年
再醒惊天下
垄上春行
生死金银潭
一件批复映初心
冰河忠魂
农民刘子青的舞蹈梦
国境线上的坚守
五本驾证情 中国铁路梦
紫云英的春天
迭山深处的天籁赞歌
守望江豚
让我们一起飞翔
绝壁上的“天路”
一桥飞架,两岸梦圆
一条天路,一个梦想
黑暗中的风景
静默的山碑

4.用动词,化静为动。

在汉语中,动词被称为语言的“味精”,最富生动性、形象性。如果多用动词,就能使标题简练传神,感染力强。在制作专题标题时,巧妙运用一些富有表现力的动词,化静为动,就可以使标题“活”起来。

比如《再醒惊天下》,一个动词“醒”活灵活现,起了画龙点睛的作用,使标题具有了可视性和动态感,引发受众的观看兴味。

同类标题还有:
寻湘记
出山记
鸟哥“打”鸟
老唐卖“碳”记
铝老大“减重”
牵妈妈的手
我从藏区来
三进五台沟
上“旧”了,云冈!
我在“一大”修房子
爸爸陪我当村警
医改“手术刀”该动向哪里?
守望江豚
谁在守护我的家
俯身“对话”3000年
练江整治记
“僵尸企业”重生记
寻找胶东育儿所“乳儿”
你在天堂听到了吗?“一个人”的演出 五个人的乐队

上面标题中由于使用了寻、出、打、卖、减、牵、来、进、上、修、陪、动、守望、守护、对话、整治、重生、寻找、听到等动词,所以其感染力和吸引力就得到了显著的提升。

5.有场景,画面感强。

所谓场景就是从标题里边看到了人物、环境、事件,画面感就是看了标题就像看到一幅画一样。标题具有画面感,是好标题的重要特征。标题有了场景,有了画面感,新闻专题就有了吸引力。

比如《云上人家》就很有画面感,看到这个标题,眼前就像看到大山深处的村落白云朵朵的场景。

同类标题还有:
老唐卖“碳”记
鸟哥“打”鸟
铝老大“减重”
苹果树下的科学梦
俯身“对话”3000年
大山里的“摩托书记”
鄱阳湖最后的渔民
大山里的合唱团
你在天堂听到了吗?“一个人”的演出 五个人的乐队
我家住在解放路
国境线上的坚守
五本驾证情 中国铁路梦
迭山深处的天籁赞歌
保持通话
牵妈妈的手
地质宫不熄的灯光
守望江豚
让我们一起飞翔
绝壁上的“天路”
十八洞的19张笑脸
一桥飞架,两岸梦圆
南苏丹平民保护所里的少年足球队
一条天路,一个梦想
爸爸陪我当村警
静默的山碑

6.代入感,第一人称。

第一人称是讲“我”的故事,代入感强,能使受众产生自己代替了专题中的人物的那种身临其境的感觉。第一人称叙事,也很容易表达作者的情绪。

比如《我脱贫了》,是第一人称叙事。由于是“我”讲述的自己脱贫了,让受众感到亲切自然、真实可信,也表达了“我”脱贫后无比喜悦的心情。

同类标题还有:

我在“一大”修房子
我家住在解放路
我是188万分之一
谁在守护我的家
让我们一起飞翔
爸爸陪我当村警

7.陌生化,新奇独到。

陌生化就是将熟悉的事物加以陌生处理,以陌生表现熟悉,写出“熟悉的陌生感”,唤醒受众的“新”感觉,给受众带来不一样的感受,更容易抓住受众的心。

陌生感的表达,会对传播效果产生增值效应。具体到制作标题上,就是把专题中的陌生点拎出来放到标题上,给受众带来“陌生化”的观看体验。

比如《冬天里的春之声》,“春”属于陌生点。冬天里边怎么会有春天的之声音呢?很稀奇。受众很想看看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同类标题还有:
俯身“对话”3000年
再醒惊天下
鄱阳湖最后的渔民
村里最远那一户
你在天堂听到了吗?“一个人”的演出 五个人的乐队
出山记
无胆英雄张伯礼
爸爸,迟到十年的“拼图”
上“旧”了,云冈!
绝壁上的“天路”
南苏丹平民保护所里的少年足球队
“僵尸企业”重生记
黑暗中的风景
远方的包裹

8.设悬念,营造故事。

悬念是读者、观众、听众,对文艺作品或新闻作品中的故事发展和人物命运的一种急切期待的紧张心情。就专题而言,在标题中设置悬念,会引起受众的极大兴趣,进而产生观看专题的强烈欲望。故事的结局,千万不要在标题中和盘托出。设悬念是制作专题标题的常用手法。

比如《爸爸,迟到十年的“拼图”》,“迟到”属于悬念。正常的情况是爸爸在孩子心里的形象早就是清晰的。为什么爸爸的形象却迟到了十年,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这里边又有哪些不为人知的故事呢?受众急切想知道。

同类标题还有:
旱井
再醒惊天下
大山里的“摩托书记”
安吉有个“矛盾终点站”
柳州螺蛳粉为什么这样红
一名上海支教老师的千里“音”缘
生死金银潭
神秘“曹园”
“并村”之后
谁在守护我的家
为了“180秒”
寻找胶东育儿所“乳儿”
国境线上的坚守
为了第三封信
第五空间——隐秘的威胁
真假干部
23年,陈满和他背后的那些人
191天的牵挂
医改“手术刀”该动向哪里?
黑暗中的风景
远方的包裹
老何告官记

9.有对比,强调反差。

对比就是把对立的事物或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进行比较,使形象更鲜明,感受更强烈,从而增强了标题的艺术效果。

比如《小岗大道》,这个标题通过“小”与“大”的对比,鲜明地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从而从而增强了标题的感染力。再比如《他们等不起,我怕来不及》,这个标题通过“等不起”与“来不及”的对比,形成了强烈的反差,极大地激发了受众一探究竟的强烈欲望。

同类标题还有:
真假干部
生死金银潭
铝老大“减重”
绝壁上的“天路”

10.人情味,打动心灵。

人情味是人与人之间温暖的感情、兴味,是所有人最爱的。起标题有人情味,能够打动受众的情感,引起受众的共鸣,会产生更大的效果和力量。所以我们在起标题时,必须把专题内在的人情味挖掘出来,在情感上贴近百姓心理,用人类共有的情感来影响受众。

比如《牵妈妈的手》表现了母子之情,《爸爸,迟到十年的“拼图”》表现了父子之情,《一名上海支教老师的千里“音”缘》表现了师生之情。

同类标题还有:
191天的牵挂
爸爸陪我当村警
你在天堂听到了吗?“一个人”的演出 五个人的乐队

来源:长江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2xFCQDXCPcjguOOSEATxdw


编辑:张铭麟


424#
发表于 2023-7-24 22:31:02 | 只看该作者
“文笔好”对新闻记者是羞辱不是赞美

今天恢复新闻业务写作,说说记者的文笔问题。因为经常有读者留言说我“文笔好”,而我是不愿意接受这种评价的。

新闻写作,不是文学创作,来不得半点花样,事实或者真相是什么样的,不能加工不能包装,一就是一、二就是二。做新闻,常常追求的是接近真相,严谨、客观才是更重要的标准。一旦写作必须遵循这些标准,写出来的文章也就很难让人觉得文笔好了。

2007年,我进入新京报工作后,开始学习并适应专业媒体的写作形式。当时,编辑在写作形式上要求多用短句子,多用动词和名词,少用形容词,严格控制每个段落的字数,每个段落不能长……在事实层面,编辑要求每个信息都要有真实有效的信息源,获得的信息要交叉印证核实,尽量尊重事实原貌,不要加工和嫁接。

在这样的专业训练下,慢慢养成了一些貌似呆板但较为专业的新闻写作模式。

文字关过了,文章的结构和叙述的逻辑还需要慢慢锻炼。新闻写作,就是要用最简单有效的语言去表达,但是否能表达清楚,考验的就是逻辑能力。作为一个记者要用最简单有效的文字说清楚一件事,这是当时编辑部对一个记者的基本要求。

报社当时对记者的这种要求,对擅长采访突破和拿料的记者极为有利。如果一个记者常常能采访到其他媒体记者采访不到的人、能进入到其他记者进入不了的新闻现场、能看到其他记者看不到的新闻素材,经过信息的核实查验和筛选后,用最简单直白的语言把这些经过经验的信息写出来就行了。

新闻实践中,我也有出去采访却拿不到料的经历。这个时候,就很考验一个记者的信息整合和文字创新能力。我的信息整合能力一般,文字创新能力非常差,所以一旦采访无法突破采访到关键的新闻当事人或者有效信息源,工作就会陷入僵局,根本无法靠漂亮的文字写出合格的新闻稿。

我曾经说过,我是一个没有什么文字天赋的人。好在新闻工作更需要勤奋,一个星期采访突破不了一个重要的采访对象,再多花几天多半能搞定,所以多数时候靠着勤奋弥补了文字天赋不足的短板。

2009年、2010年,曾多次采访时任重庆副市长、公安局长;2012年3月,与两名同事一起专访过时任重庆市长(当时局势复杂难测,报道未刊发);2012年12月,又采访过当时重庆市的副市长、公安局长,谈重庆的警队治理;2014年采访过曾任河南省副省长、公安厅长、时任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谈一度震惊全国的河南警务改革;2015年、2016年两年间,专访过山西的副省长、公安厅长及省委常委、太原市委书记等数名省部级官员,专访过当时山西省纪委的常务副书记、省委组织部的常务副部长,专访过大同、运城、吕梁、晋中等多个地级市的市委书记和省交通厅厅长等厅级官员,谈山西“塌方式腐败”与重建等问题……

对我这种只会新闻写作的人来说,只有采访到了关键的新闻当事人并拿到了有效的信息,才能写出合格的新闻稿来。



文学写作,显然不同,更需要文字天赋,这也是为什么这么多年不断有人建议我写小说而我从来不敢应承的原因。

以前出差,偶尔会有地方上的人吃饭喝酒。如果遇到要写稿,我是滴酒不沾的,桌上的人就会劝:喝点酒,更有灵感。如果有人说这种话,我基本可以判断这个人是做惯了宣传的外行,不懂新闻与文学的区别。

灵感这种我似乎从未拥有过的东西,应该更适合从事文学写作的人。

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更具文学美感的文字、夸张的表达形式、适当的艺术加工、各种极端信息的拼接,在文学写作中都是允许的,新闻写作中有任何一样都不行,新闻写作靠的是精准的事实和有效的逻辑,没有事实是没办法写新闻稿的。新闻稿的主要功能,是提供事实和有效的信息,不负责提供艺术美感,尤其是我这种写时政的记者,笔下写出来的事实出不得半点差错,喝了酒写新闻稿尤其是时政类新闻稿,那是给自己挖坑。

正因为一直遵循这些新闻写作的基本要求,从业十多年,偶尔有业内前辈和学界同仁对我做出一些鼓励性的评价,但基本没有人说“文笔好”。
因被评为2009年南方报业集团年度记者,新闻前辈江艺平给的公开评语是:“褚朝新突破重围报道李庄案,掀开了重庆打黑案庭审的内幕,也挽回了被一些同行轻易出卖的新闻的尊严。他的“独守”何其珍贵。”这个评价,更多基于我提供了一些新闻事实,与文笔毫无关系。

2020年出版了自己的第一本书,华中科技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张昆的评价是:这本书的作者是我小老乡,我常常为他感到自豪!我们之间有许多地方相似,譬如我们都是农民的儿子,都有一个没有留下照片的小学时代,都是经过艰苦的自我奋斗而成就今天的事业……我读过他不少的文章,包括这本书的内容,这是属于我最喜欢的作品类型。也许文字不是那么华丽,但绝对是用心写就,绝对是真性情的流露。在我们这个时代,这样的书实在是太少了。

文字不是那么华丽,这是比较委婉但也比较实事求是的评价。这么多年,几乎没有任何一个懂新闻的内行说过我文笔好。他们知道,对我这样的写作者来说,文笔好不是表扬,言下之意是你提供不了有效的新闻信息光是文字漂亮,这是一种对新闻专业能力不认可的批评甚至羞辱。

褚朝新

2023年7月23日

来源:chuzhaoxin衣者褚(公众号)

编辑:潘洁

425#
发表于 2023-8-5 21:13:18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周恩来审稿删“重要”
近日读《新闻人生——名记者清华演讲选》(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收录有原中央人民广播电视台台长、高级记者杨兆麟的演讲实录——《记者是一辈子的事业》,里面讲了很多他亲历的故事,其中一个为周恩来总理审稿删“重要”的故事。
周恩来年轻的时候办过报纸,写过通讯,写过新闻,他并没有讲新闻学怎么样怎么样,但他那个作风让你感觉到应该怎样做文。
有一次他做形势报告,国内、国外讲了一个下午,讲的内容非常重要。当时在那儿写稿的是中央台的记者和新华社的记者,就两三个人,新华社还有一个写英文稿的记者。后来我们说稿子都差不多,就送一份给他看算了,不要三份都麻烦他。
那个稿子上写了“周恩来总理做了重要讲话”,别的地方他都没动,就把那个“重要”二字圈掉了。我为什么要说这个事情呢?因为现在只要是中央的领导人,只要一张嘴,就必定“重要”,“重要指示”“重要批示”“重要思想”,没有不重要的。
既然通通都重要、哪还有不重要的呢?“重要”二字,岂不是大大贬值了?而周恩来专门把“重要”二字圈掉,是不是给我们一些启发呢。其实,只要你把内容摘出来了,重要不重要让群众去鉴定就完了。你说“重要”,群众不一定认为“重要”;而你不说“重要”,实际上很“重要”,群众自然会理解,何必非要强调呢?
来源:长江朱建华
编辑:洪韵

426#
发表于 2023-8-20 23:43:13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好新闻”应有的10个细节特征
我认为“好新闻”除了专家们评出的那些年度奖、政府奖、征文奖等作品,还有就是阅读量大,且积极影响以至改变到社会、民众的那些作品。
依笔者的粗浅认识,不同时代“好新闻”的概念保留了传统部分,但也与时俱进。当下其一般表现为10个细节特征。
一是所反映事实是时代缩影。能真实、精确、典型地表现时代,又是其中鲜活元素、个例,或在相应范围如地方、行业史料中得到记录。无论事实大与小,但这汪水、这滴水是见太阳的。“时代”的才可能是“历史”的,“历史”的才不是“易碎品”。
二是融通官方民间两种声音。这两种“声音”本质上是一致的,有部分偏差则需要媒体及媒体人作为桥梁、纽带,使之无缝衔接。这是新闻工作及其工作者的使命。目前有些不良媒体甚至敌对媒体或夺人眼球或浑水摸鱼、伺机作乱,得引起官方舆论高度重视。
三是对照问题线索立意选题。哪怕是一点中的一小点问题。也就是平时说的问题导向。是能给现实的理论、实践及人们的思想带来正方向、正能量的指导、影响,硬与软、显性与隐性的都可以。无论是什么内容的报道,有这样的内核,就会闪光。
四是善做新闻热点的操控者。当今时代热点新闻多多,有正面的有负面的,好作品一定是引导事实和受众回归科学、理性和正轨,这就需要作者能从一般人不具备的职业敏感和特有视野中寻找事物、事件真貌、真相、真谛。一个优秀记者必须拥有形象、逻辑思维能力。
五是多用平实话口头语土话。新闻作品面向大众,表述得越通俗越好,关子少卖、噱头少玩、让人看不懂的句词字一概转换,行文优美在尽量用平实话、口头语以至用土句等,真正接地气。习近平总书记倡导得好,如撸起袖子加油干、幸福是靠奋斗出来的等等。
六是不标署名便知道是你写。作家讲文字功底、风格,好记者、好作品也该如此。不要说通讯、评论,就是写消息,也要提倡多用新闻语言,不宜大量、机械摘抄会议、材料等公文原话。现在不少一般会议、活动报道,也模仿大会议大活动,写得太教条,基本上没人看。
七是再添点分的七分在标题。过去我以为七分标题三分文,现再给标题加一分。虽然文章内容是根本,但在全媒时代,尤其对新媒体,如一张脸蛋的标题好差直接决定受众是否“继续”。标题党已屡遭诟病,这需要作者在此千锤百炼,将最核心、最精彩部分给挑出来。
八是抓住瞬间消逝的那些事。指的是有价值的事。不少好照片是过了这分这秒将永远错失,其实许多好新闻也是。早发现早采写早发布,或就早一小时一分钟价值千金,稍晚要么成了别人成果,要么时过境迁。社会瞬息万变,慢吞吞的节奏很难当个好记者写出好作品。
九是能自我数出亮点一二三。如今传统媒体上仍充斥着滥竽充数的文章,因为没有阅读显示和受众互动,新媒体就不同了,自媒体更不一样,他们得靠每篇文章去为各自平台添分、提高影响力。这就需要新闻作品的“市场竞争力”,除体现大局意识,还有平台意识。
十是得让被报道者刮目相看。主要是你的那新闻眼挖掘到了连他们自己也没有意识到有那么多行为、思想内涵,更没有让他们想到这简单的一举一动有这么大的社会意义,还事实上引起较好反响。一篇报道成就一个典型、改变一个人命运的事例多着呢。你创造了几个?


来源:传媒见闻(公众号)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Ag0kRx8DCjMvAVgw4v0G1A
编辑:覃韵琪

427#
发表于 2023-8-22 19:25:34 | 只看该作者
采访本上没东西,你注定就是个“穷记者”!
导读

亲爱的媒体人,你有多久没动笔写字了?
如今,手机、录音笔等现代化工具改变了不少记者的工作习惯,依赖脑袋或现代化工具甩手不记已是不少媒体记者的常态。
这种现象让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冯诚想起了他刚当记者时前辈们的叮嘱:“记者的采访本就像战士手中的枪,枪膛里没子弹就打不了仗,采访本上没东西,你注定就是个‘穷记者’!”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今天,传媒茶话会分享一篇冯诚对采编工作的思考。
一、履职之本,大厦之基

“记”:记录、记述,记言、记事,脑记、笔记……工作生活中,很多人都有“记”的习惯。作家采风要记,因为要积累创作素材;学者做学问要记,因为要整理文献研究问题;记者采访要记,因为要通过记录时间、地点、信源、故事,完成新闻报道。其实,就算不是以文字为业的行政官员、企业家、社会工作者都能从“记”中尝到工作和生活的甜头。
“记”作为一种文体,古往今来,“记”的经典很多;“记”作为一种社会职业,古人有“左史记言、右史记事”之分工,而现代记者则二者兼备,一身二任。
“记者”的本意是什么,为什么把从事新闻报道的人叫“记者”?《新闻传播学大辞典》对“记者”(Journalist)词条的注解是:泛指所有新闻从业人员,即记者、编辑、台长、总编辑、摄像、发行人等;专指则指专门跑外勤的人员,即专职新闻采访写作人员;又称外勤、访事、访员等;记者的主要任务是为媒体采写新闻报道,基本的活动方式是采访与写作。这一权威注释没有讲“记者”一词的由来。而从记者的职能和社会责任来说,媒体人熟知普利策的名言:“倘若一个国家是一条航行在大海上的船,新闻记者就是船头的瞭望者”;而国内权威主流媒体对“记者”概念质性的阐释是:“记者是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时代风云的记录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公平正义的守望者。”
我认为,在汉语语境下,记者一词的字面含义顾名思义可以解释为“记的人”即“记言记事的人”,引申为“专门通过记言记事向社会大众传播重要信息的人”。由此,引发我对“记者”之“记”的如下认知:
记者之“记”,就是做采访记录,它是新闻报道的“大厦之基”——在采集、制作、播发稿件过程中,“记”是“1”,其他是“0”,有了“1”,后面的“0”才有了意义;记者以“记”为本,没有记,就没有报道可言,它从根本上体现着记者的专业根基和职业精神。
2002年5月,新华社时任总编辑南振中到甘肃调研,5天时间内,他无论是在甘肃分社与采编人员座谈,还是会见省里领导,或到基层调研走访,采访本始终不离手,交谈采访中随手就记是他的习惯动作。在去河西走廊途中,因为路途遥远,免不了在越野车上打个盹,但他即使得空在副驾驶位置小憩一会儿,笔记本和圆珠笔仍然紧紧握在手中抱在怀里不松开;车上有谁聊到甘肃一些有趣的事儿,他还会随手记几行,全然不顾车子颠簸。这个动作让一路陪同的我心生敬佩并无限感慨:将近40年新闻龄的当代名记者、官居正部级的新华社总编辑,他还像一个刚入职的年轻人一样,生怕把什么要紧的东西漏记了回单位交不了差似的。这无疑是一位老记者对新闻职业的敬畏。当时,同行的人都赞叹南总编就是与众不同,没有几个大编辑、大领导能像他那样认真严谨而又谦恭得像个小记者,甚至许多年轻人也做不到。几天下来,他从北京带来的一个绿皮笔记本就基本记满了。
南振中先生为什么如此重视采访记录?此前他曾在自己的专著《记者的发现力》一书中专门讲过这个问题。他说:“古今中外,许多在写作上有成就的作家,都很重视自己的‘笔记本’。果戈理有一个近500页的笔记本。他总爱把自己每时每刻看到的、听到的传闻趣事、警句谚语随时记到这个笔记本里。”书中讲到美国著名记者、《西行漫记》作者埃德加·斯诺在我国西北的革命根据地采访,记下了十几本日记和笔记,拍摄了30卷胶卷,还搜集了几磅重的杂志、报纸和文件。他把这些宝贵资料藏在一个包里,在前往西安途中差一点丢失。“假如斯诺的笔记本丢掉了,那么可以想见,我们是不会看到世界著名的《西行漫记》的。”
那次甘肃调研回京不久,南振中就结合调研情况撰写了一篇全面系统研究思考如何进一步搞好西部大开发报道的专题文章,发表在新华社内部业务刊物上,成为全社深入报道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业务遵循。
2014年9月,退休后应聘担任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的南振中,在与新生见面会上给学生做了一次讲座,其间专门讲述了自己的采访笔记:“年轻人好奇,经常问我究竟有多少本笔记。我可以告诉你们,有3000多本,排列起来占了书房的一面墙。”“我的笔记都是整理过的:封面上写有‘内容提要’;‘书脊’标明笔记主题及年、月、日;前几页是笔记目录。所有笔记以时间为序存放。与文本笔记相对应的,是电脑中的‘笔记本电子目录’:每年的笔记编目连成一个小型文本文件;每10年的笔记编目连成一个中型文本文件;40年的笔记编目连成一个大型文本文件。寻找什么资料,只要输入检索词,就可以查到这一资料记在哪一年、哪一月、哪一天的笔记本中,从书架上抽出即可,非常方便。”
这段话有很多的专业技术含量和实操秘笈,而我看到后首先想到的是光那一本本笔记的记录、整理,需要一种怎样的职业精神,才能在几十年的风雨兼程中不离不弃坚持下来。
从南振中重视采访记录和打理采访笔记的经验,我们一定会对善记笔记与好记者之间的关系有特殊领悟。

                       二、宁可多记,不可不记

在常人眼中,记者做采访笔记,似乎是一个没有意义的话题,但在新闻实践中,记不记,记多记少,详记还是略记,作为新闻记者入场采访报道的第一道工序,没人能绕得开这些问题。
读过美国著名记者约翰·布雷迪《采访技巧》一书,就知道西方记者是怎样把记好采访笔记当作学问来研究。约翰·布雷迪通过对美国一大批著名记者、专栏撰稿人采访调查,多层面阐释了记者做采访笔记的重要性并归纳出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技巧。约翰·布雷迪在分析了“一些新闻报道教科书认为记者最好少做笔记”、甚至“有的记者主张没笔记就是好笔记”的现象后指出:“一定要做笔记。尽管一些报业老手把笔记本视为业余通讯员的标志,凡是通过广泛调查为杂志撰文的记者,最好还是随身带着笔和本。如果采访对象想讲清一个复杂的问题,这就尤其重要。”他进一步指出,对一些重要的采访要多记详记:“如果问题复杂,或者记者不熟悉,笔记就该不厌其多而又精确无误。为了逐字引用,也必须全部记录——不然就容易担风险,看见你只记了寥寥数笔的采访对象事后很可能会说:‘我不是那么说的!’”约翰·布雷迪还援引著名记者梅里曼·史密斯“误引总统的话会引起股票市场的涨落”的经验之谈指出:“一般地说,我们的共和国经得住误引带来的灾害,而记者大概就吃不消了。所以他在采访中做笔记或录音,以此自卫。”[1]
在这里,约翰·布雷迪把记者必须记好笔记的道理讲清楚了:既为了报道内容准确,还要考虑“以此自卫”;对于比较复杂的问题,自己不熟悉的问题,记录要“不厌其多而又精确无误”,这样才能保证报道内容准确无误,而“以此自卫”这一点,在对风云人物专题报道和一些涉及问题性批评性的报道中,笔记本的原始记录就显得非常重要了。约翰·布雷迪所言很有普遍性,在这一点上可以说中西方记者感同身受。
记得我刚做记者的时候,分社领导经常督促年轻人要多到基层去抓“活鱼”、采摘“带露珠的黄瓜”,靠采访本上的活材料写稿,绝不能整天在城里泡会议编材料,自己手中的采访本像摆设,那样是写不出什么像样稿子的。慢慢地我也养成了重视采访笔记并坚持勤记详记笔记的习惯,而且受益匪浅。后来我做了分社领导,在与年轻记者的业务交流中也经常这样提醒他们。在新闻报道实践中,很多权威媒体都会不断策划组织涉及国计民生重大主题的战略性全局性深度调研报道,这样的采访报道往往周期长、规模大,对稿件的精准性、全局性、参考性、导向性要求极高,它既要挖掘丰富翔实的基层创新探索典型,又要贯注于专家学者的分析研究观点;既要忠于采访事实,又要归纳提炼出真知灼见,假如做不好采访调研记录,就难以当此大任。
那么,为什么会有人主张“少记笔记”,或者“不现场记笔记”“不当着采访对象面记笔记”呢?我认为,这种说法也是来自采访报道实践,有一定的案例依据,但它只是在特殊场合、特殊事件,或面对特殊采访对象时的特例,不可能成为记者的常态。试想,光凭记忆,许多新闻发布会、采访座谈会一开几小时,怎么可能凭记忆解决问题。
对此,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其一,“不记”是不可能的。西方记者讲的“不记”,是由于种种原因不一定在采访现场做文字记录,但必须调动高强度记忆能力,事后立即靠回忆补记笔记或采用其他方式完成记录。比如,西方有的记者为了不遗漏现场采访内容,竟设法打断采访对象的陈述,自己跑到隐蔽处把刚才的重要情况补记到笔记本,返回后重启之前的话题;还有的记者面对不喜欢当面记录的采访对象时,故意不掏笔记本,而是若无其事地将桌上的报纸折小一些露出登广告的空白处,然后放在桌沿下面用腿垫着报纸悄悄做记录。不管什么方式,总是要想方设法把采访到的情况记录下来。尽可能原汁原味,准确真实,充分全面,这是对采访记录的本质要求,也是记者的职业守则,千万不可因人为记忆、访谈印象不周全而扭曲对方原意。当然,对于挖掘负面事件真相、揭露社会不良现象、核查性暗访性采访,在对方不便或不愿配合时就不能无视他人感受,不能旁若无人、毫无顾忌地做记录、拍画面。这是不言自明的。
其二,如今社会发展进步到了移动互联网时代,人们的思想观念和开放意识大为增强,对记者职业的认知度也越来越高了,“你若记录我就不讲”,或者见你做记录就怯场、讲不出话来,这样的情况很少了,如果真的遇上了,通过手机录音或录音笔等其他办法会解决的,因为现在记录的办法越来越多。
其三,记者采访中有时出现当场少记的情况,是为了集中精力听讲、加深采访印象并及时互动和引导,延展采访的广度深度,这无疑是十分重要的,而且是保证采访质量和进程之必须。但有经验的记者总是不会漏记重要内容并善于把互动引导过程变成适时动笔做好记录的契机,使二者的衔接天衣无缝,而不是相反。正如有学者所讲:“所谓当场少记,不是不记,而是记要点,记精粹的话,记生动的语言,记人名、地名、物名、数字之类。”
当然,如果我们今天把采访记录只停留在记文字笔记的理解上,那肯定是太迂腐落后不合时宜了。如今技术赋能时代,记录工具、技术手段越来越多越来越先进,智能手机、袖珍录音机、微型摄像机、无人机等功能强大,记者的“记”不仅限于文字记录,拍照、摄像、录音等音像记录同样是不可或缺的记录手段。虽然它们不能完全代替文字笔记,但也确实先进实用,可以补足记者速记能力不足的短板。就文字记者而言,熟练使用手机录音、随时拍摄一些照片、短视频,其采访报道的真实、准确、全面包括时效都会大大提高。但一定不能过度依赖这些先进设备,否则,采访过后整理录音材料做笔记和现场记录的成色还是有差距的,我总是认为一打开现场现时的记录本,那信息量、信息眼与自己的记忆一下子就接通了。
除此之外,专职做摄影、音视频包括新媒体报道的记者,同样要十分重视文字记录,对他们来说,事后做文字补记当是正常的工作流程。
三、应记尽记,多管齐下

如果把宁可多记、应记尽记仅仅理解为面对采访对象时的访谈记录,那一定是不全面的。
试想,当你驰骋数千里、来到四野茫茫的内蒙古额济纳旗东居延海湖盆深处,面对碧波荡漾的水面时,你真的只顾自己兴奋狂奔而放心让身上的笔记本睡大觉?你真的以为这干涸几十年后起死回生的湖水不会说话?这时,你最好像面对一位饱经沧桑的老者正在倾诉衷肠似的,在景与心的对话中,轻轻地拿出笔和采访本,记下视野中那空旷宁静而又美不胜收的画面:清风徐来,水天一色,水鸟啁啾,水草茵茵……这深藏于遥远荒漠中的神性生机完全缘于国家黑河生态调水工程。此时,哪怕你手中有智能手机或其他音像设备,现场景观的文字描写和记录已经成为写作稿件必不可少的要件。2002年9月的那次赴居延海采访,我们采写的《水荡居延海,情暖额济纳》《沙漠骆驼泉》《敖包的守望》等多篇稿件都是靠记录在采访本上的眼见耳闻写出来的。
这里要强调的是,记者的采访对象不仅仅是人,采访本记录的内容不仅是与被采访人的对话交流,还应包括采访全过程多维度的亲历与感知。
第一,前期搜集准备的资料、素材,最好都要点式地记录在这次采访使用的笔记本上。
第二,采访时间、地点、路途、距离、环境、过程,采访印象、感受、收获,还有采访期间发生的相关故事等,要过程化、链条化地记录整理下来。假如一连采访三个贫困户,你不一一记下每一家的人口、收入、生活门路、口粮、饮水、孩子上学、家庭困难现状等,写稿时不出现张冠李戴才怪呢。
第三,要考虑到记者的采访常常是一次采访多次利用,此记录可能会成为其他报道的素材,要想到没有哪一次采访是孤立的、与其他事件毫无联系的,不要以为只要能完成此次报道,记不记无关紧要,谁知道此次采访的记录会不会成为下次报道的背景材料?苏联著名记者、作家利亚伯契科夫有一本《新闻学著作》,其中谈到他的记者生涯。他说:“一个记者在某个时候所作的笔记,总有一天他会再次需要的。”[2]
第四,采访结束后及时整理标注,把当时的灵感、脑子里蹦出来的题目、采访中觉得还要做哪些补充采访等,做必要的提示。这样做,你的采访本就像大厦之基,博大、厚实、牢靠。而对于写满、用过的笔记本的保存,前述南振中总编辑的办法是再好不过的了。
写到此处,我还想起了老记者经常说的一句话:“记者的采访本就像战士的枪,要多重要有多重要,要随时带在身上,不能丢、不能撕、不能事后乱涂改。”老记者告诉我们,记者的采访本不光采访、写稿时离不开,以后也说不定什么时候还用得上,所以平时一定要注意保存好,不能丢失;还要注意保密,不能乱撕,最好保持原始记录状态。在工作实践中发现,这些经验之谈特别管用。比如,以身上带不带采访本为例,有一次我和两位年轻同事采访途中夜宿甘肃省武山县,准备第二天早餐后回兰州。谁知县委书记闻讯后主动前来交流并共进早餐,当我们在饭桌上随口与这位书记聊起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情况时,他的话匣子一下打开了,还如数家珍、眉飞色舞地掰着手指头给我们算了四笔账:经济账、生态账、观念账、政治账,有故事、有甘苦、有感悟。这种对于亲身经历、烂熟于心情况的即兴交流,比提前约好的采访还生动精彩、真实可靠。那时,我们正在到处调研了解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三年来的情况,没想到能偶遇这样一位难得的采访对象。颇为尴尬的是,因为吃早餐且无思想准备,我们仨都没带采访本,身上一张纸也没有,餐厅也找不到纸,怎么办?因为书记讲的都是具体事例和数字,凭记忆根本不可能完整记下来,实在没办法,我当即抽出桌上纸盒里的餐巾纸铺在饭桌上,用左手撑开,拿出圆珠笔边交流边记,到早餐结束时已记了六七页。有了这些意外收获,我们便改变计划,跟随县委书记在武山实地采访参观半天。由于对县委书记介绍的情况记录完整加之实地考察和相关补充材料,回兰州后很快将这位县委书记的四笔西部大开发账写成了参考报道,之后不久又做了公开报道,产生很好的社会反响。事后回想,这次采访开始没带笔记本,是因为吃早餐、事先没有采访的打算,便“刀枪入库,马放南山”,差点和一篇有价值的报道失之交臂。但归根到底还是没有经验:新闻难道不会在饭桌上发生?这就不难理解有的西方记者为什么身上除了带笔记本,还要特意把纸张折叠到衣兜大小装在上衣口袋里。而意大利著名记者法拉奇说她采访风云人物一般要带两台小录音机,“不然中途出了故障我只好自杀”。[3]
再拿保密来说,现场采访记录的东西,在公开报道前就是保密的;一些重要的采访活动、重大事件、内部决策,包括一些政策的出台等,都是在正式发稿前不能随便泄露出去的,有的内容还有更长的保密时限。如果采访本丢失,不仅影响写稿,还会带来泄密隐患。再如笔记本原始记录,在涉及批评性报道、案件纠纷报道以及判定稿件是否失实方面,就会发挥法律质证的重要作用。这也就是西方记者所谓立此存照、“以此自卫”的道理。
四、记是手段,用是王道

“记录时代风云,推动社会进步”,这是记者的天职。就采访笔记而言,勤记是手段,善用是王道。
当代名记者、新华社原社长郭超人曾专门谈到过自己善用采访本的故事。
郭超人《在写作技巧的背后》中有这样的记述:“20多年来,我的挎包里经常装着三种笔记本子,一种作采访笔记,一种是生活杂记,还有一种是思考摘记。生活杂记内容丰富,包括山川风物,传闻轶事,突出的印象,有趣的人物,生动的场景,等等。总之,记录下自己观察、接触到的一切。”“1958年,我随中共西藏工委工作队横穿辽阔的藏北草原到阿里去,绝大部分地区渺无人烟,找不到采访对象。但我坚持记生活杂记,每日不断。后来一些刊物向我约稿,我把这些杂记稍加整理,便写成了长篇通讯《藏北两千里》。1960年攀登珠穆朗玛峰期间,在繁忙的采访之余,我也写了大量的生活杂记。不久前出版社约我整理一本登山报道选集时,我从这些生活杂记中选摘了4万多字,加了一个标题:《同地球之巅的较量》,每段长短不拘,文笔自由,读起来还有些兴味。”[4]
郭超人还强调,坚持写一些思考摘记,对于一个记者的成长尤为重要。“记者工作需要每日每时地去认识和反映客观世界里的新事物、新情况和新问题,而这种认识和反映常常不是一下子就能完成的。一个印象的凝聚,一个观念的形成,一个时期思想脉络的发展,都会有个从低级到高级的过程,总是从朦胧到明确,从肤浅到深刻,从片面到全面,从不正确到正确。这是非常重要的思想积累过程。如果能随时记录下来并加以分析和总结,将是一笔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有些开始也许只是一种带偶然性的极不完整的一闪念,及时记录下来后,抓住不放,不断地加以深化和扩展,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就可能变成一个极有意义的认识和观念,成为宣传报道上的一个重大主题。”他的《扫除唯心论的阶级估量》等重要稿件就是靠长时间的思想、素材积累形成的。
无独有偶。苏联著名记者格·萨加尔在他的《苏联名记者写作经验谈》中曾讲到,利亚伯契科夫有一本比较厚的笔记本,叫作“题材库”,在这个笔记本里有“明确的题材”与“不清楚的题材”的标题。“我翻阅过他的这个本子,读到了其中早年写的一个‘不清楚的题材’,而这个‘不清楚的题材’后来就成为发表在《星火》杂志上的一篇令人难忘的报道《迎着太阳》的基本材料。”[5]
中外名记者的经验之谈,今天并未过时。勤于记录,善于积累,敏于致用,才可能成为业界常说的贵记者、富记者、好记者。
用好采访记录,履行好记者职责,这是所有新闻工作者的职业理想和价值体现。
【注释】
[1]约翰·布雷迪.采访技巧[M].北京:新华出版社,1986:169-186.
[2][5]格·萨加尔.苏联名记者写作经验谈[M].北京:新华出版社,1983:170、176.
[3]蓝鸿文,展亮,赵赜选编.中外记者经验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3:537-538.
[4]郭超人.喉舌论[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8.
来源:传媒茶话会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sP7rVBD4ab-A7PWE-plRQA
编辑:程博

428#
发表于 2023-9-3 14:12:36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以码而不是英里进攻:一个一个村庄的残酷前进之路

01 残酷的前进之路

今天的一个国际媒体,登载了一篇纪实报道,文章不算太长,但是值得一看。

这是两位在乌克兰的西方记者合作的文章。

自乌克兰与俄罗斯战争爆发以来,马克·桑托拉一直在乌克兰进行报道。他此前曾在伦敦担任国际新闻编辑,专注于突发新闻事件,后来曾担任华沙东欧和中欧分社社长。他还对伊拉克和非洲进行了大量报道。

泰勒·希克斯 (Tyler Hicks)是《泰晤士报》的高级摄影师。2014年,他因报道肯尼亚内罗毕西门购物中心大屠杀而获得普利策突发新闻摄影奖。

战争爆发以来,这两位记者,一直在乌克兰进行前线的实地报道,所以他们文章中的很多细节,相当可信。

下面是他们的文章内容:

乌克兰部队的任务是占领一座村庄,该村庄在地图上只是一个小点,但却是俄罗斯士兵的重要据点。

安德烈是一名经验丰富的海军陆战队员,他和他的小型突击队——他们之前都没有经历过战斗——已经等待了三天,而其他乌克兰部队则爬过雷区,冲进战壕,为通往乌罗扎因农村的道路扫清道路。

终于,八月份的一天,行动的命令下达了。

安德烈和他的战友们说,他们乘坐装甲运兵车冲向预定地点,然后下车,脚下的地面传来爆炸声和枪声。

夜幕降临时,他们赶走了或杀死了剩下的俄罗斯人,夺取了俄军占领的村落,派出警卫并回顾了当天的战斗过程,以期能够改进。

早上,新的命令来了:夺取下一个俄军占领的定居点。

这场为期数月的突破俄罗斯戒备森严防线的战役,正在许多领域和多种形式的战斗中进行:

双方的炮兵开始了对决,而无人机部队,则袭击了乌克兰南部前线的整个地区。

但推动这一努力的主要力量,是数百个小规模突击小组,通常只有 8 到 10 名士兵,每个小组的任务是攻击一条战壕、林线或一座房屋。

在这样战术方法中,哪怕小小的定居点,也显得很重要而庞大。

它们排列在主要的道路上,交通便利,而村内的建筑物,即使是那些被炮击毁坏的建筑物,也提供了一定程度的掩护。

俄罗斯人将它们用作据点;例如,乌罗扎因周围环绕着两条战壕线和迷宫般的隧道,俄罗斯军队可以在一个地点射击,然后突然出现在其他地方。

这场战争,是一条艰难的道路——

一个村庄接着一个村庄,一座房子接着一座房子——而且并不是每次攻击,都能够成功。

然而,一旦占领目标,并稳固了防线,那么幸存的俄罗斯防御工事,就成为了下一个进攻行动的基地。

这就是乌克兰的模式,它试图沿着两条南北路线向亚速海进发,寻找突破口并切断俄罗斯与被占领克里米亚之间的所谓陆桥。

在西面,乌克兰军队一直在向梅利托波尔进军。

在夺取了关键村庄罗博季涅之后,他们迅速进攻了下一个目标——韦尔博夫村,并与俄军展开了激烈的战斗。

周五,乌克兰军方表示,从罗博季涅,已经继续推进到了3.5英里的地方,这是相当快速的进攻;

白宫国家安全委员会发言人约翰·柯比表示,乌克兰在过去 72 小时内取得了“显著进展”。

在东面,

乌罗扎因位于更东边的一条路线上,从这里,沿着一条乡村小路,可以通往南部海岸城市马里乌波尔。

围绕乌诺扎因的战斗持续了 9 天,俄罗斯人最终于 8 月 19 日在乌克兰炮火的袭击下撤退。

这是一个很小但必要的步骤。与 罗博季涅 一样,获得它意味着乌克兰军队突破了俄罗斯的第一层防御。

同样重要的是,他们现在,又作战了两周。

乌克兰人在到达海岸之前还有约 60 英里的艰难道路,并且至少还有一条戒备森严的俄罗斯防线挡在他们的路上。

俄罗斯人正在顽强抵抗,并受到阵地、雷区和空中优势的保护。海军陆战队预计战斗将是血腥且缓慢的。

“俄罗斯拥有更多的火炮、更多的坦克、更多的无人机和更多的人员,”一位名叫丹尼斯的退伍海军陆战队员说。

“而且它们的防御能力也很好——无论何时到达某个地方——无论是定居点、森林带还是只是一块田野。”

乌克兰方面允许《纽约时报》的一个团队,在八月份的两周内多次探访在通往马里乌波尔的道路上作战的海军陆战队士兵,

但条件是记者不得透露具体地点、士兵的全名和军衔以及某些行动细节。

每天的成功是以码而不是英里来衡量的。

但数周以来,数十起此类袭击每天都在肆虐,总的来说,乌克兰称这些袭击将给不堪重负的俄罗斯军队带来越来越多的问题。

在最近几天的十几次采访中,参与战斗的部队对他们能够突破俄罗斯防线表示出极大的信心。

“经过第一道和第二道防线后,就会有直通大海的道路,不再有任何防御工事,”另一位曾在乌罗扎因作战的海军陆战队老兵马克西姆说。

“我们将像火箭一样前进。”

海军陆战队正在一条沿着T0158公路向南延伸的战线上作战,这是一条蜿蜒穿过莫克里亚利河谷的乡村公路,自6月发起反攻以来,乌克兰人已经夺回了那里的一系列村庄。下一个主要攻击目标是斯塔罗姆利尼夫卡,距反攻战役开始地点约 12 英里。

乌克兰士兵说,俄罗斯正在加紧增援,试图阻止进攻。

《泰晤士报》的乌克兰无人机拍摄的视频,证实了他们对乌诺扎因战役的描述,里面的很多关键细节,也和俄罗斯士兵和军事博主们在社交媒体上发布的内容相符。

在攻击一个村庄的俄罗斯人之前,乌克兰人会努力控制侧翼的高地阵地,希望使俄罗斯阵地难以坚守,并尽量避免挨家挨户的直接战斗。

每个定居点都会面临许多相同的挑战,因此海军陆战队在发动攻击之前会规划好每次攻击并尽可能多地进行演练。

“最重要的是守住第一条街,”丹尼斯说。“然后我们再派出一架无人机来检查每座建筑物。我们的战士分为两个组:火力组和机动组。火力小组向隐藏在建筑物不同楼层的俄罗斯人开枪,然后机动小组将其清除。这就是我们搬家又搬家的方式。”

他说,如果袭击失败,他们就会呼叫炮击并摧毁那些房屋。

海军陆战队表示,俄罗斯人也在适应,包括使用新的战术,使本已危险的雷区变得更加致命。

例如,他们会在布满地雷的雷区,撒上易燃剂。一旦乌克兰人开始清理地雷,俄罗斯人就会从无人机上投下一枚手榴弹,引发一片火海和爆炸。

现有的公路的控制变得至关重要;

它们是最安全的路线,因为地雷更容易被发现和排除。

俄罗斯人知道这一点,并在 T0158 沿线建立了防御工事,并为机枪手设置了混凝土掩体。俄罗斯无人机对道路进行持续监视。

当丹尼斯发表讲话时,距离接触线几英里的地方,一支部队正在练习袭击一座房屋。进行此类演习的破旧建筑物并不缺乏,因此他们经常搬迁地点。

但俄罗斯无人机发现了士兵聚集,并向他们发射了火箭弹。士兵们听到了来袭火箭弹的哨声,并有几秒钟的时间寻找掩护。

当俄罗斯人再次发动齐射时,他们四散开来。一阵火箭弹落在海军陆战队周围,但没有人受伤。

几天后,另一群人正在准备沿着通往马里乌波尔的道路进行下一次袭击。

他们是最近涌入的一批在英国完成训练但尚未经历战斗的海军陆战队员之一。

53 岁的瓦西里 (Vasyl) 教官正在主持演习,当新士兵第一次发射实弹和火箭弹时,他大声下令。他说,随着战斗的激烈进行,时间对他们来说是一种奢侈,“所以我们尽力让他们尽快做好准备。”

士兵们说,组建一支成功的突击部队的一个关键部分是找到最有动力、愿意冲进毁灭大锅的新兵。

与其他乌克兰部队一样,海军陆战队由职业战士、志愿者和应征入伍的士兵组成。

大约 70% 的人来自当地——包括被占领的马里乌波尔市——士兵们认为,这让他们比敌人拥有明显的优势,他们认为敌人是为了薪水而战,并因为担心撤退而受到惩罚而坚守阵地。

作为经验丰富的士兵,35 岁的安德烈 (Andriy) 和马克西姆 (Maksym) 负责指导新兵。

“当然,我们也有一些损失,不是在我们的排里,作战旅的其他单位,有损失。”

马克西姆说:

“你知道,这是战争。”

尽管如此,海军陆战队还是在乌罗扎因实现了目标,离大海又近了一小步。

“这对于自信和动力也很重要,”马克西姆说。

“很多人都是新人,这是他们第一次参加战斗。现在他们知道事情是怎么回事了。”

02 解读

上面这个文章,是对战场最真实细节的一些描写,这样的文章,都必然是经过实地采访,而得来的第一手资料。

咱们作为自媒体的,显然没有这种获取第一手资料的能力,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不能在此基础上,做出一些归纳和分析判断。

那么,这篇文章,向我们传达了哪些战场的态势呢?

1、反攻的过程之所以缓慢,是因为要一个村子一个村子地打;

2、乌军现在最主要的战术,还是用无数个小型的战斗小组,对俄军的防御线进行渗透,当然,渗透并不能很准确地描述乌军的战术,因为从实际的进攻速度来说,要比渗透的速度快;

3、乌军的进攻方式是,先排雷,然后摧毁对方火炮,进入俄军战壕清理,然后,多个战斗小组夺取定居点;

4、目前乌军主攻方向是两条,从罗博季涅向梅利托波尔是第一条,从乌诺扎因向马里乌波尔是第二条;

5、乌军在战斗中,尽量避免和俄军进行面对面的巷战,而更多采用炮火远程打击,然后包抄俄军后方或者侧翼,逼迫俄军不得不撤离;

这样可以最大程度地将人员的伤亡,降到最低程度。

6、俄军的战法也在更新,他们会在雷区放置易燃物,一旦发现乌军接近,就通过无人机投放炸弹,将雷区点燃引爆;

7、虽然距离海岸线,乌军还有60英里,但是胜负手,应该在接下来的十英里左右,突破俄军防御线后,之后向海边的区域,俄军没有无险可守。

也就是说,随着俄军防线的逐步突破,乌军的进攻速度会越来越快。

8、公路很重要,现成的铺装道路上,俄军很难布雷,乌军也更容易发现地雷;

9、前线乌军的作战士气很高,而俄军相对士气低落,只是为了拿薪水;

10、乌军的进攻部队,正在不断地补充和轮换,而且北约培训的新兵投入战场,这说明乌军有预备队;

上面十点,就是老杨看完这篇文章后的感觉,

其中有一处让俺笑喷了。

话说雷区的作用是什么呢?

不就是延缓敌人进攻的速度吗?

最有效的排雷方式是什么,不就是集束炸弹往雷区猛轰,然后尽量引爆地雷吗?

那么问题来了,这个俄军的新战术,到底是几个意思?

往布好的雷区中,撒遍引火的易燃物,然后,等看到乌军开始排雷了,就引爆这篇雷区,炸死乌军工兵?

这的确够残忍的哈,

问题在于,俄军能扔,乌军就不能扔手榴弹吗?

现在乌军排雷,也不用工兵先进去了,直接多扔几个手榴弹,让大火引爆地雷不香吗?

炸过一圈后,工兵再进去清理。

俄军,是在帮助乌军排雷吗?

老杨在军事上不专业,所以这个猜测并不一定符合军事的实际情况,

但问题是,俄军干嘛要引火烧掉自己的雷区呢?

不知道这种战术,是哪位俄罗斯领导,想出来的馊主意?

03 最新进展

昨天,一位老铁,在评论区留言,说老杨最近文章里报道战事少了很多,这是不是意味着乌军的进展很不顺利或者受到了重大伤亡呢?

咱们回应一下哈,

其实这位老铁的想法并没有错,只是不太了解老杨。

我是实在不愿意每天都重复差不多的战况新闻,也不愿意每篇文章都是千篇一律的模板化报道。

所以吧,写一两天战况,我就烦了,就想讲一两篇道理,微观说两天,就想着做做宏观的分析,

老杨有两三天没有谈战况,并不意味着乌军在战场上不利,

咱们用一个简单的逻辑就能明白:

目前,不管是顿巴斯战线,还是扎波罗热战线,谁是主动谁是被动?

乌克兰是主动,是进攻方,俄罗斯是被动,是防御方,对吧?

这就意味着,乌克兰不会出现重大的失利,

最大的问题,顶多就是某几天进攻速度慢一点,停顿了一点,因为俄罗斯不是进攻方,所以也不存在乌克兰大损失只说。

最大的损失,就是进攻没有预期的快速,而已。

但现在,乌军的进攻速度,从过去两周来看,明显加快了。

而且,就如同美国政府所说的那样,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路透华盛顿9月1日 - 白宫周五表示,美国在过去72小时内看到乌克兰军队在扎波罗热南部取得了显着进展,并补充称无法证实有关俄罗斯导弹已投入战斗值班的报道。

“我们注意到,在过去 72 小时左右的时间里,乌克兰武装部队在扎波罗热地区的南线推进中取得了一些显着进展,他们在对抗俄罗斯第二道防线方面取得了一些显著的成功。”众议院国家安全委员会发言人约翰·柯比说。

今天,在大诺沃西尔卡战线,乌克兰军队已从北部方向进入扎维特内巴赞尼亚,最激烈的战斗仍在继续。

这里,距离南方的斯塔罗姆尼利夫卡(Staromlynivka)只有约2公里了。

聂伯河战况,乌军以小规模部队穿越聂伯河铁路桥进入东岸,报告称,摧毁俄军一艘快艇、一辆T-90N战车、一辆Msta-B自走炮和一辆油罐车,以及有17名俄军身亡。

大家注意哈,这里已经不是之前的两个桥头堡了,而是增加了一处,就是铁路桥附近,看下面的图:

今天,圣彼得堡发生大火。随着乌克兰加大远程自杀式无人机的生产力度,预计未来几个月俄罗斯将发生更多火灾。

俄罗斯顶尖火箭科学家之一维塔利·梅尔尼科夫因误食有毒蘑菇而死亡。

路透社报道称,美国将于下周宣布开始向乌克兰运送贫铀罐弹。

最后一条,关于贫铀弹,终于要来了!

来源:老杨话聊(公众号)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4H4nSTp07UVttRbF42ZN7w
编辑:郑程程

429#
发表于 2023-9-18 21:36:59 | 只看该作者
案例】特写




编辑:覃韵琪
430#
发表于 2023-9-26 00:25:18 | 只看该作者
【案例】通稿

编辑:秦克峰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