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楼主: adm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闻写作案例库

[复制链接]
411#
发表于 2022-8-26 16:29:49 | 只看该作者
案例已贴网站
如何找到最有新闻价值的“那句话”?
“新闻就是‘他说’。”新闻工作要求记者报道他人说的话,即要使用引语。引语分成三种——直接引语、间接引语和部分引语。
其中,直接引语可以使稿件具有现场感,让新闻报道具备信息权威性,让新闻故事更具冲突性、戏剧性和人情味,令读者意识到所报道的事件涉及有血有肉的人,放大信源的声音、想法和观点,揭示信源的内心世界,调节报道节奏。
直接引语的种种优势,使得记者在写作中乐于使用。但目前许多稿件中直接引语的使用不够精当,出现“过剩”乃至滥用的现象。笔者不揣浅陋,列举数例同各位同仁探讨,以求抛砖引玉。
有价值的直接引语包含哪些特质?
1.采访对象说的能够构成妙语、警句的话,能让人们牢记的话,能生动、清晰传达说话人强烈情感或反应的话。这类话语往往体现新闻人物的性格特点。
如:
“你的牛皮也太大了吧!”朱镕基终于忍不住插话了。
“发现就要撤你的职了!”朱镕基提高了声调。
——《朱镕基:“你的牛皮也太大了吧!”》
2.采访对象说的具有揭示作用,关系新闻本质的话。
如:
鹿钟麟笑着问溥仪:“你还记得吗?当时我把你押出王宫送到‘醇亲王府’,临下车时我问你,你愿意做老百姓呢,还是做皇帝?”
溥仪说:“我记得很清楚。当时我说要做老百姓,可是,老实说,那时心里想的完全不是那么回事。”说得大家都笑了。
——《溥仪和鹿钟麟等在北京会见》
3.采访对象以不同寻常的方式说的话,如方言或口语化的表达、精彩的比喻、偏激的话语等。
如:
不少年轻人在认购现场详细询问了股票、有价证券等等的含义后,一面购、一面戏言说:“阿拉也要尝尝做老板的味道。”
——《上海重新发行股票》
4.重要人物说的话。这类语句往往极具新闻价值,由于他们所处地位特殊,他们说的话同人民利益密切相关。
如:
邓小平还说:“中国人站起来、面上有光彩是什么时候?是新中国成立后。只有一个统一的中国,所有中华民族子孙不仅是站起来,而且是飞起来了。”
——《邓小平会见李远哲和李政道教授》
5.重要新闻现场相关人物说的话。
如:
十三日下午,一声声的“妈妈”穿透废墟,直达地面。任老师听到了,赶紧上去,告诉孩子们,“保持体力,不要再发出声音,老师在这里,跟你们妈妈在一样。”
——《“妈妈”声穿透废墟》
陈勇说,他的耳边一直萦绕着学生呼喊“救命”的声音。“我总感觉,废墟下还有生命”,他和战友们,“一定要把他们都救出来”。
——《“我总感觉废墟下还有生命”》
6.争论中各方说的话。美国新闻学者特别强调用直接引语反映矛盾双方的真实立场、观点和主张。
如:
两岸商签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最近成为台湾舆论热议的话题。对于这项互惠双赢且大陆愿意“让利”的安排,台湾有个别媒体泛政治化,如“绿:ECFA 冲垮321万白领”、“签ECFA冲击就业人数590万”、“签ECFA香港化月薪剩1万”等标题,十分耸听。
马英九说,在这段时间,“各位都听到很多很恐怖的话,说签了(指ECFA)的话,我们劳工就会有300多万人失业”。他特别用闽南语说,“我向各位保证,这拢是黑白讲啦(意指乱说)!”
——《签ECFA令三百万台湾劳工失业?马英九严词驳斥》
无价值的直接引语有哪些特点?
1.采访对象并没有透露有用的信息或事实本身明白无误,这类直接引语多为套话空话、观点立场不鲜明的话。
如:
某市市长说:“我们已经启动了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船员对保障国际、国内物流供应链稳定发挥着重要作用,我们将通过海事劳工条件检查,强化船员权益保障,为畅通水上物流循环提供高质量的人力支持。”某海事劳工条件检查工作站站长向记者介绍,“海事劳工条件检查工作站还将承担海事劳工公约履约研究、船员权益保障研究、船员公益服务等工作任务,为XX自贸区和XX国际航运枢纽建设营造良好航运环境。”
2.平铺直叙、长篇大论、毫无选择地引用采访对象的话,会让直接引语失去意义。《美联社新闻报道手册》里提到:“年轻记者会在文章中引用许多原话,但等成熟以后做真正意义上的报道的时候,你会发现只有真正的精彩的引语才有用。”
如:
“XX特色商品汇聚中心由XX国际物流园联合XX博览会共同打造,项目计划总投资约31亿元,规划总用地面积约1091亩,项目一期计划在今年9月建成并试运营,力争成为以RCEP区域国家为主的外国商家进入中国市场的首站。”XX公司副总经理XX介绍说。
XX公司总裁XX说:“我们明年的目标是产量增长20%,市场占有率扩大10%,多招收300名员工,股票价格维持现有水平。”
如何使用直接引语?
使用直接引语的方法通常包括:
1.如果合上采访本也对新闻人物的某句话印象深刻,那么它可能就是一条好引语。
2.直接引语的使用应以准确作为最高原则,并要防止断章取义。
3.合理修正直接引语中的语法错误。为了让受众更加准确地理解说话者的本意,在不篡改原意的前提下,可以合理修正直接引语中的语法错误。当然,如果这种语法错误本身构成了说话者的特色(如“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这句话中,“大约”和“的确”是矛盾的,但这构成了鲁迅的语言风格),那么将这种“错误”予以保留也是一种智慧的选择。
4.用新的段落开始一段新的引语,不同人说的话要用不同的段落分别表示,特别是在报道争议、矛盾、冲突时,用不同的段落表示一方的原话,有助于读者快速辨识矛盾和冲突所在。
5.恰当的直接引语要由身份恰当的人说出来,才能使文章具有说服力。
美国新闻界有云:“记者应该把直接引语当做报道的调味品,而不是牛肉土豆。”新闻报道中没有直接引语会令稿件失色,通篇都是直接引语也会让叙事失去焦点,让读者倦怠。在直接引语的使用上,我们应该努力寻找最有新闻价值和最有代表性的“那句话”。
参考文献:
[1]李希光、孙静惟、王晶.新闻采访写作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2]高钢.新闻写作精要:新闻报道的原则与方法[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20.
[3][]卡里尔·里奇著,钟新、王春枝主译.新闻写作与报道训练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来源:传媒见闻(微信公众号)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2FnuqGz6gJujgGUsPwpXNw
编辑:屈妍君

412#
发表于 2022-8-29 11:25:42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编辑:屈妍君
413#
发表于 2022-9-12 22:19:25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我只拍下了那位父亲的背影|“9·5”泸定地震记者手记
封面新闻记者 李庆
9月7日下午4点,“9·5”泸定地震发生后第51小时,救援人员在泸定县得妥镇联合村大桥附近的一处塌方体,发现有疑似生命迹象。
消息传来,我和同事立即赶往现场。晚上7点,我站在联合村大桥上,看着一台挖掘机正在山体垮塌处作业,一群救援人员站在桥头等待。一名救援人员告诉我,这样的垮塌下,还有生命迹象,有可能是下面两辆车重在一起,下方存在空间。如果能救出人来,真是奇迹。
晚上7点半,挖掘深度已经接近被困车辆,我看见一块黄色的车辆残片被挖了出来。“是辆皮卡车!”我自言自语。
旁边,一位50多岁的大叔闻言,说了一句:“是一辆清障车。”
我问他,你怎么知道?他回复说:“那是我儿子的车。”
我愣了好半天。原来,地震时,大叔儿子失联了,他四处打听,终于知道儿子可能被困在联合村大桥。“路封完了,我们绕了很久,又坐船,又爬山才到这儿。”
我很惊讶,救援队进来都很困难的地方,大叔居然进来了。我告诉他,还有生命迹象,希望可以有奇迹。他点点头,说,谢谢。
车辆残片挖出后,开始陆续有救援人员进入搜救,但又陆续因为滑坡落石响起的哨声而撤出。
晚上8点,天空下起了雨,天色越来越暗,灯光却越来越多。公安、消防、医生……来的人越来越多,大家都充满期待,有一种随时准备奋不顾身冲锋的感觉。
凉山救援队的警犬“十五”感冒了,但在大桥上,它坐得端端正正,随时等待召唤。
大叔则安静地靠在桥一侧,默默注视着儿子车辆的方向。他突然走过来,问我情况咋样?我说我也不清楚,可能还要等一会儿。他说好,转过头,又开始凝望挖掘处。我也没再问他什么,只是拍了一张他的背影。
大叔看向儿子所在的方向,等待一个奇迹。
临近晚上9点,救援前方大声召唤撬棍!一名救援人员拿着撬棍奔跑而去。
晚上9点10分,大家的心都紧了。远远看着十几个救援人员,用担架抬了一个人出来。还没来得及问情况,救援人员列队两排,肃立默哀……
一刹那,现场好安静,只有石头落下声、大渡河水声。我看见大家低着头,默默往回走。
灯一盏一盏地灭了,车一辆一辆开走了,我环顾四周,没看到大叔。我眼睛有点发烫,大脑一片空白,收拾好设备,和同事准备返回。
走到桥中央,我突然又看到了大叔,他一个人站着,他的儿子在脚边躺着。大叔没有哭,他摸出电话,打给妻子:“人找到了,死了。”
他语气平静,但是声音比之前和我聊天时小了很多。我转过头,不住地抹眼泪。
图为封面新闻记者李庆在震中采访“锅铲”老师。
编辑:黄麟云


来源:封面新闻(公众号)

编辑:马源

414#
发表于 2022-10-6 14:05:50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任仲平是谁?玉渊谭天、陶然笔记、补壹刀是谁办的?
每一篇由人民日报特殊署名的文章,都是集体创作的结晶,在人民日报社内,还有不少和“任仲平”一样金光闪闪的笔名。
9月29日,人民日报发文《人民日报任仲平:掌握历史主动 凝聚奋进伟力》,“人民日报任仲平”随即冲上热搜。肯定有人会问,任仲平是何方神圣?




公开资料显示,任仲平,是“人民日报重要评论”的谐音缩写。1993年12月22日,人民日报在一版发表了《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四届三中全会》,全文4600字。这是人民日报第一次以“人民日报重要评论”的谐音“任仲平”为名刊发评论。
每一篇由人民日报特殊署名的文章,都是集体创作的结晶,在人民日报社内,还有不少和“任仲平”一样金光闪闪的笔名。
比如:
任平,其谐音为“人民日报评论”的缩写。
何振华,是“如何振兴中华”的谐音。
柯教平,指“科技教育评论”,主要撰写科教方面的文章。
国纪平,是2005年人民日报国际部推出的一个新的评论品种,从名字上来看,它实际上是用的谐音,就是“有关国际的重要评论”。
钟声,是“中国之声”的简称,把“中”字改成“钟”,取“警世钟声”的寓意,所发表的评论主题主要围绕重要的国际问题。
任理轩,是人民日报理论宣传部的署名,“轩”意为“宣(传)”的谐音。
金社平,是指人民日报社经济社会部评论。2016年11月14日,人民日报首次发表署名“金社平”文章《全面深化改革三年了》。
郑青原,取义“正本清源”谐音,意在对全党进行思想的澄清和意志统一。
同样,中央单位发表文章时也常常使用笔名。
比如:
仲祖文,是中共中央组织部的笔名,自2001年9月在《人民日报》亮相以来,仲祖文被誉为“干部管理和任用工作的风向标”。
钟轩理,是"中央宣传部理论局"的谐音,一般是在《人民日报》、新华社等媒体发布文章时的署名。
国平,是“国评”的谐音,所属网信办下属机构。
钟纪轩,是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宣传部的“笔名”,曾在《人民日报》《中国纪检监察报》《求是》等刊物上发表多篇有关中央纪委的新闻。
还有钟政轩代表着中央政法委,秋石代表着中央委员会(主要在中央委员会主管的《求是》杂志发文)等等。
另外,不少官媒也拥有自己的马甲号。
玉渊谭天:央视新闻
陶然笔记:经济日报
朝阳少侠:外交部
侠客岛:人民日报社/人民日报海外版编辑部
补壹刀:人民日报社/环球网
枢密院十号:人民日报社/环球网
长安街知事:北京日报
政知见:北京青年报
团结湖参考:北京青年报
钧正平:军政评,谐音,解放军政治部官媒
青蜂侠:中国青年网
市说新语: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来源:新京报传媒研究(公众号)
编辑:屈妍君




415#
发表于 2022-10-6 15:21:54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媒体人,如何写出电影开场般的导语?这四招必学……
两会期间,陈陆军社长给中新社报道组讲了一个他年轻时从前辈那里习来的写作技巧。假如我们开完一场发布会,拿到海量资料,记了很多笔记,却不知从何下笔。
这时不如把笔记扣住,回想整场发布会最有印象的一句话、一个新闻点,那就是最值得写的。
此方法也可用于导语写作。一篇消息或通讯若一部电影,导语就是引人入胜的开场镜头。以下列举一些具有画面感的导语佳作:
01
“现场特写式”导语
案例一:《台湾阅读推广人张大光贵阳说故事:用故事丰富童年》
导语:中新社贵阳7月3日电(记者:石小杰)欢笑像贵州的爆浆豆腐一样在活动现场的各个角落炸裂,每个人的心情都吸饱了维C。在半是温暖半是动感的时光里,张大光从《企鹅和猴子》的故事入手,风趣幽默的语言、丰富生动的肢体动作,俘获了孩子和大人的心。
记者巧用意象“贵州的爆浆豆腐”“吸饱了维C”来体现主人公的工作场景,富有当地特色。三言两语之间,主人公的身份与性格描摹完成。
案例二:《北京市春夏服装展销会开幕》
导语:中新社北京1983年3月1日电(记者:凌宏俊)数不清的目光投向一位斜戴着法兰西帽子、披着时髦的砖红色春季女大衣的风姿绰约的女郎。当北京市春夏季时装展销会今天在北京展览馆开幕时,这个放在进门大厅的模特儿成了最引人注目的人物。
在特殊的时空背景下,艳丽张扬的注目就是最好的开头。如此导语不仅是勾人兴趣,更是时代的影像。
案例三:《直击四川泸县6.0级地震震中:村民合煮“百家面”  雨中救援不停》
导语:(记者:贺劭清、岳依桐)四川省泸州市泸县福集镇满是碎砖块的路面上,一口大锅安放在临时搭建的简易灶台上,白生生的面条翻滚在沸腾的水中,热气腾腾向上,仿佛要穿透阴暗低沉的天空。村民们围在一旁,手捧一碗面或站或坐,用红油辣子抚慰因地震惊魂未定的内心。这是16日13时,中新社记者在泸县6.0级地震震中所见的一幕。
现场即是胜利。关键是,选什么现场镜头?在这个例子中,记者巧用同煮面的特写,不仅体现地震给当地百姓带来的影响,还交代了震后百姓安置进展,而“热气穿透阴暗低沉的天空”,即借景抒情的修辞,暗含记者的视角与态度,这种力量感十分宝贵。
不过,记者使用现场应有针对性,过于煽情、未经雕琢的生活化(尤其是受众难以理解的)、与同题材同质化严重等的现场描写要摒弃。
02
“直接引语式”导语
案例一:《拜登再谈控枪:美国面临的道德选择》
导语:中新社华盛顿7月11日电(记者:陈孟统)“美国面临着一项道德选择,一项具有深刻现实意义的道德选择。”美国总统拜登11日在白宫谈到控枪问题时如是说。
此例直接引语的使用,不仅提升了关键事件的“动态感”,更是借主要人物之口隐晦表达记者态度。但也正因导语位置之重,使用直接引语更要确保其准确性、权威性。比如引用古诗词、名人名言尽量避免技术性差错,不要“张冠李戴”,曲解文意。综合引用政坛、商界等重要人物的引语,尽量保留整句话或一小段落。
案例二:《(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风暴下的48房客:生了!回家!》
导语及第二段:(记者:林春茵)“生了!那个16楼大肚子的园长,得了一个男孩,7斤,非常健康。”
24日晚间的这则弄璋之喜,令暂住在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一处隔离点16层楼的48位“房客”沸腾了。
直接引语作为导语,十分适合用在通讯中。或直接表达主人公的性格、经历、理念,或从小切口出发为大图景拉开序幕,或体现文中诸方关系(在消息里也适用)。但若此直接引语是空话套话,是不是主人公说的都一样;与后文表达内容有明显割裂感等,不建议使用。
03
“互动式”导语
案例:《(中国这十年·见微)西北小城“种数”变“沙漠中的硅谷”》
导语及第二段:(记者:于翔、于晶、杨迪)你可能很难想到,当你在北京上海点下一单外卖,处理这个订单信息的数据中心,在千里之外的沙漠小城。
宁夏中卫,一个曾经“天上不见鸟,风吹石头跑”的地方,如今引得亚马逊、腾讯、美团等企业相继落户“种数”,成为中国“东数西算”工程的发展典范。
笔者将记者原稿中一句直接引语改成了“互动式”导语。科技医疗或部分主题报道题材,“不可及性”阻碍海外读者阅读。合理使用“互动式”导语,让读者身临其境,对陌生、宏大的概念、产业等展开想象。
04
“悬疑式”导语
案例:《重庆一中学开“奢侈品经济学”课劝学生勿攀比盲从》
导语:中新社重庆2012年3月6日电(记者:连肖)重庆市巴蜀中学推出“奢侈品经济学”课程引来中学生踊跃报名,也引发社会热议。该课程于6日正式开课,记者在课堂上并未见到奢侈品,只是听到唏嘘声。
第一句话讲明事件由头,第二句话直击现场。如此悬疑感的写法可以用来揭示一类社会现象,或需要先抑后扬等写作意图中。
有时,当导语难以承受过多字数,可以在第二段继续展开,形成“双导语”的效果。
案例:《LV进驻中国国家博物馆引来争议:“商”得起“伤”不起?》
导语及第二段:中新社北京5月31日电(记者:应妮)以“艺术时空之旅”为主题的路易威登展31日在中国国家博物馆甫一开幕,即引来争议无数。
这一长达3个月的展览,占据了国家博物馆4个展厅。有提前参观过的观众描述观后感直言,“只觉一种令人目眩的珠光宝气扑面而来”。记者今日在现场看到,展厅大量使用镜子和灯光进行装饰,颇有迷幻效果。工作日观众虽然并不太多,但场内工作人员经常阻止民众更近距离的接触,安保程度堪比文物。
将展览的内容与观众反馈放在首段是一种常见的“影像”处理方式,但“路易威登展”+“ 中国国家博物馆”这样的新闻噱头已足够撑起导语,所以不必强求“信息装满”。
贴士:并不是所有稿件都适合“镜头特写”式导语。比如就某地中欧班列开行半年阶段性成果发稿,不如直接把最适合外宣的数据、政策等放在导语,如若还使用“一辆列车缓缓驶出xx口岸,车上装满xx货物”等描写,再加上数据政策铺陈,导语就不堪重负了。
记者面对一些尚未到达现场,且较为突发、严肃的新闻题材,也更适合将新闻由头及最新进展放在导语,这类信息比“杜撰”的画面感重要。
以上通过对中新社好消息、好通讯的归纳,简单总结了“画面感”导语的表现形式或适用范围。但导语总归为全文服务,过于强调导语写作导致“头重脚轻”、在严肃题材中“硬凹”画面感、正文内容无法支撑导语要尽量避免。只要精练、准确、客观,适合的就是好导语。
来源:传媒见闻(公众号)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hepUFFvuQG-r4DEu4258Vg
编辑:屈妍君




416#
发表于 2022-10-10 11:26:43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传媒学堂:澎湃记者教你做好人物采访
本次讲座,深度营邀请到了澎湃新闻人物栏目记者黄霁洁,她将以自己写过的一篇特稿《带着毒气生活的后半生》为案例,向大家讲述如何做好人物采访。
记者黄霁洁主要从为什么要做这个选题及前后采写过程、怎么说好一个故事、如何面对表达能力不够好的受访者、外围采访的意义、报道情绪的把控及人物和主题的复杂性等五个方面来进行详细的讲解。
一、选题与采访前后
1.选题
▪ 日本侵华战争遗留的化学武器,平民无意触碰带来的影响与病痛。
▪ 以往关于这一群体的报道很多,但大多是短消息,并且报道方向多关于起诉日方案件的进展、身体的病痛与得到的官方/民间救助的进展。
▪ 报道存在遗漏:“他者化”、不可见的群体、群体真实生活和应对方式是如何的?
2. 寻找采访对象
对象寻找:系列案件的律师、资助群体体检的资助人推荐。
约方环节:受访者讲述为什么关注这个选题、可能带来的社会效应、希望呈现的深度。
PS:长时间与受访者真诚地沟通,包括提前预告人物报道需要呈现的东西,例如丰富的细节。从而建立有共识、信任的关系,让后续采访更顺畅。
3. 了解采访对象的经历
相似的:参与诉讼、经历病痛。
特殊的(提前预想):个人的生活经历、化学武器对他们的影响。
示例:李臣29岁遭遇毒气,年轻男性失去劳动力,对尊严的打击;高明受害时是小女孩,是否会影响同学交往、恋爱、青春期的敏感想法。
二、怎么说好一个故事(呈现人物内心,生命历程相关细节)
1. 案头工作:采访前准备
▪ 与这一群体相关文章、报道收集。
▪ 相似案例(eg.可能传染的疾病)的报道,去看受访者可能产生的心理、困境、应对,去问到独特的细节。
2.和受访者深入沟通,如何亲近一个陌生的受访者?
采访环境:放松的、长时间待在一起。
提问方式:暖场问题,闲聊,不是一问一答。
3. 前期对特定、需要还原场景和细节的预设
示例:以往报道中提到有家长反对小女孩高明入学→提问:什么人、说了什么话?
4.采访期间的追问完整细节
示例:高明的母亲劝说校长,校长还是不让→追问:受访者本人在做什么?怎么想的?怎么听到的?→
原文内容:
中毒出院后,小学一年级报到,校长办公室里,母亲陈淑霞劝着,“这个病不传染”。对方不信,“家长都跟我说,如果高明要上这个学,别的小朋友都会退学。”门外,走廊很静,高明盯着地板,走也走不了,全都听到了心里。
PS:不是连环的问题抛出去,而是像跟朋友聊天,注意交流的方式。
5.真实、清晰、具体化(个人经历+背景信息)
以往报道中李臣的职业是船员,具体问到是加油工这一工种,更加符合李臣当时年轻的状态、接触到化学武器的原因。
原文内容:
天气越来越冷了,好在船舱里开着暖气,明亮如白昼。加油工李臣不怕冷,他29岁,虽然长得清瘦,大家伙都叫他“小牛犊子”,1968年当了兵回来,进入黑龙江省航道局,干什么事都冲在前头。
……
船底,泥泵发出“咣当咣当”的撞击声,里面的叶轮好像被什么东西卡住了。泥泵裂了一条缝,掺着泥沙的水漏到李臣和师傅二管轮肖庆武脚下。俩人打开泥泵,“里头有个铁器的东西!”
好像是一颗旧炮弹。头破了,黑色油亮的液体流出,涌上一股大蒜烧了的辣味,水不断往下滴。
三、和表达能力不够好的采访对象交流
1. 辅助采访方式
在所处场景里做好现场观察。
示例:杨树茂,四十多岁的中年男性,对内心体验的描述停留在简单的话语,“很痛苦、很难受”等。
在杨家里采访,观察到家里是很简陋的、十几平米的房间,电视柜上有药瓶,就着现场观察到的物品来聊,问药瓶是怎么回事? → 对底层人们来说,医疗开销巨大,杨树茂一开始去医院开药,后来就自己去药店买药吃,甚至心理上的难受也只能靠吃止疼药。
原文内容:
杨树茂在40岁中毒后,感冒、发烧、眼睛怕光、肝病、尿频、四肢无力纠缠着他,上一回医院100-300元,住一次院3000-5000元。他的医保是新农合,实际报销比例在30%-40%,仍有不少进不了医保的项目,“都试过了,没用。”
受害者在出院时曾收到日本政府发放的“协力金”,他的13万都花在病上。当年卖炒货挣来的十多万,也慢慢变成零,变成负数。
现在,他净吃止疼药,护肝片,消炎药,两三元一版,六七元一瓶,把疼痛勉强挨过去。到后来,心里难受时也吃,一天要吃20片。
问杨树茂家中日历上的耶和华?家里有人信教吗?
得病后,杨树茂妻子开始捧着圣经念叨,“为你治病好。”
对采访对象的观察也是细节。
eg.采访时杨树茂每说一句话都要叹气,和以往报道中激动的状态不同,暗示不同时间点上同一人状态的变化。
2.封闭式的提问
示例:高明喜欢日本的环境,用封闭式提问具体化:“是不是空气比较湿润?”“是不是街边亮着很多灯?”不一定得到确定回答,但鼓励受访者回忆、回想感受到的东西。
原文内容:
高明喜欢日本,她跟着律师去了三次。那里的空气澄净、湿润,夜晚,街边一排排商店闪着霓虹灯,商场里卖什么的都有。
而在家,日头总是不落,穿凉拖出门,回来时脚底就有一层沙子。她的行走范围只有以家为圆心的一小块,因为免疫系统损伤,她走到几百米外的道边都要大口喘气,有时走也走不回来。
从日本回到家一个人呆着,她又感到说不清的难受:那么好的一个地方,为什么曾经造成了这么多的痛苦?
四、外围采访的意义
1.丰富人物细节
示例:徐志夫对回忆对日本的感情有困难,于是与他的儿子聊。
中毒头几年,电视里,播着小泉纯一郎参拜靖国神社的新闻,原本在病床上虚弱躺着的徐志夫一跃坐起,直着脖子,大喊:“打倒日本帝国主义!还我健康身体!”
2. 现在的状态和以前的状态不同,也许受访者本人不能明晰、直接地讲述以前内心的想法
原文内容:
那时候,李臣的身体逐渐变弱。日本律师告诉他,李臣要没了,证人就没了。
罗立娟回忆,吴凤琴曾说,李臣开始好好吃饭,之前有的药不愿吃,后来整箱整箱买。只要碰到上日本请愿、开交流会,李臣几乎从不拒绝,见到罗立娟会唠,“我要好好活着,我这还有任务没完成。”
……
多少年倏忽而过,罗立娟明显感觉,受害者都老了,他们的步子变慢了,头上也冒出了白发。几个年幼的孩子如今已长成了青年,当年的青年有些也有了孙儿。
李臣没法再想着那些创伤了。
3.外围采访对象对人物的观察与体会,为主题提供不一样的视角与深度
为何会有表达能力的欠缺?
原文内容:
黑龙江北辰律师事务所律师罗立娟回忆起第一次听“八四”受害者讲述中毒后的遭遇,他们急切地说,“水泡最开始是小红疙瘩,然后变成小绿豆粒儿那么大,又变成黄豆粒儿,然后鸽子蛋那么大,鸡蛋那么大,最大像馒头那么大。”
在她看来,那是找不到语言形容的迷茫。受害者们大多来自农村家庭,只能用最贴近生活的食物来表述。侵华战争、化学武器,很少有人提及这些庞大的字眼。
不只是受害者,大多数人都对毒气弹和芥子气的性质无从得知。
在争取权益的过程中,底层人们如何去理解、表达自己的诉求。律师对受害者变化的留意:从关注自身权益到关注自身以外的更公共的话题,如化学武器的销毁。
原文内容:
多年漫长的诉讼过程,她也感觉到受害者的变化。
“历史是活的,不会死的。”
“我当初来的时候,我就是希望日本政府赔我钱,但是现在,我个人也可以代表“八四”受害者——如果日本政府能尽快在中国销毁化学武器,我宁可放弃我的赔偿。”
受害者冒出来的三言两语,让罗立娟震惊和感动。最初,她感觉他们不太了解历史、政治,很多人是打工者,也有人连自己的名字都写不下来。提到中毒,他们会说“很痛苦,伤害挺大”。
慢慢,有时在法庭,有时在媒体见面会,或是民间团体接待、给外务省递材料的时候,受害者会临时触景生情,激动地表达对历史和现实的观点,甚至放弃个体的权利。
五、人物报道情绪的把控与主题复杂性
1.悲情化 VS. 人物的尊严
相比对受害者报道的悲情化,呈现他们自我的应对和变化更重要,正是在痛苦之中的一些细节能让读者理解主题。
在医院病房采访李臣,刚开始接触会觉得他是需要帮助与关怀的老人,内心是伤口很深的人。但看到他病床旁边的鱼缸养鱼,不同意帮忙换水,体会到李臣的尊严,体会到他活下去的愿望。
原文内容:
吴凤琴不懂,为什么“不能让想爱的人去爱,想相爱却不能相爱”。
李臣记得,结婚时,家里拮据,他们就去动物园溜达了一小时。天空下着小雨,他俩打着伞,靠在一块。回到租的房子里,邻居帮他们打开门,说一声:“小两口,进屋吧!”一转眼,二十多年过去了。
2.以轻的东西写重的感情
原文内容:
徐志夫是一审的受害者代表。他整了一套西服,理了头发,什么也没拿,就带了一个皮兜过去了。
他不知道买什么,就在家附近买了20多个小小的福字,几块手绢儿,印着花的,叠好装到兜里。见到日本友好人士,一人给一个。
VS. 采访徐的儿子得到的另一细节:徐一下飞机打电话给儿子激动地说,我来日本了,代表病友为受害的人送去曙光。
文章选择了前一个更加贴近人物日常状态的细节。
原文内容:
“你没死呢!”“没呢!”“那谁呢!”“没了!”
每年体检,受害者们相聚在一起,诉说着只有彼此能理解的密语。
VS. 徐表达过“活一天算一天”的想法。但文章没有用这句绝望的话。
3. 报道主题的深化:人物如何超越自身
以往报道主题清晰,落入民族主义的叙事中。做这个选题一开始的可能预设是受访者们对日本国家、甚至人的愤怒。实际上发现并非如此。日本友好人士与律师团体对受访者的帮助,与日本民众有深入交流,是受访者本人思想发生变化的过程。于是还原与日本友人沟通的细节,勾画出主题的复杂性,展现受访者重新建立信念的方式与复杂的心态。
示例:受访者去到日本,见到繁华的大都市、有礼貌有秩序的民众,诉讼一直拖到和平年代,受访者们已经感受不到过去战争与现在的关系,但他们自己又是战争的受害者。
例如,高明对日本的印象与新鲜感,与日常焦虑无聊生活的对比;徐志夫碰到的90岁日本老太太,战争时在中国做过俘虏,也在东北医院做过大夫,用东北话聊天,徐觉得很亲切。
Q & A
1. 报道写作如何进行谋篇布局,安排群像报道中的人物?
▪ 经历相似的人物选择特殊的细节,适应不同人物的不同特性。
▪ 写作时按照人物经历的逻辑,穿插写人物故事。
2. 如何在报道中呈现人物可能负面的内容?
▪ 不是为人物做宣传,而是真实地写出方方面面的情况与故事。
▪ 负面的存在可能是没有打开人的经历,可以去更加客观地了解受访者的经历,去了解故事背后的因素。例如,建筑师灵感匮乏,是为什么?来自职业的发展?环境的困扰?本人的困境?
▪ 受访者的诉求和报道方向的不一致,如果可以,沟通具体原因和想法,用一些方式打消受访者的顾虑,例如,群像匿名。
3. 只能通过电话采访时如何补足场景细节?
▪ 隔着电话/微信也有好处,不用面对面可能缓解紧张感,并且可以看看采访提纲。
▪ 场景观察需要基于受访者本身经历,还原场景,通过请受访者举例子、生动描述。
▪ 询问能够加入在场描述的信息:语气、频繁的用词等,对场景做补充。
4. 静态选题的寻找与价值判断
▪ 话题类公众号、垂直领域公众号。
▪ 社交媒体的隐藏选题,例如豆瓣小组等。
▪ 学术论文关心的议题。
▪ 选题是否具有公共价值与故事性。
▪ 是不是这个时代关心的话题?被讨论过那么多次的选题,如何找到一个新的标准与角度。例如,性少数人群的报道,以前关注他们本身,目前可能去找次级的议题,就业困扰?老年性少数?
来源:传媒见闻(公众号)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ZeW4UA_SRN_bOKXVcilz6g
编辑:屈妍君

417#
发表于 2022-10-31 22:25:49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热点记者詹钘:做突发新闻让我觉得很纯粹

詹钘系极目新闻记者,负责国内热点新闻采写。作为在一线耕耘十余年的记者,詹钘与他的同事一起拓展极目新闻报道的版图,用有限的人力争分夺秒地寻找这片土地上每一处最新鲜、最迫切、最隐秘的新闻线索。
围绕热点突发事件,我们向詹钘询问了从业经历与经验建议,并归纳出发现事实、核查事实到判断事实、突破事实这四个对于热点突发新闻采写至关重要的步骤,并借此帮助对热点新闻行业有新闻理想追求的同学了解这个行业的真实状况。

01 发现事实
Q:除了微博,抖音,还有没有其他的线索来源渠道?

A:从头条、腾讯这类新闻客户端中获取线索的成稿量比较大,而抖音和微博平台有大量的个人号发布的内容,比如发布个人诉求,可以在微博上发帖,或者在抖音上发布视频。热点记者找线索或者找人的方式很广泛,有时候都会找到B站上。相对而言,新浪微博和抖音的受众面更广,信息来源也更丰富。

除了微博和抖音,各大媒体几乎都设置了专门的电话,用来接收新闻线索及求助。另外,头条、腾讯等新闻平台会跟媒体有合作,平台每天会梳理一些选题给媒体,媒体记者采写后给平台供稿,平台会相对扶持一些流量。

Q:现在人人都可以把线索发在网上,对于记者而言,发布信息的时效性可能还没有报料人的强,如何去应对?

A:确实是这样的。报料人会在网上散播一些信息。记者如果抢不到时效性,必须得对报料人发布的内容进行核实。比如,网上传播一些内容/消息,大家一定都会问“这是真的吗”,涉及到大众利益的内容,没有人会随意相信。如果消息从官媒稿件发出,大众自然会关注;如果是普通人发布,媒体就充当了信息核实的工具,求证事情/消息的真假,如果是假的,则进行辟谣。但现在,一些自媒体账号拥有强大的粉丝量,如果他们爆料,会有很大的关注度,媒体就得从评论等一些地方进一步去深挖、求证。
不过,官媒还是有着较强的影响力。现在一些用户量高的媒体平台账号,一般都是官媒。

02核实事实
Q:在热点突发事件中,怎么进行信源的核实呢?
A:比如有一个交通事故线索来自头条或者抖音,是一段视频或者一段描述,我们要注意观察视频和图片里出现的景物。第一步弄清楚事件发生地,使用百度地图或者谷歌地图点开实景地图查验,找到具体地点,对比照片或视频,确定线索中的描述的地点与实际是否相符和。

第二步,搜索线索地点附近门店的电话,挨个联系,问问今天那条路是不是发生事故了,是不是有人被送到医院了?是不是有重伤的人?如果有两个以上的人确定,基本上认定事情发生。之后,你联系离事发地点最近的医院急诊科,可以直接问上午是不是有人出车祸被送过来了?是不是有两个人呢?是一男一女吗?伤情怎么样?如果得到了肯定的答复和相关的信息,你可以确定事情发生了,就可以出稿。如果想进一步核实,你可以联系一下交警,如上午是不是有个事故?如果交警再确认了,那基本上200%没问题了。如果突发事件中有人员伤亡,需要联系当地派出所,并联系应急部门以及公安进行核实。多方信源验证后,确认伤亡情况,你才能撰稿。

2021年8月,内蒙古阿拉善,于月仙因突发车祸离世。

Q:近十年来新媒体快速发展,您是否感觉到现在的突发热点报道和十几年前相比产生了较大的变化?

A:十年前,每个突发事件都要求记者到现场。无论什么突发事件,在现场找到了目击者,确认这个事情是真实的,才能操作稿件。如果去晚了,没有抢到现场,就无法抢到一手信源报道。原来的线索来源比较单一的,主要是一些热线的线索。

现在是快餐新闻的时代,有些事情的核实不一定要去现场。很多事情已经有人做了,现场的视频、照片已经有人帮你拍了。记者做的事情就是:第一步抢速度,核实相关视频是否真实,迅速出稿;后续调查什么原因引起,你就可以出第二篇,再围绕事故发生地的一些相关背景资料不断推进,撰稿。

每一个媒体都在求快并不是件很好的事情。快很好,让受众第一时间了解一个事情发生。但快容易出错。突发事件发生,记者要第一时间进行核实,有没有人员伤亡,到底是什么原因引起的等。每个人说的信息可能是不一样的。比如有居民说看到了两具遗体,但是可能不一定是尸体,可能是有人昏厥或者其他情况,七嘴八舌容易出现一些信息失误。眼睛看到的跟听别人说的始终是两回事。

Q:对于准确性和时效性的关系,您如何看待?

A:准确性在报道中是第一位的。有时候宁愿发一篇100字左右的稿件,只要确保里面的内容准确。时效性是在准确性的基础上的,如果连准确性都没有的话,快就没有意义了。因为快,如果内容有误,互联网时代,全网发布后,再想挽回就很难,影响很恶劣,甚至会导致品牌名誉受损。

03判断事实
Q:当有突发报道的任务下达时,您如何做好准备工作?
A:接到任务的第一时间得查看路线,以及火车票或者机票。弄清楚哪个交通工具过去更方便,当地哪个机场离事发地比较近,是租车还是开车赶往机场等等。把这些事情搞清楚之后,就可以收拾东西出发了。
路途中间也要做准备工作,并不是坐在车上睡觉啥都不干。因为媒体竞争激烈,大多对出稿的速度要求比较高,比如说今天上午出发,下午才到事发地,但为了抢发稿件,在路上就要开始准备案头资料,想好你的文本分哪几部分。到了现场,了解到实际情况之后,再跟之前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整合。像一些突发事件没有什么可参考的报道,那么你在路上就需要自己搜集该事件的背景资料。有背景资料之后,你才知道去采访谁,怎么采访,怎么进入现场等等。

另外一种情况是,其他媒体已经报道过这个突发事件了,那么你在出发前可以提前联系下同行,了解下现场的情况如何,采访突破是否有困难。值得一提的是,我们的电脑虽然时刻带着,但是在去现场途中我们都习惯用手机查询资料。当然,手机的作用也不限于此,突发事件中有一些即时性的报道,文字比较少,就可以直接用手机敲出来。而且如果临时出了状况,笔记本电脑又不在身边,手机也比较方便。在突发热点事件的采访中,有的记者同行能够在一小时之内,用手机敲出一篇3000字的稿件。手机还有个作用就是录音。但是效率高的记者,采访结束后是很少专门去听录音的。我们录音的目的,大多是用作证据留存,以及在后期可以起到内容核对或者整合作用。我觉得最大的作用就是,有时候你忘记了一个采访细节,你可以听一下录音,核对一下相关事实。

Q:在“5·12西安男童掉入下水道失联事件”中,您是怎么获得这个新闻线索的?判断是否跟进的标准是什么?

A:这个是部门调度的线索,之前有其它媒体首发了稿件,但都比较简单。部门领导调度后,我马上赶往现场。一个线索是否值得持续跟进,最大的标准就是关注度。下水道男孩事件刚发生的几天,我连续追了好几篇稿件,一天一篇。因为这种热点的事件是可以一直追,直到找到男孩为止的。然而,就我个人经验来说,很难琢磨透网友的关注度。去年我做的“带牛奶入校被拒,四川两中学生校门口喝掉半箱奶”这一报道,稿件内容很简单,没想到相关内容成为微博热搜第一,获得了网友非常大的关注。这种小新闻,有时候记者自身会觉得可能关注度不高,但实际上还是会带来很大的流量。

2022年5月,陕西西安,5岁男童掉入下水道。

04 突破事实
Q:在突发新闻中,新闻记者之间是不是存在对于首家报道、独家报道的竞争?

A:首发报道肯定是存在竞争的,类似于发生塌方、爆炸、车祸等多人伤亡的重大事故,各个媒体都会抢首发。这种通常都是第一时间电话采访当地周边居民、目击者,并向当地应急管理等部门咨询伤亡情况后出稿。当然,这些不仅包括文字内容上的竞争,还有视频内容上的竞争。对于网上流出来的视频,你首先要确认这个视频的真实性,然后第一时间剪辑视频,再加上第一时间的报道文字。有时候视频文字几乎需要同时出,像这样你才有可能抢到首发。有一些平台对稿件的要求也很高。比如说像腾讯、头条这种,它会要求有视频、文字,所以我们抢首发,也包括视频、文字、照片等这些信息。

当然,即便是首发,之后我们也都会派人到现场,此时的竞争就不是比较谁更快了,而是比深度、现场走访的情况、调查事故的原因等,看哪个记者涉及的范围更广、更深。

其实对于记者同行来说,大家奔波在外都不容易,所以很多大型事件中,碰到很难突破的点位,会出现记者“抱团”的情况,协同作战效率会更高。当然,并不是说所有的信源记者之间都可以分享。有些现场可以一同突破,但部分独家稿件的核心信源,在媒体的激烈竞争当中,有些记者也会“留一手”。

Q:您去突发事件现场时,面对很复杂的新闻线索,要怎么找到第一信源或者核心信源?您可以举一个您报道过的案例吗?

A:要视具体的案例而定,有时候运气的成分会比较大。为什么那么多媒体去了现场,最后只有一家媒体,把这个内容做到位了。有时候是非常偶然的因素。比如我们在一个小餐馆吃饭,跟餐馆老板聊天,正好他认识受害者的家属,或者他正好认识那个失联人员的家属等等,我们就可能意外地获得一些信息,这就是说为什么运气的成分比较大。

但与此同时也有硬核突破的,比如说2021年5月份的洱海坠机事故。一个是采访那个坠机现场,要去看它是什么机型,看如何打捞。首先你要第一时间赶到核心区,因为这个事情发生后,很多场地都可能已经封锁了。记得当时围着洱海走了一个多小时,才发现了一个救援物资的出入口。之后伪装成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成功进入了飞机残骸的打捞现场,偷偷地在一些隐蔽的地方,拍摄视频和照片,最终获得了第一手的独家打捞视频。

我们到了现场以后还需要采访家属,因为写新闻稿最终还是要写人的故事。我到达时已经是当天下午五六点了,遇难人员的遗体已经送到殡仪馆,所以你要到殡仪馆去才有可能见到家属。第二天一早,我到了殡仪馆,家属都在大厅里面,不让外人进入。怎么办?我就等,等到追悼会结束后,在一旁叫了辆车,跟着遇难人员家属,找到他们居住的宾馆,去到宾馆。我也就在那个宾馆住下了,然后在宾馆院子里面闲逛,只是跟一个家属聊了两句,就被应急管理人员发现了。

另外,我发现这些家属都住在一楼,我就在一楼大厅候着,观察他们住在哪一个房间。了解到大概的房间号后,我再回到我的房间,打相关房间的内部座机号,有可能会有人接。很久以前我做过这种尝试,成功突破到采访。但是当天我还是没有突破成功,打了几个内线都没有人接听。但后来还是通过同事提供的其它信源,成功采访到了遇难者家属。

Q:当采访对象涉及到遇难者家属时,怎么让对方放下戒备心理,调整双方到比较舒服的聊天状态呢?

A:一般遇难者家属分两种状态:一种是很悲伤,完全不愿意跟你聊;另外一种是有倾诉的欲望,原因也是因为家人离开了,他们想告诉大家自己的亲人是个怎么样的人,想把心里想的表达出来。家属如果太悲伤,你执意跟他聊也很难沟通,要视具体情况而定。

其实只要到了现场,即使聊不出来东西,都会有内容可写。如说看到家属悲伤的状态,等等细节,都可以在稿件里面穿插。

面对过于悲伤的遇难者家属,我的建议是还是尽量减少过多的提问。因为我觉得他只要愿意跟你交流,你的采访就成功了一半。

先确认他说的东西,基本上是可以为我所用的,然后再适时地问一些自己真正需要的内容。因为对于家属来说,他有些不愿意说的东西我们也不好去触碰。你万一触碰他比较反感的部分,他没有办法跟你继续说下去的话,后面的内容就没有了。所以应该照顾一下他们的感受,多让他们说说自己想表达的,个人并不赞成过多的引导。

Q:在突发热点报道中,视频呈现是不是比较重要?怎么处理拍摄遇难者家属可能导致的新闻伦理问题?

A:视频肯定比照片更直观更生动。现在在小视频这一块,像抖音这些平台很能引起大家的关注。
作为新闻从业者来说,拍遇难者家属视频应该是没有问题的,前提是要把他们面部进行处理,比如打马赛克等。我觉得这个是没有问题的,不存在说曝光谁的隐私的问题。新闻规范里面有一条是为了新闻报道去拍摄一些照片,不存在侵权或者涉及隐私等问题。我觉得这个只要处理好是没有问题的。

Q:遇到未曾涉及的领域,怎么快速补充该领域的知识?

A:现在网络很发达,想了解的知识,网上搜索全部都能找到。但如果要写进稿件,还需要经过多方面的核查,比如请教专家、电话采访专业人士等,不能把网上看到的知识直接复制到稿件中。这涉及两方面问题,一个是抄袭,另一个是网上的东西不一定准确,入稿的东西还是需要专家核实。

2021年6月,湖南湘潭,航天员汤洪波飞天。

Q:报道过程中,如何减少个人情绪因素干扰?

A:一个是客观,一个是多方了解。在记者行业时间久了,已经习惯了用客观事实描述一件事情,一般不会把情绪带进稿件中。但有一种情况特殊,就是寻亲等情感较重的稿件,我可能会带进自己的情绪,尤其是在直播的时候。我觉得这种情况无伤大雅。年轻记者常遇到这类问题,想为弱者、求助者发声,就会变得情绪化,一般编辑在把关的时候都会进行修改。新闻一定要以客观事实为主,不宜有太多情绪化的词语。

05关于新闻理想
Q:您说过做新闻这一行有点累,有时候付出和回报还不成正比,那您为什么没有转行呢?

A:因为有产生一些成就感吧,你的稿件出来有很多人看。比如说你的稿子上了热搜,朋友会转发给你,稿件得到很多人的关注。这个时候我就有一种很特别的成就感,跟以前的报纸时代不一样。此外,我觉得做突发新闻的工作比较纯粹。可以远离一些办公室关系和一些人情世故。每天专注业务,很单纯。所以自己十多年还奋战在采写一线。

Q:您对新闻行业的后辈,有什么建议呢?

A:首先要找一个好的媒体实习,找好的实习老师带你,从而深入了解这个行业。在了解的过程中,看你适不适合这一行,适合做哪个类型的新闻。然后再决定毕业的时候,是否要进入媒体这个行业。这个行业,它有它风光的一面,比如一些官媒可以写正能量的报道,做社会新闻也可以帮助很多人,如果自己做的报道引发了大家的关注,成就感是非常高的。但是,社会是有边界的,新闻也是有边界的。新闻行业桎梏比较多,所以不要对这个行业期望太高。你可以有新闻理想,但如果最后达不到你自己的要求,也不要灰心和气馁。这可能是大环境使然,不是你个人的原因。

*以上图片为受访者提供

来源:传媒见闻

编辑:马源

418#
发表于 2022-11-2 13:20:55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①给个体工商户发展添把火候
②让个体工商户发展得到实在的好处
③让个体工商户发展行稳致远

王瑞琳

个体工商户是我国产业链供应链的“毛细血管”和市场的“神经末梢”。11月1日,《促进个体工商户发展条例》(下称《条例》)正式开始施行。《条例》聚焦当前个体工商户发展中面临的突出困难,作出有针对性的制度安排,促进个体工商户健康发展。

个体工商户在我国市场主体中“唱主角”,撑起了经济发展的一片天。截至2022年9月底,全国登记在册的个体工商户总量达1.11亿户,占我国市场主体总量的三分之二,在稳增长、促就业、惠民生等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街头巷尾,衣食住行,处处可见个体工商户的身影,从清晨水汽袅袅的早餐店,到深夜畅饮“撸串”的后备箱集市......是他们的活跃让城市有烟火气,给消费者带来多种多样的选择与体验,编织着民生的幸福感,托举着就业的安全感,包容着创业的大梦想,更凝聚着经济基本盘的稳固性和强韧性。

事实上,《条例》是一部新规。原有的《个体工商户条例》已施行11年之久,眼下,形势有所变化,疫情反复、消费低迷,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经过全方位调整完善的新《条例》应运而生。作为一部促进发展的综合性法规,《条例》着眼于疏通当前个体工商户经营所面临的各项难点堵点,从立法层面强化顶层设计,谋划长远布局,进一步提升个体工商户经济体系总体效能。

新规之变,重点落在“发展”二字。《条例》共39条,从明确个体工商户地位与发展基本原则、完善相关工作机制及任务、规定配套政策措施、加大保护个体工商户合法权益等方面,全方位支持个体工商户发展,优化其营商环境。值得注意的是,《条例》亮点频出,例如,《条例》要求财政、金融、税务等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研究制定税费支持、创业扶持等政策措施,禁止机关、企业事业单位违约拖欠个体工商户账款,而在个体工商户格外关注的变更经营者这类问题上,《条例》将原有的“先注销、后成立”调整为“直接向市场主体登记机关申请办理变更登记”,并要求相关行政许可部门简化涉及行政许可的手续,为个体工商户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保留原有商誉等无形资产在制度环节赢得先机。

发展当头,《条例》直面原有制度同高质量发展新要求所不匹配的内容进行改革,将看得见、抓得住的实惠送到个体工商户手中,为我国民营经济顶住压力向上走再添一把火候。

刚刚过去的9-10月,是重庆市首个“个体工商户服务月”。重庆市市场监管局等14个部门联合行动,“送服务、办实事、促发展”,开展系列宣传活动提高政策法规在个体工商户中的知晓度,广泛开展走访调研了解政策落实情况,严格落实税费减免政策,为个体工商户积极拓展融资方式、加强社保政策宣贯,满足个体工商户在资金、就业创业等方面的需求。重庆市以服务的姿态,俯下身来倾听百业万户的“急愁盼难”,以行动的魄力,引导现有市场资源和政策福利向个体工商户倾斜,亮实招、出硬照,为224.72万户个体工商户降下了疫情与高温之后的“及时雨”,给每一个经营者暖了心,定了神。

新歌响起,要响得亮响得久。基于对过往政策措施的评判分析、总结提升,《条例》必将为我国个体工商户的长远发展写下新的前言,翻开新的篇章。当然,好的政策还需好好地落实,长长地坚持,方能显示出预期的效果,期待重庆市的个体工商户伴随着新歌跳出新的舞步,舞出更大的精彩,舞出更美的日子。(1296)

给个体工商户发展再添把火

个体工商户是产业链供应链的“毛细血管”和市场的“神经末梢”,也是群众生活最直接的服务者。11月1日,《促进个体工商户发展条例》(下称《条例》)正式开始施行。《条例》聚焦当前个体工商户发展中面临的突出困难,作出有针对性的制度安排,促进个体工商户健康发展。

从清晨水汽袅袅的早餐店,到深夜畅饮“撸串”的夜宵摊,再到时尚潮流的后备厢集市……街头巷尾,衣食住行,处处可见个体工商户的身影。据统计,重庆现有个体工商户224.72万户,占全市市场主体总量的67.37%。这些在市场主体中“唱主角”的个体工商户,不仅托举着就业的安全感,包容着创业的大梦想,也凝聚着经济基本盘的稳固性和强韧性。也正是这些活跃在大街小巷的个体工商户,给消费者带来多种多样的选择与体验,给城市增添了无限烟火气、浓浓人情味,编织着民生的幸福感。

面对经济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影响,受网购冲击、生产经营成本上涨、资金链紧张、招工难用工贵等因素制约,我市广大个体工商户的发展面临着诸多挑战。潮起潮落间,包含了淘汰,也孕育着新生,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新生多于消亡,但“行情不好”“生意难做”仍是不少个体工商户的共识。不解决好“利润微薄”“风险承受能力低”等窘迫现状,“小店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将面临着更大阻力。

抗击风浪的一叶扁舟,最需要的就是暂避风浪的港湾。前不久,为了促进个体工商户发展,我市推出首个“个体工商户服务月”,以解决百业万户面临的“急愁盼难”问题。而其“送服务、办实事、促发展”的主题,与《条例》的精神不谋而合。此外,相关部门还出台了一系列纾困解难的举措,集中开展涉企违规收费专项整治行动,推动各项降费减负政策落到实处,并通过在资金帮扶、政策扶持、政务服务等方面亮实招、出硬招,为我市广大个体工商户暖心定神。

促进个体工商户的发展,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是需要立足眼前困难,着眼长远发展,通过顶层设计,全方位支持个体工商户发展。新《条例》中诸多规定,一经公布,便赢得诸多喝彩声。无论是加大保护个体工商户合法权益,禁止机关、企业事业单位违约拖欠个体工商户账款等“硬杠杠”,还是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允许个体工商户直接变更为企业等新红利,都是实实在在的利好政策,有利于个体工商户抗风险、降成本、增信誉,不断做大做强。

新歌响起,要响得亮响得久。好的政策,需好好落实、长久坚持,方能显示出预期的效果。相关部门只有不断优化营商环境,疏堵点、解难点,斩断向个体工商户乱收费、变相收费的贪婪之手,严惩向个体工商户集资、摊派、强求赞助、强推有偿服务的“小鬼”,着力营造公平高效统一的市场环境,才能将看得见、抓得住的实惠送到个体工商户手中,为重庆个体工商户顶住下行压力、赢得发展先机再添一把火,从而助力保市场主体保就业保民生。

编辑:马源

419#
发表于 2023-1-19 00:18:54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兔年春节,用这样一篇火爆全网的视频文案陪你回家!
“回家”——是春节中永恒的话题。每年围绕“回家”话题,都涌现出了很优秀的文案创作内容。
最近,由B站春节特别企划的“《第3286个站》| 从世界 奔向家”的短视频一经推出便迅速火爆全网。

目前这条片子,在微信视频号的点赞已经达到10万+,在B站播放量已经突破100万,也在中青报、新京报等十多家顶流媒体共同发布,这些带来的影响力,或许真的会让回家路上的年轻人收获一个不同的回家旅程。

春节离我们越来越近,回家的日子也更加令人向往。从B站春节特别策划的这个短视频中,可以学到很多跟文案创意、文案写作有关的鲜活知识。因为,每个火爆文案的背后,必然会存在一个能开启我们创意智慧的钥匙……
下面我们共同来欣赏一下这个有关“春节回家”的视频吧。
看完这条片子,你是否也在期待“回家”?
一声“回家”,
代表着来自远方亲人期待团聚的心声,
更代表着来自我们心灵的期盼。
片子中的台词文案整理成如下:
你好
上海站、重庆站
贵阳站、长春站、昆明站
还有那些可能没几个人听过的
一面坡站、三把火站、六个鸡站
全国的 3285 个铁路站,你们好
我是 B 站
你们有的很远,有的很小
有的可能还有点破
但每一个站,都是一个家乡
这个春节
你们会遇见很多年轻人
而我有几件小事,想要拜托你们
如果他在站台上不小心撞到了人
别怪他
心里想着快点到家,脚上难免匆忙
遇到拖着大箱子的姑娘,请帮个忙
她可能不太好意思,开口麻烦别人
途中孩子吵闹,还请见谅
这可能是新手父母
三年来第一次带孩子回老家
车快到站的时候
看见睡过头的年轻人
还请提醒他
碰到用家乡话问路的小伙,别见怪
几年没回家
故乡的变化比他想得要大
想拜托的事还很多
只因我们希望每个年轻人
今年都能顺顺利利地回家
因为今年他们,特别想回家
从世界
奔向家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
但过年要回家才痛快
谢谢全国的 3285 个站
我们这一年,都值得一个大团圆
远方的期盼固然美好,但中国人永远不会停下回家的脚步。当齐秦的歌声奏出回家的天籁,3286个站点,在等待你的归来。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但过年要回家才痛快!”——视频文案结束语
来源:NEWS全媒体采访与写作
编辑:吴漫

420#
发表于 2023-1-20 21:42:43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编辑:吴漫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