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楼主: adm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闻学教育案例集锦

[复制链接]
401#
发表于 2024-5-31 23:19:03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重庆大学新闻学院与荣昌区直升镇人民政府签定校地合作协议




2024年5月29日下午,重庆大学新闻学院与荣昌区直升镇人民政府校地合作会议在荣昌区直升镇举行。荣昌区直升镇党委书记张雪,党委委员、宣传委员、统战委员叶松生,村党支部书记代表周凯、陈善荣、张正华,荣昌区融媒体中心副主任白真波,专题部副主任唐瑶,新闻学院党委书记凌晓明,广播电视学专业负责人刘海明教授,教师代表郜亚楠、孙良斌、范虹参加会议,会议由直升镇党委副书记黄元章主持。

张雪在致辞中详细介绍了直升镇的区位优势和产业富民的新举措,她表示,此次校地合作将助推直升镇对外宣传、品牌塑造和文化传播能力建设,期待双方充分发挥各自资源优势,积极完善产学研合作机制,高效推动校地合作,实现互利双赢。

(凌晓明与张雪签订校地合作协议)

凌晓明对直升镇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感谢,他阐述了校地合作的主要方向,包括“乡村思政课”的建设、学生户外联合实践以及社会实践服务站科普活动等。双方本着“党建引领、校地共建、共谋发展、助力振兴”的原则,共同打造“乡村思政课”。在此框架下,学生们将围绕乡村振兴主题进行影像创作,讲好新时代中国乡村振兴故事,促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国情民情,坚定理想信念。重庆大学新闻学院在直升镇相关社区、村委会设立人文社科普及基地社会实践站,定期开展村民新媒体影像创作技能培训,学生实践作品也将作为科普内容应用在乡村文化建设中,为乡村建设贡献力量。

(教师代表为社会实践服务站授牌)

活动现场,重庆大学新闻学院教师代表为直升镇道观村、万宝村、燕儿村“人文社会科学普及基地社会实践服务站”授牌。参会人员还就讲好中国故事作品创作、乡村文化品牌建设等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和交流。


(活动合影)
来源:重庆大学新闻学院(公众号)
编辑:徐思凡


402#
发表于 2024-6-1 11:49:18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新华日报社掌门人双传学兼任双一流高校新传院院长



新华日报社掌门人双传学,日前就任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
5月29日上午,南京师范大学举行新一届部校共建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就任仪式,江苏省委宣传部干部处处长王红芳宣读了江苏省委宣传部和中共南京师范大学委员会关于任命双传学为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的决定。


双传学1967年1月生,江苏仪征人,1987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1年8月参加工作,在职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他长期在江苏省委宣传部任职,2016年9月调任新华日报社总编辑、党委副书记,2018年3月接棒周跃敏,任新华日报社党委书记、社长,新华报业传媒集团董事长至今。
双传学是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高级编辑,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他还是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
新华日报社与南京师范大学新闻学科渊源颇深,1977年全国恢复高考,南京师范学院(南京师范大学前身)招收新闻学专业学生40人,接受省委宣传部直接领导,新华日报社和学校联办共管,理论课程由学校承担,班主任、实践课程均由新华日报社负责委派。
1995年4月,南京师范大学正式组建成立新闻与传播学院。2017年7月,江苏省委宣传部与南京师范大学签署部校共建新闻与传播学院协议。
值得一提的是,双传学的前任周跃敏也曾担任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1977年南京师范学院招收新闻学专业学生40人,周跃敏是其中一员。


来源:观媒智库(公众号)
原作者:卫盛远

编辑:徐思凡


403#
发表于 2024-6-4 17:49:41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课程+思政+科普”:重大新闻学院创新开展“乡村思政课”

新华社客户端重庆6月4日电(杨芊叶)日前,重庆大学新闻学院《传媒工作坊》课程实践教学在荣昌区直升镇开展,近百名师生深入乡村调研,与村镇干部、村民们探讨乡村振兴课题,共上一堂别开生面的“乡村思政课”。
课堂首站为直升镇“红色家园”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在讲解员的引导下,师生们沿着“红色长廊”回顾了中国革命历程,参观了党史陈列室和国防教育展厅,深入了解了荣昌区党史人物的英勇事迹。
此次“乡村思政课”创新课程设计,首先由村镇干部就乡村文化宣传中遇到的难题布置拍摄任务,涵盖乡村数字治理、森林防火、移风易俗、乡村风貌展示、反诈骗宣传等主题。再将学生分为多个小组,进行选题策划和前期准备。活动当天,新闻学院师生深入花椒采摘园、三角梅产业基地、特色农家小院、民宿露营基地等进行采访拍摄,完成视频制作。最后,村镇干部及村民代表进行作品评分,优秀作品将应用于乡村文化建设与宣传。
据介绍,作为重庆市人文社会科学普及基地,重庆大学新闻学院充分利用高校科普基地的资源优势,将科普活动、课程教学与学生创作实践相结合,不断探索科普内容与形式创新。新闻学院2021级学生许晨霖说:“这次活动能够让我更加了解乡村,启发我思考如何将专业知识融入到乡村振兴中去。”
重庆大学新闻学院党委书记凌晓明表示,近年来,重大新闻学院不断提高本科教育教学水平,本次“乡村思政课”的实践,是加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课程建设的具体体现,展现了学院在课程创新、服务社会等方面的新探索。


来源:新华社重庆频道
链接:https://h.xinhuaxmt.com/vh512/share/12043583?d=134d8dc&channel=weixin

编辑:刘诗扬





404#
发表于 2024-6-12 14:17:20 | 只看该作者
【案例】央视主持人张蕾入职北京电影学院,任副教授


综合来源丨北京电影学院官网 传媒圈
播音中国 播音主持指南等

从央视“转身”的主持人张蕾,近日花落新东家。
北电人事处挂网的“北京电影学院2024年公开招聘拟聘人员公示”显示,这位“75后”前央视主持人将担任播音老师。
今年45岁的张蕾,最后学历是北京大学影视传媒硕士。

1998年,她从刘慈欣所在的阳泉市娘子关,以山西全省艺术类第一名考入北京广播学院播音系。张蕾应聘北电视听传媒学院的岗位是专技七级。
张蕾成长于一个文艺家庭,从小被艺术耳濡目染,就能歌善舞。她13岁时随父亲第一次来到中央电视台,并被中央电视台的环境和氛围吸引,之后,她就下定决心以后要做一名主持人,而且还是中央电视台的一名主持人。

1998年,张蕾以全省艺术类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北京广播学院,2006年,参加中国中央电视台举办的挑战主持人大赛,从11000多名选手获得第一名, 从而进入中央电视台并担任《欢乐中国行》主持人。

在挑战主持人大赛比赛中,她以自己的勤奋、自己的实力在挑战的舞台上一步步的走了过来,正如她自己所说的那样:“我不是最优秀的,但我愿意去学习一切优秀的人身上的闪光点,从进入《挑战》训练营时我就告诉自己,要用心去学习,用心去感受,用心去比赛!”这样的挑战,让张蕾面对主持时端庄大气。
进入央视后,张蕾在2007年至2011年期间,主持了150多场《欢乐中国行》,2009年主持《欢乐英雄》获得年度最受大学生喜爱女主持人奖。2013年张蕾与朱军、董卿等共同主持了央视跨年晚会。
2014年3月18日,张蕾婚后回归央视,再任《综艺盛典》主持。2015年,多次随中央电视台“心连心艺术团”、中国文联“文艺志愿服务团”走进基层主持慰问演出;2016年参加三八妇女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晚会、中秋晚会、国庆晚会、重阳节及中国民歌大会、“心连心”慰问演出等多场央视重大晚会和直播节目主持。2017年1月27日,担任2017年央视春晚桂林分会场主持人。

来源:广电业内
编辑:程正元

405#
发表于 2024-6-18 21:27:48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纪念王中教授诞辰110周年|追忆我的导师王中:窥龙看蟹破玄机

王中,原名单勣,笔名张德功,山东高密人,曾在国立山东大学外文系读书,抗战爆发后加入中共东北军工委从事抗日宣传工作。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华东新闻学院教务长、复旦大学新闻系系主任和复旦大学分校(现上海大学文学院)校长等职。


今年是著名新闻学家和新闻教育家、民盟市委原副主委、复旦大学新闻系原系主任王中诞辰110周年。王中教授曾于19523月至19579月、19795月至19835月担任复旦大学新闻系系主任。李良荣教授曾师从王中教授,切问新闻之


以下是来自李良荣老师的回忆文章。



窥龙看蟹破玄机——追忆我的导师王中

| 李良荣


2023121日,李泓冰通过微信,发来王中老师的一首诗:

革海浮沉半世纪,窥龙看蟹破玄机。
荣辱毁誉由人道,悉心且看这局棋。


她问:请教王中老师这首诗,是何时所写?


这让我的思绪一下子重回四十五年前,当年的场景一幕幕重现眼前——隆冬的深夜,我们师徒俩围着火炉,抽烟喝茶,在烟雾中纵论古今,畅谈世事,时而激愤,时而叹息,还时不时放声大笑。王中老师的睿智、深邃、幽默,就像一股清泉,源源涌出,在很多方面给我一种颠覆式的认知,给我无穷启迪。夏日,师徒俩则穿着短裤,赤膊上阵,整理文稿,反复推敲,常常为一两个提法而煞费苦心。

王中老师在上课中


我一本初衷,完成五四未竟事业

我最初看到这首诗,是在1980年初,他抄录在一本笔记本上给我看。我联想到鲁迅的诗,就半开玩笑地说,王老师,你这是自题小像。


就算是吧。王中老师笑眯眯地回答我。


我拿起他的笔记本,前后翻翻,因为没有日期,就问:什么时候写的啊?


几年前了。他含糊回答。


直到200412月,《王中文集》正式出版,我才找到确切时间。王中在1984518日《致大众日报华新同学的信》中说明:“1975年,我在东北军的老战友的女儿给我一首诗,为我的际遇鸣不平。我回她一首。


人们常说,诗言志。诗面上写什么,大家解释大同小异,但诗中隐含了什么,各人有各人的说法,各个时期有各个解读。王中的人生是通透的,他诗里的不必猜,在信中,他坦陈他的志向和追求:我一生无志做官,然而革海的风浪远比宦海凶险。每次运动要运动出多少尸体。但是,我像海洋生物学家那样,浮上来看浅滩螃蚧(蟹),沉下去看海洋的蛟龙,这样才能把人们的奥秘看破。至于别人怎么说我,就随它去吧!我还是一本初衷,完成五四运动未尽的事业,在此后的10年,更清楚地感觉到,中国是如何地需要科学和民主。近几年来,如果说我做了什么,只有这么一点可以告慰同学的。


王中老师在上课中


我一生无志做官,这似乎是官场流行的套话,听听,一笑置之。但王中说的是真话。他1956年接任复旦大学新闻系主任,但只是兼任,当时还担任复旦大学党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副教务长、政治理论教学委员会主任。这样一位年轻的老革命,又拥有大学学历,一路做官上去,仕途该是一片光明。但他一到新闻系,就把兼任当主业,全身心投入,放弃其他工作。按现在编制,他从副局级自降到正处级。


我一本初衷,这个初衷,就是把新闻学这门学科变成一门科学,进而影响中国新闻事业,影响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从1956年进入新闻系直到1994年过世,38年间,无论是精力旺盛的中青年还是躺在病床上的垂暮之身,无论是他意气风发的高光时刻,还是身陷囹圄、面临死亡的至暗时刻,他都矢志不渝。纵使数次被打翻在地,也没有打断他的研究、他的追求,始终不低头、不检查。如果王中心目中有什么偶像,那就是意大利科学家布鲁诺,为坚持真理而不怕死的英雄。


要卧薪尝胆,奠定了新闻学复旦学派的底色

王中老师在新闻学学科体系中所做的贡献,已有许多文章阐述过。在19577月一次批斗王中右派言论时,王中老实交代过他的目标:要卧薪尝胆10年,搞出一个道理来。在自己领导下搞成一个学派


王中所说的搞出一个道理,就是构建中国自主的新闻学专业话语体系。结果,王中卧薪尝胆不止10年,而是整整38年,直到生命最后一刻。王中所做出的独特贡献:


第一,奠定了新闻学专业话语体系中基本概论和基本观点。


1956年,王中老师草拟了《新闻学原理》大纲,共18章,仅一千余字,却涵盖了新闻学学术话语的各个方面,勾勒出新闻学理论研究的全景图。在大纲中提出的报纸两重性”“社会需要论、读者需要论,是当时新闻学重大理论突破,在学界、业界产生振聋发聩的启迪及影响。在被打成右派时期,王中对竖三民的研究,开创了中国新闻史研究的全新视角。在平反复出以后,接连写出的《论新闻》《论传播工具》《论新闻事业阶级性》《新闻学的第二课题》,阐述并奠定了新闻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观点,例如新闻定义、新闻价值、宣传定义、传播意义、新闻与宣传关系、媒体与受众(读者)关系、新闻活动与社会生活关系,等等。在王中老师直接指导下,我在1985年编著出版国内第一本《新闻学概论》(福建人民出版社,19856月),以后陆续出版了3个版本的《新闻学概论》,到2023年出第八版,发行量达到百万余册,覆盖全国80%左右的高校新闻传播学专业。虽然该书追随新闻实践和理论研究的进展,不断修订,不断更新,但该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观点依旧是王中老师奠定的。


第二,奠定了新闻学复旦学派的底色。


建立新闻学的复旦学派,是王中老师为之奋斗的一个目标,经过近70年的努力,学界认可新闻学复旦学派已成共识。

新闻学复旦学派的形成,当然不仅是王中一己之力,而是以王中为代表的一个团队;也不是王中这一代人,而是以王中为起始的一代一代复旦新闻人的传承,志趣相投,学脉相连,道统不绝。王中的独特贡献,在于奠定了复旦学派的底色。


新闻学复旦学派的底色就是:开放包容,求新求变。


开放包容的内涵,具体体现在王中创办《新闻大学》期刊的追求上。1979年王中老师重任新闻系主任,就着手筹划一本公开发行的新闻学期刊。此前,新闻系出了一本内部的油印刊物《新闻学研究》,交流到各大学和各媒体,已具一定影响力。在新闻系内部讨论正式出版期刊的刊名时,不少老师建议就沿用《新闻学研究》,王中却一锤定音:用《新闻大学》作刊名。当时,王中老师让我在讨论会上做记录,我没敢发言,却很疑惑,觉得《新闻大学》不像是学术期刊的名称。会后,陪王中老师回家。走到校门口,实在憋不住,问他为什么要用《新闻大学》?王中老师停下脚步,用手中拐杖指着复旦大学校牌回答我:大学就是各门学科知识的汇集之地。新闻大学,就是把各学科的知识汇总起来开展新闻学研究,把中外新闻学理论、观点都展示出来,把各种不同观点都表达出来。围在一个小圈圈里搞新闻学研究,那一定搞不出什么来。


这是王中对《新闻大学》办刊定的基调,也是对复旦学派定的一个底色。


站在学术研究、实践探索最前沿,不断开拓新的研究领域,不断提出新观点、新方法,敢为天下先,复旦学派求新求变,是由王中老师率先垂范的。这一点,已有许多文章提及,本文不再赘述。


光风霁月,荣辱毁誉由人道

我师从王中老师3年(19799-19827月),每星期总有一两次在他房间里长谈。毕业后留校,保持一星期去一次,师徒俩可以说是无话不谈。但有两个话题,王中闭口不谈。


王中老师与77级学生在交谈


一不谈他的革命史。革海浮沉半世纪,这半世纪的经历,王中基本不谈,更不谈他的老领导、老战友。记得1980年初,我去王中老师家,看到一位与王中年龄相仿的人正和他谈笑风生。王中老师见我进来,就介绍:这是陈其五同志。噢,我知道,陈其五前天才正式任命为上海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陈其五正在喝酒,一瓶洋河大曲,一只小酒杯,但桌上什么菜也没有,只有一只皮蛋。陈其五右手一口酒,左手啃一口皮蛋,连双筷子也不用。我一看,也太寒酸了,立马说:我去买点熟菜来。陈其五却一把拉住我:小伙子,山东人规矩,菜价不能超过酒价,你不能坏了规矩。有此一说,我只好作罢。事后问王中,他只有一句话:老同事。


另一次是1980年秋,王中老师去兰州参加新闻工作座谈会。时任兰州军区第一政委的肖华特地来看王中。肖华开玩笑:王中同志,好久不见。然后敲敲自己脑袋说:我该叫你王中教授。王中老师见到肖华,立马迈上去,双腿一并说:首长有什么指示?两人哈哈大笑。看上去极其熟稔。事后问王中,王中老师还是淡淡一句:老领导。


革海浮沉半世纪,王中老师到底有过多少老领导、老战友、老同事,我确实知之很少。后来查资料,才知道当时国务院副总理方毅、谷牧都曾是王中的直接领导,但王中老师生前从未提及。


二不谈个人恩怨。自从王中老师1957年被划为右派分子,整整20年,不知挨过多少次批斗甚至挨打,参加对他口诛笔伐的不知多少人。如此屈辱,对每个人都是刻骨铭心的。但在我面前,王中老师从不谈及这些人这些事。李龙牧老师当年曾在报纸上发文批判过王中,王中被撤职,李老师接替王中长期主持新闻系工作,主持过多次批判会。王中复出,李龙牧老师照样在新闻系当老师,教授中国新闻史。李龙牧的儿子李新是新闻系77届本科生,常去王中老师家,后来和王中老师女儿王进军谈恋爱,毕业后不久就结了婚。冤家成亲家,王中老师坦然认下这门亲。


近来,有几篇论文谈及当年的一段纠葛,涉及到王中老师以及我很尊敬的甘惜分老师,我且说上几句我了解的事实,可以看出王中老师的光风霁月。



刘鹏先生在《为何是王甘——王中、甘惜分新闻思想及甘王之争的产生原因及时代背景》一文中陈述:1980年在兰州的新闻工作座谈会上,甘惜分 见到王中,诚恳地说,我们之间的新闻观点,是可以争论一辈子的,但是1957年我对你无限上纲,现在向你当面道歉。也有回忆称,甘惜分是亲自到王中的房间诚恳道歉,但王中始终不做声。


文中也有回忆称,这里也有就是我。刘鹏先生在电话里向我了解当年场景,我如实告知,因为我在现场。


复旦大学新闻系一九八二届毕业合影留念


甘惜分已仙逝多年,如果在天有灵,我想真诚地告慰:王中老师尽管在甘惜分老师向他道歉时没有明确表达,但从来没有在任何场合对甘惜分老师发过怨言,从来没有把甘惜分老师当对手,更不会是敌手。


说到学术上分歧, 有人认为,王中竭力想使新闻与政治分离,更有人嘲笑,王中在学术群体中显出一种政治无知者的天真。我衷心希望,那些政治有知者们读读王中老师的《论新闻事业阶级性》(1982年)、《谈谈新闻学的科学研究》(1980年)、《新闻学研究的三个问题》(1985年),他是如此清晰地论述了科学和政治关系,并把这些问题归为科学研究中的一些基本常识。


其实,我倒是希望,中国有一批批年轻学者像王中那样,在科学道路上,不计个人得失,不畏艰难,勇于攀登科学高峰。



后记

王中老师生于1914年,1994年谢世。2004年,为纪念王中老师冥诞90周年和仙逝10周年,出版了《王中文集》(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12月),我应约写了一文《我的学术领路人——长忆我的恩师王中》。

20年匆匆而过,2024年是王中老师冥诞110周年、仙逝30周年,我极其怀念和王中老师相处的日子。王中老师是我学术领路人,更是我的人生导师,他的一本初衷,对既定目标矢志不渝的坚持、追求,永远在激励着我。


难忘师恩,难忘教诲。谨以此文纪念敬爱的王中老师。


资料来源:
[1] 赵凯主编《王中文集》,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12月,第353-354页。
[2]《解放日报》1957729日:上海新闻界再次揭发右派理论家。
[3]《国际新闻界》,2019.04
[4] 甘惜分,《满怀凄恻祭王中》,《新闻记者》,1995.02
[5] 向芬:《新闻学研究的政治主场、退隐与回归》,《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NO.1



来源: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公众号)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Q-EyUx12tuzPOI1mfbWtAg

编辑:徐思凡

406#
发表于 2024-6-25 17:05:14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村支书给大学生打分,重庆大学新闻学院“乡村思政课”结课
近日,来自荣昌区直升镇的党委委员叶松生和道观村党总支书记陈善荣走进重庆大学新闻学院《传媒工作坊》课程考核现场,两位村镇干部与专任教师一道对学生创作的24部短片进行评分。
作为重庆大学新闻学院与荣昌区直升镇共同打造的“乡村思政课”,这学期的《传媒工作坊》课程按照“村镇出题—学生拍摄—联合评分—应用乡村”的思路进行设计,学生通过视频拍摄的形式进行乡村调研完成课程考核。今年5月中旬,学生们接到了来自荣昌镇道观村、万宝村和燕儿村的拍摄任务。在进行了详细的选题策划和准备工作后,80余名学生于6月1日前往这三个村庄开展实地拍摄工作,经过后期剪辑制作出24部短片。
这些短片包括新闻报道、专题片和电视散文等多种体裁,内容涉及直升镇乡村产业的调研,如花椒集约化种植、三角梅花卉与旅游开发等,也包括了乡村文化宣传的作品,例如推广“小院+”数字治理App的视频、反诈骗警示片、燕儿村民宿宣传片等。此外,还有学生现场发掘的荣昌猪瘟防控、基层村官和西部计划志愿者的故事,展现了学生们独特的观察和思考。同学们亲历了农村实践,感悟了三农情况,认为“田间地头,沾满露珠,最有真味;深入农户,体验生活,最有真情。”   
《青果送新“香”:数字化下的新乡村新图景》《留学生眼中的重庆道观村》《“小院+”:乡村“智”治新风光》.....大学生制作的短视频名称耳目一新,格外别致,让荣昌区两位参加评审的村镇干部眼前一亮,喜色颜开。与此同时,部分创作小组的同学代表也来到评分现场,与来自拍摄地的干部进行了充分的交流与思路阐述。21级广电专业莫云迪同学说“‘乡村思政课’的实践,让我们在思考如何赋能乡村方面新增了串联的思路,博采众长,受益匪浅。”   
两位村镇干部与专任教师共同制定了评分标准,从内容深度、画面质量、创意亮点等维度对学生作品进行了综合评定,并选出了一部分优秀作品,用于乡村文化建设的宣传和科普中。评审结束后叶松生委员说:“从学生作品来看,这种接地气的‘乡村思政课’给学生们留下深刻印象,他们倾听农民的心声,用脚步来丈量田野大地,洞悉乡村民情和乡土情怀,收获了课堂中不曾有的感知,得到了基层中火热的社情体验。”
在随后的“乡村思政课”总结交流中,重庆大学新闻学院党委书记凌晓明表示,“请村支书来对学生作品的评分既是对学生作品的直接检验,基层干部的点评给了学生们作品另一个角度的诊断与剖析,也是校地共建‘乡村思政课’,有效推进人才培养的新尝试。通过将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现实生活相结合,我们能够更好地让学生了解国情民情,拓展全面育人的新格局”。  
来源:重大新闻学院(公众号)
编辑:王晨雅

407#
发表于 2024-6-25 17:26:00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澎湃评论员复旦哲学学院毕业典礼上发言:我也是有这种资格的人吗?

本文系澎湃新闻评论员沈彬

在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毕业典礼上的发言


我是九七哲学本科的沈彬,是澎湃新闻的一名评论员。

当哲学学院邀请我来这个重要的场合发言时,首先我是自我怀疑的:我也是有这种资格的人吗?难道在毕业典礼上讲话,不是需要在复旦捐一幢楼的那种人吗?

非常感谢复旦大学哲学学院,作为“母校妈院”,给我这么一个机会,让我这么一个普通的毕业生有这个发言的机会。这是我几十年以来接到的最大的单子。这是无上的荣光,感恩!感谢!

毕业意味着离开,我们都是戴着复旦的冠冕进入这所高校的。而毕业之后,我们将进入“后复旦”生活。对于很多人——比如我,会进入普通人的“后复旦”生活。

和诸位聊一下普通人的“后复旦”生活。这是我最可以说的。我是一名媒体的评论员,没有什么值得夸耀的成就,因为工作的原因,可能曝光率比其他同学各位高一些,仅此而已。

像很多复旦的毕业生那样,我们面对的可能是一日三餐,碎银几两,“甲方爸爸”的教训,老板的PUA,每日的打卡,格子间里的PPT……在我所在的单位里面,可能一个饮水机,有7个复旦的在喝水。你有时有一种落差,难道曾经这么优秀的自己,就被困在这个地方了?

作为一个平凡的新闻工作者,今天的我,没有豪情万丈的底气来重复当年那句“今天我为复旦自豪,明天复旦为我骄傲”。但我依然认为,我守住了复旦赋予我的价值观,相信自由的力量,拥有思考的勇气,不随波逐流,不丧失良心,不屈服、不盲从,在普通的岗位为复旦守住一盏灯。

在很多无奈的关口、内心煎熬的时刻,我会坦率地说出一句,“这事我做不出来,因为我是复旦的,我是学哲学的,你不要骗我。”

毕业后,我们进入“后复旦时代”,复旦不应该是我们的包袱,而是我们的底线,复旦不只是荣誉,更是我们的价值观体现。我从哲学系出走半生,可能是行囊空空,头脑却有坚守。

23年前——一个遥远的时代,我毕业的时候,当时吴晓明教授给我们念过杜甫的“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我曾经以为那个“儿女忽成行”的日子会很远。想不到真的很近。上周六我参加了我儿子的小学毕业典礼。其实,杜甫的这首诗里还有一句叫“焉知二十载,重上君子堂”。毕业23年之后,我又回到了相辉堂,有了“重上君子堂”的机会。

首先,我想说,哲学可以是我们一生的慰藉,你可以放弃哲学,但哲学没有放弃你。

最近,我在读马可·奥勒留的《沉思录》。这是在我们学习的哲学史上不怎么重要的哲学家。一天,我突然翻到了一页,他是这么说的:“在你青年时期以后的那一段里,你明白不能像一个哲学家那样生活下去,这种想法使你断了追求名誉的妄念,你可以明白地看出,许多人也可以明白看出,你与哲学相隔甚远,所以你的生活无法去赢得哲学家的美名。”

我和很多院友一样,“与哲学相隔甚远”。但是哲学依然是我们的底色,依然从中得到慰藉,得到启发,在面对困难时保有信心,在内心焦虑时得到安宁。

在这个学院里,我们一起仰望过康德仰望过的星空,一起精神徜徉过海德格尔的“林中路”,一起探索过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的王国。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让我们在有限的几年时光里和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思想者有了奇妙的交集,这是其他人没有享受过的本体论的塑造。

今年春节,我去了贵阳修文县,那还有一个有名的名字,叫“龙场驿”,就是当年王阳明龙场悟道的地方。在王阳明悟道的“玩易窝”的岩洞里,只有我和我的儿子两个游客,卤素灯把洞里照得特别亮。我闭上眼睛,万籁俱寂,闻着岩洞里泥土和沙石的味道,慢慢地感受和王阳明重复在同一个空间里的体验。“吾性自足,不假外求”,这句话突然就跳到了我的脑海里,让我泪流满面,一个哲学学院“流浪儿”感受到了罕有的熟悉和慰藉。

最近,我一直用斯多噶学派的哲学安慰自己——按照自己的努力评价自己,而不是按照事情的结果。

你看,你可以放弃哲学,但哲学没有放弃你,你读过的《巴门尼德篇》或者《传习录》,总会很偶然地安慰到你,请大家珍惜。

第二,哲学不应该成为嘲笑的对象,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要附和这样的嘲笑,否则只会让你的处境越来越糟。

世界越来越艰难,社会越来越陡峭,当下就业的压力很大。他们说“文科就是舔的”,他们说“哲学就是无用的”,我们看到了有哲学专业的硕士去当了外卖员,这两天有一张网上传播的图片显示,一位女生拿着纸板求职,自称“精通欧洲哲学,分析哲学、女性主义”,却找不到工作。

但是,在任何的情况下都不要附和这样的嘲笑,因为哲学是我们生命的一部分,我们可能离开了这个专业,可能今生再也不会接触那些晦涩的著作,但年轻的时候的梦想不应该被嘲笑,哲学更不应该被嘲笑。

我有一位朋友有一句刻薄的话:“既然一样是找不到工作,为什么不读一个自己想学的专业呢?”这话当然很刻薄。今天来复旦之前,我的一个澎湃新闻同事,也是复旦新闻学院的校友,特别提醒我跟诸位讲话的时候一定要提示一句:“哲学学院再不要看不起隔壁新闻学院!”

乐观地说,当下坚硬的世界,对哲学学院也是个“利好”,并提供了一个更加客观地反观“哲学之用”“文科之用”的机会。可能,之前不是你学的专业行,而是社会行;可能现在不是你学的专业不行,而是“社会不行”。丰盈的日子来了,就慢慢享受,粗粝的日子来了,不必妄自菲薄。

当社会的民粹合唱,把嘲笑文科当成段子,那么恰恰证明了哲学的意义。哲学不应该成为嘲笑的对象,文科也不是讽刺的宾语。

第三,我们有“爱智慧”的本领,而不是迁就愚蠢的市侩。

当下借着互联网的传播霸权,舆论场声音正在不断地下沉,反智主义、民粹思潮盛行,有人把刻薄当成清醒,把偏执当成率真,各种愚蠢被花里胡哨的理论包装成了智慧,占据了思想的主赛道。

在很多时候,这就是客观现实,我们无力反抗。但是在这个“爱智慧”的院系,今天我可以直白地说,应该警惕这样的思潮和感染。因为向下的自由不是自由,坠落的幸福不是幸福,投降的权利不是权利,媚俗的智慧不是智慧。

专业的哲学教育让我们有了爱智慧的本领,而不是向下迁就愚蠢的市侩和妥协。在将来的很多年里,我们会面临着自身掌握的知识和极端愚蠢之间的落差,这是“后复旦时代”所难免的。

我们是光明的种子,智慧的蒲公英,我们要在人生当中捍卫复旦给予我们的价值。相信那些我们应该相信的,坚守那些我们应该坚守的。人生不长,时间是万物的吞噬者,不要用“正确”代替喜爱,不要把“算计”当成智慧。

第四,我想借此机会,感谢我所在的97哲学本科班的同学们。我们这个班毕业23年以来保持着超级的团结,我们每年都有一次聚会,在这个群里我们彼此鼓励、帮扶,共同感受向上向善的力量,走过漫长的四分之一个世纪。我诚挚地希望各位在毕业之后能够继续保持同学之间紧密的联系。复旦难得,哲学更难得。

凤凰花开,骊歌唱起,大家要走很久的路。毕业了,我们都进入了“后复旦时代”。复旦是起点,不是终点,复旦是荣耀,不是包袱,复旦是底线,而不是天花板。愿有一天,你遇到那个少年时的自己:不感伤,不后悔,不忧愁。人间枝头,各自乘流,愿诸位行有渡口,返有归舟。哲学给我们慰藉,而我们去打造属于自己的世界。


来源:长江朱建华(公众号)
编辑:王晨雅

408#
发表于 2024-6-26 17:11:31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是否建议填报新闻传播专业?资深媒体人胡锡进这样看
近日,各地高考成绩陆续公布,高考志愿填报工作随之启动。对于专业选择,作为媒体人的你,是否建议他们填报新闻学?对此,资深媒体人胡锡进在其个人微博分享了他的见解。
胡锡进认为,尽管目前新闻媒体在影响力和收入方面可能处于低谷,但社会对传播的总需求并未减少。从长远视角来看,传播领域的竞争只会越来越大,这方面的创新不断由技术的更新驱动,需要大量新型人才参与探索,媒体也一定会跟着社会的需求嬗变。
他坚信,大学的新闻传播专业会不断以变应变,做出调整,向社会输送适应传播新形势的各种急需人才。光是这几年突然就出现了一大批搞直播的,过几年还说不定会出什么样的传播风。
目前,无论是企业还是机构,对于信息传播和公关的需求都在增加。随着舆论环境的复杂化,大型机构对于懂传播的综合人才的需求尤为迫切。
对于年轻人而言,深入学习传播学将为他们打开广阔的就业空间。胡锡进称,除了传统的媒体领域,他们还可以选择公务员、企业或机构的公关岗位,以及互联网领域的多个分支。尤其在媒体行业,新媒体的崛起使得这一领域的职业选择更加多样化。
胡锡进强调,传播作为一个广泛且新潮的领域,其重要性不容忽视。在当前注意力经济的大背景下,新闻传播专业肩负着服务社会新业态和驾驭传播新形势的重要使命。他期望各大学的新闻传播学院能够持续创新,引领学生们紧跟时代潮流。

来源:传媒见闻(公众号)
编辑:王晨雅

409#
发表于 2024-6-28 23:31:30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要不要学新闻?又一记者公开发表看法
来源丨记者韩鹏风闻号
作者系中央广播电视总台CGTN记者
高考出分了,新闻专业还能报吗?我说点大实话。
1、这个行业变化非常大,非常快,以至于仅抱着“学一门手艺以后饿不死”的想法来读新闻专业,毕业后确实可能“饿死”。
以前新闻姑且算“手艺”,至少一些工种是。比如我举个得罪人的例子:灯爷。
电视台里有个工种是灯光师,负责在演播室给主持人打光的,人称“灯爷”——咱稍微拍过几张美照的网友都知道,拍照时,美不美不只取决于你的颜值,还取决于光:灯光从头上45度斜着打,会显瘦;打太正了,会显鼻子瘪;打歪了,会显脸黑;从下往上打,完了,直接成鬼片了!
所以,很多大牌主持人,也跟灯光师尤其客气,喊他们叫“灯爷”,因为主持人在观众眼中的形象,除了业务本身,可能一小半取决于领导让你出镜的频率,一大半取决于“灯爷”打光是否走心。
但如今,一台手机、一个网红灯、一点美颜滤镜,就足够把自己拍的美美哒,而且现在的AI,早已迭代到不是仅仅把人美白、美瘦、长腿、瘦腰了,还可以按照内容的需求,一键把人变成“精英范”“专业范”“冷静感”“健身感”之类的
也就是说,对绝大部分人来说,只要会用手机,不去高大上的演播室,不跟灯爷的“手艺”配合,也能把自己拍出主持人的范。
这就是人工智能的威力。好的人工智能,一定比差的灯光师靠谱。灯光师这个“手艺”,被人工智能取代了。
2、我举“灯爷”的例子,不是针对这工种本身,而是说“好的人工智能,一定比不走心的人靠谱”。其实灯光师如此,主持人又何尝不是?记者又何尝不是?编辑又何尝不是?
——过去的主持人,天天在电视上出现,最后大家都忘了他们说过什么,只记得他们天天在高大上的节目里,说着高大上的事,所以人也一定高大上呗。
——过去的记者,发的东西动不动就成了大江南北的街谈巷议,大家最后也忘了记者本人是什么水平,只记得他们在影响力这么强的平台发出了影响力这么强的内容,所以人也一定影响力强呗。
——过去的编辑,虽然在幕后,但人家掌握着审核权发稿权啊,主持人和记者本事再大,编辑那不给你通过,也白搭,最后大家虽然记不住编辑是谁,但都觉得他们有那么大的话语权,所以人也一定有话语权呗。
——至于灯光师、化妆师、摄像师、音频师、视频剪辑师、甚至推提词器的老师,都是同理。
只是,提词器有APP了,摄像有手机了,剪辑有傻瓜软件了,灯光化妆有美颜滤镜人工智能了,这些新闻专业教的“手艺”,都被科技取代了至少90%以上。而主持人、记者、编辑的“手艺”,还无法被科技彻底取代,但是:
——主持人能被人们看到几次,不再是每天黄金档栏目说了算,而是算法推荐说了算;
——记者发的东西有没有影响力,不再是媒体想发那些内容说了算,而是网友买不买账说了算;
——编辑话语权的大小,也不再是他们手里的审核发稿权说了算,而是他们回应汹涌舆情的水平说了算。
所以,看到了吧:新闻专业的老师们教你的“手艺”,没法当饭吃,也没法给你带来天然的高大上、影响力、话语权。
但是,如果你做的新闻,算法能推荐、网友能买账、舆情能认可(包括但不限于这几个因素,仅举几例),那么你依然是高大上、有影响力、有话语权的新闻人——饿不死,而且会发展得很好。收入达到小康没有问题。
如果你确信是自己强而不是平台强,那么你从新闻机构跳出去,到风险更大的市场上去创业赚钱,是低资金成本、高智商情商的,成功的话,也是高回报的。即使创业没成功,也回不到老东家了,也可以去公关、互联网等。
所以,关键是专业+走心。因为人工智能再厉害,它们走不了心。
3、“灯爷”都被饿死了吗?没有。他们两极分化了!
因为人工智能的美颜,毕竟廉价,毕竟失真,人的手在脸上动一下,脸的胖瘦就变一下。真正专业的灯光师,他们给真正专业的主持人、真有故事的采访对象、真在一线的现场环境布置出来的灯光,烘托出来的氛围,既不失真,又符合特定的情绪,每次布光都是一次艺术创作,不是“手艺”:
——这些好的灯光师,有的仍在新闻机构的重要节目里做灯光师,不然你猜人民大会堂里外国政要访华时的灯光是谁布的?有的出去了,到电影、MCN、娱乐圈之类的地方赚大钱去了,他们靠着走心、专业、不可替代,变成了真正受人尊重的“灯爷”;
——那些靠“手艺”给主持人看人下菜碟的灯光师,有的在新闻机构里被边缘化,做一些不疼不痒项目的灯光师,以后万一节目砍了他们饭碗也难保,有的干脆去婚庆公司之类赚辛苦钱,一般的小婚庆公司收入肯定也不及以前在电视台了。
其实主持人、编辑、记者也是同理:两极分化。
张雪峰说“报新闻就把孩子打晕”(当然,他是对特定孩子、特定分数、特定情况说的,不针对专业或行业整体),指的是两极分化下的下限,是一种避坑思维。毕竟,咱不想让优秀的孩子去985辛苦学成后,到小婚庆公司打工对吧?
但现在卷到这个份上,哪个专业、行业都有坑要避——新能源车行业够火了吧,可万一你去的车企被现在这波价格战卷死了,不也照样裁员吗;却不是哪个行业都有很高的上限——新能源车、计算机之类,上限肯定够高,关键是你要能力强、踩对点,新闻行业上限也还行,关键是你要能力强、够走心。
踩点反而没那么重要,因为互联网下,算法给大家的机会相对均等,你去了哪个媒体,只要收入尚可、且你能玩转互联网传播规律,都有两极分化里向上分化的机会。
4、莫靠“手艺”做灯爷!要靠专业做大佬。
如果你都看到这里了,肯定不会觉得我是在码字diss“灯爷”了吧。我说的是新闻行业的任何工种,都不能抱着“靠手艺吃饭”的思维,否则一定饿死!
在新媒体卷到今天的市场上,居然还想拿个新闻专业的大学文凭“靠手艺吃饭”?那八成连“靠颜值吃饭”的黑丝跳舞小姐姐都卷不过。
我有很多灯光师同事同行,我谁也不diss,因为人家的专业我不懂,无权评价;相反,我有一些不靠谱的记者同行,我每天都在diss他们!是的,跟网友们时不时会在不靠谱的新闻帖子下回复“张雪峰说的没错”一样,我看到这样的帖子,也恨不的把背后的记者揪出来骂一顿,指着他们鼻子说Fake News。不仅是某些国内记者,你再看看某些美媒的记者,那个造谣抹黑发展中国家的吃相,真难看!
恰好,我做驻美记者的一部分职责,就是驳斥他们,我揪住一个,往死里打脸一个,有些打脸内容,甚至直接被外国网友自发贴到了CNN、VOA等媒体的评论区打脸他们,我只能说网友们干得漂亮。
这个工作,人工智能干得了吗?互联网大厂天天做PPT讲故事,说要取代这个取代那个,我倒盼着你们赶紧开发个程序,把我这个活给做了,给取代了,也省得我天天像打地鼠一样挨个假新闻驳斥,永无尽头。
但这是不可能的,否则那画面太魔幻了,如果某些外媒用AI做假新闻,然后我们的AI自动驳斥,然后假新闻又自动抹黑我们,我们又自动驳斥回去,那互联网就失去了灵魂,成了一堆僵尸账号按照程序设定来回说话、却没有人该有的温度和情绪,那时,人们就会转而通过其他渠道获取新闻了。
因此,澄清谣言、打脸抹黑、发布实情、实现有针对性有人情味的沟通,是人的工作,无法取代,AI充其量帮点忙——这就是新闻专业的一部分意义,但这需要非常非常专业且走心的人来做,因为本质上说,这是一项服务业。
5、本想给高考生介绍点报志愿的经验,却吐槽了一堆有的没的行业内情,最后还是说点稍微有用的吧,以免大家也在我的评论区说“张雪峰说的没错”。
第一,新闻专业里,有些大学教授,自己一个帖子都没发过,一次汹涌舆情网暴都没处理好过,竟还在课堂上,拿90年代的教学大纲,教抱着4G手机成长起来的10后孩子做新闻。
要知道,新闻专业教的那些基础,比如写新闻要写全五个W(何时何地谁做了什么为什么),发稿要快、要真、要客观之类,都没有变。但老师不能只教这些,学生也不能只学这些,否则真要饿死了——这些是原则,不是方法。
原则不能丢,但不能把原则当成方法用!你写的新闻,要有人看,才是有用的。否则,一个新闻帖子跑断腿、写秃头、层层审,才发出去,结果92阅读、3点赞、0评论,还不如你自己发个宠物狗的朋友圈互动量大、传播力强呢。
在坚守原则的基础上,如何有传播力,而且是正面积极的有效传播,不是猎奇炒作的黑粉流量,这才是大学新闻专业该教的。或者准确点说,才是大学里该探讨的——因为这问题目前在全世界都没有教科书式的答案,美国被“后真相时代”的信息过载搞的舆论撕裂远比我们还严重,而大学的目的,本来也不是给出答案或操作手册,操作手册永远是落后于市场变化的。
大学的目的,就是指导聪明的孩子,按照市场的变化,去研究新的方法。孩子们如果读了新闻专业,也千万不要从教材里寻章摘句找答案,而是基于教材、自己探索方法,然后拿到课上,跟教授和同学们去讨论、去争论、去吵架、去颠覆、去成长。做不到这一点,就是把专业当成了“手艺”。
第二,新闻行业里,也不能停留在以前做新闻的逻辑中,否则所有工种都是不入流不走心的“灯爷”。现在新闻到底该怎么做,我真的给不出答案,毕竟大学里这么多聪明的脑袋一起讨论争论,也没得出所有人都接受的答案。
但我知道,肯定不是完全沿用以前的做法!从我有限的工作实操中,我有一个不成熟的看法:以后的新闻,要区分出两种形态。一是严谨记录,二是互联网传播,二者不能混淆,更不能以同一个标准要求完全不同的两项工作。
1、记录呢,就是严谨、准确、全面地记录历史,毕竟“新闻是历史的第一稿”,杨利伟2003年成为中国第一个进入太空的人,20年前是“新闻头条”,现在则是“历史事件”,已经写进中学历史课本了。
你猜课本编写者是靠什么整理的素材?央视的太空直播画面,新华社文字通稿,人民日报的社评,一定是其中重要的来源。
几百年后,几千年后,我们的子孙后代还会学到从苏轼问出“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到“我们派杨利伟等人上天去看看了”这个中国人时隔1000年的对话,只要史料都保存好了,他们还会看到央视的画面,新华社的通稿,人民日报的社评,这样的记录,马虎不得!容不得半点差错!
播发时传播力弱一点,没事,但务必要严谨准确全面,因为你作为记者,也成了中国人、甚至全人类千年对话的一部分。
2、传播呢,就是要贴近热点、有流量、有针对性。这不是写给1000年后的人看的,是写给这一天、这几小时的人看的,过一会儿热点变了,大家就去看别的了。
比如我这篇破文章,最多最多一星期后,就不会再有人看了,那时志愿都报完了。但这几天,在这一刻,哪怕能帮到一个在犹豫报不报新闻专业的家庭,就没白发,哪怕没给他们带来什么信息,只是陪伴他聊聊天、吐吐槽,也算个情绪价值,服务业嘛。
还有很多碎片化的搬运、短视频的驳斥谣言、长音频的时事分析等,都是同理。但要注意:传播效果不等于流量,传播效果=流量+网友反馈是否与传播预期一致,否则你发了个东西,流量贼高,结果都骂你,质疑你,反驳你,打脸你,甚至网暴你,那不叫“传播效果好”,那叫“流量高、都骂你”。
不能用“记录”的要求,来框住“传播”的工作,更也不能用“传播”对流量的追求,来扭曲“记录”的严谨准确全面。所以,我的不成熟建议,就是要把新闻的“记录”和“传播”功能分开,提出不同要求:
——记者在“记录”时,就要以严谨准确全面的要求,去审发,哪怕流量低一点,因为我们这“流量”,是要持续几千年的;
——记者在“传播”时,就要以贴近热点、有流量、有针对性,哪怕部分信息要素缺了一点,在这几个小时、几天之内,还会有更多人参与讨论,信息会在舆论场的一次次沟通中被补齐。不能用一个标准,来要求两项工作,否则记者就会学成个四不像。
记录历史的记者,别用流量去要求他,否则他可能就净去整那些没用的花边新闻,乱追小视频热点;在搞传播的记者,别求全责备,可以为他配备“网红工作室”,要求他对传播效果负责。注意,我上面定义了,传播效果不等于流量,传播效果=流量+网友反馈是否与传播预期一致。
上面我说的这些内容,是完全的抛砖引玉,算是给新闻专业和行业一个“砖家”水平的靶子,供专业人士和网友们攻击、拍砖用。
如果能让你一直看到这里,那就算个陪伴;如果能因此引发一些对新闻专业和行业的争论和吵架,那似乎也达到了“抛砖”的目的;如果能对想报新闻专业又听说张雪峰说“别报新闻”(再说一遍:他是对特定孩子、特定分数、特定情况说的,不针对专业或行业整体)的家庭提供一些新角度,那就太好了。
图为我在中东做战地记者
来源:传媒见闻(公众号)
编辑:王晨雅

410#
发表于 2024-6-29 21:02:30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中国传媒大学,雄安校区选址选定!
2024年6月12日,继北京语言大学、华北电力大学后,中国传媒大学也发布了《中国传媒大学雄安校区总体规划方案征集资格预审公告》,公布了中国传媒大学雄安校区的选址。
雄安新区起步区第一组团,地块1:东至城市道路NA2,南至城市道路EB3,西至城市道路NA1,北至城市道路EB2。地块2:东至城市道路NA2,南至城市道路1-EC5,西至城市道路1-ND104,北至城市道路EB3。
公告中的位置与网传规划图不谋而合:
具体项目概况如下:
1.1项目名称:中国传媒大学雄安校区总体规划方案征集
1.2项目位置:雄安新区起步区第一组团,地块1:东至城市道路NA2,南至城市道路EB3,西至城市道路NA1,北至城市道路EB2。地块2:东至城市道路NA2,南至城市道路1-EC5,西至城市道路1-ND104,北至城市道路EB3。
1.3 项目规模:56.65公顷/850亩(以最终土地供应文件为准),地上建筑面积58万平方米(以最终土地供应文件为准)。其中,高等教育用地43.03公顷/645亩,二类综合用地5.64公顷/85亩,公园绿地(含排涝通道)7.98公顷/120亩。
1.4 项目性质:创意征集。
1.5 设计任务:中国传媒大学雄安校区总体规划方案。
1.6 征集方式:公开征集。
1.7 征集设计周期:约50天。

来源:新传学苑(公众号)
编辑:王晨雅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