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楼主: adm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媒体管理案例集锦

[复制链接]
401#
发表于 2012-12-19 10:33:21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赫芬顿邮报》与朝日新闻合作将推出日文网站


《赫芬顿邮报》总编辑Jimmy Maymann


  新浪传媒讯:据英国《卫报》网站近日报道,美国《赫芬顿邮报》已经与世界最大报刊之一——朝日新闻的所有者达成协议,将推出日文网站。赫芬顿邮报邮报传媒集团将与朝日新闻公司形成合作关系,进而推出日文版网站,标志着这家美国公司向亚洲迈出了第一步。
  “作为我们在亚洲的第一个版本,《赫芬顿邮报》日本版不只是向着新国家和大洲的扩展目标更进一步”,这家由美国在线控股的新闻和观点网站创建者阿里安娜-赫芬顿说道,“它是我们想要邀请更多声音加入我们不断增长的全球会话这种责任的一个真实写照”。
  日本是《赫芬顿邮报》在美国本土以外开办网站的第六个国家。其他五个国家分别是加拿大、英国、法国、西班牙和意大利;在法国是与法国《世界报》合作,在西班牙是与西班牙《国家报》合作,在意大利则是与Gruppo Espresso合作。
  目前,《赫芬顿邮报》日本版正在招募经验丰富的总编辑和编辑团队,为其发布做好准备。《赫芬顿邮报》总编辑Jimmy Maymann称,邮报将继续展开雄心勃勃的国际扩张计划;未来18个月内,将会在15个国家占有一席之地。Maymann补充道,国际规模的增长是《赫芬顿邮报》的商业需要,这样才能赶上或超过它在美国的业务,进而对广告客户更有吸引力。
  《赫芬顿邮报》在美国每月吸引着5000万独立访问用户,在美国以外的国际用户总共有2000万。Maymann称,在未来18个月内,使《赫芬顿邮报》国际用户的数量增长到与美国用户数相当是很有可能的。他说:“我们需要开拓更多的市场,并增加我们在这些市场中的份额。数字网络有着巨大的需求量,在10或15个市场散布着大量广告。我们还没有占据足够的空间,使我们的广告客户真正感兴趣。但在以后,我们一定会的”。(斯年)

http://news.sina.com.cn/m/2012-12-18/110525838328.shtml
402#
发表于 2012-12-21 19:05:16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朱学东:杂志媒体不规范竞争形成恶性循环

 因时而变 重塑新媒体时代杂志的灵魂

  ——《中国周刊》总编辑朱学东答陕西今传媒杂志记者问
  记者:朱总编,您好!欢迎您做客我刊“前沿访谈”栏目,在目前纸媒被新媒体冲击的时代,是什么信念促使您毅然决定办这样一本纸媒?能否为读者简单介绍一下《中国周刊》的创刊背景呢?
  朱学东:实际情况是,2009年初,我辞去南风窗总编一职,回到北京休养。当时《中国周刊》的筹备者京华时报前总编辑朱德付先生找我一起参与《中国周刊》的改造。朱总认为我的职业履历和对杂志的理解比较好,在负责在《传媒》杂志和《南风窗》时,表现也还算不错,加之我们原来也是很好的朋友,所以,他一听说我辞职回家了,就立即找到了我。
  原本做过《南风窗》之后,我对做同类杂志兴趣不大了。但因为三个原因,让我动了心,一是这本杂志的名字叫中国周刊,二是有机会跟朱德付一起合作,三是做中国周刊,相当于创建一本新杂志。所以,下决心就做了。
  进入新的世纪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中国在世界上的话语影响越来越大,国内的变化更大,但中国媒体的话语权和影响力,在国内的社会生活中,都还比较小,更不用说在世界上有话语权了。中国需要新的媒体,新的声音,需要与新的变化相匹配的媒体,这也是我们接过中国周刊改版的一个重要社会背景。我们希望做一本适应现代社会、有世界视角中国立场和深度的杂志,至于能不能做到,这取决于我们社会的开放程度,所谓谋事在人,成事却未必由得谋事者。
  至于新媒体对传统媒体的冲击,当时并没有引起我们足够的关注,其时,技术进步在传播领域带来的影响还不昭彰。我们的判断,无论技术如何变化,杂志媒体在中国还有上升空间。
  坚持做一份严肃的、有温度的、有思想的、有尊严的、有价值的和能够盈利的中国周刊已经三年多,三年多传播技术尤其是即时传播技术攻城略地,改变了传媒业生态和格局,引发了诸多重大的变化,但我却越来越发现能够提供深度阅读的严肃媒体的成长空间,正在显现。就如中国周刊遭遇的压力来看,目前最大的压力不是来自技术进步带来的冲击,而是表达欲望与表达空间、同业竞争中不规范竞争劣币驱逐良币的压力,而不规范竞争更形成了恶性循环。相反的是,传播技术的进步,反而惠及了中国周刊这样的杂志,让它冲破了受制于出版周期、受制于资金投入的劣势等因素,迅速建立起了自己的品牌和话语优势。
  2005年经济学人曾经作过一个判断:“传统媒体的巨人正在倒下,原因值得关注,但不必惊慌。”这也是我观察中国媒体后认同的判断。关键是真正认清形势,然后选择坚持什么,改变什么,因时而变,而不是心理上的自我打压。
  记者:《中国周刊》主要解读个体命运,把个体置于时代和社会变迁的大背景下,讲述个体挣扎奋斗的故事。这需要很准确地把握报道的深度、广度,您可否谈谈贵刊是如何把握这种“度”的?有什么标准吗?
  朱学东:国家社会由个体组成,唯有个体成长,国家才会进步,社会才有发展。每一个个体都代表着一个活的中国。与过去我们媒体习惯的宏大叙事或者概念化抽象化的报道相反,我认为只有在鲜活的个体身上才能触摸到活的中国的精神和灵魂,才能发现中国社会走向未来的真正动力。所以,我们更愿意通过每一个个体,个人、企业、学校、村镇、城市和社会组织等等,通过它们在大变革大转型时代跌宕起伏的命运,来讲述中国的故事,折射中国社会的变迁,表达我们的情感和关怀。我称之为“触摸活的中国”,只有在鲜活的个体身上,我们才能触碰到这个国家蹒跚前行的伟大力量和精神内涵。
  中国周刊寻找这种个体故事的标准,说来很简单,首先是中国故事,是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发生的,或具传奇性,或具荒诞性,或具典型性。
  其次是这些故事具有一定的延展性,这种故事的发生,不是简单孤立的事件,不只是猎奇,而有深刻的社会背景,有更深的逻辑。不是随便找两个人两个企业都可以谈的,而是要找到他们身上与中国社会变迁过程中特有的命运、精神的内在关联性。
  第三,可以是大人物大企业,也可以是小人物小企业,关键是他们的命运能够折射中国社会的变迁。我们找到的每一个个体命运故事,都是真实存在的,是采访来的,而不是胡编滥造的,中国周刊不是故事会,这是所有报道成立的前提。
  个体命运叙述起来都是最鲜活的,也是最有深度的,当具备前面的两个标准之后,选题的深度和广度已经通过故事本身呈现出来了,不需要刻意去强调。
  通过真实的故事的讲述,也是最安全的,因为这故事就是客观存在的。
  记者:您认为《中国周刊》与其他类似刊物相比,它的特色和优势在哪里?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一直是近年来学术界关注的焦点,您在新旧媒体融合方面有什么认识?贵刊是如何做的?
  朱学东:首先要讲的是劣势,我们目前做的还是月刊,在社交媒体时代做月刊是最痛苦的事情,投入产出不成比例,而且,读者和广告主的购买记忆形成难很多。不过,这几年下来,也正是因为我们被迫做了月刊,通过对消费者阅读习惯的深入研究,我们形成了自己相对独特的表达方式。
  第一,阅读价值。在社交媒体不可逆地瓦解了媒体的信息采集和传播功能后,暂时作为月刊出版的中国周刊,首先考虑的是,一个月之后是否还会有人阅读这本杂志?还有没有阅读价值?所以,在新闻价值和阅读价值中间,中国周刊对阅读价值的理解,比同行走得远,这也给我们带来了机会。
  第二,原创的故事化传播。人人都爱看故事,故事最容易传播,最容易被人接受。所以,在中国周刊的报道要求中,更多是通过一个个具体的个体故事,来呈现我们的价值立场,呈现我们对社会的关怀。故事化传播对文本自然也有新的要求了。
  第三,提供判断。中国周刊并非不关心新闻,它通过议程设置,集中关心当前相当长时间段里中国民众共同关心的话题,而这些话题是通过具体的个案故事呈现的,真实鲜活,通过这些故事,润物细无声地把我们的价值判断呈现在读者面前,不是夸夸其谈,最易引发读者共鸣。
  第四,诚恳关怀。杂志是人的智慧情感的结晶,进行的是价值观传播,一本严肃的杂志,实际上呈现的是杂志人的价值立场、情感和对社会的关怀。在这个浮躁的时代,商业上的成功压倒了一切,这很正常。成功的媒体人几乎都迅速进入了社交圈时尚娱乐圈文化圈,而把他们最初立身的媒体当成了“玩票”“玩飘”,文字虽然依然老到,但却缺乏了最初的真诚和关怀。相反,我们中国周刊的记者都比较年轻,他们身上的激情没有消退,他们对社会依然怀有梦想,虽然他们的文字不够老到,采访也常有欠缺,但他们都会极其认真地对待自己的工作,对待自己的职业,所以,中国周刊这本杂志浸透了他们心血,他们的诚恳,读者一翻开杂志就能够发现。
  我想,这就是我们目前有别于同行比较明显的特色吧。尤其是诚恳和关怀最为明显。
  至于新旧媒体的融合,我们也在探讨实践中,我们自己也做了官网博客,其实相当于电子版,也有微博和手机客户端杂志,还在准备IPAD版。所有这些,目前更多只是通过不同介质,以使中国周刊随时随地呈现在不同群体的受众面前,同时弥补纸质杂志出版周期的不足。目前新技术下的商业模式的形成还需时日,这个挑战也不仅仅是我们。但这并不会给我们做好中国周刊带来很大压力。我的理解是,即便新技术新媒体给传统媒体带来了很大冲击,但是,传统媒体尤其像我们这样的杂志,真正做好内容品质,做出品牌来,那么,在产业分工链上,我们依然会有自己的春天,我们的春天来自我们内容制作的专业化和品牌优势,没有人能够吃掉产业链上所有的东西。这一点,我们已经从跟一些技术主导的媒体公司的合作中看到了前景。
  对于我们传统媒体人来说,最擅长的,还是做内容。做好内容,才有要价能力。这一点是不会变的。如果放弃自己最擅长的内容制作,而投身技术性公司,也许薪酬会有很大改观,但你依托的优势,其实还是在传统媒体所受到的职业训练,而且表达过程的乐趣和精神享受却完全不同了。当然,表达方式是要变化的,要熟悉消费者口味的改变,因时而变,才有未来。依据社交媒体时代消费者改变的口味,改变自己的表达方式,一定能有未来。比如强调阅读价值,强调用户体验,强调调整对深度报道的理解,都是我们中国周刊应对技术改变用户习惯所作出的努力,而这种努力,在实践中已经有了明显的回报:杂志的读者规模的持续扩大;杂志品牌影响力的提升;技术性媒体公司主动示好合作;广告销售的提升;付费下载阅读的提升等等,都显示了这一点。
  记者:《中国周刊》和学界有什么互动和合作呢?这些合作和互动对刊物的提升和发展有什么重要意义?
  朱学东:中国周刊也会参加学界组织的一些研讨,也会与学界交流分享我们实战获得的经验教训。合作互动对于杂志而言,一个重要意义就是杂志品牌的传播,让更多的人尤其年轻的学生了解杂志。当然,学界也会为杂志发展提供一定的智慧支持和人力支持。我本人今年开始也在高校兼职,与高校的研究教学互动。
  记者:杂志被誉为是社会的思想者,请问贵刊给自己的受众一种什么思想和启示呢?
  朱学东:我们从来不敢说自己是社会的思想者,我们提出的是社会的观察者,记录者,记录行进中的中国,把我们观察记录到的中国以及我们的关怀呈现给读者,让大家去为中国寻路,寻路中国。
  一本好的杂志,它所记录传递的故事和价值判断,如果能够让读者一惊,一紧,一荡,一暖,能够产生共鸣,够了。
  杂志只是一种有立场的商业传播机构。虽然杂志也可能会给自己的读者带来一些思想和启示,如果刊登的故事能给读者带来一些启迪和教化,这是作为一个杂志人最大的荣幸。
  记者:2011年度产业分析报告显示,传统的书报刊产业仍在增长,有很大的阅读市场。对此您怎么看?
  朱学东:社交媒体对信息的采集和传播起到了不可逆的瓦解作用,所以对传统的以信息传播为主的报纸的影响会比较大。好的报纸,能够面对变化调整报道方式的报纸,应该还是有生存的空间。至于图书和杂志,严肃的高品质的深度阅读图书和杂志市场,毫无疑问,还会继续增长,我们所掌握的实例都显示了这一点。
  一个深度阅读的市场,已经在碎片化时代露出了端倪。核心是你所提供的内容是不是真的是高品质的。当然,还有一个不能忘记,不管是网络还是客户端还是社交媒体上订阅阅读杂志的人,都是杂志的读者,阅读市场的扩大是毫无疑义的,至于我们尚未很好地建构起电子阅读市场和传统阅读市场之间的商业整合模式,那是另一个问题。我们的未来的增量,可能就在那里。
  记者:在目前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背景下,您对办好学术期刊有什么想法或建议?
  朱学东:没有真正的学术研究,没有真正的实证研究,没有成果,自然办不出好的学术期刊。首先是学术界要沉下心来做研究,尤其是实证研究,定量研究,对受众媒体接触习惯、消费习惯的实证定量分析,对媒体呈现方式的实证分析等等,在我们传媒研究领域是非常欠缺的。我们多的是定性分析,甚至定性分析恐怕都不算,只能算媒体时评。没有严谨沉入的分析研究,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学术作品,没有真正的学术作品,真正的学术期刊就是无米之炊。思想自由,才有创造,才会有好作品;保护知识产权,才有创造,才会有好作品。才会有真正的文化繁荣发展。东拼西凑,东抄西摘,不如不办。
  (感谢今传媒杂志,感谢王文娟李凯波两位同业,原文刊载于今传媒2012年12月号)

http://news.sina.com.cn/m/2012-12-21/094125864945.shtml
403#
发表于 2012-12-21 19:06:22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台老牌八卦杂志《独家报道》靠黑帮故事起家


 前不久,曾因为“性爱光碟”被《独家报道》曝光而远走他乡的璩美凤意外复出担任了该杂志的荣誉发行人,让这段恩怨再次浮出水面。


 台海网12月21日讯 (海峡导报记者 林静娴) 说到台湾的八卦杂志,不少人会先想到的是《壹周刊》。近日来“壹传媒”要出售在台业务,让不少人对这份以揭发、爆料闻名的杂志的未来走向颇为关注。其实,在2001年《壹周刊》进驻台湾之前,有一份名为 《独家报道》的杂志,才是台湾八卦杂志的NO.1。
  前不久,曾因为“性爱光碟”被《独家报道》曝光而远走他乡的璩美凤意外复出担任了该杂志的荣誉发行人,让这段恩怨再次浮出水面。昨日,导报记者有幸与《独家报道》创刊时的总经理、创办人沈野的好友林宏镒先生在厦门碰面,他认为,“璩美凤事件”是《独家报道》企图挽救人气的最后一搏。而在闲谈之中,许多关于“独家报道”的秘辛进一步浮出水面。
  
  创办人沈野与他的“黑帮情结”
  许多人知道,1986年《独家报道》的创刊号,正是凭借刊载“江南案”杀手之一董桂森的“狱中告白”而轰动一时。其实早在《独家报道》之前,创办人沈野就对“黑帮故事”情有独钟。
  林宏镒说,沈野曾受陈启礼父亲的邀请,担任一份名为《美华报道》的综合性杂志的社长。彼时陈启礼的第三任太太陈怡帆恰好在公司里当会计,凭借这样的机缘,沈野在《美华报道》大篇幅登载了《我的丈夫陈启礼》一文。台湾读者对窥探黑道内幕有十足的好奇心,使得这期杂志不停再版。
  孰料走红后的《美华报道》产生内部权力斗争,没有股份的沈野萌生了自己办杂志的念头。一开始他将这份杂志命名为《快报周刊》,本已请大陆书法家题好字,但林宏镒与沈野商议觉得名字不够有力。“我说我们要做耸动、震撼、内幕、独家的报道。沈野突然抓住我的手,名字就这么定下了。”而后沈野依靠在香港的人脉关系取得董桂森的“狱中告白”,文稿在运至台湾的过程中还曾被台当局拦截。沈野特意派人坐了趟飞机,才将文稿带到台湾并成功刊登。
  就这样,形式仿照《美华报道》、内容却更劲爆的《独家报道》诞生,《美华报道》无疾而终。
  
  “投其所好”的营销之道
  如果说沈野用黑帮故事打开了《独家报道》在台湾的知名度,那真正让他赚到钱的,则是之后“投其所好”的营销方式。
  当时在台湾盛行一种名为 “大家乐”的彩券,《独家报道》为此特别辟出“独家参考牌”专栏。“一百个号二十组,只要中了一组大家就会发了疯去买”。一时间洛阳纸贵,开创《独家报道》连续再版三次的空前纪录。而究竟从中赚了多少钱,林宏镒最清楚。“一本杂志卖100元(新台币,下同),净利润是23元,最多的一个月卖出了60万本。”
  在林宏镒眼中,沈野是个媒体人,更有经商头脑。据他说,《独家报道》翻开第一页就是“打开天窗说亮话,九州生气恃风雷”的栏目,专门批评时任台当局领导人李登辉。“当时台湾至少百分之五十的人对李登辉不满,有了这个栏目,等于一半的市场。”
  甚至在封面的选择上,都要进行调查和投票。女星钟楚红曾以两票的优势胜林青霞,成为《独家报道》第一期封面女郎。
  
  靠“璩美凤事件”力挽狂澜?
  命运仿佛一个循环的圈,《独家报道》在台湾一枝独秀时沈野自然不会想到,终有一天《美华报道》的遭遇会重现在自己身上。
  2001年香港“壹传媒”携《壹周刊》强势进驻台湾,铺天盖地的宣传、更持客观公正的立场、更新鲜劲爆的内幕,促成了台湾杂志界汰弱留强的整合,也成为《独家报道》的劲敌。
  林宏镒回忆道,当时《独家报道》经营情况每况愈下,沈野一筹莫展,“璩美凤光碟”成了“救命稻草”。“(爆料)这件事有很多人反对,但包括沈野儿子和他特助在内的人认定可以让杂志起死回生。”林宏镒颇有些无奈地表示。
  他说,做杂志的人对官司本是习以为常,但“璩美凤事件”影响如此巨大却是沈野始料未及的。此后数年,《独家报道》几乎在官司缠讼中疲于奔命。
  孤注一掷,轰动一时。但一时的阅读力刺激,未能解决根本问题,原本期望的“东山再起”似乎没有持续多久。
  
  璩美凤复出肯定不是为了复仇
  沈野有一双儿女,沈峥和沈嵘。在老友林宏镒看来,曾代父入狱的女儿沈嵘善良老实,而沈峥则是典型的纨绔子弟。沈野自然希望儿子能继承自己衣钵,但沈峥与父亲理念不同,不是这块料。“有段时间沈野去香港把杂志交给沈峥,他竟然连这么好的名字都要改掉。”林宏镒不无痛心地说,“还有人看到沈峥在办公室拿棒球棍打沈野,这些事情听起来都不可思议!”
  最终沈野在手下人当中看中了时任总编辑的林家男,林家男木讷保守,做事认真。“关键在他与老婆离婚,没有房产,当发行人不会殃及无辜。”此后沈野身体每况愈下,后来内部爆发经营权纠纷,已经不是他可以控制的了。
  林宏镒透露,当时盛传有黑道介入,其实是沈峥借用了黑道势力到公司与林家男对峙。他颇为沉痛地说,沈野去世前自己曾为杂志写了五六页的发展计划书,沈野去世后他也表示愿意为资金周转奔走,却阻止不了《独家报道》停刊的步伐。所幸的是《独家报道》最终复刊,甚至传言璩美凤将担任《独家报道》的荣誉发行人。此时已不再过问《独家报道》事务的林宏镒猜测,复出肯定不是为了复仇,璩美凤应该是参与了《独家报道》的股份。
(原标题:台老牌八卦杂志《独家报道》靠黑帮故事起家)

404#
发表于 2012-12-22 19:42:28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陈永东
「北京下死命令:简化新闻报道」市领导新闻报道中的职务称谓据会议主题内容定,不必报道担任的全部职务。市委、市府主要领导调研活动报道字数不准超800字,电视时长不准超1分钟。市委、市府主要领导出席的会议活动报道字数不准超500字,电视时长不准超1分钟。电视报道不出同期声。PS:看行动,贵在恒!




| 轉發(203) | 評論(29)
今天08:02來自iPad客户端

405#
发表于 2012-12-23 16:44:07 | 只看该作者
【案例】晓辰
//@湾仔罗: //@我是报纸佬: 回复@大样小样儿:: //@颜_石泉:恐怕报纸的PC形式或者APP形式都只能暂时为报纸赚取影响力,再由影响力兑换成收益,直接的报纸网站广告在中国似乎还很远。当然也因为网站的办法大有问题。 //@喻国明:关键在于对于市场在哪里没有切实的把握,自困于过去所熟悉的窠臼中。

@范东升
报纸想靠网站拉广告以扭转衰落趋势,已证明全不靠谱。据2012年前三个月数据,美报纸网站广告收入占数字广告总体市场份额的比重越来越小,只有8%,而在2007年是15%。原因何在?办报者多数根本不懂如何获取用户信息,何为目标性广告。http://t.cn/zj0nRYy



| 轉發(187) | 評論(36)
今天01:40來自新浪微博


| 轉發| 收藏| 評論
7分鐘前 來自新浪微博


406#
发表于 2012-12-25 23:26:53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付费墙唤回报纸春光 不可替代是收费前提


《新闻周刊》停办印刷版


 “2012年将被报业铭记,因为这一年,报业开始充分拥抱‘付费墙’了。”美国著名传媒杂志MediaLife如是写道。当地时间12月23日,彭博社发布分析称,《纽约时报》线上线下的总订阅收入首次超过广告收入,成为该报第一大收入来源。
  报纸发行拼不过广告,这似乎早已成了传统报业公认的事实。然而这一次,《纽约时报》正在向人们证明,内容可以比广告“值钱”。
  免费午餐遭遇付费墙
  10多年前,家住甘家口的汪大爷总是买早餐时顺便买两份报纸带回家,老伴一份自己一份。如今,汪大爷已经很少买报纸了,他早已习惯了阅读免费电子报纸。
  “北京日报、新京报,网上都能直接看,不用买报纸了。”举着2年前买的iPad,王大爷娴熟地点开一个个阅读应用程序。
  在中国,在全球,不仅是年轻人,越来越多的人正像汪大爷一样,越来越享受互联网带来的免费电子阅读福利。
  不过,在读者享受其中的同时,不少媒体开始了抗争,他们不再愿意无限制地提供免费午餐。
  2009年4月的一次公开论坛上,新闻集团CEO默多克愤怒地谴责谷歌,指责其为读者提供链入免费新闻网站的行为为“偷盗”、呼吁全行业联手反击,并提出了要建造一座新闻付费墙,将谷歌赶出他的新闻王国的设想。
  此后,新闻集团旗下报纸包括《泰晤士报》、《华尔街日报》、《星期日泰晤士报》、《世界新闻》等先后宣称都将设立付费墙,即对在线内容实行付费阅读。美国、欧洲的报纸纷纷开始建造付费墙,将只爱吃“免费午餐”的读者全部或者部分挡在墙外。
  有“春城”也有“鬼城”
  付费墙,即对在线内容实行付费阅读的模式。目前,美国报纸网站普遍采取的内容付费模式是计量付费。《纽约时报》免费浏览量为每月10条,《洛杉矶时报》免费浏览量为每月15条。超过限定数量后,付费墙横亘面前,读者就需要为此后的阅读买单了。传媒杂志MediaLife的数据显示,2012年美国已有300家报纸建立了付费墙,通过计时、计数等其他方式对在线内容收费。
  形式大同小异,付费墙带来的效应却截然不同。
  纽约一份名为Newsday的报纸,在建立了付费墙后的3个月里,总共只有35人每周花5美元订阅了其数字内容,其网站的独立访问量同比下降了43%。
  与此相似,英国报业集团Johnston,曾在2009年为旗下几个地方报纸竖起付费墙,结果试验在几个月之后取消,因为愿意收费订阅的只有区区几十人。付费墙围起来的,不过是一座无人光顾的“鬼城”。
  就在一些人唱衰付费墙,认为其付费模式不符合网络平等、免费获取的精神时,百年大报《纽约时报》却传来了几乎令人难以置信的喜讯:12月23日下午,彭博社分析师预计称,今年《纽约时报》的订阅收入将首次超过广告收入,成为该报第一大收入来源。数据显示,在过去四个季度里,付费墙不仅增加了纽约时报集团旗下《纽约时报》和《国际先驱论坛报》的数字订阅费用,还弥补了下滑3.7%的广告收入。
  “不可替代”是收费前提
  同样是付费阅读,为何有人风光有人惨淡?
  “纽约时报的收费模式获得成功,的确给传统报业发出了鼓舞人心的信号,但并不代表这是一种具有普适性的模式,可以照搬平移。”传媒专家、新华社中国新华新闻网总编辑陆小华认为,付费是受众对品牌忠诚度的充分体现和报纸影响力的延伸,并不是所有报纸都具备建立付费墙的能力。
  陆小华说,以美国为例,付费墙获得初步成功的《华尔街日报》和《纽约时报》,一张是提供深度专业报道的财经报纸,一张是具有百年历史、百万读者的大报,它们都具备了“内容不可替代”及“拥有一批忠实品牌拥趸者”的关键条件。以此为标的,国内的财经、深度解读类媒体是“最有机会”借鉴《纽约时报》付费墙模式的一批媒体。
  “投资数字化产品需要资金,继续做好新闻需要资金。”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高级社会研究中心主任孙志刚认为,付费的确是报纸媒体保持产品开发竞争力不得不考虑的办法。不过对于付费的方式,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喻国明提出了独特的视角:“付费不一定是读者承担,还可以是第三方付费。”
  喻国明认为,除了广告这种最古老的第三方支付方式,门户网站等希望通过报纸内容聚集影响力的第三方,也可以成为为读者的“免费午餐”买单的一方。他认为,在新媒体营造的“大广告”时代,媒体影响力本身就是一种营销资本,媒体不仅要善于“生产”,更要懂得如何把自己的产品“卖”得更好。
  相关新闻
  《新闻周刊》停办印刷版
  美国知名刊物《新闻周刊》宣布将于12月31日停止发行印刷版杂志,全面转向名为“新闻周刊全球”的数字版刊物。创刊80年的《新闻周刊》,今后将只保留在线出版的形式,包括iPad收费版及官方网站。
  昨天,新闻周刊公布了最后一期印刷版封面,采用了一张意味深长的旧照片,内容是新闻集团在曼哈顿的旧总部大楼。封面上注明“last print issue”(“最后一期印刷版”)。图为位于纽约的《新闻周刊》总部大楼。孙奇茹

http://news.sina.com.cn/m/2012-12-25/150425890233.shtml
407#
发表于 2012-12-26 11:53:57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美国老牌杂志《新闻周刊》明年停出印刷版
2012年的圣诞节,对于美国老牌杂志《新闻周刊》来说异常寒冷它的纸质生命行将结束,活力只能在网络上延续。

即将在12月31日上摊的最后一期《新闻周刊》封面采用黑白主色调,图案是曾经的《新闻周刊》办公室大楼;标题是“最后一期”,却在字母前面加上了网络流行符号“#”,仿佛在发一条微博。

从2013年开始,《新闻周刊》将只发行网络版,改名为《世界新闻周刊》,提供网上付费阅读。定位读者群为“渴望深入了解世界新闻的高度电子化的意见领袖”。

《新闻周刊》杂志总编辑蒂娜·布朗在一篇名为“《新闻周刊》翻过一页”的文章中写道:“我们正在转型,不是结束。”布朗发表声明称:“这不是一本传统意义的杂志,或者一个墨守成规的地方。本着这样的精神,我们进行了最重大的改革,拥抱数字媒介,所有我们的竞争者终有一天,将以同样的热情拥抱网络。我们走在了前面。”同时,布朗也承认“很遗憾,我们加入了裁员的大军”。

《新闻周刊》今年10月宣布了将停止纸质杂志的决定。此前,有报道称,该杂志每年亏损4000万美元。美国第三大新闻周刊《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两年前印刷版停刊,只留网络版,挽救了这家快要关门的杂志。(储信艳)

(本文来源:新京报 )

http://news.163.com/12/1226/02/8JK9CHOR00014AED.html
408#
发表于 2012-12-26 12:09:33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新闻周刊停印 改名"环球新闻周刊"专注网络发行


《新闻周刊》最后一期印刷版封面


  晶报讯 美国知名杂志《新闻周刊》最后一期印刷版将于31日在各报刊亭正式销售。当地时间23日,该杂志网站发布了最后一期印刷版封面——一张该杂志位于美国纽约市办公大楼的黑白照片,照片上方为该刊发行日期(2012年12月31日),中下部则配以“最后一期印刷版”的字样,充满了离愁别绪。而在“最后一期印刷版”字样的前面使用了“#”字标签。这不仅意味着《新闻周刊》以诗化的方式向社交媒体致意,且表明社交媒体是导致该杂志纸质刊物走到尽头的原因之一。
   当然,《新闻周刊》停止发行印刷版后,并不意味着该杂志将“关门大吉”。从2013年开始,《新闻周刊》将专注于网络内容的发行,其名称为《环球新闻周刊》(Newsweek Global)。(人民)
(原标题:《新闻周刊》停印了, 以后网上见!)

http://news.sina.com.cn/m/2012-12-26/085925896740.shtml
409#
发表于 2012-12-26 23:07:18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中宣部要求党报党刊等不发内容空洞和应景文章
2012年12月26日20:26  新华网 评论(1137人参与)
  新华网北京12月26日电 中宣部近日发出《关于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 切实改进文风的意见》,要求宣传思想文化战线把改进文风作为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落实中央政治局八项规定的重要任务,作为改进工作、提高舆论引导能力的重要机遇,下大决心大气力抓紧抓好。

  《意见》指出,宣传思想文化战线要坚持“三贴近”原则,发扬“走转改”精神,着力转变思想作风、工作作风,着力提高针对性实效性、亲和力感染力,提倡短、实、新,反对假、长、空。

  《意见》对如何改进文风作出明确规定。要求党报党刊、通讯社、电台电视台要从新闻报道、评论言论的内容、语言、标题、篇幅到版面编排、栏目设计、节目制作等方面,进行全面改进。要根据工作需要、新闻价值、社会效果确定内容,说真话、写实情,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之有情,杜绝脱离实际、内容空洞的文章和“应景”文章,不发一般化的工作报道。

  《意见》提出要善于运用鲜活的语言说明事物、表达观点,善于把文件语言和学术概念转换成易读易懂的群众语言,善于捕捉富有个性、特色鲜明的话语,简洁平实、通俗明白,杜绝照抄照搬文件和领导讲话。要做准、做好、做活标题,善于抓住要点、提炼有效信息,准确鲜明表达核心观点,避免机械呆板、不知所云、大而无当的口号式标题。

  《意见》提出要力求篇幅简短精炼,使新闻报道开门见山、直截了当,要言不烦、意尽言止。报纸版面、栏目设计、节目编排要清新活泼,符合内容传播需要,适应受众接受习惯,展示媒体自身特色。媒体要定位准确,根据服务对象的需求,说不同的话、写不同的文章、制作不同的节目,形成各具特色的发展格局,克服定位不清、缺乏特色的同质化现象。

  《意见》强调,各级党委宣传部和党报党刊、通讯社、电台电视台要对改进文风进行总体研究,制定具体方案,从每一篇报道、每一个栏目抓起。要建立健全工作制度机制,把改进文风的要求体现到稿件使用、业务考核、业绩评价、评奖表彰中。领导班子成员要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加强对采编队伍特别是年轻采编人员的教育培训,持之以恒、久久为功。中央媒体要走在前列,在改进文风上先走一步、高出一筹,发挥好示范带动作用。

(原标题:中宣部发出通知对改进文风作出明确规定)

http://news.sina.com.cn/c/2012-12-26/202625901185.shtml
410#
发表于 2012-12-26 23:09:36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中央电视台将帮扶支持青海广播电视台发展

2012年12月26日12:12  人民网 评论(19人参与)
  12月14日,中央电视台帮扶支持青海广播电视台发展签约仪式在北京梅地亚中心举行。青海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强卫,省委副书记、省长骆惠宁,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长吉狄马加,副省长张建民,国家广电总局党组成员、中央电视台台长胡占凡,中央电视台总编辑、副台长罗明,中央电视台纪检组组长张海鸽,青海广播电视台台长周贤安等出席签约仪式。张建民副省长主持签约仪式。

  强卫发表讲话,对中央电视台长期以来关注支持青海经济社会发展给予了高度评价。他指出,中央电视台按照中央领导的指示与广电总局的要求,专门成立以胡占凡台长任组长的帮扶小组,积极与青海方面多次对接指导帮扶工作。这次签订两台帮扶协议,体现了中央电视台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对进一步推动青海广播电视台改革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相信青海广播电视台在中央电视台的支持与指导下,一定会越办越好,不断获得新发展。

  胡占凡表示,一直以来,中央电视台高度重视对外帮扶工作,将帮扶欠发达地区和民族地区电视台作为自己的一份责任。以正式签署协议的形式实施帮扶工作,不仅开创了中央电视台对外帮扶工作的先河,也标志着中央电视台与青海省、青海广播电视台的合作进入了新阶段。作为一项长期计划,协议充分考虑了青海台在发展中面临的实际问题,坚持尽力而为与量力而行的原则,充分体现可操作、能持续、求实效的特点。他希望双方以此次签约为新起点,在切实履行协议各项规定的同时,在日常宣传等领域开展广泛的合作,进一步推动双方关系迈上新台阶。

  根据协议,中央电视台将从人才队伍建设、新闻宣传、节目支持、技术设备、经费等方面对青海台予以帮助和扶持。 来源:青海日报

http://news.sina.com.cn/m/2012-1 ... l?bsh_bid=174341058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