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楼主: adm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闻写作案例库

[复制链接]
401#
发表于 2021-8-20 12:55:20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智搜写作机器人,看智能化如何定义未来写作
创新引领未来,数据驱动价值。在智能化时代,大数据的应用成为了不可阻挡的潮流,智能未来写作有迹可循。
Giiso写作机器人作为智能写作行业的技术标杆,是如何有能力去定义未来写作新形态的呢?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想要真正实现智能写作,就必须拥有顶尖的研发团队、强大的技术积累、丰富的研发经验以及广泛的业务合作,为智能写作保驾护航。

Giiso写作机器人自2019年产品上线以来,已经吸引数十万个人用户注册使用,同时与国内政府、传媒,金融,营销等大型政企类客户,建立了稳定的商业合作关系。
智搜(Giiso)是中国首款支持内容纯原创的AI写作产品,能够进行选、写、改、编、发全流程智能化,人机协同,快速出稿。下分热点写作、汽车写作、财经快报、文章裂变、提纲写作、思想学习、天气预报7个专业写作板块,高效便捷应用于媒体、政府、金融、汽车等领域。
以热点写作为例,智搜提供全平台热度榜单和最新资讯,可以从不同维度推荐热门写作主题。系统根据用户输入(选择)的主题,自动生成数篇至数十篇底稿,让用户自由选择最适合的底稿。智搜独有的“AI原创”推荐,可以实现机器模拟人写出相关的内容或加工出更多具有原创度的素材。同时,智搜也提供查重、改写、扩写、纠错、敏感词检测,智能排序等多种智能化功能,将各种审核校对的功能升级为一键式处理工具。
与智同行,为创作加速。在不远的未来,随着技术的逐渐成熟、新型算法的不断出现、深度学习应用的进一步突破,智搜必将推出更多的写作产品来满足各种写作场景,迎来更快速的发展,在新型写作领域实现更广泛、更深远的应用,对智能写作技术落地起到更大的推动作用。
来源:Giiso写作机器人
编辑:何晓琴

402#
发表于 2021-10-31 22:22:01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第六声启动全球英文非虚构写作大赛,重量级评委、12万奖金,敢不敢来🤜
“Tell your Chinastory!”(讲述你的中国故事!)

2021年10月27日,澎湃新闻旗下的中国首家全数字英文新媒体第六声(Sixth Tone)面向全球启动首届英文非虚构写作大赛(Sixth Tone China Writing Contest)。

这一场讲述、倾听、思索、重新认识自我的写作者之约,打破时空,跨越国界。
飞速更迭的新世代在似乎流动得越来越快的时间中,穿梭过截然不同的社会,也在不断改变世界……在历史洪流中,我们希望听到每一个世代真实的声音,诉说他们的经历和看待世界的方式。

是为首届大赛主题:
世代”(Generations)

“真实的力量有时候超乎你的想象,”大赛八位重量级终审评委之一、纪录片导演及前战地记者周轶君在赛前告诉第六声(www.sixthtone.com)。她认为,非虚构的写作空间看似不如虚构写作大,但基于真人真事的写作反而可能提供更广阔的视角,让写作者接触到原本不会接触的人群,了解到自己想不到的故事。

另一位评委、著名人类学家项飙则认为,非虚构写作应该呈现的不仅是动人的故事,最终应触发读者更深远的思考。而真正深刻的是从最寻常的现象中发现不寻常,于无声处听惊雷。

“动人而深刻”,一直是第六声追寻的目标。2016年成立以来,第六声致力于用英文向世界传播中国的鲜活声音,以“普通中国人的日常故事”为视角,深入立体地展现复杂、多面的中国社会。

五年间,第六声连续荣获亚洲出版业协会奖(SOPA)、美国世界新闻视觉设计协会奖(SND)、新加坡亚洲环境新闻奖等总计逾30项国际大奖,已然成为向世界国际化地讲述中国故事一支不可忽略的声音。

本届大赛邀请到来自国内外文学、学术及媒体界的八位重量级终审评委,他们分别是:


长期报道中国的美国《纽约客》记者Peter Hessler(何伟);


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社会人类学研究所所长项飙;


纪录片导演及前战地记者周轶君;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及资深国际新闻记者Howard W. French(傅好文);


英国美食作家Fuchsia Dunlop(扶霞·邓洛普);


《单读》主编吴琦;


双语小说及非虚构作者钱佳楠;


关注中国非虚构写作的荷兰莱顿大学学者Tabitha Speelman(施云涵)。


八位评委将基于文章内容、写作质量和公共价值进行评价,最终决选出特等奖一名,一、二、三等奖共6名,及读者人气奖一名,奖金总计超12万元。

投稿截止日:

2022430


参赛作品请通过邮件发到:

contest@sixthtone.com


比赛结果预计于

2022年7月-8月公布


第六声也将在大赛征稿过程中

举办更多丰富的活动,

讨论非虚构写作、

英文媒体中的中国报道等话题。



编辑:王奕

403#
发表于 2021-11-5 12:55:22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新华通讯社90年90篇精品选》出版发行
新华社北京11月3日电 新华社于建社90周年之际,编辑推出《新华通讯社90年90篇精品选》,以此展现新华社因党而生、为党而歌,与人民同呼吸、与时代共进步的奋斗历程,描绘中华大地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该书由新华出版社出版,即日起面向全国发行。
《新华通讯社90年90篇精品选》以时间为脉络,收录了新华社记者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采写的90篇新闻作品。其中,有《工农群众踊跃加入红军》《狂欢之夜——延安市人民庆祝日寇投降举行火炬游行速写》《沸腾了的北平城——记人民解放军的北平入城式》等反映烽火岁月的真实写照,有《开国大典》《我们万众一心,前进!》《在大海中永生》等记录重大历史事件的新闻名篇,有《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英雄登上地球之巅》《索玛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等讴歌先进典型的精品佳作,有《中南海的春天》《实践打开了思想解放的闸门》《“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等为改革开放鼓与呼的报道力作,有《砥柱人间是此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引领亿万人民走向民族复兴纪实》《中国反贫困斗争的伟大决战》《钟华论:在民族复兴的历史丰碑上》等反映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历史性成就、历史性变革的时代新篇。
                              
本书从一个侧面真实生动书写了党领导中华民族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其中一些经典之作或脍炙人口、传诵一时,或被选入学校教科书。这些精品佳作,充分展现了以穆青为代表的一代代新华人做党的政策主张传播者、时代风云记录者、社会进步推动者、公平正义守望者的初心、使命与风采。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编辑:何晓琴

404#
发表于 2021-11-15 09:23:42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编辑:蒋可心

405#
发表于 2022-1-28 12:29:31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再议刘某州事件:连续报道纠纷事件是否应注意单篇完整性?



1月24日,河北寻亲男孩刘某州(未成年人)自杀身亡的消息引起全网激愤。网友认为是新京报的报道导致了刘某州的极端行为,因此新京报作为众矢之的被骂上了热搜。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在纠纷事件中媒体应该怎样报道?需要秉持怎样的操作规范?

1月26日,《传媒茶话会》对话某省级党报副总编辑,某都市报时政部主任,媒体人无风,西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新媒体研究院执行院长韩隽,中国传媒大学教授、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院副院长王四新。
新京报关于刘某州寻亲一事报道观察


《传媒茶话会》注意到,关于刘某州寻亲一事,从2021年12月13日至2022年1月19日,处于舆论漩涡中的新京报,根据事件进展,一共刊发了5篇视频、文字报道,包括对刘某州本人、刘某州生父母、刘某州舅妈以及相关公安部门的采访。

第一篇稿:2021年12月13日,刘某州在网络寻亲引发关注,新京报记者在河北省石家庄采访了刘某州本人,并于当天联系采访刘某州养父母(均已去世)方面的舅妈柴女士(刘某州常年居住在她家里),当晚21时刊发视频报道《男生自曝3个月大被买回家发寻亲视频 舅妈:像亲儿子一样照顾他》。

第二篇稿:2021年12月15日,刘某州寻亲成功,对新京报记者表示特别开心,激动得睡不着觉。新京报当天刊发视频报道《3个月大被买回家网上寻亲男生已找到亲人 寻亲者:特别开心 激动得睡不着觉》。

第三篇稿:2022年1月18日,随着刘某州与生父母矛盾冲突的舆情在网络不断发酵,新京报记者联系到刘某州生父母,对生母张月娥进行采访,内容涵盖刘某州身世及目前张月娥生活状态,刘某州去三亚旅游的费用,返回山西后团聚等有关情况,重点介绍了为什么没有买房,网暴对其家庭的生活影响等。并于1月18日深夜23时46分,新京报刊发视频报道《寻亲男孩刘学州生母谈“拉黑”隐情:想平静生活 曾借钱让儿子旅游弥补》。

需要注意,当天已有数家媒体在新京报之前发布了题为《再遭遗弃寻亲男孩生父发声#:他希望我们现在就为他买房,实在办不到》《刘某州生母谈拉黑儿子:逼着我们离婚给他买房,不管我们死活!》等文章。目前,新京报报道的视频播放量仅16.3万,相较于新京报随后刊发的采访刘某州舅妈的视频报道《寻亲男孩刘学州将起诉生父母 舅妈:孩子已租房独居 与同父弟弟比心里有落差》2200万+流量,该条视频流量显然要小的多。

第四篇稿:2022年1月19日19时42分,针对网络舆论场上对刘某州的网暴,新京报刊发评论文章《被生母“拉黑”,刘学州“想要有一个家”的愿望并不过分》,表达媒体的观点和立场,强调“对于还是一个未成年人的刘学州来说,想要一个家的愿望并不过分”。

微博官方发布的数据显示,早在1月17日开始网友对刘某州的私信(其中大多为网暴内容)数量骤增,于1月18日达到峰值,此后热度逐渐下降。也就是说,在新京报相关报道刊发之前,对刘某州个人的网暴就已然产生。
微博官方发布的刘某州接收私信数量图

1月24日,刘某州自杀身亡后,尽管新京报并不是1月18日第一家发起相关报道的媒体,但却因为刘某州在微博中曾经截图新京报的报道,且新京报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较大,而被网友骂上热搜。面对网友的谩骂,新京报微博关闭了评论,但并未删除相关报道视频。

第五篇稿:2022年1月19日,同一天,新京报记者联系此前采访过的刘某州舅妈柴女士,介绍了刘某州从山西寻亲回来后的生活和思想变化,指出刘某州并不是想向亲生父母要房子,并介绍了刘某州此前患有重度抑郁症。1月19日23时55分,新京报刊发视频《寻亲男孩刘学州将起诉生父母 舅妈:孩子已租房独居 与同父弟弟比心里有落差》。此稿距前一篇视频报道发布时间约24小时。

此后,新京报关于刘某州寻亲一事再无发稿。而在1月18日白天、1月19日—1月21日,网络上流传着其他媒体多篇关于刘某州与生父母发生冲突的报道,社交平台更是充斥着对刘某州的攻击和谩骂。



媒体对刘某州的报道存在问题吗?


纵观多家媒体对于刘某州寻亲一事的报道,一波三折。在刘某州事件中,媒体的报道有哪些问题?

媒体人无风认为,导致网友群情激愤的原因在于,多家媒体关于刘某州被生母拉黑的单篇报道,在核心事实上,只呈现了生母单方面信源,这对刘某州的公众形象造成了致命的负面影响,导致其被网暴。尽管报道中交代了“记者多次联系刘某州均未得到回复”,但用这种表述作为平衡报道是有待商榷。

有媒体从业人士指出,“媒体对于刘某州要求生母买房没有遵守新闻报道的平衡原则,在采访父母时,没有采访到刘某州本人,倾听其心声。对网络传播机制的研究不够,没有预判到报道在网络上传播,可能对刘某州本人造成的伤害,因此媒体的报道成了网络暴力的源头。”

西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新媒体研究院执行院长韩隽表示,从整体上并不能否定媒体在刘某州事件中追踪报道的价值。《新京报》也绝不是最近另一部分网民痛骂的“不良媒体”,如果不是刘某州果决极端的离世,相信后续会有更具公共性的议题引领和更平衡的表达,媒体和社会也会释放出更多善意。但虽然如此,专业媒体确实应该借此报道反思一些问题:如涉及未成年人的报道如何更审慎更客观更平衡,如何第一时间预判网络影响,如何优化移动互联网时代新闻生产作业流程促进良性互动等等。



纠纷性报道应该怎么做?


实际上,流量时代,媒体在热点事件面前往往面临着时效性与还原新闻事实的两难选择,刘某州事件引发业内思考,纠纷事件报道中媒体应该怎样做?专家给出几点建议。

一、尊重新闻规律,时效性让渡于新闻事实

在核心事实不清楚的时候,时效性要让渡于事实的真实性,也要让渡于报道的平衡性。”无风认为,在当今这样的全媒体时代、信息碎片化的时代,媒体追求时效性无可非议,但是理性、客观、公正报道的原则是做新闻的铁律,不可以有变通。

无风进一步表示,在纠纷类报道中,涉及核心事实的报道上,媒体的权威性和公信力是第一位的,一定要慎重、慎重、再慎重,必须杜绝孤证。要找到至少三方面以上相互印证的信源才可以,避免给新闻事实和纠纷定性,以免造成舆论的误导。

二、谨慎介入纠纷事件,预判舆情走向

某都市报时政部主任认为,媒体在跟踪报道有纠纷的热点新闻事件时,既要多方核实所采访对象话语的真实性,也要提前预判稿件内容是否会对事件中的另一方造成道德上的谴责、产生不利的舆论影响,特别是在还没有掌握到比较扎实的证据和重要的真相时;预判稿件发出后是否会给网友一个网暴的动机,如果预判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建议换一个选题角度操作或者不做。

韩隽认为,热点和纠纷不同,媒体追逐热点,但媒体要谨慎介入纠纷。刘某州事件是典型的有复杂纠纷的热点,涉及到多方隐私权名誉权保护,需要观察各方当事人的内外特点,宁慢不快,把握节奏,思维周全,减少伤害。

前期追踪,让公众看出是在追踪,突出纵向动态,中期不断确定新的有价值的主题方向,纵横结合,后期突出议题提升,更多横向纵深思考。”韩隽表示。

三、单篇报道尽量完整,后文纠正前文的做法要因报道而异

马克思在1843年提出“报刊的有机运动”,马克思根据报刊的工作特点,论证了报道某一具体事件的全过程,这个过程表现为报刊的有机运动。每篇报道由于报道的侧重面不同,单独看起来可能是片面、有偏差的,但只要报刊的有机运动在运行,事件的真相就会逐渐清晰地表现出来。

马克思“有机运动”理论对当下互联网传播机理有指导意义吗?

一名资深业内人士认为,将纠纷事件中各方意见分开呈现的方式有待商榷,有些争议性很强的报道,如果媒体割裂报道可能带来不良后果,误导公众。“单篇文章尽量详细提供全景式信息、采用多方信源。如果采用连续报道,后文补充前文的方式并不能解决已经产生的问题。

中国传媒大学教授、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院副院长王四新认为,媒体对纠纷事件的第一篇报道非常关键,如果把握不好引发社会问题,后续通常是很难纠正过来的。“马克思的报刊理论是平面媒体时代的产物,其传播机理和现在互联网环境下的新闻信息传播机理是两个概念,不能说完全没有用,但至少还需要创新性发展。

四、强化“用网”“治网”水平,防止传播失控现象

在互联网舆论生态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的前提下,‍‍信息的传递、分享、互动基本是同步的,‍‍‍‍用户不仅是信息的接收者、评论者还是生产者,后真相时代的传播特点是情绪往往走在真相的前面。某省级党报副总编辑提出,“面对互联网传播的特点,传统媒体对于如何‘用网’‘治网’,还没有完全做好准备。”

他认为,媒体在传播正能量的过程中要防止传播失控的现象。‍‍“主流媒体要做社会心态的压舱石、‍‍偏颇观点的定盘星,在热点事件中媒体要认清网络传播规律,‍‍提高‘用网’‘治网’水平,让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成为‍‍传播正能量的最大增量。‍”

来源:传媒茶话会
编辑:何晓琴

406#
发表于 2022-3-31 21:33:06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不要当通稿的“搬运工”!这些方式能助你从新闻发布会上抓回“活鱼”!
来源 | 传媒评论
作者 | 吴盈秋
在重大公共事件中,政府新闻发布会工作是做好新闻宣传及舆论引导工作的关键环节,担负着信息发布、科普知识、动员社会等重要使命,而新闻通稿的发布也已成惯例。在新闻通稿被广泛运用的今天,编辑不仅需要“用好”通稿,而且还要“用活”通稿。尊重通稿的新闻价值,善用通稿提供的线索,以此为挖掘新闻的定位或起点,确定深度发掘、内涵阐发、个性表达的路径,从而进行“媒体再造”,为读者呈现“色香味俱全”的报道。在全媒体时代,作为党报的新媒体编辑该如何正确处理此类新闻通稿?是直接将通稿变成新闻稿发布出去吗?答案当然是“不”!
事实上,一个称职的负责任的编辑,对于新闻通稿的处理绝非简单的“搬运”。倘若编辑只会照搬照抄,非但不能形成较好的传播效果,甚至还可能造成新闻同质化的不良影响。那么,编辑该如何发掘通稿提供的线索,从中找准角度提炼要点,从而扩大新闻影响力呢?


增强把关意识
找准新闻要点
处理新闻通稿的第一步,就是要核实新闻通稿的真实性,这也是对编辑的基本要求。众所周知,真实是新闻的本质,编辑作为新闻发布的“把关人”,必须严格审核通稿,避免出现差错。作为一名新闻编辑,万万不能觉得是来自政府部门的通稿就盲目迷信权威,简单处理。新闻通稿内容是否与事实相符,措辞是否恰当,发布出去将产生怎样的社会反响,能否起到预期效果,这些都是编辑需要考虑的重点。
第二步,就是从新闻通稿中找准报道角度,深度挖掘要点和亮点。在同源信息的前提下,透过独到的眼光,从通稿的一字一句中发现不曾被他人注意到的新闻要素,根据媒体自身定位以及传播特性,打造契合其传播规律的产品,从而探索出一片与众不同的新闻天地。这就要求编辑具备敏锐的新闻探知能力和强烈的新闻敏感性,对于新闻价值的判断力以及思维的发散和逻辑能力。
“疫情就是大考”。截至2022年3月6日18时,浙江已经举行了104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值班编辑在拿到新闻通稿后,首先要核实通稿中涉及的人名、职务、数字、时间、地点等重要信息。倘若对不上,便立刻联系前方参会记者,再次询问确定,直到核实无误后才能发布。这也是还原真相、维护公信力的表现之一。在编发疫情新闻发布会通稿时,编辑一般采取滚动播发的方式,实时更新发布会现场最新消息。每一次更新,编辑都会把要点提炼出来,放在文章最开头,方便读者阅读,对重点要点一目了然。同时,新闻发布会标题也会及时更新,选取读者最关心的点,以此吸引读者目光,增强传播效应。当发布会宣布重磅消息时,编辑需要迅速反应、组织语言,拟好标题和资讯摘要,在浙江新闻客户端实时推送。这需要编辑有冷静的头脑、灵活的判断力、娴熟掌握采编后台的操作技巧以及扎实的文字功底。
3月6日浙江召开的第一百零四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编辑提炼出“收国际快递需要注意什么?”“如何做好个人防护?”两大要点,整合成滚动稿件《收国际快递需要注意什么?如何做好个人防护?发布会问答实录来了》。这两个看点和读者的生活息息相关,也是读者最关心的问题。稿子一经发布,短时间内就被数十家媒体转载,获得了超过34万次的点击量。严肃的通稿经过整合提炼,变得“接地气”“有温度”,贴近了读者生活,对做好疫情防控的新闻宣传及舆论引导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提高发稿时效
协调各方合作
时效性是新闻的重要特征,如果错失了最佳发布时间,新闻也就失去了一大半的吸引力。在媒体竞争激烈的今天,新闻发布的速度尤其重要,只有在新闻发生后,快速完成新闻稿并将其发布出去,才会有更多人关注,新闻的价值才会更高。以最快的速度把新闻推送给读者,是媒体在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的关键一招。
近年来,随着5G等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步入全媒体时代后,新闻通稿的呈现形式不再仅仅局限于文字和图片,还有现场视频和音频。这对编辑来说是一项新的挑战,不仅需要有编辑功底,还需要具备卓越的协调组织能力。面对程序复杂、内容繁多的新闻发布会,编辑应当提前与前方记者沟通,掌握更多相关消息,做好充分准备,利于之后的发稿统筹安排。另外,编辑还要协调好团队分工。举个例子,有专人对接前方记者的文字消息,有专人紧盯发布会直播的进程,有专人处理前方传来的图片和视频……多条线路同时作业,做到井井有条、稳中有序,平稳推进稿件的滚动发布。
2022年1月14日上午10时,浙江省两会新闻发布会在杭州举行。在发布会开始之前,发布会现场直播视频已经建在浙江新闻客户端头条频道待审平台。等到上午10时,发布会视频画面出现,确认视频信号正常后,客户端准点发布直播稿件并推送。即时推送的效果较好,本次直播获得了超过30万的点击量,由此可窥见速度的重要性。同时,在新闻发布会开始之前,客户端编辑已经建好本次发布会的微信工作群,群内有文字记者、摄影记者、摄像记者等。发布会开始后,前方记者在群内共享发布会重要消息,编辑即时对接,整理前方记者传来的材料。建立微信工作群,一方面能够解决沟通不畅的问题,也打破了不同部门之间的壁垒,让联系更加紧密,实现采编双向互动。该滚动稿件《2022浙江省“两会”来了!今年有这些安排》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方式,实时更新发布会现场内容,获得了不错的反响,统计显示该稿件的点击量远超30万次。
以圆形扩散式打破距离,浙江新闻客户端以其向心力凝聚力专注力,发挥了最佳团队效应。协调各方力量,创造良好的团队氛围,其核心内涵就是互助共赢、协作创新。媒体融合时代,让采编队伍的每一个个体都充分沟通交流,让编辑与记者更加灵活及时地进行指导与工作部署,这样的合作方式跑赢了速度,保证了质量,也让浙江新闻客户端在同行中遥遥领先,保持着先进性和独特性。
创新报道形式
贴近读者生活
“全媒体+”时代的到来,对新闻采编和报道工作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和影响,对新闻工作者在采编和报道模式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新闻报道,叙事形式较为单一,一般就是文字搭配新闻图片。然而,在全媒体时代,伴随着新技术的发展,催生的报道叙事方法更为丰富,在表现形式上更加丰富多彩。除了文字和图片,现场视频、音频、海报可以更加真实立体地还原新闻现场,形成多元叙事结构。利用新兴媒体补充、调和传统媒体的短板,深入受众内心,提升新闻的传播效果,增强受众的视觉、听觉体验。
浙江新闻客户端的新闻报道对象是所有受众,因此在内容上要尽可能“亲民”,秉持贴近读者的原则,在新闻报道上注入更多的温暖,增强读者的情感共鸣,并积极带动大家去思考,传递正能量。编辑可以充分利用全媒体高速传播的特点,传播最新资讯,抓住读者关注的焦点,体现新闻价值。杭州亚运脚步将近,从亚运会场馆建设进程,到亚运会筹备情况,以及亚运会衍生的周边产品,都是关注度非常高的话题。浙江新闻客户端依托全媒体平台有效地将新闻资源优化整合,提高新闻资源的利用率,通过内容重整和报道创新,推出了一系列策划报道,向大家发出杭州亚运之约。今年2月21日,杭州亚运会迎来倒计时200天。在此之际,浙江新闻客户端编辑通过深度发掘,重新整合,推出杭州亚运会倒计时200天特别策划——《回顾“浙”些激动人心的亚运记忆》《“江南忆”接棒!杭州亚运会,看我们的了!》。两个策划的形式都是视频,风格清新贴近读者,一经发布就在朋友圈“刷屏”了,收获了大批读者的喜爱和点赞,为杭州亚运会的成功举办积极造势。此类二次深度加工的创新之作,充分展示了编辑的功底。
“全媒体+”背景下,新闻采编与报道形式发生了巨大转变,作为新媒体编辑应该用不同的表现手段将事件真相有效还原,把握舆论的正确导向,打破信息传播的局限性。近期,浙江新闻客户端推出了“Hello,Sports浙江”短视频栏目,从生活在浙江的外籍友人视角出发,展现浙江各地群众对杭州亚运会的热切期盼,展示出立体、全面的“浙运”图景,呈现中外体育精神的融合迸发。该系列策划缩短了新媒体与受众之间的时空距离,时效性更强,为读者提供了优质的“新闻套餐”。


来源:传媒见闻

编辑:马源

407#
发表于 2022-4-17 20:33:53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来源:新华社
编辑:陶鹏辉
408#
发表于 2022-7-14 11:55:55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编辑:屈妍君

409#
发表于 2022-8-10 21:26:07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评论人“所写”与“所行”的差距

  有一位刚入行做评论员的青年,最近给我来信谈到这样一个问题:我们自己是以向人民宣传优良品德为己任的,但在一些具体行为上,我们自己却不能做到。他称其为“困扰着评论员个人生活”的“道德悖论”。
    他问我:“您是如何看待评论员的工作与生活的关系呢,如何进行心理调节方能适应这种道德上的逻辑悖论 呢?”。
    这个问题,问得非常直率和真诚。但我有些不好回答,主要是担心自己因为不在其位,容易形成道德说教,有负于他的真诚。
    但是,如果回避这个问题,反而可能造 成一种伤害。因为他看到一名自己做过党报评论员,现在在做评论教员的人都不敢直面这个问题,这个很好的问题就成了一种心照不宣的禁忌。
    所以我做了如下的回答:
    你意识到评论员的“道德悖论”,反映了你的真诚,也反映了媒体评论员“所写”与“所行”在客观上往往存在的差距。这种差距的确会影响人内心的稳定感和 统一感,也会影响社会对媒体评论员的评价,比如:“马列主义手电筒照别人”、“言不由衷”,等等。这当然也会影响到人们对媒体言论的信任。、
    一般说来,我们的媒体虽然往往报道优秀人物和倡导优良品德,但不会倡导每个人都要做到,这正如梁启超在一篇文章(《国民筹还公债问题》)中所说的——
    “凡道非一切人所能共由者,君子不准之以率天下也。固虽教孝,而决不教人以割股;虽教忠,而决不教人以纳肝。其于畸节,固共钦之,然绝不以责望于常人。”
    ——这个界线,对于我们评论员来说,应该是清楚的。我们自己也是常人。我们报道和宣传优秀人物,这不意味着我们承诺或能够做这样的优秀人物。因此,我们在媒体上 实际倡导的是做一个好公民;我们自己要勉力做的,也只是一个好公民。
    只是由于我们自己天天在写,倡导别人这样做,因此我们会比别人有更多的自觉,以避免我们内心对自己的责难。如此而已。
    当然,还会有一些做不到的,比如,我自己抽烟,却要写劝人戒烟的评论;我自己买盗版盘,却要写劝别人别买盗版盘的评论。这一般来说,会造成自己内心的压迫 (如果已感受不到压迫,而就是已经习惯言不由衷了);传播开去(这是极少的情况),也会造成媒体言论公信力的损伤。
    对于这种问题,我的一本评论教程(中南大学版《新闻评论案例教程》)中有一个案例:是关于《大公报》主笔张季鸾写戒烟社评的案例,可供你参考。我博客中还有一篇曾发表过的时评《时评写作与个人生活》也谈到这个案例。我还有一篇教学日志《以“言行不一”反驳别人为什么是一种谬误》也触及了这个案例
    一个人应当尽可能言其所信,行其所言。这是我们这个评论员行当所面临的伦理问题。如果做不到,还有“不写”一途可供选择。

附:

案例:张季鸾为什么不写戒烟评论
    张季鸾在1934年1月1日出版的《国闻周报》上发表《立刻收效的节约运动》,其中提到:
      ……节约运动中,关系最大的莫如戒烟,尤其是戒纸烟。我记不得数字,但是至少不下每年两万万两以上。换句话说,多少年来,每年有万万以上的金钱化成烟灰,他的剩余利益,归了外人。近几年,单看卷烟税的增收,就可以知道纸消费,年年膨涨。我们大家别的报国事业,能力做不到,这戒烟却是能力所及的,一不吸,就解决了,为什么不干呢?
    我多年常常感觉这个问题,但是在报纸上,从没有提倡过,就因为自己吸,不便劝人戒。假若主笔先生的写字台上,常常摆着三炮台,却劝人不要吸美人牌哈德门,这岂不等于腰缠万贯的高官,演讲清洁政治一样。所以我从来没有写过戒烟的文字。幸亏近年我戒了,现在愿意征求同志,希望全国有癖的人,尤其是吸用高级烟的人,从今年起,毅然废止!"

[案例分析]:

    张季鸾面对的是一个新闻评论写作者实际的伦理情境,在任何一个时代都会会出现,那就是:当你提出的一个观点与你自己的行为相悖的时候,你是否应当公开的在评论中提倡这个观点?
    其实,我们相信但却自己不能实行的事情,还有很多,不止吸烟一事。做不到但却相信,这不是伦理问题,而是人性的一般弱点问题。我们说它不是伦理问题,是因为它不存在外在的负面影响。但是,一个写评论的人在评论中提倡一种自己做不到并且恰好相对的事情,则是可能有外在的负面影响的,这个影响就是伤害评论的信誉、导致社会的普遍怀疑。
    一个正确的观点,无论什么人写,都是正确的观点。从这个意义上说,不能因为写的人品行不端,就可以否定他的观点――不"因人废言"。这就是我们在前面提出的伦理原则。
    但是,一个正确的观点,由不能实行他的人来写作,则对正确观点的传播本身有害。一个人,宣传正确的观点,本来是一件好事,但如果由于自己不能实行,反而损害了这个观点的社会信誉,就是一件坏事了。利害相权,就是在自己不能实行的时候不要写。张季鸾先生做出的就是这样的伦理选择。而新闻伦理的具体情境,往往就是这样的利害相权。
    我们现在的新闻评论员和业余新闻评论写作者,在实际生活中不见得都处处是杰出的模范,样样做得好;我们认识到的道理、自己内心信服的观点,不见得自己都能实行,这是很正常的,不算“心口不一”。
但是,新闻评论写作则是另一回事,如果我们每个人都把自己做不到的事情在评论中提倡,那么评论可能给人造成的印象,可能就是“一派谎言”,社会信任也会受到伤害。

来源:少华读书

编辑:吴漫

410#
发表于 2022-8-21 21:44:01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在社交媒体上,记者们的自我呈现是怎样的?

“记者”是一群什么样的人?有记者在郑州街头询问人们对记者的看法,得到的答案是:记者就是一群体力超强,随时准备抢C位,抗风抗雪抗晒抗风沙,并且随时随地能搭讪,无时无刻都在想着写文案的一个物种。从“C位”“文案”等表述可见,这其实是一种很“互联网”的回答。相比来看,20年前的人们如果被问及这个问题,可能首要考虑的是自治权、即时性、新闻伦理、客观性和公共服务等核心价值观。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转变?

研究表明,记者这样的专业性职业受情境、历史的约束,并随着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而改变。在传统媒体的背景下,新闻记者的自我呈现由特定新闻编辑室决策、新闻报道风格、所处的媒体体制,及人们对记者专业性认知等因素共同决定,因而相关研究也主要聚焦于记者在新闻机构范围内的行动之上。而在社交媒体空间中,新闻记者不再完全从属于某一特定机构。记者的个人兴趣被赋予了更高的优先级,其社交媒体形象可能与在传统媒体中扮演的形象有所冲突。换言之,在新的技术背景下,新闻实践的结构和逻辑发生了较大变化,记者们也在无形之中改换上了新的面孔。

举个例子,在传统媒体中,报道“国家颁布三胎政策”事件的记者应该扮演一名公正的观察者角色,给予不偏不倚的事实性报道。但在社交媒体上,他们可以表达观点,甚至可以通过连珠妙语把自身打造成一个热门话题。

根据戈夫曼的自我呈现理论,人们无时不刻不在前台、后台穿梭,致力于把“最好的表演”传达给“最对的人”。在传统媒体时代,记者可以轻易地区隔刻板的前台表演和后台情境;但在社交媒体时代,记者的自我呈现呈现出更复杂的层次。记者们一面策划要与观众分享的内容,一面通过前台和后台的表演来为自己搏取地位、资历、声誉和文化资本。

那么,我们该如何分析社交媒体上的记者形象?这篇文章做得就是这样一个概念化的工作,通过整合相关研究、分析量化数据,作者提出了组成“社交媒体新闻自我(ego)”的三个职业角色维度:推广者、名人和小丑(见下图)。同时,作者还提供了具体的衡量指标,以便后来的研究者能够在此基础上做更具可比性的跨文化研究。

下面让我们具体来看看这三个角色和相关指标:

1推广者

研究表明,由于数字世界的开放,任何人都有可能获得知名度,大批自我品牌涌现出来。从直播平台上崛起的薇娅、李佳琦,甚至近些年颇受追捧的化妆大师毛戈平都是自我品牌的典型案例。许多学者认为,推广文化和自我商品化话语是数字媒体文化发展的重要产品。

在数字新闻领域,学者们发现,社交媒体上的树立品牌行为亦不可避免。推广行为能够提高记者工作、新闻机构及其个人的知名度和声誉,并最终转化为市场价值。

五项指标可以被用于评估记者和其所属的新闻机构的关系。首先是树立专业品牌(professional branding),即记者宣传自己的新闻工作。记者可以通过在博客、个人网站、其它社交媒体账户上转发自己或别人的链接、标记新闻片段来支持所属机构的工作,此时他们作为专业的第三方出场。第二个指标是个人品牌(personal branding),即记者通过展示自己在传统新闻领域之外所参与的活动来宣传自己。例如,他们可能会强调自己是企业家、父亲、志愿者或运动员。记者通常会使用诸如转发他人的正面评论等策略来强化自己的形象。第三个指标是媒体推广(media promotion),即记者可以从事专业的推广活动,以吸引人们关注其所属媒体机构。第四个指标是产品/服务植入(product/service placement),这是一种隐性的推广形式,即记者以隐晦的方式向受众展示某产品或服务。例如,当记者谈论某话题时,他们可能会把产品放在离他们很近的地方,或者穿着特定的时装品牌。与之相对应的是第五个指标,即显性的推广/背书(promotion/endorsement)。例如,有名望的记者可能会将通过赞扬某保温杯的质量,以吸引粉丝购买同款商品。

2名人

“名人”可以被概念化为一种将名誉和文化资本依附于人的话语活动。在过去,名声是获得成就的结果;而在现代社会,Gamson认为,炒作、购买声望和操纵风向等元素是名人话语的核心元素,它反映出等级制度与平等民主之间的张力。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变得“出名”成为更关键的问题。

在新闻业中,记者可以因为在社交媒体上的某些行为获得社会和经济资本而成为名人,也可以在无名气的状态下,表现出名人的话语特征,以获得象征权力。我们通过如下指标来衡量记者如何“做名人”:

首先是映射知名度(reflected fame),通俗的说就是“通过证明我认识周杰伦(或者周杰伦在采访时提到我)来证明我也有名气”,记者们一般通过转发、分享相关的物料来完成“自证”。第二个指标是关联知名度(fame by association)。至少可以通过两种方式实现关联知名度:记者可以在帖子中提及或标记名人,也可以发布一张与名人互动的照片(如摆拍或集体自拍)来暗示他们之间的关系。第三个指标是不对称沟通(asymmetrical communication)。为了凸显地位,记者们不会回复普通观众的评论,而只会与其中一些人互动。第四个指标是活动曝光(event exposure)。比如,记者可能作为一个晚宴的客人在高档酒吧享受饮料。通过让观众一窥他们精心策划的私人生活,记者们营造出一种“名人感”。第五个指标是名望标志(trappings of fame)。例如,他们可能会分享自己穿着最新的设计师服装、在高级餐厅吃饭、开昂贵汽车、去异国他乡旅行的照片。第六个指标是日常生活场景(everyday life settings)。记者可以发布自己去超市或健身房、穿着休闲运动服、通勤、送孩子上学的照片,以此拉近和粉丝之间的距离,不至于让后者觉得他们难以企及。第七个指标是个人品牌标签(personal branded hashtag)。记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名字、昵称或其他特征创建自己的标签,这有助于打造个性,强化粉丝和名人之间的互惠关系和共同利益,虽然这只是一种错觉。

3小丑

幽默有许多功能。除了娱乐功能之外,它还可能促进对话、增加好感、抵御潜在伤害、促进信息披露。幽默还可以作为一种挑战权力的工具和触碰禁忌话题的方式。学者们认为,现代的“小丑”扮演的角色与中世纪传统宫廷弄臣扮演的角色相似。虽然有些人认为小丑愚蠢,但他们是作为专业表演者在游戏。小丑们取笑权威、模仿他人、陈述真相、挑战社会道德,而却不会造成任何伤害。

研究表明,记者们也使用社交媒体空间来表演幽默。作者提出了四个指标来衡量记者在社交媒体上小丑角色:其一,努力搞笑(trying to be funny),这是指记者通过发布一些不严肃的内容表现幽默感,比如使用表情包、动图,或通过面部表情、手势、夸张的姿势或声音元素来搞笑。其二,故意开玩笑(deliberate joke)。研究表明,大约五分之一的由记者发出的推特将笑话作为一种修辞手段。关键不在于笑话好笑到什么程度,而在于有意开个玩笑。第三,嘲讽(rhetoric of ridicule)。嘲讽是深夜电视节目主持人的常见做法,他们讽刺别人、时不时冒出俏皮话,以此获得笑声。第四,自嘲(self-deprecation)。自嘲可以被用来表达优越感和嘲笑他人或自己(laugh at),也可以被用来表达积极和友好的态度(laugh with)。谁能够在合适的情境开出合适的玩笑,谁就是赢家。

综上可见,社交媒体上新闻记者的自我与传统新闻记者扮演的角色存在显著差异,破坏了传统新闻的职业规范和实践。然而,正如Tucker等人所指出的,社交媒体既不是天生的民主,也不是天生的不民主。在这一有争议的媒体空间之中,我们需要重新审视记者乃至更多职业。

来源:传媒见闻(公众号)

编辑:陶鹏辉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