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 郑州智慧隧道“会思考、会说话”是如何运作的?有哪些特点 自2020年郑州城市大脑工程完成基础平台搭建后,在郑州市政府、郑州市城市管理局的主导下,郑州城市大脑·智慧城管·智慧隧道一期项目建设也正式启动。 记者从郑州市城市隧道综合管理养护中心(以下简称:隧道中心)获悉,作为郑州城市大脑·智慧城管的重要组成部分——郑州智慧隧道一期(京广路隧道试点)建设工作已经步入尾声。 那么,郑州智慧隧道究竟是如何运作的?有哪些智慧特点?未来郑州的所有隧道是否都会变得“智慧化”? 1 智慧大屏,可实时关注隧道内的“上上下下” 日前,记者在郑州市隧道中心指挥大厅内看到,在宽阔的指挥大厅内,一个巨大电子屏幕悬挂于指挥台前的墙壁上,上方标注有该中心所辖各隧道的整体情况,以及各隧道风机、水泵、照明等设备数据,隧道病害、隐患、预警等信息分析。 在指挥台内,几名工作人员正在实时监控各个隧道设备、交通等运行情况。随着大屏幕的不断切换,各隧道内不同位置的车流通行情况、各值班室人员工作情况、各水泵点位监控情况,甚至机动车进出、非机动车闯禁等一个个画面都能清晰显示,可谓是“人在屏前坐,阅尽隧道景”。 隧道中心技术管理科杨航告诉记者,他们中心所管辖的隧道有京广路隧道、纬四路隧道、经三路隧道、未来路隧道、红专路隧道、商鼎路隧道等六条隧道。智慧隧道一期建设分为软件系统集成和硬件施工。其中,六条隧道的软件部分都已搭建完成,他们将京广路隧道作为智慧隧道一期“软硬”结合试点,进行了定位基站和相关辅助设施设备等硬件施工。目前,智慧隧道一期京广路隧道试点建设工作已完成98%,仅剩下最后的调试工作。 “智慧隧道的运作,主要是通过智慧大屏和隧道人工相结合。智慧大屏能实时监控各隧道内的各种情况,及时发出预警,通知现场人员采取应急处理。”杨航说,如果隧道内发生交通事故、火灾、设备故障,智慧大屏会立即感知到事故发生情况,作出预警,指挥中心工作人员也会立即通知现场人员前往处理,或疏散车流。 另外,智慧大屏还能通过监控设备分析隧道内的土建、通信、通风、消防、排水、交通等各种病害,为日常管养人员指明各隧道病害养护重点。同时,智慧大屏还能远程操控隧道内的风机、照明、水泵等相关设备的开启与关闭。 2 六大模块,能使郑州隧道“会思考、会说话” 杨航介绍,智慧隧道一期京广路隧道试点是目前郑州最为完善的智慧隧道,其“智慧化”特点主要有六大模块,分别是综合业务展示模块、隐患事故感知模块、隧道内定位/导航模块、应急管理模块、信息多渠道发布模块、移动APP模块。 其中,隐患事故感知模块和应急管理模块,是保障隧道安全,处置各种突发情况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通过融合隧道弱电系统数据和共享的气象数据、应急事件数据,并借助郑州城市大脑建设统一的视频平台,为隧道各类隐患和事故的感知,制定了事件规则,以及对各类设备问题、恶劣天气、违章停车等突发情况,提供了早识别、早发现、早跟踪、早处置的应急处置工作基础。 比如:隧道内有车辆停留或行人进入,感知模块就会立即通过隧道内监控设备进行抓拍,并“会思考”感知其停留、进入原因,如发生车辆事故、故障、行人误入等,感知模块会立即预警,通知现场人员,或相关部门前往处理。 另外,隧道内定位/导航模块,他们采用的是UWB定位技术(新型的无线通信技术),能实现隧道内人员、设备、车辆精准定位,提高日常病害处置效率。如果有突发事故发生,他们能通过后台记录的人员最后所在位置,实现人员的快速搜救等功能。 “车辆在进入隧道后,由于处于地表下,普通的卫星定位就会产生信号弱、定位不准等情况。”杨航说,就算是市民经常使用手机定位APP,也是根据往常车辆通过隧道的车速等情况,进行大致点位判断,无法实现精准定位,所以一旦隧道内突然发生紧急事故,“会说话”的定位/导航模块,就能为施救和疏散提供有力帮助。 3 记者体验隧道紧急电话求助直达指挥中心 5月1日晚11时许,记者跟随隧道中心施工人员赶到了京广路隧道进行现场探访。在现场观察中,记者看到,京广路隧道内的墙壁上多出了很多长约15厘米、宽约10厘米的小盒子,而且每隔约200米远,墙上就会有一部电话。 现场隧道中心相关工作人员称,挂在隧道墙上的小盒子就是隧道内的定位模块,它能通过UWB定位技术,实现隧道内的病害位置、人员位置、车辆位置的精准定位,定位精度在1米以内。电话则是紧急求助电话,摘下话筒,按下拨通按钮即可同指挥中心进行实时通话。 在现场隧道中心工作人员的指引下,记者拿下了话筒,按下拨通按钮后,话筒里传来了拨通提示声。约3秒钟后,电话另一端传来指挥中心工作人员的声音:“有什么可以帮助您。” 现场相关工作人员介绍,京广路隧道全线共设有38个紧急电话,每隔200米一个。另外,经三路隧道、未来路隧道、商鼎路隧道、红专路隧道、纬四路隧道每条隧道入口龙门架也设有紧急电话,如在隧道内遇到突发事故,即可随时拨打求助。 4 未来郑州隧道,是否都能开启“智慧化”? 采访中,郑州市隧道中心相关工作人员介绍,他们所管辖的隧道共有六条。接下来,根据工作安排,郑州市“四个中心”等相关隧道也会交由他们负责日常管养。他们会在智慧隧道一期京广路隧道试点完工后,于管辖的其他几条隧道先后开展智慧隧道建设工作。 目前,其他五条隧道的软件建设工作都已完成,相应硬件建设工作也会在郑州智慧隧道二期、三期陆续开展。 郑州市隧道中心主任铁新纳表示,建设新型智慧城市下“会思考”、“会说话”的智慧隧道,也是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题中应有之义。下一步,他们会总结智慧隧道建设的难点、卡点,开发更多的智慧隧道,将智慧隧道建设朝着“响应更为迅捷”、“反应更为灵敏”、“设施更为完好”、“联动更加智慧”、“出行更为便捷”、“惠及更多普通市民”的方向前进,推动郑州城市隧道智慧化管理迈进“新时代”,以实际行动为群众办实事。 链接 纬四路隧道非机动车、人行通道,请根据指示牌指引通行 连日来,有多位车主向记者反映,称郑州市纬四路隧道经常有非机动车驶入,而该隧道仅供机动车通行,非常危险。尤其是上下班高峰,隧道内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混行情况非常严重。 采访中,记者就该问题咨询了隧道中心相关工作人员。该相关工作人员称,其实,纬四路是有非机动车、行人下穿中州大道的隧道。只不过,该隧道并没有与纬四路机动车隧道连在一起。如果是非机动车、行人想要从纬四路下穿中州大道,前往郑东新区,只需从纬四路隧道南侧辅道向东约100米,就能看到路边的隧道出入口,通过该隧道就能到达商务西三街的出口。反之是从商务西三街下隧道,到纬四路出入口。 5月1日,记者专程赶到了纬四路与中州大道交叉口附近的纬四路隧道进行查看。在沿纬四路隧道南侧辅道向东约100米后,路边确实有非机动车、行人隧道出入口,并不时有市民进出。随后,记者推着电动车进入隧道内,另一边共有两个出口,分别在中州大道和商务西三街上,但相关提示并不是特别明显。 对此,郑州市隧道中心相关工作人员表示,下一步,他们会加强纬四路隧道引导提示,并会组织中心志愿者开展相关服务,引导市民安全通行。 来源:潇湘晨报 编辑:马皖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