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楼主: adm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名记者研究案例集锦

[复制链接]
31#
 楼主| 发表于 2012-2-28 12:24:27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崔永元称后半生要退出电视界研究口述历史

2012-02-28 01:11:00 来源: 中国新闻网(北京) 有16417人参与

核心提示:主持人崔永元2月27日透露,自己可能很快向中央电视台提出申请,调回中国传媒大学,后半辈子研究口述历史。崔永元介绍,自己团队所做的口述历史全部是自筹资金完成的,一些企业家朋友“十年里帮助了我们两个亿”。
中新网北京2月28日电 著名主持人崔永元27日透露,自己可能很快向中央电视台提出申请,调回中国传媒大学,后半辈子研究口述历史。

从《电影传奇》到《我的抗战》,崔永元近几年所忙的事,看上去似乎和“主持人”关系不太大。醉心于口述历史的他27日表示,希望“后半辈子就干这个事了”。

当天在传媒大学校内,举行了崔永元与该校合作成立“口述历史研究中心及口述历史博物馆”的签约仪式,由著名主持人敬一丹“义务主持”。

据崔永元介绍,口述历史作为“人民记忆”、“微观历史”,从上个世纪40—50年代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创立至今,已经成为一种重要而别具意义的历史收集方法及专业学科。此前在中国几乎处于空白的状态,近些年才成为“热词”。2002年前后,崔永元开始收集口述历史,十年间已收录了6大领域、约4000人左右的口述历史影像资料及图片、实物等。

根据协议,中国传媒大学将提供一座约8000平方米的独立大楼,用于建立“中国传媒大学崔永元口述历史研究中心和口述历史博物馆”。研究中心的主要职能是口述历史的收集、整理和研究等。博物馆则会把崔永元团队收集到的口述历史影像资料,建成数字化存储检索系统,面向传媒大学师生及社会其他学术研究机构、个人免费开放,还将举行一系列展览。

崔永元的“无底洞”:企业家朋友捐助两个亿

如崔永元所讲,口述历史的体量非常大,有时候对一个人的采访就要进行几十天。如此进行十年,所需的资金自然是不小的数目。他介绍说,自己团队所做的口述历史全部是自筹资金完成的,一些企业家朋友“十年里帮助了我们两个亿”。

崔永元笑称,今年春节刚过就提醒他们钱不太够用了,“跟我们合作过的朋友们都知道,这是一个无底洞。”

两个亿的资金如何监督和管理?崔永元表示,筹措来的资金由中国红十字基金会的崔永元公益基金来运作。这个基金是独立的,要接受审计的。

当天与会的企业家代表则表示,当初决定捐助是没有任何条件的,只要求保证学术的独立性。

“人们会像记住《史记》、记住司马迁一样,记住今天的小崔,和我们这些同情‘崔司马迁’的人。这是我们的历史使命。”这位企业家说。

崔永元欲重回学校做研究 推动口述历史成立专业

谈到自己选择做口述历史的缘起,崔永元表示,开始是比较功利地想做纪录片。在采访的时候发现了口述历史的重要性,于是很快转向,可以说十年来一直默默地在做。在盘点的时候觉得真不错,于是下了决心这辈子就做这个事。


崔永元表示,自己可能会很快向央视提出申请,尽快调回到母校。也希望能顺利开设口述历史专业,培养研究人才,自己“后半辈子就干这个事了”。

在接受传媒大学校电视台采访时,崔永元使用了更口语化的表达,“我快回来了,又跟你们在操场上混了”。他希望同学们将来到口述历史研究中心做志愿者,因为有大量内容需要校对。

中国目前口述历史收集、研究的水平如何?崔永元认为跟这方面先进的国家没法比。但最近几年,国外的研究机构也开始主动联系了。

“说明我们算是一块料了”,崔永元说,即便如此,“还早着呢”。

http://news.163.com/12/0228/01/7RAHEI7800014JB6.html
32#
 楼主| 发表于 2012-3-3 10:53:22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何平:某种意义上说记者也是行者

2012年03月02日09:39  人民日报海外版
  某种意义上说,记者也是行者。

  作为记者,采访固然要靠眼睛观察、用手记录和脑袋思考,但首先要靠双脚去跑。大凡真正的新闻都是跑出来的。进一步说,记者是受读者的委托在跑新闻、抓新闻、报新闻,他们的责任和使命就是把所看到和感悟到的如实地传达给广大受众。

  美国著名记者斯诺和我国著名记者范长江均堪称这方面的典范。他们的采访是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进行的,甚至冒着生命危险。但他们以新闻记者的职业良知和社会正义感,孤身深入到中国西北黄土高原腹地,勇敢地掀开了与真相隔绝的历史帷幕,让中国和世界第一次看到了在茫茫夜空中闪耀着理想和希望的红色之星。

  时代虽然变了,但记者的职业要求并没有改变。

  对于大多数没有机会走出国门的人来说,外部世界总是遥远的、神秘的。而新闻记者则有着独特的职业优势,有可能到世界上的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地区乃至任何一个角落采访。尽管现在已是信息时代,互联网把地球变成了一个村落,但同时必须承认,人们对世界的了解仍然有着相当的局限,甚至存在一些误解和偏见。为此,这有赖于新闻记者通过他们的笔和镜头,将丰富多彩、五颜六色的大千世界真实、形象、生动地加以呈现。

  我时常想,人类能够在地球生存、繁衍、发展,实在是宇宙间的奇迹。举目四望,哪一个星球不是在无始无终的死寂中漫无目的地运行?惟有地球,因生命的存在而有了意义,也更因人类的创造而充满了精彩。

  在漫长的历史岁月里,分布在不同大洲的不同种族、不同肤色的先人们,怀着永远不灭的梦想,以其坚忍不拔的勇气、生生不息的劳作和永不枯竭的智慧,筚路蓝缕、耕耘收获,开荒拓土、重整山河,发明创造、不懈求索,无论是古埃及、古希腊、古印度、古巴比伦,还是玛雅文明、中华文明,不同地域的不同文明在历史的天空交相辉映,各放异彩。

  如果从哲学的角度审视,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尽管人类社会在其演进的历史进程中都遵循了相同的发展规律,但其路径与时序却各不相同。于是,人们在历史的必然性和规定性中,也同样看到了偶然性和多样性。以至于我们甚至难以准确地判断,究竟是前者决定了后者,还是后者主导着前者?

  但至少有一点可以确认,这就是历史,这就是世界,这就是自然法则。

  既然如此,那么人类就应当顺从这一法则而不是与之相悖。世界的丰富性决定了事物的差异性。与其说差异是万物发展的结果,不如说差异是万物存在的理由。正像人们并不要求大自然中的“玫瑰花散发和紫罗兰一样的芳香”,人类的文明也不应当“只能有一种存在的形式”。可以说,“文明的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在人类共同创造的各种文明中,每一种文明都有其存在的价值,每一种文明都应当受到充分的尊重。不同文明之间完全可以和睦相处,不同文明只有通过平等交流才能得到共同发展。只有“和而不同”才有世界大同。以“拒和”、“失和”甚至“伤和”而求同实属南辕北辙,而作出“文明的冲突”的断言更是大错特错。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世界大同”。诚哉斯言!

  感谢我曾经的同事祝寿臣同志,他利用在对外交流岗位上的难得机会,将其所访问过的几十个国家的观感写成游记,并图文并茂地再现了全球五大洲的自然风光、名胜古迹、风土人情和逸闻趣事,融纪实性、知识性、趣味性和可读性于一体,为人们更加真实、全面、充分地了解和认识千姿百态的外部世界打开了一扇窗子。

  希望此书的出版,能够起到沟通中外不同文明交流、对话和理解的积极作用。我以为,这当是作者撰写此书的初衷吧。何平

  (作者系中国记协副主席、新华社总编辑)

http://news.sina.com.cn/m/2012-03-02/093924047085.shtml
33#
发表于 2012-3-13 12:34:10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韩国电视圈罢工潮愈演愈烈 热门韩剧被迫停播

2012年03月12日10:02  大洋网-广州日报

  近日,韩国电视圈罢工潮愈演愈烈,连累多部热门韩剧改变播出计划。特别是当下韩国最热门的韩剧《拥抱太阳的月亮》,自播出起收视率一路走高,原定于本月7日、8日播出大结局,却由于导演金道勋加入了MBC电视台的罢工游行,导致大结局停播,取而代之的是《拥抱太阳的月亮》的特别花絮。目前,MBC电视台方面已透露,男主角金秀炫的戏份已杀青,大结局将会在下周播出。只是为了避免与风头正劲的《拥抱太阳的月亮》相碰撞,原定于下周开播的《The King 2Hearts》、《屋塔房王世子》、《赤道的男人》等新剧都被推迟开播日期。
                                                范协洪
http://news.sina.com.cn/m/2012-03-12/100224100416.shtml
34#
发表于 2012-3-16 11:51:36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崔永元欲离开央视称压力大很多看不惯

环球人物201207期封面

 要离开央视
  崔永元艰难选择
  今年两会前夕,媒体突然爆料,崔永元要去做一个口述历史研究者,可能调离中央电视台。作为一个深受观众欢迎、知名度很高的主持人,他为什么要离开?
  也许人们还记得,10年前,崔永元突然离开了央视重要栏目《实话实说》,之后人们才知道,他患了重度抑郁症。虽一年后康复并新创了《小崔说事》和《电影传奇》等栏目,但崔永元的辉煌时代似乎渐行渐远。外界也传他在央视越来越边缘化了,因为在央视男主持人中,与他同时代的水均益、白岩松等人,个个似乎都还干得风生水起。
  过了今年2月20日,崔永元的人生就翻开第五十岁的日历。步入“知天命”之年的他,对外界的猜测和传言不屑一顾,对自己的人生抉择,他谈得更多的是责任和兴趣。
  压力大,精力不济,看不惯的特别多
  “我到了最难的时候”
  本刊记者 刘畅
  从1996年3月起,中央电视台推出一档全新的谈话类节目《实话实说》。节目中,人们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主持人:他长相“有些困难”,说话也难字正腔圆,随意得“如邻居大妈的儿子”,但就是这个两眼一眯、嘴角一弯、微微露出点“坏笑”的男人,倾倒了无数观众。大家给主持人崔永元起了个亲切的称呼——“小崔”。崔永元的出现,让中国人对节目主持人的形象有了新的认识。
  2012年3月2日下午,环球人物杂志记者在北京朝阳公园附近的一家餐厅里,专访了崔永元。作为全国政协委员,崔永元正忙着为两会准备提案,或许是工作太累,他显得很憔悴。
  崔永元确实很平民,和他交流没有任何的距离感,无论记者提怎样的问题,无论问得是否有水准,他都非常认真地一一作答。
  “您想喝点什么?”记者问。“都行,只要能睡着觉的。”崔永元的一句话,让记者想起了他的老毛病,但还是先岔开了话题。
  如今,“小崔”已变成了“老崔”,但有一点始终没变,他还是那样的言语犀利、敢说真话。
  迷上了口述历史
  近几年,大家知道崔永元主持了很多栏目,但大多数人并不知道这只是他工作的很小一部分。他把大量精力,都投入到“寂寞”的口述历史的资料整理中。采访中他不止一次提到,自己在和时间赛跑,否则耽误一天,历史上就少了一个或几个历史见证人。
  这件事,要从2001年说起。那年崔永元去日本NHK电视台访问,看到人家有口述历史资料库,据说里面关于中国的内容非常丰富。他试着让管理员找一下张学良的资料。“很快,工作人员就调出一段张学良发表演讲的‘视频’,整整30分钟,时间是‘九一八’事变后第三天,即1931年9月21日。张学良在演讲中说:‘委员长说,两年之内,不把日本人赶出满洲,就辞职。’”这段视频,给崔永元很大的刺激。
  “我很惊讶,日本有海量的口述历史材料,而且很多和中国有关。我觉得中央电视台的历史素材就特别少,想编个片子,什么都缺。我开始很希望台里也能建这么一个,可能是我表述得不清楚吧,大家似乎不知道我想建个什么,也没有人理。”于是,从2002年开始,崔永元就扎进历史堆里,出不来了。他组建了记者团队,采访了电影、音乐、战争、外交、知青、民营企业等六大类,共计4000人的口述历史,先后开办了《电影传奇》栏目,制作了《我的长征》、《我的祖国》、《我的抗战》等一系列专题片。每每谈起那些老兵,他都忍不住泪流满面。
  “《我的抗战》中有一集讲3对恋人的故事。其中一对,很像《潜伏》里的余则成和翠平,但不管怎么样,翠平后来还生了个孩子,余则成也有可能和妻子重聚。可现实生活没有那么戏剧化,没有那么完美,很多人奉献就奉献了,失去就失去了,他们可能一辈子什么都得不到。我也曾请一位老兵来做客,当人们知道他的经历后拼命鼓掌,老人热泪盈眶,我也是。因为我在想,他这辈子接受的掌声可能还不如我一天接受的多,这就是现实。我们用任何发自内心的方式向他们表达我们的敬意都不为过。”
  崔永元有时也会想,2002年时自己为什么会患病?“就是老想不该想的事。现在为什么快乐,就是不想那些事,只想怎么把该做的事情做好。可能大家会说以前我在电视上很光鲜,做口述历史成为了幕后者,会很孤独。其实做起来就知道,这件事意义更大。”
  寂寞在于找不到知音
  在北京怀柔区一个叫新新小镇的地方,有一处不起眼但很幽静的三层楼。里面藏有4000位老人讲述的共300万分钟的影像及文字资料,他们的平均年龄都在80岁以上。这就是崔永元建立的“口述历史影像资料库”—— 电影传奇馆。该建筑是他的好朋友、地产大亨冯仑免费提供的。崔永元说,他曾试图说服政府部门或其他有钱的机构来参与做这件事,“可是光试着说服他们就用了两年时间,还没结果。有这工夫,几百个人都采访到了,我干脆就自己来吧。”于是,从没开口向别人要过一分钱的崔永元,厚着脸皮为这事找钱。
  崔永元成立了一个公司,不花国家一分钱。他认为,拿节目本身去敛财是不高明的手段,他甚至拒绝借助自己在央视的播出平台,为他正在进行的“口述历史”系列纪录片筹集资金,他认为这样太功利。
  但是,对那些投钱给他的人,崔永元说一时给不了回报。“因为口述历史的工作是收集资料,并不是为了播出。也许要等到100年以后,才会有人认识到这些资料的价值。”
  2012年2月27日,媒体刊出消息,中国传媒大学与崔永元合作成立口述历史研究中心及口述历史博物馆,并举行签约仪式。据了解,中国传媒大学将提供一座约8000平米的独立大楼,用于建立中国传媒大学崔永元口述历史研究中心和口述历史博物馆,该中心的主要职能是口述历史的收集、整理和研究等。而口述历史博物馆,将会把崔永元十年来收集到的所有口述历史影像资料建成数字化存储检索系统,除了保存、归类整理及永久传承之外,还将面向中国传媒大学全校师生及社会其他学术研究机构或个人免费开放。
  环球人物杂志:您现在每天都在忙什么?
  崔永元:忙的都是和口述历史有关的,因为现在我有5个采访组在外面跑,每个月要拿回来200个小时的素材,我们要把这些素材进行分类,要速记、校对、录库,然后找出它的检索方式,做数据化复制……实际上相当于做一个网络图书馆,很庞大的工程。我们要把所有拍的东西录入,以后你打一个关键词,就能检索到相应的影像和文字资料,包括历史图片、图书等等。我们的口述历史素材,都是自己直接去采访的。我们的口号叫“和时间赛跑”,后来发现跑不过,这些人去世的速度远远超过我们采录的速度。这个工作量太大了,我就决定专心致志做这个事。
  环球人物杂志:做主持人不好吗?
  崔永元:不是说做主持人不好,可能我到了这个年龄,精力不够了,18岁的时候,你同时干3件事都干得了,现在不行,常常做事情有应付的感觉,这让我觉得很不好。做幕后的研究工作是我的理想,我也做了10年。我不想这么分着心干,也不能糊弄观众,我们有400多个优秀的电视主持人,有深度的也有200多个,但做口述历史的很少,比较冷门。
  环球人物杂志:您是不是对做节目太追求完美了,才对自己不满意?
  崔永元:我其实是看不惯我们做的某些东西,可能开始一两天或者一两个月没看出什么破绽,觉得挺好的,但当有一天你发现它有破绽的时候,就会觉得不好。比如一期片子做完了,还没有播出,就知道它破绽在哪儿,但是已经没有时间了,只能播,这个状态其实让人挺不痛快的。
  环球人物杂志:您觉得做主持人或者传媒人没有归宿感吗?
  崔永元:首先我没觉得这个行当跟其它的行当有什么不一样,所以这次我说去专心做历史,大家突然这么关注,我觉得挺奇怪的。难道你们把工作都分成了三六九等?难道在大学里当老师比在央视当主持人能低八等?否则怎么会有这种反应?
  环球人物杂志:或许大家更关注您是否对电视这个行业感到失望?
  崔永元:这肯定是有,但是它不是导致我想离开的原因。你以为大学我就能看得上?那里面的学术腐败什么的更厉害。但是你也得想明白,你是去干什么?你是跟他们玩这个去?我对这个东西没有兴趣,我是到那儿做口述历史研究,所以我只关心这件事。那么你的学术腐败也好,你那些乱七八糟的潜规则也好,别粘上我,我不跟你们在这个系统里玩。但是你也别当着我就玩,我看到了肯定是要说话的,就是如此。
  环球人物杂志:研究中心的场馆这么大,有其他人投资吗?
  崔永元:没有,全都是无偿的,都是中国传媒大学免费提供的。
  环球人物杂志:没有什么幕后集团之类的?
  崔永元:没有。像冯仑、柳传志、周晓光、刘会等人,都是我们强有力的赞助支持者,但是基本上都是白给钱,没有回报。做历史工作者很寂寞,不是表面的那种,今天有人约你吃饭,明天有人约你喝酒,多得你挡都挡不过来。我觉得那种寂寞是心灵深处的寂寞。寂寞得要死,就是找不到知音,不知道跟谁说,就是这种痛苦,但却有它长久的价值和生命力。
  走过想成名混脸熟的日子
  回想自己在央视的十几年,崔永元如今最留恋的,还是他刚刚进入央视评论部做《实话实说》的那段时光。他也曾虚荣过,对着镜子审视过自己。
  崔永元说,是先有了《实话实说》栏目的这个团队,之后才有了他。而那个团队,对他影响非常深远。他如今仍记忆深刻,和一批北京文化圈里的著名学者,如杨东平、郑也夫、周孝正、陆建华、邝阳等,凑在北京西城区的绒线胡同的一个小院里,大家抽着烟,争执得昏天黑地,哪个对哪个不对,他就听着,“听得脑袋都大了,因为那是比较高级别的争论,经常听不懂”。等大家侃得差不多了,想起了身边的主持人崔永元。“好!这期节目就行了吧?明白了吧?”他往往还是一头雾水,“怎么就行了?”“不明白啊?”他忘不了郑也夫那个无奈的动作,“拿来一张小纸片,咬着一截特别短的小铅笔头,边想边写,然后说这是一个什么观点,有什么依据,再给我一堆书,让我拿回家看”。
  崔永元觉得,那个时候就很痛苦,因为看不懂,也听不太明白。他坦言,干《实话实说》以后,天天绷在心里的念头都是“知耻而后勇”。更苦的是,到演播室的嘉宾都才华横溢,不要说对话,能听懂对方说什么就不易,毕竟隔行如隔山。“我向毛主席保证,干上《实话实说》以后,我就没怎么骄傲过。再看看我的同行,敬一丹是硕士,方宏进专攻经济管理,水均益说外语不用动脑子。所以,从新闻系万金油科出来的我,真是一穷二白。”当年央视采用的是“放飞式管理方法”,让一只乳鸽与苍鹰并行翻飞,一争高低,不怕你不喊力不从心。2002年,崔永元患上了抑郁症。
  环球人物杂志:那时候患上抑郁症,和做《实话实说》有关吗?
  崔永元:开始评论部的氛围很自由,机会平台都给你,但是你能力达不到。那个团队强化了我很多东西,也教会了我很多。现在想起来,觉得这在电视圈里还是很珍贵的。我印象特别深,有一次郑也夫问我节目做得怎么样,我说剪出来挺好看的。他大骂,什么叫剪出来好看?就应该现场就好看!因为有观众,我们要力求一开始就是真实的,感人的,有价值的。这句话,到现在都时刻鞭策着我。
  环球人物杂志:后来看到评论,说您在节目中不爱笑了,坐在观众席里沉闷了。为什么?
  崔永元:我们最初的节目形式是话题辩论,但很快不让做了,变成让受访者讲自己的故事。我喜欢鼓励受访者,让他们有倾诉欲,喜欢表达,把心里话都说给你,这个我会做,对我倒是没什么压力。可是,做的时间长了,受的限制比较多,很多话题都不能谈,选题范围越来越小,那个时候内心挺苦的。最后感觉,可能除了婆媳关系,什么都不能谈。记得当时纳米技术特别风行,动不动就纳米,然后我们就做了一个辩论的节目,嘉宾是中科院和北京大学的,题目是“纳米不是大米”,但这个节目没让播。我到现在还没想通这个事,我觉得如果国家定了一个产业政策,在电视台播一下这个产业政策就歇菜了,这是什么政策?实际上是相关的人不愿意担这个责任。类似这样的事,出现得特别多,这是我不喜欢的,有些沮丧。
  环球人物杂志:离开《实话实说》,主要就是因为生病?
  崔永元:其实当年离开的原因,应该说99%就是生病。你们可能不太了解抑郁症。抑郁症很痛苦的,基本上生活都没办法自理,更不要说做节目什么的了。当然,很多人愿意把它描述成工作压力或者说条件不宽松什么的,但你想想,我1985年就开始做新闻,到做主持人时也已经做了11年新闻记者了,形式都差不多,也不至于因为一个节目就抑郁。这个病是遗传,赶上了,得病的时候万念俱灰,活都不想活了,更没有心思去做节目什么的了。
  在电视台没有敌人
  “偶有几茎白发,心情微近中年。做了过河卒子,只能拼命向前。”抗战时期,在美国工作的胡适曾用这句话来描述自己的状况。几十年后的今天,崔永元又用这句话来自勉。虽有酸楚之味,亦不乏激情之志。
  2003年,病情好转的崔永元又新创了节目《小崔说事》,但并未让人们感到太大的惊喜。外界开始传言崔永元与央视有矛盾,比如因为节目收视率低而被排斥等等,但在他看来,这些都是媒体制造的八卦。崔永元说他痛恨“公共电视”走向“庸俗化”,他拒绝拿自己的节目跟选秀节目比收视率。“我也不用谦虚,《小崔说事》不怎么样,也没发现比它好的谈话节目,谈话节目整体都比较落魄。”当庸俗成为主流的时候,高雅便成了牺牲品。
  也可能是到了一定年龄,崔永元说自己想的事情不一样了,不再追求什么高出镜率、在多高的阶层显摆,“对那玩意儿没有兴趣了,到了这个岁数,再加上我做口述历史,我接触的都是这些人,喜怒哀乐见太多了,淡了”。
  环球人物杂志:外界各种传言,说您要从央视辞职,究竟怎么回事?
  崔永元:谢谢大家的关心,这件事儿不用没完没了地说。
  环球人物杂志:您觉得自己在中央电视台合群吗?
  崔永元:我不知道他们怎么看我,但我觉得他们都对我挺好的,我病的这几年,领导对我也算很照顾了。从传达室阿姨,到给我剪头发的小刘师傅,每个人都对我特别好。我在电视台没有什么敌人,这也是挺让我自豪的事,虽然我这个人脾气不好,经常发脾气,但他们都习惯了。我总结自己最大的优点,可能是我从来没为自己争过什么,我不会找台长说为什么十佳主持人没有我,为什么这个奖章不给我,为什么工资不是我最多。我找领导从来都是谈业务,谈工作中的具体问题,这个可能是大家比较认可我的地方。当然,领导会希望用我的影响力,做一些时尚点的节目,有点效益,我要是台长也会这么想。
  环球人物杂志:有人说您在央视正被边缘化,您自己觉得呢?
  崔永元:“边缘化”的问题,早都跟我没关系了,我那个时段早都过去了。当我跟4000个80岁以上的老人打过交道之后,谁会跟你算那个呢?现在随便到我的磁带库里拿出一盘磁带,随便抽出一个采访笔录看看,那里面的悲欢离合、生离死别,根本不是我们这代人能经历的。接触这些以后,我对名誉地位就看得特别淡了。你不争风吃醋,你就不知道世界上还有“边缘化”这个词,你自己的事情都忙不完。
  环球人物杂志:做了十几年电视人,对这个行业没有任何留恋?
  崔永元:从事一个熟练工种时间长了,没什么挑战,这也是我不满意的地方。比如《小崔说事》,就还是一档谈话节目,跟《实话实说》也差不多,我经常觉得我采访一个人,提一个问题,我都能想起来1996年我怎么提过这个问题,开一个玩笑也能想起来1997年我怎么开过这个玩笑。就是这样重复、机械的劳动,如果我还要每天忙到天亮去准备,那我是不是太矫情了?
  环球人物杂志:您曾被很多同行,包括您的同事看作是坚持自由思想与社会责任的“标杆”,这种坚守很难吗?
  崔永元:很难。但你要是从小到大都这样,它就成了你骨子里的东西,可能就不需要你去“守”了,需要的是你“变”。但是你又变不了,永远是这么一个人,直来直去的。这也和我的家庭教育有关,我父亲其实有好多奖章、军功章什么的,他自己从没拿出来跟我们显摆过一次,就在家里的箱子里锁着。我父亲就是个非常平淡、非常平静的人,特别善良。
  环球人物杂志:到了这个年龄,您觉得自己过得轻松吗?
  崔永元:因为我不知道后面还能走多长,我觉得现在就是我最难的时候。难在你现在看不惯的特别多,但是你现在有能力改变的特别少,你改变不了。每天还得花很多的精力把握住自己,要不然自己也变了,自己也会变得让你不喜欢,这就会占据你好多精力,导致你做事的能力和效率越来越低。我现在有种紧迫感,“老了、老了”,这个念头总在脑子里出现。我记得我二三十岁的时候,特别爱挺胸抬头,现在都条件反射地想哈着腰走。
http://news.sina.com.cn/m/2012-03-14/164124114992.shtml
35#
 楼主| 发表于 2012-3-21 12:21:19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田科武编辑记者必读。
@媒介评弹【英国著名记者,写下《一九八四》的奥威尔对新闻人的忠告】1永远不用书刊中频繁使用的明喻、暗喻及其他比喻。2能用短句的地方,绝不用长句。3凡能删的词一律删掉。4能用主动句,绝不用被动句。5凡能用日常用语表达的,绝不用外语、术语或行话。6一旦发现自己纯属胡说八道,便可不遵受上述任何一条。
收起|查看大圖|向左轉|向右轉

轉發(1305)
|
評論(208)
今天05:53
來自新浪微博
轉發(1)|
收藏|
評論
3分鐘前
來自新浪微博
36#
 楼主| 发表于 2012-3-29 19:03:39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漫画家英韬逝世享年87岁 曾创办《讽刺与幽默》

2012年03月28日11:31 北京晨报



英韬原名杨筠生,擅长漫画。

  北京晨报(记者 张硕)著名漫画家英韬先生因病于3月25日19时在北京逝世,享年87岁。《讽刺与幽默》现任主编徐鹏飞表示,英韬先生是中国最恪守漫画本质的艺术家之一,他的逝世是《讽刺与幽默》的巨大损失,也是中国漫画界的巨大损失。
  英韬原名杨筠生,擅长漫画。1949年毕业于华北联合大学艺术学院美术系,历任《人民铁道报》编辑、记者,《人民日报》美术组编辑,《人民日报》文学艺术部副主任,《讽刺与幽默》主编。《讽刺与幽默》现任主编、中国漫画艺委会主任徐鹏飞证实,英韬先生因患膀胱癌,在与病魔抗争两年后,于上周日离世。“老人一生低调,从未做过宣传搞过展览,直到去年底,我们才给他出了一本漫画书《笔走60年》,没想到书刚面世没多久,老人就没了。”这几天,徐鹏飞还常回忆起英韬先生的音容笑貌,“英韬先生一生忠于艺术,《讽刺与幽默》的每一点一滴的成长都离不开他的心血,老先生70岁才退休,直到临终前还一直在坚持画漫画。”
  徐鹏飞说,“英韬先生的逝世是《讽刺与幽默》的巨大损失,也是中国漫画界的巨大损失。 ”
  据悉,英韬先生的遗体告别仪式将于本周四上午9时在八宝山殡仪馆举行。

http://news.sina.com.cn/m/2012-03-28/113124187634.shtml

37#
 楼主| 发表于 2012-4-1 09:14:57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柴静:我能做的就是尽量诚实

2012年03月29日08:15 南方都市报


柴静

  3月17日,由河南省文联、《散文选刊》杂志社主办的2011年度华文最佳散文奖颁奖典礼在山西古县举办。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李敬泽、《美文》杂志副主编穆涛等人出席。柴静的《世间有情人》与铁凝、李娟等人的共十篇散文获得该奖项。
  柴静得奖的文章是她采访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阿里木江·哈力克时所写的随笔。评委之一、《散文选刊》杂志主编葛一敏向南都记者表示,2012年第一期的《散文月刊》刊登了柴静的《世间有情人》。她说,柴静的文章以较短的篇幅、冷静节制的叙述,呈现了嘈杂生活中的大爱大善,突破了以抒情、唯美为主导的散文传统,“这对散文写作具有积极意义,也能引导散文写作的一个新方向”。
  “之前我也没有因为文字得过什么奖”,柴静说,如果这个奖算是文学界的奖项的话,这还是她第一次因为写字得奖。
  柴静的第一本书《用我一辈子去忘记》于2001年出版,主要是她电台录音的整理,至今获得豆瓣网友的好评,但柴静却一直不同意再版,她觉得是“一种女学生式的对世界的感味”。离开电台去央视后,职业影响了她的写作,柴静说,“我写不到何伟和李娟那么好,他们在非虚构写作上投入了全部的能量……我能做的就是尽量诚实”。
  缘起 电台时期的工作经历
  南都:你之前没得过文学类的奖?
  柴静:对,因为我也没有写过什么纯文学的东西,我近几年来写的都只是博客而已,连专栏都不写,自娱自乐的。如果有一个约束让你定期生产文字,我觉得对我来讲可能比较吃力,我做不到。(笑)
  南都:2001年后你去了央视,《用我一辈子去忘记》算你电台时代的一个总结?
  柴静:对,我记得这本书出的时候是1999年。当时我没有想到要出,是我有一个电台的听众,他来见我,拿了很多全国各地寄过来的录音带,就跟我讲,他是出版社的编辑,做这个书也不是为了你,就是为了我们,想出一本纪念一下,那我觉得也行吧,就这样。
  南都:那本书能反映你当时的写作风格么?
  柴静:那个书里面其实很大一部分是我当年在电台里面说的话,我做电台时的一个习惯就是会先写下来再说,因为很多时候做电台容易舌头打滑,说出一些言不及义的话,因为你忙着要把那个空间填满嘛,说着说着舌头就滑了,不够有那种敬重,所以那个时候形成了(先写)文字的习惯。还有一部分是临时为了那本书写了前半部分,那个是当时写的。
  南都:你说过《用我一辈子去忘记》有点矫情了?
  柴静:青春期嘛,也很正常,对自己宽容点的时候可以说,那是很自然的一个部分,但是再版我觉得没有什么意义了,对读者来讲不管从文字和内容上我也不觉得能带来什么更多的营养。我觉得唯一可能有意义的人群就是我当年电台的听众,是大家青春时代的一个回忆而已。
  转变 新闻可以很好地打磨文字
  南都:去了央视后,工作对你文字风格的转变是不是有影响?
  柴静:我觉得工作肯定是对文字有很大的影响,尤其是做新闻,甚至有一个阶段你不知道自己怎么写字、说话。你旧的东西用不上,新的东西还没有建立起来的那个阶段是比较难受的。然后你得慢慢把过去的一些装饰性的东西去掉,回到比较朴素的状态里面去,这肯定得有一个过程。新闻是很好的一个打磨文字的东西,因为它有它的要求和训练,实际上你在自觉不自觉当中要去学会,这个不光影响你的写作,说话也是一样的。
  南都:但是对人的关注和情怀一直没变?
  柴静:对。我觉得那本书写得有很多稚嫩的地方,但它还是有一种敏感在里面,当初做传播的初衷对我来讲只有一个,就是想接触到人。它是一个人认识世界、建立联系的一个通道吧。
  文字上也是这样,我在写阿里木的博客里写到过,我们俩在聊,聊到他家庭对他的一种挺残酷对待,我们俩当时在吃凉粉,然后我就很本能地说,“啊?真的吗?”然后他就把那个筷子放到碗上面顿了一下。他平常是一个很欢乐的人,很少有那种正襟危坐那种感觉,但是他当时就是正色地看着我,然后顿了一下跟我说,“底层的残酷你不了解”。写《用我一辈子去忘记》的时候还是一种女学生式的对世界的感味,也更多的是对自身处境的一种感叹,但是这个工作让你接触的人多,看的事情多的了之后,你换了一个坐标之后,那个感触会有很大的不同。
  新书 写出这十年的真实自己
  南都:你新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是博客文章的集锦么?
  柴静:不是,之前也有出版社建议说你就把博客集锦,后来我觉得我都写完了大家都可以看了干吗还要出,而且一本书的尊严在于说它确实是印在纸上,你写下什么东西能配印在纸上?就不要那么轻率地糟蹋纸了。我还是从头写,当然写的也是这十年,从进入央视开始到现在的这十年。我是在写自己是怎么犯错误的一个过程。对我来说这本书的价值还在于我能不能诚实地面对自己。我希望是比较诚实吧,但这点是非常难的,非常难。
  南都:新书有确定的出版日期么?
  柴静:等我有一天克服了那种厌恶感和疏离感,拿起来把它改完就出了。今年出版应该没问题。
  南都:央视主持人出书,像白岩松、朱军等,你自己怎样定位和比较你的新书?
  柴静:我写书的时候没有想我是央视的主持人,也没有刻意地想我不是央视的主持人,这两种东西都会成为写东西的一个妨碍。
  现在我做《看见》的节目,很多人写信来说,其实你的节目并不能解决我现实的问题,可是看完后得到了很大的安慰。这是因为他在别人的生命里看到了诚实的呈现。这本书我也希望这样。你看到的是一个人二十岁到三十多岁,她身上生活是怎么流过的,她怎么去对待,你从她身上得到一种慰藉。我写不到何伟和李娟那么好,他们在非虚构写作上投入了全部的能量,而我大部分的时间是在完成采访,所以这本书,我能做的就是尽量诚实。
  采写:南都见习记者赵大伟 实习生赵力
http://news.sina.com.cn/m/2012-03-29/081524193065.shtml


38#
 楼主| 发表于 2012-4-2 19:55:51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耿志民张老师,这是大约一年前的帖子,当时就已经确认不实。跟前阵子反复出现的女主播柴璐播报所谓“群众喜迎油价上涨”的谣传一样,无法澄清 ,一笑置之得了//@张志安: 是真是假?请@耿志民 兄调查并确认。 //@洪晃ilook://@王天定: //@染香姐姐://@姚方正微博: //@梧桐细雨夜:
@林滤山[url=http://weibo.com/verify][/url]:【庐山瀑布】前两天,央视新闻调查主持人杨春,因公来贵阳,看他在节目中刚正不阿,直击陈腐。可是.... 工作原因,接待的时候,我陪同。由于规定公务接待不可上高档酒。所以用接待用酒。 杨先生不高兴,原话:贵州啊,现在就是大旱啊!守着江河没水吃,守着茅台没酒喝!说完就不吭声了!然后离席而去! 轉發(5532) | 評論 4月1日17:53 來自新浪微博
轉發(2)| 收藏| 評論 15分鐘前 來自新浪微博
39#
 楼主| 发表于 2012-4-8 01:40:28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郑风韩青郸城枪击疑犯也是官二代,真是枪杆子里出政权啊。官官相护,媒体禁声,人家为何不猖狂//@鲁开盛:非法持有枪支比聚众斗殴性质恶劣得多!

@纪许光河南漯河持枪威胁记者房管局长牛豪被刑事拘留。罪名是“涉嫌非法拘禁”。又是一个官二代:牛豪,1983年出生,24岁即官居副局长。其父是漯河市房管局原纪委书记。请问@平安中原 :牛豪非法持枪为何不究?再次吁请顶起本人发出的罢免漯河市府最高行政长官、代市长曹存正的帖子。http://t.cn/zO9MRGK

轉發(83) | 評論(32)44分鐘前 來自新浪微博

轉發| 收藏| 評論4分鐘前 來自新浪微博手机版

40#
发表于 2012-4-9 12:49:17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美国传奇主持人华莱士逝世 曾采访邓小平江泽民

2012年04月09日01:13新华网我要评论(136)







资料图:美国传奇主持人迈克-华莱士

转播到腾讯微博


迈克-华莱士采访邓小平(资料图)

转播到腾讯微博


迈克-华莱士采访江泽民(资料图)

新华网纽约4月8日电 (记者 牛海荣)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8日宣布,该公司著名新闻节目主持人迈克·华莱士已于前一天晚间在康涅狄格州的一所疗养院中去世,享年93岁。
美电视新闻传奇主持人迈克华莱士去世
来源:广东电视台所属分类:新闻

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在宣布这一消息时没有透露华莱士的具体死因,只是称他在平静中离开人世,去世时家人围在身旁。当地媒体称,华莱士曾经在2008年接受过心脏手术。

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莱斯利·穆恩维斯当天发表声明说:“我们怀着巨大的悲痛缅怀迈克·华莱士。作为一名节目主持人,他一直是电视行业的中坚力量,他的杰出贡献无法衡量。他的离世是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的巨大损失。”

华莱士是哥伦比亚广播公司著名新闻节目《60分钟》的创始人员,之后担任该节目的主持人长达近40年之久。他曾经采访过全球无数著名的政治人物和各界名流,并以其辛辣、强硬的主持风格和近乎于“审讯”的采访方式被全世界观众所熟知。此外,由于华莱士最擅长追踪式新闻报道以及揭露社会问题的深刻性,他在世界传媒界中还被同行们称为“新闻怪杰”。

华莱士在1986年和2000年曾分别对中国领导人邓小平和江泽民进行过专访。

邓小平答华莱士问节选

迈:您是中国的第一号领导人物,您准备在主要领导人和主要顾问的位子上再留多长时间?

邓:我提倡废除终身制,而且提倡建立退休制度。你也知道,我同意大利记者法拉奇谈话时说,我干到一九八五年就行了,现在超过一年了。我正在考虑什么时候退休。就我个人来说,我是希望早退休。但这个问题比较困难,在党内和人民当中很难说服。我相信,在我有生之年退休,对现行政策能继续下去比较有利,也符合我个人向来的信念。但这件事还要做更多的说服工作。最终我是一个共产党员,要服从党的决定。我是一个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要服从人民的意愿。我还是希望能够说服人民。

迈:您当时告诉法拉奇准备一九八五年退休,您准备对华莱士作什么表示呢?

邓:坦率地告诉你,我正在说服人们,我明年在党的十三大时就退下来。但到今天为止,遇到的是一片反对声。【详细

江泽民答华莱士问节选

华莱士向江发问说,为什么林肯“民有、民治、民享”的理想政府不适用于中国?为什么中国的国家领导人不允许自由选举?

江回答说,他相信林肯所描述的政府即便在美国也尚未实现,而“仍是美国眼下领导人的目标”。他补充说:“我也是一名选举产生的领导人,尽管我们有不同的选举制度。每个国家都应该有它们自己的制度,因为我们两国有不同的文化和历史传统,有着不同的教育和经济发展水平。”

华莱士试图用一个他认为是贬义的中国成语描述江锋芒内敛的特点,以此来激怒江:“有些人说你成功的原因是‘绵里藏针’。这是你成功的秘诀吗?”

江回答说:“在中国,绵里藏针是对别人的赞誉之词。我们的前任领导人邓小平也获得了这样的评价。我不能跟他比。但是我可以说我是一个相当有决心的人。这是肯定的。我当总书记有11年了,我一直坚持自己的信念:我将尽最大努力为我们的祖国母亲工作。也许我的努力工作使我获得了你提到的这种评价。”【详细

迈克-华莱士简介

迈克-华莱士,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著名新闻杂志节目《60分钟》主持人,美国电视界的一个“教父”级的人物。

1986年9月2日,华莱士采访当时中国的领导人邓小平。那次采访中,邓小平给出了中国的改革“决不回头”的论断。

2000年8月15日下午,华莱士在北戴河专访了江泽民,江就中美关系、中国国内问题等回答了他的提问,阐述了中国在这些问题上的原则立场和方针政策。




http://news.qq.com/a/20120409/000224.htm?pgv_ref=aio2012&ptlang=2052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