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楼主: adm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09级2011年暑期读书笔记

[复制链接]
31#
发表于 2011-9-25 10:27:51 | 只看该作者
读<<报道如何深入>>心得
“以今日之事态,核对昨日之背景,揭示明日之意义”,这句话是本书在序言中对深度报道做的操作性定义。当今,随着受众对信息的大量需求,以及新闻工作人员对新闻专业化的追求,深度报道在新闻业界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是新闻专业主义的体现与奋斗目标。深度报道是求真求实的新闻理想的表现,在新闻报道中已成为一个闪光点。此外,深度报道也制衡着新闻业的发展趋势及地位。
在《报道如何深入》一书中,向我们展示了当下中国式深度报道的真实图景与基本面貌,引发读者的深度思考与开辟探索的道路。该书向读者讲述了最前沿的深度报道精英访谈,其中包括著名深度报道栏目和媒体主编的访谈,以及优秀深度报道记者的访谈。他们各抒己见,各有各的新闻理想。当然,有一致也有分歧,读者可以从对话中提炼精髓,细细揣摩,可以引发读者多角度、多空间的思考。另外,还讲述了最经典的深度报道案例分析和最实用的深度报道操作手册。
首先是媒体栏目主编口中有关深度报道的新闻理念: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制作人张洁在访谈中说“调查性报道是个奢侈品、易碎品”。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揣测出,深度报道的制作过程是复杂而非简单,这当中需要大量人力物力的投入去探寻事实的真相,用简单的结构去还原事实本身。一篇好的深度报道可以通过收视率的高低来衡量。所以,在调查性报道中要把握好“度”,才能称之为一篇好的深度报道,试探着前进,走到别人没有的高度。  
“解决问题,不单单是新闻媒体的事情”(《新闻纵横》负责人侯永生),在制作新闻或者调查事实真相的过程中,不仅需要新闻工作者的努力,同时也需要广大群众的合作,向栏目提供线索。揭示事实的真相,满足受众的知情权,维护社会的稳定和谐。《中国新闻周刊》执行主编靳丽萍在访谈中说:“做新闻,肯定不能满足发财致富的愿望。”想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新闻工作者,就要驱除自己的功利心,不要一味的只为追逐利益。做当下媒体人应当做的事情,万万不能逾越自己的底线,违背职业道德,努力做一个有价值的媒体人。在这些编辑访谈录中,也有相同的地方:对专业主义及理想主义的追求。
此外,优秀的深度报道的记者也在访谈中结合各自的实践经历,谈到深度报道的技巧与问题。访谈中,郑直说过“我有一个基本的新闻理念,记者是中立的记录着,为理清事情真相而工作……”,在此强调了记者应当明确自己的职责,不得违背职业精神。另外还提到文章的写作要具有一定的逻辑性,把握好轰动性与认可度的抉择。在此,郑直还提到了他反响最大的作品《证明哈佛博士》,这大概是个绝后的东西。他说其实事件本身不是特别轰动,只是通过采访打开了一个独家的视角,剖析了事实的真相,吸引了受众的眼球并得到了受众的认可。
在蔡平在访谈中,有些话我还是不能认同,“记者是天生的,不是后天的”,他的思想很独特但是还值得深思。我觉得要成为一名优秀的记者不仅需要一些先天的优势,后天的磨练也是不可缺少的,我们不能这么片面的说一个记者做得怎么样,更多的是取决于他先天是什么样的人。当然,蔡平的思维方式也十分独特。《被收容者孙志刚之死》曾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同时也使这位撰笔人陈锋“一夕成名”,他为我们讲述了整个采访过程及报道分析。在看完对杨海鹏的访谈录后,颇有收获。作为一位职业的记者在够不着事实真相时,写一个字都会怕,如若分寸拿捏不好就可能铸成大错。就算报道出了事实还远远不够,我们还要预防“后遗症”的发生。
本书还就中美深度报道做了差异比较。美国的深度报道主要针对政府丑闻、企业舞弊、官员腐败、犯罪活动等。其中,政府的腐败行为和企业的违法交易是调查性报道关注的焦点。中国的深度报道主要针对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的报道、分析解读。中国的媒体大多多是为政府服务的,是政府的喉舌专为政府服务的,新闻媒体没有绝对的自由。由于深度报道在美国和在中国产生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背景完全不同,因而在此问题上的研究也有所差异。比如,两国的深度报道的报道形式就各不相同。可见美国和中国对深度报道的理解和界定有同、有异。相同的地方在于深度报道都极力揭示新闻的本质、意义、和趋势。从报道守则上来看,美国新闻记者协会职业伦理规范中讲述新闻记者应该忠实、公正和勇敢的搜集报道和转述信息,尽可能的减少伤害。除了公众的知情权外,新闻记者不应该对其他任何利益负责任,可见美国的新闻报道的自由性与透明度。这一点在当今的国情状况下,对新闻界却是难以实现的。在美国,新闻记者可以对政府部门和私人机构中存在的不公平、不公正和腐败现象,克制住自己的愤怒之情,用理性戳穿不公正和犯罪,这一点是值得欣赏的,在中国的实现难度却是比较大的。
这篇《报道如何深入》就在于试图通过对这些从业者的深度访谈和对一些经典深度报道作品的分析,更加真实动态且细致的展现新闻背后的故事。本书不仅想让人思考深度报道是什么,更希望与读者一起摸索深度报道的实现途径。根据前辈们的经验教训,自然可以看得更细更远。









































    
  
   
  

  
  











  
  
  
    


谢鹏飞 该用户已被删除
32#
发表于 2011-9-27 21:51:24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王巍丽 该用户已被删除
33#
发表于 2011-9-29 21:54:28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任慧珍 该用户已被删除
34#
发表于 2011-10-6 16:17:46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张颖颖 该用户已被删除
35#
发表于 2011-12-13 21:52:32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魏国强 该用户已被删除
36#
发表于 2011-12-19 21:25:53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马亮 该用户已被删除
37#
发表于 2011-12-23 22:09:16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伍培坤 该用户已被删除
38#
发表于 2011-12-23 22:10:24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罗雨霁 该用户已被删除
39#
发表于 2011-12-26 22:59:19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饶梓宸 该用户已被删除
40#
发表于 2012-1-1 16:50:55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