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楼主: adm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闻写作案例库

[复制链接]
371#
发表于 2020-2-28 21:39:27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十二)| 不是记者的方方为什么很珍贵?记录者和记者同等重要

新型肺炎中的个体叙述(十二) | 青年学子的观察思考
华中科技大学新闻学院“话媒书会”出品

作者:谢婧繁
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本科生


(方方)

疫情来势汹汹,武汉尤甚,举国上下目光倾注江城。人们争相阅读武汉作家方方笔下的《封城日记》,甚至有人说它取代了新闻报道。


记录疫情的方方可以被认为是记者吗?

方方在封城以后每天记录生活的点滴,这位“武汉嫂子”以她真实的观察、带着质疑的态度撰写了《封城日记》,并受到了社会广泛关注。有人这样评价:“很真实,我是武汉人,通过她的日记感到有人在为自己发声,不那么孤独”。不只是武汉人,其他地区的人们也在说每天必做的事就是通过她的日记了解武汉的情况。

那么记录疫情的方方可以被认为是记者吗?基于新闻稿件与《封城日记》的对比,我们可以发现,方方是一位记录者,但不是记者。

其一,新闻写作有严格的规范,而《封城日记》是随笔式的个人记录。比如方方在1月26日的日记中这样写道:“尽管这消息我没有进一步去确认,但凭直觉判断,告诉我的人,不会说谎。”这样的表述不会出现在一篇规范的新闻报道中。方方所述事件往往没有明确新闻要素,更多是以故事的形式来叙述所知道的事情,没有经过多个消息来源下的印证、消息来源较为单一。方方的记录可以说是从一个普通市民的角度,对已过去一天总体的回顾、梳理、反思与质疑,这种回顾同时不具备新闻的时效性。而且相对于新闻稿件,她的叙事更多地只记录许多生活琐碎,行文较散。

其二,文学更多的是个体记忆呈现,而新闻则是对客观的投射。文学叙述不乏作家的二次加工,字里行间打上属于个人的烙印,是风格与思想的彰显。她不是为传递客观全面的新闻而进行写作,而是希望传达出自己内心的真情实感,反馈社情民意而写作。我们可以从方方日记平实朴素的文字中读出她的隐忍、她的悲戚、无奈与愤怒。我们通过文字认识了方方这个有骨气、有胸怀的优秀作家,她走到了自己文字搭建的舞台之上。

其三,记者在新闻报道中是一个“隐形人”,力求客观。他们将事实推向舞台,自己坚守幕后。以求客观,记者必须与事实保持距离,心系真实而不能身陷其中,明白自己应该呈现的是事实,而不是“我”认知的事实,努力不让自己成为横在真实与笔尖之间的那道屏障。

可以说,从职业精神的角度来看,记者是有职业边界的,这一边界在于写作者是否认可一些基本的报道理念,牛静教授归纳为“认可并在实践中履行这个团体所共同认可的职业理念:真实、准确、全面、平衡、客观;认可并在实践中履行这个团体所共同认可的道德准则,包括:核对消息真实性、呈现全面的事实、事实与观点的相分离、保护消息来源、保护隐私、报道准确及时更正、非歧视与尊重等。”

所以,记录疫情的方方并不能被视为是记者,我们将其视为是一个优秀的记录者。而记录者也是这个时代重要的意见表达者,无数的个人记录者的发声才可以反映这个社会的民意民意,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记录者和记者同等重要

“我们所有的普通人,都在为这场人祸付出代价。”方方在她的《封城日记》中这样写道。我们既可以从字里行间读出她对灾难中人们的悲悯与关怀,对现实大胆的质疑与反思,也可以感受到艰难处境下的希望与温情。

她的观察和思考紧贴现实大地,对人的关怀与对这座城深沉的爱始终是她文字的源泉。正如方方所说:“我们能做的,也只有记录”。(1月29日日记)方方不能称为记者,但她是这个时代优秀的记录者。

在这次疫情下,有着无数受影响的普通人,比如方方笔下穿梭于城市派送物资的外卖小哥、空荡大街上认真清扫的环卫工人、发挥才智努力生活的小区居民……相较于“全民抗疫”这个大头,他们如今不占据媒体多少版面,以后也不会占据历史太大篇幅。而方方的记录从另一角度为历史留下有价值的底稿,为宏大的叙述框架填充血肉。不为别的,只祭奠那些被“时代的一粒灰”压垮的逝者,致敬那些经受洗礼向死而生的生者。灾难之际,写作的意义尤为凸显。

费尔南多.佩索阿说:“写下,即永恒。”杰出的写作不会被时间洪流掩埋,反而是江流中愈淘愈珍的沙金。除了方方之外,还有许多优秀的自媒体人,记录下了他们对此次疫情的观察和思考。就单独个体而言,也许有偏颇、不宏大、偏激进。但不能因为不中立或情感化,就禁止人们记录和谈论。如果那样,当我们以后叙述今日疫情时,我们的记忆是残缺的,这对我们目前遭受的一切是极为不公的。

经过疫情初期情绪的极度压抑,很多人心情逐渐平复,努力过好当下的生活,追追剧,或者做个蛋糕,抖音上也偶尔冒出人们苦中作乐的短视频。人们选择暂时闭上眼睛,因为不是每个人都有直面惨淡人生的勇气。这些记录者所写的文字是有力量的,这种力量来自于以痛苦直击痛苦的坚定和勇气。本可以假装看不见以换取短暂心安,但他们选择直视问题;本可以选择轻易相信而不用那么揪心,但他们选择质疑和反思。这是一个知识分子的良知,也是一名作家的良知,他们以个体记忆抵抗着时代的遗忘。

这些思考与书写将拼凑一幅更多元而立体的地图,这是技术发展带来的红利,只要我们愿意,将有足够多的有价值的材料供今后考证和反思,构造出更鲜活的真实。

若批评不自由,则赞美无意义。时代需要有胸怀、有思想、敢质疑的记录者,所以不是记者的方方显得弥足珍贵。


今天,我们还需要记者吗?

有人犀利地指出,面对方方,媒体难道没有一点愧意吗?既然有方方这样杰出的记录者存在,为什么我们需要记者呢?在当今自媒体高度繁荣的时代,只要有能力、敢说会说,人人都可以成为表达者,新闻行业的从业标准趋向模糊,更有甚者高呼“新闻已死”。

可是,在这个众说纷纭,意见与事实交织呈现的时代,难道不是更加需要记者吗?当公众被无数情绪化的表达所淹没时,不是每个人都有功夫去核对信息,查找事实真相的。若没有记者,人们获取真相的成本都在上升,公众的知情权也难以维护。

曾有文章说,记者几百号人“全部加起来,还不如一个方方”。我认为至少不能一概而论。在此次疫情报道中,三联、中青、财经、财新、澎湃等媒体的记者,不分昼夜,冒着风险奔赴一线采访求证,向心系疫区的公众尽可能传递全面、客观、甚至监督性的报道,这些极具专业精神的记者向我们传达了详细的信息,从而满足公众的知情权。他们具有一种专业操守,也有一种精神,即“笃信正确的职业操守,又有击破壁垒的勇气。”(封面新闻的谢凯)

记者的专业性是通过系统学习伦理规范、技能要求,掌握足够对信息的获取、处理、平衡能力培育出来的;通过实践中一次又一次犯错、改正、积累,获得属于专业新闻人对事实和真相的敏感成长起来的;是闭门羹吃出来的、冷板凳坐出来的、也不乏从生死关逃出来的……需要掌握多而杂的知识、各种实操技能的记者并非这个群体之外的人可以轻易取代的。

优秀的记者以辛劳和奔波给历史以全面的记录,以勇气和坚守为时代记录理性客观的声音。他们不能也无法被取代。
记者与记录者从来不是对立的两个群体的,不必把二者放在擂台上,分个孰优孰劣,他们都是社会良性运转的重要齿轮。时代需要理性克制的信息采集者、传递者,他们还原此刻正在发生的事件,保障公民的知情权;也需要多元视角的记录者,他们悲悯身陷苦难的人们,从不同视点提出反思与质疑。二者缺一不可,各有其职,尽其所能,这样,才可以让我们的社会越来越接近李医生口中的“拥有多种声音的健康社会”。

说明
上文的思考是基于华中科技大学新闻学院《新闻传播伦理与法制》2020年2月24日的课堂讨论。关于“方方是不是记者”的分析,部分观点来自该课课堂上的学生讨论,这些学生包括是沈舒雅、陆静瑶、陈诗荟、管安琪、吴奇凌、乔漫、赵春辰格、牟惟楚、刘雨琪、张莹等。关于记者的定义参阅了陈雅琦的观点和汪司晨提供的文章。

指导老师:牛静
审校:牛静
排版:袁向玲

原文链接:

编辑:张凉

372#
发表于 2020-2-28 21:50:26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十三)| 疫情之下,方方的武汉日记凭什么能够刷爆朋友圈?

新型肺炎中的个体叙述(十三) | 青年学子的观察思考
华中科技大学新闻学院“话媒书会”出品

作者:伍东昇
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本科生


2020年初,一场疫情从武汉蔓延开来。2月22日,在接受完中新社记者采访后,方方说道:“疫情过后,武汉人便会回到以前的生活轨迹。生活就是这个样子,像长江,永远奔腾,不会停歇。”

武汉长大的伢们此前或多或少听过方方这个名字,外地关心文学的人也知道方方。现在这样,不同地域不同文化程度的人关注同一个写作者,这在近代史上都是罕见的。人们如此热烈地讨论一个写作者和她的文字,背后一定有其原因。

在小说里,常常有主角发现武功秘籍而一平乱世的桥段。今天,我们也不可逃避的被卷入了这场动乱,病毒横行却又不见身影。你我绝大多数人并非小说里的英雄,翻来找去也无救世秘籍可用。我们感叹灾情,怜悯邻友,却又自叹无能。这种情感是复杂而纯粹的。没有武功秘籍,但我们还有方方的武汉日记,在这里我们找到了和其他人的连结。


图片来自于中新社

责任心记录乱世

自疫情蔓延开来后,方方坚持在网上更新自己的“武汉日记”,用文人的笔法记述了她的所见所想。这些文字与华丽无关,甚至没有明显的主题,但都透露着一种写作者对公共事务的关注和对平常百姓的关怀。作为文人的方方,是带着专业能力和责任心去记录。

出生于书香门第,方方的生涯围绕着文学创作在前进,早些年她出写实派的作品,写长篇小说,写散文集,往往淡化了政治元素,她本人也说过,自己对政治不感兴趣,也无意仕途。当23日封城的消息传来时,想着家人都在身边,政府会管好百姓,她也很安心的被封锁在家。这期间,她同其他武汉人一样,也经历了怀疑、担心、愤慨等一系列情感变化。重大公共事件将这段历史的参与者搅合一团,个人在这样的漩涡中找不到方向。很多个日子,早上起来看到各地医生前来援助,感动地点赞;晚上睡前一看,有老人等不到救治跳楼自杀,心里又一阵悸动;第二天早上再看,政府领导下基层核查,保证解决问题,抹了抹汗;到晚上某个医生感染去世了,又是一阵悲恸。

人们困惑,愤怒,进而麻木。

这样的群体心理现象并不少见,当一座历史上历经风雨、九省通衢的商业古城被封锁的时候,每个人都颇有微词,都需要有一个出口。方方在疫情之前是位作家,疫情来临后这个身份显得更加特殊。

国家不幸诗家幸,乱世之中,文人责无旁贷地站了出来,千百年来都是如此。在这种时候,方方的记录行为本身就具有极大的精神意义。正如同钟南山直奔武汉一样,作为医学专家和抗击过非典的老兵,人马未到,医生患者已如吃下一颗定心丸:我们有救了。当方方执笔写作时,病毒并没有突然消散半分,物资并没有立马充裕起来,但人们就感到有所寄托:你看,那个方方也和我们一样每天在忧虑、在思考,那些我们来不及捕捉的人事物,她在记录。她把这座城市承受到的厚重压力借她的笔传达出去。


悲情是写作者的常态
方方日记并不是所有人都喜欢,至少不是现在。

攻击者数量不少,主要论点是:大难当前,那么多人支援武汉,你为什么要写这些负能量的东西?有人再进一步:你是不是自己不上,还要制造恐慌?

对于这些纷争,只消几笔带过:悲情,是写作者的常态。方方也曾自述道:小说经常是与落伍者、孤独者、寂寞者相濡以沫的。这世上的强人或是胜者,经常是不介意文学的,他们更多的时候拿文学当点缀、当花环。

很多批评者不将文学当回事,讽刺这些写作者自己不事生产。从社会分工看,写作者的确生产不了什么实体效益,几本大部头也要由印刷厂来开动机器。苏联作家协会孕育了一批优秀作家,在1991年苏联解体后,也因为经费不足被迅速解散了。写作者往往独处一角,在机械化的链条上没有他们的位置。

当疫情发生后,国家机器高速运转,政客开会,工人抢工,商人捐款,农民送菜,文人也在做着自己的贡献。这种贡献是以文本形式呈现的,是以悲情为主色调的。当英雄般的高歌唱完了,地下车库里无助的外地人、医院门口进不去的病患、外省漂泊的武汉人有谁在关注?

只有写作者。这些被历史遗弃的人事物,最终只有写作者在跟进。为什么喜爱方方的人始终是大多数?因为生存在武汉之中的、体验着苦痛辛酸的是这大多数人。正是因为写作者不将效率、成本和利益作指标,它能爆发出来的精神力量也是最纯粹的。当媒体垄断了话语权,电视屏幕上都是喜报时,生活在街头巷尾的百姓只会产生更深沉的无奈和痛楚。这份悲情,是写作者观察、记录的唯一对象。

方方的文字在这个时候是一把保护伞,把许多悲痛的人聚拢在伞下。伞外是痛苦的、是残酷的,伞下是遮挡出的一点点温暖。没有体会伤痛的人读到满行的苦难,觉得悲愤,而置身于灾难之中的人读到的是慰藉,自己的悲伤有更多人来分享,心里好受些许。人们愿意听她去质疑政府行为、去反思救治措施、去哭泣医生朋友。如果说歌颂和正能量是一个集体所需要的,这种悲情才是所有个体所共有的。


个体叙述引发共情

正如官方媒体和个体写作者之间的差异一样,两边的论调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每天打开新闻,置顶的总是一行行数字,或升或降;刷屏的总是领导干部又巡视了哪个社区,某处主任又反映了什么,某位高官又发布了什么重要指示。这些是数字,是符号,它们背后可能有其隐含的意义,但这些传达出来的不是个人情感。

米沃什曾说:文学只能属于个人。

当武汉人几乎人人心口上都有一块伤疤时,官方的宏大叙事之后还需有一批个体的记录,它可以是任何形式,但一定要来自个体。

越来越多的人物专访和自媒体写作受到关注,为什么?因为我们需要关于这场灾难的更多细节。方方的武汉日记读起来零散不定,因为她初写日记时就只是准备自娱自乐,这些家长里短的碎碎念反而成了真实有力的文字。当人们因为封城令被关在自家屋檐下时,我们的情感需求只会越发强烈。我们想要去了解周边的人在过什么样的一种生活?每天在担心些什么?在高兴些什么?我们需要更多的个体互动,来发现和表达自我。

同样的,有一些声音只来自个体。当李医生去世的时候,我们愤慨,不得不发出质问:训诫八位医生是谁的意见?早期专家组的判断为什么出问题?政府知道了感染的信息为什么不公布?这是我们作为公民的声音,是组成一个良性社会所必须的个体反思。

今天我们不关注数字,我们关心一个个的人。进入社会,人很容易变成这个集体的一部分,而失去了个体的感知能力。方方的文字鸣响了木铎,潮水退去,这场浩劫让我们审视自己、审视那一个个脆弱的、敏感的、需要共情的人。

如果说宏大叙事是一扇窗,个体叙事同样是一扇窗。多一个通道,就多一点光亮照进来。我们还不知道疫情什么时候结束,但希望十年、百年之后的人们重翻往事时,回想当年时,可以略有欣慰地看到有方方那么一批挺身而出的个体写作者在记录并发声着。


说明
该文章思想是受华中科技大学新闻学院《新闻传播伦理与法制》2020年2月24日课堂讨论的启发,部分观点来自于学生讨论,观点贡献者包括但不限于管安琪、陆静瑶、李紫琦等同学。


指导老师:牛静
审校:牛静
排版:袁向玲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IhdS4CLRbjF1CT5_CLzBow

编辑:张凉


373#
发表于 2020-4-17 00:30:19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微软“爱写作”公众号上线:英文写作的AI私教



“听说读写”是英语学习的四大核心要素,而“写”可谓是英语学习中最考验学习者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一项。对很多学生来说,除了写作技巧,行文中的语法问题常常不自知,更不要提灵活使用“高级”词汇和句式了。很多时候学生们即使想多做练习,却奈何没有一个随时随地可以帮忙指导、批改的专业人士,而私教则需要支付昂贵的费用。对英语老师来说,日常工作中最大的工作量就是批改作文,每篇文章即使逐字阅读、改错和点评,也很难做到一对一的详细指导。尤其在网上提交作业时,学生们五花八门的手写文章照片,更是加重了老师们的工作量…

由微软亚洲研究院开发的个性化英语学习助手微软小英,致力于用 AI 技术帮助用户解决“听”和“说”的难题。对于“写”的问题,微软亚洲研究院在2018年将“作文打分”功能嵌入了微软小英,并在去年年底对该功能全面升级,推出了微软“爱写作”网页版。

近日,微软“爱写作”公众号正式上线,基于微软亚洲研究院在自然语言处理、OCR(光学字符识别)等领域的多项最新研究成果,以及微软小英多年的技术积累,“爱写作”打造了四大亮点:语法检查、词语替换、分类作文打分和手写图片识别,不仅是学生学习的好帮手,也是老师的“智能助教”。它可根据不同年级的作文标准,从语法到用词、文章结构,全面且便捷地帮助小初高学生、成人培训学习者,以及四六级、雅思、托福、考研的备考者提升英文写作水平。

关注“爱写作”公众号(微信号:aimwriting)或者扫描文章下方二维码,添加微软“爱写作”公众号。“爱写作”网页版也同步升级各项功能。

网址:https://aka.ms/zuowen



语法检查: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语法检查是作文批改中最基本的核心功能。在日常学习中,不少学生经常面对艰深的语法难题堕云雾中。对此,“爱写作”在快速完成全文语法检查的同时,会将提交作文中的语法问题用红色下划线标记出来。学生只需点击红线,就能获得有针对性的语法讲解,并且还可以看到修改后的正确表达,作为参考,让学生们不仅知错就改,而且知道如何去改。


尽管语法检查是一项基本功能,但其背后的技术支撑却并不简单。“爱写作”的语法检查功能采用了微软亚洲研究院此前提出的全新的学习和推断机制Fluency Boost Learning and Inference(流畅度提升学习与推断),帮助用户“找茬”。通过 Fluency Boost Learning(流畅度提升学习)生成的大量纠错数据,结合seq2seq 预训练技术(相关论文:https://arxiv.org/abs/1909.06002),“爱写作”的语法纠错模型在CoNLL-2014 JFLEG 两个权威语法纠错数据集上都率先超越了人类参考水平,并且持续保持着业界领先的技术水准。


词语替换:“高级”词汇信手拈来

有过英语学习经验的人大概都有过这样的体会,老师经常会说“还有没有更高级的词可以用在这里?”“什么词更高级?”确实,在英文写作中替换一个单词或短语,可以马上起到点睛的作用。然而在初学时,很多学生背了不少单词,却仍然不能根据不同语境灵活使用“高级”的词汇。

针对这一问题,“爱写作”的词语替换功能可以根据上下文筛选出多个高级词汇供用户选择使用。针对某个特定的词或短语,“爱写作”可以自动关联三个同义词作为备选,让用户不再只会用“good”、“nice”这样的简单词汇,而是能够看到更多的如“impressive”、“admirable”这样更复杂的词汇,来进行替换。

在词语替换功能中,微软亚洲研究院的研发人员提出了基于预训练语言模型的词替换方法(相关论文:https://www.aclweb.org/anthology/P19-1328.pdf),并结合微软原创的预训练语言模型——UniLMhttps://github.com/microsoft/unilm)作为词替换的解决方案。该方法通过半遮盖(partialmasking)等策略让预训练语言模型能够同时考虑原目标词词义以及上下文语境,从而选出合适的替换词。



分类作文打分:个性化评分,覆盖8大考试类型

作文打分是很多学生都十分关心的环节,分数固然重要,但分数背后的信息更重要。基于此前微软小英“作文打分”功能和“爱写作”网页版积累的丰富经验,升级后的“爱写作”作文打分功能更加强大,不仅可以对所有文章进行一般性评分,还可以测试同一篇作文在不同考试类型中的得分状况。因为不同的考试在词汇、语法、文章结构、连贯性、切题程度等维度上对作文有不同的考量标准,所以“爱写作”在给出分数的同时,还可以有针对性地评价一篇作文在上述这些维度上的表现,并给出反馈建议,以便学生更好地进行自我提升。目前,“爱写作”支持小学、中考、高考、四级、六级、考研、托福、雅思共八大英语考试类型。



其实,作文打分本是一种主观行为,要转化为机器打分,则需要大量有标注的数据才能准确打分,而且还需要将作文精确对应到10分还是20分,亦或是15分。“爱写作”使用了微软亚洲研究院研发的序数回归模型(Ordinal Regression),大大减少了对标注数据量的依赖。该技术把“文章与具体分数的匹配”问题,变成了一个有序的比较大小的问题,在训练过程中,将已有的标注数据两两配对进行对比,进而形成新的文章与评分,再将此数据加入到标注数据集中,使得可用于训练的标注数据量呈指数级增加,从而整体提高了评分的准确性。


作文打分的方向和维度


手写图片识别:分分钟将手写文章转化成电子文档

不少学生在日常的英文写作练习和学习中,都会将作文写在作业本、卷子、练习册上。那么如何让 AI 批改这些手写的作文呢?

这也难不倒“爱写作”。只需用手机给作文拍照并上传,“爱写作”就能分分钟将其转换成可用智能终端进行编辑的文字,语法检查、作文打分、词语替换等等作文批改功能全部轻松实现。而且,老师们也可以借助此功能,轻松识别学生们各不相同的手写字体,方便完成作文批改工作。

微软亚洲研究院研发的微软新一代 OCR 引擎为“爱写作”中的手写识别功能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微软新一代 OCR 引擎像“鹰眼”一样,可以有效地检测出图像中的各类文字,还可以同时支持打印体和手写体的复杂文字场景识别。



除了上述四大亮点,“爱写作”还支持中英文双向的查词功能和逻辑连接词的查找功能,用户再也不需要退出应用到专门的词典里进行查询了,使用更加简便、高效。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形成研发闭环

在“爱写作”开发期间,微软亚洲研究院的研发人员在与老师、学生、教育机构等用户和合作伙伴的互动过程中获得了相当多的灵感。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用户一个小小的需求就可以给研发人员带来无限灵感。而这样的互动与反馈也同样体现在产品开发与科研工作之间。关于序数回归模型的学术论文(论文地址:https://ieeexplore.ieee.org/abstract/document/8682187),就是因为近距离地感知到了用户的需求和痛点,基于在微软小英产品开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所撰写而成的,现在该技术又应用到了“爱写作”中,形成了技术应用与科学研究相互促进的完美闭环。这不仅让“爱写作”这样的产品始终能够采用最新的 AI 技术,也让研究更加贴近用户。

未来,语法自动检查及纠正这一自然语言处理领域的经典任务将在英语写作之外的更多应用场景(如电子邮件、PPT 演示文稿、翻译文件等文档撰写)中大显身手,更智能地帮助人们在写作中规范语言使用,并与其他自然语言处理技术以及更多人工智能领域的技术一起为辅助人们进行内容创作带来更多便利。为了实现“爱写作”致力于帮助用户写出更好的英文文章的目标,微软亚洲研究院的研发人员也将在多个方向上进一步提升,把更多前沿的 AI 技术融入“爱写作”,为用户提供更加个性化、便捷的英文写作辅助服务。


作者:微软亚洲研究院
来源:微信公众号:微软研究院AI头条


编辑:冯梦玉
374#
发表于 2020-4-18 23:35:52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人民日报2019年获奖好标题都在这了


“看书先看皮,看报先看题”。生动形象的标题如同新闻的眼睛,更能引导读者瞬间阅读。文以载道,名以载文。做文章好比行军打仗,出师有名,战无不胜。好的标题要挈事挈理挈机,达到提炼要素、提示内容、提升兴趣的效果。

日前,人民日报好新闻评选小组已经评出2019年全年好标题作品 71 件,其中一等奖17件、二等奖28件、三等奖26件。这些获奖标题构思巧妙,思想性强,生动准确,引导有力,令人过目不忘,有的很实且观点突出,有的意境深而句式简,有的既得体又新颖,有的简明扼要、一语中的,有的以思想取胜,有的虚中见实,有的文采斐然、赏心悦目,有的形象生动,有的“简约而不简单”,都给予读者多层次的审美感受。这些标题都是人民日报编辑、记者集思广益炼就出来的果实,充分体现了编辑、记者在提炼制作标题上的“硬功夫”和“巧心思”,充分体现了编辑记者在提炼制作标题上的用心、精心与匠心。


人民日报2019年获奖好标题


一等奖

研究一根黄瓜 摘获两项大奖

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中,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凭借黄瓜研究获得两项国家科技奖。本报报道标题别开生面,充满生活气息,将一根黄瓜和两项大奖形成对比,既达到了新闻标题应该有的概括新闻内容的功能,又新颖有趣、简洁凝炼、吸引读者兴趣阅读。可以说,这篇文章广为转载,跟这个标题有很大关系。许多读者在留言中为文章标题点赞。

(肩)嫦娥四号飞行约40万公里后,用时约690秒平稳着陆



(主)翩然落月背再赴广寒约



标题用肩题说出了主要的新闻事实,40万公里和690秒形成对比效果,指出此次嫦娥四号首次背面着陆这一重要成绩。主题饱含古典诗词的韵味,“广寒”与嫦娥相对应,“翩然”二字极具动感和画面感,也很有意境。“背”和“再”字为点睛之笔,突出了人类首次背面着陆的重要突破。

“空心村”呼唤“实心人”

“空心村”与“实心人”,一空一实的对比,非常巧妙。文章通过展现近年来“实心人”扎根“空心村”的事例,形象生动地突出乡村对年轻人的渴望,彰显青年建设乡村的力量,也呼吁更多年轻人投身乡村振兴。标题点明言论主旨,精炼生动,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十指春风 一绣千年

标题只有短短八个字,不仅简洁,而且意境优美。“十指春风”是对苗族绣娘这一传统手工艺术的最好礼赞,充分反映了大山深处苗族人民的纯朴可爱,具有诗意的美。“一绣千年”则衬托出这一古老民俗的厚重历史感。八个字中就有三个数词,有实有虚,虚实结合,耐人寻味。


(肩)净水机新国标划定35%的用水效率红线,高耗水产品面临淘汰——

(主)废水少,才能少费水

标题高度凝炼,概括力强。把废水和费水的关系提炼得准确到位,编辑下了功夫。肩题通过权威客观的数据,阐明净水机新国标带来的行业发展变革和产品节能换代;主题巧用谐音,前后押韵,使标题读来更加朗朗上口,让科技硬新闻变得更有传播上的软实力。


(肩)从沙赶人到人赶沙

(主)六老汉 三代人 一片绿

肩题回文有新意,且点明文章主题。主题选用一连串排比句,生动,形象,有力;三个数字、三个短语,很好地表现了治沙的艰辛、艰苦,治沙人的坚韧、坚持,以及治沙取得的巨大成果,令人印象深刻,回味无穷。


(肩)港珠澳大桥建设者朱永灵——

(主)伶仃洋上“作画”大海深处“穿针”

标题给读者留下无限联想,一方面把世纪工程的港珠澳大桥建设描绘得诗情画意,形象生动,别开生面。另一方面提炼出零丁洋做背景,让人联想到文天祥的“留取丹心照汗青”,把文章主人公的爱国情怀和奋斗精神衬托得更有深意和历史感。


“问责”也要“负责”

评论标题吸引人很难,尤其是讲道理的评论。本文标题用两个“责”入题,问责和负责,既富含哲理又有逻辑关系,既一语双关又生动有趣:强调“问责”的重要性,也强调“负责”这个效果导向,巧妙之处在于,“负责”的概念还是一语双关,既表明问责是为了让干部更好地负责,也表明“问责”本身也需要负责。这一巧妙引入了对比性概念的观点性标题,把文章内容概括得准确精到。


(肩)山西太钢精密带钢公司王天翔

(主)711次试验,只为0.02毫米

用数字做标题多见,也比较容易取得好的效果,但写人物的稿件用数字做标题的情况表现不多见。这个标题中的两个反差巨大的数字,与人物和工作技术特点吻合,充分体现出突破的难度和技术上的精度,烘托出人物的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与孜孜不倦的钻研态度,堪为点睛之笔。


火烧店,火了!

标题精准提炼主题,一个“火”字,涵盖了“火烧店”这个深山小镇乡村旅游、订单农业如火如荼的发展态势,巧妙而传神。此外,“火了”为口语化表述,简洁明快,朗朗上口,让读者感到很亲切,且与“火烧店”前后呼应,让人眼前一亮,过目不忘。


应战敢战善战方能止战

十个字的标题,“战”字四度出现,“应战”“敢战”和“善战”,三词连用,层层递进,与“止战”的最终目标有呼应,有对比,让人印象深刻。标题观点鲜明,态度明确,言简意赅,朗朗上口,指明了应对中美经贸摩擦的正确道路。


(肩)一艘驶自南宋的船——

(主)开启中国水下考古新航程

肩题交代报道对象和历史渊源,主题点明其时代价值及深远影响,船的具体名称虽未出现在标题中,但从“一艘驶自南宋的船”到“水下考古新航程”的转折,用一幅充满诗意的画面,引发受众对揭开这艘船神秘面纱的期待,看似平淡的标题中,蕴含了文化的接续,历史的传承,以及新时代赋予文物的新生机。


家庭作业不能成“家长作业”

标题用否定句式直接亮出观点,“家庭作业”与“家长作业”前后对应,虽一字之差,却在诙谐幽默中,引发众多学生和家长对“家长作业”现象的深刻共鸣。暑期开始之际,这篇关注假期中小学生家庭作业问题的文章,因为一个触动人心的标题,让人们对如何厘清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之间的关系产生更多思考。


让“头回客”变“回头客”

语妙意远,先声夺人。标题使用“让……变……”的祈使句式,串起“头回客”“回头客”两个群体,生动概括出乡村旅游顺利发展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变”字直点主旨,主题一目了然。口语化、接地气的表达拉近文章和读者距离,引发阅读兴趣。“头回”和“回头”,形成特殊对称美,生动巧妙,趣味十足,引人深思。


小棋盘见证大时代

以“小棋盘”展现报道核心对象——两代体育人的围棋故事,从而透视围棋事业发展背后反映出的“大时代”变化,从棋运看国运,以小见大,立意深远。同时读来节奏感强,具有形式美。


(肩)广西东兴市保护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主)独弦琴  众人弹

肩题交代新闻事实的地点、主体和主要内容等信息,主题则高度概括和凝练报道的主旨。“独弦琴”是广西京族人民最具特色的乐器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众人弹”形象地点出了这项古老艺术如今焕发出的蓬勃生机。主题中不仅巧妙地用“众”和“独”作了对比,而且有力呼应了肩题,揭示了当地保护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实实在在的成果。

哪里有花,哪里安家

这是一篇副刊文章的标题,文章讲述了一个养蜂人踏遍万水千山,只为寻找干净的花儿作为蜜源让蜜蜂酿蜜的感人故事。标题精准描述了主人公的现实生活状况和内心的纯朴追求,不仅准确而且也富有文气和韵律,非常契合这篇副刊文章的气质,起到画龙点睛之效。


二等奖

纸片不大,要是以亿计呢?

修辞手法用好了,标题制作就会上新的台阶。这个言论题,以设问句形式出现,不仅吸引读者思考,更把编辑的意图表现得很充分。标题先用让步的修辞手法承认纸片不大,再用设问提出“数以亿计”的问题,作为言论标题,态度鲜明,引人深思。


“不懂装懂”与“懂装不懂”

这篇思想性评论的标题,主要辨析的是“不懂装懂”和“懂装不懂”两种情况,认为这两种情况都是认识论上的误区。标题把“不懂装懂”和“懂装不懂”明确提出来,二者组成的文字完全一样,因为顺序不同而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放在一起给人以深刻印象。


父母在 共远游

人们熟知“父母在,不远游”,换了一个字,彰显一片情,呼唤在远方奋斗的孩子对父母的陪伴,意料之外,情理之中。与文章契合度高,且凝炼出新,引人入胜。


(肩)江苏连云港高新区着力构建亲清政商关系

(主)谁办都一样找谁都一样

肩题交代新闻事由,主题点明结果。标题口语化,通俗化,读来朗朗上口。把文章中改善营商环境,建立清新的政商关系表达得生动有趣。


(肩)听河南南召县溪树沟村驻村第一书记柴磊谈感悟

(主)“不是有希望才干,干了才有希望”

好标题贵在真情实感,贵在有意境。这个标题引用报道中主人公的话,直抒胸臆,流露真情,容易打动人心。主题用“干”字做文章,把标题升华到“撸起袖子加油干”的大境界,虽然说的是一个村的事,但却提炼出了千万人民努力的方向!


(肩)江苏扬州氾光湖警务区民警李树干扎根基层服务群众

(主)一个人的警务室,28年不打烊

主题中的两个数字,把深深扎根基层、常年服务人民群众的民警形象刻画的入木三分——警务室之小,小到只有一个人在战斗;28年之长,长到几乎大半个工作生涯。标题所展现出的这位甘于寂寞,深耕基层的民警的付出和努力,足以让人动容。


(肩)瑞金在赣南老区率先脱贫摘帽

(主)“没有等来的辉煌,只有拼来的精彩”

扶贫攻坚到今年已经是关键之年,瑞金是老区中的老区,其成功脱贫更为引人注目。标题中使用“没有”和“只有”的转折、“等”和“拼”的对比,展现了脱贫攻坚的不易,也指出脱贫最终还是要靠自己的拼搏,标题本身的升华也使得报道更有传播力。


(主)最稀缺的是氧气,最宝贵的是精神

(副)第八批援藏和第三批援青干部群像素描

西藏是令人神往的地方,也是令人却步的地方,主题中“最稀缺的是氧气”,勾勒出西藏自然环境的特点和援藏干部所面临生存环境的艰难;“最宝贵的是精神”则提炼升华,把援藏干部这个群像最具闪光的地方展现出来,有历史的穿透力,令读者为之骄傲,为之感动。


以青春之我,绘青春中国

标题看上去是虚题,但仔细琢磨,实际上是实题。用“青春”代表了文中所体现的新中国70年青年艺术创作和青年人物形象,确是凝炼的点睛之笔。“绘”字也用得恰到好处,既是绘画创作,又是描绘青春中国,把虚实两层意思都生动地表现了出来。


品味交融之道 感受多元之美

美食讲究的就是味道,标题“品味”两字一下就把这次国际美食节活动的特点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来,颇有画面感。标题对仗式的表达,不乏韵律之美,“交融”和“多元”的提炼又把国际色彩和交流融合的背景交待得淋漓尽致,为报道锦上添花。


果断“舍”,才能更好“得”

标题贵在凝炼,贵在厚重,贵在内涵,这个评论的标题很好体现出了这些特点。用“舍”和“得”来解读经济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恰到好处。而且“舍”和“得”常常被认为是最有禅意的一对关系,被作者拿来化用于这个标题之中,确实别具匠心。


焊•汗

标题贵短,短标题易读、易记,但也要短得准确到位、省略得当。这个图片报道的标题,是近两年来人民日报获奖好标题中最短的一个,可以看出编辑在文字锤炼上下的真功夫。“焊”与“汗”,同音异形,显隐相顾,前者为动词,是对焊工顶着户外36度高温焊接设备的场景概括,这个场景在图中清晰可见,是“显”,后者是名词,是对焊工挥汗工作的状态描述,这个状态藏在画面背后,是“隐”,“焊”与“汗”在显隐之间,凝练画面内核,呈现深刻内涵,增强了新闻图片“一图胜千言”的效果。


(肩)第一条电气化铁路宝成铁路

(主)山货出川 川货出国

肩题中的“第一”,点明宝成铁路的特殊地位,主题采用顶真手法,“川”“川”相接,让人联想到节节相扣的火车车厢,既有语意递进,又有形象关联,读起来语气贯通,结构紧凑,韵味足,有动感,恰如其分地概括了宝成铁路建成对中国铁路现代化的重要意义,以及从“山货出川”到“川货出国”的时代跨越。


脱贫可采莲  莲叶何田田

这个图片标题化用汉乐府诗《江南》中的名句“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由“江南”到“脱贫”,仅仅两个字的改动,既保留了原诗句对采莲场景的歌颂,又凸显了图片报道的主题。诗句与画面的巧妙结合,让读者更加直观感受到莲农看到丰收的喜悦和脱贫致富的信心。


“阿勒颇房间”的和谐今安在

这是一个能激发人们思考的有深度、有内涵的言论标题,11个字,浓缩言论精华,表明作者观点。标题采用问句形式,用“阿勒颇房间”“和谐”的正面肯定,与“今安在”的反问形成对比,能有效引发读者阅读兴趣,让人联想到如今叙利亚出现的人道主义危机和对文明的浩劫,并对不同宗教信仰的族群如何和谐共存等时代话题产生思考。


“仰望星空,我们有同一个梦想”

——记中国航天员走进纳米比亚大学课堂

采用直接引语做标题,现场感强,直观生动,这篇国际新闻采用的直接引语标题,在副题的辅助说明下,直观呈现了中国航天员走进纳米比亚大学课堂并与纳米比亚青年们交流时的生动场景,标题鲜活灵动,意境深远,画面感强,是中纳航天合作友好故事的生动体现。


峡客行

标题虽只三字,却简单明了而富意蕴。不仅展现了游客穿梭在大峡谷的新闻事实,突出图片新闻的新闻性,更巧妙借用“侠客行”这一乐府古题,渲染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境氛围,文学性强,达到了超越图片本身的艺术效果。


一份建议案 十分用心干

内容美和形式美俱佳。“一份”和“十分”形成量词对比和虚实对比,不仅强有力地展现出武汉市政协对建议案制度的重视程度,而且让读者对建议案如何集合众智产生好奇。前半句的“案”和后半句的“干”,尾音押韵,朗朗上口,颇具韵律美。


立起足尖 触摸顶尖

两句短语相互呼应,简明形象地呈现中央芭蕾舞团的艺术特质与追求。“足尖”和“顶尖”寓意深刻,又有内在逻辑。打好“足尖”基础,中国芭蕾的整体水平和世界影响力才能达到“顶尖”。构思巧妙,令人回味。


“涌泉之恩,滴水相报”

这篇文章是作者在汶川发回来的现场评论,展现的是汶川人民自立自强、感恩奋斗的精神风貌。标题巧妙反用“滴水之恩,涌泉相报”这一古语,充分反映汶川人的感恩于心、回报于行。标题还体现出个人与社会的辩证关系:每个人的感恩奋斗只是滴水,但回报的是整个社会涌动的大爱。


如水归渠 如林归山——评川剧《江姐》

关于《江姐》的标题难做,因为江姐家喻户晓,同题材文艺作品多,相应评论也不少,如果标题不抢眼,读者很可能一扫而过、过目而忘。用“如水归渠”“如林归山”两个比喻来评川剧《江姐》的特点,形象地说明,要再现发生在四川的故事,最合适、最有特色者,莫过于使用本土艺术形式——川剧。标题的独特性反映了文章内容的独特性。


医疗美容,“医疗”性质当明确

本报品牌评论栏目“人民时评”的标题,一般既要有现实针对性,又要表明态度,以理性思考给人启发。这个标题直击时弊,明确指出医疗美容的根本在于“医疗”而非“美容”,强调重视“医疗”的性质,呼吁监管规范市场。看似平实,实则一针见血,指出关键,掷地有声。


(主)一门课六院士  一讲二十二年

(副)——透视武汉大学“测绘学概论”魅力课堂

主题着重突出报道中具有重要新闻价值的元素——“六院士”与“二十二年”,数据背后隐藏着内容丰富的故事,激发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副题交代更多信息,“透视”和“魅力”两词用得恰当,对主题起到了呼应配合的作用。


(肩)北斗三号全球服务一周年,核心星座部署完成

(主)信号在天边  应用在身边

肩题精炼概括新闻内容,以平实语气告诉读者重大科技项目取得的进展和成果,言简意赅,信息量大;主题辞短意丰,用形象易懂的话将北斗三号与人们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让读者感受到看似“远在天边”的高科技,实已“近在身边”,贴近性强,给人亲切感,且用对比,具思辨色彩。五言句式,韵味十足。


民警童德的微信头像很特别

这篇“一线行走”栏目稿件的标题剑走偏锋,做了一个直白的标题——“民警童德”不是名人,“微信头像”人人都有,好像都没多大吸引力,唯一的卖点就是“特别”二字,反而具有一定悬念,吸引读者阅读。


谨防“集体决策”沦为“集体违规”

在一般人眼中,“集体决策”多含褒义,是一个单位或部门遵守组织程序和相关要求的表现,代表着集体的意志,常常是正确做事的象征。这个标题打破了人们的思维惯性,提出要防止以集体决策的形式造成集体违规的恶劣后果,见解独到,出人意料,发人深省。


传神才能传世

作为一篇聚焦中国画主题性创作的文艺评论的标题,仅用六字就准确反映中心论点,并点出文章着重论述的传神与传世二者内在的逻辑关系,简明扼要又富含哲理,成为读者把握文章要义的点睛之笔。


“弹窗广告”不能想弹就弹

标题旗帜鲜明地亮出观点,直接有力,道出广大网民心声。口语化的表达接地气,有效拉近文章与读者的距离。三个“弹”字不仅没有让人觉得重复和累赘,反而增强了节奏感和韵律感。


三等奖

救命药,吃得上也吃得起

本标题有两个关键词:一是“吃得上”,即国家能够保障供应;二是“吃得起”,即百姓能够负担得起。标题以口语化的形式,精准地传递了国家政策信息,贴近百姓,朗朗上口,既接“天气”,也接“地气”,兼具思想性和通俗性,收到了很好的传播效果。


(肩)重庆市奉节县移民局原副局长冉绍之

(主)换条板凳坐坐,多替群众想想

标题讲究对仗,富有形象感,易懂易记,读来上口。“坐坐”“想想”两个动词,使一个好干部的爱民亲民形象仿佛如在眼前。这个标题用通俗易懂的群众语言反映了中央对干部的担当要求,举重若轻,做得比较巧妙。


(肩)杭州以调研促落实,6万名干部联百乡、结千村、访万户

(主)离开案头 走进村头

肩题交待新闻事件发生的地点、事件的主要内容以及主要做法等,信息量比较大,特别是其中的“6万”“百乡”“千村”“万户”等带有数量的词语给人以直观的形象感。主题强调事件前后的变化,通过“离开”与“走进”、“案头”与“村头”的鲜明对比,让人一看即知其成效。这是一个既能概括新闻事实,又有韵律感的好标题。


运河贯南北  文脉承古今

这个标题,既有文气又有气势,一方面它直观地点出从地理上来看京杭大运河横贯了我国大江南北,另一方面又把它在自然界的气象万千与它所承载的源远流长的文脉承继结合起来,简洁明快,又着重突出了这篇报道从文化角度观察大运河的鲜明主题。同时,标题形式对仗,朗朗上口,好懂也好记。


让科技创新为全人类赋能

好的标题能够体现甚至升华文章的立意,这个钟声评论的标题抓住了文章的题眼,也就是评论的“魂”,用“赋能”一词,展现科技对于人类发展的驱动作用;“全人类”又让人联想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主张。标题有立意、有气势、有格局,体现了高水平。


灯火下,别忘了灿烂星光

标题富有浓郁的诗意,而且出现在国际新闻言论上,在本报并不多见。标题恰当地点出了文章的关键词“灯光”“星光”,并串起了全文的叙事逻辑——由灯光点亮的“星空”,目的是控诉人造光给天空、给环境造成的污染,并巧妙呼应文尾。标题生动形象,吸引受众阅读,而且发人深思。


(肩)他们在念湖之滨守护候鸟黑颈鹤

(主)一年一年等着你

用“等着你”这样拟人化的描述让读者怦然心动,涌出无限温暖,守护者对候鸟的关注关心关爱被渲染得淋漓尽致。时间上用“一年一年”而不是“年年”,看似平淡其实反倒是有更强烈的感觉,进一步强调和刻画了主人公们的坚守和艰难,对环境保护和绿色中国的大主题更是有着具象的体现。


(肩)西海固地区率先脱贫的盐池县这样诠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主)白了滩羊 绿了草原 红了日子

主标题化用“红了樱桃,绿了芭蕉”这一经典名句,文气十足。白、绿、红三种色彩使文章主题更有画面感,更加灵动。而且三短句层层递进,因果关系清晰,逻辑有力,文章表现更有说服力,更有传播力。


(肩)从“醒来,铜陵”到“转型,铜陵”,观念更新与实践探索相互促进

(主)熔旧铸新 “铜都”变绿

从“醒来”入题,一下把读者拉回到几十年前,产生了极强烈的抚今追昔的历史穿越感。运用鲜明的新旧对比来突出铜陵这座资源枯竭城市转型的艰辛,“铜都变绿”的“绿”字更是点睛之笔,形象生动地把一个原本靠资源发展的城市走出新的模式,变成青山绿水的美好景象展现出来,引人关注。


俄罗斯奶香的味觉密码

这个标题别出心裁,构思巧妙,生动有趣地把异域风情的俄罗斯,味道浓郁的奶香,神秘莫测的密码等反差巨大的几个词语,令人颇感意外地组合到了一起,达到了吸引读者眼球的作用。文章从对冰激凌的描述转而到论述中俄友好,将两国经贸的无限前景娓娓道来,步步深入,题文契合度高。


(肩)剪掉的枝条,捡起来是宝

(主)山沟沟长出新材料

口语化的标题,非常朗朗上口,枝条变宝构成了鲜明对比,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想看看山沟沟里头究竟走出什么样的新材料。没有设问,却是一个饶有兴趣的问题,很好地达到了引人入胜的目的。


写生勿忘写意

这篇文艺评论批评了目前写生中存在的问题,标题巧妙地将写生和写意这一对既有关系又无关联的词组合在一起,读了文章更感觉到“写意”所用的妙处。此写意非彼写意,不是画面上的写意,而是中国文化的写意,是一种精神的写意,起到了引人深思的作用。


君子之国,先礼后兵

标题以“君子之国”表明我国的态度:中国重信守诺,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更以“先礼后兵”表达我国的立场:中国不想打,但也不怕打。这样一个让人印象深刻的标题,鲜明传达出我国在中美贸易摩擦中的气度和态度。


他的手机号 牧民都知道

典型人物报道要增加“人情味”,首先需在制作标题上下足功夫。这个标题选自文中“家家户户都知道尼都塔生的手机号”这个细节,简洁生动,以小见大,体现典型人物团结牧民、热心服务的性格特点,也使读者对“他”和“牧民”之间的故事,有了更多探寻的兴趣,有效增强了人物报道的可读性和感染力。


(肩)上线防沉迷系统、构建优质内容池、压实平台责任……

(主)短视频,如何走得长

肩题列出多家网络视频平台上线“青少年防沉迷系统”的具体举措,句式规矩整齐,点出文章要点,并以此引出主题;主题采用疑问句式,用“短”和“长”的前后对比,说明文章要义,启迪读者思考,简洁明快,表意清晰,起到了用标题吸引读者阅读的好效果。


开户提速  服务提质

取消企业银行账户许可,是“放管服”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这个标题言简意赅,表达生动,将“放管服”改革落地后企业的获得感和银行金融服务的变化,用“提速”和“提质”两个关键词并列,对报道内容准确概括,短短8个字的标题,好读易懂,过目难忘。


“偷西瓜”岂能视为“摘西瓜”

用反问句作标题,往往比陈述句更有力量,也更吸引人。这个标题使用“偷”和“摘”的行为对比,道明了热点事件所反映的核心问题——一些执法者“偷”“摘”不分,存在“和稀泥”式的执法思维,基层执法不规范的问题仍然存在。“岂能”的反问句式,语气强烈,情感饱满,体现了作者的鲜明立场和价值判断,凸显文章的专业性和权威性,为表达执法者要严格执法、规范执法的文章主旨做好了情绪铺垫。

(肩)从“地是荒的,羊是瘦的,人是穷的”到“沙滩绿了,黄牛肥了,人奔富裕”  

(主)科尔沁变了模样

新闻标题也能做出文学味。主题明确具体,简短有力,看似质朴却隐含叙事张力,关键词“变”字,激发了读者急于一探究竟的兴趣;肩题虽长,但排比、对比的手法运用,增强了文字的节奏感和跳跃感,既回答了读者对科尔沁“原来怎样?变成啥样?”的疑问,又能让人联想到古诗词中“红了樱桃,绿了芭蕉”的名句,富有文学色彩的处理,使读者对科尔沁的印象更加深刻,也有效提升了报道的可读性和吸引力。


新时代大庆这样回答“铁人三问”

标题生动,简短有力。抓住“新时代”的大背景和“铁人三问”的观察视角,不仅体现出报道题材虽旧但内容创新的特点,还吸引读者阅读什么是“铁人三问”。“这样回答”四个字,则传递出大庆油田在新时代积极作为、寻求突破的进取精神。从整个标题来说,四字如桥,连接起大庆油田的现实和历史,具有张力。


(肩)有作家驻村,有村民书写,山西贾家庄——

(主)这个村庄,文学一直在

肩题凝练,通过“作家驻村”“村民书写”的细节,点明社会主义文艺创作的源泉,贯彻总书记所说的“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主题口语表达,如述故事,富有情怀。一个“在”字,无语气失衡之险,获悦读体验之效。


(肩)我国高原医学研究的开拓者、塔吉克族第一位院士吴天一——

(主)一辈子都在跟“缺氧”较劲

肩题介绍主人公的身份与成就,扼要而明晰;主题通过“一辈子”“缺氧”“较劲”三个词,提炼院士毕生事业的闪光点,凸显老一辈科学家刻苦攻关、奋斗一生的高尚品德。接地气、有力度,读来令人感动。


(肩)一位塔吊师傅把相机带上云端,记录二十年来——

(主)浦东 不断拔节生长

标题信息丰富,浓缩人物、时间、地点、故事、主题等要素。从塔吊师傅的个人视角观察浦东发展的巨大变化,小中见大,生动简洁。主标题画面感强,让读者联想到云端视角下浦东的变迁图景。极具动感的词语,将地方的飞速发展和国家的无限活力具象化。


换了人间:新中国的最初岁月

标题源自毛泽东的词句“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将读者迅速带入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艰苦奋斗的时空情境当中,既有深厚凝重的历史感,又有穿透峥嵘岁月的豪迈感。不仅达意,而且传情,言简意赅,生动鲜活,让人印象深刻。


(肩)通过郭守敬望远镜监测到,质量约为太阳70

(主)星海茫茫,捕捉“黑洞之王”

肩题客观平实叙述,为主题提炼的文章主旨进行必要铺垫;主题则语意盎然,比喻贴切,富有浓厚的文学气息。肩主的密切配合,并以通俗易懂且形象的方式表达,让科技报道更有魅力。


迎五洲客  计天下利

标题大气磅礴而文采斐然,简洁凝练又意蕴深厚,准确阐释了习近平主席欢迎出席进博会各国贵宾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作为首次亮相的国际评论品牌“和音”的标题,既体现栏目的高定位,又彰显本报领唱领诵、定音定调的重要影响力。


榜样的力量直抵心灵

理论版“思想纵横”栏目文章的标题往往有思辨性,这个标题指出要让榜样的示范力量深入人心才能真正发挥作用,“力量”与“心灵”,一外一内,耐人寻味。“直抵”一词铿锵有力,动感十足,增强了标题的感染力。



作者:新闻传媒阅评
来源:金台新声

编辑:冯梦玉



375#
发表于 2020-4-28 22:20:51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多国想嫁”吹牛体, 不是糖霜是砒霜




“多国想回归中国”、“多国女子想嫁入中国”,这些文章披着正能量的外衣,传递着似是而非的流言,让人沾沾自喜、浑身暖洋洋,看似糖霜,实为砒霜,暗推了非理性民族主义思潮的涌动,也助长了不健康的社会集体心理。



“我是越南女人,我想嫁到中国”“蒙古美女为什么都想嫁到中国来?”“漂亮的朝鲜姑娘,为什么很多都想嫁到中国来”“单身男有福了,全球女性都想嫁到中国”……







继“华商很难”“多国渴望回归中国”之后,这种“多国想嫁”体又风靡一时。



据媒体报道,以“都想嫁到中国”为关键词搜索,在百度网页页面显示有28500000个相关信息,资讯页面显示有452000篇相关内容。而在微信文章检索,能检索到百余篇“某某国女子都想嫁到中国”相关文章,发布这些文章都来自不同的公众号,账号主体多为个人。



这些文章中提到的国家包括朝鲜、乌克兰、印度、越南、韩国、白俄罗斯、缅甸、日本、尼泊尔、蒙古国等。内容不外乎是将其气候条件、经济发展、性别文化等等与中国一一做对比,最后得出“恨嫁中国”的结论。目前,因“涉嫌夸大误导”,部分“想嫁”文已被删除。



套用文案,内容高度重复,甚至用“网络水军”批量制造,进行轰炸式发布……不由人想起纸媒时代的一稿多投。那时,甚至有人在全村搞起剪、抄、投产业链,同一个故事,换个地点、人物、时间,投向全国四面八方。这些“聪明人”,总是“与时俱进”,以前是挣稿费,现在是挣流量,最终都是为了多点进账。这样的人、这样的事,断不了。对此,只能是该罚的人就罚,该删的文章就删。



但是,为何这些套路文会集中选取“多国”体来吹牛造假赚流量?俗话说,有买才有卖。



这类吹牛体,实际上迎合了一种社会心理。



不可否认,这些年来中国的发展成就,无论是与世界其他国家的横向对比,还是与中国自身近代史以来国家命运的纵向对比,都是一个惊人的飞跃。但是,感情不能代替理性,好恶不能突破底线,这种自豪不能是关起门来的“自嗨”,不能是突破实事求是原则的吹牛。



越是发展的关键时期,越是应该正确认识自己。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中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这是对中国发展现状最客观、最理性的认识,也是对中国与世界关系最清醒、最科学的定位。



中国日渐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国家之一,人们需要有与之匹配的心态。习近平曾在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欢迎宴会的致辞中,用典“协和万邦”。“百姓昭明,协和万邦”出自《尚书·尧典》,可以说是世界上对大国心态的最早注解,将其转换成现代语言,就是不卑不亢,平等互利,和谐共赢。



谦虚从来不是吃亏,但盲目自信背后却可能潜藏着巨大危机。长城本就在那里,需要用谎言来加砖吗?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0YOzXnjbsg6SrE4KEkfgLA



编辑:张凉


376#
发表于 2020-6-23 20:53:40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冠状病毒可不分京籍非京籍
今天,北京通报新增9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这本来是一则很正常的抗疫进展信息。但是,我在各路媒体报道中看到的,却是这样一则异口同声的新闻:《北京通报昨日新增确诊病例情况 均为外省户籍》,新闻编发单位分别是人民网、新京报、大众网等媒体,署名也都不同:
虽然我早就习惯了某些媒体老爷没事找事、幺蛾子满天飞的表现,但这次仍不免纳闷:这个外省户籍和确诊病例有什么必然联系?难道新冠病毒还分京籍和外省户籍?看见京籍高贵的身份就退避三舍,看见外省户籍就猛扑上去?
这不科学。其实,北京这波疫情以来,从每天地方上公布的确证病例详细情况来看,什么人都有,每天都有京籍、非京籍,都有高矮胖瘦男女老幼。
今天,北京疫情全国关注,每一个字传递的信息都很重要,但是,这短短一则新闻,硬是要突出户籍信息,说明什么?说明有一些人把对外省户籍的歧视视为理所当然,毫无顾忌。
户籍歧视是身份歧视的一种,这种歧视谈不上当事人多大的主观恶意,而是整体环境日积月累之后的习以为常。我惊讶的是,如果说发布会上的通报者偶尔错了,还是个例,但是,几家大媒体都从标题上放出这样的新闻标题,让它污染网络空间,说明媒体的主编、终审人都对此习焉不察、麻木不仁。
有深厚的土壤。
这种麻木不仁源于收入。有研究说,中国存在比较严重的收入户籍歧视,农民工与城镇职工间38.93%的工资差异源于此。另有研究显示:户籍对工资收入影响的比重呈逐年上升态势,近年来的平均比重都在40% 以上。
(见南京财经大学杨森华《中国劳动力市场的户籍歧视分析》、余向华,陈雪娟《中国劳动力市场的户籍分割效应及其变迁——工资差异和机会差异下的双重实证研究》)
这种麻木不仁源于社会地位。如1996年北京市劳动局颁布第2号通告规定:204个工种中仅有12个行业允许使用外地务工人员。中国政法大学宪政研究所2011年对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招考涉及的9762个岗位招聘条件的分析表明:以特定社会身份为报考必要条件的歧视比例高达11.5% ,而社会身份歧视中户籍歧视和地域歧视的比例则高达85%
这种麻木不仁源于哭告无门。2014年,9位非京籍中考学生起诉北京市教育考试院和北京市教委,因为不允许非京籍学生在北京参加中考的政策侵犯了平等受教育权。该案二审驳回起诉。理由是:经查,北京教育考试院未针对张懿作出诉称之行政行为,且张懿在一审诉讼中亦认可其尚未进行高中志愿报名。因此,原告诉称之行政行为并不存在,其提起本案之诉缺乏事实根据。这种明目张胆玩弄文字游戏回避真问题的判决说明,有效的司法救济途径并不存在。
这种麻木不仁常常引起联合国相关组织的惊诧。我国已经加入《经济、社会及文化权利国际公约》,这是我们国家追求文明进步的表现。但现实中,我们许多人的做法,却与这部公约中的禁止歧视原则背道而驰。2013年,联合国儿童权利委员会在审议我国履行《儿童权利公约》第三次和第四次合并定期报告后,在结论性意见中很不客气地说:委员会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教育、住房、卫生保健和其他社会服务领域中受到的歧视深表关切,委员会促请我国政府查明并消除一切形式的歧视,包括教育、卫生和社会服务领域的歧视。201463日,联合国经济及社会理事会在审议我国履行《经济、社会及文化权利国际公约》第二次定期报告后,又在结论性意见中很不客气地指出:委员会认为我国的农民工,尤其是没有户口的农民工,在就业、社会保障、医疗保障和教育领域依然受到事实上的歧视,委员会吁请我国政府采取措施确保所有农民工能够享受与城镇居民同等的工作机会以及社会保障、住房、卫生和教育福利。
北京是一个变迁中的城市,2019年北京市常住人口2153.6万人,往前推到建国前,1948年是203万人,1949年是420万人。绝大多数都是各地来的。比如,19499月的北京市长叶剑英是广东梅县人;20206月的北京市委书记蔡奇是福建尤溪人。
北京精神最珍贵的地方在于包容,有容乃大。但不知道为什么,日常中往往一不小心就看到一些机构和个人,说话办事扭扭捏捏、塞塞夹夹,处处显出一股没见过世面的小家子气来。
类似今天人民网、新京报、大众网等媒体这样的表现,放在日本,恐怕一些主编早就公开下跪谢罪,甚至可能不堪良心谴责剖腹自杀了。但好在,我们的媒体老爷们心特别大,不会有什么感觉,更不会制造什么恶性事件出来。
之前我说,武汉战疫的时候,还有一个大敌官状病毒。如今,北京抗疫,吸取了很多教训,官状病毒被压制住了,目前表现得还不那么明显,但今天看,有些人似乎不遑多让,也贡献了一个特产——“身份病毒
作者:呦呦鹿鸣的鹿鸣君  
来源:微信公众号呦呦鹿鸣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8mZ1XFyVv35WNHoBAh9KIg
编辑:宋婷

1.jpg (70.65 KB, 下载次数: 43)

1.jpg
377#
发表于 2020-6-23 21:36:25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左媒不想让你看到的6/20川普集会(照片与视频)
疫情之后的川普集会激动人心!
06/20/2020 晚上8点在俄克拉荷马川普的拉力集会,百万人报名,只有两万人可以入场,许多人一个星期前就在那里安营扎寨了,估计场外搭台可容集五万人。从现场直播可以看到,组织者给每人发口罩,量体温,您可以目睹挺川战友的文明礼貌和爱国热情。
总统发推文说:沉默的大多数比以往如何时候都更加强壮
看看黑人的喜乐从心底发出:
视频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bq9QH_l2h_MriBfI8lmEQQ
“黑人支持川普之声”说,我们来了!
再看看这些无廉耻心的霸凌帮,故意挑衅参与者并阻挡人们进入会区。华盛顿时报报道,因为他们的骚扰,川普总统和彭斯副总统决定取消室外演讲。
川普总统早在一天前发推特警告过他们:我想对所有这些抗议者,扰乱者,抢劫者,和卑鄙行事者们说,你们必须明白,你们决定来俄克拉荷马集会区闹事的话,必定不会得到像纽约,西雅图,或明尼阿波利斯的待遇。这里将是一个非常不一样的情景!
川普总统在集会上谈及关于焚烧国旗的提案得到了热烈的反响!“任何人如果故意焚烧美国国旗,将被判处一年监禁!”
前司法部长杰夫.赛深在拉力集会后发推特大力赞扬川普总统:
川普总统今天的演讲展现出惊人的驱动力!
他对美国伟大的建国历史和思想理念的清晰程度
可谓是大师级的!
无拘无束!充满得胜的信息!!
拜登绝对无法匹敌,来较量吧!
门可罗雀的拜登集会
川普拉力集会在经历了三个多月的疫情禁闭后第一次重新启动,在爱国志士们的参与中圆满结束,可谓史诗性的大篇章!
相信川普总统将继续不懈地为你我争战
(川普总统讲话视频节选)
来源:微信公众号北美保守评论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bq9QH_l2h_MriBfI8lmEQQ
编辑:宋婷
378#
发表于 2020-6-26 11:27:04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见闻学院 | 如何写好一篇人物专访
人物专访,是记者请新闻人物就专门性的问题进行解答的一种方式,是记者带着目的对有关人士进行专门的采访。是以记者同人物的谈话为主取得直接材料并穿插背景材料而成的一种特殊通讯。
它比一般报道要详细而生动。专访中少不了采访对象、记者两个因素。专访的特点在一个""字,重点是一个访。人物专访既强调新闻性、政治性又要强调其可读性。相对于其它新闻形式,人物专访可读性具有亲和力。因此,为受众所喜闻乐见。
人物专访难写在于人们对其要求和关注程度高。人物专访难写在于如何不流于平淡、所写人物有鲜明特点。如果读者看完后能记住这个人物,并与其他人物区分开来,这就可以说是一篇成功的人物专访。
而鲜明的人物、典型的事例,生动的细节都取决于采访的成功与否。记者与被采访者的交谈沟通是最重要的一个途径。采得好采得细,对人物就有较为深刻的了解和认识,就能够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从而发现人物的闪光点和与众不同之处,才能更加准确地提炼主题,让读者想看、爱看,觉得可信、可亲、可学。采访失败,就是再精心运作,也写不好。采访的好坏,记者提问的技巧尤为重要,问题提得好、提得准有助于打开采访对象的话匣子。
目前记者在提问中容易出现以下几点不足:
一是提问过大过空,让被采访者不知如何回答。一些记者采访还是喜欢"你有什么感想""老三问"套话。
二是记者口头表达能力差,提问不能简明扼要。问话让采访对象不得要领,一些记者轻问重写,提问辞不达意,他们往往笔头功夫过硬,嘴上功夫不行,在认识上还有偏见:认为注重口才是讲花架子,不务实。经常会有一些记者提问,说了好多话绕不到主题上,如问一个农民企业家,下一步的打算,是否有意于资助农村教育。说来说去,不仅把被采访者说糊涂了,连记者自己也不明白说了什么。
三是记者的采访态度不端正,也有学识有限。有的记者提问时信口开河,对对方回答不理解,使对方在心理上产生反感,从而与记者拉开了心理距离。这些都在无形中影响了采访对象的谈话情趣。
被采访对象容易出现下面几种情况:
一、主观上是配合采访的,但却由于紧张或激动总是开不了口。来自基层的农牧民、工人容易出现这种现象。
二、消极应付采访。虽然开了口,却总是偏离主题,或有意识地回避记者某些敏感问题。
三是采访对象牵引着记者跑,被采访者信马由缰,一泻千里地讲下去,记者不能控制局面,采访费了不少时间,看似记了一大堆,要用的却不多,既费时又费力。
写人物专访的几点建议:
针对以上一些不足和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供同行探讨。
一、事先围绕主题设计一些重要问题。在采访过程中,记者要确立主题,围绕主题事先精心设计几个问题。一些问题可以现场发挥,但关键的问题一定要做准备。记者在采访前主题明确既可保证采访有的放矢,也能减少时间浪费。记者必须要有几个直奔主题的问题,事先要有充分的估计,不打无准备之战。
有些口才不太好的记者,用这种方法,效果更好。一是可以做到心中有底,临阵不会慌乱。二是也可以事先练习问话。几个问题其实也就是采访的大纲和思路。有助于记者控制局面,把采访者引到主题上来。之前在采访一个商界女强人时,这个女企业家见多识广,表现欲望很强,话很多却总跑题。因此事先设计的几个问题就派上了用场,一跑题,就用一个问题把她问回来。
二、用内行话提问。行家伸伸手,就知有没有。记者张嘴一问,被采访者就能听出来,你对他的事情了解不了解,你对他的工作认识程度有多高。记者问外行话,很难获得被采访者的认同,也就无从深谈,记者也就难以探寻到被采访者的内心世界。
记者要与采访对象交朋友,触及他最敏感的神经,探索其心灵。最容易找的共同语言就是采访对象的行业话题。这对于采访性格内向、腼腆、有胆怯心理、不易开口的采访对象有效果。记者可以提问一些他所熟悉的话题来引导他开口,最简单就是和农民谈他的庄稼施了什么肥;和牧民谈产了几只冬羔;和司机谈车的型号性能。
当然千万不能不懂装懂,冒充内行。如记者采访下岗再就业典型,采访对象是做针织品的。以前曾长期采访纺织行业,对针织较为了解,采访时顺口说出氨纶、细螺纹针、圆形织机等专业用词,让采访对象很惊喜。她认为对她的行业很看重,无形中缩小了心理距离。这次的采访用了8个小时,采访对象把想说的不想说的都说了出来,情况掌握得细、全,通讯写出来就真、有感染力。
三、提问轻松话题,安定采访对象情绪。对一些由于激动或紧张不能很快进入状态的采访对象,为了让他们情绪安定下来,记者可以先谈与主题无关而又轻松的话题。通过轻松话题让对方放松情绪,尽快缩短两人之间的心理距离。一盆花、一段经历,对一个问题的看法,或对方的兴趣爱好都可以成为提问的话题。
有次采访一位英勇牺牲的警察妻子,警嫂心情总平静不下来,就问了有关他们女儿的事情,从年龄问到女儿对父亲的死如何说的、如何想的,然后就引到了采访的主线上来。在采访残疾音乐家方放(国际大奖获得者)时,他因为反感采访,加之紧张,采访无法进行,就问了古典吉它与民谣吉它的不同等他所熟悉的问题,使他放松。
四、对回避采访的,以提问对方感兴趣的问题,诱导其配合采访。用老话说,采访也是功夫在诗外。丰富的知识的确有助于采访。在采访一个锐意改革的全国先进法院院长时,院长怕宣传自己影响不好。因为事先了解到被采访者古文造诣很深,对法家思想和军事很有研究,就问了他对韩非子、荀子、商鞅和《吕氏春秋》的评价,通过对商鞅"轻罪重判重罪不将至也"的看法,随后被采访者自然而然就谈到了他进行的改革。采访进行下去了,并改变了采访对象的态度。原只限半个小时的采访时间,不知不觉延长到五个小时。
五、在提问时兼顾双方,问受众想知道的问题。记者在采访人物之前总要认真思考。要站在读者的角度想,想读者想知道这个人物的什么,会对他的哪些感兴趣。只有心中想着读者,读者才会喜欢看你写的文章。同样,也要站在采访对象角度考虑:他想要告诉读者些什么,他有什么好的经验和闪光的东西对读者有启迪。只有两方面都想到了,记者提的问题才会让双方都感兴趣。还要注意保护采访对象的隐私,不要问粗俗、猎奇与主题无关的问题。
六、记者提问态度要真诚、客观、不带个人倾向。不要提有提示作用的问题,以免诱导或限制对方的回答。提问多用探讨式、商量式而不要用生硬的、审判的口气。提问方式根据不同对象采用正问、反问、引导、激将等。记者与采访对象打交道要时刻记着贫贱不欺、富贵不媚,提问语气要平和,话语要真诚,不能有训斥、嘲笑的成分。
七、提问要开门见山,提问语要简明扼要,易听易懂。提问语要用开放式的,多用怎么样、什么、如何等字眼,给对方以广阔的回答空间。不要像法官审判一样问:"是,还是不是。"提问语要注意具体,可把大问题分成几个小问题。比如问一个农民:"你知道怎样维护消费者利益吗?"就可以分成:"你周围的人买过假冒伪劣的东西吗?""买了怎么办的?到哪去找?找谁?"
八、提问语要注意"五不用":不用长句、不用倒装句、不用否定语气提问、不用有歧义的话提问,在提问时不要生造词语、任意改用专用名词。学会多用口语,长句分成短句来问。
九、适当使用些激将法。充分发挥激将的作用。用有分量的尖锐提问使一些回避主题的采访者不得不直面回答。成功的采访,所提问题不能人云亦云,也不要提一般性的问题,有意突出其尖锐的一面。有分量问题是记者水平的一个体现。名记者法拉奇就是以提问尖锐近乎挑衅而闻名的。
在采访一致力于改变的某单位领导时,提出:"你用这种强制性的手段来推行改革,群众会告你专制强权,也许以后会影响你的政治前途,你有可能会成为牺牲品,你对此怎么看?"这个问题一下就引起了该领导的重视和兴趣。采访完后,他说:"本来想应付一下,念念材料就完了,可你的问题不得不让我说话了。"而在采访一位有争议的企业家时,曾直言不讳地问:"人们对你的评价是毁誉参半,你对此怎么看,你对自己如何评价。"这个问题打开了采访对象的话匣子,也撕开了他的防护衣。后来采访对象说:"你是第一个涉及到这一问题的,我一下就觉得你对我很了解,而且是公正平等地对待我。"
写一篇有血有肉、鲜活的人物专访是采写者的目标,要实现这个目标,做好提问是关键。问题问好了,第一步就走好了,离目标也就近了。
案例赏析:《丁聪不老》
目前媒体上写得成功的人物专访不少见。如《长沙晚报》19971123日刊登的《丁聪不老》(附后),从外表来看,虽说在标题上没有“访”的字样,也没有打出“专访”的栏目,但这是一篇实实在在的人物专访,是一篇可以作为范文的人物专访。俗话说,七分采,三分写。这篇专访与其说写得成功,还不如说采访得成功。
《丁聪不老》
10月小阳春的和煦阳光,洒满城市的每一个角落,颇有“春暖”的感觉。当我们在枫林宾馆拜访著名漫画家丁聪时,更有“如沐春风”的体会。一见面丁老急忙让座,他的夫人沈大姐为我们沏上从杭州带来的龙井茶。话题自然是从丁老的健康谈起。
丁老1916年在上海出生,今年已是81岁的老翁,却依然拥有一头真实的黑发,面色红润。我问丁老:“您的养生之道是什么?以致80不老?”丁老乐呵呵地笑着说:“这个,真是有劳了我这位‘饲养员’!”说着用手指指夫人沈大姐。一句话说得大家哄堂大笑。
在家里,沈大姐是名副其实的“家长”,里里外外忙个不停。特别是画展期间,丁老因身体不适住院,沈大姐家里——画展——病房轮着转,硬是办到画展圆满结束。
我们像一家人似地聊着。我又问及丁老有何爱好,丁老朗声笑道:“既不养猫,也不喂鸟。”沈大姐插话说:“我也只种点草,容易伺候的。可他还要加上一个‘毒’字哩!”丁老接话介绍:沈同志栽的是仙人掌类植物,浑身有刺。他幽默地补充说:“凡属有刺的,当然都是‘毒草’嘛。”房间里的人似乎都心领神会,相视大笑。
50年前我年轻时起,就知道丁聪已是著名漫画家。抗日战争时期,他的讽刺漫画影响深远。1945年,讽刺国民党政府官员贪污腐败的《五子登科》,以及不许老百姓说话的《“良民”塑像》,都给人留下极深刻的印象。他曾长时间从事多种画报的编辑和舞台美术设计。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人民画报》社副总编辑。1957年以后,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而中断了他的创作,直到20多年后的1979年,才又重新创作讽刺漫画。其时,“小丁”早已是花甲老人,然而,他竟真正来了个“青春焕发”,不断有新作问世。
1980年后,出版了《〈阿Q正传〉插画》、《丁聪漫画系列》、《古趣图》、《今趣图》等等,新近又推出了《绘图双百喻》。这本书系陈四益先生写文,丁聪作画,原是《读书》杂志每期都登的图文,为该书作《序》的有王蒙、严文井、王朝闻、方成4位。此书虽系以古文形式写成,却句句道着今事,难怪读者如潮。
当我拿出《中国当代漫画家辞典》请丁老签名时,丁老笑着说:“你别看这《辞典》上有我的名字,这只是挂个名哩。也别看我总是第一,因为我这个‘丁’字笔划最少嘛!”他一边说着,一边在书上题字。写完我一看,他还真写上了“挂名顾问丁聪”呢。大家都说丁老太谦虚了。p接着,我们又谈到怎样才幽默、如何才能引人发笑。丁老笑嘻嘻地说:“一个清正廉洁的官员作报告讲反腐败,人们觉得正常,不可笑;如果一个贪污受贿的人在台上大讲其反腐败,便产生了令人发笑的效果。但是,仅仅令人发笑是浅薄的,真正的幽默,是让人笑过之后要思考,想过之后要叹息,甚至要哭。幽默与讽刺,必须在笑声中藏着善意的机锋,去刺破恶,而且化解恶,这样才算是成功的。”
谈及丁老的笔名“小丁”,丁老的介绍是:小丁,简单好记、易写,国民党时期,不是成天抓壮丁吗?小丁,表示不是“壮丁”,是一个小男丁,亦即小人物之意。谈笑间,尽管丁老如一个小字辈一般欢快、活跃,我们还是尊称“丁老”,因为,怎么说也是面对一位80高龄的长者。
丁老绝无龙钟老态,更没有垂暮之年的情绪。他的创作是那么丰厚,当然是与他的生活积累和形象积累及至技巧磨炼有关,那种炉火纯青的境界,并不是谁都能达到的。
很显然,这篇人物专访的作者李应宗把自己当成了导演。作者采访著名漫画家丁聪时,先从丁老的健康谈起。作为当时已年过八旬的丁老来说,自然很乐意谈这个问题。这就找到了打开丁老话匣子的突破口。
接下来,作者与丁老谈起了爱好,谈到了讽刺与幽默等。与采访对象交谈,是人物专访中的一个重要引导方法。这种方法谓之语言引导。
最令人拍案叫绝地是,作者在与丁老谈幽默之前,拿出了一本有丁老当顾问的《中国当代漫画家辞典》一书请丁老签名。这谓之行为引导,是人物专访中的又一个重要引导方法。
由于作者引导成功,不仅打开了丁老这位主角的话匣子,而且还引得了作为配角的丁老的夫人不时的插话。这都是人物专访中作者所期盼的。
一般情况下,有了主角的言行,人物专访基本上就能写出来了。如果有主角的言行,有配角的言行,还有作者的言行,那么就能写出更生动的人物专访来了。
作者在引导丁老及其夫人的同时,还观察了当时的情景及丁老的容貌。因而这篇人物专访有作者提问、行动的叙述及丁老从事漫画创作的叙述;有丁老肖像、语言、动作的描写及丁老夫人语言的描写;有对丁老抒情式的议论。文章无论从内容上看,还是从表达方式上看,都是丰富多彩的。
从以上分析可知,要写好人物专访,首先必须采访好人物。在采访人物的过程中,作者要把采访看作是排演一台戏,要有意识地把自己当成导演,要有意识地把采访对象当成主角,要有意识地把采访对象身边的人当成配角。作者要采用语言和行动这两种方式去引导主角和配角,并用笔摄下主角、配角的肖像、言行及当时的场景。此外,在后期加工的成文过程中,还要注意综合运用描写、叙述、抒情、议论等表达方法。如果基本上能做到这些,一定能写出读者爱看的人物专访。
然而,人物专访的采写,也没有一成不变的模式,要具体情况具体对待。
来源:微信公众号—传媒见闻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I27mDV_WCkaR5NwuCVmKbg
编辑:宋婷

379#
发表于 2020-7-28 15:36:35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调查报道已“死”?近40年资深记者告诉你如何做好调查报道

“如何报道贵州公交车坠湖事件?”
712日,贵州省安顺市公安局通报称,肇事原因系该司机因生活不如意和对拆除其承租公房不满,蓄意报复社会。之后关于贵州公交车坠湖事件的新闻报道似乎画上了一个句号。
“报复社会恶性案件,性质恶劣、社会影响大,尤其是这起事件,发生在传媒资讯业空前发达的今天,引发广泛关注,可目前媒体报道很不充分很不深刻,当地公安部门案情通报也很简单。”徐江善对这个案件报道深有感触。

他讲起似乎被许多人遗忘的7年前,同样发生在高考第一天,在公交车上报复社会的一起惨案——201367日,厦门发生震惊全国的公交车纵火报复案,造成47人死亡(包括8名高考考生)、34人受伤。该事件引发社会广泛关注。案发后,徐江善带领总社和分社记者前往厦门展开深度调研。

徐江善一行不仅沿着罪犯陈水总当时登上公交车纵火现场观察,还来到陈水总居住的街道办事处和居住地,采访到陈水总的哥哥、弟弟和邻居,几经周折找到陈水总被保护在宾馆里的妻女……
对此,徐江善感受深刻:“只有找到与他密切相关的人,才能调查清楚陈水总为何要做这种极端的事情,才能了解到心理扭曲过程,并找到背后复杂的社会原因。”
徐江善在延安新闻纪念馆留影

徐江善认为,目前关于贵州公交车坠湖事件,还有很多问题值得深入挖掘。他为什么没获得公租房?公房被拆除后,他有没有得到同期市场价的补偿?他打市长热线为什么没有得到解决?这些现象值得媒体深入挖掘和调查。
当《传媒茶话会》问“如果您面对这类调查报道会如何操作”时,他说:“首先要及时赶到现场,围绕核心人物和事件展开调查。”
他建议,现场的救援队、公交车上的幸存者、现场目击者等都是核心信息源,“如果核心信息难以突破,则可以从当事人的亲属、同事、同学、邻居等外围入手,如张某钢的女朋友、前妻、邻居等。通过这些人的叙述,来还原这个人物的内心世界及其心理扭曲过程”。
其次,要争取有关部门支持,向主管部门讲清楚,在互联网环境下,如果不及时发声,网上小道消息和谣言四起,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
徐江善说,在做深度调查报道时,要亲历亲见,对有关部门提供的信息要有独立分析独立判断。
19954月,因接连举报腐败分子,包头一家军工企业女会计李秀华被新任领导以“业务水平低,民主测评不及格”为由,免除会计职务。李秀华认为是打击报复,12年来不断上访,先后发出7488封上访信,长度超过4个十里长安街。
2007年,徐江善受命来到包头。与新华社内蒙古分社记者一起弄清事情原委。他们一开始找到军工厂领导,对方说“不用调查了,省级纪委、区纪委已经有了结论”,“不存在打击报复”。
徐江善与同事用了七八天时间,先后采访了当年企业的普通职工、参加对李秀华测评的班组长、印刷厂领导、总厂财务处的领导和工作人员等几十人,甚至还去青山区检察院调阅当年卷宗。扎实的调查,使他们掌握了大量证据。经过与企业主要领导交流沟通,最后企业向李秀华赔礼道歉,补发了他的工资等。李秀华结束了漫漫上访路,冤案终于得到昭雪。

调查报道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从事新闻近40年,调查报道早已成为徐江善无法割舍的一部分。新出版的《流年激荡——徐江善深度调查作品选》一书里,精选收录了他近40年的深度调查报道。该书中既有京城反腐风云实录,也有京城乞丐大扫描,还有对33年前发生的大兴安岭“五·六”大火灾人物命运沉浮的思考……
徐江善在山西贫困老区夜宿窑洞晚餐特写《一碗面条的愧疚》获2012年第22届中国新闻奖三等奖
这本书记录的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一些重大事件,其中所展现的一代新闻记者调查报道的专业精神在今天仍然值得提倡。
对近些年来发生的木里火灾、贵州公交车坠湖案、山东冒名顶替上大学事件等,公众总有种感觉——调查报道似乎越来越少了。
正如普利策新闻奖获得者沃尔特·罗宾逊曾说:“很多媒体认为调查报道是一件他们无力负担的奢侈品。他们错了,调查报道是我们无法放弃的必需品。”
由于各种原因,现实中调查报道成了“奢侈品”。
据《新媒体环境下调查记者行业生态变化报告》(2017年)显示,相比2011年,2017年国内调查记者行业面临严重的人才流失趋势,传统媒体调查记者从业人数下降幅度高达58%
一方面,主流媒体的经营状况连年下滑,调查报道需要支付的采编成本更高,迫使一些媒体不得不裁撤深度调查部;另一方面,随着网络的发达和舆论环境的变化,在有些人看来,作为舆论监督的调查报道似乎显得有些“不合时宜”。
“深入实际、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并没有过时,当前仍然需要深度报道。”徐江善认为,调查研究是党和政府历来倡导的优良传统和作风,调查报道不仅不应该淡化,反而应大力加强。

徐江善在贵州贫困山区与农民交流

徐江善亲历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的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他说,习近平总书记要求记者深入基层做好调查研究等论述历历在目。
徐江善说道:“做好调查报道首先是人民有迫切需要。只要人们求新、求奇、求知的欲望存在,深度调查就有需求、有市场。尽管网络媒体极大方便公众获取信息渠道,但碎片化的网络信息往往难以满足公众求知欲望。”
2011723日,甬温线动车组列车追尾事故发生后,一天一夜没有官方声音,导致公众信息极度饥渴。一时间,网络上信息真假难辨,流言四起。徐江善和新华社的同事们赶赴现场,克服重重困难,在关键环节取得突破,发回调查报道解答民众疑惑。
其次,社会舆论需要。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民众对公平正义要求越来越高。互联网条件下,人人手持麦克风,这使有的部门和领导再想用“捂、拖、雷、压”应付舆论已经行不通。记者回复民众关切,回应社会质疑,满足大众需要的责任更重了。
再次,媒体深度融合发展需要。630日,中央深改委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其中指出,要建立以内容建设为根本、先进技术为支撑、创新管理为保障的全媒体传播体系。
徐江善说,在众声喧哗的网络时代,人们在品尝快捷多样“信息快餐”的同时,更需要内容深刻、给人启迪的“舆情大宴”,在导向为魂、移动为先、内容为王、创新为要中,内容的生产和提供,是深度调查报道应该承担起的神圣职责和使命。

新媒体时代搞好调查报道需要“三力”
令人欣慰的是,目前一些都市类媒体正在组建新的调查记者团队。
20172月,红星新闻以20万元的年薪招聘调查记者。20174月,《新京报》宣布“将至少增加2000万元投入,寻找最优秀的新闻人”。2018年,财新民生组寻觅新生的调查记者。2019年,人民网更是开出百万年薪招聘首席调查记者。


在新媒体时代如何让调查报道重振雄风?
徐江善结合几十年的新闻实践认为,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脚力、眼力、脑力、笔力”是对新闻宣传工作者的总要求,具体到深度调查报道,必须要在发现力、突破力和思辨力这三方面有硬功夫,这也是新时代新闻专业精神的重要内涵之一。
所谓发现力,即记者要具备强烈的新闻敏感和发现能力,能够在众多复杂事件和繁杂信息中发现新闻;所谓突破力,即面对部分部门和官员“捂、拖、雷、压”应付媒体,找到新闻突破口,千方百计获取核心信息。徐江善说,新闻前辈曾讲,优秀记者应该是采访对象把你从门赶出去,你要想办法再从“窗户”跳进来,不能一句“无可奉告”,就打道回府了。
所谓思辨力,即需要记者具有独立思考、独立分析、独立判断能力,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揭露事件真相,写出报道给人以思考和启迪。
谈到怎么培养“三力”,徐江善建议:
第一,提高新闻素养,善于观察和发现,要练就一双“鹰一般的锐眼”,要改变观察问题方式方法,摆脱非黑即白思维方式;
第二,要学点哲学和辩证法,认识客观事情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因果关系,千万不能被现象所蒙蔽,要通过现象看本质;
第三,学习、实践、思考,多些综合知识储备,包括对基本国情、党情、社情的认识,形成自己独立的思考和见解。
1976年“上山下乡”在兵团农场当业余报道员,到恢复高考进入黑龙江大学,毕业正式当记者,徐江善既是改革开放的亲历者、见证者,又是受惠者、推动者。近40年来,他一直工作在采访一线,无论是在分社,还是在总社搞参考报道,他参与了许多重大事件、重要案件的调查,他和同事们撰写的深度调研,对推动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发挥了重要作用。
谈起著名的“稻草定律”,徐江善说,“我本‘稻草’,有幸作为新华社记者,以一管纤纤瘦笔,把自己的命运与祖国、人民、时代相连在一起,做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时代风云的记录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公平正义的守望者,一生之幸,韶华未曾轻负春”。



来源:微信公众号 传媒茶话会

编辑:贾梦琪


380#
发表于 2020-8-6 17:00:07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编辑:邱亚婷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