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楼主: adm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闻语言的语用案例

[复制链接]
371#
发表于 2013-3-14 17:53:26 | 只看该作者
【案例】语境
陈智鹏
冤家路窄。 //@虚心老师:

@每日新闻报
总觉得少了两个什么字...



(22)| 轉發(2098) | 評論(419)
今天13:34來自新浪微博


| 轉發| 收藏| 評論
50秒前 來自iPhone客户端


372#
发表于 2013-3-22 23:35:38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主播刘超的海岛
从最坏处着想,向最好处努力//@周波天天围脖://@智言趣语:转发微博

@智言趣语
【说文解字话心理】“赢”由五个汉字组成:亡、口、月、贝、凡。包含着赢家必备的五种意识或能力。 亡:危机意识。口:沟通能力。月:时间观念。贝:取财有道。凡:平常心态,从最坏处着想,向最好处努力。转



(5)| 轉發(288) | 評論(17)
今天16:31來自新浪微博


| 轉發| 收藏| 評論(2)
18分鐘前 來自OPPO Find 5


373#
发表于 2013-3-27 16:40:16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俄罗斯拟出新规严惩媒体使用脏话

2013年03月27日13:07中国广播网

  中广网北京3月27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全球华语广播网》报道,近日,俄罗斯国家杜马三读终审通过了一项新法案,规定将对媒体使用脏话和采用污秽表达方式予以罚款,款额有数百元到上万元不等。涉及到的媒体不仅包括电视、广播,甚至还有互联网。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驻俄罗斯记者燕玺:应该说在俄罗斯一些大的联邦电视台广播当中,说脏话的情况还是非常非常少见的,几乎可以说是没有。但是现在俄罗斯电视广播,特别是娱乐节目越来越多,在很多脱口秀,包括一些辩论类的节目当中,偶尔会出现一两句脏话。在网络媒体当中说脏话情况就相对来说要常见一些了,很多网络媒体甚至是使用这些脏话来博个彩头,来吸引大家的注意,所以俄罗斯国家杜马现在正在审议一个最新的针对媒体制作和传播脏话的法案,。当然目前这个法案推行有一个困难就在于怎么去界定脏话,当然俄罗斯的议员们现在认为,俄罗斯语言学家能够根据现在已有一些研究成果和俄语最新发展现状,来确定出一份脏话清单,这个主要是没有经过国家语言协会审查的一些词汇和语句。据了解,其实早十多年前俄罗斯就颁布过一个法规来规范公众用语,特别是对那些在公众场合讲脏话这些行为要进行处罚。除了罚款以外,最严重还将以流氓行为被处以两年的监禁,而且当时普京认为脏话可能会成为分裂主义和恐怖主义扩散的工具。

  美国的一些单人脱口秀里,偶尔会听到哔哔声,那就是所谓的“F级”脏字冒了出来,所以媒体必须当心处理,否则媒体也会受到处理。

  《全球华语广播网》澳大利亚特约观察员胡方说,澳大利亚的媒体是分级制,在儿童级别的节目中是绝对不能出现这种脏字的,连“哔”声也不许有:

  胡方:自2006年2月开始,澳大利亚的电视节目也和电影一样,在节目的片头会打上分级的标志,比如说像是家长指导观看级,15岁以下不适宜观看级等等。根据规定全部观众适宜观看级或者是家长指导观看级的电视节目,通常不会有粗口,而15岁以下不适宜观看的电视节目允许有粗口。比如最近热播的限制级电视连续剧《墨尔本风云》为了真实的描绘犯罪场面,剧中粗口泛滥。但是尽管如此,由于分级办公室对于不同级别的节目有严格的允许播放时间,家长指导级别的节目不得在周一到周五早上6点到8点30,下午4点到7点播出,而15岁以下不适宜观看节目只能在晚上9点到第二天凌晨5点播放,所以所有含有粗口、性和暴力的节目通常不会被儿童看到。至于电台和电视台的直播节目,控制粗口就会使用另一种方式,由于是直播所以幕后工作人员无法事先进行处理,因此在遭遇粗口的时候,后台的技术人员会使用哔音来进行消除。通常情况下如果是娱乐访谈节目,往往是哔音最多的节目。由于澳洲的娱乐明星往往说话非常的随意,特别是一些嘻哈和饶舌明星,一场访谈下来,除了听到此起彼伏的哔音之外,真正有内容的话没有几句。

  日本的类似情况又该如何处理?《全球华语广播网》日本特约记者黄学清介绍当地情况。

  黄学清:日本因为考虑到语言的自由表达问题,对广播电视使用的语言没有明确的规定。日本公共放送、NHK和各个民间广播电视台主要是根据基本常识来判断是否适合播放,但是NHK有一套播音用字用语发音的辞典,被各个的民间媒体当作重要的参考,也就是说没有在这套辞典和手册上出现的词是不适合播放的。日本的电视上有大量的娱乐节目,如果是事先录制好的,出现了难听的粗话会被哔的声音盖住,声音的节目尺度会放宽很多。因为很多是直播的节目,这时候出演的人就会相当谨慎,因为一旦过度,观众会打电话到电视台抗议,会影响到出镜率,严重的甚至要出来向公众道歉。有一次在一个讨论节目里,一位议员就用比较粗俗的语言回应对手,电视台接到了众多观众表示不满的电话。一位母亲就说她不想让她的孩子在电视上看到大人是这么说话的,对孩子会造成不良影响。但是也有例外,就是在播放很久以前的电影或文学作品时,如果其中有不适合播放的词语考虑到当时的历史背景和故事情节,以及对于原作者的尊重,也有些是不经过剪辑就播放的。

  网友评论:

  没有广播怎么活:这项法案非常好,俄罗斯这项法案。媒体曝粗口的确很不文明,而且会造成很坏的社会影响,不仅需要政府相关部门严加监管,更是要百姓的监督,建议制定听众和观众有奖举报制度,鼓励公民积极参与清洁媒体。

  捷报频传:媒体自律很有必要,但有的时候就事论事,对某些事情该怎么评论就怎么评论,分寸要拿捏好,得用大家都能接受的方式来批评社会上的一些不良行为,中国媒体做的还是比较好,基本上没有什么不能让大家接受的粗口。

(原标题:媒体使用脏话现象逐渐增多 俄罗斯拟出新规严惩)

http://news.sina.com.cn/w/2013-03-27/130726657826.shtml
374#
发表于 2013-4-6 22:32:00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徐咏
白头偕老,携老扶幼

@央视新闻
【“携夫人”还是“偕夫人”?】据语言文字报,“携”,携带,牵引,对象可以是物,如“携杖”,也可以是人,如“携眷”,多指主人带着家眷,长辈带领晚辈;偕,一同,共同,如“偕老”。《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亦有“将偕夫人抵京”的例子。现代社会男女平等,应大力提倡使用“偕夫人”。

收起|查看大圖|向左轉|向右轉


(50)|
轉發(801)
|
評論(332)

30分鐘前來自新浪微博


|
轉發|
收藏|
評論

2分鐘前
來自iPhone客户端

375#
发表于 2013-4-9 19:06:44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何镇飚
中国广告法也规定,不能用最高级。

@驮派-沐浴秋天
为什么媒体自己的广告满目皆是“发行量全省第一”、“最权威媒体”,为什么政府自己的广告满目皆是“中国最美”、“中国最大”,而一个民企、私企就不能用“最”、“唯一”……?这是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吗?@何镇飚
@华视影视广告
@广告门


收起|查看大圖|向左轉|向右轉


|
轉發(1)
|
評論

今天17:16來自新浪微博


|
轉發|
收藏|
評論

4分鐘前
來自iPhone客户端

376#
发表于 2013-4-14 11:10:38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解字#【斧】"斧",字从父,从斤,父亦声。"父"指"一家之长","斤"意"砍伐",转义指刑具。"父"与"斤"合,意为"家长生产工具、治家刑具"。



377#
发表于 2013-4-17 12:50:02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国防-张修路(67565092)9:36:20
说某人媳妇搓麻将成瘾,死在麻将桌上。殡葬时男人写了篇悼词:媳妇,昨天你两眼还像二饼,今天就成了二条,不知东南西北风哪个幺鸡把你害了!你的追悼会开得很隆重,清一色尽是你的麻友,大家排成一条龙与你告别,每人给你献上一杠上花。你一生都想发财结果仍是白板,今到火葬场, 你终于糊了。
378#
发表于 2013-4-23 21:54:49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王左中右 哦呀苏咪·字新闻
稿源:南方人物周刊  |  作者:本刊记者 刘洋硕 发自上海
日期:2013-04-22
由于一些不可抗因素,@王左中右无法再为“朝日新闻”服务,不过他仍会把“晚安·哦呀苏咪”写下去。他给自己的这些作品赋予了一个全新的概念:字新闻

王左中右(图/雍和)
王左中右(图/雍和)

  @王左中右 仍想保持神秘。这些“秘密”包括他的现在、他的过去、他的国籍,以及他在微博世界外的另一个自己。
  这或许是很难讲述的一个故事,因为每一个话题都可能涉及他的“秘密”。尽管在很多人看来,关于他的很多信息都已经不再神秘。为了保证今后“创作的自由”,他一再强调不想让这两个世界有所交集。
  已经是晚上9点,上海的一间咖啡馆里,他在谈话的最后时间停下来,开始用手机刷新微博,搜寻那天中国舆论场里最热的新闻。他最终在纸上写了一行“North Koready”,拍照、上传。很快就有人破译:North Ko Ready(朝鲜准备好了)——当天,微博上最热闹的话题是:朝鲜人民军最高司令部声称已进入备战状态。
  在过去的一年里,他几乎每天晚上都会用这种拆分、解构汉字(甚至英文)的方式,解释当天最热门的新闻。比如,张国荣忌日,他让“哥哥”两字拼成了一个像极了窗户的“噩”字;比如,他把汉字摆出“航母style”的姿势,创作出别具一格的“走你”。
  在微博上,这些内容曾是“朝日中文网”每日道晚安的固定节目——“哦呀苏咪(晚安)”。不过,在不久前,身在中国的王左中右无法再为这家媒体服务。为了继续把作品做下去,他自己给这种图文并茂的漫画形式赋予了一个全新的概念:字新闻。
  
“朝日君”
  微博的世界里,王左中右曾是那个插科卖萌的“朝日君”。直到3月15日,“朝日新闻中文网”却发布了最后一条“哦呀苏咪”:“中国进入3W1H时代。”内容是4个英文单词“ Where、What、Why、How” ——当时中国刚刚完成领导人换届——少了“Who”、“When”。
  这一天,王左中右在个人微博解释:“由于一些不可抗因素”,将不再为朝日新闻服务,但会在个人账号里把“晚安·哦呀苏咪”写下去。
  从接手到离开,王左中右参与“朝日中文网”的微博运营刚好一年时间。刚开始给朝日中文网设定性格的时候,日本官方机构、新闻媒体在中国的微博都还是板着面孔。王左中右觉得微博“人性化的形象才好玩”,他给“朝日中文网”的形象设定是:一个卖萌的日本人。
  微博的面孔很快就鲜明起来了。在微博上,“朝日君”自称“鬼子”,插科打诨。谈到在中国的日本演员,他调侃“部分鬼子干部,经受不住糖衣炮弹的吸引,辜负了组织的信任与培养……”谈到日本再换首相,它自嘲“我们又双叒叕换首相了……”
  真正让“朝日君”火起来的,还是“字新闻”。和中国很多媒体的微博一样,“朝日君”也有个每天的固定栏目——“晚安帖”。那时候,从小学习书法的王左中右还只想做一个“写字儿的晚安贴”,而“哦呀苏咪”最早的内容也多为中日“谚语”对照。他的想法:“作为一个日本媒体,想告诉中国读者,中日之间是有很多共通的东西。”
  写了一阵,人气一般,每天微博只有几十个转发而已。更重要的是成语的内容有限。“我有一个库,用着用着就没什么用的了,慢慢就只写中文的汉字。” 恰巧那段时间,中国的几起公共事件在微博上发酵。由于地名有很多生僻字,“朝日君”便开始“学中文”。什邡钼铜项目引发群体性事件,王左中右写了两个汉字:“邡·钼”,并标注了拼音——这奠定了“哦呀苏咪”未来的思路:“结合时事来得好一点”。
  王左中右说他没想过研究汉字,这种“文字游戏”的创意是“一种自然而然的东西”:奥运会日本团被错带出场外,他就写“跟王二小一起思考人生”……
  不甘于此,王左中右开始玩更多的文字游戏,而所有创作都来自他自己。“创意这个东西,反而人多了定不下来。”于是便有了更多方式:拆字、谐音、变型……他开始养成个习惯,看一个字,看出它的内部结构。“垃圾箱”里的“人”字被标红,意味“贵州流浪婴儿死于垃圾箱”;“祖坟”二字没了“头”,寓意“周口平坟”。
  他同时发现“在中国,很多东西不能说,却可以通过‘字新闻’隐晦地表达出来”。那段时间,薄熙来被开除党籍、谷开来被判死缓,王左中右写了一个字:孤(子、瓜——指薄熙来的儿子薄瓜瓜)。后来另一次敏感的事件中,朝日中文网的账号被封,王左中右只好用个人账号发布信息。
  对于哦呀苏咪,微博上有支持也有反对,有人每天等着看“又卖萌了”;有人厌烦“你们小日本来评价我们中国干吗”。那段时间,王左中右也开始对中国舆论场有了新发现。“我通过管朝日微博,也看到一股思潮:老百姓对政府的批评超过了民族主义。如果反过来,可能对朝日的评论更多是批判。”——这种状况甚至出现在中日钓鱼岛争端最激烈的时候。
  
虚拟与现实
  “哦呀苏咪”的走红,让王左中右发现了一个“大脑跟自己差不多的人”。
  微博上,有人将韩裔设计师Ji Lee的作品@给他。Ji Lee是Facebook的创意总监。此前在谷歌创意实验室工作期间,这位漫画家参与创作了多支谷歌广告,最擅长将字与图结合,用变形的文字图画将单词的意思形象地展现出来。
  这让王左中右很惊喜,也给他自己的作品很多启发。他开始希望“字新闻”能掀起另一股潮流:“把这个东西(字新闻)搞成一个玩儿法、一个独特的门类。”
  也正是那时候,网络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模仿王左中右的创作。他决定接受网友投稿。因为要接受采访,3月25日那天,他“偷懒”转发了一个网友的创意:“暴雨冲开井盖,长沙女孩坠井失踪”,网友写一个“盖”字——下面是红色的“血”,上面是黑色的“¥”。
  不过对于现实世界,王左中右觉得现在可以告诉外界的仍然只有如下信息:“中年”,“男”,“毕业于日本早稻田大学经济学”,“曾是报社记者”……当然,他强调:“你还可以写穿什么样的衣服。”
  其实,在离开朝日之后,王左中右的虚拟角色已经开始与现实有所联系。他接到了不少中国媒体的工作邀请,其中包括几家想要涉足新媒体领域的传统媒体。
  如今,他开始准备在不久后将“字新闻”和作品背后的新闻故事集结成书。那时候,他的国籍将不再是“秘密”——当然至少现在,他决定到时候公布的信息只此而已。
  比起内容创作和新闻时事,新媒体发展的话题显然更能让王左中右兴奋——这也是作为“朝日君”的这段时间,工作给予他的改变。他的“字新闻”更像是一个亟待开发的产品,当然这也让未来的创作开始面临更多新问题。作为产品,如何平衡中国不同年龄、教育水平下产生的诸多舆论场。他记得日本游客因暴风雪在长城遇难那一次,新浪微博上人们点起了蜡烛,腾讯微博上则是一片“幸灾乐祸”。他要开始尝试在坚持价值观的同时,让“字新闻”在另一个舆论场也变得可以被接受。
  当然,要把虚拟世界的“字新闻”继续做下去,还意味着要更多规避那些显示中的“敏感”。他开始反思“字新闻”要尽量避免参与立场,保持中立,甚至“收敛”——这样才能让这些创意更安全,更市场化;而国内的敏感新闻也要“尽量避免”。


379#
发表于 2013-4-30 20:41:59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深度突击传媒交流
新闻语言的六忌:空洞、混乱、语病、含糊不清、堆砌、矫饰。

|
轉發(1)
|
評論

45分鐘前來自新浪微博

380#
发表于 2013-5-5 13:00:30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王左中右
厉害!

@fall_ark
有点意思的“双语同义”字系列和“倒映文字”系列,作者是个日本的做文字和设计的人,名叫“意瞑字査印”。



(111)| 轉發(1482) | 評論(190)
今天10:13來自新浪微博


| 轉發(13)| 收藏| 評論(1)
9分鐘前 來自iPhone客户端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