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楼主: adm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闻写作案例库

[复制链接]
361#
发表于 2019-12-20 11:34:49 | 只看该作者

电头

【案例】
电头
请问,“客户端电”的电,是啥意思啊



编辑:宋婷

1.jpg (188.21 KB, 下载次数: 37)

1.jpg
362#
发表于 2020-1-14 23:09:11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70年来新闻通讯的演变与创新
内容提要:新中国建立70年来,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文化的繁荣,中国新闻事业以从未有过的姿态阔步走向世界,并且真正实现了同世界新闻传播事业发展接轨。新闻事业的巨大进步和历史性的变动表现于各个方面,其中报刊文体中通讯文体的变化是众所瞩目的。新闻通讯为推动政治制度的确立鼔与呼,发挥了指导与监督作用,推动了制度的完善。“大跃进”与“文革”中通讯报道假、大、空。改革开放以来通讯有四大变化:一是广泛的指导与高层监督并行;二是解释、思辨性报道增多;三是趋向多样化个性化;四是尊重人格重真情。强化自尊、自立、自强的人格,注意受众接受心理等变化。回顾历史,考察现实,总结中国通讯文体的写作经验,已经是一件有意义的工作。
关键词:中国 新闻通讯 演变 创新
新中国成立70年来,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文化的繁荣,中国新闻事业以从未有过的姿态阔步走向世界,并且真正实现了同世界新闻传播事业发展接轨。新闻事业的巨大进步和历史性的变动表现于各个方面,其中报刊文体中通讯文体的变化是众所瞩目的。使中国的通讯文体以自己的崭新的面貌面对世界,这个面貌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回顾历史,考察现实,总结中国通讯文体的写作经验,已经是一件有意义的工作。
01
通讯为推动政治制度
的确立鼓与呼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北京30万群众齐聚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开国大典。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从此走上了独立、民主、统一的道路,开始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时期。
开国大典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根据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实践的需要,不断调整新闻事业的定位,并据此提出新闻宣传的指导方针和工作任务。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的报告中指出:从我们接管城市的第一天起,我们的眼睛就要向着这个城市的生产事业的恢复和发展……通讯社报纸广播电台的工作,都要围绕着生产建设这一个中心工作并为这个中心工作服务。”①新中国成立初期,新闻记者以满腔热忱报道了开国大典,杨刚写了《毛主席和我们在一起》,李庄写了《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庆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等。通讯报道了百废待兴,部分地区的解放,赵慎应的《毛主席的队伍进入拉萨》、黄昌禄的《苦聪人有了太阳》等。
伴随着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中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通讯报道了农业合作化,李顺达、耿长锁、王国藩等成为典型,报纸不间断报道他们的业绩。这些通讯反映实行土地改革和互助合作运动,使农民获得了土地,农村生产力得到解放,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也报道了工矿企业实行了民主改革和生产改革,树立了工人阶级的领导地位,极大地提高了工人的生产积极性。徐中尼的《访上海资本家荣毅仁》,邓拓《访葡萄常》,就是其中的代表。而郭超人的《英雄登上地球之巅》《驯水记》,李峰、余辉音的《一厘钱精神》《解放军报》记者《艰苦作风 代代相传》,莎荫、范银环的《大寨之路》,袁木、范荣康的《大庆精神大庆人》,李冀、张杰与杜铁的《工人阶级的光辉形象——王铁人》,穆青、陆拂为与周原的《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都反映了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并取得了巨大成就。把一个初步繁荣昌盛的中国呈现在世界面前。这些通讯是活化了的时代精神、社会规范或政治主张与当前的政治密切相关,它直接为政治服务,因为新闻通讯所报道的典型,无不是配合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而推出的。他们被党和政府称作榜样”“标兵,是因为他们在党的政治任务的实施过程中很好地体现了党的主张。通过典型引路,告诉人民如何来做,体现了党在这一时期所倡导的宗旨和精神,并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制度的建设。由于长期的熏染和训练,媒体的从业人员会自觉地依据新闻事实中要求的材料构建、提炼出某种党和政府及社会所需要的精神武器。
荣毅仁
通讯文体在新中国建立后,在发挥传统指导作用的同时,也发挥舆论的监督作用。19504月《人民日报》发表的《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在报纸刊物上展开批评和自我批评的决定》提出了引导人民群众在报纸刊物上公开地批评我们工作中的缺点和错误的观点。新闻舆论监督是具有民主性和最能反映群众意志的监督形式。它是公众以公开的、自然形成的集合意见的形态,对监督对象进行察看、督促。从深层意义来说,是要保障社会的知情权,保证公民的民主权利,保证社会的良性运转。舆论监督是社会的瞭望塔、安全阀,可以疏导情绪,化解矛盾。它是人民群众的强烈愿望的反映;也是党与政府的一种工作手段。
在同资产阶级的腐蚀破坏进行严厉坚决的阶级斗争运动中,《人民日报》集中报道了一大批重大典型事件。揭露天津地委书记刘青山、天津专署专员张子善盗窃国家资财以及二人的贪污行为;《人民日报》报道了上海奸商为牟取暴力,丧心病狂地用破旧棉絮充作药棉、暗害志愿军伤病员的事件。揭发湖南安化县五区村干部曹春生强迫群众捕蝗,遭到反对后,召开群众大会,命人将两个提意见的村民当场打死,并宣布死者家属为反革命分子,实行管制的恶性事件。揭露上海华东交通部部长兼华东交通专科学校校长黄逸峰,打击报复学生严重压制批评的事件。揭露山东仓山县为完成省农林厅对棉田去伪去杂的指示任务,在棉花结桃即将丰收之际,强迫群众拔棉490多亩,造成巨大损失的典型事件等。对这些为国家和群众带来损失,严重影响党和政府的形象揭露,起到了教育干部,团结群众的作用。
19547月《中共中央关于改进报纸工作的决议》对社论的重视,到19567月《人民日报》摈弃苏联《真理报》模式,实施以扩大报道范围,多发新闻”“开展自由讨论,阐发社会言论”“改进文风,活跃空气为主旨的改版,都体现了党报更好地指导工作,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这在中国新闻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可惜后来受到了极错误影响,发生了大跃进中虚假浮夸的新闻现象和文革中假、大、空的新闻泛滥,极大地损害了新闻的指导性及党报在国内外的声誉。
02
大跃进文革
通讯报道假、大、空
1957年全国掀起反右派运动中,《文汇报》《光明日报》等报被定为资产阶级方向,许多新闻工作者被错划为右派分子。反右派斗争严重扩大化,使新闻舆论监督受到压制。中央及领导者对整个形势的估计错误导致了大跃进运动,当时整个新闻业界头脑发热,推出大批高产卫星、钢铁卫星等虚假典型,为大跃进运动推波助澜。
在从六十年代末到七十年代中期的文化大革命阶段,出现了小靳庄”“六厂二校”“白卷英雄张铁生”“反潮流的英雄黄帅等新闻通讯报道,它们都是因为某种政治目的推出的。为了政治的需要,可以不管客观实际随意造假。大寨本是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典型,可是文革中,一会儿是阶级斗争的典型,一会儿是全面专政的典型,一会儿又成了继续革命的典型。新闻通讯报道罔顾事实,为政治宣传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文革中留给我们的是沉痛的教训和深刻的反思。
03
改革开放以来通讯有四大变化
随着中国经济体制的改革,政治生活的变化,文化的繁荣,中国新闻事业以从未有过的姿态阔步走向世界,并且真正实现了同世界新闻传播事业发展接轨。新闻事业的巨大进步和历史性的变动表现于各个方面,其中报刊文体中通讯文体的变化是众所瞩目的。
广泛的指导与高层监督并行
首先体现于对指导的广泛理解上。不是指导减弱了,而是加强了指导的责任和范围。计划经济时期,新闻的指导性,多是从政治上的指导,极少深入到经济领域的深层与细部。新时期经济改革要求通讯报道要反映党的方针政策,企业改革是件大事。一批企业家在成长,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步鑫生、马胜利这一代人用勇气和实践,在计划经济的铁壁上硬生生炸开一个又一个缺口。有他们在前,才有后面的这些企业家们。浙江海盐衬衫总厂前身是红星服装厂,步鑫生1980年任海盐衬衫总厂厂长,他上任之后启动了在车间实行联产计酬制一系列经营改革;其次是抓质量,你砸我的牌子,我砸你的饭碗,做坏一件衬衫要赔两件。是年1116日的《人民日报》刊登了《一个有独创精神的厂长》的报道,并以编者按的方式披露了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的批示内容:对于那些工作松松垮垮、长期安于当外行,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企业领导干部来说,步鑫生的经验当是一剂良药,使他们从中受益。当时,时髦的概括是打破大锅饭。步鑫生登人民日报次数仅次于雷锋,他成为了当时的明星企业家。石家庄市造纸厂厂长马胜利,是全国第一个个人组阁承包国营企业的改革者。1984年马胜利承包后引起各种议论,记者高峰深入工厂、车间采访一个多月对马胜利有了较全面了解,先写了《马胜利的用人之道》,后写了《马胜利的三十六计》,在河北日报发表,之后多家报刊跟上。
对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了关注。对经济生活也有了关注:《菜价追踪》《一个青年个体户说,我们穷得只剩下钱了》等;关注政治生活:《总书记晤见小和尚》《部长:您办公室里有国旗吗?》等;关注日常生活:《怎样看待我们手里的这些钱?》《究竟谁美谁丑》等报道。新闻通讯关注现代化进程,既报道搞活国有企业:《十家国企采访记》《由邯钢经验引出的话题》等,也报道衣、食、住、行的细枝末节:《当代藏族青年婚嫁一瞥》《访厕所》等。
其次,加强新闻通讯的监督作用,又发挥了新闻通讯服务功能。我们的新闻媒体,不仅要对党、对政府负责,也必须对人民负责,反映人民的呼声和愿望。代人民行使民主监督的权力,改革开放以来新闻通讯文体中有相当多的作品是以揭露问题赢得声誉的。1980年,当时的商业部长王磊在丰泽园饭庄吃饭未付全款,菜价为124.92元,而他只付了19.52元。10月青年厨师陈爱武写信给《中国青年报》揭发,副总编钟沛璋,派李鹏图、马北北采访,《中国青年报》在头版发表了通讯《敢于向特权挑战的人》,并配以社论《改革者,鼓起你的勇气!》。通讯当天中央电视台播出,《人民日报》及多家报纸转载,王磊补上了差价,作了检查,中纪委通报批评王磊。从第七届中国新闻奖获奖通讯《干部嫌贫爱富最伤老百姓的心》《献礼工程令人忧》可见一般。贪污腐化,行贿受贿,行业不正之风,营私舞弊,知法犯,公路三乱,走私制假,卖淫嫖娼等都曾被重点报道。舆论监督是政治的防腐剂,道德的审判台,社会关系的调解器。拓宽与强化舆论监督,就会促使民主风气的形成,使社会充满活力,舆论监督已经是新闻通讯不可轻视的一个重要方向。
通讯的指导与监督作用,还表现在对热点问题的引导。对社会热点问题,我们新闻界不能回避它、无视它,只能承认它、正视它,探索其解决的方法和途径,正确进行舆论引导。一个时期全世界的人们都在关心克隆羊”“克隆人的问题,新华社驻伦敦的记者就写了《引人注目的小羊多利》,以亲身见闻生动、逼真地描绘了克隆羊”——“多利。通讯借科学家威尔莫特的话,介绍无性繁殖的意义:我们研究这一技术目的是培养大量优良的家畜,提供某些药物原料和能被人体接受的移植器官,并为医学实验提供更多合适的动物等。通讯没有像某些外国媒体那样夸大渲染克隆人,而是正确地引导舆论。新闻通讯在这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注意选择领导重视,群众关心,普遍存在的热点问题进行实事求是、入情入理的报道。如《西部贫困探源》《关于物价的通讯》《再就业的呼唤》等,即对脱贫致富、平抑物价、下岗再就业等热点问题的报道。热点问题报道是新时期新闻通讯报道的重点,因为它可以较透彻反映事情发生的来龙去脉,深受群众欢迎。
解释、思辨性报道增多
所谓解释性报道”“思辨报道,用美国报人罗斯科·德拉蒙德的话来说,即把今天的事件置于昨天的背景之下,从而揭示出它对明天的含义。”④它与一般新闻所不同的是,不但要回答发生什么,还要回答为什么怎么办。它要追根求源,弄清是非及来龙去脉,由受众指点迷津;它要从历史背景和时代背景的纵横考察中揭示本质.预测未来。
中国上世纪80年代以来,拨乱反正,清理旧思想、旧观念,宣传新政策、新法规任务繁重。尤其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领域、社会生活中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矛盾以及纷繁复杂的问题。解决新问题、支持新事物都成为通讯写作的最好题材。特别是在引导思想转变上,关系到改革开放的成败和进程。关于租赁企业,究竟姓还是姓的通讯《关广梅现象》,引发了关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性质的大讨论。这场讨论,收到群众来信上千封,并引起政府决策部门、研究部门的关注,在国内外引起了强烈反响。再有,获第九届全国好新闻一等奖的通讯《贫困乡的出路在哪里?》,生动、具体、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探索了脱贫致富之路,通讯分析了贫困的原因,既是经济的贫困、文化的贫困,也是意识的贫困、创造力的贫困,而归根结底是人的贫困。从中得出,治穷必须从思想观念到体制双管齐下。这样具有理论思辨性的通讯,发人深思,具有久远的意义。
邯郸钢铁总厂模拟市场核算,实行成本否决,大力挖潜增效的经验,新闻界广泛做了报道,并在全国推广。《邯郸日报》从1992年就报道邯钢,1995年抓住全国学邯钢经验的有利时机,推出了深入学习邯钢经验深度报道系列通讯9篇《邯钢人的发展观》《倒天地宽》《牵牛”“鞭牛话管理》《机制关兴衰》《自力才能更生》《邯钢人的职工主人观》《企业家的十人素质效应》《近水楼台理应先得月》《邯钢经验在拓展》。这组报道抓住了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社会舆论的热点、经济生活中的难点深入开掘。以《邯钢人的发展观》为例可见其深度。它用大量事实说明邯钢从六五八五期间,步步登高,现已迈入全国11个特大型企业集团的行列,九五又谋更大发展。讲邯钢的惊人发展,是把它放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背景和全国学邯钢的全局上,这就深刻地揭示了它的潜在价值。最后议论点题:谋求发展,要善于捕捉机遇谋求发展,要靠自己的胆识,自己的智慧,探索一条符合自身发展的路子这样对事变进行理性思索,使新闻通讯从表面走向深层,有了深度。这组报道获第十二届河北新闻奖特等奖。
趋向多样化个性化
上世纪50年代、60年代的通讯,一般不强调个性,追求的是其风格党报面孔。这与建国以前许多记者追求自己的风格是不同的。改革开放以来,提倡培养名记者、名编辑,使通讯文体有可能讲究个性,形成风格。这里的个性风格至少包括三个方面的情况:
不同的报刊逐渐形成了自己通讯的不同风格。这不仅体现在不同行业报刊风格不同;以不同年龄为读者对象的报刊有不同的需要;更表现在许多同类的报刊也办出了自己的个性。办报办得没有个性,显然已成为一句带有批评意见的话。1996年徐虎赴京报告,新闻媒介纷纷报道,中央级的几家新闻单位的通讯题目分别为:
新华社:《在平凡岗位上温暖千万家》;
《人民日报》:《徐虎:出色的职工,真正的好人》
《工人日报》:《普通劳动者的榜样——徐虎》;
《光明日报》:《徐虎和他的报传箱》
《经济日报》:《走近徐虎》;
《中国青年报》:《无悔的承诺》;
显然《人民日报》是较全面地报道了模范人物的各方面,归纳他的模范事迹,目的是树立工人的榜样。《工人日报》更从立足实际,立足自我,做好工人的角度出发。而《中国青年报》重点强调引导青年人选择人生道路。角度的选择是文体成熟的表现,更是报道风格的表现。
徐虎
不同的记者,文笔不同。这似乎是不言而喻的事实。但是,从上世纪50年代60年代走过来的记者会记得,那时候是忽视通讯写作个性的。或者说并不把追求个性作为高的奋斗目标。只有较少数的记者有能力,也思想明确地执着追求个性。如魏巍的通讯诗情洋溢,黄宗英的通讯深入细腻,而穆青的通讯是用历史的责任感和对人民的热忱来写作,总是有着强烈的时代感。他们让我们从一个人看到一个时代、一个世界。当今的记者当然也有使命感,但更追求自己通讯的特色和个性。他们或喜好细节纪实;或喜好边叙述边议论,或喜好鼓动热情,或喜好针砭批评。
记者的这一变化,归根结蒂是时代造就的。最为现成的例子是穆青在1966年采写《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全部是正面描写人物的精神风貌。诸如不怕吃苦,造福人民,与群众心连心,做好带头人,以及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等,事迹突出而感人。但到了粉碎四人帮以后,穆青最大的改变是增加了尖锐、泼辣的风格。他的《为了周总理的嘱托……》,虽然写了植棉模范吴吉昌为科学实验而奋斗的精神,但是用了很多笔墨写四人帮对吴吉昌的迫害。吴吉昌对事业的执着为正主题,同四人帮斗争为副主题,注意挖掘人物精神世界的新追求。在这篇通讯以前发表的通讯《棒打不回头的种田模范吴吉昌》显然讲技术过多。同样他后来写的《一篇没有写完的报告》《历史的审判》也充满了辣味。当然穆青并不专写辣味,如他的《抢财神》,写了农村思想观念的新变化,把农业技术人员当作财神,充满喜气,也有时代意义。

第三,选择不同写作对象,也就同时选择了通讯文体的风格。这也是通讯文体走向个性化的表现。关于这一点,只要不是有意地避免文笔个性,在写作时总会大致体现出来。如以知识分子为写作对象,比起以农民为对象的通讯,前者语言风格总要写得典雅一些.后者朴实一些。这才合于自然的情理。
尊重人格重真情
经历过八股时代的人大概谁也不会忘记,那时候的通讯(文艺更不必说)只要写模范、记典型人物,必然追求高大全。世界上活着的人,不会有谁是没有缺点的。美国历史学家詹姆斯·哈威·鲁滨孙曾说过近代最新奇的、具有最大影响的发现就是我们对于普通人和普通事物的重要性有了认识和兴趣。我们的民主精神和它所有的希望和志愿,就是以尊重普通事物为依据;我们的科学和它所有的成就和希望,就是以尊重普通事物为依据。”⑥鲁滨孙的话表达了重视普通人,也应该包含有重视英雄的普通的一面。从这一个意义上认识过去的历史,我们当然会发现通讯曾经推出了一批英雄模范和典型:王崇伦、孟泰、郝建秀、焦裕禄,雷锋;穷棒子社、铁姑娘队、南京路上好八连、大庆油田、大寨大队。他们基本上属于艰苦奋斗、埋头苦干型,属于自我修养的道德完善型。他们在和自然界的斗争中,是奋不顾身的;他们在社会冲突中,往往是克制自己,牺牲自己,服从既定的社会规范,成为道德上的圣人。且不说这些通讯中是否也有回避矛盾、回避实际问题的倾向,只说铺天盖地的许多报道典型人物和事件的通讯,多数仅仅追求完美无缺、高不可攀,就令人望而生畏。英雄、模范本人有许多是货真价实的,但写得不食人间烟火,也使人不可信;写英雄是为了让人学习的,但是如果人物可信而不可爱,或者不可爱也不可信,那就减弱了宣传效果。这样说,似乎是杞人忧天。从那个时代过来的人,当然知道,多数人是不怀疑印在报上的文字有什么不好的,不仅不怀疑,还心悦诚服地认定字字都是真实的。这恐怕是与那个造神时代、个人崇拜时代的整体文化气氛有关。
进入上世纪80年代以来,典型通讯,特别是人物通讯至少注意了以下两方面:
报道英雄的事迹注意写出英雄或模范事迹的内在逻辑,写他们做了什么,也写他们为什么做的。试想文革前的许多优秀通讯其实是很重视这一内在逻辑的表现的。如写大庆油田的王进喜为什么宁可少活20年,也要拼命拿下大油田,有几方面的动机,他不满的是外国人拿洋油卡我们,再有自己是一个石油工人,眼睁睁看着国家贫油,有一种职业的责任感和发自内心的自责,这就把王进喜写活了。新时期的通讯报道强调最多的是专业素质、做好本职工作,以及合理的个人利益。也就是说,传统的典型报道多为号召别人做好事,服务社会,而新时期的典型报道则强调做好本职工作,实现个人价值。一个社会如果只能依靠号召别人做好事来解决各种社会生活问题,那么基本的价值取向就只能在两极选择,或作专门利人的人,或等着别人来为自己服务而毫无愧色。对于许多人来说,做到前者太困难,到有可能去甘当后者,结果造成价值取向的混乱。而稳定的社会秩序需要公众定位在自己的社会角色上,从本职工作做起。新时期的优秀通讯,如写徐虎、李素丽也写得很成功。徐虎是迅速建立了市场经济的上海的一名水电维修工,工作是维修管道。他的特点是八小时以外做奉献。他对自己的辛劳有着自己的看法:你不奉献我不奉献,谁来奉献;你索取我也索取,向谁索取。”“辛苦我一个,方便千万家。”⑦这些话是牺牲精神的最朴实表达,高尚而可信。李素丽是北京公交汽车的售票员,她的特点是在岗位上做奉献,在车厢里全心全意为乘客服务。她说:用力去做只能达到称职,用心去做才能达到优秀。普通平凡的事情要往好里去做,是没有止境的。”⑧她为了做好自己的工作,去上了函授并取得大专文凭。他们的所作所为顺理成章,真实,可信,可敬,可学。许振超是青岛港的一名普通的码头工人,他没有高学历,却掌握了高技能,他在自己的岗位上解决了许多关键难题,为企业创造了难以估量的经济效益,是大家公认的技术权威。他的事例告诉人们,高素质的产业工人是现代制造业和中国经济的重要支撑力,只要知难而进、刻苦钻研、不断创新,当工人一样有出息。媒体用知识工人来给许振超定位,把握了时代发展的方向,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因而能得到许多人的认同。
典型模范是有着七情六欲的人,有自己的喜怒哀乐。他们身上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美德。爱民模范张金垠,不仅爱民,也是个孝子,去买桃买三种:硬的、稍软的、最软的,以便给母亲放得时间长一点。此事感动了卖桃人,竟说卖桃卖了这么多年,从来未见过这么孝顺的儿子,这些桃他一分也不收,硬要白送张金垠。这情形是多么生动感人。孔繁森第二次离家去西藏时为母亲梳头,跪在年迈母亲面前,洒泪告别。李国安赶到病危的母亲床前,削一片老人平时最爱吃的荸荠,跪在地上,一点一点地放在老人的嘴里。而《百姓心中的丰碑追记公安局长的楷模任长霞》报道中,我们不仅看到了一个一心为民,尽职尽则的警察形象,同时也看到了一个情感丰富、内心也时时充满矛盾的普通女性形象。尽管平时穿着警服,但她也喜欢时髦服装和化妆品,外表刚强而内心细腻、富于同情心,见到老百姓的冤屈容易落泪,细节描写丰满了人物形象,自有感动人的力量。新时期写典型的新闻通讯,注重开掘模范人物的普通人的一面,写了他们的家庭、感情与理智之间的矛盾冲突,增强了受众对典型的接近性,对他们就产生了较强的认同感,便会产生向他们学习的愿望。
新华社有着优秀的典型人物通讯报道传统。穆青开辟了新华社典型人物通讯报道的辉煌历史,此后,大批擅长人物报道的记者自觉追求新闻传播规律,倾心典型人物报道,表现出过人的才华。其中,张严平最为突出。她认为:生活永远是记者心灵的源泉。她对素材的采集不厌其详,除了对典型人物本身的采访,还突出对他们的生活环境和周围人的采访。不受先入为主的主题先行的干扰,忠实于自己的第一感觉。张严平采写的典型人物突破了传统典型人物报道的框框,不做作,不粉饰,自然流露出典型人物平凡生活中的伟大。她突破了对典型人物报道中单一视角的叙事传统,多种视角切换交替使用,共同构成对典型人物的全面报道,达到感觉真实的目的。所以,她写的新闻通讯质朴真切,充满情感,富有诗性,在她的笔下,典型人物的无私奉献并不是圣徒式高不可攀,而是通过人物的语言和与周围人的互动,把人物拉回热腾腾的社会生活。2000-2011年十一年间,采写张云泉、王顺友、杨业功、白芳礼等典型人物60人,特别是2010年开设的《严平走近》栏目,形成积极而广泛的社会影响。通讯《索玛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荣获2006年第16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她采写的《将军已经出发》《将军没有远行》等多篇报道,被全国600多家媒体采用。基层群众是张严平采写最多,也是她最为倾注感情报道的一类典型人物,占其通讯的65%。展现了在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小人物身处平凡却又高尚的人生追求,他们的出现增强了草根阶层对典型人物报道的认同感,丰富了典型人物报道的题材,拓宽了典型人物报道的领域。扎根基层、无私奉献的陈德华、王顺友、金桂兰;不顾年老体弱、一心捐资助学的白芳礼等等。这一形象系列因为涉及社会生活广泛,因此,具有深广的社会价值,为普通劳动者提供了巨大的精神动力和情感的支持。
(作者为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河北大学新闻界人物研究所所长)

近期约稿启事file:///C:\Users\le\AppData\Local\Temp\ksohtml16164\wps27.png
用优质平台凝聚“众媒之智”与“众媒之力”。本刊是《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和《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的收录期刊,也是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作为中国报业协会党报分会的会刊,在各地城市党报中有着较大的影响力和发行量。
    在这里,可以看党报当家人、优秀新闻人展现风采;可以听业界精英、学界专家坐而论道;可以掌握媒体融合、转型升级的新兴案例;可以了解全媒体时代的新闻传播研究……
本刊主要栏目有:《探索与实践》《名家论道》《业务广角》《党报研究》《经管论坛》《党报在线》《写作论坛》《报人风采》《记者视点》《视觉》《融合创新经典案例》《前沿关注》《传媒书单》《新闻杂谭》《新闻创优》等。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各地党报如何立足实际、在脱贫攻坚一线有什么新作为?对于GDP破万亿的城市而言,在大步迈向基本现代化的征程中,定会有精彩的故事,党报人如何在其中大展身手?各市“两会”即将召开,今年的“两会”报道会有什么新亮点、新手段?各地党报将继续推动媒体深度融合、转型发展,我们真诚欢迎各位社长、总编在此交流畅谈2020年报业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新突破。
编辑部热线:0510-81853551、81853553、81853587;投稿邮箱:csdbyj@163.com
原创:乔云霞
文章来源:城市党报研究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MxwrCy4hYE3LIgWqNTuEAA
编辑:高杰

363#
发表于 2020-1-21 20:41:54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那些奋战在非典一线的记者们

2002年的“非典”在广东顺德爆发,并且席卷全球,除了奋战在一线的医务人员们,将非典的最新消息传达给公众的记者们也时刻面临着病毒的侵袭。
01
柴静——零距离报道非典第一人
2003年担任《新闻调查》记者的柴静,是第一个“零距离”报道非典的记者,她深入到病房,采访病人,了解情况,将非典的消息及时传达给群众。
在后来的采访中,她说:我家小区也知道我去过病房了。物业给我打电话:“挺好的吧?大家都挺关心你的……最近不回来吧?”我理解,拍完了我们也不回办公室,车开到南院门口,把带子放在门口传达室。会有人来取,把带子消毒后再编辑。我妹来酒店给我送东西,我让她带只小音箱给我。晚上在空无一人的大街上,隔着三四米远,我让她站住:“放下,走吧。”
妹妹在黯淡的路灯下看着我。去病房前我俩谈起过父母,我问她:“你觉得我应该去病房吗?”她说:“你可以选择不当记者,但是你当了记者,就没有选择不去的权利。"
02
白剑峰——一篇内参,成为一颗“重磅炸弹”
“在我最危难的时候是你帮助了我,
在北京最危难的时候是你拯救了她。
多少非典患者因此有了生存的机会,
瞬间从绝望中鼓起求助和自救的勇气。
这是一名“非典”患者写给一位记者的诗。在抗击“非典”的战斗中,这位记者不仅挽救了这位“非典”患者的生命,而且催生了一座“非典”定点医院。他就是人民日报经济社会部民生采访室主编白剑峰。
一篇内参,成为一颗“重磅炸弹”
200347日,北京某杂志编辑礼露陪86岁的陈阿姨到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检查身体,当天去了呼吸内科、放射科和神经内科等科室,她楼上楼下忙着给陈阿姨挂号、划价、取药,遇到好几个发高烧并咳嗽的病人。410日,礼露开始发高烧,16日,检查出左肺下部感染,但人民医院不予收治。17日再到医院,右肺也坏了,但医院仍然不收治。18日,礼露已经下不了床,呼吸非常困难。
在此期间,礼露开始陆续给朋友、同事打电话,告诉他们自己得了“非典”,但很多人并不相信,觉得没让礼露住院就肯定不是“非典”。但也有例外,其中一个是礼露在人民日报的同学常莉。18日,常莉找到时任人民日报教科文部卫生组组长的白剑峰,告诉他这个情况。白剑峰一听患者病情危急,立即帮助联系医院,他分别给人民医院、地坛医院、佑安医院、北大医院、中日友好医院的院领导打电话,希望给予帮助。但他们均表示无法安排住院,因为医院“非典”患者几乎爆满,连楼道走廊里都挤满了患者。
“卫生部当时刚刚下了文件,说任何医院不得拒收‘非典’患者。但这件事暴露出一个问题,北京各大医院都在拒收‘非典’患者,而高层领导并不知情。”白剑峰说,礼露的遭遇让他敏感地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如果不解决这一问题,后果不堪设想,北京将陷入一场更大的灾难。”当天晚上,他又给礼露打电话询问了有关情况。此时,礼露已经没有力气说话,在家里照顾她的万莹详细讲述了连日来发生的情况。最后,白剑峰安慰礼露说:“你不要着急,我们都在帮助你。”
晚上10点多,白剑峰赶写了一篇题为《北京多家医院拒收非典患者》的内参。在这篇内参中,他提出如下建议:请国家紧急征用首都郊区大型疗养院,专设“非典”患者隔离治疗区,或者建设专门的“非典”定点医院,改变目前各医院分散收治病人的做法,既可缓解医院的接诊压力,也可以集中控制疫情,最大限度地减少疾病传播和蔓延危险。
当时,人民日报社领导敏感地意识到了这篇内参的分量,连夜电传到中南海,送到了中央领导的案头。当天深夜,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温家宝作出重要批示:“必须采取坚决措施,扭转这种形势。”副总理吴仪、北京市委书记刘淇也分别作出批示。后来,时任人民日报社社长的王晨称这篇内参是扭转“非典”形势的一颗“重磅炸弹”。
419日上午9点,北京市市委、政府召开全市医院院长紧急会议,落实中央领导批示,解决“非典”救治中存在的问题。会后,北京市委办公厅的有关同志还专门致电白剑峰,报告此次会议情况,并征求白剑峰的意见和建议。
这份内参,为中央领导判断“非典”形势和果断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对小汤山“非典”定点医院的建设也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几天之后,中央做出决策,在小汤山建立“非典”定点医院。仅用七天时间,就建成世界最大的野战传染病院,并在50天内收治了全国七分之一的“非典”病人,创造了小汤山奇迹。小汤山“非典”定点医院的迅速建立,极大地缓解了北京“非典”病床紧张的局面,切断了“非典”传染途径,成为北京疫情形势由严峻走向缓和的转折点,对于扭转“非典”形势起到了关键作用。
03
《信息时报》记者
非典流行之初,便有朋友警告记者说:尽量不要到医院采访,因为正在流行一种可怕的传染病,一旦染上无药可治立刻死亡,而且与这种传染病接触过的医生,也无法逃脱魔爪。尽管知道其中的危险,但是从那一刻开始,《信息时报》记者严燕等人义无返顾地奋斗在报道抗击非典第一线。
记者蔡民、严艳、巢晓、朱元斌凭着感人的敬业精神,成为广州媒体中最早进入隔离病区采访的记者之一。他们明知非典可怕的传染性,却还与非典病人、护士们面对面不到一米距离进行“贴身”采访,于217日刊发了《姑娘身上闪现南丁格尔光芒》这一独家报道。
盘和林在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采访,挖掘出《除夕太平间尸体采样》、《“虎口”缉拿致病元凶》、《广东发现非典疫情内幕》、《揭密广东省非典真实数据的来源》等独家报道,并被广泛转载。
蔡民——隔离病房挖掘深度题材
2003217日,正是非典病魔横行之时,获知广医一院有一名护士因护理病人时感染了非典,蔡民提出到隔离病房采访的请求,经过长时间“死缠烂打”,该护士表示同意但跟记者“约法三章”,包括“停留时间不超过5分钟,必须穿隔离服”。
蔡民穿着厚厚的三层隔离服进入病房来到了感染非典护士的床前,通过面对面的交谈,采写了《医院里的南丁格尔精神》一文,以几位姑娘在“非典”面前的思想情感为题材,真实地反映了她们面对非典无所畏惧的心灵写照。这是第一篇抗典姑娘们的报道。在众多的媒体都把采访对象瞄准病人和医生时,蔡民第二次进入广医一院和广医二院的隔离病房,采写了《非典隔离病房探秘》,全面系统地介绍了非典隔离病房的与众不同之处,揭开了它的神秘面纱,很大程度上满足了读者的需求。
严艳——险些被隔离
420日,严艳开始觉得身体有些不适,咳嗽、头疼、四肢乏力。由于那段时间几乎天天去医院采访,动不动就进非典隔离病区,谁都会情不自禁地想到两个可怕的字眼“非典”。
422日,严艳来到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检查,神情严峻的医生拿出冲洗出来的胸片,只说了句“跟我来”。严艳当时真是吓坏了,眼泪夺眶而出,却故作镇定地与医生开玩笑:“你们不是要隔离我吧?”医生冷冷地保持沉默,“再照一次X光”。医生最终下了一个诊断“胸部粘膜轻度粘连”。
她写出的《博命医生连续奋战20天》、《染病医生以身试药找良方》、《非典时期非常斗士系列专题》等报道,在社会引起很大反响。
盘和林——仅用13天高质量出版
盘和林说,在采访中,天天看到催人泪下的故事,听到越来越多的医生护士请求上前线的呼声,他就有一种特别的冲动,除了在报纸以外,要出书完整记录他们,让他们的行为和精神鼓舞更多的人
盘和林的想法得到了报社领导的支持,让他放下部分日常工作,深入医院隔离病房等一线采访写稿,从51日到8日,终于写出了是接近20万字的初稿。
59日,盘和林把初稿拿到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该社领导被战斗在最前线的勇士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深深地震憾了,认为这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表示完全公益出版本书。为此,出版社各部门迅速行动起来,在短短13天就完成了这一精品图书的编写出版。这是在同类书籍中最快的,为了提早出书,甚至没有等更多领导作序。
04
胡彩丽——反复消毒的采访笔记
以下为记者自述
每当想起那年5月,脑海里就会出现当时在隔离区采访时的情景:每个人都穿着里外两层非典防护服,戴着被汗水和雾气熏得朦朦胧胧的隔离镜,穿行在弥漫着刺鼻消毒水味道的防疫站隔离区内……
采访时,不允许记者带自己的笔记本、相机进去,连包都要放在外面。于是只能借用隔离区医生的纸和笔做笔记,采访结束出来时,还要特意在紫光灯下消毒很久才能带走,采访多日也就从病区只带出几张采访笔记。
比起记者,医生更值得敬佩。武汉最顶级的呼吸科专家们每天提着行李到处排查疑似病人。行李里是简单的生活用品,随时准备出发。
医生每天要接触最危险的人,所以不见亲人就是对亲人最大的保护。有一位医生那段时间一直没给妻子电话,但坚持每天给妻子发一条短信,短信内容只有两个字"平安",持续近两个月时间。
这样的经历对于记者来说,很奇特。只知道自己在经历着什么,但具体是什么却很难说清。凝重、信心、紧张、探寻……各种心态都有。
05
戴菁菁——采访结束才知道病情有传染性
以下为记者自述
与许多媒体同行一样,将非典看做疫情,是从香港记者在两会上追问时任卫生部长开始的。地坛医院、佑安医院等是北京定点收治非典病人的医院。2003年的整个春天,每天几乎都要到这几家报到。最早的报道重心集中于教给市民如何洗手、如何选购口罩、告诉市民几近脱销的板蓝根或根本无益于预防非典……
几次和非典病毒近距离接触印象深刻。一次是在一线的医护人员与记者见面会上,由于连日来夜以继日照顾病人,医生和护士们体力消耗巨大,说话没什么底气,为了听清楚采访对象的话,和医生护士们越凑越近,最后连医生都不得不提醒,记者靠太近会非常危险。
第二次是面对面采访地坛医院的蒋大夫,当时北京小汤山还未成立,作为传染病专门医院,地坛医院的蒋大夫在非典病房已经工作了一个月,为了防止可能的传染,在家里都会戴口罩。那时候还没有医护人员集中隔离的措施,小蒋大夫和同为地坛医院大夫的妻子,为了抗击非典,又怕传染家人,俩人都不怎么回家。
关于口罩还有一个小故事,在采访北京市第一例非典患者出院时,怕影响患者的情绪,同行们和我都没有戴口罩,后来才知道,那时候,这位患者的口沫还是有传染性的。
当时,由于无线网络技术还未兴起,采访是做笔记,然后再回报社写稿,每天的工作通常会持续到深夜。为此,《北京青年报》在报社的20层,为非典报道小组准备了一层专门的工作间,每天有人定时定点消毒,历时近3个月的非典报道,就在这样的劳动强度和节奏下得以完成。
06
于英杰——望远镜里的守候
以下为记者自述
最初,大家对非典的危害到底有多大,心里都没底。看到大街、商场、公交上的每个人都带着口罩,打个喷嚏就把周围的人吓个够呛,心里多少也有点发憷。尤其到医院采访,与医生近距离接触,即便带着口罩,穿着隔离服,心里也闪过一丝畏惧。
5月一天,南京空军454医院将派一支医疗队进京支援抗非,虽然他们毫不畏惧。出发前晚采访医疗队领队祝宏,整个采访过程几乎每回到问题,都要被电话声音至少打断一次。刚充1000元电话费,几个小时就剩下400多元(当时双向收费),都是亲友、同事、病人打来的问候鼓励的。
一位医生母亲值守专治非典病例的南京第二医院不准外出,尽管医院与家只隔一堵墙,但她无法回家照顾即将中考的儿子。丈夫和儿子十分惦念她,特意买了一只望远镜,每天早晚有空时,都用望远镜,去寻找她穿梭在医院的哪一个角落,他们有时能看到彼此,然后互相挥手。"那种场景真的令人很感动。
越到后来,大家就坦然了,也越不在乎了。生活逐步回归正常。"经历过生死,更加珍惜身边的每个人,更加珍惜和敬畏生命。
07
孙泽锋——外出就餐自己消毒
以下为记者自述
2003416日,辽宁省卫生厅第一次发布公告,虽无非典携带者。但身边的人却极具恐慌……大家非常担忧非典随时在沈阳突然爆发。
作为跑卫生口的记者由于第一时间接触政府,就成了当时情民众打听消息的最佳对象,"天天跟我打听消息,辽宁有没有(携带者)?沈阳有没有?"
由于每次采访都到一线,被分发到一套防护服,第一次拿到单位时就把同事们吓了一跳。为了不给身边的人带来更多恐慌,后来到报社上班再也不敢乘坐电梯,每次都是一个人走步梯爬楼上15层的报社办公室。 
关于省卫生厅厅长的专访记忆最深,印象中卫生厅厅长并不吸烟,但非典期间第一次采访20分钟的时间段中,厅长香烟一根接一根一直没断过。"在当时已经忙的焦头烂额,这或许是唯一可以提神的办法"
自己的生日是53日,但是2003年的生日这天,他说:"那年过了个最难忘的生日。为了让家人朋友放心安全问题,自己拿着紫外线消毒灯管,提前去就餐的餐厅去四处消毒。"
2002年——2003年的非典肆虐全球,那些奋战在疫情一线的记者们义无反顾,将自己的安全置之度外,只为报道出真实的疫情信息以便公众及时了解,这才是一个新闻工作者的追求。
就如前文所说,你可以选择不当记者,但是你当了记者,就没有选择不去的权利。
来源:南方传媒书院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JK7VOcdBA_QbpQQm6POwww

364#
发表于 2020-1-22 21:37:28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不应报道的细节

20191212日,《南方周末》一篇《“不寒而栗”的爱情:北大自杀女生的聊天记录》引发广泛关注,同样引发了争议。
抛开文章因为立场和描述事件选择的方式——是否“有罪推定”以及依托个人性的微信聊天记录是否可靠等争议,有一个细节引发了笔者的注意,文章这样描述北大女生包丽(化名)自杀的过程:
包丽乘地铁到了学校附近的海淀黄庄站。出站后先是用手机在网上预订了旅馆房间,之后又在网上下单购买2盒××药(注:原文有某常见药物类别,援引时隐去,全文以下同),于下午540进入位于11层的旅馆房间。
2019109日下午6:18,药送至包丽所住旅店房间。
服药轻生之前,包丽先后向两人发了微信。
当天,包丽服药自杀陷入昏迷,后被宣布“脑死亡”。
在这一段描述中,笔者认为,确实如网文所称,文章“传播了一种冷门的自杀方式”。包丽先用手机在网上预订旅馆房间,后又用手机在网上购买了一种常见的可购买的药物类别,文章写明了剂量,然后人住到旅店,药送到旅店房间,包丽服药自杀陷入昏迷。在这一段描述中,笔者认为,确实不应该点出这一种药物类别的名字。
用这一药物和自杀两个关键词在搜索引擎搜索,同样能搜出此类新闻,如《女子买了720颗××药在宾馆自杀 疑近日遭遇骗财》《男子求大四前女友复合不成威胁发裸照 女孩儿服200颗××药自杀脑死亡》等,均提及了这一种自杀方式。
在另一篇讲述安庆某学校高一女生服××药自杀身亡的报道中,还点出了这一类药物的具体成分的专业名称:该女生到县一药房“购买了两瓶××××(原文为四字药物成分名)、××(原文为两字药物类别名)药服药自杀”。文中还附上了司法鉴定书的照片,在鉴定意见中,不止一次提到该药物成分的名称。文章同时还写明了这两瓶药服用后达到的毒性程度:通过司法鉴定,该女生检测出该成分的“血药浓度81.2μg,超出常规1000倍以上”。
在某问答网站的问医社区,还有医生说了这样一段话:“假如有人想自杀,但是很难购买得到安眠药,而购买××药就很容易,那么有可能就会购买××药代替安眠药。但是××药的剂量要高出好多倍才有安眠药的效果。也就是说,××药要吃好多瓶才能起到安眠药的作用。”说这段话的医生本意是劝说读者“遵从服药说明书服用××药”,但上述表述,却清晰地提出了××药的自杀药替代作用。
笔者所在澎湃新闻时事新闻中心的采编规范里,对法治报道有这样的要求:“恶性案件不过分展示细节(如强奸细节、杀人细节)。”而在日常案件报道的审核实践中,我们也往往在文章采编过程中尽量减少对暴力犯罪、自杀等的细节描述,尤其对是一些特殊的作案工具、处置手法、自杀方式的细节、药物的名称等,尽量淡化简化,以防止出现可能的效仿或诱发犯罪的情节。
对犯罪或自杀报道的过于细节化,会强化可模仿性,而写出自杀所用的药物名称和剂量,描述其毒性和特点,写明其来历和功能,以及对自杀原因做简单的归因,确实有可能成为看到这一报道的读者,尤其是未成年人诱发犯罪的细节。
18世纪,德国作家歌德的名作《少年维特之烦恼》一度风靡全球,但心理学家援引发生在18世纪的类似事件称,该书的出版曾引起轩然大波,小说中主人公因失恋而自杀的情节曾经引发一系列年轻人自杀事件,被称为“维特效应”。不同的是,如今网络取代了小说,成为自杀事件的传播渠道之一。所以,也有不要让青少年读《少年维特之烦恼》的说法。对于思想和心理承受能力都还不够成熟的孩子来说,老师向家长告状、被劝退学,甚至写不完作业,一点小事都可能导致他们去仿效报道的情节而自杀。
对于自杀尤其是药物的细节报道,可以休矣。
(作者为澎湃新闻副总编辑)
【文章摘自《青年记者》20201月上】

来源:青年记者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evA29DlSIdQTxiMmsvjRIQ

365#
发表于 2020-1-23 20:54:30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武汉“封城”!疫情来势汹汹,媒体该如何报道?

据央视新闻122日晚报道,武汉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宣布,自202012310时起,全市城市公交、地铁、轮渡、长途客运暂停运营;无特殊原因,市民不要离开武汉,机场、火车站离汉通道暂时关闭。恢复时间另行通告。
同时,截至12224时,国家卫健委收到国内25个省(区、市)累计报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病例571例,其中重症95例,死亡17例(均来自湖北省)。13个省(区、市)累计报告疑似病例393例。
疫情正在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媒体作为时代的记录者,在这样的情况下该如何报道?
历史经验是可以借鉴的。《传媒茶话会》整理了三篇2003年“非典”期间相关专家和学者撰写的关于新闻报道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希望有所助益。
黄旦:全世界在观看--从传播学角度看“非典”报道
文章的题目是采用拿来主义,出自美国学者吉特林(Gitlin)的书名。谈“非典”报道以此开题,是因为这是我们媒介生存的真实环境,看“非典”报道也不能缺少这样的眼光。
全世界在观看,说明凡是地球上的重大事情,均在众目睽睽之下,吉特林称为是强光四射社会,一举一动都难逃逸。既然全世界在观看,每个人当然也在观看全世界。“站在城楼观山景”,或“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与现在相比,都太费劲了。
“第几”“第几”媒体泛滥的今天,人人都有不同信息渠道,轻轻一揿,无限沟通。恰如法国学者勒莫所做的有趣比喻,社会像一只蛹,“如同蛹的外壳是多细孔的,是内外可以相通的,我们所称的社会实在性也同样具有多细孔,消息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网不断地从一个层面渗透到另一层面,从一个群体渗透到另一群体,从一个角色渗透到另一角色,其结果是不断地改变着社会实在性的内容,以潜在的方式向集体实在性注入幻想,构成活动人群想象的幻想。”当然,莫勒先生所说的“多细孔”和“网”,现在主要是由大众传媒所担任了。
按塔克曼(Tuchman)的理论,是大众传媒为现代社会构成了这多细孔的“新闻网”。“网”的说法实在是好。由于是“网”而不是“毯”,尽管媒介纵横交错,越来越多,穿梭于网眼上的经纬线越来越密,试图覆盖一切新闻,但最终仍是“网”而不是“毯”。“大鱼”不至于漏掉,一网打尽也颇有难处。关键性的问题是,这网撒在何处,如何织就,织补网眼的线(特约记者),张网的力量(记者)和网的骨架(新闻服务机构)怎样分布,不仅关系到在空间上决定了什么地方有新闻,而且也关系到让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
用塔克曼的原话,新闻网把秩序强加给了全世界。这当然是就宏观而言。具体到每一条新闻,选择现实中的哪些东西,使它们在一个新闻文本中处在何种位置,如何解释等等,更是会影响人们对外界的认识和判断。可见,新闻“网”所网住的是一个与各种信念、价值和行动有关的轮廓,是被建构了的或框架条理化了的世界。
由此看来,全世界在观看的,又是主要由大众传媒所引领的世界。可由于大众传媒的数量以及传播技术发展带来信息流通渠道的多元,任何一个大众传媒又都不可能一手遮天,任意胡为。所以,全世界在观看,通过多渠道看全世界,看大众媒介所勾画出的全世界,三者之间有一种张力,在动态中它们一起构成当前世界信息交流面貌。我们的非典报道,就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中出现。
可是,面对“非典”的初起,媒介的表现居然是“失语”。
不报道或把某些事忽略不计,是新闻“网”中常常出现而且无法避免的现象。既然是“网”,当然不可能把所有事件都撩上来。它就只能像一道躁动不安的探照灯光束,而不是普照大地的阳光,把一个事件从暗处摆到了明处再去照另一个。
话虽如此,可照什么不照什么却也是有游戏规则,不便肆意违背。更况且是在全世界观看的年代,你不报道,别人也会报道。所以在今天,凡是重大的事件,凡是与社会、与广大人民群众有密切关联的新闻,凡是广大人民群众应该知晓的事情,它总是会被人们所传播、所公开,这也正是俗话说的“纸包不住火”。
对于非典事件,媒介一开始是不报道,即通常所说的压新闻。“非典”病例去年底就先后出现,今年1月下旬,广东省卫生厅为此做出了疫情通报,可广东和全国媒介基本是沉默无语。直至流言飞布,人心波动,抢购潮涌起,广东媒体才于211日正式介入并展开大面积报道,但这也仅仅限于广东。就我们所看到的,在313日之前的《人民日报》上,基本就没有“非典”的报道。
如果说,因外界事实的无限性和传播时空的有限性而对新闻有所选择是客观条件所致,那么,压新闻却是主观有意所为,体现出对该新闻意义的认识:或无足轻重,或效果不好。
可从社会躁动不安乃至媒介最终不得不介入看,媒介对非典事件意义的这种认识显然得不到民众的认同。不错,民众的切切私语而后酿致波澜,与境外媒体和所谓的第五媒体不负责任的传播有关,不过这也恰恰说明在全世界观看背景下我们的失策。它不仅忽略了民众信息渠道的多元,试图以自己的一相情愿来降低“非典”事件的重要程度,从而导致其他媒体乘虚而入,而且更重要的以“失语”形式表现出来的“非典”意义界定,与广大民众对非典的切身感受不一致,不被人们所承认。
211日广东省卫生厅和广州市政府的记者会,以及事后广东媒介的大篇幅报道,在公开层面上是辟谣以正视听,但其背后,又何尝不是对自己“失语”的否定和对民众判断与感受的默认?“非典”是一全新的疫病,在认识上需要一个过程,是导致新闻报道尴尬的一个重要原因。除此之外,对突发性事件我们的习惯做法是“一看二慢三通过”,先要层层请示,待定下报道的基本调子,才可按此处理。甚至把突发事件报道简单地等同于负面新闻不让公开。
此前不久的海城学生豆奶事件,遵循的就是这一原则。这种在过去比较封闭的信息环境中曾经有效,已经在前两年,尤其是浙江千岛湖事件中尽显破绽的传统处理方式,在“全世界在观看”的信息全球化时期,“不仅不利于局面的控制和事情的解决,甚至会削弱党报主流媒体权威报道的公信力,即使事后尽力弥补,群众也将信将疑,可谓事倍功半。”
然后是失真。
43日国务院新闻办的记者招待会上,卫生部门负责人为中国“非典”疫情状况做了这样的基本结论:中国局部地区已经有效地控制了非典型肺炎疫情,积累了比较宝贵的预防和治疗经验。因此,到中国来工作、旅游、开会等等是安全的。于是,“中国是安全的”,“欢迎世界各地人士来华旅游”,“各地迎来旅游旺季”等等的报道、图片在媒介中纷纷出现,一派风平浪静、莺歌燕舞的景象。这个结论以及顺着这个结论带来的大批报道结果如何,以后发展的事态已经得以证明,无需在此展开。
报道的失真,不能说就是故意撒谎。420日国务院新闻办的记者招待会上认定是以下的原因造成:一是作为一种疑难病症,确诊不易,有一个过程;二是医院体制造成全面准确统计有困难;三是卫生部疫情统计存在疏漏。可就是如此,关于中国安全——这一所谓负责任的不留任何余地的结论下得也是非常的不负责任。
同样令人失望的,媒介缺少应有的反馈机制以便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相反只能是一味推波助澜。恰也就是此时,来自不同渠道的关于北京疫情的消息在社会中沸沸扬扬,“从一个层面渗透到另一个层面,从一个群体渗透到另一个群体”,中国是安全的现实建构,早被化解得七零八落。
当然,都可以把这些称为流言或谣言。即便如此,值得我们深思的也不是谁相信了这些流言,而是产生流言的机制,是什么导致了这些流言的产生和广有市场?
在汉语里边,一说谣言就马上联想到虚假。其实不然,否则谁都不会把谣言放在心上。“谣言之所以令人尴尬,就是因为它可能是真实的。”更糟的是,谣言之所以产生,“是因为有人相信这确是一个真实的消息,并认为这个消息很重要。”
反击谣言或流言的最佳方式当然是“真实”,可“一个信息的真实性首先是协议一致和委托核实的结果,它不会注明在真假辨伪词典的某一页上,让每个人都能轻而易举地去敲打几下迷你电脑网络就能查出来。真实的概念,核实的概念,是源于社会的一致同意。”只有“群体所认为是真的,那就是真的。”
所以,最终能否“扑灭一则谣言的问题归根到底还是一个人的问题,相信什么取决于由谁来说。没有一个可靠的发言人,反谣言的战斗必然导致失败。”
这也就是说,社会是否认为这消息是真的,首先在于他们是否相信报告消息的人。消息来源的可信性比消息本身更重要。按此来看,说谣言止于媒介还是简单化了些。媒介能否止住谣言,还要看它是否被社会认为是可信可靠的,是否有“能证明自己可靠性的东西,也就是说必须曾是这样一个人,他每回说的事实都说到了点子上。”
如果说,“诚意、透明度及迅速”,是防范谣言必不可少的条件,那么,早期的媒介“失语”,丧失了“迅速”,随之对“非典”疫情判断失误而导致的报道“失真”,使媒介一定程度上又失去了“诚意”和“透明度”。虽然420日后形势大为改观,但所带来的被动是有目共睹。于“全世界在观看”的眼睛中,媒介的可靠性不可能不被打折扣,至于由此留下的深层次影响似还有待进一步检验。
420日之后,用翻天覆地来形容媒介并不为过。无论是疫情通报的公开,科学防范知识的散布,还是有关党和政府各项有力措施的报道,媒介都起到了强大的作用。特别是通过对抗击“非典”中典型人物的宣传,进一步动员起全社会的力量,增强人们的决心和信心方面,更是做出了极大的努力,应充分得到全社会的赞许。可是在对这些成绩做出全面肯定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媒介在报道中时有出现的“失度”——过分渲染和煽情。
随便打开电视或一张报纸,什么“战争”、“应急保卫战”、“舍生忘死”、“筑起铜墙铁壁”、“勇闯非典病区”、“围追堵截”、“火线入党”等等,几乎到处都是。这种比喻性的说法,其好处是可以突出气氛,但无疑也会引起紧张和焦虑,后者恰恰是我们面对“非典”这种人类尚未完全认识的疫病,很容易产生而又必须避免的。
失度,在对医务人员的报道上更是触目惊心。按理说,“救死扶伤”本就是医生护士的天职,钟南山说:“我们不上,谁上?”就是用朴素的语言道出了这一职业精神和追求。当然,由于“非典”的特殊性,使得医生护士面临前所未有的危险,在一定意义上,已经远远超出了对这一职业所具风险的预期心理承受能力。
尤其在早期不明病情的情况下,他或她们没有退缩,临危不惧,在艰难情况下以顽强的毅力和勇气,是以超负荷的付出甚至自己的生命为代价来探索救治规律。这当然十分值得赞颂,而且也必然受到全社会的敬重。然而,我们却毫无理由把救治“非典”诠释成一场“生死离别”,时不时让人闻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不复返”的味道。这到底是医生护士的真实感受还是媒介自身的刻意营造?
517日央视“面对面”栏目采访香港卫生署署长陈冯富珍,陈说作为个人,对非典不害怕,做医生是不害怕的,因为选择了这个职业。害怕的是医务人员的感染,影响了团队的士气。言外之意,也就因此影响了整个救治。这才是一个医务人员真实心态和应有的胸襟。我们的媒体可真正理解了第一线的医生护士?“人最畏惧的是接触不熟悉的事物”,“人总是避免接触陌生的东西,在夜晚或在黑暗中,由于出乎意料的接触而受到的惊吓都会上升到一种恐怖情绪。
”当媒介上出现的具有专业知识的医务人员,对上一线救治“非典”似乎都是舍生取义一般,那又如何让普通的民众消除恐惧心理,相信“非典”是可防可治?当那种“探密式”的传染病区报道频频出现,又怎能使民众不对似乎从重重严密封锁中出来的治愈者乃至医务人员抱有戒心?抗击“非典”需要信念,这信念是建立在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建立在对科学救治的理解和信心,既不是靠激情的鼓荡,也不是靠情感的演绎。况且由于各地疫情不一,医务人员所面临的压力和危险也各异,一窝蜂用同样的力度尽情歌唱赞颂,其必要性也让人怀疑。
很欣赏一条新闻的标题,叫“有一种力量叫平静”,假如少一些过分地热情喧哗,以平静、客观、理智的报道来体现中国人的那种自信、坚定和处惊不乱,是不是更符合“依靠科学,战胜非典”的含义?
报道中所出现的“失语、失真、失度”,既有媒介操作上的问题,但更多的是关于这种突发性事件报道的观念、机制乃至政策规定有待改善。
在抗击“非典”的过程中,也许没有比“科学”两字所出现的频率更高的了。在一个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中,科学不只是医疗诊断,也不只是防治知识。媒介如何应对、反映同样是科学。
“全世界在观看”的新情景中,能否尊重这个科学,与时俱进,改变那些传统的但在目前已落后的东西,不仅仅关系媒介的威信,也与我们国家在全世界的形象密切相关。
温家宝总理在致科技活动周的信中说,非典的发生,既是一场灾难,也是对我们民族的一次考验和锻炼。一个伟大和智慧的民族,从灾难中一定会学到比平时多得多的东西,一定会懂得比平时多得多的道理,一定会掌握比平时多得多的科学。
因此,在总结“非典”报道的基础上,根据“全世界在观看”的基本状况,按照新闻传播和宣传的科学规律,参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召集有关方面人士,对“非典”报道做一全面的总结并为以后如何应对此类事件,重新制定合理的科学的原则和章程,其重要性和必要性都是不言而喻的。
若真能如此,我们不仅能从容不迫应付突发性事件,更重要的可以保持主动,使我们的媒介在为“全世界观看”和“观看全世界”中发挥自己应有作用。
来源| 南风窗
恐惧来自何方?关于非典报道的媒体批判
李希光(清华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教授)
“首先,让我重申我坚定的信念,那就是,我们唯一要恐惧的东西是恐惧本身——那是一种难以名状的、未加思量的、未经证实的恐怖,这种恐怖使我们为转危为安、转败为胜所做的种种努力陷于瘫痪。”
这句话出自1933年美国总统罗斯福的就职演讲词。当时,美国处在经济大萧条时期,全国陷入恐慌。从那以后,“唯一要恐惧的东西是恐惧本身”这句话成了美国乃至全世界的名言,以至于今天如果在www.google.com输入“Fear is fear itself”,会出现286万个搜索结果。
今年正逢罗斯福这句名言问世70年,人们陷入了另一场恐慌——这是一场由一种特殊病毒带来的社会恐慌,这种“病毒”比非典病毒传播速度快许多倍、比非典的感染力强许多倍、比非典的破坏力大许多倍,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病毒呢?——媒体病毒
“非典”成了“9·11”、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后最大的新闻事件。美国发动的伊拉克战争,随军的记者脑袋上戴的防毒面具,看来用在非典的报道上更为合适。20035月的第一周,全世界主要新闻周刊的封面报道都是“口罩”(www.google.com上打入SARS这个字,会出现60万条搜索结果)
媒体是一把双刃剑,为了公众的知情权,它可以在一夜之间让全世界知晓一条重要信息。这种全球的舆论压力可以推动当局采取行动。但是今天,媒体已经把人们对这场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恐惧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现代媒体技术对病毒危险的扭曲型放大,致使恐惧本身成了另一种公害。
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David Baltimore在《华尔街日报》上撰文指出,“我们在经历一场令人恐怖的与非典有关的公共健康危机,这是一场由媒体传播开来的恐怖”、“新媒体技术正在加速公众对于病毒的焦虑情绪,这种对病毒的焦虑情绪增长的速度超过新医学技术对付病毒的速度。”
互联网、电子邮件、手机短信、卫星不仅带来了新闻报道的饱和状态,更带来了大量的无科学根据和无事实根据的传播,比如新生婴儿发现绿豆汤治疗非典、哑巴发现鞭炮防非典的故事。比如各种日用品贴上了增强免疫力的新标签……
究竟是什么东西引起非典恐慌的?是非典本身,还是充斥媒体的戴口罩的人?非典时期的媒体在向公众出售科学还是恐惧?
观察点一:从符号的原理思索——
20035月的这个星期,好像是谁的一声令下,手术室用的口罩已经成了非典的图像符号。
事实上,这既不是某种巧合,也并非媒体从业人员失去了想象力。我们在阅读这些媒体视觉画面时,如果运用媒体研究中的某些理论,就会发现其中的隐含意义。
20035月的头两个星期,中国、美国和英国的主要新闻周刊的封面或是头戴口罩或面具的人、或是显微镜下蠕动的非典病毒、或是破损的人体肺部。北京的《瞭望》、北京的《中国新闻周刊》、上海的《新民周刊》、北京的《财经》、香港的《经济导报》都是以戴口罩的人作为封面。除个别的例外,中国主要的新闻期刊的新闻报道与西方媒体的差异在于,国内各大期刊封面画面突出中国各种人群团结一心与非典勇敢搏斗的精神面貌,而《新闻周刊》、《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英国《经济学家》的封面上,凸显的都是一个人面戴口罩瞪着恐惧和不知所措的眼睛:55日的《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使用的是文中被采访者——一个加拿大传染病医生戴口罩的照片;55日的美国《新闻周刊》使用的封面模特都是西方人,意味着西方人对非典的态度和恐惧,尽管北美和欧洲并没有多少人染上这个疾病。
52日的英国《经济学家》是唯一使用中国人做封面的,给毛泽东的脸上罩上了一个大口罩,显然这个杂志的封面是经过数码技术处理的。封面文章的大标题是“萨斯病毒:会成为中国的切尔诺贝利吗”,文章指责这场疾病的流行与中国政治制度有关;55日的美国《时代》周刊封面是一面完整的鲜艳的五星红旗,红旗上凸显一个感染了非典的人肺部阴影,封面文章的大标题是“萨斯国家:这个传染病正在改变中国”。
510日《远东经济评论》封面上是一张非典病毒侵蚀人体细胞的黑白大照片,看上去肮脏、恶心。封面的文字大标题是“中国病毒”。其政治涵义显而易见。
9·11”的报道中,正在坍塌的世贸大厦占据了那个星期几乎所有新闻期刊的封面。而20035月的这个星期,好像是谁的一声令下,手术室用的口罩已经成了非典的图像符号。
事实上,这既不是某种巧合,也并非媒体从业人员失去了想象力。我们在阅读这些媒体视觉画面时,如果运用媒体研究中的某些理论,就会发现其中的隐含意义。
由于宗教、文化、民族、国籍等方面的差异,同一条新闻或画面由于不同的处理常常会在不同的读者或电视观众中产生不同的效果,传播者发出的信息与受众接受和最终感知的或理解的信息常常是两码事。天安门、五星红旗和毛泽东今天已经成为世界观察中国的象征符号,其象征意义与受众接触的媒体有着直接的关系。如果媒体调查发现,在西方受众的记忆里,天安门、五星红旗或毛泽东画像在美国或西方主流媒体上出现时,往往都出现在一个阴暗、负面、压抑的语境中,那么以后受众在媒体上再看到天安门、五星红旗和毛泽东画像,也往往会产生负面的、压抑的联想。
美国和西方媒体在中国非典的选题和报道中,常常是泛意识形态,一切从他们的政治出发,总喜欢在报道中加那些意识形态符号。在西方的媒体上看不到中国人如何万众一心,抗击非典,而是整个国家陷落在非典肆虐带来的混乱和不满中。这显然不是客观和真实的。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人都会认同上述西方媒体报道中国非典的立场和角度,但是,由于美国媒体为代表的西方主流媒体在全球传播中对新闻和观点的主导地位,那些与西方主流媒体上的主流价值观和世界观持不同意见或政见的少数人因不愿被大多数人视为另类而被孤立,只好把他们的观点和态度藏匿起来。随着这些非主流的观点从公共讨论中撤出,剩下来的多数人意见会变得更加强大。在全球化时代,随着全球传播和全球媒体的形成和强大,全球媒体的声音成了“全球”的声音,成了“国际社会”的声音。
55日北京的《中国新闻周刊》与英国《经济学家》都把天安门毛泽东的巨幅画像作为封面人物,不同之处在,北京的《中国新闻周刊》左下角孤零零地竖立着一个剃小平头的男子,他手戴刷白的手套、身穿红色运动上衣、面戴洁白大口罩、鼻梁上架着一副深色的大墨镜,脑袋扭向左侧,在警惕地观察什么。这个封面上的毛泽东和这个站在毛泽东像下类似便衣的男人给广大的读者带来的是一种什么联想?其象征意义是什么?封面下面的4个大字“北京之痛”其内涵是什么?这些都是很可以分析的符号学研究课题。恐怕这类问题是没有人会直截了当地在中国媒体上回答,但是,个别媒体的这种现象至少显示国内某些媒体在新闻的议程设置和报道框架上,正在积极主动地与西方媒体接轨,试图加入美国媒体主导的全球传播。
观察点二:从“风险传播”的要求反省——
媒体报道非典的目的是激怒读者,还是向读者提供可靠、科学和有用的信息?读者需要的是情绪化的反应,还是冷静和理性地面对风险?这场非典报道究竟忽略了什么?
人类是否处在美国《新闻周刊》封面文章标题所称的“瘟疫的新时代”?非典是《远东经济评论》封面文章标题所称的“中国病毒”吗?非典病毒会在中国变成英国《经济学家》封面文章标题所称的“中国的切尔诺贝利”吗?
这种从政治角度和框架报道非典,可以在公众中引起一种情绪化反应,额外增加其新闻价值,引起更多的关注。西方媒体通过激怒公众对中国政府和中国政治体制的不满,使人们把非典新闻当成政治新闻而不是科学新闻来阅读。政治新闻的价值通常高于科学新闻的报道价值,而从采访报道上看,时政新闻比科学新闻更容易采写。口罩、天安门、五星红旗、毛泽东画像、“中国人对政府的不满”已经成为不少西方媒体报道的框框和符号。
问题是,这些政治画面和政治符号是否揭示了非典流行的本质?从这些画面上,读者获得的信息是什么?这些信息对读者有什么用?当艾滋病以美国为震中迅速向世界各个角落蔓延传播时,媒体更多地是从医学角度报道。人们没有说:“艾滋病是美国病毒”;“9·11”美国遭受恐怖袭击后,媒体没有过多地责问为什么恐怖主义总是袭击美国,为什么如今国际媒体却要强调非典是“中国病毒”?
非典之所以形成媒体轰炸,还因为其他媒体都作出了这样的选择,这是商业竞争压力使然。如美国新闻学教授Dean Nelson对非典的报道所描述的,“一条新闻之所以成为新闻,仅仅是因为竞争对手报道了它。”而在公共健康和医学报道中,公众需要知晓的、记者需要向公众报道的内容往往并不“火爆”。
在非典这样的重大疾病爆发后,在选择报道的框框和形象符号的时候,记者还有没有自由活动的空间?
作为媒体,在报道疫情和人类面临重大疾病折磨的时候,它有从任何角度、选用任何事实和强调某个事实的自由。但是,媒体报道的角度和强调的事实,是不是当前与公众利益最为密切相关的?是不是当前公众最需要关注的?媒体强调的事实和新闻,究竟是记者或其所代表的媒体或利益集团需要关注的,还是当地公众需要关注的?中国媒体应该强调中国公众关注的事实,还是外国公众关注的事实?媒体报道非典的目的是激怒读者,还是向读者提供可靠、科学和有用的信息?读者需要的是情绪化的反应,还是冷静和理性地面对风险?这场非典报道究竟忽略了什么?迄今为止有多少非典报道是直接采访医学科学家的结果?非典报道向公众传播的是科学,还是政治?
非典报道的态度和方式毫无疑问应该采取风险新闻报道和风险传播的方法,这是公共健康面临的重大问题。诺贝尔医学奖得主David Baltimore说,“对付非典的主要办法是采取强有力的并且公开的公共健康措施”,“当然,公开性会带来恐惧和过激反应的风险。这种风险必须通过谨慎的新闻报道和准确的描述来管理。这不仅对媒体是个挑战,对卫生官员也是挑战。”
当公共健康面对某种风险时,公众的表现为:对未知事物的恐惧、要求政府控制局面,希望个人和家庭获得保护,不被感染;如果政府控制不了,公众将对政府产生不满。因此,爆发公共危机时,政府必须在最短的时间里准备一个事实清单和帮助政府回答、解释问题、传播科学知识的专家名单。政府从危机一开始就应该让专家在媒体上唱主角。政府领导人做政治动员和社会动员,而医学专家从技术上解释危机。公共健康的最佳保护是专家的信息及时地通过大众媒体进入公众。在定量测量分析上,如果出现不确定性,如误差或对分析测量结果缺乏自信,将影响政府报告或政府发言人的可信性。公众需要从政府那里获得准确的明白无误的答案:安全,还是不安全?
从公共管理角度看,公共健康报道界于医学报道和政治报道之间,记者既要具备基本的生物学、医学、临床医学和实验室的常识,同时,也要具备解读政府报告、文件、预算的能力,同时,懂一点统计分析,能把某个疾病放在一个更宽广的语境里报道。
今天西方媒体有关中国非典的报道之所以被放在一个政治框架里,而没有放到一个公共健康或医学的框架里报道,其中一个原因是西方大部分从事中国报道的记者和评论员都是政治记者,只有个别人有医学记者的背景。科学或者医学记者由于新闻的兴奋点、新闻的价值判断差异、报道的框架和角度的不同,科学记者更多地采访报道科学家或者医学家的分析和评论,他们只相信科学家,而不相信那些万事通的社会评论家或政治评论家。
在风险传播中,记者要谨慎选择信源。一些新闻记者由于个人的知识结构、价值观所限定,在这场危机中,更多地从政治社会经济角度采访报道非典,而不是去采访医学专家或者科学家。其结果,公众会把非典病毒看成一个政治病毒,而不是自然界的病毒。疫情报道的政治化加剧了政府与市民的紧张关系甚至冲突。媒体倾向于高估风险,因此在报道中,更要警惕断章取义地引用数据,或片面地强调某个数据或事实。同时必须注意发布信息的人或部门可信度如何,是否权威?他是自称的专家,还是政府任命的专家?他宣布的抗非典成果是否经过同行专家评议?
媒体对疾病的情绪化报道和过度的政治化报道,无助于问题的建设性解决;当然也要看到,媒体如果完全脱离社会政治环境,完全限定在医学或科学的语境里报道,又会导致公众对非典的不关注,甚至冷漠。
观察点三:从数学方法来衡量——
如果我们借用最简单的数学工具,用数字观察来分析一下当前媒体对非典的报道,我们可能会得出这样的结论:非典报道过了头。作为一个社会科学工作者或新闻工作者都要有这个勇气,把非典放在一个更为广阔的语境或背景中讨论。
SARS回到SARS的本义——个安全与可靠的社会(Safety And Reliability Society)
事实上,非典给人的生命带来的危险远比不上你每天出行在街上被汽车撞死的危险大。5月中旬的一天(513),当中国和世界媒体都在倾注全力报道非典肆虐的时候,笔者在世界卫生组织当日的主页上(http//www.who.int/en/)发现,当前人类面临的最严重的生命杀手不是非典,而是路上交通死亡(126万,2000)、自杀身亡(81.5万,2000)、在非洲每天有600名新生婴儿死于疟疾。
如果我们借用最简单的数学工具,用数字观察来分析一下当前媒体对非典的报道,我们可能会得出这样的结论:非典报道过了头。
让我们来看看非典报道中的统计学问题。公众目前对非典的态度完全取决于媒体对非典报道的力度,而不是根据统计学获得的数字来评估非典的危害程度。迄今看不到多少报道从统计学角度把非典同艾滋病、埃博拉、流感、疟疾、西尼罗河病毒(West Nilevirus)、炭疽病的危害相比。
截至2013512日,中国死于非典的是252人。中国一年死于车祸的人数为10万人,而全国每年又有多少人死于糖尿病、艾滋病、癌症、心脏病、肝炎或者流感?事实上,中国每年艾滋病、癌症、乙肝等多种疾病的死亡人数都大大超过非典的死亡人数,为什么人们对于非典尤其恐惧?这是因为媒体的报道不平衡。几年前,有人曾经对《纽约时报》的头版跟踪两年做过统计,发现,癌症每死1000人,《纽约时报》给予报道的篇幅为0.02条,而空难每死1000人,这家报纸报道的条数为138条。这是造成公众“飞行恐惧”的一大原因。
再看看非典报道中的极大化问题。数学中有极大化和极小化的概念。在新闻报道中,所谓极小化是对事态的低估。例如,为了强调400万个硬币数量不大,记者可以写道:这些硬币可以装进一个每边为6英尺的方盒子里。极大化是对事态的高估,强调问题的严重性。为了政治或商业的利益,采用线性测量的方法评估新闻事件。比如,为了强调400万个硬币数量的惊人,记者可以写道:这些硬币可以从海平面一直铺到珠穆朗玛峰峰顶。在非典报道中,一些媒体通过集中轰炸式的报道,突出报道非典防治中出现的暴力、暴乱、逮捕、恐惧情绪、逃离事件、封锁居民区和校园,使公众对非典的恐惧情绪达到了极大化,过高估计了非典的严重性。
从心理学角度看,为了生存,人类更关注短期的、近期的和周围的变化。在报道中国人民与非典斗争的新闻时,不要忘记中国面临的最大恐惧应该是北方的缺水、污染、贫困、农民问题、下岗工人问题、社会保险问题、艾滋病泛滥问题、贫富差距问题等。但是,媒体的作用,使人们暂时忘掉了那些似乎很遥远的重大问题。
新闻报道讲求人性化,越是人性化,越有冲击力。我们在媒体上看到的非典报道都是人性化的。但是,非典病毒本身究竟是人性的?还是无人性的?
记者在报道某些病毒时,总喜欢简单地把所有的病毒爆发归咎于人类,总是寻找人的因素,而不是自然界本身的自然活动和演化过程与结果。为什么记者不愿意报道深究自然界本身的变化呢?这又回到了新闻学的要素5W”:如果没有Who()可以报道、去采访,自然界本身发生的变化What很难为一般公众所理解或发生兴趣。
为了引起公众对事件的兴趣,记者喜欢在医学问题的背后,找到一个自私自利的商人、一个无耻的贪官或者一个勇敢的医学工作者的故事。记者喜欢把医学的任何变化归咎于读者能够接受和理解的因素。在医学报道中,记者很容易陷入政治新闻和社会新闻报道的套路,只关注表面的东西,而不深究自然本身、系统本身的某些非人性的复杂因素。
面对复杂多变的大自然,科学家有义务教育新闻工作者,敢于讲真话,让新闻工作者了解到,非典的危害比我们每天面对的各种疾病和风险都要小得多。即使在面对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从非典病人抢救室现场直播的画面,作为一个社会科学工作者或新闻工作者都要有这个勇气,把非典放在一个更为广阔的语境或背景中讨论。
SARS回到SARS的本义——个安全与可靠的社会(Safety And Reliability Society)
来源| 新民周刊
SARS报道反思灾难新闻的社会责任
马瑞洁
2003年4月20日,是中国直面SARS疫情的转折点,“抗非传媒大战”由此开始。
公开透明不等于放任自流。
面对突发灾难性事件,媒体应该客观、如实地把事实真相报道给群众。但要想“消除受众因不了解周围环境的变动所引发的心理恐慌,消除社会不稳定因素”,仅靠及时公布准确信息是不够的。
美国传播学家认为,大众传媒作为“大事”加以报道的问题,同样也作为“大事”反应在公众意识当中;媒体越强调,公众越重视,媒体能在一定程度上放大或缩小某事的重要性(或严重性)。
看看近期的媒体报道,我们不能不承认这种推论的合理性:有时候一份报纸从第一版到最后一版几乎都是SARS,还有的娱乐报道本来与SARS毫无关系,但也拿“非典”做文章,例如“非典型歌手”、“非典型爱情”等等,怎能不造成受众对SARS严重度的夸大性认知呢?
传媒应从大局出发,保证及时报道灾情的同时,平衡多方面信息,使其他内容的稿件也能在较醒目的版面(时间)与受众见面,适当转移受众注意力。
这个原则虽不难理解,但执行起来有相当难度。首先,各家媒体都力求以受众最感兴趣的新闻报道吸引读者的眼球;其次,记者为追求上稿率,倾向于选择采写最热门的新闻事件;最后,受众很难意识到这种信息失衡,反而会在媒体的“鼓动”下,更加关注此类报道,造成市场需求不断扩大。所以,除了单纯的市场引导,政府的宏观调控必不可少。
宏观调控绝不是要压制正常报道,而是从社会稳定的大局出发,适当控制媒体对突发性灾难事件的报道量。尤其当灾难性事件对社会稳定形成威胁的时候,更有必要在尊重公众知情权的基础上,引入适当的宏观调控机制,把握好总体的报道平衡。
客观报道不等于取消引导
新闻报道应该保证真实客观,这是公认的新闻原则之一。但有些媒体却出现了对“客观报道”的误读:认为要客观报道,媒体就必须减少发言。代表媒体观点的新闻评论越来越少,大量缺乏分析和引导的信息一起涌现在受众面前,增加了信息接受的负担。
媒体要宣传党的方针政策,要代为民声,要形成正确的舆论引导人,要成为社会监督机制的一部分……履行这些社会责任离不开媒体发言。新闻评论必须立场鲜明、态度明确,但这并不妨碍它是基于事实得出的客观结论,更不会因为配发了评论,新闻报道就不再用事实说话了。相反,正是由于评论的引导,才使得各种信息更加条理化,更容易被读者接受、理解。
不过,随着SARS报道的深入,越来越多的主流媒体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开始利用多种手段帮助受众理智地分析局势、消减他们的恐惧、鼓舞他们的斗志。当然,这些工作必须建立在对事实客观分析的基础上。一些从经济角度分析SARS的文章,也能帮助受众从宏观上更理性、更深入地思考问题,缓解焦虑感。
灾难报道需要人文关怀
人文关怀说到底是对人的尊重,体现在传媒业中主要是保证新闻的真实、客观;尊重受众知情权;尊重他人名誉和隐私;杜绝诽谤和恶意中伤;尊重民族风俗和社会公德;注意保护易受伤害的特殊人群等等。
但不同的伦理原则有时会发生冲突,就灾难性报道而言,最常出现的伦理冲突是公众知情权和个人隐私权间的冲突。媒体必须根据报道需要权衡利弊,力求以满足新闻和伦理双方面要求的方式进行报道。
这里最典型的例子是媒体究竟该如何对待我国境内最初感染上SARS病毒的那位患者;类似的问题还有:刊登或拍摄康复、疑似、确诊病患时,应该为其面部打上“马赛克”在报道中注意尽量不暴露他们的个人身份,等等。新闻记者不应该为了满足微小的知情需要,而去侵害他人的隐私。
此外,新闻媒体的人文关怀还表现为以更多笔墨展现灾难中的人性光辉。这次SARS报道出现了不少充满人情味的作品。除讴歌一线医护人员的报道以外,还有大量反映医护人员家属支持亲人以及普通市民与非典斗争的报道。注重人文关怀就必须尊重受众的审美心理和接受习惯,杜绝感官刺激和恶意炒作。在这次SARS报道中,虽然没有血腥照片的出现,但仍然有媒体为了追求视觉效果,过多刊登人们抢购口罩、药品的巨幅照片(而且多为面部特写),无形中渲染了紧张气氛,甚至是为这种不理智的抢购风推波助澜。
来源| 中国记
本文三篇文章分别来源于《南风窗》《新民周刊》《中国记者》2003年期间的报道。
来源:传媒茶话会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9RmGdd5GGnwOuX-AhXfLg

366#
发表于 2020-1-23 21:15:07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科学报道疫情体现媒体传播能力提升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正牵动全国人民的心。有了17年前防治非典疫情的经验教训,一方面,我国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机制已经不断完善,医卫系统正全力做好疫情控制和防治工作;另一方面,我国新闻发布制度全面建立,媒体报道的专业度显著提升,让疫情的权威数据和科学的防控知识及时呈现在广大公众面前。
笔者认为,从“传者扬其理”更多转向关注“受者晓其事”“受者欲晓何事”,这场疫情让我们看到了媒体的传播能力大幅提升。
从目前的报道看,新闻媒体从以下几个方面对疫情的舆论进行了有效引导:一是紧密关注感染人数、死亡人数、疫情扩散地等基础数字信息,让政府部门的权威信息能够及时、准确地传递给公众,这对提高疫情信息的透明度至关重要;二是运用媒体融合发展成果,多渠道、多手段发布科学防控措施,比如央视等主流媒体的新媒体传播渠道从权威处传递权威信息,很多都收获了几百万的点击量,对避免出现非典时哄抢某种药物的情况起到了很好的引导作用;三是深入采访医卫系统正在做的防护和救治工作,让公众了解了我国的疫情防控水平,看到了医护人员在疫情面前“逆行者”的形象,让更多人在情感上多一些感动和鼓舞,多一些战胜疫情的力量;四是传统主流媒体机构第一时间发声,呼吁公众保持理性、科学的态度,比如人民日报新媒体122日的倡议,让主流声音首先抢占了舆论场。
在一场疫情面前,离不开广大医护人员的积极救治和巨大付出,也离不开新闻媒体的及时发声和正确引导。笔者也希望,在接下来战胜疫情的过程中,媒体继续保持好科学传播的态度,把握“时度效”,用适合的传播手段继续传递透明的信息、科学的认知、理性的态度,凝聚战胜疫情的力量。

367#
发表于 2020-1-24 14:39:36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中央与地方媒体在武汉肺炎新闻报道中的得失—— 调查记者不能缺位
一、央视新闻记者始终走在第一线
二、地方媒体没在第一线
三、我们的时代离不开调查记者
来源:南方传媒书院
原创:于怡朗

今天是腊月三十,中国的农历新年就要来临了,可是在这个本该贴窗联、挂灯笼的日子,村儿里人的心头总有一丝忧虑——今年到底要不要买鞭炮?
2019年中国的大小城市都禁止放炮,2020年的农村也被上了一道“紧箍咒”——过节、上坟禁止放炮。
辞旧迎新的日子里还有一件糟心事,那就是来势凶猛的武汉肺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当下瘟疫传播的范围越来越广,感染病毒的人数也在不断上升,大部分医生和护士都坚守在工作岗位上和疫情斗争……而将这些信息公布于众的媒体人也没有片刻怠慢,我们时刻关注着最新的进展,努力用自己的专业技能将这些信息传播得更远更广。
自媒体微信公众号“丁香医生”在其页面内设置了“实时疫情”选项,点开选项可以直观地了解到武汉肺炎最新的情况,比如说感染人数和感染范围等。
再比如说,为了做好疫情的科普预防工作,广东科技出版社通宵作战、连夜攻坚,图书《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护》将于123日上午与广大读者见面。
1央视记者始终走在第一线
在突发性事件中新闻报道尤其重要。新闻具有真实性、时效性、客观性等特点,报道不及时、不准确、不透明将会导致信息不对称,这将会进一步滋生更多的谣言和恐慌,既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和谐,又不利于对疫情的预防控制。
《沉默的螺旋》的作者伊丽莎白.诺伊曼曾提出:“舆论是社会的皮肤。”
①   舆论是个人感知社会“意见气候”的变化、调整自己的环境适应行为的“皮肤”;
②   舆论在维持社会整合方面作用重要,就像作为“容器”的皮肤一样,防止由于意见过度分裂而引起的社会解体的“皮肤”。
中国媒体界的“大哥大”中央电视台在这次肺炎报道中的行动可圈可点。首先,大批央视记者在全国各大城市(武汉、上海、天津、广东、河北、广西等)的重要交通枢纽(机场、汽车站、火车站等)进行了长达3个多小时的直播报道;
其次,武汉医院病房里医护人员的工作流程也得到了全方位地展现;
接着,主播白岩松通过远程采访权威专家钟南山进一步澄清了一些事实;
此外,央视新闻利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手段实时报道疫情的最新进展。
最后,关于武汉疫情中的网络谣言,央视等主流媒体也在第一时间进行辟谣,全力以赴将谣言扼杀在萌芽中。
还值得注意的是,央视新闻在呈现客观事实的同时也十分看重舆论的引导,大篇幅地报道医护人员在救治过程中的吃苦奉献精神,从而很好地缓解了社会焦虑。
央视新闻的记者们永远走在路上,他们手里拿着话筒,嘴上带着口罩,哪里有危险那里就有他们逆流而上的身影。
2地方媒体没在第一线
我国广播电视媒体现行管理体制是“四级办台”,中央、省、市、县“四级办电视、四级混合覆盖”的事业建设。不同媒体服务的范围和定位是不同的:中央媒体应该着眼全局地方媒体主要服务地方。可是在这次武汉肺炎事件中当地的媒体却集体选择了“失声”——没有原创内容、没有派记者实地采访、大量使用二手信息。
“近水楼台先得月”的省级媒体为何大量使用别人家的素材?地方主流媒体的媒介融合为何如此尴尬?是业务能力不行?还是其他原因?按理说省级媒体在本省应该拥有更加丰富的人脉资源,理应呈现出更多不同的信息,但实际情况却令人大吃一惊——没有原创内容,单条点赞不过百。武汉封城封得是交通而不是信息,地方媒体人理应负起更大的责任,传递出更加理性客观的声音。
再把目光转移到地方省级媒体的微信公众号上,“湖北日报”的微信公众号还算不错,最新一篇文章《如果我上战场,希望我能活着回来!》的阅读量大约为6W左右,往期内容不乏10W+。相比之下,湖北卫视的微信公众号图文的阅读量就略显尴尬了——单篇阅读量不到2000
地方媒体不仅应该走进一线,更应该学会利用一切手段扩大自身的影响力,至少要做到“网台同步”,因为不同人群获取信息的渠道不一致,比如说年轻人不看电视、老年人不玩手机等,瘟疫之战同样也是媒体之战,有策略、有方法、有效果的信息传播对瘟疫的防控工作只会起到增分的效果。
3我们的时代离不开调查记者
尽管在这次武汉肺炎事件中央视的反映还算及时,但是仍旧存在很大的问题。首先,内容的深度不够,长达3个小时的直播由多个记者完成,因此内容较为散乱;其次,记者的提问方式过于保守(出镜记者并没有在现场挖掘出比较生动的信息),导致直播的节奏比较枯燥。最后,采访对象过于单一,大部分央视记者在新闻现场只采访了工作人员并没有采访乘客等人。
网上很多人喜欢拿这次的武汉瘟疫和2003年的非典进行对比。2000年至2010年是中国媒体的“黄金十年”,在那个时期出现了一批又一批很有个性、很有理想的新闻人比如说王志和柴静。
2003年非典时期记者向钟南山提问:
“按照你们的看法,是不是疫情已经得到了控制?”
“什么现在已经控制?根本没有控制!”钟南山回答道。
记者又问:“中国医护人员的防护有没有到位?”
钟南山斩钉截铁地回答道:“没有!”
随后在接受专访时,央视记者王志问他:“你关心政治吗?”
他没有正面回答:“我只想搞好自己的业务工作,以及做好防治疾病的工作,这本身就是我们最大的政治。一个人在他的岗位上能够做到最好,这就是他的最大政治。”
20034月,柴静是央视《新闻调查》出镜记者,同时也是第一个“零距离”报道“非典”的记者;同年,非典肆虐。她深入到一线,七次与非典病人面对面,参加了《北京“非典”狙击战》的拍摄,成为最早冒死深入非典第一线采访的记者之一。被评为“2003年中国记者风云人物”。
长达35分钟的新闻纪录片《北京“非典”狙击战》至今重温依旧经典,柴静选题的角度、提问的方式和语气十分专业,采访的人群同样具有代表性,片子镜头的切换编排毫无违和感,一问一答震撼人心、余味悠长。
今天的新闻就是明日的历史。曾经的范长江不顾艰难险阻深入大西北进行沉浸式地采访并留下了《中国的西北角》一书,该书不仅客观地描写了当时中国的积贫积弱,而且还加进去很多深度分析和个人感受,至今读来范长江的形象和旧中国的惨状如电影般在读者脑海中浮现。
原来所谓记者,就是时代的记录者啊!
普利策曾说过:
“倘若一个国家是一条航行在大海上的船,新闻记者就是船头的瞭望者。他要在一望无际的海面上观察一切,审视海上的不测风云和浅滩暗礁,及时发出警告。”
报纸的版面越干净,社会的现状越肮脏。调查记者是社会的医生,可当下我国能拿得出手的调查记者寥寥无几……人到用时方恨少,武汉瘟疫中的地方媒体真地尽责了吗?我们的社会真的不需要调查记者了吗?
来源:南方传媒书院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h_HpG3frrVfPbh7rRTbENg

368#
发表于 2020-2-2 20:18:05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像这种危险一线采访,会派出媒体最好最专业的记者,即是对记者本人地位的肯定。派出记者会考虑以下几点:1.首先是稳定的心理状态,不会在重大压力下心理崩溃,谁也不想找个遇到死人或挫折就嗷嗷大哭的;2.重大事件相关知识有积累的,很多优秀的报道,记者本人多半是此类事件的行家,比如空难、火灾、瘟疫等,没专业技能的只好靠煽点情过日子;3.优秀的新闻专业技能,包括采访、写作基本功,核心记者一定是最好的记者,也可以靠重大事件培养有前途的新人,丹也就是打打杂;4.个人觉得还有个必备的素质:别添乱,保住自己的命。汶川地震期间,有个摄影记者忘乎所以拍摄,没注意到直升机的尾桨,一个军人为了保护这个傻X牺牲了自己。在泥石流、地震、瘟疫等场合,不冒死采访,是成熟记者的标志,不要当塔利班或者IS那样的炮灰,如果新闻理想不能保护生命(包括自己的),那拿来何用?
编辑:陈茗

369#
发表于 2020-2-11 22:27:49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2286篇肺炎报道观察:谁在新闻里发声

N95、封城、气溶胶、ECOM、双盲测试、方舱医院....场肆虐的病毒,让许多普通人在这些天努力咀嚼着大量新词。甚至有人生平第一次,点开了一篇医学或生物学论文,只为「图个明白」。最深的恐惧是对未知的恐惧,面对新型冠状病毒这-全然陌生的敌人,阅读新闻,成为一个公民在如此灾难面前,保持知情、消解恐慌、积极防护最简单高效的办法。为了这份知情权,我国的媒体从业者们撰写了大量肺炎相关的新闻报道,让足不出户的人们能与灾情同频共振。这场灾难影响多维复杂,涉及多个专业领域,在撬动事实时,媒体选择让谁发声,成为了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消息来源往往是媒体对某--特定话题报道框架研究中的分析维度之一,媒体对消息来源的选择确立了某些人和群体话语权的合法性。通过观察媒体对同-话题消息来源的选择偏好,可以讨论其传播立场、意识形态等,也可以探究这种选择带来的不同影响。
本次报道进程中,媒体集体的预警迟滞与消息来源选择的偏好有关吗?哪些消息来源是媒体的「宠儿」?哪些人发声的机会更多了?消息来源是否会影响报道的情感倾向?此外,我们感兴趣的还有:在报道进程之中,不同性质的媒体表现有何差异?身为重灾区的湖北,其地方媒体的报道与其他地区相比又有何特点?哪类媒体的表现分外亮眼?业态的变化让灾难报道出现了哪些新的变化?为了解决上述疑问,RUC新闻坊收集了20191231日至2020131日期间国内19家媒体刊载的新冠肺炎疫情相关的2286条原创报道,并对这些报道做了全面的观察和分析(样本选择和编码方法详见文末数据说明), 我们发现了以下这些特点。
01
疫情前期媒体发声受限,导致预警滞后
1230日晚,一份落款为武汉市卫生健康委员医政医管处的红头文件,《关于征在识别 明原因肺炎救治工作的紧急通知》在网上流传,第一财经率先发表《独家:武汉不明原因肺炎已做好隔离,检测结果将第一-时间对外公布》进行跟进,向武汉市卫健委确认了“不明原因肺炎”的存在属实,引发了其他媒体的报道。但遗憾的是,随着官方接连给出的“定心丸”(115 日,武汉市卫健委官网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知识问答》指出“现有的调查结果表明,尚未发现明确的人传人证据,不能排除有限人传人的可能,但持续人传人的风险较低”),以及未进行进一步 的信息公开,不少媒体因为缺少官方信源,缺乏对疫情严重性的研判,对肺炎的报道陷入低潮期,这则新闻也在迎接农历新年的氛围中被人们淡忘。即便是当地影响力较大的长江日报,从1231日至120日也只刊登了18篇相关报道,且多为来自当地卫健委的情况通报。在此信息相对贫乏期间,我们选取的样本中,财新的报道最为持续,甚至在120日前报道量持续上涨,除了传递公开信息(如《国家卫健委已成立肺炎疫情应对领导小组马晓伟任组长》. 正在识别报新增4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患》《武汉卫健委: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增死亡病例1例》等),还采集了海外相关信息(《世卫组织:武汉肺炎可能在中国其他地区及他国发生》《一 -份国际报告对武汉肺炎的估算---份 尚有争议的参考资料》《日本公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病例患者去过武汉》等),更推出了多篇有分量的独家稿件(《特稿|武汉新型冠状病毒溯源候选药物或近在咫尺》《武汉肺炎答疑:不排除有限人传人》等),一定程度上倒逼了政府更进一步的信息公开。
120日,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钟南山院士接受央视《新闻1+1》栏目采访,公开肯定新型冠状病毒可以人传人,引起大规模的社会关注,这在整个报道进程中可视为最关键的时间节点。此后,报道数量急速增加; 123日,武汉封城,报道量达到第一个峰值。总体来看,在这场灾难0正在识别体引用最多的信源是主要政府机构(各级卫健委、疾控中心CDC、其他与医疗卫生等相关的政府机构)、其他政府机构(非医疗卫生专业的其他政府机构)和官员,可见官方的表态在灾难报道中占据极大声量: -方面,官方消息有政府机构背书,具有专业性或权威性,社会影响力大,新闻价值也大;另一方面,对政府的声音进行转述、解析、评论,是媒体进行社会监督的重要手段。
学界普遍认为,健康传播的透明公开能帮助公众正确认知公共卫生事件,遏制谣言或错误信息的流传,避免社会恐慌,建立切实可行的防范机制。官方公开信息的不及时、不完善,极易造成媒体对疫情严重性的误判和报道的迟滞,不能起到有效预警。
02
”在信源中的地位 上升
随着疫情扩散,媒体消息来源更加多元,出现下沉的趋势,“人”的地位受到重视。在以往的健康报道中,专家和官员往往是消息的主要来源,精英的声音淹没了患者话语。有学者探究人民网H7N9禽流感报道的消息来源,发现“消息来源以官方和专家为主”(黄文森,2014) 。而在此次疫情中,特别是120(钟南山肯 定冠状病毒可以“人传人”)123(武汉“封城”)后,媒体把眼光更多地投向了那些身处其中的“普通人”。
从报道的体裁来看,约稿和投稿频见报端,新京报、中国青年报等多家媒体发布征文,给有切身体会的“风暴.中心”的人提供了发声的平台,他们不再只是被动的采访对象,而是作为历史的见证者,更主动地参与到内容生产之中,他们的加入大大丰富了报道的体裁和主题,提供了多元的视角,增加了人文关怀,有利于全面地报道疫情,为历史留下更为鲜活的底稿。中国青年报的《一位武汉妈妈的除夕日志:今年年夜饭.有消毒水味道》讲述了一个普通家庭在疫情期间- -顿特别的年夜饭,朴素平实,从日常生活的改变反应武汉市.民在围城之中的复杂心境;财新《疫情重压下的武汉社区:老人高烧死在家里之后》《汉口医院直击: 何时不再一床难求》直面灾难中普通人的痛苦,从具体的人和事一窥政府疏忽和现实困境。
03
越靠近现场,情感倾向越强烈
19项编码的消息来源中,记者观察、一线医务人员、患者及其家属、普通市民、网民、其他公众人物、医疗机构作为信源的稿件与其他信源的稿件相比,因为融入了更多切身经历,具有更鲜明的情感倾向。例如,财新的报道《发热患者定点医院里的故事》报道了许多武汉高度疑似病患无法入住医院,只能隔离在家或混合收治,因为采访了许多当事人,整篇文章的情感基调沉郁、无奈。澎湃的文章《酒店听说我是武汉人,立刻报了警》,还原了武汉“封城”初期武汉市民在外地遭遇“歧视"的经历,对亲历者的直接引语凸显了这背后的荒诞和心酸。
04.
市场化媒体和自媒体消息来源更为丰富
在采样的19家媒体中,我们选取其中的5中央党媒、6家市场化媒体机构、2家自媒体(13) 进行“不同性质媒体消息来源选择"对比研究,三类媒体中平均每家媒体发表的文章数量为75.4124.816.5篇。 .考虑到不同媒体发稿数量的差异,下面的数据分析中我们通过除以各媒体样本总量只讨论各种消息来源的占比,以消除样本数据量对数据差异的影响。
三类媒体中,市场化媒体和自媒体对各消息来源的的引用分布较为均匀,在平均值以上的消息来源个数更多。特别是市场化媒体,有14类消息来源的引用频率均大于平均值,且另外4类也与平均水平相差不大,总体上看,其信源的分布最广泛。以财新、界面为代表的一批市场化媒体,- -线记者观察、多方调查采访结合,对疫情有着更为多元的视角,在这次事件中表现突出。党媒在平均值以上的来源个数明显较少。但其中含记者观察的第一手报道占比最高,达到平均水平的1.1,为本次疫情贡献着最为鲜活的一线观察;-类党媒的常用信源是一线医务工作者,引用频率是平均水平的..1.4倍,反映在主题上多是对一线医务人员的工作现状的描绘,及对其家属的付出的致敬。这反映了此类媒体拥有更丰富的一线采访资源,并能够进行充分地利用。自媒体类对专家组的引用频率在三类媒体中最高,同时,对非卫健委专家组成员的专家来源的引用频率更是高达平均水平的2倍以上。由此可见,一方面,我们选取的两家自媒体样本一-丁 香园与八点健闻本身就是健康医疗方面的专业型自媒体,拥有更多的医疗专家的消息资源;另一方面也反映出自媒体在专家类信源上更为开放,不只倚重官方专家组消息来源。这一特征也反映在自媒体对其他的消息来源的使用,其对一线医务人员及患者、普通市民网民等来源的引用频率都高于平均水平,说明在这次报道中,相比于党媒,市场化媒体和自媒体因其更亲民的定位和相对自由的操作空间,更注重对官方以外信源的挖掘和使用。
05
7报道倾向总体呈中性,党媒更偏正面
在所有的报道样本中,报道倾向中立的文章占据了大多数。与之对应的是在新闻体裁中占比很高的消息类报道,这类报道内容主要是信息发布、描述现状,不掺杂太多感情倾向。三类媒体中,中立报道比例最高的是市场类媒体,接近90%。而在剩"下的具有明显立场倾向的正面、负面报道中,党媒的正面报道占比显著高于负面,达到了负面报道的7倍。《武汉,子弟兵在奋战!》《太好了! 今天他们治愈出院!》等正面情绪浓厚的报道频频出现在其公众号与客户端,从疫情中寻找着正能量,对疫情中的做法、成绩进行肯定,是整块抗疫情绪版图中情感色彩最鲜亮的模块。相比之下,市场化媒体和自媒体的正面报道比负面报道少,特别是自媒体,负面倾向的报道接近正面的2倍,表明这两类媒体更多地着力于对疫情中存在问题的揭示、质疑和反思。武汉宣布封城前-天的122日,在全国目光聚焦武汉时,财新发稿《湖北省内疫情扩散,防疫物资短缺》呼吁关注武汉及其周边城市形成的“1+8城市圈"的疫情扩散情况;紧接着第二天界面发声《不止武汉,黄冈、襄阳等湖北各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形势严峻》,质疑武汉周围城市官方的沉默,并根据百度迁徙数据提醒大众警惕潜在疫情。虽然这些报道情感倾向是负面的,但实际上并非在“泼冷水”,而是引导着公众从客观、理性、多元的角度关注疫情,进而用媒体的力量推动着官方对疫情状况通报的逐步透明化。
06.
疫区报道信源更接地气,情感偏正面
我们选取长江日报、楚天都市报作为湖北媒体代表,广州日报、南方都市报作为广东媒体代表,新京报、北京青年报作为北京媒体代表,对比分析不同地区媒体的消息来源构成情况。湖北媒体更多采用了“其他专家”“一线医务工作者”“其他公众人物”三类信源,体现了作为疫情爆发地媒体的特殊性,且当地的报道倾向总体更偏正面。
19项编码的消息来源中,湖北媒体更多采用了“记者观察"“其他专家”“-线医务工作者"“其他公众人物”“普通市民”等人物信源,在消息来源上体现了作为疫情爆发地媒体的特殊性。而广东媒体更充分地挖掘了“卫健委专家组”“主要政府机构”“其他政府机构”“医疗机构”“企业”等作为消息来源以丰富报道。北京媒体则偏好选择“国际组织"“媒体"和“医疗机构”作为消息来源。
湖北、广东、北京三个地区媒体的报道均以中性为主,在体现出明显倾向的报道中,正面报道均多于负面报道,但湖北媒体从文章的总体倾向上来看,与北京、广州相比更偏正面,其正面报道比例远大于广东、北京媒体,为负面报道的159倍。
01.
造成恐慌的不是真相而是真相的缺席
健康传播的透明公开普遍被认为能帮助公众正确认知公共卫生事件,遏制谣言或错误信息的流传,避免社会恐慌,建立切实可行的防范机制(孙旭培,王勇,2004;王卉,2009)。正如白岩松所说,信息公开是最好的疫苗,与SARS相比,这次对新冠病毒的信息公开已有进步,但仍有一-些重要的信息缺乏官方及时权威的认证,不利于揭示复杂的真相,引起了诸多猜测和怀疑,有损相关部门的公信力。如武汉本地早期对疫情的报道都以“稳定大局”为主,未能提起人们足够的注意,一定程度加剧了病毒扩散的风险;再如针对“某些科学家对于病毒的研究转化成学术成果早于对公众进行预警”,引起了广泛的争议,因缺乏态度明确、权威可信的官方回应导致了舆论场的割裂。因此,营造更加公开透明的信息环境,不仅能降低人们对未知的不安和恐惧,更能让媒体迅速反应,方便寻找应对之策,为民众提供建设性意见、进行心理疏导和心理支持。
02
兼听则明,允许社会拥有多种声音
单一的消息来源容易混淆视听,错过最佳处置时间(吴媛,2010)。一个健康的社会要允许多种声音的存在,让不同性质的媒体发声。在这次针对疫情的报道中,以财新、界面、-财、财经为代表的财经类媒体表现亮眼。这些媒体在其他媒体引用政府“不会人传人”的声明时,依然选择持续跟踪该病毒,持续发声,一定程度上倒逼了政府相关部门的信息公开。而如中青报冰点周刊、三联、人物、中国新闻周刊、北青深一度等擅长调查性报道的传统媒体发挥了自己的专长,持续发力,增加了疫情报道的深度和厚度。丁香医生、八点健闻等自媒体也发挥了自己选题灵活、操作空间较大等优势,挖掘了不少来自一-线的消息来源,勾勒出更全面和完整的疫区图景。在这场战役中,除了采纳官方消息来源,不少媒体派出记者深入一线,采写了优质独家稿件。如财经撰写了《统计数字之外的人:他们死于“普通肺炎"?》等文章,提供不同群体的生活侧写,关注疫情大背景下个人命运的沉浮。而病患、-线医疗工作者、普通市民等草根消息来源频繁出现在新闻报道中,以专访或口述史等形式讲述个体与疫情的抗争,共同记录着这段特殊的历史。报道中不乏批评和质疑声,但这些批评和质疑也是一-种积极的公共参与,亦是不同人不同群体为了抗击疫情而提出自我的见解和观点。
03
正视灾难的破坏性,不要急唱“赞歌”
在健康传播的过程中,信息的真实和准确变得尤为重要,因为这关系着人们的生命。和科学家认识陌生的病毒-一样,媒体在对灾难进行报道时,也经历着一-个认识逐步深化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更多不同信源的佐证和检验。作为新闻工作者,有义务在"观点的自由市场”中对同一信息进行反复地求证,避免新闻报道的偏向带来的误“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在进行灾难报道时,记者或许更应该是一个悲观主义者而非乐观主义正面报道能短暂给人安慰,却易让人忽视或轻视灾难的破坏性,不利于防灾减灾;中性和负面报道则可能更接近“苦口良药”,往往能够提出更具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帮助人们认知其影响力及其发生传播和破坏的机理,唤起公众对疫情的警惕。即使部分报道只是客观描绘了疫区悲惨的情景和故事,并不会直接给出解决问题的方案,但这些苦痛未尝不会凝结成集体记忆,成为这个国家发展进步过程中必需的精神财富。
04
讲究人情味也要先尊重“人”
在灾难报道中,对个体的报道叙事应当更充分地考虑隐私保护和信源的个人意愿,不能为了拓展消息来源违反基本的报道规范。近期,一篇名为 《一-个武汉女生的真实日记》在朋友圈刷屏后该女生在自己的社交平台明确指出文章系某自媒体作者在主人公不知情的情况下抄录了其豆瓣日记并直接进行发表,此举涉嫌侵犯他人的著作权和隐私权,且有悖新闻伦理。
结语
今天,我们如何报道灾难?对于新闻人而言,灾难不是地狱,而是千万种失去秩序的生活。在这种失序之中,仍需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以便提前预警,追根溯源,如实记录,探求秩序重建的可能。RUC新闻坊对这次公共事件中媒体表现的观察仍将继续。最后,我们谨向每一-位在这场战斗中发声的媒体人致敬。
数据说明
我们的样本来源_本研究样本范围涵盖中央媒体与地方媒体,专业媒体与垂直领域权威自媒体,纸版报道与新媒体推文。在选择媒体时,主要考虑媒体性质和影响力的结合-方面选择的媒体需具有该领域代表性,另- -方面需结合此次疫情报道的媒体活跃度。选择的所有样本为媒体原创报道,对观察疫情出现一-个月以来的媒体报道全景具有较强的参考意义。首先,为了对比不同性质媒体的报道差异,本研究选取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国新闻周刊(隶属中新社)、健康报(国家卫健委旗下报纸) 5家媒体作为党媒样本,财新、界面新闻、澎湃新闻、三联生活周刊、人物、第-财经6家媒体作为市场化媒体,丁香园、八点健闻2家媒体作为垂直领域权威自媒体样本。(编者注: 有专家认为,从广义上看,我国境内所有公开发行的媒体都可以算党媒,本研究中采用的是狭义的“党媒’概念,即本研究中的“党媒”相对“市场化媒体'偏机关报刊性质,而后者相对前者偏市场化运营。)其次,为了对比湖北当地媒体和其他地区媒体报道的区别,我们还选择了湖北、广东、北京三地做比较,并将长江日报、楚天都市报、广州日报、南方都市报、新京报、北京青年报6家地方级媒体作为分析对象。将北京作为对比对象是因为SARS时北京属于疫区,且有数据表明由于春节后的迁徙趋势,北京也是防控疫情扩散压力最大的地区之一;选择广东一是因为其是SARS疫情产生的重要地区,二是因为广东也是此次疫情除湖北外影响较大的地区。在具体样本选取.,本研究以电子版报纸及官方微信公众号作为主要样本收集来源(财新、 界面新闻主要在app上进行完整新闻发布,故样本自app上采集),疫情报道相关性标准界定为同数据通报、疫情现状、防控措施、科研进展及科普、慈善和志愿行动、疫情对日常生活影响、疫情的其他影响、往昔疫情对比等主题相关,过滤直接转载、无信源标注的简单网络信息整合等非原创报道,共收集到2286条报道样本。分析维度与类目构建_本研究主要希望对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的相关报道中,各媒体对不同消息源的采纳和使用情况加以考察。因此在对报道文本进行内容分析时,将着重考察报道内涉及消息源的数量、类别等特征,同时分析比较媒体类型、报道主题、文章题材、报道倾向等在使用消息源时的差异。在对报道进行编码时,主要从文章整体属性及消息源属性两个层面进行编码和分析。


1]    白红义(2014).环境抗争报道的新闻范式研究——以三起邻避冲突事件为例.现代传播,(01),45-50.
2]    蔡月亮(2007).报纸媒体艾滋病报道研究.兰州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兰州.
3]    陈红梅(2010).框架与归因——关于乌鲁木齐7.5事件报道的比较研究.新闻与传播研究,(01),71-112.
4]    古俊伟.从消息源看《纽约时报》涉藏报道的客观性与真实性[C]. 全球传播.新趋势·新媒体·新实践——"第三届全国对外传播理论研讨会”论文,214-219.
5]    郭智卓(2014).新媒体环境下的健康传播研究.新闻世界,(04),159-161.
6]    何志武,朱秀凌(2014).“恶政府”?“弱拆迁户”? ——拆迁冲突议题的媒介建构.新闻大学,(01),76-109.
7]    黄清.不同消息源在社交媒体中的风险传播策略及其可信度研究:以PM2.5议题为例[D].浙江:浙江大学.2013:28.
8]    黄文森(2014).风险沟通中网络媒体报道的可信度构建——以人民网H7N9禽流感报道为例.新媒体与社会,(01),252-266.
9]    孔祥武(2006).新闻报道中的专家图像——对《中国青年报》专家意见报道的内容分析.新闻与传播研究,13(04),69-77.
10]   潘晓凌,乔同舟(2005). 新闻材料的选择与建构:连战“和平之旅”两岸媒体报道比较研究.新闻与传播研究,12(04),54-65.
11]   孙旭培,王勇(2004).不同理念导致不同实践——“非典”报道与禽流感报道的比较研究.当代传播,(03),76.
12]   唐闻佳.3·14西藏报道中的国际媒体分化现象分析.国际新闻界,(05),38-42.
13]   王晨燕(2014).《纽约时报》涉华报道中的消息来源与新闻话语分析.新闻界,(22),28-32.
14]   王芳(2007.《当前我国大众化报纸消息来源偏向研究》.武汉大学博士学位论文,武汉.
15]   王卉(2009).公关危机事件中的健康传播小议.新闻传播,(10),34-36.
16]   王庆(2014. 媒体归因归责策略与被“雾化”的雾霾风险——基于对人民网雾霾报道的内容分析.现代传播,(12),37-42.
17]   王宇(2012). 框架视野下的食品安全报道——以《人民日报》近10年的报道为例.现代传播,(02),43-47.
18]   吴果中,周瑾靓(2014).“患者失语”与“报道失衡”:医患冲突事件报道框架的实证分析.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03),140-144.
19]   吴媛(2010).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纸新闻框架研究.湖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湖南.
20]   尹瑛(2010).风险的呈现及其隐匿——从“太湖水污染”看环境风险的媒体建构.国际新闻界,(11),50-55.
21]   臧国仁(1999).《新闻媒体与消息来源——媒介框架与真实建构之论述》.台北:三民书局.
22]   张伟伟(2015.国际新闻的“媒介驯化”和“公民驯化”以中国报纸和博客关于日本311地震的报道为例.国际新闻界,(04),39-54.
23]   赵亚男.中立与偏见——析西方媒体对埃博拉疫情的报道[J].青年记者,2015(11),91-97.
24]   周瑾靓(2014). 框架理论视阈下中国医患冲突事件报道研究.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长沙.
25]   周岩(2012).7·23 动车事故”报道的意识形态差异——以媒介框架理论为分析角度.当代传播,(04),45-48.
26]   Amer Qasem & Adnan Bin Hussein.(2019) News Sources as a Propaganda Filter: The New York Times Coverage of Palestine and Kosovo Unilateral Approaches of Statehood Recognition. Media Watch,10(3),453-470.
27]   Burch,E.A.& Harry,J.C.(2004) Counter-Hegemony and Environmental Justice in California Newspapers: Source Use Patterns in Stories about Pesticides and Farm Workers.Journalism & Mass Communication Quarterly81(3), 559-577.
28]   Entman,R.M.(1993) Framing:Towards clarification of a fractured paradigm.Journal of Communication,43(4),51-58.
29]   Reese,S.D.,Rutigliano,L.,Hyun,K.,and Jeong,J.(2007).Mapping the blogosphere: professional and citizen-based media in the global news arena.Journalism8(3),235-261.

原创人大新闻系
来源: RUC新闻坊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xOUYUAZ1On3pvX7iCn1cPA
编辑:宋婷
370#
发表于 2020-2-26 13:30:49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悬念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