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楼主: adm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闻学教育案例集锦

[复制链接]
351#
发表于 2023-7-23 21:48:47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张昆:新闻学院院长应该是富有思想、情怀和执行力的教育家——在第三届全国新闻传播学院院长研修班开幕式上的致辞

尊敬的高亮副校长
各位教授、各位院长,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盛夏时节,中伏大暑之际,第三届全国新闻传播学院院长研修班在江城金盾大酒店正式开学,成为暑假期间中国教育界一道亮丽的风景。来自全国各地高校的新闻学院院长、书记、系主任和学术带头人,一百三十余人,欢聚一堂,开始为期一周的研修。谨在此代表中国新闻传播教育年鉴编委会,向冒着酷暑拨冗参加研修的各位院长学员表示热烈的欢迎,对你们的信任和支持,我深表赞赏;同时我还要对应邀来汉为研修班授课的各位教授,以及承办此次院长研修班的华中科技大学新闻学院的全体同仁及会务运行团队表示衷心的感谢!

武汉素称“火炉”,现如今小暑大暑相约前来,更是热浪滚滚。金代诗人赵元描述酷暑风景时说,“旱云飞火燎长空,白日浑如堕甑中。不到广寒冰雪窟,扇头能有几多风。”准此而论,今天的武汉似乎还没有展示传说中的酷热雄风。原因在于,我们置身其中的金盾大酒店,处于难得的风水宝地。这里是武汉光谷核心区,北邻东湖,与珞珈山(武汉大学)、南望山(中国地质大学)相连;西望桂子山(华中师范大学),东接喻家山(华中科技大学)余脉,真所谓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五行相生相克,即便是火炉万丈,在浩荡的东湖面前,也不得不收敛气息。这对于我们研修班而言,正是可遇不可求的机缘,窗外流火漫天,室内温良如春,什么时候能比现在更适合读书、更便于思考、更适合放飞我们的想象力?洞中一日,世间千年。我相信也期待,这为期一周的研修,定能获得超乎预期的效果。
开办全国新闻传播学院院长研修班的创意,乃是感于时代使命的召唤。2020年夏天,我和新闻教育界几个朋友在甘肃河西走廊张掖一带游学,途中谈得最多的话题,就是新闻教育改革。在高铁穿越祁连山的那段时间,大家逐渐达成了一个共识,都认为院长作为新闻传播教育的引领者,关系到教育的成败。院长本身也需要接受教育,所以创办院长研修班乃是教育改革的当务之急。基于这种感悟和共识,中国新闻传播教育年鉴编委会开始筹划,很快得到了兰州大学新闻学院的响应。于是首届全国新闻传播学院院长研修班于2021年7月中旬在兰州大学顺利开班。但是随后的教学过程,因突然出现的疫情假信息,不得不暂时中断,未完成的教学安排顺延至8月上旬在线上举行。现在回忆当时的情景,真是惊心动魄,至今还心有余悸。去年夏天,第二届全国新闻传播学院院长研修班由江西师范大学承办,7月21日在井冈山正式开班,采取了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高峰时线上收看者达1.6万人,其影响溢出教育界外。

我们之所以要发起、创办新闻传播学院院长研修班,还有一个重要的背景,那就是我本身教育经历的启示。从事新闻教育四十年间,我有幸在三所高校担任新闻学院的行政负责人,1998年在没有任何预兆的情况下,我被任命为武汉大学新闻学院院长。之前我只是担任过系主任,一下子没有过渡地提到院长的位置上,毫无准备,真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当时我特别希望有一个岗前培训、学习的机会。后来我到华中科技大学担任院长(2006)时,因为有相应岗位的历练,就不是那么紧张了。很多新闻教育界的朋友,特别是新闻院系的领导们,都有这种体验。作为中国新闻传播教育年鉴编委会主任,交往的对象不仅是在任的院长主任和教授们,也有离任的院系领导,一旦交流的主题涉及到新闻教育,大家不约而同的意见,就是新闻学院的院长主任门应该接受专门的训练,以提升院系管理水平,激发院系教学资源的潜力。更何况目前信息传播技术的发展,社会结构和传媒生态的转型,新闻传播教育面临着空前的机遇与挑战,诸多的不确定性正在考验着院长主任们正确应对的智慧。创立院长研修班,组织在职院长主任进行系统的研修培训,正是回应社会需求的正确路径。
如所周知,在高等教育界,学院之于大学,犹如郡县之于国家。古人云,郡县治则天下安。学院办好了大学运行自然顺畅。学院能否完成学校赋予的使命、自主发展,达成工作目标,在很大的程度上取决于是否有一个优秀的院长。复旦大学原党委书记秦绍德认为,学院要成为自主发展、自我管理的办学实体,首要的条件便是“有明确的办学理念、学科战略发展眼光、执行力强的领头人(院长、系主任);”其他条件如明确的目标和学科规划、民主决策和完善的制度体系等,都与院长直接或间接有关。从大学治理的角度看,一方面,院长作为学院的学科建设领军者、所谓一院之长,肩负着重要的使命,其责任主要表现在:提出学院的未来愿景;获取学院发展必需的各种资源;合理配置学术资源;营造学院文化等。另方面,院长又是高校的一个中层管理者,其权力又是相对有限的。上有学校领导,下有学院员工,其权力的行使表现为承上启下(或上传下达)者,学校政策、任务的执行者,教学科研服务的组织者;学院与学校、行业、政府的协调沟通者。院长的使命与职责对其专业素养、管理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新闻学院院长作为一个大学中层管理岗位,似乎谁都可以担任。事实上,当下中国新闻学院院长就有多种不同的来源,其学院的运行似乎都还正常,但是能得到社会公认的杰出院长,却并不多见。一个知名教授、一个企业家、一个党政官员、一个传媒精英,在属于自己岗位上可能干得风生水起,成就卓著,但是一旦把他放在新闻学院院长的位置上,却不一定合适。要做好一个院长,必须具备常人不具备的素养和能力。就素养而言,至少有如下四点是不可或缺的,其一是包容的心胸。蔡元培任北京大学校长时,提出了“兼容并包主义”。北大之所以成为中国的北大、世界的北大,与蔡先生包容的心胸有着直接的关联。其二是民主意识。学术民主是学术繁荣的先决条件。必须发扬民主,集思广益,绝对不能搞一言堂。其三是平等精神。其四是大爱情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至于管理能力,对新闻学院院长来说,如下四点是很重要的:首先是创新能力。“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其次是协调能力。新闻学院规模不大,但是结构复杂,要素多元,功能多样。要正常地运作一个中等规模的新闻学院,院长必须具备超强的协调能力。其三是规划能力。院长应该是学院发展的总设计师,他应该立足于学校的历史传统和现实条件,结合学科专业的特色,制订出富有前瞻性和现实性的发展规划。最后是执行能力。所谓执行力,指的是贯彻战略意图,恰当地运用资源,实现预定目标的能力。一般而言,新闻学院院长的身份与职责所要求的素养与能力,与杰出学者、党政官员、业界领袖存在着相当的差异和距离。从新闻教育的历史实践来看,院长必需的素养与能力,基本是在院长岗位上、在工作实践中学习、养成的,是继续教育的成果。

正是基于以上认识,我们在设计全国新闻传播学院院长研修班时,对它的定位不同于其他的学习班、研讨班或党校干部班。首先,院长研修班是新闻学院院长继续教育的主平台或加油站。须知杰出的院长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后天的工作实践中,在强烈的工作需求的拉动下,自主探索、继续学习的过程中,逐步地养成的。院长研修班就是为院长们度身定制的学习平台,根据院长工作的需求及院长们自身素养与能力的结构状况,确定阶段性的培养目标,有针对性地设置必修课程,聘请优秀的教授进行教学,以提升院长的管理和服务水平。其次,院长研修班是全国新闻教育界院长主任的公共交流空间。院长的酸甜苦辣,一般人是很难理解的。工作中成功的经验,需要推广和分享;工作中挫折、失误,也需要总结其中的教训,以避免再犯类似的错误;对于不确定的未来,如何确定目标、选择路径,怎样确定行动方略,也需要同行的深度交流、集思广益。其三,院长研修班是新闻教育界所有院长的精神家园,是院长的心灵能够获得慰藉的地方,是他们精神或灵魂的安放之所。人们在不同的时代会追求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这种家园是可以传承的、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新闻学院院长作为一个独特的社会群体,做为知识生产者和灵魂工程师,对精神家园有着更高的要求。在这里,院长们彼此相扶相持,相互慰藉,为他们共同的事业和追求,提供绵绵不绝的动力。
“南州大暑何可当,雪冰不解三伏凉。”前年在兰州黄河畔,去年在井冈山上,今年在东湖之滨,三年来我们的院长研修班在山水之间徜徉,即便是酷暑当空,丝毫没有影响院长研修班教授、学员切磋问道的热情。令我们特别感动的是,给研修班讲课的教授们,完全按照我们的顶层设计,依据给定的题目准备讲义,有的教授连续三年授课,讲授的内容都不相同,年年出新出彩。参加研修的院长书记主任们,也放下了先生、领导的架子,以学员的身份坐在教室学生的座椅上,认真听讲,积极研讨,分享同学和老师的心得,交流各自的体会感悟。从他们的身上,可以看出一种师者的崇高境界和教育情怀。当然,承办研修班的新闻学院,包括兰州大学新闻学院、江西师范大学新闻学院、华中科技大学新闻学院,为了办好这项纯粹公益性的院长研修班,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克服了重重困难,以致三次研修班越办越好,渐入佳境。这里要特别提出的是,还有一些单位为院长研修班的举办,无偿地提供学习资料,如武汉大学出版社、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复旦大学高校新闻学国家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四川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武汉体育学院等,在此,我要向他们表示崇高的敬意!

今天,第三届全国新闻传播学院院长研修班在美丽的东湖之滨顺利开班,具有重要的意义。此时此刻,我很有些激动,甚至浮想联翩。想起了老子的一句话:“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我有信心可以肯定,今后我们还会举办第十届、第二十届、甚至是三十届院长研修班,这是现实的需要,也是时代的感召。我们中国新闻传播教育年鉴编委会愿意与各位院长朋友、各位热心教育公益的同仁一起努力,把这项平凡而伟大的事业进行到底!
预祝第三届全国新闻传播学院院长研修班圆满成功! 期待各位院长书记、各位教授主任,通过学习、交流、切磋,分享学院管理的经验智慧,开拓新时代新闻传播教育的新视野!最后祝福各位院长、教授在汉期间身体康健、心情愉快!
谢谢!

来源:镜鉴工作室(公众号)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vzjJI0AITdlZ6yXtq1Dg2Q
编辑:郑程程
352#
发表于 2023-7-26 22:39:33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融媒十年:转型之变,新闻之辩

“我们究竟应该如何跟在互联网出生的这一代人讲新闻学和新闻业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在2023外滩新媒体年会上,澎湃新闻副总编辑夏正玉发出新闻之问,引人深思。


澎湃新闻副总编辑夏正玉
站在媒体融合10周年节点上,夏正玉与四位国内新传研究带头人——复旦大学新闻学院院长张涛甫、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余清楚、中山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钟智锦、苏州大学传媒学院执行院长陈龙,共同探讨十年转型之变。  

媒体融合转型的第一个十年步履匆匆、全面挺进,下一个十年的目标是深度融合、行稳致远。夏正玉表示,新闻业会继续探索创新,但同时也需要学界提供前沿瞭望和思想支撑,相互扶持、彼此滋养。



新闻专业值不值得学
前段时间,考研指导老师张雪峰关于学新闻就打晕的言论被翻出来,一石激起千层浪,各界围绕着新闻学和新闻业前景展开论战。  

夏正玉关注到,很多踏上新闻岗位的年轻人都曾经被理想和情怀照耀过,而如今他们要面对一个残酷的争论:新闻专业还有价值吗?事实上,相关的争议声已经影响到一批年轻学子的选择,也直接关系到新闻人才的培养。  

针对这一争议,陈龙认为大学毕业生找工作难归根结底是受到经济环境的影响,(等到)整个社会经济好了,新闻学的出路自然就有了。他回应称今年苏州大学新闻专业招生的分数线是600分左右,相比往年没有降分。  

钟智锦则认为,关于新闻学的学生不好找工作的论调,需要提供数据来支撑。她强调新闻的重要性,有新闻的地方才是有文明的地方

余清楚用革命先烈李大钊先生的名句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来回答新闻专业和工作是否有价值的问题。李大钊先生激励了无数人投身新闻事业,那个年代需要新闻,这个时代也同样离不开新闻。   

无论当下还是未来,新闻业和传媒业永远是刚需。张涛甫认为,无论现在的传媒业还是传媒学界培养未来的传媒人,还没有做到该有的状态和理想的状态,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单靠个人,或者一家新闻学院又或是新闻学界都不行,我们要一起努力。我们在同一条船上,媒体可能会死,但新闻永远在路上。



媒体融合成效如何
由澎湃新闻主办的外滩年会,已成为国内主流新媒体一年一度交流互鉴、共谋发展的重要平台。在本次会议的院长圆桌论坛环节,夏正玉抛出了一个问题直指行业发展的内核:媒体融合十年,成效如何?短板在哪?   

融媒十年来,媒体行业经历深刻的变革,踏浪前行。用张涛甫的话来说,则是我们在原来的框架里自我革命

张涛甫认为,媒体融合这十年整体来说喜忧参半,喜的成分虽然占50%,但非常不容易,50%的喜所付出的努力不是百分之百,而是百分之几百的努力。他反复提及新闻业的不易,大家稍微努力接近目标,就发现更远的目标就来了。

在他看来,每家媒体虽然都在奔跑,没有躺平,但不是整体均速往前跑,有的快、有的慢。随着时间的推移,媒体的生态随之改变,完全由原来互联网流量逻辑所奠定的结构被打破,结构的不平衡得到有效改变。   

钟智锦则认为媒体融合十年的成效主要体现在产品、技术、人才,例如实现丰富、多元化的产品矩阵,突破各种技术难关实现创新。行业也逐渐形成两批人才:一批是传统的媒体人,有着非常成熟的互联网思维,第二批是年轻人加入到传媒行业,丰富人才储备。

至于短板,钟智锦谈及两点:有很多产品、机构为融而融,产品同质化,个性不鲜明、分工不明确,导致流量受限,盈利模式不明确;其次,新闻平台在吸引年轻人上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如何把年轻人从互联网平台吸引到媒体端、新闻端,是未来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差异化和多元化,是未来融媒体发展的方向,体系化里更要重视人、用户、目标群体,不能搞一以概之,不能搞一刀切。陈龙提出自己的思考。



谈到短板,陈龙认为,一是人才问题,二是资本投入的问题。“1+1之后的化学反应还没有产生,或者产生很慢。这使得地方县级融媒体的状况堪忧。他觉得,媒体融合需要解决几个问题:一是改进用人机制,任命的领导要懂得经营管理,如果创收能力弱,人才进来少,越是待遇差,就越招不到人才,形成恶性循环。二是有针对性地开展融媒体建设,要有流量思维,刺激用户、吸引用户。

如何强化主流媒体的舆论引领能力

从国家的顶层设计看,推进媒体融合,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核心是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而有声音提出,主流媒体变得自媒体化,亦有声音警告应防止主流媒体自媒体化。如何看待新型主流媒体在重塑媒介格局中的作用,如何强化主流媒体的舆论引领能力和议程设置能力?

余清楚认为主流媒体在媒体融合、技术赋能方面做得非常好,但报道速度可以向自媒体学习,防止主流媒体边缘化,同时要主动作为,主动创新,做好策划,发出权威声音。


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余清楚

现在媒体融合进入到后10年,前面该做的很多已经做了,剩下的都是难做的。张涛甫举例称,现在媒体要做几个爆款没有问题,但若想变成稳定的生态,以及扮演不可替代的角色则很难。

张涛甫认为,不能满足于单个爆款,要依靠产品形成产品链乃至生态,是媒体融合下半场最难的部分,也是最关键的。媒体融合没有标准答案,只有参考答案,做对自己,在生态中找到不可替代的位置,就成功了。

钟智锦从国内传播和对外传播两个角度来谈,她认为,国内媒体的使命不是自媒体可以替代的,做媒体融合要实现短期的流量和长期公信力的平衡。不过主流媒体在对外传播方面遇到很多困难、挑战、瓶颈,需要更大程度解放思想、更大胆的创新、更长远的时间规划、更大的容错空间。

我们需要严格区分宣传和传播,我们很多把宣传当传播,但是宣传和传播不是一回事,要更大魄力地解放思想。钟智锦说道。    
陈龙认为,市场毕竟是竞争的市场,大家都来做综合性的新型主流媒体是很难的。他关注到澎湃新闻准备打造24小时新闻直播,这是非常了不起的,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当然它有资本、技术、平台,也有优势。陈龙半开玩笑地说,新型的主流媒体建设有这样一句口号可以提出,任何时候可以相信澎湃新闻

走向下一个10

从媒介变革发展的规律来看,一种新的媒介发挥威力,需要一个过程。我们目前融合转型实践多数时候是建立在参照传统媒体的发展经验和传播规律基础上的。在会上,夏正玉向专家们抛出问题:这种参照可能提供了一种便利,但在某种程度上也有可能影响我们的创新思维?媒体该如何把注意力引向数字传媒独一无二的特征?这些特征会如何引导我们走向下一个10年?   

钟智锦认为,过去十年是数字化,未来十年是智能化。人工智能会深度介入,一是影响内容生产;二是借助人工智能、大数据算法,精准投放到目标受众;三是影响媒体从业人员,很多岗位会被替代淘汰。


中山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钟智锦

任何时候,任何技术迭代都是为人服务的,人是技术的中心,服务的对象。陈龙则强调,未来十年,数字化将走向深水区,会产生很多新的传播模式、生产和消费模式。内容生产在技术的加持下也会产生新的模式,要适应去中心化。未来的玩法是什么样的,今天是无法想象的。
余清楚则认为未来十年有三个化:智能化、国际化、平台化。媒体要拥抱智能化新时代,但是要保持定力,平台为王体现在平台创造价值。
张涛甫却选择泼点凉水,他坦言,现在有技术快进甚至技术大跃进的趋势,大家都很的状态中,大家拼命跑,就像转盘上的仓鼠,大家都在加速,你慢下来,就掉下来了。

张涛甫建议,媒体对技术要有警惕,没有想好之前盲目跟跑,最后伤害会更大,不如停下来,想好再跟跑或者不跑,不能一味抢跑。如果通过技术抢跑所得到的,拉低了社会效益,也不是正确的选项,不能仅仅为了流量、为了市场的廉价收益,而去放弃身上的担当和道义   
来源:澎湃新闻


编辑:潘洁



353#
发表于 2023-8-11 22:24:24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双学位是新闻专业的求职出路吗?
文丨吴坤玲
全文共3646个字



港大要求新闻本科生学习新闻学以外的第二个专业。即便没有被学校要求,很多新闻学生也会以不同的方式去学另一个专业的知识。
在媒体行业工作了近五年后,我脱产到香港大学学习从小就感兴趣的新闻专业研究生课程。彼时,关于新闻传播专业的争议尚且不像今天一样被推上舆论风口。从2010-2011学年开始,港大要求新闻本科生学习新闻学以外的第二个专业。很多在其他学校攻读新闻专业的同学也告诉我,即便没有被学校要求,很多新闻学生也会以不同的方式去学习另一个专业的知识。

越来越多的新闻学生在给自己加配“降落伞”。作为曾经的从业者,兼应届毕业新闻学学生,我好奇同学们的选择,以及其中复杂的情绪。

第二个专业,可以很美好

每个学期末,Zoe总是很早就开始忙碌。在Zoe就读的香港大学新闻系,各门课的期末考核形式基本不是考试。她通常需要外出拍摄、剪辑、报选题写报道,通过完成作品来获得期末分数。Zoe总是尽早计划、完成作品——然后开始准备经管学院金融专业的期末,这个专业的期末考核则通常以考试为主。

Zoe是香港大学新闻学和金融学双专业的学生。

从2010-2011学年开始,香港大学新闻系本科项目规定学生必须在二年级时选择第二个专业并开始学习。因为父母喜欢投资,并且一直培养她在这方面的意识,Zoe很快就确定了以金融作为自己的另一个大学专业。

Zoe对这一设置非常认可。

Zoe告诉我,清华大学新传学院取消了本科招生,世界知名的新闻学府哥伦比亚大学也不设本科项目。她认为新闻本科课程所学的技能很容易被替代,在职场上竞争力并不强,所以多学一个专业是很有必要的。另一个领域的专业知识支撑了新闻的内容创作,拓展了交际圈,同时也帮助她更好地厘清了未来作为记者想关注的领域。同时学习新闻和金融后,她会认真思考未来从事财经、商业记者的可能性。

“我会有意识地往财经、商业和科技记者这些方向去努力,这是我目前的理想职业。第二个专业偏文科的同学,我觉得可以去做生活方式、艺术或者旅行这一类内容,专业知识会给到比较大的助力”,Zoe说。

据Zoe观察,内地学生中最常见的选择有金融及其他的商科,比如市场营销等。香港本地学生的选择则更五花八门一些,她身边的朋友有选择小语种、语言学、政治、心理学甚至是犯罪学作为第二个专业的。

在香港出生长大的嘉怡给自己选择的第二专业是艺术史。嘉怡说,在她周围,市场营销是新闻系学生最常选择的第二专业。

“据我观察,因为市场营销这个学科也要求你创造内容,但比起新闻学感觉更实用一些,职业选择也更多”,嘉怡说。

嘉怡明白身边同学对未来职业发展的担忧,也深知自己对市场营销或者会计这样的热门专业并不感兴趣。在尝试过全球创意产业(Global Creative Industries)、社会工作学等专业后,她发现了自己的热情所在。

嘉怡成功拿到佳士得拍卖行的实习机会。她说,选择两个纯文科专业乍听之下有些冒险和理想主义,但在实习中她了解到,香港的艺术品市场其实非常大而且繁荣,在世界范围内都处于领先地位。她对自己的选择多了一份坚定,希望未来从事这两个领域相关的工作。

辅修,转换赛道第一步

除了双专业以外,辅修也是很多新闻系学生的选择。

本科就读于香港浸会大学新闻专业的淳淳辅修了市场营销。她说,这是她周围学习新闻的同学里最常见的选择之一,比较常见的辅修方向还有计算机科学、公共关系、金融和文学院的一些专业。

而对于很多希望从新闻行业转行的同学而言,辅修是为了给日后申请研究生或者找工作时转换赛道做准备。淳淳提到,她的同学们中有辅修英国文学,最后到英国读硕士再准备申请博士的;也有读金融新闻方向的同学,本科毕业后选择攻读商科方向的硕士,最后进入投行工作。

本科毕业于人大新闻学院的小卉也表示,金融学和社会学在她周围的同学中是比较热门的两个辅修学科。辅修前者的同学多是为了在研究生阶段进入新的领域深造,或者毕业后在工作中转行。

除了辅修以外,小卉入学时,学院还设置有3个实验班,分别是由新闻学院与法学院合作组建的新闻学—法学实验班、与艺术学院合作组建的创意传播实验班,以及与外国语学院联合组建的国际新闻全英文项目。选拔方式均为学生自主报名后,联合办学的两方院校组织综合素质面试。该学院的本科生培养手册中写道,实验班的建立旨在培养高端复合型人才。

多学科共同学习,操作起来有难度

小卉没有选择进入任何一个实验班学习。

“这个实验班是一入学就要去考试的。就是刚高考进去、九月份一开学,你就要提交申请书。我当时很懵,也不知道它到底会学什么,所以就没报”,小卉说。

同时,在同样的时间内完成两个学科的学习,精力也是一个问题。

伊伊本科毕业于国内某双一流211大学的广播电视学专业,她的学校开放了几个专业供学生进行辅修,按要求完成课程后可以拿第二学位。伊伊的一些同学选择了辅修法学。

“但很多都半途而废了,很累”,伊伊说。

而即便坚持下来,当双学位的学生进入新闻外的另一个专业领域时,也可能面临一些尴尬情况。

今年暑假,Zoe进入金融行业实习,雇主是一家一级买方公司。公司会投资一些新兴技术(Emerging technologies)领域的初创企业,这是Zoe非常感兴趣也一直在关注的领域。但因为新闻专业的这一层背景,雇主有时候会表示不解。

“他们会说,你不是学新闻的吗,为什么不看文娱、不看消费?你双主修新闻和金融的话,应该会很喜欢媒体、自媒体创业、消费或者base在舆论风向的投资,为什么要看科技?”Zoe说。

每到这种时候,Zoe就需要从头开始向对方说明自己为什么学新闻、自己实习和校内的经历等等。Zoe觉得,有一部分人对文科专业依然有刻板印象。

“雇主会觉得,你还是一个学文科的”,Zoe说。

Zoe认为,双学位当然比一个学位更有优势,但还是要看自己想立足的领域。比如在金融这个行业,有些雇主会觉得学习计算机科学加上金融的同学,比学新闻加金融的同学更有关注科技赛道的资本。

就业难,不是多加一个专业就能解决

就读于香港大学理学院的林同学在选择新闻作为辅修专业。如今,他大四毕业,依然向往新闻工作,却撞上了冰冷的现实。

“你不读新闻专业也可以去做记者、记者是不需要专业的专业人士,说得好像阿猪阿狗都能做,这论调都要被说烂了 ”,林同学说。

他一直希望毕业后从事新闻摄影,但找工作时发现,现在香港很多用人单位招新闻摄影师,只要求入职者有中学学历或者高级文凭(注:中学教育后报读专上教育后获得,是学士之下的一个学历等级,其学历程度相等于本地大学四年制学士的第一年或第二年)。

他向在报社工作的朋友询问机会。朋友告诉他,配图这件事,就是文章排版时正好有位置,那就放一张照片来填补那个位置,而并不真的需要一张拍得多好的照片。

“这就很像超市搞的促销,买牙膏送一只碗。在这些地方做摄影记者,你就是那只碗,是买牙膏送的。你不需要多好,是个碗就行!我不想做这个碗,想成为牙膏啊。但在香港,我还没找到单买那个碗的地方”,林同学说。

谈到记者这个职业,更逃不开的话题是收入。在香港,记者工作辛苦、工资低似乎早已成为共识。哪怕他已经学习新闻四年,父母仍然反对他毕业后从事这一行。他说自己现在在一家电视台做兼职,每次需要工作10个小时,工资是55元港币一个小时。在香港,去便利店工作也有五六十块一个小时。

“单就工资水平来说,不如去奶茶店或者去711收银。我经常跟朋友开玩笑,我下个月就去冲奶茶啦!”林同学说。

有同学会做一些约稿或者兼职工作。林同学觉得,这或许是因为现在这个行业已经不再需要那么多全职了。他说,比如,新闻事件随时有可能发生,如果赶上假期,安排自由职业者(freelancer)或者兼职人员工作,用人单位是不需要给他们补休的。

对于在香港工作的新手记者白兰来说,记者这个职业的困境,除了收入低,还有受限的发展前景。

她在大学时选择了财经新闻方向,毕业后一直在从事财经记者的工作。白兰说,熬个三五年,可以做到高级记者(senior reporter),再然后是编辑,极少数能做到主编。

“我的很多朋友都是工作个两三年就转行了,他们也劝我,说如果不是想一直做这行的话,做三年就可以跳走,不然后面就很难跳了”,白兰说。她的记者朋友们有的后来去做了政策或者策略研究,有的转行公关,还有原先同样做财经记者的,后来通过考证等方式转战金融行业。

但换过几次工作后,白兰仍然选择留在了新闻行业。她说刚入行时自己非常理想主义,现在虽然有了更多考量、理想主义被冲淡了一些,但并不是完全消失了。她依然对这份职业保有喜爱和热情。

对于接下去自己在这个行业的发展,她有耐心,并且有长远的打算。她说自己作为记者经验和见识太少,还需要继续探索真正想要深耕的报道领域。她不排除自己还会反复跳槽,她想给自己一点时间,找到在这个行业里自己真正能做的事情。而对于这段时间的长度,她说,“至少前五年”。

偶尔有亲戚觉得白兰工作辛苦、挣得也不多,不如回家乡发展或者换一份工作。白兰说自己现在还没到穷得吃不上饭,等真的到了那一天,肯定会有别的路可以选。至少现在,她还是想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我就是觉得,这份工作,我还能再做做”,白兰说。

来源:FT有教无类(公众号)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T5QEKPvKVTHbkbtWG-3Jyw
编辑:秦克峰




354#
发表于 2023-8-17 22:36:17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史海钩沉】陈望道与复旦大学新闻教育
陈望道与复旦大学新闻教育

中国新闻教育发轫于20世纪20年代,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前身是新闻学系)是中国最早创办的新闻系、科之一。经过一百年风雨的洗礼,在中国最早创建的新闻系、科中,始终香火不断、坚持办学至今的只有复旦大学新闻学院。而在复旦大学新闻教育发展史上,陈望道先生居功至伟。
      陈望道,原名参一,1891年1月18日出生于浙江义乌县分水塘村一户农家。少年时代在私塾接受旧式教育,攻读四书五经,还曾拜师习武学拳,17岁时曾随长者在乡村办学,以冀“教育救国”。不久后,强烈的求知欲促使陈望道再次就学,考入金华中学继续学业。1915年初,陈望道赴日本留学,先后在早稻田大学、日本中央大学等高校学习,并投身国内的新文化运动,1919年1月15日撰写《横行与标点》一文在《新青年》第六卷第一号发表,首次使用“陈望道”之名。1919年6月,陈望道回国,先在杭州第一师范学校任语文教员,后在上海担任《新青年》编辑等工作,1920年有幸承接“天降之大任”,成为《共产党宣言》第一个中文全译本的译者,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上海发起组,担任《新青年》主编、中共上海地方委员会第一任书记等职,1923年因故退党后终身信仰共产主义,在党外为党做了大量工作,1957年重新入党。自1920年9月起,陈望道开始在复旦大学执教,前后近50年(1920年9月—1931年2月、1940年秋—1977年10月),出任校长整25年(1952年10月—1977年10月)。新中国成立后,陈望道曾任华东军政委员会文化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兼文化部部长等职,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1977年10月29日因病逝世。
正是在复旦大学执教期间,陈望道从1924年开始参与创建复旦大学新闻学系,大力支持新闻教育建设,自1941年起全面主持复旦大学新闻学系工作达9年之久,为复旦大学新闻教育同时也为中国新闻教育的建设作出了诸多创新性贡献。
一、参与创建、全面主持、终身呵护复旦大学新闻学系,赢得“天下记者家”英名
中国新闻教育正式进入高等教育的殿堂,始于1920年9月上海圣约翰大学在普通文科内附设报学系。紧接着,1921年厦门大学创建报学科(1923年后因故停办),1923年北平平民大学创建新闻学系。1924年,在燕京大学创建新闻学系的同时,复旦大学的新闻教育也开始起步,年初在复旦大学国文部创设“新闻学讲座”课程,年底在《复旦大学中国文学科章程》中明确提出了设立新闻学系的设想。1925年8月25日,《申报》刊出广告《复旦大学新设新闻学系招生》:“本大学为发扬中国文学,养成文坛作者起见,由行政院议决于本年秋季开办中国文学科,先设文艺系、教育系、新闻学系三系,入学试验注意国文,余详本大学招生广告。恐未周知,特此通告。”在这一复旦大学新闻教育的草创阶段,陈望道作为国文部以及1925年秋季学期由国文部扩建而成的中国文学科的教授之一,开始参与新闻系的筹建工作,与复旦大学新闻教育结下了不解之缘。1927年,陈望道出任中国文学科主任,新闻系的筹建工作开始由陈望道主持,新闻学系的课程设置以及师资延聘等各项工作的步子明显加速。1929年9月,复旦大学在建制上作了重大改革,新建文学院等5个学院,原中国文学科被改组为文学院下辖的两个独立的系,即中国文学系与新闻学系。据校史档案记载,新闻学系的建立,离不开陈望道等教授的力挺。最初,复旦大学院系改组方案否决了开办新闻学系的主张,但陈望道等师生在校内发起创建新闻学系的吁请活动,最后在复旦大学行政院第45次常会上通过了开办新闻学系的决定。马世淦在《本系成立之经过》一文中说:“在这次会议中,极蒙李权时先生与陈望道先生的主张,各位委员不加异议,正式设立本系的议案便很顺利地通过了。”①中国文学系与新闻学系成立后,学校决定由陈望道任中国文学系主任、谢六逸任新闻学系主任。此后,陈望道虽一时无缘继续主持新闻学系的工作,但他仍热心帮助新闻学系的发展,继续在新闻学系主讲必修或选修课程,直至1931年2月因故离开复旦大学。
1940年秋,陈望道重回复旦大学,先是在文学院下辖的中国文学系、新闻学系等各系讲授各类课程。1941年9月后,程沧波因被国民党中央派去香港担任《星岛日报》总主笔而辞去了新闻学系主任一职,陈望道被学校委派开始代理系主任工作,1942年9月被正式任命为系主任,直至1950年7月因身兼华东军政委员会文化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兼文化部部长、复旦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等公务繁忙而辞去系主任一职,前后长达9年之久。在这9年时间内,陈望道全面主持新闻学系工作,并锐意革新,提出了许多具有创新性意义的办学理念与原则,推出了一系列教学培养工作的具体改进措施,把复旦大学新闻学系办成了国内领先、国外知名的一流新闻教育机构,为中国社会发展培养出了一大批有理想、有信念、有才干的新闻人才,赢得了中国的“天下记者家”之英名。
1950年7月陈望道不再担任新闻学系主任后,仍对新闻学系的发展十分关注,并在需要时予以大力支持与呵护。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开始进行大规模调整。据时任复旦大学党委副书记的王零回忆,由于苏联只有党校才办新闻学系,因而上海市高教管理部门最初拟停办复旦大学新闻学系。对此,刚担任复旦大学校长的陈望道坚决反对这一做法,并越级向周恩来总理请示。陈望道的想法得到了周总理的支持,复旦大学新闻学系因此而得以继续办学,成为中国高校中经过院系调整后仅存的一个新闻学系。
二、提出“宣扬真理、改革社会”办系原则,确立“好学力行”系铭
      1941年秋陈望道主持新闻学系工作后,即开始听取校内师生以及社会各界对新闻教育的意见与建议,锐意改革新闻教育工作。1942年9月,陈望道正式接任系主任,明确提出了“宣扬真理、改革社会”的办系原则,旨在使新闻学系的教学与培养工作与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相契合,培养具有崇高的理想与情怀、强烈的为社会服务与奉献精神的新闻人才。1943年4月,陈望道进一步提出“好学力行”的办学理念,后经全系师生讨论而将“好学力行”四字确定为复旦大学新闻学系的系铭。“好学力行”,源于《中庸》的“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一语,原意为热爱求知是智者所为,尽力而为是仁者风范。陈望道提出的“好学力行”理念,是基于新闻学这门学科的实践性品格,强调新闻学的教学与培养工作应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新闻学系的学生不仅要有广博的知识和专业特长,还要注重学以致用,将所学理论、知识与技能用之于实际工作之中。由于“好学力行”科学地总结出新闻人才的素质之养成的根本要求,道出了新闻教育的精髓,因而陈望道在20世纪40年代初确定的这一系铭(后称系训、院训)一直传承至今。


图为系铭

据此系铭,陈望道还在系内倡导民主办学,鼓励学生“学有专长”“有胆有识”,并推出了一系列新的办学设想与举措,逐步把复旦大学新闻学系建设成为名闻天下的记者之家。其中最有创新性意义的是新闻晚会的举办与新闻馆的建成。
举办新闻晚会是陈望道主持新闻学系时推出的一大创举,在复旦大学新闻教育史上不仅留下了深深的印痕,而且还成为一个代代相传、至今仍具有重要品牌意义的“保留节目”。
举办新闻晚会的建议,是1943年9月间新闻学系几位同学提出的。这一建议,立即得到了系主任陈望道的认可与支持。1943年10月10日,第一次新闻晚会在重庆嘉陵江畔的江风茶社顺利召开,近30位师生出席,系主任陈望道携助教李光诒等亲临晚会以表支持。这次新闻晚会的主题为“苏德战场纵横谈”,由邵文绅主讲,并制作了报上刊载的苏德战争形势图放大版以供观看。之后,新闻晚会一般在新闻学系所在地北碚夏坝举行,每周一次,均安排在星期六晚上。新闻晚会在初创的前两年,新闻学系所在的夏坝地区没有电灯而只能在烛光下举行,因而又名“烛光晚会”。晚会一般以时事讨论、学术研究的形式出现,有报告、讨论、辩论,晚会主题以及晚会的宣传工作由晚会主席与新闻学系的师生商议而定。晚会主席由学生选举产生,每周轮换。有时,新闻晚会还油印当时流行的进步歌曲或国内外民歌,发给到会人并在会前当场教唱。据记载,以紧扣时代脉搏、纵论国家大事为主的新闻晚会在重庆夏坝举办过110多次,大大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和眼界,使其关注社会与国家发展的大局而不局限于校园内的事物。
在系主任陈望道的关爱、宽容下,新闻晚会的内容多元而新颖,氛围日趋自由、开放、活跃,鼓励学生参与讨论、畅所欲言,可临时要求发言,常展开激烈辩论,但不强求作出一致的结论。因此,新闻晚会深受学生欢迎,不仅新闻学系的学生几乎全部出席,许多外系的学生也很乐意参加。当年亲身参与其中的李光诒把新闻晚会的特点总结出8条,即:丰富的内容、多样的形式、切当的主题、平等的气氛、广泛的探索、严肃的思考、自由的讨论和独立的判断。②现存复旦大学档案馆里的一些资料,记载着七八十年前新闻晚会也是当时学生们关注的话题,如“新闻与政治”“我们的出路何在”“中国将向何处去”等事关国家前途的大问题。1946年1月3日晚,新闻学系举办第105次新闻晚会,主题是“超人哲学”。主讲人陈氏在演讲中吹嘘自己集中外古今哲学之大成,自建起一种名曰“如一哲学”的思想体系。新闻学系四年级杜同学当即起立发言,列举事实对陈氏哲学中的唯心观点逐一予以批驳。系主任陈望道也参加了这次新闻晚会,最初略感尴尬,但立马面露笑容,向演讲嘉宾解释说这就是复旦大学历来倡导的学术独立和思想自由的品格。
1946年6月新闻学系随复旦大学一起回上海后,新闻晚会改为每月举办一次,后随着政治形势的发展有时每两周举行一次,最初在一般的教室里举行,后因参加人数不断增多而改在当时面积最大的子彬院101教室举行。自1947年12月起,新闻晚会改名为新闻座谈会。第一次新闻座谈会在12月12日召开,内容为“展望伦敦外长会议”,由萧乾教授出席指导。系主任陈望道也出席了这次座谈会并发表讲话,指示新闻座谈会的内容应偏重新闻学理论及实际之检讨。
新闻馆的建成,是陈望道主持新闻学系工作期间的另一创举,旨在改善当时新闻学系的办学条件,为学生创建一个良好的校内教学实习基地,兼以解决课外学习等其他培养工作问题,成为复旦大学新闻学系提升教学质量与社会声誉的一大标志性成果。
1944年4月,陈望道为筹建新闻馆而发起社会募捐活动,预定筹集建馆费100万元。为此,陈望道不顾条件艰苦和天气炎热,亲自从地处郊外的北碚到重庆市区去募集捐款。7月19日,邵力子、钱新之两位老校友在重庆胜利大厦宴请金融界人士,当场募得60余万元,后经金融界及其他各方推动又募得60余万元,共达120万元。此外,复旦大学前校董杜月笙捐赠四开印刷机、圆盘机各1部,文学院院长伍蠡甫捐赠价值5万元的10幅作品,邵力子夫人傅学文女士捐款1万元,新闻学系教授曹亨闻、祝秀侠、舒宗侨等各捐1万元。在短短的两个月内,经新闻学系全体师生的努力募集,到账的新闻馆建造基金已达近200万元。紧接着,新闻馆经公开招商承包后进入了建设阶段,由校友裘松根、黄祖述主持,校友朱文梁设计。1944年9月1日,即当时的“九一记者节”这一天,新闻馆奠基仪式隆重举行。至1945年4月,占地约30亩的新闻馆建成,内有系办公室、编辑室、图书室、资料室、通讯室、招待室、阅览室、实习教室及排字印刷房等10余间。
1945年4月5日中午,新闻馆开幕典礼在夏坝复旦大礼堂举行。是日云层密集,大雨欲来,但人们前来参加开幕典礼的兴致丝毫不减。从早晨六点开始,新闻馆的里面以及相伯图书馆的楼下已经挤满了前来参观的各界人士。中午时刻,邵力子、萧同兹、王芸生、潘梓年、胡秋原等嘉宾和其他前来参观的人士及复旦师生共计600余人参加了新闻馆开幕典礼。邵力子致辞,邵力子夫人傅学文也陪同出席并为新闻馆剪彩。于右任因公务在身而无法前来参会,但事先拟就题为《新闻自由万岁!》的演讲稿,内云:在这个艰难的时刻落成新闻馆,意义非同一般,绝不只是增添了几个房屋,中国新闻事业与复旦大学在过去已有密切关系,在未来更有远大的展望。中共中央在重庆出版的《新华日报》为复旦新闻馆开幕发来贺电:“为新闻自由而奋斗。”此外,系友金光群等六人赠送锦旗“记者之家”;《新民报》记者廖毓泉赠送“复旦新闻馆,天下记者家”的对联,后联对复旦大学新闻学系在中国新闻教育史上的地位与作用作了精准的概括。此后,“复旦新闻馆”成了这一新建成的新闻馆的正式名称,而“天下记者家”成了复旦大学新闻学系的荣誉称号。下午,复旦大学新闻学系举办的第二届世界报纸展览会宣告开幕,共展出报纸、杂志2000多种,其中来自英国(27种)、美国(16种)、波兰(9种)、法国(7种)、苏联(5种)、印度(3种)、澳大利亚(2种)7个国家的报纸共69种,来自英国(30种)、苏联(27种)、美国(16种)、印度(10种)、荷兰(7种)5个国家的杂志共90种,以及国内13省报纸共298种、军中报纸42种、边疆23种、敌后2种、国内新闻教育机关10种,以及本系毕业生及在校学生创办的报刊17种。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共产党在各地出版的《新华日报》也被收入并展出。
新闻馆建成后,几乎所有的学生每天必去那里学习理论与知识、交流思想与意见以及参加编印报刊等教学实习活动,因为新闻馆藏有学生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理论学习与业务实践活动的宝贵资源。
此外,为加强教学实习,复旦大学新闻学系在陈望道主持下还重建复新通讯社,创办《复旦新闻》等学生报刊。1943年2月,陈望道决定重建已停业的复新通讯社;3月1日,重建的复新通讯社宣告成立,陈望道亲自担任社长,讲师李光诒担任总编辑并负责日常工作。该通讯社下设编辑、采访、总务三部,由新闻学系学生轮流参加实习,每五日发油印稿一次,免费供重庆各大报社采用,其稿件内容以重庆北碚地区的新闻为主。这一时期新闻学系学生创办的报刊主要有《复旦新闻》《复旦新新闻》以及以当地民众为读者对象的壁报等。《复旦新闻》创刊于1943年,是以复旦大学新闻学会名义出版的铅印实习报纸,报道北碚地区和复旦大学的消息,以迅速翔实著称。1944年因人事变动和经费困难而出至第60期后暂停,1945年10月10日复刊。《复旦新新闻》创刊于1946年3月12日,四开铅印周报(另出经济评论时政三日刊),由新闻学系学生主办,请新闻学系教授曹亨闻担任指导教授。以当地黄桷镇民众为读者对象的壁报,设有社评、国内外时事、社会新闻、抗战图画、读者通讯等栏目,篇幅虽小,但内容丰富,在当地民众中有很大的影响。
在陈望道的关心与支持下,早在1929年创建的复旦大学新闻学会在这一时期也得以恢复与加强。新闻学会设有研究室,订有四川各县及外省的各种报纸(包括部分赠阅的报纸)共60种之多。所有报纸一般都有两份,一份用于装合订本,另一份用于报纸剪贴。因此,研究室中有5、6个木柜,高6尺,内分6格,各种有关联的新闻被剪下来贴在一种格式大小相同的纸上,分为国内外的政治、经济、司法、教育、外交等类别,有关抗日战争的材料还细分为东战场、北战场等类别,依类储藏。
为了拓展学生的视野与知识面,使学生在校时就对新闻界与整个社会有全面、深刻的认识,新闻学系还定期或不定期地举办各类讲座或演讲会,邀请新闻界以及其他各界著名人士来系演讲,使学生能及时获取来自各界的最新资讯、意见与相关知识。
三、坚守正义、进步立场,筑起民主、自由“堡垒”
20世纪40年代,正是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国民党两种政治力量为了中国走向光明还是黑暗而激战的历史关键时期。陈望道作为新闻学系主任,领导复旦大学新闻学系的师生,坚守正义、进步立场,响应中国共产党的号召,顺应历史发展的大潮,把复旦大学新闻学系修筑成国统区内民主、自由的“堡垒”。
在重庆时期,陈望道在1945年4月新闻馆开幕典礼上公开声称,“我们切望能与新闻机关合作,能够以形影似的亲密关系,开辟自己的前途,谋求人群的幸福”,并把这一点视作当时中国新闻教育“急需解决的”的一个重要问题,鼓励学生要“学有专长”“有胆有识”。1945年9月复旦大学进行课程改革,陈望道把哲学原理、伦理学两门课程确定为新闻学系的必修课程,并在哲学原理课程中增加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内容,旨在培养学生树立科学的、正确的世界观。复旦大学新闻学系在其新闻学会的研究室内藏有相当数量的马克思、列宁的著作,很多后来成了共产党人的青年学生回忆说,正是在那里第一次阅读马列著作。
复旦大学新闻馆建成后,陈望道从香港为新闻馆订购了中国共产党主办的《群众》以及其他进步报刊。新闻馆内设有收音室,学生们常在那里收听1945年8月恢复播音的延安新华广播电台的广播节目,并把新华社发布的重要消息传遍复旦大学校园,因而坐落在校园西北角的“新闻馆”被复旦大学师生誉为“夏坝的延安”,成为当时全校进步师生争取民主自由的活动场所。新闻学系师生还曾在新闻馆举办“和平、奋斗、救中国”的讨论会,响应与支持中国共产党的拥护和平、民主,反对内战、反对独裁的正确方针,抨击国民党搞独裁、打内战的反动政策。
对于学生的爱国进步活动,陈望道不仅持包容、关爱与支持的立场与姿态,还暗中予以保护。1945年入学的邹剑秋是中共地下党员,当时担任新闻学系学生会主席,他参与编辑的进步学生报纸《中国学生导报》的编辑据点就在陈望道居住的同一个四合院内,陈望道不仅知情不问,还暗中予以保护。
1946年6月回上海后,复旦大学新闻学系师生在陈望道的保护与支持下,积极开展反内战、争民主的进步活动,新闻学系继续发挥民主、自由“堡垒”的作用。
新闻晚会(后改称新闻座谈会)等传统活动,开始成为进步学生开展反内战、争民主的重要斗争手段。在新闻晚会上,进步学生利用事先搜集的大量资料特别是利用国民党官方报纸及通讯社发的消息,讨论宣传共产党的主张,揭露国民党的阴谋。1947年4月28日,新闻学系学生举行以“五四的道路”为主题的新闻座谈会,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中共复旦大学地下组织也充分利用新闻晚会(新闻座谈会),把它办成党在复旦大学进行公开宣传、开展合法斗争乃至考验进步学生、发展地下党员的重要阵地。据这一时期的新闻学系学生练福和回忆,他当年在复旦大学就是通过新闻座谈会这一平台认识地下党支部书记曾铸并在曾的引导下加入中国共产党的:“1948年11月间,新闻系召集一个关于当前形势的座谈会,内容是……我们青年学生如何在历史转变的关头面对严峻考验。会上讨论很激烈,会后曾铸有意和我同行回宿舍,一路上他接着话题继续发挥,从当前形势谈到中国的前途,谈到共产党的纲领,谈到我们搞学运搞革命要不要参加党组织的问题。我当即谈了我的看法,表达了我的心愿和入党要求。……过了20多天,到1948年12月12日……吸收我为中共党员。”③
此外,被称为复旦新闻馆的新闻学系小楼内设有收音广播室,可收听到解放区的新闻广播,因而成了进步学生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发令台。新闻学系学生在校内外还办起了《复旦新闻周报》《复旦新新闻》《时事论坛报》等20多种小报和壁报,有铅印的,也有油印的。其中《复旦新闻周报》是新闻学会主办的四开油印小报,名义上是新闻学系学生的教学实习报纸,编排和刻印十分精美,其内容以报道学生运动情况为重,成了复旦大学学生运动的喉舌。为了同三青团分子主办的报纸《新新新闻》进行斗争,同时也为了防范《新新新闻》常使用的混淆视听手法,《复旦新闻周报》专门印制卡片,以作为《复旦新闻周报》学生进行采访的工作证件。作为学生运动的喉舌,《复旦新闻周报》充分发挥了报纸这一武器的威力。随着上海学生运动的发展,《复旦新闻周报》于1948年夏改名《复旦导报》,并作为复旦大学学生自治会的机关报继续出版发行。此外,1946年3月12日在重庆创刊的《复旦新新闻》回上海后继续出版,所有的记者与办报人员计58人,均为新闻学系的学生。1947年创办的《时事论坛报》,也是由新闻学系学生负责的学生报刊,由新闻学系教授曹亨闻担任指导老师,以研究国际时事问题为宗旨。
在反内战、反暴行的爱国民主运动中,复旦大学新闻学系学生是一支站在斗争最前列的活跃力量。对此,陈望道始终持同情、支持与保护的立场与态度。1947年4、5月间的一个晚上,国民党当局在全市进行大搜捕,复旦大学有十几人被抓。当晚,一位进步学生逃到陈望道家里避难。陈望道请那位学生上楼躲避,自己与太太在底楼坐着看报纸,整整一个晚上没有睡觉,保护了这位学生。在关键时刻,陈望道还挺身而出,公开站在学生一边,救助进步学生以免遭国民党当局的迫害。1947年5月29日,新闻学系主任陈望道前往公济医院慰问该系在“五二六”事件中受伤的张希文、杜数绪等学生。1949年1月28日晨,陈望道携带大批糖果至上海市警察局蓬莱分局探望在押并绝食抗议的18位学生,并数次求见时任上海市市长的吴国桢,使这18位在1948年8月27日由特刑庭控以“匪谍嫌疑”而被拘传、侦讯与羁押在蓬莱分局的学生最后全部交保获释。此时,对于国民党当局通过校长章益保送大批特务报考新闻学系,试图混入新闻学系进行阴谋破坏,陈望道不顾个人安危,用甄别、试等方式拒不接收。为此,复旦大学的特务学生曾贴出大幅公告,称新闻学系是共产党支部组织,并要陈望道对此负责。1949年2月,人民解放战争胜利在望。为了保护学校免遭破坏,复旦大学成立师生员工应变委员会,新闻学系主任陈望道作为教授代表担任该委员会副主席,在白色恐怖之下积极领导护校斗争。之后不久,陈望道被列入国民党特务暗杀名单,被迫避居于新闻学系副教授舒宗侨家中,直至大上海解放。
时至今日,陈望道主持新闻学系期间提出的“宣扬真理,改革社会”等办学原则、“好学力行”系铭以及举办新闻晚会、创办学生媒体等具体措施,仍在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得到发用与光大。“好学力行”仍然是新闻学院的院训,并被赋予了新的含义。新闻晚会仍然是新闻学院传统品牌节目,与1943年开办的新闻晚会有异曲同工之处。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学生创办与主持的众多报刊与新媒体,在精神上仍与当年的学生报刊一脉相承。陈望道去世已经40多年,但其为中国新闻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的巨大贡献,已成为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的一种精神,将永远鼓舞、激励着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的事业在新的时代不断向前推进。
注释:
① 马金淦. 本系成立之经过 [C] / / 复旦大学新闻学系纪念刊筹备委员会, 复旦大学新闻学系 纪念刊. 上海: 复旦大学新闻学会, 1930.
② 游仲文. 战时复旦新闻晚会 [C] / / 何建廷. 抗时战争时期的北碚 (北碚文史资料章回辑). 重庆: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重庆市北碚区委员会, 1992: 328.
③ 练福和. 一个铁骨铮铮的共产党员 [C] / / 常州市中共党史学会, 地下斗争实录. 北京: 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4: 235-236.
*原文载于《中国新闻传播教育年鉴2022》,武汉大学出版社,第785-794页。


来源:镜鉴工作室(公众号)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NXzO_oN0FOT0Dpbq1d9kCA
编辑;覃韵琪


355#
发表于 2023-9-3 21:36:45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华科新闻学院院长回应张雪峰言论

澎湃新闻记者 钟煜豪

9月1日晚间,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微信公众号发布了院长张明新在学院2023年新生开学典礼上的致辞,主题是“新闻传播学的价值和底色”。


张明新提到,今年高考时节,正值填报志愿之时,一位名叫张雪峰的“考研名师”在直播中表示,要把理科590分报考新闻的考生“打晕”,并提出“读新闻学专业难找工作”。他的言论将新闻传播教育推到社会的前台,引发公众的热议。虽然没有具体的数据支持,但凭着个体经验,我们能够感受到,张雪峰的观点影响到了很多考生在填报新闻传播学专业的选择。这让我们需要面对和思考许多关于新闻传播学高等教育的话题,重新认识处于技术革命和时代巨变下的新闻传播学的定位、价值与特色。这会让我们思考许多问题,比如:读大学与就业的关系是什么?我们该如何认识新闻传播学?我们该如何读好新闻传播学专业?

“读大学绝不仅仅只是为了找一份工作,我相信诸位都同意这个观点。”张明新表示,如果只是为了找一份工作,在高度信息化的当今社会,即使不读大学依然可以达成这个目标。参加一些职业技术培训,甚至有可能找到薪水更高的工作。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的领域,都有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相对于一个具体的工作岗位而言,人生是漫长的,我们更需要的是对专业的长久热爱和持续的努力付出。

“现在,我们经常会听到一种声音,新闻传媒业的前景不好了,读大学要避开新闻传播学专业。事实果真如此吗?”在张明新看来,答案是否定的。

他表示,新闻传播类专业的覆盖面非常宽广,对应着社会许多领域的岗位。以本科层次为例,新闻传播学涵盖10个不同类型的专业,包括:新闻学、广播电视学、广告学、传播学、网络与新媒体、编辑出版、数字出版、国际新闻传播、时尚传播、会展。许多新闻传播学院还将本属于艺术学门类的播音与主持艺术、广播电视编导等专业纳入进来。这些专业在许多领域,如企业、政府机关、文化机构、商业部门等,都具有很好的适应性和竞争力。

“更为重要的是,新闻传播,或者从更广的意义上讲,信息传播是当今社会系统运行的基础性架构。”他认为,当今时代,人类社会的运行高度复杂,社会分工高度精细,信息传播是整个社会的基础设施,关乎社会系统的有序运转。没有通畅的信息传播,社会各个子系统就无法有效的整合,各个群体就不能展开充分的对话,各个国家就无法实现积极的文化交往。新闻传播具有前所未有的开放性,通过连接社会的各个系统、各类组织、各种群体甚至个体,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价值和效能。

谈到新闻传播学专业的学习时,张明新指出,新闻传播活动具有很强的公益色彩,关乎社会的公共利益,对于从业者有着天然的人格和德性要求。不论新闻传播的载体或形态为何,比如一篇新闻稿、一本书、一个广告文案、一个游戏产品、一个短视频、一部影片,虽然具有市场化的考量,但从根本上说,它们都是精神文化产品,不能过多地以个人和市场利益为导向。“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一直以来都是新闻从业者的理想。正是这种具有理想主义色彩的人文情怀,激励着一代代新闻传播学子进入主流媒体,用新闻人的感受、思考、表达和行动,推动社会进步,促进国家发展。

他还提到,新闻传播类专业的应用性很强,但并不意味着专业学习主要在于业务技能;恰恰相反,更需要应用技能之外的价值观和知识底座。做好新闻传播工作的表层逻辑,是信息搜索和采集能力、沟通对话能力与融合表达能力;但深层次的逻辑,是正确的价值观、缜密的逻辑思维和广博的知识基础。

在今天的大学校园里,“内卷”似乎是无法避开的话题。张明新在致辞中建议,新闻传播常常追求时间效率,但新闻传播专业的学习,需要静水深流般的从容与舒缓。人生的成长不是在匆忙中快速打卡,不是在竞争中相互消耗,而是一个如河水般流淌的自然而然的过程,甚至有时候,过程本身就是目的。希望各位不要将自己的日程安排得满满当当,闲暇、放空和留白的时光,有时比紧张的学习更有价值。

张明新先后在华中科技大学和武汉大学攻读并获得工学学士、管理学学士、文学硕士(传播学)、文学博士(新闻学)学位,曾在湖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2004-2007)、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07-2012)任教,历任助教(2004)、讲师(2006)、副教授(2009)、教授(2014)。

来源:澎湃新闻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TtcRUpq79iL1lMEA0962bg
编辑:郑程程

356#
发表于 2023-9-4 17:47:40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某顶尖高校新闻学院的本科毕业情况是这样的


某高校新闻学院,国内无论是学校还是学院,都是一流中的一流。姑且给个代号D。今年它的本科就业情况是这样的:

大约六成要继续深造,三成去上班。嗯,还有一成在干嘛,诸位必然是懂的。

这当然只是大面上的数据。而且,也不用死盯着“你懂的”那一成,惊呼10%失业。毕竟一流中的一流,所谓脱下孔乙己长衫,总是要考虑投入产出比的,对吧?

投入产出比,这一点至关重要。

新闻学院到底值得不值得读,值得二字,就是投入产出比。

但你如果非要讲情怀讲理想讲意义,我昨儿已经写文章表示过了:意义这个玩意儿,见鬼去吧。


我们先来看看这三成去上班的,是个啥情况。

16%进了党政机关,10%进了其它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则高达35%。算个总数字,就是超过一半进了国字头。

大背景是今天的学子很多都想混国字头——这个想法对不对,我就放着不讨论,但这个想法总属于客观存在。而基于这种现实,有超过一半的本科毕业生就业上达成这个想法,你要说有多失败,那是完全谈不上的。

另外要指出的是,新闻学院新闻学院,未必就是狭义的“新闻”,连媒体都未必等于新闻媒体,新闻学院不是只有一个新闻专业的。

在这批就业的本科生中,16%去了机关里的公共管理,11%去了媒体,5%去了广告公关。也就是大约三成的人还是做了和本专业比较相关的事。

这个比率很低吗?也谈不上。文科专业不是理工医,就业范围很大,不干和本专业有关的,多了去。

接下来,着重谈谈性价比。


我知道前阵子关于读新闻到底是不是好选择的声势浩大的讨论。

很遗憾,我几乎没见到痛批张雪峰这一方的人(当然包括教授博导)拿性价比说事的。

生活是要讲性价比的,讲roi的,不然不就和一条快干死的鱼说我去引大海水救你一样不着边际么?

教授博导们不能因为自己吃香喝辣衣食无忧,就只和人高来高去有的没的吧?

我的观点是这样的:名校新闻之所以今天出了问题,是因为性价比出问题了。请注意,我也就是说说名校,主要就是所谓C9或第一批985。其他学校啥情况,我确实不大清楚。

以D为例。这个学院要进去,考分高得惊人。有这分数,似乎还有更多选择。如果以当年如此高的高考考分对比四年后的就业是这么个情况,确实性价比也就一般了。

BTW,在那六成要去读研深造的学生中,也有六成是本校读研。


新闻学院的高门槛,是有历史渊源的。

当初,社会学作为资产阶级的学科,是被砍的,传播学也不例外。以至于中国本土培养的第一个传播学博士,今天还正当年。但新闻学没有。因为新闻事关宣传,笔杆子又是重中之重,自然就非常重视新闻。

所以,历来就是精英中的精英才有资格读新闻。讲到这句话,我又要岔开说一句:高等教育本身就是一个筛选机制,文科高等教育越发如此。至于教了什么,远没有那套筛选机制筛出来的料是什么重要。

精英中的精英读了新闻之后,在分配全包的时代下,自然就去了让很多人不得不羡慕嫉妒仰望的所在。所以,投入产出比,是合理的。

说个真实的段子给你们听。

我有个与我同为70后的朋友,是上海东北高校非新闻系的毕业生。当初有人给他介绍对象,是该校新闻的。基于自己的现实,他说不考虑。介绍人说:你一个**专业的,竟然还看不上新闻的?。据我这个朋友讲,介绍人说这话的时候,就像看到了恐龙一样得惊讶。著名新闻学院就是这么屌。

讲一句实话,著名新闻学院的著名之处,是其教研水平有多高吗?也许有吧。但它的毕业生占据了各种新闻单位(包含且不限于新闻媒体)的各种关键岗位,恐怕更有因果关系吧?

北大堂堂中国顶尖中的顶尖,其新闻专业在学科中的地位却和北大不大match(北大新闻师生不要打我,评估放在那里的),我看和当年教员一句庙小妖风大是有关的。历史上就不待见嘛!


然后,90年代中期,包分配结束了。再然后,本世纪初,互联网来了。再然后,本世纪第一个十年,移动互联网来了。

这一波一波的大潮,不断冲击着新闻专业的投入产出比。毕业就去高大上的宣传单位上班?哪怕就是纯在985高校毕业生里看,怕也是僧多粥少咯。

但新闻专业随即摸出了另外一个东西,就是新闻二字的圣化。是的,在我眼里,新闻情怀也是神圣化的一种。

靠着这个圣化,又勉力撑了一阵子。去不了高大上的宣传单位,可以去市场化媒体嘛。银子不够情怀凑,这事可行的。

但再后来,你们也是懂的,是吧。

什么?去自媒体大号上班?妈的,这怎么可以!


我的结论其实很简单。

新闻学院(泛指包括新闻专业在内的学院,不单指新闻)就是一个性价比的问题。它本身不是立不住,无非就是考分太高。而这个玩意儿,是有点市场化的。

今年齐刷刷门槛下降了,有人称张雪峰凭一己之力如何如何,我看还可以再降点。

降到一定程度,这个学院,又可以考虑了嘛。

不要谈什么意义,谈什么圣化,这个年代,都是属于没意思透了的话儿。
来源:扯氮集(公众号)
编辑:潘洁


357#
发表于 2023-9-5 10:17:22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石长顺教授,在其教学生涯中始终保持着登顶之心,为中国电视学的研究与发展坚持不懈的追求。年轻时去西藏当兵,在风雨交加的漆黑夜晚独自上山侦察“取情报”毫无畏惧,后来为给边防驻军放一场久违的电影连夜转场多地,险些坠入悬崖,从不退缩,昭示他在恶劣自然环境中磨炼意志敢于登顶;从部队退伍到地方,在创办电视台期间,为赶制完成重点电视节目,经常白天黑夜连轴转不歇息,送省台和中央台播发,许多电视作品在全省和全国评选中获奖,把基层电视台业务做到登顶;被高校引进从事广播电视专业教育后,课堂教学年年获学生好评和同行赞许,科研上深耕和开辟电视研究的诸多新领域,“极致”烙印到了骨子里,不断攀登科研高峰。拼搏、攀登、探究等几乎伴随着他的一生。他说:“我这一生可以说都在触‘电’,放电影、做电视、教电视,我都会保持时刻充电状态,我是军人出身,当兵就当最好的兵!”






一、师者:三尺讲台育桃李,教泽绵长

“教书育人是大学教师的本分,老师首先要站好讲台。”石长顺教授一旦站在讲台,浑身充满激情,他把每一堂课都当成对自己的一种考试,注重开启学生的思维,力图让学生有收获。学生们反映说:“听石老师上课,我们感受好像被打了鸡血一样,有一种马上要去一线实践的冲动。”听到这些话,石老师特别高兴,他认为,如果上完一堂课没有激发学生读书的欲望,没有触发学生思考的动力,这堂课是不成功的。

石老师现在应邀各地讲学,总会碰到学生述说当年听他讲课的一段情景,并且绘声绘色,仿佛记忆犹新,这点让石老师特别感动,因为他讲的专业知识点学生们记住了,并且融入他们的实践之中起到指导作用,这是一种莫大的安慰和快意。

1998年,石老师从某市电视台被引进调入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自此便开始专职从事广播电视与视听新媒体教学、研究工作,发表了100多篇论文,出版了16本专著和教材,几乎每年都有一部专著或新教材。他说,他几十年如一日坚持研究“码字”到深夜至凌晨方才休息,长期浸泡在自己喜欢的学海中收获颇丰。2009年以来先后获华中科技大学“三育人奖”、首届华中科大“师表奖”治学楷模称号、“华中学者”特聘教授,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等,即便荣誉加身也未敢懈怠。

石老师常说,一个老师的立身之本,就是站好站稳三尺讲台。教学是老师的名片,而如何衡量这一名片,应该是老师们首先要思考的问题。他无疑用自己登顶的行动和决心书写着教师光荣的使命。从地方电视台台长转型到华中科技大学教师,石老师就把自己在行伍中的军人雷厉风行与该校严谨的治学风气融合一起,学生在他身边自然就会被这种精神感染。在学校每年两次的上课质量评估排名中,石老师总是名列前茅,而且数次在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排名第一。石老师说,要站好讲台,最重要的是要对学生充满爱,把这种爱贯穿到整个教学过程之中。这样你就有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备课、教学与指导中去,就会充满激情面对着学生。

随着数字技术的进步,电视创作模式在不断变化,电视教学的理念也必须更新发展。石老师教学时,除了把基本的理论知识系统地传授给学生,还一直坚持在各电视台从事业务创作指导,力求把最前沿的动态和科研新成果传达给他们。如他主讲的“电视专题与专栏”,应该早已烂熟于心、应用自如。可每一堂课前他还要认真备课,做到既要有学理的讲解,又要有术理的分析,常伴以优秀的业界案例,分享国内外最新模式的电视节目形态,努力开启学生的新视野。这种对学生的热爱、对专业教学的极致用功就是石老师登顶教学生涯中不竭的动力源泉。学生们说,听石老师的课不走神,每一堂课总是能够收获最前沿的学术和业界信息,获得许多与本专业课程相关的研究选题,石老师把握了专业的前沿动态和发展方向。

一位随堂抽查听课的教授听过石老师的四节课后,随手写下了听课的“真实记录”:“他,一个用尽所有气力的演讲者,目光如炬,声音铿锵,手势有力;他,一个纵览全局的学者,一口气历数中国电视的七个‘新’,各类数据了然于胸,脱口而出;他,一个充满自信的教师,第一个问题还没讲完,就已紧紧抓住了学生;他,一个可爱的性情中人,一个严肃的课堂上学生笑声频频爆发。”

“电视专题专栏”作为教育部1998年版的广播电视专业目录主干课,可在当时却无相应的专门教材。特别是在20世纪90年代,正值电视媒介的栏目化制播时代急缺此类书,为适应教学需求,石长顺老师开始编写《电视栏目解析》教材(2003),被称为第一次系统地建立了电视专题与专栏课程体系。该教材分别对电视新闻、电视社教、电视娱乐、电视生活服务等主要节目形态进行分析,其中将生活服务节目从传统的社教节目中独立出来,这在当时是独具新意并有前瞻性地结构安排。该教材被业界和学界认可,并于2005年获得了全国高校出版社论著一等奖。后来在该书的基础上,修订为《电视专题与专栏—当代电视实务教程》,被评为国家级“十一五”规划教材。石老师就是这样,教授一门课研发一本教材,绝不马虎,真正做到了专业极致。

石老师对学生的关爱,也让学生深怀感激。常有学生找他谈心,总觉得听不够老师说话,每一次交流石老师都会明确主题,针对学生实际规划学生学业任务,学则行,行则有结果。考上石老师博士研究生的石永军,在读书时就高质量超额完成了整个读博期间所要求发表的核心期刊论文数,其中《融合与突破:广电产业发展趋势的一种解读》,被收录进《中国新闻年鉴(2008)》,并荣获第十届全国广播电视学术论文一等奖。而其博士论文《论新兴媒体的公共传播》,是在入学不到半年,师生一起讨论确定的。在这期间,石长顺老师敏锐地发现新媒体发展的新趋势,他认为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的崛起,满足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传播,与此同时,公共信息的传播很有可能被其他的信息淹没。谁能够促进公共信息的传播,起到社会整合的功能?这是石老师所考虑的问题。石永军说:“最后论文完成并发表了相关论文,反响很好,《论新兴媒体的公共传播》部分成果也获得2009年湖北省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石老师对此也很欣慰。”

谈到论文指导,石永军说导师对他的帮助很大,现在一直采用当时导师传授的研究与写作方法。石长顺教授强调做文章一定要注重论题与分论点的提炼,这样才能更好地体现行文思路、逻辑观点。石教授说,要让读者在浩如烟海的文章中发现你文章的价值,就一定要在行文结构上清晰明了,让读者从论点上大致了解你文章的意图,引发他们继续阅读的兴趣。石永军认为,石教授“作为一个传播学学者,他是从传播效果上考虑问题的”,达到了真正的学以致用。

二、传者:孜孜以求探索广电学科发展新空间
如果说石老师年轻在西藏某部队当侦察兵时锻炼了自己坚强的意志和强健的体魄,那么从事广播电视学教学与研究,则锻造了石老师洞察专业发展的火眼金睛。即便多年之后在讲到广播电视学专业名录修订时,石老师仍然为自己的执着和提议兴奋不已。1996年,华中理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前身)报请经教育部批准,开办广播电视新闻学本科专业。在这种背景下,石老师于1998年从业界被引进到该校组建开办广播电视专业。1999年,由时任新闻学系副系主任的石长顺老师负责创办广播电视新闻学本科专业,并从1997级新闻学专业分流一半学生进入首届广播电视专业学习。在石长顺老师的带领下,经广电专业教师团队的共同努力,该校广电专业在2006年全国广播电视专业排名位居第二,评为A++,紧随中国人民大学之后。

作为广电专业的学科带头人,石老师敏锐地指出了广播电视专业具有鲜明的应用性特征,必须关注广播电视业界前沿动态,这样才能适应不断发展着的广播电视专业教学的要求。石老师带领专业教师团队,一门课一门课地梳理主干课程教学内容,探索建立广电专业的核心课程体系,并将专业建设的眼光转向内涵式发展。

他凭借自己多年的业务实践和教学实际发现,“广播电视新闻学”本科专业的培养体系与广电业界的媒体运营现状存在一定偏差。如主干课程“电视专题与专栏”的教学内容,按照传统“广播电视新闻学”的教学范畴,应限定在电视“新闻”专题与专栏教学内容中,而实际上,广播电视实务早已超出电视新闻节目类型,突破原始教学内容界线,涉及综艺娱乐节目、社教节目等。据了解,许多高校“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相关电视专题教学内容也只占教案的30%。石长顺教授认为,高校学科专业建设不能漠视业界的发展变化,也不能忽视广播电视实务运作情况,必须适合社会需求,调整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受一个高校教师的责任驱动,石长顺教授利用教育部新闻学与传播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的身份,于2007年在教育部教指委相关会上提出修改广播电视专业名称的建议,后适逢国家教育部2012年专业目录调整修改机遇,石教授再次提出并受命草拟修订广播电视专业名录建议稿。后经教育部发送全国相关高校反复征求意见,获得赞同批准,在2012年教育部公布新调整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将“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修订为“广播电视学”。这样的创造性贡献在他的专业研究中,成果迭出。

奔跑、攀登是一种习惯。石老师一旦认准了就要坚持到底,这样的特质贯穿到他致力于广播电视学学科体系建设的力行中。新闻学与传播学一级学科下属两个二级学科,即新闻学、传播学,传统学科博士点基本上依次申报建点,但在实际运行中却往往忽视或限制了广播电视等相关专业的发展。从学科建设角度看,成熟的专业教育体系应是从本科到硕士、博士点的全链条建设,这也是衡量检验一个高校专业发展水平的标识。2006年,根据“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范围内自主设置学科、专业”文件精神,石长顺教授担纲主持申报二级学科博士授权点—广播电视传播学。旨在培养广播电视与视听新媒体传播学科领域具有广博而坚实基础理论,能够胜任相关领域的理论研究,善于对广播电视(及视听新)媒体创新与发展给予理论阐释与指导的高层次专门人才。后获准建设广播电视专业博士点,设置了广播电视传播史论、广播电视传播实务、广播电视传播文化及广播电视艺术四个研究方向,使得广播电视学科体系发展更加明晰。

对于石老师在广播电视学学科知识谱系的构建探索,可以视其为学科建设的登顶了。世界广播电视发展近百年,为推动社会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然而,与其社会影响力相比,相应的学科体系建设却显得相对薄弱。对此,石长顺教授长期关注并致力于广播电视学学科建设研究,在其代表作论文《广播电视学:作为学科的内涵与知识体系》中得到集中体现。研究认为,衡量广播电视学能否成立的标志,应看其是否有特定的研究对象,是否构建起相对完整的理论体系,是否能与其他学科划清界限。根据上述条件判断,石教授提出了广播电视的知识体系是由三大模块构成,即可观察或已形式化的广播电视学研究客体、广播电视现象和定律。在此基础上,他探索建立起广播电视学科知识体系图。从广播电视学的研究客体来看,其对象应该涵盖广播、电视、视听新媒体三大系统,在未来甚至可能包含更多的系统,如广播电视技术和广播电视艺术。从广播电视的现象和定律来看,广播电视学应该研究广播电视的系统运作、传播活动及其规律。此外,还应建立广播电视的元理论、科技哲学、广播电视学史,及广播电视学和视听新媒体等多个二级体系,并与技术学、新闻学和艺术学交叉重塑。无论从哪种角度来看,他应该是在广播电视学学科建设中开创了别样的风景了,但他从来没有停止脚步。

三、学者:致力构建广电学科理论体系
一个真正的学者,不仅需要扎实的业务本领磨砺,更需要深厚的理论积累。石老师说,他为了读书可以通宵达旦,在讲述他到中国传媒大学进修深造的日子,他说自己可能是唯一一个从始至终没有旷过课的学生,课余闲暇时间基本泡在图书馆,如饥似渴地通读理论书籍,贪婪地读书近乎痴迷。他认为,广播电视学学科的建设需要广播电视学及相关学说的理论支撑,而广播电视学术话语体系的建构尤其重要。石教授在整理他从事高等教育头十年学术研究成果文集《电视话语的重构》中,从电视基础理论,到电视应用理论、视听新媒体研究都有所涉及;接着出版了第二个十年的学术研究成果文集《传媒进化论》,从融合传播创新研究,到电视传媒进化研究、传播教育改革研究,显示出其对广电学理论体系建构与发展研究的一脉相承。这些成果出版可以说是其电视人生的很大飞跃,也是他从事电视研究的心血凝聚。

石老师在电视研究中,注重广电基础理论研究—以基本概念的系统阐释作为发端。

石老师于1986年开始从事电视新闻工作,其间出于对传媒业务工作的困惑求解,在那个电视理论极度缺乏的年代,开始自行探讨从理论上给予研究回答,发表了数十篇论文。其中不乏纯学术的研究,如对当时最热门的电视传播形态“电视专题片”的概念争鸣进行首次界定与阐释,后经公开发表后又被中央电视台收入其主编的《中国电视专题节目界定》一书。其间,还针对电视新闻实务研究的“论电视现场采访中的提问艺术”,获湖北省首届广播电视论文唯一的一等奖,在广电界引起一定反响。他回忆往事,觉得这些来自实践的研究文章现在看来虽有些稚嫩,但它却是业界早期实践急切需要回答而还没有解决的一些理论问题,他对当时自己的大胆而严谨的概念阐释感到无比欣慰,他说,自己所做的即是针对实际问题的研究写出的一些较为接“地气”的文章。他喜欢沉下去研究的感觉。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石老师在电视人生攀登过程中的重要成果之一,在于广播电视学研究框架的确立。石教授对这一领域的研究从中国电视理论的历史观照(2002)开始,到电视学理论体系建构模式,与广播电视学学科的内涵与知识体系的论述一脉相承。

关于广播电视学研究框架的建构,石教授认为,广播电视特别是电视传媒经过近80年的发展,相关理论研究已形成了基于文献分析法、现象描述法、教学总结法以及理论整合法之上的四种电视理论体系建构模式:政治模式、业务模式、教学模式和学术模式。他认为,理论体系建构的方法与模式背后透露的媒体研究生态才是解释现状的钥匙。

其间,石教授在主持申报建设并主讲华中科技大学“高水平博士课”“广播电视理论体系建构研究”中,带领博士生们一道持续接力研究,从媒介理论研究与方法角度建构电视学体系,即将电视的四种理论(反映论、媒介论、制度论、过程论)和传播的三大研究思潮(功能学派、文化学派、政治经济学派)融合,较好地解决了国际化与本土化融合的问题,重构了现代广播电视传播体系。其中,部分博士课讨论选题发言,如“电视学的建构与研究路径”,经整理成文被《新闻大学》刊载(2007)。

如果说,研究框架的建构明确了广播电视学体系的思路,那么,石教授进入高校后的第一本学术专著《电视传播学》(2000)的出版则是其潜心系统研究的“开山之作”,该书通过电视学和传播学的嫁接,在边缘学科交叉中践行了一条电视理论框架的探索之路。

鉴于上述研究基础,石老师于2013年成功申报并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构建和发展现代广播电视传播体系研究”(13AXW008),其成果由人民出版社出版 (2020)。

2020年,可称得上是石教授研究成果的丰收之年,当年,与《构建和发展现代广播电视传播体系研究》同步问世出版了另外两本著作,包括《传媒进化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0)、《融合新闻学导论》(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20)

30多年的传媒研究生涯,石教授在广播电视实务研究、广播电视与视听新媒体理论体系的探索,以及媒体融合的纵深发展研究方面,发表了100多篇论文,出版了10多部专著和国家级规划教材等。可以说一步一个坚实的印迹,铭刻着石老师在电视人生登顶的脚印。

“中国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不同于欧美的广播电视公共服务,虽然他们在公共性和公共利益性上有一定的重合,但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这是石教授在申报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广播电视公共服务研究”(09BXW015)论证中的第一句话。这项基于“中国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建构”等论文的研究,延续了石教授对公共服务电视本质的一贯学术追求。他认为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作为一个重要的学术话语,是对“市场失灵”的矫正,是实现城乡和地区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举措。他从公共电视的历史观照、公共利益的现实考量和公共服务的理想追求等方面,探索转型中的公共电视和中国电视的公共服务。与此同时,对无厘头的自我游戏、故作矫情的主持嘲笑、窥视心理的婚恋娱乐、模式化的真人秀泛滥等进行反思,揭示那些曾经令人肃然起敬的人道主义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各种戏谑调侃下变得虚弱、虚伪的消费文化。这些观点到后来一一得到了验证。

他虔诚地深入钻研探讨广播电视公共服务转型,以专著《公共电视》(2007)为转折标志,围绕上述国家社科基金课题又先后发表了多篇相关论文:《公共电视与公共领域的建构》《公共电视的公共文化服务诉求》《中国广播电视公共服务的历史使命》《中国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建构》等。与此同时,还探讨了新兴媒体时代的公共传播、新兴媒体公共传播的核心价值等,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成果《中国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一书被收入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高校社科文库”。

2021年5月21日,由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主编、社科文献出版社推出的“喻园新闻传播学者论丛”首批新书—石长顺教授的《传媒进化论》等书在湖北武汉发布,来自全国高校的专家学者与学术期刊负责人共计60余人参加了新书首发仪式与研讨座谈会。

在该书后记中石教授的自述可看作是对他的电视人生的素描:从20世纪70年代初在西藏某部兼任新闻通讯报道工作,是在艰苦环境中种下的新闻种子,到从事电视新闻宣传工作和高校新闻传播教育经历已有40多年。无论是雪域高原艰苦环境磨砺身心,还是对从事广播电视宣传管理工作,筹备成立并主持一家地方电视台工作,以此开始长达十多年的传媒业界经历,并与新闻传播领域相伴相生。其间创业的艰辛、深入一线采拍的苦乐、经常数十小时的连续工作研究……换来一系列的成果和奖励,都成为难以磨灭的记忆,也是对他人生攀登至顶的勇气和大爱之境的意义阐释。

来源:镜鉴工作室

编辑:潘洁


358#
发表于 2023-9-6 22:22:24 | 只看该作者
中国传媒大学2023级本科新生大数据
来源:中国传媒大学(公众号)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8ysPaRkFkx9tShxzV3eknQ
编辑:潘洁


359#
发表于 2023-9-6 23:15:29 | 只看该作者
新闻方法论|找到打开自己、专业和世界的最佳路径

编者按:媒体与往事,大家与回忆,文字里的新闻岁月,新闻里的实践方法,荣耀往昔,启迪当下。澎湃评论部出品。本文为复旦大学新闻学院院长张涛甫在2023级学生迎新大会上的讲话。

各位同学、老师:下午好!

首先,欢迎从世界各地、全国各地来复旦的各位新同学,祝贺你们!从今往后,你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复旦新闻人!
欢迎你们进入复旦,感谢选择新闻传播专业。你们带着超重的期待来到复旦,也会带着失重的困惑进入新闻传播专业,在你们的期待或困惑中,有纯粹个人想象的成分,也掺杂了不少社会杂念,这也很正常。关键是如何开启新的人生旅程?在这个万物互联的时代,如何通过专业导航,找到通往理想的最佳路径?如何建立自己与世界的有效连接?如何在价值液态化、知识流量化的时代重构专业护城河?一系列的困惑和问题要我们去打开。

快速迭代的传播技术革命深度改写了世界的存在方式,传播被置于人类生活的中心。在这万物皆流的流量时代,新闻传播专业被前所未有地推向了激流的中心地带。你们选择新闻传播专业,机遇是空前的,挑战也是对等的,关键看如何把握。既然传播如此重要,我们应该不担心未来的出路,不必从“当下主义”的门缝中把这个专业看扁了,也不要把专业前途看窄了。

有人把21世纪定义为“当下主义” 时代,这里的“当下主义”是指:人们会将重心转到当下这个时刻、现场体验以及当下最值得关注的东西上来。我们的文化就变成了人人都在试图抓住流逝瞬间的嘈杂状态。人们关注眼皮底下的瞬间风景,不会关心明天的云起云舒。造成这种当下主义困局的主因,与传播技术革命不无关系。海尔斯曾说,信息技术催生人们的“超级注意力”,他认为 ,超级注意力的特征是在不同作业中迅速转换焦点,偏爱多样化信息流,寻找高度刺激性的东西,对单调状态的容忍度较低。超级注意力只是当下和自己,罔顾他人的存在,对公共问题失去兴趣。韩炳哲认为,数字化的全联网和全社交并未使人们更容易遇见他者,相反,它恰恰更便于人们从陌生者和他者身边经过,无视他们的存在,寻找志同道合者,从而导致我们的经验视野日渐狭窄。从而造成 “他者的消失”。

现在不少的大学生,他们把很多精力损耗在短线利益的精打细算上,内卷、内耗,在长线问题上茫然、短视,不少头部大学盛产卷王,学生扎堆追求漂亮的指标、体面的成功。其实,真正的大学教育的目的不是制造所谓成功学意义上的人生赢家,而是培养有利于增进国家、社会、新闻传播业长线福祉的人才。

当下的传播格局和行业生态还处在极不确定的状态,已知远远小于未知,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任务极为繁重。需要我们有更大的格局和襟怀,付出更加深广的艰辛努力,这场旷世传播革命将我们的专业作业面延展到无边的海域,而我们的能力半径还没有匹配地延长。各位选择新闻传播专业,当下以及未来的使命,就是要在宏观面上作出建设性的贡献,把新闻传播专业打造成与众多专业形成强关联的枢纽专业,把新闻传播业建设成为社会系统的中枢系统。

你们在这个关键节点进场,可谓重任在肩,这就需要你们超越短线目标、从个人的围城中抽身而出,真正从国家、社会、新闻传播业乃至人类社会发展的长线目标出发,以持久、坚韧的努力,莫为浮云遮望眼,放胆追梦,笃志求新。各位同学要主动从当下主义和超级注意力中摆脱出来,以专业自觉和专业智慧,凝聚共同体的力量,破解传播社会化、流量化带来的专业化浓度被重度稀释、专业护城河破防的问题,推动深度媒介化社会向善、向好。

在时代和社会大格局里寻找自身的定位,你们会发现,事业线有千万条,成功的标准不是单一的,大家没必要拥堵在狭窄的人生巷道里,把自己围困在世俗的泥淖中,应该解开捆绑思想和思维的绳索,放眼长周期,在专业水域和公海深处大胆探索。这里我有几点浅见,分享给各位,用7个关键词来概括,供你们参考、批评。

一是信心。心有所信,方能行远。越是在社会大的基本面上信心走低的时候,越是考验我们的信念和信心。信心既是驱动我们前行的引擎,也是防止下沉和后退的防滑链。新闻理想以及专业信心,即便遭遇各种蹉跎,也得昂起不屈的头颅。关键时刻,不进则退。唯有前行,才能抵达。

二是好奇。对知识和世界保持永不枯竭的好奇。新闻传播专业注定是对未知的问题、领域和世界充满好奇的。在好奇心驱动下,去解密遮蔽的真相,打开未知的世界,记录时代风云,推动社会进步,守望公平正义。

三是专注。在这个超级注意力沧海横流的当下,“专注”成了奢侈品。乱花迷眼的信息释放了海量的噪音和杂音,严重干扰了我们的专注,而且各种“知心”的算法推荐无孔不入,让我们难以专注。进入新闻传播专业,须锻造强大的意志和心智,将全时、全息的干扰拒之门外。

四是入世。学习新闻传播这个专业,注定是入世的 ,须直面你眼前的世界,且用专业的智慧和力量去影响你所面对的热气腾腾的世界。只不过,今天你们所面对的世界超级复杂,复杂到我们拼尽全力也不一定能弄明白。整个超复杂的世界除了实体世界,还有虚拟世界,虚虚实实之间,暧昧幽微,致使我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难度骤然升级,这对我们专业能力提出了超高的要求,这就逼着我们加倍努力,快速提升入世、济世本领。

五是好学。在充满不确定的时代,读书是超度不确定性的方舟。青春作伴好读书。“好学力行”是我们的院训,“博学而笃志”也写在我们的校训里。新闻传播专业的学习界面超大,知识海岸线超长,因为我们关心的是整个世界,属于真正意义上的天下关怀,这就要求我们不能困守在知识孤岛上,需要将知识链打造得足够长,足够结实。

六是践行。近年来,新闻传播专业脱实向虚的问题比较突出,无论是教学还是研究,务虚成了专业偏头疼。这种问题我们已采取猛力的措施纠偏止损,但还不够彻底。马克思说过: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知行合一是新闻传播专业的刚需,知识与行动是强连接。新闻传播学是实践之学,行动之学,我们最大的实验室就是无边无际、深不见底的全真社会。投身到火热的社会中,立足中国大地办教育,把论文写在中国大地上,这里有无数的机遇,也有无限的挑战,关键看我们的行动。

七是有趣。“卓越而有趣”。淡化焦灼的功利之心,享受深度学习过程,保持内心的丰盈,拥有有趣的灵魂,舒展的性情,阳光的心态,给生活多一些空镜头,在求真、向善过程中,领略美的韵味和风情。
最后,祝你们不虚此行,每天都是新的开始。

来源:澎湃新闻
编辑:潘洁

360#
发表于 2023-9-11 16:58:52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校长张树庭开学致辞|站在更高处,淬炼更好的自己
亲爱的同学们、老师们、家长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们隆重举行2023级新生开学典礼,欢迎5716名同学加入中国传媒大学大家庭。其中,211名同学正在2800多公里之外的海南陵水,通过线上同步参加开学典礼。
在此,我谨代表学校,对小白杨们的到来表示最热烈的祝贺!向各位家长、向关心中传的各界朋友致以最诚挚的敬意!今天恰逢第39个教师节,向所有老师送上最美好的节日祝福!
同学们,十年寒窗苦读,一朝破茧成蝶,你们努力拼搏如愿来到这里,此时的你们,一定对未来满怀憧憬、对中传充满期待!中传是什么样子?我想用一句由廖祥忠书记原创提出、校园里人人耳熟能详的话来回答:“中传,一个随时点亮你心灯的神奇地方。”在我看来,这种神奇体现为三个方面:
中传尊重学生个体的独特性,鼓励你接纳自己、欣赏自己。生命的美妙在于独特。学校相信每一位同学都有独一无二的闪光点,每一个阶段的你都有值得骄傲的地方。学校欣赏你坚守初心的笃行,尊重你探索未知的勇气。在这里,每一条道路都不会孤独,每一份热爱都会被看见。你不必纠结自己是“社牛”还是“社恐”,也不必内耗自己是否完美,只要敢于追求,就一定能在中传找到喜爱的赛道,收获属于自己的精彩。
中传重视学生成长的多样性,助力你发现自己、塑造自我。中传的美好有很多,被提及最多的是兼容并包。学校提倡交叉融合、创新创造,鼓励每一位同学去寻找自己的热爱、志趣和方向。学校为同学们提供多元课程、多种舞台、多维实践、多彩文化,让每一颗种子都能够在中传这片沃土深深扎根、汲取营养。在这里,只要你努力,尽可以在传媒大舞台上快意驰骋;只要你用心,就一定有足够的空间和机遇去成为更好的自己。
中传激发学生发展的可能性,托举你成就自己、成就未来。来到中传,你将正式开启链接传媒世界的大门,加速奔赴数字技术的星辰大海。你将从专业视角感受传媒技术的突飞猛进、智能媒体的一日千里,从全球格局理解世界形势的风云变幻、国际传播的任重道远。在这里,国家级教学科研平台、高水平专业赛事、高层次国际交流,将会最大限度地激发你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你不仅拥有做梦的权利、试错的机会,还会发现自己更多的优势,挖掘自身无限的可能,不断在高处向上跃升、触摸梦想。
同学们,今天你们已经站在中传这片神奇的土地上,站在了引以为傲的人生更高处,注定将开启一段难忘的人生旅程。如何充分把握学校为你们准备的一切,在最美好的年华,找到心之所向、行之所往,淬炼出更好的自己?为此,我想请大家从今天起,认真上好“五堂大课”。
一是正视迷茫
上好“发现自我”的青春大课
当刚入校的新鲜感和期待感逐渐褪去,同学们或许会在有些时刻感到迷茫,比如当未来目标还不明确的时候,当面对身边太多优秀的人而产生自我怀疑的时候,当听到网络上一些诸如“读书无用”之类说法的时候。如何正视迷茫?这堂课,希望大家能够懂得:
产生迷茫是青春的正常现象。迷茫意味着变化,意味着比较和选择。从舒适区走向未知区,大概率会经历茫然、怀疑和孤独。但谁的青春不迷茫呢?我在大家这个年纪的时候也迷茫过,因为所学专业与自己的期待不符、普通话口音太重而产生社交恐惧等等。我想告诉大家,产生迷茫并不可怕,它只是阶段性目标实现后的暂时“失焦”,是年轻人在发现自我、蜕变成长中通常要经历的过程。
正视迷茫是成长的必修课。青春的迷茫让人保有“痛感”,会驱使大家不断探索,该成为怎样的自己。面对迷茫,需要做的是,直面现实、付诸行动,把迷茫当作一次压力测试的机会、一次清零重启的机会、一次整装再出发的机会,在与迷茫较量的行动中,逐步明确目标、找到方向、发现热爱。人生万事须自为,当你用心走过这一切,就会在高低起落中体悟出“处处是风景”“步步皆收获”的人生真谛。
海明威曾说,不同的青春,同样的迷茫,然而,青春会成长,迷茫会散去!同学们,“正视迷茫、战胜迷茫”这一堂青春大课,老师们会陪伴大家共同面对,助力你们发现自我、收获成长!
二是磨炼自己
上好“自找苦吃”的成长大课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青年人就要“自找苦吃”。他指出:“青年时期多经历一点摔打、挫折、考验,有利于走好一生的路。”上好这堂课,《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是最好的教材,我们要向总书记学习,把“迎难吃苦”当作人生的历练和考验。这堂课,希望大家能够学会:
善于在学海中自找苦吃。一寸光阴不可轻,寒冬腊月清晨中坚持练声、寂静深夜实验室里专注操作、喧嚣周末泡在教室排练节目、跋山涉水只为拍摄一个画面……这些中传学习生活的日常,坚持下来需要咬定青山、持之以恒。日拱一卒,功不唐捐,那些不负光阴学有所成者,大都是在自找苦吃的漫长过程中终有所获的。
乐于在实践中自找苦吃。中传人要登高远眺,更要踏实前行。大学期间,大家要热爱劳动,从每天收拾好床铺、打扫好宿舍做起,养成“扫一屋”的自觉,将来才可能有“扫天下”的本领;要行万里路,到南疆北陲,到田间地头,锻炼脚力、眼力、脑力、笔力,把论文和作品写在祖国大地上。
勤于在锻炼中自找苦吃。身体状态会影响心态,更决定了你们走向未来的步伐是否矫健。磨砺心性要有坚强的意志,锻炼身体要有顽强的毅力。大家要上好中传“一游一跑”特色体育课,培养自己热爱和擅长的运动项目。日行万步、畅游击水,练的是筋骨、强的是意志,要让健康体魄和积极心态成为自己追逐梦想最坚实的支撑。
同学们,大学时光,选择吃苦就是选择了进取、选择了成长、选择了未来。做到了“想吃苦”“能吃苦”,方能理解“有苦吃”是成长的机遇、人生的馈赠,才能品尝到“苦尽甘来”的甜美和收获。
三是练就本领
上好“融合创新”的专业大课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时代中国青年要练就过硬本领。”如今,传媒业态已向深度融合推进、社会形态正向数字智能转型,同学们要积极主动学习新知识新技术,增长专业才干。这堂课,学校有科学系统的安排,这里着重强调几点:
养成踏实学习的习惯。读书求知是上大学的首要任务。中传是个读书的好地方,大家要好好做个读书人,多读原著、常读经典,无论是大阅城还是林下书吧,期待常看到你们如饥似渴手不释卷的身影,那将是中传最靓丽的风景。一流大学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都是经过精心设计和长期实践的。大家要认真上好每一堂课,通过脚踏实地的学习,让自己成为有思想厚度、有专业本领的人。
树立交叉融合的意识。交叉融合是中传的学科特色、专业优势,是学校引领传媒教育的法宝。学校鼓励同学们跨学院、跨学科、跨专业选修课程,成为智能媒体时代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学校构建了智能传媒教育课程体系,期待大家拥有人机共生意识,培育融合创新能力,驾驭数字智能科技,弄潮数字智能时代。
培养开拓创新的思维。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决定了一个人事业的天地是否宽广。青年人是全社会最富活力、最具创造性的群体,应当自觉成为引领创新的中坚力量。希望大家敢为人先、勇于创新,敏锐把握时代脉动,瞄准专业前沿领域,让创新与这个日新月异的世界紧密关联,真正解决实际问题,经得起实践的检验。
同学们,读书是对大学的基本尊重,逃课是对自己的最狠摧残。希望大家在大学期间,学好专业、拓展边界,博观约取、守正创新,始终保持旺盛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热爱的赛道上朝着目标全力奔跑。
四是涵养品格
上好“爱与责任”的人生大课
拥有对父母亲朋、对社会大众、对国家民族的爱与责任,才能成为有情怀有格局的完整的人。爱与责任是迄今为止人工智能无法替代的人类美好品格,能让我们感受到生而为人的高贵。这堂课,需要我们用一生去领悟、去践行:
懂得爱与责任。爱与责任是父母的每一次叮嘱,也是朋友的每一份关心、陌生人的每一个善意,请足够敏感地去感知,更要学会珍惜。没有哪份爱是理所应当,我们要懂得把被爱的感动变成感念和感恩的实际行动。
传递爱与责任。爱与责任是一场双向奔赴、一次彼此成就。被爱是一种幸福,真诚地爱别人是更大的幸福。希望大家从一句温暖的问候、一个鼓励的眼神、一次真心的付出做起,积极投身公益志愿活动,做让世界充满爱和阳光的事,在爱与责任的传递中成为更好的自己。
传播爱与责任。让爱充满人间,是传媒人的责任。一代代传媒人,因爱而选择,因责任而坚守。希望大家像他们一样,用传媒的影响去分享爱,用传媒人多彩的语言去传播爱,手执炬火、点燃希望,传播温暖、照亮心灵,让爱与责任更加光明而闪耀。
几年前,我们学校“光明影院”志愿团队的同学在手记里写道:“特别希望有一种语言能够跨越黑暗的障碍,瞬间带给观众光明,然而这种语言或者技法现在没有,创造它就是我们的使命。”我深深为之动容。如今,“光明影院”团队师生已经把500多部无障碍视听作品送到全国2244所特殊教育学校,让越来越多视障人士走进五彩斑斓的电影世界,这正是中传师生践行爱与责任的典范。
同学们,为别人点亮一束光,也能照亮自己的路,为他人和社会奉献一份爱,能够让自己收获幸福,世界也将因此而更精彩。当星星点点的爱与责任如光芒般汇聚,个人和社会的幸福感都会获得极大提升。
五是立志担当
上好“家国情怀”的信念大课
“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个人可以有很多志向,但人生最重要的志向应该同祖国和人民联系在一起,这是人们各种具体志向的底盘,也是人生的脊梁。这堂课,希望大家做到:
厚植家国情怀。心系家国,才能志存高远。青年人应当立志扎根人民,奉献国家。中传是新中国成立后党创办的第一所传媒类高校,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是刻在中传人骨子里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建党百年的历史时刻,在天安门广场,祖国的心脏,你们的师哥师姐庄严许下“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铿锵誓言。今天,希望你们坚定地传承,勇敢地担当,用实际行动将这铿锵誓言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铿锵步伐!
坚定理想志向。意在经世,必须胸怀天下。1835年,17岁的马克思在高中毕业时写道“人们只有为同时代人的完美、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才能使自己也过得完美。”希望大家能像与你们同龄的青年马克思一样,在自己的青春时期,就树立起创造人类美好未来的志向,仰望星空、知行合一,做真善美爱的传播者,做引领传媒创新的探索者,做实干兴邦的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者,做人类文明交流互鉴的推动者。
同学们生逢伟大时代,自当不负盛世。希望大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学习中领会并牢记传媒的职责和使命,坚定不移传播党的政策主张,记录时代风云,推动社会进步,守望公平正义,弘道崇德、经世致用,用使命与担当书写属于自己的人生华章。

有梦不觉天涯远,不负韶华行且知。今天的中传,正奋进在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传媒大学的新征程上,你们与学校同行,与时代同频,与祖国并肩,长风破浪,未来可期,定将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
祝愿大家在应该奋斗的岁月里,珍惜春光,努力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同学们,请元气满满地开启全新的大学生活吧!
祝福大家!

来源:中国传媒大学
编辑:洪韵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