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楼主: adm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闻评论写作案例集锦

  [复制链接]
351#
发表于 2023-4-17 00:09:23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高明勇丨把评论作为方法——论吴景超如何通过“都市评论”建言“都市中国”

中国古人所谓“文以载道”的传统,“文须有益于天下”的主张,对中国近代以来的评论史的影响极为深远。就评论史的演进而言,有两个显著的传统,一个是“文人论政”,一个是“学人问政”。“文人论政”的本质特点是铁肩道义,激浊扬清,凸显责任与担当;“学人问政”的重要特点则是依托专业知识与素养参与公共事务的表达和介入。“文人论政”的传统,经常被津津乐道,主要突出一种基于问题意识的公共参与,而“学人问政”往往容易被忽视,或者与“文人论政”混为一谈。在公共参与的层面,“学人问政”更多了一些基于学理素养的理性思索,以及更为长远的考量。对于秉持“学人问政”传统的评论家来说,在写作形式上,体现为短评与长论之间的平衡;在写作主题上,体现为政治与学术之间的平衡;在精神史层面,又体现为传世与觉世之间的平衡。
在现代中国的语境下,种种平衡,最终体现为“把评论作为方法”,从而实现评论家在情感层面的爱国情怀,在学问层面的专业精进,在理想层面的价值追求。从评论史的视角看,“把评论作为方法”,无疑是“学人问政”的最大特色之一。评论作为方法,那么,“目的”则是以学问为内核,以媒体为渠道,着力探讨和解决“中国问题”。
著名社会学家、经济学家吴景超,就是“把评论作为方法”的典型学者和评论家。他作为20世纪中国都市社会学研究最主要的代表人物,著作甚丰,同时还主编过《新经济》、《新路》等知名刊物,撰写了大量的评论。他以鲜明特色的“都市评论”系列作为方法,主张“发展都市以救济农村”。
就评论史的百年历程来说,“乡村”一直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书写主题与解读标签。道理很简单,对中国这样一个农业大国来说,解决好乡村问题,解决好农村经济发展问题,也是在很大程度上为破题“中国问题”提供一个坚实的现实基础。上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乡村建设运动”如火如荼,背景就是当时的农村经济出现严重衰落。在这种语境下,更多的社会学者投身农村的研究与实践,如梁漱溟、晏阳初、陶行知等。吴景超先生的学生、同为著名社会学家的费孝通先生以“杂话”的形式撰文论述乡村,最后成稿《乡土中国》,一纸风行。
而吴景超的“都市评论”,就是在这种大时代土壤中产生的,成为比肩“杂话乡村”的另一种公共表达。作为著名社会学家,吴景超在当时的主流公共媒体上发表了大量政论,以评论的方式参与了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思想界的重要论争,如关于中国经济发展道路的论争、民主与独裁的论争等。其中,又以系列的“都市评论”独具特色。
《都市之研究》、《都市中的生与死》、《发展都市以救济农村》、《再论发展都市以救济农村》、《近代都市的研究法》、《怎样划定一个都市的内地》、《都市研究与市政》、《大家来做南京的研究》……通过这些评论的篇名可以看到,他的方法是“发展都市”,目的又在于“救济农村”。他的这些评论,又与自己的都市研究密不可分。
据不完全统计,吴景超先后在《独立评论》(1933—1937年)发文46篇,《新经济》(1938—1945年)发文44篇,《世纪评论》(1947年)发文14篇,《新路》和《观察》等(1948—1949年)发文30篇,《大公报》发文16篇(其中“星期论文”发文10篇)等。
专注于吴景超研究的学者吕文浩分析指出,吴景超“时评因学术而厚重,学术因时评而灵动。”“要讨论吴景超的学术成就和思想主张,不能只有专业学术论著一个尺度,撇开那些发表在非专业刊物上的文章,我们的理解和把握是片面的、单薄的。”“没有现实针对性的社会学是没有生命力的,没有社会学根基的社会问题讨论也必将流于浅浮。”[1]
吴景超的“都市评论”,源自他所说的“都市意识”,当然,前提应该是“社会学意识”。
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谈社会问题,吴景超认为有三个“与众不同之处”:
第一,对于所谈论的问题,不加道德的批评。它只问事实的有无、因果的关系,并不判断它的好坏。社会学的目的,在求真理。真理的最大仇敌,便是成见。我们研究一问题时,如对于所研究的对象,已经下了善恶的判断,那便是成见了。
第二,他研究的第一步,不是空谈,不是臆说,而是搜集事实。应当采科学家的态度,用科学家的方法。科学家的态度,是不空谈、不瞎说,言必有据,立论者必有所本。科学家的方法,第一步是搜集事实。我们无论研究什么问题,先从搜集事实下手。
第三,以叙述始,以解释终。一个问题来了,他先搜集事实,然后叙述事实,然后解释事实。[2]
这三个理由,也是吴景超认为社会学是一种科学的投影。如果说“社会学意识”是基于知识结构的科学认知,那么,“都市意识”则是基于“转型中国”的社会认知。
1935年3月清华大学社会学系师生在清华大礼堂门前。前排左二吴景超,左三潘光旦,左四史禄国(费孝通在清华社会学系读研究生时的导师)
如费孝通先生所评价的,“他(吴景超)的研究是宏观的,用全世界各国的材料来做比较,去找中国社会的出路,去理解中国社会。”“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他对中国的发展能提出这么多的主张,他是占风气之先。”[3]
确实,吴景超的都市研究,并非就都市来谈都市,而是立足国情,立足现实,从“中国出路”的层面去求解。“出全力去经营这些地方(都市的势力范围),使这些地方与他的都市,共存共荣,便是我所谓的都市意识。假如每个都市的领袖,都有这种都市意识,然后根据此种意识去努力,那么中国现在虽然经济萧条,农村破产,将来总有繁荣的一日。”[4]
此外,他特别提出一个概念“内地”,其实就是一个都市的周边腹地。按照今天的界定,更侧重于城市群周边的区域一体化。就是说,发展都市不是孤零零地发展一个都市,“每一个都市,都有它的内地(Hinterland),这是它的主要市场,也是它所需要的食物与原料的主要来源。一个都市的工商业,常为它的内地生产品所决定。……一个有都市意识的人,对于他的内地的生产,是极端注意的。”[5]
秉持“科学家的态度”“科学家的方法”,“都市意识”显然更客观务实,更理性审慎。吴景超认为,发展都市的第一种事业,便是兴办工业;第二种事业,便是发展交通;第三种事业,便是扩充金融机关。尽管公开提出“发展都市以救济农村”的观点后,招致一些不同意见的反驳,但他认为“都市与农村的关系,不是敌对的,而是互助的。”
如何界定都市问题?吴景超根据社会学研究的国际视野勾勒出一幅“都市画像”。
他认为“如欲解决都市问题,须先有都市研究。(市政问题研究会)应当做的工作,便是以研究所得,作实际行政的参考。这种根据事实,根据研究而推行出去的市政,一定有必须美满的结果,这是毫无疑义的”。[6]
该关注哪些都市问题?吴景超说:“我对于都市的研究,是先由理论下手。根据这些理论,来研究中国都市。以研究中国都市的所得,再来修改理论。”他列举了自己搜集资料所用的13个纲目:1.都市的定义及其与乡村市镇的区别;2.都市的历史;3.近代都市发展的统计;4.近代都市发展的原因;5.产生都市的区域;6.都市的位置;7.都市与内地的关系;8.都市间的关系;9.都市的人口;10.都市的结构;11.都市生活的组织,如家庭、经济、政府、娱乐等;12.都市的人品;13.都市的将来。[7]
该采用哪些资料来关注都市?吴景超提出,譬如海关每年出版的华洋贸易报告统计册;以及大都市中的银行、工厂、公司每年所出的报告;市政府及其隶属机关所出的公报及其保存的档案;学术机关对于都市某一方面的调查报告;外人对于中国都市各种生活的描写;都应当有人去搜集起来,以作研究近代中国都市发展史的根据。
该运用什么方法来研究都市?吴景超介绍了海外的研究方法:“他们到都市的旅馆里去,到跳舞场中去,到贫民的陋巷中去,到富家的大厦中去搜集材料。他们到工厂中去寻,到裁判所的文件中去寻,到移民的通信中去寻,寻他们所要的材料。他们写信去问,他们亲自跑到人家中去问,他们发出问题单去问,问他们所要知道的事实。一年或数年的殷勤探讨,才作出他们的报告来,那真是贡献,那真是创作。”[8]
涉及“人才”的问题,最能体现吴景超的学者本色和社会学家的责任感。他撰文谈“智识分子下乡难”。具体原因有四:第一,乡村中缺乏容纳智识分子的职业;第二,乡下缺乏研究学问的设备;第三,乡村中物质文化太低,不能满足智识分子生活程度上的需要;第四,智识分子最亲近的家庭宗族、亲戚朋友都不希望他下乡。[9] 吴景超的结论是,智识分子未必下乡才算真正关注农村,相反,在都市,依然能发挥很大的作用。
在具体方法上,吴景超提出建议:“设法搜集关于北平的文献,成立一个北平文库。我们要使这个文库,成为世界上最完备的文库,凡是研究北平的人,都非来参考这个文库不可。”[10]
由此可见,吴景超可称得上是20世纪中国卓越的“都市研究”专家。
著名政治学者任剑涛注意到一个问题,自近代以来,中国留学生持续热衷前往的国家,就是美国。“对中国建构现代国家影响最为广泛的,非留美学生莫属。尤其是每当国家建构处在关键时刻,关乎整体选择的紧要时期,留美学生发出的国家建构声音,无疑受到中国社会最广泛的呼应,成为国家建构诸种主张中,社会反馈最为强烈的呼吁。”[11]
作为留美社会学的专家,吴景超是研究与表达,是贴近这种“国家建构”的思维方式的。当然,留学精英与现代政治之间关系,是更深层的文化结构性问题,要么默契,要么误解,都不是学者所能左右。
吴景超一生的思想和学术受胡适影响颇大,而胡适对他也很欣赏。在当时著名的“民主与独裁”争论中,胡适评价说,“吴景超先生把这个问题分成三个方面:(一)中国现在行的是什么政制?这是一个事实问题。(二)我们愿意要有一种什么政制?这是一个价值问题。(三)怎样可以做到我们愿望的政制?这是一个技术问题。他的结论是:在事实上,‘中国现在的政治是一党独裁的政治,而在这一党独裁的政治中,少数的领袖占有很大的政治势力’。在价值问题上,‘中国的知识阶级多数是偏向民主政治的,就是国民党在理论上,也是赞成民主政治的’。在技术问题上,他以为实行民主政治的条件还未完备,但‘大部分是可以教育的方式完成的’。” [12]
这段表述,可以说很准确地点出了吴景超学术思想的底层逻辑。他认为都市经济是中国发展的未来:“我们如欲使中国富庶,如欲使中国的人民,生活程度加高,便不可不设法,使中国人民,离开市镇经济……而达于都市经济一阶级。”“只有在都市经济之下,国家和人民才可富庶。”[13] 吴景超指出,工商业是都市繁荣的基础,而交通线是都市与其贸易领域打成一片的工具,我们如想了解一个都市的经济,是决不可忽视这两点的。
在《发展都市以救济农村》一文发表后,在学术界和社会上反响很大,包括一些反对的声音。如李炳寰的《评吴景超之〈发展都市以救济农村〉》(《众志》月刊2卷1期),刘子华的《评吴景超的发展都市以救济农村》(《锄声》月刊1卷第4、5期合刊),万钟庆的《发展都市必先救助农村》(《民间》半月刊1卷17期)等。对此,吴景超专门撰文《再论发展都市以救济农村》,逐一回应,逐一反驳。[14]
要之,吴景超通过一系列的都市评论,紧扣都市意识,聚焦都市问题,探索都市道路,把评论作为方法,时评与研究互动,通过发展都市来救济农村,通过发展都市来振兴中国,从国家前途的维度来打量都市的现实价值与历史定位。


来源:政邦智库


编辑:陶鹏辉

352#
发表于 2023-5-20 21:53:14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红网“青椒计划”2023年4月简报



近日,红网“青椒计划”已完成2023年4月份统计分析工作。红网理论评论中心按程序初选作品,特邀西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蔡斐点评,评出本月5篇文字评论类佳作、2篇视频评论类佳作和2篇漫画评论类佳作。现综合统计本月优胜作品、评委点评、高校参与情况、投稿量等信息,发布简报如下。


▲“青椒计划”4月简报。

对于本月优胜作品,西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蔡斐依次进行了点评:

□文字组
作者:何逸铭(黑龙江大学)
蔡斐评委点评:这篇评论一是选题好,选择了金庸图书馆这样一个面临拆除却又值得保留的建筑,它的背后是城市化进程中传统建筑与城市化的碰撞,因此这个选题特别是有张力;二是主题好,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城市管理应该像绣花一样精细”。在这个意义上,作者通过对免遭拆除的金庸图书馆的讨论,面向对城市更新以及城市更新背后的历史文化问题,提出了“需要赋予的是精雕细琢之匠心巧技,莫让老旧建筑荒芜了文化之底蕴”的建议,很有意义。
作者:丁冉(复旦大学)
蔡斐评委点评:厕所的问题,尽管是一个令人羞于启齿的问题,却是一个体现文明和进步程度的话题。作者敏锐地抓住中山大学为迎接法国总统参观访问,把见面会场所蹲便换成马桶的事实,没有停留在一般读者的调侃和批评层面,而是提出了文明不该是服务于一个人、一次事件的临时行动,而是一种长期的、服务大众的认识与意识,应该说是很有深度的思考。可以说,是小问题驱动大文明的一次有力的呼吁。
作者:杨思琪(西京学院)
蔡斐评委点评:在网络热文化充斥大小屏幕的今天,一句无聊或者无心的“擦边”很可能对成长中的孩子造成巨大的伤害。事实上,网络“热词”“热梗”的良莠不齐,很容易带偏网络文化,对孩子们正在塑造的世界观、价值观产生不良影响,甚至使其发生偏移、歪曲,这也是近年来整个网络空间清朗行动极力纠偏的问题。因此,这篇评论的讨论是很有价值的,也是发人深省的。
作者:范歆妍(苏州城市学院)
蔡斐评委点评:在全民考研的语境下,考研话题成为全民话题,但是,宏大的讨论其实对解决相关个体的问题是无济于事的,关键还是看考研个体本身,因此,这篇文章一针见血地抓住了矛盾的主要方面。这对于考研学子面对随波逐流的时代,保持清醒认识,静下心来,不偏听偏信,对考研进行更深入的思考,从而做出有利于自己的选择是非常有用的提醒。
作者:张婷(西南科技大学)
蔡斐评委点评:作者从摆摊洗鞋月入过万的伪励志故事切入,提出在后真相时代,不少伪励志故事可以让苦于工作和生活压力的大众产生短暂的精神慰藉,但这些故事终究是以欺骗为提前,甚至还以行骗获利为目的。时代不需要这种被“伪励志”捏造出来的美好,社会更不能让这种伪励志故事遮掩真正的努力生活的故事。这就超越了对“伪励志”造假故事无伤大雅或者一笑而过的讨论层次,是对“毒树之果”的一种深刻反思。

□视频组
《山东淄博爆火出圈:用真诚和实际行动创城才是硬道理》
作者:曾玉莹(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
蔡斐评委点评:整个视频的制作体现出有很强的专业性水准。出镜评论员表达清晰、分析到位。当然,如果能够配上相关图片或者短视频,形成“富文本”的评论视频,传播效果会更好。
《关于“水课”,我们在讨论什么?》
作者:刘雯 曾兰舒 费梦媛 李圳凤 熊芳怡(湖南第一师范学院)
蔡斐评委点评:该视频从学生身边的“水课”问题入手,通过采访广大学生,来分析问题,提出解决对策,是很不错的一组策划。当然,如果能进一步扩大采访对象的类别,尤其是教育类专家或者部分老师,那么,整个“讨论”会更加立体,相关分析和对策也应该更有说服力。

□漫画组
作者:陈晓煌(北京体育大学)
蔡斐评委点评:该漫画用“披着羊皮的狼”这个耳熟能详的故事来批评劣迹艺人披着“艺术创作”的“羊皮”来装可怜的现象,漫画讽刺性强。
作者:畅怡慧(山西大学)
蔡斐评委点评:该漫画用“露营”产生的垃圾乱象对比本该美好、浪漫、文明、绿色、安全的露营习惯,反差效果大,视觉冲击力强。


来源:红辣椒评论(公众号)
编辑:覃韵琪


353#
发表于 2023-5-30 16:56:22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红网第八届全国大学生“评论之星”选拔赛决赛榜单揭晓


由湖南红网新媒体集团主办的第八届全国大学生“评论之星”选拔赛,决赛评选结果正式出炉。
中国人民大学林希腾,凭借文评《“防疫错过女儿生日”惹群嘲,脱离人民群众是根源》,以80分的总成绩摘得本届“评论之星”;山西大学韩羽儿、南京师范大学於璐,分别凭借漫评《够了,该让“卫生巾羞耻”灰飞烟灭了》和文评《雇轿子上山遭网暴,莫让道德审判断了他人生计》,以79.8分和79.2分的总成绩,分获亚、季军。




林希腾夺冠  人大学子三度摘“星”

“防疫错过女儿生日”惹群嘲,脱离人民群众是根源》一文,聚焦于疫情防控过程中的一则热点新闻:去年11月6日晚,郑州市召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该市中原区桐柏路街道平安街社区书记刘红英发言称,“前几天是我女儿的18岁生日,然而我却缺席了她的这场成人礼”。虽然本意是希望公众理解基层工作人员的辛苦,但这番话的实际效果却适得其反,引发了舆论广泛热议与批评。在不少网友看来,疫情之下,相较于很多人所经历的遗憾与苦难,缺席女儿成人礼显得过于“单薄”。
作者林希腾认为,即使是宣传活动也应当做到人民至上、以人为本,如此才能引发大家共情,“刘红英的讲述无法打动人心,不仅仅是因为事情太小、不够有料,更是因为她的讲述更像是一种脱离人民群众后、单一叙事逻辑下的流水线产物”。他指出,“只有走出自己所在的圈子,走进人民群众,了解人民群众所思所想,才能避免‘写尽天下太平事,不肯俯首看苍生’,真正做到为人民服务”。
对于本文,9位评委中有4位给出了9分以上的高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常务理事、互联网与新经济专业委员会主任祝华新点评道:“评论合为时而作,评论与民生民瘼息息相通。”中国青年报编委、高级编辑曹林点赞:“说到了要害,贴近舆论水温。”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博导肖燕雄认为,该评论“将一个看起来没有多少新意和深意的选题讨论得有一定的意味,层层深入,表达也好”。
据悉,这是中国人民大学学子第三次斩获“评论之星”。在此前举办的第四届、第六届大赛中,人大学子陈舒睿、岳永婕,先后以优异的成绩登顶摘冠。



“漫评”强势跟随  “青椒”跻身前列

继上届大赛新增“视评”赛道后,本届“评论之星”又为漫画评论打开竞赛大门。并且,按照新的大赛评选规则,无论是文字、视频还是漫画评论,均有资格争夺“评论之星”,竞逐万元大奖。
来自山西大学的“漫评”选手韩羽儿,在此前的月赛中两摘“月度之星”,决赛阶段再度强势突围,斩获亚军,与第一名仅存0.2分之差。其获奖作品《够了,该让“卫生巾羞耻”灰飞烟灭了》,对“高铁售卖卫生巾遭部分网友反对”一事作出回应,指出“这是女性诉求遭受社会漠视的现实缩影”,呼吁“让女性当前面临的问题被社会所看到”。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吴飞点评道,“选题有社会价值,案例多,整体输出比较丰满”。评委祝华新则表示,该作品“色彩的运用尤其有感染力”。
南京师范大学於璐的文字评论《雇轿子上山遭网暴,莫让道德审判断了他人生计》,原系2022红网“青椒计划”优胜作品,按规则直接晋级“评论之星”决赛后,历经初评、复评,最终以79.2分的总成绩名列第三。这篇“青椒计划”作品,对“游客在重庆武隆天坑游玩时雇人抬轿上山却遭网暴”进行了分析。作者於璐指出,网友的大肆批判,满足的是自身的道德优越感,结果却是砸了别人的饭碗,“真正的道德感是促使事态向好的方向发展,而非假借‘善良’外衣,行伤人作恶之实”。复旦大学新闻学院院长、复旦大学全球传播全媒体研究院院长张涛甫点评道“逻辑性与思想性较强”;评委祝华新则点赞“立论精当”。
按照评选规则与总分排名,本次大赛还评出了20个佳作奖以及20个优秀奖。山东大学王致远、西北师范大学知行学院何添娇、黑龙江大学杨然馨、北京大学康芮菡、华中科技大学潘天行等20人(组)获佳作奖;苏州大学蒋乐希、湖南师范大学吴雨林、郑州大学熊晨靓、重庆大学麦璐璐、西安交通大学陈奇菲等20人(组)获优秀奖。


重庆大学8人上榜  10所高校获组织奖

红网全国大学生“评论之星”选拔赛,旨在为大学生提供展示自我、表达己见、发出最强音的平台,引导大学生关注社会,学会独立思考,配合高校的新闻评论教学工作,使大学生新闻评论写作水准更上一层楼。
本届“评论之星”大赛为第八届。数据显示,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华中科技大学、重庆大学等近300所高校、5000多位学子,共计投来文评、视评、漫评近万件。
在前一阶段(2022年10月~12月)的月赛环节中,重庆大学林诗堙、山东大学宋宵佳、宁夏大学王晖琳、山西财经大学张靖悦、长安大学庞佩羽、山西大学韩羽儿、西安交通大学杨璐晨、淮阴师范学院吴小蝶、郑州大学张喆、湖南大众传媒职业学院刘依萍等27位(组)选手先声夺人,摘得“月度之星”。
决赛环节于今年3月启动。包括“月度之星”在内,月赛排名前50名的文字评论、排名前5的视频评论和漫画评论,以及2022年度红网“青椒计划”月度优胜作品,“会师”决赛。依据1人不超过2篇的规则,经工作人员筛选后,本届大赛最终筛选产生232件决赛参评作品。后经9位决赛初评、复评,最终选出43件获奖作品。
据统计,重庆大学8人夺奖,数量遥遥领先。中国人民大学、郑州大学、山东大学,各占据4个获奖席位。四川外国语大学、山西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各有2人上榜。北京大学、常州大学、黑龙江大学、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洛阳师范学院、苏州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师范大学知行学院、长安大学、中国传媒大学、重庆医科大学,也均有学子进入获奖大名单。
为感谢各高校的大力支持,红网全国大学生“评论之星”选拔赛组委会,特向组织积极、成绩优异的高校授予“组织奖”,它们分别是:重庆大学、山东大学、郑州大学、山西大学、长安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苏州大学、广西大学、淮阴师范学院、华中科技大学。


来源:红辣椒评论(公众号)


编辑:程博




354#
发表于 2023-5-31 20:07:45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记者采访遭人围殴:还记者一个公道,给真相一个说法


530日,据大河报·豫视频报道,一名媒体记者在贵州毕节织金县采访“水电站放水致两名教师溺亡”事件时,遭遇一辆面包车拦路,随后被车上三名不明身份人士围殴一分多钟。据该记者提供的《门急诊病历》显示,其伤情初步诊断为:头皮血肿(额部)、多处挫伤(左面部、上唇、左前臂)、上肢浅表擦伤(左手环指)、(右)眼挫伤。

此前,织金县发生导致两名教师溺亡的不幸事故,在舆论场上引发广泛关注。公众既痛惜于两名教师的离世,也很关注造成这起悲剧的原因。事发之后,有死者家属表示,当时几名教师之所以结伴前往事故发生地,是因为“上级检查说校园装饰缺少本土元素”,于是被学校派去河边捡鹅卵石。对此,教师所在的织金县马场镇布底小学的校长张习军称,没有安排捡鹅卵石美化校园环境这回事。双方各执一词,难免引发质疑。在这一背景下,媒体记者前往当地采访,既是再正常不过的履职行为,也是为了满足公众对事实真相的关切。
两名教师溺亡,原本已是悲剧,从外地来的记者在针对此事展开调查采访途中突遭横祸,更是令人惊愕。打人者在光天化日之下围殴记者的嚣张气焰,无疑为法治社会所不容。而这几个人究竟是什么身份、什么背景、为什么要打记者,更使旁人疑窦丛生。这些问题的答案,不仅被打的记者需要知道,社会大众也希望知道。
在这起事件中,被打记者供职于极目新闻。事发之后,其上级领导在朋友圈发言表示:打人者动手前曾开车跟踪,动手时砸碎了记者的手机和眼镜,临走前还抹去了记者车门把手上的指纹。
这些细节,显示出打人者极强的主观恶性,也提供了一些可能关乎事实真相的细节线索。5月31日,受害记者表示,涉事的打人者已经到案。织金县公安局则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已成立专案组展开调查。到了这个地步,距离真相水落石出应该已经不远,“一查到底”是必须且必然的选择。
同样在5月31日,织金县外宣办一名负责人告诉记者:“该起事件正在调查,会给大家一个说法的”,这也正是舆论对这起事件的核心期待。期待有关部门彻查本案内情,不仅要还记者一个公道,更要给真相一个说法。
撰文/杨鑫宇
编辑/黄帅

来源:中青评论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gadL06qTYajvxcFl_HBc3w
编辑:程博

355#
发表于 2023-6-3 16:05:27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武汉被撞学生妈妈跳楼事件评论




编辑:程博


356#
发表于 2023-6-16 22:07:06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渝论·青年说”第二届重庆大学生网络评论大赛拟获奖作品名单公示

“渝论·青年说”第二届重庆大学生网络评论大赛经专家评审委员会评审,共评出拟获奖作品75件。
现将拟获奖作品名单公示,欢迎社会各界监督、评议。公示日期为6月16日至6月19日。公示期间社会各界可通过电话或邮件等方式发表意见。承办单位将认真受理,按照《评选办法》对有关举报进行认真核查并提出处理意见,报评委会决定。
联系人:臧博
电 话:15922900050
邮 箱:cqplds@163.com

编辑:潘洁

357#
发表于 2023-6-27 22:36:16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把评论员从办公室推向新闻现场后……

导读

眼下,从人民日报到各地党报,越来越多的现场评论开始出现。鲜活的话语表达、身临其境的现场感,成为党报评论一道别有风味的“佳肴”。


2023年4月9日,湖北日报联合湖北省生态环境厅,启动“中游击绿水 行走看青山——美丽湖北长江行”大型调研采访活动。评论员参与其中,目睹一江碧水、两岸青山、江豚嬉浪、白鹭翩飞的美景,从不同视角、维度切入,完成了《“一瓢水”之净  “一江水”之变》《蚂蚁虽小  抱团却有无穷之力》《共同呵护“只此青绿”》三篇现场评论。


这组现场评论不仅在报纸评论版推出,也与新闻通讯、视频、照片、H5、长图,共同构成湖北日报客户端“中游击绿水 行走看青山”专题。经历此次采访,有一种感受更加深切:用“现场感”为评论做价值增量,既有必要,又有空间。
现场评论要把握好“现场”
现场评论,是评论员抵达新闻现场、走近新闻当事人,进行现场观察、采访、调研,进而创作的观点文本。现场评论本质上是评论的一种,关键在于把准“现场”二字,以更具现场感的表达增加文本的可读性、鲜活感,让观点的呈现更具说服力。

现场评论,评论员必须“在场”,以什么样的方式进入、介入,考验评论员的判断力、洞察力、行动力。

第一种是以采访者的身份。在到达现场之前,深入了解采访事项、采访对象,初拟采访提纲。要把握的重点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提问,尽可能挖掘更多的细节、打捞更多金句,这些都可以成为评论写作的“点睛之笔”。

第二种是以观察者的身份。在大型采访报道中,评论员是整个报道团队中的一员,与记者同伴到达现场后,由记者进行采访,自己则当好一名倾听者、旁观者,尽可能和采访对象打成一片,捕捉更多心里话、土味话,这些鲜活话语是评论文本创作的“源头活水”。

第三种是以调研者的身份。当前,全党正大兴调查研究之风,评论员可以前期做好资料搜集、消化,带着问题意识、现实指向、目标导向,深入走进现场、剖析现象,揭示原因、总结经验、提炼理论、提出方案。

现场评论的“现场”,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待在办公室”“坐在书斋中”,语言官腔太浓、文风浮夸呆板、观点失焦无力、内容悬浮空中等问题,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填补评论员“脚力”不足的缺憾,提升评论信息增量、情感增量、思想增量,给党报评论注入新气象。 

现场评论要处理好三组关系


(一)把握在场性与客观性的边界

在场性,包含画面、场景、人物、细节、话语,评论员置身其中,捕捉新变化、挖掘新细节、思考新视角,会生发出自身的体会、感受,这些真实的体验能增强评论的场景感。

现场评论的场景,不局限单个,往往是多个场景的组合,从对比中找到差异性、从总结中提炼共性。在此次美丽湖北长江行中,场景丰富多元,但是可以提取主要元素。比如在巴东儿童公园、江陵县普济镇西庄湖村,评论员看到老百姓们开心的笑脸,“笑脸”就是一个鲜明要素,体现了生态保护带来生活环境之变。评论员提取这一要素,采取合并同类项的方法,将“笑脸”聚合并化为评论中的一段,由此,老百姓的获得感不仅有了形象的表达,也让评论有了更多人情味、真实感。

巴东儿童公园内放风筝的孩子。湖北日报记者 柯皓 摄


评论归根结底是观点文本,客观性是新闻存在的前提,也是评论的立身之本。在场性蕴含着“我”这一视角,既有参与性,也有客观角度的观察。在采访中,评论员以观察员、旁观者的身份介入,以客观视角看待被采访对象、分析思考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置身其中可能带来的主观色彩,从而让评论基准线立得住、立得稳。   

(二)调配好现场感与纵深感的比例

现场评论,有现场、有评论,具有一定的混合属性。评论员像是一台摄像机,记录下真实、鲜活的现场以及活泼的话语。比如采访团在长江、清江上乘船而行,看到沿岸景象,在现场评论写作时,先用景色描写将读者带入场景之中,再切入观点。让文章在观点、事例、故事之间合理切换,情感的穿透力、道理的深刻性,为现场评论注入鲜活度、深刻度。

增加现场描述,不代表论证的效度就一定减弱,现实的往往是深刻的,故事挖得越细,反而越能说服人、打动人。比如,在巴东王家滩环保码头,评论员抓取到一个现场负责人的故事,他在江边长大,以前江边脏乱差,如今环境变好了,经常带家人来江边散步。这个故事虽小,却是长江生态之变带给老百姓幸福感的生动例子。可见,挖掘了人物故事的现场评论,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传统的“观点+材料”论证模式,让读者有“切身感”,并产生“代入感”“共鸣感”,进而提升评论的论证效度,也丰富读者的阅读体验。

现场感和纵深感要打好配合,现场元素可以把读者拉到现场,纵深感就是要有深度思考,提高评论的思想价值。现场与历史、当下与过去擦出评论的“火花”,这是思想的闪烁,也是深刻的洞见。值得注意的是,现场感和纵深感要调配好比例,过度渲染场景、夸大实际感受、过度放大细节,就可能稀释评论核心观点,导致评论扭曲变形、寡淡无味。

(三)抓取典型小事件,精准反映大主题

现场评论,评论员抵达现场、获得一线视角,见人见事见细节,如何抓住一个“点”去反映主题,考验评论员平时积淀的功力、现场抓取的能力。

在采访行进过程中,具体的事件杂、采访人物多,评论员要精准捕捉结合点,做到“以小见大”,这离不开“上接天线、下接地气”长期累积的功底。关于国家大政方针,重要会议、讲话、文件的精神要吃透,同时,必须结合湖北实际做足前期准备,打好提前量。

评论员不能被单个故事、场景、人物束缚,必须“摆进去”,又必须“跳出来”,由点及面、由表及里。比如,采访团上下游同取长江“一瓢水”,是一个关键节点时刻。评论员抓取这一点,但不局限于此,而是拉长时间维度、增加历史厚度,看到这一事件背后蕴含着湖北五年来为长江生态保护作出的努力、取得的成果,以及未来前进的方向。需要警惕的是,现场评论要善于抓住亮点,但不可写成一地一部门的总结报告、表扬成绩单,要有辩证思维、问题感,看到其中的不足、差距,进而产生新思考、推动新作为。

评论员抓取的“点”越有代表性,论述的穿透力就越强。比如,在沿江行进过程中,采访团深刻感受到保护生态环境需要人人参与是一个普遍共识。评论员选取公益组织“三峡蚁工”作为代表,并把在“三峡蚁工”办公点采访时看到的标语,用作现场评论的结尾,即“单个蚂蚁力量虽小,抱团却有无穷之力”。这一抓取,充分体现了评论员的所见所闻所感,既增加了现场感,也突出强化了主题。

现场评论要“融”中出新
媒体融合时代,党报评论要求新求变,守正创新、“融”中出新。随着媒体融合的深入,从某种意义上讲,消息、通讯、评论、述评等传统新闻体裁的混合属性在增强,现场评论的鲜活感、故事感,可以更好地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可开发的可能性空间还很大。比如,人民日报“现场评论”作为一种新的评论生产范式,把评论员从办公室推向新闻第一线,让党报评论做到“上连党心,下接民心”,增进了党报评论在新媒体时代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

现场评论作为一类仍在生长着的评论产品,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当前,央视新闻客户端的“主播说联播”、微信公号人民日报评论的“两会同心圆”……各大媒体的融合评论产品竞相登场,这启发我们,现场评论要从媒体融合浪潮中找到突破点、发力点。

现场评论的融合转型,离不开评论员的转型。从评论员到全媒体评论员,厚实的文字功底之外,也要转思维、转阵地、转作业方式,在创新表达、交流互动、媒体技能等方面不断修炼、精进,在视觉化呈现、融合传播上进一步创新,以激发现场评论之力,扩大党报评论影响力。  
评论员在现场采访

来源:NEWS全媒体采访与写作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Z59yVzbMO4sYCOfhWYF7yg
编辑:秦克峰
358#
发表于 2023-7-4 22:15:45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把评论员从办公室推向新闻现场后……

导读
眼下,从人民日报到各地党报,越来越多的现场评论开始出现。鲜活的话语表达、身临其境的现场感,成为党报评论一道别有风味的“佳肴”。
2023年4月9日,湖北日报联合湖北省生态环境厅,启动“中游击绿水 行走看青山——美丽湖北长江行”大型调研采访活动。评论员参与其中,目睹一江碧水、两岸青山、江豚嬉浪、白鹭翩飞的美景,从不同视角、维度切入,完成了《“一瓢水”之净  “一江水”之变》《蚂蚁虽小  抱团却有无穷之力》《共同呵护“只此青绿”》三篇现场评论。
这组现场评论不仅在报纸评论版推出,也与新闻通讯、视频、照片、H5、长图,共同构成湖北日报客户端“中游击绿水 行走看青山”专题。经历此次采访,有一种感受更加深切:用“现场感”为评论做价值增量,既有必要,又有空间。

现场评论要把握好“现场”
现场评论,是评论员抵达新闻现场、走近新闻当事人,进行现场观察、采访、调研,进而创作的观点文本。现场评论本质上是评论的一种,关键在于把准“现场”二字,以更具现场感的表达增加文本的可读性、鲜活感,让观点的呈现更具说服力。
现场评论,评论员必须“在场”,以什么样的方式进入、介入,考验评论员的判断力、洞察力、行动力。
第一种是以采访者的身份。在到达现场之前,深入了解采访事项、采访对象,初拟采访提纲。要把握的重点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提问,尽可能挖掘更多的细节、打捞更多金句,这些都可以成为评论写作的“点睛之笔”。
第二种是以观察者的身份。在大型采访报道中,评论员是整个报道团队中的一员,与记者同伴到达现场后,由记者进行采访,自己则当好一名倾听者、旁观者,尽可能和采访对象打成一片,捕捉更多心里话、土味话,这些鲜活话语是评论文本创作的“源头活水”。
第三种是以调研者的身份。当前,全党正大兴调查研究之风,评论员可以前期做好资料搜集、消化,带着问题意识、现实指向、目标导向,深入走进现场、剖析现象,揭示原因、总结经验、提炼理论、提出方案。

评论员在现场采访

现场评论的“现场”,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待在办公室”“坐在书斋中”,语言官腔太浓、文风浮夸呆板、观点失焦无力、内容悬浮空中等问题,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填补评论员“脚力”不足的缺憾,提升评论信息增量、情感增量、思想增量,给党报评论注入新气象。 

现场评论要处理好三组关系
(一)把握在场性与客观性的边界

在场性,包含画面、场景、人物、细节、话语,评论员置身其中,捕捉新变化、挖掘新细节、思考新视角,会生发出自身的体会、感受,这些真实的体验能增强评论的场景感。
现场评论的场景,不局限单个,往往是多个场景的组合,从对比中找到差异性、从总结中提炼共性。在此次美丽湖北长江行中,场景丰富多元,但是可以提取主要元素。比如在巴东儿童公园、江陵县普济镇西庄湖村,评论员看到老百姓们开心的笑脸,“笑脸”就是一个鲜明要素,体现了生态保护带来生活环境之变。评论员提取这一要素,采取合并同类项的方法,将“笑脸”聚合并化为评论中的一段,由此,老百姓的获得感不仅有了形象的表达,也让评论有了更多人情味、真实感。

巴东儿童公园内放风筝的孩子。湖北日报记者 柯皓 摄

评论归根结底是观点文本,客观性是新闻存在的前提,也是评论的立身之本。在场性蕴含着“我”这一视角,既有参与性,也有客观角度的观察。在采访中,评论员以观察员、旁观者的身份介入,以客观视角看待被采访对象、分析思考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置身其中可能带来的主观色彩,从而让评论基准线立得住、立得稳。 
  
(二)调配好现场感与纵深感的比例

现场评论,有现场、有评论,具有一定的混合属性。评论员像是一台摄像机,记录下真实、鲜活的现场以及活泼的话语。比如采访团在长江、清江上乘船而行,看到沿岸景象,在现场评论写作时,先用景色描写将读者带入场景之中,再切入观点。让文章在观点、事例、故事之间合理切换,情感的穿透力、道理的深刻性,为现场评论注入鲜活度、深刻度。
增加现场描述,不代表论证的效度就一定减弱,现实的往往是深刻的,故事挖得越细,反而越能说服人、打动人。比如,在巴东王家滩环保码头,评论员抓取到一个现场负责人的故事,他在江边长大,以前江边脏乱差,如今环境变好了,经常带家人来江边散步。这个故事虽小,却是长江生态之变带给老百姓幸福感的生动例子。可见,挖掘了人物故事的现场评论,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传统的“观点+材料”论证模式,让读者有“切身感”,并产生“代入感”“共鸣感”,进而提升评论的论证效度,也丰富读者的阅读体验。
现场感和纵深感要打好配合,现场元素可以把读者拉到现场,纵深感就是要有深度思考,提高评论的思想价值。现场与历史、当下与过去擦出评论的“火花”,这是思想的闪烁,也是深刻的洞见。值得注意的是,现场感和纵深感要调配好比例,过度渲染场景、夸大实际感受、过度放大细节,就可能稀释评论核心观点,导致评论扭曲变形、寡淡无味。

(三)抓取典型小事件,精准反映大主题

现场评论,评论员抵达现场、获得一线视角,见人见事见细节,如何抓住一个“点”去反映主题,考验评论员平时积淀的功力、现场抓取的能力。
在采访行进过程中,具体的事件杂、采访人物多,评论员要精准捕捉结合点,做到“以小见大”,这离不开“上接天线、下接地气”长期累积的功底。关于国家大政方针,重要会议、讲话、文件的精神要吃透,同时,必须结合湖北实际做足前期准备,打好提前量。
评论员不能被单个故事、场景、人物束缚,必须“摆进去”,又必须“跳出来”,由点及面、由表及里。比如,采访团上下游同取长江“一瓢水”,是一个关键节点时刻。评论员抓取这一点,但不局限于此,而是拉长时间维度、增加历史厚度,看到这一事件背后蕴含着湖北五年来为长江生态保护作出的努力、取得的成果,以及未来前进的方向。需要警惕的是,现场评论要善于抓住亮点,但不可写成一地一部门的总结报告、表扬成绩单,要有辩证思维、问题感,看到其中的不足、差距,进而产生新思考、推动新作为。
评论员抓取的“点”越有代表性,论述的穿透力就越强。比如,在沿江行进过程中,采访团深刻感受到保护生态环境需要人人参与是一个普遍共识。评论员选取公益组织“三峡蚁工”作为代表,并把在“三峡蚁工”办公点采访时看到的标语,用作现场评论的结尾,即“单个蚂蚁力量虽小,抱团却有无穷之力”。这一抓取,充分体现了评论员的所见所闻所感,既增加了现场感,也突出强化了主题。

现场评论要“融”中出新
媒体融合时代,党报评论要求新求变,守正创新、“融”中出新。随着媒体融合的深入,从某种意义上讲,消息、通讯、评论、述评等传统新闻体裁的混合属性在增强,现场评论的鲜活感、故事感,可以更好地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可开发的可能性空间还很大。比如,人民日报“现场评论”作为一种新的评论生产范式,把评论员从办公室推向新闻第一线,让党报评论做到“上连党心,下接民心”,增进了党报评论在新媒体时代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
现场评论作为一类仍在生长着的评论产品,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当前,央视新闻客户端的“主播说联播”、微信公号人民日报评论的“两会同心圆”……各大媒体的融合评论产品竞相登场,这启发我们,现场评论要从媒体融合浪潮中找到突破点、发力点。
现场评论的融合转型,离不开评论员的转型。从评论员到全媒体评论员,厚实的文字功底之外,也要转思维、转阵地、转作业方式,在创新表达、交流互动、媒体技能等方面不断修炼、精进,在视觉化呈现、融合传播上进一步创新,以激发现场评论之力,扩大党报评论影响力。  

评论员在现场采访

(作者单位:湖北日报评论理论中心)
——本文摘自《新闻前哨》2023年6月(上),原标题用“现场感”为党报评论做价值增量。引用请参考原文。


来源:传媒评论(公众号)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_bTGVz4CeIR5VMtJB_8IHw
编辑:覃韵琪

359#
发表于 2023-7-29 21:14:09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认知与洞见
编辑:潘洁

360#
发表于 2023-7-30 17:04:58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红辣椒评论·编者札记⑦|以评论为“砖”,引出更多明辨之“玉”

□刘昱



最近,在编稿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有时候一篇评论浏览量高,不一定是评论本身有多么出彩,而有可能是这篇评论承担了一块“砖”的功能,抛砖引玉,引来了众多网友发表真知灼见。甚至有的关于评论的评论,比评论文章本身还要更精彩、更丰盈,毕竟,道理越讲越清,真理越辩越明。



在讨论这个现象之前,我们不妨先审视一下当今的网络环境。



起初,互联网这一新兴事物因其自身的开放性、互动性等特质,一时搅动了人们关于理想、民主、平等的乌托邦式期待。甚至有人扬言,互联网这一“流动空间”将创造出与以往不同的和平与共享。



但是,在打破原有地理空间所强调的边界后,脱离身份和传统社会的道德束缚,与畅所欲言的自由所相伴偕行的,却是大量非理性言论的涌出,以及情绪的蔓延。并且,由于大数据推送等媒介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许多观点在群体的作用下愈发走向极化,这也引起了大众的警惕与隐忧。



于是,理性的价值被重申,一种提倡人们跳出自己的一方天地,与世界对话的思想开始流行,这背后其实也承载着人们最初对网络空间的美好期许。而评论作为一种理性的、讲道理的文体,无疑成了一个极佳的载体。



从这个角度来看,“评论”二字的意义得到了拓展,其承担的不再仅仅是“发声”、引导舆论等基础性作用,还能够由此搭建起一个“对话的广场”,允许各种不同的想法彼此交锋、迸发灵感,滋养出一片追求共识与进步的土壤。而这也正是我们红辣椒评论所一直追求的。


比如近日,全民都在高度关注“胡鑫宇案”,在此案发生以来的三个月里,舆论场上各种猜测、言论层出不穷,而随着胡鑫宇遗体的被发现,种种疑问等待解答。对此,红星评论刊发《失踪106天后胡鑫宇遗体被发现,廓清疑问是对一条生命的尊重》,强调“查清案件的完整真相,拿出更多事实来给家属和社会一个公开透明的交代,是案件善后必须要做的工作”。



红辣椒评论也先后发表了吉林大学刘一昂的《用公开和专业拨开胡鑫宇案迷雾,莫让谣言带偏节奏》、黑龙江大学何逸铭的《真相大白之前,请慎提“学校有问题”》等数篇文章。



刘一昂认为,“谣言绝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而公开和专业永远是追寻真相的利剑”;何逸铭则表示,“恶意推定如同空中楼阁看似合情合理,实则是在罔顾真事实、主持假公道,对逝者既不敬也不恭”。他们均以文章为旗,呼吁人们在关注案件的同时多些理性、少些盲从。



而点开文章的留言区,我们更欣喜于看到更多网友发表对此事的看法。比如,网友“唔呃呃呃”赞同文章观点,表示“舆论不可忽视的同时,群众确实也要给相关部门多一点时间多一点耐心,我觉得在民主的监督下一定会有个公正的结果的”;网友“第三人称”则从公众心理出发分析舆论成因,指出“正是因为事情的蹊跷,从而导致一系列的阴谋论。这个时候媒体报道的准确性,实时跟踪反倒成了公众关注的焦点”。



除此之外,由于很多同学是刚开始写评论,其看待世界的角度、提出的观点往往比较青涩稚嫩。而这也是文章能够打开进一步讨论空间的重要原因。


举个例子,今年春晚的脱口秀节目《给我一分钟》被许多网友直言“尴尬到抠出‘三室一厅’”。对此,华中科技大学的张子梁在其文章《令人直呼尴尬,春晚脱口秀为何不讨好?》中认为,该节目引群嘲的主要原因是“以‘冒犯’著称的脱口秀这种艺术形式与春晚舞台根本上的不相容”以及“脱口秀演员自身表演不够到位”。



但在留言区中,网友“RX.”对此提出了不同的意见,他表示“当前本土的脱口秀已经逐渐变成了一种委婉的、适应于汉语语言表达的、接受度更高类似于‘话里有话’的内涵表达,其与春晚并非格格不入;其次,脱口秀演员的基本功并不差,年轻演员在春晚大场面难免紧张扛不住大镜头,但他们也是真实的我们,让春晚更亲切”。



可以看到,一篇篇评论文章不仅能够为公众答疑解惑,更能由此打开公众议题讨论的大门,让公众思维汇在一起,引发进一步共同关注、共同思考。



当然,这也并不代表写评论成了一件“危险”的事。尽管发表一篇评论的确要做好接受来自四面八方批评的准备,但这也正是写评论的魅力所在。通过一次挥笔,我们能更近距离地了解公众的想法、舆论的水温,这是一个与世界对话的过程,更是一个自我成长与进步的过程。


来源:红网
链接: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56720313538794370&wfr=spider&for=pc
编辑:潘洁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