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楼主: adm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闻学教育案例集锦

[复制链接]
341#
发表于 2023-5-31 22:21:10 | 只看该作者
中国新闻社与中国传媒大学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中新网北京5月30日电 2023年5月30日,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重要讲话发表两周年之际,中国新闻社与中国传媒大学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约仪式在北京举行。中国新闻社社长陈陆军,中国传媒大学校长张树庭,中国新闻社副总编辑、中国新闻网总裁俞岚,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杨懿等出席签约仪式。
5月30日,中国新闻社与中国传媒大学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约仪式在北京举行。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及国家战略部署,为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舆论支持、凝聚精神力量,中国新闻社和中国传媒大学达成此次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重点围绕人才培养、国际传播、平台建设、科学研究、融媒体作品创制等领域,共享优质资源,共同履行好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
  中国新闻社社长陈陆军指出,中新社是中国以对外报道为主要新闻业务的国家通讯社。2018年以来,中新社、中新网与中国传媒大学开展了一系列项目合作,如联合发布世界华文传媒新媒体影响力榜单,联合出品《解码中华文化基因》融媒报道、《十年百变》专题报道,联合主办北京国际电影节短视频主题论坛等。
  陈陆军表示,此次中国新闻社和中国传媒大学达成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旨在共同培养新时代复合型新闻人才,打造新媒体产学研协同发展平台,加强哲学社科自主知识体系构建,推进传播体系构建与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为我国新闻传播事业的发展与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再立新功。
  中国传媒大学校长张树庭指出,中国传媒大学作为教育部首批“双一流”高校,长期以来与中新社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有着共同的理想信念,有着共同的价值追求,都心怀“国之大者”,双方围绕“融媒体时代如何讲好中国故事”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与实践。
  他表示,此次战略合作协议的签署,是双方多年来合作的拓展和升级,期待以此为契机,全面开启与中新社合作的新篇章,共同为推动中外交流、传播中华文化发挥桥梁与纽带作用,为答好国际传播的时代之题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中国新闻社副总编辑、中国新闻网总裁俞岚,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杨懿代表双方签署协议。
  根据双方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开放优质资源,开展有组织联合科研攻关。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联合培养高端国际传播人才。加强优秀人才双向互聘互用。共同打造新媒体产学研协同发展新平台,联合打造优秀网络视听和融媒体栏目、产品,共同搭建国际传播优秀作品展演平台,促进创作实践及成果转化,联合打造高端国际会议,广泛开展高水平国际人文交流活动,共同讲好新时代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
编辑:程博

342#
发表于 2023-6-13 17:34:22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近日,第二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认定结果于国家教育部官网结束公示。重庆大学新闻学院刘海明教授负责的课程《新闻评论》被认定为线上一流课程。



公示显示,第二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拟认定5751门,包括线上课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线下课程、社会实践课程五种类型。 刘海明教授主讲的《新闻评论》课获得重庆市线上精品课程,该课程先后在中国大学慕课网和学习强国慕课上线,2023年《新闻评论》课程被认定为国家级线上一流本科课程。2019年,新闻学院新闻学入选教育部“一流本科专业”建设项目。

2021年,广播电视学专业入选教育部“一流本科专业”建设项目。按软科学科排名,从2020起,新闻传播学进入全国前18%以内;按软科专业排名,新闻学、广播电视学2022年分别名列第18和第14位,均达到A等级,学科专业均迈进全国先进行列。

来源:重庆大学新闻学院
编辑:潘洁

343#
发表于 2023-6-19 21:28:39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我在人大、北大当老师
老詹小注:
这是转载的一篇文章。
作者姜波,老詹好友。
曾担任经济日报驻日记者,亦曾担任部门主任。
他的部门,正好由老詹我分管。
我俩性格相近,都挺真诚直爽,
所以,一见如故,一拍即合。
留下很多美好回忆。
姜波很聪明,也很能干,为人又挺随和,
所以,人缘很好,曾被人大北大请去当老师。
很受学生们敬重和欢迎。
我曾建议他将这一经历写出来,一定非常有趣。
诺,果然,写出来了。
各位看看吧,确实很有意思。



媒体人丨姜波:我在人大、北大当老师



作者简历

   姜波,经济日报社高级编辑。1982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后在日本早稻田大学进修两年经济学。从事新闻工作30多年,先后采写新闻作品上百万字,七次获中国新闻奖,长年在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为研究生班授课。主要著作有《魂归何处》《惶者自白》《女性与犯罪》(与姜伟合译)《新闻大咖眼中的中国经济》等。


原题
我在人大、北大当老师
采访本上的中国往事(选载)
作者:姜波


(上)


   可能有人会质疑:北大是响当当的中国第一,你怎么把人大摆在前面?

   我是2011年开始为人大的研究生授课;2018年起在北大给本科生上课。这里有个时间顺序。

   而且,就新闻教育而言,无论是官方评价,还是民间打分,人大在几十年里一直雄居全国第一。




   我记不清准确时间啦,好像是2009年秋。张征教授给我电话:“姜波,回学校开一门课吧。请业界精英到学校正式开课,是我提议的,学院在积极推进。”

   这太好啦!到高校当老师是我的一个夙愿,我甚至曾一度萌发过转行高校的想法。而且,我已经为此准备好几年了。

   “你就讲新闻采访写作,这是你的强项,因为你有30多年的新闻实践。讲一个学期,每周讲一次,每次3个学时,是专业基础课。注意,是3个学分的课程!”

   张征当时任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新闻系主任,是我大学的同班同学。她曾被评为中国人民大学“十大教学标兵”,荣获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名师奖”、“范敬宜新闻教育奖良师奖”等称号。

   学生要拿3个学分?!这使我感受到不小的压力。千万不能误人子弟呀!而且是在中国新闻传播教育的“第一学院”!

   其实,对高校的新闻教育,我相对还算熟悉。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结束常驻日本回到国内工作起,我每年都会给几个、甚至十几个新闻学院的硕士博士当毕业论文的答辩评委,也会到高校搞几次讲座,后来又担任业界导师。这也可能是张征老师向我发出邀请的原因之一。

   但是,开一门学生拿学分的课程,就是另一回事儿啦。

   3个学分,一个学期是51个学时。除了期末考试,一个学期需要讲十五六次!而且每周3个学时。

   这个工作量不小呀!(这只是对我这个新闻教育的新手而言的,对我这个兼职教师而言的。其实,高校的很多老师,每学期要开两三门课程。范敬宜先生到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任院长后,每学期还要开3门课。)

   其实,对于请业界人士到高校任教,有的老师是有疑虑的。

   我就当面听到一位在中央媒体担任策划顾问的高校老师说过:请业界精英去学校搞一两次讲座,那真是精彩绝伦,学生们也非常踊跃地听讲。因为那是把他半生或一生的经历和经验,都浓缩在那几个小时里,都是满满的干货。但正式开一门课程,那就另当别论啦。

   我也知道,全国高校的新闻传播学院(随着传播业和传播学的急速发展,国内各大学的新闻院系纷纷改名为新闻传播院系;唯有人民大学舍不得“人大新闻”这个金字招牌)聘请了许多新闻界精英任业界导师、客座教授、讲席教授,甚至是院长。不过,他们基本上就是搞几次讲座,正式开课的并不多。

   我还听说过,有的高校满怀期待地邀请传媒界大咖正式开课,要么被婉拒,要么讲了几次就讲不下去啦。

   当然,新华社的熊蕾前辈在人大、凤凰卫视的曹景行前辈在清华、中国青年报的曹林博士在北大,他们长年开课,颇受好评。

   如何使这50多个学时内容丰富而又生动活泼呢?

   如果选一本比较畅销的新闻采访写作教科书,按其范式与逻辑展开,加上我本人所经历的典型案例,应该说是不必花费太大功夫的。

   但是,这不是我的风格!而且,人大请我开课也失去了应有的意义。

   我要自己编写讲义!

   尽管三十多年新闻生涯是我的长项,但如果都是新闻案例的堆积,那不就成了流水账?尤其是给研究生开课,是需要上升到一定理论层次的。

   好在这些年里,我还是浮光掠影地跟踪着学界前沿,对新闻传播理论还一知半解。不过,我知道,一个长年搞新闻实践的人,在人大新闻学院深究新闻传播理论,那是班门弄斧,那是在找死。

   讲新闻采访写作,讲中国政治经济社会语境下的新闻采访写作,讲飞速发展的移动互联网正碾压传统新闻业背景下的新闻采访写作,从哲学、政治学、社会学,尤其是我相对熟悉的经济学的一些理论来融会贯通,可以扬长避短,可能会独辟蹊径。

   我一直认为,如果仅仅掌握新闻传播学的专业知识,哪怕是研究生、甚至是博士毕业,走向新闻采编岗位以后,也很难胜任日新月异的新闻实践。新闻学院的学生应该主修或专修一两门其他学科。从功利的角度讲,最实用的是经济学和法学。但遗憾的是,我对法学完全是门外汉。

   我跟张征老师说,我需要准备相当一段时间。

   张征简单地回复我3个字,“等着你。”  

   说句也许伤人的话,现在的新闻传播学教科书是鱼龙混杂。有人明明在那里“为赋新诗强说愁”。

   有本《通俗新闻标题学》,把新闻标题归纳为突出最重要内容型标题、概括型标题、诸侧面并列型标题、新作诗句型标题,等等。好家伙,竟然总结出99种类型标题!

   概括式、综合式、摘要式、结果式、人物描写式、事务描写式、现场描写式,等等,有人把新闻导语写法归纳为24种!

   外貌描写式开头、性格特征式开头、开门见山式开头、环境描写式开头、巧设问题式开头、心理描写式开头,等等,有人把文章开篇笔法总结出20种!



   ……
   如果是学术归纳,这种“螺蛳壳里做道场”,我无权评判;如果让学生们以此作为未来新闻实践的指导,则谬之千里啦。


   新闻采访写作的教学,怎么能这么“内卷”呢?

   我要把自己的、同事的、同行的、前辈的,在新闻实践中感受最深的、最得心应手的、最有操作价值的心得、体会、手法、惯例、规则,甚至逻辑、规律等,归纳综合,辩证思维,理性升华。

   在博的基础上求专,在广的基础上求深。

   历史与未来的演进,理论与实践的交汇,宏观与微观的结合,中国与世界的融通。

   当然,这是我的努力方向。但效果如何,则由学生们评判啦。

   潜心读书,梳理思路,整理案例。

   新闻与道德、新闻与激情、新闻与理性、新闻与历史、新闻与宏观、新闻与数字、新闻与时间、新闻与市场、新闻与效益、新闻与责任、新闻与自由、新闻与发现、新闻与采访、新闻与写作,等等。

   我整理出彼此独立又联系紧密十几个专题的讲义,并做了课件,每个专题足有三四万字……

   2011年春,我带着自编的讲义去见张征老师。张征仔细看了后说:“太好啦!你下个学期就开讲吧。这些内容,学生们是太需要啦。”


(中)


   按着学校的规定,每个学期末结课时,学生们要给老师打分。

   我每年的平均得分都在九十七八分。尽管我并不在学院考核范围内。

   接替张征老师担任人大新闻学院新闻系主任的许向东老师,有次看到学生给我打的分数后连声说道:“高分呀,高分!”





   2011年的秋学期即将开始,我要开课啦。

   首先是授课时间问题。我曾对张征老师提出过一个请求,能不能把我的课程安排在周一或者周五。

   因为我在岗在位,需要满负荷工作,经常会到外地采访。把课程安排在周一或周五,可以保证连续4个工作日,基本可以完成一次常规的采访,尤其是对体制内单位的采访(当然,也有些省市领导和国企老总把采访时间安排在周末)。张征老师让我尽管放心。

   开学前,新闻学院负责课程安排的教学秘书征求我意见:“姜老师,您方便上课的时间,是上午,还是下午,或是晚上?”

   可以晚上上课?是晚上6点开课?这太好啦!

   从报社到人大,我坐地铁也好骑自行车也好(我常年坚持骑车上下班),大约需要50分钟。这样的话,报社下午5点下班时,我踩点出发完全来得及,就不需要专门请假啦(其实,在新闻单位工作的一个优点就是时间支配比较自由。早走一会儿,不请假也没关系的)。

   所以,每周一晚上6点到9点,是我固定的授课时间。当然,我没有时间吃晚饭,只能吃两块点心、喝几口咖啡啦。

   开课后,张征老师听过我的一堂课,给了我充分的鼓励和肯定。

   真应该感谢人大新闻学院对我的高度信任和充分“放手”。

   上课讲什么,怎么讲,怎么进行课堂讨论,怎么布置作业,怎么安排考试,怎么给学生判定分数,一切都由我自主决定。学院从来没有任何干预,哪怕一点儿也没有。

   我呢,也就是每学期开课那天到学院办公室,取一下选课学生名单(请课代表或助教代取也可以),了解一下新学期有没有什么具体要求;再就是结课后把学生成绩签名后提交一下。

   我是上课来,下课走。如果不是每年几次硕士博士毕业答辩,我甚至都见不到学院的其他老师。当然,我会就教学情况随时与相关老师沟通。

   人大新闻学院的几任院长——倪宁老师、郭庆光老师、胡百精老师、周勇老师——都给予我热情的鼓励,并感谢对学院的支持。



   【所以,2019年11月,我获得了第七届范敬宜教育基金的“良友奖”(也就是社会贡献奖)。在答谢致辞中,我特别感谢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对我的信任与支持。而且,我这次获奖也是人大新闻学院提名并申报的。】


   尽管我不事张扬,但我在人大授课的事儿,还是在报社慢慢传开了,我也没太在意什么。因为我觉得这对自己、对报社、对社会,都是一件好事。

   可是,我没想到,一年后的一次全报社大会上,社长不点名地批评道:“有人在大学讲课,还有人在电视台做嘉宾主持,这是不务正业。”顿时,不少编辑记者都扭头看着我。

   你的编辑记者能站在著名高校的讲台上,是给报社增光添彩的事情!怎么竟成了“不务正业”?

   散会后,我马上去找社长。

   “社长,您批评有人在高校讲课,我就在人大当兼职老师。不过,我从来没有耽误工作呀!”

   社长一笑:“我说的不是你。有人在净在外边晃悠挣钱,不干报社的事。不过,你的讲课费别忘了缴所得税呀。”

   我听后,心里苦笑。

   不久,我就有了“尚方宝剑”。

   2013年6月,教育部、中宣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高校新闻传播院系师资队伍建设  实施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意见》。计划在几年内,从新闻单位选聘500名优秀编辑记者到高校新闻传播院系兼职或挂职任教;从相关高校新闻传播院系选派500名骨干教师到新闻单位兼职或挂职。

   其后的一天,中宣部新闻局的一位同志来电:“姜老师,看了你的资料,有3所大学想聘请你做兼职老师,你意向那所学校?”

   我的意向是人大和北大。

    “呀!这有些难办。因为一位老师只能选一所大学。”

   “那就人大吧。”我毕竟与人大新闻学院“前世有缘”。

   不久,从10家中央媒体选拔的49名编辑记者,很快就到首都12所高校的新闻传播院系挂职或兼职。

   我再去人大上课,不仅理直气壮,甚至有点儿“趾高气扬”啦。

   我一直认为,教育部和中宣部这个“卓越计划”是高瞻远瞩的。

   随着飞速发展的移动互联技术和革命性的知识加速更迭,我们很多中年壮年编辑记者尽管都是本单位的业务骨干,但其知识结构已经老化,做深度报道时常常力不从心,策划选题时捉襟见肘。即使是出身于新闻专业的本科生、硕士生,毕业十年二十年后,即使是面对新闻传播领域的新事物、新动向、新理论,也往往感到陌生。因此,都亟需“充电”。

   我曾向有关部门提交过报告,请求脱产一两年,在高校新闻传播院系边授课边研修,但没收到回复。



   【2006年,我曾脱产在中央党校学习一年,真是获益满满。】


   到高校长期任教,还有一种倒逼作用。

   为了把最新的知识传递给学生,也为了自己不“露怯”,逼着你始终关注传媒业的发展和新闻传播理论的最新动向,逼着你了解国内外与新闻传播有关的大事小事,逼着你精读新闻大咖们的经典名作和采访写作心得;逼着你不断地修改和完善讲义。

   我的编辑记者朋友中,有人也期望能到高校讲课。我总是给予热情鼓励,并启发他们认真准备讲义。因为如果只是按教科书照本宣科,加上一些自己的经历,那就没有太大的意义啦。

   你要有“不可替代性”!

   结识过几位到新闻媒体挂职的高校老师,我建议他们如果条件允许,完全摆脱学校的教学及行政事务,专心在中央新闻媒体工作两年,白天黑夜都跟编辑记者一起摸爬滚打。

   半年总编室夜班,半年总编室白班;然后,再用一年时间,在一两个关键的专业采编部门磨练。

   尤其是参加一切可能参加的社(台、网)内外会议。因为会议不仅是新闻的富矿,而且通过会议可以了解太多太多的信息,从而深度地了解这个社会。

   这样的话,你对中国媒体运行的规律、规则(包括潜规则,这里没有贬义)、惯例、技术、趋势等,将会有深刻透彻的了解和理解,再进行理论上的剖析和综合,就能够克服目前的新闻传播领域学术与实践“两层皮”的弊端。

   这不仅“接地气”,而且可以“上云端”。我甚至认为,这可能比去国外访学的收效还要大。

   现在,有人批评一些高校年轻老师过分推崇西方的新闻传播学理论。其实,未必是这些老师们“崇洋媚外”;很大程度上,是他们“躲进小楼成一统”,不了解社会现实,不了解中国国情。

   到媒体挂职或兼职,是一个解决问题的好途径。

   人大新闻学院的陈阳老师,非常珍惜在人民日报新媒体中心挂职的难得机遇(陈阳老师这样形容:“完全是天上掉下来一个苹果砸到我怀里”),充分进行“田野调查”,积累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其后在国外访学期间,进行理论上的吸收、沉淀、梳理、升华;几年后写出了沉甸甸的新闻社会学专著《重新出发:移动互联网时代中国媒体转型研究》。

   像陈阳老师这样,能在媒体专心工作的高校老师好像并不多。

   按着学校的规定,每个学期末结课时,学生们要给老师打分。其实,这对于我似乎无关紧要,因为我不在学院的考核系列内。

   不过,我每年的平均得分都在九十七八分。

   接替张征老师担任人大新闻学院新闻系主任的许向东老师,有次看到学生给我打的分数后连声说道:“高分呀,高分!”

   感谢许老师。他总是支持我,关照我。而且为了减轻我的负担,他把自己带的硕士生博士生配给我做助教。


(下)


   我上课从来不点名,来不来听课是你自己的事。

   在大学上课是什么感觉?就是一项工作而已。

   名校的学生都是个中翘楚吧?的确有一批未来的栋梁之材,也有一些只擅长考试的平庸之辈。



   十几年里,我竟从来没有缺过一次课。

   吕艺老师一个学期竟要开5门课程?真令我惊讶不已。“需不需要我‘分忧解难’?”

   吕老师真诚地说:“姜老师,正要跟你商量这事呢。你在人大开课好多年了,退休了有时间了,能不能在北大也代一门课程?帮我减轻些压力。”

   就这样,我开始在北大上课啦。

   吕艺老师是位坦诚厚道的老大哥。

   开学前,我与吕老师商讨授课内容。

   “讲什么,怎么讲,完全由姜老师确定。因为你有常年的新闻实践,又有在人大授课的经历。只是……”

   “我明白。学术无禁区,课堂有纪律。请放心好啦。”本人毕竟在中央党报工作了30多年。

   吕老师考虑到一切可能出现的细小问题,都替我一一解决,并且每年都为我配备一名助教。

   一天,一位背着双肩胯的中年帅哥走进教室,在后排静静地坐了下来听课。这不是陆绍阳老师吗?他时任北大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他听过我两次课;还邀请我为他的研究生讲财经新闻的采写。

   还有一次,一位长者在课堂静静地听了一个半小时。课间休息时,他跟我攀谈并展示了一下胸卡,我没在意去看是什么内容。长者自我介绍说是已经退休的老教授,现在受学校委托,现场听课,评估授课质量。他一再鼓励我:“讲得生动,讲得透彻。”

   与人大一样,北大也给予我充分的教学自由。

   与发达国家中小学松、大学紧相反,我国的学生们被绑在考试的战车上,尤其是经过“不见天日”的高中三年,考入大学后,普遍都松了一口气,一些学生经常“翘课”。

   为了保证课堂出席率,有的老师每堂课都点名。我对此不屑一顾。

   我从来不点名。学生愿不愿听课是你自己的事。

   第一,如果老师讲得不好,学生有权拒听,不必听任其误人子弟。即使有的老师采取措施保证了出席率,有的学生课堂上还是心不在焉,总是低头在玩手机。

   第二,你因睡懒觉、玩游戏、交朋友、串课、实习等原因而不来上课,损失的是你自己。你独自享受这种“自由”好啦。

   一般说来,就我的课堂而言,人大的研究生们,有缺课的,但不多;北大的本科生们,缺课的相对多点儿。不过,这些不到课堂听课的学生,也会按时提交作业,参加考试,为的是“刷”到学分。一般情况下,我还是会“成全”他们的。

   每年第一堂课,我都会对学生提出两点要求。第一是课堂积极发言,可以质疑我,批评我,甚至打断我的授课而提出自己的观点。第二是作业也好,考试也好,严禁抄袭。这是一条底线。

   遗憾的是,在北大也好,在人大也好,学生们课堂发言都不够踊跃,远远达不到我们读书时那样争先恐后发表自己的见解、甚至争论得面红耳赤的程度。尽管我一再启发他们,尽管他们说我的课堂上师生已经互动够多的了。

   这可能是我的学养不够,也可能是因为现在的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相对弱一些。爱因斯坦说过:“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



   【现在的学生经过十几年流水线般整齐划一、填鸭式灌输,往往满足于已有的现成答案。最近的一项跨国抽样调查令人沮丧:中国的大学生经过4年专业训练,其批判性思维和学术技能竟比入学时出现了退步!】


   当然,下课后,不少学生会围着我问这问那;有的学生发长长的邮件与我讨论问题;而且,在“展示”环节——我事先选出一两篇有特色的新闻作品,请一两位学生课堂上进行剖析,每次十分钟左右——也非常积极,有学生甚至私下找我,主动要求下次“展示”;还有的同学把自己课程作业之外的新闻作品,交给我评点。

   有朋友问我,在大学讲课是什么感觉?

   我平静地告诉他们:就是一项工作而已。

   如果说,刚开始时,还有点儿心潮澎湃的话;但时间一长,就是按部就班、波澜不兴啦。

   当然,每堂课都看到一双双清澈的眼睛、一张张明媚的面庞时,你不仅会感受到心灵的蔚藉,而且似乎整个时代和整个世界都在变得年轻啦。

   有朋友问我,北大、人大都是全国最顶尖的高校,这里的学生是不是个个都是身怀绝技、人中翘楚?

   当然,比起一般的大学,这里的“学霸”们的整体素质非常高,令人兴奋,令人惊叹,令人感怀。但时间一长,他们在我的眼里,就是些学生,就是群孩子。

   他们中间,有一批有思想、有激情、知识渊博、前途无量的未来栋梁之材,但也有一些中规中矩、只是擅长考试的平庸之辈。

   有几个学生给我留下深刻印象。

   2011年秋学期,张征老师帮我选了课代表,因为我对学校情况了解得较少。“北京四中的。本科就是咱这儿的。很厉害的。”

   在接触中,感觉这个学生思维敏捷、知识面广、落落大方、不卑不亢。她的作文也写得很好,的确是个学霸。

   后来我才听说,岂止是学霸,简直是学霸中的超级学霸!

   三年多的时间,这位学生拿到了3个硕士学位,而且都是响当当的名校——北大光华管理学院、伦敦政经学院、人大新闻学院。

   天之骄子呀,不服行吗?

   讲授新闻采访写作,我希望最好是30人以下的小班,这样便于相互交流和讲评作业。

   那年,学院开放选课平台,结果从其他社科院系一下子涌入100多人。我讲课就比较累,批改作业压力大。

   我没想到的是,最出色的作业竟出自法学院一位大三女生之手。其思想之深刻、逻辑之清晰、叙事之流畅、文笔之清新,令我久久无语。

   结课时,我专门找这位学生谈话。“将来你做检察官也好,当律师也好,干其它工作也好,都不要放下你手中的笔。那将是你人生飞翔的翅膀……”

   他以国防生的身份本科毕业后,被分配到武警新疆总队所属的一个单位。他努力工作,用学校学到的知识,写文章、拍视频、编节目,活跃了部队的文化生活, 但这些都是工作中的“常规动作”。一年后,赶上老兵复员,老兵们对部队的浓浓真情深深地打动了他,采访后就赶写了一篇通讯。这篇报道不仅《人民武警报》全文刊登,而且《解放军报》大篇幅转载。

   人才呀!武警新疆总队领导得知后,马上将其调入总队机关。

   他特别感怀:凭着这篇文章,自己比同龄人少奋斗了三五年。扎实的文字基本功是最基础最重要的本领。

   领导开明,又放行他读研究生。

   一次课堂上,大家就日本为什么失去了十年、二十年、甚至三十年而争论不休时,他冷冷地冒出一句:“人口老化与萎缩呀。”可谓一语中的。

   我会结合学生们的作业,讲授新闻采访写作的方法和技巧。那次,一个学生的作业让我眼前一亮,尽管这个学生很少来上课,但好文章毕竟是好文章,我还是在课堂上将这篇文章展示给学生们。

   课间休息时,有两个学生不约而同地举着手机找我,“老师,您看!这文章是抄袭的!”

   我的天!那学生的作业大约有2/3是抄袭网上一篇文章。

   没办法,挑战底线了。这次作业我不能给成绩。

   期末,这位学生打电话给我:“老师,为什么不给我成绩?我作业不是很好吗?不是还在课堂上展示了吗?”

   “你难道真的的不明白为什么吗?人在做,天在看……”

   我回顾了一下:除了一次因交通故障而迟到几分钟外,十几年里,我竟没有缺过课,也没有因故改时间补课,哪怕一次也没有!

   不容易呀!我安慰着自己:起码说明这十几年里身体没有大毛病……




来源:码字工匠老詹(微信公众号)


编辑:洪韵


344#
发表于 2023-6-28 22:30:25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从陕西高校看,新闻专业真的不再是个好专业了吗?
前几天,网红名师张雪峰发表言论“孩子非要报新闻应被打晕”引发争议,随后科班的非科班的新闻学教授们、媒体机构澎拜三联均纷纷发言反驳,有的从新闻专业主义的角度强调新闻专业并非无用,有的举例新闻专业学生的就业去向说明这个专业不是“天坑”。
恕我直言,无论是张雪峰还是老师们媒体机构们,都还在理想or实用的二元论传统叙事中打转。事实上,高考志愿填报一直是一种赌博游戏,当家长和孩子在谈高考志愿填报,他们实际在说的是一种关于未来生活的想象,这个想象与生活方式有关与阶层有关,也跟时代有关跟刻板印象有关。
这个想象最初来自从九十年代中后期到2010年左右中国媒体的高光时刻,仅从当时从业人员的工资就可见一斑。
2011年期刊《中国记者》上刊登的文章《正视媒体人的“薪酬危机”》中提到:2000年初,以《南方周末》和《财经》杂志为代表的一批新锐报刊,其核心成员月收入在1万元以上,当时北京东二环周边房价约每平米7000元,这些媒体主力每年的收入可以在那里全款买近20平米房子,或够100平米房子的首付。
也就是那时候起,伴随着1999年开启的大学扩招,全国高校开启了突飞猛进的新闻专业开设之旅。仅以陕西为例,在今天软科中国列出的2023年新闻专业排行榜上的陕西高校,几乎都是那时候或发端或壮大的。
一时之间,新闻专业成了显学。2016年中国传媒大学教授胡正荣在给人民网撰文《新闻传播学生就业现状及难点》时提到一个数字:截至2015年底,中国共有681所高校开设了新闻传播学类相关专业,7个专业布点数达到1244个,在校本科生约23万人,占到高校在校本科生人数的1.4%。
从那时起,新闻专业的本科分数线就慢慢被推高,一直延续到现在。
以下是上述几所陕西省高校这几年在陕西省本科一批的招生数据:
这些数据来自这些高校官网,因此有各种各样的缺憾,比如西安财经大学的本科招生网上没有历年分数,陕师大、西大只有新闻传播的大类,根据其官网应该是入学一年后才会将学生分流到更具体的专业比如新闻专业、网络与新媒体专业,西外虽然提供了具体专业的数据,但只有2021年和2022年两年。
即使数据有所残缺,但跟后面的历年陕西省文科一本分数线进行对比,可以发现,新闻专业录取的分数真的很高,尤其是陕师大和西大。陕师大新闻专业的平均分比分数线高七八十分,而西大则高六七十分,西北政法和西外稍微正常一些,分别比分数线高三四十分、二三十分。
问题是时代变了。上文提到的那篇《正视媒体人的“薪酬危机”》就写到:到了2011年,若仍以北京东二环周边的房价为例,不难发现媒体精英们的实际购买力下降近一半,即一年收入最多可在周边买10平米房子,而要买100平米的房子,即使是首付也要3年不吃不喝。
再看12年后媒体工作者的工资。
人社部发布的2022年企业薪酬调查信息显示,“新闻出版、文化专业人员”年度薪酬中位数为7.71万元,也就是月入6400元左右。这个数字不算太离谱,根据国家统计局,2022年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11.4万元,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6.5万元。
具体到地方数据。陕西省人社厅发布2021年企业薪酬调查显示“新闻出版、文化专业人员”年度薪酬中位数只有5.6万元,每月4600元左右。
尽管按照2015年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人社部门的新闻出版、文化专业人员分类下除了记者,还包括图书、档案、考古等类。但这一数字还是能揭示出本地媒体工作者的一些收入情况。
从投入产出比的角度来看,新闻专业确实不怎么样。
在家长和学生的想象之外,整个传统媒体行业都在江河日下,不管是中国的还是外国的。
据媒通社不完全统计,从2009年至2019年,国内已经停刊了100多家纸媒。根据新闻总署的统计,从2014年到2020年,每年的报纸总印数都在降低。
再看其他数据,还是只看报纸。可以看到,在互联网的冲击下,国内的报纸几乎一直在收缩,这体现在印数、印张上,也体现在营收和利润上。
至于2019年开始报纸利润有所增长,中国记协2022年发布的《中国新闻事业发展报告》(2022)(下称《报告》)给出的解释是因为报纸媒体向新兴业态升级和实现媒体深度融合等方面,尤其是构建全媒体矩阵和数字化运营方面取得重大成效。
姑妄听之吧,倒不如看看《报告》上的另一组数字:2017 年、2018 年、2019年、2020 年报纸出版业从业人员分别是20.6 万人、19.3 万人、18.3 万人、17.1 万人,就业人数连续5年下降,与上一年相比,分别下降了7.9%、 6.1%、5.5%、6.6%。
也就是说,从 2017 年至 2020 年,每年报纸出版业年均减少从业人员近万人。
就算没经营过企业,我们也知道,要存下钱,最主要的手段之一是节流,也许报纸的利润有一部分来自这些离开的从业人员。
再看一个地区性的例子。2018年《新闻爱好者》杂志对隔壁河南省的13家主流媒体、机构进行了调研,发现:都市报和电视人才流失是最严重的。
都市报以《大河报》为例,近5年人才流失近80人,占采编人数总量的四分之一左右。流失人员结构中,男性多于女性,年龄偏年轻化,工作年限大多在5年以上、10年以内。流失人才的去向主要是到新媒体、企业和自主创业。
电视则以河南电视台卫星频道为例,频道采编人员350人左右,近几年流失人才30人左右,占比为8%左右。流失人才以年轻的男性编导为主,年龄以25—35岁为主,工作年限以1—3年为主,职位以制片人为主。
如果说2000年左右,因为开放和宽松的环境,媒体行业进入了一个快速上升期,它广泛地渗透生活,深刻地影响社会,以一种身份和姿态切入到社会一切领域里,跟核心人物对话,接触最重要最敏感的事实,造就了那时候的新闻专业主义和理想主义。
那么在众声喧哗的现在,媒体行业已经无法再提供这个想象了,或者说人们已经不相信媒体有这个能力了,有意思的是家长和孩子们在报考高考志愿的时候仍然保留着这个刻板印象。
2022年秋天,我在一个朋友家见到了她的外甥,一个复读生,他在2021年分数很高,考上了长安大学的工程类专业,这个年轻人告诉我:他之所以复读是因为不想毕业后去深山老林或者偏远地方做工程,他的梦想是毕业后考公或者进入国企大厂坐办公室,不用担心失业,每月工资足够花就行。
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想起了这个年轻人,想起了他基于大学专业的对未来的想象,问题是一切都在变。90年代曾经以为可以天长地久的国企职工们会面临下岗,2010年代媒体工作者面对新媒体,面对微博、博客、微信、抖音、快手、播客,面对每一种网络新媒体,都会发现世界已经变了,而高校们则在2010年代就陆续开办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清华大学的新闻与传播学院更是从2020年起取消了本科招生。
这几天陕西省的高考生们正在填报志愿,不知道这个年轻人今年考的怎么样,是否选到了满足了他对未来想象的专业。
来源:贞观(公众号)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S7NLa3oY1d4_xhgbmZ-cIg
编辑:秦克峰
345#
发表于 2023-6-28 22:52:25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天坑”专业、“一棒子打晕”式劝退?新闻学还有救吗?

导 读
近期,正值高考志愿填报季。关于新闻专业的探讨热度,也是居高不下,“要不要报考新闻专业”等话题频频上热搜。
三十年前,传统媒体身处黄金时代,新闻学专业是顶流专业,新闻专业毕业生也是香饽饽。
三十年后,报考新闻会被考研辅导名师张雪峰“一棒子打晕”式地劝退,新闻专业甚至被调侃为“天坑”专业。
今非昔比,新闻专业就像是一个身患多种顽疾的“病人”。“病根”何在?有何“良方”?
近日,传媒茶话会对话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名誉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范以锦,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高级编辑、中国传媒大学教授王甫,河南广播电视台全媒体中心副总监曹德兰,广东广播电视台人力总监陈霞,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导方毅华。

新闻专业有三大“病”
1.与行业发展、实际脱节
“学新闻的不做新闻,做新闻的不学新闻,教新闻的没做过新闻,研究新闻的不关心新闻。”知名时评人曹林曾指出,这是新闻专业的致命危机。
不难发现,教新闻的没做过新闻,研究新闻的不关心新闻,这两种现象的背后反映了新闻教育与行业发展的脱节——教新闻的没做过新闻,难免纸上谈兵、坐而论道;研究新闻的不关心新闻,就会闭门造车。


“新闻教育与行业脱节,师资问题和课程安排是重要的‘病因’。”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高级编辑、中国传媒大学教授王甫认为,现在新闻院系中具有行业经验的老师明显不足。很多新闻院系不得不让没有从业经验的老师就来教“新闻评论”“新闻采编实务”等实操课。这就导致老师把实务课讲成了理论课——本该带着学生走进现场、调研采访,却打开了书本和电脑开始念PPT,这样咋能培养出实践能力过关,业界需要的新闻人才?

据传媒茶话会了解,目前,众多高校新闻院系仍然采用只重视传播理论和传播研究方法教学,开设人文素养、通识教育、逻辑思维的课程较少,这种失衡往往导致学生的知识面、眼界过窄,不能适应现在新闻行业融合发展的趋势。

“课程内容工作时用不上,新技术又没系统化学习。”河南台全媒体中心副总监曹德兰感叹,像广播电视节目编排、新闻采访与写作等更新非常快的实操课程,有些学校还在用十年前的教材、案例开展教学,教的还是十年前的处理方法。这导致学生的实操能力不足,赶不上行业需要的“趟儿”。

澎湃新闻常务副总编辑李嵘曾告诉传媒茶话会,媒体转型过程中,不断出现的新岗位需求与高校传统专业课程设置之间的差异越来越明显。总体而言,高校人才培养在新媒体人才的供给方面是不足的。比如新媒体运营岗位,在互联网企业中非常普遍,在媒体转型过程中也日益重要,但目前国内高校中较少有相应对位的专业培养。

2.轻教学重科研,发C刊成最重要的指挥棒

平日里,有很多老师和茶茶闲聊,自嘲成了论文机器,不是在写论文,就是在写论文的路上。

为啥学界的老师都这么热衷写论文、发C刊?问题出在考核、奖励机制上。

某高校新闻实践课老师向传媒茶话会“大倒苦水”:“并不是我们不愿意好好教学生,是因为考核机制‘一刀切’迫使我们不得不如此。我们每年都有一定量的科研、论文任务。这些KPI是规则中明确标明的硬性任务,否则,无法保住工作。”
曾有媒体向茶茶爆料:“发一篇论文在核心期刊上,最高奖励80万元。发核心期刊是教师评级的必要条件。”

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名誉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范以锦讲到,过分追求论文、课题而忽视教学的现象,不只新闻学科,其他学科也存在这样的问题。目前,无论绩效考核,还是评职称,科研指标成了最重要指标,也是最简单、高效的评价指标,其他的指标比如对教学质量的评估弹性很大,这就导致了“唯”论文、“唯”课题的考核偏向。

发论文,做学术研究,这本是学界的使命,无可非议。但是如果成为最重要、唯一的指挥棒,就会对新闻传播这种偏实践、应用的学科发展产生巨大影响。

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王天定撰文指出,发C刊确实是新闻传播学教师最崇尚的能力,流风所及,写论文、发论文,也成为各类课程教学的核心。这样的风气也影响了新传学子。他们的兴奋点不是去那些有影响力的媒体去实习,不是找什么报道选题、做出什么有影响力的报道,而是纷纷在谋划发C刊。久而久之陷入了发C刊—保研(读博、当老师)—发C刊的“师资自我复制”,这样的教学模式忽视了大多数(不从事学术研究)学生的利益。

3.专业缺乏核心竞争力

一直以来,“新闻无学”的质疑之声始终存在。质疑不仅仅包含了对新传学科缺乏重要理论、发端于其他学科的责难,也包含了对新闻专业缺乏门槛,人才培养相比其他专业没有核心竞争力的发难。尤其是在越来越多的非新传科班生进入媒体工作的环境之下,“新闻无学”的质疑之声越来越强烈。

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杜骏飞教授提到一个很残酷的数字:中国三大财经报——《第一财经日报》《经济观察报》《21世纪经济报道》,5年只招收不到10名新闻传播学专业学生,仅占总招聘人数的5%,其余95%均为金融、经济、法学等专业。

这组数据一方面表明,新传毕业生的就业选择越来越多元化,但也证明了在媒体行业,新传专业没有以前那么吃香了,面临来自其他专业的激烈竞争。


虽然新闻学也培养新闻摄影摄像、新媒体运营等“技术向”的能力,但是这些技能上手难度不高,非新闻专业的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和学习之后能够快速掌握。而且,法学、金融学、计算机等其他专业的学生由于拥有其他学科背景,处理相关领域内的稿件比新闻专业学生更容易上手,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

“当今新闻专业面临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就是缺乏足够高的专业门槛。”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教授刘晓程此前告诉传媒茶话会,“这导致学新闻的学生在就业选择上并不见得比别的专业学生技高一筹,也导致教新闻的学界共同体在学科发展上经常存在一定的‘有无学问’的合法性焦虑。”

“五味良方”治学科之病


1.优化考核机制,纠正“唯论文”偏向

“当新闻作品、实践经历成为新闻专业老师评级、评职称的考核指标时,他们就不会只顾着搞论文了。”王甫建议,可以把获奖作品、实践荣誉纳入到教师的日常能力考核中,给予优秀老师一定奖金激励,并逐步形成工资中的固定板块,倒逼教师提高实践水平。在老师的影响下,很多学生也会加强实践意识,营造重视实践的新闻专业环境。

范以锦建议,要纠正“唯”论文的偏向,需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论文要接地气,立足现实前沿需要解决的新情况、新问题,以及以宽阔视野引领传媒行业未来发展的走向;二是处理好论文、课题与教学的关系,要找到平衡点。也需要有关主管部门建立教书育人的科学的评估体系,操作规则要细化,要像论文、课题一样有明晰的考核指标。

同时,新闻专业学生的培养、考核制度应该更加严格。杜绝新闻专业学生“水作业”“水考试”“水实习”等现象。曹德兰建议学校、学院建立适当激励与惩罚规则,鼓励学生增强实践能力,帮助他们习得一技之长。

2.创新培养模式,解决与行业脱节问题

传媒茶话会曾就“全媒体人才培养,新闻传播院校扮演何种角色?”话题专访中国传媒大学党委书记廖祥忠。

他认为,目前培养模式基于传统媒体,没有向智能融媒体转变,导致传媒人才供给与传媒业态发展需求脱节是新闻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重要难题之一。

廖祥忠建议,面向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的发展趋势,新闻传媒院校培养全媒体人才,必须创新培养模式,进行交叉式、融合式培养,强化学生的人文素养、数据素养、科技素养和多元专业素养,突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如此才能培养出全媒型、专家型新闻工作者。

“解决与行业脱节的问题,要用新的思维去看待行业的发展。不要守在为媒体培养人才的层面上,现在新闻传播人才是全社会需要的人才,也不要老盯住传统媒体,而是要考虑新媒体、全媒体时代的传播需求。”范以锦建议,要适应这一新趋势,新闻学界需经常调研媒体前沿的新情况、新问题,在教材编写、授课方式等方面都要与时俱进地创新。

3.加强学界、业界联动,鼓励学生、老师走出象牙塔

曹德兰告诉传媒茶话会,这两年进河南台的新闻专业毕业生普遍存在一个问题:对待工作,没有一双敏锐的新闻眼,做新闻的热情与活力不够。这与新闻院系学生的实践不足有很大关系。他们普遍没有充分的媒体实习经历,自然很难做出质量上乘的新闻作品,从实践中培养创作能力获得的满足感更是无从谈起。

对此,曹德兰强烈建议要切实加强学界与业界互动,打破校园围墙,鼓励学生与老师走进行业、走进媒体一线,在实践中锻炼综合能力,成长为专业人才。


据传媒茶话会了解,目前,很多新传院系强化了与业界的交流与融合,强化新闻实践,并大力引进传媒业界人士进课堂。

比如,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与中国甘肃网等在地媒体每年会联合开展“重走中国西北角”暑期采访活动,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南开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自2021年成立之初,就先后引进了三位央媒原总编辑或社长到学院任教。

4.不做“短期技术培训班”,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虽然新闻专业要紧跟行业的发展需求,但是,也不能唯行业亦步亦趋。

方毅华指出,新闻专业没必要紧追着业界跑,新闻院系又不是新闻行业的“短期技术培训班”。虽然新闻专业确实需要适应业界的变化,加强短视频、AIGC等教学内容,但更重要的是要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三观以及新闻敏感、新闻操守,做好“育人”工作。

除此之外,新闻专业还需要继续加强新闻采写、新闻评论等传统课程,夯实学生的采写编评基本功,培养好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因为不管在机构媒体,还是自媒体,党政机关,抑或企事业单位工作,这些能力都是干出成绩的刚需。

方毅华认为,纵使行业变化日新月异,但正确的价值操守、熟练的采写基本功永远是新闻人的“定心石”。即使不做新闻了,这块“定心石”也能帮助他们快速适应新职业,逐步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

广东广播电视台人力总监陈霞补充,新闻院系应该抓住基础理论教学的独特优势,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把学到的知识融会贯通,运用到新闻实践中去,提高工作效率和作品质量。

5.找准定位、分层次办学

《中国新闻教育事业2023年度发展报告》显示,截至目前,全国约有637所高校开设有新闻传播学类专业,专业布点共计1073个。

范以锦主张办新闻院系应该找准定位,分层次办学。顶尖的院系可定位于学术型,多为大学和科研机构培养拔尖人才;次之的院系要将学术型与应用型兼顾;层次较低的院系就应把精力花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上。

但分层次定位办学,并不是要将科研与教学完全分割开来。新闻院系要做好科研与教学、学术与应用的平衡。范以锦提醒,“即便是顶尖的学院也不能专门做学术。至于基本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层次较低的新闻院系,也不能办成‘新闻技工学校’,要有一定科研和学术含量。”



曾有媒体向茶茶爆料:“发一篇论文在核心期刊上,最高奖励80万元。发核心期刊是教师评级的必要条件。”

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名誉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范以锦讲到,过分追求论文、课题而忽视教学的现象,不只新闻学科,其他学科也存在这样的问题。目前,无论绩效考核,还是评职称,科研指标成了最重要指标,也是最简单、高效的评价指标,其他的指标比如对教学质量的评估弹性很大,这就导致了“唯”论文、“唯”课题的考核偏向。

发论文,做学术研究,这本是学界的使命,无可非议。但是如果成为最重要、唯一的指挥棒,就会对新闻传播这种偏实践、应用的学科发展产生巨大影响。

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王天定撰文指出,发C刊确实是新闻传播学教师最崇尚的能力,流风所及,写论文、发论文,也成为各类课程教学的核心。这样的风气也影响了新传学子。他们的兴奋点不是去那些有影响力的媒体去实习,不是找什么报道选题、做出什么有影响力的报道,而是纷纷在谋划发C刊。久而久之陷入了发C刊—保研(读博、当老师)—发C刊的“师资自我复制”,这样的教学模式忽视了大多数(不从事学术研究)学生的利益。

3.专业缺乏核心竞争力

一直以来,“新闻无学”的质疑之声始终存在。质疑不仅仅包含了对新传学科缺乏重要理论、发端于其他学科的责难,也包含了对新闻专业缺乏门槛,人才培养相比其他专业没有核心竞争力的发难。尤其是在越来越多的非新传科班生进入媒体工作的环境之下,“新闻无学”的质疑之声越来越强烈。

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杜骏飞教授提到一个很残酷的数字:中国三大财经报——《第一财经日报》《经济观察报》《21世纪经济报道》,5年只招收不到10名新闻传播学专业学生,仅占总招聘人数的5%,其余95%均为金融、经济、法学等专业。

这组数据一方面表明,新传毕业生的就业选择越来越多元化,但也证明了在媒体行业,新传专业没有以前那么吃香了,面临来自其他专业的激烈竞争。

来源:传媒茶话会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RUwI5cEk1tIhGHilv2H2sQ
编辑:秦克峰




346#
发表于 2023-6-29 19:59:17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全国新闻与传播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全体会议召开

6月29日,全国新闻与传播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在上海复旦大学召开全体会议,会议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关于新闻舆论工作、研究生教育工作的决策部署,总结工作、交流经验,分析形势、明确方向,研究谋划全国新闻与传播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今年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点任务。中宣部副部长、教育指导委员会主任张建春出席会议并讲话,复旦大学校长金力,教育部、上海市委宣传部有关负责同志,教育指导委员会全体委员参加会议。
会议指出,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坚持政治引领、德才兼备,坚持深化改革、守正创新,坚持贴近实际、服务实践,按照中宣部、教育部有关要求,以抓好今年工作为基础,以推进今后3至5年重点任务为目标,认真做好教育指导委员会各项工作,积极推进全国新闻与传播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为巩固壮大奋进新时代的主流思想舆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供有力人才支撑。要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深刻把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是新闻与传播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第一动力,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新闻与传播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思想指引,信息技术变革是新闻与传播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重要杠杆,高质量发展是新闻与传播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必然要求,始终坚持以政治引领为根本,以教育教学为中心,以产学研融合为基础,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持续提升全国新闻与传播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着力培养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新闻传播人才,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gb6clgn-Fvuyq49uahurUw
编辑:秦克峰
347#
发表于 2023-7-3 21:59:39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培养“四力”新闻人才|2023“重庆大学生新闻作品展”正式启动
6月30日下午,2023“重庆大学生新闻作品展”启动仪式在全球校友两江会客厅顺利举行。



重庆文理学院文化与传媒学院副院长邱飞、商界集团战略部董事总经理张宁、商界集团青年事业部成员及来自重庆十余所高校、重庆部分主流媒体的领导、嘉宾和代表共同出席了本次活动。会议由商界青年策划经理程馨瑶主持。




本次活动是一次跨校、跨媒、跨界的新闻传播盛事,旨在增强学生主观能动性,发挥创新创意思想,提高重庆大学生的新闻采写报道水平,在新闻实践中锻炼技能、累积经验、提升新闻认知;向社会各界展示重庆各高校传媒学子所具备的前瞻性视野以及优质的传媒教育项目,促进实习就业;同时,也向全国高校及社会展示重庆高校为培养优质传媒学生所做出的努力,推动重庆新闻传播教育的发展,服务重庆经济社会建设。
启动仪式上,商界集团战略部董事总经理张宁致辞。她强调,真正的新闻人应当是“能文能武”,把理论和实际深度结合,夯实基础,练好基本功才是硬道理。“要大力提倡提高大学生采编写作能力,展示大学生新闻传播正向价值观与精神风貌,鼓励和表彰重庆大学生优秀采编作品,发掘培养出更多专业型、复合型的人才,为新闻队伍输送新力量。”





在人人皆媒、万物皆媒的时代,传媒复合型人才已是基础,高校对传媒学子的培养亦要紧跟时代需求。重庆文理学院文化与传媒学院副院长邱飞在启动仪式中表示,本次活动于学生而言是一个重要的实践和参赛渠道,能激励传媒学子们脚踏实地,成为具有脚力、眼力、脑力和笔力的“四力”新闻人才。对业界和社会而言,要在关键时候打赢“舆论战”,营造更为良好的媒体生态和社会环境,离不开高质量传媒人才。



近年来,商界集团青年事业部与多所高校紧密合作,积极构建采编实践基地,致力于协同学校培养适应时代浪潮的传媒生。内容总监魏嵩向参会嘉宾介绍了采编实践基地日常活动内容,丰富的实践资源保障基地成员有独立专访锻炼机会,专业的稿件指导助力学员采编水平提升。商界城市采编实践基地如今已在重庆、成都、上海等多座城市启动,并获得各地高校的认可和支持,官方媒体、省市协会、社会企业大力称赞平台价值。
新媒体在与传统新闻融合的过程中,催生了多元的表达形式。新时代传媒生理应掌握新技术、新手段,把传统和现代相结合,生产内容更有价值、形式更为新潮多元的新闻产品。
商界青年事业部内容策划经理程馨瑶详细介绍了本次活动详细内容。活动已正式启动,将于11月落地优秀作品颁奖活动。她表示,本次活动可以投递的新闻作品形式多样,分为人物专访、社会新闻、校园新闻、创意新闻及综合类新闻五个赛道评选。除传统文字、视频、图片形式外,本次作品展也鼓励H5、手绘等创意内容来稿参赛。她希望,参赛选手能积极顺应时代发展,用新技术、新手段、新方式抒青年之声,在多元表达、记录中和时代同频共振。


仪式最后,四川外国语大学媒介实务中心主任杨清波教授作总结发言。据悉,杨清波教授曾从事报纸和网络新闻工作多年,他以资深媒体人的工作经验和实际教学感受举例,“如果没有实践,那么培养出来的传媒生就会变成功能性文盲。”由商界青年牵头构建的采编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实践平台。在实践中打磨出的优质作品和坚实的实操能力,永远是传媒人的底气。


本次活动也是为了响应国家对于推动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以赛促学,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创新精神的新闻传播人才,讲好中国故事、讲好重庆故事、传播重庆声音。让广大传媒学子在采编实践中夯实基础、提高专业能力,展现青年传媒人的青春面貌与蓬勃力量。


启动仪式后,主办方将正式向各高校学生开启征集报名,后续还有主题沙龙、大咖分享等系列培训活动为参赛选手提供专业支持。期待广大学子们,执青春之笔书所观所感,期待优秀新闻作品与我们见面。


来源:网易重庆
链接:
https://c.m.163.com/news/a/I8O7I0FR042199EE.html?from=wap_redirect&spss=adap_pc&referFrom=&spssid=3d6f2ed01d956270aa61fc8454e6a7b8&spsw=1&isFromH5Share=article

编辑:覃韵琪


348#
发表于 2023-7-4 22:47:27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2023“重庆大学生新闻作品展”正式启动

6月30日下午,由重庆文理学院和商界集团主办的2023“重庆大学生新闻作品展”启动仪式顺利举行。

活动现场 供图 商界集团

  举办此次新闻作品展旨在增强学生主观能动性,鼓励学生发挥创新创意思想,在新闻实践中锻炼技能,累积经验,提升新闻认知;向社会各界展示重庆各高校优质的传媒教育项目以及传媒学子所具备的前瞻性视野,促进实习就业。
  据主办方相关负责人介绍,2023“重庆大学生新闻作品展”划分了人物专访、社会新闻、校园新闻、创意新闻及综合类新闻5个赛道,除传统文字、视频、图片形式外,也鼓励参赛选手携H5、手绘等创意内容来稿参赛。希望参赛选手能积极顺应时代发展,用新技术、新手段、新方式抒青年之声,在多元表达、记录中和时代同频共振。优秀作品颁奖活动将于11月举行。(文 彭会)


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
链接:https://cq.cri.cn/2023-07-04/39d96e82-1c5c-2705-5aa9-4b3a72377d79.html

编辑:覃韵琪


349#
发表于 2023-7-9 22:46:46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80后”新闻学者郭小安任重庆大学新闻学院院长
西部传媒研究重镇重庆大学新闻学院近日“换帅”。

澎湃新闻记者查询发现,重庆大学新闻学院官网“现任领导”栏目更新信息显示,郭小安已于20237月出任重庆大学新闻学院党委委员、院长,此前担任院长职务的是知名传播学者董天策。

“重庆大学”官方微信公众号20221月刊文《郭小安:做一名快乐的教书匠》介绍,“郭小安,1980年生,中共党员,教授、博士生导师,重庆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重庆市青年科技领军人才协会理事”。
郭小安还兼任第十三届全国青联委员会委员、中国新闻史学会传播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国新闻史学会新闻传播思想史研究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新闻史学会舆论学研究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新闻史学会公共关系研究委员会常务理事、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通讯评审专家、人民网新媒体智库特邀研究员、中山大学互联网与社会治理中心特邀研究员、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传媒研究院学术顾问等。
郭小安主要研究公共舆论、政治传播,在《新闻与传播研究》《传播与社会学刊》《国际新闻界》《现代传播》《新闻大学》等刊物发表学术文章60余篇,其中CSSCI期刊论文50余篇,出版专著2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1项及重庆市社科规划重点课题等其他课题12项,获第六届新闻传播学学会杰出青年奖、重庆市优秀社科成果奖2项。

郭小安在点评新闻作品  受访者供图

上述重庆大学官微文章介绍,20039月至20097月,郭小安在武汉大学政治学理论专业学习,师从虞崇胜教授。在攻读博士学位时,郭小安对媒介与民主的关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与导师沟通后,他确定了博士论文选题《网络民主的可能及限度——基于媒介与民主的关系视角》。这篇论文后来荣获2010年湖北省优秀博士论文奖,并于2011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
2009年,郭小安进入华中科技大学工作。凭着敏锐的学术嗅觉,郭小安通过阅读海量文献,发现当时国内虽然对网络谣言关注较多,但研究视角局限于传播学、管理学领域,并偏向传播规律和管理措施的研究,缺乏从政治心理学视角关注谣言与政治参与、政治表达、政治监督乃至政治抗议等研究议题。
“在拟申报国家社科基金构思选题的时候,我尝试将网络谣言作为研究探索和突破的方向。庆幸的是,第一次申报顺利成功了。”郭小安说。
项目立项后,郭小安潜心围绕谣言的社会心理、情感动员机制、谣言研判及治理等,陆续在《国际新闻界》《现代传播》等刊物发表了10余篇前期成果,修改后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并获得第九次重庆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20137月,郭小安收到了重庆大学新闻学院董天策院长抛来的橄榄枝。从此,郭小安以学者的身份进入重庆大学新闻学院工作。
2016年起,郭小安创办小安读书会,每月举办一次沙龙。内容分为“舆论学经典文献导读”和“舆论学学术前沿追踪研讨”。他介绍,阅读经典的主要目的是巩固学生的专业基础,拓宽学术视野;学术前沿追踪研讨则是在思想碰撞中产生灵感,找到科研方向。



来源:澎湃新闻
链接: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3787443
编辑:覃韵琪

350#
发表于 2023-7-17 22:54:54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传媒学术】董广安:中原新闻传播教育的先行者与深耕者

编者荐语:
致敬中国传媒学术界先行者和深耕者
以下文章来源于镜鉴工作室 ,作者郑素侠、李雪丽

传媒学术:中国传播珍贵的当代记忆
□ 文/郑素侠、李雪丽

董广安 郑州大学二级教授,国家社科基金评审专家,河南省文史馆馆员。曾任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新华社——穆青研究中心主任、郑州大学传媒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新闻史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新闻史学会应用新闻传播学研究委员会副会长。先后连任两届教育部新闻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先后连任三届河南省人大常委会委员。河南省新闻奖评委、河南省委宣传部新闻阅评员、河南省报纸质量综合测评委员会委员、河南省广告协会学术委员会首任主任、河南省科技影视协会副理事长。先后荣获河南省优秀专家、河南省教学名师、河南省十佳师德标兵和五一劳动奖章。主要研究方向为新闻传播实务,在都市报、晚报研究领域有较大影响力,对穆青研究领域的拓展和深化起到了极大推动作用;先后主持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课题。其中,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穆青精神的现实影响及其传承研究》结项鉴定为优秀;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新闻舆论观研究》子课题。独著《现代新闻写作教程》系教育部十一五规划教材,并获评教育部精品教材;创设的新闻传播学子《重走穆青路》教学、科研实践活动,成为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人才培养创新实践品牌。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对教育工作者的盛赞,也是董广安40余年如一日勤勉耕耘、诲人不倦的真实写照。

“真想一天变两天”

1973年9月,当了4年知青的董广安,通过考试加推荐进入郑州大学中文系学习。毕业前夕,董广安和60多名同学到大别山革命根据地新县“开门办学”,撰写革命斗争故事。最后,唯有她主撰的《赚枪》被收入1979年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柴山烈火》一书。
1976年,董广安毕业留校任教。时逢郑州大学教学改革,中文系开设文学创作和新闻两个专业,自认为最有条件分到创作专业的董广安,却分到了新闻专业。虽然不情不愿,但受“革命战士是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的思想影响,就只好接受了现实。从此,董广安便与新闻教育结下不解之缘,开启长达42年的新闻教育生涯。
1980年,教育部为解决高等学校师资队伍青黄不接的问题,特选派有培养前途的青年教师到重点大学进修。经过严格选拔,董广安得到了复旦大学新闻系进修一年的机会。
董广安格外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那一年,董广安科学地分配时间,复旦大学新闻系本科4年的专业课,她一年选修完。有时一天听4门课,甚至新闻摄影课都坚持系统学完。那时候,她整天都觉得时间不够用,时常抱怨:一天为啥不是48小时呀, 真想一天变两天!每天早上5点多钟,室友还在酣睡,她就悄悄起床,摘抄资料。室友起床,她就去洗漱、吃饭;室友吃完饭,董广安已经来到教室占位,那时的她就像一块海绵,拼命地吸收养分。一年下来,整个人瘦了20多斤。也正是这一年,为董广安打开了一扇通向新闻专业道路的大门。
在复旦大学新闻系进修的这一年,是董广安新闻教育的转折点。在那里,她打下了深厚的新闻学基础。刚留校任教时,新闻学术研究基本是一片荒漠,没有资料查阅,可借鉴的东西少之甚少,处于迷茫期的她很幸运地进入复旦大学进修,也刚好赶上了改革开放后复旦大学新闻系蓬勃发展的大好时期。当时,复旦大学新闻系主任是刚刚恢复教师身份的王中教授,他对新闻教育充满了热情和激情,非常重视兄弟院校送来进修的教师,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学习条件,并在分配指导教师、安排听课、借书、查阅资料等方面给予最大的支持。王中教授不止一次对董广安说,时间宝贵,可以少听课,但复旦大学新闻系的资料室要充分利用,复旦大学新闻系的价值在于它有很多珍贵的文献资料。他还说,你记住,资料就是学问。“资料就是学问”这句话成为影响董广安教学和科研生涯的至理名言。


参加学术研讨

2021年冬,作为教育部银龄西部支持计划到西藏民族大学支教,讲座中


“必须在提高师资队伍的专业水平上做文章”

基于社会对新闻人才的急切需要,郑州大学于1976年创办新闻学专业,当年招收的80多名学生,成为河南高等教育史上第一批新闻学专业学生。新闻学专业成立后,学校非常支持。当时迫切需要师资,学校陆续引进多名毕业于重点大学的青年教师。如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的樊炳武、林玉善、项德生,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系的彭正普等,都是这个时期先后进入郑州大学,担任新闻学专业教师。记者出身的王振亚、郭本初、林玉善等人“投笔从教”,从媒体人华丽转身为新闻学教师。不仅如此,新闻系也多策并举。一是从外引进,二是自己培养。1984年新闻系从郑州大学人文社科相关专业物色优秀学生5名,作为后备师资,大四的时候就送到有新闻专业的高校进修新闻专业课程。经过系统严格培养的新闻专业毕业生、具备新闻业务经验的媒体人,以及具有人文社科相关专业背景的师资,共同汇入郑州大学新闻学专业,为初创时期的新闻专业师资队伍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随着传媒业的发展,人才供需矛盾日渐突出,很多学校开设新闻学专业,一时出现了师资队伍青黄不接的状况。不少院校的新闻学专业充实了一大批学历较高、富有活力的年轻教师,他们观念新颖,对新闻教育充满热情,但知识结构不理想、理论与实践脱节等问题陆续显现。2004年6月,郑州大学在原新闻系、广告系的基础上改建制为新闻与传播学院,董广安担任首任院长。作为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学科带头人,董广安强调:要塑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必须在提高师资队伍的专业水平上做文章。因此,她鼓励教师和业界保持紧密联系、密切关注传媒现实问题,并在招聘新闻实务教师时,不唯学历和毕业院校,而把媒体实践工作经验作为一个重要条件加以考量。
那几年,董广安不仅积极创造条件,鼓励中青年教师攻读博士学位,还多方奔走,努力延揽有新闻媒体工作经历并具有博士学位的记者、编辑,弥补学院师资实践经验不足的短板。提及董广安对传媒人才引进的热情,曾在河南电视台工作、现为学院教授和博士生导师的张兵娟深有体会:“董老师得知我有意从新闻单位转到高校的信息后,在第一时间就和我取得了联系。她推心置腹地和我交流意见,不厌其烦地向我描绘学院的未来发展蓝图,这种热情令我由衷地感动。”
除此之外,还邀请新闻传播学专家、业界资深编辑和记者加入学院:时任河南广播电影电视局局长赵景春受聘为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名誉院长以及郑州大学传媒发展研究中心名誉主任;《大河报》原总编辑、高级记者王继兴以及《河南日报》时任副总编王亚明等一批媒体实务工作者受聘为学院的兼职教授;《大河报》首席记者杜超等一批优秀一线记者和同学们进行热烈交流,传授他们的新闻采写经验。这些举措受到学生的热烈欢迎,也进一步弥补了学院师资结构的不足。
教育部普通高校本科教学评估开始后,师资队伍这一指标中,要求具备博士学位教师比例的权重不低,各个学校也是到处引进博士。但新闻传播学科每年毕业的博士数量有限,缺乏人才吸引力的二、三线城市的高校,很难引进到新闻传播学博士。在这种情况下,董广安决定采取变通的办法,先引进非新闻传播学科的博士,不能仅仅看学历,还要看他的专业兴趣和学缘关系、工作经历。非新闻传播专业的博士,只要拥有媒体工作经历,就优先考虑引进,然后再结合学院的教学科研工作要求,引导这些青年博士逐步调整研究方向。这一举措,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新闻传播专业急需补充博士师资的燃眉之急。学院的汪振军、张兵娟、陈晓伟等,就是在这一时期引进的现当代文学、影视艺术学博士。经过几年的磨炼,这些相关学科毕业的博士,已经成功地将个人研究兴趣与学院的教学科研需求完美结合起来,成长为学院的中坚力量。
此外,为了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提高教师队伍的科研创新能力,董广安不仅进行科研创新,还着力推行规范管理。在全体教师会上,她明确宣布:把教师的职称评定、推优评先与教学科研成果紧密联系起来,加以量化考核后,优先支持教学科研一线成绩突出的骨干教师。这样一来,学院的教师都有了危机感,同时也有了努力的方向和目标。新规章制度实施以后,学院教师在新闻传播学权威和核心期刊上发表的论文和申报的科研课题明显增多。
董广安很重视将理论研究与传媒业发展实践相结合。许多媒体和企业迫于激烈的竞争,请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帮助策划、专题调研和论证,她都采取相关措施激励学院的教师承担调研项目,带领研究生和本科生参与其中。许多研究报告被业界所认可和采用,激发了学院教师积极投身科研的动力和热情。

“要尊重新闻传播教育规律”

1984年4月,郑州大学新闻系成立。成立初期的新闻系,就与新闻单位如中央驻豫媒体、河南主流媒体等联合办学,在全国开创与中央媒体和省级媒体联合办学的新模式。
董广安认为,新闻传播学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学科,新闻传播教育应根植于传媒业这片广阔的沃土;离开传媒业,关起门来办教育,培养的人才就无用武之地。因此,在学院成立之初,她就和河南日报报业集团和河南广播电影电视局的相关领导积极磋商并签署了共建协议。根据共建协议,除了科研以及人才合作外,河南日报报业集团和河南广播电影电视局分别在新闻与传播学院设立“大河奖学金”和“广电学子成才奖学金”,评选一些品学兼优的研究生和本科生。这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新闻学子学习专业知识、关注传媒实践的热情。
上世纪90年代,郑州大学新闻系迎来了它的第二次发展高峰,于1990年开始招收舆论学硕士,并于1993年正式获得新闻学硕士学位授予权,是全国最早的几家新闻学硕士点之一,为新闻人才的培养奠定了平台基础。1996年年底,郑州大学中文系、新闻系和艺术教研室合并,建立文化与传播学院。合并建院后,作为新闻系副主任的董广安担任文化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分管学院科研和成人教育工作。但新闻传播学科的发展受到了一定限制,失去了专业发展自主权,并且由于部分教师的退休和调离,学科的发展面临资金短缺和师资不足等困难。2000年5月,董广安递交辞职报告,决定辞去副院长职务,只担任实际相当于教研室的新闻系主任。她说,“无论什么时候,都要尊重新闻传播教育规律。如果我的职位不能助益于新闻传播学科发展,那我宁愿只做一名教师,把对新闻的热爱传递给学生”。2000年7月,原郑州大学、郑州工业大学和河南医科大学三校合并组建新郑州大学。由于三校合并之初事务繁多,董广安的辞职申请便被搁置了。即便如此,董广安仍没忘记发展郑州大学新闻传播学科的责任:2000年,新闻学本科专业中增设了网络新闻方向,2002年开设广播电视新闻学本科专业,2003年获得传播学硕士学位授予权,2003年年底,新闻系出版了系列教材,本科各门专业课程拥有了郑州大学自编的教材。也因为此,董广安坚持新闻人才培养规律、服务新闻学发展的理念和形象在郑州大学流传开来。
董广安尊重新闻传播教育规律还体现在她对硕士研究生学制的坚持。在研究生学制管理上,教育部曾要求研究生学制缩短至两年或两年半,郑州大学立即贯彻落实,要求各个学院调整研究生培养方案,压缩学制。全校所有的学科点都上报了调整方案,只有新闻传播专业没有响应。研究生院领导问起缘由,董广安陈述理由:拥护教育部调整研究生学制的规定,但由于我们专业的实际情况,不宜一刀切地压缩学制。首先,因为新闻传播学科自身特点,生源中跨专业的学生占有一定比例,他们在入学后的第一年要系统性地学习新闻专业的骨干核心课程,如果学制是两年,很难保质保量地完成本专业学生应具备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其次,同意实行弹性学制,对于毕业于本学科、本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如果他们的课程成绩达到良好以上要求,并在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可申请提前答辩、毕业。
学术讲座

因为董广安的坚持,新闻与传播学院的科学学位硕士研究生学制一直未作调整。而很多高校在施行硕士研究生两年制后不久,又默默地改回了最初的三年制,部分学院的专硕也开始调整为三年制,以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
在新闻传播教育应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上,董广安始终认为,新闻传播专业的学生应该像医学院校的学生那样,既要有理论知识,又要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她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理念,努力把实践教学引进课堂,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这是她对新闻传播教育规律的坚守,更是她一直秉持的新闻传播人才教育理念。进入新世纪,在董广安的带领下,郑州大学新闻系以其雄厚实力迎来新的发展机遇。2006年,郑州大学新闻传播学科被评为河南省一级重点学科,在全国和中西部地区享有较高的声誉。2007年,新闻学专业入选教育部第一批特色专业建设点。2008年、2012年、2017年,新闻传播学科连续3次获河南省一级重点学科建设资助。2010年, 学院成功获批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40余载筚路蓝缕,郑州大学新闻传播教育取得辉煌成就,董广安的新闻传播教育步伐坚定而有力。

“学生总是第一位的”

董广安常说,学生总是第一位的,每个学生都像孩子一样让她牵挂。她对学生的爱,倾注进她讲授的每一节课里,体现在她与学生交往的点点滴滴中。
1995级研究生王灿发,现在已经是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的教授、博士生导师。他动情地回忆起董广安曾为他们讲授“新闻写作”课程的情形:“她很善于运用启发式、诱导式教学,常常通过生动的案例将学术前沿引进课堂教学中来。” 1995年招收的5名研究生,最后一年进入毕业论文撰写阶段才分导师,但董广安把这5名研究生都当成自己的孩子,多方联系媒体单位,为研究生们寻找开展调查研究的机会。王灿发清晰地记得,自己和同学合作发表的第一篇论文,就是在董广安的鼓励和介绍下,去河南的《开封日报》和《汴梁晚报》调研之后写出来的。当他和同学将论文拿给老师看时,老师笑得比同学们还开心。董广安对学生的关心和支持,一直伴随着学生成长的每一步。1998 年,王灿发从郑州大学新闻系获得硕士学位后,入职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系。新入职的王灿发,担任新闻写作课程的教学,但苦于找不到合适的教材。当他把困惑讲给董广安时,董广安当即对他说:河南人民出版社刚出版了我的《当代新闻采写方略》,你来郑州取吧!王灿发背着老师赠送的50本教材走进课堂,发给了华中师范大学新闻学专业的同学们。他从老师这里获得的,不仅仅是这50本教材,还有老师给予他的作为人民教师的精神感召和激励。
1999级研究生许向东,回忆起自己的读研生涯:“董老师没有门户之见,甭管是不是自己的弟子,她都关怀备至,经常问我们生活上是否有困难,督促我们好好读书,询问是否需要她帮助协调实习等。当时董老师是《郑州晚报》的阅评专家,每个月都会带着我们去报社参加评报工作,还带我们参观报社的主要部门。2000年时,我和同学们就在董老师的带领下去媒体考察了网络报纸的早期形态和运营情况。当时很惊讶,很开阔眼界。”已经是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的许向东,谈及这段经历,他认为董广安对所有同学一视同仁、如同己出的大爱情怀,深深影响了自己作为高校教师的职业追求。
董广安不仅在教学上倾尽所能将专业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学生,亦在生活上关心学生的成长。对于走出校门的郑州大学新闻系毕业生、特别是研究生来说,最美好的回忆就是周末受邀去董广安家“蹭饭” 了。忙碌了一周的董广安,周末亲自下厨,蒸排骨、包饺子,让这些饥肠辘辘、肚子里没有油水的学生们一次吃个够。王灿发、许向东不约而同地回忆起,周末在老师家“蹭饭”时,“老师边做饭边给我们讲新闻前辈穆青、赵德润的故事;吃完饭后,老师和她爱人还给我们讲,将来在工作岗位上如何更好地与同事们相处、更好地融入社会,如何把书本知识与实践经验结合起来。每次去老师家,我们感觉就像回到自己家了,回到父母的身边”。
每年新生入学,董广安总要到学生宿舍查访,对家庭困难的同学她往往格外关心和爱护。她说,对家庭困难学生的关爱,会影响学生一生。你在学生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奉献了爱心,学生就会感受到爱的温暖,他们也就学会了爱;通过学生就会将爱延伸到社会的每个角落,人世间才会处处充满爱。1998级有两名学生,家庭经济困难,性格比较内向,学习压力大。董广安就想方设法更多地关心他们,除了在学习上多帮助、多引导外,还为他们寻找对口资助,联系假期实习,最终使他们克服自卑心理,放下了思想包袱,顺利完成学业。一名多次受她关爱的学生在写给她的信中深情地说:“从一个贫穷落后的小山村步入繁华的都市,我无法适应,倍感自卑,但幸好有了您无微不至的关心与照顾。董老师,你是那么的慈爱,我多想叫你一声:妈妈!”这样的事情又何止一两件!她帮助过的学生太多太多。她时常叮嘱家庭贫困的学生,一定要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一定要自尊、自立、自强!她希望学生不仅知识富有,更要有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理和崇高的理想。
董广安经常强调,面对朝气蓬勃但又极易冲动的青年学生,在教会他们知识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引导他们如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新闻学专业学生小文,因为恋爱受挫而威胁、恐吓女友。被女友反映到学校后,系里决定处分小文。当时,身为班主任的董广安主动申请做这位同学的工作。她说:“我的学生我非常了解,他本身就比较自卑,且自尊心强,如果给予他处分,就毁了他的一生,女生心理也不会安宁。”鉴于董广安在学生中有着较高的威信,系里决定先等待她的协调结果。
当天,董广安就在学生下课必经的路口守候小文,当她把自行车横在小文面前时,并没有直接问“恐吓”的事情,而是不经意地问“你最近怎么总是躲着董老师呀,是不是对我有什么意见呀?”小文急忙回应:“没有,没有。”“那一定是有什么心事或者误会, 如果你信任老师,咱们可以交流交流,”董广安说。
晚上,小文就主动到了董广安家里。董广安小心翼翼地从问候家人的话题入手,等待小文主动提起与女友分手的事情。在小文敞开心扉后,她耐心地从新闻学专业学生的发展前景,小文个人的前途等方面进行了劝解和开导,使他放下了“仇恨”。在这次谈话后,董广安还悄悄安排班干部日夜盯守他,同时叮嘱同学们避免谈论此事,最大限度地保护小文的自尊。在董广安的巧妙化解下,小文安全度过了心灵最痛苦的时期,毕业后到媒体工作,组建家庭,事业发展很顺利。这种不仅重视知识传授、更重视完善人格心志的教育方式,使董广安颇受学生爱戴。她每年都会收到大量贺卡和信件,其中有一封最能表达学生们的心声。信的全文如下:

亲爱的董老师:
难忘您在课堂上“指点江山”的豪情、口若悬河的激情、谆谆教诲的热情;更难忘您在课堂外慈爱无比的笑容、关怀备至的话语、温馨可人的气息。您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都是一道美景,魅力无穷。用什么样的词语才能准确地表达我们心中的那份感动呢?写不出,也说不出。因为那是一种神秘的感触,虽难以言传,但我们相信,心有灵犀一点通。一学期的时光太短暂。我们即将告别大一,似乎还没有听够您有滋有味的故事。时间的脚步匆匆,似乎刚从紫荆山湖畔归来,转眼却要作别。想想看,与其把您称作老师,我们倒更希望将您当做朋友,因为您的思想总是那么前沿,总是那么年轻!
您说呢?
您的学生、朋友,九九级新闻系全体同学
公元二零零零年六月十三日

提到这封信时,董广安感触颇深。这是那个学期最后一节课下课时的一幕:一位女生走到讲台前,宣读了这封带着温度的信。她说:“每每读及,总是感动得泪流满面。孩子们太可爱、太率真了,作为一名教师,还有什么比学生的认可更令人欣慰呢!”
她的独生女儿小时候已经习惯了母亲因周末忙于工作、时常无法兑现陪女儿逛公园的承诺。在女儿看来,母亲眼里只有新闻系的学生。1997年,女儿考上大学,要去外地上大学了,开学日期正好和郑州大学的开学时间相冲突。女儿看她为难的样子,就先开了口:我知道,新闻系的学生是你的亲儿子,我是你的“养子”,我本来就没打算让你送。她的女儿成为大学班里唯一一个没有家长陪伴报到、大学期间也没有家长去探望的学生。女儿的理解与宽容,让她愧疚又颇感自豪,因为在她心中,每个学生都像儿女一样让她牵挂。

董广安和学生交流


“要始终关注传媒现实和学术前沿”

1981年,董广安从复旦大学满载而归,她的征途彼时才真正开始。做一名大学教师并不单纯是重复别人的学问,更重要的是要有自己的研究和发现。但研究并不像说说那样简单,它不仅需要比别人付出更多的努力,更需要勇气、求真务实和敢于创新的精神。“作为教师,要始终关注传媒和学术前沿”,是董广安对学院青年教师的殷殷叮嘱。
20世纪80年代末,晚报在香港日趋没落。1997年香港《新晚报》的停刊标志着晚报这一报纸品种在香港的消失。于是,有人提出晚报在内地也会很快消亡。董广安经过认真思考后,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在内地,晚报不但不会消亡,还会走出当前的低谷。基于这种思考,她果敢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一“晚报舆论导向研究”。在之后长达七年的时间里,实践证明了她的观点:晚报没有消亡,反而更加蓬勃地发展。研究成果《晚报舆论导向理论与实务》以专著的形式,于2002年3月出版。该著作一经出版,即引起国内新闻学术界的关注,著名新闻学专家、博士生导师童兵撰文评价,称她“进行的是一项开拓性的研究工作”,“探索、研究、总结了新形势下晚报舆论导向的规律性和特殊性,为晚报提供政策性建议和新的运作思路,构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晚报舆论导向的理论体系”。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一度将该书列为新闻业务方向博士生必读书目。
2004年11月9日,时任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的刘云山一行视察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再三嘱咐成立穆青研究基地。根据刘云山同志的指示,郑州大学于2004年11月成立了全国高校唯一一家专门从事穆青研究的学术机构——郑州大学穆青研究中心,时任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的董广安被学校任命为穆青研究中心主任。
2004年11月9日,时任中宣部部长的刘云山到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视察调研,并嘱托成立穆青研究基地。学校立即行动,于11月11日下文成立了穆青研究中心。

新华通讯社与郑州大学共建穆青研究中心

穆青研究中心成立以来,开展了一系列“以科研反哺教学”的实践活动。2005年7月发起“重走穆青路”活动,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3名在校研究生和教师,分三条路线重走穆青路:北线林州至辉县;东线开封、兰考、杞县、宁陵;南线许昌、长葛、周口、扶沟、鹿邑、项城、沈丘。这是郑州大学穆青研究中心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活动。师生一起访问了那些与穆青生活接触过的知情人、见证人,以消息、通讯、图片、音频等形式,如实记录和再现了穆青早年的新闻生涯。此后,中心又开展了 10余次大型采访活动,包括与兄弟院校如暨南大学、重庆大学联手开展的“重走穆青路”活动。2018年11月,在“伟大的变革一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中,2016级穆青新闻实验班“重走穆青路”教学实践活动图片在中宣部的图片征集中脱颖而出,被展示在“历史巨变”展区第三单元,这是河南省教育领域入选的唯一图片。
2005年5月,穆青研究中心主任董广安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穆青新闻主张与新闻实践研究”通过立项评审,3年后研究成果《穆青新闻思想和新闻实践》顺利出版;2014年5月,董广安作为主持人申报的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穆青精神的现实影响及其传承研究”得到评委的一致认可,获得立项,穆青研究再上新台阶。2005年10月,穆青研究中心成功召开了第一届全国穆青新闻主张与新闻实践学术研讨会;2008年10月,召开“纪念穆青逝世五周年——新闻名篇与名记者全国学术研讨会”;2011年3月,召开“纪念穆青诞辰九十周年暨新闻名篇与名记者全国学术研讨会”;2013年10 月,召开“纪念穆青逝世10周年暨数字化背景下新闻人才培养与新闻创新全国学术研讨会”……系列研讨会的成功举办,凝聚了穆青研究的学术团队,对穆青研究领域的拓展和深化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穆青研究中心也成为河南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
作为落实新华通讯社与郑州大学签约共建“穆青研究中心”的重要举措,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创办了穆青新闻实验班。从院长岗位退下来的董广安,每年都为穆青新闻实验班面向全校跨专业选拔人才出谋划策、担任面试考官。面试考场上的她,每每遇到优秀的学子,就会情不自禁地欢欣鼓舞,为选拔到新闻后备人才而倍感欣慰。穆青研究中心创办的“穆青纪念展”展厅,已经成为郑州大学新生接受入学教育第一课的教学现场,学习穆青“勿忘人民”精神成为新生入学教育的内容。
除此之外,董广安受邀前往兄弟院校讲学时,总不忘向新闻学子们讲述穆青精神,她说:“穆青的‘勿忘人民’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重要组成部分,穆青的优良作风需要我们代代弘扬。新闻传播专业学子应将‘穆青精神’作为职业信念融入血液,为人民、为时代鼓与呼,谱写时代新篇章。”
在董广安的带领下,穆青研究中心科研人员在专业学术期刊上发表穆青与名记者研究的学术论文50余篇,在全国新闻界、学术界产生了较大影响。穆青研究中心培养的近20名穆青研究方向硕士研究生,已经成为全国知名媒体和高校的业务骨干。
44年过去了,董广安一路陪伴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走过筚路蓝缕的征程,郑州大学新闻传播教育40多年的发展历程已深深嵌入她的人生轨迹里。绿茵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2018年3月董广安光荣退休,她终于可以兑现2009年60岁时对家人的承诺,陪伴热爱摄影的老伴四处走走,为女儿和外孙烹饪美食,开启人生最从容、最惬意的时光。但回忆起自己的职业生涯,董广安说,在外界给予她的诸多称谓和身份中,她最为珍惜还是教师,教师是她最感到骄傲的职业。

校园海棠花开了
*本文系简写,参考文献从略,原文载于《中国新闻传播教育年鉴2020》,武汉大学出版社,第367-377页。

来源:新文化视界(公众号)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dHOHwpdcegmZHQrbI2V2bg
编辑:郑程程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