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楼主: adm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闻评论写作案例集锦

  [复制链接]
341#
发表于 2023-1-29 11:29:07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编辑:吴氏垂心

342#
发表于 2023-2-8 13:31:36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雷颐 | 从写社论到写言情小说:小记范荣康

从写社论到写言情小说:小记范荣康

文 | 雷颐

本文刊登于《随笔》2023年第1期

范荣康是谁?知道的人恐不多,但说起他的夫人谌容,知道的人肯定多得多,著名女作家,当年以《人到中年》名动一时,虽然如今80后可能不太知道了,但比范荣康,她的名气依然大很多很多。如果说起他的孩子梁左、梁天、梁欢、女婿英达,大名鼎鼎,可说是无人不知。这一家子都是靠笔吃饭,范荣康也不例外。尽管他的那支笔最不出名,但他的那支笔其实最厉害,许多年来,影响了亿万人的命运。了解他手中的这支“笔”,对20世纪下半期中国的某一个方面的了解将更为真实、深刻。
范荣康(右二)与家人

范荣康本名梁达,江苏南通人,1930年生,1946年6月年仅十六,就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1948年毕业于上海民治新闻专科学校,第二次就入华中新闻专科学校学习。
在决定中国命运的国共大决战中,他曾任上海青年文艺联合会会刊、上海联合晚报、上海学生联合会《学生报》编辑、记者,上海军管会文管会联络组组员,西南服务团宣传干事。新中国成立后,他历任重庆《新华日报》记者、工业组组长,1952年12月到《人民日报》社工作,从记者、编辑做起,几十年认真勤勉,兢兢业业。进入报社不久,他还是普通编辑就开始撰写社论,随着地位“步步高升”,他参与撰写的社论越来越多,也越来越重要。“文化大革命”中他先是评论组的编辑,参与起草撰写了不少“两报一刊”社论。
改革开放以后,他担负了更重要的工作,先后担任《人民日报》评论部主任和主管理论、评论、文艺等部的副总编,撰写重要社论,组织重大报道。几十年来,参与撰写《人民日报》社论的人委实不少,林林总总,数不胜数。但报社老人公认,认真数下来,几十年一以贯之地浸润其间,把自己毕生的心血和才智都化作了那“神圣名号”下一行行铅字的,唯范荣康一人。他做得最久的工作,就是为《人民日报》撰写社论,因此了解新中国历史上许多重大事件的决策过程,知晓许多《人民日报》社论出台的前因后果,甚至说得出哪篇社论中的哪句话、哪个词是怎么来的,为什么要这么用。
《人民日报》是中共中央机关报,其社论自然是向全中国全世界公开表明中共中央治国的方略方针和对国内外大事的立场、观点、看法。所以在某种程度上说,一篇又一篇《人民日报》社论,就串起了一部共和国的历史。《人民日报》一直备受关注,但社论毕竟是执政党政策和策略的公开表达,其后往往有着更为深刻、复杂却鲜为人知的背景,对此,广大读者则一无所知。社论代表的是中共中央的声音,但具体的起草者、执笔者对社论之后复杂、深刻的“背景”甚至“言外之意”自然深有了解。一些重要的社论,范荣康先生作为主要执笔人,列席了相当高级别的会议,一些社论的初稿与上级返回的修改稿,从一个层面反映了上层的思路。不必说那些万众瞩目的“重大社论”,就是一些看似并不引人注意的“平常”社论,背后往往也与政坛风云紧密相连。
20世纪80年代,他“荣升”为主管文艺部的副总编,对文艺的繁荣和多样化,尽力而为,勇担风险。鲜为人知的是,中国摇滚的“合法化”也与他有直接关系。80年代是坚冰初破的时代,文学艺术许多领域都有新突破和新潮的引进。但这些突破和引进,每每引起激烈的争论,甚至严厉的批判。“流行音乐”引起了范围最广、影响最大的争论和批判。“流行歌曲”、“靡靡之音”、“港台歌曲”、摇滚乐和带有现代派色彩的作曲手法,都被当作“资产阶级”受到批判,屡屡被禁。《乡恋》的演唱者李谷一和作曲家张丕基、海政歌舞团的苏小明演唱的《军港之夜》、海政歌舞团的程琳因演唱《小海螺》等,都受到严厉批判,歌曲一度被禁。《小海螺》的词曲作者,即曾以创作《太阳最红毛主席最亲》闻名的付林,此时被批判为毒害少年儿童,受到党内处分。
李谷一在1983年春晚上演唱《乡恋》

摇滚乐,绝大多数人更是闻所未闻,完全居于“地下”状态。当时是《人民日报》文艺部年轻编辑陈原在《一九八八,〈人民日报〉为崔健和〈一无所有〉正名》(《纵横》2018年第6期)中回忆说:“面对这样一种文化环境,身为党中央机关报的人民日报,其文艺版站在思想解放的最前列,从文学、戏剧到电影、美术、音乐、舞蹈,一再冲破旧观念的束缚,在关键时刻发声,推动前行的步伐,引导并改变了文艺创作的社会环境,在当代中国文艺发展史上留下了难忘的一笔。”“为了给那些遭受非议的音乐人物和作品正名,《人民日报》文艺版可谓费尽了心思。”

《纵横》2018年第6期

1987年7月25日,《人民日报》第八版发表了陈原写的《一个青年作曲家的追寻》,专门介绍叶小钢。那时叶与瞿小松、陈怡等一批新锐作曲家写出的音乐被称为“新潮乐派”,时不时还要被点名批判,指责他们赶西方音乐的时髦、远离人民大众、以杂乱无章为美、追求的是资产阶级唾余,给他们戴上背离民族文化等严重的“大帽子”。为发此文,编辑部进行了一番认真讨论,如标题出不出现叶的名字,文字的分寸,全文多少字为宜,还详查了叶的家庭家族史,以免授人以柄。从1988年开始,《人民日报》更是连续发表多篇流行歌曲的评论文章,这是对流行歌曲的正面评论首次在党报出现,虽仍有反对意见,但党报正面肯定流行音乐的评论影响更大。
陈原记忆最深的是“老范”亲自为崔健正名。80年代中期,摇滚初入中国,但一直被当作“资产阶级自由化”被批判,崔健的《一无所有》是中国摇滚的代表,更在批判之列。这时崔健的《一无所有》在德高望重的“老鲁艺”王昆支持下已经问世登台两年,然而他的演出仍然阻力重重,总是横遭干涉。针对这种现象,《人民日报》1988年3月23日第八版刊登了陈原署名“顾土”的文章《文化管理的随意性》。文章非常尖锐地写道:“有这样一件事。一位演员因演唱自己写作的歌曲《一无所有》而出了名,几乎每次演出都引起全场观众的兴奋,涌来阵阵热浪。不料,这竟招致许多麻烦。有些人不时跑来干预,或是斥责演员,或是警告演出主办单位,而干预者既不属文化管理部门,也不在演出公司任职。如果干预的问题牵涉法律倒也无可非议,但多是些诸如《一无所有》的演唱次数、某个演员能否上场、表演风格是急是缓一类的事情。”文章还批评说:“从这件事来看,目前的文化管理的随意性是很大的。”“管理缺少章法,个人好恶、主观判断往往能够左右一切。”“过去在文化内容和形式的审定上一向没有具体的标准,常常依据的是些极抽象的条文和随时都可变更的通知,使得审定人员的目光可伸可缩、可左可右。一部作品、一种艺术、一名艺术家,只要某个人物说了一句话,或荣或辱,从此决定了命运。根据呢?天知道。”这篇文章反应强烈,范荣康承担的压力之大,可想而知。
虽有压力,但老范作为《人民日报》主管文艺的副总编,仍认为应当进一步对摇滚乐和崔健表示支持。1988年7月初,陈原在报社大院遇到范先生,没想到老范竟主动说应该登一篇介绍崔健的文章。陈原听后一愣,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老范,这行吗?”范荣康斩钉截铁地回答:“行,没问题。文章直接送给我看,要快,现在正是时候!”陈原当天就约了一位音乐评论家写了篇文章,范荣康看后颇不满意:太学术化、专业化,力度不够。老范当场决定就由陈本人来写,并提出应加上崔健的歌为什么受人们欢迎,尤其要描写几笔现场演出情景的内容。根据他的意见,陈原很快写成了一篇1500字的文章,题目就叫《崔健的歌为什么受欢迎》。经范审定后,仍用笔名“顾土”,作为文艺版头条发表。临刊出前,他又指示将《一无所有》的曲词配在旁边全文刊出!这篇评论加曲词刊出后,轰动许久。
《人民日报》1988年7月16日第七版

刊发当天夜里,陈原与崔健的父亲通电话,他哭了,说一直为儿子担惊受怕,现在好了,放心了,党报替崔健说话了。过了一个多星期,陈原乘坐出租车,司机一听他是《人民日报》的记者,立即从座椅下抽出一张报纸,陈原一看,就是7月16日刊登崔健文章的那期。这位司机说:《人民日报》太棒了,登出了崔健,我一直保留着这张报纸。过了两年,陈原收到一位在美国留学的朋友来信,说在当地遇见几位曾在中国留学的美国人,他们清楚地记得《人民日报》刊登崔健的事情,认为那是文艺开放的一个信号。《人民日报》趁热打铁,1988年秋与中国国际文化交流中心联合举办“新时期十年金曲和1988年金星评奖”,开幕式在北京工人体育馆举行,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彭冲,中宣部、人民日报、解放军总政治部、文化部、广电部的领导一起坐在主席台上,压轴的是崔健演唱的《一块红布》。在这种评奖中,董文华、刘欢等获“金星”奖,崔健与田震等获“优秀歌手”奖。对摇滚和崔健的支持,的确显示了范荣康先生的开明与担当。80年代一个又一个禁区的突破,文化艺术初现繁盛,与范先生和与他一样的一批开明又有担当的“老干部”不无关系。
90年代初,范先生荣休,如释重负,高兴地说,这下子可以不写命题作文了,可以写自己想写的东西了。不幸的是,长期的高负荷工作、巨大的精神和心理压力,让他几年中连得几场大病。他的部下的部下,我的老朋友袁晞、李辉,知道他的大脑是中国新闻史乃至整个中国当代史的一个宝藏,动员他写回忆录或口述历史,把自己经历的和知道的都说出来、写下来、记下来,留下宝贵的历史遗产。但他说先要了却自己一辈子的一个心愿,写言情小说。着实出人意料!1992年《十月》杂志第3期发表了他的言情小说《梦中的女孩》,不久《时代文学》第6期又发表了他的一篇言情小说《不了情》。平心而论,拜读完《梦中的女孩》,感到水平真的是太一般,委实不敢恭维,难怪反响平平,坦率说是毫无反响。《不了情》已难找到,水平比《梦中的女孩》可能还等而下之。“言情”虽仍是他的梦想,其实已非他所能为了。或许,他一直未认识、正视这个对他来说颇有些残酷的事实。
《十月》1992年第3期目录(局部)

2000年年初,袁、李二位仍不放弃希望,先后去看范先生。谌容老师对他们说老范又大病一场,但恢复得还可以,头脑也很清楚。完成“言情”的范先生此时也表示,正想找人帮助写回忆录,于是袁晞开始了和范先生的合作。由于范先生患有六七种严重的疾病,多次抢救,屡次化险为夷,只能听从医生的意见,慢慢来。袁晞知道范先生身体不好,劝他想到哪儿就说哪儿,先拣有意思和重要的事情说,把最重要的事情尽量先说出来。但范先生为人严谨,认为应严格按时间顺序讲,说中国是从50年代走到了“文化大革命”,又是因为有对十年内乱的拨乱反正才有了改革开放,中国的几十年有其必然的联系和发展,提出按时间段写四个部分,并为四个部分拟定标题,分别是“探索”(1952—1957)、“遵命”(1958—1966)、“灾难”(1966—1977)和“改革”(1978—1989)。
这期间由于范先生多次住院而暂停,肺部的疾病使他呼吸不畅,每次谈话也不时停顿,但他的记忆相当清晰,能清楚地告诉袁晞许多重要文章的标题和刊发日期,清楚地说出文章的重要性和写作过程。谈话和记录断断续续,进行得很慢,到2001年3月下旬刚刚开始谈到1966年的人与事,范先生突然再次发病住院,不久就溘然长逝。回忆正好到1966年,暴风骤雨的前夜就戛然而止,极其重要的“文革”十年和改革开放十几年社论背后的复杂历史,范先生永远地带走了。2009年,袁晞兄将访谈的“探索”(1952—1957)、“遵命”(1958—1966)两部分整理成书,名为《社论串起来的历史——从范荣康先生的讲述中回首往事》交由人民出版社2009年出版。
《社论串起来的历史——从范荣康先生的讲述中回首往事》袁晞 著

回忆虽然只到1966年,后面更紧张更重要的内容付之阙如,但仅此内容也足够精彩。许多看似平平常常毫不起眼的社论,一旦“说破”,也会“惊煞人”。比如1956年秋冬《人民日报》发表的《不要蛮干》《不要随风倒》和《勤俭办企业》这三篇范先生起草的社论,全都是就事论事,作为社论,既不深刻,更不宏大。当时引起的注意就不多,此后更少有人提及。然而,经他回忆口述,才知道背后的“背景”还真不简单。那时,他还是“跑工交口”的年轻记者,一方面为全国热火朝天、“大干快上”的建设热情所鼓舞、感动,但同时又看到其中的一些问题,为此担忧,于是主动写了社论,对一些不顾科学、不顾安全、不顾群众生活的做法和倾向提出批评和建议。
这些社论,并非奉领导之命而作,而是他在跑基层中看到了问题,自己找的选题,向领导汇报后得到领导的认可才作为社论发表。这三篇社论都不长,每篇只说一个当时的具体问题,却是《人民日报》在1956年发表的多篇“反冒进”社论和报道中的一部分。此时他还是一个年轻的小记者,只是对自己看到的一些具体问题提出意见,认为应当引起重视、纠正。后来他才知道,“反冒进”事关最高层的分歧、争论。1956年周恩来等看到不顾现实条件而要提前实现工业化、批判右倾保守思想、扩大建设规模、加快建设速度等“冒进”思想和行为给工作和建设事业带来的危害,于是提出要“反冒进”。周的意见得到了刘少奇的赞同,并由中央政治局会议确定了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国民经济建设方针。
范荣康先生的回忆口述,终于让我们知道当年那些曾经深刻影响我们生活的许多“社论”的出台秘辛。这些曾经的秘密,终于能够公开,成为“公共知识”,成为值得我们珍视的“公众记忆”的一部分。
我曾多次跟袁晞、李辉两位老友感叹,可惜范先生没有认识到自己价值的真正所在,他的价值就在于这一段历史,而不在与自己“隔绝”已经几十年的言情小说。写了几十年社论,再有灵性,也会被磨炼得难以“言情”了。如果他先做口述历史,再写言情小说,留给历史的“宝藏”肯定会多得多。他们二位,亦同感此憾。
当然,我们的感叹遗憾终归只是他人的感叹遗憾,生命的价值、意义,最重要的毕竟是每个人自己的认知和选择。范荣康先生如此首选,自有他的道理。写了几十年的命题作文,一旦解脱,首先要了却、完成、实现的自然是自己最长久、最迫切的心愿和梦想。什么文学水平的高低、什么历史的价值与意义,统统扫地出门,完全不在他的考虑之列。此时此刻他唯一想写的就是言情小说,这就是他认定的自己最重要的生命价值与意义。如果不写,将是他的终生遗憾。年过六旬且身体欠佳,如此迫不及待要写几十年从未写过的言情小说,竟然真就一口气连发两篇!足见他要写言情小说的欲望之强烈,这是被压抑已久生命本能的爆发释放,真真切切地反映了他生命本体中的文艺青年底色。


来源:随笔1979

编辑:马源

343#
发表于 2023-2-10 21:14:12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红网第八届全国大学生“评论之星”选拔赛12月月赛榜单揭晓

红网长沙2月10日讯(时刻新闻记者 刘昱)由湖南红网新媒体集团主办的第八届全国大学生“评论之星”选拔赛12月月赛结果今日正式出炉。郑州大学张喆,凭借《知网涉嫌垄断被罚,公众更期待靴子落地后的故事》一文,从151件入围参评作品中脱颖而出,以77.5分的总成绩摘得文字评论组冠军。重庆大学许皓兰、淮阴师范学院吴小蝶,分别凭借文章《早餐店成“温暖驿站”:善举让爱的故事生生不息》《破解“买药难”问题不能仅靠消费者自觉》斩获二三名。
视频评论组一二名,则被郑州大学收入囊中。由刘莅玥、曹莞尔、刘小萌、徐紫妍、翟佳乐创作的视频评论《“助浴师”:老人的窘迫需要被看见》,从29件入围参评作品中脱颖而出,以78分的总成绩名列第一;由王唯易、冯梦珍、白雪梦、赵梦瑶、刘思捷创作的视频评论《短视频造假无底线,肃清网络环境势在必行》摘得第二名。来自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的刘依萍,凭借作品《“穿什么都好看?”背后的努力更应被看见》,取得第三名的好成绩。
在本届大赛新增的漫评类作品比拼中,山西大学韩羽儿的作品《违背天性去爱你:请珍惜人类的“第二双眼睛”》,重庆大学何晓琴的作品《警惕“积分清零”陷阱》,湖南师范发大学刘腾、高艺鸣的作品《囤货居奇不可取,哄抬药价需狠刹》,从当月21件入围参评作品中荣获前三名。
根据大赛规则,文字、视频、漫画三个类别下的前三名,红网将分别奖励1000元、800元、500元,颁发“月度之星”荣誉证书。另外,10月-12月月赛排名前50的文字类评论作品,排名前5的视频、漫画评论作品,以及2022年度红网“青椒计划”月度优胜作品,均有资格进入“评论之星”决赛初评,竞逐万元大奖。
获奖文字评论《知网涉嫌垄断被罚,公众更期待靴子落地后的故事》,关注的是知网涉嫌垄断一案的处理结果:12月26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依法对知网垄断案作出行政处罚决定,责令知网停止违法行为,并处以其中国境内销售额5%的罚款,计8760万元;同时监督知网全面落实整改措施,消除违法行为后果。当天,知网通过微信公众号回应称“诚恳接受,坚决服从”,并公布了15条整改措施。作者张喆认为,长久以来知网的嚣张气焰源于公众选择的匮乏,当靴子落地之后,公众对拥有开放的、基础设施型的知识平台的期待不能落空。对此,他从“良性竞争”“公开透明”“共建共享”等方面,对“如何打破知网垄断”这一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对于该评论,本届大赛9位评委均给出8分以上的高分,其中6位评委给出8.5分及以上的高分。大赛评委、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讲师杨奇光点评道:“评论时效性强,论点指向了问题的核心,策略性建议具有可取之处。”湖南理工学院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肖涛认为:“评论价值高,论证深入,有一定建设性。标题可更精炼有力。”
获奖视频评论《“助浴师”:老人的窘迫需要被看见》把目光投射到了“老人助浴师”这一新兴职业。该作品认为,“助浴服务可以温和有效地帮助老人保持卫生清洁,在洗去身体上的污垢同时也驱除老人心理上的阴霾,维系了失能人群的尊严,体现了这份职业背后的温暖与人文关怀。”大赛评委、湖南理工学院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肖涛点评道:“评论有温度,视频有质量。”
获奖漫评作品《违背天性去爱你:请珍惜人类的“第二双眼睛”》聚焦于视障人士这一特殊群体,以及对于他们而言无异于“第二双眼睛”的导盲犬。从视障人士的困境到人们对导盲犬的认知误区,再到导盲犬的存在价值,作品层层递进,在转折中呼吁人们善待导盲犬。在作品中,作者配文道,“在短暂的一生中,导盲犬战胜了犬类好斗的天性,选择用生命守护自己的主人。请不要伤害它们,请爱它们。”大赛评委、重庆大学新闻学院教师刘海明点评道:“有人情味,有关怀,有思考,有转折,很难得。”
红网第八届全国大学生“评论之星”选拔赛,分为月赛和决赛两个阶段。月赛阶段,也即作品报送阶段,从2022年10月1日开始,已于2022年12月31日截止。在此期间,大学生通过红网“评论之星”专门投稿平台投递的稿件(pltg.rednet.cn),一经红辣椒评论官网采用,且被红辣椒评论公众号推荐,即可入围参与当月月赛评选。10月、11月、12月每月进行一轮评比。文字、视频、漫画三个类别下的前三名,红网将分别奖励1000元、800元、500元,颁发“月度之星”荣誉证书。
决赛阶段,由初评和复评构成,拟于2023年3月开始,4月评出结果。月赛阶段每月排名前50的文字类评论作品,排名前5的视频、漫画评论作品,以及2022年度红网“青椒计划”月度优胜作品,均有资格进入决赛初评。经评委点评打分,文字类作品前20名,漫画、视频类作品前3名,将从初评晋级复评(同一作者最多只能有2篇参评)。复评结束后,两轮分数加总计分。第一名即“评论之星”1名,奖励10000元,第二名奖金5000元,第三名奖金3000元。佳作奖20个(文字类10个、视频类5个、漫评类5个),每个奖励1000元。优秀奖20个,每个奖励500元。各奖项均颁发荣誉证书。
月赛、决赛所有参评作品,将被汇总至“红辣椒评论”微信公众号(微信号:hongljpl)相关话题专辑中。评委将在公众号参赛作品后留言,按10分制对参赛作品进行打分。目前,红网第七届“评论之星”月赛环节已经全部结束。决赛评选工作,拟于今年3月启动。与月赛环节一样,决赛点评打分工作,仍在“红辣椒评论”微信公众号上进行,欢迎参赛同学及广大读者继续关注。

来源:红网

编辑:马源

344#
发表于 2023-2-16 10:32:42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网络评论方法论①:写什么,比怎么写更重要
本文关键词:评论选题
王小杨
最近,2022“好评中国”网络评论大赛正式启动了。于不少网络评论作者而言,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该写什么,或该拿什么样主题的视评、漫评作品来参赛。这涉及的,便是评论的选题问题。
关于选题,评论界有一句颠扑不破的真理是,“写什么比怎么写更重要”。
从本质上看,选题是对媒体传播与受众阅读契合点的寻找,是一个价值判断的过程。有些评论,当你看到它所评论的内容时,你便知道,它已经在这个言论竞争激烈的年代胜出了。正如曾任《人民日报》副总编辑的米博华所言,“一个人的创作才能,首先体现在选题环节上。能不能优质高产地创作言论,取决于作者能不能发现大量的选题,特别是高质量选题”。
尽管提升评论选题能力需长期的写作实践,但找到好选题有一些应掌握的基本要求,如政治远见、时代意识、价值导向。
找到有价值的选题,首先要有胸怀全局的政治远见。这要求评论员具有高度的大局观念,且保持一份政治清醒与坚定,能及时感知国内外形势的变化,拨开世事迷雾,为公众揭示事物发展的本质。
作为一代“文章大家”的毛泽东,他的文章源于他的革命实践。他用笔杆子指挥枪杆子,融自己的政治远见于笔端,通过一篇篇旗帜鲜明的政论文章,宣传政治理论,阐述战略、策略、思想。
譬如,他通过《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深刻论述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和全国政权的战略思考。他通过《论持久战》等一系列文章,阐述了抗战的战略和目标,清晰指明了未来道路,也给了人民信心,都展现出他丰富深刻的思想内核,胸怀全局的政治远见。
近代著名爱国报人徐铸成,他始终将抗日救亡、反内战作为核心议题撰写政论,呼吁全民团结、抵制外辱。正因为怀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热情,聚焦于国内及国际局势的分析,他事理结合,撰写出了《不与侵略者谈和平》《日本的“双簧”》《培养中国之新血液》等一批有影响力的评论。
譬如,在《西北大战之展望》(1938年3月15日)中,徐铸成写到,“陕北现为八路军之中心,人民经两年之余严格训练,抗日思想,最为浓厚;武装民众,遍地皆是;彼等皆已厉兵秣马,准备保卫故土,献身祖国”。这就体现了他科学的预见性,以及对事态全局发展的正确把握。
正如“革命的理论家永不能和革命的实践相离”,网络评论实践中,评论员政治的清醒来自理论上的坚定,远见则来自站立于制高点。这种高度的政治远见,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根源于清醒的理论思考,坚定的人民立场,以及长远的战略眼光。
其次,要有强化发展的时代意识。
文章合为时而著,评论更要因时而评,关注大事、大情、大理,体现大情怀、大格局。著名散文家、政论家梁衡在《毛泽东怎样写文章》一书提到:
“什么事能激励最大多数的人?只有当时当地最大之事,只有千万人利益共存共在之事,众目所瞩,万念归一,其事成而社会民族喜,其事败而社会民族悲。近百年来,诸如抗日战争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四人帮’覆灭、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香港回归等,都是社会大事,都是政治,无一不牵动人心、激动人心。”
梁衡先生强调的“能激励最大多数人的事”,即关乎国家利益、民族情感的、反映时代浮沉的大事,而非鸡毛蒜皮的小事。拿2022“好评中国”网络评论大赛来说,可以写写新时代里,乡村振兴、科技腾飞、追梦星辰等具有公共价值的话题。正如大赛征集公告所展示的,要深入阐释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势,鲜活解读非凡成就、幸福生活背后的理论逻辑、实践逻辑,生动呈现祖国大地奔腾发展的澎湃气象、中华儿女蓬勃昂扬的时代风貌。
当然,反映时代主题的“大事、大情、大理”,往往也可以通过一些生动的案例来诠释。这也是人们常说的“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我们可从选题的某一方面或侧面切入,用历史的发展的逻辑视野,来体现时代精神。
最后,要有关注现实的价值导向。
评论选题须扎根“泥土”,突出现实针对性,不能局限于“玫瑰栽培”。不回避社会关切,透过现象之本质、现实之根源,找到解决的建设性方法,这是文字评论写作或视评漫评制作的主要价值之一。
评论学界的老前辈丁法章先生曾指出,“就一般情况而言,凡与公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或能够引起公众普遍关注、实际工作迫切需要解决的热点、难点、疑点、焦点问题,往往是评论选题的重点”。这考验评论员观察、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吃透上头政策,且把握下头基层实际,需要评论员身与心都进入现实生活之中,做一个时时保持思考状态的“留心人”。
以《“一号文件”要管“二号文件”》为例,新华社这篇评论员文章针对一些主管部门和地方党政机关出台的,不符合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的具体规定,也就是文中所提到的“二号文件”,鲜明指出这些“二号文件”干扰着中央政策的落实,增加了农民的负担,有关部门应当自觉加以修改,直至全部废除。这篇文章抓住了广大群众十分关心也非常担心的现实关切展开评论,不回避现实,后来被数十家报纸刊用,有力推动了农村改革。
评论选题就是“未动笔的写作”,是写作之前的孕育。要孕育一则“好选题”,离不开高度的政治远见,鲜明的时代意识,强烈的现实导向。在当前全媒体时代,无论是文字评论,还是视评漫评或其他形式,找到有价值的好选题都是成就一件网络评论佳作的前提。
网络评论方法论②:立意,何以与众不同
本文关键词:评论立意
□王小杨
如果说立意是一篇评论的灵魂之光,那光一定是源于我们的基本立场,以及平时的阅读、观察及思考。没有光源,一切都是徒然。
正如光源不同,所照耀的地方也不一样,我们拥有什么样的认知,那在评论写作中,便可能会找到什么样的立意角度。
当然,我还想表达的是,评论立意的确立,不仅事关认知,也有涉方法论。光再微弱,若引导得当,也同样会明亮一片天地。
先从认知角度看,立意是评论的灵魂。
立意究竟是什么?相信写过多年评论的人也未必说得清楚。学界的定义也多种多样,颇具代表性的定义如学者丁法章在《当代新闻评论教程》中所说的:所谓立意,是作者对所评述的事物或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表示自己的见解,换言之,就是确定评论的主要意思,以构成文章的中心思想。
从这个具有代表性的定义中,我们看到了一些关键词,如看法、见解。这些关键词,就是评论所要表达的思想内容。既然是思想,那就有境界高低之分,毕竟每个人的观察广度、站位高度、思考深度都不一样。
关于境界的层次,国学大师王国维曾在《人间词话》中这样写道: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罔不经过三种之境界: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界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界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界也。此等语非大词人不能道。
这段话用在评论立意上也是十分恰当的。对应而言,第一层境界,是评论员穷尽的思考,去探寻文章立意的努力,在找到立意之“高”“新”,有时确实要望尽天涯路,然而却也不一定能得到。第二层境界,意在表明立意的确定,需要坚忍与执着的精神,有些像十月怀胎一般。第三层境界,在某种意义上,好的立意需要灵感闪现,有时不经意间形成,却也是长期坚持钻研或关注某一领域的结果。
立意要与众不同,这自然取决于思想境界之高低。在思想境界上,你所站立的位置,便是你所能拥有的高度。正如学者米博华所说:在京城京广中心上俯瞰和在胡同里溜达,我们对北京的感觉是很不相同的。正如在人民日报工作,因为关注和研究的通常是全局性和战略性问题,中央的精神知道得较快较准较全,自然应该在观察问题方面有某种优势。但这也不是绝对的。现在信息发达,上天入地,无远弗届,仅仅靠位置高度是不够的。“站得高”至少需要三个支点,曰历史眼光,曰广阔视野,曰辩证思维。
我们知道,人们所处的位置,可以是时间的,也可以是空间的,还可以是时空交错的。从时间的维度,所处的位置可以是历史的,也可以是未来的,更可以是当前的。这要求评论员要有正确、深入、全面的思考,找到别开生面的立意,走向思考的更高境界。
在2022“好评中国”网络评论大赛启动式上,专家代表发言指出,参加“好评中国”大赛,既可以讲中国,也可以讲世界舞台上世界视野里的中国,讲一讲中国正在推动的世界发生怎样的积极变化。这给广大参与“好评中国”网络评论大赛的作者一个可供参考的提醒,作品无论从何切入,但得站在人民的立场上,尽量以小见大,可以从你的一篇网络评论佳作中,窥见这个时代。
再从方法论角度看,评论立意更要“思辨出新”。
马克思唯物主义哲学告诉我们,世界是普遍联系和不断运动变化的统一整体。我们思考确立评论的立意,也要置身这一语境之中,不仅需要有历史纵深感,而且要有广阔视野,通过参照比较,全面理解事物的本质,同时还需要一定的辩证思维。
我国历史上,有许多体现出这些辩证思维方法的政论名篇,这些都是评论写作中值得借鉴的典范。譬如,西汉贾谊政论文的代表作《过秦论》便是其中之一。这篇文章讨论了秦之政治过失,通过六国与秦、陈涉与秦王朝、陈涉与六国的对比,表明原来蓬勃发展、无往不利的秦国,在胜利后继续推行强权政治而变得不堪一击。“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文章对比背后是为进一步“昭汉之过”,以作为汉朝加强统治的借鉴:“是以君子为国,观之上古,验之当世,参之人事,察盛衰之理,审权势之宜,去就有序,变化因时,故旷日长久而社稷安矣”。文章从历史得失的分析,以及开阔视野的对比,辩证得出强弱会因时因势而变的道理。
当然,评论思辩的魅力,不仅体现在逻辑的美感上,更体现在分析问题的深刻上。立意与众不同所体现出的,不仅是认识问题中的新,也体现方法论上的“思辩出新”。
因而,立足认识论与方法论的双重维度,找到思考问题的新角度、新道理、新思想,这应当是一条让评论立意与众不同的基本路径。在某种意义上,评论所表达的新道理、新观点、新角度,只有在对具体事件、具体现象的分析评述中得以体现。没有透彻、精辟、深刻的辩证思考,站位之高、立意之新,这些也无从得以体现。
譬如,漫画作品《“孔夫子”失业》,能获得第31届中国新闻奖漫画类二等奖,主要原因还是辩证的构思中有新意。作品先从教育这一国之根本出发,展望国家发展和民族未来,体现出强烈的时代责任感。再巧借“孔夫子”办学却失业,来对比当前的“正宗教育”受到校外培训的严重冲击,使人形成强烈的认识反差,立意高深而令人过目不忘。
总而言之,尽管从根本上,评论立意首先是认知的问题,但这并不意味着有了较高的认知水平,就一定能在“蓦然回首”中,找到与众不同的立意角度。如何从方法实践上把握立意的“高”“新”,这也直接影响着评论思想境界的高低,以及作品是否出彩。
网络评论方法论③:阐明观点,要明确为谁而写、写给谁看
□翟亚菲 (环球网评论部总监)
如今,互联网不仅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便捷渠道,还成为思想碰撞、观点交锋的主要载体。一方面,当看到各类新闻资讯时,我们总有通过更专业、更深刻的观点来理顺思维、看清新闻背后逻辑和本质的需求;另一方面,“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们也越来越表现出主动表达观点,并与他人互动的意愿。
网络评论正是这一背景下衍生的。在某种意义上,2022“好评中国”网络评论大赛顺势而为,就与网络评论发展接轨,鼓励文字、视频、漫画等多种作品形式参赛,为我们搭建了一个展现风采与才华的平台。万变不离其宗,任何形式的网络评论都离不开好的“观点”本身。那对网络评论写作者来说,应该如何在纷繁复杂的信息海洋中,抓住关键信息、阐明立场观点,如何从“百家争鸣”的各类作品中“脱颖而出”?
因爱而生:明确为谁而写、写给谁看
1963年3月5日,《人民日报》发表毛泽东主席的亲笔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号召全国人民学习雷锋的共产主义精神品质。当天,北京军区战友文工团的吴洪源就一鼓作气,为《学习雷锋好榜样》这首脍炙人口的歌曲完成了作词。
“爱憎分明不忘本,立场坚定斗志强。”歌词中的描述,是雷锋精神的具体体现。这种精神不仅应被历史铭记,更值得渗入每个人的言行和内心。这给网络评论写作的启示是,写作要形成并阐述观点,一个重要前提就是站稳立场。通俗地说,就是要明确是为谁而写、写给谁看。
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网络空间天朗气清、生态良好,符合人民利益。网络空间乌烟瘴气、生态恶化,不符合人民利益。一篇好的网络评论作品,所阐述的观点需要符合人民利益,需要呼唤正能量。比如,新冠疫情仍在全球肆虐,中国率先为世界抗疫提出了“中国方案”,树立了“中国榜样”。如何阐释好“动态清零”方针的重要意义,宣介好中国抗疫成果和抗疫精神,就成为了形成网络评论观点的题中之义。
无论如何,每一位网评写作者都应具备作为一个中国人朴素的爱国主义情感,用心学习和理解党和国家的重要政策和重要方针,通过深入浅出的方式表达或阐述,用能够形成大众情感共鸣和心理认同的方式,让更多的读者能够清楚理解问题、正确认识问题和有效解决问题,起到正面引导舆论的作用。
知势而动:“争分夺秒”与“欲速不达”的辩证统一
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互联网信息的更新迭代也愈发快速。从一般传播规律来看,网络评论应该紧跟新闻热点、迅速主动出招,第一时间占领舆论先机、形成话语主动权,才能在舆论场上占据传播优势。
诚然,互联网信息时代就是“争分夺秒”的时代。当一个新闻事件发生后,尤其当事实较少、未经理顺,抑或超出预期或理解范围,大众往往有着寻求进一步解读或观点的普遍心态。于是,谁能在更短的时间内完成网络评论的撰写发布,谁就更容易被舆论关注,占据话语主动权。当一个或一些正被期待的观点问世,大众常会表现出“群起而追之”的迹象,从而形成舆论走势。
而“追”的结果,又会有两种。一种是“追”到观点清晰、逻辑合理的评论观点,说出了人们想表达又没表达出来的内容,赢得多数人的共情、信任和认可。另一种是因新闻资讯本身信源模糊、碎片传播等原因,出现不同程度的反转。在未厘清事实真相之前,解读观点往往就是片面的、不客观的、无效的,还可能会引发大众形成错误判断,对网络舆论整体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网络评论写作者在阐述观点时,应注意“争分夺秒”和“欲速不达”的辩证统一关系。要在充分了解事实情况的基础上,尽快做出相应观点阐述。而对于事实不清或出现疑点的资讯报道,也要有“让子弹飞一会儿”的判断能力和逻辑定力,做到知“势”而动。
总之,为谁而写、写给谁看,这是网络评论写作要回答的根本问题。事实上,我们从2022“好评中国”网络评论大赛的征集方向中,也显然看到,大赛正期待网络评论写作者通过感同身受的视角、深刻独到的思考、温暖人心的笔触来上传或创作作品。于广大青年而言,我们参与这项大赛,就是为生动呈现祖国大地奔腾发展的澎湃气象、中华儿女蓬勃昂扬的时代风貌而写,希望作品能展示新青年一代奋进向上的意志与决心。
网络评论方法论④:弘扬正能激浊扬清,“无观点不评论”
本文关键词:立意要求
□蒋萌(人民网专家评论员)
评论是新闻写作的范畴之一,它不仅叙述新闻事实,更要透过新闻事实阐释清晰的观点。
所谓观点,就是思想立意,体现作者究竟想表达什么,要向读者和受众传递什么。观点要有明确的中心思想、清晰的思维脉络、显著的导向性。
观点是构成一篇评论的核心,正所谓“无观点不评论”。
在思想活跃、视角多元的当下,观点可能各种各样。什么是“好”的观点?什么是负责任的媒体人应当书写的内容?什么是主流媒体应向社会传递的正确价值观?
秉承守正笃实,传递正气正能,引导向上向善,必不可少。
观点应立足于讴歌伟大时代
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处于近代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期,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评论员应讴歌伟大时代,唱响主旋律,赓续奋进力量,激发砥砺前行。
比如,《以奋斗与担当写下青春诗行》(《人民日报》 2019年5月13日),就是以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情寄语新时代中国青年要担当时代责任为题,倡导广大青年“当此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之际”,应当“担当起自己的责任,才能不负‘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时代使命,不负我们这个伟大时代。”
评论强调时代呼唤担当、复兴有赖于奋斗,给人以深深的力量感和使命感,激励广大青年不负历史和民族重托,努力书写属于自己的、更属于国家的精彩篇章。
此类观点立意适用于五一劳动节、五四青年节、十一国庆节等,回顾历史,展望未来,踔厉奋发,笃行不怠。
观点要着眼于凝心聚力
团结奋斗是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战胜各种艰难险阻,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评论观点更要紧紧围绕在党的领导下,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让广大群众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结合实例,新冠疫情发生以来,党和政府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同时,战“疫”更要紧紧依靠广大群众,需要凝心聚力、众志成城。具体到评论写作中,《大力弘扬伟大抗疫精神——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重要讲话》(新华社 2020年9月8日),新华社评论员指出,“长城内外、大江南北,14亿中国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绘就了团结就是力量的时代画卷。最伟大的力量是同心合力,全国人民心手相牵,亿万颗心同频共振,就没有过不去的坎。”
上述观点具有强大感召力。在我们仍处于与新冠疫情较量的今天,具有深刻现实意义。
此外,在面对各种攻坚克难时,党和政府“以人民为中心”,广大群众凝心聚力,都将迸发出强大的民族伟力,使我们在披荆斩棘中具有充足的信心和底气。
观点当致力于激浊扬清
新闻和评论宣传要坚持以正面报道为主,但对于少数不良现象或作风,也要像“啄木鸟啄虫”,激浊扬清。
《把精力用在解决实际问题上》(《光明日报》2019年3月13日 )一文中,光明日报评论员指出,“在全国上下勠力同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我们对少数干部在工作中表现出来的形式主义决不能掉以轻心。”“纠正‘四风’构成了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主要内容。作风建设的核心问题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评论还写道“对基层干部,我们要高度重视,真挚关心,让他们在事业上有干劲有奔头,在生活上受帮助被爱护。”
既不回避少数干部存在形式主义作风问题,又指出应当重视关心广大基层干部,这样的观点是理性的,也具有建设性。
评论同样肩负着舆论监督的使命。客观严谨、恪守尺度、去芜存菁,这样的“笔力”需要评论员不断锤炼。
文无定式,评论观点“不拘一格”。上述观点维度或可“抛砖引玉”,希望给参与“好评中国”网络评论大赛的作者一些启示。严谨、理性是评论者应当恪守的职业素养,讴歌伟大时代、着眼凝心聚力、致力激浊扬清更是新闻工作者的己任。
网络评论方法论⑤:专业知识,让评论有点理论色彩
本文关键词:专业知识
□刘海明(重庆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在人们的印象中,评论写作没有什么难度,中学生阅读几篇媒体评论作品,基本就可以模仿着写评论了。每年的大学生新闻评论大赛,新闻传播学的学生在参赛,非新闻专业的学生也在参赛。从文章的水平看,未必看得出接受过评论写作训练的学生和未接受过专业课训练的学生的作品质量有多少明显的区别。有的参赛者获了奖,更觉得自己的评论写作水平不错了。事实果真如此吗?相信资深的报纸评论编辑最有发言权。
对热点事件的评头论足,并不是多难的事情。凑个千字左右的评论作品,只要稍加努力,也可以很快上手。评论写作,上手快,写出境界则大不易。对于年轻评论作者来说,不缺评论的话题,不缺灵感,也不缺文字表达能力,更不缺投稿的平台,缺的是将专业知识应用到评论写作的能力。
让理论融入评论作者的血液,让专业知识在自己的身体内“动”起来,让理论知识变成评论写作的助推剂,这是我在年度的评论课堂上反复叮嘱学生的。一个学期下来,能听得进去并将这个忠告付诸评论写作实践的学生,总是寥寥无几。也许,写作者觉得专业知识和新闻事件相距千里,让理论知识牵着手进入评论作品,评论作者当不了这个“红娘”。在我看来,专业知识不是考卷上的答案要点,不是装点门面的饰品,专业知识应该成为我们的思维方式,一旦拥有某种专业知识,就要善于把它作为思考的工具,服务自己的工作和学习。
一篇好的评论,理应有点理论色彩。评论作品要让人听得懂,但仅仅满足听得懂,无论如何也增加不了评论的传播力和感染力。评论要影响公众,需要作者将自己的见解装进别人的脑袋里,没有新意和深意显然不行。新意和深意来自何处?根据我的评论写作和教学经验,新意和深意同源,都来自专业理论知识。
评论的选题可以一样,评论在立论时就要独辟蹊径,避免评论的同质化现象,立论需要结合评论作者的专业背景,从自己擅长的专业领域审视热点事件。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每个学科领域、每个专业甚至每一门专业课,都可以作为评论的角度。甚至说,你读过的每个知识点,都可能是你评论写作的角度。因此,评论写作在立论时拼的就不单纯是作者的灵感,更多是在拼作者的知识积累。一个新颖的评论角度,立论的新颖可以让读者眼前一亮,因为大多数未知的知识总能给他们带来新鲜感。2022年5月8日,《北京青年报》发表我的评论《标注帖主IP地址,谁的人性“离了岸”》,这个话题的评论不少,我选择伦理学有关人性的分析作为立论的角度,从伦理学的一个知识点切入,避免因与其他作者立意相近而导致读者不感兴趣。在评论写作中,评论话题要选择作者擅长的知识点来立论,以增加评论的新颖性。
评论的话题可以相同,真正考验作者的是运用自己熟悉的专业知识来审视新闻事件,将某一理论知识融入分析论证之中,通过这种方式增加评论作品的理论色彩。评论是介于论文和散文之间的一种论说文体,不通俗将失去读者,过于通俗则降低评论的思想性。康德强调洞见的重要性,评论作者难以让每篇作品都有独到的深刻见解,但起码也不能平庸地阐述一个家喻户晓的道理,这样的“白开水”式评论,相信没读者愿意耐着性子坚持读完。合格的评论要善于从热点事件的表象中发现深层的问题,把握某种规律性的东西。评论要达到这个境界,需要借助专业知识来分析问题。当专业知识被应用到评论写作中,作者很快会发现自己的评论变得厚重了,不再是泛泛而谈。应该说,这是专业知识助力评论写作的奇特之处,专业知识让评论变得“美丽”而不仅仅是辞藻的漂亮。
“好评中国”大赛,正是考验作者将专业知识应用到评论写作实践的一次机会。中国这么大,看得见的“好”你不说大家也知道;看不见的“好”你能“淘”出来跟读者分享,这才是真正的好评。这样的好评,拼的是参赛作者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能力。这样的活学活用能力,又何尝不是值得“好评”的对象呢!
网络评论方法论⑥:写好网络评论,既要有“思想”更要有“方法”
本文关键词:写作方法
□高明勇(政邦智库理事长,资深评论员,原凤凰网评论部总监)
随着网络的重要性与影响力日渐凸显,网络评论的价值也在一个个新闻事件中更加彰显。当网络评论遍地开花、随处可见时,如何写好网络评论,对于写作者而言,也成为重要命题。
作为网络评论的写作者,除了必备的知识、常识、经验和恒定的认知能力,想写出更好的评论,需要突破一个最大的障碍,就是拥有自己的认识论与方法论。也就是说,写好网络评论,既要有“思想”更要有“方法”,从“方法”上升到“思想”,从“具体”上升到“抽象”。
一般来说,“思想”很容易被人理解为“三观正确”,“方法”则容易被理解为“写作套路”。“三观正确”+“写作套路”,似乎已成为一些网络评论写作者的“秘笈宝典”。如果从个人写作网络评论的体悟而言,无可厚非,但如果是“写好网络评论”,还是有“传统”可鉴,有“规律”可循,有“定法”可依。
就评论史的演进而言,有两个显著的传统,一个是“文人论政”,一个是“学人问政”。简单理解,“文人论政”的本质特点是铁肩道义,激浊扬清,凸显责任与担当;“学人问政”的重要特点则是依托专业知识与素养参与公共事务的表达和介入。这些“传统”也为网络评论写作提供了学理素养和重要参考。
现结合评论写作、公共表达等方面的经验,列举一些网络评论写作的“方法”,希望能为涌现更多“好的网络评论写作者”“好的网络评论”抛砖引玉。
1、批判性原则。批判性思维可以算作评论写作的“第一性原理”,秉持问题意识去观察与思考问题,是评论写作的安身立命之本,也是有别于其他文体的关键所在。好的写作者眼中,评论不是赞歌,不是颂恩,批判性思维是解决“为何写”的问题。
2、重要性原则。网络评论的一个显性特征,就是发言的门槛相对更容易,更便捷,既可能出现众说纷纭,观点争鸣,也容易出现众声喧哗,一地鸡毛。“重要性”就显得无比重要。作为好的写作者,必然会优先考虑“写什么”的问题,将最值得评论的事情/新闻/现象作为表达的核心议题,而不会将注意力消解在鸡毛蒜皮和家长里短。
3、独我性原则。同样一个话题,每个人都可以去评论,那么,作为好的写作者,一定会面临为什么是“我在写”的问题,就是说,“我”有何独一无二之处?“我”的知识框架更独特?“我”能深挖并占有更关键的材料?“我”的观点更为新颖?还是“我”拥有独家的“杀手锏”方法?
4、专业性原则。网络新闻五花八门,话题现象目不暇接,都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好的写作者,除了告诉读者先看信息真假,再论事件是非,更能穿越信息的泡沫,穿透事件的表象,运用专业知识,驾驭专业工具,审慎证据分析,摈弃“热闹”,写出“门道”,用看到的“真相”——判断与预测,趋势与走向——来解答“如何写”的问题。
5、情感性原则。网络评论里的“情感”,越来越关键,不管作为写作者,还是作为评论的受众,都容易“动情”,而好的写作者,“不乱写”,会非常谨慎地面对这个“考验”,既不是简单的“零情感”,也不是滥情抒情,可以触动情绪,饱含深情,也能克制情绪,警惕煽情,有节制、有节奏地去表达。
6、聚焦性原则。网络评论不像报纸杂志等传统媒体评论那样,有明确的篇幅限制,写作者的“表达欲望”容易汪洋恣肆,好的写作者,“不瞎写”,会注意写作效率与行文节奏,聚焦目标,步步为营,“一竿子插到底”,讲清一个问题,说透一个道理。
7、审美性原则。好的网络评论写作者,最容易让人看到“与众不同”的地方,一定是“文风”,语言风格与话语调性,或鲜活,或朴质,或通俗,或雅致,自成风格,“不胡写”,杜绝“粗鄙化”,不当“炫技派”,警惕“斗争式”。所谓网络空间的天朗气清,一定是从语言选择上开始的。
8、有效性原则。相比于其他文体而言,网络评论写作的“有效思维”尤其关键,好的写作者“不硬写”,既会考虑到谋篇布局,还会考虑到传播效果,既对选择词语进行咬文嚼字,还会通过字斟句酌来管理“笔墨”,从而保障评论的“有效性”。
9、理解性原则。好的评论写作者,一定会牢记“笔下有财产万千,笔下有人命关天。笔下有是非曲直,笔下有毁誉忠奸”。也一定会牢记“宽容比自由更重要”,只有“不妄写”,基于“理解”的“表达”,才会让网络评论的价值更为“重要”。
这九条“方法”,前四条关于“内容生产”,后五条关于“内容陷阱”。这些“方法”更多的可能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相信如果有人立志成为“好的写作者”,可能背下这些“原则”。但是,还是要说一句,即便这样,距离一个“好的写作者”,概率还是无法让人乐观。
当然,当写作“走投无路”时,可以想想果戈里的那句名言:“没有什么,你就拿起笔写:我今天什么都写不出来。我今天什么都写不出来。我今天什么都写不出来。总这样写;最后,就写出来了。”
然后,想写出“好的网络评论”,可以再看看这句话:写好网络评论,既要有“思想”更要有“方法”。
网络评论方法论⑦:评论写作,入世的思维体操
本文关键词:说理方法
□张涛甫(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执行院长、教授,博导)
评论写作作为入世的思维体操,是门古老且长青的智性技艺。此前多由精英操持,如今,写作的分母越来越大,成为盛大的广场和喧嚣的市场,声音嘈杂,飞短流长,自然会严重稀释重金属的声音,也会拉低评论写作的技艺浓度。一个社会的观念水位,一定不是由分母级的言说标识的,而是由分子级的观念标志的。在我看来,“好评中国”即是一个致力于打造网络时代“分子级”言论平台的典型样板。通过“好评中国”,打捞出一批声口不凡、风荷出水的评论新手,雏凤胜似老凤声,充满朝气、锐气,有他们在,不怕网上口水多,就不太担心分母级言论的喧嚣和芜杂,只有把分子做大,就有底数和资本去抵抗、对冲乃至引领。
评论写作,问题意识不可少。新闻评论缺乏对问题的敏感,评论就可能成为一具空壳。没有问题意识,即便有问题的新闻和信息出现在你的面前,你也看不出来问题来。新闻评论的选题来自于公共生活。缺乏公共性,缺少公共关切,选题可能就沦为个人化的盆景、茶杯里的风波。新闻评论作者须有一双慧眼,明察秋毫,见微知著,穿越表象,于无疑处存疑,冷眼旁观世事喧嚣,在冰冷人情中保持热心。
在互联网语境下,舆论“流动性”严重过剩,资讯泛滥,热点生生不息。在这个语境下,新闻评论找个选题并不难。网上到处冒泡的话题俯拾皆是,随意拿过来成为评论的话题,没什么价值。网上很多讨论区,话题多,多数话题是口水式的,没什么营养,三五成群扎堆,叽叽喳喳,口水多,成色不高。这些话题形成不了公共话题,社会关切度也不会太高。找话题不难,关键在于找出有质量保证的选题。话题来于社会,但需要提炼和加工。高质量的话题是从一些普通的话题中提炼出来的,选题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评论员不能人云亦云,把自己的观念水位停留在社会平均值的层次上,应从日常中看出不寻常,从平淡中见奇绝。
评论员找选题,不能随波逐流,顺着公众的思维惯性,被习惯推着走,而应跳出惯性思维,跳出流俗眼光,在习焉不察的现象中发现与众不同的问题来。评论员也要警惕那个让自己“很舒服”的角度,舒服意味着“熟悉”和“固定”,就会固化为惰性的角度,从而遮蔽“看到另一种可能”的差异思维。进入那个让自己“不舒服”的阅读,才能学到新东西,进入让自己“不舒服”的角度,才能看到新角度。想要无可取代,就必须与众不同——敢于不同,敢于在一片喧嚣中打捞沉默的声音。
有了评论选题,就像选矿,找到了一块矿料,但究竟从这块原料中凿出什么东西?把它加工成什么东西?需要进入深加工环节。加工的第一步,就是要选好角度。新闻评论的视角问题,不仅意味着看问题的角度和站位,还意味着思维的方式和质量,寻找评论“好望角”,需要打破思维定势,需要换一种角度和方式去思考问题,忌讳从众思维,能跳出众人的思维交集,超越问题的共相,看到问题的殊相。人们总是喜欢待在自己思维的“舒服区”,目力所及的是人人皆能看到的风景,思维所及的,是人人习惯性想到的观点。评论员不能局限在众人的认知半径里。
新闻评论是观点性的文体。评论人见他人之未见,发他人之未发,为意见公共市场提供新的观点,进而提升“观念的水位”,这是新闻评论人的追求。
新闻评论是一种公共说理,就是通过一套有说服力的说理,将论点逻辑地展示出来。说理的三个基本组成部分是“主张”“理由”和作为二者之间中介的“保证”。英国哲学家和教育学家图尔敏提出了一种可以用来说明说理特征的非形式逻辑论证模式。这个模式由六个要件构成:主张(claim)、保证(warrant)、论据(grounds)、支持(backing)、语气(modality)、反驳(fubuttal)。相对于此前的三段论说理模式,图尔敏模式要更为精致。图尔敏式说理模式,把受众预设为有待说服的中立的第三者。它认为,说理中所有的主张理由、中介保证、理由的理由、对保证的支持等,都是可以由对方诘问和质疑的,说理一方必须为此做好准备;再者,决定说理一方是否有理的是中立的第三方,不是自己一方或反对一方的“粉丝”。在图尔敏说理模式中,“论据”是支持“主张”中的理由的,而“支持”则是支撑“保证”的。有时候,特别是需要考虑受众疑问时,需要对说理的某些部分加以特别说明和支持,这是图尔敏模式的特殊洞见。图尔敏模式中的六个要件,并不是要在说理中悉数出场,但主张、论据、保证和支持是不可或缺的。
新闻评论通过说理过程将论点送达受众。这个说服过程,需要展示论据的说服力以及论证的强度。如果论证强度不强,主张与论据之间是弱关联,说服效果就不好。论证强度与论证链条相关,但强度的重心在论证效果上。有的评论不够紧致,逻辑强度弱,说理欠充分;有的评论严丝合缝,说理有力,逻辑周延,说服力强。
网络评论方法论⑧:写好评论,除了讲逻辑还要讲什么
□马若虎(新华网评论室副主任)
作为一种现在进行时的书写,评论天然地具有当下性。
当前,互联网发展迅速,社交媒体平台兴盛,网络传播形成一个影响巨大的新型媒介系统,渗透到社会生活各个方面,改变着人们的交往方式和思维方式。新媒体时代的网络评论创作,要立足于网络特性,不断推陈出新。我们常说的“短、实、新”三个字,在互联网语境下也当有新的内涵。
短,能“长话短说”就别“说来话长”。
新媒体时代,最显著的特点是即时性、交互性。短小精悍的新闻跟帖、即时评论成为影响舆论发展非常重要的一环。
各大媒体对于网络评论形式的探索,从网评到微评,从锐评到热评,风格越来越多样,篇幅越来越短。人民日报新媒体品牌栏目“你好,明天”,新华社的“新华微评”,新华网的“新华锐评”等都是面向互联网、面向网民的短评栏目。这些栏目用百来字评析热点新闻事件,以独特的视角、深刻的观点、清新的表达,在互联网上产生了巨大影响力。
“新华网三句话”,可以说在此基础上“短”出了新形式。这个评论栏目,其实本身就是新闻跟帖、网络即时评论的延伸,旨在突发事件、网络热点出现后“快发声”,选好一个角度,用三句话直指问题核心;在事件态势不明了的时候“善发声”,用三句话表达关注又不盲目介入,避免因“快”失准。比如去年4月,有网友在微博平台上发文感谢国航CA8647上的空姐,相关话题因正能量登上微博热搜榜首位,引发网友广泛讨论。但随着讨论的话题越来越广,老人动机引发质疑,大量网友陷入“女性社会地位不高”等负面情绪中,偏离了主流价值观。在事件过程和结果不明朗的情况下,新华网在微博热搜话题下推出三句话评论,将网络即时评论写成新闻跟帖,参与到网友的讨论中,积极引导舆论。
实,接地气的表达才有情感穿透力。
评论一直给人的感觉是很严肃的。之所以说严肃,一方面是因为选题过于“高大上”,另一方面则因为说空话多、套话多,接地气的话少。
有网感是接地气。《主播说联播》官话民说、硬话软说,是比较典型的代表。主播妙语连珠、金句频出,网络流行语使用起来得心应手。比如针对美国的一系列荒唐行为,康辉连怼1分钟:“怼得你灰头土脸,怼得你哑口无言。而且怼的时候,我们始终气定神闲。”年轻化的文本语态,调侃中带着态度,契合了网友对主流媒体的期待,拉近了与网友的距离,网友听得感同身受。
娓娓道来也是接地气。2020年4月8日,武汉解封,新华网当天播发了一篇评论《风雨压不垮苦难中开花》,回望武汉从封城到解封那段负重前行的岁月,从彷徨讲到坚定,从绝望讲到希望,从众志成城讲到回归平凡。没有讲大道理,通俗化、口语化的叙述里,只有一个个普通人的选择,还有我们共同的记忆,却润物无声地让受众由内而外产生“共情”“共鸣”。
新,可视化给了评论更多创新空间。
在传统纸媒评论中,文字是评论的唯一表达形式,新媒体时代,一张图一个视频一个音频,甚至一个表情包,都可以成为观点的载体。
2017年全国两会期间,人民日报评论部推出“字解两会”融媒体产品,把每天的两会热点浓缩为一两个变形字,使复杂的两会议题化繁为简,再配一句话点评,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2020年,新华网持续推出“创意海报+短评”,第一时间围绕网民关注的热点组织微评论,并配上创意海报,使得评论报道更加鲜活,频频登上热搜。以云南大理扣押重庆口罩一事为例,新华网推出《大理,你“欠理”了!》,配发的海报上面“大理”二字,伸出了勾住口罩的黑手,形成了“无理”,可谓一针见血、入木三分。一张张简明的海报,以精炼传神的姿态,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传统媒体时代,评论员是纯粹的文字工作者,新媒体时代,评论员则是提笔能写、举机能拍、出镜能播。新华社《学习快评》,记者出镜解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让以往“正襟危坐”的评论员文章鲜活起来;人民日报《两会同心圆》《两会“石”评》,用接地气的语言,与广大网友一起看两会、聊两会。新华网《看点》,用视频连线的方式,邀请记者、专家、网评员解读热点事件,轻松活泼的形式,有价值的内容输出,引发网友热议。
不日新者必日退。新媒体时代,评论有了更多“花式玩法”,评论员不再只是“笔杆子”,评论的创作除了讲逻辑,还要讲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理念创新都很重要。
网络评论方法论⑨:守护好评论写作的初心
□章丽鋆(光明网网评中心主任)
评论是一个人、一个媒体价值观的第一载体,它是思想的风暴呼啸之后沉淀下来的价值立场。评论的初心是什么?就是以理服人,以文化人。
在全媒体时代,面对媒体格局、舆论生态的不断变化,各家媒体都不断通过加强传播手段和话语方式的创新,推出一批有思想、有深度、有温度的评论作品。从长期的传播实践来看,在众声喧哗中,最终能够脱颖而出的评论作品,终归还是那些坚持以理服人,善于讲理的文章。正所谓“不畏浮云遮望眼,乱云飞渡仍从容”,有稳定的价值立场,能在舆论风暴中缕清思路,讲清道理是一个好评论必不可少的条件。
从事评论编辑工作十余年,对评论始终心怀敬畏之心。从一开始做评论,前辈就告诉我,你一定要清楚评论的作用是什么?一是把握历史大势,推改革,促开放,倡法治、惜民生;二是守护人文精神,维护人的尊严,尊重人的权利,呵护人的情感,表达人的态度。每一篇热腾腾的评论捧至手中时都会仔细衡量,它是否符合我们评论的初心。
以理服人,要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亦要与普通人命运相惜。评论不能缺席重大时间节点,这是时代与人民的“互动”方式,也是阐释历史发展脉络的良好契机。
比如在马克思诞辰200周年的时间节点,中国新闻奖的获奖作品《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他始终“在场”》,就是一篇颇具特色的评论。马克思是谁?家喻户晓;但马克思主义为何在当代依旧闪耀着魅力?这个人们未必都能理解。而这篇文章正是要向人们或者说是互联网时代的人们展现的:马克思的辩证法和历史观如何穿越地域,影响世界、改变中国;他的学术枝叶又如何穿越时代,延伸出今天众多的马哲研究路径,从而始终保持着长久的哲学魅力,保持着对时代的“在场性”。文章找准了今天传播语境下马克思形象的新塑造方式,让“不一般”的马克思瞬间在人们脑海里具象化了;也是让人们了解马克思主义如何动态地、深层地影响着我们的社会,以及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意义所在。
再如,曾经喧嚣一时的“私营经济要逐渐离场”的论调,提出民营经济不宜继续盲目扩大等观点,在网上引起舆论哗然。经济日报当即推出评论《对“私营经济离场论”这类蛊惑人心的奇谈怪论应高度警惕》,直指要害,毫不妥协。文章称,今日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工业国、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人民生活已从短缺走向充裕、从贫困走向小康。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根本无从得出要对非公有制经济“卸磨杀驴”、以公有制取代非公有制的方式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荒谬结论。
光明网评论员紧随其后推出《改革开放40年:更要坚定市场导向》。文章指出,无论从市场形成的全部历史看,还是从中国市场体制构建的历程看,多种所有制的存在及其发育程度,是决定市场导向确立及其成长路径的前置性因素。从来就不存在没有多种所有制的市场,因而私营经济的离场,铁定意味着市场导向的反转,也一定导致市场体制的坍塌,必然地,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更是无从谈起。“改革开放40年,只是历史一瞬。中国要继续发展进步,要更加富裕、更加具有活力,前提就是坚持市场导向,坚定市场导向。只要这个导向在,多种所有制形式也必定在。反之亦然。”
人民日报新媒体紧接着推出评论《民营经济:只会壮大、不会离场》。文章直接指出,国家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是明确的、一贯的,而且是不断深化的,不是一时的权宜之计,更不是过河拆桥式的策略性利用。
舆论战前后近两个月时间,随后召开的民营企业座谈会,重申了必须坚定“两个毫不动摇”的方针,批驳了否定、怀疑民营经济的言论,给广大民企送上了“定心丸”,也激励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动力。
社会的发展与普通人的命运休戚相关,看似一篇网文掀起的风浪,若没有得到及时的纠正,讲不通这个道理,那市场的信心崩塌,普通人的未来又何去何从,所以此刻的好评论就是风雨摇摆纷纷扰扰中的“定心丸”,绝不允许缺席。
以文化人,守护人文精神,引导向善向好是评论不可或缺的情怀。
新冠疫情的突袭,让评论的视线也始终关注疫情相关的新闻。面对重大突发事件,我们看到了国家的应对,也看到了人的努力。在抗疫前期,因为对未知病毒的恐惧,各地形势艰难,“硬核”封堵措施纷纷出台,“带病回乡,不肖子孙”“建设祖国你不在,千里投毒你最快”等口号频频出现,舆论场进入高度失焦状态。光明日报当即推出评论文章《湖北人,是同胞也是同袍》《回国的他们,也曾包机送口罩》,只读标题便明白所要阐述的观点,同时将人文情怀蕴含其中,评论没有站在舞台上指点江山,只是站在人群中喊出了“同胞也是同袍”的概念,瞬间将舆论场疯狂对立情绪拉回到抗疫的统一战线。
再以中国新闻奖获奖的评论作品《疫情当前,怎么火了一句唐诗?》为例,当舆论场上关于日本援助物资上的“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岂曰无衣,与子同裳”“辽河雪融,富山花开;同气连枝,共盼春来”等话语人声鼎沸时,该文没有去加剧舆论场中对立的情绪,而是讲述一种文明感,而“这种文明感,又恰是疫情发展到当下,急需强调之事”,将大众情绪带回依法文明防控的基本面上。共识共情同理,打动人心的同时凝聚起力量,得到各方点赞。即便是在疫情防控的第三年,“语言的体面、情感的深刻、行为的得体”依然被很多业内人士反复提及。
傅雷先生曾说,“哪一种主义也好,倘没有深刻的人生观,真实的生活体验,迅速而犀利的观察,熟练的文字技能,活泼丰富的想象,决不能产生一件像样的作品”。每次下笔之前,都先问一问自己,写这篇评论的初心是什么?以理服人,以文化人,守护好这份写作的初心,让每一次落笔的文字都如流水一般,清澈澄明,刚柔相济。
近期,以“新时代 新征程 新青年”为主题的2022“好评中国”网络评论大赛已在湖南长沙正式启动,大赛面向全国征集优秀评论作品。期待“好评中国”让一批优秀的评论作品脱颖而出,推出更多讲道理、体民情,聚人心的评论,真正实现“以一言而立骨”,更加凝聚起团结奋进的磅礴力量。
网络评论方法论⑩:讲理要“透彻”,文风更要“实在”
□年巍 (中国经济网首席评论员)
近日,以“新时代 新征程 新青年”为主题的2022“好评中国”网络评论大赛正式启动,面向全国征集参赛作品。据了解,本次活动旨在通过感同身受的视角、深刻独到的思考、温暖人心的笔触,深入阐释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势,鲜活解读非凡成就、幸福生活背后的理论逻辑、实践逻辑,生动呈现祖国大地奔腾发展的澎湃气象、中华儿女蓬勃昂扬的时代风貌。
新时代是大时代,是办大事、成大事的时代。今天,中国以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实力,书写下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的民生篇章,亿万人民携手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不懈奋斗……一项项巨大成就、一串串亮丽数字的背后,是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梦想。生逢这样的时代,每天有那么多“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鲜活案例,这为广大网络评论作者提供了充足的“养料”。
写好网络评论,站位要“正确”。我们要对时代变化、国家发展、人民诉求有正确的认识。
如今,我们要实现高质量发展,还需“奋力一跃”;要缩小城乡之间、东西部之间的发展差距,实现乡村振兴、区域协调发展,任务十分艰巨;要补上社会治理相对滞后的短板,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仍然任重道远;要还清在生态环境上的历史欠账,建设美丽中国,唯有久久为功……凡此种种,都是我们迈向“进一步发展”绕不开的坎。而当我们把视线拉长,将过往与当下、现实与未来贯通起来审视,就可以在各种风险挑战中保持一份从容。我们自信,“我国正处于一个大有可为的历史机遇期”,每个人奋力向前奔跑,“蛋糕”做得大且分配公平,就会让中国社会始终葆有勃勃生机、旺盛活力,让中国发展始终拥有坚实基础、不竭动力。
写好网络评论,讲理要“透彻”。一个有说服力的观点离不开完备的知识体系和理性的逻辑论证。
评论的初心是讲理。当下,网络让信息触手可及,每个人都可以基于自己的知识与认识,形成不同的判断,得出不同的结论。在这样的背景下,“震惊体”开始流行,语不惊人死不休,千方百计吸眼球;“博出位”的现象也更多,只顾一点不及其余,只讲站队不问是非。同样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撰写网络评论,更要坚持讲理、善于讲理,要记住评论永远不能跑在新闻前面,要耐心等待完整的事实,辩证看待“时效敏感”,避免落入“时效陷阱”。从近年获得中国新闻奖的网络评论作品来看,《我们怎样表达爱国热情》《限制“公款消费”本质是制约权力寻租》《雷锋,距离我们并不遥远》《政府敢啃“硬骨头”市场才能有“肉”吃》等,都是聚焦网民关注的热点,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用诉诸理性的评论来参与公共议题。
写好网络评论,文风要“实在”。不管在什么时代,实事求是、真情实意都是最重要的文风。
网络评论的文风如何,决定着与网友的距离远近,体现着对社会的认识深浅,更反映着观点背后的态度冷暖。写好网络评论,绝不是在电脑前敲敲键盘就可以完成的。只有深入生活,才能有源头活水。倘若文风浮夸自大、标题一惊一乍、事实似是而非,不仅唐突了读者,也丧失了社会价值,更污染了舆论生态。我们知道,发展的中国与中国的发展让人无比骄傲,而这种自豪感应当在实事求是、稳中求进的基础上产生,而不能靠夺人眼球的“浮夸体”。可以说,以自欺或自吹的方式换来的自信与自豪,并不会真正赢得尊重,反而蒙住了人们正确看待发展的眼睛,遮挡了人们“风物长宜放眼量”的视线。当然,好文风是有门槛的,不认真对待文字、不勤于学习者,难以入门。这种学习,不只是技法上的锤炼,更要在文章之外下功夫。
“好评中国”,正是为了“评”好中国。在站位“正确”的前提下,网络评论写作中,讲理要“透彻”,文风更要“实在”,期待在一篇篇优秀的网络评论作品中,读懂一个“可爱的中国”。
网络评论方法论:拿常识这根尺子量一量,避开暗藏的“坑”
□易博文(湖南日报湘评频道总监)
是江湖总有风雨,开展网络评论,我们有时如坐上飘浮在烟雾弥漫的江湖之上的一叶扁舟,由于一时看不清楚、看不真切,很可能“挨刀”“打脸”“翻车”“踩到坑里”。有道是“人在江湖飘,怎能不挨刀”,出错也在所难免,但是,注意一下,尽量规避,争取少挨几下,少掉到“坑”里去,也是好的。
一、“有一说一”,有0.5就只能说0.5
评论员不是记者,不可能深入到事件的发生现场去,掌握的事实有限,很容易为网上流传出来的有限的、片面的素材所影响,从而在评论时出现偏差。尤其是在舆论声音一边倒的情况下,极易受到裹胁。所谓的特斯拉“刹车失灵”事件就是一个例子。在上海车展特斯拉展台上,一名年轻女子站在车顶高喊“特斯拉刹车失灵”,这事很快登上了热搜。一边是国外知名车企,一边是国内女车主,评论几乎一边倒地对着车企口诛笔伐。可是,这是事实吗?真的是“刹车失灵”吗?随着事态的发展,最终答案是否定的。很多站在女消费者一边的评论员被打脸了。
并非孤例。早先,陆慧诉三菱帕杰罗汽车也曾闹得沸沸扬扬,结果调查发现,肇事车辆是“没有经过三菱汽车公司同意及许可,也未被三菱汽车公司知晓的情况下擅自使用三菱汽车公司的商标进行组装的”车辆,“三菱汽车公司在此事件中不负任何法律责任”。我们同情一些人,然而事实毕竟是事实。
“有一说一”,有0.5就只能说0.5。我们只能就已知的事实评论,不能把猜测、想象当事实,也不能根据以往的经验来推论事实。情感因素往往成为让人犯错的最大诱惑。一旦“跟着感觉走”,理性的思考、独立的判断就会离我们远去,评论员也就很可能与“愤青”“喷子”站在一起,收获了很大流量,却把谬误揽入怀中。
二、拿常识这根尺子量一量
颠覆常识的事情总是容易为人关注,成为热点,有时也恰恰是这样的极端事件,牵出了背后一个更大的真相,爆出一个值得评论的大瓜。但是,更多的时候,是没能逃过常识的范围,只是一场闹剧。
清华博士应聘协警就是一例。一位清华大学的女博士居然应聘当协警,就业市场这样严峻了吗?贩卖了多大的焦虑呀。不少评论已经在网上传开了。清华大学发出声明:查无此人。一个不断升温的热点舆情迅速就被终结了。其实,如果用常识这根尺子来量一量,是应该能够打出一个问号的。博士,在我国还是属于高端稀缺人才,何况清华大学的博士。不少学校要引进一名博士,还得付出不少的努力,怎么可能一下子降低这么多身位?当然,也有北大毕业生卖肉的事例在前。那也是反常的,是值得用常识来拷问和求证的。“先问真假,再论是非”。是“真”的,当然可以评。
早些年,也有所谓的大城市的大学生回到农村过年,看到农村多么穷的贴子热传,事后被证明是假新闻。新闻为假,等于皮之不存,怎么评都是错的。
拿常识这根尺子量一量,问号消除了,才是我们出手之机。
当然,“让子弹飞一会”,真相总能水落石出。问题是,网络传播时代,哪里等得到水落石出?黄花菜早就凉了。快与真相,这是一对矛盾,永远在评论员心中博弈。我们多么热切地想要介入到热点事件中去,我们就有多么大的风险被“挨刀”。就像是一场综合格斗,只有不进八角笼,才有可能不挨揍。唯一值得追问的是,当我们挨了揍,确认失误之后,是躲着不吭气去追逐下一个热点,还是勇敢地发出不同以往的声音?这是一个更值得追问的话题。
三、找专业人士加持,在巨人肩膀上发声
一个号称“格头打假第一人”、要“把武林圈子里那些坑蒙拐骗的家伙全部揪出来”的三流格斗选手徐晓冬,20秒钟就打败了太极大师魏雷。陈氏太极传人王占海拟派弟子陈前应战,少林寺第一护法武僧释延觉也下了战书,一时非常热闹。笔者就此写了一篇评论,觉得也还言之成理,言而有文。为了更踏实,拿给专门跑体育线口的资深记者看,一看不打紧,才发现完全不是那么回事,赶紧修改。失败的经历总是更容易铭刻于心。此后,凡涉及专业的领域,要么多读多看,在巨人的肩膀上发声,要么请教人,听参谋意见。手里头有几位可供请教的行家,能帮助我们避免掉到“坑”里去。
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鼓励评论员走到一线去,走到基层去的原因。凌空蹈虚,顾盼自雄,内行会发笑。这也就是我们为什么鼓励专家走到大众媒体来,有了专业的声音,真理才会越辩越明,道理才能越讲越清,而不是一味地撕扯,一地的鸡毛。
评论员掉进了坑里,很可能把别人带进坑里,这可不是件小事。每一位评论员在作品发出前的一刹那,就值得再审视一下,能不能经得起历史的检验,有没有避开暗藏的“坑”。
网络评论方法论:“大事看评论”是公众对新闻产品的刚需
□沈彬(澎湃首席评论员)
网络评论,是新闻的旧样式,也是基于网络传播的新产品。要打造好网络评论这个互联网新产品,评论人应该有“产品经理”的意识,写作是智力创作过程,也是一个产品生产的过程。需要我们认真把握网络评论产品的用户心态、传播规律,完成从报纸的“楷体字”评论向赛博空间评论的转换。
从网络应用场景以及“客户体验”角度来说,用户面对突发性公共事件、争议性问题,有着急迫的表达欲望,而这种需求往往是通过转发广义上的言论产品实现的。网络评论天然具有态度鲜明、立场坚定等特征,相较其他新闻产品有着更强的态度感,所以,“大事看评论”是公众对新闻产品的刚需,也是机构媒体当仁不让的责任所在。在关键时刻,不失声,不缺位,提供鲜明的观点,满足公众传情达意、宣泄情感的需要。
新媒体的最大特色之一在于“受众赋权”,受众不再是过去被动的“单向度”信息接受者,而逐步成为信息生成、信息传播的主力军。新闻评论产品,要积极回应公众的“可交付”“可表态”的诉求,反过来说,每每大事件之后,评论产品能形成刷屏效应,也说明这些新闻产品正好满足了公众的“交付”刚需。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抓住时机、把握节奏、讲究策略,从时度效着力,体现时度效要求”,这为新时代做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确立了基本原则和方法论指导,也当然是网络评论工作的方法论指导。
首先,评论引领舆论,要体现在“时”上,就是速度。要在弄清事实、站稳立场的情况之下,走在舆论形成的前头,只有领跑才能引领舆论。2020年8月11日中午,新华社刊发了有关习近平总书记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出重要指示的新闻,澎湃新闻马上组织撰写相关评论《节约每一粒粮食:居安思危,惜食有食》,在下午3点前刊发,成为主流机构媒体中第一篇相关评论,短短两个多小时,就完成了写、编、审、校的流程,评论也起到了非常好的舆论引领作用。
快发、早发,才能占据互联网传播的上风位。网络评论早发与晚发,相差可能只有一个小时,却有着领跑和跟随者的差别。很多公共事件的权威的信息披露,往往发生在深夜,甚至是凌晨。新闻事件在“加夜班”,需要评论人拿出十二分的敬业精神,及时回应,及时推出新闻产品。
其次,要让网络评论引领舆论,需要一定“量”的支撑,也要把握好“度”。既要通过发表的“量”达到传播的“效”,通过宽频道、大版面,实现广覆盖;也要把握好“度”,避免被舆论牵着鼻子走。
2020年杭州来女士被害案,公众关注,案情迁延,其中也出现“凶杀娱乐化”、误认为警方办案不力等舆情。针对这些情况,澎湃新闻适时发声,针对舆论场里的“新动向”,一事一议,先后发表《19天的搜寻,是对生命的敬畏、对犯罪的震慑》《来女士失踪案也是一堂新闻伦理课》《“失踪女子案”:说与不说的边界是良心、国法》《把“杀妻案”娱乐化是对生命的不尊重》等评论,做到有的放矢,箭无虚发。摆事实,讲道理,将案件的舆情引向尊重生命、尊重法治,既是亮明了负责任的媒体的态度,也是发挥引领作用,避免舆论在泥坑里狂欢。
从新闻产品的角度,从传播规律的角度,做到适时发声,有效发声,精准把握时机和节奏、力度和分寸,到位不越位。对于敏感事件及时、适时表态引领,有态度、有温度、有高度,受众是会感受到媒体的品格的,也会提升媒体的公信力。
舆论场在改变,评论人的写作也需要改变,跟上世风人情,跟上新的传播渠道、应用场景,从立论之初,就站在打造新闻产品的角度,把握时度效,让网络评论更有力量。
网络评论方法论:观点也是“肉”做的
□王涵(红星新闻评论主编)
文字是肉做的,这是董桥一本小册子的名字,他说“人心是肉做的,我相信文字也是”。在观点的构建与论述中,如何至真至纯,拣择那些“尖锐而不凉薄”“入世而不低俗”的文字来“说服”大众?
新闻报道要打动人,需要优美凝练的语言,评论文章要说服人,并无二致。在传统的新闻评论中,事实、分析、观点、说理、推导、逻辑是一门技术,将这一过程以新鲜有料的故事、优美平易的语言进行呈现,却是一门艺术。
20年前的一篇中国新闻奖作品《微笑,并保持微笑》至今仍被奉为经典,这篇写在非典肆虐时期的评论,作者以四个英语单词(smile and retain smile)对SARS 的全新诠释,传递迎战非典的乐观与战胜非典的信心。一个“梗”,小喻大,近喻远,实喻虚,把抽象的道理、空洞的口号具像化,娓娓道来而充满感染力,远远超出单纯说理的效果。
我所在的红星评论,从品牌创立之初,就把“观点有趣行文至软 理性有力”作为座右铭,无论时评还是政论,都追求想人事、说人话,有同理心、有代入感。
比如,以城市中心工作为主题撰写的《成都,世人皆羡你多变我独钟意你未变》,就是一篇典型的“别样政论”。在城市进入新发展阶段,如何凝聚人心?用政治话语讲,是直面新需求、问脉老问题,沿着城市发展规律矫正城市发展路径,去撬动城市千年空间格局,去重塑城市产业经济地理格局。稿件没有单向输出,而将自己放置于普通市民的视角中,体会变与不变,把“不变的城市精神、文化特质”和“变化的城市能级、格局路径”作为题眼,一读惊艳,二刷很惊艳。
又比如,作为2022年新年献词的《小小的你我,撑起大时代苍穹》,先描述“俞敏洪们集体转向,宣告了教育资本时代的结束;黄铮们退居二线,反垄风暴呼啸而来;薇娅们偷漏税案被查,预演二次分配对社会公平的调节;‘毒贩妈妈’李芳被法内开恩,那场灵魂砍价的拉锯战中,一句‘每一个小群体都不该被放弃’让所有人动容”,再写到“人最渺小的愿望,是活着;人最无畏的勇气,也是活着,安全而幸福地活着。俯视过往的2021,我们彻悟到,大时代苍穹之下,是由无数个鲜活的小我撑起来的”。这种情感的共鸣,不仅只是一种感受的力量,更能成为一种动力,以情的感化,达到“于迷雾中洞察,于低迷时激昂,于无声处振臂”的力量。
还有近期的一篇《7个热搜之后,我们拿什么送给节日里的孩子?》,当我们对问题插画频出的事实无言以对,对不断冲上热搜的公众关切如坐针毡时,留在笔下说理的不过是几件小事:被称作“百年语文第一书”的《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如何令胡适、丰子恺、梁漱溟等名家大师言说“那是我幼年最得益的时期”?叶圣陶先生在编写新中国第一套“全国通用中小学教材”时,又是如何精修细审、精益求精的?——文笔浅浅,道理已跃然纸上。
如果说论点是评论的灵魂,论据是就是观点的血肉。新闻评论在表达观点的过程中,不应该是干瘪的,而要努力让文字丰满起来。公开见诸于媒体报道的故事、现象、数字,在生活中被人们广泛接受的常识、原理、定律,还有那些名文、名篇、名句,都可以厚积薄发、佳句天成。优美而可读的文字,在任何体裁中都是一种愉悦的享受,如果能从文字的温度里体察观点的力度,何乐不为?
当下,“好评中国”网络评论大赛以刷屏之势搅动青年舆论场,激发了很多青年学子表达、抒发、析辩的冲动,以鲜明的观点和立场,引领社会思潮,本身就是青年的使命和担当。我相信在我们传播向上、向善力量的过程中,人性中最美好、柔软的部分,应该一直留驻笔端。
网络评论方法论:新闻评论的情感力量
本文关键词:情感力量
□苏蕾(长安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
以理服人,是新闻评论的最大特点,但是,新闻评论也要以情动人。时评教材中对论证、观点、论据、思维教授得较多,而情绪、情感的介绍就少得多了,在我的教学经验里,情绪、情感对于写作者和写作而言,都值得被研究。
情绪、情感对于写作者有何意义?
一是突破写作者的瓶颈,快速成文
“要写时评,要完成作业,要发表”,这些理性的声音往往加剧初学者的畏惧和焦虑心态,不如放松下来,从自己当下的感受出发,挑选能够引发自己表达欲望和情绪感受的选题,突破写作瓶颈。
如《金毛犬长期被锁楼道,养狗的门槛是否该提高?》一文作者说:“在新闻评论这门课的开始,我一直对写作抱有畏惧的心理,不敢动笔尝试。后来听了老师的话,写作要尊重自己的情绪体验,我就选择我感兴趣的动物的新闻,投入情绪去写,没想到会发表。”
二是情绪是写作者可以利用的原发的自然能量
情绪是一种能量,当初学者还没有获得熟练写作下的经验能量和技巧能量时,情绪作为一种原发的、自然的能量,需要被重视。红网第六届全国大学生“评论之星”选拔赛决赛入围奖获得者钟星月的分享让我们看到这一点:
“尝试写作了二十来篇评论后,我发现情绪是最好的写作框架,一旦某个新闻能够和你产生共鸣,能够激发你的兴趣和思考的欲望,那就让情绪带着大脑去思考去往下推进,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流畅自然,经过一定数量的刻意练习后,就能逐渐摸索到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和喜欢的表达,河南暴雨时我正在媒体实习,参与采访了暴雨亲历者,深感这场天灾的危害和早期救援的困难,因此当我看到救命文档的新闻后,我被创始人的智慧所深深感动,感受到了中国青年在国家大事中的担当与力量,救命文档背后,青年力量值得全社会点赞,几乎是我眼含热泪又一气呵成的作品。一旦你真的对某个新闻事件有发自内心的感动,有融入自己生命经验的思考,有那种不写都不行的,喷薄欲出的表达欲望,这样的文字一定赤诚而动人。”
情绪、情感在时评写作中起到哪些作用?
一是阅读新闻后的情绪往往成为写作的动机
《食堂老板偷学生外卖,发挥好自身优势才是正道》的作者是大学生,特别能体会外卖被偷学生的心情,这种共情的情绪是她写作的第一动机。
“首先当我看到这则新闻时,我真的无法理解,我觉得很离谱,因为我自己也是个学生,也会与食堂有接触,这件事件我特别能体会到那些外卖被偷的同学的心情,所以就想写一篇评论。因此,看到这篇新闻的情绪算是一个动机,一个导火索。”
二是情绪是写作过程中的燃料
写作过程也离不开情绪。在写作《别让“社恐”成为自我妨碍的借口》一文时,作者回顾了整个写作流程,从看到社恐议题新闻时的共鸣感,到查阅到与自我认知不同知识时的好奇和惊讶,再意识到社恐带有心理自我保护意义时的羞愧感,接着是表达迫切感,写作论证时的亢奋感,最后是释然和通透感。作者说:
“情绪是最好的燃料,它贯穿写作过程的始末,带给人全新鲜活的生命体验。”
三是情绪会激发观点
感情的喷发会带来灵感,灵感的涌现会带来观点。
《国考报名热度不减,宇宙的尽头是编制?》这篇文章,从标题看就很吸引人,它的观点是:“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择业应该更慎重。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宇宙的尽头不一定是编制。”
作者的这个观点就源自于她对考公热的强烈情绪:
“因为自己特别不喜欢家人的观念:公务员、编制是好工作,其他都不行。我极其讨厌很多人趋之若鹜追求铁饭碗工作,因此在看到国考报名期间很多人抢一个岗位就带有反感情绪。这个情绪推动我写一个能表达自己想法的评论。”
四是情绪会带来共鸣
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时评作者的情感表达会引起读者的回应和共鸣。可以说,情绪也带有公共性,越是能表达出大多数人的情感,也越能带来评论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中秋奇妙游>连上热搜,河南卫视为何频出圈?》这篇文章中,作者表达了对河南的赞美之情:
“作为华夏文明的发源地,既是文化大省,又是精神高地。黄河、龙门石窟、应天门、老君山、豫剧、少林寺、太极拳......‘伸手一摸就是春秋文化,两脚一踩就是秦汉砖瓦’的形容并非言过其实。”
在评论区读者这样回应:
“这篇文章脉络很清晰,从《中秋奇妙游》频上热搜引出论点,河南卫视爆火不只是因为天时地利,更重要的是传播技术创新和文化自信。接下来再分别论述传播技术和文化自信(传播技术创新是关键,文化自信是核心)遣词造句生动活泼。比如‘伸手一摸就是春秋文化,两脚一踩就是秦汉瓦砾’。”
当我们看见并经验到情绪对于时评写作的意义后,也进一步发现,情绪带来写作的欲望,并一定程度上驱动着写作。
最后要注意不能让情绪浮在时评的表面,而要与时评的叙述、判断和观点融为一体。正如《“茶颜悦色”二审胜诉,山寨品牌终将不能长久》一文作者李海歌所言:
“因为是带着情绪来写,所以这篇评论我写的很快,比以前缩短了将近一半。这篇评论的讲道理部分很多,我把山寨品牌的不满都体现在评论里,也提出了‘走自己道路’这个办法。但是情绪太多就导致我的语言并不凝炼,上下文还有句子是重复的。在我第二次修改时,发现句子能留下来的并不多。与此同时,我发现自己只顾着议论山寨品牌,并没有把复杂的事情经过讲清楚。情绪对写作有利有弊,它可以让你有评论的冲动,论证的更加饱满,也可以让你失去新闻评论的框架结构,句子和观点重复论证。”
网络评论方法论:自选动作与命题作文
本文关键词:选题
□郑根岭(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创新发展研究中心高级编辑,原央视网网络媒体事业群副总监)
无论过去平面媒体时代,还是当今网媒主导时代,就时评作者与发表载体/媒体而言,都存在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问题——对媒体来说,就是约稿与自由来稿的关系;对作者来讲,也就是自选动作与命题作文的分别。
当然,两者有时并非泾渭分明,因为媒体约稿里也有作者自主选题这种情况,主要是对名家专家或成熟作者,媒体只想借其身份或名气吸引眼球提升影响力,至于具体写什么并无相应要求,只要是有感而发即可,也相信对方选题都会不错,除非是作者没好好写糊弄事而且编辑又难以改好。
命题作文往往是媒体意志的体现,是其表明态度凸显个性引导舆论的需要。在自家评论员挥笔上阵之外,通过命题作文设置议题,约请时评作者写稿,也不失为多快好省的可行之道。媒体约稿的命题,基本上都是每天编前会上由编辑部集体讨论商定,也有上边派下来的活儿。既然是约稿,除极少数可由作者自由发挥思想见解的情况,大部分都有观点限定或一致性的要求,对此时评作者只能顺从,毕竟人家是这块意见市场的买主。
即便在曾经的言论繁荣量大面广时代,不同纸媒或网络平台的情况也会有所不同,有的像《新京报》《京华时报》评论就以约稿为主,甚至连社论也相对固定使用外部写手,而有的媒体却不约稿全靠自由来稿,也有的介乎二者之间,也就是少量约稿多数选用投稿。
作为时评作者,能经常写命题作文,往往是求之不得的好事,因为这种文章一是属于“定购”不愁发表,前提自然是得符合人家的要求;二是“米多”,稿酬比自由投稿优厚得多。
关键是稿件质量、出手速度和笔法文风、思想倾向得对媒体的路数,这样人家才乐意把约稿机会给你。一些媒体对命题作文写得好的作者也很珍视,经常约稿对象相对固定,毕竟用得得心应手。所以说,有影响的媒体,一般都有自己经常联系约稿的作者小圈子,相当于人家的编外“常备军”,随叫随到,需要用的时候,一声招呼,立马好稿献来。
我们耳熟能详的一句话——“机会青睐那些有准备的人”。在时评作者写作命题作文方面,也有类似情况。成熟作者每天密切关注新发生的热点新闻,并且在浏览阅读的同时头脑快速运转思考,以至于凡事都有自己的看法,任你随便提起一个新闻话题他都能头头是道娓娓道来,文思泉涌思想火花劈哩叭啦乱闪。因此,当媒体编辑打来电话或发来微信信息约稿时,无论是什么样的命题作文,他都能倚马可待信手写来一气呵成并且大受赞赏顺利发表。
正因为对热点新闻熟络并且善于思考,时评作者自选动作与命题作文碰巧“撞车”的情况屡见不鲜。细想之下也不奇怪,每天的新闻热点大家都能及时看到,只不过有时多些有时少点,凡是关心新闻的作者和编辑,大概都能判断个八九不离十,因此经常是“英雄所见略同”。
能对大家都有感而发的热点新闻,写出出乎多数人意料而又令人拍案叫绝的独特观点,这是媒体评论约稿编辑求之不得的事情,否则,都发表一些人云亦云大家想到一块儿了的时评作品,何以彰显自家媒体的与众不同,长此以往读者都用不着寻来非要阅读你家的评论了。
当然,不可能也没必要所有时评观点都要与别的媒体迥异或截然不同,毕竟高人一筹的阳春白雪可遇而不可求,主打菜仍然是长相差不多想法趋同的下里巴人,尤其是在如今读者对真知灼见要求不高的现实背景之下,有时候在某些新闻事件评说方面倘若不“从众”“媚俗”,反而会招致一些凌厉网友的攻击举报惹来麻烦。
网络时代比拼速度是常有的事,不光作者比赛谁出手快,就连媒体也是如此,甚至那些仍然坚持出版纸质日报的《新京报》之类,也早就把“移动优先”网上先发奉为了圭臬,报纸评论版反而从每天多次随时发稿的自家客户端APP、小程序、公众号、自媒体号上选稿“重复发表”。
对大多数时评作者而言,写作命题作文的机会少之又少,有幸成为媒体约稿宠儿的只不过是“塔尖儿”上的极少数人,以至于热心读者都会注意到,某个时间段里甚至成年累月,在某家媒体发表时评的,基本上就是那么几个人,难免有“任人唯亲”的嫌疑。这不奇怪,也不见得就是不好的事。媒体需要保证自家评论的质量,有的作者篇篇佳作并且出手很快,这正是媒体评论编辑最需要最欢迎的类型,约稿成功率、时效性还有文章质量一应俱好,换作谁当编辑都何乐而不为呢?
不管有没有其他本职工作,业余写稿挣些银子补贴家用的时评作者,其实相当于自由撰稿人,基本上以自选动作为主。虽然选题上自己说了算可谓自由,可写好了文章还得到处投稿寻求媒体发表,能否被采用也只能听天由命,所以说到底还是受制于人并不自由。
时评作者的自选动作要想开花结果,需要用心研究各家媒体的用稿特点,尽量有的放矢一些,这样一来被采用发表的机率就会大些。有的媒体以约稿为主,极少采用自由来稿,那么你无论多么起劲儿地投稿,也多半是在做无用功!
再比如说,过去特别强调时评的批判性,这也是此种文体的最大价值之所在;高明勇在本系列文章第五篇里将批判性思维看作是评论写作的“第一性原理”,笔者深以为然。当然,不同时期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喜好,就像如今新时代非常强调正能量,那么作为时评作者,要想发表作品就得适应这种要求;具体到“好评中国”征文,我想这是一个开放的平台,主题没有完全限定在哪一方面,凡是理性、客观且有建设性的网络评论,都应该可以来参赛的。
网络评论方法论:新闻评论要承担的社会责任
本文关键词:社会责任
□王仕勇(重庆工商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院长、教授)
我们处在一个信息过载时代。人人面前都是麦克风,人人都是新闻发言人。随着新闻评论空间的开放,各种途径各种形式的评论信息铺天盖地,良莠不齐。在这个众声喧哗的时代,如何减少人们的迷茫和焦虑,被喻为新闻传媒旗帜和灵魂的新闻评论,承担着较传统媒体时代相比更为突出的社会责任。
新闻评论,主要传播的是意见性信息,是对事实性信息发表的意见和观点。新闻评论的社会责任要求,基于其强大的社会影响力。在新闻评论表达主体多元、价值观多元、表达渠道多元的背景下,作为一种传播力量的新闻评论,如何在培育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上承担社会责任,是一个理念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
新闻评论要承担社会责任,必须对评论的出发点——事实的真实性负责。曹林在《时评写作十讲》中提出,“一事当前,先问真假,再断是非,再说利害”。新闻评论,是在真实准确的事实材料基础上的论说,如果事实材料偏颇、片面甚至谬误,无异于釜底抽薪。新闻评论,只有基于“真相”,才会有理性。网络时代,情绪往往跑在事实前面,谣言往往跑在真相前面,如果新闻评论的出发点发生问题,评论的是一个虚假信息,是一个虚构想象的事件,是一个被断章取义的事件,新闻评论的笔触无论多么犀利,论证无论多么严丝合缝,都注定是失败的甚至是影响恶劣的。因为这样的评论已经没有支点,已经丧失了前提,自然立不住脚,一触即溃。这就要求无论是职业的还是非职业的新闻评论者,增强对假消息的判断力,自觉承担传播责任。
新闻评论要承担社会责任,必须贴近评论的基点——人民群众的真实生活。新闻评论是一种言说现实世界的权力话语,具有鲜明的价值属性。我国近代著名政论家汪康年曾说,“夫报者主持舆论者也,引导社会者也。善则大局蒙其福,不善则大局受其殃”。在我国,新闻评论承担着舆论引导、舆论监督等社会功能。新闻评论要让人看,让人看得下去,让人看了有所启迪思考,就必须与人民群众的生活相联系。这其实就是一个价值取向的问题。如果新闻评论不着边际自说自话,就不会有读者;如果新闻评论只是唱高调,空洞无物,板起面孔,照抄照录文件和领导讲话,就难以吸引读者;如果新闻评论为了所谓的流量标新立异,只注重形式的新颖而忽视实际生活,不关注社会问题,看不到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就是隔靴搔痒,谈不上有什么效果;如果新闻评论为利益所蒙蔽,以民生为幌子,为一己私利践踏公众利益,昧着良心说话,那就丧失了新闻评论的伦理底线。
新闻评论要承担社会责任,必须在评论的关键点——论证上下功夫。新闻评论是表达观点的作品,具有公共性和说服性。选题好,立意新,但论证没有逻辑性,就不能以理服人。新闻评论的力量,主要是论证的力量,摆事实讲道理的力量,是不可战胜的逻辑力量。曾看到这样的经验分享,“偏激的观点才具有煽动性,才容易火!”,以为偏激的观点就能说服人就能赢得受众,这种以渲染情绪为目的的套路,已经把社会责任置之脑后,只会增加社会戾气,谈不上会传播什么正能量。新闻评论固然带有主观色彩,带有感性,但其对概念、判断、推理的运用,对形式逻辑的重视,才能使其在析事明理中由表及里,在破和立中游刃有余,从而抓住本质。新闻评论中的观点,必须是经过严密论证后的认识结果。论证的力量,其实是作者对事实的认知和洞见的力量,是思维和逻辑的力量,这种力量,也是社会责任感赋予的力量。
今天,自媒体满足了我们个性化的需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话语权,但传播的公共性也越来越彰显,传播好声音是新闻评论人的社会责任。
编辑:邓秋雨

345#
发表于 2023-3-15 22:20:26 | 只看该作者
【案例】年薪20万起、1万元征稿!评论员“人才荒”咋破?

高底薪、高稿费背后的决心与窘境
一次招聘15人,算不上新闻。但是一次招聘15名评论员,绝对算。

据传媒茶话会了解,一些省级党报专职评论员人数维持在7—9人之间。某中央党报的评论员规模也在20人出头。因此,重庆日报新招15名评论员,再加上现有的,队伍规模可谓庞大。
此外,在媒体经营艰难的大环境下,重庆日报开出20万元起年薪价码招评论员,并愿花2000—10000元给“外脑”开稿酬,不可不谓大手笔
南方日报理论评论部副主任、南方+客户端编委丁建庭讲道,众声喧哗中需要有主流思想的“坐标系”,乱云飞渡中需要有主流价值的“主心骨”,在舆论场中发出更多好声音,不仅重庆日报需要,也代表着党报评论的一个趋势。
评论的投入产出比是所有媒体产品当中最有效率的。浙大城市学院传媒与人文学院新闻系主任、高级记者、钱江晚报原评论部主任李晓鹏算了一笔账——15名评论员,每人按照20万年薪算,总计只需300万元,投入并不算高。
但只要操作得当、选题精准、尺度拿捏到位,评论员的产出却可以给媒体带来巨大的社会影响力。所以,真正重视评论的媒体,都具有远见卓识,看到了评论产品对于媒体发展的战略地位。李晓鹏讲到。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新闻评论是引导舆论的有效工具。全媒体时代,面对多元复杂的舆论场,需要主流媒体通过评论及时发声,有效引导思想争鸣,并发挥一锤定音的作用,传播主流价值观。
但与主流媒体加强评论建设的需求相比,评论人才不足的短板就愈加凸显。高薪招募评论员、高稿酬征集优质稿件的背后,正反映了媒体缺乏评论员的窘境。
传媒茶话会向某直辖市、西北某省党报评论部负责人询问评论人才队伍现状时,“缺好的评论员是他们共同的回复。
四川日报全媒评论理论中心主任胡彦殊告诉传媒茶话会,当前,各地读者对优质的观点类文章、产品需求不断增大,而供给没能完全跟上需求步伐显得相对不足,背后是优秀评论人才的相对不足。
据丁建庭透露,目前,南方日报理论评论部共有11人,整体人员结构比较年轻,比较有活力、有想法。但从需求和发展来看,还有进一步充实和提升的空间,特别是既能写好报纸评论又能写好(说好)新媒体评论的全媒体评论员还不够多。 评论“人才荒”原因几何?评论人才荒的产生有着特定的行业背景。01.评论写作要求高、难度大,合格、优秀评论员稀缺
评论是新闻皇冠上的明珠,也是衡量一个媒体引导力的标尺,这也决定了评论写作要求高、难度大,因此能达标的本来就少,优秀的评论员更少。
在胡彦殊看来,评论的难度大体现在:


新闻评论评点、分析各类社会现象、问题,能写得出来,知识储备要丰富;
评论输出观点,需要逻辑自洽、论证有力,必须思维能力强;
评论需要用简练的表达阐述清晰的观点,文字功底要好;
在主流媒体,评论是代表主流价值观,具有公共性,不能是情绪化表达,需要有较强的分寸感
李晓鹏认为,评论员要求高,要成为通才,兴趣爱好广泛,对社会生活充满好奇和敏锐的观察力。但有的评论员往往局限于自己所熟悉的范畴,不愿意去尝试更多的可能性,越写越小,路越走越窄,格局始终做不大,导致成长空间有限,无法适应复杂多元网络舆论环境,难以写出优秀的评论作品。02.一些媒体评论员薪资待遇相对不高一篇千余字的评论稿费仅有一两百元,吸引不了优秀的评论稿件。中部某省级党报评论部的负责人向传媒茶话会大倒苦水。

另一位某省级党报评论员也告诉传媒茶话会,其所在报社,虽然评论员的基本工资比记者要高。但是记者收入更多元,最终算下来,记者收入要比评论员高一大截。
评论员收入相对偏低,是普遍的行业问题。重庆日报响亮地提出20万元起年薪挖人,也是希望用较高的薪资待遇吸引优秀的评论人才。
03.评论工作单调对年轻人缺乏吸引力记者跑条线,可以出去采访,接触更多的人,参加各种活动,既能增长见识,又能积累人脉,工作内容丰富、热闹、有趣。而评论员更多的是坐冷板凳、闭门造车——收集信息、思考、写作,工作更单调,对很多人尤其是年轻人缺乏吸引力。04.一些媒体对评论不够重视评论员队伍的稳定及素质提升,不是一个孤立的问题,它与一家媒体是否重视新闻评论、是否在媒体整体发展框架中给新闻评论足够空间,直接相关。

李晓鹏也谈道,有的媒体领导觉得评论很难驾驭,明知道重要,但是出于种种原因,不愿意将评论作为主打产品来打造,导致评论员队伍长期得不到充实维护,能力也得不到提升。
有研究文章也指出,因为对评论存在认识误区,比如认为评论受众面窄、关注人少,难以产生流量与效益;有的媒体甚至对评论版面、评论栏目一压再压,甚至撤掉评论部,出现了“弃评论”的做法。
缺评论人才,怎么办?优厚薪资招聘评论员,不失为解决评论人才稀缺的有效的方法。但并不是所有媒体都具有这样的财力和决心。
李晓鹏分析,各大主流媒体的评论人才队伍建设与媒体市场对评论产品的需求之间构成很大的矛盾。市面上很多优秀的评论人才,大多数都已经是”名花有主“,也都是各家媒体的”当家花旦“,轻易不会跳槽,这就导致可选择余地极小。
那么,该如何解决评论人才缺乏的问题?
01.      提高收入、提供施展才华的平台稿费不高、计稿酬方式单一、优稿奖励不足……这些问题不仅难以吸引优秀的评论人才,也会挫伤评论写作的积极性。
评论员需要对评论话题有深刻的理解和认识,但由于评论稿费太低,很多专业的跑口记者根本不愿意写,而评论部的记者又写不了专业话题的评论。好好的话题写不了,只能干着急。
胡彦殊谈道,目前,很多媒体都采取了针对性措施向评论作品倾斜稿酬,取得了不错的效果。还应该持续探索建立更加系统、科学,更加契合评论产品生产和传播规律的考核方式,不断提高评论员的综合收入。
除了提高待遇,丁建庭还补充了一点——要为评论员提供施展才华的平台。
他认为,平台既是评论员发声的渠道,也是个人成长的舞台,在一个有传播力、有发展前景的平台上,干提供观点引领、体现个人价值的事,可以吸引志同道合者。
02.      充实评论人才队伍目前来看,媒体较为现实的办法,还是从本报编辑、记者队伍中去发现和培养评论员。这离不开媒体决策者对新闻评论有足够的重视,且形成相对稳定的制度支持,让评论员能坐得住、走得远。
据传媒茶话会了解,2022年,甘肃武威市融媒体中心提出了建立“专职评论员+骨干评论员+特约评论员”三支评论员队伍,充实评论人才。
其具体做法是,以市融媒体中心评论部主任和专职时评记者作为专职评论员,发挥主力军作用;中层以上管理人员、副高级职称及以上人员作为骨干评论员,加强岗位练兵,为市融媒体中心内部培养储备一批评论员队伍;在市县区委宣传部、政研室、党校、高校、县区融媒体中心等,选聘特约评论员,广泛征稿。
重庆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刘海明认为,媒体融合时代,党报评论适应媒体融合的需要,亟须一批复合型的评论人才,但这样的人才分散在各地,需要通过征稿的方式逐渐发现优秀的评论人才。重庆日报尊重评论作者的著作权,通过大幅度提高稿酬,鼓励更多评论作者提高评论质量,这种做法具有一定借鉴性。
03.      加强评论人才的培训、培养胡彦殊建议,评论员业务能力要求高,媒体应加强对评论员的综合培训。不仅仅是培训写作能力、技巧,还要注重经济法律等专业知识、文化修养、思维能力,以及新媒体表达能力训练,全面提升评论员在互联网时代正确、有效发声,引导舆论的能力。
“优秀评论员是在一篇篇文章中磨炼出来的。”在丁建庭看来,媒体既要创设条件让评论员静心思考、安心创作,也要创造条件让他们走进新闻现场,往评论记者的方向发展,写出接地气、有深度的文章来。
“大学新闻专业理应成为媒体人才队伍建设的后备军和资源库,理应源源不断为媒体发展提供合格人才,但却很难做到。”李晓鹏道出了原因,一些新传院校重科研轻教学、有实践经验的业务师资缺乏等问题导致新闻学界人才培养与业界需求脱节,这也间接导致了业界评论人才缺乏。
因此,促进学界、业界融合,新闻传播院校加强评论人才培养力度也是解决评论“人才荒”的重要手段。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o6e4BkuRKBuwlZOjjlDXPQ来源:传媒茶话会
编辑:吴氏垂心

346#
发表于 2023-3-19 22:28:53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央视评论员杨禹被质疑!其评论空洞乏味味同嚼蜡!
各位好,此号新开不久,阅读前请关注,我保证每一篇文章都对的起您的关注。感谢
这几天,央视评论员杨禹火了,杨禹火的原因是,评论员被评论了。
俗话说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但是你听杨禹一席话,好像他啥也没说,你啥也没听到一样。
我家20年没电视了,因此根本也看到杨禹之评论。但是偶尔,在网上还是能看到的。但凡杨禹之视频,我都会迅速划过。因为我知道,他说的,全都是我听了几十年的。
真的,这么多年了,我搞不懂,为啥请他做评论员?就因为杨禹太极拳打得好吗?
杨禹说的很多,但好像又什么都没说。用我的话来说,杨禹之评论,就是听君一席话,胜似一席话。杨禹说的一席话,就是一席话。其实这么多年了,谁能记住杨禹之个人视角的独立观点,有吗?我觉得,全然没有。
杨禹之评论,用我的话来说就是,第一过于世故圆滑,可以说一句真话不说;
第二过于溜须拍马,缺乏真诚和坦率,不是缺乏,而是压根儿也没有;
第三顾左右而言他,太极高手;
第四以华丽之语言掩盖事实真相,杨禹出口成章,只可惜啊,他不是在做学问,而是在口若悬河滔滔不绝一本正经的空凭乱论;
第五他很懂得回避矛盾,其评论空洞乏味,听者味同嚼蜡,不痛不痒,实在是听不出他到底在说什么?
我觉得,杨禹既然是新闻评论,那么就应该就社会舆情进行实实在在的分析和研究,而不是三五句华丽辞藻遮盖事实本身。
杨禹之评论,每每就是“关键词”,什么什么词出现多少多少次,关键是这有何用?凡此之种种,我认为杨禹早已被大众抛弃,现在的杨禹,是评论员被评论,丢工作也是迟早的事儿。
其实我觉得杨禹,真的不配做一个评论员,他说的那一套,谁练几天都会,而且说的,不一定比他差。
我整一段儿啊,这个都能背下来,因为听可几十年,每天电视上都会说无数次:
开始: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实事求是,抽丝剥茧,既唱赞歌又找问题,肯定成绩,指出不足,举一反三,实现跨越式发展。
大家觉得我整的这几句怎么样?一天到晚,说的都是世纪宏图,江山伟业,人类命运等等。说真的啊,看着头疼,您觉得呢?
如果让我说杨禹,我觉得杨禹的这种风格,也算是一种文学,叫【废话文学】吧!
此文之视频:
第二文:南京邮政储蓄银行243万存款不翼而飞,银行拒赔,无语中!
17年前,南京彭宇案判决后,人们不敢扶老人了。现在,如果南京法院判银行不赔偿储户存款的话,以后,是不是人们的也不敢存银行了?
话说最近一个事儿,真的,太过于匪夷所思了。
最近一案子,可以说很具有轰动效应。话说南京,一户李姓人家,其243万元的钱,存在南京邮储银行江宁支行。
此钱,被原行长挪用,后来原行长因为挪用公款等犯罪,被判刑了。李先生一家要求银行把钱取出来,支付我的存款243万元。银行以你们没有经常查询,没有尽到审慎注意义务,是你们自己的过错,从而拒绝赔付,这是你们自己的责任,我们不管。
各位,您觉得这么回答,还有天理吗?而且您认为,这户李姓人家的存款,是存在银行了,还是存在原行长的账户了?如果存在银行,你给弄丢的,你赔偿,这还用讨论吗?
真的,今天我算是开了眼了,存在银行的钱,要三天五日地查一遍,不三天五日地查,丢了你别找我啊。
而且我的钱,如果被行长挪用,那么只能算我倒霉,我这还是存款吗?我是人生大冒险吧?
我在做这个视频的时候,我赶紧上手机,下了一个邮储银行的APP,惊出一身冷汗,还好,我的238块8毛5的巨款还在。
我看了南京邮储的回复啊,我觉得,不经常查询,应该属于恶意存款不查对吧?
真的,我是不好意思把话说的太难听,银行还是太温柔了,你咋不……是吧?
看网友说,哦对了,我还有300万贷款呢,如果银行不经常查询,那就算作废了,我就不还了。
我们时常以为,没关系,还有法律呢,法律,是我们的最后安全屏障和一切的保障。
而最让人不解的,也恰恰是法律。李先生一家,把银行告上法庭。法院判决邮储银行返还储户存款。但是邮储不服啊,提出上诉,谁知道南京市中院竟然做出撤销一审判决,重判。也就是发回一审,你再给我好好重审。
对此,我不知道说什么了,我只想说,还记得17年前南京的彭宇案吗?其影响几何啊?此后,还有人敢扶老人吗?
而现在,南京邮储之判决,就是参照物,如果李先生一家的钱要不回来,那么,今后谁还敢在邮储存钱啊?
别的不说,邮储的存款,会不会像雪片一样飞走啊?对此,邮储想过吗?得了不说太多,三思而后行吧,真的,勿谓言之不预也!
就到这儿,感谢大家!
此文之视频:

来源:[url=]肥猪满圈老李13[/url]
编辑:吴氏垂心

347#
发表于 2023-3-22 23:07:44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杨禹哑火了!央视评论员遭遇全网攻击,吐槽:不切实际假太空

自媒体太厉害了,不得不服网民,你们的评论可以让一位在央视盘踞多年的央视评论员瞬间哑火,值得拍手叫好!


近日,央视著名评论员,在座谈时发表一系列讲话,不仅没得到好评,反而收获的是网友的一片骂声,这个“假太空”这个词作者还是第一次听见,用在杨禹身上就再适合不过了!

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对一名评论员进行人身攻击,说实话,任何行业都不好做,每天靠耍嘴皮子为生的人,没想到也会被世人嘲笑。


在他的一期节目中,这个人讲了许多不切实际的空话,得罪了不少年轻人,说他太虚伪,到底是资本炒作,还是站着说话不腰疼?每天西装革履,带着一副彬彬有礼的眼镜,喝着茶水坐在办公桌前长篇大论一些不关于百姓民生的话题,却不谈如何解决,没句实话,不接地气,等于鹦鹉学舌,各种难以入耳的话语直接将他推上了热搜!

我认为有些人想火,通过任何方式都火不起来,有些人不想火,网民们会给他加把火,就如同费翔唱的那首歌一样,你就像冬天里的一把火,熊熊的热火燃烧着我,不过这把火烧的有点儿大,直接将杨禹干到哑火。


不知道朋友们最近有没有发现,自从杨禹被骂上热搜之后,再也没有抛头露面,销声匿迹,换个高度思考,人心里都清楚,有些事情不能解释,否则越描越黑,只能等待风波过后,再争倚天屠龙。

说明一个问题,再正能量的说教,也要回归现实生活!俗话说,接地气!脱离群众,脱离生活,不得人心!

对于百姓来说,柴米油盐酱醋茶,小孩上学,病人就医,结婚买房,能解决这些问题,就是正能量。


中国老百姓的住房,教育,医疗向前推进了吗?受益了吗?那些专家学者教授特约评论员们能不能说话实际一点,把这三个问题作为大国民生的发展历程的重中之重。

作者认为,是社会在升级,如果不及时解决群众对房贷、教育、医疗、养老和官员腐败等问题。早晚出事。看到问题的人很多很多,就是谁站出来解决问题呢!这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


所以,我也同样反对一切不切实际的空谈说教,设身处地站在百姓的角度,多多反映一些百姓的需求和呼声,这样的评论才有力量,接地气。

杨禹确实是个照本宣科的人评论员,对于他个人,作者也多少查看了一些此人的资料,大多数评论确实书本上搬运的,没有自己的独到见解,故不受观众的喜欢!

大道理大政策必须要去解决百姓的实际问题,我们也愿意去听大政策大道理,你们能不能讲明白问题的根,如公平公正三六九等样样讲明白那才是真正的道理。


一个社会需要正能量引领,如果负能量占上风,这个社会就没有希望。不同观点可以讨论,主流声音不能打压。


我们口中所讲的民生(声)并不是老百姓的生活存在哪些问题,更多的是老百姓的意愿和诉求,贴近老百姓的评价是受人们欢迎的,否则就会遭受人们反对。


来源:今日头条
链接: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 ... p;wid=1679493925451

编辑:张铭麟

348#
发表于 2023-3-24 18:08:51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杨禹由评论家变成了当下被评论者,原因是否出在没有深入生活而导致江郎才尽,是否出在不接地气的坐而论道,又是否出在翻来复去的不左不右的几句原话?否则怎么会越来越疏远众多观众呢?


来源:今日头条
链接:https://www.toutiao.com/w/176062 ... p;wid=1679651789807

编辑:张铭麟

349#
发表于 2023-3-25 22:42:05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读懂弄通这些词,你写的新闻更“潮”

01

MCN

帮助签约网红进行内容持续输出和变现的公司。

02

私域流量

相对于“公域流量”。企业自己平台产生的流量都是私域流量,其他平台引来的流量是公域流量。

03

元宇宙

来源于科幻小说,指利用科技手段创作的虚拟世界、数字生活空间。人可以以数字身份参与和生活在其中。

04

二次元

二次元是一个ACGN(Animation动画、Comic漫画、Game游戏、Novel小说的合并缩写)亚文化圈专门用语。源于日本。日本早期的动画、漫画、游戏等作品都是以二维图像构成,简单来讲就是在纸面或屏幕等平面上所呈现的动画、游戏等平面视觉作品,里面的角色都是图像形式,区别于真人饰演的影视剧,因此被称为“纸片人”。通过这些载体创造的虚拟世界被动漫爱好者称为“二次元世界”,简称“二次元”。

05

互联网思维

利用互联网信息的优势,更好的实现目标,其本质就是商业回归人性。

06

势能积累

势能是储存在系统内的能量,其实就是积累,但是加上“势能”二字显得很牛。

07

云计算

按使用量付费的模式。这种模式提供可用的、便捷的、按需的网络访问,进入可配置的网络、服务器、存储、应用软件、服务计算等资源共享池,只需投入很少的管理工作,或与服务供应商进行很少的交互,这些资源便能够被快速提供。是分布式计算、并行计算、效用计算、网络存储、虚拟化、负载均衡、热备份冗余等传统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发展融合的产物,是一种新兴的商业计算模型。

一个最简单的理解就是:作为共享时代的产物,云计算其实就跟电网供电一样,在什么电器需要供电的时候,就会消耗电能,如果不需要的话,就可以暂时待机。现在来打个比喻:过去喝水呢,家家户户都挖了水井,而现在有了水库以及自来水公司,每家每户铺了自来水管,人们一拧水龙头就能喝到干净新鲜的水,如果我们把水管看成通信网络,把水龙头看成我们的手机、平板、个人电脑,那么自来水公司的各种水处理设备和水源就是云,从水源地采水、消毒、净化、存储的过程就是云计算,而把自来水送到家里,并按照用户的用水量进行收费就是云服务。

08

闭环

企业管理的一个名词,原指企业经营管理中供、产、销一环扣一环形成系统,相互支持相互支撑。疫情防控中的闭环管理,可简单理解为点对点,不与其它人接触。

09

赋能

来源于管理学,通常和授权一起使用,叫“授权赋能”,其实就是指“赋予能量和能力”。

10

新旧动能转换

发展经济学名词,新模式替代旧模式,新技术替代旧技术,新材料新能源替代旧材料旧能源等。理解为“更新换代”就好了!

11

供给侧

经济生活中的供给方面。打个比方,你去买菜,卖菜的就是供给侧。

12

内卷

就是说,社会资源有限,争夺它的人越来越多的时候,每个人得到的都越来越少,却付出的越来越多,活得越来越累。通俗地讲就是不必要的内部竞争,大多数人吃亏,少数人得益。

13

工作颗粒度

指具体工作内容的具体程度。颗粒度越细,表示细节越详尽,越有助于了解事情的全貌;颗粒度越粗,表示细节越少,更多的是抽象概括。

14

正向设计

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通常是指不以仿制山寨为手段,吸收各种现有技术和成果,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设计制造一体化能力。

15

沉浸式

深入、投入、忘我、融为一体。“沉浸式调研”,就是深入基层调查研究的另一种说法。

16

上下游企业

提供资源、原材料的叫上游。生产成品及提供服务的叫下游。比如果汁饮料行业,种果树的叫上游,造果汁的叫下游。

17

主观能动性

主动、积极、自觉去干事创业的热情和行动。

18

新能源汽车

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如电动汽车、氢发动机汽车等。

19

负激励

组织成员的行为不符合组织目标时,对他的惩罚或批评,如罚款扣钱。

20

底层逻辑

一个网友一针见血地回答:

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底层逻辑”是“快餐知识学者”造出来的词,其实就是推动复杂事物发展的内在主要矛盾。

21

海绵工程

城市中用吸水材料建设的工程,通常上面是公园,下面有蓄水功能,可实现水源再利用。

22

工业母机

车床、铣床、刨床、钻床、镗床、磨床、制齿机等制造机器设备等使用的工具机械。

23

迭代升级

在重复消化吸收原有知识和技术基础上,不断提升,不断加强。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24

网格化管理

大块变小块,责任到人。

25

高净值人群

资产净值在600万人民币以上的商业银行客户。

26

HR

人事主管。

27

碳中和植树造林、节能减排,抵消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排放量。

28

热射病

重症中暑。

29

报复性消费

某个特殊时期限制了人们的消费需求,放开限制后,疯狂进行消费。

30

经验萃取

分析总结,吸取经验。

31

砥砺前行

经历磨难、克服苦难、往前进步。砥、砺都是磨刀石,代指磨难。

32

降维打击

降维打击,出自中国科幻作家刘慈欣的经典作品《三体》一书,是指外星人使用“二向箔”将太阳系由三维空间降至二维空间的一种攻击方式,现指改变对方所处环境,使其无法适应,从而凸显出己方的优越性,属于一种战略手段。

33

电子榨菜

吃饭时收看收听的视频或有声书。

34

高素质农民

以农业为职业、具有相应的专业技能、收入主要来自农业生产经营并达到相当水平的现代农业从业者。

35

顶层设计

工程学上指从最高层次统筹规划工程实施;泛指从全局角度权衡各方面,进行统筹规划。

36

碳达峰

指某个地区或行业的年度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历史最高点后,逐步回落,由增转降。

37

底线思维

实事求是地认清可能出现的最坏情况,努力争取最好结果的思维方式。

38

最后一公里

长途跋涉的最后一段历程,比喻完成一件事的最后关键措施等。

来源:中国记者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8RgnbAWYtfDTqfPy-ldOYA

编辑:张铭麟

350#
发表于 2023-3-28 08:54:04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时评之道·师说2o23 | ⑥刘海明:评论要更多地聚焦深层社会问题
编者按  
红网第八届全国大学生“评论之星”选拔赛,于去年101日启动,现已完成月赛评选,迎来了最终的决赛环节。在大赛启动前后,为促进全媒体时代的评论写作,创新话语表达,加强新闻评论业务交流,红辣椒评论栏目特邀大赛评委、组织奖高校教师代表,分享真知灼见,畅谈“时评之道”。
Q1
在您看来,一件优秀的新闻评论作品,最重要的特质是什么?评审过程中,是否有这类打动您的稿件?
刘海明:一件优秀的新闻评论作品,最重要的特质是作者对新闻事件的深入认识,是作者真正运用了自己的思想来思考问题。这些经过思考后的观点,最终体现出来的是他的精神力量。如果一篇作品有自己的灵魂,作者有自己的思考,那么这样的评论肯定能够打动读者,当然也能打动评委。
Q2
在本届大赛的参评作品中,您是否发现了一些具有共性的问题?若有,对此您又有什么见解?
刘海明:共性的问题就是,现在的学生作者选题越来越注重形式的东西,也就是喜欢评论看起来花哨的外在的东西,而忽视了那些值得反思的深层社会问题。对这些不重要问题的关注,远远超过对真正的社会问题的关注,这本身就是一个非常值得重视的问题。
Q3
在评论写作这条道路上,新手最该扣好的“第一粒扣子”是什么?
刘海明:评论作者的“第一粒扣子”,就是给自己的评论写作制定规则,由这个规则来规定自己为什么要写评论,该怎么样来写评论。如果有这样的一个规则,并且这样的规则能够创造一定的理论的话,我相信评论作者在写作的过程中,他追求的东西和收获的东西,与纯粹跟着感觉走就会相当不同。
Q4
您是否会特别关注新闻评论作者的语言表达能力?比如说,语言流畅度、词汇量、句子结构等方面。
刘海明:今天我刚好在写《媒体道德哲学》时提到了媒体业者灵魂力量的培养问题,同样,一个评论作者的灵魂力量就在于他的天才的创造能力,这其中就包括了语言的表达能力,这方面的能力需要长期的积累和锻炼,需要大量的阅读名著,需要向社会生活学习新的语言。一个再独特的观点,也需要合适的语言来表达,评论作者的思想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是相辅相成的,二者缺一不可。
Q5
媒体转型过程中,视频化是一个重要议题。近两届“评论之星”大赛,也增加了视频评论这一“赛道”。在您看来,要想在与文字评论的竞争中胜出,视频评论需要完成怎样的价值输出?
刘海明:视频评论本身是综合性的艺术作品,它将评论作者的思想观念以现场演讲的形式呈现,这样一种创作形式,严格来说比单纯的文字创作更为困难,传递的艺术效果也会更明显,这应该是未来新闻评论发展的一个方向。
Q6
红网全国大学生“评论之星”选拔赛已连续举办8届。请谈谈您对这项赛事的观察和评价。
刘海明:评价一个比赛的社会成效,一个很重要的指标就在于获奖作品对社会的真正影响。如果“评论之星”选拔赛能够定期收集前几年获奖作品的社会影响力,每年的获奖作品能有持续影响社会发展,那么,这就是大赛成功的有力证明。
Q7
“校媒融合育新人”上,您有什么看法和期待?
刘海明:严格来说,学校的评论教学没有办法培育出新人,真正的评论新人是在社会竞争中,也就是类似于“评论之星”选拔赛中脱颖而出的。所以,“校媒融合育新人”,学校教学提供的只是基本的评论写作知识指导以及对学生参加大赛进行引导,真正的融合育新人还在于参加大赛这个过程。只要大赛持续办下去,评论方面的新人就会源源不断地涌现出来。
来源:红辣椒评论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6UGkP1yPSgszJlEqpAPTug
编辑:屈妍君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