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楼主: adm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舆情预警案例集锦

[复制链接]
350#
发表于 2020-2-4 19:59:40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话“删”

事不过删.一而再再而删.千删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可怜无数删.删国演疫.独自莫凭栏,无限将删.官删度若飞。删在虚无缥渺间。阴删下,天似穹庐……



编辑:董莉



349#
发表于 2020-1-29 22:15:56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编辑:陈茗

348#
发表于 2020-1-16 22:43:26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编辑:高杰
347#
发表于 2019-12-18 18:21:37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英媒称印网络水军影响欧洲议员决策,联合国也被“盯上”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据英国广播公司16日报道,欧洲非政府组织“欧盟反虚假信息实验室”日前出具报告称,65个国家的265个网站形成水军网络,相互协调散布支持印度、贬损巴基斯坦的信息,同时采取行动试图影响欧洲议会议员的对巴决策。这些水军网站全部受一家名为“斯里瓦斯塔瓦集团”的印度公司支持。
一些欧洲议会议员已经和这些网站发生联系,或者为网站撰写文章,或者出席这些网站组织的会议。印度网络水军不光针对欧盟政治人士公关,还试图对联合国施加影响。虽然尚未发现印度政府与此有关,但斯里瓦斯塔瓦集团今年10月曾组织欧洲议会议员前往印控克什米尔地区访问,而这正是在印政府取消该地区自治地位之后。
来源:环球时报
作者:汪品植
链接:https://world.huanqiu.com/article/9CaKrnKoomC
编辑:宋婷

346#
发表于 2019-11-22 13:29:20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区块链+舆情服务”,可为媒体经营转型赋能!
导读:
近年来,为各级政府部门及企业等提供舆情服务已经成为媒体经营转型的一个重要方向。给党政机关和企业提供舆情监测服务,现已成为各大媒体经营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
区块链如何推动舆情服务?区块链+舆情有什么优势?未来将呈现何种趋势?
今天,曾任新华社新华网舆情监测分析中心主任,中国应急管理学会网络舆情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中央网信办项目评审专家的段赛民,为你揭秘。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舆情服务市场已达到了超百亿元的规模,人民网、新华网、大众网、红网、中国青年报、检察日报、人民公安报、南方日报报业集团等主流媒体均先后成立了舆情服务机构。有报道显示,人民网一年的舆情服务收入近2亿元,中青华云年收入近6000万元,其他媒体的舆情服务收入也达数千万元。
file:///C:/Users/le/AppData/Local/Temp/ksohtml10000/wps19.png

以区块链技术撬动舆情服务市场势在必行
互联网迅猛发展,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虚拟现实等正逐渐改变舆论生态,给网络舆情的技术发现、数据分析和应对带来新的挑战,互联网数据壁垒仍然广泛存在,需要从技术和数据方面寻求突破。
2019年10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区块链技术发展现状和趋势进行第十八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要利用区块链技术促进城市间在信息、资金、人才、征信等方面更大规模的互联互通,保障生产要素在区域内有序高效流动。要探索利用区块链数据共享模式,实现政务数据跨部门、跨区域共同维护和利用,促进业务协同办理,为人民群众带来更好的政务服务体验。
高层声音为舆情服务行业如何抓住机遇,在挑战与困境中突围,指明了方向。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新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应用,将快速推动行业变革。媒体向舆情服务转型,不仅要发挥既有优势,更要有一定的战略眼光,顺应新媒体、新技术发展趋势,抓住区块链技术发展机遇,以区块链技术赋能媒体舆情服务,提前布局,方可在竞争日趋激烈的舆情服务领域占得一席之地。
file:///C:/Users/le/AppData/Local/Temp/ksohtml10000/wps20.png

与传统模式相比,“区块链+舆情”服务具备三大优势
一是实现溯源追踪,打击网络谣言。新技术的发展加速了网络谣言的传播,但也加速了网络谣言自净机制的建立。区块链被称作“不可篡改的数字账本”,由分布式账本构成,追踪账本,就能追溯新闻的根源。即便被改动,所有修改的记录也全部可以查看。
通过区块链技术可以创造一个全新机制来确认新闻信息是否值得信赖。依靠信源评估、内容不可篡改,以及多节点内容验证相辅相成,构成完整的约束机制。
如果技术公司依托区块链技术开发研究一些谣言测评软件,谣言无处遁形。这种情况下,公众通过综合评估,将不会轻易相信这样的信源,其发布的内容也不能轻易传播。同时,发布者将会慎重考虑发布和转发谣言的成本,因为区块链会将其造假行为和传谣行为记录在案,影响其个人和机构的社会信用。
针对部分网上ID和大V有意或者无意的“带节奏”,误导舆论的情况。如果在区块链技术得到广泛应用的网络环境中,将可以有效制约虚假信息的传播。
file:///C:/Users/le/AppData/Local/Temp/ksohtml10000/wps21.png

二是全节点记录,提高舆情研判的科学性和预见性。区块链为舆情分析研判提供了全新视角和方法。传统的舆情监测软件主要是基于内容分析,而区块链则是基于数据分析。
作为分布式账本的区块链,舆情分析可以从数据汇总、统计角度展开,从数据的数值、发生时间、交易流程、出处证明等细节的记录上分析个体或机构活动的规律、真实的态度、所发布信息的真伪。在评估其未来动向也就是舆情预判的问题上,比基于内容的分析更加可信。未来,利用区块链的记录,从崭新的维度展开舆情分析,将与基于内容的舆情分析开展交叉验证。
在区块链技术背景下,结合知识图谱的表现形式,可以将事件、涉及人员、涉事单位等利益相关方和处置方全面展示,既有效答复媒体和网民的推动,也暴露背后博弈多方的真实信息,有利于把事件的真实舆情传递给社会大众,并且对于进展和结果做预案式的推演,降低社会危害。
目前的舆情监测软件,大多是基于已经发生的事件进行信息抓取和深度学习,舆情预判是一个没有真正攻克的难关,区块链技术将在很大程度上改变这一尴尬局面。
三是结构化处理数据,提高舆情处置的高效和针对性。目前流行的舆情预警平台搜集的信息,包括NLP(自然语言处理)和TDT(话题检测与追踪)等信息处理技术,通过语义分析可以聚合相关的分类观点,追踪话题的时间轴,但依然存在模糊、混沌、不准确的问题。信息复核、制定应对策略所需的时间周期太长,即便策略得当,还可能目标错误,因此效率不高。
区块链与大数据结合的舆情分析是高度的数据价值凝结。区块链所形成的大数据含金量高,易于结构化,易于处理,大大降低数据处理成本、提高了效率,数据价值得到最大程度的彰显。
file:///C:/Users/le/AppData/Local/Temp/ksohtml10000/wps23.png

结构化数据对舆情研判有啥好处?
以今年3月“成都七中实验学校食堂事件”为例,舆情开始于一段疑似学生家长发布的视频,令人作呕、刺激眼球的霉变食物成为引爆舆情的导火索,甚至一度引发家长聚集维权;今年4月11日,西安“奔驰女车主维权事件”中,整个事件最开始是因女车主在“抖音”发布的车顶哭诉视频,极具感染力的视频扩散出去后迅速引起舆论关注。
这两次短视频的发布都是在舆情发展的关键性节点,作为当事人相关的舆情制造者利用舆论规律,尤其利用先入为主的舆论心理,在对事件爆料之初就已经预定了“人设”,进行标签化传播,从而使舆论向着有利于当事人诉求的方向发展,带动起舆论高潮。
file:///C:/Users/le/AppData/Local/Temp/ksohtml10000/wps24.png

区块链技术将有可能把所有环节信息进行快速结构化处理,一次性公之于众,提前对即将发生的事实回溯做真实性核查,从而降低爆料人的预设立场,为相关部门后续纠偏和降低引导的难度带来正向作用。
基于以上观点,我认为媒体舆情服务借力区块链技术,将在很大程度上提升舆情服务的技术能力,协助党政机关及时引导网络舆情,确保干群在网络中良性互动。
file:///C:/Users/le/AppData/Local/Temp/ksohtml10000/wps26.png

“区块链+舆情”服务的未来发展方向
“区块链+舆情”的未来发展,笔者预测有以下三个重点方向:
一是强化舆情朔源追踪机制,实现舆情的全链监控。利用区块链技术追朔舆情的源头,追踪其传播扩散路径,对舆情进行全链监控,以便更好地分析舆情和及时应对紧急情况。这种全链监控因为区块链技术的支持,不仅监控全面深入,而且具有高精准度和高可靠性的特点。
二是升级舆情服务的范畴,实现舆情预判。舆情预判一直是当前舆情服务的薄弱环节,但是政府和企业非常需要,区块链技术有效解决舆情源信息的可靠性和实现舆情关键信息的数字化,为大数据舆情分析奠定了基础,从而让舆情预判成为可能。
三是区块链舆情反向推动互联网舆情大环境的改善。区块链舆情在提升舆情服务的同时,也反过来影响社交平台和新闻媒体平台等网络舆情发源与传播渠道的改革,区块链舆情对网络信息的性质判断和谣言甄别,加大了社交平台和新闻媒体平台提高自身抗网络不良信息的执行压力,促进这些平台同样引入区块链技术加强网络信息的管理,从而推动互联网舆情整体大环境的改善。
file:///C:/Users/le/AppData/Local/Temp/ksohtml10000/wps27.png

如何推动“舆情+区块链”走向规模化、普及化
媒体舆情服务的优势得天独厚,区块链技术为舆情服务赋能的正向作用也是不言而喻的。为此,提出两点建议——
file:///C:/Users/le/AppData/Local/Temp/ksohtml10000/wps29.png

一是媒体应该呼吁国家相关部门支持、鼓励加大基于区块链技术的舆情监测平台研发投入。技术体系的搭建,没有几年甚至更长时间的持续性投入,没有“板凳要坐十年冷”的决心,是不可能拥有核心技术创新的。但资本市场不会给这个时间,多数企业难以独自承受行业科技创新之重。
要彻底改变这一局面,必须充分发挥政府的积极引导作用,一定要在准确把握发展方向和原则的基础上,抓住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和核心问题,找准着力点和突破口,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由高校、科研院所、学术带头人与舆情监测领域头部企业联合研发,国家给予相关政策和资金支持。
当前,发展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新技术已成为国家战略,媒体应该审时度势,发挥自身资源优势,深入调研、分析行业领域的关键技术短板,积极鼓与呼。
二是积极开展党政干部新媒体新技术素养相关社会化培训工作。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并要求增强改革创新本领,善于结合实际创造性推动工作,善于运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手段开展工作。这对于加快释放信息化发展的巨大潜能、以信息化驱动现代化具有重大意义。
因此,加大党政干部新媒体新技术素养相关培训的力度,促使相关部门及其负责领导同志时刻关注、了解区块链技术发展现状和趋势,提高运用和管理区块链技术能力,使区块链技术在建设网络强国、发展数字经济、助力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具有积极意义。
目前,国内许多媒体服务机构发挥自身优势,举办了一系列党政干部舆情素养社会化培训活动,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果。下一步,培训内容可向新媒体、新技术方向倾斜。

file:///C:/Users/le/AppData/Local/Temp/ksohtml10000/wps31.png作者 | 段赛民  知名媒体人,曾任新华社新华网舆情监测分析中心主任,中国应急管理学会网络舆情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中央网信办项目评审专家,国内知名的大数据舆情分析研判与危机管理专家。
编辑 | 宋婧
文章来源:微信公众号“传媒茶话会”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gyFoX_EKD39ekXaEOboNkA
原创: 段赛民
编辑:高杰

345#
发表于 2019-9-28 23:16:25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后真相时代”网络舆情与舆论转化机制探析——互动仪式链理论视角下的研究
作者简介
董向慧,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博士后,天津社会科学院舆情研究所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网络舆情与网络意识形态。
将互动仪式链理论引入到网络舆情与舆论转化研究,能够对网络舆情与舆论转化的机制、结构、作用方式、心理动力作出深入阐释。同时,互动仪式链理论作为经典的情感社会学理论契合情感与信念优先后真相时代,为解释后真相时代网络舆情事件的起因、特性,网络舆情与舆论转化机制提出了可行性的理论路径。
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微博微信直播等新媒体的兴起极大地改变了传播环境,使得沉默大多数的民意诉求、个人表达井喷式出现。与之相应的是,网络舆情与舆论之间的转化日益加速,网络舆论对国家管理者的压力也日益增强。因而,探究网络舆情与舆论的转化机制、作用关系对于舆论引导、网络社会治理有着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当下,已有不少学者对网络舆情与舆论之间的转化机制进行了研究。但伴随社会心理、社会心态的变化,移动互联网、智能终端、社交媒体三位一体新媒体的发展,舆论生态进入后真相时代,社情民意在舆论环境中的表达和呈现方式发生巨大变化,网络空间中情感、情绪、信念等的作用越来越大,网络舆情与舆论之间的转化出现了诸多新态势,亟需我们从社会心理、社会情感的维度深入探析。而互动仪式链理论作为经典的情感社会学理论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框架,有助于更好地揭示后真相时代网络舆情与舆论转化的社会心理及动力机制,为做好舆情应对、舆论引导提供启发和启示。
一、网络舆情与舆论转化机制研究述评
网络舆情指的是网民社会政治态度、情绪、意愿的总和,而舆论则是社会公众公开发表的言论,两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转化、作用机制。揭示这一机制对于舆情应对、舆情监测、舆情预警、舆论引导乃至危机事件管理等都具有基础性、关键性作用,因而也是舆情研究的焦点之一。就网络舆情与舆论转化机制,王来华认为:受各类社会事项刺激产生的网络舆情一旦出现,迅速借助网络传播转化为网络舆论,而在网络舆论的刺激下,网络舆情会被不断放大、增强,转化为更大的网络舆论,两者之间的相互转换和反复推动关系可以用舆情雪球来比拟;李超民等将网络舆情与网络舆论的转化概括为网络舆情形成期、网络舆情演化期和网络舆论作用期三个阶段;常启云探析了群体性事件中网络舆情与舆论的转化,认为公共话题聚合、公共舆论场形成、意见领袖引领、媒介间议程互动等提供了二者转化的前提、平台、引领者及催化剂;丁柏铨、李昌祖等从概念辨析的角度来分析舆情与舆论关系。同时,对于网络舆情与舆论转化机制,还有一些研究从舆情的演化、演变机制角度入手,已有学者总结出舆情沿若干级差递进或消减规律”“舆情的起始、扩散和整合三阶段论”“舆情的涨落、序变、冲突和衰变规律”“网络舆情与舆论的相互转换原理等。而伴随新媒体迅猛发展,网络舆情与舆论的转化关系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呈现出新的特点,在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的交织传播过程中,舆论和舆情在概念厘定、传播过程和发展走向等方面,逐步呈现出不同程度的界线模糊、内容粘连状态。此外,伴随计算科学、大数据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以模型建构的方式描述舆情与舆论的转化机制。如基于Deffuant模型的舆情演化研究、基于多关系社交网络的舆情传播模型、基于SIR传染病模型的社交网络舆情传播动力学模型等。
通过文献梳理可发现,网络舆情与舆论转化、作用机制一直是舆情研究的重点和焦点,已有研究对网络舆情与舆论的转换、作用关系做了深入和详细的阐述。但是,已有研究大多从信息传播的视角来剖析网络舆情与舆论转化关系,对作为舆情主体的人的关注不足,对网络舆情与舆论相互转化的内在心理驱动力是什么以及人们热衷参与网络舆情事件的内在动力涉及不多。更重要的是,当下的舆论生态已发生重大变化,向着后真相时代迈进。所谓后真相时代指的是传播主体不再将对新闻事实完整呈现作为优先考虑,而是以煽动情感、强化偏见、迎合情绪的方式传播符合受众主观认知但偏离事件真相的内容,传播者、受众的情绪与信念优先于客观事实和理性思辨。
后真相时代,网络舆情与舆论的转化机制、转化逻辑都出现了巨大变化,网络舆情与舆论的重心由倒逼真相追问真相朝着掌握真相的解释权转移。与之相应的是,舆情反转、网络暴力、信任异化、道德相对主义、塔西佗陷阱等现象愈演愈烈。因而,网络舆情与舆论转化机制研究面临着迫切的理论和现实需求。在理论方面,需要将重点从传播机制转向对人、社会情感的关注;在现实方面,需要理清后真相时代网络舆情与舆论转化中情绪、情感的调动与动员机制。简而言之,对网络舆情与舆论转化机制研究的理论和现实需求都指向了作为舆情主体的人的情感、情绪动力机制。已有研究就后真相时代舆情特征、舆论引导已作出回应,但就其深层的情感、情绪机制研究仍不多见,而通过引入互动仪式链这一经典的情感社会学理论,我们既能够将网络舆情与舆论转化机制的研究深入到社会心理层面,也能够回应后真相时代带来的挑战。
二、互动仪式链理论下的网络舆情与舆论转化
互动仪式链理论由美国社会学家柯林斯提出,由于其理论关注情境、情感,也被贴上情感社会学的标签。柯林斯提出互动仪式链理论的初衷是弥合微观社会学与宏观社会学之间的裂痕与冲突。意想不到的是,由于互动仪式链理论对社会情绪、社会情感与群体动力作出的深度描述,尤其是与社交媒体网络动力机制的高度契合,这一理论在传播学领域尤其是网络传播研究中日益引起重视。同时,互动仪式链理论也为揭示网络舆情与舆论的转化关系提供了良好的解释框架。
(一)互动仪式与互动仪式链理论
在柯林斯看来,情境是社会学理论研究的起点,而互动仪式是社会情境的核心。互动仪式最富激情的瞬间不仅是群体的高峰,也是个人生活的高峰。对这些事件我们刻骨铭心,它们赋予了我们个人生命的意义:或参加某次大的集体事件,譬如一次大的政治示威游行;或作为观众参加某一激动人心的流行的娱乐或体育活动。柯林斯认为,互动仪式构成了社会和群体的动力来源,这一理论的核心机制是,高度的相互关注,即高度的互为主体性,跟高度的情感连带结合在一起,从而导致形成了与认知符号相关联的成员身份感,同时也为参与者带来了情感能量,使人们感到有信心、热情和愿望去从事他们认为道德上容许的活动。互动仪式核心机制图示如图1
file:///C:/Users/le/AppData/Local/Temp/ksohtml7744/wps81.png
file:///C:/Users/le/AppData/Local/Temp/ksohtml7744/wps82.png
互动仪式包括四个要素:1.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聚集在同一场所,能够通过身体在场而相互影响;2.对局外人设定了界限,因而参与者知道谁在参加,而谁被排除在外;3.人们将其注意力集中在共同的对象或活动上,并通过相互传达该关注焦点,而彼此知道了关注的焦点;4.人们分享共同的情绪或情感体验。
互动仪式产生了四种主要结果:1.群体团结:一种成员身份的感觉;2.个体的情感能量:一种采取行动时自信、兴高采烈、有力量、满腔热忱与主动进取的感觉。3.代表群体的符号:标志或其他的代表物(形象化图标、文字、姿势),使成员感到自己与集体相关,4.道德感:维护群体中的正义感,尊重群体符号,防止受到违背者的侵害。
在互动仪式过程中,情感能量与符号资本是最为关键的两个概念。柯林斯在对互动仪式分析中特别强调了情感能量概念,他认为情感能量是社会行为的重要驱动力,是社会互动和社会现象的根本动力。情感能量是一个连续统,从高端的自信、热情、自我感觉良好,到中间平淡的常态,再到末端的消沉、缺乏主动性与消极的自我感觉。而符号资本是由某一特定群体所共同享有、认知的符号,是象征社会关系的符号,比如体育比赛中的队徽、政治人物的照片、特定宗教的象征物等等。当不同的个人在互动仪式中完成了情感能量、符号资本的储备,又根据情感能量最大化的原则开始下一次互动仪式,整个社会便形成了互动仪式构成的链条,这便是互动仪式链理论。图示如图2
file:///C:/Users/le/AppData/Local/Temp/ksohtml7744/wps83.pngfile:///C:/Users/le/AppData/Local/Temp/ksohtml7744/wps84.png
(二)互动仪式链理论与网络传播研究
互动仪式链理论为揭示社会心理、群体动力机制提出了全新的视角。近年来,国内学者越来越多引用互动仪式链理论来对网络传播、新媒体进行研究。譬如:李霞以互动仪式链理论对微博进行研究,分析了微博互动仪式链对个体自我、社会结构和群体心理的影响。李赫、吴牡丹以互动仪式链理论对微信人际传播做了分析。沈霄、王国华基于互动仪式链的视角对网络直播+政务与用户的互动作了研究,分析出网络直播+政务与用户的情境分层与互动成功的标准。杨萍以网易云音乐年度听歌报告为研究对象,以互动仪式链视角对网络社交中的自我呈现与身份认同进行研究。秦艺轩从互动仪式链的视角出发,分析了网络电台APP所成功建构的仪式平台,探讨了用户使用网络电台APP的动机和心理特征。邓昕以互动仪式链视角对弹幕视频进行解析,认为弹幕视频观看模式是一种以互联网为依托,自我认同为ACG文化族群成员身份的网众,以身体的非物理在场为空间站位所开展的虚拟互动仪式。廖克凯以互动仪式链理论对网络游戏进行研究。此外,袁光锋将互动仪式链理论引入对公共舆论中情感政治的分析,认为互联网的连接使得网民不必亲身在场就能参与到互动仪式中来,在仪式中,个体的情感被公共化,使得情感呈现出激进化的形态。
从文献梳理可发现,互动仪式链理论在网络传播尤其是新媒体研究中越来越受到重视。产生上述现象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互动仪式链理论分析了人际传播、群体传播乃至大众传播基于互动仪式的链式结构,进而挖掘了人类传播行为在社会心理学层面上的动因——获取情感能量。需要指出的是,柯林斯在提出互动仪式链理论时明确指出,身体在场是互动仪式的关键,广播、电视等大众媒介并不十分符合互动仪式的条件。但他也同时做出了具有远见性的预见:将来的电子媒体被设计成可以模拟人们的生理方面,以实现互动仪式链的运转。互动仪式链可建立起高水平的关注焦点和情感连带;可以想象将来的通讯设备能够尝试通过神经系统之间收发信号,而这些信号能够增强共享的体验。高水平的关注焦点和情感连带成为电子媒体产生互动仪式链的关键。而在今天,伴随社交媒体、视听新媒体的迅猛发展,网络世界与现实世界高度融合,使得虚拟在场与身体在场创造出了几乎相同的在场效果,在虚拟空间中生产了高水平的关注焦点和情感连带——互动仪式链。同时,互动仪式链理论对互联网虚拟空间传播动力机制的揭示也为网络舆情与舆论的转化提供了新的解释框架和视角。
(三)互动仪式链理论下的网络舆情与舆论
网络舆情与舆论的转化与新媒体的发展紧密相关,在互动仪式链理论对新媒体、社交媒体动力机制作出深刻描述的同时,也为认识网络舆情与舆论的转化机制带来了新的理论视角。我们在互动仪式链理论框架下将网络舆情与舆论的转化机制与过程图示如图3
file:///C:/Users/le/AppData/Local/Temp/ksohtml7744/wps85.pngfile:///C:/Users/le/AppData/Local/Temp/ksohtml7744/wps86.png
通过将互动仪式链理论引入网络舆情与舆论转化机制可发现,网络舆情与舆论的转化过程构成了互动仪式的完整过程。
首先,互动仪式的构成要素完整地勾勒出了网络舆情的生成初始阶段:1.社交媒体、直播等创造出了高水平的关注焦点和情感连带,使得人们以虚拟在场的形式产生群体聚集效应;2.社交媒体、直播等以粉丝、关注的形式设定了界限,参与者清晰了解谁在参加;3.网络事件、网络信息成为人们注意力集中的焦点,并通过社交媒体转发的形式而彼此知道关注的焦点;4.在关注、转发网络事件、信息,人们分享着共同的情绪或情感体验。
其次,互动仪式的结果反映了网络舆情向舆论转化、作用的阶段。在网络空间中的互动仪式中,产生了四种主要结果:1.群体团结:拥有共同关注焦点的网民有了成员身份的感觉2.个体的情感能量:在传播、评论网络事件、信息,参与者产生了强烈的情感体验,包括兴奋、自信、愤怒、沮丧等;3.符号资本(网络舆论)的出现:能够解释、概括网络舆情事件的图片、文字、符号等;4.道德感:参与者在转发、评论舆情事件中产生了强烈的道德感、正义感,对不同态度和言行会有愤怒情绪,这一过程一般发生在次生舆情灾害和互联网集体记忆的唤起中。
在网络空间的互动仪式中,参与者获得了情感能量,同时形成了以网络舆论形式存在的符号资本,并通过评论、转发等形式最大化其情感能量,吸收更多的参与者,从而形成不断扩展的互动仪式链条,形成更大范围、更强有力的网络舆论。互动仪式链的不断扩展类似于一种核裂变,以链式的结构在网络空间中扩展。而扩展的强度、广度则取决于情感能量的强度、符号资本的凝聚力。而这种链式结构传播与互联网尤其是社交媒体的连接形式十分吻合。这一过程图示如图4
file:///C:/Users/le/AppData/Local/Temp/ksohtml7744/wps87.pngfile:///C:/Users/le/AppData/Local/Temp/ksohtml7744/wps88.png
通过引入互动仪式链理论,我们对网络舆情与舆论转化机制有了几点新的认知:首先,网络舆情与舆论的转化机制与互动仪式链理论十分契合,这一转化过程类似于核裂变中的链式结构;其次,情感能量是人们参与互动仪式的内在驱动力,这为我们认知网络舆情中的提供了新的视角;再次,互动仪式中生产的符号资本对应着网络舆情事件中生成的网络舆论,作为群体的社会关系符号,网络舆论本身就蕴含着道德标准和对违反这一符号的愤怒,能够很好地解释舆情危机、次生舆情灾害的形成机制。尤其是就舆情危机这一现象,互动仪式链理论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理论视角。更重要的是,互动仪式链理论对情感、情绪等的动力机制给出了恰当、富有洞察力的描述,这为解释以情感与信念优先为特征的后真相时代的网络舆情与舆论转化提供了全新的理论视角。
三、后真相时代的网络舆情与舆论转化
当下,舆论生态已呈现出明显的后真相时代特征,即公众对情感与信念的诉求优先于理性和事实。在后真相时代,网络舆情演变出现新的变化:舆情生成难预测、舆情演变速度快、情感宣泄压倒理性商谈、舆情背后力量错综复杂;同时,网络舆情呈现出舆论场域上的反相共生性、内容上的真假同构性、评判上的情理倒序性等新的特点。简而言之,后真相时代的到来使得舆论反转、情感宣泄、舆情危机、信任异化等成为常态,这对于网络舆情与舆论转化机制研究提出了新的问题,而互动仪式链这一经典的情感社会学理论为我们提供了新的视角。通过引入互动仪式链理论,我们不仅能够勾勒出网络舆情与舆论的转化机制,也能够对后真相时代的网络舆情与舆论转化机制给出相应的解释。
首先,后真相时代情感优先是互动仪式链理论情感能量最大化的逻辑产物,为把握网络舆情新特点的心理基础提供全新视角。柯林斯认为,情感是互动仪式链理论的核心,也是社会动员、群体团结、社会冲突的主要因素,是合法性”“价值等宏大概念的现实和生活基础。简而言之,人类作为社会性动物,在社会互动中追求情感能量的最大化是本能。正如勒庞在《乌合之众》中所说:在与理性永恒的冲突中,感情从未失过手。而互动仪式是情感的变压器,通过互动仪式,人的短暂的情感(喜悦、悲伤、愤怒、恐惧)建立起了情感协调,形成了持续、长期的结果,称之为情感能量。情感能量类似心理学中驱力的概念,但具有特殊的社会取向。高度的情感能量是一种对社会互动充满自信与热情的感受,而较低的情感能量是对社会互动疲惫、逃避的感受。在任一时刻,一组个体会拥有不同程度的情感能量和不同存量的情感符号,同时人们会趋向于获得相对于当前资源的最高的情感能量回报。
将情感能量作为理解社会互动、群体行动的心理驱动力,为我们认识后真相时代的网络舆情新特点提供了全新的视角。每个时代、时期的社会心态、社会心理构成了其情感能量的基调和底色。把视线拉回到今天,从世界范围来看,贫富差距不断拉大、媒体的垄断都加大了不同群体之间的信任对立,成为了后真相时代的现实基础。而就中国而言,伴随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人民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民众对更加美好生活的需求在社会心态方面有了四个显著转变:从实现基本物质文化需要向同步追求高品位物质文化生活转变;从实现外在物质文化需要向同步追求精神心理满足转变;从注重现实安全向同步追求长远安宁转变;从单纯个体受益向同步追求参与社会事务转变。舆情作为政治指向性很强的心理活动,其表达、诉求与民众的社会心理、社会心态紧密相关。在民众社会心态出现显著变化下,追求公平感、正义感、安全感、个体自我实现感成为我们所处时代最显著的情感能量。与之对应的是,不公平感、不正义感、不安全感、个体自我实现挫败感则会引发正当愤怒感。因而,遵照互动仪式链情感能量最大化的逻辑,在网络舆情事件中,最值得关注和最容易引发舆情危机的则是与公平感、正义感、安全感、个体自我实现感相关的事件,而非传统的维权事件、利益诉求事件、群体性事件等。这为我们理解后真相时代的网络舆情事件起因提供了新的角度。
其次,社交媒体发展使得网络空间产生了高度的互相关注和情感连带,降低了互动仪式的成本,使得后真相时代的网络舆情事件具有脱域特性和拟态、难以预测的特征。在互动仪式链理论中,关注焦点和情感连带是形成互动仪式的关键机制,而这一机制建立在人类神经系统相互协调的基础上。柯林斯认为,只要媒体能够远程建立起关注焦点和情感连带,互动仪式便可以以身体不在场的方式发生。如果神经系统能够直接远程产生连带作用,那么其效果与亲身在场将会是一样的。事实上,今天的社交媒体不仅建立起了与身体在场媲美的关注焦点和情感连带关系,更大大降低了互动仪式的门槛和成本。在前互联网时代,互动仪式往往与政治活动、宗教仪式、大型集会紧密相连,而这些互动仪式掌握在极少数的精英人物手中。而在当下,社交媒体以互相关注的设置将人们聚拢在虚拟空间,同时以信息转发、直播等方式使人们的情感连带高速运转,互动仪式的成本和门槛大大降低。与之相应的是,网络舆情事件的产生脱离了现实社会时空的束缚、社会关系的制约,具有了脱域的特征。而在后真相时代,情感与情绪优先的逻辑使得媒体尤其是自媒体主动迎合受众的认知模式、心理特征,以情绪带节奏”“以情绪带流量。另一方面,受众以情感与信念去有选择地信任信息。这两方面极大加剧了网络舆情事件的脱域性,使得网络舆情事件具有难以预测、拟态化的特征。难以预测性指的是网络舆情事件的产生不仅基于现实社会的运行逻辑,更基于虚拟空间中的运行逻辑。任何一个能够与网民认知和思维模式有联系的事件,只要遭遇网络炒作,就有可能引发一场无法预测的网络舆情事件。譬如,作家冯唐的一篇文章《如何避免成为一个油腻的中年猥琐男》在社交媒体引发网民对中年油腻男大讨论,随之引起了社会对中年危机、生存压力的焦虑情绪。同时,网络舆情事件的脱域性也使得其产生具有拟态化的特征,即由媒体所创造的信息也能够引发舆情事件。譬如,电视剧《人民的名义》引发全民对反腐败、阶层固化大讨论的网络舆情事件,电影《战狼2》点燃了网民的爱国主义情绪,滋生了不少战狼式爱国行为。
最后,在后真相时代,互联网传播形态的视听化使得网络舆情事件中的符号资本升维,强化了网络舆情与舆论转化的速度,增强了情感、情绪的能量,提升了网络舆论的力量。当下,互联网传播形态走过了文字、图片阶段,向着视听化的方向发展。这一传播形态的变化对于网络舆情与舆论关系有着深刻影响。在互动仪式链视角下,网络舆论是经由互动仪式生产出来的符号资本,承载着网络舆情的群体共识和情感。柯林斯认为,符号资本对于生产高水平的互动仪式链至关重要。而判断符号资本成功与否的标准有三个层次:1.符号资本的可接近性,是否被赋予一个在空间上隔离的地带,是否受到情感的、强烈的和自我正当性的维护;2.符号标志的扩展性,是否能将符号应用在超出互动仪式参与者群体的实际聚集之外的其他互动仪式情境中;3.符号的内化性,即个体单独时如何利用符号,能否存在于构成思维的内心会话和自我想象中。从符号资本的可接近性、扩展性、内化性三个维度考量,网络传播形态的演变对于网络舆情事件的影响十分深刻。网络传播形态由文字到图片再到视频,这一升维过程也是符号资本的进化过程,极大提升了符号资本的扩展性和内化性。就扩展性来说,图片比之文字、视频比之图片都更具扩展性,能够在不同的互动仪式情境中进行符号资本的传播。就内化性而言,图片比之文字、视频比之图片在情境的完整性、沉浸性等方面都大为提升,能够让人感同身受”“身临其境地进行思考,从而使得符号资本成为内心对话和思维现象的一部分。简而言之,互联网传播形态的升维提升了符号资本的扩展性、内化性,这带来的直接影响就是,在网络舆情与舆论转化的互动仪式链中,网络舆论(符号资本)能够以最快的速度调动起参与者的情感能量,动员更大范围的人参与到互动仪式过程中来,同时强化了网络舆论的动员力、感染力及其作用。
  
通过将互动仪式链理论引入到网络舆情与舆论转化的研究,我们能够对网络舆情与舆论转化的机制、结构、作用方式、心理动力作出新的、更深入的阐释。同时,互动仪式链理论被称之为情感社会学,这一理论十分契合情感与信念优先后真相时代,为更好地解释后真相时代网络舆情事件的起因、特性,网络舆情与舆论转化的速度、强度提出了可行性路径。在互动仪式链理论基础上,我们可以为政府在后真相时代的舆情应对、舆论引导提供不同视角的对策、建议。譬如:从阻断互动仪式链的角度进行舆情支持,从塑造成功、高水平互动仪式的角度进行舆情应对与舆论引导等。
责任编辑:班允博 一审:王铮  二审:陈鑫
文章来源:《理论与改革》2019年第5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1IV5WsSiX8IImv_mlVDJ0g
作者:董向慧
编辑:高杰

344#
发表于 2019-9-26 23:28:04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我和我的A股(我和我的祖国股市版)
我和我的A股,一刻也不能分割~
无论我走到哪里,都必须按时看盘~
我关注每一条新闻,我关注每条消息~
地震台风,时事变化,行情一道辙~
我亲爱的A股,我永远紧盯着你的起伏~
你用你那莫测的行情和我诉说~
我的A股和我,就像和韭花一朵~
市场是经济的表 韭菜是表的依托~
每当主力在微笑 我就是笑的漩涡~
我分担着市场风险 分享市场欢乐
我亲爱的A股 你的韭菜永不干涸
永远给我 波浪起伏 心中的割
……啦……
编辑:高杰

343#
发表于 2019-9-24 21:43:58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舆情分析师进阶五法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Bs7OUOk6NCazk0kDLBEDPQ
文章来源:舆情観察
原作者:颜陈
随着网络逐渐成为党和政府了解社情民意的主渠道,公众参与政治生活的热情不断提高,舆情分析师通过舆情系统对网络信息进行采集、筛选、分析、研判,帮助社会管理者精准梳理民意,在社会生活特别是公共事件中发挥出显著作用。相比一般的信息汇集,专业的舆情分析重在整理、研究,需要付出更多的智力、时间成本,是加倍的脑力劳动。如何成长为一个成熟的舆情分析师呢?
1、坚定政治立场。移动互联的新媒体时代,网络社会权力去中心化使政府难以控制舆论的方向,传统的政府权力在舆论场不断被稀释。从职业特性来看,舆情分析师通过分析社会矛盾产生的深层次原因,研判其未来的发展趋势,对当前存在的浅表问题或舆情的演绎态势提出合理化建议,在某种程度上,相当于参政议政。舆情分析师的使命在于,从公正、公平的价值立场出发,推动网络舆论在政府、公众与媒介之间形成良性互动,进而在整个社会形成良性的舆论生态圈,也就是打造清朗的网络空间
2、熟悉舆论生态。社交媒体不只是更新了信息传播和人际交往的方式,也在某种程度上创新了社会动员的方式。舆情分析师整天泡在真相模糊、戾气蔓延的舆论场,如果不能正确认识干群矛盾,对舆论生态缺乏了解,势必会受认知失衡与舆论暴力的影响,难以保持客观理性的头脑。从专业素养来看,舆情分析师只有熟悉舆论生态,才能综合运用传播学实证与反思、宏观与微观、定量与定性结合的基本研究思维,对诸如网络媒介环境、社会结构压力、网民心理等要素进行很有见地的探讨。熟悉舆论生态的另一个好处在于,能够打通不同经验之间的共享与对话,实现官民立场的自由切换。
3、加强理论研究。网络舆情理论研究最终的落脚点,是为现实舆情工作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这就需要舆情研究者遵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研究之路,灵活自如地进行学科交叉研究,将视角放在系统探究网络舆情行为及其影响因素方面,阐释各要素之间的内在规律和作用机制,努力帮助作为舆情客体的政府、企事业单位了解新媒体特性及网络舆情的结构性特点。舆情分析师通过对网络舆情基础理论和应用实践的研究,从理论上深入理解网络舆情的内涵、特点,有助于切实分析网络舆情的应对现状,积极探索政府应对网络舆情的路径选择。
4、掌握专业技能。移动互联时代,网络形态发展趋势复杂多变,舆论场阵地转换频仍。研究并掌握微博、微信和移动终端使用者的特点,善于总结出网络舆情变化的一般规律,才能更精准地把握舆情演绎途径,也才谈得上去应对引导舆情。舆情分析师要积极适应新的媒介环境和社会关系变化,构建更大、更好的社交网络。同时,不断创新学习方法,学习研究各种新兴媒介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技术,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培养强大的信息分析处理能力。这样才能在舆情事件波云诡谲的时候,精确研判网络舆论的发生、发酵和消解的拐点,推动各方达成矛盾和问题的最佳解决方案。
5、丰富实战经验。舆情的本质,是民众对自身利益的诉求和表达。对社情民意的考量,将是一切舆情对策的出发点。舆情处置的过程,就是推动舆论由混杂无序、多元对立的混沌状态逐步转向结构有序、共识度高的主流舆论结构的过程。所以,相关的工作应在洞悉网络舆情特性的基础上,从抓选析策做起,完成舆情工作的闭环处理。成熟的舆情分析师,从舆情监测取样、分析、研判和应对等角度入手,结合舆情实战经验,可以协助涉事单位打通线上数据与专业经验高速公路,使得民意研判更精准,最大限度地平息民众的不满和关注。
随着互联网及其应用向着移动泛在、多终端整合、微众即时互动、个性化方向发展,从事互联网信息监测、整合分析的舆情分析师理应与时俱进。换言之,普通网民对社会言论可能是一般关注,但舆情分析师则要以事件为分析维度,在大数据的基础上实现人、事、情、理、法等多维度交叉分析、关联分析。从告诉受众是什么,到解答为什么怎么办。这一认识渐进的过程,不仅是舆情服务提档升级的过程,也是舆情分析师成长进阶的过程。
编辑:高杰

342#
发表于 2019-9-17 21:54:41 | 只看该作者
【案例】Nature:删帖、屏蔽关键词能阻止网络极端言论吗?也许效果适得其反

原文作者:郭瑞东  
原文来源:集智俱乐部

   
导语

随着社交媒体的普及,极端言论的传播变得更加容易。今年8月发表在 Nature 的一篇研究表明,在极端言论传播的小世界网络中,关键词屏蔽等传统监管方式不仅效果不佳,更可能起到反作用。


极端言论自古有之,例如名著《飘》出现3K党,如今依然在美国南方不时露出獠牙。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普及,使得极端言论的传播变得更加容易,任何人都可以在 Facebook 上开设公共账号,在短时间让极端言论触及数万人,这使得监管机构面临的问题变得更加棘手。

传统智慧告诉你要抓大放小,先管好主流的社交媒体,但 Nature 主刊今年8月底的一篇文章指出这样做会适得其反。

Nature 论文题目:
Hidden resilience and adaptive dynamics of the global online hate ecology
论文地址: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19-1494-7

极端信息的传播网络是复杂的

这篇 Nature 文章的标题中的关键词是 Hidden resilience ,即隐藏的弹性。这是一个来自生态学的术语,讲述的是生态系统在遭到外界打击后,由于网络结构,得以快速回到之前的状态的能力。该文将社交网络中的极端言论当成是生态系统中的物种,首先指出了极端言论在不同平台之间的传播是一站式的——某种极端言论可以一次性地从一个地区传播到另一个地区。

下图中的 VKontakte(以下简称VK)是俄语世界的主流社交媒体,图中红色的是 VK 平台之间传播的仇恨言论,蓝色的是在脸书平台之间传递的仇恨言论,绿色代表是是跨平台的传播。





图1:极端信息在不同平台间的复杂传递网络,
下图展示了对欧洲部分的进行了缩放

从上面的例子中可以形象地看到,极端言论的传播网络是去中心化的,也就是一个小世界网络,没办法找到一个核心节点,从而一劳永逸地解决问题。该研究中,作者关注的是泛指的极端言论,而不是某一个特定的主题,例如 ISIS 、新纳粹等。文中指出,这些言论的共同点是充满了偏激和仇恨,尽管仇恨的对象不同(可以是外来移民、同性恋者等)。

根据自动化的图像识别(例如识别血腥暴力的照片)以及文字主题分类,再加上手动的筛选,作者给出了一个包含768个节点(传播极端言论的账号),578条边的网络。

极端信息传播网络
存在无标度特性

在更细的尺度上来看,下图展示的是六十多个和3K党有关的极端言论,右图中的每个黑点代表一个社交媒体的用户,每个白点代表细分后的一个包含和3K党有关的主题。每个主题会形成一个聚簇,其关注人数在数十人到数万人之间。用户之间也会形成一个聚簇,用户聚簇的人数从一个到数百个不等。左图的宏观视角,不同聚簇的大小代表了关注的用户数,其距离越远,两个主题间共同关注的用户越少。


图2:六十多个和3K党有关的极端言论形成的聚簇
图3:该聚簇的大小归一化后,
计算不同大小的极端言论主题簇对应的用户数的分布,
可以看出明显的指数分布。

网络具有无标度特性,这意味着这样的网络更有可能具有嵌套性,而嵌套性的网络在遭到外部打击时能迅速复原。

相关阅读:
生态系统、公司网络与国际贸易——不同系统中的嵌套模式
网络中的嵌套结构决定公司与国家的命运

在不同平台之间,当一个平台对某一个主题的极端信息进行取缔后,该主题对应的用户可以迁移到其他的主题上,往往还会使用其他的文字或“梗”,对极端信息进行“加密”,这使得新信息更难以被针对英语的自动监控算法检测。如果只是根据常识,没有注意到极端言论的传播网络的特征,简单的信息屏蔽只会使得极端言论如野草一样杀不尽,这也是标题中 Hidden resilience 所要概述的发现。

通过数学模型说明
不同平台监管力度不同造成的反作用

数学模型能够量化地说明在何种情况下,会发生怎样预期的结果,以及应该采取怎样的应对策略最优。本文提出的模型,假设传播极端言论的不同用户在社交平台之间会选择最短路径,在不同平台、不同主题的极端言论间进行迁移,但这样的迁移是有成本的。限于篇幅,不对模型进行详解,只简单说说模型得出的结论。

假设有两个社交媒体,A 对极端言论有较好的监管,B 则缺少监管。下图的纵轴是 B 平台上不同主题的极端言论之间的最短距离(最少需要多少用户才能相连)的均值,横轴是不同主题聚簇之间的总连接(用户和极端主题之间的边)。

通过该图,模型指出,如果只在 A 平台对极端言论进行监管,当 B 平台的用户和极端言论的连接数大于某一阀值时,会导致从整体上来看,不同主题的极端言论联系距离更远,从而使得进一步的打击变得更加困难(更加去中心化)。

图4:只针对某一平台的极端言论进行封杀
带来全网极端言论的进一步分散

四种不同的
针对极端言论的应对方法

该文的另一大贡献是按照两个维度,区分出了四种应对极端言论的策略,以及在数学模型模拟的情况下,这四个策略各自的效果。限于篇幅,这里只对这四类策略进行概述,论文的补充材料中对此有详细分析。

图5:不同维度下的四种应对极端言论的策略

横轴表示干预的粒度,纵轴表示干预的方式(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

左上角的方法是删贴——找到特定主题的帖子,全部禁掉;该方法的干预尺度较粗,这样做带来的反作用是会让极端分子迁移到另一平台,并没有治本。

右上角的方法是删号;这是更细致的干预,但大多数人都拥有多个社交平台的账号,因此这种方法也只是一时之计。

右下角的策略是培养一批能够发出中和极端言论的用户,如图中的绿色圈子中的用户,让其作为社交网络上的“免疫系统”,从而稀释不同的极端言论主题之间的联系。

左下角的策略,则是将相互矛盾的极端言论同时曝光给同一个用户,让二者相互牵制,从而削减极端言论的影响力。

该文指出,四种策略需要有所权衡,才能达到对极端言论的最佳管控效果。


总结

如何应对极端言论带来的挑战

由于人群极化与国家对立,互联网上各类极端的言论也日渐增多,极端言论的管控成为了一个世界性的问题。国外的 3K党、新纳粹、ISIS 等毒瘤思想,甚至发展成了严重影响社会安全的危险因素。

在传统的纸媒时代,若想打掉一家宣传极端言论的报纸,仅需几个核心成员就能做到,并对某类极端思想予以毁灭性的打击。但在社交媒体上,传统智慧不再管用,反而会产生更大的副作用。至于极端思想的形成,其影响因素也由社交网络的邻里实体关系,转换到了虚拟空间上。这使得算法的影响变得显著,也使之前不可行的由下而上的方法(例如前文提到的后两种策略)变得可行。但由于极端言论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人们对其的管控仍需多种方法协作。

除了应用在极端言论的管控上,文本的结论是否对儿童色情的传播、非法人口交易、传销组织的人员招募等其他“暗网”也适用呢?这一点作者并没有给出明确的回答,但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个人的猜测是,对于一切非法的信息传递网,狡兔三窟的个体使针对某一平台的打击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

正是由于这篇文章得出的结论具有“反常识”的特征,因此有潜力应用到更广泛的领域,且对现实的重大政策制定有具体的指导意义。

编辑:吴悠


341#
发表于 2019-8-29 21:22:40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编辑:陈茗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