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楼主: adm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科技报道集锦

[复制链接]
341#
发表于 2016-12-23 00:25:50 | 只看该作者
【案例】2017年最值得媒体关注的5个科技趋势 | 未来今天学院来源:新京报媒体研究
2016.12.21


“未来今天学院”(The Future Today Institute,前Webbmedia集团)发布了年度科技趋势报告,讲述了2017年值得关注的159项科技趋势以及它们对不同行业的市场价值,其中包括新闻行业。与去年的报告相比,数量上有将近两倍的增长,许多新技术首次露面。

艾米·韦伯(未来今天研究所的创始人)说,不同形式的人工智能(AI)是接下来一年中媒体机构应该注意到的趋势之一。“这并不是说每一个记者需要一夜之间成为一个程序员,但新闻机构应该了解人工智能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这很重要。”

除此之外,报告中还提到了哪些在未来一年中可能对新闻行业产生重大影响的科技趋势?一起来看。


数字内容保管

报告中认为,数字内容若不妥善保管是极易损坏或丢失的。这一趋势既关系到传统出版商,更关系到数字媒体。

目前,大部分新闻媒体机构并未建立服务于数字内容生产的中央存储库,而这些内容若不妥善保管,极易被损坏或丢失。

社交媒体上用户发布的内容、互动等所有数据如何保存,如果这些被删除将会有什么后果,这也是一个问题。这些信息非常重要,通常在相关报告中被引用以说明问题。

“我们看到很多媒体机构都在急速转型,他们匆匆停止了电子版,但当他们被出售或退场时,所有的档案和资料都消失了。”

“这个问题并不急迫,以至于许多媒体机构都不会去考虑,因为我们谈论的后果可能会发生在十几年之后,但是我们今天为什么不能为阻止那样的后果做些安全保障和挽救措施呢?”

为报道标出数据来源

许多新闻媒体机构越来越多地依赖算法和数据报告,而越来越多的读者希望了解报道是如何使用数据资料的,以及数据收集使用了什么技术和算法。

而这类信息是可以提供给读者的,在每篇相关报道下以标签配短说明的形式给出。

“现在假新闻如此猖獗,新闻媒体最好为自己生产的报道给出透明的解释。但我们不是让媒体们连使用什么型号的设备这类信息也要公开,而是希望给出关于所使用的数据库、数据来源、计算方法的信息。这样一来,我们会更清楚地看到数据库是否存在偏见或问题。”

群体数据挖掘

报告中提出一个概念“Crowdlearning”,直译译为“群体学习”,实际上是指新闻媒体或服务机构对用户群使用习惯的学习、数据的收集,来驯化服务,使之更好地贴合用户习惯。这过程需要较长时间,新闻机构可以通过用户的动作、使用痕迹来了解更多,比如他们的在线活动信息,公共卫生记录或位置记录等。

韦伯解释说,这个概念来自于健康产业,匿名病人数据可以帮助科学家解决具有挑战性的难题,并帮助其画出模型。

“在美国,越来越多的匿名健康信息被公开,而这些数据中包含这无穷无尽的新闻报道潜力和可以挖掘的故事。举个简单的例子,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如果一群人生病了,作为一名记者,会提出怎样的疑问呢?”

再举个其他类型大数据新闻的例子,比如6月的英国全民公投,谷歌趋势的数据显示英国人在Google中搜索最多的问题包括“欧盟是什么?”等一系列欧盟相关的问题。了解大众最关注的问题,这会给记者的报道方向提供许多启示。

作为服务的新闻

以SaaS这种服务软件为例,该软件以用户付费订阅为基础,新闻媒体可以利用其存档和数据库为商业、学校等机构提供服务。

这种形式为媒体提供了新的长期的收入来源,也让媒体成为了每个人日常生活的隐形信息层的一部分,在报告中列举了一些创新产品,比如提供审查和事实检查的网站目录、人员和组织的可搜索数据库,或生成关于特定主题的意见和专家报价列表的人工智能产品。

“明年的一个普遍的威胁是,这些并不是新的东西,但这样的盈利模式是否可行,”Webb说,“媒体是否可以从他们所做的事情上获取利润。”

“如果把新闻媒体看作一种服务,那么我们就会有非常有趣的机会,这是我们应该努力的方向。”

限量版新闻产品

“人们消费内容的方式发生了变化,他们对内容的期望是什么?我们观察到的一个原因是,有一些关于新闻产品的实验,并不是无限期的。”

限量的新闻产品,如纽约时报在奥运会期间推出的短信服务,是有明确期限的,且只与一定的主题有关。


根据该报告,2017年将会出现更多的临时播客,简报和聊天机器人。他们可以成为媒体新的收入与对外拓展的机会。

Webb说,“我认为限量版的内容与现在我们的生活节奏以及获取信息的设备是匹配的。”

报告中提到的其他趋势包括会话界面,混合现实(VR、AR、360度视频)和流媒体社交视频等。
链接:
http://mp.weixin.qq.com/s/gteEgSWCVX3fHejz8UijZQ



342#
发表于 2017-1-23 23:59:41 | 只看该作者
【案例】科学的最高层次是证明“迷信”的真实存在
核心导读:我们看到的世界,仅仅是整个世界的5%。这和1000年前人类不知道有空气,不知道有电场、磁场,不认识元素,以为天圆地方相比,我们的未知世界还要多得多,多到难以想像。

这是我的同学、朋友、北京大学地球物理学系毕业的高材生、优秀的地球物理学家给我的科普教育。同时他也是一个出色的诗人和作家。这篇短文是我读过的最好的科普文章。

随着量子卫星上天,有关量子的事在这里科普一下,让朋友们了解一下当代科技最前沿发现了什么,竟然将颠覆人类的世界观?!

是的,我们的世界,因为几个最新的科学,全乱了!想看更多此类精彩文章请加微信:kano131479。

一   搅乱了世界的3项科学成果

(一)暗物质
1.怎么发现有暗物质?

我们原来认识的宇宙形态,是星球与星球之间通过万有引力相互吸引,你绕我转,我绕他转,星球们忙乱而有序。但后来,科学家通过计算星球与星球之间的引力发现,星球自身的这点引力远远不够维持一个个完整的星系。如果星系、星球间仅仅只有现有质量的万有引力支持的话,宇宙应是一盘散沙。

宇宙之所以能维持现有秩序,只能是因为还有其他物质。这种物质,目前为止我们都没有看到并找到,所以,称之暗物质。



2.暗物质有多少?

科学家通过计算,要保持现在宇宙的运行秩序,暗物质的质量,必须5倍于我们现在看到的物质。

3.有没有观测到暗物质?

现在没有真正的测到暗物质。只是能发现光线在经过某处时发生偏转,而该区域没有我们能看到的物质,也没有黑洞。

4.黑洞是不是暗物质?

不是。黑洞只是光出不来,它发出其他射线,它仍然是常规物质。

(二)暗能量
1.怎么发现有暗能量?

科学家观测发现,现在的宇宙不仅在不断膨胀,而且在加速膨胀。匀速膨胀还可以理解,加速膨胀,就需要有新的能量的加入。这能量是啥?科学家也搞不清,取名叫暗能量。



2.暗能量有多少?

科学家通过计算,通过质能转换方程E=MC2计算,要维持当前宇宙的这种膨胀速度,暗能量应该是现有物质和暗物质总和的一倍还要多。

3.有没有找到暗能量?

目前为止,还没有。

(三)量子纠缠

现代科学发现,对物质的研究,在进入分子、原子、量子等微观级别后,意外非常大,出现了超导体、纳米级、石墨烯等革命性的材料,出现从分子水平治愈癌症的奇迹,而最神奇的是——量子纠缠。

1.什么是量子纠缠?

科学实验发现,二个没有任何关系的量子,会在不同位置出现完全相关的相同表现。如相隔很远(不是量子级的远,是公里、光年甚至更远)的二个量子,之间并没有任何常规联系,一个出现状态变化,另一个几乎在相同的时间出现相同的状态变化,而且不是巧合。



2.有没有观测到量子纠缠?

量子纠缠是经理论提出,实验验证了的。科学家已经实现了6-8个离子的纠缠态。我国科学家实现了13公里级的量子纠缠态的拆分、发送。

二   搅乱了的世界

(一)搅乱了的哲学世界

我们原来认为世界是物质的,没有神,没有特异功能,意识是和物质相对立的另一种存在。现在发现,我们认知的物质仅仅是宇宙的5%。没有任何联系的二个量子,可以如神一般发生纠缠。把意识放到分子、量子态去分析,意识其实也是一种物质。

既然宇宙中还有95%的我们不知道的物质,那灵魂、鬼都可以存在。想看更多此类精彩文章请加微信:kano131479。

既然量子能纠缠,那第六感、特异功能也可以存在。

同时,谁能否定在这些未知的物质中,有一些物质或生灵,它能通过量子纠缠,完全彻底地影响我们的各个状态?

于是,神也可以存在。

(二)坍塌了的物理世界

现在所有的物理学理论,都以光速不可超越为基础。而据测定,量子纠缠的传导速度,至少4倍于光速。

(三)崩溃的内心世界

科技发展到今天,我们看到的世界,仅仅是整个世界的5%。这和1000年前人类不知道有空气,不知道有电场、磁场,不认识元素,以为天圆地方相比,我们的未知世界还要多得多,多到难以想像。

世界如此未知,人类如此愚昧,我们还有什么物事,必须难以释怀?
http://mp.weixin.qq.com/s/q1rQv1MvdpuKgtvQHSrnuw
343#
发表于 2017-2-4 15:56:11 | 只看该作者
【案例】计算社会科学在新闻传播研究中的应用

2017-02-03 祝建华 混合研究
计算社会科学是最近 10 年内兴起的一种采用互联网、大数据、机器学习等计算技术来研究社会科学问题的新思潮和新方法。
按照新闻传播研究中经典的 5W 模型,文章分别介绍了计算社会科学在“谁 (传播者),通过什么 (渠道),对谁 (受众),说了什么 (内容),并产生了什么 (效果)”等五个领域的主要应用案例。

传播者研究
用计算社会科学方法研究社会化媒体的传播者有两个技术难点:如何发现传播者,以及如何描述传播者。

受众研究
现有问题是如何找到互联网上的“围观者”,并定量计算其规模和特征,用户的参与行为的动态性增加了其难度。

内容研究
诸如微博、搜索词等用户生产内容极大改变了传媒生态,社会化媒介的内容与搜索词 (web search query)是目前研究成果最为丰硕的领域。

渠道研究
大量丰富易得的数字化痕迹极大地便利了渠道研究,目前成果主要集中于两个领域:数字媒体中信息扩散模式 (diffusion pattern)、以及新兴渠道与传统渠道的比较。

效果研究
已有较为显著的研究是:通过比较网络论坛参与者语义网络的相似性来测量参与者之间所达成共识的程度,以及通过自然语言处理的方式来研究个体的情绪或态度。如何自动化地判断受众的认知、态度和行为特征,以及如何判断变量间的因果关系是其技术难点。

数据的价值优势、对大数据的处理优势、自下而上的归纳优势和非介入性的方法优势使得计算社会科学在新闻传播学科中的引入成为趋势,但跨学科对话不足,以及“名实相怨”问题(新现象的初步描述、对初步描述现象的理论化、现象描述与理论化的错位),也使得挑战与机遇并存。

《计算社会科学在新闻传播研究中的应用》
  祝建华 彭泰权 梁海 王成军 秦洁 陈鹤
  载于《科研信息化技术与应用》2014年第2期





德国曼海姆大学传教授 Vorderer Peter

传播学从诞生以来,所探讨的主要问题是人类的传播行为以及传播行为所带来的结果,比如:说服、选择某些媒介或媒介的内容,或者改变个体、组织甚至社会思考、感受以及反应的方式。尽管这些表征(manifestation)和效果(effects)多种多样,他们共同之处都认为“人们的传播行为总是在某个时间开始,到之后某个时间结束”。“媒介效果研究”便是这样的一个例子,媒介效果研究描述和解释的是,当媒介使用者在一段时间内“暴露”(exposed)于某一媒介信息(message)后,或在对这一信息阅读、理解、解释和思考之后所发生的变化。

然而,人们传播和生活的形态正发生着重大而彻底的变化——许多人(尤其是年轻人)如今近乎“永久在线”(permanently online)。这意味着人们的传播活动随时随地(always and anywhere)都在进行,几乎不间断。“永久在线”使传播学、媒介的研究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对传播“内容”(content)的关注转移到了“联结”(connection)本身,使媒介效果范式势必发生转变。

文章进一步想要回答“为什么人们会希望永久在线?”作者从个人及社会两个方面对这个问题做出了回应。

个人层面上,援引威廉姆斯关于“放逐”(ostracism)的研究成果,作者指出当“人们学会并且习惯于上网后,他们更加可能形成永远在线的愿望,因为一旦下线,他们可能就会产生到被‘排除在外’(excluded)与被‘排斥’(ostracize)的感觉,从而引发对于人性中原始对‘放逐’(ostracism)与‘即将到来的厄运’(imminent doom)的恐惧”。

社会层面上,作者认为现代社会生活的体验是来自社会各个层面、各个进程的“加速”(acceleration),而在整个过程中,人与人之间是相互隔离的。在这样的社会和时代背景下,人们通过“永久在线”可以更迅速地调整并跟上持续加速的社会节奏。

最后,作者认为“永久在线”是媒介使用者在当前时代所经历的最重要的转变。为了更好地揭示这一“人类传播活动”形态的转变,需要更多跨学科的视角与解答,包括心理学、社会学等,而这也是传播学学科今后发展的方向。

Permanently Online: A Challenge for Media and Communication Research
Vorderer, P.& Kohring, M.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July.2013, 收录SAGE文献数据库编译 张梅芳 谢欣阳


主要选取期刊1[size=1em]国内期刊
新闻与传播研究、国际新闻界、新闻大学、当代传播、新闻记者、现代传播、出版科学、编辑之友、科技与出版、中国编辑、编辑学报、中国科技期刊研究、出版发行研究、中国出版、北大新闻与传播评论、新闻与传播评论、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中国网络传播研究等
2[size=1em]国际期刊
ASIAN J COMMUN、CHIN J COMMUN、COMMUN MONOGR、COMMUN THEOR、EUR J COMM RES、EUR J COMMUN、HEALTH COMMUN、HUM COMMUN RES、INFORM COMMUN SOC、INT J ADVERT、INT J PUBLIC OPIN R、J ADVERTISING、J ADVERTISING RES、J BROADCAST ELECTRON、J COMMUN、J COMPUT-MEDIAT COMM、J MASS COMMUN Q、MASS COMMUN SOC、MEDIA PSYCHOL、NEW MEDIA SOC、POLIT COMMUN、PUBLIC OPIN QUART etc.



本文源自公众号:复旦引擎( J-Engine)
链接:

344#
发表于 2017-2-10 23:28:18 | 只看该作者
【案例】Instant Apps正式上线,这个谷歌版“小程序”将会如何改变媒体业?
“在去年5月的I/O开发者大会上,谷歌首次介绍了安卓“即时应用”(Android Instant Apps),引起了一众忠实粉丝和科技记者的兴趣,但媒体业并未真正将其放在心上。近日谷歌正式开始了这项功能的内测,2017年是否会成为“即时应用”获得真正关注的一年?


对于新闻业来说,数字时代的APP建设是不可或缺的一步,但是这条道路也是困难重重,其中的一大挑战就是“可发现性”。如今移动App的打开率越来越低,人们日常使用的App只有五到六个,其他的都窝在角落吃灰占内存。所以,媒体公司们虽在构建应用程序上投入了巨资,得到的回报却相当有限。

近日,谷歌正式上线了“即时应用”,与Buzzfeed、Periscope等应用合作展开了内测,以观察并改善其体验。2017年,即时应用或许会获得真正的关注和动力,对普通用户的生活带来重要的影响和改变。

谷歌版“小程序”

即时应用可以让手机用户无需下载安装即可使用某一应用的功能。谷歌团队称其目的是让用户更快更简捷地进入应用程序,并且构想了一个新的愿景:用户通过一个链接就可以访问某个应用,如同访问网页一样轻松。


它与Facebook的“即时文章”(Instant Articles)虽然名字相似,但实则不同。“即时应用”提供了一个简便的方式,使用户无需下载完整App即可使用该程序的部分特定功能。比如一个购物应用可以拆成商品信息、搜索、介绍等不同部分,用户需要使用某一功能时只需安装该部分的模块。在跨界App与移动网页的鸿沟上,这一应用迈出了重要一步。

简而言之,即时应用可以让目前的应用更加轻量化,无需安装即可使用,而且从任意位置都可访问。虽与微信的小程序非常相似,但实际上不是一个路子:前者是让App更加网页化,后者则是让网页更加App化,不过二者无疑都将影响当前的移动体验。

“即时应用”如何运作?

从本质上讲,即时应用是通过裁剪应用的一部分并以更细粒度的方式提供给用户的应用。

举个例子,如果用户现在想使用某一应用的某一功能,他们必须下载完整的App才能得到特定内容。而有了即时应用,包含这一功能的相关模块可以直接加载到设备——通过最少的代码提供给用户寻找的内容。用户在试用部分功能后,可以选择下载完整应用还是略过。此外,这一功能也会像一个网页链接一样出现在谷歌的搜索内容中。


如上图所示,下载到设备的一个标准应用程序,整合了其所有功能。而右边的即时应用可以直接打开所需功能的部分,不需要整个应用包。

“即时应用”的优势在哪?

如前文所说,即时应用的目标是让App更加网页化。由于HTML5和Javascript的能力有限,网页现在在功能上还不能与App相比。另一方面,App的下载安装相对更加麻烦,总体下载量已呈下降趋势,而移动设备的有限内存也让用户在安装App时顾虑繁多。


在网页的功能能够赶上原生App之前,即时应用是协调App和网页的一个良好桥梁。通过它,用户可以访问一个更加简洁的App(或者说一个功能性更强的网页)。

不过,即时应用只适用于在安卓集成开发环境内用原生代码构建的应用程序。换句话说,它只适用于发布在谷歌商店的应用。这一限制也是为了保护用户的基本信息安全。

它对媒体业有何意义?

对于如今饱受困扰的新闻媒体们来说,即时应用带来了一个颇有吸引力的点:可发现性。一方面,它打开了用户的应用生态系统,使其App更可能得到用户的“光顾”。另一方面,它也可以提供一个替代性的内容分发渠道,从而减轻媒体对于Facebook和其他第三方平台的以来。

而且,即时应用不需要媒体公司花费大量资源为其构建新App。谷歌团队称,目前的App并不需要重新构建来适应即时应用,只需进行更新,以更模块化的方式运作——App既可整个打包下载,也可能各部分分开下载——这一改动一名优秀的开发人员一天之内就可以完成。此外,即时应用的兼容版本极大,从果冻豆(Jellybean,安卓4.1版本,2013年)到最新的的牛轧糖(Nougat,安卓7.0),这一应用都可以运行。


这意味着那些本就优秀的新闻App可以做得更好,读者可以被深度链接直接导航至想看的内容,而这对文章的传播和分享有重要影响。不过,对于那些抱着“总得有一个”的心态开发App的媒体来说,简单粗糙(如PDF副本)的设计可能会使其更加无人问津。在未来,如果用户能够获得如App般全面丰富又如网页般简洁的新闻消费体验,原有网站的重复更新或许也会逐渐减少直至消失。

短期内,很难说即时应用会产生怎样的影响。毕竟许多出版商都放弃了在App项目上的投资,只用廉价的技术维持其运作。但是,忽略这项发展可能会带来不可磨灭的损失:毕竟谷歌在影响用户习惯上比任何企业都有经验,在这方面苹果也难望其项背。而随着安卓系统和设备的进一步发展,在未来六个月,“即时应用”应当成为媒体公司战略讨论的重要部分。
来源:百度新闻实验室
http://mp.weixin.qq.com/s/LpXqubj_N_nx2bXnJ1ZCKg
345#
 楼主| 发表于 2017-2-22 20:57:46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宇宙膨胀的速度究竟有多快?
DENNIS OVERBYE2017年2月21日
在宇宙中——或许是在宇宙学家群体中,一场危机正在酝酿。一些天文学家称,宇宙似乎膨胀得太快了。

最近对遥远星系的距离和速度的测量结果,与宇宙的“标准模型”不符。这个费尽周折得出的模型,在过去20年里一直占据主流地位。

最新结果显示,一项长期寻找的数据的数值出现了9%的偏差。这项数据叫哈勃常数,用于描述宇宙膨胀的速度。但小小的偏差引发了一场争论,从中可以看出宇宙学家认为自己研究的这门学科已经达到了何等精确的程度。这场争论关乎我们究竟有多了解宇宙。

“如果是真的,我们将学到新的物理,”芝加哥大学(University of Chicago)的温迪·弗里德曼(Wendy Freedman)说。她把职业生涯中的大部分时间都用在了用图表描述宇宙的大小和膨胀上。


1931年,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左)和埃德温·哈伯(左二)在威尔逊山天文台。
Imagno/Getty Images

哈勃常数得名于发现了宇宙在不断膨胀的威尔逊山天文台(Mount Wilson)和卡内基科学研究院天文台(Carnegie Observatories)天文学家埃德温·哈勃(Edwin Hubble),是一个始终困扰着天文学家的东西。在一个不断膨胀的宇宙中,离我们越远的东西后退的速度越快。哈勃常数衡量的就是这种变化的幅度。

但测量哈勃常数须探测天空中的光点——我们永远无法到达或在实验室里复制的恒星乃至星系——的距离。从哈勃所在的时代至今,采用的办法一直是找到所谓的标准烛光,即可通过从地球上看它们时的亮度,计算出其与地球之间的距离的恒星或整个星系。

但校准器本身也需要校准,这引发了一系列不牢靠的假设和测量结果。在这些测量结果中,小小的误差和不一致,比如关于灰尘在多大程度上干扰了观测结果,可能会逐渐变成巨大的差异。就在30年前,著名天文学家在宇宙的年龄是100亿年还是200亿年上还无法达成一致意见。现在,所有人都认定它的年龄约为138亿年。

利用新一代工具,如哈勃太空望远镜,天文学家逐步降低了哈勃常数的不确定性。

越来越近

2001年,弗里德曼率领的一个团队报告的哈勃常数值是72公里每秒每百万秒差距(约330万光年)。天文学家喜欢用这种冗长的单位,它的意思是一个星系与我们之间的距离每增加330万光年,它的移动速度会增加72公里每秒。

哈勃的最初估值要高得多,为500公里每秒每百万秒差距。


普朗克航天器看到的大爆炸遗留下来的宇宙微波辐射。
NASA

弗里德曼的结果有一个误差范围,使它恰好与其他较间接的计算相符。那些计算得出的哈勃常数结果是67,稍微低一些、慢一些。它们来源于对最初的大爆炸火球发射的微波进行的研究。那些微波现在仍留在空中。

结果是,近年来天文学家在这个昏暗、颓靡得堪比双倍黑巧克力布朗尼的宇宙的组成上意见一致。按重量计算,宇宙由大约5%的原子物质、27%的神秘暗物质和68%的暗能量组成。暗能量比暗物质更神秘,正在加快宇宙的膨胀。我们不知道这些黑暗的物质究竟是什么,但这不要紧。关于它们是如何运转的,天文学家有一个精妙的理论,使他们能够讲出一个看上去合理的故事,介绍宇宙是如何从年龄只有一万亿分之一秒的时候进化到现在的。

但现在,哈勃常数的精度似乎提高了,而宇宙可能又陷入了麻烦。

去年夏天,供职于约翰·霍普金斯大学(Johns Hopkins University)和太空望远镜科学研究所(Space Telescope Science Institute)的亚当·里斯(Adam Riess)带领的一个团队利用了哈勃太空望远镜和夏威夷冒纳凯阿火山上的巨型望远镜凯克望远镜(Keck Telescope),并把超新星爆炸作为终极距离标记,得出的哈勃常数值为73,正负误差仅为2.4%。

这引起了轩然大波,因为它意味着,如果属实,那么今天观察到的哈勃常数,显然和2013年欧洲普朗克(Planck)航天器从大爆炸残留辐射的相关数据中推断出的67不符。后者更低,代表膨胀速度更慢。普朗克太空飞行任务的观察结果显示的是年龄仅为38万年的宇宙。它们被视作宇宙学的金本位。


盖亚航天器与银河系。
ESA/ATG medialab; background: ESO, via S. Brunier

标准的宇宙构成现在是否需要调整——比如,把一种从大爆炸开始就在太空中涌动的新型亚原子粒子计算在内——取决于你在跟谁讲话。有人说,在一个以争议著称的领域,对通过这么小的一个差异反映出的新物理感到兴奋还为时过早。他们认为,搜集到更多数据,并增强对统计不确定性的了解后,这种差异也许就消失了。

“据我所知,解释永远比问题更可怕,”亚利桑那州立大学(Arizona State University)的理论学者劳伦斯·M·克劳斯(Lawrence M. Krauss)说。

还有一些人则表示这可能是某个大事件的开端。任职于普林斯顿大学(Princeton University)和西蒙斯基金会(Simons Foundation)的宇宙学者戴维·斯佩格尔(David Spergel)称这个偏差“非常有趣”,但表示他还不相信这标志着出现了新的物理。芝加哥大学(University of Chicago)的迈克尔·S·图尔纳(Michael S. Turner)说,“如果这个差异是真实存在的,这可能会扰乱当前非常成功的标准宇宙学模型,也正是年青一代想要的——一个取得大发现、新见解和突破的机会。”

去年夏天晚些时候,里斯和同事斯特凡诺·卡塞尔塔诺(Stefano Casertano)得到了大致相同的结果,73。这巩固了哈勃常数发生了改变的说法。他们使用的是欧洲盖亚(GAIA)航天器提供的早期数据。盖亚正在用三角测量的方法测量逾10亿颗恒星的距离,因而使天文学家能够跳过距离阶梯上较低的一些等级。

他们计算出,这个差异只是统计巧合的可能性不到1%。在扑克牌中,这也许听上去不错,但在物理学中不是。后者要求可能性在100万分之一以下,才能巩固有了新发现的说法。

“我觉得这是一个可能会比较严重的问题,”团队成员之一、加利福尼亚大学(University of California)天文学者亚力克斯·菲利片科(Alex Filippenko)说。“在这个研究领域,细节决定成败。细节没问题了,我们就只剩一个等待解决的难题了。”

接下来怎么办?


一颗与用来测量宇宙膨胀速度的超新星类似的超新星。
NASA

里斯和其他人均表示,现代的和原始的结果都需要进行调整,才能做到准确,因为普朗克只是间接地把哈勃常数作为标准宇宙模型多个参数中的其中一个进行测量的。其他参数也许会得到完善。

这正是也许会出现新的物理的地方。

里斯说,最有可能解释这种差异的,也许是一种新的幽灵粒子,叫中微子。据知,宇宙中存在大量这种粒子。它们分三种,在宇宙中穿行时可从一种变成另外一种。一些物理学家称可能还有一种幽灵粒子,叫惰性中微子,完全不与任何东西相互作用。

AD


他们的发现可能揭开了粒子物理学的新领域,也许还可以说让外界对认识暗物质的追求有所了解。暗物质充斥着太空,为星系提供引力脚手架。

另一种可能性是,在宇宙学模型中,最受欢迎的暗能量形式——被称作宇宙学常数,是爱因斯坦在100年前提出的,后来被当成错误遭到否定——也许不得不被一种危害更大、更有争议的形式所取代。这种暗能量叫幽灵能量,可能会导致宇宙最终膨胀得太快,以至原子都会在距今数十亿年后的一场大撕裂中被撕碎。

“这是一种非常有趣的紧张状态,”里斯说。“这也正是我们玩这个游戏的原因。我们要找的就是某种不正常的东西。”

翻译:陈亦亭

https://newsletter.cnsxzh.com/ar ... campaign=newsletter
346#
发表于 2017-3-21 21:41:42 | 只看该作者
【案例】AR黑科技&深度报道特战队,数字时代《华盛顿邮报》又祭新大招
开年以来,《华盛顿邮报》又频出新招,先是组建调查报道的“快速反应小队”,又准备推出AR(Augmented Reality,增强现实)新闻项目。这一系列组合拳,能否在数字时代帮助其建立新优势?


AR取代VR成发展重头戏
《华盛顿邮报》计划加深对AR技术的应用,来增强其今年的新闻报道与故事讲述。
在去年5月,《华盛顿邮报》首次使用AR技术来展示新闻事件:2015年巴尔的摩市Freddie Gray(非裔美国人)被捕后死亡,引发了当地的冲突和骚乱。邮报发布了一个AR作品来帮助解释这一系列事件,根据法庭文件和证人证词制作了3D图像、音频、地图和文本,用户可以通过这一项目更好地了解案件的复杂性。

不过,当时读者必须下载一个专门的应用程序才能获得这一体验,从而影响了这一项目的大规模传播。从那之后,《华盛顿邮报》就着手构建一个基于AR的技术框架,并整合进其现有的两个移动应用程序,用户无需再下载专门App就能够轻松体验到这一“黑科技”。



邮报计划在今年春季推出新年的第一个AR报道,然后以每季度一个的频率更新。第一个项目将会是艺术和建筑评论家菲利普·肯尼科特(Philip Kennicott)关于新型创新式建筑的报道。AR技术让读者只需动动手机,环顾室内,就可以看到现实环境中的虚拟建筑并听到相关的叙述和介绍。

VR技术和360°视频在去年吸引了一批新闻出版商的注意力,但是目前尚未解决的缺陷让其逐渐降温。不仅制作成本比较昂贵,用户端的合格观看设备也非常少,而且内容的编辑难度也比较大——此外,要说服广告商在这方面进行赞助或投资,也是个艰难的过程。

相比之下,把数字元素插入真实世界的AR技术就很容易进行规模化应用,最为人所知的案例就是去年大伙的游戏Pokemon Go。



新项目的领头人——《华盛顿邮报》产品主管乔伊·马伯格(Joey Marburger)表示:“虽然AR技术的应用前景尚不能完全确定,但随着技术的进步,其应用难度更小,消耗资源也越来越少。要体验VR新闻,你必须有一个头显设备,但性能足够的AR设备几乎每个人口袋里都有,这就是AR新闻规模化应用潜力很大的原因。”

《华盛顿邮报》老板杰夫·贝佐斯为AR试验项目提供了大量支持。而邮报之外,一些新闻媒体基本都靠着外力才开始涉足AR领域。《纽约时报》对AR技术一直都保持着兴趣,但直到有了赞助商合作才开始进行真正的尝试。今年1月,其旗下的品牌内容工作室T Brand Studio与IBM合作推出AR项目“Outthink Hidden”。在虚拟现实方面进行了大量试验的《今日美国》,对外也表示在尝试AR项目,但没有透露任何细节。

《华盛顿邮报》全球营销方案主管表示,自从Pokemon Go风靡之后,很多广告商就对AR技术表现出了兴趣。“相比VR,广告商在投资AR时的目标更加明确,知道自己想达到怎样的效果。”

由于老板“财大气粗”,《华盛顿邮报》AR项目来自赞助商的压力比较小,编辑计划和准备工作也已经踏上正轨。但是AR技术也并非没有挑战。一方面对大多数人来说它仍是一种较为新颖陌生的体验,需要进行提示和指导;另一方面,它也并非适用于一切新闻。对此,马伯格指出了一个理想的AR新闻项目应该具有的要素:具有视觉感、事件关注度、探索交互选项。

通过这些AR项目的生产,邮报希望能积累一些经验为未来AR的大规模应用做准备,同时也与VR项目相互补充。

“特别小队”做更快的调查报道
当前无时不刻不在更新的新闻,加剧了读者的紧迫感——他们需要迅速了解各种事件和话题。而与此同时,调查性报道仍然需要长时间的打磨和深刻细致的分析。


在深度的低槽和报道逐渐追不上人们对新闻“即时满足”的要求时,《华盛顿邮报》创建了一个快速反应的调查报道小队,以数据挖掘和跨团队协作为重点,探索新模式来加快调查性报道出炉的进程,来应对数字新闻的发展要求。

《华盛顿邮报》深度报道编辑杰夫·里恩(Jeff Leen)称:“在与读者的反馈互动中,我们发现用户对于调查和问责报道的兴趣不断增长——我们在2016年对两位总统候选人的调查报道就获得了高度认同。所以我们花费更大的精力来做这项工作就有了意义,而且要从政治方面拓展到全领域。而这样就需要更数字化的方式和对新闻线索更积极的响应。”

这个新团队由一名编辑、一名图片记者、一名数据库记者、5位全职记者和3个兼职记者组成。他们都是调查报道这一领域的精英,成员进行过斯诺登事件等著名事件的报道,总共被授予过9个普利策奖。



这个快速反应小组将专注于创造有影响力的调查报道,以更快的节奏生产问责新闻,充分挖掘数据资源、利用社交媒体,在新闻事件未发酵之前就开始行动。相比以前数周或数月的调查周期,小组成员现在会在几天内就完成调查。由于这种“高速代谢”的要求,大部分工作将基于数字来源。

里恩表示:“数字革命加速了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这也是我们全身心把调查与问责报道投入数字空间的一次尝试。”
来源:百度新闻实验室
http://mp.weixin.qq.com/s/cG_XJJa-e7fRw-msLh82kQ
347#
 楼主| 发表于 2018-6-16 16:35:50 | 只看该作者
【案例】DeepMind新电脑具有三维想象力

谷歌(Google)在伦敦的人工智能子公司DeepMind开发了一款自我训练的视觉计算机。据DeepMind的首席执行官介绍,这款计算机“仅利用几张2D快照就能生成一个完整的3D场景模型”。
杰米斯•哈萨比斯(Demis Hassabis)表示,这套被称为“生成式查询网络”(GQN)的系统可以从任何角度想象和呈现场景。
GQN是一个通用系统,具有广泛的应用潜力,从机器人视觉到虚拟现实模拟。详情发表在周四出版的《科学》(Science)刊物上。
“值得一提的是,(DeepMind的科学家)开发了只依赖自身图像传感器所输入信息,就可以自主学习的系统,且无需人类监督,”马里兰大学(University of Maryland)的计算机科学家马蒂亚斯•茨威格(Matthias Zwicker)说,他没有参与这项研究。

这是DeepMind一系列备受瞩目项目中最新的一个,这些项目展示了一种之前未曾预料到的人工智能系统自学能力——在编程人员为其设定基本参数之后。
去年10月,DeepMind的AlphaGo自学了围棋这种超级复杂的棋类游戏,然后轻松击败了人类棋手。上月,DeepMind的另一个人工智能系统学会了在迷宫中寻找路径,其方式类似于人类大脑的导航功能。
人工智能
破解密码时,人工智能在“思考”什么?
桑希尔:一个人工智能程序仅用12分50秒就能破解二战期间德国Enigma密码。虽然机器智能给出了正确答案,但它并不理解自己在做什么。

GQN项目旨在复制一个人类大脑仅仅通过环顾四周就能了解世界的那种轻松方式。
“之前无法知道神经网络能否学会以如此精确和可控的方式来创建图像,”DeepMind研究员阿里•埃斯拉米(Ali Eslami)说。“然而,我们发现具有足够深度的网络可以在没有任何人类工程干预的情况下学习透视和光线。这是一个非常惊人的发现。”
GQN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通过图像传感器来观察场景,然后用计算机代码将其表达出来。第二部分是“生成式网络”,它可以从先前未观察到的视角来预测或想象场景。
未来的GQN系统有望比今天的计算机视觉技术的功能更为强大,所需的处理能力也会更低。目前的计算机视觉技术是用由人类生成的大量带标注的图像数据集来训练的。

但GQN仍有局限性——GQN迄今只在包含少量物件的相对简单场景中展示了想象力。
“尽管我们需要更多的数据和更快的硬件才能在现实世界中部署这种新型系统,但这让我们在了解如何建造拥有自学能力的机器方面向前迈进了一步。”埃斯拉米说。
译者/何黎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FT中文网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http://www.ftchinese.com/story/001078053#s=d

编辑:付莎莎
348#
 楼主| 发表于 2018-8-14 11:02:55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科技日报总编:中国1919年缺科学精神 2019年仍缺

科技日报8月13日消息,刚刚过去的周末,在北京会议中心举行的”2018世界科技创新论坛“,汇聚众多诺贝尔奖获得者、著名企业家、国际知名智库成员等,把脉中国和全球创新议程。
8月12日上午,科技日报社总编辑刘亚东应邀在大会上做了题为“用科学精神引领创新”的主旨演讲。

女士们、先生们、各位来宾、各位朋友:
大家早上好!明年是五四运动爆发一百周年。在中国古老的大地上,对科学的呼唤已经回荡了整整一个世纪。说起科学,人们很容易理解为科学知识,其实它还包括科学态度、科学方法、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其中,科学精神是统领,是体现在科学知识中的思想和理念。在我看来,1919年的中国缺乏科学精神,2019年的中国依然缺乏科学精神。
为什么这样说?今天中国社会的很多问题,归根结底都是由科学精神缺失造成的。
就拿科技界来说,我们的原始创新能力低下,基础研究薄弱,重大理论突破和原创引领性成果乏善可陈。你可以找出一千条原因,但最重要最根本的是科学精神缺失。与科学精神缺失伴生的还有学术腐败、造假,浮夸浮躁等很多丑陋现象。
科学精神缺失的影响决不仅限于科技界,而是全社会的。比如,与健康有关的谣言层出不穷,而且在中国特别容易流传。《科技日报》每个月底拿出一个整版来辟谣,还是辟不过来,因为谣言太多了。可谓谣言满街跑,真相还没穿上鞋呢。公众宁愿盲从某些“名嘴”关于敏感问题的臆断,而不愿寻找和相信科学的答案。
诚信问题深深地困扰着我们的社会,而始作甬者也是科学精神的缺失。大家知道,订约和守约是人区别于动物的一个重要标志。能够订约和守约的人必定是能够对自己负责的人,而能够对自己负责的人又必定是具有独立人格的人。那么,什么才能造就独立人格?古希腊人给出了经典的答案:科学。独立的人格来自于被科学武装起来的强大内心,依托于在自然规律面前人人平等的精神特质。可以说,契约精神与科学精神是一对孪生兄弟,它们有着一种密不可分的天然联系。
《科技日报》2018年5月28日头版头条推出新专栏“科学精神面面观”。开栏篇是本报记者的一篇报道《60万元“土豪保鲜针”扎出无知和愚昧》,并配发专家点评,我写了开栏的话。此后,我们又相继推出了“科学精神论场”“科学精神名家谈”“科学精神连着你我他”等一系列相关栏目。

科学精神是人们在长期的科学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共同信念、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的总称。
科学精神是一种基本的精神状态和思维方式,它由科学性质所决定并贯穿于科学活动之中。它一方面约束科学家的行为,是科学家在科学领域内取得成功的保证;另一方面,又逐渐地渗入公众的意识深层。
科学精神的内涵是十分丰富的,它包括批判质疑,求真务实,不懈探索,勇于创新,兼容并蓄,宽容失败等等。特别要强调两点。一是科学精神不能和科学成果划等号。从长远看,科学精神和科学成果肯定是正相关的,但在较短时期内却不一定。缺乏科学精神的支撑,你或许可以暂时取得一些科学成果,但注定不会走得久远。二是科学精神不能和科学家划等号。即便你是一位著名科学家,崇尚、践行科学精神,也不能成为科学精神的化身。因为在一定条件下,你依然可能做出违背科学精神的事来。
科学是舶来品,不是我们的土特产,在中国从一开始就水土不服。“西学东渐”也是一个外来词,指明末清初和清末民初西方学术文化两次传入中国的艰难曲折过程。
明朝万历年间,耶稣会传教士来到中国。此时,在科学和技术方面,西方开始迅猛发展,而中国尚处于蒙昧状态,从而形成巨大势差。以利玛窦为代表的西方传教士在传播基督教教义的同时,也传播科学和技术,对中国的学术思想界有所触动。但总体上讲,中国从士大夫到平民的各个阶层,对宗教和科学都是不买账的。到了清雍正时期,开始禁教。乾隆皇帝更绝,干脆把传教士赶出了中国。就这样,历时150年的第一次西学东渐无果而终。
和第一次西学东渐相比,第二次西学东渐来得可不是那么和风细雨、润物无声。1840年,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开路,把鸦片和科学一起打包,硬塞给了中国。你收也得收,不收也得收,粗鲁得很!中国社会开始逐渐接受西方学术思想。这一方面是慑于淫威,另一方面也是切身感受到了“知识的力量”。
清代启蒙思想家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所谓“师夷”,就是向西方学习。今天看来,这是很普通的主张,但在那个时代,这可是石破天惊之论,因为人们满脑子都是“天朝上国”“华尊夷卑”的观念。

从鸦片战争到洋务运动,从戊戌变法到辛亥革命,从推翻帝制到五四运动,在近80年的时间里,东西方文化在中国剧烈碰撞。这次西学东渐对中国思想文化的影响之大,历史上只有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可以与之媲美。经过西学的洗礼,中国人的思想观念开始改变,社会变革也随之发生。在此过程中,一些思想先驱应该被人们铭记。他们是林则徐、魏源、严复、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胡适、鲁迅、陈独秀……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人对于科学精神的认知也在探索中不断加深。上世纪五十年代,毛泽东发出“向科学进军”的号令,其后国家又出台了发展科学技术的“12年规划”,并且取得了以“两弹一星”为代表的一些重大科技成果。然而,那个时期中国政治舞台的中心是工农兵。特别是“文革”十年内乱让中国现代化进程遭受最严重挫折,科技事业也走进了严冬。

1978年3月的全国科学大会给中国带来了科学的春天。就是在这次大会上,邓小平强调“中国的知识分子已成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并且重申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一著名论断。1988年,邓小平同志进一步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邓小平提出这些论断,无疑表现出非凡的政治魄力和巨大的理论勇气,并且得到全国人民的广泛认同。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今天看来,其中一些概念有必要讨论和厘清。
科学和技术本来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它们既有结合的一面,也有分离的一面。汉语里合二为一的简称“科技”带来很多麻烦,把人们搞糊涂了,认为科学和技术差不多,没多大区别。不仅普通老百姓这样认为,一些政府官员,包括科技系统的管理工作者也这样认为。
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它们的目标任务不同,途径手段不同,因而管理方法也不同。
用管理科学研究的办法管理技术开发,或者用管理技术开发的办法管理科学研究,都是行不通的。混淆这两个概念,在相当程度上阻碍了我们国家科学和技术的发展。
说技术是生产力,没有问题;要是说科学是生产力,它就有一些限制条件。

首先,在数千年人类社会发展史的绝大部分时间里,尽管人类始终在孜孜以求探秘科学,对自然界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但是我们很难找到科学发现促进生产力发展的例证。毕达哥拉斯、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阿基米德的时代如此,哥白尼、布鲁诺、伽利略、开普勒、牛顿的时代也如此。一部分科学变成了生产力,那是十九世纪以后的事情,迄今不过两百年。

其次,科学是分学科的,也有应用科学和基础科学之分。有些科学是生产力;有些现在不是,将来有可能是;还有一些永远都不是。比如,数论研究的很多问题,如果从实用角度看是没有价值的。我们不可能期待”哥德巴赫猜想“或者”孪生素数猜想“一旦被证实,会给人类的生产生活带来什么实质性改变。但这些数论研究是不是科学?当然是!很多科学研究只是为了揭示自然规律,探索自然奥秘,它们并非以促进生产力为目的,也不可能转化成生产力。开展这些科学研究只是为了满足人类的好奇心,天性使然。
事实上,促进生产力只是科学发展的一种派生效应。如果只是从生产力的视角审视科学,那是对科学的矮化。
举个例子。从公元5世纪到15世纪的一千年里,由于封建割据和天主教对人民思想的禁锢,中世纪的欧洲贫困、落后、愚昧。那时候的欧洲人把自然界许多无法理解、不可控制的自然力量,都归因于魔鬼或天使,因而常常感到焦虑、恐惧和不安。
文艺复兴以后,欧洲又爆发了启蒙运动。启蒙运动的核心是理性主义,科学随之兴起。科学兴起的结果是祛魅。这个词在英语里也很生僻,叫Disenchantment。所谓“祛魅”,用我们的话说就是破除迷信。把魔鬼、天使赶走,用理性解释世界,将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从此之后,欧洲人的世界观焕然一新。正是由于启蒙运动中的理性崇拜和科学兴起,直接推动欧洲国家从宗教神权社会转型为世俗社会,并开启了它近四百年的现代化历程。
由此可见,生产力这个“筐”里远远装不下科学。今天的人们更应该超越对科学的这种功利化的肤浅理解。科学能够做什么?它能带来人的全面发展,进而推动了整个人类文明的进步。
大家经常说要尊重人才,尊重知识。其实,更重要的是尊重科学。你尊重了科学,自然也就会尊重人才和知识。这是一个标和本的关系。

弘扬科学精神绝不仅仅是科学共同体的内部事务,它关乎我们国家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方方面面,是不可或缺的。
所以我们说,在科学精神指引下的创新活动,才是富有活力、充满希望的。
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普及科学知识。这是《科技日报》的办报宗旨,我希望它也能成为我们的国家意志和全社会的共识。
(原标题:刘亚东说科学精神:中国1919年缺乏,2019年依然缺乏)
(责任编辑:荀建国_NN7379)

https://3g.163.com/news/article/DP400CDP0001875N.html#adaptation=pc

编辑:付莎莎
349#
 楼主| 发表于 2018-9-23 22:39:02 | 只看该作者
【案例】杨振宁批国内科学界这一乱象:误导年轻人(图)
新浪新闻综合 2018-09-23 05:49
原标题 杨振宁:对中国科学家贡献的记载工作一塌糊涂
来源:科学网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发言   杨天鹏  摄
我一直觉得20世纪、21世纪科学的发展实在是太快了,各个领域发展空前活跃,而且改变了整个人类的命运。但是国内对于这方面的各种分析、介绍和记载工作做得非常、非常之不够。今天,纪念《自然辩证法通讯》创刊40周年暨中国科学院大学建校40周年学术座谈会在京举行,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杨振宁在会上发言时表示,尤其对于中国科学家的贡献的记载分析工作,不是做得不够,而是根本做得一塌糊涂。在杨振宁看来,关于科学发展的记录和介绍工作有很多方向。一个方向是要跟近代的科学发展紧密地、近距离地结合在一起。他认为近年来中国在这方面工作限于笼统,没有做进一步的分析。杨振宁列举了自己的老师吴有训先生的事例。
吴先生是西南联大物理系一位重要的人物。上世纪20年代时,吴先生是美国物理学家康普顿的学生,帮康普顿做了很多重要的工作。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时,不知道谁发明出来一个名词康普顿吴效应,但是我在国际文献中从来没有见到过这个名词。杨振宁说,有人要表扬吴先生的工作就发明了这样一个名词,于是别人就引用。这既是对历史的不忠实,对吴先生的不尊敬,也是对中国年轻人的误导。杨振宁还谈到自己在这方面的努力。
上世纪八十年代,杨振宁与李炳安合作,对我国物理学家赵忠尧在正电子的产生和正电子的湮没方面的工作进行了回溯研究。我听说赵先生晚年看到我们的文章才了解到,为何他当年重要的工作没有得到国际认可。关于正电子的产生和正电子的湮没,赵先生在1929年前后就率先通过实验得到了正确而关键的结果。杨振宁介绍说,当时只是研究生的赵先生与另外的大牌物理学家的工作方向一样、结果不同,可是因为咖位问题,赵先生的工作没有得到学界的认同。实际上回头看,大咖的实验不够小心,数据有自相矛盾的地方,赵先生的工作的正确性和重要性没有得到应有的评价。我很得意的是,我和李炳安澄清了这个事情。杨振宁说,但是这样的工作还有很多,都没有人做。
杨天鹏  摄
杨振宁认为,对于科学发展的记录工作,另外一个重要方向就是通俗的介绍。
他遗憾地表示:我没有看到过一本,用中文写的,中学生、大学生和一般知识分子能看懂的,通俗地介绍原子弹在世界各个国家发展过程的书,我觉得这是一个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事情,可是没有这样的书。”“每年都有几百万的毕业生要找出路,我觉得科学史是一个非常好的出路。杨振宁呼吁,学界要努力向年轻人推介科学史研究和科学普及方面的工作。本次座谈会由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和中国科学院自然辩证法通讯杂志社联合主办。
《自然辩证法通讯》是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大学主办的国家一级学术期刊,也是哲学类和人文社会科学类核心期刊。
1978年,经邓小平同志批准,在中国科学院创设并成立了《自然辩证法通讯》杂志社,著名哲学家、经济学家于光远担任首任主编,著名物理学家钱三强担任首任社长。
40年来,《自然辩证法通讯》一直代表着我国科学技术哲学等相关学科领域的最高学术水准。

                                                                                                                                                                                                                                                                                               编辑:何林
https://news.sina.cn/gn/2018-09-23/detail-ifxeuwwr7308969.d.html?from=wap

350#
 楼主| 发表于 2018-9-25 11:54:26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我们为什么感知不到外星人的存在?
王爽_宇宙奥德赛 发布于 2018-09-24

费米悖论和它的三种主流解释
之前说到,为了寻找像地球这样拥有固态表面并处于宜居带内的金发女郎行星,在美国天文学家威廉·博鲁基的推动和领导下,人们建造了开普勒太空望远镜(简称KST),用它去监视天鹅座、天琴座和天龙座交界处的15万颗主序星。利用凌星法,KST把人类发现系外行星的速度从一年几十颗直接提升到了一年上千颗,从而开创了系外行星探索时代的新纪元。
要想发现一颗系外行星,需要经过下面两个步骤:1. 发现系外行星候选者。研究人员会检索KST所监视的那15万颗主序星的星等数据,然后从中筛选出亮度在一段时间内发生过微弱下降的恒星。这些亮度发生过微弱下降的恒星,就有可能拥有系外行星。2. 对候选者进行确认。研究人员会对列入观察名单的候选恒星进行持续跟踪。如果发现这颗恒星后来又重复出现三次亮度下降,而且其亮度下降的时间还具有周期性,就可以确认此恒星拥有自己的系外行星。
前面说过,恒星视星等发生一轮明暗变化的时间,恰恰就是它的系外行星绕恒星公转一圈的周期。而系外行星的大小,又会影响恒星亮度下降的幅度(如果地球发生凌日现象,大概会使太阳的亮度下降万分之一)。综合这两大因素,就可以确定此系外行星是否是固态行星,以及它是否处于能让液态水存在的宜居带内。
事实上,金发女郎行星已经被找到了。正如下图所示,截止到2015年1月,人类确认发现的金发女郎行星已经达到了8颗之多。基于KST的观测数据,天文学家估算整个银河系大概拥有400亿颗金发女郎行星。这不禁让人浮想联翩:这些金发女郎行星上会不会存在智能生命?它们会不会与人类发生接触?
其实在1950年,也就是早在人类发现系外行星的四十多年前,就已经有人深入思考过这个问题了。此人就是意大利著名物理学家恩利克·费米。
费米有一个很响亮的绰号:原子核时代的建筑师。事实上,无论在理论领域还是在实验领域,他都有登峰造极的造诣,这在整个物理学史上都是极为罕见的。比如说,1933年费米提出,除了引力和电磁力以外,自然界还存在第三种力(也叫第三种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最开始叫费米相互作用,后来改称弱相互作用(即弱力)。这个发现让费米在37岁那年就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而在实验方面,费米也造出了世界上第一个核反应堆。
再讲一个关于费米的传奇故事。二战期间,作为最核心的成员之一,费米参与了著名的曼哈顿计划。第一颗原子弹在美国新墨西哥州的沙漠里试爆的时候,他就呆在一个离试爆地点不太远的观察哨所里。当爆炸的冲击波传来的时候,费米掏出了一把纸片,向空中撒去。这把纸片被冲击波吹到了他身后大概两米远的地方。基于这个距离,费米估算出了原子弹爆炸的威力约为2万吨TNT(一种常用的烈性炸药)。而这个用纸片估算出来的结果,竟然与用精密仪器测到的结果相差无几。
言归正传。1950年的一天,费米和几个同事一起去食堂吃午饭。走在半路上的时候,大家聊到了关于UFO的新闻报道。结果在吃饭的时候,费米突然大声惊呼到:“那它们(外星人)都在哪呢?”
听起来似乎挺无厘头的,对吧?但这其实是一个极为深刻的问题。前面说过,光是一个银河系,差不多就有400亿颗适宜生命存在的金发女郎行星。假设地球只是其中普普通通的一员,那么这些行星上也都会存在生命。其中有很大一部分行星,都比地球要年长好几十亿年;换言之,生活在这些古老行星上的外星人,很可能早在几十上百亿年前就已经开始发展自己的科学。而对于拥有星际旅行能力的外星文明而言,穿越银河系可能只需要几百万年。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就可以对外星人造访地球的概率进行了估算。费米的估算结果表明,外星人来到地球的概率要远远高于地球人出国旅游的概率。换句话说,要是真的存在能进行星际旅行的外星人,那它们应该已经无数次光临地球!那么问题来了:我们为何找不到外星人存在的证据?
我们不妨来做个类比。地球上生活着众多生物,除人类以外,没有哪种生物有能力理解人类文明;尽管如此,由于人类在地球上已经遍地都是,稍微高等一点的生物都可以感知到人类的存在。类似地,要是真的存在能进行星际旅行的外星人,它们在地球上也应该遍地都是;既然如此,我们为什么感知不到外星人的存在?
这就是著名的费米悖论。它告诉我们,宇宙其实远比我们想象的要荒凉和冷清。宇宙的这种极度荒凉冷清的状态,就是所谓的“大寂静”。
为了回答费米悖论,人们已经提出了很多理论,其中最有影响力的是以下三个。
第一个理论是稀有地球假说。这个理论是由美国华盛顿大学的两个教授(古生物学家彼得·沃德和天体生物学家唐纳德·布朗利)在2000年提出的。其核心观点是,放眼整个宇宙,地球都是一个极为特殊的存在。
地球能成为生命绿洲的主要原因包括:1. 银河系的中心相当平静,没有处于危险的活动状态。2. 太阳系与银河系中心的距离适中,处于所谓的“星系宜居带”内。3. 太阳的质量大小适中,既不是表面温度过高还特别短命的蓝巨星,也不是表面温度过低还经常爆发超级耀斑的红矮星。4. 地球是一颗典型的金发女郎行星,不但拥有固态表面,还处于能存在液态水的恒星宜居带内。5. 地球有木星这个保护神,为其挡住了大量的小行星和彗星。6. 地球偶然获得了月球这个大型卫星,从而拥有了稳定的自转轴以及合适的自转速度。7. 地球拥有合适的大气和磁场,从而阻止了水的蒸发,并且把危险的太阳风拒之门外。要想孕育生命,以上7个条件缺一不可。
稀有地球假说认为,在整个宇宙中,能同时满足这7个条件的行星可谓凤毛麟角。有人甚至认为,能达到此标准的行星,说不定就只有地球一个。如果其他的系外行星上都不存在生命,费米悖论自然就迎刃而解了。
第二个理论是大过滤器假说。这个理论是由美国经济学家罗宾·汉森在1996年提出的。其核心观点是,即使一个行星上真的出现了生命,它们也很难突破一些被称为大过滤器的关卡,因而无法进化成可以进行星际旅行的超级文明。
为了便于理解,你不妨把生命的进化史当成是一款有很多关的大型游戏。每一关的最后都有一个特别难对付的大BOSS把守,那就是所谓的大过滤器。如果一直打不过某一关的大BOSS,生命的进化就卡在了这一关,而无法进入更高的层次。汉森认为,可能是由于一个特别恐怖的大过滤器,才导致整个宇宙都处于“大寂静”的状态。
稀有地球假说和大过滤器假说都有一定的道理。不过在我看来,对费米悖论解释地最合理的,其实是第三个理论。我管它叫光速最快原理的普适性。
在地球上,人类已经发现光速(约为每秒30万千米)是世界上最快的速度。下面,我简单解释一下其中的道理。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能看到这样的现象:一个带着很多行李的旅客,走起路来会步履蹒跚;而一个什么行李都没带的旅客,走起路来会身轻如燕。在微观世界也存在着类似的规律:质量越小的微观粒子,它所能达到的速度上限也越高。举例来说,质量较小的电子所能达到的速度上限,就远远超过质量较大的质子和中子。那么,速度上限最高的微观粒子是什么呢?答案是光子。这是由于光子的静止质量为0。因为不存在质量为负数的物质,所以光速就是世界上最快的速度。
自然科学界有一个共同的信仰:物理定律具有普适性。说的通俗一点,一个在地球上发现的基本物理定律,应该适用于整个宇宙。事实上,如果物理定律的普适性不能得到保证,那么整个天文学都会土崩瓦解。
既然在地球上发现的物理定律也适用于整个宇宙,那么制约地球文明的光速最快原理,同样也会制约所有的外星文明。换言之,在正常情况下,宇宙中所有的生物都无法以超越光速的速度进行星际旅行。
还不止如此。前面已经说过,光速是静止质量为0的光子所能达到的速度上限。要进行星际旅行的宇宙飞船是一个宏观物体,其质量肯定远远大于0。这意味着,即使是再发达的外星文明,也很难让它们的飞船以接近光速的速度进行星际旅行。有可能撑死也只会达到光速的1/10或1/100。
我们知道,宇宙中相距最近的恒星,其距离也要以光年计。这意味着,即使是已经高度发达的文明,去最近的恒星也要花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时间,在此期间还要保证飞船的生态系统和能量供应的稳定。如果相距最近的文明不在几光年之外,而在几十、几百乃至几千光年之外,动身前往另一个世界就更是匪夷所思了。
换句话说,如果光速最快原理在全宇宙都适用,那么宇宙的巨大尺度将无情扼杀各个文明直接交流的可能。
这可能就是宇宙“大寂静”的真正原因,也是整个宇宙的真实写照。宇宙本身可能并不荒凉,但智能生命注定要永远孤独。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