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楼主: adm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闻写作案例库

[复制链接]
341#
发表于 2019-8-4 00:09:38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外文报道写作思考
转:90%的中国留学生用微信沟通,84%的留学生完全依赖中国网站获得美国信息。”对此我无法以独立渠道核实,但凭印象觉得大体不差。前者按说不用担心,只要同学们还用其他方式和美国师生沟通。可惜,这种沟通,在绝大部分校园里几乎不存在。哪怕到了纽约大学这个层次,这样的沟通还是很罕见。后一点最令人担心。了解美国,用我们历史行业的规矩,必须读“原始材料”。美国的媒体,就是最为重要的一种。和美国人的接触,是真正的“田野研究”。我读书时,长期坚持《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对照读,并看电视的新闻分析等等。十几年下来,就是个积累,也许比课堂学的还重要。中文媒体,2000-2008年期间,应该说非常不错。水准其实相当高。那是南方报系代表的时代吧。当时我比较活跃,每天写作,特别是对美国的报道和分析,不留神成了“砖家”。那时媒体水平高到什么程度?比如南方报系约我写美国的某个事情,稿子交上去,编辑来信批评,说《新闻周刊》刚刚就此有篇深度分析,写得很好,你并没有吸收呀!看看,这种水平的编辑,现在还有吗?现在纸媒死亡,大家都散了。海归多多,有几个能读《新闻周刊》的?眼下关于美国的报道,都不知是谁写的,全无标准,被自媒体主宰,很多谣言。实在泥沙俱下。这么能了解美国吗?到美国校园里看看中国学生就知道,走路、电梯里、课堂里,全盯着自己的手机。真正浸入在中文社交媒体中。这就是留美?呵呵。回来后大家就明白了。
342#
发表于 2019-8-8 22:32:14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好通讯,一定要有好故事!(对获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的通讯作品点评)

编者语

我们都说记者要会讲故事,这样你的通讯作品才能读起来有味儿。这句话有时候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如何会讲、讲好一个故事,其实考验的是一名记者写作的综合能力。读者都是喜欢听故事的,好的故事会被人“口口相传”从而得以留下来。通讯体裁的特殊性(文字较消息要长些),决定我们在通讯写作中要学会讲故事。今天,我们请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喻季欣教授点评一篇获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的通讯作品,并教教大家如何在通讯中讲好故事。
通讯不同于一般的消息报道,它是关于新闻事实多维度地深入、详细的报道,它对文章题材的选取、故事的讲述、细节的描写等都有特殊要求,既要深入细致,又要体现广度与深度。作为全国优秀新闻作品的最高奖——中国新闻奖,对通讯与深度报道作品有以下描述:用分析性报道、解释性报道、调查性报道、新闻特写、新闻综述等表现手法对新闻人物、事件等进行深入和详细报道的新闻作品;而对其评奖标准,则有“评议、刻画到位,感染力强”一项。随着媒介技术赋权的传播环境下,一篇采访扎实、故事精彩、主题深刻的新闻通讯,意义就显得尤为重要。下面,我们对一篇获第26届中国新闻奖文字通讯一等奖获奖作品《马氏“兄弟”跨越二十年的诚信》(载河南日报2015年2月15日)进行赏析,或许从这篇范例文中,你可以找到通讯写作中如何讲好一个故事的方法与思路。
我们先耐心读一下原文,然后再聆听专家的点评。

原稿


河南马保东说:”还不了欠款,这事儿真成了我的心病!“
新疆马奋勇说:”失而复得的朋友比失而复得的金钱更珍贵。“

马氏“兄弟”跨越二十年的诚信
《河南日报》2015年2月15日
作者:王国庆 阙爱民 童浩麟

2月11日,农历小年,下午6点,河南开封。

马保东与马奋勇挤坐在一张沙发上,兴奋地规划着今后的合作。

二人都姓马,兄弟相称,但不是亲兄弟。哥哥马奋勇是汉族,新疆哈密人;弟弟马保东是回族,河南开封人。

过去的半年里,马保东一再约马奋勇来河南做事,马奋勇也打算在河南建立新疆名优产品展销中心,投资物流和生态农业。马年结束之前,马奋勇如约而至。

这“兄弟”二人是如何走到一起,又经历了些什么?故事还得从20年前说起。

1995年,马保东21岁,因做肠衣生意与长他一岁的同行马奋勇在河北省有一面之交。两人相互欣赏对方的实诚,一见如故。

河北分手不久,马保东只身赴新疆,去找当时在哈密地区牧工商联合总公司肠衣厂工作的马奋勇。马奋勇在生意和生活上给了马保东无微不至的关怀和帮助。马保东到新疆进货,货款足时就在当地付;不够时,货到河南出手后再付,有时连个欠条都不用打。

1997年,马保东在新疆进了50多万元的货,资金缺口不小。马奋勇便拿出积蓄,又东拼西凑,借给马保东16万元。

没料想,货到河南,行情大变,肠衣价格狂跌不止,马保东顿时倾家荡产。此后的一年,马保东东挪西借,还了马奋勇近11万元,剩下的5.3万元再也无力偿还了。

在新疆,马奋勇的肠衣生意也陷入了瘫痪,父亲又重病卧床,家中债台高筑。

1998年,马奋勇曾到马保东在开封县杜良乡扫东村的家,“想看看保东弟能不能再还一点儿”。当看到马保东的窘境,他一个“钱”字未提,便转身踏上西行的列车,随后便到蒙古国寻求生意,一去就是13年。

两“兄弟”自此失联。

2003年,马保东东山再起。“生意是越做越大,但找不到马哥,还不了欠款,这事儿真成了我的心病!”马保东说。

他几乎托遍国内所认识的做肠衣生意的朋友,最后,总算知道马哥去了蒙古国,但就是联系不上。

“马奋勇”、“5万元”,成了马保东父子、兄弟那些年时常念叨的词儿。2008年,马保东的哥哥刚学会上网,便试着在网上寻人。当时他用“哈密马奋勇”搜到了3个“马奋勇”,虽然都不是他们要找的“马奋勇”,但也使他们看到希望。马保东的哥哥说,俺弟兄俩没事就在网上“敲”“马奋勇”,一“敲”就是近4年。

2011年底,已是蒙古国中国农牧畜产商会会长的马奋勇,受家乡邀请返乡创业。半年后,他注册成立了喀尔里克畜牧开发有限公司。没多久,作为公司总经理的马奋勇便被保东的哥哥在网上给“敲”了出来。

“哥,你还记得我吗?我是保东,欠你5万多元的保东啊……你让我找得好苦啊!”电话里的马保东激动得语无伦次。

“哥,我终于能还你钱了。我要还本钱!还利息!还要加感情!我要还你100万!”马保东一口气说了好几个“还”。

电话那头的马奋勇也十分激动,连说:“使不得,兄弟,使不得。说真的,失而复得的朋友比失而复得的金钱更珍贵。”

马保东告诉马奋勇,是他激励着自己奋斗了这些年,自己现在已是河南东信建设集团公司的董事长,“‘东’是我的名字,‘信’就是诚信。”

“兄弟”通话的当天,马保东就往哈密汇了10万元。他告诉马奋勇,剩余的90万元一分不动放在那里,等马哥来河南做事时用。

小年的开封已有了浓浓的年味。

饭时已过,马氏“兄弟”谈兴未阑。马保东向马奋勇介绍了东信公司今年向物流和生态农业拓展的打算。

“这真是不谋而合!我们公司的展销中心上半年就要在河南18个市铺货。”马奋勇说。

“哥,开封这一块儿可得交给我呀。咱马氏‘兄弟’的合作可绝不止90万!”马保东说。

“有保东弟这样的朋友,我来河南发展就这样定了!”马奋勇说。



赏析



深耕细作文本
努力讲好故事


通讯写作相对消息较为自由,篇幅更大,结构也更为复杂。这正是通讯写作发挥的空间、深耕细作文本的有利条件。由此对通讯文本的写作要求也会更多。一篇洋洋洒洒几千字的长文,要让读者耐心看完,体味到报道的深刻主题思想、新闻价值,作者不下一番苦功是做不到的,光个别地方抢眼球也是难以为继的。所以通讯文本非深耕细作不可。通讯无论说人说事,都因人涉事、因事而起、因事为文,因此写通讯就是讲故事、讲好故事。讲好故事是通讯写作的基本诀窍。  诀窍是关键性的方法:故事在于精彩。故事出彩当然要有情节,情节是有连贯性、富于吸引力、感染人的故事核心。所以讲好故事的突出要义是选择好情节、合理地谋篇布局。有合理的结构,情节才好演绎,新闻材料才能各归其位,使文本浑然一体而至精彩。第26届中国新闻奖文字通讯一等奖获奖作品《马氏“兄弟”跨越二十年的诚信》(载河南日报2015年2月15日),可谓这样一篇范本。  这篇通讯讲的是关于诚信的故事,具体就是借钱与还钱。借钱还钱的事在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这故事有何不同?是怎样体现诚信的?从标题看,人物是马氏“兄弟”,而且故事跨度20年,是否要长篇大论来表现?但这篇通讯仅仅1300多字,标题简明,没有眉题、副题,文中也无小标题,是一气呵成。作品的巧妙之处就在作者始终紧紧围绕借钱还钱这一主线,选取颇富戏剧性变化的细节构成情节,在一波三折中极富感染地表现出了诚信如金、兄弟情深的动人场景与新颖主题,还涵盖了仗义合作、民族团结、“一带一路”等诸多当下社会公众关注的新闻元素。  故事是从介绍人物开始的:“二人都姓马,兄弟相称,但不是亲兄弟。哥哥马奋勇是汉族,新疆哈密人;弟弟马保东是回族,河南开封人。”“这‘兄弟’二人是如何走到一起,又经历了些什么?”一句悬念,故事一下把读者拉到20年前。原来,这马氏二人在生意场上结识、交往而情如兄弟,一次弟弟到新疆进货手中现款不够,哥哥东拼西凑主动借给弟弟16万元。没想到一年后在河南的弟弟生意惨淡再也无力还清剩下的5.3万元,而在新疆的哥哥生意也陷入了瘫痪,父亲又重病卧床,家中债台高筑,哥哥便专程来河南看弟弟能否再还一点儿:“当看到马保东的窘境,他一个‘钱’字未提,便转身踏上西行的列车,随后便到蒙古国寻求生意,一去就是13年。”“两‘兄弟’自此失联。”故事至此讲了一半,借钱说清楚了,突出了哥哥的诚信与仗义。但还钱却留下了尾巴,弟弟的诚信又如何?“自此失联”给人悬念:这钱怎么还?正是这一悬念的设置,作品引出了下文,引出了还钱同样动人的诚信故事:马保东在2003年东山再起,生意越做越大,但找不到马奋勇,还不了欠款,这事儿成了马保东的心病。作品由此选取三个细节来表现马保东的还钱:一是他几乎托遍国内所认识的做肠衣生意的朋友打听马奋勇的行踪,但未能如愿,“马奋勇”“5万元”,成了马保东父子、兄弟那些年时常念叨的词儿。二是马保东的亲哥哥在2008年学会了上网,一家人便试着在网上寻人,近4年仍未能如愿。三是2011年底,已是蒙古国中国农牧畜产商会会长的马奋勇,受家乡邀请返乡创业并注册公司后,终被马保东的哥哥在网上给“敲”了出来。马保东立即与马奋勇通电话:“我要还本钱!还利息!还要加感情!我要还你100万!”马保东在电话里向马奋勇一口气说了好几个“还”,并在当天就给马奋勇汇去了十万元。三个细节组成还钱的续篇情节,其诚信怎不是跃然纸上。兄弟情义绵延,诚信跨越20年,历久弥坚。而全文中“诚信”二字仅出现两次,却让读者深深感受到了诚信的力量,感受到了诚信的精彩纷呈。  精彩故事,精美文本,把两个普通百姓,两个民族兄弟的大爱、仗义、诚信之美淋漓尽致地呈现在读者面前,使这篇通讯在众多参评作品中脱颖而出,荣登中国新闻奖文字通讯一等奖宝座。
(本文节选自《新闻与写作》2017年第10期发表的文章《深入:通讯写作与价值实现的关键词》,学术引用请以纸质为准。版权所有,严禁转载)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d1wuOIMm5SgRH_x8BQcrYA


编辑:董莉



343#
发表于 2019-9-2 16:25:06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谢海涛:我写知识人的几点体会

“码字工扛砖技术研讨小组”的第四次采写业务线上交流会是主题讨论,邀请了谢海涛老师,和群友们交流知识人报道的采写。当期讨论热烈,不少群友亦受鼓舞和振奋。第四期讨论主持人是林中客。以下是根据老师的回答做的梳理,一些地方的表达做缩写、简写等技术处理。

(本文图片来源:网络)




一、知识人报道

一)我关注的知识人

我关注的知识人,在学术之外,一般要有公共关怀,或者是其学术能给公共话题提供思想资源,或者是以其经历能够反映出这个时代的面貌。比如严和他的书店,在启蒙方面的价值;比如高,对认识当今现实的价值,比如江,他一生不断在寻求人生救赎,最终走投无路,生年只有四十几年,却映射出一代年轻知识分子在时代的命运。

我觉得,一个记者/写作者不仅要有文字技术,更重要的是,要有价值观,有历史意识,对转型期中国的发展有兴趣,带着问题意识去关注现实。而上述知识人能给我提供思想资源,这也是我关心这些知识人的原因。

价值观、历史意识,这些勉强可以说是“道”;文字技术,是“术”。 “道”,使你的稿子有深度,有价值。“术”,使你的文本漂亮,稿子好看。两者最好是兼备,如果非要有取舍,我更在乎前者。

二)知人论世

先说知人。采访一个学人,你要了解他的价值观是怎样的?在中国思想光谱中的大致位置是怎样的,是偏左还是偏右,新左还是自/由?还是号称超越两者的界限?(虽然不能以此盖棺论定,但起码大致有一个框架式印象),他/她的学术对于转型期中国的价值和意义何在?

再说论世。我们想了解一个人,就要研究他/她的家庭背景,更要研究他/她所处的时代背景。

我写的这几个都是当代人物,那就是说,要弄清楚我们所处的时代是怎样的,我们是怎样到了今天,gm是怎么影响了中国,影响到了这些被采访人物。

所谓“谁掌握了过去,谁就掌握了未来”,我们需要弄懂这一些。比较巧的是,高老师的学术就是在探究这一切,这也是我关注他的主要原因。

三)一定的学养

写知识人,需要有一些相关学养,这点不言而喻。

我比较喜欢近现代史、思想史、政治哲学之类,仅是皮毛而已,“好读书,不求甚解”那种。

具体来说,在做高的报道之前,我对知识人话题感兴趣,看过陈寅恪、吴宓、沈从文等人命运的书,看过学者许纪霖研究知识分子的一些文章,不算多,但对理解高老师有了一些基础。

在做严(的选题)之前,我对80年代的启蒙,90年代启蒙的瓦解,有一定了解。


四)调查的功夫

写关于知识人的特稿,也需要新闻专业主义训练,像做调查一样。

高老师做学问,有一个特点。我们知道,近现代史很多地方歧义百出,众说纷纭。他力图凭借公开出版的资料来还原真相。“比如这边有十个人出的传记,每个人各执一词,他可以飞快地从10本书,10个人不同的角度间,不同的叙述之间,互相印证。”

我做高老师(的选题),也是这样,做了多日采访,查找了多日资料,相当于收集了关于他的很多碎片,拼接起来,就成了这篇文章。

这些碎片包括:

前后采访五六十人的录音,包括学者、家人、学生等。

高的作品:当时能找到的都读了,约占其作品的90%以上。包括:自早年起发表的论文、书评,在内地和香港出版的书,早年参与编辑的书……(读书的时间,涵盖了整个采写过程,读完以后,才知道每一篇东西在他生命中的位置)

他的部分课程录音,网络流传的演讲视频

整理的南京追思会录音

整理的北京追思会录音

社会各界的悼念文章

此外,我实地勘察了他上过的幼儿园、几所小学、中学、大学,他多处住所的位置。这些信息暂未出现在稿子里。

这些都是做调查的功夫。


再举个高锟的例子。对香港中大的山路,高锟散步的路径,我是走了不止一次。最初,是有朋友用车子带着我,在校园走马观花地参观一回;后来,做高锟的题目,针对高锟散步的路径,我又步行,前山、后山,往各个方向走了三四次,随时用手机拍下路标、书院,记下路上的情境,比如路旁是否听得见鸟叫,路边的树,校车往来情况、建筑物的方位等等。

关于中大,除了徒步考察外,我还看过几本书。《高锟自传》里提到高锟和中大;周保松《相遇》《在乎》讲述他在中大读书到任教的故事;中大前秘书长陈方正《当时只道是寻常》,里面有他和中大物理系、中国文化研究所的故事;中大前校长金耀基《有缘有幸同斯世》,里面有他和中大的故事;还有一本书,好像是中大的通识读本,介绍中大山水人文,余光中、陈之藩等人写的中大的散文合集。这些掌故都帮助我了解高锟和他的中大。比如走到一栋楼,我知道这里住过余光中、陈之藩,高锟在这里打乒乓球;走过一个网球场,我知道高锟在这里打过网球;走过百万大道,知道高锟在这里发生什么。

细节是这样一点一滴积累的,再汇成句子和段落。

五)立意要宏大,操作角度要细小

如黄仁宇写大明王朝,通过万历十五年这一年,写出了大明王朝的统治机制及其危机。

比如高的稿子,就是围绕着他那本代表作,写他生命里的最后20年。前十年,他在写这本书;后十年,在承受着这本书带来的影响。

高锟,就集中在他和阿尔茨海默症之间的事情。

严,就是围绕他参与的启蒙。


二、高的报道

一)采写问题

缘起——高去世,我去参加他的追悼会,然后是追思会。之前,已经读过他的代表作,但在追思会上,听到很多学人讲述他的事情,心有所感,就把发言都录音下来,整理发表,并有了一个想法,要记录他的生平。

具体来说,高探究gm是怎么影响到中国,影响到父辈一代;而他本人在这种学术探究中,也同样受到相关影响。这种悲剧一再重演,至今不休。他实际上是在揭示国人命运的根源。这些让我感慨。

“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史学家在记录历史真相方面,曾经付出生命代价。而新闻是历史的初稿,监督权力、求取真相,是我辈的天职。我写高,也是向史学家们致敬。

我主业做调查,两个调查之间,一定要找个缓和一些的文化题,调下心理。高这是碰上了,有所感,就做了。对我分析现实帮助很大。

采访——头一个采访的是高老师的夫人,取得信任以后,她帮助我推荐了一些高的好友,由此扩展开去。

(写作时)每个录音整理好,按时间顺序整理;每篇都整理好。然后再合并同类项,把相同内容放一块。搭一个大结构先。每个人都建一个档案。

采访过程中,心绪还好。因为我长期做的是社会调查,天灾人祸,杀人放火,有很多是极端惨烈的事件,对人的心理撞击很大;做知识人的稿子,一般没有那么惨烈,心理上容易承受,才能相对静下心来,把稿子写出来。

具体写法——借鉴了陆键东《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用日常生活的小细节记录大时代的波澜。

原来设想两条线:1、历史条线,在他写的书里,gm是怎么反噬自己的儿女;2、现实条线,后革明机制怎么影响高这一代人的生存。限于写稿环境,历史条线没有展开。

高稿子的结构倒没有什么,就是围绕他写那本书的故事。上篇就是他写书过程,中篇是他出书之后的影响,下篇是他生命最后历程。原来就是一整篇,考虑到篇幅太长,不利于杂志发,才分成三块。

开始采写,是从他去世开始,到2012年6月底完成,放弃其他工作,用了半年时间,精选压缩成4.3万字。发不出来,压了两年。2014年发在网上,挂了一星期,被拿掉,后来又复出吧。

我是最早看《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有震撼。这些好作品被陆键东写出来,让人佩服。写这稿,也等于和中国史学界打交道,写他们的交往史、奋斗史。我这个也没什么。这应该算我第一个花费长时间写的稿子,但不是花时间最长的。

场景和细节——我不是太喜欢场景重建,觉得有些人搞场景重建,是借助合理想象,实际上不够严谨,容易出错。二是,这篇是高度压缩的稿子,想在杂志上发,一些场景压掉了。

(拿掉的场景和细节)太多了,要对照原文才能指出,保留的都是骨头。(稿子是)自己删的,好多遍才删成目前的样子。骨头留着,修饰骨头的肌肉去掉一些;有的地方,整段骨头都砍了,两头骨头接起来。(删减是因为)太长了,不适合杂志发。

语言问题——语言方面,一般讲究哀而不伤,情绪需要控制,在冷静客观中叙事,让细节说话,这是做调查报道时训练出来的。

(群友反馈的)我写知识人的稿子,和调查稿子的语言区别,我事先倒没有意识到。可能写知识人稿子,心态稍微放松一些,概述的东西多了点,流露出一些情感,及主观意图,不如调查稿子严谨;而调查类稿子,一般在风口浪尖上,不敢大意,要力争客观,表述严谨,随时要交代消息来源等。

困难——害怕不可抗拒因素的干扰;单位的误解,以为你在旷工等等。

(群友提问:半年时间写一篇稿,是怎么养活自己的?)有时就考虑不到这些,觉得它有价值,先把它写出来再说。就靠底薪生活了。


二)我眼中的高

我理解的高,是一个英雄,也是一个普通人,一介书生。说他是英雄,是因为他冒着极大风险,以10年之力,写出了那一部作品,披露影响我们至今的体制源头;说他是普通人,是因为他并非主流宣传中的高大全形象,不食人间烟火什么的,相反他有七情六欲,在乎职称,也想做课题,有恐惧,有小虚荣心,作品中也有漏洞等等,总之是有人性,有优缺点,也因而可亲可感,容易让人接受。我力争不人为拔高他,把他还原成普通人中的英雄。

 我选择1991(作为文章开头的年份),(因为这一年高)刚好开始写代表作,这一年的苏联事件刺激他写作。从1991年到他去世,刚好20年,扣我的题目。最后20年,是高生命中最重要的时间。我当时一下想起《陈寅恪的最后20年》。从一开始,我的文章标题就出来了。


三、调查报道和职业发展

一)终身选题

只能说个大概。我的想法,是记录转型期社会的一些事情,为这个时代立些存照。这个时代很特别,从前的历史似乎又要重新来一遍,那么,记录下你每天所看到听到的一切,在将来就是很好的史料;更何况记录有些影响的事情。

比如王晓渔每年写《文化记事》,他按月记录下的每一个事件,都取自官方媒体,不评论,只叙述,也许一件事看似平淡无奇(实际上已很怪异),我们见怪不怪,但这一年中大量的文化事件聚集起来,就非常荒诞,而这就是我们的生活。10年记录下来,就是对这个时代立下的存照。

我们也要记录我们经历的时代。即使记录你在每一天的见闻,都是好史料,提倡你写日记,甚至记录一些(事件中的)气味。这就是要有历史意识。

二)灾难报道

在重大灾难面前,有时候要忘记你的记者身份,把自己还原成一个人。比如说人家遭难了,你要去采访,可以人性化一点,可以提些礼物去慰问,这样就有了交流的基础。有了和对方的交流,就好办了,对方慢慢就会讲出一些事情。有时让对方宣泄有些好处,它是一种负面情绪释放,但不能让对方崩溃了。

三)采访技巧

早年在广东,好游历,广东省除了湛江没去过外,其余地市都去过,但这种游历,和新闻没有直接关系,那时是在做编辑。可能那种游历,比较暗合了后来做社会调查需要的一些条件。

做社会调查,经常去一个陌生的地方,要突破什么的,讲究社会经验丰富,善于和三教九流打交道,所谓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上述游历经验,对风土人情的把握,对地方方言的适应,可能会帮助你到了一个地方,能尽快沉下去,打开局面,更快地了解情况吧。

到了采访现场,确实需要全方面接受信息。什么叫有效信息,要看你文章表达什么,和文章表达内容相关的信息,就有效,要保留;没有关联的信息,就去掉,断舍离。



四)汶川地震和回访

2008年四川地震,灾后重建困难重重,官方的主流叙事是灾民们在政府的帮助下迅速战胜悲伤,投入生活重建,很多人成为抗震英雄,甚至被炮制成抗震英雄,他们没有伤痛,只有感恩。而真实的灾民生活,在震后多年,被或多或少地遮蔽着。

北川,在地震中沦为死城,一度被封闭,荒无人烟。七兄弟,在地震中丧亲丧友,一度痛不欲生,又为了谋生,在震后进城看守公司设备。有8年时间,他们像被抛弃了一样,在死城中“守墓”,遭遇洪水、余震、泥石流,挣扎着活下来,努力和城外的人一样生活……充满着荒诞和悲凉。记录七兄弟的事迹,就是记录地震之后灾民的真实生活,就是在宏大叙事之外,记录小人物的伤痛与掙扎,端传媒说得很好:“看见人、记住人、记住伤痛”。

(我的记者生涯中)很多人因为回访,成了朋友,会不定时爆料,成了线人。


财新记者萧辉:对海涛老师最深刻的印象,还不是同事时,我们2013年6月在上海宝山区做一男子枪杀哨岗、同事等6人的同题调查相遇,采访完上海方面,我和南都记者王世宇得知无锡一企业主和犯罪嫌疑人有经济纠纷,于是电话约在无锡一宾馆采访。进门时海涛老师已在宾馆和苦主聊了很久。
采访进行到一小半,我和南都记者都突然接到指示,这个题不能做了。于是采访的激情减半,匆匆聊了几句就返回上海了。海涛老师仍留在宾馆继续聊。
晚上饭局,有我,南都的王世宇、南周的叶飙,南人的陈磊等人,饭局正酣,海涛老师从无锡赶回来了,满桌佳酿,海涛老师不慌不忙从他随身帆布包里拿出一个旧的铝饭盒,取出两个干硬白馒头,津津有味啃起来,我让他夹桌上的菜,他说馒头是采访带在路上的干粮,浪费了可惜。
然后,海涛老师告诉我,他也收到了JL,发生在上海的这么凶杀的枪击案影响很恶劣,在约无锡苦主采访前他就知道不能发表了,但他依然去了。一是发生的重大事情,不管能不能公开报道,先记录下来,新闻是历史的第一草稿。记录下来,就是历史的素材。第二,和人家约好了,哪怕帮不上忙,听她倾诉一下,也算是一种安抚,做记者不能太功利。海涛老师的这番话对我做记者影响很大,此后我也是用最大的耐心和采访对象交谈,发稿的功利心减少。
2013年11月,青岛黄岛管道爆炸,死60多人。我和海涛老师又在黄岛同题相遇,那次并没见面,我是在寻找死难者家属时,从家属口中得知有一个40多岁的男记者,头发有点发白,在挨家挨户收集死难者名单。能不厌其烦地毯式搜索死难者名单,拼出一份比官方公布更全的死者名单,这事是海涛老师擅长的,在上海大火事件中,海涛老师已经这么做过一回了。
有海涛老师这么敬业的前辈在一线如此努力采访,晚辈记者自然不敢放松敷衍了事。那次我在黄岛呆了十多天,虽然已经收到JL,我依然留下来混进国务院事故专家调查组,把黄岛爆炸的原因了解得清清楚楚。因为太机密,不敢发稿,直到一个月后国务院公布事故调查报告,我才趁机写了一个更为详细的事故报告,官方公布的消息总不会知无不言嘛。这算是海涛老师的精神鼓励。
再后来,和海涛老师成为财新同事,知道海涛老师写江绪林沉浸其中的心血,自叹我是不能为了一个稿子,如此痴迷不能自拔的。后来江绪林稿没能发出来,海涛老师抱憾离开,我也是很叹息。

然而海涛老师并不哀伤,他说不管在哪里,要做一辈子记录者,现在正是记录者的最好的时代。江湖中有这些前辈记者的身影,吾道不孤,这样真好。






编辑:董莉

344#
发表于 2019-9-8 22:12:23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推荐:舆论监督5个取证方法,从中国新闻奖参评作品学来

此处谈到的舆论监督报道,定义为围绕公共利益或公民权利,记者独立展开调查采访,揭示新情况或新问题的报道。舆论监督报道,是这一两年部分媒体加强采编的题材。
但是,舆论监督报道不是一般能“拿捏”到位的题材,只要掌握取证方法,还是能采写出规范的、有影响力的报道。

依据来自中国记协网公示参评作品资料,推荐第二十九届中国新闻奖参评作品中值得学习的舆论监督采访方法。
【方法一】立体取证
文字消息
《“太高意见箱投递口离地面2米海口东门社区:将向上级领导反映商议如何更改”》
(刊播单位:海南特区报)
【基本情况】作者到现场观察很仔细,一是买尺量,确认高度。二是自身体验。三是旁人作者。有了这些证据后,找责任部门确认归属,反馈居民意见。报道有理有据。因此,引发社会共鸣和责任部门重视,取得较好的社会效果。
【采编参考】作品用了3个方法来固定一个核心事实。这是值得其他媒体的新记者参考采编方法。特别是需要通过拍照、拍视频进一步固定意见箱位置,预防报道后,有人改动位置否认报道。总之,做监督报道,防人之心不可无。
【方法二】完整采集证据链

电视评论《雇人住院为哪般》
(刊播单位:央视)
【基本情况】报道聚焦一些定点医院通过拉拢老人住院,骗医保的事情。报道有较多暗访镜头,展现这些医院操作过程,增强了信服度。如何获得大妈的信任,随身记录,是采访的关键。
【采编参考】虽然这些现象,有些媒体记者也能猜到。但是,媒体毕竟要公开报道,就要拿出证据,不能靠推测。作品不仅记录了雇人过程,也印证了住院看病过程,提供了较为完整的证据链。这是值得参考的采访方法。
【方法三】善于独立挖掘数据
电视专题《记者调查:独家揭秘网络借贷骗局》
(刊播单位:央视)
【基本情况】报道揭秘网络借贷平台骗局。作者一家家探访办公场所,求证“跑路”。通过多次设问,推进报道。后期对画面保密性的模糊、遮挡方式,体现了记者编辑的法治意识和传播技巧。揭秘用户被骗情况,善于运用检索线索一步步求证,这是推进监督的关键采访技巧。

【采编参考】当前,部分媒体记者开展监督采访报道,免不了要找权威部门要数据、要材料等佐证自己的调查。一旦这些部门拒绝回应,采访可能“夭折”。该作品不断通过网络检索官方或权威平台信息方式,通过信息、数据比对分析,寻求突破。这是近年来,部分记者开展舆论监督、新闻调查时使用的方法,获取了关键性的信息。这体现了记者独立思考、独立调查的一面。

舆论监督报道容易遭到被监督方拒接采访。在掌握基本事实的基础上,可以通过第三方的资料、人员来提供更多佐证信息,从而在舆论监督面前,“倒逼”被监督方作出回应。


【方法四】独立调查出数据


文字通讯或深度《烟头考核》

(刊播单位:华商报)


【基本情况】反映烟头没捡干净,保洁员被罚过款的报道。记者调查的数据显示,102名保洁员中,有35人曾被处罚过。

【采编参考】恰当的采访调查方法。通过记者一个个地问、一个个地统计,可以得出媒体记者独家的数据。需要注意的是,自行调查统计,要对调查样本合理设置。

【方法五】全程拍摄不关机


电视评论《西安:老旧车限行非干不可?》(刊播单位:陕西广播电视台)

【基本情况】反映地方出台政策遭遇群众反对意见大,相关部门领导组织通气会,接受记者集体采访。记者:“法学专家提到了,法律有一个基本的准则叫法不溯及既往,你们现在制定的这个条例要去限制十年前购买的车,公不公平?”西安市环保局副局长李博:“这个我觉得,嗯……” 西安市环保局副局长李博:“我们尾气中心给解释一下。”西安市机动车排气污染监督监测中心副主任李戈莹:“其他的数据今天没有带过来。” 【采编参考】对于热点事件、焦点话题,要有多采访、多记录的意识,善于利用电视镜头和语言,展现新闻事实。镜头里,局长回答得不知所措的尴尬状态,被镜头捕捉到,加强了事件的矛盾性,突出了报道主旨。因此,在设备储存条件许可下,不要习惯性地拍几个镜头就收工,适当全程记录,会有不一样的内容。在新闻现场,时刻开启摄像机来记录,并用心记录现场细节,一般能剪辑到跟其他媒体不一样的画面,做出不一样的报道。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0TlZQ4lN8DKl1vL5bBWGVg


编辑:董莉

345#
发表于 2019-10-10 22:25:07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融媒体时代的新闻语体


本期导读
#央视热评#中的“令人喷饭”梗曾一度刷屏,一向严谨的《新闻联播》启用如此热辣、生动的词语,让人耳目一新。是时候讨论一下融媒体时代的新闻语体了。是什么改变了改变了新闻?而它又把新闻变成了什么样呢?
总的来讲,媒介是语境中重要的变量,它对于语体的形成、变化都有着直接的影响。融媒体是一种新型媒体,它具有迭代共存性、交互性、碎片化等特点。这些特点决定了融媒体时代的新闻语体,在语言层面上具有新旧媒体语言交融的特征;语类结构层面上趋于简化;在语篇层面上具有对话性和多模态化的特征。
引言
目前,学界大多认为融媒体是充分利用媒介载体,把广播、电视、报纸等既有共同点、又存在互补性的不同媒体,在人力、内容、宣传等方面进行全面整合,实现“资源通融、内容兼容、宣传互融、利益共融”的一种新型媒体。融媒体不是一个独立的实体媒体,而是把广播、电视、互联网的优势加以整合,互为利用,使其功能、手段、价值得以全面提升的一种运作模式。因此,融媒体并不是新旧媒体的此消彼长,而是新旧媒体——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移动媒体迭代共存。融媒体具有迭代共存性、交互性、碎片化等特征。
新闻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新闻包括消息、通讯、特写、时评、调查、访谈等,狭义的新闻仅指消息。本文所讨论的范围为狭义的新闻。
新闻语体指人们在言语交际中,为了适应新闻交际领域的目的、任务等需要,运用全民语言传播新闻信息而形成的语言特点体系,是以传播功能为标准区分出来的语体类型。在新闻语体内部,我们还可以划分出消息体、通讯体、时评体、调查体、访谈体等下位语体。本文研究对象为消息体。
融媒体时代的新闻语体除了具有传统新闻语体的特征之外,还具有哪些新的特征?这些特征又是由哪些因素决定的?这是本文将着力探讨的问题。

融媒体时代新闻语体的特征
有学者认为语体特征就是语言特征,即词汇—语法特征。然而,我们认为,语体特征不仅包括语言特征,还包括语类特征、语篇特征以及语用特征、修辞特征。我们将在语料的基础上,从语言、语类、语篇三个层面对融媒体时代的新闻语体进行探讨。我们发现,融媒体时代的新闻语体除了具有传统新闻语体所具有的时效性、再现性、简明性、叙事性之外,还具有新旧媒体语言的交融性、语类结构趋于简化以及语篇的对话性和多模态化的特征。
01
新旧媒体语言的交融性
新旧媒体语言的交融性是指传统媒体新闻语言吸收了新媒体新闻语言中的某些新词语和新的结构,而新媒体新闻语言也保留了传统媒体新闻语言中的某些词语和结构。例如:
(1)然而由于平台套路多,监管不到位,虚假宣传、抽奖猫腻等现象频频出现;不少网友不仅没当成中奖的“锦鲤”,反而咬了不法平台和商家的“诱饵”,导致个人信息被泄露,合法权益被侵犯。
——《谨防网络抽奖成“诱饵”》
(《人民日报》2018.11.29 13 版)
(2)这段时间,一段“教科书式耍赖”的视频在网上热传。
——《惩戒“老赖”才能捍卫正义》
(《人民日报》2017.11.30 5 版)
例(1)和例(2)是传统媒体新闻语言吸收新媒体语言的例子。例(1)中的“锦鲤”摘自报刊媒体《人民日报》。“锦鲤”原指一种观赏鱼。2018年国庆期间,支付宝在微博上发布了一条抽奖消息,将中奖者称为“中国锦鲤”。“锦鲤”由此而成为网络流行语,指一切跟好运相关的人或事物。同年,“锦鲤”入选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发布的“2018年度十大网络用语”。例(2)中的“教科书式+V”摘自报刊媒体《人民日报》,它也是2018年的十大网络流行语之一,用来形容规范、标准、无懈可击,完美到可以写进教科书作为示范的行为或动作。
02
语类结构趋于简化
“语类”一词源于法语genre,本义是事物的种类。后来文学评论家将它引进文学样式的研究中,意义相当于“体裁”。语言学界将genre译为话语类型、言语体裁、语体。本文采用语类这一译名。
学界对语类的定义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们采用美国语言学家比伯的定义。他认为语类与语体、风格一样,都是研究语篇的视角。语类是特定文化的产物,它关注的是语篇的惯例结构。不同的语类适用于不同的语境,具有不同的结构和特征,例如书信,其开头和结尾是该语类特有的结构。
传统媒体消息体的语类结构大多是倒金字塔结构,标题、导语和主体是消息中必不可少的三个部分。而在融媒体时代,消息的语类结构趋于简化,例:
这是抖音上的一条视频新闻,它报道了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发射成功。这条视频新闻由文字、表情符号、抖音图标和央视新闻的抖音注册账号以及画面组成:
抖音短视频新闻组成成分表
这是一条标题新闻。画面上的这几行文字是这条消息的标题。抖音视频的标题是作者在发抖音之前填写在标题框里的。标题的字数限定在55个字之内。这个标题框仅在作者发视频之前才能显示。视频发出之后,用户看到的只有作者填写在标题框中的文字,而看不到标题框。因此,我们认为,视频上这几行文字是消息的标题,而不是导语,更不是主体。所以说,这是一条只有标题,导语、主体阙如的视频新闻。与报纸的标题新闻不同的是,短视频的标题新闻是声画一体的多模态新闻,它既有文字,又有画面、音响和音乐。
03
语篇的对话性和多模态化
融媒体时代,新闻语体在语篇上表现出较强的对话性和多模态化的特征。
1.语篇的对话性
与传统媒体的新闻语体相比,融媒体时代的新闻语体具有较强的对话性,这主要体现在语篇结构上。传统的大众传媒是单向的传播,受众只能被动地接收信息,无法与媒体互动,受众之间也无法互动。因此在语篇结构上,传统媒体的消息仅有消息这一个部分,而无其他。而融媒体时代的技术手段不仅可以使受众与媒体互动,还可以使受众之间即时互动,因而在融媒体新闻语篇中,不仅有消息部分,还有留言、弹幕等其他部分。
2.  语篇的多模态化
目前学界关于多模态的定义,说法不一。我们采用顾曰国的定义:模态指人类通过感官(如视觉、听觉等)跟外部环境(如人、机器、物件、动物等)之间的互动方式。用单个感官进行互动的叫单模态,用两个的叫双模态,三个或以上的叫多模态。不过,我们不再区分双模态和多模态,暂且将用两个、三个或三个以上感官进行互动的都看作多模态。
除电视之外的传统媒体基本上都采用单模态的方式来构建语篇,所以在我们的印象里,报纸是要用眼睛来看的,广播是要用耳朵来听的。例如:
《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新闻《中国队包揽世乒赛全部五冠!马龙:“I am madein China!”》截图
这里,虽然这两条新闻报道的内容相同,但是,它们的语篇模态类型并不相同。《人民日报》上的报道仅采用了视觉模态,所使用的符号也仅限于文字和图片;《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中的报道却采用了视觉和听觉两种模态来构建语篇,不仅有视觉模态的文字、图片、动图、表情符号,而且还有听觉、视觉模态兼具的视频。增加了视频后,我们不仅可以目睹运动员赛场上的拼杀,可以耳闻马龙的呼喊,还可以听到刘国梁对马龙激励的话语。
下表显示了这条消息中各类符号在报纸和公众号上的分布情况:
《人民日报》和《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语篇符号分布对比表
融媒体时代的新闻语体,以多模态的方式构建语篇,使报纸新闻音频化,让用户不仅可以看到文字报道,而且还可以听到报道中人物的声音。而广播新闻的视频化使得原来只能通过听觉通道接收的广播新闻,也具有了可视性。
有学者认为媒介智能化之后,不仅有视觉模态、听觉模态的媒介,还将会有触觉模态、嗅觉模态的媒介。媒介技术的发展将会带来巨变。
媒介决定了融媒体时代新闻语体的特征
语体和语境关系极为密切,“各种语体在特定的语境类型中形成,依语境类型而划分”。语境包括话题、交际目的、媒介、参与者及其关系等变量。对于语体来说,媒介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变量。随着新技术、新媒介的出现,新的语体也随之而兴起。
(一)媒介与语体
媒介是情景语境中的一个变量,它的发展变化对语体有着直接的影响。
在文字出现之前,人们通过口语形式进行交流,由此而产生了口头语体。口语介质决定了口头语体的双向性,它是一种有即时反馈的交流。在面对面的交流中,参与者不仅可以听到彼此的声音,还可以看到各种体态语,因此口头语体是以多模态的方式来构建语篇的。会话交谈中,说者往往无暇准备,听者也来不及仔细琢磨。这就决定了口头语体中口语词多、短句多、省略句多等特点。
文字及印刷术出现之后,人们可以通过书面形式进行交流,由此而产生了书面语体。书面介质决定了书面语体的单向性,它是一种间接的、无即时反馈的交流。书面介质还决定了书面语体是以视觉模态的方式来构建语篇的,它是作者书写出来的,读者通过视觉通道接收信息。作者在书写之前通常是有准备的,读者在阅读时可以自由选择。它可以传于异地,留于异时。报刊新闻是最早的新闻语体,它是以纸媒为介质向人们进行传播的。受众通过视觉通道接收信息。纸媒介质决定了报刊新闻是有准备的、经过加工的、正式的语体。它具有一定的书面化倾向,例如报刊新闻中虽然有一些俚俗化的口语词、方言词,但是也有大量典雅的书面语词等等。
电子技术革命之后,大众媒体通过电子媒介进行传播,由此而产生了广播语体和电视语体。电子介质决定了广播、电视都是单向的、无即时反馈的传播,都具有一过性的特点,受众在接收时都不具有选择权。具体来说,广播通过声波传输信号,受众通过听觉通道接收信息。广播媒介决定了广播语体是以听觉模态的方式来构建语篇的。因为声音转瞬即逝,加之人们记忆容量有限,因而广播新闻语体具有一定的口语化倾向,例如短句多、散句多等等。
电视通过微波传输信号,受众通过视听双通道接收信息。电视媒介决定了电视语体以视觉模态和听觉模态的方式来构建语篇,这是电视语体不同于广播语体之处。电视新闻语体具有声画结合的特点,电视新闻的声音部分主要是语音,因而有学者认为电视新闻语体也具有口语化的倾向,属于“规范化的口语”。
20世纪90年代,中国进入了新媒体时代——网络时代。首先,网络媒介改变了大众媒体作为传播主体的传统……其次,网络媒介改变了传统媒体单向传播的方式,用户可以对媒体进行即时反馈,发送消息或评论;用户之间也可以即时交流互动;网络媒介将传统媒体点对面的传播变为点对多、多对点、多对多、点对点的传播。再次,互联网媒介整合了报纸、广播、电视三大媒介的优势,实现了文字、图片、声音、图像等传播符号的有机结合……最后,网络媒介改变了人们接收新闻的方式,人们在接收网络新闻时,不仅可以各取所需,还可以拷贝、链接其他相关新闻。网络媒介塑造了网络语体。
(二)融媒体与新闻语体
融媒体是将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的优势加以整合的一种新兴型媒体……融媒体具有迭代共存性、交互性、碎片化等特点,这些特点决定了融媒体时代新闻语体的特征。
融媒体的迭代共存性,决定了融媒体新闻语体具有新旧媒体语言交融性的特征。融媒体时代,新旧媒体语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传统媒体新闻语言吸收了新媒体新闻语言中的新词语和新结构,而新媒体新闻语言也保留了传统媒体新闻语言中的某些词语和结构。
融媒体的交互性,决定了融媒体新闻语体的对话性。互联网技术带来了传受双方的双向互动,用户可以与媒体、其他用户即时交流互动,因此在新闻语篇中出现了用户留言、弹幕等,于是形成了“留言次语篇”“弹幕次语篇”。融媒体的交互性使得新闻语体具有了对话性的特征。
融媒体碎片化的特点,决定了融媒体新闻语体在语类结构上趋于简化。碎片化指时间碎片化、信息碎片化生产内容碎片化。它顺应了今天人们快节奏的生活,带来了碎片化的阅读方式。因此,标题新闻、主体阙如的消息以及共用标题的新闻就应运而生了。
至于融媒体新闻语体多模态化的特征,主要是由融媒体技术手段决定的。融媒体整合了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的优势,将文字、图片、图像、动图、语音、音响、音乐等符号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得报纸新闻可以听,广播新闻可以看。
结语
本文在语料的基础上,对融媒体时代的新闻语体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在新闻语体的形成、发展过程中,媒介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媒介是语境中一个重要的变量。融媒体是融合了报纸、广播、电视等不同媒介的新型媒体,它具有迭代共存性、交互性、碎片化等特点。融媒体的上述特点,决定了融媒体时代的新闻语体在语言层面上具有新旧媒体语言交融的特征;在语类结构层面上趋于简化;在语篇层面上具有对话性和多模态化的特征。
正如麦克卢汉所说:“我们创造了工具,工具塑造了我们。”媒介改变了人们的社会生活,改变了传播中媒体与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同时,媒介也改变了语体。套用麦克卢汉的话,我们可以这样说:我们创造了媒介,媒介塑造了语体。
编辑:陈茗

346#
发表于 2019-10-15 19:11:30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如何为数据新闻找选题?你可以试试这七种方法

为数据新闻找选题?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白净在过去两年中指导学生创作了超过五十篇数据新闻作品,主题涉及时政、教育、人口、经济、民生、文化、新闻出版、环保、科技、娱乐、体育等多个领域,听听她的分享吧!

作为一种新型报道方式,数据新闻正在越来越多地进入公众视野。虽然对数据新闻的定义五花八门,但教育界和媒体行业有一个共识,数据新闻至少要有三个要素:新闻、数据、可视化。

首先,数据新闻必须是新闻,具备新闻价值,是新近发生的事实,或者新发现的事实,或重要,或有趣,或解释现象,或揭露秘密;其次,数据新闻必须有数据支撑,通过分析数据进而发现问题并挖掘出新闻故事;另外,数据新闻通常使用可视化手段,呈现文字难以描述的内容,或者文字描述难以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内容。可视化既可以很简单,比如在文字中罗列数据,或是做一个简单的数据图表,也可以很复杂,比如信息图、互动页面、动画视频等。

相比于一般新闻报道,数据新闻的选题多了一个要求:必须要有数据。那么是先有选题还是先有数据?这个问题就像鸡和蛋的关系一样,没有令人满意的答案。在选题操作中,既可以是选题先行,再去寻找数据,也可以是先找数据,进而从数据分析中找到新闻,无论哪一种情况,都要运用数据对所发现的问题或现象进行探究或解释,最后以恰当的方式呈现给读者。

作者过去两年从事与数据新闻相关的教学工作,指导学生创作了超过五十篇数据新闻作品,这些作品选题各异,涉及时政、教育、人口、经济、民生、文化、新闻出版、环保、科技、娱乐、体育等多个领域。这些作品的选题都是如何确定的?寻找选题又有哪些方法呢?

关心时事,从新闻中寻找选题

很多数据新闻选题都来自新闻报道。平时阅读新闻时留意有可能做成数据新闻的选题,并把它记录一下,积少成多,就会形成一个选题库。

例如《134亿学前教育发展基金,你的家乡能分到多少?》的选题,就来自2018年11月20日的一条新闻,有媒体援引财政部网站公开信息,财政部将提前下达2019年学前教育发展基金,总计134亿元。学前教育发展基金是否每年都有?2019年的预算相较以往是增加了还是减少了?这笔预算的分配有什么规律?通过初步的信息梳理发现,与2017和2018年相比,2019年的学前教育发展基金减少了10%。数据分析还发现,学前教育发展基金每个省区直辖市都获分配,人口多,城市化率低,农村人口数庞大的省区,被分配的发展资金相对多,从一个侧面反映中央财政对欠发达地区的支持。


《134亿学前教育发展基金,你的家乡能分到多少?》作品节选

《端上谈判桌的为什么是大豆?不是小麦玉米!》,这篇作品的选题受中美贸易战相关报道所启发,中国反制美国贸易战的“武器”主要是农产品,而农产品中,大豆被经常提及。为什么是大豆?而不是其他农作物?大豆都有哪些用途?为什么中国的大豆不能自给自足?除了美国,中国还从哪些国家进口大豆?近年来,进口大豆的数据有什么变化?对这个选题所涉及的专业领域学生并不熟悉,需要大量阅读文献,查找海关进出口数据,世界谷物协会数据,并采访农科院的技术人员。作品通过多个纬度的数据,解释为什么中国要进口大豆;通过梳理中国大豆生产历史,解释为什么中国从大豆出口国变为进口国;作品还发现一个问题,中国十多年前就提出“大豆振兴计划”口号,但大豆非但没有振兴,反而对进口依赖越来越大。

《一年437万对夫妻离异,有一个原因不容忽视!》这个选题也是来自新闻报道。2018年8月,民政部公布《2017年社会服务发展统计公报》,其中提到2017年中国离婚人数437.4万对,不少媒体对此做出报道,但都大同小异,通过简单数据可视化的呈现,告诉读者离婚率高的事实,但没有告诉读者,中国的离婚率在世界所处的位置,是高,是低,还是处于平均水平?这么多人离婚,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学生们去南京市栖霞区婚姻登记处采访,发现办理离婚手续跟“买菜”一样,手续非常简单,15分钟就可以办完。采访还发现有人为买房而假离婚。通过查找资料和数据,发现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人离婚从不自由到自由,进步的同时,由于离婚手续过于简单,也令婚姻变得不那么神圣。数据分析发现,离婚率与房地产政策变化有关系,房地产限购的年份,离婚率会升高。通过对比国外离婚政策和数据,发现一些国家和地区,离婚手续繁琐,离婚成本高,而中国的离婚率已经超过某些发达国家和地区。
保持好奇心,在熟悉的领域寻找问题

学生身处高校,最熟悉的领域是教育,只要保持好奇心,就会在学习、实习、考研、求职中发现很多值得探究的问题,其中一些问题就可以变成数据新闻的选题。
每年都有很多大学毕业生选择考研,重点大学的报名人数尤其火爆,为了让考生清楚知道自己有多大机会能考取理想高校的研究生,我们决定做一个考研选题《新闻传播考研,哪家学校最难考?》。由于高校数量众多,院系情况各异,我们将分析范围缩窄至42所“双一流”高校。通过查找这些学校新闻传播研究生(包括全日制学硕、全日制专硕、非全日制专硕)报名人数、录取人数(包括考试录取和保研录取),分析哪些学校研究生招生规模大容易考,哪些学校接受保研比例高难考,哪些学校侧重于学术型硕士培养,哪些学校招收的专硕数量最多,从研究生推免率、报录比、就业率等多个维度进行分析,教会考生如何分析数据,做出有利于自己的选择。


《新闻传播考研,哪家学校最难考?》作品节选

社会上不少机构热衷搞大学排名,这些大学排名是怎么计算出来的?学生们对此很好奇。在英国 QS 世界大学排名网站上,学生们发现,QS 虽然公布了排名计算公式,但根据其公布的数据和公式,并不能计算出其公布的结果,而且,有些排名没有统计单项数据,却得出了综合排名,根据所获取到的 QS 网络调查问卷发现,所谓高校学术声誉,就是让被调查者提供国内外各10所大学名称而已。于是学生写了《我们调查了 QS 世界大学排名,发现了三个问题!》,揭开QS大学排名的神秘面纱,告诉人们,所谓的世界大学排名,原来评选过程并不严谨。

在高校网站上,可以查到很多公开数据。教育部2014年公布《高等学校信息公开事项清单》,要求高校公开包括基本信息、招生考试信息、财务、资产及收费信息、教学质量信息等十大类信息。学生们对其中的财务信息公开产生的兴趣,各个高校信息公开做得怎么样?“双一流”大学的钱都从哪里来?都花在什么地方?哪些大学钱多?哪些学校预算做得精准?学生们通过查阅42所大学的预决算报告,完成了《“双一流”高校财务公开:哪家经费最多?哪家预算最精准?》这一作品。

教育类选题,是学生们做的最多的选题,一是接近性,学生们身处校园,对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和现象比较敏感,容易找到选题;二是教育部门和高校,在信息公开方面做得比较好,数据容易获取。三是采访对象容易接近,选题容易操作。

多看数据新闻案例、举一反三

多看数据新闻优秀案例,学习别人的方法,举一反三,对找选题就会有启发。澎湃湃客平台“有数”栏目,截至2019年8月共有91支数据新闻和信息可视化团队入驻,“有数”每天发表大量作品,多看作品,就会逐渐培养数据新闻的选题策划能力。除了澎湃“有数”,新华社、新京报、界面、每日经济、China Daily、网易等媒体,都设有数据新闻栏目,初学者可以先从看作品学起。

网易数读曾经做过一个分析楼盘名称的数据新闻《我们分析了54069个楼盘后,发现了中国楼盘取名的套路》,受该作品启发,学生们从恒大、碧桂园、万科三大地产商官网上抓取了2000多条楼盘名称信息,分析发现三大地产商给楼盘取名的套路,比如爱用与大自然相关的词汇,出现最多的词语包括“天”“山”“江”“湾”“湖”“海”“花”“洲”“岛”等,爱用“府”“城”“都”“公园”“庭”“台”“里”“郡”等词汇,动物最钟意“龙”和“凤”,喜欢皇家气派,爱用“御”“金”“玺”“龙”等词,另外还要有珠光宝气,最喜欢用 “翡翠”。


《我们分析了54069个楼盘后,发现了中国楼盘取名的套路》作品节选

与分析楼盘名称的方法一样,我们从百度地图抓取了南京市的2000多条街道名称,通过词频分析和内容分析,发现南京街道名称的特点:门特别多,名山大川遍布、有着缤纷的颜色,像是一个动物世界,承载着中国历史,《南京这座古董铺子,在2000多条道路里都藏了哪些秘密?》由荔枝新闻首发,作品形式新颖,内容有趣,引发许多互动。

从政府信息公开网站中找选题

随着政府部门和教育部门信息公开工作的推进,政府部门网站和高校网站都有很多公开信息,有的是结构性数据,有的是非结构性数据,如果有一定的新闻敏感性,就可以从这些公开信息中,寻找到有新闻价值的元素,进而形成新闻选题。

江苏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网公布了一份“三支一扶”招募计划名单,有详细的学生姓名、性别、毕业学校、学历等信息。很多学生对“三支一扶”并不了解。什么是“三支一扶”?每年有多少“三支一扶”名额?什么学生选择参加“三支一扶”?参加“三支一扶”有什么好处?“三支一扶”是新一轮“上山下乡”运动吗?……带着这些问题,学生们去寻找答案,除了查找资料和数据,理清大学生村官、西部计划、“三支一扶”三者之间的关系,还要采访参加 “三支一扶” 的大学生,在冰冷的数据之外,增加有温度的人物故事,最终形成了《数据告诉你,哪些大学生选择下基层?》。
随着政府部门和教育部门信息公开工作的推进,政府部门网站和高校网站都有很多公开信息,有的是结构性数据,有的是非结构性数据,如果有一定的新闻敏感性,就可以从这些公开信息中,寻找到有新闻价值的元素,进而形成新闻选题。

江苏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网公布了一份“三支一扶”招募计划名单,有详细的学生姓名、性别、毕业学校、学历等信息。很多学生对“三支一扶”并不了解。什么是“三支一扶”?每年有多少“三支一扶”名额?什么学生选择参加“三支一扶”?参加“三支一扶”有什么好处?“三支一扶”是新一轮“上山下乡”运动吗?……带着这些问题,学生们去寻找答案,除了查找资料和数据,理清大学生村官、西部计划、“三支一扶”三者之间的关系,还要采访参加 “三支一扶” 的大学生,在冰冷的数据之外,增加有温度的人物故事,最终形成了《数据告诉你,哪些大学生选择下基层?》。


《数据告诉你,哪些大学生选择下基层?》作品节选

南京民政局官网每个月都会公布民政统计月报表,里边有很多数据,学生从中发现,南京市每年火化遗体数约5万具,遗体火化后如何处理?墓地够用吗?不够用怎么办?带着这些问题,学生们开始了解南京的殡葬改革,查找数据,并到公墓去采访,最后完成了《你听说过“3D生态云葬”吗?》这篇介绍生态葬的作品,用数据普及了生态葬的知识,内容很有趣。
人口题材是数据新闻常见的选题,人口信息可以从政府统计年报中查到。学生们查找了改革开放40年来江苏省人口的变化,创作了《40年中国人口发生了哪两个显著变化,一个江苏省就能体现》,从数据可以清楚地看出,40年中国人口流动的趋势,就是从农村到城市,从欠发达地区,向发达地区流动,一个省如此,全国亦如此。学生们也关注了香港的人口变化,通过《8组数据告诉你香港人口老龄化有多严重?》,用官方统计数据分析香港人口老龄化的原因,即晚婚、晚育、少子、长寿。
2019年,南京市公安局公布了一份“积分落户”人员名单,名单上有新落户的人名、身份证部分字段、落户区域等。通过数据处理,可以清楚地发现,申请南京“积分落户”的4000多人中,一半来自本省,一半来自外省,而外省又以邻近的安徽省为主,居住年限和房产情况是“积分落户”的最大“敲城砖”。用同样的方法分析北京、上海、深圳等外来人口较多的城市,情况可能又不一样。

政府信息公开,是数据新闻的“富矿”,没事儿去逛逛政府网站,就可能有意外的收获。

从行业报告、企业财报中寻找线索

不少行业协会、调查咨询机构、中介组织都会定期或不定期发布行业报告,阅读行业报告和企业年报,可以从中挖掘到数据新闻的选题。
中国演出行业协会每年都会发布《中国演出市场年度报告》,里边有很多演出数据,每一组数据,都可以衍生为一个数据新闻选题,对话剧感兴趣的同学创作了《话剧:小众的狂欢,还是大众的繁荣?》,通过话剧的票房、票价、观众、政府补贴、剧团经营等多个数据维度,结合人物采访,说明话剧“繁荣”背后有多种原因,除了剧团推出优秀剧目,小众但稳定的话剧观众、政府补贴也功不可没。同样一份报告,除了可以分析话剧市场,还可以分析音乐剧、农村演出、政府文化补贴等等,做出不同选题的数据新闻。

国家卫计委定期公布《全国口腔流行病学调查》,里边涉及大量的牙病调查数据,虽然上次调查已经过去两年,但结合新的采访,学生们创作了《我国竟有64%成年人每天刷牙不足两次》,这个作品在湃客上发表,引发读者共鸣,取得了不错的传播效果。

从生活经验中找选题

随着用支付宝的人大约都知道「蚂蚁森林」(用户通过步行、地铁出行、在线缴纳水电煤气费、网上缴交通罚单、网络挂号、网络购票等行为,就会减少相应的碳排放量,可以用来在支付宝里养一棵虚拟的树。这棵树长大后,公益组织、环保企业等蚂蚁生态伙伴们,可以“买走”用户的“树”,而在现实某个地域种下一棵实体的树),它将电子支付与环保理念绑在一起,既营造了良好的企业形象,又满足了消费者的环保“虚荣心”。蚂蚁森林种树的地方是内蒙古,为什么要到内蒙古去种树?一定是那里的树少!在一般人的印象里,内蒙除了草原,还有沙漠,是沙尘暴的发源地。但查找资料却发现,内蒙古的森林面积在全国排第一,内蒙是怎么做到的?学生们完成的数据新闻《考考你!中国哪个省份森林面积最大?》在湃客号发表后,获得了意想不到的热评,被评为澎湃2019年6月数据驱动内容排行榜三等奖。
《考考你!中国哪个省份森林面积最大?》作品节选

用手机的人都知道,手机里安装的 App 会读取手机里的数据信息,比如手机型号、位置、联络人等等。App 读取手机数据的情况有多严重?会导致哪些后果?如何防止个人信息泄露?学生们在某应用商城里爬取了数万个 App 的应用程序安装包,通过分析这些安装包中的用户权限调取文档,完成了《8.7万条数据告诉你 安卓 App 里面到底有多少“坑”》,揭露应用商城监管不力,致使众多 App 随意调取用户隐私数据,留下安全隐患。

近年来,高铁成为人们出行的常用交通工具。高铁如此便捷,民航是否大受冲击?是不是有了高铁,人们坐飞机少了,民航的业绩会大幅下滑?通过查找数据,学生们发现,民航的收入不减反增,民航都采取了哪些手段应对高铁的冲击?通过查找数据和采访民航业内人士,学生们创作了《高铁抢了民航的生意吗?》,通过腾讯位置大数据和飞常准等第三方数据,发现高铁的出行数据以中短程为主,而飞机的出行数据以中远程为主,在“一带一路“政策下,民航开辟了更多的国际航线,与高铁差异化竞争,寻找到新的出路和财路。

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在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寻找问题,用数据来解读,就有机会发现各种有趣的答案。

头脑风暴聊出来的选题

2018年下半年,我们想做一个年终盘点的数据新闻选题,但一直没有找不到合适的选题。我在首尔参加全球深度报道网年会时,与每日经济记者聊天,获悉2018年内地企业蜂拥到港上市,数量可能是历年来最多的。为什么内地企业要赴港上市?为什么2018年赴港上市“井喷”?赴港上市的都是些什么企业?来自哪里?上市后的市值如何?基于这些疑问,我们与《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合作,完成了《七成赴港上市内地企业都破发了,小米、海底捞们图个啥?》。
没有想法的时候,可以与同伴一起头脑风暴一下,或许可以找到思路。

结语

做数据新闻有时候是选题先行,之后再去找数据,有时候,是先有一个大的方向,在找数据的过程中,逐渐形成选题;还有的时候,是数据先行,从分析数据中确定选题。选题确定之后并非一成不变,有时候在做的过程中,发现事先的想法不可行,或者进展不下去,或者有了新的发现,就会临时转换选题的角度。

完成一个数据新闻选题,不亚于做一个行业调查报告,问题意识、采访沟通能力、数据获取与分析能力、写作能力、解释问题的能力都会得到锻炼。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rU72MDjXN4jpraJaFgfspQ



编辑:董莉

347#
发表于 2019-10-23 20:16:22 | 只看该作者
如何报道性骚扰/性侵案件?


针对性骚扰/性侵的报道并不算「新」,但在2017年 #MeToo 运动席卷全球后,针对这类事件的调查报道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但由于当事人的心理创伤和社会文化的压力,报道这类案件并不容易。如何为故事找到扎实的证据?如何在采访过程中避免对当事人造成二次伤害?如何突破社会文化的限制,扩大报道的影响力?



来自德国、法国和日本的讲者,在第十一届全球深度报道大会分享她们在对性骚扰、性犯罪的报道中的经验与心得。图 via @Mad_Firenze

针对性骚扰/性侵的报道并不算「新」,但在2017年 #MeToo 运动席卷全球后,针对这类事件的调查报道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但由于当事人的心理创伤和社会文化的压力,报道这类案件并不容易。如何为故事找到扎实的证据?如何在采访过程中避免对当事人造成二次伤害?如果突破社会文化的限制,扩大报道的影响力?第十一届全球深度报道大会邀请了来自美国、法国和日本的讲者,分享她们在对性骚扰、性犯罪的报道中的经验与心得。
如何找到故事?
即便 #MeToo 行动给了很大部分受害者以发声的勇气,由于议题的敏感性与特殊性,如果要对性骚扰进行深度报道,记者取材与调查的难度相对还是会更大。「显而易见,这不是人们会在日常闲聊中愿意谈论的那种话题。故事不会浮于表面,你需要掘地三尺。」来自 BuzzFeed News 的记者 Pascale Mueller 说。
要从哪里开始下铲?当然,来自受害人的证词永远是最直接有力的,但记者的信息源其实远不局限于此,研究者、团体组织、社工、女性议题关注者等等,这些人要么会直接与受害者接触,要么在这个议题上已经投入相当长的时间,拥有丰富的信息渠道。如果你能接触到这类信息源,他们能让你对事件的整体脉络有个大概把握。
如果你希望找到更多的故事,就需要保证故事的当事人们有渠道可以找到你,而且是公开、简单易达、安全的渠道。如果线人希望匿名,作为记者,你也应当尊重对方的意愿。
「一定要记得,」Mueller 说,「一些受害者仍未走出阴影,你的报道是应该帮助她们,而绝不应该对她们造成二次伤害。」
另外,Mueller 还给出了一个小贴士:如果实在没有头绪,其实可以从身边查起,了解自己所在行业内的性骚扰情况。「如果你自己就身处媒体业,那么对于类似行为的风声与消息,你会比圈外人更灵通。光是等待故事找上门是不够的,你同时也要自己去接触、了解事件发生的这个社区,这样你才能对最终滋养了性犯罪的环境有更深刻的了解,你的故事也才会更有说服力。」
怎样调查取证?
找到故事以后,如何调查取证?如果出现事实错误,会对无辜的人带来伤害,甚至还极有可能引来法律官司,被起诉诽谤,所以身为记者必须在报道性骚扰案件时要格外小心。
Cecile Andrzejewski 是一位法国的独立记者,也是关注青年议题的社会企业 YouPress 成员之一,近年来致力于性暴力的调查与报道。在大会上她谈到,法国 90% 的性侵受害者不会去报案,也就是说你能从执法机关那里得到的证据是很有限的。「这样有些人就会质疑你,『这种事情(性行为)都只是发生在两个人之间的事,无论说什么都是两个人的一面之词,没有真凭实据,你怎么能证明确有其事呢?』」
Andrzejewski 不同意这样的说法。她提出,受害人即便不去报案,通常也会向其他人员与机构寻求帮助,例如医院、心理治疗师或类似于受害者互助会等 NGO。基于此,她建议记者积极地向当事人争取医院的病历,或心理治疗师的诊疗记录,甚至是 NGO 组织的活动参与记录。这些文件可以确认故事的真实性,也可以成为性犯罪行为发生的证据。
Start with Little
在性丑闻被视为禁忌的日本,伊藤诗织是 #MeToo 运动中的代表人物。而在她曝光自己被性侵的经历之前,性骚扰和性侵在日本很难进入公共讨论。
在大会上,伊藤诗织分享了她的个人故事:2015年,伊藤诗织在与时任日本 TBS 电视台驻华盛顿分局局长山口敬之的晚餐后,遭到了山口的性侵,其后伊藤报案,在经过一年多的调查后,东京地方检察署最后以嫌疑不充分为由放弃了对山口的刑事起诉。2017年5月29日,伊藤召开了新闻发布会,第一次向公众讲述了自己的故事,并对山口提出民事诉讼。这也是日本第一次有女性愿意以公开身份的方式控诉权势性侵,事件也引发了巨大发反响,并推动了包括修法在内的一系列效应。
但起初,日本社会的舆论不是站在她这边的。由于山口敬之在日本传媒界的地位,也没有新闻机构对此进行深入调查。然而,当追踪此案长达半年的《纽约时报》报道了她的经历后,日本《每日新闻》将整个故事「进口」到了本国,终于引发了国内舆论的热烈反响。这让伊藤意识到,有时候在国内的时候很难讨论的事件或议题,记者或许可以尝试着从外部开始。「有时候,突破点在别处。」伊藤诗织说。
以自身经历为基础,伊藤诗织于2017年出版了《黑箱》一书,讲述自己的经历。然而这本书不是终点,目前旅居英国的伊藤诗织仍坚持访问性暴力受害者,持续地进行着独立调查报道,希望不断寻找最好的方法去报道整个议题。
对于在 #MeToo 运动中新闻人的角色,伊藤诗织认为,只要还有人用权势进行对弱势一方的欺压,进行性暴力,报道就是有必要的,「我们要一直持续报道下去。」


原创: Charlotte Yu

编辑:宋婷




348#
发表于 2019-10-25 15:55:14 | 只看该作者
【案例】5G时代,省级党报采编架构与内容生产如何破局
推动媒体深度融合已成为一个时代课题。近日,在江西南昌举办的第25届全国省级党报社长总编辑新闻工作研讨会上,全国省级党报社长、总编辑们以“媒体融合进入深水区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5G时代,省级党报采编架构与内容生产如何破局”为主题,交流经验,深入研讨5G时代媒体融合发展路径。
“面对5G时代的来临,我们的体会是:技术代替不了人才,渠道代替不了内容,速度代替不了深度,平台代替不了数据,从众代替不了需求,推送代替不了互动,资讯代替不了服务,全媒代替不了权威。”江西日报社总编辑张天清的话,道出了在场不少人的心声。大家一致认为,省级党报必须用全新理念强化顶层设计,按照“移动优先”的原则,重塑采编架构和内容生产模式,努力做好媒体融合这篇大文章。
重塑内容优势
融媒体产品内容品质化
随着H5、小游戏、VR(虚拟现实)、AR(增强现实)等越来越多的新技术、新传播手段的应用,如何进一步提高融媒体产品的传播面、点击率,树立良好口碑?与会者认为,融媒体产品的内容品质化是关键所在。
“在融媒体产品的制作过程中,吉林日报社充分利用传统媒体的优势,整合利用现有资源,走出一条媒体融合跨界合作的新路。”吉林日报社总编辑王亮介绍,9月23日至29日,吉林日报社连续推出7个“三代人·七十年”系列H5产品,以直观生动的传播形式、丰富多元的互动手段、通俗易懂的讲述手法,用来自基层一线的动人故事,实现直抵人心的传播效果,在吉林人的微信朋友圈里形成“刷屏”效应。
“多年奋战在新闻一线的老记者、老编辑,将他们在报道策划、采访和制作中积累的新闻经验与新媒体创作相结合,将大气凝练的文字、动人心弦的故事充分体现在作品当中,让新闻故事直抵人心,发挥主流媒体内容优势。同时,配以形神兼备的传播手段,进一步增强了融媒作品的表现力,打造‘爆款’产品。”王亮说。
大众日报社抓牢一个关键——提高服务山东省委中心工作的能力,把新闻报道居于中心工作之中。专门建立了重大报道运行机制,打破跑口分工,成立重点报道组,专门负责省委重大会议、重大活动、重大部署等“三重大”报道的组织实施。
去年以来,《浙江日报》在要闻版推出《之江新事》《今日说》《一线调查》等“小、鲜、活、深”栏目,推出了《深读》《亲历》《人物》等深度报道版面,通过实施新一轮改版,以转变生产方式来推动内容供给侧改革,争做有情怀、有思想、有力量的党报,做服务党委、政府的智库型媒体。
再造生产平台
实现资源要素有效整合
10月18日,由江西日报社打造的全国首张AR直播报纸正式亮相。这张看似普通的报纸,融合了AR与直播两项创新性技术,科技感十足。该报甫一推出,就受到了全国省级党报社长、总编辑的高度评价。
张天清介绍,江西日报社蹄疾而步稳地推进媒体融合,打造出内部形态融合、赣鄱云省市县三级融合、同业融合、跨省融合以及与央媒融合等5种融合形式,呈现出了不一样的景致。以移动化、视频化、直播化引领内容供给侧改革。让短视频成为新闻报道的主角,让移动直播成为常态,让线上线下活动成为品牌,以全员融合推动“主力军”挺进“主战场”。
“5G技术将给我们带来全新体验的智媒时代,也给媒体融合发展带来了不可预知的变革和前景广阔的想象。”陕西日报社总编辑张连业表示。
近年来,陕西日报社集中打造“掌中陕西”客户端,打通核心采编资源,贯通法人微博微信,融通各子报刊网站及报社以外各级党报党刊等优质内容资源,连通各级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等新闻源,满足受众对服务、社交的需求。尝试同步视频直播“陕西省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成就展”,参与展览策展的记者全程担任主播。在1小时45分钟的直播中,仅“掌中陕西”客户端就吸引了5.4万人次在线观看。
解放日报社党委明确,要坚持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优势互补、一体发展,毫不动摇地继续办好《解放日报》,毫不迟疑地向新媒体实现整体转型。据解放日报社副总编辑徐蓓蓓介绍,报社提出了“一个目标”“一套机制”“两大产品”的改革思路:解放日报社要成为一家以互联网传播为主要渠道、以报纸传播为重要依托的新型媒体机构;建立适应互联网内容生产规律的新的采编架构、流程;《解放日报》着力成为互联网环境下的精品党报,“上观新闻”着力成为上海市委在互联网权威发布的第一平台、上海市民及城市利益相关者了解上海的第一选择。
深化机制创新
推动深度融合整体转型
今年10月1日,贵州日报报刊社、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挂牌仪式在贵阳举行。该集团由贵州日报报业集团(贵州日报社)与当代贵州期刊传媒集团(当代贵州杂志社)整体合并组建,系全国首个以融媒体命名的省级新闻集团。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总编辑李卫红介绍,集团将今贵州新闻网与当代先锋网整合为“天眼新闻网”,将“今贵州”新闻客户端与“当代贵州”新闻客户端整合为“天眼新闻”客户端,“都市E家”新闻客户端提质升级为“都市新闻”客户端。“我们于8月启用了贵州都市报5G融媒体中心,打造全国第一个完全基于5G通信技术的省级融媒体技术和内容平台,尝试将5G技术运用于媒体服务,探索5G技术在政事、商事、民事上的深度应用。”李卫红说。
湖南日报社社长、董事长孔和平表示,目前,报社已形成了“三圈合流”融合路径。一是《湖南日报》、华声在线新闻网站、“新湖南”客户端先行融合,实现一次采集、多元生成、差异表达、多平台发布的融媒体运行格局,形成“核心圈”;二是《大众卫生报》《文萃报》等子报子刊全面参与融合,相关人员加入各融媒体垂直报道中心,形成“紧密圈”;三是以“新湖南云”省级技术平台吸纳省直、市州、区县和全省高校、企业等融媒体中心,形成“协同圈”,全面参与到湖南省主流媒体融合事业中来。
深度融合、整体转型启动后,解放日报社将所有采访力量全部迁入“上观新闻”,《解放日报》只保留要闻、新闻、专副刊3个纸媒编辑部门,组建了适应互联网传播形态的政情、财经、区情、城事、视觉等九大频道。通过这些改革,解决了之前报纸和客户端采编队伍分离、效率较低等诸多转型中的问题,让采编指挥靠前,给予一线采编人员更多更大的自主权,加快了新闻反应速度,提高了新闻传播效率。解放日报社还建立新闻优先上网制度,要求新闻必须第一时间首发“上观新闻”;启用融媒体指挥中心,发挥“中央厨房”功能,为深度融合打造一个高效运转的“大脑”;围绕采编人员的成长发展,解放日报社推动资源向采编人员集中,分配向优秀人才倾斜。
作者:雷萌
编辑:宋婷

349#
发表于 2019-11-6 21:22:53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写作者的内心,不应只有10w+

当代哲学家麦金泰尔意味深长地说,人类是讲故事的存在。一个个看似孤立的事件,在故事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彼此链接起来,人类得以编织意义的网,这个令人困惑的世界变得易于理解。



这是一个表达欲望甚于倾听欲望的年代,如何讲好故事成为了21世纪最重要的能力。


非虚构作家、《纽约客》作者理查德·普雷斯顿喜欢从一个主题开始。“当我觉得一个想法能够产生一个好故事时,我就会考虑一下所有读者都会有的期待。亚里士多德在他的《诗学》中描述了这些期待——一个故事必须有开头、中间和结尾,有主角、有高潮和冲突。”


“我们成长的过程与故事相伴,我们的灵魂也是故事来参与塑造的,无论是虚构,还是非虚构。关于讲故事能力的重要性,好像没人比尤瓦尔·赫拉利的理论说得更重要:智人之所以胜出同时期的尼安德特人和其他人类,成为当今人类的先祖,是因为他们讲故事的能力,可以让人类形成有效合作。”腾讯网副总编辑、原南方周末特稿版块负责人杨瑞春如是说。




《南方周末》曾是“中国式特稿”的发源地,特稿是新闻文体中最具文学性的品种,以故事见长。20年过去,这所特稿的“黄埔军校”培养了一代又一代中国特稿写作人才。


今天,我们请来的这7位讲师都是写作江湖里的“老师傅”,他们将结合自己十数年总结出来的实战经验,在《怎样讲好一个故事》写作实战训练营中把这套方法教给大家。


01

怎样找到一个好故事选题?



刚到《南方周末》当记者的时候,我整天为能不能找到一个选题而焦虑,选题的通过率并不高,而你需要每个月维持一个稳定的生产量,当时心里非常期待:“编辑,给我一个好故事吧”。


后来,就不那么期待编辑的选题了,因为派下来的活有一些是你不愿意做的。而当我能找到好故事的时候,我手里的故事就多得写不完了。

故事无所不在,就看你有没有发现的眼光。


当我写野马的故事时,甚至编辑也大为惊奇:野马也能写成故事?野马也能写成为好看的故事?


为什么不可以?当我一次次再回新疆准噶尔盆地的沙漠中写野马的时候,总能说服不愿意重复一个选题的编辑。真不是我的说服能力强,而是我发现了故事的意义,是这个打动了编辑。


新闻从业30多年来,我写过很多很多的故事,做过各式各样的选题。但并没有像熊瞎子掰苞米式的搞一个丢一个,而是在一些领域深耕。野马,我写了它们在大自然中的生存与死亡的连续剧;新疆的历史文化,我做成了系列;北京旧城改造的历史和现实的纠葛我了然于心;灾难报道,我进行了特别的研究;细菌战,成了从2002年一直持续到现在的写作项目。


非虚构写作需要一种持之以恒的研究和写作态度,你只有潜下去打捞,升上来思考,才能真正找到故事,找到故事的意义。
          ——南香红   



02


怎样搭建坚实的结构骨架?



故事是在一个句子上长出来的,这样一个句子,决定了你书写的内涵和边界。


从一个想法到一个好故事并非一蹴而就,而是有一个实现过程,这就是故事的结构骨架。选题是一个故事的地基,那么结构就是一幢建筑的钢筋混凝土架构,框架搭起来后,添砖加瓦是很快的事情。


我大学毕业刚进入《南方周末》时,第一次出差工作是去云南采写一次事故的报道。采访过程里,我拿到了非常多的资料和人物素材,等到下笔,我憋了一天一夜,眼睛都红了却一个字都没写出来。我只得给曹筠武打电话求助,我乱糟糟跟他说了一通我要写的故事,电话那头,他让我尝试用一句话讲清楚我要写什么。


第一遍,我差不多用了三十多句话才把我要写的故事概括下来,他听完回应说,你尝试一下尽量用更少的话,我又努力概括并去掉了一些不重要的枝节,几轮下来,我差不多用四五句话描述了一下,曹筠武始终都只有一句:能否一句话讲清楚,你要写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此后,我一直反复揣摩实践这句话,写作很快有很大进步,之后连续获得了南方周末新闻奖。时至今日,这一句话仍然让我在写作中受益。
     ——雷磊                                          



03


怎么找到最有价值的线索?




我一直觉得自己是标准的《南方周末》血统,1998年大学毕业后到《南方周末》工作,在那里我从一个毫无新闻从业经验的毛头小子慢慢学习如何写新闻、如何做特稿。江艺平、钱钢、徐列、沈颢他们都曾对我进行过训练,陈菊红、朱强、余刘文、方三文他们很多人,像帮助自己的弟弟一样帮助过我。可以说,我的职业写作,就是他们手把手教出来的,也是耳濡目染熏陶出来的。职业生涯的第一站,决定了我后面的方向和价值判断。


我之所以啰嗦这段经历,其实想跟大家说的是,如果大家真的有志于在写作方面开创出一番事业来,第一站、第一课、第一篇文章,都是极为关键的。它决定了你的格局,而格局这种东西,并不是随着时间与阅历而增益的。格局,是我们做任何事的根基,决定了我们事业的上限。


我在《南方周末》学到了很多东西,从采访的技巧到写作的窍门,这些由老同事们积累、沉淀下来的精髓足以写成一本书。但如果让我挑选出对我最有裨益的一条,那一定是找选题的能力、找关键线索的能力。
      ——迟宇宙         



04


怎样写出有质感的故事?




我写了七八年的故事,也看了很多本教人如何写作的书。但到头来,印象最深刻的还是马尔克斯的那句话,我们必须像我外祖父母讲故事那样老老实实地讲述。


我们必须用一种无所畏惧的语调,用一种遇到任何情况、哪怕天塌下来也不改变的冷静态度,并且在任何时刻也不怀疑所讲述的东西,无论它是没有根据的还是可怕的东西,就仿佛那些老人,在文学中没有比信念本身更具有说服力的东西了。


不管是虚构还是非虚构,当收集完材料、准备写作的那一刻起,你必须要拥有那种信念:这个故事,没有人会比我讲得更好了。这不仅是一种使命,更是必须履行之义务。每当我这么做的时候,就会创造出属于自己的讲故事的方式和质感,这与卡波特之于他的母亲,帕慕克之于伊斯坦布尔,或是何伟之于涪陵并无差别。想想看,你的外祖父母/城市曾经是如何跟你讲故事的?  

               ——王天挺  


05


怎样把故事讲得跟电影一样好看呢?



我所认识的很多特稿记者,包括我在内,喜欢采访胜过了写稿。写稿很痛苦,极少例外,但是采访往往非常的愉快。


这当然是因为采访时你会去那些日常不会涉足的地方,见到那些独特的、有故事的人物,但更重要的一点(至少对我来说是),你会在采访时捕捉到无数动人的细节,仿佛在一个个神秘的森林里,见识到那些迷人、行踪不定的野生动物,我非常“享受”在东北县城寻找《太平洋大逃杀》的主人公赵木成,当看到他仿佛少年时伙伴的形象,内心感到无比亲切;还有《废物俱乐部》,在跟三和大神一起光着膀子走在深圳街头,我们能体会到那种绝望的自由。


例子太多了,这些在我记忆中磨灭不掉的细节,其实都是宝贵的“人类经验”,我相信一切的写作、文学,都在寻找和表现这样的经验。热点会冷下来,一时一地的故事会消磨,但这种证明人们精神的小小细节,反而会永恒。一个写作者的本职工作,就是好好地将它呈献给读者。   

                ——杜强   





时代变了,人们有时会怀疑阅读和写作的功用。但往往又会在迷茫后幡然醒悟:文字不朽,因为它承载着人类历史和当下的状态与意义。


“过去传统媒体还很兴盛的时候,新手都会经历35年的学徒期,每天都在练习写作。老编辑们会分享各种技法,严格要求。大家熟知的李翔、王左中右这些人都是在这样的环境下训练多年。写作的训练场没有了,写作的斗兽场依然真刀真枪,拳拳到肉。少年依然向往江湖,却再也找不到那个少林寺和老师傅。比起思考什么在变,更重要的是思考什么不会变。我们还会一直阅读和写作,因为我们永远需要沟通和表达。”




前南方周末记者、现短视频公司“发光体”CEO陈鸣的描述,值得每一个人深思。


不过幸运的是,我们找到了“少林寺的老师傅”。南香红、迟宇宙、杜强,杨瑞春、陈鸣……这一个个曾在新闻界披荆斩棘的名字符号,如今可以真实地与你进行交流。这是一套“五步故事法”,有助于你解决写作中遇到的“选题难”、“情节难”、“文笔差”等困境。




第一步,怎样找到一个故事好选题。并不是所有生活琐事都能写成故事,南香红将告诉你如何找到打动人心、有故事性的题材。


第二步,教你搭建让人欲罢不能的结构骨架。故事是在一个句子上长出来的,这样一个句子,决定了你书写的内涵和边界。雷磊将南方周末的“根目录”法则,真实故事计划的“人群法则”传授给你。


第三步,如何获取最有价值的信息。写作过程中,你总发现废话太多, bug百出,迟宇宙将教你如何像一个“调查员”一样,辨别关键信息,挖掘真相。


第四步,怎样让你的故事逼格满满?王天挺将教你提高故事高级感的三种方法、故事开头和结尾的十种方式。


第五步,如何将故事讲得跟电影一样好看?杜强会教你捕捉好细节的5种方法,辨认好细节的4个指标,并告诉你如何避开误区,找到真实的细节,让故事写得像电影一样充满画面感。




我们花费了三个月倾力打造的课程——
《怎样讲好一个故事》

力求把压箱底的写作心法分享给更多写作爱好者。为了帮大家增强学习效果,我们还邀请讲师参与互动答疑,批改作业。我们还将建立优质的写作同好圈和成长社群,陪伴式的辅导学习,帮助你对抗惰性,坚持写作……


在众声喧哗的时代,我们仍希望秉持人文坚守与新闻理想,把这面写作的大旗扛下去。不是标题党心经,也不只是10w+爆款秘笈,我们有的更是沉甸甸的写作“笨功夫”。来,认准了就加入我们!成为我们的同道者,把这枚火种继续传递下去,追寻文字的美,呈现复杂的真。


原价488元
现只需299元
立即扫码加入学习








适宜人群


想打好写作基础、提高成绩的学生
想学习中国式特稿写作秘诀的媒体人
时刻与文字打交道的内容从业者
想提高讲故事技巧与沟通能力的职场人

超值福利

一、5节深度大课,干货不断,还有2节来加餐
加入训练营,将收获5节讲师大课,每节课讲解90分钟,答疑30分钟;另外加赠两节嘉宾分享课!
20191115日起,每周五晚20:00,在小鹅通平台准时开讲,错过可回听课程,支持手机和微信电脑端学习。


二、陪伴式学习社群,助教督导陪伴,还有机会和讲师沟通

购课后,请务必添加小南微信(infzm-xn,备注【南周写作训练营学员】,发送订单截图等待审核,小南拉你进入【学习群】。


三、讲师点评作业,孵化优秀写手

学员按时提交课后作业至邮箱1723488303@qq.com,讲师会择优在社群里分析点评。

结课后,学员可提交一篇长篇作品,优秀作品将有机会刊登在南方周末APP、新媒体“真实故事计划”、“商业人物”或“谷雨实验室”上,优秀学员有机会成为南方周末、“真实故事计划”、“商业人物”等实习生及正式员工。


四、特别福利!购课即可获赠实体图书

凡是购买【南方周末写作实战训练营】线上课程,均可获赠《光与热》、《头版》、《南周特稿》或《南方周末特稿手册》其中一本。(随机发货)




备注:本课程为虚拟内容服务,一经购买成功可反复回听,但无法退订、转让,敬请理解。


评论:替南方周末打CALL。他们请来南香红,雷磊,迟宇宙等7位写作江湖里的“老师傅”,他们将结合自己十数年总结出来的实战经验,教你怎样讲好一个故事。写作实战训练营15日正式开启,欢迎报名。




来源:微信公众号:记者站
作者:小顾

编辑:冯梦玉



350#
发表于 2019-11-6 21:29:08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西方人讲中国故事的话语实践规律及启示

“向世界说明中国、讲好中国故事”的最大瓶颈性问题之一,就是我们至今没有透彻了解“国际表达”的具体内涵以及受众的话语符号体系。这是因为无从真正做到用“听众听得懂的语言”讲好中国故事,即在战术上,并没有做到真正的“知彼”,因而无从主动把握传播效果。当下西方依然主导国际传播的议题,西方话语逻辑依然居于国际表达的核心地位。西方既是“中国威胁论”等论调的制造者,也可以是中国好故事的传播者。所以在对外宣传中做好以我为主的同时,深刻把握西方评判好故事的理论根基和话语实践规律,是构建融通中外的话语体系从而讲好中国故事的关键一环。


本文对近年来来自英国、美国、日本、韩国、德国的100多个有关中国故事的代表性文本(纪录片、学术成果等)进行系统研究,并且在实地对英国汉学家、BBC(英国广播公司)著名制片人、导演、主持人访谈的基础上,梳理总结西方人讲故事、特别是讲述中国好故事的话语逻辑,并针对讲好中国故事提出一些具体建议。


一、西方评价好故事的理论原则


西方人广为认可的对于好故事的评价标准是“叙事范式”。叙事范式的思想正是帮我们打开观察西方故事逻辑的绝佳窗口,因为它“为我们提供了一种评估故事的逻辑”,即提供了评判自己的或者别人的故事的优劣——是否可行与忠实——的原则与标准。美国学者沃尔特·费舍尔认为,叙事范式,即故事某种叙事形式,将经验和事实有机地串联起来,才使得那些抽象的原则、规则和观念深入人心。叙事范式的核心是叙事理性。叙事理性包括叙事连贯性和叙事忠实性。叙事连贯性是指故事自身结构上的前后连贯,浑然一体,不自相矛盾。叙事忠实性,是指故事的真实性特质。好故事的真实性特质,就是与现实相符、“与人们向往的生活相符”。好故事,忠实于这样的真理:理性、正义、真实以及用和平手段解决社会政治分歧等方面,这是人性共享的价值观。一个故事之所以能成为好故事,是“因为它充满了真、善、美、健康、智慧、勇气、节制、正义、和谐、秩序、交流、友谊、天人合一这些人类在历史上一直信奉向往的价值。”理解西方的叙事理性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直指故事的“公信力”,它是“决定一个人是否应该接受某个故事,某个故事是否真正可信,是否可以作为信仰行动指南的”系统我们可以用这个系统去反观并衡量我们自己讲述的中国故事是否能让外国受众“愿意听、听得懂、听了信、信了认同”。除了理论层面,西方人在讲述中国好故事方面的话语实践,也是值得深入挖掘的。


二、西方人讲述中国故事的话语实践规律


1.采取贯通古今的叙事方式,聚焦中国的当代发展,挖掘背后力量。中华文明有5000多年的历史,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中国社会急速变革,西方受众对中国的历史与当代认知度很低。面向西方受众,在非常有限的播出时段里讲述一个这样的国家,西方纪录片或深度报道往往在聚焦中国奇迹、中国成就、中国问题的同时,总是努力解读背后的历史传统、文化基因和塑造当代的力量。BBC纪录片《中华的故事》阐释了中国为何不同于西方列强、历史上没有称霸世界的文化基因。这是使用外国人听得懂的语言回答“中国威胁论”的范例之一。


2.善用时空坐标和本国文化图谱,打通中外理解障碍。跨文化交际障碍的一个深层次原因就是不同民族思维方式的差异。一个民族思维方式的形成与历史背景、地理环境和文化传统有密切关系。中国人偏爱整体直觉思维,而西方人则偏爱分析逻辑思维,在对西方讲述中国故事的过程中,中西思维方式的差异对讲好中国故事的影响不可小觑,会直接导致西方对中国认知的误解和偏差。西方著名制片人和资深主持人讲述中国历史、园林、古代哲学、书法和绘画等中国传统文化时,会提前参阅大量外国人介绍中国文化的资料,请教汉学家,针对外国人理解中国文化的障碍进行精心编码,经常把外国人感到迷惑的中国朝代,以具体年代标出,或者拉进自己民族历史发展的时间轴里,并将相关地点在中国地图上以动态箭头标注,让本国受众对中国文化的时空发展框架和中外文化发展成就的对比一目了然。在此框架内,援引本国的文化图谱,利用与中国文化中相似的文化现象、文化名人、艺术作品和名胜古迹,对中国文化加以阐释,解疑释惑,打通跨文化理解上的障碍。


3.遵循故事固有规律,紧扣受众心弦。BBC纪录片《西藏一年》的制片人书云认为,讲好故事的关键是遵循故事自身固有的规律。西方观众所能接受的好故事是按照生活的本来面貌去讲述的,是遵循文本、话语实践和社会实践本身互相建构的规律,这不仅决定了故事的可信度,也决定故事本身是否能打动人心。好故事的模式是:开头—挫折—高峰—结尾。一味风平浪静,没有冲突和挣扎,构不成观众的期待,然而,一味花好月圆,没有正义和邪恶的较量,不能显示人性的真善美,扣不住观众的心弦。《西藏一年》就是遵循叙事理性中故事的真实性原则,感动了西方的受众,好评如潮。这说明,只有还原生活的真实性,才能吸引西方受众,才能引起受众对于中国故事的共鸣。


4.聚焦普通百姓生活,提高故事的感染力。西方媒体精英认为,好故事要和人的生活,特别是普通人的生活、情感密切勾连,方可构成故事(片子)很强的可视性。人的故事和真正被打开的心,成就了故事的感染力。英国著名主持人迈克尔·伍德认为,中国文化的故事主角,就是中国人民。作为主持人,他最喜欢的就是中国人民;对西方人来说,最能感人、最真实的中国故事,就是中国普通百姓的故事。百姓生活的话题特别有趣,外国人看了很轻松。他们认为,最活生生的中国故事,得到中国的街头巷尾的普通百姓里找,让普通人讲自己或家族的故事,讲他爷爷奶奶、祖祖辈辈、世世代代流传下来的故事。


三、几点启示

1. 深入研究对象国话语底色,预判传播风险,增强传播实效。面对国际受众,讲中国故事,不是白纸上作画,而更像刷房子,即要深刻了解对象国受众的宗教传统、文化习俗、社会现实生活这些底色,更要透彻研究对象国已有的中国故事,以及这些故事的话语逻辑和受众的接受习惯,这些是我们对外讲述中国故事应该预先研究的故事底色。忽视这些底色,可能会成为我们对外传播的陷阱;利用好这些底色,就可能转化成传播机遇。


2.精心编码,做好话语转化,让国际受众听得懂。中国文化历经数千年,在全球化背景下讲述中国故事,就要深入挖掘中国社会自身的历史文化传统和现代生活中的中国精神,对中国故事进行精心编码,要摒弃文化碎片拼贴的表达方式,以外国人能够听懂的方式,以外国人对中国的认知结构为起点,借用西方人注重对完整事物进行分析、探讨事物本质的思维方式,站在古今中外的交汇点上,利用贯通中外的叙事方式、跨文化的时空坐标和受众的文化图谱,实现话语转化,为他们理解中国文化铺路架桥。要将一个个故事碎片,镶嵌在我们预设的“意义框架”里,从而真正实现“理解”上的中外融通。西方纪录片讲中国园林,会追溯到中国的山水画,继而追溯到中国人古老的人生哲学和宇宙观,顺藤摸瓜、追根溯源,值得借鉴。


3.  重视叙事理性,用好“苹果的淤伤”,实现故事结构的平衡性。叙事理性关系故事的公信力,叙事理性中的连贯性原则关系话语自身的逻辑性。西方人往往专门盯着中国报道中的漏洞或者传播中的不一致性,揭开他们眼中所谓的真相。比如,西方国家不顾事实真相,利用中国在斯里兰卡汉班托塔港投资建设项目的曲折,制造了“一带一路”倡议下“债务陷阱”的典型例子,恶意质疑“一带一路”倡议所代表的中国政府真实动机问题,并使之成为以肆意攻击中国提出的“共商共建共享”原则的靶子。这个例子不断在西方媒体的复诵中发酵,至今还是西方教训沿线国家不要相信“一带一路”的反面教材。因此,在坚持正面宣传的同时,要关注西方媒体最关切的“问题”,及时发现其与中国主流观点在中国故事建构上的冲突模式、内宣外宣的自相矛盾,努力建立中国故事“中外叙事连贯性”,使中国故事更多地体现人类的共享价值。


要高度重视故事自身的规律和观众的期待,克服“家丑不可外扬”“害怕别人看到我们艰辛的一面”的传统思想(全媒体环境下只有遮不住的家丑),转变话语方式,调整话语策略,实现故事结构的平衡性。正面宣传,不等于全说美好的,要用好“苹果的瘀伤”。普利策特写报道奖得主莱恩·德格雷戈里认为,比起其余部分的光洁,苹果表面的瘀伤,更能抓住人心。我们不仅要展示改革开放成果的辉煌,更要展示中华民族一百多年历经苦难、艰辛求索的历程。调查表明,只有西方人看到你苦难的起点和艰苦奋斗的历程,他们才能对你产生同情,你的故事才可能打动他的心,他们才能发自内心地尊重你,才可能赞赏你今天所展示的美好并认同你来之不易的辉煌,他们才可能信服这个故事本身。


4.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传播观,让普通百姓成为故事主角,构建更广泛的话语共同体。西方公众普遍具有不信任政府和官方宣传的传统,他们更喜欢看到百姓的衣食住行,更相信百姓的声音,更能与百姓产生共鸣。百姓的生活故事更容易穿越政治分歧和意识形态壁垒,影响民意,打通人心,增进人民之间的心灵共鸣。一篇好故事,是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的经验。尽管我们的背景、生活方式、哲学思想、政治制度不同,但作为人类,我们都有很多共同的信念、希望、情感和需要。去年发行的微纪录片《40年回眸,我们和北京一起绽放》里40位老外通过生活的点点滴滴,深情地把北京描述成一个世界上可以安“家”安“心”并“扎根”的“安全”地方,其中最感动他们的就是北京的包容、人民的慷慨、热情和友好。普通百姓之间的衣食住行、情感需要是相通的,这就是我们在讲故事的过程中需要挖掘的点。研究表明,以普通百姓的生活为核心,包括饮食文化、治理大气污染、工作机遇、创业创新等话题,可以构造中国故事对外传播的最大的话语共同体。


总之,要想对西方国家讲好中国故事,就要有国际思维,克服文化差异,因地、因时制宜,综合利用各方资源,做好顶层设计。在深入了解对象国的话语体系符号、叙事范式和讲述规律的同时,提升我们的文化自觉意识,深挖历史资源,廓清时间纵向和事物横向的切分点和连接点,融通古今,主动并且有技巧地自曝“家丑”,讲述真实的普通百姓故事,实现情理相通。


来源:微信公众号:对外传播
作者:马诗远  陈珂

编辑:冯梦玉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