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
青记独家丨媒介融合语境下新闻评论教育的路径探索
导 读 面对媒介融合潮流,新闻评论教育一方面应当密切关注技术前沿,在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和考核方式上回应新兴媒介技术的发展;另一方面,又要审慎地与社交媒体等传播技术和平台保持距离,以培养舆论领航员为己任,坚守逻辑思考和理性表达等核心教学内容。
在人工智能技术批量生产事实性信息的当下,意见性信息更显可贵,特别是在观点和情绪极化的环境中,自由而理性的新闻评论更成为稀缺品。这给传统新闻评论教育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在媒介融合的浪潮中,高校新闻评论教育应以何种方式开展?当前新闻评论教育有哪些特点,又存在哪些问题?特别是在教学中如何对待众声喧哗的社交媒体及其催生的话语形态和表达风格?2021年11月至2022年3月间,笔者通过电话、微信和QQ等方式,访谈了国内10所高校的新闻评论课程的授课教师,试图回答上述问题。 媒介融合语境下
新闻评论教育面临的挑战
(一)媒介融合的大背景。媒介融合的大背景下,媒体的生产方式、传播媒介、受众的角色等方面,都产生了剧烈的变化。媒介融合对媒体的生产方式带来了堪称颠覆性的影响,主要是媒体的角色发生了转变,从内容生产者转变为平台创造者。媒体治理的核心思维也向互联网思维转变,形成了全新的融合媒体时代的理念。融合媒体时代的到来,使得传播媒介也有所变化,信息的传播不再局限于单一渠道、单一平台和单一形态,而是在不同的渠道、平台和形态整合传播。公众不再是单纯的信息接受者的角色,而是不断前移,不断影响和改变内容生产的方式、方向和深度,更多地参与到内容生产中来。[1]可以说,公众从受众角色向用户角色转变,逐渐登上融合传播的舞台中央。
(二)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评论业态的变化。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传统的新闻评论受到了十分直接而深刻的冲击,国内新闻评论界很明显产生了一些变化。近些年来,传统媒体纷纷入驻微博、微信、抖音等社交媒体平台,开设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闻评论的发布平台更加多元。一篇优质的新闻评论作品会依据不同平台的特性,综合采用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表现形式,在多平台推送。评论呈现形式更加多样化,除了常规传统的文字评论,还有漫画评论、视频评论,甚至出现了沙画评论、曲艺评论等。评论人员队伍建设方面,传统媒体的评论部人员规模并不大,除了人民日报、北京青年报、南方都市报、长江日报等少数几家媒体的评论部人员在10人以上,其余纸媒的评论部人数基本都是个位数。而且,传统媒体的评论部人员也越来越向新媒体倾斜,主要体现在将评论员和评论编辑调动去运营评论相关的微信公众号。[2]媒介融合时代,新闻评论的大环境也随之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媒介融合的大背景下,观点生产逐渐移动化、视频化、产品化、社交化和服务化。新闻评论一方面正逐渐去中心化、去权威化,另一方面专业化的评论受到更高的关注。
(三)对新闻评论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首当其冲的是观点生产呈现形式。新闻评论教育如果还是继续走老路,只关注传统的文字评论,传授写作的技巧,那么在融合媒介的时代,就会与新闻评论业界的发展态势渐行渐远。媒介融合的背景下,观点生产应具有互联网思维,将其产品化,并注入一定的服务,这样才能增强用户黏性。因此,新闻评论教育,就不应只是写作课的一种延伸,而应该注入融媒思维,面对移动化、视频化、社交化和服务化的新挑战。 当前我国新闻评论教育的状况
(一)总体情况:多数仍定位为写作课。总体来看,我国新闻评论教育的基本情况是依旧定位较为狭隘、位阶较低。除了华中科技大学设有专门的新闻评论方向特色班以外,多数院校将新闻评论课设置为2-3学分的一门课程。在定位方面,大部分新闻院校依旧将新闻评论课当做写作课,重点培养学生的新闻评论写作技能。而少部分新闻院校认识到了新闻评论课是逻辑思维能力、意见生产能力的提升课程,并积极应对媒介融合,注重培养学生的意见产品生产制作的能力。重庆大学等少数院校通过开设课程微信公众号、与媒体合作共建专栏、参与大学生评论大赛等方式,鼓励学生积极投身新闻评论的内容生产传播实践中,并已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课程形式:从技术入手而非理论。我国新闻评论课程通常包括两种模式:作为一门单独的课程和作为一个专业方向。在第一种情况下,新闻评论课程作为“采写编评”四大新闻业务的最后一环,对学生的社会认知能力和写作能力有较高要求,通常开设于大二下学期或大三等高年级,正如中国传媒大学的吴水平所说,“我们的学生大一学采访,大一的暑假去社会调研,大二学写作,进而评论,这样他写出来的内容和主题就更具针对性”。课程通常设置为2学分(如中国人民大学、郑州大学、新疆财经大学等)或3学分(如复旦大学、清华大学、暨南大学等)。新闻评论教育的第二种形式是由华中科技大学开创的“华科大模式”,在本科阶段开设新闻评论方向班,打造“1+9”新闻评论课程体系,即一门主体课(新闻评论概论,3学分、48课时)加上九门专题课(包括新闻评论思想与思维、中美新闻评论比较、广播电视与新媒体评论、新闻评论佳作评析、社会认识发现、经济评论、法制评论、文艺评论、实践逻辑,每门1学分),共计12学分。在这两种模式之外,重庆大学新闻评论课程的设置方式值得关注,其课程包括理论学时(2学分)和实验学时(3学分),实验学时使得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和精力开展视频评论、漫画评论、跟帖评论等融媒实践。
在课程内容的设置方面,大多数的新闻评论课依旧围绕评论写作展开,包括经典评论作品赏析、热点新闻评论讨论、新闻评论写作练习、新闻评论理论学习等。总体说来,各大高校的新闻评论课是“从技术入手,而不是从理论入手”,更注重培养学生的新闻评论写作能力。
另外,应对媒介融合的大背景,一些高校的新闻学院开设了相应的课程,比如有声报道、短视频制作等。但新闻评论课程依旧以传统的文字评论为主,只有少数学校例外,比如湖北美术学院依托绘画专业优势,打造漫画评论团队,从而培养学生以多媒体的形式生产意见产品。
(三)师资情况:授课教师多数有实践经历。新闻评论的任课教师体现出教学、科研和新闻实践有机结合的特征。在本研究的十位受访者中,八位曾有新闻评论的从业经历,不少教师更是在全职任教之余坚持新闻评论实践。
新闻评论教师的业界经历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高校直接聘任业界专家担任教师,二是曾在媒体全职工作的评论员进入高校从教,先前的一线工作经历使教学“冒着热气”。另外,不少教师虽未在媒体全职工作,但在高校从教的同时一直为媒体撰写评论或担任电视评论员。除了在媒体上发表评论,不少教师还开设了自己的微信公众号,一方面分享评论教学心得,另一方面发表时评。 新闻评论教育如何应对
媒介融合的挑战
(一)教学形式更加多元化。除了传统的新闻评论写作教学,还有多种方式进行评论教育,特别是与媒体业界加强交流互动。比如可以借鉴“华科大模式”,组建模拟评论部,从课程开始贯穿整个大学生涯。另外,可以与专业媒体的评论部联合教学,例如远程视频连线,参与媒体评论部的选题会等。这样,将模拟评论部实战化,可以起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创办课程微信公众号,或者与媒体的评论栏目、微信公众号合作,将优秀的学生评论作品公开发表是另一种可推广的教学形式。这样不仅可以起到激励学生创作评论的效果,还传递了当代青年学子的声音,可谓一举多得。
当前,有不少面向大学生的新闻评论比赛,比如荆楚网举办的全国大学生评论大赛、红网举办的评论之星选拔等。作为与实践结合紧密的新闻专业,评论课程应当鼓励学生参与类似的评论大赛,将评论课程与比赛融合起来,充分调动学生的评论创作积极性。荆楚网举办的全国大学生评论大赛已进行到第九届,初赛征集形式非常多样化,除了传统的文字评论,还包括音频评论、视频评论、漫画评论等,而其现场决赛更是考验了大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和临场发挥能力。因此,新闻评论课程应多组织学生参赛,以赛代练,培养学生的融媒实践能力。
新闻评论课程还应当多邀请传媒业界的专家开设讲座,或者担任业界导师。这一点有的学校做得比较好,比如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聘任媒体评论员担任授课老师,华中科技大学评论班也不定期邀请业界专家开设讲座,并形成了讲座文集。
(二)培养舆论领航员。除了教学形式更加多元化,新闻评论教学应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从而培养舆论领航员。当前,在新闻评论课程的教学内容设计上有明显共识,都围绕选题、论点、论据、论证等推理过程以及新闻评论的标题、结构等写作要素展开。曹林将新闻评论教学的核心总结为:“批判性思维和写作,并在训练思维的基础上形成输出。”无论评论的形态或发表平台怎么变化,逻辑思维或立论的能力以及流畅和理性的表达都是贯穿始终的核心内容,在接受访谈的十位高校新闻评论课授课老师中,正如魏猛所说,“只要传统新闻评论写得好,在新媒体或社交媒体上发表的问题也不大”。周庆安更倡导跳出课程本身,立足于新闻人才培养的整体语境看待新闻评论人才培养的价值和核心诉求:“评论是一个非常基本的新闻素养,……我们要培养一批伸手就能写新闻评论的人,但是我不是为了新闻评论的岗位培养人才。采写编评都是这样的情况,采写编评都是业务中间的最基本的能力,所以我到现在都认为新闻人才培养的核心,是一种叙事的能力,叙事的能力很可能随着媒介平台而发生变化,但是丝毫不影响基于人本身的叙事能力。”
当前,众声喧哗甚至鱼龙混杂的网络舆论空间更凸显“专业”新闻评论的价值,无论业界评论员还是高校教师都认同,新媒体时代对评论的需求不是少了反而是多了,新闻评论成了媒体上最抢眼的内容、最稀缺的优质资源。对优质评论的需求产生于当前舆论场从精英化表达转向大众化表达的巨变,周庆安认为,过去大众媒体时代的精英表达以形成全社会认同的最大共识为目标,社交媒体时代的大众化表达不以建立共识为基础,而是追求“最大限度地呼应某一部分群体的认同”。[3]
在这种众声喧哗、民意极化的情况下,不少教师都将呼应和引导主流舆论和推动社会共识作为评论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如魏猛提到,希望学生的评论“能够对当前的新闻事件起到舆论导向的作用”,翁之颢老师希望学生能够成为“主流意见的定盘星或者说社会价值的引领者”,周庆安则认为“(学生)要有更强的舆论的理解和认识的能力,也要对碎片化的信息有更强的编辑组合能力”。
(三)理性看待新兴媒体的发展。基于上述对新闻评论教学核心内容的判断,新闻评论教师一方面密切地关注着媒介融合特别是社交媒体语境下新闻评论的转型,将新兴的评论形态纳入教学;与此同时,多位老师也表示,评论教学要和当前的舆论环境保持适当的距离。例如,周庆安认为,“现在的社会语态和这种变化,其实不利于传统意义上新闻工作者的评论能力的形成,……(社交媒体)基本上是作为反面典型,要反复跟学生讲不要跟着社交媒体走,越是在这样的环境中,越要保持冷静,要形成独立的观点,逻辑可以简单,但是要清晰”。
与周庆安的观点类似,曹林在课堂上一方面鼓励学生看社交媒体的评论区,“从评论区感受舆论水温,感受这个社会不同阶层的人看问题不同的视角”,同时也要求学生与社交媒体保持距离,因为“社交媒体不是学习评论的好空间”:“第一,社交媒体的信源有问题,往往缺乏权威来源,……评论教学一直强调要从权威信源获得信息,以权威信源或可靠文献作为论据,社交媒体不能作为论据。第二,社交媒体往往是情绪化的、碎片化的,易燃易爆,对事件过程缺乏耐心,评论教学需要培养学生们的理性判断人格,而不能是社交媒体那种轻易下判断的情绪人格。第三,评论教学应该有稳定的理论框架,有自己的范式定力,扎稳马步,训练好基本功,而不是出现一个新东西就去追随。”
因此,曹林常将网络舆论中的一些话题作为负面案例,分析“有些评论为什么是坏的,逻辑到底错在哪里”,他甚至担心,“当下恶劣的网络舆论生态影响到了学生们对理性表达的信心,当很多理性的声音受到网暴的时候,我很难有让学生们去坚守理性表达的职业自信”。但并非所有老师都认同这一观点,如顾建明认为,吸纳社交媒体的表达方式是必要的,并将“侠客岛”“牛弹琴”“团结湖参考”等微信公众号的评论作为案例,他认为:“社交媒体是新媒体发展的一个方向,不管社交媒体有多少草根化、零碎化、泡沫化的特点,适应社交媒体依旧是必然的,必须融入评论教学和学生的表达中。比如迅速把握问题,得出观点,用最精要的语言来表达,以一种社交的方式。社交的方式,不是正襟危坐的,也没有那么多起承转合。像这样一个训练,我认为是非常重要的。”
结 语
面对被数字技术和媒介融合重构的新闻生态,新闻评论教学也应当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一方面,教师在教学内容、教学形式以及考核方式上更加注重对接新闻媒体,引导学生通过创办自媒体、向专业媒体投稿、参加评论比赛等方式,开展新闻评论融媒实践,特别是引导学生关注新媒体的表达方式和叙事语态,对话真实的公众与社会;另一方面,也坚持以逻辑论证和评论写作为核心教学目标,以培养众声喧哗中的“舆论领航员”为己任,批判地看待新兴媒体对评论形式和语态的影响,自觉与社交媒体保持距离。
[感谢以下老师接受访谈:曹林(中国人民大学)、陈艳丽(湖北美术学院)、顾建明(华中科技大学)、刘海明(重庆大学)、刘涛(暨南大学)、魏猛(郑州大学)、翁之颢(复旦大学)、吴水平(中国传媒大学)、张莉(新疆财经大学)、周庆安(清华大学)(按名字首字母拼音排序)]
参考文献:
[1][3]周庆安.对话与创新——媒介融合语境下的新闻评论突围[J].青年记者,2017(08). [2]陈敏.媒体融合背景下中国新闻评论之变——以17家媒体评论人访谈为基础的研究[J].新闻记者,2015(05).
(詹蔷:湖北日报传媒集团荆楚网评论主编;黄雅兰: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
来源:青年记者杂志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MFZOuo9r0pCVHO4WLEP3eA
编辑:邓秋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