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楼主: adm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闻学教育案例集锦

[复制链接]
321#
发表于 2022-10-6 15:04:57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退居幕后?多日未出镜《新闻联播》的海霞,多了个新身份
「广电独家」综合编辑;综合来源:中播网、砍柴书院、播音中国(文| 杨竣博)、中国民族报、人民网、人民政协网、“石榴籽计划”公众号、腾讯网、云南省民宗委网站、怒江州人民政府网站等
近来,有不少网友注意到,总台央视主播海霞已有3个多月未出镜主持《新闻联播》了。她上一次出镜《新闻联播》还是在2022年6月27日,与郭志坚搭档主持。
这几个月间,海霞虽未出镜《新闻联播》,但也一直活跃在大众的视野里——
8月播出的首届中国广播电视节目奖·中国播音主持“金声奖”颁奖典礼中,海霞曾亮相,并参与领读了《播音主持行业喜迎二十大倡议书》。
8月29日,在由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中国慈善联合会、中国残疾人事业新闻宣传促进会共同主办的2022年中国网络文明大会数字公益慈善发展论坛上,海霞在现场作了主题演讲。
除此之外,值得注意的是,中央戏剧学院发布的最新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中显示,海霞等人担任MFA广播电视领域播音与主持艺术创作方向的硕导,招生名额为10人(含2名保研)。
这也意味着,海霞已正式成为中戏播音主持专业的硕导。
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海霞的业务非常好,口齿清晰,语速快,播报的内容清清楚楚,去中戏带播音与主持艺术创作硕士是非常合适的人选——29年的一线播音创作实践,让她拥有手到擒来的业务功底、国家大台的业务积淀、见微知著的业务观察。
▍退居幕后?
2015年,52岁的李修平主动提出转做幕后配音。当时郎永淳曾发文表示,台里有规定,《新闻联播》的主播满52周岁要退到幕后
李修平之后,2017年4月,52岁的王宁正式离开《新闻联播》主播台。
目前,除了海霞,《新闻联播》的常驻主播还有:康辉、李梓萌、郭志坚、刚强、潘涛、宝晓峰、严於信、郑丽。
截至8月30日,在海霞未出镜的这63天里,有媒体不完全统计了几位主播的出镜次数:
男主播中,潘涛出镜8次,康辉出镜12次,郭志坚出镜12次,刚强出镜15次,
严於信出镜16次。严於信作为《新闻联播》主持台上首位80后主持人,是男主播中出镜次数最多的。
女主播中,郑丽出镜16次,宝晓峰出镜21次,李梓萌出镜26次。
今年,1972年出生的海霞已50岁了,而其他几位主播中:康辉、郭志坚、潘涛也都已经51岁了。如果按照52岁退居幕后来算的话,这几位主播或许仅有一两年的时间能继续出镜《新闻联播》了。
新老交替是常态,无论退居幕后与否,如海霞这样的优秀主播们过往所展示出的优异表现和专业素养,也给许多新主播作了好榜样。
▍21岁成为央视新闻主播,35岁首次亮相《新闻联播》
1972年,海霞出生于郑州的一个回族家庭里,父亲是外贸干部,母亲是小学语文老师。从小学起,海霞便开始频繁参加各种播音比赛。
7岁那年,海霞拿到人生中第一个与播音有关的冠军。之后,她屡战屡胜,奖杯拿到手软。对于海霞而言,得奖只是其次,通过自己的表述,让他人领悟到语言背后的力量,这才是令她感到幸福的地方。
之后,她如愿考入了中国传媒大学,开始更进一步的学习。大学期间,为了提高专业能力,海霞没有睡过一次懒觉,每天早上6点半准时起床,找没人的角落练声。下课后,只要楼管员不来驱赶,她就一直躲在录音教室练习。
从来没有白费的努力,1993年,海霞以四年稳居全班第一的总成绩毕业,顺利进入中央电视台,并担任《早间新闻》的主持工作。这一年,她21岁。
工作半年后,恰逢央视大刀阔斧地进行新闻改版,年轻的海霞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经过改版,《晚间新闻》由录播形式改为现场直播形式,由海霞担任第一任主播。
这对一位初出茅庐的新人来说无疑是个巨大的挑战,不仅要播报零失误,还要把控好全程节奏。但海霞不负重任地完成了,镜头前的她,语态自信,笑容大方,一档非黄金时段的新闻栏目竟因她的一笑一颦而变得生动起来。
1999年,一句令人耳目一新的节目开篇语,渐渐被全国观众熟知——“这里是中央电视台新闻直播室,海霞现在为您播报。”
这是她参与创办的《现在播报》栏目开篇语。这档节目在当时可谓担得起“前卫”二字:第一次启用固定主持人,第一次用主持人做片头,第一次由主持人在节目中自报姓名。
为了这档节目,海霞几乎把全部时间和精力付诸于此。她改变了正常的作息规律,放弃了所有的娱乐社交。两年间,海霞一共休息4天。她的全力以赴最终换来了《现在播报》收视率跃居全国第一的成绩。同时,海霞这个名字也与“国民主播”划上等号。
2007年12月6日,35岁的海霞与罗京搭档,首次出现在《新闻联播》的镜头里,正式成为《新闻联播》常驻主播。
开播24天后,人民网做了一次关于“海霞亮相《新闻联播》,您感觉怎样?”的调查。结果显示,八成以上的观众作出“喜欢”和“支持”的反馈。
在《新闻联播》这方主播台前,海霞一坐就是15年。几千次的播报,她接近零失误。而那次“12分钟加急稿”的完美展现,更是让海霞一举“封神”——
2020年年初,正在播报新闻的海霞突然接到一份关于疫情的加急稿,全稿近3000字。导播甚至还没来得及将全文录入提词器中,稿子便直接塞进她的手里。在稿子看都没看一眼的情况下,海霞没有卡壳,没有错字,且自然流畅地将整条新闻播报完成,期间她还数次抬头,与观众进行眼神交流。
“急稿”特别考验主播的专业素养和心理素质,海霞也因稳定出色的表现而上了热搜。
除了新闻节目,海霞还曾主持过多档大型晚会,展现了自己成熟、稳重的主持风格,如《领航中国——喜迎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文艺晚会》《2018“河南最美教师”颁奖典礼》《大好河山2019“最美夕阳红”文艺晚会》《福到东南又一春——2020年福建省春节联欢晚会》等。
▍始终和语言打交道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主持工作,海霞还是全国政协委员以及“石榴籽计划”发起人。
2016年开始,海霞组织实施了推广普通话的公益项目“石榴籽计划”,在欠发达地区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让各地区孩子共享优质教育资源,也用实际行动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各民族要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的重要指示。
这个项目的发起,与海霞多年的工作经历有很大的关系。作为全国政协委员,海霞多次跟随全国政协民族和宗教委员会在祖国边疆民族地区调研。
调研中,海霞发现,一些群众听不懂、不会说普通话,不同民族群众之间也存在着彼此听不懂的情况。语言不通,不仅极大阻碍了各民族兄弟姐妹之间交往交流交融,更羁绊了他们走出家乡、打工创业过上好日子的步伐。普通话普及率越低的地方,经济文化发展越滞后。
当前,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大力推进数字乡村建设背景下,推广普通话显得更为重要。
“普通话是一个端口,能够让大家更好地融入丰富多彩的世界,共享发展成果,真正实现各个民族共同富裕。”海霞说。据悉,近7年来,“石榴籽计划”辐射全国12个省区市,12.3万多名学生直接受益。
无论是新闻主播、播音主持专业导师还是公益项目发起人,海霞始终在和语言打交道。
来源:广电独家
编辑:屈妍君

322#
发表于 2022-10-15 19:45:20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全景式呈现媒体深度融合实践成果
2022中国应用新闻传播十大创新案例发布
人民网上海10月15日电 10月15日,2022中国应用新闻传播论坛暨应用新闻传播十大创新案例发布大会在同济大学举行。
十大创新案例由中国新闻史学会应用新闻传播学专业委员会组织专家提名、遴选和评审产生,本年度第六次发布。十大案例全景式呈现了专业媒体在主题报道、融合转型和技术应用等方面的探索成果,也涵盖了政务媒体和商业媒体的创新实践,具有很强的创新性、代表性和示范性。
2022中国应用新闻传播十大创新案例发布
主旨演讲环节,复旦大学传播与国家治理研究中心主任李良荣教授以《新闻传媒学的专业素养》为题,谈到新闻实践和新闻人专业素养的重要性,“提供真实的高质量的新闻是时代赋予新闻人的责任,培养有理想、有担当、有专业素养的新闻人才是我们的责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胡正荣教授作了题为《基于实践论的新闻传播学创新》的主题演讲,他认为我国新闻传播应当从中国实践出发回归中国实践,“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
《中国应用新闻传播十大创新案例(第五辑)》封面
大会举办了由南方日报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应用新闻传播十大创新案例(第五辑)》新书首发仪式。十大创新案例代表发表主题演讲,介绍了各自在应用新闻传播领域的创新实践,分享的前沿应用和创新成果吸引了与会者的关注和热议。
“观察媒体深度融合,鼓励应用传播创新,记录中国媒体变革,是我们推出十大创新案例的初心”,中国新闻史学会应用新闻传播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张志安教授说,“每年的十大案例既有变化也有不变,变化的是实践场景和创新策略,不变的是媒体价值和公共精神。”
应用新闻传播十大创新案例的遴选和发布始于2017年,六年来已成为沟通应用新闻传播学界和业界的重要平台。本届论坛由中国新闻史学会应用新闻传播学专业委员会、同济大学主办,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承办。
来源:人民网
编辑:吴漫

324#
发表于 2022-10-18 00:01:41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我国首家元宇宙新闻与传播学院在南开大学推出
南开大学官网 - 新华财经
百年学府南开大学校庆日暨南开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成立一周年之际,我国首家元宇宙新闻与传播学院今日(10月17日)在南开大学推出,根据南开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秀山堂现实物理空间虚拟复制的数字空间正式上线。
百年学府南开大学校庆日暨南开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成立一周年之际,我国首家元宇宙新闻与传播学院今日(10月17日)在南开大学推出,根据南开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秀山堂现实物理空间虚拟复制的数字空间正式上线。
南开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刘亚东表示,通过元宇宙沉浸式教学,有利于学生实时掌握新一代信息传播技术前沿进展,全面提高新闻传播技能和本领。我院拟通过小步快走、力求实效方式,推进元宇宙数字技术在全院范围内广泛应用,努力将我院建设成为特色鲜明,具有大量元宇宙元素体现的全国首家元宇宙新闻与传播学院。刘亚东说,今后将进一步秉承百年南开“允公允能、日新月异”的校训,联合南开大学相关院系以及元宇宙领域先进的技术公司共建元宇宙联合实验室,通过制作虚拟教授数字人、在虚拟现实空间建设虚拟课堂、在元宇宙空间开设网络前沿大师课等,逐步充实和加强元宇宙新闻与传播学院特色。
南开大学建设元宇宙新闻与传播学院战略合作伙伴、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北京蓝亚盒子科技有限公司CEO谢成鸿介绍,近两年来公司以覆盖百万专业开发者生态的自研3D引擎LayaAir和移动端UGC(用户自创内容)平台创作工具LayaMateX两大核心技术集群为依托,成功进行了元宇宙+的战略升级。今后将继续致力于把Layaverse打造成为“全球领先的UGC元宇宙平台”,为社会各界提供低成本、沉浸式、个性化的元宇宙数字空间服务。
据悉,本着“文文互鉴、文理融合、文工交叉”建设新文科的理念,南开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率先在全国开设面向本科教育的专业选修课“元宇宙与媒介的演进趋势”课程,为同学们系统讲解元宇宙的由来、演进、共振与趋势,让同学们领略到元宇宙空间“允公允能”的人文精神与时代前沿同步的“日新月异”的生动实践。
元宇宙是基于虚拟现实、人工智能、区块链、物联网、云计算等数字技术集成创新而连结的3D虚拟世界网络,是基于技术体系全面融合和社会功能有机整合的可以与现实世界发生虚实互动的数字世界。在元宇宙的生态环境中,社会底层操作系统由移动互联网向三维智能全联网迭代升级,内容应用场景由二维平面向三维立体空间迁移拓展。
编辑:吴氏垂心


325#
发表于 2022-10-27 15:03:20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他山之石】经典教材举隅:《德国媒介思想精粹》


许媚媚,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助理研究员

《德国媒介思想精粹》由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吴璟薇博士集合多位国内资深传播学者以及媒介哲学学者,汇集了德国20世纪以来新闻传播研究领域的经典理论,围绕媒介技术与文化、媒介与社会两大核心主题,选译24篇具有代表性的、在德国社会影响比较大的论文,系统介绍德国媒介研究与媒介思想。译者团队中90%以上的成员精通德语并且具有长年留学德国的背景,主要译者包括德国科堡应用科技大学(W2)终身教授罗勋博士、同济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赵千帆博士、首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哲学副教授袁程博士、澳门科技大学人文艺术学院助理教授章戈浩博士、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讲师刘宏宇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曾国华博士、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助理研究员许媚媚博士、北京外国语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德语教师吕律、山东大学翻译学院讲师张雄、电子科技大学数字文化与传播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张维莎博士、厦门大学外文学院助理教授方帆等。该书作为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中心《传播与中国译丛》的组成部分,由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出版。


吴璟薇,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

全书分为上下两册,各选12篇经典文献。上册重点关注媒介技术与文化,下册关注媒介与社会,总共24篇文章,约计580千字。所选的这批德国媒介学代表性文章,目前既无英语译本也无中文译本,原文作者包括弗里德里希•基特勒(Friedrich Kittier)、西皮尔•克莱默尔(Sybiiie Kramer)、维兰•傅拉瑟(Viiem Fiusser)、列夫•马诺维奇(Lev Manovich)等近来备受中外学者关注的德国媒介学家以及系统论代表学者尼克拉斯•卢曼(Nikoias Luhmann)等。同时,该书在每篇文章的开头设置一篇导读,除了对作者生平与代表著作、研究领域进行简要介绍,还阐述了该文在相关领域中的影响以及未来相关领域的发展等,并在导论中分析了德国媒介研究的发展脉络与特色。

《德国媒介思想精粹》(上册)包含三个主题部分。第一部分“媒介与文化技术”中选译了德国媒介学创始人弗里德里希•基特勒的《德考拉的遗产》(第一、第二章)与其继承者克劳斯•皮亚斯的《弗里德里希•基特勒和“军队装备的滥用”:论1964-1984-2014年的心理图景》、被誉为德国研究技术哲学第一人的恩斯特•卡普的《器官投射》、作为麦克卢汉重要解读者的列夫•马诺维奇的《趋势:社会大数据的承诺与挑战》,以及西皮尔•克莱默尔的《为何埃达-洛夫莱斯被公认为第一位程序员以及编程到底意味着什么?》。第二部分“作为技术中介的媒介”选译了约阿希姆•R.赫尔夫里希的《技术中介传播理论方法》、西皮尔•克莱默尔的《信使作为媒体或传播作为媒介理论的根本》、迪特尔•默施的《消极的媒介性(中间性):德里达的差异和海德格尔的语言之路》、费洛蒙•宣哈根的《互联网中的社会传播》(第二章)。第三部分“媒介与文化记忆”选译了阿莱达•阿斯曼的《媒介与社会记忆》和《个体与集体记忆-形式、功能与媒介》,以及在德国跨文化研究领域较有影响力的尤尔根•亨策的《从(国际)文化的消失和(国际)文化的生存说起》。

《德国媒介思想精粹》(下册)也包含三个主题部分。第一部分“媒介与社会系统”选译了德国新闻传播、媒介学专业必读的尼克拉斯•卢曼的《简明社会系统》《什么是传播?》《意识如何参与传播?》和《公共舆论》,以及阿尔伯特•沙弗勒的《社会的神经》。第二部分“德国媒介研究:新闻、传播与媒介学”选译了马克斯•韦伯的《报业作为一个研究领域》、亨克•普拉克的《报学的功能》、托马斯•莫克的《什么是媒介:媒介学与传播学的基础核心概念考证》、尼克拉斯•卢曼的《什么是传播》,以及与基特勒齐名的媒介学者维兰•傅拉瑟的《什么是传播》和《传播的结构》这两篇文章。第三部分“媒介与全球化进程”选译了曼弗雷德•于尔的《传播学研究的全球化》和亚历山大•格尔克的《全球化与传播:理论话语的里程碑》。

总体来说,以美国为代表的大众传播理论虽然在世界范围内具有重大影响,但在新媒体时代却面临众多的问题与考验。德国的媒介研究与媒介理论,一方面发展出了具有自身特色的研究视角与理论,另外一方面也从中观和宏观层面来理解媒介(如系统论、法兰克福学派与技术哲学、物质性研究等),探讨技术、媒介与社会的关系,受时间和技术因素影响不大,因而也更适合用来阐释新媒体时代的媒介与传播现象。然而,这些德国的理论并没有被翻译成英语或者中文,再加上语言的原因,中国新闻传播学界更是对其了解甚少。近几年来,国内外学界对德国新闻传播与媒介学理论的关注度不断提高,2015年以来骤然间有大量德国媒介学家的著作被介绍到英语学界并引起巨大关注,2019年的国际传播协会也专门安排了一场会后会来讨论德国媒介理论在全世界的影响。2020年4月在中国传媒大学召开的“物质性转向一媒体与文化分析学术研讨会”上,多位学者同时聚焦德国媒介理论,同时也表示因为不懂德语而苦于研究文献的匮乏。近年来大量的媒介学研究专著被翻译出版,然而这些专著多是从德语译成英语后再翻译过来,多次转译不免造成相关核心概念的细微变化和对德语语言文化背景的忽视。因此,对德国媒介研究的经典理论进行原著翻译和梳理,并结合中国媒介实践进行理论创新,不仅能为中国的媒介研究与新闻传播研究的理论创新提供富有启发性的理论资源,也能为中国媒介与传播理论的全球对话提供重要平台与机遇。

*原文载于《中国新闻传播教育年鉴2021》,武汉大学出版社,第1014-1020页。

来源:镜鉴工作室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GN7myBoDS6G9kNQVxKNhbg·

编辑:张铭麟

326#
发表于 2022-11-5 23:25:41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编辑:马源

327#
发表于 2022-11-8 22:19:43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重庆市中国传媒大学校友会成立




2022年11月5日,重庆市中国传媒大学校友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一次会员大会在重庆市举行。
重庆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副主席潘勇,共青团重庆市委副书记张珂,重庆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秘书长、学会学术部部长李友康,重庆市民政局社会组织综合党委书记何悦,重庆市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协会常务副会长尹长征等领导受邀出席。中国传媒大学校长张树庭在北京分会场出席成立大会。
在热烈的掌声中,张树庭校长在北京分会场校友之家(梧桐书屋)通过远程连线发表致辞。张树庭校长首先代表学校党委与全校师生向广大重庆校友表达了诚挚问候与美好祝愿,并对重庆校友会的正式成立表示热烈祝贺。

中国传媒大学校长张树庭致辞
张树庭校长指出,校友是学校育人成果的最好标尺,也是学校最靓丽的名片和最重要的财富,广大重庆校友用勤奋创新和实干笃行,为重庆的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他希望重庆校友会正式成立后,能发挥情感共同体与发展共同体的多重功能,更好地促进校友自身、学校以及地方共同进步与发展,承担起社会团体为人民、为社会服务的职责,彰显“中传人”的社会责任与担当。
张树庭校长说到,一直以来学校积极推进校友工作与相关机构改革,力求为校友们打造更便利的交流环境,紧密联结校友与母校,激发学校协同校友服务社会的效能。同时他还从综合实力、办学规模、科研平台和校园环境等方面向重庆校友们介绍了近年来学校的发展。他提到,学校已经进入了前所未有的重大战略机遇期,在实现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传媒大学”目标的进程中,不仅需要全体中传人努力奋进,更需要动员各方力量。期待广大校友关注母校,助推学校“三个跨越”高质量发展,共同为建设更美好的中传贡献力量。
大会以无记名投票表决方式选举产生了重庆校友会第一届理事会成员,2001级校友陈力当选会长。
会上,李友康秘书长宣读了《关于同意重庆市中国传媒大学校友会成立的批复》文件。重庆市社科联、市民政局、团市委领导共同为重庆校友会揭牌。
我校国内交流与合作处(校友工作办公室)处长(主任)刘首兵宣读了重庆校友会第一届理事会成员名单,周君副处长(副主任)宣读了海内外各地校友会发来的贺信。

重庆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副主席潘勇代表业务主管单位致辞。他提到,中国传媒大学是培养党和人民喉舌的重要摇篮,重庆地区的全体中传校友为重庆的社会经济发展倾入了大量的心血,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他希望日后重庆校友会要坚持党建引领,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学术导向和价值取向,强化校友会活动的学术性,建成母校和校友加强联系的桥梁。
共青团重庆市委副书记张珂祝贺中国传媒大学多年来获得的优异成绩,并提到,学校不仅培养了众多优秀的校友,更一直在发出中国声音,树立国家形象,在传播文化自信中体现了学校的担当。他表示,重庆校友会的成立是中传也是重庆的一件喜事,并期待重庆校友会与重庆市少年宫的更多合作。
重庆市民政局社会组织综合党委书记何悦提到,在渝的中传校友们人才济济,在各自的岗位上,励精图治、奋力拼搏,成绩斐然。作为重庆校友会登记管理机关代表,她建议校友会要在坚持党的领导的前提下,加强内部管理并进一步拓展校友会功能,深度参与重庆市精神文明建设,助推文化事业高质量发展。
中国传媒大学重庆校友会高级顾问代表、1985级校友尹长征在大会上表达了对母校的感恩,更提到母校几十年来为重庆广播电视行业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期待母校在未来能够培养出更多适应时代发展的新型人才。新当选会长陈力作为第一届会长发言,他表示,未来将带领重庆校友会理事会全体成员团结并服务好中传校友,搭好学校与地方、学校和学校、学校与校友之间的桥梁。





来源:中国传媒大学


编辑:邓秋雨

328#
发表于 2022-11-28 19:19:32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2022年中国新闻史学会视听传播研究年会顺利举行
11月26日,由中国新闻史学会视听传播专业委员会主办,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承办的2022年中国新闻史学会视听传播研究年会暨“视觉传播研究:新媒介•新语法•新理论”学术论坛顺利举行。
打造学术共同体,探索视听人才培养新模式
论坛开幕式由暨大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支庭荣主持,暨大党委书记林如鹏,中国新闻史学会会长、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王润泽,中国新闻史学会视听传播专业委员会新任理事长、暨大新闻与传播学院党委书记刘涛分别致辞。
林如鹏表示,数字技术支持下的视觉传播不仅深刻地影响社会生活,也对传统的视觉传播理论带来了新的挑战。本次论坛以“新媒介•新语法•新理论”为主题,意味着不仅要在研究方法层面实现创新,也要建立跨学科的方法论,要重新定义视觉新语法,建立视觉新理论。
王润泽代表总会向新一届理事会提出三点期望:一是继续打造视听传播研究的学术共同体,为学科发展作出更大贡献;二是多向度多维度多方向,跨学科地推进视听传播研究的理论发展和创新;三是深入探索新媒体时代视听传播人才培养的新理念、新模式和新路径。
刘涛指出,新一届专委会将围绕“打造学术共同体”和“探索视听人才培养新模式”两个抓手开展工作,希望能为视听传播的学术发展和人才培养提供智慧。

与会人员
专家学者围绕媒介建构等议题发表演讲
在主题演讲环节,来自清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四川外国语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和暨南大学的专家学者,分别围绕媒介建构、传媒艺术学、视觉修辞、数字视听文化、数字遗产等议题发表主旨演讲。
中国新闻史学会名誉会长、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陈昌凤以《当电视成为“母体媒介”》为题,指出电视不仅是后启蒙时代的媒介,也是一种话语,它使得文字和理性被图像和情感所取代,深刻地影响了人们对自身和世界的理解。
华中科大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副院长郭小平以《极端天气的媒介建构:可见性、风险图像与视觉表征》为题,他认为,将“不可见的”、抽象的天气/气候风险观念、风险意象转化为具体、客观的风险常识,进而实现了风险“可见”,并促使人们去反思极端天气/气候背后的问题。
川外新闻传播学院院长刘国强以《重建新媒体语境下的视听传播实践研究新范式》为题发表演讲。他指出,视听传播的研究从文本的传统范式转向对实践、行为的研究,并以城市外来务工群体在群租房观看电视这一实践为例,进一步讨论了电视作为象征物产生的影响。
《现代传播》编辑部主任、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刘俊以《视听传媒艺术研究的理念与传媒艺术学建设》为题,从传媒艺术学的界定、特点和传媒艺术学的教育三个层面展开演讲。
华工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陈刚以《穿梭时空的对话:互联网时代数字遗产的价值属性》为题,从互联网时代的“数字死亡”、作为媒介的数字遗产、作为对话的数字遗产和数字遗产的复调与对话性四个方面,探讨了数字遗产的价值属性。
南大新闻传播学院教授朱丽丽以《听觉文化:技术哲学、媒介中心与文化实践的再反思》为题发表演讲。她着眼于听觉文化这一“新兴的研究领域”,结合当下不断繁荣的听觉文化产品市场,分享了“从技术哲学的视角理解媒介”“听觉文化与媒介技术”“听觉文化实践”三方面的内容。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党委副书记梁君健发表了以《物质-视觉文化与历史叙述新形态》为题的演讲,他从当前多学科场域的建构背景下,对物与象的关系进行了追问和探寻。
北师大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张智华围绕《近年来中国网络综艺节目主要传播路径》展开演讲。他认为,近年来中国网络综艺节目进一步深耕垂类圈层用户需求,通过传递优质的文化内容、输出正确的价值观念,为观众展现了更加有创意、接地气的内容。
刘涛以《接合论:话语勾连与视觉修辞分析》为题,具体围绕“接合理论及其修辞原理”“接合实践与社会观念认知的图像之维”等方面进行分享。
人大新闻学院教授高贵武围绕《数字视听文化的内涵、关切与发展》这一主题进行分享。他以数字视听文化勾画日常生活图景为起点,解读数字时代的视听文化在结构意义和过程意义上被重塑的底层逻辑。
视觉传播研究迎来“三新”追求
本次论坛还设置了“图像观念与图像史”“图像符号与修辞”“图像文本与文化”“跨文化图像传播”“图像美学研究”五个分论坛,来自学界和业界的嘉宾就相关主题进行了汇报。
论坛闭幕式由暨大出版社社长、暨大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张晋升主持。他表示,希望通过视听传播专业委员会平台,集聚视听传播研究领域的力量,加强研究成果的交流互动,打造学术共同体,为繁荣视听传播研究事业、助力提升视听传播研究水平、拓展视听传播研究的社会影响力,继续发挥应有的作用。
刘涛围绕本次论坛主题“视觉传播研究:新媒介•新语法•新理论”的“三新”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剖析,指出这既是视觉形式发生变化下的时代要求,也是不断探索新问题的目标追求。
他表示,希望大家能以专委会为平台,围绕问题展开深入研究,贡献出有针对性、有意义、有价值、有分量的学术成果,从而为推动国内视听传播发展作出贡献。
来源:羊城晚报·羊城派
编辑:吴漫

329#
发表于 2022-11-30 00:30:26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在变革中探索方向——第二届新闻创新研究工作坊侧记
11月12-13日,第二届新闻创新研究工作坊在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紫金楼举行,由于疫情原因,部分与会者以线上方式参会。本届工作坊由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新闻记者》杂志和《传媒观察》杂志共同主办,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新闻创新实验室承办。延续第一届新闻创新工作坊的“饱满”风格,工作坊在两天时间里依旧为与会者提供了“满满当当”的内容:3场主旨演讲、35篇会议论文报告和6场工作坊论坛的精彩评议。
12日上午,美国康涅狄格大学社会学系Gaye Tuchman教授以“《做新闻》之后:如何看待今日美国新闻业“为题进行了40分钟主旨报告,并与与会者进行了热烈的讨论。Tuchman教授会后特意发来感谢邮件,盛赞与与会者的讨论是“一次很棒的经历”。
美国康涅狄格大学社会学系Gaye Tuchman教授
另外两位主旨演讲人深圳大学传播学院辜晓进教授和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校区传播艺术系潘忠党教授分别在12日下午和13日上午进行的主旨演讲,亦引发参会者的强烈兴趣和坦诚互动。
深圳大学传播学院辜晓进教授
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校区传播艺术系潘忠党教授
根据入选会议论文的主题,本届工作坊设置了“求真:实践与理想”、“创新:行动与制度”、“使用者、情感与公共性”、“全球新闻业观察”、“元新闻话语与新闻教育”五大主题的六场分论坛。多元的研究议题不仅展现出新闻创新研究领域呈现的复杂经验现实,也显示了研究者丰富的学术想象力。陈昌凤教授、陆晔教授、李艳红教授、常江教授、白红义教授、李红涛教授、王斌教授等评议人对会议论文进行了真诚又“犀利”的点评,多位报告人称在这种“明亮的对话”中收获很大,有助于他们进一步完善研究工作。美中不足是,线上“对话”的时长常觉不足,与会者期待明年的工作坊能完全恢复为线下会议。本届入选的会议论文还开始呈现出一些跨学科特色,有经济学、心理学和管理学背景的研究者关注新闻创新领域,并带来了不一样的问题视角和研究路径。
会议主办方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执行院长张红军教授、《新闻记者》刘鹏主编与《传媒观察》赵允芳主编分别在致辞中肯定了新闻创新工作坊的学术价值。南京大学新闻创新实验室主任王辰瑶教授也在闭幕式上谈及对新闻创新研究的体会,她认为新闻创新研究既需要寻求价值共识上的“宽”,又需要学术规范上的“严”。刘鹏主编补充道,还需要新闻创新学术共同体的“亲”。主办方特别感谢各位学者的大力支持,并期待新闻创新工作坊能继续得到新闻学界、业界以及跨学科研究者的关注和爱护,共同建设好这个学术交流园地。
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执行院长张红军教授
《新闻记者》刘鹏主编
《传媒观察》赵允芳主编
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新闻创新实验室主任王辰瑶教授
经评议人委员会的匿名投票,本次工作坊评选出以下三篇论文为本届工作坊优秀论文:
1.《当我得知新闻是假的:核查来源与主体对事实核查效果的影响》(作者:闫文捷、刘于思、周睿鸣)
2.《新闻机构如何言说新闻理想》(作者:周睿鸣、程萧潇、刘佳鑫、王妍妍、陈炫艺)
3.《媒体批评作为神话工作:刘学州事件中的心惊暴神话》(作者:药琦、谢紫怡)
来源:新闻记者
编辑:吴漫

330#
发表于 2023-2-14 15:28:48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编辑:邓秋雨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